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

2024-06-17

城市水(通用8篇)

篇1:城市水

临邑县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做法

周红1,李龙1,郭妍1

(1.临邑县水务局,山东,临邑251500)

摘要:随着临沂市成为山东省首个水生态文明城市,临邑县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号角也开始响起。围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的意义、方针、措施等展开论述,概要介绍了水生态文明建设在临邑的实践—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关键词: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方针;多点支撑;措施;工程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生态环境的最重要元素,对有效促进国家级生态城市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临邑县委、县政府根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结合临邑县实际,制定《关于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实施意见》,将以现有骨干河流为基础,以协调水陆生态系统、优化配置水资源、完善水网体系为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实施城乡供水、污染治理、水资源调配等项目。1生态文明建设 水利势在必行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铿锵有力的生态文明宣言,描绘出了一幅令人憧憬的“中国梦”,必将对未来中国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源基础、重要载体和显著标志,对于强化生态之基、促进人水和谐、实现科学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设生态文明,水利必须先行。

水生态文明建设所涵盖的科学严格的水管理体系、健康优美的水生态体系、安全集约的供用水体系、先进特色的水文化体系四大体系将开启新一轮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潮,推动临邑县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打造“临邑水城,生态犁城”。临邑县将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城市总体规划,按照统筹城乡、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治水思路,全面提升防洪减灾、水资源保障、水环境保护三大能力,为实现人水和谐、促进生态文明、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水利基础支撑和生态安全保障。2八字方针 奏响水生态乐章

发展生态水利,实现人水和谐,是生态文明的必要基础和重要标志。临邑县将在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工作中将按照八字方针 “重水、惜水、护水、管水”,建成完善的水生态文明体系。

重水:要像重视粮食安全一样重视水资源。对水利建设的重视要毫不动摇,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心要坚定不移,大干水利的热情要持之以恒,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惜水:要像抓好节能减排一样节约水资源。大力推广小农水等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树立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的观念,严控高耗水、高排放行业的增长,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以用水方式转变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护水:要像对待生命家园一样保护水资源。加强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实现水畅其流、河复其清,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建设优美的水生态环境,促进人水和谐;管水:要像严格土地管理一样管理水资源。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严格执行四项制度,保持水生态系统平衡,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水利保障。

3多点支撑 实现“河畅 水清 景美”

为实现人水和谐,临邑县将按照统筹城乡、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治水思路,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城市总体规划,通过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实现“河畅、水清、景美”的总体目标,完善河流水网体系,保障城乡防洪排涝安全;协调水陆生态系统,共建城市健康生态环境;营造滨水空间环境,彰显城乡文化景观特色。

临邑县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总体布局以临邑中心城区为核心,按照“天蓝水清树绿、宜游宜业宜居、济北最靓生态城”的城市定位,临邑县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将主城区、西部开发区、东部商贸及高新区、北部物流及大工业区作为建设重点,加快推进一体化建设步伐。优化提升主城区。高标准做好城市绿化、水系、交通等专项规划编制,强化对重点区域、重点路段的规划设计;加强规划、建设、城管、公安、街道等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私搭乱建行为,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加快比德弗、金龙盛世家园等小区建设,对城中村有计划、有步骤、大力度改造,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居住环境。以创建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为总抓手,抓好绿化、亮化、美化,扎实开展“城市绿化年”和创建“花园式单位”等活动。完善主城区供排水管网。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改善河流水质和大气质量,大面积植树造林,使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

创建工作中将始终坚持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坚持注重生态、人水和谐,坚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坚持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尊重水系的自然属性,按照水域的自然形态进行保护和整治。充分考虑地域自然和经济条件,因势利导,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以保障水质安全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保护与开发并重,以人为本,人水和谐,充分满足居民休闲娱乐需要;以河流水系为基本单位进行综合治理,点、线、面密切结合,以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生态建设带动全县水系生态的改善和提升;统筹兼顾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景观需求,将水体岸线、园林绿化、交通道路作为整体进行空间功能协调,合理布置各类设施。

4落实保障措施,促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提高对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成立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到人,加强成员之间的协调配合,合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二是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加大对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政策落实力度,积极对上争取并落实好各项重大水利工程的地方配套资金。多方筹措资金,尽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三是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实行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部门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将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对县直相关部门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强化工作考核,确保创建工作规范、高效、有序开展。四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高全社会对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知晓度、关注度和参与度,营造创建水生态文明县的良好氛围。

周红,女,1974年12月,工程师,联系电话:***,地址:山东省临邑县开元大街168号临邑县水务局。

篇2:城市水

一、项目背景

镇江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具潜力的长三角地区,位于长江和运河的“十字黄金水道”交汇点,是一座依水而生临水而立的山水园林城市,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镇江对北部滨水区的关注由来已久,从2005年开始,北部滨水区与南徐新城规划建设成为镇江城市建设“南山北水”新格局的重要内容,其中围绕北部滨水区编制了《北部滨水区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

2009年,随着长江路沿线整治出新和内江清淤工程的全面启动,北部滨水区的各项建设已经进入到实质性的阶段。《镇江市北部滨水区城市设计》再次成为规划工作的重点。

二、规划目标

突出名城特色,促进旅游发展,打造生态、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活力滨水区。

三、规划原则

1、生态性原则——充分尊重、合里利用内江沿岸的原有自然条件,以免或减少未来发展所可能导致的生态破坏。

2、人本性原则——保证内江滨水风光带的公益性、参与性,使每个人拥有自由享受景观空间的权利,同时在设计中保证使用者的舒适、方便和愉悦。

3、人文性原则——充分展现镇江历史、文化底蕴,建设赋有历史特性、文化特质、时代特征及生活特色的环湖景观。

4、多样性原则——集合具有现代生活气息的并适合在本地区进行的各项活动,满足不同使用者的活动需求,使内江滨水岸线成为展示都市滨水生活的大舞台。

5、关联性原则——各功能分区、活动单元能够有机布局,生态与人造、场所与场所、活动与活动之间存在有机联系。

四、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参加规划条件图红线范围,总用地面积约为69公顷,整合西津湾、西津渡、云台山、伯先路近代历史街区等文化资源的镇江城市历史文化体验区,为镇江旅游城的核心功能区。

五、设计要求(一总体要求

1.确定水体和陆域功能及岸线形式

在对内江滨水地区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该片区与城市主要功能的关系,进而确定水体和陆域功能,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分段岸线形式。

2.确定水上旅游项目和游赏路线

根据内江水体和陆域功能,结合三山景区规划(详见《三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4-2020》和《三山公园景区环境整治改造详细规划》,合理确定水上旅游项目及游船码头位置,并考虑结合金山湖景区景观(详见《镇江市金山湖景区景观设计》确定最佳游赏路线。

3.塑造特色城市景观

加强城市开敞空间与滨水开敞空间之间的渗透,建立景观轴线,营造从城市空间延续至水岸的绿色视觉走廊。

六、成果要求

1、文字说明:城市说明(含设计说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2、图纸:(1城市设计概念分析图;(2土地及空间利用分析;(3功能结构分析图;(4道路交通分析图;(5开发强度分析图;(6景观系统分析图;(7水上旅游项目规划及游览交通组织图(8总平面图;(9总体鸟瞰图;(10主要街景沿街立面图。

(11其他可以表明城市设计的分析图及设计图纸。

七、时间安排

第一周:讲题、资料收集、场地调研 第二周:现状分析(各类现状分析草图

第三周:概念设计第一次草图(各类概念构思分析图 第四周:概念设计第二次草图(各类概念构思分析图

第五周:城市设计第一次草图(各类城市设计分析图及初步空间布局构思第六周:城市设计第二次草图(城市设计总平面图

篇3:如何化解城市水危机

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发表报告称, 全世界近十分之一的病例是不清洁的水导致的。

而在中国, 水资源短缺和浪费并存, 而且水污染问题也日益引发关注。人口密集的中国城市, 缺水矛盾尤其尖锐, 据统计, 全国600多个城市中, 缺水城市已达300余个, 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4个。

如何化解水危机, 真正实现“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的希冀?

直面水危机

改革开放30年, 中国经济增长迅猛, 但同时付出了高昂的环境代价, 其中就有水环境。全国许多地区出现河道断流、湖泊萎缩、水体污染、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重。

中国是个水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 全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63立方米, 占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北方的黄河、淮河和海河流域的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五分之一, 资源型缺水严重已经成为这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为化解北方的水生态危机, 中国不得不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耗费上千亿元巨资。

以拥有历史美誉“千湖之省”的湖北省为例, 与上世纪50年代相比, 该省大于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已从522个降到了217个;现存的湖泊面积也下降到2438.6平方公里, 减少了66%。而在过去50年间, 中国已有约1000个内陆湖泊在全国版图上消失。

和水资源的缺乏一样严重的是, 我国现有湖泊的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也极为严重。

根据《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和有关统计, 全国大江大河有超过五分之一的监测断面为劣V类水体, 90%的城市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国控重点湖库中有39.3%为劣V类水体, 还有约2.7亿农村人口存在饮用水不安全的问题。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水污染已从河流蔓延到近海, 从地表延伸到地下, 从一般污染物扩展到有毒有害污染物, 形成了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排放叠加、新老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复合的态势。

2009年11月举行的第四届中国 (国际) 水务高峰论坛上, 国家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孙雪涛表示, 我国水资源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生态与环境恶化等问题尚未根本改变。

中国以占世界6%的水资源, 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以世界平均水平60%的人均综合用水量, 保障了国民经济3倍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高速增长。但是我国人多水少,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并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

中国在行动

中国已经认识到水危机的紧迫性, 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

国家水利部启动了全国城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试点工作, 武汉、桂林、西安等10个城市已列为首批试点城市。

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在不久前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上称, 仅在2008年第四季度, 国家为扩内需新增了1000亿元中央投资, 其中用于水污染防治的资金就高达60亿元。未来2~3年内, 中央还将投入900亿元用于污水处理及管网设施建设、再生水利用、污泥处理处置和饮用水安全保障等方面。中央财政投入可以极大地带动地方政府和社会投资, 增强水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 为水污染治理及相关产业发展带来强大动力。

2009年11月在武汉召开的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通过了《武汉宣言》, 提出各国政府、社会团体、水资源使用者和提供者、私人企业和所有利益相关方应当共同推进全球湖泊的治理与保护。

治污节水应并重

尽管在治理水污染方面, 我国已经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但在加大治污力度的同时, 多举措节约用水也同样重要。

节水需要开源节流, 多渠道、多元化寻求水资源。目前中国水源主要来自于江河湖泊及地下水, 对雨水利用率相当低, 雨水利用至今尚未列入国家节水战略, 而其他一些国家的经验十分具有参考价值。

与我国一样, 印度也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为了开源节流, 印度许多地方政府一贯鼓励收集雨水。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 一些印度专家就别出心裁地提出了一项专门适用于大城市的地下水填充方案——“房顶雨水收集”方案。

顾名思义, 该方案鼓励市民平整房顶蓄积雨水, 再通过专门水管、水槽将雨水通过废弃水井等回灌地下。据说, 除了缓解大城市因人口剧增带来的用水危机外, 这个方案还有助于解决印度城市因排水系统陈旧造成雨季街道积水严重的问题。

当时的实验表明, 每100平方米的房顶全年可收集5.5万升雨水, 可负担一个5口之家4个月的用水。于是, 不少印度人直接从屋顶收集雨水, 导入院内的储水池, 经过一个雨季储满后, 就可以满足一年的饮水需求。

在新德里和另外一些大城市, 高架在空中的立交桥也在节水中派上了用场。地方市政在许多立交桥下修建了大的储水池。雨季来临时, 雨水顺着立交桥的两侧经过排水沟直接进入桥下的水池, 用于满足城市绿地的浇灌用水需求。在一些大型机场、水泥地面也便于雨水的收集, 一些机场修建了宽约2尺、深1尺多的导流渠, 将雨水导入机场附近的储水池内。

而一些发达国家也非常重视雨水的回收利用, 比如德国修建大量的雨水池用于截流、处理及利用雨水, 削减雨水的地面流失, 降低城市洪涝危险。

但在中国, 南京市两年前出台的《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规定从2008年1月1日起, 规划用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物须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但两年来, 这一条例却遭遇了难以执行的问题。

篇4:中国城市水忧患

人多水少

杨索做好一切准备,站在浴室水龙头下,插卡,一瞬间,热水哗啦啦地流出来。杨索用最迅速的动作全身搓洗,那景象,跟电视剧快放差不多,5分钟,搞定,抽出卡来,淋浴立即关闭。杨索舒了一口气,很得意,他洗这次澡只花了5毛钱。

自从上海的这所大学浴室改为刷卡计费,杨索和他的同学们都在研究如何用最短的时间洗一次澡,网上出现了"洗澡攻略",发布"攻略"的大学生声称,只要按照他的方法洗澡,"花钱两毛不到,比一个馒头还便宜!"

每一个城市居民都要做好准备,有一天,我们可能都要像大学生洗澡一样,扳着手指用水了。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不得不面对"人多水少"的窘境。

经常被引用的数据是:"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220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列全球第88位,属于'缺水国家'。"2006年5月,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在"节水中国行"采访报道启动仪式上指出,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正常年份全国缺水总量将近400亿立方米,有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110座城市严重缺水。

中国城市规模的快速膨胀,带来了巨大的水资源压力。在城市出现之前,自然界的水循环是缓慢而温和的,人口和工业密集的城市出现以后,人们为了生活和工业的需要,从自然界取水,然后把掺杂废弃物的水再排泄到自然界中,排泄的废弃物越来越多,不堪重负的水体失去自净能力,这样的水再也不能回复"健康",于是,"安全"的水资源就越来越少。

脆弱的水源

2007年3月6日,上海长江口再次遭遇咸潮,距离大年初三来势凶猛的咸潮,仅仅2个星期的时间。上一次咸潮被认为是上海10年来最严重的,上海市相关水库取水口盐度最高时曾超标5倍多。每次咸潮到来,上海市各家媒体总是在显著的位置报道取水口污染状况的新闻,对于市民来说,最大的担心是咸潮影响生活用水。

咸潮,一直是沿海城市用水安全的威胁。当河水或者地下水位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海水就会通过河流或者其他的渠道,倒流进内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时常受到咸潮的影响,北方地区由于过度抽取地下水,也会遭遇咸潮。咸潮把海水里的氯化物,带到城市取水口,当氯化物在水中的浓度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淡水就不再适合饮用、灌溉以及工业使用。

咸潮只是城市水源污染的一种方式,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等等排污的情况,都会让城市水源变得危险。一旦水质降低,城市只能寻找更好的取水口,获得符合城市居民和生产要求的水源。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学院车越博士告诉记者,由于水环境变化,近百年以来,上海市的城市饮用水源地,经历了"苏州河-黄浦江下游-黄浦江中游-黄浦江上游/长江口"逐步外移的过程,形成当前集中型水源地与分散型水源地并存的分布格局。"

"水污染日趋严重,是导致城市缺水的主要原因,沿海地区因水环境污染造成水质型缺水。"上海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光明说。

与长期的污染相比,突发性的水污染事件也给城市用水安全造成压力。2005年月,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发生爆炸事故,事故中泄漏的苯类污染物流入松花江,造成水质污染,400多万哈尔滨市民品尝到了4天断水的苦涩滋味。

"城市水资源一旦遭受污染或失去平衡,治理恢复非常困难,代价也很大。"李光明说。城市水资源有"易受污染"和"易遭破坏"两个特点。"城市污染源点多、面广、强度大,即使是局部污染,也会因水的流动性而使污染范围逐渐扩大。"李光明介绍说,松花江污染事件让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系统受到重视。

全球气候变化给本来脆弱的水源雪上加霜。2007年2月26日,农历大年初九,本该是寒风瑟瑟的春节,重庆市当天的最高温度却达到20度,温暖如春天。一位老人站在朝天门码头上感叹:"一辈子没见过长江里的水这样干过。"朝天门码头前是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往日这里船舶往来如织,是一条繁忙的河段,但此时,江中心居然有小船歪着舶在黄色的江沙上,江沙本应在江底,因为严重的干旱,居然"重见天日"。老人的判断是正确的,他看到的水位,已经接近嘉陵江历史最低水位,2月27日,长江水位经降至有史记载以来第三低水位。

从2006年底到2007年初春,重庆遭遇百年不遇特大干旱,2007年一二月份的降水量仅有常年正常降水量的二至六成。由于长江和嘉陵江水位严重下降,嘉陵江水系的主城供水系统取水困难,嘉陵江沿岸(主城区)的24个供水取水点已经有9个取水口露出水面。春旱持续到3月才得到缓解,其间,重庆市主城区一度有120万人面临缺水危机。

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地来到我们的面前,不论是干旱、高温还是洪水,都直接威胁着人口稠密的城市的安全,水风险,也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下,越来越明显。

节水,从口号到措施

一个身在中国南方城市的人,也许无法想象在西北黄土高原上,一些贫穷的山村里,家庭主妇用洗菜的水洗脸,同一盆水洗完脸洗衣,最后还要放在饲料里喂养家畜。"一般情况下,城市化发展水平与居民的人均生活用水量呈正比关系。"李光明说。《200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统计,中国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为每日212升(含公共用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为每日68升。

即使在同一个城市,由于城市化水平不同,城市与农村地区居民人均生活用水消耗量也存在差异。"比如在上海市,中心城区居民就比非中心城区居民人均生活用水消耗量大。"车越告诉记者。

在总的用水量中,居民的生活用水只占总量的11.7%,工业用水占了多数,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普遍较高。随着中国城市水资源负担越来越重,城市节水也从口号走到落实措施的阶段。"绵阳市突出定额管理、水价调节、数字调控、人水和谐,通过对用水定额的核算,制定用水指标,然后对超指标用水实行累进加价;西安市调整了市区自来水价格,实行了超额加价制度,此外,银川、深圳、大连等部分城市也已经实行了阶梯式水价。"车越向记者介绍说。

国外城市的节水经验,也正在被国内的专家和主管部门重视。澳大利亚堪培拉市为降低草坪或花园浇灌用水,实施强制性限水条例,引导市民分时段浇花。以色列为节约水资源,政府要求市民种植耐旱植物,并规定浇灌花园的时间必须是在晚上,以减少水的蒸发,居民用水水费按累进制费率计算,分为三种收费方式:基本配给费、附加用水量收费以及超过基本配给和附加配给的用水收费。

在法国,所有超过2000人口的市镇都建有一个污水处理厂,城市的污水处理目前已达到95%以上。为进一步治理水源污染,法国政府已要求所有市镇都要在2005年以前,建立起符合欧盟标准的污水处理系统,对污水处理不能达标的地区,政府将不断增加征收水源管理费,以促进这些地区尽快达标,使全国的水源污染问题最终得到彻底解决。

篇5:城市景观水水质恶化及其对策

简介: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景观水这个以前让我们觉得新鲜的事物,已经慢慢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关键字:城市景观水 水质 恶化 对策

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景观水这个以前让我们觉得新鲜的事物,已经慢慢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

但是一些景观水的水质已开始发生变化,个别地方的湖水正在变黑发臭,某些湖泊还出现了观赏鱼大量死亡的现象;一些小区或公园的景观水及一些景观河道由于水质恶化,而影响了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经常遭到居民们的联名投诉,这样的结果与改善人们生活条件的初衷正好背道而驰。景观水容易变质的原因

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景观水,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1.小型的天然湖泊,如杭州的西湖和扬州的瘦西湖等;2.人造湖泊,如各大中城市公园内的湖泊;3.与房地产开发相配套的人造景观湖;4.各种景观用的河道。

导致以上几种景观水水质恶化的原因,总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种:

水源的条件差 一般景观水的水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自来水、河水以及地下水。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江河整治的力度,但由于河道受污染时间长且污染物成份复杂,因此现在我国几个主要水系的水质情况还不能达到景观水的水质要求。以上海为例,上海地处长江下游,上游大量富营养物质积聚在这一地区,形成上海水源中所含的氮、磷、碳和钾等元素偏高,这就很适宜于兰绿藻的生长。在一般情况下,在夏季上海的以自来水为水源的景观水只需七天就会变质,加上经常还有酸雨和降尘,使得上海景观水的质量先天就很差。

面污染源多 景观水的周围往往种植草坪、花卉和树木,水中也常常饲养一些水禽、鱼虾之类的动物,供人们观赏。由于雨水冲刷和浇灌水的渗透,会将植物中的各种氮、磷、碳、钾等营养物和肥料、农药以及树叶、枯草等“绿化废物”大量汇集到地势最低的景观水中,这些面源污染,使得水质进一步恶化。另外,动物的代谢物质也会加速兰绿藻的生长,使湖底呈厌氧状态,反过来又会使鱼虾因缺氧而死亡,腐烂的水生动物其蛋白质分解又使水质变臭,处于恶性循环状态。

而对于某些景观河道,由于周边居民和工厂的环保意识不强,经常会将一些生活或工业污水排入河道,这样的行为将给河道带来毁灭性破坏,必须加以制止。

人为的破坏 人们的不文明行为,也是导致水质恶化的原因之一。例如:公园内一些钓鱼的游客,为了使鱼上钩,往往会预先投入大量的“鱼窝”,以期吸引鱼群上钩。这种富含蛋白质的,过量的“鱼窝”沉淀在湖底,又形成了水质恶化的污染源。再如,有些公园管理人员通过卖给游客鱼饵来达到创收的目的。好奇的游客就毫无节制地以投鱼饵来取乐,造成的后果是,鱼儿因撑食而死,多余的饵料和死鱼一起成为水质的污染源。此外,在一些小区内,我们经常能看见一些清洁工为了方便,直接用景观水洗拖把或是冲洗地面上的污迹,用完后再直接将水倒回人工湖,这种行为也会严重地污染景观水。

另外,某些环保公司的“野蛮”施工也将导致水质恶化。在上海的一个小区,居民们一觉醒来发现本来还是好好的人工湖一夜间变红了,而且水中的各种鱼类都已全部“阵亡”。后来经调查发现,导致这起事故的原因是,承担人工湖保养工作的某环保公司为了图方便将本该全池喷洒的药剂,一次性倒入了人工湖,这使得药水成为了毒药,这些毒药从局部扩散到全池,最终导致了这幕好水变死水、活鱼变死鱼的悲剧发生。

设计的不合理 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公园或小区中,由于设计的不科学,人工湖中经常会出现死角,而死角中的水由于缺乏流动,往往最容易恶化。各种污染物将会沉积在死角处,并慢慢地污染整个人工湖,这使得死角成为人工湖的一个内部污染源,因此,在一个人工湖中如果死角越多,水质恶化得越快。

地下水的污染 随着工农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污染物(如氮、磷、重金属离子等等)渗入了地下,污染了地下水。如今我国地下水的污染已经相当普遍而严重,而大部分的景观水又是与地下水相通的,因此导致景观水的变质也是显而易见的。

蓝绿藻的入侵 蓝绿藻是景观水的头号公敌。由于蓝绿藻的孢子也可通过空气传播,因此它们可以落户于任何有水的地方。这种藻类繁殖速度极快,基本上每20分钟就可繁殖一代,而且藻类的繁殖生长要消耗大量的溶解氧,这样将会影响到各种水生动植物的正常生长,严重时,还会造成生水动植物因缺氧而死亡。大部分鱼类吃了这种藻类都不能消化。更坏的是,这种藻类死亡后,它所含的蛋白质很容易分解,并能产生有毒物质,当这些毒质浓度过大时,不但能毒死鱼类,就连家畜饮了这种水也会被毒死。但这种藻类真正的可怕之处是,它们可以从空气中获得繁殖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并提高这些营养物在水体中的含量,从而促进藻类的疯长,因此即使在没有任何外来营养物进入水体的情况下,它们会疯长。以防为主 防治并举

俗话说的好:“七分预防,三分治疗”,这个道理在景观水中同样适用。如果设计合理并能控制住污染源,这将大大降低治理的难度及成本。对于控制污染源,我们有如下建议:

1.选择好的水源,如果水源的水质不能达标,则应对水源进行适当的处理后,方可引入人工湖内;

2.如有条件,可在湖泊边设计排水沟,以防止绿化污水流入人工湖;

3.定期打捞漂浮在人工湖上的树叶、枯草等杂物,以防止它们向水中释放营养物质;

4.控制饲料的投加量,并要加强管理,以防止各种清洁污水流入人工湖;

5.对于景观河道,应加强对河道周边污水的管理及监督,防止生活污水或工业污水流入河道。

即使有了很好的预防措施,必要的治理还是不可缺少的。毕竟还是会有部分污染物进入水体,而且蓝绿藻从空气中获取营养物的能力是任何预防措施都无法阻止的。要保持好的水质并不是件简单的事,严格点说,是目前世界性的难题。

现在常用的治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引水换水方式

当水体中的悬浮物(如泥、沙、有机物)增多,水体的透明度下降,水质发浑时,可以通过引水、换水的方法,稀释水中的杂质浓度,以此来降低杂质的浓度,但是使用这种方法必须有充足的干净水源作保证。

2.循环过滤方式

在水景设计的初期,根据水体的大小,设计配套的过滤沙缸和循环用的水泵,并且埋设循环用的管路,用于以后日常的水质保养。和引水、换水相比较,虽然减少了用水量,但日常的电能耗费增加了,同时也增加了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的费用。

3.投加化学药剂

投加化学药剂,可以杀死藻类。这样虽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使水质变清,但久而久之,水中会出现耐药的藻类,化学药剂的效能会逐渐下降,投药的间隔会逐渐缩短,而投加的量会越来越多,药剂的品种也要频繁的更换,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也在不断地增加。

投加化学药剂虽然能使水体变清而且成本较低,但该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水质,相反长期投加还会使水质越来越差,最终使人工湖成为一潭死水。

4.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篇6:城市水

【中文摘要】水是生命的源泉,水也是城市空间的灵气之所在,是城市景观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以水为主题的开发和建设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周边河道保护与景观建设在许多城市发展很快。城市滨水景观在提升城市形象、扩展城市休闲空间,发展旅游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国内目前在城市滨水景观方面的研究大多是从城市发展、城市设计和城市生态规划以及生态安全策略等角度来展开研究,缺少对城市空间水系本身的认识以及对城市发展影响的研究,因此本文从城市发展中水系的自然属性的观赏性和滨水景观的休闲性出发,分析它与城市发展及景观规划设计的关系,从而构建了发展中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框架和基础。论文在研究滨水景观理论的基础上,采用了理论联系实践的研究方法,结合杨凌示范区一河两岸工程的规划项目,即以中国农科城——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南部的渭河滨水景观设计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探析性研究。第一发展中城市河道滨水景观开发与建设的一些方法和规律;第二分析研究城市河流的自然形态、城市滨水景观的组成、基本特征以及城市滨水区的安全与城市发展、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关系;第三水域景观的文化性研究;在此...【英文摘要】Water is the source of life, the aura of the urban space, and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in the urban

landscape,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about water attracted vast attention, and with the growing of urban construction scale, the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urban landscape around the river is developing rapidly in many cities.Urban waterfront landscape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urban image, expanding urban leisure space, and developing the tourism ect.Domestic pres...【关键词】滨水景观 城市 设计 生态 渭河

【英文关键词】waterfront Landscape city design ecology Weihe River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Q2:139938848

【目录】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4-5

ABSTRACT5-6

摘要

1.1

第一章 综合概述10-14

1.2.1 功能作用

研究背景1010-1111-12况12-1413-1414-18

1.2 研究意义10-12

1.2.2 生态意义111.2.3 景观休闲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1.3.2 国内研究

1.2.4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121.3.1 国外研究12-13

第二章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理论研究及规划设计原则2.1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理论研究14-16

2.1.1.1 基本概念14

2.1.1

园林美学理论142.1.1.2 园林

美学在滨水空间中的应用142.1.2 景观美学理论

142.1.2.1 基本概念142.1.2.2 景观美学在滨水空14-16

2.1.4.旅游2.4.1.2 旅

间中的应用14美学16

2.1.3 景观生态学

2.4.1.1 旅游美学的实现方法16

游美学的体验空间16-18

2.2 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2.2.2 地方性

2.2.4 第三章

2.2.1 以自然为主的原则16-17

和文化性的原则17人性化设计的原则

2.2.3 生态优先的原则172.2.5 安全性原则17-18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实例研究分析——以渭河杨凌段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为例18-4120

3.1 基本概况18-24

3.1.1 水资源情况

3.1.2 政策条件203.1.3 “一河两岸”开发必要

3.1.5

性分析20-22气候与水文因素分析23思24

3.1.4 地质地貌的分析研究22-2323

3.1.6 自然资源的分析

23-24

3.1.7 人文资源因素的分析3.2 总体规划构3.2.2 营造城

3.2.1 功能与休闲景观相结合24

市周边的生态长廊2425

3.2.3 景观规划体现地域特色

3.3.1 规划设计依据25-26

3.3.3 设计原3.3.5 规划分析

3.4.1 多

3.3 总体规划设计24-283.3.2 设计理念——回归渭河

则26-2728

3.3.4 规划指导思想27-28

3.4 渭河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28-29

维借景——局部特色设计方法29质景观设计为辅2929

3.4.2 以植物设计为主,硬

3.4.3 弱化建筑景观,强调农耕景观

3.5 景观分

3.4.4 强调乡土景观,弱化现代景观29

区规划设计29-32草芬芳区30区30313232-3333-3434-4134-4141

3.5.1 水域观景区29-30

3.5.2 野

3.5.3 亲水景观区3.5.4 芦苇荡景观3.5.6 农田景观区3.5.8 林地景观区3.6.1 护栏

3.5.5 荷花苑景观区30-313.5.7 湿地公园景观区31-323.6 安全设计与园林设施32-343.6.2 休息设施333.6.4 照明设施34

3.6.3 环保设施3.7 植物的种植设计

3.7.2 树种的选择4.1 本文的主要结论参考文献43-46

附表

3.7.1 植物种植的原则34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41-434.2 本文的创新点41-43

致谢

49-50

图46-4951

篇7:改善城市水生态,建设美丽新贵阳

内容摘要:当今国内的竞争中,城市间竞争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一张优秀的城市名片,将给一座城市带来无限的商机,为一座城市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然而水作为有限的基础性资源,必将成为一座城市“自我推销”的名片之首。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征程中,在区域协作和全国视野下,贵阳被赋予的使命是“做表率、走前列”,承载着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省份突围和跨越的引领带动期望。秉承“知行合一”思想,承载“协力争先”期许的贵阳,正以产业、自然、社会发展的和谐开局,演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三重奏”。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高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在我市良好生态建设大环境下,做好水资源规划,实施水资源“三条红线”控制,不断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关键词:城市水生态规划建设控制

十八大的顺利召开,如一阵春风,振奋人心。举国上下,掀起了学习热潮。号召党员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提高运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导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十八大报告重点阐述的五个重要创新,其中之一就是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独立成章,并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足见生态文明建设的凸显地位。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在此简要谈谈城市水生态对建设生态文明的作用。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目前,全球已有许多城市正在按生态城市目标进行规划建设,部分城市在改造和恢复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虽然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对其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城市水生态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托于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水生态其独特的内在属性和功能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健康性。由于城市快速发展对水资源和水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何保护和恢复水生态的功能、景观、乃至人文历史等特征也受到了高度的关注。同时城市水生态是城市生态和文化的灵魂。良好的城市水生态是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之一,是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主要抓手。建立和恢复城市水生态既保护了城市特色景观和城市的未来和繁荣,同时保证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近20 年来,由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加。水资源短缺造成的水源性缺水和水环境破坏造成的水质性缺水共同构成了城市的用水危机,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和经济的发 展,更损坏了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很多,但与城市在水生态规划和保护方面的观念和方法有着不可回避的关系。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国家,城市缺水问题尤为突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剧。与此同时,水价不合理、用水效率低、水污染严重和洪涝灾害等问题也十分突出。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贵阳市作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组建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将环保、园林、能源、水环境等融为一体,强化两湖一库管理,大力开展湿地建设,开创了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我们应不断完善雨水收集体系,推进中水回用,提高水资源可利用率;加强对雨水、中水生态系统的改造和利用。加强中水回用、雨水收集、径流汇集等多渠道水资源开发,创造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城市水生态结构。同时需提高城市水体储蓄能力,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通过水生态的建设有效提高环境湿润度,并吸纳和阻滞各种起尘,有效地改善大气环境。同时可以汇集雨水,涵养水源,有效地缓解地下水漏斗的继续扩大,促进地下水的回升,提高城区水资源存量,缓解我市水资源短缺,有效促进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以提高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水生态、绿化作为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城市水生态的规划建设能够健全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为我市居民的休闲、娱乐提供必要的、舒适的、高品位的水空间。同时,水生态与绿化的结合可以营造出良好的环境,对于培育生态的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水生态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考虑城市生态问题,也

要对供水安全保障及防洪排涝等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水生态建设提高水体的各项功能,减小各项灾害对城市的威胁。

篇8:中小城市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初探

关键词:中小城镇,滨水空间,开发,设计

1 概述

社旗县历史上以刘秀聚兵“赊旗”而得名, 其地处河南省西部, 南阳市东部, 距离郑州与南阳分别220 km与45 km, 交通便利。城市总面积1 023 km2, 总人口65.8万人。规模上属于典型的中小城市。近几年来社旗县由于人口扩张与旧城历史保护需要, 以往的主城区也就是现在的社旗旧城已无法继续作为城市中心延续, 于是拟定在旧城西面即赵河沿线规划新城, 将城市中心向西移动, 减缓旧城压力, 也为日后的城市历史街区保护腾出空间。这次的赵河南岸规划区面积约为0.74 km2, 与赵河公园、赵河北岸政府区并列是西城先行开发的三个项目之一。

2 中小城镇滨水空间的特点

2.1 开发规模小, 功能需求大

由于中小城市在经济实力与城市空间上的限制, 其滨水空间的开发量来说一般不可能与上海、武汉、重庆等这样的大型城市相比。其开发规模一般较小, 以这次社旗的滨水城市设计来说, 总开发面积仅为0.74 km2, 其中还包含了相当一部分道路面积。但是考虑到中小城市的发展需求以及人口规模, 滨水区的建设往往负担了城市休闲、居住、商业、办公等等多重功能, 可以说是“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因此在不大的规划空间内, 合理布置功能结构来满足城市的功能需求是中小城市滨水区开发所要面临的问题。

2.2 水体规模小, 自然生态脆弱

中小城市中的水体一般不大, 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不强。加上政府财政有限, 因此一旦在开发中使滨水区的自然生态遭到破坏, 想使其恢复几乎是不可能的。

针对这种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就要求在中小城市的滨水开发中, 自然生态的利用要慎之又慎, 不要随意的改变水体周边的自然环境, 以免造成毁灭性的伤害。

2.3 具有整体性开发优势

中小城市的开发大多属于拓展性的新区开发, 因此政府可以统一力量进行整体性协调。赵河南岸规划区就属于社旗西城区总体规划的范围之内, 在总体规划的约束下, 整个新区能够保持较为统一的风貌与肌理, 同时也不会像大城市那样受到大量已建项目或旧城拆迁的影响。但同时这也要求在规划中需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为未来城市的发展做出导向。

3 总体开发思路

基地地处西城区规划西南角, 北临赵河公园与政府区, 并有一条滨河路穿过, 西面临规划中西环路, 南面则临长江路, 而最北面与12号路相临, 并与新城规划政府区相接。

3.1 扩大滨水景观优势

基地占据了赵河滨水区最好的一块空间, 景观资源十分好, 但如果仅仅对沿着河岸进行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就岸建岸”使景观资源独享的话, 虽然一时间可以使规划区滨水空间价值增值, 但是长远来看, 这样不利于整个基地的发展, 也不利于未来地区周边的发展, 因此处理好滨水带景观价值利用与场地以及周边区域整体持续性发展之间的矛盾就很重要。于是在设计中制定了滨水景观资源扩大化的原则, 力图将景观资源辐射到整个场地, 使基地整体受益的同时, 也避免了对沿河线的过度开发。

3.2 构建城市滨水活力新区

根据对赵河南岸城市规划区的要求——完善城市的功能布局, 强化“生态、文化、现代”的全新的城市发展方向;疏解旧城人口;带动西城区城市建设的发展, 推进西城区的城市化进程。设计之初就将本基地规划定位为城市滨水活力新区。

城市滨水活力新区是指与城市联系密切, 能够促使并延续活动发生的滨水综合功能区段。而本规划区所处地域正是未来西城区的核心, 未来居民的休闲、娱乐、商业、居住等功能势必会汇集于此, 融合好这些功能将是打造滨水活力新区的关键。

3.3 合理布置空间结构与开发强度

滨水区沿线由于其较高的景观价值, 往往会有较大开发力度, 因此时常会看见在滨水沿线高楼林立。这样的做法虽然提高了滨水区的商业价值, 但是高层建筑的布置却会对底层步行环境造成比较压抑的氛围。因此在空间结构上, 赵河南岸的城市设计采用了层级结构, 不是一味在沿河线形成高层高密度区, 而是在建筑层高上层层后退, 使高层建筑与沿河线之间形成一个多层建筑带的缓冲区, 避免了高层建筑对于沿河步行环境的不利影响。

3.4 保持城市肌理整体性

大型城市的滨水区开发由于规模大、跨度广, 再加之受到场地经济与功能的影响, 导致其肌理往往不能和原有城市进行协调。而中小城市由于具有整体性开发的优势, 城市肌理可以统一规划组织, 因此容易使其城市风貌得以延续。在赵河南岸的城市设计中, 将肌理与河岸北面的政府规划新区进行协调统一, 而政府新区在之前的规划中又对旧城的肌理进行了延续, 因此逐步形成了“一脉相承”的肌理构建模式, 为日后其他新区开发埋下伏笔。

4 开发策略

4.1 合理分布功能区

根据功能定位, 赵河南岸规划区将比邻赵河公园成为一个集合商业、休闲、娱乐、居住、办公、教育等各项功能的综合性区块。根据这一要求, 同时考虑到各项功能的不同空间需求, 于是将功能在场地上进行了结构上的重新组合 (见图1) 。

1) 沿河岸利用赵河公园的天然优势布置步行休闲娱乐广场区。2) 靠近河岸线结合滨江路形成多层建筑商业步行街, 与沿河岸娱乐广场区形成功能互补。3) 商业步行街区之后的基地中间带, 构建城市居住区与学校, 利用基地两旁的商业与公建弱化场地周边交通干扰。4) 靠近长江路一线, 形成城市办公商务高层建筑区, 避免了其对滨水区步行休闲娱乐区的影响。

4.2景观上以“渗透”方式将滨水景观优势扩大化

设计中为了使滨水景观资源优势扩大, 利用通廊将其“渗透”进场地内部, 使景观视线能利用这些通廊进行延伸, 令相对离河岸较远的居住区与商务区也能享受到滨水景观。同时这些穿插于场地中的景观通廊, 也形成了数个景观节点, 结合场地规划空间, 丰富了场地的空间形式。

4.3生态上对滨水原生态进行保留

为了避免对河岸进行大规模开发导致滨水生态遭到破坏, 滨水休闲广场区只进行了少量的改建, 形成部分市民活动广场与观景平台。同时不采取“大刀阔斧”的方式来改造滨水的自然环境, 力图保持自然生态的原汁原味。

在市民滨水活动广场区的设计上鼓励各种活动的亲水性, 保证人与水有充分的接触, 同时控制人工环境的规模, 营造富有硬质和软质变化的滨水边界, 并且运用恰当的照明和景观, 勾勒滨水岸线的曲线, 最后结合赵河公园的公共资源, 利用台阶与坡道将广场区与公园进行适当衔接, 从而扩展了滨水活动空间, 同时避免了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与浪费。

4.4经济上利用整体开发优势实行可持续开发理念

土地开发的可持续性理念即上一个阶段的土地收益必须能够满足下一个阶段的土地开发收入。在可持续性土地开发中第一阶段收益可以满足第二阶段投资的基本需求, 从而不需要第二阶段的开发再额外投入资金, 而开发具有连续性与同一性, 即第n+1 (n≥1) 阶段可以满足下一阶段的开发投资需求。

5 结语

滨水资源是一个城市最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对其城市建设、自然景观、生态保护等各个方面的研究也在日益积累。然而人们在研究中往往都是着重于当今国内外大城市的大规模滨水开发项目, 忽略了近几年来在城市化进程中高速发展的中小城市的滨水开发需求。而这些城市如果应用这些大城市的开发模式与经验显然是不适合的, 因此对中小城市滨水空间开发的针对性研究就迫在眉睫, 希望本文能够抛砖引玉, 使更多学者关注到这项研究中来。

参考文献

[1]王海龙.滨水区城市设计特点与策略[J].西昌学院学报, 2007 (8) :35-36.

[2]陈友荣.城市滨水活力区规划的研究——以福州大桥头片区城市设计为例[J].福建建设科技, 2009 (7) :25.

[3]云迎霞, 李晓峰.城市滨水区开发功能定位研究[J].城市与环境, 2006 (3) :12-13.

[4]钱欣.城市滨水区设计控制要素体系研究[J].中国园林, 2004 (10) :113-114.

上一篇:卫生院医保管理制度下一篇:初二英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