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破难项目清单

2024-06-12

攻坚破难项目清单(通用4篇)

篇1:攻坚破难项目清单

全力以赴 攻坚破难 确保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顺利推进

同志们:

经国务院批准,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自2012年8月正式实施,从明年开始正式发布数据。为积极稳妥推进全市一体化改革工作,我们在这里召开会议,目的是举全系统之力,集全系统之智,全力以赴,攻坚破难,确保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顺利推进。刚才吴队长介绍一全国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的背景、方法和实施方案,等会刘主任还要作重要讲话,我想对我市的一体化住户调查工作提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一体化改革的意义和特点

实施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后,国家将以“居民收入”指标取代过去沿用的“农村居民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两个指标,可以从名称上、内容上把这两个指标完全统一起来,就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对住户调查提出的需求:一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做到城乡指标可比,从而客观揭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及其变化。二是完善收入分配格局的需要。要实现两个同步增长,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需要有全国居民收入差距的量化指标。三是提高住户调查数据质量的需要。当前调查方案和制度中存在的影响收入、支出数据质量的问题,需要通过一体化改革进行解决和完善。四是满足各级党委、政府加强管理的需要。一体化后的住户调查工作,将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国家部分,就是分省住户调查,目的是满足国家和省一级的需要;二是地方部分,就是分市县住户调查,就能够满足政府对市县管理的需要。

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意义十分重大。对我市来讲,这项改革还有特殊的重要性,即“两个事关”:一是事关市委提出的今后确保居民收入六年倍增计划的实现。到2015年底,要实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5万元,力争2.85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万元,力争达到5.6万元;二是事关今年率先基本现代化目标的实现。省定目标是农村居民人均2.3万元,城镇居民人均5.5万元,年初市委提出今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2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万元,分别完成现代化目标值的80%和86.9%。

同时,这次一体化改革还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重视程度高。一是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总体方案报经国务院批准,一个专项调查经国务院批准是比较少的。二是国家局整合了农村司、城市司的职能,成立了住户调查办公室,专门负责组织实施一体化改革的全部职责,并将一体化改革作为重大专项进行重点督查督办。三是局高度重视,国家局成立了一体化改革领导小组,马局长亲任组长,亲自出席住户办在南宁、昆明召开的工作会议,这种重视程度在专业工作中很少见。

第二,筹划时间长。国家局在2001年就开始着手研究住户调查制度的改革。从2003年开始开展相关调查,为改革提供基础数据。2007年组织四川等四个省进行小范围试点,为改革积累经验。2011年改革总体方案最终出台,并通过了国务院的批准。今年3至5月,国家局又组织了四川、上海等7省市进行试点,对一体化改革进行最后预演。十年磨一剑,现在这个方案已经基本成熟,剩下的就是坚定不移地落实方案,全面推进这项改革。

第三,推行时间急。今年6月10日,国家局在武汉召开了一体化改革方案布置会,正式启动了全国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工作。为确保2013年能够发布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数据,国家局对改革进程设置了多个控制性节点,要求各地7月31日前完成新方案的布置和培训,10月15日前完成新调查户开户,12月1日调查户正式开始记账。尤为急迫的是9月5日前就要上报清查揭底的数据。

二、深刻认识一体化改革带来的挑战

两个住户一体化改革,是统计系统加快发展的又一次重大机遇。但任何改革都是一把双刃剑,机遇背后也隐藏着一些新的挑战,需要我们未雨绸缪、作好应对。

第一,来自业务量猛增的挑战。以往的城镇住户和农村住户样本确定一定五年,换样年工作多一点,以后每年进入常规的调查。改革后的住户调查,样本每年轮换50%,一些记帐户刚刚进入正轨又要重新换户,市级培训业务量增加,辅助调查员的工作量也成倍增长。面对猛增的业务量,如何完成任务,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第二,来自数据调整的挑战。根据一体化改革的需要,国家局用新口径对2003年以来全国和分省、分城乡的收支数据进行了重新测算,并回溯调整了2003年以前历史年份的数据,以建立一个历史可比的数据平台。同时,江苏总队也将回溯测算各市县居民可支配收入及相关数据,建立分地区历史数据的比较平台。近年来,我市农民收入一直位于苏州县级市第4位,如果这次一体化调查工作不扎实,这样的位次也可能动摇。

三、全力以赴推进一体化改革 根据上级统一部署,下一步,我们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认真做好辅助调查员的选配工作。

辅助调查员在住户调查中担负十分重要责职,每月承担着对所在村(居委会)十多家记帐户账本的收发、业务的指导、账本的编码等工作,且一定五年。因此调查工作的好坏、调查数据的正确与否与辅助调查员关系密切,我们必须坚持标准选配好辅助调查员,调查员必须坚持实地调查和入户调查的原则开展工作。各镇(区)回去后要指导、协调好村、居委会的选配工作,各抽中村及居委会回去后迅速选聘责任心强、工作负责、有群众基础的同志作为本次调查的辅调员和调查员,建立健全住户调查工作组织网络。

(二)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为确保全市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已经起草好文件,准备以市政府办公室的名义发文,以便各地积极开展工作。同时争取市财政的支持,确保调查各项经费的落实。各镇(区)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管领导、职能科室和业务人员。由于此项工作涉及面广、技术性强、时间紧、难度大,刚才前面也提到今后每个调查点都要换样50%,调查任务很重、因此,各镇(区)根据统计部门做出的经费预算,尽快落实,确保快速启动。今后要将城乡住户收入调查经费列入各地每年的财政预算,以确保城乡居民调查工作顺利开展。

(三)开展一体化住户调查培训。

选配好辅助调查员后,我们要采用多种形式,做好全市各级业务培训工作。对辅助调查员的培训,要采取集中培训与实地指导相合,重点是现场技能的培训,增强其与调查户的指导调查户记帐的能力。培训内容既要包括调查制度、调查内容、采集方式、填报要求,又要讲解访问技能、工作流程等。要选择一些复杂地区进行试点,通过实地调查,掌握技巧,少走弯路。对调查户的培训主要是增强他们的配合程度,提高他们的准确记帐能力。统计局相关科室的同志要实行包点包户,及时上门指导调查工作。确保所有调查人员切实理解调查方案和抽样实施细则,使调查户正确掌握记账方法。

(四)加强一体化住户调查工作的宣传。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是统计方法制度一次大的改革,涉及面广,任务重,影响大,为此我市各级要加强宣传,充分利用媒体、村、社区内公告栏等宣传平台,综合运用粘贴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条幅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一体化改革的目的意义,切实加强对一体化调查数据的解读诠释工作,着力营造依法调查的良好氛围,提高调查对象的配合程度,全面推进一体化调查宣传动员工作,促进调查工作的顺利展开。

同志们,住户调查工作关系国计民生,是统计工作的的核心专业之一,同时住户调查数据也是现代化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指标。现在,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的各项工作都进入了倒计时,时间有多紧不言而喻。希望大家进一步明确责任、同心协力、增强使命感,充分掌握一体化住户调查的各项要求,圆满完成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工作。

篇2:攻坚破难项目清单

要以新的要求, 正确评估清远“规划到户, 责任到人”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年多来, 清远按照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要求,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取得了“五个创新”的初步成效。

(一) 创新扶贫观念, 推动了“五个转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2007年汪洋书记首次在清远提出“规划到户、责任到人”, 为清远抓好扶贫开发工作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全市广大干部深刻领会精神实质, 认真贯彻落实汪洋书记扶贫开发要“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指示精神, 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从思想认识上实现了“五个转变”:即由开发式扶贫向科学发展扶贫转变、从单一扶贫向连片开发转变、从计划扶贫向市场扶贫转变、从政府扶持高贫困群众向自主脱贫转变、从一般性扶贫向责任型扶贫转变。切实把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 创新扶贫思路, 着手开展“五个一”工作。一是组织一次参观学习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活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到重庆等地参观学习。二是召开了一次全市动员大会。徐萍华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作了重要讲话, 并与各县 (市、区) 及市直106个单位签订了脱贫责任状。三是出台了一份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文件。即《关于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若干意见》。四是成立了一个高规格的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 市长任常务副组长, 主管副市长任副组长。五是从市到县 (市、区) 落实了一批帮扶群众的干部。

(三) 创新扶贫方式, 实施了“两个全面启动”。一是建档立卡工作全面启动。2009年上半年全市农村人均年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贫困户10.2万户、31.5万人, 全部完成了造册登记、电脑录入、建档立卡工作。二是扶贫互助资金的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据统计, 全市25条试点村, 财政投入资金575万元, 带动农户1025户、4100人, 其中贫困户410户、1640人。

(四) 创新扶贫投入, 取得了“三个新的突破”。一是扶贫技能培训取得了新的突破。2008年清远市扶贫技能培训工作共投入财政资金1636万元, 完成培训3.3万人次, 全市新增转移劳动力12.7万人, 其中贫困劳动力1.2万人。2009年上半年新增转移输出6.4万人, 其中贫困户6008人。二是扶贫资金争取有新的突破。从2008年开始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扶贫开发工作, 安排2000万元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三是“一保五难”工作有了新的突破。 (1) 低保基本解决。2008年, 全市享受低保的对象5.1万户、15万人, 占全市总人口的3.64%, 其中贫困户、农村人口4.6万户、13万人享受了低保待遇。 (2) 看病难基本解决。2008年, 全市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308.1万人, 参保率96.49%。贫困户或贫困人口基本上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 (3) 群众行路难基本解决。2008年, 全市完成1405公里, 其中有400多公里是通贫困村的公路。 (4) 读书难基本解决。2008年全市42万学生享受免费义务教育, 其中贫困户学生5万多人享受了免费义务教育。

(五) 创新扶贫载体, 实现了“四个新的发展”。一是以沼气建设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有了新的发展。2009年上半年, 新增沼气池1200个, 其中贫困户新增沼气池360个。累计全市农村沼气池达2.25万个。二是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是市委、市政府的一号民心工程, 全市饮水不安全人口达116.2万人, 涉及到贫困人口近20万人。目前, 市政府已贷款2.5亿元提前垫付中央、省、市补助资金, 使该项工作进展顺利。到2009年7月15日, 全市已开工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78宗, 已完工124宗, 完成投资3亿多元, 已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达到25万人, 其中贫困人口近3万人。三是产业扶贫有了新的发展。全市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75个, 其中国家扶贫龙头企业2个, 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7个, 省扶贫龙头企业8个。全市163个农业产业化组织, 年销售收入51.6亿元, 出口创汇2739万美元, 带动农户29.6万户, 其中贫困户1.8万户, 户均年增收入3125元。四是社会帮扶有了新的发展。根据省扶贫办安排从今年起连续三年, 省直、中直驻粤单位和佛山市帮扶清远贫困村174条, 其中省直和中直驻粤单位帮扶59条村, 2.9万户、13.8万人;佛山市帮扶115条村, 8.9万户、41.6万人 (其中贫困户4万户、18.7万人) 。省直单位和佛山市已着手开展帮扶工作, 佛山市已出台了《关于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实施意见》。

要以新的举措, 强势推进清远“规划到户, 责任到人”工作的落实

消除贫困, 共同富裕, 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崇高理想。市委市政府提出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要确保这一目标任务的完成, 必须要在“五个落实”上有新突破:

(一) 要在落实增强贫困户增收脱贫的内生动力上有新突破。要深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积极拓展农业外部增收渠道, 让贫困农民稳定就业、如期脱贫。在贫困户脱贫增收上要着重抓好四个方面:一是要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围绕全市五大特色产业、四大特色产业基地, 做好产业规划和布局, 结合经济薄弱村的资源优势和农民的种养习惯, 积极引导贫困农户和返乡农民工从事种养等高效农业项目。二是要抓好创业就业扶贫。积极引导农村能人创业, 支持农村基层干部大学生村官、农村种养大户和经纪人积极领办和创办企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建立利益的联结机制, 帮助贫困农户发展增收项目, 带动贫困户增收。引导经济薄弱村整合资源, 利用外界帮扶和现有剩有劳力发展“三来一加”项目, 实现贫困户就地转移。三是积极抓好培训转移。把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作为贫困农民扩大非农就业, 增加稳定收入的重要抓手。按照“实际、实作、实效”的原则, 大力开展贫困劳动力培训, 提高贫困农民增收技能, 不断扩大培训规模, 提高培训质量, 确保今年完成1.3万人的培训任务。四是深入开展机关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的活动。着力抓好六件实事, 即“六个一”:帮助贫困户要理清一条发展思路、要新上一个致富项目、要掌握一门实用技术、转移一名贫困劳动力、提供一笔启动资金、兴办一件增收实事, 切实增加贫困户收入。

(二) 要在落实增强贫困村发展的活力上有新突破。一是要把改善经济落后村的发展条件作为首要任务。办好农村新一轮实事工程, 在符合规划条件下, 负责农村实事项目的各部门, 要按照先急后缓、先贫后富的原则, 优先向贫困村安排, 争取项目早到位、多到位, 为贫困村的发展生产、方便群众生活提供条件。二是把集聚各类人才资源作为根本举措。积极引导企业家、能人大户、大学生村官和务工返乡人员积极投资创业, 进一步加强村“双强班子”建设, 着力打造一支“双强”型的村干部队伍。三是要把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作为主攻方向。清远302条贫困村, 经济收入不到1万元的有180多个, 占了全市贫困村的60%, 要围绕集体年收入突破3万元具体目标, 积极帮扶有条件的贫困村,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开发利用集体存量资产, 努力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加快发展高产、高效农业, 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和“多村一品”, 切实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年内全市要有35%的贫困村建立主导产业。四是要大力开展“结对强村”和“牵手致富”工程。积极策应省直单位挂钩帮扶、佛山挂钩帮扶, 组织街办、村企对接, 加强挂钩村企双方的联络和沟通, 强化典型带动, 争取40%以上的村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使参与村企挂钩的企业更多、挂得更紧、成效更大。每个市、县机关单位都要挂钩帮扶一个贫困村, 所有党员干部都要结对帮扶至少一个贫困农户, 不脱贫不脱钩。

(三) 要在落实构建脱贫攻坚的载体上有新突破。一是要加快培育一批富民产业带动脱贫。围绕资源开发上项目, 围绕特色产业搞加工, 充分利用贫困村的农业资源优势, 积极对外宣传推介, 引进对当地种养加工带动性强的项目, 进一步提升贫困村农业产业化水平。二是要引导各方力量合力脱贫。充分利用各级扶贫资金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到贫困村建基地、办加工厂, 引导农村种养大户、各类科研科技人员、创业能人等牵头领办实体, 带动贫困农户。三是要强化组织合作促进脱贫。支持和鼓励贫困村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 今年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至少80家以上, 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四是要加大投入力度保障脱贫。争取财政、金融和工商资本支持, 加快建立农村资金互助社、农业担保公司及小额贷款公司, 努力解决贫困村融资难, 投入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做好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 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 要进一步落实帮扶措施;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要及时纳入低保, 做到应保尽保。五是要抓好移民搬迁的试点工作, 实现稳定脱贫。对于生活在条件恶劣高寒山区的困难群众,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 要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移民搬迁, 要坚持三条搬迁原则:即“以自愿为前提, 不留尾巴;以合理为标准, 不造新矛盾;以脱贫为目标, 不再返贫。”今年要抓好连南、阳山两个下山移民试点, 抓紧实施, 早日见效。明年在全市范围全面铺开, 力争用五年的时间, 解决自愿搬迁7.8万人下山移民的脱贫问题。

(四) 要在落实扶贫攻坚机制创新上有新突破。一是要创新信贷资金的投入新机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支持贫困农户的小额扶贫贷款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培育壮大小额信贷的主体, 深入开展“村级扶贫互助资金”的试点工作, 拓宽农户融资渠道, 简化贷款手续。二是要创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新机制。鼓励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对自愿提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贫困户, 各级财政要给予一切的补助。同时, 土地流转企业要保证在流转期内优先安排贫困农户参加劳务, 使贫困农户获得租金和劳务双重收入。三是要建立村企挂钩的帮扶有效机制。要抓住省直单位和佛山帮扶的机遇, 引进一批民营企业参与清远扶贫开发工作, 积极搭建村企挂钩服务平台, 在财政奖补、金融扶持、税收优惠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在安排企业发展资金、农业龙头扶持资金时, 要优先支持挂钩帮扶成效显著的企业, 对在村企挂钩帮扶中做出突出成效的企业和企业家, 在评优、宣传、表彰、奖励等方面予以优先, 努力在村企挂钩帮扶工作上出亮点、出成效。

(五) 要在落实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上有新突破。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各县 (市、区) 和各级部门要广泛动员各种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企业家、个体户、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国际慈善机构及非政府组织, 在充分自愿的基础上, 通过多种形式, 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建设。在全社会营造人人都乐于扶贫行善的良好氛围, 充分调动贫困农民参加扶贫开发的积极性。

要以新的环境, 全力为“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能否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创造良好的扶贫环境, 督查考核是保障。归纳起来就是“三个严格”:

(一) 要加强组织领导, 严格落实责任。搞好脱贫攻坚工作关键在于明确责任, 狠抓落实。要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 坚持“市负总责、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格局。要建立工作责任制, 明确责任主体, 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要明确领导责任、单位责任和个人责任, 做到认识到位, 领导到位, 机构人员到位。各级扶贫办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组织实施、督促检查的作用, 扎实做好基础性的工作, 善于发现和培育典型, 及时总结经验;各基层的专职扶贫干部, 要对贫困人口全面建档立卡, 实行动态监测, 确保各项帮扶政策、措施落实到户;市直相关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本部门的工作职责, 积极主动做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经贸部门要认真做好村企挂扶工作, 推动村企挂钩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财政部门要统筹安排好各项财政扶贫专项资金, 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组织部门要加强扶贫工作的考核;民政部门要做好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要开辟渠道, 承接有用的闲置设备、物资, 组织援送到贫困地区;劳动社会保障部门要配合做好贫困农户的培训和转移工作;农业部门要引导贫困户参与高效规模农业生产, 及时提供技术指导;农村信用合作金融机构, 要做好扶贫小额贷款发放工作, 积极扩大贷款规模。

(二) 要加大投入力度, 严格资金管理。要继续整合财政打包资金, 整村推进项目资金、扶贫贷款、社会帮扶资金以及工商和民间资金等, 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 要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确保帮扶资金到村到户, 确保贫困人员得益受惠, 科学使用、统筹安排好脱贫资金, 做到资金投向准确、操作程序公开, 使用方法多样, 监督管理到位, 充分发挥扶贫资金最大效益。各县 (市、区) 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制度, 严格扶贫资金的投向和使用范围, 确保扶贫资金专款专用、专户运行, 并严格执行扶贫资金报帐制和到村资金、项目公示公告制度。

篇3:昭日格图攻坚破难的团长

作为一名团长,昭日格图始终牢记使命,牢记自己的职责和岗位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部队建设,把军中的工作落实到实处,带出了一流的团队。1986年底他怀着对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的渴望,参军入伍,当上了一名炮兵。在随后的27年时间里,他在这座大熔炉里,茁壮成长,由一名战士成长为一名部队指挥员。他从侦察班长到指挥排长,从炮兵副连长到营长、团长,他以自己的忠诚和勇猛,成为军中的一名真正战士。他入伍以来,曾参与和组织大型军事演习(比武)等重大活动二十多次,连续三年被集团军和内蒙古军区评为“科技四会教练员”。在2002年被军区评为“优秀参谋”和“军事训练标兵”,并荣立三等功3次。2009年随一纸军令,他担任了内蒙古军区陆军预备役师炮兵团团长。上任伊始,昭日格图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让炮兵团在战斗训练及部队建设的各项工作走在军中前列。

驻在塞外的炮兵团营区,是一座老旧的营区。多年来,设施老旧等问题一直困扰和制约着部队方方面面工作的开展,单是每年寒冬的供暖,就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面对全团官兵,他立下军令状,一定要在短期内改变团队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他沒有坐等,而是协调师首长亲自到自治区政府向连辑副主席进行汇报,并得到了自治区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支持,改变营区面貌的心愿和规划终于变成了现实。2011年4月中旬,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连辑,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海力斯、师傅振坤政委,驻地领导常永福等军地领导在该团召开了炮兵团具有历史意义的预备役建设座谈会,座谈会上军地各级领导共商营建项目,并决定共同出资1800万元进行营房改造。对此,师傅政委不无感慨地对昭日格图说,昭团长你真是好样的,困扰炮团多年的顽疾终于让你“妙手回春”了。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战,一座座崭新庄重的营房在这个要塞军营拔地而起,新建的供预备役官兵们平时训练用的训练基地,更能适应结合实战训练的需要;整修和扩建的车炮库,为武器装备保养提供了保障;为官兵们新建的公寓楼,设施齐备,极大地改善了驻寒区该团官兵的生活条件。同时还更新了会议作战室的电子设备,新建了更为先进的营区监控系统,并美化了营区,炮兵团的硬件设施建设有了历史性的飞跃。在营区改建设的日日夜夜里,昭日格图和全团官兵为此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为了把好工程质量关,昭团长更是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没日没夜地在营建工地上监督检查。为了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用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最急的事,他找专家,请行家,硬是把建设营区工程的费用,精细到再不能精细。

为了杜绝营建工程上的“人情”关,避免开后门,昭日格图在营建施工前,就在团党委会上公开承诺,不开后门,不搞人情工程。他说到做到,许多人为揽工程,找遍关系前来说情,均被他坚决挡住回绝。一些建筑单位的负责人纷纷登门“拜访”,在他这里得到的是闭门羹。面对络绎不绝的登门者,他坚决地说“我要建的不是人情工程,也不是利益工程,而是对得起后来人的良心工程,有利于增强团队战斗力的保障工程”。正是如此,在经过严格的招标程序后,所中标单位都是资质达标,且工程报价最低的施工单位。今天,预备役炮兵团的营区营建不仅旧貌换新颜,也成了城市的一景。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海力斯少将到该团检查调研时,在营房改扩建现场听取了营建工程情况汇报后,以“翻天覆地的变化”来高度赞扬。

昭日格图所在的炮兵团,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钢铁劲旅。近年来为有力地保障黄河内蒙古段两岸几百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昭日格图率领官兵们多次参加了对黄河的防凌作战。凌汛是黄河特有的讯情,每年黄河开河时节,易出现冰坝、冰塞,再加上天气寒冻,造成防守困难,极易造成决口成灾,给两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对此,昭日格图团长着眼于实战,从加强部队应急反应能力出发,组建了近180人的官兵应急分队,每年春节刚过就展开对防凌的专业训练,做到拉得出,用得上,炸得中。近年该团两次出动兵力,长途行军跨越几千公里,顶风冒险,官兵们在天寒地冻的作战地域昼夜奋力抢险作战,在黄河上炸掉冰坝、轰毁冰塞、疏通河道,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黄何防凌任务,有力地保障了两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官兵们在抢险救灾中表现出的顽强战斗精神和先进事迹,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该团在2011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和内蒙古军区联合表彰为“民兵预备役应急力量建设先进单位”,为预备役部队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昭日格图始终把拥政爱民,当作自己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抓部队建设和抓军事训练的同时,自觉把团队建设融入驻地的经济建设体系,积极投身驻地和谐社会建设,让雷锋精神在社会上发扬光大。几年来他带领部队官兵,积极开展“献爱心、送温暖”的扶贫帮困和捐资助学等爱民活动,充分发挥预备役部队优势,协调地方商业团体,搞好一个村、一所学校、一个特困户、一名特困生的慰问和扶助工作。与此同时,昭日格图利用冬季适应性训练间隙,带领官兵走访慰问老红军、贫困学生,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把温暖送到群众家中,巩固了军政军民关系。

由于昭日格图团长在部队建设和拥政爱民工作中做出的突出成绩,2010年他被评为乌兰察布市第二届民族团结先进模范。2011年又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内蒙古军区联合授予了拥政爱民先进模范的光荣称号。

篇4:攻坚破难项目清单

据该局局长黄远才介绍,大竹县卫计局在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主要抓好以下几方而工作。

着力“三个到位”在组织保障上下功夫

一组织领导到位。一是建立领导机构。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医改日常工作。二是定期研判决策。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由发改、人社、财政、卫生计生等有关负责同志参与的专题会议,及时研讨和解决医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三是加强统筹协调。医改办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实地调研,实地分析,实地指导,协调解决医改遇到的问题,及时总结医改中好的做法和经验,确保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二经费投入到位。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发展”的要求,财政优先安排资金,加大投入保障医改工作。全额到位新农合政府补助资金,兑现落实“取消药品加成”政策以来的经费缺几,医保、新农合基金全额支付一般诊疗费,及时拨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医改财政补偿机制初步建立。

三队伍建设到位。通过公招考试、考核引进基层医务人员,加大在职人员的培训和进修学习。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倾斜,稳定高学历高层次人才队伍。选派11名医技人员到汶川、九寨沟、甘洛,52名医护人员到县辖乡镇卫生院进行对几支援工作,帮助受援单位开展业务和培养业务能手。

强化“三大抓手”在机制创新上出实招

一狠抓政策落实。一是严格政策执行。出台《大竹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完善收入分配和内部管理制度,创新推出多项控制医药费用增长的措施,政策执行力不断加强。二是完善基药制度。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先后从2010年、2011年起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严格执行l00%网上阳光采购、100%零差率销售、l00%集中支付药款。三是加强监督管理。采用明查、暗访等形式开展定期和不定期巡查,及时掌握医改工作进展情况,有效干预医改目标偏向.确保医改措施全而落实。

二狠抓战略布局。一是加强能力建设。编制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医院床位规模和建设标准。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分别达到三级乙等、二级甲等医院标准,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院分别创建为二级甲等疾控机构或妇幼保健机构,乡镇卫生院100%达到甲等或乙等乡镇卫生院标准,95%的村卫生室达到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标准。二是推进社会办医。坚持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民营医疗机构为辅助的原则,鼓励民营资本注册开办医疗卫生机构,现有民营医院7家,其中专科医院2家,对公立医疗机构形成了较好的补充,初步形成了全县医疗市场的良性竞争格局。三是完善分级诊疗。出台《大竹县医疗机构分级诊疗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医保支付政策的杠杆作用,有序推进县级医疗单位与基层医疗单位的双向转诊,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

三狠抓工作创新。一是改革付费方式。出台按床日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付费等多项改革政策,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县域内实现费用直接结算。二是优化诊疗服务。县级公立医院开展现场预约、电话预约和出院复诊预约服务,优化门诊诊疗流程,实行错峰、分时段诊疗。全而推广叫号服务,合并挂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简化就医于续,缩短群众等候时问。三是破除以药补医。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先后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起执行“取消药品加成”政策,认真落实政府办医责任。

实现“三升一降”在改革效果上见真章

一医疗保障水平稳步提升。一是保障而更宽。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人数分别为4.21万人、12.82万人和88.62万人,参保率较往年稳步增长。二是筹资额更多。城镇居民医保筹资额360无/人,筹集资金4613.51万元;新农合筹资额为470元/人,筹集资金41653.33万元。三是补偿率更高。职工医保最高支付限额为20万元/年,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为12万元/年,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为13万元/年。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住院费用最高报销比分别为92%、80%、85%。

二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共投资1.7亿元,新建门诊住院医技综合大楼达5.6万余平方米。投资1.1亿元,完成50家乡镇卫生院一个以上新建或扩建项目和设备项目,完成77家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并投入使用。二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而推进。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86.14万份,规范化建档率达98%以上;管理高血压患者7.83万名、糖尿病患者3.42万名,规范化管理率分别达95.97%、96.62%;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2912人,管理率达80.12%。三是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大力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9.95%,住院分娩补助项目补助4万余人;开展自愿免费婚前医学检查2.71万余对,婚检率达83.23%;适龄妇女免费补服叶酸3.44万人;HIV、梅毒、乙肝孕产妇检测率达99.97%;完成农村妇女免费“两癌”筛查6万余人、贫困白内障免费复明于术570人。

三医院整体形象大幅提升。通过控制药占比、规范管理合理使用药械、推行临床路径和单病种限额付费、强化社会监督职能等措施,严格控制医疗总费用,降低病人口均和次均费用,减少病人的自付费用,“看病贵”问题有效缓解,就诊人次明显增多,医院的医疗总收入明显增加,医患关系更加和谐。2011年与2014年相比,县级医院门(急)诊人次增加42.32%,住院人次增加72.75%,医疗总收入增加41.l9%。

上一篇:陕西省事业单位招聘下一篇:经典名著小说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