物流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2024-06-11

物流法律法规课程标准(精选8篇)

篇1:物流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快递行业的法律法规快递物流行业的标准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物流的理念从日本引进我国以来物流便成为经济发展领域里一个热门的黄金产业。2001年中国邮政顺利实现了“扭亏为盈”的伟大战略。为拓展生存、发展空间实现邮政的现代化宏伟目标中国邮政加快了发展新业务的步伐。“十五”期间中国邮政将进军物流市场加速形成继储蓄、集邮之后新的支柱性业务。在法治经济时代邮政企业如何面对物流这一全新的产业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探讨邮政物流业务运作各环节中应该注意的若干法律问题以便为邮政企业规范操作物流业务做好必要的理论准备。

一、物流业务与邮政法 我国《邮政法》规定信件和其他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的寄递业务由邮政企业专营。可以这样认为邮政专营权仅适用于邮政向社会提供普遍服务的通信等领域。由于新兴的物流业务不属于邮政普遍服务的范畴所以邮政物流业务自始就不受邮政法的调整。因此邮政物流企业在面向市场时要转变观念要用竞争的眼光看待物流业务。在运作物流业务的过程中要以一名运动员的身份介入到物流市场的竞争中。当然物流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产业主要受我国民商法、合同法、行政法、交通法等法律法规的调整。因此邮政物流企业在实务操作的过程中就要依靠上述相关法律法规逐步规范邮政物流业务的发展。

二、物流运输与交通法 运输是物流业务运作中的主要环节是物流业务的核心流程。物流运输行为主要受我国交通法的调整包括有关交通运输的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交通事故责任赔偿与保险等。例如《汽车货物运输规则》、《道路零担货物运输管理办法》、《道路交通管理条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公路法》等。具体来讲邮政物流企业在业务运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法律问题

1、确保邮政物流企业与投入生产的车辆具有准运资格 交通部2002年1月15日发布的《道路货物运输服务业管理办法部办公讨论后的修正稿》的第六条明确规定凡经营货运服务业须向当地县含县下同以上运管机关提出申请办理开业手续取得经营资格依法经营。该办法第十条对交通物流做出如下规定申办交通物流业务经县、地市级运管机关审核后报省级运管机关审批。

2、与用户订立合法有效的运输合同 交通部1999年发布的《汽车货物运输规则》第24条规定“汽车货物运输合同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书面形式合同种类分为定期运输合同、一次性运输合同、道路货物运单以下简称运单。汽车货物运输合同由承运人或托运人本着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签订。”另外该法第25、26条还对上述不同种类运输合同应该包括的具体内容做出了详细的规定。结合我们邮政物流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邮政企业最好是采用运输合同格式化的方式来解决运输合同合法有效的问题。所谓运输合同格式化就是指运输企业事先拟订标准的运输合同文本合同相对人即用户只要在标准合同文本上签字或稍加改动就可以签字生效的合同。这种格式化的合同在海上货物运输领域比较常见。考虑到邮政物流企业在运作初期还不能大范围推广个性化色彩的精益物流服务邮政提供的物流运输服务大多属于服务项目类似或相近的业务因此省级物流企业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制订标准的货物运输合同文本供各地市、县邮政物流企业使用。另外在企业内部建立起良好的合同审查与监管机制对保障邮政企业订立合法有效的运输合同具有良好的作用。

3、依法运输确保安全生产 《汽车货物运输规则》第81条规定货运事故是指货物运输过程中发生货物毁损或灭失。货运事故和违约行为发生后承托双方及有关方应编制货运事故记录。货物运输途中发生交通肇事造成货物损坏或灭失承运人应先行向托运人赔偿再由其向肇事的责任方追偿。物流运输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货运事故或是交通肇事等事件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主动解决问题。切忌发生生产事故后司机盲目回避更切忌司机驾车逃离现场如果一旦发生事故属于肇事逃逸现象情况严重的司机还有可能承担刑事责任。邮政物流企业应当教育员工遵守法律发生事故及时报案及时处理。另外邮政物流企业应该在合理估计的范围内参加责任及安全保险以分散事故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货运事故发生后邮政物流企业要与用户就货物损失的赔偿做好沟通保证及时赔付用户因货运事故带来的损失与肇事者协商妥善处理损失追偿事宜尽最大的努力挽回企业损失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保留通过法律诉讼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三、物流仓储与合同法 物流仓储是物流业务运作中的联结点。物流仓储行为主要受我国合同法关于“保管合同”、“仓储合同”等章节的调整。邮政物流企业拥有的仓库在保证物流业务运作的同时还可以对外提供仓储及保管服务。具体来讲物流仓储业务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法律问题

1、仓储合同保管合同与仓单提单的法律性质 仓单在保管合同是提单是提取仓储物的有效凭证。因此物流仓储服务提供商与用户就仓储服务发生法律纠纷时应该以仓储合同的约定为准。针对邮政物流企业仓储业务发展尚不充分的实际情况省级邮政物流企业也可以事先拟订格式化的仓储合同来指导各地市、县邮政企业规范运作。

2、仓储业务运作应该防范的经营及法律风险 现代化的物流仓储业务要求物流服务商拥有现代化的仓储设备要求仓库具有诸如冷藏、隔离、电子监控等现代化功能。而邮政物流企业目前所拥有的仓库能够达到现代化要求的为数不多因此我们在承接物流仓储业务的同时要考虑经营及法律风险问题。各级邮政物流企业要对其所属仓库具备的功能有合理的估计避免因变质、串味、腐烂等原因招致赔偿。

四、物流配送与合同法 物流配送是物流业务运作中的末端环节。配送行为主要受我国合同法“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以及违约责任”等内容的调整。邮政物流企业与用户达成货物配送约定后如果未能按照要求或允诺及时、准确配送将承担合同法上义务不履行的违约责任。因此邮政物流企业一旦向用户做出了某种物流配送服务的承诺就要达到标准。通常企业要考虑制订合理的配送方案包括配送的时间及路线订货、备货与出库管理分拣及配送运输等具体事项尽量避免因为配送未能达到要求而承担合同不履行或瑕疵履行的违约责任。

篇2:物流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现代物流与配送》是中等职业学校现代物流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和学习:现代物流知识和配送知识两部分。主要介绍现代物流的基本知识和配送知识。现代物流与配送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科学,因此,强调学生业务技能的培养,除掌握现代物流专业必要的基本知识外,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在专业技能上,注重配送中心作业层面的业务技能和必要的管理知识的掌握和学习。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配送中心管理、配送作业管理、订单管理、进货管理、储存管理、分拣管理、流通加工、配货管理;物流配送基础知识

2.基本掌握送货管理、客户服务与配送管理

3.进一步理解物流的功能、物流功能概述、运输、装卸与搬运、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与包装、包装、物流信息、现代物流系统

4.了解:现代物流管理、企业物流与供应链、企业物流管理的内容 物流的最新理念:供应链管理、技术;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

(二)能力目标

1.专业能力:

掌握配送中心管理;配送作业管理;订单、进货、储存、分拣、流通加工、配货、送货管理

2.方法能力:

教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具有分析和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外出参观企业配送作业,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3.社会能力:

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较强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取得相应物流专业认证资格,具有一定的就业竞争力。

三、教学内容标准

(一)基础模块

1.现代物流概述

(1)现代物流概念及分类(2)物流理论及物流观念

(3)现代物流特征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4)现代物流在中国 2.物流的功能

(1)物流功能概述(2)运输

(3)装卸与搬运(4)仓储(5)配送

(6)流通加工与包装(7)包装(8)物流信息 3.现代物流系统

(1)现代物流系统的概述

(2)物流目标与物流系统的合理化(3)物流系统设计 4.现代物流技术

5.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 6.物流配送概述 7.配送中心管理 8.配送作业管理

(二)选用模块

1.现代物流管理(1)概述

(2)物流管理的内容、特征及关键环节(3)物流绩效评价 2.企业物流与供应链(1)企业物流概述(2)企业物流管理的内容

(3)物流的最新理念:供应链管理

(三)实践教学模块

1.订单管理基本作业训练 2.进货管理、储存管理作业训练 3.分拣管理、流通加工作业训练

4.配货管理、送货管理、客户服务与配送管理各项作业训练

四、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以课本为主体,课堂上以导读,释疑,讲解基本原理,重点难点,掌握基本概念,指导学生明确教学目标。

2.理论联系实际,寻找一些学生熟悉的案例组织学生讨论.3.根据所学的章节到相关的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4.通过作业,测验复习巩固知识(二)评价建议:

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在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特别是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设备、报刊杂志等等。

(四)教材使用建议

教师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

五、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课程的教学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学习,也可作为相关职业技能培训使用。(二)使用方法:

1.本课程采用72学时教学方案,其中理论讲授为42学时,实训和机动及实训为30学时(包含到企业进行参观见习)。

2.本课程采用由杨振科主编外经贸大出版社出版的《现代物流与配送》作为教学用书。

(三)教学时间安排:见“学时分配建议”。

篇3:物流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不同院校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的名称会有差异。为便于分析, 该文所指的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包括其同名及类似课程, 不再逐一说明。以下以食品领域标准与法规类课程 (尤其是以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 为典例, 对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地区 (以下简称两岸) 的标准与法规类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对比。

1 两岸标准与法规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框架比较

1.1 标准与法规类课程内容的来源

以食品标准与法规为例, 中国大陆地区该课程内容来源于《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及相关的国内外法律法规及标准等知识;中国台湾地区主要以该地区发布的《食品卫生管理法》《食品卫生管理法试行细则》修正草案、《健康食品管理法》《食品良好卫生规范》《餐具清洗良好作业指引》等近10多部法律法规及标准为该类课程的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以小窥大, 中国大陆地区的标准与法规类课程的内容通常较为全面完整, 而中国台湾地区则更偏向于特定职业的应用领域。

1.2 标准与法规类课程的内容定位

以食品标准与法规及其他食品领域相关标准与法规类课程为例, 中国大陆地区的教学内容定位于对相关食品标准体系的认知, 对国内外各类食品法律法规及标准的介绍等;中国台湾地区的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注重对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应用实践进行解读, 主要以《食品卫生管理法》为依托, 相关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卫生单位稽查及抽验、食品安全控管和风险管理、食品输入管理、食品检验专章、从业者自主管理、食品卫生安全质量管理、标示及广告管理、各类具体食品卫生技术标准以及卫生宣传等。

显然, 中国大陆地区该类课程更加强调知识和标准原理的把握, 在内容面上既涉及国内外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 也囊括了许多行业企业的规范及标准, 内容涉知识面较广;而中国台湾地区该类课程主要以区域内现行的系列法律法规和标准为依托, 教学内容上侧重于对现行的法律法规及标准的原理解读和应用实践。

1.3 标准与法规类课程的框架

从两岸的教学习惯角度考虑, 课程的框架思路通常主要是参照所选用的教材目录, 甚至直接以教材目录作为课程授课的整体框架。为此, 对于两岸标准与法规类课程的框架的比较, 可直接以食品领域标准与法规类课程的教科书 (不含考证习题类书籍) 的目录进行比较作为参考。

笔者总共获取了17部现行的中国台湾地区食品标准与法规类教材, 对其教材的目录进行比对, 发现所涉的教材样本均直接参考食品类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的内容而确立。以其中的《食品安全卫生与法规实务》[2]《餐饮法规》[3]等教材为例, 其教材目录的框架均以基本概念的明确、法律法规及标准确立的意义或相关官方机构为先导, 后续章节的安排直接以现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所确立的模块作为框架。

中国大陆地区的食品标准与法规类教材则体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 笔者随机选取10本8家不同出版社现行的《食品标准与法规》这一单门课程教材, 发现仅该门课程就对应有诸多版本同名或类似名称教材, 且各版教材内容丰富但框架差别较为悬殊, 具体涉及食品类标准及法律法规基础知识、食品添加剂、国内外食品标准的体系、食品质量管理体系、食品产品认证、食品安全强制性标准、食品标准制订、食品相关业态卫生监督与管理、保健食品、食品标签及包装、进出口食品管理、食品风险分析等多项内容。

现有资料虽仅涉及食品类的标准与法规类教材, 但通过比对该类教材目录, 并进一步分析其课程的框架, 现可明确如下:中国大陆地区的食品类标准与法规的课程内容更加强调知识点的完整性及逻辑性, 框架上呈现多样性特征;中国台湾地区该类课程的内容可能更偏实务及应用操作, 同一课程的框架较为类似。

2 两岸标准与法规类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差异性对比

2.1 基于职业需求及要求的教学设计差异性

标准与法规类的课程的主体内容通常是和特定领域职业活动相对接的。标准与法规类课程的主体内容的设计, 其范畴既要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法规以及强制性的标准本身, 也要更好地服务于特定领域的相关职业活动。

为此, 针对该类课程的教学设计, 笔者认为应先分析其职业需求及要求, 依次确立教学思想、教学目标的设置, 再明确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课程要素的实施计划。针对两岸的课程设计差异性对比也按此思路进行 (表1) 。

根据两岸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设计的差异性对比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地区开设该门课程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习者能够打好专业基础, 注重对专业知识以及原理的运用, 在课程设计上注重相关知识模块的有机结合, 实现相关教学内容的全面性、有效性的把握;中国台湾地区开设该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未来潜在的食品类从业者提供职业认知和规范培养, 注重对实务的了解以及操作规范性培训, 在课程设计

注:本表及后续未特别标注的资料, 均为项目组直接访谈式调研整理获得;*为台湾的食品技师, 即依据中国台湾地区“卫生福利部”规范, 食品业者实施食品安全管制系统应设立管制小组, 其成员至少1人应具备食品技师证书 (中国台湾地区“卫生福利部”, 2013) [4]。

上注重具体操作及案例的职业性实践, 为业界输出具备相关知识、发现相关问题并能进行规范操作的合格从业者。

2.2 基于教学原则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差异性

由于两岸在食品标准与法规等食品领域标准与法规类课程在职业需求、课程目标设置和课程设计等差异, 其教学原则取向、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存在较大的不同 (表2) 。

以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为例, 中国大陆地区的教学原则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达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通过各种教学一体化手段,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5], 各院校各地区在具体的教学形式上都各有特色, 差异性较大, 但在教学方式上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学习者对本门课程相关知识的强化记忆效果, 以及对相关标准与法律法规原理的娴熟运用[6]。

中国台湾地区该门课程的教学原则主要以职业认知及规范性操作等作为设计方向, 在课程教学形式上更加偏向以案例讨论式教学、经验教学等形式为主, 学生主要通过案例分析、案例讨论等方式实现对食品类相关标准与法律法规的预实践。

3 两岸食品标准与法规类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评价

海峡两岸在食品标准与法规等食品领域标准与法规类课程的教学模式上存在诸多差异。由于其各自面向的职业需求和要求不尽相同, 在课程目标设置上存在较大差异, 导致其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各有特色。以下从技术性评价和应用效果评价等2个方面分别对两岸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

3.1 教学模式技术性评价

从技术评价角度考虑, 中国大陆地区的食品领域标准与法规类课程的教学模式重在倡导学生熟悉相关的知识。一方面, 运用各种教学的技术手段, 要求学生对于该类课程的相关知识信息能够适当记忆, 尤其要掌握食品领域标准与法规的各种关键概念、观点等知识;另一方面,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演绎, 实现学生理解相关食品领域标准与法规的各种原理, 鼓励学生掌握标准与法规类课程各个章节的基本逻辑结构。

与中国大陆地区不同, 中国台湾地区该类课程的教学模式重心是安排各类活动实现学生解决具体的问题。从几位中国台湾地区教师该类课程课堂授课过程来看, 笔者发现几位教师在初略讲解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后, 就进入由教师给学生布置相应的问题或教师和学生共同确立相应的问题的环节。此后, 由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确立相关的解决问题的目标, 查阅相关资料, 甚至制定相关实践活动的计划并予以实施, 学生个人或小组将相关的结果呈现出来, 教师及其他同学对其结果进行评价, 形成整体的解决问题的框架。整个授课过程的教师所运用的技术手段是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 或通过各种手段吸引并引导学生实现重点学习的目标。

3.2 教学模式应用效果评价

从应用效果角度考虑, 中国大陆地区各种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均是倡导以较为合理的方式给学生提供相关的知识, 并鼓励学生通过自身或小组的活动和思维, 从而达到理解标准与法规类相关知识的概念、相互关系以及原理运用等目的。

中国台湾地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会引入现行食品业界热点的事件, 或设置各类符合实际的问题, 甚至提供实际的体验。以某个章节某位中国台湾地区教师所讲授的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为例, 该教师在授课时引入“塑化剂风波”事件, 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食品中毒类型, 并要求学生从监管部门、企业、消费者等角度来规避这类风险, 并要求运用相关的《食品安全法》《消费者保护法》以及相关的食品标准等法律法规手段作为分析工具。学生在分析、解决或亲历各种问题时会碰到各种困难和障碍, 整个过程充满现实性和直接性, 并且学生会感觉有趣,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最终的应用效果还体现了教学与实际的相关性。

从两岸的食品领域标准与法规类课程教学模式实施整体效果考虑, 中国大陆地区侧重以多种因素组合鼓励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掌握, 对相关原理进行演绎并掌握各个部分的逻辑结构, 单门课程在整体课程体系中其内容常体现一定的连续性和连贯性;中国台湾地区的课程偏向以创设情境及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基础,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课程具有较强的职业性, 但从单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的地位考虑缺乏一种整体上的连贯性。

显然, 以食品领域标准与法规类课程为例, 中国台湾地区的标准与法规类课程在内容上强调培养符合相关业界需要的从业者, 在内容定位和框架设置上具有较强的职业性, 课程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相关的职业认知和规范, 灵活采取案例讨论式教学、经验教学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国台湾地区这种以职教为中心的务实致用的教学模式, 对于中国大陆地区相关院校探索高职及应用型本科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不乏实用性和适用性。

摘要:选取海峡两岸共有的食品标准与法规等食品领域标准与法规类课程为典型范例, 基于海峡两岸相关标准与法规应用领域人才的社会需求及职业能力要求, 对两岸食品领域标准与法规类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两岸该类课程在教学思想、教学目标、课程设计、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共性和差异性, 分别对两岸该类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有效性评价, 为中国大陆地区标准与法规类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海峡两岸,标准与法规类课程,教学模式,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郑定.略论台湾法律制度的渊源与变迁[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4 (1) :110-118.

[2]张正明, 蔡中和.食品安全卫生与法规实务[M].台北:中国台湾台北威仕曼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3.

[3]李义川.餐饮法规[M].新北:中国台湾新北市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4.

[4]中国台湾地区“卫生福利部”·部授食字第1031300488号令, “食品安全管制系统准则”[S/OL]. (2013-03-11) [2016-08-08].http://www.cfda.com.cnlnewsdetail.aspx?id=69241.

[5]潘磊庆, 宋菲, 屠康.基于自适应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改革探析:以《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改革为例[J].高教论坛, 2015 (4) :39-42.

篇4:《物流运筹学》课程标准探讨

关键字:现代物流 运筹学 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187-01

1 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

以职业需要作为导向,该课程标准的设计在专业建设改革与专业人才需求调研的前提下,关于物流专业相关的职业能力及岗位任务问题,诚邀现代物流行业的企业技术人员和专家学者等进行分解分析,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应用为目的,制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实践项目。培养学生掌握物流运筹学的技术和方法,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教学方法上,为了使培养学生能力与鼓励学生个性及独创精神同时兼顾,采用项目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结合物流方案的设计和实施,突出和实际工作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其具有实践性、启发性、趣味性和专业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创新能力。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以指导为主,学生自主练习。以职业实践为主线,实现项目化教学活动的开展。

2 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项目教学活动掌握物流运筹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从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品质,且进一步提升其学习能力及课程实践能力,也使学生在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素质有所提高。

项目学习不只是以学习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为目的,学生实践动手技能的培养是其主要目标,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学的知识与行业运作实际更加贴近。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不仅有能力的训练和方法的运用,还包括价值观、态度及情感的培养和体验。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不是掌握某门专业知识,掌握某门专业知识是全面提高专业素养、人文素养的基础与载体。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去获取知识。

3 课程内容

如表1

4 课程教学建议与评价

4.1 教学建议

教学过程中,该课程应以加强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动手能力为根本,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项目教学方式,通过任务驱动型项目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发挥企业与学校的两种资源的作用,结合企业兼职教师和学校专职教师教学,采用企业现场实践教学和现代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重视学做结合,讲与学同步进行,在做中学,学中做,通过“教”和“学”的互动,提高學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实际问题情境,加强训练实际操作;在操作训练的过程中,与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紧密结合,使学生熟练掌握运输管理和组织方面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仿真平台、多媒体教学、物流企业现场教学、实物教学、实训软件等模式。为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一定量的运输作业软件的配备是必需的。

4.2 教学评价

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改革考核的方法与手段,考核方法采用结果考核和过程考核相结合的模式。

参考文献

[1]王雷震.物流运筹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胡运权.运筹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篇5:物流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二)了解该企业的经营活动内容

实习内容:

市场定位和经营特色周边的特殊环境,服务对象、规模、核心业务、位置和大小;

选址交通、客流、商圈、周边商店聚集状况、竞争对手、城市发展规划、商圈辐射的范围、商品规划商品分类、商品结构、商品政策、是否有自有品牌、商场设计、商品陈列店面布局、货位布局、商品陈列;

采购与存货商品采购流程、采购制度与人员、采购决策;

定价定价策略、价格调整;

促销促销策略、广告、销售促进、销售公关;

服务服务类型。

学生实习内容也可自拟题目,但须至少包括上述内容之一。

(二)实习组织形式

学生专业认识实习采取自主实习的形式,进行实地调研,自由组合成为一组,设组长,负责与指导教师或学院联络;每实习小组配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实习指导,审阅小组调研大纲及实习报告。

(三)实习时间安排

实习时间安排在第三学期的实训周内,时间为二周,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1.实习准备,包括实习动员、安全教育及实习指导(1天);

2.学生实地现场调研实习(8天);

3.汇总、整理资料,提交小组调研计划大纲及个人实习报告(1天)。

三、教学基本要求

(一)实习要求

1.按现场实习的日期、地点、所学习的内容认真作好笔记,包括实习中听取的讲解、收集的资料等有关内容,一切保密资料的使用与管理均按有关规定办理。

2.学生在实习结束时,应提交个人实习报告。

个人实习报告要求表达准确,文笔流畅,不能抄袭。主要内容包括: ①实习目的、要求;

②实习时间、地点、内容;

③收获和体会,发现的问题、意见、看法和建议(要求有总结、有分析、有个人观点或提出问题)。

(二)能力训练要求

1.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

3.锻炼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提高公关社交能力。

(三)安全要求

1.遵守现场的各项规章制度,在现场实习过程中,对各种现场设备未经师傅允许,不得随便操纵,并随时注意人身安全。

2.注意交通安全。

四、考核

实习考核包括平时考勤、实习报告部分。

1.实习指导教师根据每个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结合学生实际表现、考勤情况,给出建议成绩;必要时由院系组织实训答辩或考题,给出综合评定成绩。

2.未能达到有关要求者,不能取得该实践环节学分。

五、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篇6:物流法律法规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中/英文):物流法律法规/ Law of Logistics

2、总学时/学分:36/2

3、开课单位:管理分院

4、面向对象:物流管理专业三年级

5、先修课程:《法律基础》、《物流管理概论》

6、课程类型:TP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有关物流组织、物流行为、国家对物流行为的调控以及物流争议解决的法律基本知识,增强法律观念,为今后从事物流及经济贸易工作,签订物流经济合同和处理物流经济争议打下基础。

三、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能初步掌握物流法律法规,特别是相关国际公约的熟悉应用。掌握每一种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规则和基本操作技能,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能初步解决物流活动中的实际问题。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重视知识面的扩充。要求学生在掌握各种法律法规,相关国际国际公约基础上,通过背景材料,补充材料,案例分析来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四、课程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为主,以课外辅导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为辅。主讲教师讲课必须遵循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以教材为基础,但并不讲授教材的所有内容,只对重要内容作重点分析、解释和提示。授课过程将组织学生对重要法律规范进行多种形式的讨论,以开拓思路,培养探索精神,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五、课程内容及教学安排

(一)物流法律概述(2课时)

1、教学内容 * 物流法的概念 * 物流法律关系 * 物流合同的法律行为 * 我国物流法的现状与发展

2、教学要求 * 了解:物流法的概念,物流法的特点,物流法的作用,我国物流法的现状与发展 * 掌握:物流法律关系的主体,物流法律关系的客体,物流法律关系的内容,物流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

* 重点掌握:物流合同的概念与特征,物流合同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物流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违约责任

(二)物流主体法律制度(2课时)

1、教学内容 * 行政管理机构 * 物流企业 * 物流企业的设立 * 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

2、教学要求

* 了解: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管辖范围,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设立登记管辖,市、县、区工商行政管理局设立登记管辖

* 掌握:物流企业应具备的条件,物流企业的登记,物流企业的变更、终止与清算,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的含义,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的分类,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的演变,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的经营范围,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业务行为的法律规范

* 重点掌握:内资物流企业的市场准入,外商投资物流企业的市场准入

(三)贸易活动的相关法规(2课时)

1、教学内容 * 国际贸易概述 * 国际贸易术语 * 对外贸易法的主要内容

*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主要内容 * 《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主要内容 * 采购与销售法规

2、教学要求

* 了解:国际贸易术语的作用,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主要内容,主要常用贸易术语比较,对外贸易法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货物和技术进出境管理,对外贸易的法律责任

* 掌握:《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宗旨和适用范围,合同双方的义务,违约的救济方法,风险的转移

* 重点掌握:采购与销售合同法,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

(四)海上货物运输法规(2课时)

1、教学内容 * 海上货物运输概述 * 船舶及其担保物权 * 海上货物运输合同

2、教学要求

* 了解:海上货物运输基本知识,船舶的概念

* 掌握:船舶所有权和航行权,船舶登记和船舶国籍,船舶担保物权,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及承运人的主要义务及责任期间,承运人的主要权利,托运人(收货人)的主要义务和责任,合同的订立与解除,航次租船合同,定期租船合同,光船租赁合同,包运租船合同及其他租船合同,海上拖航合同

* 重点掌握:提单及其法律问题,海上货物运输国际公约,海牙规则及其他海事法规

(五)国内水路货物运输法规(2课时)

1、教学内容

* 国内水路货物运输概述 * 运输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 运输单证

2、教学要求

* 了解:水路货物运输合同的定义,运输合同的形式与内容 * 掌握:运单的性质,运单的内容,运单的填制,运单的签发 * 重点掌握:托运人的权利和义务,承运人的权利和义务

(六)公路货物运输概述(3课时)

1、教学内容 * 公路货物运输概述 * 汽车租赁 * 公路货物运输 * 有关国际公约

2、教学要求

* 了解:公路货物运输基本知识,承租人和出租人的义务和责任 * 掌握:国际公路货物运输合同公约和国际公路运输公约内容

* 重点掌握: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与解除,违约赔偿责任

(七)铁路货物运输法规(3课时)

1、教学内容 * 铁路货物运输概述 * 铁路货物运输合同 * 国际公约

2、教学要求 * 了解:铁路货物运输基本知识

* 掌握:国际公约内容,运输单证的性质、内容、填制和签发等

* 重点掌握: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合同的变更与解除,违约责任,诉讼时效

(八)航空货物运输法规(2课时)

1、教学内容 * 航空货物运输概述 * 航空货物运输合同 * 国际公约 * 运输单证

2、教学要求

* 了解:航空货物运输基本知识,航空货物运输合同的定义,* 掌握:国际公约内容,运单的性质、内容、填制和签发

* 重点掌握:运输合同的形式与内容,运输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九)多式联运法律规范(2课时)

1、教学内容 * 多式联运概述 * 多式联运货物运输合同 * 国际公约 * 运输单证

2、教学要求

* 了解:多式联运基本知识,多式联运货物运输合同的定义,* 掌握:国际公约内容,运单的性质、内容、填制和签发

* 重点掌握:运输合同的形式与内容,运输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十)货物仓储法律规范(2课时)

1、教学内容 * 货物仓储概述 * 租赁合同 * 保管合同 * 仓储合同

2、教学要求

* 了解:货物仓储基本知识

* 掌握:租赁合同的概念和特征,租赁权和租期,出租人和承租人的主要义务,保管合同的概念及法律特征,保管人的主要权利与义务,仓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仓单及其法律性质,保管人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存货人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 重点掌握:仓储法律制度

(十一)物流包装法律规范(2课时)

1、教学内容 * 物流包装概述

* 普通货物包装的法律规范 * 危险货物包装的法律规范 * 国际物流中的包装法律规范

2、教学要求

* 了解:物流包装基本知识

* 掌握:普通货物包装的法律规范,危险货物包装的法律规范 * 重点掌握:国际货物包装法律规范

(十二)货物装卸与搬运法律规范(2课时)

1、教学内容 * 货物装卸搬运概述

* 公路装卸搬运作业中的法律法规 * 铁路装卸搬运作业中的法律法规 * 港口装卸搬运作业中的法律法规

2、教学要求

* 了解:货物装卸搬运基本知识,港站经营人的权利和义务 * 掌握:公路、铁路装卸搬运作业中的法律法规

* 重点掌握:港口装卸搬运作业中的法律法规,集装箱码头装卸搬运作业中的特殊法律法规

(十三)流通加工与配送法律规范(2课时)

1、教学内容

* 流通加工与配送概述 * 承揽合同

* 流通加工与配送法律规范

2、教学要求

* 了解:流通加工与配送基本知识

* 掌握:承揽合同的概念与法律特征,承揽人的主要权利与义务,定作人的主要权利和义务,承揽合同的单方解除

* 重点掌握:流通加工与配送法律规范

(十四)物流中有关保险的法规(2课时)

1、教学内容

* 保险和保险合同概述 *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法律概述 * 国际海上运输保险法律 * 国际航空、陆上货物运输保险

2、教学要求

* 了解:保险和保险合同基本知识 * 掌握: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法律

* 重点掌握: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国际航空货物运输保险,国际铁路货物运输保险

(十五)物流活动国家调控法律制度(2课时)

1、教学内容 * 海关法律制度

* 商品检验、检疫法律制度 * 对外贸易法律制度

2、教学要求

* 了解:物流活动国家调控法律制度基本知识

* 掌握:中国对外贸易法,关税制度,配额与许可证管理制度,进出口商品质量许可制度,反倾销与反补贴制度

* 重点掌握:海关及海关法,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关税与海关事务担保,执法监督与法律责任,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法律制度,进出口商品检验制度,进出境动植物及其他物品检疫制度

(十六)物流争议解决法律制度(2课时)

1、教学内容 * 物流争议的处理 * 物流争议诉讼制度 * 物流争议请求保全 * 物流争议仲裁制度

2、教学要求

* 了解:物流争议的非诉讼解决方式:谈判和调解

* 掌握:物流争议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审判程序,执行程序,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相互承认、执行外国法院裁判和外国仲裁裁决

* 重点掌握:物流争议的仲裁解决法律制度,仲裁机构,仲裁协议,仲裁程序和涉外仲裁,海事诉讼特别程序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物流法规与实务,王容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教学参考书:

现代物流法律制度,于定勇、郭红亮,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国际商法,冯大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 国际商法,吴兴光,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

[加拿大]威廉.台特雷著/张永坚等译,国际海商法,法律出版社,2006.七、考核要求

成绩判定方式:平时及实验案例分析乘以30%+期中课程考试乘以10%+期末课程考试成绩乘以60%,期中考试形式为案例分析,内容范围为已学过知识点,案例分析要结合实际,提出最佳方案并给出支撑依据。期末课程考试形式为综合大作业,内容覆盖学过的知识点,并采用随堂方式。

八、其它说明

1、教学参考网站

中国物流行业协会 http:///

2、专业期刊 《中国物流与采购》 《《科技与法律》

撰写人:冯学丽 时间:2009年8月

篇7:物流法律法规论文格式及论文题目

一、论文的要求

1.论文选题可以针对物流企业关于法律法规方面的实际问题,也可针对你所感兴趣的法律法规进行撰写,同时也可结合你专业和物流法律法规的切合点进行撰写。但应注意的是,一定要和物流法律法规课程内容相关,不相关的题目不要选,否则为不及格;

2.在论文写作中,要求能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的知识,尽可能与实际相结合或与课堂上提及的案例结合,分析企业物流活动中的有关法律法规的具体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撰写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论文,以巩固、深化和掌握所学过的课程知识。

3.论文的形式可以多样化,理论研究、调查报告、案例分析等均可,但不论采取何种形式,都必须有观点、有材料、有论据、有论证和明确的结论,做到论点明确、观点正确、材料翔实、论证有力、层次清楚。

4.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要求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诸如调查研究的方法、文献资料的查阅与使用,语言表述准确,文字通顺,句子流畅,不应带入口语中不规范的语词。

5.在论文的写作中,要树立正确的方法论,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扎实严谨的学风。论文应运用理论解释问题但不强调建立自己的模式或解决方案。以解释为主,运用所学过的某一方面理论,分析、阐述某个现象。

5.论文不得抄袭他人已发表的学术论文,需要引用时,应在参考文献中注明引文出处。6.论文资料包括:封面、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正文字数要求在2500字左右,论文一律按照统一规定的格式和规格打印。

二、论文的题目

正确、恰当的选题是做好论文的前提,选题应针对企业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际提出自己的见解。选题应坚持以下原则:

1.应遵循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使所学知识得到比较全面的应用。

2.题目范围适宜,难易适度,工作量适当,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3.立题细小,集中阐述某个现象或观点。

三、论文的时间安排

第15周:通过调研和阅读专业文献资料,确定论文选题。

第16-17周:收集整理国内外参考文献资料,并初步进行论文初稿的撰写,对初稿进行修改完善。

第18周:定稿封面单面打印,正文双面打印,于18

周由学习委员收齐上交。

四、论文成绩评定

论文根据选题质量、能力水平、论文质量进行成绩评定,满分100分,60分及格。1、60以下,观点有明显错误,论证过程不完整,毫无逻辑可言。有以上任一情况者。2、60-70分,选题适当,观点无明显错误;能运用所学知识讨论问题,逻辑上无明显漏洞。文字上无明显语法错误或错别字。3、70-80,满足上一档要求,并且文章思维清晰,文字顺畅,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研究现实的零售学的学习或应用问题,资料充分。4、80-90,满足上一档要求,并且文章反映出严密的分析和研讨问题的逻辑思考能力,对所研讨问题有自己的体会。5、90-100,满足上一档要求,并且对有关物流法律法规的热点问题或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

成绩:平时成绩占50%,期末考查成绩占50% 论文排版标准如下:(注:封面不设置页码,页码1从正文开始)

论文题目(仅供参考)

1.科学完善我国物流法律法规体系 2.如何构建我国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 3.中国物流法律法规现状分析

4.我国第三方物流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现代物流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6.论我国物流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7.从物流法律法规的角度看运输合同 8.浅析物流法律法规对物流发展的重要性 9.如何完善我国物流法律法规 10.我国物流法律法规体系构建思路研究 《物流法律法规》

课程论文

目:

院系名称: 商贸学院 专业班级:

物理管理XXXX 学生姓名: XXX 学

号: **********

(空两行)

*******(论文标题,宋体,二号,加

粗)

摘 要:**********************************************(宋体,小四,行间距1.5,字数100到200字为宜)。摘要是为了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因此要言简意赅把论文的主要内容表述出来,不要东拉西扯。关键词:**** **** ****(两到三个关键词,中间用空格键分割,字体同上)

引言(宋体,小四号,加粗)

********************************************(正文部分为宋体,小四,行间距1.5)写引言的目的是为了引出本文研究问题的背景及其意义,应当言简意赅,切中主题,字数不宜过多,交代清楚即可。

一、********(宋体,小四号,加粗)

*************************。**************************(华罗庚,1973)。***************(正文部分为宋体,小四,行间距1.5)。

二、******** ************************************。********************(傅承义等,1985)。********************(正文部分为宋体,小四,行间距1.5)。

(一)*******(宋体,小四号,加粗)

1、*******(宋体,小四号,加粗)(1)*******(宋体,小四号,加粗)结论(宋体,小四号,加粗)

结论的目的是对文章研究结果的总结和进一步的展望,内容要结合具体的研究结果来写,忌用空话和套话,不要喊口号式的语句。展望的内容不要太多,点到即止。参考文献

[1] ×××××××(小4号宋体,行距1.5倍)×××××

[2] ××××××××××××××××××××××××××××××××××××××××××

[3] ××××××××××××××××××××××

………… 期刊类例如:

参考文献的格式为:

(1)作者,文章名称,杂志,期刊号,第 期,年份,主办单位

如:龙丽霞.铁路物流成本管理探析[J].财会通讯, 2009,(08):115-116(2)作者,书名,页码,出版版次,年份,出版社

如:王希苏.领导的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09:112-113(3)作者,文章名称,网址,日期

如:田国宝.(2008-12-01 23:06:37)零售中的现场销售技巧提升 [2013-8-1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a6cda0100bpas.html 文章中原文引用他人成果一律采用底注予以说明

参考文献在文中的标注方法见上面的示例,当参考文献的作者超过三个人的时候,可以标注成(傅承义等,1985),而不用列出全部作者。另外,在这种标注方法下,论文中的参考文献标注的顺序不必和参考文献的罗列顺序一致。

为了鼓励大家查阅最新的文献和研究领域,我们鼓励大家尽可能引用最近的期刊文献,网络资料除非是比较权威的,否则尽量不引用。

篇8:物流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1 物流法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在物流法规课程教学过程中, 有两个问题非常突出。第一, 物流包括运输、储存、搬运、分拣、包装、加工等多个环节。由于并没有统一的部门法来规范, 因此, 每一个环节都由不同的部门法律法规来规范, 实体法和程序法都有涉及。但是法律的学习是有阶梯性的, 比如, 没有学过民法的人去学习经济法、商法就会很吃力, 因为在没有民法基础的情况下, 有些法律概念、法律术语不容易理解。所以, 物流法规教学就面临着教学内容多而杂乱, 体系不清晰的问题。第二, 高职院校的学生是高考战场上侥幸存活下来的最后一批士兵, 跟本科生相比, 他们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都有些不足。对他们而言, 学习那些艰深的法学理论, 翻看那些晦涩的法律条文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此, 如何打消学生对法律学习的畏难情绪,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知识的能力, 从而使高职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物流行业中所必须掌握的法律知识, 就成为高职院校物流法规课程教学所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2 传统教学法的主要缺陷

传统的教学法, 以教师为本位, 着重知识的灌输, 将教学过程看作是知识的传输, 没有充分强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锻炼自己探索、组织、表述等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学生缺乏主动性的学习, 如此所得的知识, 不但有其局限性, 且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这样只能培养出理论不深、实践不精的教条型人才, 很难适应经济的发展。传统教学法在高职教育中主要表现出以下弊端。

(1) 教学观念的偏差和局限。

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 忽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学习无积极性。把人的培养仅仅局限在知识的传授上, 重理论、轻实践, 不能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

(2) 教学环节上的缺陷。

首先, 传统教学法重学轻用, 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对于哪些知识用处大, 哪些知识用处小, 在什么条件下怎样用以及知识之间如何配合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等没有足够的重视。过分地依赖教学大纲和计划, 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应用性和灵活性。其次, 传统教学法重结果轻过程, 只重视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身, 不重视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社会与人的发展的实际要求, 排斥学生的思考和个性, 只需听讲和记忆便可以掌握知识。

因此, 探索一种适合高职物流法规教学的方法, 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就成为职业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

3 专题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物流法规课程中的实际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在物流法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专题案例教学方法。这一方法的特点就是打破部门法的整体性, 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法律知识, 在不背离法学内在逻辑性的前提下, 整合成若干专题, 然后采用案例教学法向学生讲授这些法律知识。为了详细介绍专题案例教学法, 本文从整合专题和案例教学两方面进行论述。

(1) 整合专题。

根据法学体系的连续性和物流行业的专业性, 将物流法规分成以下八个专题。

专题一, 民法基础。民法的基本理论知识, 尤其是一些基本概念, 是学习物流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因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从未接触过民法学知识, 所以在第一个专题先向学生介绍民法的基础知识是必须的。针对高职学生和本门课程的特点, 不可能向学生讲授过深、过宽的民法理论。所以, 有必要对民法知识进行筛选。为此, 本专题分成两个部分, 民法基础和合同法总论。专题二, 货物包装法律法规。本专题主要讲解普通货物包装和危险货物包装的法律要求, 货物包装破损的责任分担和索赔技巧, 以及如何运用保价运输化解风险。

专题三, 货物装卸法律法规。本专题主要介绍货物装卸的交接, 验货期限与装卸员工管理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

专题四, 货物运输法律法规。本专题分为四个部分, 分别是陆路运输法规、水路运输法规、航空运输法规和多式联运与集装箱业务法规。

专题五, 货物储存法律法规。本专题分别讲述仓储合同与保管合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仓储合同中存货人与保管人的法律责任, 存货人欺诈行为的防范技巧, 保管合同中保管人与寄存人的法律责任。

专题六, 物流加工法律法规。本专题主要介绍承揽合同中定做人法定义务, 合同标的物转移与风险承担两部分内容。

专题七, 货物配送法律法规。本专题主要讲解物流配货的赔偿法律责任和配送货损的免责条款设计。

专题八, 经济纠纷解决法律制度。本专题主要是有关程序法的介绍。重点讲解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在经济纠纷的解决过程中, 因为程序上的漏洞而败诉是非常可惜的。所以, 本专题让学生了解诉讼程序的一些规则。

以上八个专题, 除了专题一 (民法基础) 、专题八 (经济纠纷解决法律制度) 外, 其余六个专题是按照物流行业的业务流程来设计, 涵盖了物流企业经营活动中每一环节所涉及到的法律法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上述八个专题的学习, 可以很好的掌握相应的法律知识。在以后的工作中, 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规避法律风险, 制定相应的对策。

(2)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指以案例为教学媒介, 在教师的指导下, 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分析研究, 提出见解, 做出判断和决策, 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19世纪80年代, 哈佛大学商学院开始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案例教学法传出了美国, 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以及东南亚国家都引进了案例教学法。

在物流法规这门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是非常适用的。首先, 法律的学习本身就是比较枯燥乏味的, 主要表现在法律有自己的一整套专业术语, 不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看法律条文就如同看天书一般, 而且法律规定也比较多, 法律关系也比较复杂。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 会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枯燥的法律知识。其次, 在现代法制社会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会与法律打交道。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对真实案例的讨论, 能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并不是简单的在课堂上讲述几个案例, 让学生讨论, 而是需要精心的设计。整个案例教学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准备。

①准备案例。结合要讲授的知识, 选择合适的案例。在上课之前将案例发给学生, 让学生先行思考。

②计划课堂时间分配。制定好课堂时间分配计划, 规定每一个环节的时间以及讨论问题的顺序。

③拟定提问名单。确保班上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出现冷场的情况下, 确保至少有一名优秀的学生来打破僵局。

(2) 引导教学过程。

①转换师生角色。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扮演主持人的角色。首要任务是向学生明确教学内容以及把握教学进行的程序, 维持课堂秩序。在课堂上的主要发言人由学生来扮演。

②积极组织教学。首先使学生快速进入讨论的正题。其次把握教学节奏, 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最后善于做好阶段性小结和最后总结。

案例教学法的主旨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让学生通过自己努力来收集分析信息、分析查找问题、拟订备选方案和做出最后决定。该方法的目的是使学生不再处于被动地位, 而处于积极的、独立的地位;教师不仅给学生灌输知识, 还要使学生的手和心都动起来, 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

4 结语

本文从物流法规教学实际遇到的问题出发, 分析了物流法规教学过程中面临的教学内容杂乱、不成体系和学生没有法律基础、对法律学习有畏难情绪这两个突出问题。然后评价了传统教学法在高职教育中存在的弊端。最后详细论述了专题案例教学法在物流法规课程教学中的实际运用。运用专题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让学生较为清楚的掌握以后工作中最常用到的法律知识, 而且能够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包庆华.物流企业法律风险与管理对策[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2]王萍, 赵霞.经济法案例精选精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谭玲, 范湘凌.范例教学理论在经济法学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2) .

[4]胡月红, 何艳东.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8) .

上一篇:私募融资财务顾问协议下一篇:高管股权激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