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混龄教育调查问卷

2024-06-11

幼儿混龄教育调查问卷(通用8篇)

篇1:幼儿混龄教育调查问卷

农村幼儿园混龄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以偏远农村为例)

一、农村幼儿混龄教育现状

1、师资欠缺,硬件设施差

幼儿园的管理规定按不同年龄分班的,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教学计划;可是农村大多数幼儿园是小学附设的,没有多余的师资和的教室,更无游乐设施。一个学校就一个教学班,更恼火的是学校只安排一位老师(每学期不固定,多数是受照顾的)管理这些大大小小的混龄孩子。孩子们也只能四岁多才能上幼儿园,因为年龄太小了,老师照顾不过来,2、活动难开展,管大舍小,在开展活动时,幼儿的变化大、情况问题多,有时根本无法按照计划走。大孩子注意力时间长,甚至可以超过一个小时,而小孩子,再有吸引力的活动,一般呆个十多分钟还是抬屁股走人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性格迥异,即使是处于中间年龄段的孩子,他们也经常需要更多额外地关注。甚至还出现过多次大孩子模仿小孩子,看小孩子不上课了走掉了他们也跟着走。在活动内容的编排这一块最让老师头疼了,内容太简单的活动吸引不了大孩子,同时小孩子也要乱跑,太难了又只适合个别的大孩子。比如诗歌朗诵,大的孩子都会背诵,而小的还不会认;讲故事的时候,大一点的孩子听得津津有味,甚至还可以讲字多图少情节曲折的故事,而小一点的孩子根本静不下来;画画问题尤其突出,一般3岁左右的孩子仍处在涂鸦期,而大孩子可以画出一个故事来。所以多数时候老师只照顾大孩子的活动和学习,小孩子管管安全就行。理由:①、大孩子年龄大好管理。②、大孩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老师应该多用一点心,让他们学点东西。③、小孩子年龄小,并且在幼儿园时间还长,老师机会把他们照顾好,让他们学好。什么叫混龄班呢?就是一个班里有不同年龄段的大、中、小班孩子,这就叫做混龄班。那混龄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教育者对混龄班的教育就叫混龄教育。幼儿混龄教育对于我们老师的要求很高,因为在混合班中的孩子年龄不一样,势必要求老师只能开展因材施教的方法,也就是说老师必须关注每个个体,用适合每个孩子的不同方法进行教育,这包括年龄、兴趣、能力水平等特点。

二、农村幼儿混龄教育策略

在西方一些教育家已转向混龄班教学研究,萨特利(1975)根据任何同龄儿童的发展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一不真的事实,认为同龄编班所依据的成熟论和发展阶段论仅仅是一种逻辑模式,并不是每一年龄阶段幼儿思维的实际情形,认为混龄编班模式是符合儿童个性发展的有效组织方式。近年来,混龄教育在世界发达国家已成为现行改革的一种重要潮流,我国大中城市也有试点。而农村幼儿混龄教育不是搞特色拉生源,更不是必赶潮流走前端,而是势在必行,可怎样使农村幼儿混龄教育在现有情况下上一个台阶呢?

1、教育者不断学习,利用有限资源创建优秀的混龄教育。

作为农村的幼儿教师,单单依靠自己的能力是没法改变幼教师资、教学设施和环境的;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只有不断改变自己去适应别人,而不是一味的要别人改变来适应自己。”所以我们农村幼教工作者就应该勇敢地面对现实,俗话说:“因为专注所以专业”,不管是不是专业老师,只要在幼教岗位上,都要努力改变自己(不断学习,提升自己能力)来适应农村现有的幼儿混龄教育现状,利用有限资源创建出特色的幼儿混龄教育。

2、做通做好家长思想工作,提升家长的意识。

首先,混龄教育能促进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教育者利用孩子间的同龄互动、异龄互动,共同促进的方法来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

其次,混龄教育能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幼儿的年龄差距导致现有水平的高低,这就可以发挥混龄教育的优势,让年龄较大的,口语表述能力较强,词汇量较多的幼儿带动年龄较小的幼儿,让其相互促进,不同龄年龄的孩子的交往能力都可得到锻炼,同时对孩子语言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再次混龄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心。混龄班的孩子有大有小,大孩子的能力和接受水平肯定会比小孩子强。他们生活学习在一个大集体中,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来说,关心照顾帮助小孩子,为小孩子做榜样,教小孩子学本领等等,一种无形的责任悄悄地落在了他们的身上。

最后,混龄教育能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很多孩子都从入园时的“弟弟妹妹”变成了“哥哥姐姐”,从被人照顾到开始照顾别人。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没有哥哥姐姐,他们就缺少生活和游戏中模仿的榜样。毕竟,大人的教育和小孩子间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不同年龄的孩子对事物有不同的观点,年龄小的孩子更愿意接受哥哥姐姐们的建议。更重要的是,兄弟姐妹在一起有一种亲情,彼此承担责任和义务,在与同龄孩子相处时往往没有这种感觉。大孩子会处处以哥哥姐姐的身份要求自己,逐渐忘掉在家时接受帮助的特殊地位.小的孩子怀有崇拜心理,会用感激的态度服从大哥哥大姐姐的要求.大孩子不会像父母那样全面包办,他们会要求小的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例如一起收玩具等.如果不服从就不让参加活动,这是最伤心的惩罚.为此,小的孩子必须“听话”,不敢像在家那样,以发脾气来要挟大人.3、根据不同年龄段对班上幼儿进行位置的编排及分组

混龄班与同龄班不同的不止是因为年龄的差异,它每年都有新入园的和

离园的。所以老师要根据年龄大小不同把班上幼儿分成大、中、小三大组。刚入园的孩子挨着没有门的那面墙坐,因为是刚入园的,行为习惯很不好,一不留神就会溜出教室;那么让他们坐在里边,这样跑出去的机会就会很少,因为等他走到教室门口时,老师已经注意到了。稍微大一点的孩子挨着有教室门的那面墙坐,这些孩子已经上过幼儿园了,基本了解幼儿园的常规知识。最大的孩子坐在中间,这些孩子只有最后一年就要毕业了,那么老师对他们的要求就会高一些;大班孩子上课的时间长一些,内容深一些,坐在中间就更容易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4、混龄班级的教学实施

教育者的教学原则是从易到难、由浅入深,而教育都是相通,混龄班的教育也是一样。从日常操作到幼儿感官的发展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在进行活动时,可以不按幼儿的年龄分组,而按幼儿的能力、爱好、发展情况以及上课状态来进行分组,比如跳绳是大班幼儿进行的体育活动,如果中班的幼儿很喜欢就让他们跳,鼓励他们去尝试,对于那些能力弱的老师也不过多强调。在进行数学活动时,一般分组活动多一些。而语言、科学、艺术活动时,可分组也可不分组,但是老师要对幼儿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幼儿愿意做那个层次的要求就做那个层次的要求。如:音乐活动‘伞的世界’老师可以对每一个组提出不同要求和共同要求。小组的幼儿主要是参与游戏,用肢体语言表达对音乐的理解;中组幼儿重点掌握一种乐器的打击节奏;大组幼儿能掌握两种以上的打击节奏,最后全体幼儿能跟随音乐较为合拍地合作游戏。

假设每个儿童在上午的大多数时间内可以在幼儿园的任何一个活动区域活动,或画画、或制作、或阅读、或表演,在这样的一种组合方式中,儿童或以兴趣相同为一组,或以年龄相同为一组,或以能力差异不大为一组,这一组孩子的学习进度大致是一样的。

(2)、在班上经常开展一些关爱他人的主题教育。例如:“找朋友”、“一帮一,一带一,一教一”、“我的好朋友进步了”、“学做大哥哥和大姐姐”、“关心生病的小朋友”等主题教育。不论是小的孩子还是大的孩子,其实在混龄班都是一种锻炼:年龄小的孩子要学会与人沟通从而在社会群体中寻求帮助;年龄大的孩子就要学会有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这样才能帮助那些能力比自己弱的孩子。

一个儿童在混龄班的角色是动态的,是会不断变化发展的:从最初的被照顾,发展到照顾别人,从一个“弱者”,努力地学习“强者”,发展到成为“强者”。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他们的自信心不是被削弱,二是越来越强了。

三、追随先进教学理念,为农村幼儿混龄教育开辟一片蓝天。

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混龄教育有利于幼儿合作与交往,儿童向儿童学习,比向成人学习更加自然有效,模仿起来更容易,而且不感到受压抑,年长的儿童不但可以巩固加深自己的知识,并且还意识到他们所做的一切被年幼者重复,从而督促他们会做得更好。

我国的混龄教育近年来也受到一些重视,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政策实行,独生子女增多,在家庭中处于娇惯地位,普遍认为混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所以有的幼儿园效仿蒙氏混龄教育,有的为了增加办园特色吸引家长而混龄班,当然也有认识到混龄的教育好处而正在尝试的。

结合农村现状和文献综述仍然看到混龄教育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更多的学前教育学者去学习与研究更好的解决农村混龄现状与城市独生子女问题。

篇2:幼儿混龄教育调查问卷

一、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混龄教育活动为儿童的这种发展变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于是,我们想通过区域活动中的混龄教育,使得孩子能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认知,从而使每个孩子能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各方面能力都得以提高、发展。然而这大、中、小三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其各自的发展特点,怎么样才能使他们能更好地进行混龄活动,老师在这其中该怎么样指导和把握呢?于是,我们为了能更好地搞好这混龄教育,更好地掌握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实际情况,我们归纳出了要调查的几点内容,对他们进行的前期的调查。

二、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天宁区实验幼儿园的小三班、中三班、大三班,各班任选30名幼儿。

2、调查内容与形式:采用问卷调查法。

如表: 测试内容 好 较好 一般 不能 1 资料

对周围事物的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具有合群、开朗的性格,能礼貌主动与他人打招呼。

能愉快参加多种活动,有自信心。

能爱护玩具、图书及生活、学习用品。

资料

乐意与别人交谈,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喜欢与同伴共同游戏,能关心弱小同伴和有困难的人。

愿意并能够为自己、家人及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

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资料

能运用简单工具和多种材料进行制作活动,并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

具有初步的责任意识,能有始有终地做完每件事。

遇到困难、挫折不害怕,能在成人帮助下自己尝试解决。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资料

1、小班调查结果显示,如表1(%): 测试内容 好 较好 一般 不能 1 对周围事物的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6.7 30 63.3 0 2 具有合群、开朗的性格,能礼貌主动与他人打招呼。0 43.3 43.3 13.3 3 能愉快参加多种活动,有自信心。0 50 资料

0 4 能爱护玩具、图书及生活、学习用品。0 26.7 46.7 26.7 5 乐意与别人交谈,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0 10 66.7 23.3 6 喜欢与同伴共同游戏,能关心弱小同伴和有困难的人。0 13.3 33.3 53.3 7 愿意并能够为自己、家人及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

资料

0 16.7 76.7 6.7 8 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0 10 50 40 9 能运用简单工具和多种材料进行制作活动,并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0 0 30 70 10 具有初步的责任意识,能有始有终地做完每件事。0 10 50 40 资料

遇到困难、挫折不害怕,能在成人帮助下自己尝试解决。0 10 83.3 6.7

2、中班调查结果显示,如表2(%): 测试内容 好 较好 一般 不能 1 对周围事物的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16.7 46.7 33.3 3.3 2 具有合群、开朗的性格,能礼貌主动与他人打招呼。46.7 46.7 资料

6.6 0 3 能愉快参加多种活动,有自信心。10 40 50 0 4 能爱护玩具、图书及生活、学习用品。3.3 40 46.7 10 5 乐意与别人交谈,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13.3 50 26.7 10 6 喜欢与同伴共同游戏,能关心弱小同伴和有困难的人。

资料

0 6.7 83.3 10 7 愿意并能够为自己、家人及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13.3 36.7 50 0 8 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3.3 16.7 73.3 6.7 9 能运用简单工具和多种材料进行制作活动,并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0 6.7 93.3 0 资料

具有初步的责任意识,能有始有终地做完每件事。3.3 56.7 40 0 11 遇到困难、挫折不害怕,能在成人帮助下自己尝试解决。0 43.4 53.3 3.3

3、大班调查结果显示,如表3(%): 测试内容 好 较好 一般 不能 1 对周围事物的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0 20 资料

53.3 6.7 2 具有合群、开朗的性格,能礼貌主动与他人打招呼。13.3 36.7 50 0 3 能愉快参加多种活动,有自信心。6.7 30 63.3 0 4 能爱护玩具、图书及生活、学习用品。3.3 30 63.4 3.3 5 乐意与别人交谈,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资料

3.3 46.7 50 0 6 喜欢与同伴共同游戏,能关心弱小同伴和有困难的人。6.7 36.6 50 6.7 7 愿意并能够为自己、家人及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6.7 20 73.3 0 8 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6.7 33.3 60 0 资料

能运用简单工具和多种材料进行制作活动,并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6.7 23.3 63.3 6.7 10 具有初步的责任意识,能有始有终地做完每件事。3.3 30 66.7 0 11 遇到困难、挫折不害怕,能在成人帮助下自己尝试解决。6.7 13.3 66.7 13.3 比较上面三表的情况,总的来说,三个年龄段的孩子的自我意识还是比较强,以自我为中心,在主动与他人交谈、合作、互助、创造性游戏等方面还是比较弱的。特别是小班的孩子在创造性方面相当弱,一般都是以模仿为主,而中大班孩子则是一般,但也有待提高;小班幼儿在主动与他人资料

交往方面也是相当弱的,相比之下,大班孩子在这方面表现得还是比较好的;还有,普遍地发现,当今的孩子在遇到困难时都是会向大人求救,不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依恋的现象有些严重,自我解决的能力弱、自信心不强。

四、混龄教育有效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混龄活动下的幼儿能更多的体现出团结友爱、友善乐群的精神。因为混龄的特殊性,幼儿的品德、情感发展乃至个性发展都是比较完善的。

(一)混龄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在混龄教育中,我们利用幼儿间同龄互动、异龄互动,共同促进的方法来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在混龄教育中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做他们感兴趣的事。这种自发的、内在的学习会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希望幼儿能成为有智慧的问题解决者,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他们大量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机会,让他们自己来理解自己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二)混龄教育有效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培养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及具有良好的听、说习惯和语言交往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在温馨的混龄活动里,每个幼儿都是这大家庭里的一份子,在自由、轻松而随意的氛围中,这些幼儿在语言上更明显地表现了想说、愿说、敢说,并喜欢共同感受说的快乐。在这一时期,若进行有效的混龄教育,让年龄较大的,口语表述能力较强,词汇量较多的幼儿影响年龄较小的幼儿,让其相互促进,确实对幼儿语言发展有重要作用。

(三)混龄教育有效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资料

实践证明,混龄教育中的幼儿,由于年龄的差异性,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年龄小、能力低的幼儿总是能通过观察、模仿年龄大、能力较强的幼儿从而学习、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混龄幼儿直接的互动对其智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综上所述,混龄教育确实是有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混龄班的幼儿大多性格乐观,善于与周围人交往,他们独立性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等良好品质。这也离不开混龄班老师敏锐的观察力和教育能力,采用适合混龄教学的方法,内容及手段,以引导幼儿朝积极健康的方向成长,为推广混龄教育的研究作出的努力!

篇3:混龄教育中幼儿的别样“分享”

故事一:零食共享时光

上午组织了孩子们第一次户外写生活动, 我和孩子们是一样的兴奋。来到目的地滨江龙腾大道卢浦大桥组织孩子们安坐好后, 家长老师就带领孩子们开始了户外写生。孩子们学得很认真, 能够按照家长老师教授的方法来绘画, 画出来的效果很好, 吸引了很多围观的爷爷奶奶来观看, 还连连赞不绝口!

绘画作品收集好之后, 就组织孩子们进行了“零食共享时光”———大家按照一家人的位置坐好, 将自己带来的零食都拿出来放到了野餐垫上, 迫不及待地开始享用起来。原本以为在家里面是“小太阳”的孩子们会独享自己带来的零食, 可孩子们的表现却让我出乎意料:

情景一:“哥哥, 你的好吃的呢?”“我没带, 我只带了一瓶水。”“那你和我一起吃吧!我妈妈给我带了好多蛋糕和薯片, 还有水果呢!”“好啊, 谢谢!下次我一定带, 然后咱们俩一起吃!”

情景二:“浩×, 你尝尝我的这个葡萄, 可甜了!”“好的, 谢谢哥哥, 很甜!哥哥你也尝尝我的这个面包, 里面有水果的!”“呵呵, 我刚吃饱, 谢谢!不过我可以吃那个薯片吗?”“好呀!我来帮你打开吧。”“谢谢, 我们的东西可以互相吃的, 随便拿哦!”

情景三:一个老大在野餐开始之前说:“我们这边有好多人, 大家都有这么多好吃的, 不如我们一起分享吧, 这样我们吃的东西就好多了, 你们觉得怎么样?”“好!你们先吃我的, 我这个海苔很好吃的。”

情景四:“老师, 老师, 给您吃一口我的饼干, 很好吃!”“老师, 您尝尝这个黄色的猕猴桃, 妈妈说这里面维C很多的, 女孩子吃很好的。”“玖×妈妈, 您吃我的薯片吧, 很脆的!辛苦您啦!”懂事的孩子们看到一上午老师和家长义工们的辛劳, 纷纷拿出自己的零食与关爱、照顾他们的大人一起分享。我们真的是甜在嘴里, 美在心里。

“分享”启示:

在这个“零食共享时光”里我看到了已经渐渐远离成人的别样儿童世界:这一幕幕的“分享”已经彻底颠覆了社会对这些独生子女霸道、自私的“小皇帝”形象的舆论, “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分享着美食, 趣事。这个分享, 它的真正含义并不是使孩子能够获得更多种类的食物, 而是在分享的这一过程中感受彼此的尊重、互相依赖的友情, 感受用食物的“分发”换来的精神上的快乐享受, 增进“一家人”越来越和谐的感情。在混龄教育模式下, 小班孩子可以在老师和中大班孩子的提醒下注意、了解他人的渴望和情绪, 大班孩子会站在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角度来考虑问题, 体验他们的感受, 并且给予他们适当的关心和帮助。在混龄环境中, 孩子们的分享行为更具层次性, 并非平行在同龄孩子之间, 而是交叉发生在各年龄段孩子们的身上。

故事二:编织“爱的礼物”

期末“中国文化节”的脚步近了, 为了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百善孝为先”的精神, 全园的老师都在组织孩子们为自己的家长准备一份“爱的礼物”———幼儿自己手编围巾送给家长, 我们班级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一周是轮到了8 号和9 号家庭开始编织围巾。由于前几天的学习, 动手能力强的老大和老二已经能够比较熟练上手了, 老三由于大、小肌肉发展水平稍差一些, 编织起来显得有些费力, 对编织方法掌握的也不是很熟练。在自主学习期间, 这两个家庭的小朋友就被召集到娃娃家里来编织围巾。当我过来进行指导的时候发现8 号家庭的老三果×不是很会织, 对毛线的缠绕方法掌握得时好时坏, 随即我便对他进行了指导。教过一遍看到果×已经掌握方法后, 我就开始指导其他小朋友了。不一会, 我听见了8 号家庭的老大“小眉毛”的声音:“弟弟, 弟弟, 你弄错了, 线不能那样缠, 要一个小牙齿挨着一个都换的, 不能跳着弄, 你先停下来, 看看我是怎么编的。”原来果×又编错了, 有些脱线了, 他的老大正在对他进行纠正。果×很有耐心地看完哥哥的指导, 自己又开始正确编织。

可是, 没过多久, “小眉毛”的声音又出现了:“弟弟, 你这里也错了, 我先来编你的, 你看着啊!用点心, 老师说过眼睛不要看别的地方。”原来老二萌×一边看着建构区的小朋友一边编围巾, 有好多地方脱线了。这个老大就一边自己工作一边观察自己家的弟弟有没有出错。果然, 在“小眉毛”哥哥的纠正之后, 果×和萌×的围巾已经编出了一段, 看来大家的收获都不少啊!

在我看到9 号家庭老二琨×对编织方法掌握得不牢时, 便随即对他进行了指导。“琨×, 你这样编是有些吃力的, 速度会比他们都慢一些。现在像我这样, 将线放到垫子的后面, 抓住下面的线将它绕过这个齿轮, 然后下一个也是这样就可以了, 你试试。”琨×在试编几下之后还是有些慢。看到这个情景后, 他的老大“淡定哥”开口了:“老师, 我觉得你给他换的那种方法不适合他, 他应该要看到线才能抓到, 应该将新线放到肚子那面, 看着绕会更好, 我就是这么做的。”说罢便示范给我们看他的创编方法。果然, 这种方法更适合他的老二, 琨×也很快就上手了, 编织的速度提上来了。

“分享”启示:

用心编织爱的礼物, 同时孩子们也在分享他们的经验:大班的孩子将自己习得的编织方法和技能与中班、小班孩子交流中进行分享, 在教授他们的同时, 大班孩子自己对这个技能也获得了巩固与深化, 从编织出的围巾中孩子们感受着分享经验的乐趣;老大对我教授方法的更正, 完全是将他自己在操作实践中改良的经验贡献给我和其他的孩子, 在这一分享的过程中他也感受到自己的主体性, 得到了更多的学习与发展机会, 获得如同做了“好事”之后的自我满足感和自尊感。哥哥对弟弟经验的分享, 已然超出同年龄段孩子们彼此的经验分享, 这种分享并不单是一种信息的交流、总结, 更是“大带小”的经验传授, 一种心智的互相吸收。

混龄班这种小社会, 小家庭, 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传统大家庭式的学习、活动与生活环境。混龄教育融合了多层次、更加丰富的同伴交往资源, 能够让幼儿更加主动地与异龄同伴尝试交往, 获得更多学习与发展机会, 可以主动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 弱化独生子女“独占”“自我中心”的倾向, 充分发挥了这种模式的优越性来促进幼儿的分享行为:与年幼幼儿的交往, 能培养年长幼儿的责任心、自主感和上进心, 他们会设身处地为弟弟妹妹考虑问题, 提供他们需要的帮助;与年长幼儿交往, 能获得社交技能和知识经验的学习机会, 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与渴望, 学会主动关心他人。

摘要:3-6岁是个体个性初具雏形时期, 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混龄教育, 因其自身的优越性, 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尤为突出。其中, 作为亲社会行为的一种分享行为, 在混龄教育的环境中, 是有别于同龄教育中幼儿的分享, 体现出混龄教育中更具层次性、主动性的别样分享。

关键词:混龄教育,分享行为,真善美

参考文献

[1]王海梅, 陈会昌, 谷传华.关于儿童分享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发展, 2004, 12 (1) .

[2]牛玉柏, 李占星.混龄教育和同龄教育幼儿分享行为的对比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3 (1) .

[3]成洁萍.混龄教育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1.

[4]张明红.学前儿童社会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篇4:混龄教育中幼儿的别样“分享”

关键词:混龄教育;分享行为;真善美

现代学前教育界对“混龄教育”的理解是将幼儿园里3-6岁不同年龄的幼儿组织在一起游戏、生活和学习,实现推进幼儿社会、语言等各项能力发展的教育。正如“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谚语突出的正是人的社会性和个性特征的稳定性,因此,幼儿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混龄教育”的提出者玛丽娅·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认为在混龄教育环境中幼儿能够扩大交往的空间,扩充交往的技能,让他们吸取更多层次的交往态度,从而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如帮助、合作、分享、秩序、谦让、负责等)。在混龄教育中,幼儿社会方面的发展应该显得尤为突出。我们幼儿园的特色就是混龄教育——班级内以“家庭式”模式进行编组,由一个个小家庭组成,每个家庭都有老大、老二和老三,即大班、中班和小班三个年龄段的孩子组成,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大部分以“一家人”为单位开展。混龄教育中的“大带小”,推动了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中社会化的发展,提高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分享,作为亲社会的一种,它对个体品德与个性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混龄班的孩子较平行班的孩子相比,独占行为减少很多,每天都发生着这样那样的分享故事,这些故事里孩子们的分享行为正丰富着他们人格中的真善美。

故事一:零食共享时光

上午组织了孩子们第一次户外写生活动,我和孩子们是一样的兴奋。来到目的地滨江龙腾大道卢浦大桥组织孩子们安坐好后,家长老师就带领孩子们开始了户外写生。孩子们学得很认真,能够按照家长老师教授的方法来绘画,画出来的效果很好,吸引了很多围观的爷爷奶奶来观看,还连连赞不绝口!

绘画作品收集好之后,就组织孩子们进行了“零食共享时光”——大家按照一家人的位置坐好,将自己带来的零食都拿出来放到了野餐垫上,迫不及待地开始享用起来。原本以为在家里面是“小太阳”的孩子们会独享自己带来的零食,可孩子们的表现却让我出乎意料:

情景一:“哥哥,你的好吃的呢?”“我没带,我只带了一瓶水。”“那你和我一起吃吧!我妈妈给我带了好多蛋糕和薯片,还有水果呢!”“好啊,谢谢!下次我一定带,然后咱们俩一起吃!”

情景二:“浩×,你尝尝我的这个葡萄,可甜了!”“好的,谢谢哥哥,很甜!哥哥你也尝尝我的这个面包,里面有水果的!”“呵呵,我刚吃饱,谢谢!不过我可以吃那个薯片吗?”“好呀!我来帮你打开吧。”“谢谢,我们的东西可以互相吃的,随便拿哦!”

情景三:一个老大在野餐开始之前说:“我们这边有好多人,大家都有这么多好吃的,不如我们一起分享吧,这样我们吃的东西就好多了,你们觉得怎么样?”“好!你们先吃我的,我这个海苔很好吃的。”

情景四:“老师,老师,给您吃一口我的饼干,很好吃!”“老师,您尝尝这个黄色的猕猴桃,妈妈说这里面维C很多的,女孩子吃很好的。”“玖×妈妈,您吃我的薯片吧,很脆的!辛苦您啦!”懂事的孩子们看到一上午老师和家长义工们的辛劳,纷纷拿出自己的零食与关爱、照顾他们的大人一起分享。我们真的是甜在嘴里,美在心里。

“分享”启示:

在这个“零食共享时光”里我看到了已经渐渐远离成人的别样儿童世界:这一幕幕的“分享”已经彻底颠覆了社会对这些独生子女霸道、自私的“小皇帝”形象的舆论,“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分享着美食,趣事。这个分享,它的真正含义并不是使孩子能够获得更多种类的食物,而是在分享的这一过程中感受彼此的尊重、互相依赖的友情,感受用食物的“分发”换来的精神上的快乐享受,增进“一家人”越来越和谐的感情。在混龄教育模式下,小班孩子可以在老师和中大班孩子的提醒下注意、了解他人的渴望和情绪,大班孩子会站在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角度来考虑问题,体验他们的感受,并且给予他们适当的关心和帮助。在混龄环境中,孩子们的分享行为更具层次性,并非平行在同龄孩子之间,而是交叉发生在各年龄段孩子们的身上。

故事二:编织“爱的礼物”

期末“中国文化节”的脚步近了,为了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百善孝为先”的精神,全园的老师都在组织孩子们为自己的家长准备一份“爱的礼物”——幼儿自己手编围巾送给家长,我们班级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一周是轮到了8号和9号家庭开始编织围巾。由于前几天的学习,动手能力强的老大和老二已经能够比较熟练上手了,老三由于大、小肌肉发展水平稍差一些,编织起来显得有些费力,对编织方法掌握的也不是很熟练。在自主学习期间,这两个家庭的小朋友就被召集到娃娃家里来编织围巾。当我过来进行指导的时候发现8号家庭的老三果×不是很会织,对毛线的缠绕方法掌握得时好时坏,随即我便对他进行了指导。教过一遍看到果×已经掌握方法后,我就开始指导其他小朋友了。不一会,我听见了8号家庭的老大“小眉毛”的声音:“弟弟,弟弟,你弄错了,线不能那样缠,要一个小牙齿挨着一个都换的,不能跳着弄,你先停下来,看看我是怎么编的。”原来果×又编错了,有些脱线了,他的老大正在对他进行纠正。果×很有耐心地看完哥哥的指导,自己又开始正确编织。

可是,没过多久,“小眉毛”的声音又出现了:“弟弟,你这里也错了,我先来编你的,你看着啊!用点心,老师说过眼睛不要看别的地方。”原来老二萌×一边看着建构区的小朋友一边编围巾,有好多地方脱线了。这个老大就一边自己工作一边观察自己家的弟弟有没有出错。果然,在“小眉毛”哥哥的纠正之后,果×和萌×的围巾已经编出了一段,看来大家的收获都不少啊!

在我看到9号家庭老二琨×对编织方法掌握得不牢时,便随即对他进行了指导。“琨×,你这样编是有些吃力的,速度会比他们都慢一些。现在像我这样,将线放到垫子的后面,抓住下面的线将它绕过这个齿轮,然后下一个也是这样就可以了,你试试。”琨×在试编几下之后还是有些慢。看到这个情景后,他的老大“淡定哥”开口了:“老师,我觉得你给他换的那种方法不适合他,他应该要看到线才能抓到,应该将新线放到肚子那面,看着绕会更好,我就是这么做的。”说罢便示范给我们看他的创编方法。果然,这种方法更适合他的老二,琨×也很快就上手了,编织的速度提上来了。

“分享”启示:

用心编织爱的礼物,同时孩子们也在分享他们的经验:大班的孩子将自己习得的编织方法和技能与中班、小班孩子交流中进行分享,在教授他们的同时,大班孩子自己对这个技能也获得了巩固与深化,从编织出的围巾中孩子们感受着分享经验的乐趣;老大对我教授方法的更正,完全是将他自己在操作实践中改良的经验贡献给我和其他的孩子,在这一分享的过程中他也感受到自己的主体性,得到了更多的学习与发展机会,获得如同做了“好事”之后的自我满足感和自尊感。哥哥对弟弟经验的分享,已然超出同年龄段孩子们彼此的经验分享,这种分享并不单是一种信息的交流、总结,更是“大带小”的经验传授,一种心智的互相吸收。

混龄班这种小社会,小家庭,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传统大家庭式的学习、活动与生活环境。混龄教育融合了多层次、更加丰富的同伴交往资源,能够让幼儿更加主动地与异龄同伴尝试交往,获得更多学习与发展机会,可以主动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弱化独生子女“独占”“自我中心”的倾向,充分发挥了这种模式的优越性来促进幼儿的分享行为:与年幼幼儿的交往,能培养年长幼儿的责任心、自主感和上进心,他们会设身处地为弟弟妹妹考虑问题,提供他们需要的帮助;与年长幼儿交往,能获得社交技能和知识经验的学习机会,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与渴望,学会主动关心他人。

参考文献:

[1]王海梅,陈会昌,谷传华.关于儿童分享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发展,2004,12(1).

[2]牛玉柏,李占星.混龄教育和同龄教育幼儿分享行为的对比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1).

[3]成洁萍.混龄教育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4]张明红.学前儿童社会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孟小晨,女,1989年3月出生,研究生学历,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现就职于上海市闵行区依霖幼儿园。

篇5:幼儿安全知识教育调查问卷

安全教育是教育的根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许会遇到各种不安全的隐患,我们要共同教育孩子如何防范生活中的各种不安全性,让安全生活的美丽时空伴随着孩子们健康、平安的成长。让我们携起手,为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做出必要的努力,请家长结合以下内容引导幼儿完成问卷。

1、幼儿能随身携带玩具及锐利的器械来幼儿园吗?()。

2、幼儿能将异物随意放在口、鼻、耳中吗?()。

如果将异物塞入口、鼻、耳中,会发生什么样的结果。()。

3、小朋友间应怎样相处()。

4、小朋友能不能拿玩具和同伴互相打闹。()。

小朋友能不能抓、咬、打同伴。()。

5、小朋友上下楼梯应靠()边走,能否从楼梯扶手往下滑。()。

能否随意爬窗、趴窗、跳楼梯、玩门、从高处往下跳等。()。

6、小朋友到公共场所参加游览,外出散步或户外活动时,能否随意离开集体或父母。()。

建议

1、家长教育幼儿要远离变压器、建筑工地等危险的地方。

2、教育幼儿在运动或游戏时服从老师的安排,遵守纪律,有序活动,避免互相追打、乱跑碰撞。

7、小朋友们:打火机、火柴、电池、鞭炮是玩具吗?()。

8、小朋友们:在家能随意开煤气灶、插插座吗?()。

9、小朋友们:当屋里发生煤气泄露时,应该怎么办?()。

10小朋友们:你认识消防栓、灭火器吗?()。

它有什么用途?()。

建议: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养成到公共场所注意观察消防标志和疏散方向的好习惯,懂得如何报警。

11、小朋友们以下号码你知道是什么号码吗?

110()、119()、120()、114()。

12、小朋友们:你知道家里的住址吗?请说一遍()。

13、小朋友们:你知道父母的工作单位吗?请说()。

14、小朋友们: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电话吗?请记录()。

15、小朋友们:下午离园后,能否自己到处跑?()

16、小朋友遇到陌生人该如何保护自己?()。

17、小朋友你的身体只有谁能接触?()。

18、小朋友自己在家能否将门反锁?()有陌生人敲门怎么办?()。

自己独自在家时能否随意玩煤气、炉火、火机、开水壶、饮水机、药品等危险物品?()。

19、小朋友过马路时应该走()。

20、小朋友到野外旅行或散步时能否随便采摘花果、抓捕昆虫?()。

能否将不洁的食物随意放入口内?()吃食物前应该怎样做()。

篇6:婴幼儿早期教育问卷调查分析

一 基本资料

调查对象:婴幼儿家长

调查时间:2011-11-16

二 基本情况本次调查主要是针对婴幼儿的家长来了解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情况,本次问卷发出共20份,有效为15份

三 问卷结果分析

★在对于婴儿发音这方面,多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会注重教导,但大多数人过早地教导宝宝发音,调查数据显示只有26.7%的大人在4-6月左右教导孩子,而约53.3%的父母会提前两个月开始

★对于宝宝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方面,多数家长会采取对宝宝使用或教宝宝使用礼貌用语以及的主动于他人打招呼等方式,调查结果显示,约66.7%的人经常或偶尔使用礼貌用语,例如“谢谢”,“再见”等,60%的家长会教宝宝像熟人打招呼

★家长在对待宝宝的错误的方式各有不同,将近60%的父母会采取讲道理加以引导的方式来教育自己宝宝认识错误,6.7%的人会采取呵斥,还有6.7%的会忽略宝宝的错误

★在开发宝宝的大脑发育方面,绝大数家长较青睐图片和讲小故事,90%以上的家长都会用图片来培养,50%的家长还会通过给宝宝讲故事训练宝宝的记忆力,60%的家长还会通过陪自家宝宝做简单的小游戏来开发智力发育

★对于宝宝的吃与行两方面,几乎所以的家长会加以干涉,调查结果表明26.7%的家长在孩子学走路的时通过“搀扶”宝宝来训练走路,还有约6.7%的家长会使用小推车或是在前引导的方式

篇7:混龄幼儿情感教育的培养

摘 要:《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意潜移默化的影响,并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它非常明确的告诉我们,情感教育在幼儿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这就 要求每个幼教工作者必须重视幼儿良好情感的培养。而特别混龄班的幼儿由于处于不同的年龄层次,如何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始终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持续探询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 情感 教育 培养

良好的情感教育是幼儿健全人格的体现,也是未来国民素质的体现。新《纲要》在社会性领域中提出:“幼儿要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竞争的不断增强,人们的传统思想受到冲击,再加上现在大部份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存在着自私、唯我独尊、不容他人等不良倾向。因此,从幼儿抓起,教育孩子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思想品德是很重要的。幼儿时期形成的思想品德表现将对他的一生产生重要的作用,而混龄班的幼儿由于处于不同的年龄层次,如何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始终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持续探询的问题。下面就谈谈自己的点滴做法:

首先,从教师方面入手:

一、增强意识 向幼儿实施情感教育首先依赖于教师有强烈的情感教育意识,只有这样,教师在工作中才会有自觉性和积极主动性。目前增强教师情感教育意识的关键,在于营造一个有利于提高教师认识——激励 教师行动的氛围,通过学习交流,宣传典型以及教育目标具体化等手段,以增强广大教师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的责任心。

二、提高技能 提高教师与幼儿情感交流的技能,是有效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条件。孩子的情感是容易被激发的,他们对成人情感表现的敏感程度,有时往往出乎我们的预料。曾有人作过一个测试,如果我们向孩子要某种东西,在说要的同时,也配合头部的偏侧动作和友好表情,则80%的孩子会立刻把东西给你。对此,我们可以作这样的分析:成人在向孩子要东西的时候,是以一种极为亲切、友好、信任的态度提出的,成人的 动作、表情以致声调、语气和眼神是传递这种态度的主要媒介,通过它,使孩子充分感受、体验,然后产生积极的行为。

教师和幼儿的情感交流是双向的,但在交往中起导向作用的仍是教师的情感,正如我国古代诗人白居易所 说:“动人心者、莫先于情”,教师的情感能左右情感交流的深度和范围,能控制情感的性质。一个具有情感 教育经验的教师,会通过自身的愉快情绪,引导孩子天天生活在一个非常欢乐的群体之中。这时教师的情感已不是一般的自身情感体验,而是产生了火种的作用,把自己的情感传导给了幼儿,这就是以情育情的效果。

教师还必须学会以境激情,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环境是产生情感的直接因素,幼儿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 情境中产生,并易受周围环境的感染。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而从环境中所得到的这些刺激和印象,就会对幼儿产生某种影响,例如单亲家庭环境与气氛,容易形成孩子孤僻、敏感、逆反的情绪;欢乐家庭容易造成孩子愉快的情绪。这就是环境的教育功能。幼儿教师不仅要会巧妙地利用环境,也要能积极的创设环境,通过优化情境,激发幼儿的感受,以达到情感教育的目 的。

其次,要看到爱抚的力量。

一、赏识和激励是点燃孩子上进的火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令人喜欢或讨厌的方面,但关键是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如调皮的反面是聪明,好动的反面是活泼。所以要形成在教师的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最棒的!当孩子用心完成一件事,不管结果好坏,首先要提出表扬;其次要激励他(她)下次完成的更好!著名的大教育家叶圣陶就善于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心理学家也指出:“人类的天性在于深深地向往赞美”著名的美国文学家马克•吐温说过:“如果听到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多活五个月。”更何况纯真无暇的孩子心田,多需要大人的赞赏呀!当孩子信心受挫时,我们要及时为孩子加油,让他看到希望。

二、期望和要求是增强孩子继续努力的信心。经常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孩子就会找到一种认同感和自豪感,由此会勃发出较强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对教师的期望与要求也就铭记在心。千万不要让孩子在赞扬中自我陶醉。当孩子取得一小点的进步,教师要给孩子适时指出,这只是成功的开始,要想完成自己的心愿,还必须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让孩子从小就有一种不满足和上进心。在孩子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陪同孩子体验尝试、失败、快乐等从而与孩子的心灵拉近距离。孩子从小就觉得在人生道路上有人在关注,他(她)们会自觉地按照大人提出的期望与要求做好每一件事。同时增进了与教师的情感交流。

最后,注意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情感教育。幼儿园有目的的活动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只有结合这些特点认真地设计并组织活动,才能将情感有机地渗透其中,但要避免手段和方式方法上的牵强附会,例如:过去在组织讲故事的活动时,经常在故事结束部分提问孩子们类似的问题:“我们要向故事中的谁学习?学习他什么呢?”并引导幼儿说出:“学习他关心别人,互相帮助”等等,这些类似的活动,都没有跳出说教的圈子,孩子们虽然当时能对答如流,但在生活交往中是否能真正体现,就不一定了,因为孩子们并没有把知识的获得深化为思想感情,因此,在活动过程中,要自然地协调地渗透情感教育。我们可以从以下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一、结合节日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各种节日都有其不同的意义,教师应针对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深入浅出地向他们介绍节日的名称和主要的涵义,如“三八”妇女节、儿童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清明节、元旦等等,将幼儿对节日的认识情感从不同方面作进一步的提高,如三八节,五一节到了,让幼儿通过绘画“我的妈妈”、“我的爸爸”送给爸爸妈妈,并说一句祝福的话来表达幼儿对父母热爱的情感,鼓励幼儿帮助爸爸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洗袜子,穿脱鞋袜,收拾玩具,摆放碗筷,为大人递送用具等,养成幼儿以自己能做到的任何方式去关心他人的情感。清明节前组织幼儿谈话,帮助幼儿理解烈士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牺牲,人们为了怀念他们,每年春天都要去看望他们,并让幼儿懂得看望烈士时要做花圈、花来表达我们的怀念之情。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制作花圈,把孩子们用皱纹纸做的纸花扎在花圈上,组织幼儿到烈士纪念碑扫墓,献上花圈,低头向烈士默哀,体验怀念烈士的心情,并请家长代表向孩子们讲述革命烈士的故事,扫墓活动结束回来后,我们又通过组织幼儿进行讨论、画画、折纸、看谁讲的英雄人物多等形式,强化了幼儿的情感。

二、利用身边发生的事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教师要善于利用身边的事例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这是最有说服力的极好教材,例如,我利用我班韩露小朋友即将随爸爸妈妈到外地去读书,将要和全班小朋友分开了这一时机来进行情感教育,如何开展这一活动呢?我发现,教师亲切的教育态度是诱发幼儿良好情绪和情感的纽带,幼儿只有在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情绪下,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敏捷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和创设。一开始,我用亲切的语调和幼儿交谈:“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将要离开我们班,你们知道是谁吗?他为什么要离开我们班呢?”小朋友们一下被吸引了,纷纷想知道是谁,情绪被激发以后,我向大家讲明了原因,孩子们又关心地问:“那韩露什么时候回来呢?”我表示遗憾地说:“我也不知道,也许很难有机会回来了,”接着我又启发他们:“寒露要走了,你们想他吗?你们怎么想他呢?”孩子们有的说:“打电话,”有的说:“写信给他,”有的说:“我们画一幅画送给他,让他不忘记我们,”于是我们决定全班小朋友一起画一幅画送给他,我构思了全班小朋友手拉手的画面,全班孩子每人在画纸上都画上一个人代表自己,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名字,每个孩子还对寒露说了一句祝福的话。当家长来接孩子时,我们把这幅画和祝福送给韩露父母时,他们都非常激动。

三、注重一日活动的情感培养。幼儿的情感具有冲动性和不稳定性,情感教育并不是一次活动或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将一日活动与情感教育相结合是有效的教育。如利用大自然、音乐、美术和文学作品等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通过游戏活动、区域活动强化爱的情感教育等。一日活动的各环节都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这就需要教师要注意随机教育,发掘出着眼点,并努力营造良好的情感教育环境,使孩子们行成良好的情感素质。

篇8:幼儿园混龄教育与学前教育改革

一、幼儿园混龄教育相关概述

混龄教育就是将3~6岁的幼儿混编在同一班级,使其彼此合作、模仿的教育形式。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我国独生子女不断增多,一些幼儿园开始采取混龄编班策略,力求通过“以大带小”的形式,促进不同年龄段幼儿共同成长。就目前情况来看,主要采用的是“间断性混龄”教育。混龄教育的实施缺乏全面性,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众多问题。

二、混龄教育在学前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1. 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可以发现,幼儿异龄互动更能够引发相互之间的模仿。很多年龄较小的幼儿对教师教授的知识并不理解,但是能够从年龄较大的幼儿身上实现良好学习。由此可见,混龄教育对幼儿认知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目前对于混龄教育,很多家长都会有“年龄小的幼儿怕被欺负,年龄大的幼儿怕影响发展”的担忧,但是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在面对年龄较小的幼儿时,年龄较大的幼儿会处处以哥哥姐姐的身份自居,主动向年幼的儿童示范积极行为,维护年幼的儿童,同时也在获取年龄较小儿童尊重的同时,实现自身知识整理分析能力、交际能力的提升,以及良好价值观的形成。尤其是在一些公办幼儿园,师资力量十分充足,教师在混龄教育中能够对幼儿关系进行适当调节,并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采用分层指导方式,促进所有幼儿认知的共同发展。

2. 促进幼儿教育组织形式创新

我国幼儿园传统教育组织形式主要是按照幼儿年龄编排班级,每个班级幼儿的年龄不会超过一岁,但是在长期发展中,这种组织形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无法满足独生子女的跨年龄交流的需求。而混龄教育中,将学生按照年龄不同,混合进行编制的组织形式,充分尊重了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差异性,对幼儿各方面素质以及教育效果的提升有重要作用,是对传统幼儿教育组织形式的进一步创新。例如,目前很多公办幼儿园由于幼儿人数较多,都采用30人一班的组织形式,以幼儿年龄划分成几个班级,但是在混龄教育的组织形式下,虽然整体人数没有发生变化,但是以实施分层教学,实际每个年龄段幼儿仅有10人,其教学效果与30人的同龄幼儿教育相比显然更加明显。

三、混龄教育的实施对策

1. 加强混龄教育推广实践

目前,混龄教育在国外很多幼儿园已经得到了普及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国在学前教育改革方面,也应加强对混龄教育的推广实践,吸取国外优秀经验,设计专门的教育试点。针对幼儿园所在地区、经济情况等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育发展方案,进一步落实混龄教育。例如,大型公办幼儿园,幼儿人数较多,可以采用每周定期定时的混龄教育,每周安排1~2次的混龄教育活动。由于间断性混龄时间有限,异龄幼儿彼此熟悉度不足会影响教育质量,因此,应采用连续混龄的方式,每次混龄教育活动时间为全天。

2. 健全幼儿园教育体系

目前,我国幼儿园教育体系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很多人对混龄教育理念还难以认同,相关规范制度未能得到确立。且在国家统一制度下,具有较大差异的幼儿园混龄教育也未能得到良好落实,因此,国家应加大力度健全幼儿园教育体系,全面考虑影响混龄教育实施的各种因素,制定相应制度,以为幼儿园混龄教育和学前教育改革提供充分的政策支持。

3. 提升幼师队伍整体业务水平

混龄教育的实施,对幼师业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师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在混龄教育中,幼师不仅需要了解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同时也需要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实施差异化教学,以实现幼儿个性与社会品质的共同发展。因此,要求幼师通过不断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多方面知识,实现自身业务水平的提升,以充分满足混龄教育下幼儿的学习需求。

幼儿园混龄教育是当前学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也是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要求。因此,在学前教育改革中,我国应加强对混龄教育的推广实践,健全幼儿园教育体系,完善幼儿园基础设施,提升幼师队伍整体业务水平,进一步推动混龄教育在我国幼儿园的实施,以促进我国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上一篇:关于大学生宿舍卫生问题的建议下一篇:雾霾天气形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