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 读后感100字

2024-06-14

背影 读后感100字(精选6篇)

篇1:背影 读后感100字

《背影》读后感100字精选,欢迎来阅读

背影读后感

父亲老是忘我地为家人贡献,不求任何回报。父亲就是这样的,给我洗衣、洗碗,从不要“付账”,咱们兴许就会如许一生“赊账”。

感恩亲人,感谢对你支出的人。岂非还要等吗?往感恩对你支付的人吧。“感恩的心,感谢有你,陪你终生……”的歌声又回荡在我的耳边,温热的感恩之心还在一直地跳动;世间的感恩之情还在不断传承。

背影读后感

记得第一次读《背影》是在读高中的时候吧,准确来说那不叫读,而是背,因为那时的要求是要把整篇文章背下来,才算过关,至于心得或感受,那可真的没有。

也许是随着年龄增大,世事变迁给自己更多的感触吧,这次读到这篇精美短文,很是别有一番感受。感动,因为字里行间透出来的作者父子间略带忧伤的这种诚挚而淳朴的亲情,待我掩卷回神时,眼眶早已湿润。

背影读后感作文

感恩,是为深夜工作的父亲递上一杯热茶;感恩,是为整日操劳的母亲揉揉肩;感恩,是在考试时的出色表现;感恩……

这种种的,种种都是感恩。只问你是不是做过?做好过?

一个背影让我们学到了如此之多……

背影读后感

《背影》是一篇描写亲情的文章,文章的主题是父子之间的感情。作者去外地求学,父亲攀过月台,给他买橘子。父亲吃力的背影,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此时,心中涌起一股父爱的热流。

父亲的爱是深沉的,伟大的!我们每个人都要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但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妈妈——她就是我们的祖国。我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掌握知识,长大后,报答父母,建设祖国!

背影读后感

我想朱自清,那个享誉海外的大作家,再给他一次与父亲离别的机会,也会紧紧地拥抱他父亲的背影吧。那爱的深沉,爱的浓厚,爱的强烈的背影,是多么令人感慨万千。

我拥住了父亲的背影,感触到他的背微微一颤,随即又是毫无戒备的说笑着。我望着他随岁月增长的皱纹,被阳光晒黑的皮肤,似乎看到了跳动的血脉中沸腾的热血,和一颗为家庭操碎了的心。

一直向前走不出距离,一直向后退不出回忆。感谢我可以,拥抱你的背影。

背影读后感

做子女的怎样报答父母,要努力学习,要好好对待他们,不要辜负他们对我们殷切的期望。

而我们大气的父母,也不需要我们来偿还,他们尽最大能力来送给我们他们的情,让无论做儿女的即使身在天涯海角,也能感受到。

而我们现在只需要好好学习,用自己的成绩来报答父母,这是一种最大的动力!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背影读后感

父爱无痕,因为他要保护一个家。朱自清的父亲,失去了自己的父亲,又没有了工作,却还得维持一家生计。尽管他心中十分悲伤,但还是得安慰自己的儿子,鼓励儿子走出困境。难道这不是一种伟大的爱吗?

你注意过父亲的背影吗?你发现这背影又多了几分沧桑了吗?珍惜这份无痕的爱,别让他随着时间悄然而逝。

父爱无痕,怀着一份感恩的心去珍惜这份爱吧!

 

篇2:背影 读后感100字

三毛的爱是深沉的,她清楚的知道父母为自己付出了多少爱,操了多少心,承受了多少痛苦。可她始终没有当面对父母说出那句:“爸爸,姆妈你们辛苦啦,对不起。”她宁愿在寂寞的夜里一个人思考,一个人流泪,一个人去感悟,也不愿开口去表达。所谓爱你在心口难开大抵就是如此吧!因为害怕一旦说了爱就无法从悲伤中逃离,可我却喜欢时不时表达自己的感情在每个清晨,每个黄昏,每个夜晚,一刻也不停歇,因为我不知道我爱的人会在哪一秒消失不见。

爱你在心口难开,谢谢你们能在我们人性、痛苦、快乐的时候包容、陪伴、分享;愿年轻人擦亮眼睛,摸摸胸膛,看看逐渐老去的父母,不要总是将他们的背影丢在风里。

篇3:240字×100条=一本杂志

当然,你会提《壹周刊》,但现在娱乐新闻的制作部门都已经挪到内地,《壹周刊》的地位名存实亡。更何况它的内容只是针对富豪、明星的八卦,对香港的本土文化还是少有涉猎。

所以2013年3月创刊的《100毛》可以让香港人称赞“有如当年《》”也不足为奇。对于一本杂志来说,《100毛》是一个奇怪的名字,不加以注释不足以说明这本杂志到底是卖什么的。这本杂志的封面上有一行小字:每周100条最注目话题。最注目又称most,按照广东话的谐音,杂志被取名为《100毛》。

翻开这本杂志,100篇文章以编号的形式按次序排列,每篇字数不超过240字,文章以广东话写成,杂志口号是“看得完,刚刚好”。

自2013年3月创刊3个月后,每本售价10元港币的《100毛》就已经达到了收支平衡。创办者声称,《100毛》目前的印刷量是每期9万本,实际销售量在7至8万本左右。在总人口只有700多万的香港,一本杂志能有这样的销量并不多见。

3个前音乐人创立这本杂志的时候,心中的目标受众是香港的年轻人,他们自己也不过30岁左右。陆家俊和姚家豪曾是香港商业电台的DJ,徐家豪则是一名填词人,师从林夕。因为彼此的名字过于相像,3人反而更常用自己的别名陈强、阿Bu和林日曦。

湾仔的一幢旧民宅9层,《100毛》15名编辑挤在租来的80平方米里,电梯闷热狭小,屋子里也好不到哪里去。如果你在这个环境下听人谈论“因为仍然相信纸张带来的阅读体验,所以在‘纸媒已死’的论调之下还是投身了纸媒行业”,“理想主义”是你首先想到的词。

“我不认为iPad是杂志最好的载体,iPad仍然太重了,而且,只有花钱买然后握在手里的东西,人们才会珍惜阅读。”陈强对《第一财经周刊》说,在香港,杂志往往因为夹带大量广告显得厚重,不便携也不利于看完,而他要做一本“看得完”的杂志。

在你阅读《100毛》的时候,你的感受不会和传统杂志相同,你更像是在看网络段子的纸质版本。“你在那些平台发内容的时候都是少字多图。一本属于这个时代的杂志也有这些特性。”林日曦说。

“短、笑、港”是《100毛》的选题标准。这本杂志的目标市场只有香港,所以内容都与香港人的社会和职场生活息息相关。《100毛》曾经写过一个有关“古惑仔”的专题,选题灵感即来自编辑部的一个疑问:香港的古惑仔都去哪里了?这个曾经在香港电影里被写过无数次的人群,正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淡出香港人的视线。

这个专题开篇标题《黑社会鸡精班》使用的是古惑仔向人讨债时常常用来刷在墙上的那种红色油漆一般的质感,字体也是一样。“鸡精班”意指高强度补习班,这里指通过一个专题你就能了解古惑仔的全部。全专题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两位古惑仔在社团里的职位,夹带着故作神秘的虚荣感;第二部分是列出香港黑社会分管区域和古惑仔出没的地点,而今已经成了拆迁地或者购物区。最后则是点评古惑仔电影。

从香港的传统老街被拆迁到职场同事关系,从政治选举到香港人均收入增长缓慢,这本杂志以非常港式的遣词造句,尝试用调侃和吐槽的方式讨论这些问题,同时也传达着鲜明的立场和观點。

与本地文化高度贴合的特点是《100毛》迅速走红的卖点。在其中一期杂志中,《100毛》列举了如何和老板装朋友的7种方法,建议都刻意写得谄媚夸张。而网络传播最多的是怀念黄家驹的特辑。

和大多数幼小媒体的做法类似,《100毛》以免费的社交媒体作为宣传平台─这本杂志的启动资金只有陈强、阿Bu和林日曦三人自筹的100万港币,刨去创刊前刊登在香港地铁站的海报广告费用、印刷费和发行费用,他们已经没有余钱做更多的广告了。

这种情况下,这本杂志的做法是,让表现形式更利于互联网传播。

《100毛》利用文章短小的特点,有意把每篇文章的大小都设计成刚好能够被手机的摄像头完整拍下的尺寸。由于图表更容易被拍成照片,每期杂志大约有70%的文章以一张信息图或者表格的形式呈现。

“如果打开一本杂志有个很吸引人眼球的图表撞入你的眼睛,它就很容易被记住。”陈强说。

“我们很在意文字呈现的模式,如何让读者总有读到新杂志的感觉,总是有惊喜,这是我们考虑的问题。”林日曦说,《100毛》平均每3期改版一次,而每个专题的排版样式、字体都只会使用一次。

这种编辑方式也影响到了文字写作的思维,《100毛》要求文字编辑在动笔写稿之前都要想好如何排版,以及如何配合版式调整写作的语气和句子的长短。所以在《100毛》并不设记者的岗位,所有人都是编辑。

图文化加上印刷体的本地方言,成功地引起了读者传播的兴趣。创刊至今5个月,《100毛》在Instagram上分享的照片一共被读者标签了5000多次。陈强说,读者会把7-Eleven上架的最新一期《100毛》的场景拍下来分享到社交媒体,“这表示他们的确喜欢”。

同样为了保持新鲜感,《100毛》用一种实验方式组织编辑内容,比如撤掉一些让编辑们也感到乏味和写不出新意来的栏目,然后换上新的。陈强认为,要写出幽默的文字,首先要先能够取悦写作者本身,然后才能取悦读者。

他们的确很擅长制造话题。《黑纸》是他们三人在2010年创办的半月刊“杂志”,它其实是一张A4纸,对折后在内面印上一篇文章,售价1港元。

《黑纸》创刊之初并没有找发行公司,三人成功游说了香港的库布里克书店,每期在这家书店寄卖3000张。因为形式异类、文字风格大胆又立场鲜明,《黑纸》迅速成为年轻人的话题,第一年的每期销量就突破了1万张,并很快进入了便利店等渠道。这为陈强三人在媒体行业建立了一定知名度,也为后来《100毛》顺利地以更低的上架费进入便利店渠道打下了基础。目前,这也是《100毛》最主要的销售渠道。

陈强三人希望通过销售内容赚钱,而不是用读者数据库来吸引广告商。他们认为,依靠读者的支持养活这本杂志,可以帮助《100毛》保持观点的独立性。

香港Esquire编辑林宇十分不看好《100毛》这样的做法。“香港的杂志印刷成本很高,售价10块的杂志,发行方要分去3至4块,加上编辑的工资和办公室租金,如果没有广告,我很怀疑他们能够收支平衡的说法,也不知道他们能撑多久。”林宇说。

如果《100毛》的每期收入以9万发行量计,保守估计超过200万。15人的采编成本30万─这个数字没有包括陈强等3人自己的薪水。如果再加上渠道和广告推广费用,收支平衡不是太容易做到,不过,质疑反倒让他们多了一些理想色彩,他们会说,利润并不会是唯一重要的事情。

篇4:《背影》读后感550字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是朱自清在表达对他父爱的顿悟的表现吧,也是开头最简单最精炼的话语。而朱自清对父亲的爱、歉意与思念在读了父亲的来信时,全都随泪水而涌出来了。

而我呢?

我的父亲不像别人家的父亲一样伟大,也不如朱自清的父亲那样体贴,他总是训我。记忆里,他在我失败时训我、成功时训我、需要帮助时却还是训我。

我不如别人家的孩子那样优秀,也不如朱自清那么有本事,我总是犟,像头倔牛一样,和爸妈要么顶嘴要么相对无言,总之,也不怎么安生。

可是,尽管这样,我们却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抹也抹不掉,断不了的.情。

朱自清的父亲很是让我羡慕,他对朱自清的爱,虽然是无言的融入细节之中,却也少不了训斥,但是,关心比训斥多,不是么?我的父亲很是让我无语,以前他对我也是挺好的,可是自从弟弟出生,他就将对我的爱一丝不漏全给了弟弟,弟弟说什么他便依,我说个啥便是什么“身在福中不知福”!!

好吧,我承认,我确实是有那么一点点嫉妒弟弟,嫉妒他得到了我本应得却没得到的东西,得到的比我多。。

可是等学了《背影》这一课,我才突然明白,我比我弟他大,他一个小屁孩算什么!呵呵呵,也只不过是得到了我曾经得到过的东西,哈哈哈!既然我得到那么多,分享他一点又算什么呢?转念一想,心情不禁就好多了。

原来啊,父亲也只是想让我懂得“分享”罢了。

朱自清从父亲的背影里懂得父亲的爱,我却从朱自清的《背影》里懂得我父亲独特的父爱,呵呵,这便是相同与不同吧。

篇5:《背影》读后感300字

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如雨,为你冲洗心灵;父爱如路,伴你走完人生。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石;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干枯时,父爱是湾生命之水;拼搏时,父爱是精神的支柱;成功时,父爱是鼓励和警钟。父爱如大海般深沉而宽广——这,或许就是我读《背景》后对父爱深层的认识。

当岁月的风尘将皱纹刻上他的额头,将雪鬓迁上他的青丝时——我们才发现父亲——老了。在冰天雪地的日子,在面临亲人逝世,职务被 撤的艰难日子里——有一个早已被岁月压弯了的背——坚强地搞起了整个家。纵然背上的责任千斤重,但这个受岁月磋砣的背却宁愿在独自抗起的同时——微笑着说:一切有我抗,放心……“这就是一个父亲的形象。变卖家中一切行当,还却了亏空。却又得借钱办丧,悼念死去的“祖母“。为抗起整个家,纵然满鬓苍白,年老体弱的父亲也仍心甘情愿地外出奔波谋事。一切只为了在外念书的儿能够吃饱穿暖——哪怕身为人父的自己忍饥挨饿。这就是一位人父——无论付出多少,也不会多说一句。尽管日子再难熬,有了父亲这座大山依靠怎样都是幸福的。

篇6:《背影》读后感200字

文中的父亲真让我感受颇深,但是我的爸爸却并不那么的善解人意,整天批评我,说话还很不好听,他批评我后当时简直对他咬牙切齿,可是后来再想一想的时候,他也的确是为我好,只不过不回说句话,他也每次在外边吃晚饭回来的时候都会给我带回来一些东西,他也大概就着一点长处了吧。

平凡的父母给了我不平凡的爱。我有一个很简单的愿望:早日让父母卸下沉重的担子,安享晚年的幸福。我只有尽我的努力让他们过得更好,因为我知道,父爱母爱,都是无私而伟大的。

上一篇:还我们一个“绿色家园”作文下一篇:《没有任何借口》关于读后感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