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维护青少年权益机制

2024-06-14

健全维护青少年权益机制(共8篇)

篇1:健全维护青少年权益机制

健全机制维护青少年权益

一、广泛开展青少年普法行动。一是积极拓展普法宣教活动新领域。依托学校、社区、城市志愿服务站点等载体,坚持日常宣传与节点宣传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宣传相结合,广泛开展“两法两办法”宣传活动,全面加强普法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关爱青少年、保护青少年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深入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联合县法院、司法局、教育局等部门深入开展以“开展法制教育 创建平安校园”为主题的“法律进校园”法制教育活动。通过警示教育、法制报告等形式引导青少年加强法律意识。2009年9月16日,团县委、县法院、司法局、教育局在勉县定军山中心开展了法制进校园活动,现场对李某等三名曾多次在定军山中学实施抢劫的犯罪嫌疑人进行了公开审判,并通报了三名犯罪嫌疑人的案情和审判结果,对广大在校生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随后做了《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和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违法与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的法制报告,他们结合在校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和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行为习惯及多年来的办案经验,认真分析归纳了未成年人犯罪的表现形式,并指明了青少年自我维权的方法、措施及途径。三是广泛开展复合型团队干部建设活动。坚持不懈的开展团队干部培训,以培养复合 1

型团队干部为目标,在培训中增设法律培训、心理辅导培训等内容,切实增强团队干部的工作能力,全县各基层团队干部,通过以团队活动形式,通过板报、墙报、标语宣传、校园小广播讲法等形式,向广大青少年宣传“两法两办法”。还有学校还开办了家长学校,向学生家长讲授“两法两办法”,收到很好效果。勉县陕硬九年制学校与勉县110报警中心联合开展110法制学校,组织学生参观110报警中心,学习法律知识也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协调运作,提高青少年维权工作水平。青少年维权工作涉及面广,只有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密切配合,协调动作,才能扎实有效推动维权工作健康发展。一是开展“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为了深入贯彻“两法两办法”,全面提高我县青少年维权工作水平,为青少年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团县委开展“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县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等单位迅速启动,认真总结本单位多年来开展青少年维权工作经验,结合各自实际,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创建活动。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县法院褒联法庭、县检察院诉讼科被表彰为市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县法院高潮人民法庭、县公安局武侯派出所被表彰为省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二是综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配合县委宣传部、教育局、公安局、文化局等9家勉县网络文化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全县60多家登记注册的网吧从网吧证件是否齐全、有

效,是否滞留未成年人上网,是否超时经营,是否使用网络实名卡,是否按照监控摄像头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检查。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协同公安局、文化局、教委、工商局等相关部门,对校园周边的音像出售网点、游戏厅、歌舞厅、台球厅等场所进行了清理整顿。促进校园周边环境秩序得到改善,维护了青少年合法权益。联合县禁毒办,开展禁毒法制宣传,提高青少年对毒品危害的认识,使青少年远离毒品。三是加强舆论监督,取得社会支持。

三、依托希望工程积极募集各类社会捐款,加强对弱势青少年群体的关注。深入开展“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关爱留守儿童、爱心助成长”、“大手拉小手、爱心送温暖”、“献一份爱心、圆一个大学梦”等工作,密切关注弱势青少年群体、留守儿童、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为青少年的成长成才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畅通反映青少年利益诉求的渠道。扎实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简称面对面)活动,在活动中注重突出重点,抓好“听”和“说”两个关键环节,着力加强“听”和“说”的机制建设,深入广大普通青少年开展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座谈、“面对面”访谈等方式,了解掌握不同青少年群体的利益诉求,争取人大、政协有关部门的支持,通过组织渠道联系邀请代表、委员参加“面对面”活动,畅通反映青少年普遍性利益诉求的渠道,切实代表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五、工作思考

1、青少年权益工作存在社会化动员不够充分的难点。过分依赖政府而忽视社会力量的参与,服务青年的组织主要以政府组织为主,对动员社会化机制启动的不够充分。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学校,寻求权益保护的途径也主要是家长、学校和司法机关,对于其他社会组织一是宣传影响力不够,二是服务青少年成长的社会化动员整体机制和格局还没有形成。

2、服务青少年的体系有待加强。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需要社会多方面的综合保障。一方面是政府服务青少年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备,团县委虽然发挥了综合协调的部分作用,但是从青少年的权益工作的管理到服务仍存在工作的单一性和针对性,举办的活动类型虽然丰富,但是联合的部门、联动的机制发挥的还不够。另一方面,社会服务青少年权益工作的综合体系没有形成,非政府组织、公益组织、志愿者协会服务青少年权益的工作有待进一步整合、形成总体合力。

3、服务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形式和手段有待丰富。虽然在近年来团县委的青少年权益工作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肯定和认可。对于自身权益保护的未来走势,青少年们的态度较为乐观。但是大部分青少年仍处于“对自己的权益有些了解,但被侵权时一般不会采取行动维护或者是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阶段,因此,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可谓是任

重而道远。团县委青少年权益工作的人员和工作力量还存在局限性,在服务青少年的手段和形势上不够丰富。全社会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注他们合法权益,不仅要从社会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更要从青少年自身的需求出发,合理引导,因材施教。

青少年的基础性和未来性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少年强则国强,只有真正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才能创造出一个更有希望的未来世界;只有以改革发展的勇气,才能与时俱进地推进新时期的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只有真正地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才能将工作做到青少年的心灵深处,赢得青少年的支持和拥护;也只有真正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做好青少年的权益维护工作,才能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此外,当代青少年的生存与发展压力较大,扩大就业、优化成长环境等青少年合理的经济、文化需求尚得不到充分的满足,还需进一步优化青少年的成长成才环境,为把勉县建成陕西强县提供强大的青年力量。

篇2:健全维护青少年权益机制

新塍镇 闾斌

[提要] 中国的现实问题重中之重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根本是农民权益问题,农民权益维护和保障的关键在于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嘉兴市作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先行区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日趋加快,关注广大农民的现状,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事关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应从大局的角度出发,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完善各项制度,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的各项权益。

一、历史背景:

1998年10月,江泽民同志在嘉兴视察时,发出了“沿海发达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号召。2004年3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深入嘉兴基层进行了为期4天的蹲点调研,明确指出“嘉兴2003年人均生产总值已超过3000美元,所辖5个县(市)在全国百强县中都居前50位,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比较好,完全有条件经过3-5年的努力,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

嘉兴市委以2004年1号文件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纲要》,在城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等方面实施“六个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开始全面推进。2008年,嘉兴市委1号文件印发了《嘉兴市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地行动纲领(2008―2012年)》及七个推进体系实施方案,省委、省政府将嘉兴列为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在浙江省发改委的具体指导下,制定了《嘉兴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框架方案》和《关于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嘉兴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迈入了向纵深推进的新阶段。

二、主要做法与阶段性成效:

2008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嘉兴被列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根据总体框架方案的要求,全市上下高度重视,精心部署,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迅速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健全了试点推进机制,形成扎实的思想和工作基础,积极稳妥地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一)将城乡一体化发展、富民强市作为重要战略目标和工作主线

嘉兴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一方面,发达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城乡结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整个经济社会结构变革的最为重要的变量。嘉兴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住嘉兴市新阶段的时代特征,充分认识到了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所采取的各项措施都围绕着建立统筹城乡发展、富民强市的长效体制机制这一战略目标展开,这从根本上保证了嘉兴市统筹城乡工作的正确方向。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将经济发展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坚实基础

嘉兴市委市政府非常注重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因地制宜推进不同的产业发展战略,为统筹城乡发展改革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嘉兴市一方面注重加强城镇工业、商业功能区建设,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生态高效都市型现代农业。

(三)加强规划,将规划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龙头

嘉兴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了规划在统筹城乡发展改革中的龙头地位和事半功倍的重要作用,所有的工作都以规划为先导,全力提升规划的理念和定位。嘉兴市委市政府率先编制完成了《嘉兴市总体规划》,实现了规划市域全覆盖;编制完成了新一轮《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实现了规划城乡全覆盖。嘉兴市按照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对照现代城市、现代家园、现代市民的标准,推出了“1+X” 新型镇村布局规划,着力打造现代新市镇和城乡一体新社区。

(四)创新开展“两分两换”,将优化土地使用制度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核心内容

土地资源是目前制约大多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嘉兴市政府结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着力开展了“两分两换”工作,使土地使用制度得到不断优化,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环节。所谓“两分两换”就是按照“土地节约集约有增量,农民安居乐业有保障”的总体要求,以“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农村人口要素集聚,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根本目的,将“宅基地与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以承包地换股、换租、换保障,推进集约经营,以宅基地换钱、换房、换地方,推进集中居住,转换生活方式”。

通过“两分两换”改革试点,目前嘉兴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多重效果已初步显现:一是镇村整体布局全面优化;二是新农村建设路子得到拓展;三是土地节约集约效果明显,以姚庄镇为例,公寓房安置可使户均节约土地0.8-0.86亩,节约率达到了74.2%;四是农民财产性收入切实增加,尤其是住房资产增值明显。

(五)以“一改”带“九改”,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系统推进与综合配套

具体而言,“十改联动”是指在以“两分两换”优化推动使用制度加快推进的同时,联动推进就业、社会保障、户籍制度、新居民管理、涉农体制、村镇建设、金融体系、公共服务、规划统筹等九项改革,加强城乡发展的综合配套与良性互动。

一是统筹城乡就业改革稳步推进。实施城镇零就业家庭“出现一户解决一户”的动态管理,开展创建充分就业村试点,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政策和服务体系。

二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深入。嘉兴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从制度层面构建了“全民社保”体系,2007年9月3日,市政府印发了《嘉兴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把城乡居民全部纳入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实现了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截至今年6月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达26.5万人,制度全覆盖逐步向保障人群全覆盖转变。

三是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基本建立。2008年10月1日户改实施,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和户口迁移制度,户口性质由按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划分统一为按居住地登记来划分,并逐步改革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相关政策。

四是居住证制度改革加快推进。设立新居民事务局,根据新居民年龄、学历、技能、在嘉兴居住时间和行为记录等情况,分别发放临时居住证、普通居住证、专业人员居住证,进行分类管理。同时,探索设立政府按揭担保基金,鼓励新居民购房安居。

五是涉农工作管理体制改革稳步实施。成立市委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实行市农办与市农经局合署办公。率先在全省组建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简称农合联),县(市、区)农合联组建率达到100%。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组织建设,七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了土地流转和产权交易中心,39个镇(街道)、402个村已建立服务组织。

六是新市镇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制定实施了以“权力下放、超收分成、规费全留、干部配强”为主要内容的强镇扩权,24项县级部门权限以授权、委托等方式下放,镇级财政收入以07年为基数新增部分的70%以上留镇,相关规费比照县城收取和留用。

七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制定出台加快地方金融体系建设等意见,成立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和置换担保贷款试点,探索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

八是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环保等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实行就业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等区域政策统筹和财政差额结算。

九是规划管理体制得到完善。成立市域规划专业委员会,建立“统分结合”的规划管理体制,对区域总体规划和重大基础设施、跨区域建设工程、重大公用事业项目的规划实行统筹管理。

(六)构建工作体系,健全工作机制,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组织保障

嘉兴市政府根据形势要求,及时调整建立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体系,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7个推进体系专项工作组,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 长,相关部门具体负责。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组定期召开例会,抓好工作部署,研究政策意见,坚持试点检验,协调解决问题。同时,设立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沟通协调。各县(市、区)、镇(街道)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组,确保综改试点工作顺利实施、稳步推进。

(七)强化政策配套,创新改革举措,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政策保障

嘉兴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减免“两分两换”试点相关规费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农民改造集聚加快现代新市镇和城乡一体新社区建设的意见》等近10个政策文件,加大资金筹措、融资担保、规费见面、贷款贴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社会保障和就业创业等扶持力度,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有力推动了“两分两换”、农房建设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

(八)采取试点先行,因地制宜推进,注重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方法策略

嘉兴市在全市七个县(市、区)先后启动了9个“两分两换”试点,除市本级两个区外,原则上各县(市)只启动1个。试点镇的选取充分考虑了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实力、区位条件、领导班子等。为确保试点进度和质量,嘉兴市还建立了专项督察、情况和进度报送等制度,定期组织赴各县(市、区)开展督促和指导,并根据试点进展情况及时召开试点工作交流会,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

三、存在的问题:

当前,嘉兴市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事关广大农民权益的一些问题仍殛待研究解决:

(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对农村的固定资产投资较小,全省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一是基础建设投入不平衡,城市投入的总量高于农村;二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广大农村不能分享城市的优质 教育资源;三是医疗卫生水平不平衡,农村医疗卫生体系远远滞后于城市;四是科技文化水平不平衡,科技文化事业的投入、应用推广等城市大大超过农村。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刚刚起步,无论是覆盖面还是保障水平,都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平衡阻碍了农村的快速发展,扩大了城乡间发展差距,制约着城乡统筹发展。

(二)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性障碍突出,农民市民化速度缓慢。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制度障碍,削弱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已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瓶颈。一是户籍制度改革不彻底,制约城乡二元结构的改变。二是土地制度不健全,农民没有实现居住性转移。三是社会保障制度有待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还没有全覆盖。四是公共财政体制不完善,基层财政转移支付面临诸多问题。与此同时,不平等的教育体制、歧视性的就业政策等制度层面的制约因素,以及城乡就业结构性矛盾、农民非农就业的适应能力、就业和收入的不稳定等其他方面的因素,都制约着农民市民化进程。

(三)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相关政策和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但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需要下更大决心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切实向农村倾斜。在规范转移支付、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加强政府支农资金管理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一些涉及统筹城乡发展的深层次改革,如推进大中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统一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形成促进农村土地依法流转的机制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四)农民的民主权利和财产权利尚未得到切实保护,侵犯农民权益问题时有发生。农民土地权益尚未得到有效保护,低价征收征用农民土地、补偿不到位等问题较突出,征地纠纷频繁发生。农民工的权益保障还不到位,农民工工资水平较低,最低生活保障、工伤保险、子女教育、廉租住房等权利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加强政府支农资金管理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四、保障农民权益的途径:

(一)提高对保障农民权益问题的认识。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农民权益也就是一个国家公民应当拥有的权益,它体现在多个方面,不仅包括经济权益,还包括政治、法律、社会保障以及精神权益等多个方面。我们要转变观念,给农民一个真正的国民待遇、公民待遇。另一方面,全社会、各方面都要高度重视保护和尊重农民权益问题。“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保护和尊重农民权益不仅仅是党和政府的职责,一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都有保护和尊重农民权益的责任和义务,全社会、各方面都应当去做对保护和尊重农民权益有益的事,而不应当相反。

(二)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保障制度。一是要彻底改变就业中重城镇、轻农村的就业制度和政策,将城乡居民的就业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纳入整个国家的就业计划,统筹兼顾,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二是要在农业内部、农村区域内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我国人力资源十分丰富,农村劳动力队伍庞大,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进入城镇是必要的,也是应当支持和鼓励的。但是,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就业岗位在农业、在农村,农村劳动力都向城镇转移、都涌向城市,是不现实的,这是国情所定,这也是国家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需要。三是要为农民非农就业提供更多的引导、支持和帮助。农民是一个弱势群体,其自身的非农就业能力普遍不高,需要政府、有关方面和全社会来为其提供用工信息、进行岗前培训、减少各种手续、给予相关优惠等方方面面的支持和服务。四是要尽快解决农民工权益缺失和权益受侵害的问题,通过实现农民工和城市籍工人同工同酬、同工同时、同工同权的就业目标。

(三)建立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一是建立针对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强化用人单位用工过程中的安全保护措施;二是建立针对农民工的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的保障机制,实现与城镇医疗保障制度并轨;三是根据农民工的不同情况将其纳入有差别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拥有比较稳定职业且已在城镇就业较长时间的农民工,应该 将他们纳入城镇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对无稳定职业且流动性较大的农民工,则可制定一定范围内、不同档次的缴费率供农民工自愿选择,同时规定凡雇用农民工的用人单位必须根据农民工所选择的缴费率缴纳相应档次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四是要尽快建立失地农民、无地人口的保障制度。对国家建设确需占地而失地的农民,要在逐步提高补偿标准的同时,创新补偿方式,让失地农民有一个稳定的就业岗位和生活来源。对因土地承包制度、结婚生育以及其它正常原因形成的无地人口,也应着手研究和制定适宜的补偿或保障制度,切实解决好无地农民、无地人口的生计问题。五是要尽快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基本救济体系。

(四)建立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制度。一是要逐步建立起国家财政与社会慈善行为相结合的法律援助模式,强化国家对农民法律援助的责任,解决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法律援助受到制约的问题,使对农民的法律援助有必要的基础和条件。二是司法部门在承接农民、农民工的诉讼请求时,应在坚持秉公执法的前提下,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方便。三是有关组织、协会(如妇联、工会、产业协会)应为农民、农民工的诉讼请求提供各个方面的帮助。

篇3:健全维护青少年权益机制

早在上世纪80年代, 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移, 城镇集体经济遇到严峻挑战。沈阳联社作为10个重点联社之一, 积极参与和组织了全国大中城市轻工集体经济研讨会, 20年来, 经过16次全国性研讨活动, 为探索城镇集体企业克服困难, 摆脱“二国营”管理模式, 深化企业经营机制改革、产权制度改革, 发展多元投资主体的新型集体经济等作出了积极努力。在多年实践中, 沈阳联社在解决集体职工就业、强化集体资产管理等方面, 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一整套管理办法, 受到上级组织和兄弟联社的广泛好评。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特别是政府机构改革, 企业转属、转制, 联社的工作和联社事业的发展受到一些影响。尽管如此, 沈阳联社在上级组织的关怀支持下, 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 虽经几次机构改革, 但联社的牌子没有丢, 联社的组织机构依然存在。前不久, 市经信委党组调整了联社主要领导, 由马凤君同志主抓联社全面工作, 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 即召开了七届四次理事会, 确保了联社组织机构的完整和联社理事会职能的有效发挥, 充分说明全国总社、省联社和市政府对沈阳联社工作的高度重视。

最近几年, 沈阳联社在上级政府和组织的领导支持下, 紧密围绕联社组织的运行、联社资产的管理、联社资产的保值增值、职工队伍的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联社资产的管理, 维护联社资产合法权益, 保障资产的完整性, 确保联社资产未出现新的流失

针对联社目前的资产状况和经济运行情况, 从2005年起, 沈阳联社以夯实联社经济为突破口, 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 对历史上形成的债权债务及原始凭证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 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联社资产开展了清理核查工作。在此基础上, 对联社投资的若干项目逐项进行核实, 履行相关手续, 按轻重缓急进行分类处理, 确保资产的完整。

2006年2月, 针对2003年联社投资的大庆名都生态园项目的经营状况, 联社有关领导先后多次赴大庆进行考察调研, 鉴于大庆名都生态园经营每况愈下、亏损严重的实际情况, 经董事会研究, 同意以1300万元价款出让。经市经有关委领导批准, 沈阳联社和另外两家投资方与大庆市新绿阳春餐饮有限公司签订了《大庆名都生态园转让协议书》。当年收回投资80万元, 使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也使联社投资损失降到最低点。

2006年3月, 针对联社与台商开展的PLED照明产品引进项目先期投资用于购买专利的600万元款项进行追索。经过联社领导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 港商陈克英以新港澳大厦12F (1106.43平方米) 房产抵债, 偿还所欠款项。联社委托会计师事务所立即进行资产评估, 并组织专人办理房屋产权过户手续, 确保了联社资产没有流失。

2006年5月, 深圳兴华实业股份公司召开股东大会, 沈阳联社作为股东之一参加了会议。会议专题研究了股份转让事宜。深圳兴华公司组建于1982年, 是由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发起, 吸纳全国部分省市轻工联社及企业参股的股份制公司。沈阳联社于1983年投资参股, 通过几年的资本运营和公司配股, 到2006年沈阳联社在兴华公司所占股比1.23%, 折本位金额180.91万元。由于第一大股东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转让所持股份, 与会的26个股东单位一致同意将其所持股份一并转让。截止年底, 沈阳联社收回股本金108万元, 股权增值收入142万元, 共计回款250万元。

2007年, 沈阳集体联社企业 (集团) 有限公司所属铁西区北二路再就业服务中心, 因铁西区政府规划改造被强拆。联社领导会同经委领导积极与铁西区政府就经济补偿事宜进行协调, 最终联社获得拆迁补偿款432万元。

2006年, 联社与熊岳国土资源分局就联社所属熊岳培训中心欠缴土地使用费及补办新版土地使用证等事宜进行沟通, 经过努力, 办理了新版土地使用证, 保障了熊岳培训中心资产的完整性。2008年上半年, 熊岳培训中心因当地政府实施旅游项目开发进行动迁, 围绕经济补偿问题, 联社多次与当地政府进行洽谈, 针对对方提出的补偿条件, 联社聘请省评估公司重新进行了资产评估, 双方经过反复协商, 初步达成共识。联社获得经济补偿1270万元, 比当地政府给出的补偿费多出500万元。目前已经到账290万元。

二、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 抓好各种史料的收集整理、登记建档工作, 有重点地开展清欠工作

几年来, 联社对历年在资本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有关协议、合同、会议纪要、信函等资料进行了认真整理, 做到不丢不漏, 健全完整, 有据可查。同时, 对多年形成的企业占用联社资本, 做好产权关系界定, 按历史背景和现行政策, 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对近几年新形成的债权关系, 摸清资产底数, 保持债权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按有关政策开展清理工作。自2005年起, 先后对沈阳北方交通工程公司、沈阳木工机械厂、沈阳手表厂、沈阳市鞍座厂、沈阳金属材料厂、沈阳市大东区工业总公司等单位占用联社资金情况进行了清理。2006年通过清欠, 收回资金34.8万元;2007年清理陈欠, 回款38万元;2008年对金属材料厂190万元欠款进行清理和追索, 收回凯迪拉克越野吉普车一辆 (折价102万元) , 红旗世纪星轿车一辆 (折价18万元) 承兑汇票10万元, 共计130万元。

三、加强现有固定资产的管理, 做到管住、管好, 并通过市场化运作, 不断创造应有的经济效益, 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几年来, 联社先后对沈阳新港澳国际大厦12F、领事馆对面房产、北市场洗浴中心、联社办公楼空余房间及车库实行对外招租, 并按市场机制调整出租收益率。截止目前, 这些房产全部完成对外出租, 出租率达到百分之百, 使闲置房产得到有效利用, 也为联社增加了收入。2005年房租收益50万元;2006年房租收益62万元;2007年房租收益83万元;2008年房租收益85.9万元;2009年房租收益100.3万元;2010年房租收益100余万元。

四、做好联社日常社务工作, 加强与全国总社的联系, 密切与兄弟省市联社的交流, 拓展沈阳联社的对外影响

几年来, 沈阳联社始终保持着与全国总社及有关省市联社的广泛联系。作为总社的理事单位, 积极参加总社举办的各种会议和活动。通过会议, 使沈阳联社的知名度得到提升, 也为联社自身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宝贵经验。

2005年10月, 总社在大连召开了轻工集体经济《条例》、《资产管理办法》北方区座谈会, 马凤君、银士印两位领导出席会议。2006年1月, 在全国总社六届二次理事会上, 增补沈阳联社银士印同志为总社理事会理事。2007年9月, 全国省会城市集体经济联社主任联席会议创办, 沈阳联社作为发起人之一, 出席了在西安召开的首届年会。2007年12月19日, 庆祝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成立5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 应总社邀请, 沈阳联社领导出席大会。并先后参加了全国城镇集体经济研讨会、《中国集体经济》杂志理事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第二次会员大会等会议。除此以外, 沈阳联社在扩大对外交流方面, 与有关兄弟联社保持着密切联系和交往。先后接待了广东湛江、湖北武汉、广西玉林、湖南湘潭、重庆、陕西西安, 及大连、锦州等地联社来沈考察团组。相互间围绕集体经济发展和联社工作的开展进行了交流, 增进了双方了解和友谊。

在联社自身建设方面, 今年3月25日, 沈阳联社成功召开了七届四次理事会, 会议根据联社《章程》, 调整、增补了部分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 选举马凤君同志为联社七届理事会主任。这是沈阳联社自2004年召开七届三次理事会之后, 时隔六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得到了全国总社、省联社及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有关领导到会并讲话, 寄希望于沈阳联社在今后的工作中, 进一步发挥理事会职能和作用, 推动联社事业再上新台阶。

五、配合政府机构改革, 深入做好稳定工作

过去几年, 沈阳联社在搞好自身建设的同时, 还投入相当人力、物力、财力, 为企业分忧, 为政府解难。特别是在历次机构改革中, 在处理沈阳市轻工局 (轻工行办) 等遗留问题方面, 为解决“三方面人员”上访问题、办理事转企手续、解决老干部医药费、理顺事业编制人员工资、解决行办机关人员住房货币化问题等, 做了大量工作, 为维护全市的稳定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篇4:健全维护青少年权益机制

一、建立多元化的权益诉求表达机制

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社会转型期,建立合理的表达诉求机制,一方面,能通过搜集民意,向政府部门发送信号,督促政府倾听来自社会各个群体的声音,从诉求中发现社会矛盾,从而将社会风险的诱因控制在初发阶段;另一方面,它能为利益受损者提供一个表达和发泄的渠道,让不满和愤怒的情绪得以通过合法的渠道宣泄出去,从而防止民意淤塞而导致的群体情绪爆发。

首先,改革现有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拓展合法的人民民主空间。

其次,巩固完善传统的民意表达制度,保障合法民意诉求渠道通畅。

再次,积极拓展新型民意表达渠道,增强人民群众的话语空间。

二、健全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

利益均衡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根本。当务之急是建立起能够抑制利益独占、让各利益群体进行公平博弈的利益协调机制,避免利益分化引发社会成员不满,造成社会动荡,危及社会稳定。

首先,努力打造超然而公正的政府,使政府部门成为利益协调规则的制定者、裁判者,而不是直接的利益分享者。政府必须超越阶层和集团利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供制度公正、社会公平的利益协调机制。

其次,抑制“特殊利益集团”过于膨胀的利益攫取能力。

再次,加快弱势群体的组织化进程,提高弱势群体的博弈能力。

三、构建完善有力的矛盾调处机制

社会矛盾是社会转型和发展的伴生物,随着改革和城市化的推进,特别是因征地拆迁、劳资关系、社会管理等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不断凸显。健全利益矛盾解决和化解的民主机制,提供不同利益主体进行有序博弈、对话和商讨的公共场所,是完善党和政府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的重要内容。

一是建立健全社会矛盾与冲突预警机制。二是建立健全社会矛盾调处化解机制。三是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四、建立健全有效的权益保障机制

第一,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利益共享机制借助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利益调节机制来满足社会多元利益主体的要求,从而缓和利益主体间的矛盾。

第二,建立基本的民生权益保障机制,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的突出问题。政府应该通过公共政策如公共教育政策、公共卫生政策、充分就业政策、反贫困政策的创新,加大对弱势地区弱势人群特别是流动人口群体的财政支持力度,保证他们的民生权益得到保障,在制度上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工群体能共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从源头上控制社会矛盾的产生和加剧。

第三,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及时化解社会的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对于因非个人因素造成利益受损的人们,提供及时、合理、公正的补偿,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改革对部分社会成员带来的损害。

篇5: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情况调查报告

摘要:青少年维权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青少年合法权益受侵犯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并且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不断上升趋势。为了解我市青少年对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认识和维权现状,加深我市广大青少年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认识和提高青少年维护合法权益意识,特此调查。

关键词:贵港市青少年合法权益维权调查

调查名称:广西贵港市青少年维权情况调查

调查对象:贵港市青少年(主要是在校学生和社会闲散青少年)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随机抽样调查

调查地点:贵港市达开高级中学,江南中学等学校和市区街道及本人家乡

调查时间:2012年8月14日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主要目的是了解我市青少年对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认识和维权现状,加深我市广大青少年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认识和提高青少年维护合法权益意识,以便对有关研究部门提供一些有效的意见。

第一部分

青少年维权现状和背景

目前,我们国家的总人口是13亿,而未成年人约3.67亿,其中青少年占未成年人的大部分。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青少年合法权益受侵犯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并且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不断上升趋势。因此,青少年维权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加强青少年对自己合法权益的维权意识和扩大青少年对其合法权益的知识面,需要社会各界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第二部分

调查研究方法

一、问卷设计

本次青少年维权情况调查问卷结合之前一些青少年维权调查问卷和本市青少年维权预期情况编制而成的,在经过贵港市教育网资源的资料整合和自己的分析之后,我决定将问卷内容分为:(1)青少年对维权知识的了解度(2)青少年对自身维权的态度

(3)青少年对社会维权的期望

本次调查问卷的内容大部分为选择题,题目选用单选和多选的混合题型。另外在问卷的最后设置两道客观题,此题基于为青少年提供最为直接的反馈和充分发挥青少年的自主思考能力,让他们更好地根据日常生活中的案例来拓宽青少年维权知识面,从而释放他们内心的想法和压力。

二、问卷的发放及回收情况

此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贵港市青少年,因为我市青少年数量大,分布散及本次调查时间处于放假时间,所以我根据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在高中生和初中生回的时间里,选取了贵港市达开高级中学,江南中学,木格高级中学,木松岭学校和市区街道,网吧等青少年聚集地,以及本人家乡作为调查地点。其中,达开高中和江南中学是我市的重点高中,木格高中则是木各镇唯一一所综合性高中,集高中和初中于一体,而木松岭学校则是我市区一所较好的初中学校。本次调查采用随机调查,为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代表性,我实施了配额发放,对发放对象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控制。具体情况如下表:

青少年维权情况调查问卷发放配额表

注释:社会指的是市区街道,网吧等青少年聚集地,以及本人家乡

三、数据处理方法

对于问卷的数据处理,我采用了人工和计算机处理的有机结合的处理方式。首先,我按照自己的处理要求和预期结果进行人工处理,归纳,整理,形成有效数据。其次,采用了计算机处理数据,将其输入电脑经过计算机处理形成新的数据统计表格。调查数据显示情况:

注释:

第三部分 调查结果分析

一、青少年维权的社会现状

根据本次调查数据分析显示:被调查的青少年对青少年维权意识和知识的综合认识和具备的素质依照较好、一般、较差的程度来划分,依次为22.86%,45.71%,31.42%。由此可见,我市青少年维权现状不容乐观,大多数青少年对维权知识的认识和维权意识有待加强。其分布地点不均,青少年维权现状表现较好注意集中于贵港市的重点高中,乡镇高中次之,其次初级中学和社会青少年的维权现状较为令人担忧,其大多数人维权知识和意识较差。

从上述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

1、学校能够正确引导在校学生拓宽青少年维权知识面和增强青少年维权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教育在这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2、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了城乡青少年维权现状的差距拉大。

3、在校青少年和社会青少年维权现状相比得出,家庭和社会对青少年维权教育力度有待加强。

二、青少年对自身合法权益知识的了解度

1、抽样调查“青少年对自身权益知识了解多少”得出的结果是:2.86%的青少年选择了非常了解,90%的青少年选择了了解一些,7.14%的青少年选择了一点也不了解。大多数青少年是通过看电视了解权益知识,也有一部分是通过看报纸,听讲座的途径了解权益知识的。

2、抽样调查“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内容和侵犯青少年权益的行为”得出的结果是:22.86%的青少年对此认识较好,45.71%的青少年对此认识较为一般,31.42%的青少年对此认识较差。

较好=优秀+良好 一般=良+中等 较差=合格+差

3、抽样调查“关于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自身权益被侵犯的行为和造成青少年合法权益侵犯的原因”的客观题得出的结果:较少人填写这两道客观题,一般是维权意识较好的青少年回答了这两道题。其中,大部分青少年认为:

1、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打骂,在社会上受坏人欺负

2、家长和学校劝退学生,使其受教育权被侵犯

3、某些商家向他们销售违禁商品,雇佣童工

4、从初中到高中开始一直补课,交资料费,他们的学习压力剧增,使其身心健康受损

5、某些厂商不但雇佣童工,而且不同程度上剥削他们

综上所述:我市青少年对自身合法权益知识较缺乏了解。

三、青少年对自身维权的态度

1、抽样调查“如果发现有社会上有人以侵犯青少年为代价从而换取利益,是否会向有关部

门举报”得出的结果是:64.29%的青少年选择了“会”,35.71%的青少年选择了“不会”。

2、抽样调查“作为青少年在社会上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是怎么样解决的”得出的结果是:28.57%的青少年选择了“放弃维权,算了,吃亏是福”,14.29%的青少年选择了“私下解决”,54.29%的青少年选择了“依法维权”,2.86%的青少年选择了“无论怎么样都要进行报复”。

3、抽样调查“经过这次问卷调查后是否会关注青少年合法权益知识”显示的结果:95。71%的青少年选择了“会”,4.29%的青少年则选择了“不会”。

综上所述:我市青少年对自身维权态度是比较中肯认真的,其中青少年的性格和心理缺陷是影响他们维权态度的重要原因,这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创一个美好环境让青少年健康成长。

四、青少年对社会维权的期望

大多数青少年希望我国政府要加强青少年合法权益法的立法度和执行力,有关执行部门要切实做到为青少年立法维权,认真做到向广大青少年宣传青少年合法权益法内容,让广大青少年知法,懂法,用法,严厉打击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行为。最后,希望社会各界能够提供青少年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第四部分

青少年维权调查结果的思考与对策

思考

一、青少年维权没有走向社会化。青少年合法权益维权作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有众多维权执行部门,但是却缺乏强有力的执行力。有一部分相关工作人员“只挂牌,不出征”的行为严重阻碍了青少年维权工作的开展。

二、青少年维权工作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脱节。一味地追求打击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行为,却忽视了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机构应该加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培养知法,懂法,用法的意识。

三、良好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

1、家庭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地,需要提供一个和谐的,健康的家。家长不应一味地强迫青少年去做一些他们所不想做的事情,比如:有的家长劝自己的孩子退学打工,有的家长崇尚家庭暴力。而是应该好好教育和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素质。

2、学校作为青少年成人成才的机构,就应该好好地教育学生,使他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学校的升学率,就逼迫学生拼命地看书学习,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加大。比如:我市的重点高中从今年开始实施从高一到高三都要补课,收取杂七杂八的补课费和资料费。这种行为已严重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

3、社会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大气保护层。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认真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负责,加强青少年的维权意识。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如利用媒体宣传青少年维权知识和案例解析,上街,或到校开展讲座等形式,才能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对策

一、家庭要创建一个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从小加强孩子的思想教育,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关注孩子的生理心理动态,以便他们更好地健康成长。

二、学校要切实履行其教育的义务。从小学开始设立青少年合法权益知识的课程,定期开展一些有关青少年合法权益维权的知识,比如:开展讲座。这样才能真正使他们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从而形成知法,懂法,用法的习惯。

篇6:健全维护青少年权益机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维护稳定工作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认识。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看,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重要保障,而且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凸现,稳定形势更加复杂,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再加上目前少数群众法律意识淡薄,不习惯于寻求正当合法的途径解决问题,有的甚至采取极端的方式反映诉求。这都给维稳工作增加了压力。影响稳定工作开展的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维稳机制不健全仍是当前面临的最大困难。

二、着眼“四个转变”,建立健全高效快捷的工作机制

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是做好稳定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工作中,必须力求“四个转变”。一是由“事后救火”向“事前防火”转变。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事前预防和“抓早、抓小”上,增强干部的群众观念,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群众法律意识,规范群众诉求。二是由群众“上访”向领导“下访”转变。近年来,襄阳区实行党政领导干部带案下访、开门接访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下访”活动主要是实行“五包”:包掌握情况、包解决困难、包教育转化、包稳控管理、包依法处理,做到“一宗信访案件,一名责任领导,一个调处班子,一套解决方案,一个解决期限”,把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三是由“释疑”向“解难”转变。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心系基层,心系群众,心系和谐,真正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把解决群众信访问题变成疏导群众情绪的过程,变成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过程,变成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变成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四是由“信访专办”向“整合力量”转变。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既要充分发挥信访部门的职能作用,又要整合力量,形成维稳合力。要在加强沟通联系,密切配合,各负其责上下工夫,做到“排查得早、发现得了、控制得住、解决得好”,决不能因认识不到位而“冷”出问题,因工作不到位而“拖”出问题,因有关政策落实不到位和工作方法不到位而“激”出问题。

三、建立“五大机制”,建立健全坚强有力的保障机制

篇7:建立互动机制维护农民工权益

内容提示:“权利缺失,权利侵害”,是存在于农民工身上较为普遍的现象。农民工群体的现实地位和特征,决定了工会应发挥好、行使好自己的维权使命,并建立起与其属性相匹配的机制。XX市总工会与石家庄、福州、宁波等地工会积极探索签订的《城际间工会维权合作协议》,使工会在农民工问题上的维权互动机制有了更新、更广的合作内容与合作空间。

遵照全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XX市总工会近年来行之有效地开展了农民工的维权活动。其中承办的包括川籍农民工新疆沙漠遇险维权在内的多件典型法律援助案例,均在全国产生较大的社会反响。

维权是工会的基本职责。但由于地域的间隔和地区的限制,一段时间以来,各城市工会的维权实践,还囿于工会所在的区域,城际工会之间,还没有对彼此的维权资源进行整合互补,系统有效的互动维权机制尚未形成。这就造成了维权工作的脱节和维权举措的滞后,以及由此衍生维权行为大多于事后的补救。其结果,不仅维权活动被动,维权成本高,还因为流动性强的农民工,难以承受的异地维权的限制和诉讼费用,致使维权的实际效果往往难尽如人意。

从概念上讲,维权的内涵很丰富,应是由不同内容、不同序列构成的维权系统链。实践与理论的双重启示,因势制变,在维权实践中开拓创新,使维权方法由静态转向动态,维权方式由被动转向主动,维权防线由终端前延至始端,维权组织由单一整合为系统。简言之,在当今形势下,尽快构建起工会维权互动新机制,将成为各地工会组织亟待解决的一个崭新课题。

一、构建城际间工会维权联盟的现实意义重大

1.全新的形势需要全新的维权理念与维权定位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数亿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农民工的称谓和平均每年1300万人的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这种史诗般的农民大迁徙,至少蕴涵三个层面的意味:一是数亿农民身份的转变,是一个历史进程,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长期现象;二是农民工群体已快速壮大了工人阶级队伍,并在二、三产业的诸多领域,起到支撑性作用;三是能否最终完成历史性的农民身份大变迁,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兴衰,关系到中国社会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实现。所谓农民安则社稷安,农民富则天下富,古今亦然,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

直面全新的形势,全新的使命,尽快实现维权观念和思维的更新,维权坐标和定位的更新,维权行为和方式的更新,维权领域和内容的更新,构建维权新机制,系统有效 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保障农民向非农产业稳定、有序、可靠地转移,已成必然。惟有如此,工会才能更好地成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2.农民工的基本属性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维权措施与方法

农民进城务工目前暂被统称为农民工,亦即农民暂时还具有农民与农民工的双重身份,加之长期受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体制性的制约,二者共同决定了时下农民工的地位和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权利缺失,权利侵害”,是存在于农民工身上的普遍现象,他们属社会的弱势群体。

———农民工多数未受过教育培训,文化、技能及其它素质偏低;农民工进城务工多呈流动性、阶段性、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农民工一般没有自己的组织载体,难与企业建立平衡对等的劳动关系和对话机制。农民工的这些基本特征,决定了他们的“权益困境”,决定了他们很难免遭权益的损害。

农民工群体的现实地位和特征,决定了工会要发挥好、行使好自己的维权使命,要有新的举措、新的方式,拓宽维权新领域,使之与农民工的属性相匹配。

3.城际间工会维权互动,是构建维权新机制的有益尝试

针对农民工的基本特征,帮助农民工走出权益困 境,工会的维权,就应是全方位、多环节、连续系、整体性的维权。如果城市工会从一开始就介入,也就是说在起始点与输出地就将其纳入组织系统中,使其一开始就具有组织性、方向性、目的性,从而减少因其单

一、盲目、无序带来的负面作用,使农民工从输出地到输入地劳动关系的建立、履行、终止,以及相关权利义务都纳入工会的关怀之中,纳入组织的监控之中,使维权从单个转向整体,事后转向事前,单环节转向多环节。新的情况表明,要获得全过程维权的期望值,仅靠输出地工会或输入地工会单方面的维权,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必须打破城市工会的地域界限,实现输出地与输入地工会维权资源的整合,协商沟通,优势互补,联手维权。城际间工会互动维权,正是在新形势下构建维权新机制的一种探索与尝试。

4.维权互动,工会具有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职责优势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广泛的群众性,党的领导是中国工会最大的政治优势;组织健全、涵盖广泛,是中国工会的组织优势。我国工会组织从中央到地方,从企事业单位到社区,各行各业几乎全部覆盖,这是目前我国任何单位和其它组织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工会对农民工的维权,具有组织上的坚强保障;职能明确,职责清楚,是中国工会维权的职责优势。工会维权,不具功利性,法律赋予,职责使然。《工会法》规定,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中国工会的基本职责,维权乃工会“天职”所在。因此,要实现对农民工的系统、整体、联动维权,工会组织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优势。即使发生了事后维权,涉及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方面,通过工会组织出面进行协调、沟通、调解或进行救助、干预,也比农民工单枪匹马更利于得到维护,从而可以避免和减少农民工悲剧事件和恶性事件的发生。

二、城际间工会维权互动机制的开创与早期实践

1.维权实践与感悟,催生了建立城际间工会维权互动机制的尝试

XX年1月12日,XX市总工会与石家庄、福州、温州三城市工会签订了《法律援助合作协议》,在全国首创维权互动模式,以协议的形式,采用民事承诺,各方按协议履行权利义务。其宗旨是:充分利用和发挥工会维权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强化维护职能和增强维权力量,构筑在新时期中适应劳动关系特点变化的全新维权机制。参加互动机制的城市工会按照所签订的协议,采取相互支援,相互支持的方式进行协作,每年定期和不定期地举行会议,对于重大侵权案件共同研究,“集体会诊”或“邀请出诊”,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工会维权成本,增强维权效果。

2.沙漠遇险案催生第二批维权联动机制的建立

XX年7月2日,震惊全国的彭州丹景山农民工沙漠遇险案发生后,举国关注。为避免和减少此类悲剧的发生,四川省和XX市总工会支持和指导彭州丹景山建立了四川省第一个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工会。XX市总工会再次远赴新疆,分别与克拉玛依、乌鲁木齐、新疆建设兵团、昌吉四地工会签订了《法律援助合作协议》,建立了维权互动机制。克拉玛依市总工会按照所签订的协议,与XX市总工会成功地协调处理了沙漠遇险农民工的善后问题,为他们讨回了应得的报酬和补偿。

3.组织首个工会小组集体赴宁波务工,催生了第三批维权互动机制的建立去年11月,为使沙漠遇险农民工尽快摆脱阴影走上新的工作岗位,XX、宁波两地工会密切合作,为沙漠遇险的17名农民工联系了工作岗位。XX年1月7日,17名农民工以四川省第一个农民工工会小组为载体赴宁波务工,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为此,XX市总工会又与XX、绍兴、义乌等地工会签订了《城际间工会维权合作协议》。第三批城市维权互动机制,在原有7城市法律援助合作的基础上,增加了提供就业信息、接转会员关系、指导签订劳动合同、购买社会保险等合作项目,使维权互动机制有了更新、更广的合作内容与合作空间。至此,城际间工会维权互动机制已具雏形。《城际间工会维权合作协议》签订后不几天,XX市总工会就收到6000多个工作岗位的就业信息订单。维 权互动,优势互补,参与各方实现多赢的效应,已初见端倪。

4.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构筑社会维权互动平台

XX市总工会在向外建立城际间工会维权互动机制的同时,还不断向本地区借力、借资源,构筑本地区的维权互动平台。如在原有外聘专家组成的工会法律顾问委员会的基础上,又建立了具有开拓性的“工会大学生法律志愿者团”和“工会律师团”。“两团”成立后,已深入工矿企业开展法律宣传126次,接待各类职工2万多人次,免费代理仲裁和诉讼17人次。“两团”的维权重心,正逐步向农民工倾斜。

三、建全和完善城际间工会维权互动机制势在必行

城际间工会维权互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其认识和实践,尚处于初始阶段。城际间工会维权互动新机制所包含的内容、措施、方法与任务,还有待于作以下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城际间工会维权互动是一个新领域,涉及内容多,工作难度大,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因此必须更新观念、拓宽思维。对维权主体、维权客体与其他参与各方的属性、作用、定位作较为准确清晰的判断鉴定;对维权对象从起始到终端,每个阶段、每个环节、每个序列应与维权的内容有对应的支撑保证措施,使之逐步规范化、条款化,从而提升城际间工会维权互动机制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由于参与维权互动的城市工会分属不同的地区,在互动维权时,应明确城际间工会彼此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及相关措施。随着城际间工会维权联盟的扩大,建议全总应适时对此项工作进行调研总结,使之达到更好的维权效果。

———为保证输出农民工的质量和稳定性,维权互动的持续性,必须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建议各级政府应对现有的农民工培训进行全面统筹规划,工会系统也可利用现有培训基地的优势开展这项工作。

篇8:健全维护青少年权益机制

建立健全协商谈判和集体合同机制。作为企业职工利益代表的工会组织,应依据《劳动合同法》、《劳动法》和《工会法》,在涉及职工整体利益、劳动就业、工资福利、卫生安全和社会保险等方面,与企业雇主或资方代表,通过协商谈判、签订集体合同,使双方当事人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在集体合同签订后,应会同企业雇主或资方代表,定期以恳谈会、对话会等形式进行监督检查,以保证集体合同切实发挥作用。此外,工会组织还有权指导、帮助职工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与企业签订个人劳动合同,并建立职工劳动合同到期预报制度,严防企业雇主或资方代表利用这一政策空隙裁员,使职工的劳动权益蒙受损失。

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处理机制。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处理机制,发挥工会组织在调解劳动争议方面的作用,是稳定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的重要途径。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应由职工代表、资方代表和工会代表三方组成。工会在参与处理劳动争议时,应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为主,基层为主”的方针。

建立健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监督检查机制。企业工会组织应首先参与企业劳动安全卫生工作计划、措施的制定,适时提出改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的意见和建议;其次,应加强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坚持依法独立监督与配合监督相结合,当发现企业雇主及资方代表违章指挥,强令职工冒险作业或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明显重大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时,有权提出解决的建议;当发现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情况时,有权建议组织撤离危险现场,有权开展安全卫生检查和班组安全建设活动。除此以外,企业工会还应加强对职工的安全卫生和劳动保护教育,提高他们的劳动保护意识和技能;督促企业按时缴纳工伤等政府明确规定的各类社会保险,按时发放劳保用品和有毒有害工种的营养费;协助企业搞好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工作,定期为职业危害岗位职工检查身体,妥善解决因公致残职工的后顾之忧;开展多种形式的职工互助互济活动,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切实保障职工在非公有制企业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建立健全职工合法权益的转移、衔接机制。鉴于近几年,不少国有、集体等公有制企业相继改制、重组、身份置换等,大批职工或整体或分散地进入了不同类型的非公有制企业。在企业与企业之间流动时,有些职工的合法收益会受到侵害。工会应该一方面组织职工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应为职工办理各种社会保险的知识、基数和接转方法,增强他们的自我“维权”意识和办理能力,力争使其合法权益少受或不受损失。另一方面,要以向职工权益负责到底的精神和公正无私工作作风,对所有新进职工的输出单位进行一一清理、查明,并主动与输出企业工会联手,督促该企业给输出职工缴纳相应的社会保险,并办理转移衔接手续。

上一篇:提高我国管理会计运用水平的措施下一篇:学校后勤领导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