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和自信

2024-06-15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和自信(精选8篇)

篇1: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和自信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和自信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东方文化,这些文化,影响了中国,影响了亚洲,影响了世界。中华传统文化是一座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智慧宝库,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和自信,对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具有重要意义。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和自信,首先要认真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其他民族相比,中华民族活动地域最广,人数最多,历史最长,创造的财富最多,对世界的影响最大。所以,中华民族的特殊性较其他任何民族为强。当下,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前行了35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果,十八大提出了“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的深层根源,我以为要从中华文化精神中去寻找,从民族性中去寻找。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传统文化,深刻领会中华民族的思维特点、文化特点,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文化中培育精神,这样才能理解邓小平说的“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的深刻文化内涵,才能真正增强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和自信,还要了解当下世界发展的基本特点。文化是精神层面的意识,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形态。但是,文化形态一经形成,又会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逐渐酝酿出一种普世性的价值理念。文化的作用要彰显,必须要有适合的土壤和平台。现代社会毕竟和传统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不了解现代社会的特点,就无法为传统文化搭建适用性平台。从经济形态看,当下社会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以平等交换为手段,以合法谋利为目的,从社会形态看,人们的法治观念、自主意识明显增强,自由平等、民主法治观念深入人心。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所以,我们要从传统文化中有鉴别的汲取适合当下社会的优秀部分,来增加我们的力量和自信,而不是“全盘复古”,来否定现代社会的发展。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和自信,还要有对人类的终极价值的信仰。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社会,社会总是在发展中趋向完美。当下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也许较传统社会高,但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却不一定。所以,一味相信当下社会的一切,会迷惑我们对当代社会弊端的清醒认识,会为我们带来灾难性后果。对生态的破坏和对资源的掠夺已经证明了我们当初自信的谬误。人类在漫长的传统社会,创造了丰硕的文化成果,这些文化成果,有好多已经成为普世的行为标准和终极目标,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和自信,就是要对人类的终极价值的怀抱信仰,对社会的弊端进行无情揭露。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警惕的头脑,人类公认的普适性标准来衡量当代社会,当下,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具有普世性的价值观,我们要以此为方向,为主体,惩恶扬善、激浊扬清,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和自信,来丰富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让社会的发展方向始终朝着有利益与人类最大利益的方向前进。

篇2: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和自信

邢济萍

中央党史研究室局处级干部

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培训班发言选登

编者按:2014年3月上、中旬,中央党史研究室举办了局处级干部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培训班,利用8天的时间集中学习讨论了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在整个学习讨论过程中,大家按照规定的学习篇目和讨论专题,认真学习原著,深入思考领会,积极讨论发言,对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深入贯彻落实讲话精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有了新的提高,做好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有了进一步增强。大家的大会交流发言,既讲了所在小组的学习讨论情况,又从不同角度讲了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有的同志还提出了一些好的意见建议。这些发言,集中反映了这次培训班的学习成果。

现选登41位同志的发言,以期互相学习借鉴,共同提高进步。

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2014年4月

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正能量

邢济萍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至今93年的历史,可谓波澜壮阔!

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改造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从星星之火开始燎原,带领人民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再到改革开放,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在这90多年气势磅礴而又绚丽多彩的历史中,蕴涵着党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承载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涌现出无数令人景仰的英雄模范人物,在党的辉煌历史中有我们可以汲取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学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可以看到他多次讲到学习历史、学习党史的重要性,用生动的语言将历史称之为“最好的教科书”,将中国革命历史比喻为“最好的营养剂”,强调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下面我就学习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结合党史宣传教育工作,就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正能量谈几点认识和感受。

一、用党的历史所承载的革命精神鼓舞人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奋斗历程中所形成的各种革命精神,就是鼓舞人们开拓奋进的力量源泉。总书记在2010年讲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时指出:“我们党在近90年的奋斗历程和60多年的执政实践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包括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浦东敢闯敢试精神等等。”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诸如红船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等等各种精神,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扬光大,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往无前、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不断奋勇前行的强大动力。

给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在庆祝建党90周年期间看到的一个报道,来自全国18所高校的90名大学生,分成9路开展一项大型主题活动“追寻”,他们沿着中国共产党诞生、发展、壮大的红色足迹,寻访若干在党的历史上有重大意义的纪念地。在他们“追寻”过程中,党的历史中所展现出来的崇高精神令这些风华正茂的青年学子深深感动。一幅幅历史图片,让他们看到了风雷激荡的年代里共产党人不屈奋斗的身影;一件件革命文物,让他们感受了当年中国共产党人的峥嵘岁月。在伟人铜像前、在烈士纪念碑下他们一次次深深鞠躬,一行行热泪洒落在大地上,泪水里净化了灵魂,感动中思想得到了升华。参加活动的同学动情地说道:“将历史的记忆变成我们脑海中真实感动的一部分,在崇敬与信仰中勇敢地继续前行”,“我会将这份收获小心翼翼地珍藏在行囊,熔铸入血液,凝定为意志,延展成生命”。这些青年的心声,说明他们在追寻红色足迹、体验党史文化过程中沐浴了崇高,共产党人不屈奋斗的精神鼓舞着他们在当代努力前行。这也说明,党的历史中所承载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革命精神,具有鼓舞斗志、凝聚人心、培育新人的重要作用,学习宣传党的历史,对于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升公民素质、弘扬良好的道德风尚、升华思想境界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用党的奋斗历程和宝贵经验启迪人

我们党90年的发展历程既有辉煌成就,也有艰辛曲折,这其中蕴藏了无穷智慧和宝贵经验。让人们了解党的奋斗历程和宝贵经验,充分展示浴血奋斗的中国革命史、艰苦卓绝的社会主义创业史、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史,牢牢把握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主题,有利于增进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正如总书记所说,“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方向和正确道路,这是我们党90年来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要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 2 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从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业绩中获得继往开来的强大动力”。

事实确实如此,当我们通过学习、参观,了解了党的历史发展主线时就可以发现,党的历史提供给我们的东西是非常生动、非常丰富的。这其中“有危难之际的绝处逢生,有挫折之后的毅然奋起,有失误之后的拨乱反正,有磨难面前的百折不挠,既充满艰险又充满神奇,既历尽苦难又辉煌迭出”。(习近平2011年9月1日《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中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即使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经历过的错误和挫折,也都通过中国共产党自身得到纠正,并把从失误中得到的教训,转化为实现伟大历史转折、推动党在理论上更加成熟、成功开辟新的道路的宝贵财富。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倍加珍惜并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努力从党的历史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无穷的智慧和前进的力量,坚持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从而坚定广大干部群众对党的信任、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对改革开放的信心,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三、用革命先辈的崇高风范感染人

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启了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斗争的崭新阶段。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奋起革命,前仆后继,竭尽全力,不愧为国家和民族的脊梁。”

90多年来,无数共产党人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书写了党的光荣传统。当我们走进一个个党史人物故居,走进烈士纪念馆,走进革命历史博物馆、陈列馆,总是被革命先辈们的不屈奋斗精神和崇高风范所感染。

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一门六英烈”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是无私奉献。在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一位有着稚嫩脸庞的年轻烈士照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位在雨花台牺牲的最年轻的烈士事迹感动着无数人。他叫袁咨桐,牺牲时年仅16岁。这个年龄,在当今正是求学阶段,人生憧憬的画卷才刚刚打开,但他却为了理想和信念从容走向刑场。牺牲前他给他的二哥写了一封信:“我们各有着不同的处境,有人在忍辱顺受,有人在观望徘徊,有人在永往直前。一个人到了不怕死的地步,还有什么顾虑的?有了这种舍己为公奋斗的精神,还怕理想事业不能成功?”这种奉献精神和对使命的担当,在今天仍是特别值得提倡的。在革命先辈和英烈身上所体现的伟大品格和崇高风范,是同中华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气节,抑恶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一脉相承的。今天虽然时代不同了,但他们的奋斗精神仍对我们是一种激励和鞭策,那一代人身上所具有的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关怀与担当仍是我们要继承的,这也是党史文化对于提升公民思想境界、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体现出的重要作用之一。

四、用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激励人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涌现出来的大批优秀共产党员,是激励当代人为现代 3 化建设作出新贡献的学习榜样。雷锋、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孔繁森、杨善洲、郭明义等等,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一个个鲜活的形象,那平凡或不平凡的故事,那高尚的精神境界,呈现给我们一个个人生的坐标,值得我们学习与敬仰。

孔繁森,“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他用真挚的爱民之情,赤诚的为民之心,强烈的富民之愿,用生命回答了“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更有价值”的问题;

杨善洲,一辈子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干实事,办好事,淡泊名利,两袖清风,“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情怀,让人们清晰地看到了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度;

郭明义,20多年无偿献血,16年帮困助学,以实际行动学习实践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当今公民道德的高度与力量„„

还有无数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体现着无私奉献、蓬勃向上的力量!

一个前进的时代,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进取精神和高尚情操是当今激励人们前行的榜样。

篇3: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和自信

如果运用得当, 这或许并不是有损品牌的愚蠢行为。从侵犯品牌的罪犯那里找回损失, 可以减少守法的消费者的支出。不幸的是, 和许多其他由没有品牌维护管理经验的公司财务人员所制定的措施一样, 这次网撒得太大, 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在《华尔街日报》报道的一个案例中, Glenn Rudge作为迈阿密的一位勤杂工, 在家得宝超市付款离开后, 被一名超市员工发现一套价值8美元的钻头从他的衬衣口袋里伸出来, 因而被超市扣押。他被一名保安用手铐铐在超市里。超市还拒绝让他给家里打电话, 让他妻子将钻头的收据带来。检察官指控他涉嫌盗窃。当他出示那张收据后, 指控被撤回。

更让人气愤的是, 在撤回指控的一个月之后, Rudge收到了一封寄自Palmer Reifler律师事务所的信, 索要3000美元。他没理睬那封信, 结果索要的金额增加了3000美元。第二封威胁信说, 司法官要造访Rudge先生。幸运的是, Rudge先生正在为一位律师做杂活。这位律师为他起诉, 从家得宝拿到了一笔未透露金额的赔偿金。

这只是《华尔街日报》报道的全国无辜消费者遭受迫害的众多案例中的一个。由于盗窃, 不付款就拿走商品, 和其他的消费者欺诈, 零售商估计每年因此损失约400亿美元。这真是一个让零售商头痛的问题, 而零售商自己也正在寻找种种办法与之作战。但是, 他们采取的方式却显然损害了他们的品牌, 给他们的收入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害。

这一切都源于一种反品牌的看法——它假设消费者在被证明是清白之前是有罪的。这种看法的代价是, 口口相传和媒体的负面报道造成的巨大名誉损失。

对于潜在的盗窃, 零售商应该对客户采取更加明智而友好的态度。我的一些想法是:

礼貌地对待客户。毕竟, 有一些人是无辜的;

除非有犯罪的铁证, 决不可以强行扣押客户;

允许客户解释。即便有一些可能是假的, 也要接受客户合理的解释;

决不可以起诉在刑事法庭上已被判定无罪的客户;

制订打击盗窃商品的政策时, 多一点常识。为什么要因为8美元的商品而扣押购买上百美元商品的客户呢?

篇4:从历史中汲取正能量

铭记历史坚定信念。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还是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年代,党的历史堪称一部为中国梦奋斗和探索的历史。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坚定的信念作为支撑。我们不但要从党史中坚定信仰,更要从党史中提升道路自信。历史有力地证明,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革命实践作出的历史选择,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给中国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地位,也给中国人民赢得前所未有的尊严。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矛盾和问题,加上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部分人对我们的发展道路产生了动摇。铭记历史,坚定信念,坚定道路,意义尤为重要。

牢記历史提升修养。中国五千年历史文明中积蓄着道德文明的力量,直达人的心灵深处。遥想季子冢树挂剑、苏武饮雪吞毡、管宁割袍断义等等情境,无不闪耀着道德的光辉,以上种种建构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继承和发展。时代不同,道德建设的要求也不一样,但仁爱、忠诚、自强、信义等,仍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重要的行为准则。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赋予传统道德新的内涵,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党员干部要找准传统道德与党性修养的结合点,从先贤和仁人志士的人生实践中增强开拓意识、忧患意识,聚集无数个体的梦想,共同实现激情澎湃的中国梦。

提炼历史启迪智慧。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的结晶。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不断提升领导工作水平。”田忌赛马、曹冲称象等历史故事在今天还有着启示意义。近年来,受娱乐历史的影视作品的影响,一些人对历史的关注点集中在宫闱斗争、官场倾轧上,并形成关于权谋、潜规则等狭隘的生存哲学。提炼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正能量,才能自觉抵御这种庸俗的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历史观,用历史的实践经验来提高和丰富自己,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才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温历史明确责任。历史证明落后就要挨打。大思想家顾炎武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正处在国与国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的变革时代,处于改革发展的深水区,稍有松懈就有可能落到其他国家后面。继承先人修齐治平的政治理想,牢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明确宏大目标中的个人责任,紧紧抓住难得的黄金机遇期,以不进则退、时不我待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直面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紧扣时代脉搏,兼容并蓄,敞开胸怀,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系中共金坛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篇5: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和自信

陈 来

2017年01月26日04:4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习近平同志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训家规集中体现了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我们今天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可以合理吸收中华传统家训家规的精华,并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形成新时代的良好家教和家风提供丰厚滋养。

传统家训家规是传承家风的重要依据

“家风”一词较早见于魏晋南北朝,唐以后大量使用。东晋玄学家袁宏提出“有家风化导然也”之说,认为家风的作用是“化导”,即教育引导。南朝经学家皇侃提到“家风由父”,说明当时父亲在家风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我国古人把家风教育作为教育的初始阶段,强调“昔称幼学,早训家风”“自童子耳熟家训”“少习家训,长得名师”。北周文学家庾信在《哀江南赋》序中说,“潘岳之文章,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把家风世德作为文学作品优先考虑的题材。当时的大家族皆以“世守家风”为要务。唐宋以后,家族形态有所变化,但仍重视家风的传承。古人多以清白形容家风,如柳宗元句“嗣家风之清白”等。

在我国古代,家风的传承往往是与家训家规结合在一起的。家训家规是一种以家庭为范围的教育形式,古已有之。我国历史上以家训为名的著述在南北朝就已出现,之后绵延不断,直至晚清民国,是我国教育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古代刊印流传的家训作品,数量多、历史久、影响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体说来,我国古代家教文化作品,以家训为名者居多,以家规等为名者相对少一些。在古代文化的知识分类中,成文的家训家规属于子部儒家类礼教之属;在成文的家训家规以外,还有家族内口传的不成文的家训家规。二者都促成了优良家风的形成,在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家教文化。一般说来,家训表达一个家庭的基本价值观,家规是家庭关系与活动的具体规范,二者常常互通互见;家风则体现家庭的整体道德风貌。

传统家训家规的源起与流变

我国古代的家训文化起源甚早,如《尚书》中的《无逸》就是周公对其侄子成王的告诫之辞。成王当政后,周公恐其贪图享乐、荒废政务,故作此文告诫他不要逸乐。孔子看见经过庭院的儿子孔鲤,问他“学诗乎”“学礼乎”,并告诫他“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后世把孔子在庭院中对儿子的教训称为庭训,也可以说是家训。这两个例子历来被认为是古代家训的源头。汉代流行的诫子书,亦可看作家训的形式。如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晚年的《诫子书》倡导“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强调修身养德,为后来的家训家规树立了典范。南北朝是家训文化盛行之始。北齐的颜之推作《颜氏家训》20篇,其训诫不再是以家庭某个成员为对象,而是以家庭整体为对象,分修身、治家、处世、为学4个部分,被后人称为家训之祖。清代一些学者认为《颜氏家训》一书“凡为人子弟者,当家置一册,奉为明训,不独颜氏”。家训文本在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并不多,至北宋开始大量增加,代表者如司马光的《家范》等。当然也有简约的家训,只用一句话表达,如唐朝人说“以忠贞为仕模,以勤俭为家训”。

家规在唐宋时代已经多见,如唐代韩愈说“能守家规”。宋人很重视家规,强调“为子孙者尤当善守家规,翼翼以诚身,兢兢以保业,进修不已”。我国古代家训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名人家训很多,流传亦广。除北朝颜之推外,北宋司马光,南宋朱熹、陆游、袁采,明代方孝孺、杨慎、傅山、张履祥,清代焦循、曾国藩等都传有家训。他们的后代繁衍久长,这些家训的社会影响也十分久远。明清时代,在统治阶级的倡导和推广下,家训家规的普及达到了新的阶段。家训中有许多名言警句,成为人们服膺的治家良策或修身典范,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我国古代刊印的家训家规有上百种,虽然各起于不同作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化感受,但主题内容大体相近。古代家训家规的主要内容是强调尊祖宗、孝父母、和兄弟、严夫妇、训子弟、睦宗族、厚邻里、勉读书、崇勤俭、尚廉洁;以家庭伦理为主体,以勤俭持家为根本,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成德。我国古代家训都强调道德规范,如苏氏家规中的“和善心正,语言必谨,举动必端,处事必公,为官必廉,事君必忠,费用必俭,睦人必善,乡里必和”,这“八必”是通行的道德规范,并不限于家族内部。可见,家训家规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是官员治家修德的重要资源,也是以儒家为代表的社会主流价值实现大众化、深入社会基层的重要渠道。

传统家训家规的主要社会功能

家训家规是我国古代以家庭为范围的道德教育形式,也是中华道德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训家规,始作者多是文化名人或有名的官员,社会影响较为广泛。这些家训家规的功能远远超出对本家族的教育作用,而成为社会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为社会提供了家庭教育范本和楷模。尤其是这些家训家规对其家族的繁衍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容易引起后世更多人的关注和效法,从而使得这些家族内的训规成为道德教育的普遍教材。正如王锡爵家训序所说,“一时之语,可以守之百世;一家之语,可以共之天下”。

我国古人早就提出,治家的关键是不能“有爱无教”“有爱无礼”,强调要“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司马光《家范》),对妻子儿女都要教之以礼、训之以义;主张“人之爱子,但当教之以孝悌忠信……明父子、君臣、夫妇、昆弟、朋友之节”(陆九韶《家制》)。家规严谨、家风朴厚、家教严正,是古代士大夫的治家理想,对今天领导干部管好家庭、管好子女也有启示意义。古代家训不只强调以五伦为中心的规范规矩,同时也强调道德修养,推崇忠孝节义、尊尚礼义廉耻。例如,张之洞的家训便始于“治家”而终于“修身”。很多家训重视为官之德,也重视常行之德。金华胡氏家训“为官当以家国为重,以忠孝仁义为上”,杨慎遗训“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张氏家训“一言一行,常思有益于人,唯恐有损于人”等,至今仍脍炙人口。

俗语云: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训家规的首要功能是“齐家”,即对家庭进行有序治理,重视其规范功能。在儒家传统中,修身是齐家的基础,齐家又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周易》的《家人》卦说“正家而天下定矣”,一个人不能治家也就难以治国。家训家规的另一个重点是“修身”,即家训家规不仅提供行为规范、重视约束,更强调道德修身、德性养成,把家庭作为道德训练和培养的基本场所,认为有了在家庭中培养起来的道德意识作为基础,就可以推之于社会实践的其他范围。《颜氏家训》说制定家训的宗旨是“整齐门内,提撕子孙”,整齐门内就是齐家治家,提撕子孙就是道德训导。家训家规都是家教的具体形式,家风则不是形诸文字的具体训导,而是一种文化,是在家庭实际生活中形成并传承的一种风尚。家训家规是有形的规范,家风则是无形的传统。在实际生活中,家风的形成、传衍有赖于家训家规的传承发扬。

批判地继承和弘扬传统家训家规文化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古代家训家规的出发点是维护家庭和家族的有序和谐与繁衍发展,其实际教训功能包括树立基本价值观、培养道德意识、造就人格美德。这使得它们成为古代以礼为教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中华道德文化传承在社会层面的保证。批判地继承和弘扬这一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国古人的家教特别重视道德养成和价值观引导,尤其突出传统美德教育。这些都是值得重视的经验,应当继承发扬。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有些家训家规的内容已经过时。对待古代家训家规,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和弘扬。

习近平同志在谈到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时指出:“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自己明确的、独特的价值观体系,其突出特点是责任优先、义务优先、群体优先、和谐优先。中华传统价值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传统道德规范、道德感情、道德原则的基础,贯穿于治国理政、社会文化、个人行为等方方面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之一。中华传统价值观具体表现为中华传统美德体系,如仁义礼智信五常、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等。在我国历史上,家庭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场所,家训家规是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实践的重要方面。传统的家风和家训家规及其蕴含的传统美德,在当今时代依然有其独特价值和现实意义。批判地继承和弘扬传统家训家规文化,既是领导干部政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作者为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

篇6: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和自信

摘 要: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小康社会的构建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均需要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持与引导”。总书记也在“十八大”后的多次重要讲话中突出了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针对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中国梦的精神力量一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梦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了可行性较高的路径措施,其中包括进一步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主题相互融合以及充分汲取由优秀传统文化所传递出来的正能量等等,以期望能够对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带来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优秀文化;传统文化;中国梦;精神力量

总书记曾多次在公开讲话上强调,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得到优秀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支持,进一步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要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余年的文明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形成了连绵不断且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为国家的治理与社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儒家所推崇的是民本仁政的安邦理念、法家所倡导的是奖罚分明的治国方针、道家所主张的是取法自然的人生信条、墨家所宣扬的则是兼爱交利的人生情怀......这些不同理念但却相同目标的各家文化汇聚成了推动中国发展与历史进步的强大力量,在无形当中形成了富有强大生命力与凝聚力的中华民族。如今,小康社会的全面构建与依法治国的进一步落实,均离不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支持,为了能够更加顺利的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需要做到的是“传承优秀文化、开辟崭新未来”。

一、中国梦的历史轨迹与本质

(一)追寻中国梦的历史轨迹

回顾一下我国的近代历史,这与中国梦的形成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性。事实上,中国梦本身与中国的近代史发展非常相似,都经历过了“辉煌——衰落——复兴”的曲折历程。在 1840 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将中国百姓陷入到了水深火热的境地之中,中国社会沦为了半封建的状态。随后,千千万万个爱国人士自发的组成了一支支“圆梦团队”,开始为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奉献自己的汗水和热血。例如由李鸿章和曾国藩领军的改良运动、以义和团为代表的革命战争、由梁启超发起的变法运动等等,这些顽强无畏的奋起抗争虽然为民族解放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但是却均以惨淡的失败所收场。在历经了较长时间的磨砺以后,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之下,终于成功踏上了富强、民主的发展之路。

在新中国正式成立以后,崭新的历史起点又衍生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国家的繁荣与社会的发展均离不开经济建设的支撑,因此在改革开放决策的实施下,中华民族真正踏上了民族复兴的光辉大道。

(二)中国梦的本质概述

在 2012 年 11 月 29 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的博物馆展览活动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次年的 3月 17 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人大会议闭幕式上表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梦。”不难看出,中国梦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国家的富强与民族的兴旺,同时还揭示了中国梦的真正目的是实现中国人民的“幸福梦”[1]。

二、传统文化与中国梦的关系

(一)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精神所在

众所周知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是经过了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与沉淀后才逐渐形成的智慧结晶。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不仅拥有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还蕴含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海量胸怀,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是华夏儿女的重要精神支撑,并且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也奉献出了不容小觑的力量。

(二)中国梦赋予了传统文化以崭新的时代特征与内涵

单单从文化价值的角度来分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数代中国人的共同愿望,在其中蕴含着中华儿女的利益观念与精神气质。因此,在中国梦中所具备的组成要素几乎都深深的烙印着传统文化思想和精神价值。例如,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我国传统文化所提出的“致中和”思想几乎是如出一辙;和谐社会发展理念同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尚中”同样是不谋而合;现代社会中的核心价值观念与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还是相互相通的。

由此可见,当前社会中的很多理念都是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汲取过来的,其不仅有利于中国梦的顺利实现,而是还兼具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可以丝毫不夸张的说,中国梦的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让我国历史悠久且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可[2]。

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精神力量的路径分析

(一)进一步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中国梦的顺利实现离不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感召力与影响力,正是因为我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沉淀,才让中华民族可以在国际的文化舞台中都具有着强大的自信心。当代的青年群体是国家进步与社会发展过程中非常宝贵的人力资源,他们所代表的就是国家的希望与民族的未来,因此如果不能够进一步加深青年群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那么就无法将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文化自信顺利的传承下去,进而对中国梦的实现带来一定的阻力。事实上,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由传统文化所积累得来的文化自信所代表的即为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我们需要着重认识到蕴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发展前景与发展优势,在进一步实施中国梦的基础之上,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同时还要将我国历代的优秀文化资源与文化代表展开更加详细的讲述,其中包括来自于儒家的积极思想、来自于道家的淡定优雅、来自于唐诗宋词中的文学艺术等等,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夯实当代青年群体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信心[3]。

(二)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主题相互融合

通过上文中的内容可知,中国梦的实现是历代华夏儿女所共有的夙愿和理想。总书记说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在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我国的近代历史就一直处于“救亡图存”的状态,数千万华夏儿女都在发自内心的呐喊着“振兴中华”的口号,并且在一次又一次的抗争与奋起活动中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历经了一段漫长的战争年代后,各路力量的碰撞与整合促使了中华民族不得不去寻求出另外一条更加适合的复兴之路,并且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又一道明亮曙光。自从中国共产党正式进入到我国的政治领域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就落在了党组织的肩上,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之下,在封建社会中受尽欺凌的中国人民开始奋勇向上,在经历了数十年的浴血奋战后组建了新中国,让中国正式成为了众多世界民族中的一员。毋庸置疑的是,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之路是坎坷无比且荆棘满布的,但是中国共产党却仍然坚守着国家的“富强梦”、民族的“复兴梦”、人民的“幸福梦”而去不断的努力和奋斗。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余年中,经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探索与大胆实践,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正式踏入了顺利实现的征程,并且呈现出了令人欣喜的光明前景。基于此,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要建立在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基础之上,要对我国各个阶层百姓的实际情况与利益实现展开更为深入的体察,争取早日实现国家梦、民族梦以及人民梦之间的融合和统一[4]。

中国梦的实现已经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的关联到了一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实现虽然是在经历了严峻考验后的近代历史背景下被提出的,但是其仍然具有着非常大的感染力与号召力,这主要是由于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优秀传统文化所形成的。

首先,拥有着数千年发展历程的中华文明让中国人产生了强烈的自豪感与不可比拟的文化自信,这些都是中国梦顺利实现的巨大精神动力;其次,在中国梦中蕴含着令人动容的爱国主义情怀,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所在。在我国的近代史中出现过很多感人肺腑的爱国事迹,那些令人尊敬的革命先辈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汇聚成了精忠报国的精神信仰,并且在历代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滋养下演变成了中华文化宝库中最最耀眼的明珠;再次,在诸多的中国梦过程要素中都烙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特有的精气神。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有顽强不息且敢于拼搏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持,同时还要具备能够凸显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念来进行引导,进而将国家梦想、社会梦想以及个人梦想更加紧密的关联到一起。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梦所倡导的和谐发展与合作共赢理念均能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相对应的力量支持,为此,中国梦的实现为的是让我国历代的民族夙愿得以早日完成,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将我国五千余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更为长远的传承下去[5]。

(三)充分汲取由优秀传统文化所传递出来的正能量

伟大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得到丰富实践经验的支持,关键之处在于,中国共产党与各个阶层的人民群众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能力来不断的增强国家所具备的物质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继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来进一步提高中国人民的幸福指数。总书记曾明确指出:“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创造 13 亿人口的幸福美好生活绝非易事。中国在发展道路上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由此可见,如若想要让中国梦得以更加顺利的实现,就需要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来众志成城,努力去攻克一个又一个困难,将所有能够调动起来的积极因素都融入到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程当中,尽可能的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正能量发挥出来[6]。

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同时还需要得到宝贵传统文化资源的支持。一直以来,我国的党组织都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当成了自己的一项首要任务,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向传统文化内容中注入新鲜的血液与时代内涵。在经过了我国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以后,中国梦的实现已经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非常密切的关联性,其中包括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自强不息”的开拓意识、“民为贵、君为轻”的以人为本理念、“为政以德”的仁政文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质等等,不难发现,中国梦的实现俨然已经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以及人民群众所具备的思想觉悟与文化自信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在无形当中加快了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发展之间的融合速度,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正式成为了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力量源泉,继而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背景下的根基得到更进一步的夯实与巩固。

四、结束语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需要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如果想要在新时期的背景下更加顺利的达到实现中国梦的任务要求,亟待解决的另外一项问题即为调整传统文化资源内部的落后与不足之处。在日后的工作中势必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与困扰,但是需要坚信的一点是,中国梦的实现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还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我们应当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来对传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展开更进一步的梳理和调整,积极的贯彻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方法论,将优秀的文化引进来、将落后的文化剔除出去,从真正意义上去实现古为今用,让我国经过了数千年历史沉淀后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更多的力量源泉。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更进一步的将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和现代教育理念紧密的融合到一起,要确保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能够完全的符合现代文明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之上去不断的推陈出新,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保留更加鲜明的民族特色与浓郁的时代精神。最后,我们需要去更加的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中所面临的资源流失困境,应当采用更加通俗易懂且新鲜有趣的方式来诠释和传播传统文化,让这些富有内涵且发人深省的优秀文化能够在国人的心中不断的生根发芽,继而去将传统文化与国家的政策制度、舆论引导、教育体系、民间传承以及产业开发等领域融洽的关联到一起。

总而言之,我们要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充足的养分,从而为中国梦的顺利实现输送源源不绝的强大力量。

参考文献

篇7: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和自信

摘 要:在多元化文化发展的趋势下,面对当今世界复杂多变的文化潮流,传统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问题又回到现代文化的阵地里。在新的课程改革下,利用传统民俗 文化,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角度重新感悟民俗文化,让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走进生活,走进语文课堂,走进语文世界,充分发挥 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使中华传统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得以光大。

关键词:民俗文化; 教学资源;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4-059-001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 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之一,决定了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 新,离不开语文。在西方文化不断冲击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今天,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探寻语文教学的新思路、新渠道,深入研究民俗文化,丰 富语文教学,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得以光大。

一、利用传统民俗文化,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1.经典诗文背后氤氲着传统民俗文化的气息

通过阅读《江南》,可以了解江南水乡人们亲水采莲民俗风情,通过理解《敕勒歌》,可以明白塞北草原游牧民族骑马纵歌的生活习惯。我们语文教材 所选的诗、词等古代作品中,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也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在传授语言文字知 识,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真正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 的传统文化。

2.名家文本里面荟萃着传统民俗文化的精神

“语文的文本价值与学生独特体验的完美结合。”如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已不仅是物质层面的鸭蛋、精神层面的鸭蛋,它更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它承载着作者自 我的精神,更承载着一个民族应有的精神。只有用文化视野和生命的历程去解读它,人才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一刻,学生的情感在民俗的熏陶中得以升华。端 午的鸭蛋,就是一卷精神的胶片,上面承载着作者对童心的复苏、故乡的缅怀和对民俗风情的追念。

3.山光水色中间流连着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子

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山伟岸、水奔腾,草木有情,蜂蝶有意。利用好这些蕴含在文字、景色背后的人类几千年来赋予“物”的特殊含义,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树立良好的道德修养。

4.故事传说背后掩藏着民俗文化的精髓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更多经典的、优秀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进入到小学语文教材。这些不仅是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而且往往蕴藏在丰富的民俗文化知识,它使孩子求真、向善、尚美,使孩子了解悠久灿烂的华夏文化。

二、利用传统民俗文化,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教授曾说:如何对待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文化问题,还是一个关系民族的命运与走向的问题。当前,外来文化对学生的影 响越来越多,在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洋节”的不断冲击下,传统民俗文化在学生的思想中日益淡化,作为语文教师应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1.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庆祝活动

比如举行一些“元宵节——我和花灯有个约会”;“清明——追寻英烈的足迹”、“端午——走进屈原的世界”等活动,对于发掘和弘扬民俗文化,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搜集身边的民俗风情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这正是说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民俗风情。如参观名胜,收集对联。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诵读欣赏”中介绍了 一些脍炙人口的对联,教师可以在讲授了文本中对联知识之后,要求学生收集体现家乡文化特色的对联。这样,学生既能巩固文本知识,又加深了对家乡民俗文化的 了解。家乡的西楚霸王项羽故里,泗水古国遗址、嶂山森林公园等名胜古迹,均有反映家乡历史、展现家乡文化的对联。

3.开发乡土资源

在用好文本资源的基础上,教师应努力开发与语文教学有关的乡土资源作为拓展,把民俗文化教育由小课堂带入大社会,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家乡,亲近家乡,培养深厚的乡土情结。开发乡土资源,当以活动为载体。在明确活动目的、细化活动要求的基础上,教师要放手由学生具体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 国是一个世界文明古国,民俗文化资源博大精深,是我们语文教学当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走进语文课堂是大势所趋,弘扬民俗文化是时代的强 烈呼唤,也是语文教学的迫切需要。为此,我们应该坚记鲁迅先生所说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民俗文化教育,努力将民俗文化 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让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走进生活,走进语文世界,走进语文课堂,让每位学生都拥有一个开满民俗文化之花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实质策略与条件,教育导刊,2000年第12期

篇8:从阅读中汲取写作营养

一、通过阅读感知写作范文

叶圣陶先生在《苏州园林》中这样评价苏州园林:“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深刻指出苏州园林在我国的园林建设中起到典范样本的作用。实际上写作好比是工程师建造房子, 作者需要心中有一个样本, 知道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称得上好作品, 优秀的文学作品在选材、立意、构思、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作的时候就心中有个标杆。这个标杆在哪里?我认为就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名篇佳作。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五千年文明璀璨夺目, 经史子集卷帙浩繁, 其高超的语文素养和丰富的人文素养无疑会给学生的写作带来深刻的启迪, 《三国演义》情节构思之诡谲曲折, 《水浒传》人物形象塑造之个性独特, 《红楼梦》语言运用之清新典雅, 《西游记》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 遨游其中, 必将会厚实文化底蕴, 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趣味, 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写作。在指导写作的时候, 可以让学生首先阅读同一类型的作品, 充分感知范文。要做景物描写, 可以阅读朱自清的《春》, 老舍的《济南的冬天》, 何其芳的《秋天》;要做人物描写, 可以阅读朱自清的《背影》, 杨绛的《老王》。这种直观感知强于任何技巧的指导, 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现在的中学生作文时往往感到无“下炊之米”, 写议论文苦于找不到有说服力的论据, 写记叙文苦于找不到生动的素材, 写说明文苦于对所要说明的食物一无所知, 等等, 最终勉强出来的作文内容平庸, 味同嚼蜡。积累了丰富广博的材料, 作文时才能信手拈来, 随心所欲。怎样积累素材呢?我们除了对生活要有一双慧眼, 随时观察积累, 还要进行阅读。俗话说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在阅读中, 我们不仅要注意阅读的深度, 读好选文, 读好经典, 而且要注意阅读的广度, 把阅读的视角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古今中外, 天文地理, 广泛涉猎;经史子集, 报纸杂志, 博览群书。了解身边世界, 关注社会问题, 广泛地获取和储存信息, 造成一种势能, 产生不吐不快的创造欲望, 这样才能写出内容新颖、内涵丰富的精品。在每周一次的阅读课教学中, 教师要指导好学生做好两个方面的阅读。第一, 读好经典, 积累文学大师写作时运用的经典素材;第二, 读好时文, 如具有时代气息的科幻小说、科普书籍、时事政治, 使学生的阅读内容做到文学与自然科学共重, 用自然与社会科学知识丰富其知识世界, 为写作积累新鲜的素材, 等等。要搞好两个方面的写作:读经典, 写好阅读心得;读时文, 写好时事评论。还要注意利用阅读小组的力量, 加强同学之间积累讨论交流, 以利于资料的共享丰富充实。同时还要做好专题阅读, 达到素材积累的条理化、系统化, 运用起来更为得心应手。

三、通过阅读借鉴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包含在选材、立意、构思、修改等等环节, 包括深刻的立意, 新颖的构思, 丰富的底蕴, 靓丽的语言, 等等, 这些技巧不是朝夕可以掌握的, 也绝不是靠作文课上教师的几句点拨就可以领悟的, 而需要在长期对文本的解读中潜移默化的熏陶。《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例子就可以借鉴, 在写作中就可以借鉴教材中的例子。在平时指导学生解读教科书的范文时, 不仅要引导学生发现文章写作上的一些写作特色, 而且要探究文本这样安排的原因, 应该怎样选取典型事例来体现人物形象的独特性, 如何选材来制造感人的艺术效果, 如何提高立意的新颖独特性, 等等。例如《紫藤萝瀑布》一文中, 作者以花喻人、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有的人》使用对比反复手法, 来表达作者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爸爸的花儿落了》巧妙插叙, 双线并行, 以花的凋谢暗示爸爸的去世, “我”也长大了的巧妙构思, 都会给学生的写作带来很好的启示。

四、通过阅读升华写作主题

作文是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综合练习, 是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相统一的综合练习。一篇作文既反映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又反映学生的思想。而纵观时下学生的作文, 其反映的思想内涵不能让人满意, 肤浅低俗很普遍。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顾之川先生在谈到中学生作文时说:“我们常感到中学生作文不能令人满意, 即使是优秀作文、满分作文, 也给人炫技之感, 其精神内涵和情感包容相对说来总觉得要平淡一些。这当然和学生的生活阅历有关。但这种不足, 可以通过吸收前人的生活经验, 心路历程, 精神成果等来弥补, 而阅读正是获得这种滋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阅读就是与智者对话, 读书时融入作家的感情世界与作家进行心灵沟通, 进行生命对话。作家在语言文字中包含的生命体验, 蕴藏着的人生哲理和智慧, 便会与其生命体验想碰撞。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那种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崇高理想;读《名人传》, 三位名人逆境中与命运抗争的顽强意志;《岳阳楼记》中欧阳修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苦乐观等都会对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时期的青少年学生起到深刻的濡染浸润作用。亲近大师, 走进经典, 让高尚心灵撞击尚显幼稚的心扉, 让纯净心灵洗礼学生有些懵懂的情怀, 不经意中, 学生的文思变敏捷了, 心胸变豁达了, 精神变丰富了, 思想境界提高了,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主题健康, 立意高远, 思想深刻。

五、通过阅读厚积写作语言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读好经典, 学好范文, 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和背诵中获得丰富的语言积累, 思想积累, 情感积累、文化积累和生活积累, 这是写作的基础。读与写紧密结合的关系告诉我们, 能充分利用好阅读文章中的优美语句、精彩片段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书读得多了, 那些词汇、美言自然集聚脑中, 用时便呼之即出, 信手拈来。因此在阅读经典时要重视语言的积累, 优美语句、精彩片段是我们写作借鉴的蓝本。怎样积累?一是摘抄优美的语句、精彩的片段、古典诗文、名篇名句, 并且要做好分类整理, 以便查看。二是仿写句子和段落, 学习他人的语言表达方式, 不断创新、美化自己的语言。三加强对积累语言的运用, 靓丽自己的文章, 提高语言积累的积极性, 以形成积累语言的良性循环。

叶圣陶先生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一文中说:“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 教师教得好, 学生读得好, 才写得好。”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 厚积才能薄发。只有注意把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 从阅读中不断汲取营养,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摘要:写作能力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尺度, 在教学中如果能够良性处理好阅读和写作的关系, 让学生从阅读中汲取写作营养, 通过阅读感知写作范文, 积累写作素材, 借鉴写作技巧, 升华写作主题, 厚积优美写作语言, 将会使两种能力同时提高, 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

上一篇:四年级数学课堂反思下一篇:《后汉书·杜诗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