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实施民主教学

2024-06-12

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实施民主教学(精选8篇)

篇1: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实施民主教学

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实施民主教学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民主的解释为:“民主没有深奥的意思,通俗地说就是‘大家有份’,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实施民主教学。在倒霉的时候是‘有祸同当’,在幸运的时候是‘有福大家享’,在平常的时候是‘大家的事大家谈,大家想,大家做’。” 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民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主人,就是把民主的方式运于课堂教学中。

课堂民主教学是一个多纬度、多层面的问题。它体现为: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共同管理课堂,教学在平等自由友好的氛围中进行,以实现完成学科教学任务、促进个体成长这一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它的核心是相互尊重、平等参与、合作探讨和成果共享等。在良好的课堂气氛中,使课堂生动活泼,使学生个性解放;发挥每个人的最大潜能。可以说,课堂民主教学是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最为理想的“生活”方式。

一、师生间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实施课堂民主教学的前提条件。

现代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表明,师生间的人际关系是整个学校教学过程中全部人际关系的最主要,最基本的部分。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平等、民主的关系是整个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全部人际关系的最主要,最基本的部分。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平等、民主的关系使师生心理积极互感,促使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

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教师一直享受着“授予”的权威,而学生则始终处于“缺失”、“接受”的地位。要实现课堂民主教学的平等性,就必须改变师生这种在人格上的不平等现状,建立一种平等自由、互助互进的伙伴性关系。师生在互动的教育过程中,以平等的关系相互学习,教师把自我发展的需求与学生的共同发展融为一体,不断转换角色,形成个性化教育风格。教师在课上注意学生的思维状态,不完全以自己的思想驾驭教学,更多的是研究学生的感受,不断调整教学活动,以“五个给”为指导思想,即: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活动;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教师以真诚、零距离沟通、无条件关注、对待每个学生,重视每个学生的成长,发现闪光点、找准结合点,激发共鸣点,严而有度,爱之有方,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遵循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民主特征是实施课堂民主教学的必要条件。

1、尊重差异。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对象是处于成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学生。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因他们特殊的家庭背景、生活阅历和体验、个性、兴趣、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不同,意味着思想政治课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有思想、有个性、有主观愿望和心理需求的发展变化中的不同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分析、思考的能力。对于来自政治教师施予的教育影响,他们并不是被动地、不加选择地接受,而是根据他们自身原有的思想认识、道德体验去重新建构,这种建构的结果因学生思想状况的复杂性而具有了多元性,甚至冲突性。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承认和尊重学生原有思想认识的独特性、复杂性和动态性,而且要接受和认可知识重新编码后的政治思想、道德觉悟形成的层次性。只进行课本理论的强行灌输和生吞活剥的机械搬用,这样的“一刀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思想政治课智力方面的知识问题,不能解决德育方面的教育问题,更谈不上课堂的民主教学。只有尊重差异,才能使教师在教学中更重视对学生现有认知水平、思想状况的了解和分析,才能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解决学生思想认识上存在的疑点、难点和盲点,从而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学反思《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实施民主教学》。尊重差异是矛盾特殊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取得实效的前提。

2、主体参与。中学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特殊学科具有较强的兼容性,涉及大量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是智育和德育的有机统一。不论是学生知识能力的形成还是思想觉悟的提高,都离不开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政治课的理论性和政策性如果离开了鲜活生动的社会生活现实,容易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倦怠和逆反心理。要改变这种封闭性、灌输性和单一性教学模式,就要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多为学生创设教学实践情境,使他们广泛参与、乐于参与、有效参与,在参与中思考、互动,在参与中感悟知识、判断真伪美丑。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是对活生生的社会生活世界及人类本质的生命经验的抽象和总结,它渗透在一切社会关系之中,因而学生的主体参与是开放和实践的。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去实践、去调查、去了解国情与民情,去走近先进人物、去感知和了解经济改革,从而在参与中获得切身体验,深刻理解党的方针政策产生的现实基础和品德观念生成的实际环境,树立青年一代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在生动活泼的现实氛围中巩固知识、活跃思想、发展能力,促进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内化和形成。

3、异步发展。思想政治课的异步发展既包括学生知识和能力发展上的不同步,也指学生思想观念、觉悟提高的不平衡性。从尊重差异的原则出发,异步发展要求教师不仅在教学过程中,也在教学评价中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德育内容的合适与否、教育方法是否符合学生思想认识的现有水平和发展规律、是否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意愿和心理需求等。因此,面对学生思想认识中的矛盾和困惑,教师要本着理解、宽容之心,允许学生有一个反思、斗争和提高的过程,允许学生在学习能力、思想觉悟发展上的不同步性存在。强行的、一刀切的做法对于思想领域的矛盾的解决只能带来有悖教育民主性原则的负面效应。

思想政治课的异步发展实质是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充分认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前提下实施个性化教育,最大限度地促进受教育者的体能、智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素质自主、和谐、有益地发展,最终形成优良个性。

三、构建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是实施课堂民主教学的有效手段。

1、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激发学生互动兴趣。中学思想政治课比较抽象,如果我们在注意理论性、科学性的同时,能讲究一些趣味性,把阐述理论同形象化叙述融为一体,就可以使理论增添感情色彩,从而激发学生的互动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基本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尤其在讲授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起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效果,比喻恰当,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加深印象,加强巩固。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了,学生学起来也感到轻松。

2、联系热点,激发学生互动兴趣。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又存在迷惑的问题设计教学,不仅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必然要求,也是师生互动的重要途径。只要我们的教学内容能牢牢吸引学生,并为他们创设主动探求,深入思考的条件,就会使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随时迸发。这样做不仅能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能力,深化对基本理论的认识,而且还能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给学生探究的时空,使学生积极参与。新课程提倡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教师决不包办代替,给学生一个探究的时空,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主动的进行参与。同学们置身于思考探究的气氛中,教师引导,对各种答案进行评议、争论,形成自己的看法,最后指导学生阅读和小结,当学生看到教材中表述的内容与自己的见解基本一致并有新的见解时,由衷感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篇2: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实施民主教学

课堂民主教学是一个多纬度、多层面的问题。它体现为: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共同管理课堂,教学在平等自由友好的氛围中进行,以实现完成学科教学任务、促进个体成长这一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它的核心是相互尊重、平等参与、合作探讨和成果共享等。在良好的课堂气氛中,使课堂生动活泼,使学生个性解放;发挥每个人的最大潜能。可以说,课堂民主教学是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最为理想的“生活”方式。

一、师生间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实施课堂民主教学的前提条件。

现代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表明,师生间的人际关系是整个学校教学过程中全部人际关系的最主要,最基本的部分。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平等、民主的关系是整个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全部人际关系的最主要,最基本的部分。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平等、民主的关系使师生心理积极互感,促使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

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教师一直享受着“授予”的权威,而学生则始终处于“缺失”、“接受”的地位。要实现课堂民主教学的平等性,就必须改变师生这种在人格上的不平等现状,建立一种平等自由、互助互进的伙伴性关系。师生在互动的教育过程中,以平等的关系相互学习,教师把自我发展的需求与学生的共同发展融为一体,不断转换角色,形成个性化教育风格。教师在课上注意学生的思维状态,不完全以自己的思想驾驭教学,更多的是研究学生的感受,不断调整教学活动,以“五个给”为指导思想,即: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活动;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教师以真诚、零距离沟通、无条件关注、对待每个学生,重视每个学生的成长,发现闪光点、找准结合点,激发共鸣点,严而有度,爱之有方,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遵循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民主特征是实施课堂民主教学的必要条件。

1、尊重差异。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对象是处于成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学生。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因他们特殊的家庭背景、生活阅历和体验、个性、兴趣、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不同,意味着思想政治课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有思想、有个性、有主观愿望和心理需求的发展变化中的不同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分析、思考的能力。对于来自政治教师施予的教育影响,他们并不是被动地、不加选择地接受,而是根据他们自身原有的思想认识、道德体验去重新建构,这种建构的结果因学生思想状况的复杂性而具有了多元性,甚至冲突性。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承认和尊重学生原有思想认识的独特性、复杂性和动态性,而且要接受和认可知识重新编码后的政治思想、道德觉悟形成的层次性。只进行课本理论的强行灌输和生吞活剥的机械搬用,这样的“一刀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思想政治课智力方面的知识问题,不能解决德育方面的教育问题,更谈不上课堂的民主教学。只有尊重差异,才能使教师在教学中更重视对学生现有认知水平、思想状况的了解和分析,才能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解决学生思想认识上存在的疑点、难点和盲点,从而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尊重差异是矛盾特殊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取得实效的前提。

2、主体参与。 中学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特殊学科具有较强的兼容性,涉及大量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是智育和德育的有机统一。不论是学生知识能力的形成还是思想觉悟的提高,都离不开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政治课的理论性和政策性如果离开了鲜活生动的社会生活现实,容易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倦怠和逆反心理。要改变这种封闭性、灌输性和单一性教学模式,就要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多为学生创设教学实践情境,使他们广泛参与、乐于参与、有效参与,在参与中思考、互动,在参与中感悟知识、判断真伪美丑。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是对活生生的社会生活世界及人类本质的生命经验的抽象和总结,它渗透在一切社会关系之中,因而学生的主体参与是开放和实践的。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去实践、去调查、去了解国情与民情,去走近先进人物、去感知和了解经济改革,从而在参与中获得切身体验,深刻理解党的方针政策产生的现实基础和品德观念生成的实际环境,树立青年一代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在生动活泼的现实氛围中巩固知识、活跃思想、发展能力,促进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内化和形成。

3、异步发展。思想政治课的异步发展既包括学生知识和能力发展上的不同步,也指学生思想观念、觉悟提高的不平衡性。从尊重差异的原则出发,异步发展要求教师不仅在教学过程中,也在教学评价中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德育内容的合适与否、教育方法是否符合学生思想认识的现有水平和发展规律、是否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意愿和心理需求等。因此,面对学生思想认识中的矛盾和困惑,教师要本着理解、宽容之心,允许学生有一个反思、斗争和提高的过程,允许学生在学习能力、思想觉悟发展上的不同步性存在。强行的、一刀切的做法对于思想领域的矛盾的解决只能带来有悖教育民主性原则的负面效应。

思想政治课的异步发展实质是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充分认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前提下实施个性化教育,最大限度地促进受教育者的体能、智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素质自主、和谐、有益地发展,最终形成优良个性。

三、构建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是实施课堂民主教学的有效手段。

1、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激发学生互动兴趣。中学思想政治课比较抽象,如果我们在注意理论性、科学性的同时,能讲究一些趣味性,把阐述理论同形象化叙述融为一体,就可以使理论增添感情色彩,从而激发学生的互动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基本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尤其在讲授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起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效果,比喻恰当,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加深印象,加强巩固。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了,学生学起来也感到轻松。

2、联系热点,激发学生互动兴趣。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又存在迷惑的问题设计教学,不仅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必然要求,也是师生互动的重要途径。只要我们的教学内容能牢牢吸引学生,并为他们创设主动探求,深入思考的条件,就会使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随时迸发。这样做不仅能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能力,深化对基本理论的认识,而且还能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3: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实施民主教学

一、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一个创造条件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三者有机统一的过程,也是一个将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理论、观点转化为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过程。情感教育是从情感的积极方面出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情感因素,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发挥情感的教学功能,帮助学生在认识的同时产生积极的思想体验,以促使其主观心态发生预期的变化,实现认识、情感、感知、行为相统一的目标,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教学活动原本是智慧与情感融合在一起的、人类追求文明的活动。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教学不能没有情感。实践证明:无数成功的教学,一切深受学生欢迎的课,无不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情感教学,只有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展现、情绪的感染,去触及学生的灵魂,激励他们的心灵,促使他们用行动去捍卫真理时,才谈得上转变学生的信念,而只有当知识转变成学生信念时,才谈得上道德教育。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当前,“缺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比较普遍、突出的问题,也是制约政治课教学取得重大突破的“瓶颈”。它使政治课教学仅仅停留在知识传播或者说知识记忆的层次上,完全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违背自身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这一宗旨,偏离教学目标,没有充分发挥它在塑造青少年学生优良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方面的应有作用。因此,改进教学方法,重视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是实现知识—能力—觉悟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的最佳途径。

二、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实施

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才能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和热情,才能优化教学效果,达到以情促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境界。那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怎样实施情感教育呢?

1. 创设情感教育的良好情境,以境育情,以情育人。

教学过程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进行的,只有良好的教学情境,才能使学生全神投入,使记忆、分析、理解、运用等能力达到最佳的状态,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通过理论知识教育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形成科学观点并付诸实践活动的课程,更要求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其分析、理解和运用能力。这必然要求教师在实施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具体的情景可以引起人们相应的情感,这是因为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例如,在讲“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时,我播放了一段汶川大地震的视频,当学生们看到战士们冒着生命危险从摇摇欲坠的危楼下救出受伤群众的时候,一片肃穆,尔后纷纷表示,他们也想到前线去帮助那些受灾的父老乡亲。虽然他们没能亲自到灾区,可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向灾区人民表达了关爱之情。又如,在讲“改革开放”一课时,用《走进新时代》这首歌曲配合教学。“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引路人,带引我们走进那新时代……”歌曲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历史巨变,使学生从歌声中了解到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如为了让学生认识和掌握“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这一基本原理,我引用宋朝大诗人苏轼的作品《观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在分析时,通过生动的语言表述,并采用电教手段,把学生带入庐山自然美的意境之中,让学生尽情享受庐山横岭的挺拔、侧峰的峻峭、远看的巍峨、近看的秀美。学生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在领略了自然风光的同时还掌握了哲学原理。

此外,小品式、辩论式、讨论式教学也同样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可让英雄模范等先进人物讲述自己的经历,让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总之,在课堂上通过运用多种形式创设教学情境,与学生一起感受,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只有以境育情,以情育人,才能打开培养学生情感的大门。

2. 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水平和人格魅力,从而感染和熏陶学生。

思想政治课教师对思想政治课的情感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主导作用。赞可夫说:“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知识的获取。”教师对学科教学的情感、态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科学习状况。所以做老师责任大、不容易,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责任就更大了。

(1)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水平。教师需要有丰富的知识,也就是说要学生有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甚至是几桶水。所以教师首先需要积累各方面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当一个老师的知识面让学生吃惊,让学生觉得这个老师什么都懂的时候,他才会仰起头来看你;当他觉得你行的时候,他才会心甘情愿地认真听你上课,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正是这些积累的知识构成情感教学的基础。其次需要对自己的学科充满积极情感,满腔热情地教学,将自己对学科的深入探索和执著追求的精神、热忱、感受随着教学内容一起带给学生,以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2)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有健全人格的人,因此,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给学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具有更大的榜样性和示范性,他们理应成为学生思想道德的楷模。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要知行统一,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时时处处严于律已,以身作则,努力通过自身的言谈举止、情感、意志和性格强化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情操,陶冶他们的心灵。看到教室脏了,教师自己拿起扫把扫一扫;讲台乱了,上课前清理干净;黑板没擦,自己动手;粉笔掉在地上,及时拾起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自然的举动中有一种优雅的风度,渐渐地就会发现教室整洁了,讲台整齐了,地干净了,黑板清洁了。这样通过潜移默化的言传和身教,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养成。

3. 用自己真挚、深厚的情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能感染学生,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只有具备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负责的精神和对知识的科学态度,才能产生真挚、深厚的情感,从而打动学生。教师的爱只有与学生产生共鸣,才可展现其力量。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和自尊心,对每个学生都能真诚相待、坦诚相处、热诚相帮,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与教师产生情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越来越鲜明,学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尊重、理解学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在宽松的气氛中健康地成长,这是教育的真谛。要信任学生,因为信任能使学生体验到做人的尊严,认识到自我价值,进而激发自己不断进取。教师信任学生,学生才会更信任教师。教师的尊重信任,将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存在,教师的真爱,将打开学生的心扉,使学生真心接受教师的帮助。由此,我们可以建立一种互尊互爱、民主平等、关系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以激起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信任,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加快实现内化,使之形成信念,转为自觉行动,进而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情感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且能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对于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来说,也不失是一副对症良药。

参考文献

[1]田培中, 王小丽.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加强情感教育.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2.8.

[2]程剑平.思想政治课重视情感教育之我见.读与写, 2008.3.

篇4: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实施民主教学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策略 思想政治 新课改 时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c)-0098-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体验”为核心,对教学提出了“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等要求。这些要求的宗旨是呼唤转变全体学生的学习方式,呼唤在教育教学中实行体验式教学。下面我结合日常的教学实践,就体验式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具体实施,谈几点具体看法。

1 创设情境,“亲临”体验

教师要利用生活中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共鸣,激发求知欲望、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教师要引导学生真正实践,让学生切身体验,从而达到知识与技能的提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

1.1 通过多种渠道创设情境,创造体验的氛围

在政治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所创设的特定氛围中“身临其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触动自己的情感之弦,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比如在讲授《经济常识》“市场配置资源”中的“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时,为使学生充分领会市场调节的“自发性”,我播放了有关地沟油流向餐桌的视频,并展示了提炼地沟油的原料和大致的流程,声情并茂的视频辅之于形象生动的图片,学生的心灵受到洗涤和震撼,他们不仅在追问:这到底为了什么?是利益的驱动,是市场经济自发性的具体体现。答案水到渠成的同时,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的结论也油然而生。

1.2 通过组织课堂活动,创造体验的机会

政治课教材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堂活动,创造体验的机会给学生,让学生在体验中自己去寻找答案,既学习了课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今后的发展是极其有益的。比如在《生活与哲学》中有关于价值观的教学中,我提前布置了讨论的主题:大学生张华该不该救那个老农?课堂上学生就这个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肯定和反对的声音不绝于耳,且似乎都“理直气壮”,在长达20min的讨论、争论后,我点出了精神贡献的重要性,并结合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强调了“兴国之魂”重要地位,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理清了思想上的混乱,深刻领会了“兴国之魂”的重要性。

1.3 通过真正体验生活,创造体验的源泉

生活是最好的教育。思想政治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理论学习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荣誉感,提高道德境界。而这些情感教育,更多的是需要真实的生活体验,才会形成认知的源泉,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比如在上《经济生活》中“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一课的内容时,我让城市学生回去了解所在社区居民的收入情况,农村学生去了解所在村组的收入情况,内容既包括收入总水平,也包括收入结构,既有当前的,也可以了解过去的,也可以根据当前自己所掌握的的制度、政策,预测未来的收入情况。当学生对自己所熟悉的生活范围的收入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在课堂上让学生按城乡区域,各推出一名代表就收入情况做一介绍,然后在对比中,大家深刻感受到收入的差距,并就解决的途径进行了有效地探讨,学生影响深刻。后来我在诊断测试中对此问题进行了考查,学生反馈的情况非常好。

2 對话交流,丰富体验

体验是个人的,它虽然生动具体,富有个性,但它又带有主观性和狭隘性,因而需要通过对话交流和分享,来克服这一局限,从而丰富和完善个人体验。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求知欲望,进入教学情境之后,教师要善于在教学情境中与学生进行有效的对话。对话在教学人际交往中发挥着联结作用,它有助于真正实现教学沟通,有助于创设良好的主体参与情境。这样就使思想教育寓于师生、生生的交流与对话中,就实现了由过去的“灌输—被动接受”到“体验—理解—自觉接受”这一转变。比如在上《哲学常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一课时,我播放了“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王茂华、谭良才的视频短片《烈焰之中筑大爱》,在观看视频的情境中,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地冲击,为英雄的壮举深深感动。在此基础上,我及时和学生交流,引导他们深刻体会到价值观的重要作用,提高了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自觉性,有效地进行了德育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探究思考,深入体验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探求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也许有时一无所获,但却是学生学习、成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新课标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为此,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创新意识,进行探究,深入体验。例如,在学习了高一《经济常识》的储蓄、股票、保险、债券等多种投资方式之后,我让学生们学着制定“家庭理财方案”。这即与学生家庭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经济头脑和理财能力,也使学生(特别是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增强做人的责任感。有不少同学在完成自己家庭理财方案的同时,还提出不少独到的看法和建议。类似的探究课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政治课的实用性,有针对性的实施德育教育。

4 实践运用,升华体验

就是通过回归生活,应用生活和实践,进一步促进隐性经验显性化、显性经验隐性化,使在深化体验中获得的规律、方法、技术和情感、价值等在抽象—— 具体和显—— 隐相互转化中,其本质内容和核心成分更加突出,原则的理念化、操作化程度更高,灵活性和创造性更强,逐步升华为学生的态度、品质、信念、创新精神和人格个性、特长技能、实践能力等素质,真正实现教育的功能。比如《经济生活》“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课,在学完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后索赔的方式、途径等相关知识之后,不妨建议学生当一回维权的排头兵,真正体会一下消费者应以怎样的方式和手段有效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和当地有关宣传部门、新闻媒体合作,就维权的全过程做一真实的记录,拿到课堂上进行点评。在这个阶段中,既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还进一步陶冶升华了学生的情感。

篇5: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实施民主教学

丁媛 134034 摘要:教学测量基于量值分析衡量教学质量,在当前中小学教学实践中较为常见。本文基于作者所在学校教学测量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实践,探求教学测量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反思。

关键词:思想政治

教学测量

调节功能

教学测量是考核教学成效的一种方法,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它是借助于一定的教育测量工具及其操作,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即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量化描述人的心理特征,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系统的程序。

教学测量在中小学中更多表现为考试评价。基于当前的大数据理念,不少学校已经购买设备和软件以推行网上阅卷。直接的好处是——可以获得大量数据,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精细加工,可以从方方面面细致、量化地评价教学效果。

正文

一、教学测量的含义

教学测量(instructional measurement)是考核教学成效的一种方法。这是借助于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简称学绩)进行探察,并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考核办法。对此,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测量的目的在于考核教学成效,也就是考察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即学生内在的能力与品德等的形成状况。因此,教学测量的目标应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测量目标应与教学目标一致,而不能偏离教学目标。

(2)教学测量的对象是学生内在的能力与品德等的形成状况,它不可能像物理测量那样直接进行,只能借助于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间接测量。因此,测验量表的科学性是有效教学测量的必要前提。这一点,我们将在本章第二节阐述。(3)教学成效是通过量化的学绩进行考察的。

也就是说,教学成效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直接考察依据的,而学绩是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因此命题的合理性与评分的客观性是有效教学测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这一点,我们将在本章第三节说明。

在分析教学测量的实质时,还必须注意它和教学测验(instructional test)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由于教学成效是以学绩来表示的,因此教学测验又称学绩测验。所谓学绩测验就是用以测量学绩的量表及其操作。用测量学的术语讲,学绩测验就是选择能代表学绩的一些行为样本进行考核并作出数量分析。也就是说,学绩测验所包含的只是测量目标的一个样组而不是全部。这个样组必须具有代表性,能有效地测量学绩。因此,可以说学绩测验是教学测量的工具和手段,教学测量是对学绩测验所得结果的客观描述。也可以说,教学测量就是借助于学绩测验来对教学成效进行定量考核的一种方法。

二、教学测量方法和技术

教学测量应包括认知、情感和技能三个方面。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成就,最常用的教学测量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而对于情感以及道德行为表现则常常采用非测验性的评价手段。

(一)、标准化成就测验

1、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含义

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它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工具之一。

2、标准化成就测验的特点

测验是由专门机构或专家学者按一定测验理论和技术,根据全国或某一地区所有学校的共同教育目标来编制的。所有受试人所做的试题、时限等施测条件相同,计分手段和分数的解释也完全相同。

3、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

第一,客观性;第二,计划性;第三。可比性。

4、标准化成就测验的缺点

第一,与学校课程之间的关系很不协调。在我国.每个地区的教学状况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教师在选用标准化测验前,仔细查阅内容效度,使得测验的目标与评价的目的相匹配。第二,测验结果的不当使用。我们通常利用标准化成就和能力测验对学生分类和贴标签,对个体造成了不良影响。

5、标准化成就测验的目的

标准化成就测验则用来判断学生与常模相比时所处的水平。

(二)、教师自编测验

1、自编测验的含义与特点

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教师自编测验通常用于测量学生的学习状况。

2、自编测验的优势

(1)操作过程简单;(2)施测手续方便;(3)应用范围一般限于l9己所教的学科,在实际教学中颇为有用。

3、测验前的计划(1).确定测验的目的。

(2).确定测验要考查的学习结果。(3).列出测验要包括的课程内容。

(4).写下考试计划或细目表。细目表是将考试具体化的最重要的工具,使得测验能够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保持一致。细目表的形式是两维表,一般纵拦表示学习结果,横栏表示课程的内容或范围。中间的栏目,就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填上在测验中计划测量多大比例的学习结果和课程内容。

(5).针对计划测量的学习结果,选择适合的题型。自编测验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类型。教师使用哪一种类型的题目是由测验的目的、内容和时间决定的。

4、自编测验的类型(1).客观题

客观题具有良好的结构,对学生的反应限制较多。这类题目包括选择题、是非题、匹配题和填空题等。

①选择题。选择题是由题干和两个或更多的选项组成的。题干可以是直接提问或者以不完整的句子的形式出现,目的是为了设置问题情境。而选项则提供可供选择的答案,包括一个正确答案和若干具有干扰性的错误项或迷惑项。学生的任务就是阅读题目,再从一系列选项中挑选出正确的项目。

教师在出题时,要综合考虑题干和选项,使整个题目清楚明了。选项的数量一般没有统一的规定,大多足4~5个,良好的选择题.题干应该明确简单,而选项又深具迷惑性。选择题还有一种常用变式.选项中有一至多个正确答案,即通常被称为多选题。

选择题可适用于不同材料,可考查学生多方面知识,加上评分客观、省时,因此在标准化测验中广泛使用;但它答案固定,测不出组织材料的能力和创造力;同时由于题量大,要为每个题目编写迷惑答案,任务比较繁重。

②是非题,是非题又称正误题,此类题学生需要识别、选择出正确答案。常用的形式是,陈述一句话要求学生判断对错或是非。是非题可用于测量不同水平的教学目标。

是非题形式简单。能够在一份试卷内覆盖大量的内容。教师在评判时也较客观,计分简便省时。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学生只有两种选择--对或错,容易猜测。

③匹配题。区配题是另一种可提供多种选择的考试形式。通常,题目包括两列词句,一列是问题选项。一列是反应选项。学生根据题意按照某种关系将左右的项目连接起来。匹配题形式简单,能够有效地测量学生对知识联系的掌握情况.且易于计分。但是,它只能用于测查彼此存在着简单关系的知识。

④填空题。填空题是呈现给学生一句或一段不完整的话或者直接提问,要求学生简要做答。填空题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记忆和理解,以及推理和判断能力。填空题的问题在于,学生的答案各不相同甚至还会出现出人意料的答案.学生的答案还会受笔迹、用词等无关因素的影响。(2).主观题

主观题则要求学生自己组织材料,并采用合适的方式表达陈述出来。这类题型包括论文题及问题解决题。教师在评分时,对学生的回答需要给出不同量的分值。①论文题。论文题是指要求学生用文字论述方式阐述相关观点的题目,回答字数可以从几段到几大页不等。一一般较常使用的有两种类型。有限制的问答题和开放式论文。有限制的问答题,是指教师对回答的内容和长度都有规定,开放式论文,则允许学生在内容上可以自由选材,自由发挥,而且篇幅较长。论文题可以测验知识、理解或运用水平,也可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类比和评估知识的能力。还可考查学生组织信息或表达陈述某项意见的能力。

使用论文题也有不妥之外。首先,学生回答论文题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其次,对于熟悉自己学生的教师,在判卷时很难做到客观,导致信度较低。在评分时。经常出现一种现象一一晕轮效应,即教师对学生的总体印象影响到对论文题目的评价。

②问题解决题。问题解决题是向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情境和目标情境,要求学生通过对知识进行组织、选择和运用等复杂的程序来解决问题。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间接测验,是采用纸笔测验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或能力。学生在完成时,通常必须写出若干步骤或过程,以展现他的思路。评分时,按照步骤计分。如果缺少某些步骤就不能得分。问题解决题的另一种方式则是直接测验。由于它考查了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有时又叫做操作评价。操作评价对于考查高级思维技能十分有效,但是往往费时费钱。而且主观性较大,并且效度也经常受到质疑

5、命题的一般原则

(1).试题要符合测验的目的。测验目的不同,编制测验的取材范围和试题难度也就有所不同。

(2).试题内容的取样要有代表性,最好能代表该学科的全部内容。(3).题目格式应多样化。(4).语句要简明、清晰、易懂。(5).答案应准确。

(6).测题应彼此独立,彼此考查知识点不能明显重复。

6、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1).信度

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它既包括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

信度指标通常以相关系数表示.即用同一被试样本所得的两组资料的相关系数作为测量一致性的指标,称为信度系数。影响信度的相关因素有:①测题数量;②测验难度;③施测对象;④施测过程。(2).效度

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它是科学测量工具最重要的质量指标。效度考虑的问题是:测验测量什么?测验对测量目标的测量精确性和真实性有多大?效度的重要性大于信度。但效度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任何一种测验只是对一定的目的来说是有效的,对其他目的和用途却不一定有效。(3).区分度

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项目的效度越高,其区分度越犬,鉴别力越强。它是根据学生对测验项目的反应与某种参照标准之间的关系来估计的。项目区分度高低与测验目的密切相关。

7、自编测验的常见错误

(1).教师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而忽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指标。

(2).许多教师对测验准备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测验准备不够充分,甚至没有准备。

(3).许多教师编制的测验太简单,题量太小。(三)、非测验的评价技术

1、案卷分析

案卷分析是一种常用的评价策略,其内容主要是按照一定标准收集起来的学生认知活动的成果。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考查分析,并形成某种判断和决策的过程就是案卷分析。

2、观察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非正式观察,教师也能够收集到大量的关于学生学业成就的信息。这种观察不只限于智能的发展,还包括学生生理、社会和情绪的发展。为了确保观察的有效性,教师应注意自然地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然后客观、详细地记录下观察信息。(1)、行为检查单

教师可以使用检查单来记录其在教学中的观察结果。检查单一般包括一系列教师认为重要的目标行为.通常采用有/无的方式记录,但有时也记录下次数。行为检查单使用简便易行,对于教师非常有用。(2)、轶事记录

轶事记录是描述所观察的事件。它可以提供比较详细的信息,这些记录一般按照发生时间排列的。教师可以在事先有明确的观察目标,就某一方面的行为进行记录;也可以没有明确目的,事后再专门分析或考查某一件事。它的缺点是:轶事记录比较费时,而且也很难排除主观偏见。(3).等级评价量表

等级评价量表对于连续性的行为,可能更为有效。它可用于判断某种行为的发生频率,以及某种操作或活动的质量,使得观察信息被量化。评价量表是一种间接的观察技术,通过量化所观察的信息,可以迅速简便地获得概括化的信息。评价量表和行为检查单有-一定关系。二者都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判断,可以在观察过程中或结束后使用。但是它们的评价标准不同,检查单只需要做定性的判断,而等级评价量表是做定量的判断。

3、情感评价

教师可以自行编写开放式问题、问卷等。对学生的情绪、学习动机、个人观点等进行评价。而在对结果的评价时,教师也需要写一份详细的报告。

(四)、教学评价结果的处理与报告

1、测验结果的分析

测验结果的分析主要包括对测验本身的分析和对教学活动的分析两个方面。(1).对测验本身的分析

对每个测验题而言,主要应分析的是其难度和区分度。对于多选题还要分析备选答案的合适度。

对整个测验而言.应分析其信度和效度,并确定其分数的分布。(2).对教学活动的分析

对教学活动的分析首先要对测验中的错误进行登记和分析;然后对错误进行详细分析.以说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促进学习。

2、评分 评分的标准可分为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两种。绝对标准是以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为依据。它强调。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背景情况的差异。所以他们的学习结果也是不可比较的。它对应的评价方式.是标准参照评价。相对标准是以其他学生的成绩为依据,对应于常模参照评价。相对标准的评价不仅与学生自己的成绩有关,还与其他同学的成绩有关。

合理的评分过程应包括如下步骤:①收集有关学生的信息,信息可以来源于不同类型、性质的测验甚至观察的评价方式。②系统地记录下评价的结果。并随时保持最新的结果。③尽量将收集的资料量化,用数据来表示学生的学习情况。④为了把评价的重点放在最终的学习成就.教师需要加大最后测验得分的权重。⑤评价应该以成就为依据,而其他特征的评价,不要和成就的评价混杂起来。评分注意事项:

(1)评分标准要客观公正。在评分过程中,常常出现评分主观性问题,应确定好评分标准。力求取得较好的信度,对教学活动发挥积极作用;(2)评分标准要规定答案要点及可接受的变式;

(3)评分标准要依据题目的难易及要点的主次配给分数;

(4)评分时要注意分析评分和综合评分相结合。分析评分是要按要点给分.综合评分即从整体上考察,分别为不同等级确定出样本;(5)评分标准应注意内容,不宜注重形式。

3、合格与不合格

有些课程采用合格与不合格来评价学生的成就。

4、其他报告方式

教师写学生的个人鉴定或定期的综合评价,提供给家长和学生。观察报告也是一种报告评价结果的形式。此外,通过与家长面谈,也可以交流关于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态度等方面的资料。

三、教学测量的作用

教学测量是检验教学成效、确定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是有效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虽然通过日常调查和观察可以得到有关教学成效的某些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往往是很表面的、粗糙的,有的甚至是虚假的。要想确切地检验教学成效,确定教学双方的水平,就必须进行科学的教学测量与评价。这也是教学测量最普遍和最一般的功能。而它的根本作用则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师的教学,从而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1.反馈—调节功能

通过教学测量所提供的反馈信息,对教师而言,不仅可以了解学生能力与品格的形成状况,而且还可以了解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从而更明确地调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加速学生心理结构的形成。对学生而言,反馈信息能使他们明确自己对有关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找出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从而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需要加强的那些方面,以构建完整的能力与品格结构。

2.激励—动机功能

教学测量所提供的反馈信息不仅可以调节教学活动,而且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起到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当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效果是好的,则可以满足其“获得成功”的需要,从而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进一步增强其学习动机。如果反馈的结果说明学习效果不好,往往会引起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为了“避免失败”,也可以促使学生把压力变成动力,从反面来增进学生的学习动机。

篇6: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实施民主教学

甘建军

盱眙职教集团你综合艺术系

摘 要:面对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如何去上好每一堂课,如何使高中思想政治课更加有针对性,更富有效率,作者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提出要努力建立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尝试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政治,有效课堂,教学改革

在新课程实施中,什么是一堂真正的好课,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无疑是广大教师们共同关注和努力解决的焦点问题。笔者现就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探萦。

一、努力建立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不仅是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更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那种明朗的、乐观的心情是思想海洋中充满生机的激流;而郁郁寡欢、万马齐喑的苦闷心情,则抑制人的思维活动。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一个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将给学生带来轻松愉快的学习心境,使学生求知欲强,思想活跃,他们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这一点来说,我们政治教师要充分利用情感力量,建立民主、平等、相互促进的师生关系,创设一个愉悦自信、宽松自如的氛围,珍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自己动脑、动心、动情、动手,从而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迸射出智慧的火花。

二、积极尝试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

先进的教学理念要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体现出来,而教学理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学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理念不转变,方式、方法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方法不转变,理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因此,新课改条件下高中政治教学方式、方法必须改革。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改革高中政治课教学方式和方法,而要改革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封闭、单项、机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所以,我认为,高中政治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努力做到:第一,要结合政治新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社会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于将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相结合起来。第二,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动起来。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谈自己于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大家一起讨论研究问题之所在,并从课本中寻找解决的办法。第三,政治教师还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除常规方法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图画演示、幻灯、录音、录像等直观感知的教学法,把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到政治教学中去,此外参观法、实际演练法、研讨教学法及情感体验教学法都可以尝试。

三、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长期以来,政治教师往往只重视研究教法,忽视研究学法。其实学法是教法的出发点,也是教师归宿。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通过课程改革既促使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转变,又迫切需要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尽管学习方法多种多样,但能产生实践效果的最终还是“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思想政治学科发展规律,要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自学能力;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出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学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身的创造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为未来的社会实践作好充分准备。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培养学生“三会”: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这样,合作学习就不再是课堂教学的点缀,而是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扎实、有效的学习方式。

四、注重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要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

作为教师要端正价值观,言行一致,以师德感染学生。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担负着教书育人、传道授业的双重职责。在教育活动中,通过教师自身平时的一言一行,通过教师的思想、学识和品德行为,通过良好的班集体建设,使学生“尊其师、信其言、行其道”,引导学生对价值观念和价值行为产生体验,激发情感,使学生对正确的价值观产生爱好和兴趣,对不正确的价值观产生鄙视和憎恶。发挥教师的主体、示范、榜样作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还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利用课堂独有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注意寻找知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行为教育的结合点,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要发挥思想政治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作用,必须努力探索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展开教学,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利用有效问题,创设出一个充满张力的情境,一个充满诱惑的氛围,促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产生思想意识的创造体验,达到在价值探究中内化思想品德的目的。

此外,对教师的授课要富有激情,善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心理学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思维活动往往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每一节好课,首先就要求教师能以十分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并且让自己的学生受到这种激情的感染,使学生从教师那丰富的神态、有力的语句中得到一种力量。青少年学生的情绪、情感正处于急剧发展时期,他们有着丰富的感情世界,情绪体验快而强烈,一旦触发,容易引起共鸣。而积极的情感,能提高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能量,从而提高人的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因而,激发调动学生的情感世界,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满足其情感需要,则必将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篇7: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实施民主教学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实施教学生活化

文/古海平

摘 要:《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说,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将思想品德课打造成具有生活化的课堂模式,要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轻松地掌握基础的思想品德知识,以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时事;多媒体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内涵十分丰富,强调的是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有人说过,我们的课堂之所以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因为我们将课堂脱离了实际生活,学生每天都在教师单一的教学模式、简单的教学形式中被动地学习,使得学生找不到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教师要立足于思想品德课,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从而为高效思想品德课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所谓的问题情境是把学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气氛中,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主动参与学习。然而,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实施,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但是,因为一些教师的盲目实施、错误理解,使得思想品德课堂被一些是与非、对与错的问题所占据,导致看似热闹的课堂实则没有一点价值,更不用说将生活化的问题引入课堂了。所以,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要有意识地将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引入课堂,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例如,在教学《严也是一种爱》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1)从你记事起至今,从未与父母发生过争吵的有没有?如果有,主要发生在什么时候?(2)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自己喜欢做的父母不让做,自己不喜欢的某件事父母强迫做的现象,你通常都是怎样处理的?(3)当我们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有时产生反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我们又应如何处理呢?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冲突。通过生活化的问题讨论,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生能力,而且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借助时事导入思想品德新课

时事热点的考查在中考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但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课业压力的增加,使得学生的视野受到局限,基本上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时事。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将国内外的一些时事引入课堂,除了可以让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之外,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关注世界大事的习惯,从而,拉近学生与思想品德课之间的距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也为了让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在授课的时候,我从讲述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的故事,讲到了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6月18日约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引导学生分析时事,顺势将学生引入正文的学习当中。通过这样的时事导入,不仅可以改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化,还可以将生活与思想品德课相结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还可以让学生学会用思想品德课上所学到的精神去指导自己的生活行为。

三、多媒体再现生活场景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集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为一体的`优势,加上其形象直观的特点,受到广大教师生的喜欢。所以,在思想品德课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同时,也让学生分析一些与生活有关的材料,让学生结合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分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维护消费者权益》时,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一些消费者权益受损的事件,并让学生分析了一下材料:居民甲在某商场购得一台“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回家试用后发现该产品只有一种功能,遂向商场提出退货,商场答复:“该产品说明书未就其性能作明确说明,这是厂家的责任,所以顾客应向厂家索赔,商场概不负责。”请问:该产品存在什么问题?居民甲有什么权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多媒体的展示下理解相关的知识点,还可以在问题与生活有关的材料的展示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理性消费,选择科学合理的消费行为,逐步树立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让学生明确,当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时,不应选择“算了吧”的态度,要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生活。

篇8: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实施民主教学

一、含义和内容

民主是“必须积极地而不是消极地征询每人的意见, 使每人本人成为权威过程和社会支配过程的一部分;必须使每人的需要和欲望有被记录下来的机会, 使其在社会政策的决定上起着作用”。[1]民主教学蕴涵着教学过程的民主和师生关系的民主, 其实质是强调教育者对学生心灵的尊重, 强调师生人格平等, 强调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 反对压抑和窒息学生的个性发展。由此, 我们可以概括出民主化教学的主要涵义是:以师生平等为基本前提, 体现着平等对话和民主协商精神;以启发学生思考、探究为灵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最高目的。

1. 民主教育首先要求教师真诚对待、尊重和理解学生。

人本主义教育学派重要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认为:真诚、尊重、理解是和谐人际关系的三大要素。教师对学生必须以诚相见, 绝不能对学生说假话, 欺骗学生, 这是取得学生信任的前提。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 必须相互尊重。教师只有懂得尊重学生, 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 具有不同的身心特点, 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 又具有不同的个性, 作为教师必须理解学生, 特别是要加深对体育学困生的理解, 理解是沟通关系的桥梁。

2. 民主教育的关键是提倡和发扬教育、教学民主作风。

国际上一般把教师的教学作风分为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三种。教育实践表明:专制型的教师, 对学生专横、苛刻;学生一般都存在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 表现得冷漠、反感或怀有敌意。放任型的教师, 对学生撒手不管, 听之任之;学生一般都感到无人关心, 无所适从, 学生表现出随心所欲, 独往独来。民主型的教师, 对学生亲切、平等, 能听取学生的意见, 和学生交朋友;学生一般都感到心情舒畅, 学生表现出情绪饱满, 对活动充满热情, 师生之间和睦相处。为此, 教师应当改变专制和放任的教学作风, 树立民主的教学作风, 发扬教学民主。

3. 民主教育还要求教育者能够包容学生的错误言行和反对意见。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 要允许每个学生表达不同的声音、意见, 要包容学生某些与众不同的行为。这样做是承认世界的多样性与人性差异性的需要, 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激发学生创造力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 破除对所有学生整齐划一的追求, 给学生“怪异”言行以生存空间, 是民主教育的应有之义。学生直接提出反对意见, 在某种程度上和老师对着干, 很可能会使老师难堪。然而, 真正的民主教育也是对反对意见的容忍。学生的反对意见很可能有正确的成分, 即使是错误的, 也能促使正确的东西得以彰显。

二、必要性

民主和教育有紧密的联系, 民主本身是一个教育原则, 而且如果没有我们通常所想的狭义教育, 没有我们通常所想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民主便不能维持下去, 更谈不上发展。

1. 教学民主是培养学生主体精神的主要途径。

现代教育提出了主体性教育理论, 强调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所谓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 就是要在教育过程中, 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主体能力、塑造主体人格, 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教育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身发展的主体。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 重教师而不重学生, 重传授而不重探索, 重管教而不重自觉, 重统一而不重多样, 因而压抑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也束缚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实行教学民主, 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使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 进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使之成为面向社会的积极能动的主体。

2. 教学民主是培育社会主义公民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制度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二是加强对人的民主素质的培养。教育不但为民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而且可以提供直接进行民主训练的场所。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 学生经常被尊重, 也学会了尊重别人;学生轻松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也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学生把自己放在与他人平等的地位, 从而感触到了自信的力量和存在的价值。这样的学生将来走向社会, 为官, 不会一朝得志, 权力意志便极度膨胀;为民, 也不会是奴化依附、一味盲从。这样的人才会真正成为具有较高民主素养的对社会负责的公民。

3. 教学民主是改变僵化教学模式的现实需要。

传统的中学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的“独白”, 即教师通过讲解、讲演、讲述等不同方式, 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 以求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发生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普遍厌倦甚至逆反、教学效果低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首先, 由教师权威地位造成的学生主体地位的失落。在这种“权威—依存”型的教学关系中, 学生的独立性和主体性失落, 学生的求异思维难以得到发展, 探究精神难以得到培养。其次, 由强调思想统一性而造成的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缺失。传统教学中, 教科书和教师成了真理的化身, 学生只会求同, 缺乏独立思考, 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就因之萎缩。再次, 由片面追求教学效率而造成的意义的丧失。思想政治学科是与社会现实联系最密切的学科之一, 但目前教学能给学生的却是经过高度抽象的概念、原理等知识性内容, 而丧失了让学生从“生活世界”中去发现、体验生活的意义这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价值追求。

三、实施的措施

信息时代的到来, 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是立体的、多样的, 而不再局限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所以“除了传播知识外, 教育应该培养人的批判精神, 培养对不同思想观念的理解与尊重, 尤其应该激发他发挥其特有的潜力”[2]。这就使“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于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 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3]这也意味着现阶段的教学模式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 从教学方式上说, 其出路就在于摒弃陈旧的权威专制, 走向平等、创造的民主教学。

1. 构建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在“民主”式教学中, 基本前提就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这就是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对于教师来说, 必须认识到, 学生的政治品质和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 并不是教师单向传授的结果, 而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创造的结果。因此, “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 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 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 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 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4]教师要真正体会学生作为社会生活中独特个体的需要、情感、态度和发展的意向, 体会到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主体的独特个性及自由、创造和选择, 并且信任学生, 尊重学生。要把教学活动建立在师生平等交往的基础上, 使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教学真正与学生的精神发展相关联, 从而达到真与善的和谐协调。

2. 构建真诚、和谐的对话态度。

哈贝马斯认为, 一个句子在对话中被理解, 需要有可领会性、真实性、真诚性和正确性四种有效性条件。这四个条件中, 最基本的是真诚性。言不由衷、表里不一, 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的大忌, 这不但无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而且会助长工具理性的强化, 排斥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特有的价值。因此, 教师只有真诚地对待学生, 指导他们理解生活、理解世界, 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学生也就会和教师进行真诚的对话, 把自己真实的思想向教师“敞亮”, 确保对话信息的正确性。教师才能据此真正理解学生, 从而达到“视界融合”。不然, 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真诚, 就会产生戒心, 而不愿把真实的思想显示给教师, 教师难以理解学生本真的内心世界, 也就无从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德。

3. 构建真实、生动的教学场景。

当前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单靠理论说教、知识传授, 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相隔离, 远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在教育中感受不到意义的充盈与生活的完满, 亦感受不到教育的意义。所以, “民主”式教学必须将对话内容放在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中, 对话双方在一个共同的语言规则下, 在具体的语境之中体会对话内容。只有这样, 才能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已有经验联系起来, 在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中, 把握蕴藏于其中的宝贵的教育时机, 真正发掘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生机和活力。

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程, 还必须经过各界长期的探索, 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中,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改革是当今政治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现代政治教学中的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当前政治课堂中呈现出的课堂教学民主化的新态势, 对提高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政治课堂教学民主化的内涵、意义及措施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教学民主化

参考文献

[1]赵祥麟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406.

[2][3]S·拉赛克, G·迪努: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86, 106.

上一篇:春天的雨优美散文下一篇:简洁版晚宴抽奖活动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