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类成语

2024-06-16

祝福类成语(精选5篇)

篇1:祝福类成语

1、气喘吁吁  毕恭毕敬  温文尔雅  捧腹大笑  没精打采  风尘仆仆

2、目空一切  横眉冷对  神气活现  不知所措  精神抖擞  龙骧虎步

3、喜形于色  面红耳赤  冷眼旁观  怒不可遏  面面相觑  怒火中烧

4、神清气朗  兴高采烈  一般形容枯槁  正襟危坐  眉飞色舞  朝气蓬勃

5、疯疯癫癫  闷闷不乐  喃喃自语  奋袂而起  惊恐万状  嘻皮笑脸

6、呆若木鸡  忍俊不禁  哑然失笑  低唱浅斟  毛骨悚然  将信将疑

7、衣不解带  旁若无人  楚楚可怜  杀鸡抹脖  噤若寒蝉  拿糖作醋

8、死皮赖脸  呼天抢地  处之泰然  温情脉脉  金刚怒目  目中无人

9、嚎啕大哭  平心静气  冥思苦想  若有所思  勃然大怒  大摇大摆

10、谈笑风生  众醉独醒  津津有味  涕零如雨  行色匆匆  生龙活虎

11、哭笑不得  诚惶诚恐  张口结舌  雄姿英发  眉开眼笑  凶神恶煞

12、大惑不解  洗耳恭听  破涕为笑  愁眉苦脸  怒形于色  斗志昂扬

13、高情逸态  大惊失色  丰度翩翩  局促不安  坐卧不安  舌桥不下

14、道貌岸然  谈笑自若  装腔作势  沉默寡言  灰头土面  丑态百出

15、容光焕发  踔厉风发  鹰扬虎视  挤眉弄眼  愁眉不展  啼饥号寒

16、仪表堂堂  昂首挺胸  忸怩作态  生气勃勃  怆地呼天  燕颔虎颈

17、怒气冲天  哑口无言  怡然自得  羞人答答

篇2:祝福类成语

2、其势汹汹:汹汹:一般形容水声大,引伸为声势大。一般形容来势凶猛。

3、满腹狐疑:狐疑:象狐狸那样多疑。一肚子的疑惑。比喻疑惑不解的神态。

4、酸文假醋:一般形容装出一副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5、扼腕长叹:用手握腕,长声叹息。一般形容情绪激动的神态。

6、伸头缩颈:一般形容在暗中察看的.神态。

7、屏声息气: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一般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8、披襟散发:敞开衣襟,蓬松着头发。一般形容不修边幅的的悠闲神态。

9、轩昂自若:轩昂:一般形容气度不凡。一般形容人的气度不凡,神态如常。

10、眉梢眼角:眉梢:眉毛的末尾部分;眼角:上下眼睑的接合处。一般形容眉眼含情示意的神态。

11、死乞白赖:谓纠缠不休。

12、昭威耀武:昭:明显;耀:显扬。炫耀武力,显威风。一般形容得意夸耀的神态。

13、扼腕兴嗟:扼腕:用手握腕;嗟:感叹。用手握腕,长声叹息。一般形容情绪激动发出叹息的神态。

14、垂头塌翼:塌:下垂。耷拉着脑袋,下垂着翅膀。比喻情绪低落而精神不振的神态。

15、咆哮如雷:一般形容人暴怒喊叫的神态。

16、怒目横眉:耸起眉毛,瞪大眼睛。一般形容怒视的样子。

17、如痴如醉:一般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18、傲睨得志:傲睨:傲慢地斜眼看。得志:愿望实现。一般形容因实现愿望而看不起一切的神情。

19、忸怩作态:忸怩:羞惭的样子。一般形容不自然,不大方,含羞做作的样子。

20、望尘拜伏:一般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态。同“望尘而拜”。

21、平心定气:指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22、正义凛然: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23、神采焕发:精神焕发,风采动人。

24、大摇大摆: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一般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

25、神清气爽:①一般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②一般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26、容光焕发:容光:脸上的光彩;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一般形容身体好,精神饱满。

27、如痴如狂:一般形容神态失常,不能自制。亦指为某人某事所倾倒。同“如醉如狂”。

28、神采飞扬:一般形容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29、望尘而拜:指迎候有权势的人,看见车扬起的尘土就下拜。一般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态。

30、瞠然自失:瞠:瞪着眼睛。瞪着眼睛好像丢了东西一样。一般形容失神的神态。

31、平心静气: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32、怆天呼地:悲痛地呼天喊地。一般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同“怆地呼天”。

33、不动声色: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一般形容非常镇静。

34、若有所思:若:好象。好象在思考着什么。一般形容静坐沉思的样子。

35、吐气扬眉:一般形容受压抑的心情得以舒展而感到快意。

36、皱眉蹙眼:蹙:收缩。皱眉头,眯眼睛。一般形容不满的神态。

篇3:谓词性成语的语义类标注

王俊毅

文章尝试对谓词性成语从语义角度进行分类,并讨论与谓词性成语相关的句子的功能类,将谓词性成语的语义类和句子功能类结合起来,讨论各类成语的功能及结构特征,以期为成语学习词典的用法标注提供一个思路。

成语 语义 功能 用法标注

引 言

对外国留学生来说,成语的使用是汉语水平达到较高程度的标志之一。然而,从目前的词典编纂情况来看,我们对可供外国留学生使用的成语学习词典相对来说重视不足。成语词典目前仍然只重释义,不重用法。事实上,学生在成语运用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常常让学生感觉困惑,例如陆俭明、马真(1985:3)所提出的“他这样做是合情合理的”和“他这样做是偏听偏信”在是否用“的”的问题上所表现的对立。这个例子表明,学生虽然对成语的意思有所了解,但对其用法却常常无法把握。从对外汉语教学出发,我们需要一些能对学生学习、掌握成语用法有所裨益的词典,如何从语义及语法功能角度进行分类,正是成语学习词典亟需考虑之处。

本文尝试从语义角度对谓词性成语进行分类,讨论各类成语所能进入的句法框架,考察其语用功能及句法特征,希望找出一个对外国留学生掌握成语用法有所帮助的分类方法。我们之所以只讨论谓词性成语,原因之一是绝大多数成语都是谓词性的。我们对《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2002a)和《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2b)中所列出的成语进行了统计,两本大纲中成语共计258个,其中谓词性成语234个,比例超过90%。原因之二是,名词性、副词性等类成语的语法功能相对要单纯得多,不像谓词性成语那么错综复杂。

一、成语用法标注中遇到的难题

一般来说,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比照词类系统来对成语进行语法分类,如名词性成语、动词性成语等。对于功能上相当于动词、形容词的那些成语来说,这种做法实用价值并不大,而且往往不易划分。一般区分动词和形容词时常用的标准有两条——可添加程度副词和带宾语,而谓词性成语大多是既不能带宾语也不能被程度副词修饰的。例如“顶天立地”、“不约而同”、“探头探脑”这三个成语,“顶天立地”和“不约而同”从语义上来说像是形容词性的,而“探头探脑”在语义上则像是动词性的,但是这样的分类放到形式框架中就失去了区别意义:它们都能充当定语、状语、谓语;都不能用程度副词修饰,也不能带宾语。

既然从语法上比照词类系统对谓词性成语进行分类行不通,而教学中又确实需要有一个能够解决像“合情合理”与“偏听偏信”之类用法差异的分类系统,那么从语义角度来分类,讨论谓词性成语的表述功能,对于成语的分类来说或许更有价值。

下面我们从谓词性成语的语义与相关句子的功能及句法结构三者的对应关系入手讨论对谓词性成语进行语义分类的可操作性和实用价值。

二、谓词性成语的句法形式差异

1.谓词性成语所能进入的句法框架

谓词性成语所能进入的句法框架主要有以下七个:

框架一SP[1]

框架二S是 P的

框架三SP的

框架四SV得 P(的)

框架五S是P

框架六S没P

框架七SP地V

2.相关句子框架的表述功能

框架一“SP”对谓词性成语内部成员来说不具有区别功能,谓词性成语都可以进入该框架。因此我们把它作为鉴别框架,即能进入框架一的成语均为谓词性成语。

框架二“S是P的”是表示评价功能的框架。如:

①这里的布置是别具一格的。

②这件事是迫在眉睫的。

例①中“别具一格”是对这里的布置的评价,例②中“迫在眉睫”是对这件事的评价。这个句子框架用于回答“某事物怎么样”。“S是 P的”均可变换回“SP”句式,如“这里的布置别具一格”。

框架三“SP的”是表示描写功能的框架。如:

③他一进门就垂头丧气的。

④他看见小李就眉开眼笑的。

例③“垂头丧气的”描写他“一进门”时的样子,例④“眉开眼笑的”描写他见到小李时的样子。这一类句子中的“的”也可以不出现,如“他一进门就垂头丧气”,但是加“的”后在语气上似更顺畅。

框架四“SV得P(的)”同样是表示描写功能的框架。如:

⑤他被打击得垂头丧气的。

⑥他乐得眉开眼笑的。

框架五“S是P”是表示判断功能的框架。如:

⑦我们这么做是人尽其才。

⑧他这样做是改邪归正,我们欢迎。

例⑦中“人尽其才”对“我们这么做”做出判断,判断“这么做”的类属,例⑧对“他这样做”做出判断,断定这种做法是“改邪归正”。

框架七“SP地V”是谓词性成语直接充当状语,绝大多数谓词性成语都可以进入该框架。而且这一框架不仅容许谓词性成语进入,副词性成语也同样可以进入,如“三番五次”是个副词性成语,只能充当状语。因此这一句式我们不作为区别框架或鉴别框架。

以上将框架二的表述功能归纳为评价功能,框架三和四的表述功能归纳为描写功能,框架五的表述功能归纳为判断功能。还剩下框架一的功能。“SP”句的功能是复杂的,它可以表示对主体状态的描写,可以用于对主体性质的说明,可以用于对主体行为的说明,可以用于对主体动作的叙述,框架二和框架三一般都可以还原或变换为框架一。因此对于框架一,我们只讨论不能变换为框架二和框架三的句子的功能,如:

⑨我来的时候他正胡思乱想呢。

[10] 我找到他时,他正站在台上指手画脚呢。

这两个句子都不能变换为描写、判断、评价功能的句子,它们是对主体行为动作进行陈说,我们姑且称之为陈说功能。这一功能的句子,可以用“没”来加以否定,因此我们用框架六来进行鉴别。也就是说,能进入框架六“S没 P”的句子,是陈说功能的句子。

三、谓词性成语的语义类

通过对谓词性成语语义特征的分析,我们认为谓词性成语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特征类成语

这类成语对称述主体的特征进行概括,其对象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行为事件。如:

述人:年富力强 自强不息 谨小慎微 不屈不挠大公无私

述物:别具一格 应有尽有 天长地久 根深蒂固 日新月异

述事:迫在眉睫 不言而喻 发人深省 大有可为

从形式上看,这类成语可进入框架二“S是P的”,实现其评价功能。如:

[11]在这个问题上,他是大公无私的。

[12]这位相声演员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

特征类成语是成语中最偏于性质性一端的一类。但是与性质形容词相比,它的性质性要弱得多。典型的性质形容词具有分类功能,而特征类成语不能用于分类,只表示评价,“他是大公无私的”是表示强调的“是……的”结构,转化为“他大公无私”时基本意思不变。

2.态度类成语

这类成语的称述主体为动作行为发出者,说明当事人在进行行为动作时所采取的态度。如“诚心诚意、三心二意、一心一意、小心翼翼、理直气壮”等。

从形式上看,这类成语可进入框架二“S是 P的”和框架三“SP的”,如:

[13]他对待这个问题是小心翼翼的。

[13]’他做事小心翼翼的。

[14]他对你是诚心诚意的。

[14]’他对你诚心诚意的。

态度类成语的性质性进一步减弱,它是从特征义向状态义过渡的一个类型。一方面它可以用于框架二表示评价,另一方面可以用于框架三,通过附加表示状态的“的”来描写行为主体的状态。

3.状态类成语

对主体所呈现的状态或现场场景的描写。如“断断续续、横七竖八、眉飞色舞、眉开眼笑、面红耳赤、热泪盈眶、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等。

从形式上看,这类成语可以进入框架三“SP的”或框架四“SV得P(的)”,实现其描写功能。如:

[15]水流断断续续的。

[16]教室里桌子、椅子横七竖八的。

[17]他高兴得眉飞色舞的。

[18]他俩吵得面红耳赤的。

石毓智(2000:50)将助词“的”的基本语法功能归结为“确立某个认知域的成员(一个或多个)”。我们认为,偏于性质性的形容词加上“的”后能够表示具有该性质的某个(些)事物(如“便宜的”中“的”用来确定具有“便宜”这一性质的某事物,“便宜的书”、“便宜的衣服”等等),使该性质具体化:相应的,偏于状态性的形容词加上“的”后同样使得该状态具体化为呈现该状态的某种场景。如“眉飞色舞”这一状态,加上“的”后确立为某一场景,“眉飞色舞的”是一种场景化的描写。

4.事件类成语

对某种事件本身进行总结分类。如“不自量力、人尽其才、损人利己、半途而废、幸灾乐祸、自以为是、改邪归正、按劳取酬”等。

从形式上看,这类成语可进入框架五“S是 P”来实现其判断功能,对事件本身属于何种行为进行判断。如:

[19]你这样做是损人利己。

[20]这样做是不自量力。

事件类成语和特征类成语的差别可以解释陆俭明、马真(1985:3)那两个著名的例子:

[21]他这样做是合情合理的。

[22]他这样做是偏听偏信。

[21]中“合情合理”是表示特征的成语,“是……的”句是一个强调结构,表示对“他这么做”的评价,去掉“是……的”后基本语义不发生变化,仍表示对这种做法的评价:

[23]他这样做合情合理。

而[22]中“偏听偏信”是事件类成语,“是”字句表示判断,句子表示对这种做法的分类,这种做法等同于偏听偏信,“是”是强制性出现的,不能变换为“他这么做偏听偏信”。

事件类成语的主语为事件主体时,其主语为事件的当事者,谓词性成语是对该事件的陈述。其否定形式为框架六“S没P”。如:

[24]他不自量力。

[24]’他没有不自量力。

[25]我们人尽其才。

[25]’我们没有人尽其才。

5.动作类成语

对人的行为动作进行叙述。如“胡言乱语、胡思乱想、探头探脑、指手画脚、东奔西走”等。

从形式上看,这些成语能够进入框架六“S没P”,如:

[26]我没有指手画脚。

[27]我没有胡思乱想。

动作类成语在组合过程中动作性弱化,因而容易场景化,它的场景化是通过附加“的”实现的,即进入框架三“SP的”,如:

[28]他整天胡思乱想的。

[29]这个人刚才在门口探头探脑的。

四、谓词性成语的语义类与句子功能类、相关句法框架关系总结

在上述两部分中,我们对谓词性成语从语义角度进行了分类,对与谓词性成语相关的句子框架的功能类进行了描述,下面我们将成语的语义类与句子功能对照起来,列出各类谓词性成语与其主要句法框架的对应关系:

?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特征类成语主要应用于评价功能的句子;状态类成语主要应用于描写功能的句子;动作类成语主要应用于陈说功能的句子;而态度类成语是由性质性向状态性过渡的一类,因此可用于评价及描写功能的句子;事件类成语用于对事件的判断和陈说。另外,动作类成语因其动作性的弱化,具有一定的场景性,常可以通过附加“的”来实现描写功能。

五、成语学习词典的用法标注

由于单纯从语法功能角度对成语进行分类意义不大,也不具可操作性。这就给成语词典的用法标注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本文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在目前的词类系统之外尝试寻找一个能够有效地对成语用法进行标注的分类方法。

根据本文对成语语义功能和语法结构之间联系的分析,我们认为成语的语义特征与句子功能、语法结构间存在内在的关联,因此从语义特征出发对成语进行分类应该是一个较为实用而简捷的分类方法。这种分类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成语的语义功能有所了解,另一方面通过语义层面与语法结构的对应关系,可以使学生了解某个成语可供选择的语法框架,掌握该成语的用法。我们希望这一分析能够为成语词典的用法标注提供一个思路,使成语学习词典能够更有效地支持对外汉语教学。

附 注

[1]S表示主语,P表示谓词性成语,V表示动词。

1.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a.

2.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b.

3.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散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4.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 北京 100083)

篇4:花草类成语

寸草不生土地贫瘠,什么也不生长寸草春晖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的心意难以报答春天的恩惠。比喻子女报答不尽父母养育之恩翦草除根翦:“剪”的异体字,割断。割草要把草根彻底除掉。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粮多草广比喻战备物资充足迷花沾草指拈花惹草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拨草寻蛇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不弃草昧草昧:原始,未开化。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用作谦词。草草了事草草:形容草率、马虎;了:办完,结束。草率地把事情结束了。草草收兵马马虎虎地就收了兵。比喻工作不负责任,不细致,不慎重。草长莺飞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草创未就草创:开始创办或创立;就:完成。刚开始做,尚未完成。草间求活草间:草野之中。形容只求眼前能马马虎虎活下去。草菅人命草菅:野草。把人命看作野草。比喻反动统治者随意谑杀人民。草庐三顾顾:拜访。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篇5:寓言类成语故事

一次,瞎子碰到一个人,便问他道:“请你告诉我,太阳是什么样的?”那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形状像个大铜盆。”说着,还顺手拿起一只铜盆敲了敲,说:“喏,太阳就跟这一样。”瞎子听到了铜盆的声音,心里记下了这声音的特征,自言自语说:“原来太阳是这样的。”过了些日子,瞎子走在路上,一阵钟声传进他耳朵里,他以为是太阳来了,他高兴得喊起来:“太阳来了,我听到了它的声音。”

又有一次,瞎子碰到一个人告诉他说:“太阳有光亮,就像蜡烛一样。”那人还顺便将一根蜡烛给瞎子摸了摸。瞎子又记住了蜡烛的形状,心想:原来太阳是这个样子的。一天,别人给他一只短笛,他用手将短笛摸了一遍,他感觉到这不是太阳吗?于是他又高兴地喊着:“我有了太阳了,我拿到太阳了!”

其实,太阳和钟,太阳和短笛,彼此之间的差别实在太大了,可是瞎子仅凭一点局部的感知,始终也没有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

上一篇:工作在职证明样本下一篇:如何当好“一把手”(文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