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正面战场的抗战

2024-06-12

部编版正面战场的抗战(通用4篇)

篇1:部编版正面战场的抗战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的经过。

2.了解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军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长沙会战,了解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到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激发仇恨法西斯的情感,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2.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流血牺牲、激发学生保家卫国的情感。【教学难点】

正面战场中国军队失败的原因。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播放《血战台儿庄》视频,这部影片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一九三八年冬季,侵华日军企图打通京浦路,攻占战略重镇徐州。著名爱国将领李宗仁沉着冷静地指挥爱国官兵在山西台儿庄浴血奋战,歼灭日寇一万余人,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他们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的爱国诗篇。

一、台儿庄战役

1.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2.1938年3月,北路日军孤军南下,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在中国军队内外夹击下,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乘胜追击。

3.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二、保卫大武汉

1.1938年6月,日军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100多万人参战,消灭日军9 000余人。

2.但是,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3.武汉保卫战后期,日本乘广州兵力空虚之机,占领广州。在优势日军的疯狂进攻下,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沦入敌手。

4.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的兵力已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

2.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3.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探究一】台儿庄战役的意义。

结论:(1)台儿庄战役的结局,是日军战役进攻中的一次败退。这对于日军侵华战争以来尚属首次。对日军来说,这不仅是在兵力数量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挫败。“大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

(2)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在政治上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鼓舞了抗日军队的士气,用胜利的事实证明了“亡国论”是没有根据的。而李宗仁更是以偏师弱旅战胜骄狂不可一世之日寇强敌,更说明了只要众志成城、精诚团结、拼死抵抗、艰苦奋战,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3)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改变了国际上对中日战争前途的看法。抗战爆发以来,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前途大多抱悲观的看法。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为争取外援增添了有利条件。【探究二】如何评价国民党在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

结论: 1937年7月,日军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全国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仍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会战。如淞沪战役、、徐州和武汉的战役,都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使日军兵力分散,战线延长,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四,国民党中爱国官兵的抗战英雄事迹,振奋了民族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第五,“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第六,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领导机构和沿江、沿海工厂、学校、科研机构的内迁争取了时间,为中国长期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板书设计 巩固练习

1.“对于中国来说,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以下史实可以证明日本离我们‘最远’的是(B)①南昌起义 ②九一八事变 ③卢沟桥事变 ④平津战役 ⑤台儿庄战役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

2.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D)A.卢沟桥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3.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场大溃退的主要原因是(D)A.国民政府执行片面抗战政策 B.国统区在经济上面临崩溃 C.作战双方的力量对比悬殊 D.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 4.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这些数字主要说明(C)A.正面战场抗击了绝大部分日军 B.国民党参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国民党军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 D.军人英勇杀敌与政府消极抵抗形成鲜明对照

5.后,标志着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C)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武汉会战 D.徐州会战

6.广州、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

阶段。(B)A.防御 B.相持 C.反攻 D.进攻

知识点三 第三次长沙会战

7.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此次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取得的首场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此次“长沙大捷”(A)A.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 C.表明中国战场是抗击日寇的主战场 D.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局

8.国民党豫湘桂战役大溃败的主要原因是(C)A.缺乏美军援助 B.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C.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D.日本改变侵华方针

9.全民族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会战,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B)A.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 C.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 D.掌握了抗日战争的主动权

10.著名戏剧家田汉在1938年中国军队取得某次战役的重大胜利后,写下了这样的祝捷歌词:“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这一战役是(C)A.贺胜桥战役 C.台儿庄战役 教学反思 B.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

篇2:部编版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一次胜利──平型关大捷,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百团大战,及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情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导学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搜集历史资料的能力,以及对所掌握资料进行有效整合的能力。通过设置相关活动内容,培养学生合作、沟通能力。

通过教师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分析抗日战争敌后战场抗战取得的战绩及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抗击日本侵略者,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反压迫的巨大力量。

【教学重点】

平型关大捷;抗日根据地建设;百团大战 【教学难点】

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情景导入

一一五师集中隐蔽在平型关以东地区,从侧面伏击敌人的精锐部队板垣师团,一举歼灭日军一千多人,击毁汽车100多辆、大车200多辆,缴获火炮2门,弹药300箱,长短枪1 000多支,机枪数十挺,掷弹筒20多个,战马100余匹,以及大量的军用物资。取得了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史称“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击了日寇嚣张的气焰,驳斥了汉奸亲日派“抗战必亡”“战不如和”的谬论。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自主学习

一、平型关大捷

1.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1937年9月,日军板垣师团一部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平型关一带隐蔽设伏,经过近一天的激战,将日军全部歼灭。

2.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等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起来。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根据地军民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根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不得安宁。

3.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各项政策和措施。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4.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三、百团大战

1.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2.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

3.百团大战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4.日军遭受打击后,立即组织重兵对八路军及抗日根据地实施报复性“扫荡”,八路军随即转入反“扫荡”作战。

合作探究

【探究一】什么是敌后战场?有哪些作用?

结论:敌后战场: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在战略防御阶段是抗战主战场,在执行全面抗战路线,即动员全民族一切抗日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敌后战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纵队和华北抗日联军所创造的。它从抗战初期配合正面战场友军作战,到战略相持阶段的1941年挑起中国抗日的重担,上升为主战场,成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为赢得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作用:第一,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正面战场的作战,对维持中国持久抗战的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是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能够长期坚持下来的战略基地和后方。它的存在和发展,增强了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第三,为中国革命保存和扩大了力量,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给后来的新中国建设积累了政治、经济经验。

【探究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为何建设得好?

结论:中国共产党抗日根据地不是简单的军事根据地,而是在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它使中国共产党在艰苦条件下积累了新民主主义的执政经验,积累了打赢战争和行政管理的宝贵经验,也为日后解放战争胜利和新中国建设提供了借鉴。

首先,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建设上的探索和创新,使抗日根据地成为具有强烈包容性和广泛代表性的抗日民主政权,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信任。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一个议行并列的政权体制,加强了人民对政府的监督,促进了法制建设,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改变了传统的乡村政治结构;践行“三三制”原则,建立了更广泛的民主政治,提高了各级政权机关的工作效率;实行“精兵简政”原则,减轻了人民负担,提高了行政效率和军队效能;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处理了党政关系,切实为群众谋利益。这一系列政治建设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理论,为日后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其次,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上的摸索和改革,使抗战军民有充实的后勤保障,通过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争取到广泛的群众支持。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原则,转变经济关系,既使农民获得了更多经济利益,鼓励了广大农民的抗战热情,又取得了开明士绅的支持,团结了抗战力量;开展大生产运动,“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粉碎经济封锁,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培养的管理经济的干部都对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抗日根据地的建设经验,丰富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理论,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板书设计

巩固新知

1.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某地伏击来侵的日军,并歼敌1 000多人,取得了全民族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这次战役指的是(A)A.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A.山东省 C.河北省 B.百团大战 D.淞沪会战

2.全民族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的地点在今天的(D)B.陕西省 D.山西省

3.关于平型关大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在国民政府组织的徐州会战中取得的 B.八路军取得的战绩

C.全民族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次大捷 D.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知识点二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4.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枢纽是(D)A.重庆 B.西安 C.成都

D.延安

5.抗日战争时期,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是(A)A.减租减息 B.没收地主土地 C.地主不分田 D.富农分坏田

6.参加百团大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C)A.国民政府军队 B.国共联军 C.八路军 D.新四军

7.在电视剧《亮剑》中,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说:“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大规模主动出击日军,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是(C)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忻口会战

8.抗日战争时期的《军政》杂志刊诗一首:“晴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竟扶危局定神州。”这首诗是对下列哪一战役的赞颂(B)A.武昌起义 B.百团大战 C.七七事变 D.台儿庄战役 教学反思

篇3: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战中的作用

一、国民党当时所控制的全中国最有军事实力的军队

国民党是当时中国第一大党,它所控制的军队是当时中国最有军事实力的军队。1937年国民党共有党员165万人,其中普通党员52万多人,军队党员101万人,海外党员11万多人。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它第一大党的地位没有改变。到1945年,有党员806万人。而同期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人数分别是4万人和121万人。相差极为悬殊。[11]国民党军队人数1937年是170余万,并有海陆空军,1945是军队440万;而同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人数分别是5.6万人和100万人。[1]尽管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表现不佳,但仍然是抗战时期人数最多的军队。特别是抗战之初,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力量十分若弱小,是不可能从正面对日军进行抵抗的。此时,国民党军队的抗战才是主要的,正面战场对于打击日本的进攻势头、迟滞日本的进攻速度、实现持久抗战的战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民党拥有的军事实力让他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开辟正面战场,并有一定的能力吸引日军的主力。

二、国民党的正面抗战决定了其他抗战力量的抗战态度与方式

国民当与国民政府是否开辟证明战场参与到抗战中,将会对抗战的合法性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当时社会上的其他理论的抗战态度和抗战方式。从“九一八”事变到卢沟桥事变这一段时间内,国民党政府没有积极的组织抗战,反而还对各种抗战活动进行大力的压制与打击。此时的国民党不要说正面战场的开辟,就是游击战都没有。这种情况下,全国很难形成较为统一的全民族抗战局面。

如果国民党不组织抗战,那么也就不可能与中国共产党合作,进而影响到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同时,当时社会上的其他阶级、阶层的各种力量的抗战态度与抗战方式也都直接或间接的受到国民党和国民政府态度的影响。在抗战之前,救国会七君子因抗战而被国民党逮捕,但是卢沟桥事变之后,他们则被释放并被被请上庐山,参与协商抗战大计。虽然国民党的抗战态度的及时性、坚定性、彻底性、全面性都不及中国共产党和其它爱国党派,也不及深刻、全面觉醒了的中华民族的大多数成员,但是其在当时的号召力却是当时的其他党派、团体所无法比拟的。

国民党在抗战中开辟正面战场,虽然在初期并没有能够真正的遏制日寇的侵略步伐,但是其所起的标杆作用却是游击战难以达到的效果。通过正面战场,能够让当时的全国民众知道,政府还在抵抗、斗争,并没有放弃,进而能够起到团结人心的作用。

三、国民党正面战场吸引日军主力

在日军侵华时,国民政府代表了中国,进而成为了日寇进攻的主要对象。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要战争,国民党军队是抗日的主要力量。在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的战役,例如凇沪战役、太原战役、徐州战役和武汉战役,极大的牵制并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给予了日本帝国主义沉重的打击,是中国抗日战争甚至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凇沪战役中,中国国民党守军以劣势装备与有优势装备的敌人拼搏,毙伤日军4万多人。在第一次长沙会战时日军共伤亡2万余人,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共毙伤敌5万余人,俘日军139人。如果忽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很显然仅凭中共当时的三四万人来抵御百万日军,那是不可想象的。

国民党在上海、南京、武汉等地进行阵地战。虽然最终不得不“溃退”,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日寇的侵华步伐。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的游击队在敌后进行游击战,但是要明白的是游击战并不能够真正的挡住日寇的推进,而只有正面战场才能够起到阻碍日寇推进的进程,并让日寇不能花更多的时间来对游击队进行扫荡。1937年底华北日军已经推进到了济南——太原一线,华北大部分地区都已经沦为敌占区。1938年3月6日,蒋介石致电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给出了开展游击战的战略原则。这个阶段,国民党最高统帅部所制定的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的战略决策,是为了能够实现抗日持久站的主旨,其与战略相持阶段所制定的将游击战枪口转向共产党以争夺地盘的性质根本不同,具有积极的战略意义。在“七七事变”以后,国民党在华北诸战役、淞沪战役、徐州战役、武汉战役等战役中虽然失利较多。但是却成功的吸引了日军主力部队的注意力,为外援的到来赢得了时间,并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四、国民党的正面抗战为后方抗战基地建设与敌后根据地战场的开辟与发展提供了掩护

(一)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建设

国民党的正面抗战赢得了大量的时间,掩护了后方西南抗战基地的建设,并为各种战略物质、学校、科研机构等的转移争取了大量的时间,为长期抗战创造出了有利的条件。在抗战时期,能否取得最终抗战的胜利就在于能够坚持下去,能否打持久战,而相应的各种物资以及军事国防工业都是支持长期抗战的重要设施。在抗战之前,中国工业基本都是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一·二八事变”之后,集中在东部沿海的工业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如果以上海为中心的工业基地落入日军手中,那么中国想要打持久战基本就不可能。凇沪会战历史长达三个月,这个时间内内迁的民企达到146家,各种机器材料多大14600余万吨,技术工厂达到250家。而在武汉会战期间,从武汉前往内地的厂矿企业达到了304家。虽然从战役本身来说凇沪会战、武汉保卫战都是以失利告终,然而这两次会战为企业的内迁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从这一点来说其贡献也绝不亚于一次大战役的胜利。虽然这些工厂的数量不是很多,但是他们都是当时民族工业的精华所在,没有了这些工厂的存在,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也不可能坚持很长的时间,那是也许日本帝国主义的“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言论就可能实现了,即使不实现,也会让中国的抗战更加的艰难、残酷。

(二)正面战场的坚持支援了中共敌后根据地战场的开辟与发展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坚持为中共的敌后根据地战场的开辟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为敌后工作的开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军队吸引了日军的主力部队,不论是在初期的积极主动抗战还是相持阶段的没有作为,国民当军队所前置的日军数量都是最多的,并还能够让日军受到一定消耗,在客观上配合了敌后战场的坚持和发展,减轻了敌后战场的压力。

五、振奋了民族精神,赢得了国际舆论的同期与支持

在抗战时期,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上涌现出了大量的爱国抗战官兵的英雄事迹,这些事迹极大的振奋了民族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这些英雄人物事迹对于促进全国人民的团结,坚定人们心中的抗战必胜信念十分的重要。虽然在国民党军队中很多人的素质都不高,并且抗战时有很多人都叛国了,但是绝大多数的官兵都是爱国的。例如张自忠、李家钰、郝梦龄、唐淮源、佟麟阁等等,这些人哪一个不是热血男儿?还有那数不尽的未知名的国民党官兵。

同时国民当在正面战场上的表现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与支持,极大的扩大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中国军队用重大的牺牲来换取了日本法西斯与德国法西斯会师的破灭,让盟军能够有精力集中解决欧洲事件。这为中国赢得了国际上的尊重,各国的领导人都曾对中国战场提出过高度评价。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够终止晚清以来的外交屈辱状况。

摘要:在抗战的过程中, 国民党虽然在正面战场上连续失利, 但是其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本文主要就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参考文献

[1]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M], 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2]刘庭华.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J].抗日战争研究, 2006, (02) .

篇4:部编版正面战场的抗战

发现“抗日战争正面战场”

前不久参加南京的读书节活动,得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25年前和7年前分别两次整理、编辑和补充增编出版《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两套书。

笔者专程采访了当年参与编写这两套书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副馆长马振犊和利用部主任杨斌两位研究馆员。

马振犊告诉笔者,上世纪的1987年以前,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专门的研究成果不多。1987年,为了纪念“七·七”全面抗战爆发五十周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史料编辑部、研究室和《民国档案》杂志编辑部合作编辑了一套《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专题档案资料。这套档案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国民政府的对日作战方针与计划部署;战略防御阶段的主要战役,如卢沟桥事变、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太原会战等战役的战况;战略相持阶段的主要战役,如南昌会战、随枣会战、桂南会战等会战,还有由中国军队所组成的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等战役的战况。

杨斌告诉笔者,关于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打击日军这段史实,在此之前大家都不怎么清楚,特别年轻人大都不知道。中国军队在国内打击侵华日军的同时,还派出自己的远征军赴缅援助美、英等国军队,共同抗击日军,谱写了中国军队在二战中配合外国友军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共同抗击侵略者的光荣历史。

杨斌说,在抗击日军的中国军队中,以前大家都不知道中国军队的编号和各集团军司令长官、各集团军司令以及军团长、各军军长等长官姓名,以及何时任命等情况。为此,他们利用馆藏丰富的民国史资料,一一查出,并简明扼要地列出了中国军队序列表。

十八年两套书培养了两代人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电脑尚未普及,马振犊、杨斌等参编者是一个字一个字将所需要的资料抄写下来,然后抄在便于计算字数的方格稿纸上,这便是当年所俗称的“爬格子”。但是大家苦在其中,也乐在其中。马振犊告诉笔者,这次编写《抗日战争正面战场》,锻炼培养了一批人,使他们后来成为档案馆的骨干。可以说,十八年两套书培养了两代档案人。

杨斌更是深有体会:当时我们从学校刚分到馆里来,对于编写这么大部头的书根本没有经验,都是在原档案馆副馆长万仁元、原编研部主任方庆秋等前辈的带领下,逐渐摸索出经验来。当年大家不辞辛苦,每晚加班到九、十点钟。在大家努力下,结果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在江苏古籍出版社的大力协助下就把《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下两册编辑出版了出来。

首次“陆海空”全方位亮相

马振犊指着《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一书告诉笔者,18年前出版的两册《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由于时间仓促,又要赶在纪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50周年出版,所以没有来得及把中国军队的海空军队的作战史实编写出来。加之随着抗日战争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学术界以及广大读者对于抗日战争正面战场资料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因此全方位展示中国军队陆海空正面战争的任务提上了日程,故而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应凤凰出版社之邀,增补新编选了中国军队陆海空军三个方面军种抗击侵华日军的历史。

笔者翻阅了新增补的中国军队海空军史实,有海军封锁江阴要塞、粤海军抗战纪实、长江布雷作战;中苏、中美空军联合抗日史实,空军常德、中原、长沙、衡阳等会战经过。特别是中苏、中美空军联合并肩打击侵华日军等史料,使读者对中国军队参与二战打败法西斯侵略势力所作出的贡献有了一个翔实的了解。

在增补内容的《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一书中,也列出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海空军系列表,以方便研究者以及一般读者查阅。特别是书中不少首次披露的作战密电、往来文件、函电、作战计划、军势检讨、作战经验与教训、作战日志等内容,均选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国民政府国防部史政局战史编篡委员会档案,具有权威性。

在增补修订出版的《抗日战争正面战场》这套书中,笔者还看到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著者们为读者研究、阅读方便着想的良苦用心,以及为此所付出的辛劳。他们从堆积如山的资料中排列出陆海空等各自的序列表,还细致地罗列编选出了各种一览表,这样,研究者和读者即可随时查阅。如“抗战前海军原有舰艇吨位武警及舰艇长姓名一览表”、“海军长江布雷舰艇雷队牺牲员兵姓名事略表”、“全国各区海军接收敌伪舰船种类数量表”、“抗战期中重伤敌舰艇种类数量统计表”、“敌对我使用空军之兵力调查表”、“敌空军在我境内作战损失统计表”、“空军参战人员姓名表”等数十多种各类一览表格。

海内外学者反映资料全面

这两套《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出版后,海内外、包括我国台湾地区反响颇佳。1987年版的《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传到台湾后,台湾近代史研究所的刘凤翰研究员立即认真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并细致地列出了一个勘误表,以建议再版修订时参考。同时他还就这套书的编篡体例等提出了探讨意见。杨斌说,得知台湾刘凤翰研究员的意见后,我们将整套书又重新校对了一遍。1987年10月,“七·七”抗战全面爆发50周年之际,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与南京大学在金陵饭店召开的第一届民国档案与民国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美、英、法、德以及我国台湾等专家在拿到这套书后都说这套书相当好,资料翔实、全面,较好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全貌。同时,这套书对中国军队抗日正面战场的研究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杨斌说,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第一套书出版十几年后,还有人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联系,希望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帮助下,使自己的研究有一个良好的进展。还经常有人来信要函购《抗日战争正面战场》这套书。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出版后,促进了大专院校以及专家学者们对于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深入研究。例如南京大学编写的一本反映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书,以及南京大学民国史研究中心编写的《抗日战争史》,都参考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编著的《抗日战争正面战场》这套书。

上一篇:医院感染分析报告下一篇:解决机关后勤服务社会改革的问题策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