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生活自理情况调查问卷表

2024-04-18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情况调查问卷表(通用10篇)

篇1:小班幼儿生活自理情况调查问卷表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情况调查问卷表

幼儿姓名:

家长姓名:

3—6岁是幼儿自理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幼儿,接受能力强,行为可塑性大,依据幼儿心理和生理的发展水平为独立能力的培养和形成一定的技能提供了可能,因而幼儿园与家庭应抓住此关键期,为幼儿的后继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本次调查涉及到我园幼儿生活区域的创设和开展,恳请家长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认真填写。

一、进餐方面(请在相应的选项中划勾)

1.您的孩子是否独立吃饭。

A是

B否 2.您的孩子拿是否自己拿勺吃饭。A是

B否 3.您的孩子吃饭的时候是否保持安静、不讲话,知道吃饭不磨蹭,避免饭凉。A是

B否

4.您的孩子是否知道不撒饭、不剩饭。

A是

B否 5.您的孩子是否挑食。

A是

B否 6.您的孩子是否懂得一些简单的卫生常识,知道饭前便后自觉洗手。A是

B否

7.您的是否会正确使用肥皂,会自己洗手。

A是

B否 8.您的孩子是否会保持自身的清洁,知道饭后擦嘴,知道保持个人卫生。A是

B否

9.您的孩子是否会在饭后使用杯子漱口,并且不打湿自己的衣服。A是

B否

10.您的孩子是否喜欢吃零食。

A是

B否 11.您的孩子是否能控制甜食的摄入量。

A是

B否

二、如厕方面:(请在相应的选项中划勾)

1.您的孩子是否能用语言表达大小便的需要,是否知道寻求老师的帮助。A是

B否

2.您的孩子尿湿裤子是否能告诉老师及时更换。A是

B否 3.您的孩子是否会自己脱裤子,自己大小便。

A是

B否 4.您的孩子是否会自己大便后要擦屁股。

A是

B否 5.您的孩子是否养成了便后洗手的习惯。

A是

B否

三、穿衣方面:(请在相应的选项中划勾)

1.您的孩子是否能够分清衣裤的前后里外。

A是

B否 2.您的孩子是否自己会穿脱裤子。

A是

B否 3.您的孩子是否会穿套头的衣服,会穿开胸衫,知道在穿套头衣服时,会将双手上举。

A是

B否

4.您的孩子是否会扣开胸衫上的扣子。

A是

B否

5.您的孩子是否会区分鞋子的左右,能够自己独立的穿脱鞋子,并且知道将鞋子摆放整齐。

A是

B否

四、午睡方面:(请在相应的选项中划勾)

1.您的孩子是否在成人的提醒下,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A是

B否

2.您的孩子是否自己睡觉不要人陪。

A是

B否 3.您的孩子是否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睡觉时不玩小物品; A是

B否

4.您的孩子是否睡醒后能保持安静,不哭闹。

A是

B否 5.您的孩子是否知道睡觉的正确姿势,知道盖好被子,不乱蹬被子。A是

B否

6.您的孩子是否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A是

B否 7.您的孩子是否学会收拾整理自己的衣服,安静入睡。A是

B否

五、其他方面:(请在相应的选项中划勾)

1.您的孩子能否在玩完玩具后,将玩具收拾整理,做到物归原位。A是

B否

2.您的孩子是否能与成人一起安静的看图书,并且不任意损坏图书。

A是

B否

3.您的孩子在喝水时是否是一口一口地喝,不将饮用水撒到地上,不用饮料代替饮用水。

A是

B否 4.您的孩子是否愿意洗头、洗澡、理发。

A是

B否

5.您的孩子是否在入睡前愿意洗脸、洗脚后入睡。

A是

B否 6.您的孩子是否喜欢吃瓜果蔬菜。

A是

B否 7.您的孩子是否不用脏手揉眼睛。

A是

B否 8.您的孩子连续看电视不超过15分钟。A是

B否

六、家长建议:

1.家长需要幼儿园给予帮助和配合的方面:

2.家长寄语:

篇2:小班幼儿生活自理情况调查问卷表

3尊敬的家长:

您好!我正在做一项关于小班幼儿家庭早期阅读情况的调研,您是我们所要访问的对象,希望能听取您的一些意见!此问卷只作调查统计数据之用,对于您的个人资料以及您的一些意见,我将严格保密,请您放心!非常感谢您的支持!(请选择您认为符合的选项,可以多选)学历:大学职业:军人

1、家庭所有儿童图书数量()50册以上(√)20-50册()20册以下()没有

2、家庭儿童所有的阅读光盘()20册以上(√)10-20册()10册以下()没有

3、家庭为幼儿订阅刊数()1种(√)2种()3种以上()没有

4、家庭有适合幼儿听的磁带数(√)20盘以上()10-20盘()10盘以下()没有

5、幼儿阅读的图书主要来源(√)自己购买或征订()向社区图书馆借阅()向别人借阅()由亲戚朋友赠送

6、家庭每月为孩子购书支出()10元以下(√)10-19元()20-29元()30元以上

7、家庭中是否有固定的书柜等(√)有()没有

8、家庭中是否有孩子专门的阅读角落()有(√)没有

10、什么是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独立阅读图书的能力()对文字符号的兴趣、接触和初步理解()读书、看报能力()不清楚

11、对小班儿童早期阅读重要性的认识:()没有意义()不清楚()有意义(√)意义重大

12、您觉得“亲子阅读”或“儿童早期阅读”最重要的功能是什么?()教育功能(√)增强综合能力(包括审美、想象、管理能力等等)()帮助识字()养成阅读兴趣和习惯()其它

13、家庭在培养儿童早期阅读能力中的作用:(√)提供儿童阅读氛围,使儿童养成爱阅读的习惯。()检查儿童在园的阅读情况,查漏补缺。()阅读是幼儿园的事情,家庭没必要再费工夫。

14、最经常给孩子看的书:(√)彩色图画书()立体彩色图画书()黑白连环画书()不带图画的纯文字书。

15、何时和孩子一起看书?

(√)有时间就一起看()晚饭时()晚间边看电视边看书()晚间入睡前

16、和孩子一起买书时的通常做法:()不干涉,让孩子自己挑选图书。()买自己计划好的图书,不让孩子自己挑选。(√)和孩子商量,共同挑选图书。

17、孩子的图书通常能保存多久?()看完一遍就扔掉。()看过一遍就放起来保存。()看过多遍后就不管它了。(√)看过多遍后也保留起来。

18、你经常给孩子看什么内容的图书?()中国古代诗歌()外国幽默图书(√)古今中外故事、童话书()市面流行的卡通书()有关自然科学的图书

19、是否和孩子经常谈论已看过的图书?()很少()偶尔(√)经常

20、是否经常和朋友谈论、分享自己孩子的图书?(√)很少()经常

21、是否喜欢和孩子一起看书?()不喜欢()不得已才喜欢()喜欢(√)很喜欢

22、您的孩子每天阅读时间的安排?()每天20分钟或者20分钟以上()每天5-10分钟(√)没有固定时间()心血来潮

23、您在家是否关注指导孩子早期阅读?(√)经常指导()从不指导()偶尔指导

24、您对孩子早期阅读的态度?(√)经常教育()不知道如何指导()不在意

25、您和孩子一起看书时给予怎样的指导?()不指导,让孩子自己体会(√)认真读好

每句话,帮孩子慢慢理解图文()遇到生字就给孩子讲解,使其养成认真学习的习惯()教给儿童阅读的技巧,为上小学做准备

26、您最喜欢让孩子接受的阅读媒体形式是?(√)书籍()电视(√)计算机()VCD27、在和孩子阅读的过程中经常提问一些问题吗?()没有提问,不与孩子交流。()只是回答孩子的提问,很少主动提问(√)主动提问又回答孩子的提问。

28、你是怎样指导孩子看书的?(√)图读法-边讲故事边指图画()点读法-边讲故事边用手指读文字()诵读法-把故事连贯讲完,尽量不让幼儿打断。()跟读法-自己讲一句,让孩子跟讲一句。

29、您的孩子是否自己整理图书?()自己整理()家长整理(√)一起整理

30、给孩子买书参照什么建议?(√)幼儿园教师的建议()自己的兴趣和主意()邻居和朋友的介绍()电视和报纸等媒体的宣传(√)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和阅读阅读的兴趣。

31、谈谈您对幼儿早期阅读的认识?幼儿早期阅读非常重要,是人生潜力开发的基础,是成长的基石,更是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但家长缺乏科学性,所以寄希望于幼教。

篇3: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初探

一、寓教于乐,让孩子在游戏中掌握生活技能

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将生活中的情境利用游戏来呈现,创造一个虚拟的环境,将游戏融入生活,也应用于生活。

每个幼儿的天性都是爱玩的,对孩子来说,一天中最快乐的莫过于游戏时间。我们可以抓住这一特点,让他们在游戏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自理能力。例如,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大部分幼儿不会正确地洗手,常常弄湿自己的衣袖。针对此类情况,我们将正确的洗手方式拆解成连环画的形式贴在墙面上,同时自编了儿歌,带着幼儿洗手的时候,一边看着墙上的画,一边唱儿歌:“小朋友来洗手,卷起小衣袖,打开水龙头,沾湿小手手,抹一抹肥皂,搓一搓,揉一揉,左一下,右一下,毛巾擦擦手,关掉水龙头。”在这种反复的游戏情境化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大多数幼儿都能学会正确的洗手方式并且也不会再弄湿自己的衣服了。又如,在陪玩过家家的过程中,让幼儿自己扮演父母的角色,给自己手中的洋娃娃穿鞋子、衣服。让幼儿在玩耍的过程中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成长。游戏是幼儿认识新事物的重要途径,要把握住这一特点,多创造机会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

二、利用科学多样化的方法让幼儿掌握生活自理能力

除了父母之外,日常生活中,幼儿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了,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言谈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幼儿造成影响,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当老师们在大扫除、整理房间叠被子的时候,幼儿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在你的身上。等他们回家后,也会跟着老师的样子学。老师们也可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让小朋友们模仿自己的动作跟着一起做。这对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还是大有裨益的。

同时,也不要局限于单单由老师来做榜样,让幼儿互相学习也是非常好的一种方法,当某个小朋友做得很好的时候,老师要及时地对其进行赞扬肯定,并让周围的孩子向他学习,这样形成了良好的互帮互助的氛围,也有利于孩子能力的提高。

另外,积极的鼓励对于孩子的能力培养极有帮助。美国有一句名言“一句鼓励胜过无数惩罚”。在恰当的时机对孩子进行鼓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给娃娃穿衣服过程中,有个幼儿总也学不好,呆坐在那里,这时我会走过去,轻拍着他的头,询问原因,一些鼓励的话语例如“加油,你一定可以学会,老师相信你是最棒的。孩子听了后往往就会有动力继续学下去。又如,有的孩子饮食习惯不好,吃饭的时候,总是喜欢偏食挑食,饭碗里也总是剩下很多饭粒。这时,老师就要仔细观察,在每次吃完饭后给表现好,吃得干净的幼儿发小红花。可能有的幼儿会发问了:“老师,为什么他们有小红花,我没有呢?”老师说:“因为他们吃得又快又干净啊,你们想要小红花就要向他们一样学习”。并且要和他们说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一点点辛苦种出来的,不能浪费。通过这种方式,改正幼儿不良的饮食习惯。

三、家园教育一体化,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要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仅仅依靠教师在学校的教育还不够,老师要及时向家长们反馈幼儿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并且也要指导家长们重视在家里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不应该过分宠溺,事事都代劳,这样不利于幼儿的成长。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或者讲座的形式介绍如何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在家里,家长们可以使用一些轻松愉快地方式帮助孩子树立自我意识,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孩子的兴趣积极性。比如,起床时候,教孩子学会自己叠好被子,例如可以通过儿歌:“小被子,四方方,先叠长边对中间,被头被脚向里折,对折叠齐放床边。”家长自己也要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言传身教。比如,在家里用餐的时候,珍惜粮食,不浪费米粒,教导孩子也一样,不要偏食。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在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过程中,我们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孩子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只有家长和老师们共同努力,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才能得到良好的培养。

摘要:学会合理地照顾好自己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拥有良好的自理能力对于孩子今后的成长、学习非常重要,更是幼儿今后步入社会、独立生活的前提。因此必须从小就重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赵葵.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探讨[J].海峡科学,2010(4).

篇4:谈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139-01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就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做。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罪。”幼儿自理能力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能力,简单说就是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技能。它包括自己穿脱衣裤、鞋袜,手势和整理自己的衣柜和床铺,独立进餐和盥洗等。在不断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重要,培养幼儿的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能为其一生奠定基础。分析幼儿自理能力弱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现在的幼儿生活活动绝大多数由家长包办代替,其生活自理能力差

家长无条件的包办代替(要喝水了,父母会端水来;要起床了,父母会给穿衣服……),使幼儿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父母会帮着干。来到幼儿园既要面对分离焦虑,又要面对全新的集体生活,多数幼儿就会不适应。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已经长大了,要不怕苦,不怕累。因此很多幼儿会因为自理能力差而感到不自信,影响了各方面的发展。

二、孩子没有掌握一定的自理能力技能和方法。

为什么很多孩子很多简单的自理能力学不会,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还缺乏成人正确的引导,要让幼儿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其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也就是说,即使幼儿有了自理意识,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例如:幼儿没学会系鞋带的方法,就谈不上系鞋带;幼儿不会洗脸,就谈不上把脸洗干净;幼儿不知道把玩具放到哪里,就谈不上把玩具物归原处……所以,作为老师和家长都应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三、在幼儿园和家里缺少反复练习的机会。

由于家长的过度包办,使得孩子在技能锻炼上产生了一定的障碍,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在学习了某项基本生活技能以后,还要注意反复的巩固练习。例如让幼儿小便、洗手、喝水等各个方面,家长都尽量让幼儿自己动手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幼儿小便后提不上裤子,家长就教他用两手向上提前边和后边,渐渐的就掌握了这一技巧,每名幼儿在自理能力方面哪些地方是薄弱环节,在家要多请家长监督、督促,在幼儿做事时,家长除了把握好“力所能及”和“安全”这两个度以外,还要真心引导﹑鼓励﹑帮助﹑认可。家长要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幼儿,使幼儿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反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喂鱼﹑浇花﹑分发碗筷﹑擦桌子等这类家务事情。

2-4岁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产生深远的意义,但现在大部分的幼儿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致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幼儿随着心理、生理的发展,他们对周围的一切跃跃欲试,有着强烈的自己动手的欲望和一定的操作能力,他们渴望参与成人的各种劳动。因此,家长和教师应当抓住这一时期让孩子学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其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

四、故事强化,让孩子的自理意识具有无穷的魅力。

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及动物等等都深深感染着孩子。我们可以经常给孩子播放关于自理的动画片,讲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例如:在《三只小猪》中 "大灰狼"的出现让孩子们感到非常害怕,都为小猪的安全着急,最后终于明白:要想住进安全漂亮的房子就要不怕苦不怕累,做事要肯动脑筋等等。又如:给孩子讲《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孩子们听后进餐的习惯就改善了。就这样通过这些文学作品中生动的情节、鲜明的形象来感染和影响孩子,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

五、儿歌学习,让幼儿有兴趣地学习穿脱衣服。

3岁孩子是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他们的模仿性强,儿歌内容易读易懂、琅琅上口。另一方面儿歌内容直接有指导学习的作用。穿脱衣服对小班幼儿来说难度很大,如果直接向幼儿讲解方法,他们可能听不进去,也学不会,从而产生厌烦、枯燥的情绪。但如果运用简短有趣的儿歌,其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了。例如《穿衣歌》: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出洞子,吱溜吱溜上房子。《叠衣歌》:伸伸臂门,抱一抱,点点头,弯弯腰,我的衣服叠好了。《脱衣歌》:缩缩头,拉出你的乌龟壳,缩缩手,拉住你的小袖口。通过这些琅琅上口的儿歌,幼儿会很快掌握穿脱衣服的方法。

六、区角活动,给幼儿更多的锻炼机会。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小班幼儿会自己系扣子不多。于是,在生活区创设了扣扣子、拉拉链等与之相关的区域材料,让幼儿在游戏的同时也能够锻炼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七、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给孩子分配小任务

孩子虽小,但是我们不能低估了他们的能力,我们应放手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餐前为小朋友分碗、分勺子。餐后帮忙收拾桌子和碗勺。每当这时,孩子们会非常感兴趣地说:"老师让我来分勺子吧!"教学活动中我们还让孩子学习如何不在家的小椅子擦干净,期末带领孩子进行了班级的大扫除活动,每人一块儿小抹布,老师分配任务,大家一起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爸爸妈妈连连称赞:“小宝贝们真能干!”

八、自理能力的培养贵在坚持。

自理技能不是与生俱来的,重在鼓励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作为成人不能操之过急,平时对孩子应耐心细致,还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孩子特别好模仿,有时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孩子会有兴趣地尝试一下,这时,你可以让孩子试一下,别担心孩子干不好,或添麻烦、帮倒忙。再一方面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在操作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不小心洒了水、翻了垃圾等,这时,我们应多鼓励,少指责埋怨,以保护孩子做事的积极性。我们还要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赏识孩子的点滴进步,让他们做利所能及的事情,从而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九、家园配合很重要。

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如有针对性地关于某一自理能力方面进行家园互动,老师除了在幼儿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也要重视与家长的沟通。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半日活动开放,让她们亲眼看到自己孩子自理能力的差距,认识到自己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的重要性。其次,我们可以邀请一些优秀的家长代表向大家介绍育儿经验,通过家长之间的交流让大家学到更多的培养方法。我们还可以把育儿专家请到幼儿园,向家长们进行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改变家长的育儿观念,引导家长正确地对幼儿进行自理能力培养,少走弯路和错路。

篇5:谈谈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谈谈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美国的教育专家罗伯特博士的现代幼儿教育十大目标中的第一条便是“独立性”,使孩子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是整个时代对儿童素质提出的要求。独立性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而生活自理能力则是孩子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是保证孩子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之一。生活自理,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是个体能够独立生活最基本的能力。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对孩子进食、起居、穿衣,个人卫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要从家庭着手,家长对此负有非常重要的责任。家长对“从小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的问题要有足够的认识。 一、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弱的原因分析 (一)家长过于爱护,许多应该孩子自己做的事,家长习惯亲历亲为。孩子是家庭的“小太阳”、“小皇帝”、“心肝宝贝”,家里许多人围着他转,哄他们开心,认为只要孩子吃好、健康就好。因此许多小朋友都是家长喂饭,有些爷爷奶奶为了哄孩子吃完一餐饭,要跟着走许多路,或边喂饭边看电视。他们解小便时,帮忙解裤子,起床时帮忙穿衣服,家长认为这是义不容辞的事情。但事事包办代替,孩子的独立愿意会渐渐消失,形成依赖心理,从而导致自理能力差。 (二)认为孩子小、能力差、以后学也不晚。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孩子的这些请求:“我来洗、我来拿……”,但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行,你还小,不会做。”家长认为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自然而然就会自己穿衣服、吃饭,现在他们年龄小,不必急于让他们自己动手,而且越小越难教,孩子长大自然学得会。这样教养长大的孩子在家中一切需要自己动手的事几乎全由大人代替包办,其较重的依赖心理使其在各方面的发展都与其他小朋友有明显差距。 (三)怕麻烦,嫌孩子动作慢,或吃得脏。小朋友的肌肉发育还不完善,自控能力差,手眼不够协调,如果自己吃饭常常桌上、地上都是,对此家长嫌脏,就会认为还不如自己喂得快。有的孩子自己洗手,结果手没洗干净,却弄湿衣服,对此家长后悔没帮他洗。孩子自己穿衣服,结果衣服穿反了,还要重穿,耽误上班时间,对此家长认为还不如自己替孩子穿好。所以,许多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做,还不如自己做,节省时间,减少麻烦。其实,不让孩子动手做,家长包办代替,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影响其自信心、好奇心和独立性的发展。 现代父母对孩子各方面的投资越来越多,但忽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事事包办代替,成为孩子独立性发展的最大障碍。这些孩子进入幼儿园,不会独立进餐,不会自己洗手、擦脸,不会自己解小便,不会自己穿脱简单衣服。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教师的重要任务。 二、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目的性和必要性 两三岁是人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幼儿参与训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将有利于他们的发展。两三岁的.幼儿是培养能力的最佳期,良好的生活能力将使其终身受益。 (一)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是使其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需要。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置身一个新的天地,扩大生活圈。新的环境、好玩的玩具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他们喜欢在幼儿园生活。但不会洗手、吃饭、穿衣等生活自理问题,使他们不能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二)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促进了幼儿的大小肌肉群和动作的发展。著名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动作教育是日常生活练习的基本,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其责任感及良好的生活习惯。”两三岁时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将促进孩子大小肌肉群和能力的发展,如吃饭,幼儿不仅学会了手喂饭的动作技能,还提高了肌肉的灵活性及手眼的协调性。所以孩子每学一项动作、能力,他的大小肌肉、动作协调性也将相应地获得发展。 (三)培养两三岁幼儿的自理能力有助于培养幼儿独立、自信、坚强的性格。两三岁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包括独立用勺吃饭、拿杯子喝水、会穿脱简单的衣裤等,刚开始时孩子可能不会穿衣服,袖子伸不出、纽扣扣不好,家长可以帮助。进入幼儿园后该自己学着穿了,纽扣洞对不齐,就对一遍、两遍……直到对齐,裤子拉链拉不开,用力拉直到拉上为止。在孩子学习自理的过程中,老师要给予适当的鼓励,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要敢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形成争取成功的抗挫能力及独立做事的良好习惯。这种坚强、独立、自信的特点是未来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好品质。 三、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 要让幼儿做到生活自理,必须教导其生活自理的方法。幼儿没学会系鞋带的方法,就谈不上系鞋带;幼儿不会洗脸,就谈不上把脸洗干净;幼儿不知把玩具放到哪里,就谈不上把玩具放回原处……也就是说,即使幼儿有了自理意识,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那么即使想做也做不好。所以,我们要让幼儿掌握具体的生活自理方法。 (一)寓教于乐,让幼儿识得自理的方法。爱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对孩子来说,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游戏,游戏是幸福的源泉。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编成儿歌、歌曲或设计成饶有趣味的情节等,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学习本领。如教幼儿如何系鞋带时,可以结合歌曲《系鞋带》:两个好朋友,见面握握手,钻进大洞口,用力拉耳朵,变成蝴蝶走。让幼儿在愉悦的歌曲中,轻松地学会系鞋带。 (二)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进行个别指导。由于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对幼儿的要求就要有所区别。对于自理能力较强的幼儿,应以较高水平要求;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幼儿,应相对降低要求的标准,不可强求,更不可鄙视,必须因材施教。如在指导穿鞋的过程中,对小班幼儿先要学会区分左右脚,然后学习正确系鞋带。再如有的幼儿自理能力发展不平衡,系鞋带是弱项,我们需要在系鞋带的技巧方面给予更加耐心细致的个别指导。 (三)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习得初步的生活自理技巧之后,要注意提高幼儿做事的速度、质量等。如小班幼儿吃饭时有撒饭粒的情况,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练习,幼儿会逐渐掌握正确吃饭的技巧,少撒饭粒或不撒饭粒。 (四)品尝成功,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获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动幼儿生活自理的动力。当幼儿取得点滴进步时,教师的简单言语“你真棒”、“你真能干”……都会使幼儿对自己充满信心,成为激励幼儿自觉掌握自理能力的强大推动力;但当幼儿限于自身能力,难以实现预期目标时,要耐心细致地进行引导,辅以鼓励性语言(如“你行的”,“我相信你会干好的”等),必要时还要协助幼儿取得成功,以免挫伤幼儿的积极性。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重要。我们应该十分重视幼儿的生活自理习惯的培养,“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福,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罪”。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将为一生奠定基础。

篇6: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班的孩子自理能力普遍较差,孩子没有掌握自理能力的方法和技巧,由于年龄偏小,小班都在三岁左右,在自理时都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父母不是教诲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到,导致孩子不会自理;在幼儿园凡是孩子能做的事老师都注意培养孩子自己学做,从小养成孩子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常溺爱孩子,嫌孩子自己吃饭太慢会弄脏衣服而急于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为了让幼儿尽快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养成良好的自我服务习惯,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节奏,我们小一班进行了“幼儿自立能力培养”的训练,在一系列活动中,严格遵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个体差异,采用多种方法,对幼儿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习惯

三岁儿童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已经比较自如了,能够掌握各种大的动作和一些精细的动作,所以生活自理能力的练习要在此时抓紧培养。培养儿童生活自理的意义还不限于能力的形成,而在于自幼培养独立和不依赖成人的性格。小班的生活能力是独立用勺吃饭、用杯喝水、会漱口会洗手、会用水吞药片、会扣大扣子、会自己睡觉盖被、会大小便、会用卫生纸擦鼻涕„„在日常生活中,在成人帮助下幼儿独立的做就可以渐渐学会,贵在放手让幼儿练习,开始不要怕孩子做不好,不要怕浪费时间,要有耐心,要让幼儿在独立做的过程中学会。家长们的包办代替只能养成幼儿的笨手笨脚,还要利用儿童好模仿的特点,鼓励儿童模仿大人的生活。除在日常生活中练习外也可以利用游戏加以辅助练习,如扣扣子练习就可以让幼儿脱下自己的衣服或妈妈的衣服练习解扣、系扣,给娃娃穿衣服,用勺给娃娃喂饭等。在培养生活能力时注意良好习惯的养成,进餐时就要养成饭粒不撒得满桌满地,吃饭时不玩玩具、不看书、不讲故事的好习惯,又如睡觉前要小便,脱了衣服放在固定地方,不蒙头睡觉、手里不拿东西睡觉等好习惯。

二、怎样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独立能力呢?

1.根据孩子的生理发展特点,逐步提高要求,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三岁幼儿可训练自我服务的各项本领:吃饭、洗手、刷牙等。

2.为孩子生活自理创造必要的合理条件:洗脸盆要小而轻便,洗脸巾要短且薄,有自己的小床、小被子,衣服要放在低矮的柜内„„

3.教会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方法和技能:如教幼儿洗脸的顺序:用毛巾擦眼睛、脸部、鼻子、前额然后擦耳朵、耳背,最后擦颈部等。

4.要持之以恒,反复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在实际中不断巩固,从而养成自觉爱劳

动的习惯,成人对孩子做的好的要及时给予表扬,同时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作用。

三、教育孩子懂得劳动要创造财富

让孩子知道家里的一切东西都是劳动创造出来的,如电视机是用钱买的,钱是爸爸妈妈天天辛苦用劳动得来的;小朋友的新衣服、玩具、图书等都是劳动得来的;农民伯伯通过劳动种出粮食、蔬菜„„为了加深印象,让孩子更好的理解劳动创造财富这个道理,动员家长和孩子一起劳动,利用废旧材料做一件有趣的玩具„„使孩子懂得每样物品都是劳动创造的,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

四、通过示范练习向幼儿传授自理能力的方法

小班幼儿自立能力较差但模仿能力强,通过正面示范让幼儿看清自立的正确方法,应简明的提示,让幼儿了解完成基本动作的要领,然后让幼儿去模仿练习。如学习洗手,如果让小班幼儿独立去完成洗手这一基本动作,往往会看到孩子不仅没把手洗干净,反而把衣服给洗湿了,有的幼儿借此玩水,甚至连裤子鞋子也弄湿,有时也把同伴的衣服鞋子打湿,所以我们在教幼儿洗手的正确方法的时候,自己先示范整个洗手的过程:首先卷衣袖-开水龙头-淋湿手-擦肥皂-洗手心、手背、手指,用力搓一搓-开小水把肥皂泡冲干净-关水-擦手-挂毛巾。示范后再让幼儿分批练习,对能力差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并把洗手的过程自编了洗手儿歌“打开水龙头,卷起小袖口;浸湿小小手,擦上香香皂;搓搓手心,搓搓手背;十指交叉搓一搓,冲洗小小手;毛巾擦一擦,挂好小毛巾,亲亲小香手。”幼儿在念儿歌的过程中情绪愉快的完成了洗手动作,避免的幼儿因玩水弄湿衣裤的现象。每天的反复练习,饭前便后洗手,幼儿便能掌握洗手的基本方法了。刷牙:将牙刷浸湿-挤上牙膏-用口杯接水-漱一下口-先刷门牙,后刷两边,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里里外外都要刷到-接水漱口-把牙刷冲干净,刷头朝上放入口杯中。还可配合刷牙儿歌来提高小朋友的兴趣:“小朋友们讲卫生,早晚都来把牙刷,先刷门牙后两边,从上往下一二三,里里外外刷干净,接水漱口冲干净,刷头朝上放杯中,张开小嘴口气新。”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小朋友们轻松愉快的把牙刷完了,并按一定的顺序,每天早晚刷,习惯就成自然了。

五、通过教学活动,以语言指导行动,激发幼儿自理能力的兴趣

在学扣扣子时,幼儿两手不协调,不是扣不进洞眼就是上下对不齐。为此,我园小班开展了一系列生活活动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扣扣子比赛、叠衣比赛。首先老师定出活动目标,掌握扣扣子、叠衣的正确方法,然后老师做好活动准备,编一个故事或儿歌,每人准备一件带扣子的衣服,最后老师有表情完整的讲述故事或儿歌,一边讲一遍示范,并且穿插提问题,比一比谁的衣服扣得整齐且动作又快„„

六、增设自理区巩固自理能力

准备一些幼儿游戏动手操作的材料,用布贴游戏练习扣扣子、瓶子盖拧开再盖上,自制小衣服练习折„„幼儿动手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必须在平时不断练习巩固,所以中小班若开设自理区,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学习自理能力的技能大有好处。通过鼓励和表扬增强幼儿自我服务的信心:孩子在劳动中,任何一点成功和进步成人都要给于赞许和鼓励,这是保持孩子学习劲头的必要条件,每个孩子都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在鼓励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他们会懂得接受挫折和失败,他们会相信自己的能力并继续努力。正如古人所言:“数子十过,不如夸子一功”。经常的夸奖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自信心,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比如幼儿自己扣上了扣子,位置却扣错了,我们首先给于肯定表扬他:“真能干,能自己扣上扣子”。接着纠正:“只是一颗扣子进错了门,重新扣一次好吗?”使幼儿产生良好的情绪,提高自信心,成功的时候愈多,自信心愈强,劳动就愈容易成功,成人应特别注意和充分应用幼儿的这种心理特点,多指点,多给其成功感,以增强自信心。

总之,老师和家长有责任和义务来研究探索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并且要组织多种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自我服务的技能,具有初步的自我服务能力,为幼儿的生存搭建平台,同时在劳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篇7:小班幼儿生活自理情况调查问卷表

黄亚妹

关键词:实践研究 生活自理 小班 幼儿

摘 要: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要解放孩子的双手。小班幼儿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其身体动作和手眼的协调有了比较好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自理愿望,但是父母长辈却往往忽视孩子的这种愿望,一切包办代替,他们过多的关爱不经意间挫伤了孩子自理的积极性,阻碍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自主、独立生活的能力,更能为他们的未来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他们的终身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美国教育家爱雷·马洛尼提出:培养孩子的要诀之一,就是“能够及早的让他们自立,要想自立必须自理”。他说:“过分的保护只会妨碍孩子从生活中通过自身实践去获得有效的经验教训,从而影响其尽快成长。”在日本,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要问为什么?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要解放孩子的双手。小班幼儿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其身体动作和手眼的协调有了比较好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自理愿望,但是父母长辈却往往忽视孩子的这种愿望,一切包办代替,他们过多的关爱不经意间挫伤了孩子自理的积极性,阻碍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不仅可以解放孩子的手脚,培养他们自主、独立生活的能力,更能为他们的未来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他们的终身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是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一直是我思考探索的问题。

一、现状:

(一)家庭背景

独生子女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一大问题。目前,我园独生子女家庭占总数的96%,而家长对他们普遍存在过分关心,保护,照顾的现象,这样必然会造成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自理能力。

(2)父母本身文化素质较高,但缺乏带孩子的经验

有的家长因为工作忙,觉得孩子做事慢。有的家长是因为爱子之心,不愿意让孩子流受累。还有的也孩子还小的等原因,这样,孩子的一切事情,都由家长包办代替,导致孩子生活能力得不到培养,不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3)老人腻爱孩子,包办代替太多

有的老人还阻止子女管教孩子,使孩子从小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殊不知在无形之中,他们剥夺了孩子发展的权利。

(二)年龄特点

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决定,小肌肉活动能力较弱,不够准确,灵活和协调,影响幼儿的动手操作,他们也缺少一定的生活经验,自我照料能力较差。

(三)教育任务

《纲要》中指出:“根据幼儿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优胜劣汰”成为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生存的基础,首先应该从生活自理能力开始,而幼儿期正是动作发展的良好时期,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将使幼儿终身受益。

二:研究对象、时间及方法

(1)研究对象:吉得堡幼儿园小(2)班25名幼儿(2)研究时间:2008年11月~2008年12月

(3)研究方法:

1、调查法:利用家访、家长座谈会等机会,向本班幼儿家长了解孩子的生活自理情况,如是否自己吃饭、大小便、穿脱简单的衣物、整理玩具、放碗筷等;家长对幼儿生活自理培养的方法和想法、要求等。

2、观察法:观察幼儿的用餐、如厕、穿脱衣服鞋子等状况,并作好记录和分析。

3、行动研究法:在调查、观察了解的基础上,制定家园合力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计划,并积极实施,不断改进措施,实现预期目标。三:研究过程

(一)观察、调查了解幼儿生活自理的现状

在实习的阶段我根据计划对全班孩子进行有重点的观察记录,并与家长沟通,深入了解幼儿生活自理力方面的信息,并进行归纳,从而发现有6个孩子的自理能力特别强,能独立地进餐、大小便,会穿不系鞋带的鞋,但更多的孩子,吃饭大人喂、大小便帮,玩具大人整理的,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生活。在幼儿园里孩子的自理情况要比家里稍微好些,小便时还能自己把裤子拉下来;愿意尝试穿脱自己简单的衣服和鞋子。尽管饭菜撒得到处都是,尽管鞋子会左右颠倒、衣服裤子前后不分,这些都说明孩子是有独立做事的愿望的。但更多的孩子是不愿自己动手的。

(二)为孩子提供主动的实践机会

(1)创设环境法:为幼儿提供连高的条件机会,防止过失行为。比如:小班孩子穿,脱衣服速度比较慢,以前的老师总是不断的催促或者亲自上阵。现在来看,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穿衣服的速度,我觉得遏止有发展幼儿懂得动手能力,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味的催促会适得其反,于是,我和代班老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锻炼的机会,以促进其动手能力的发展,如:丰富娃娃家的游戏材料,提供各式各样的衣服,在自然情境中让

孩子不断联系,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将生活经验的学习穿插在游戏之中,增设了“生活能力培养区”,如娃娃家游戏时,让孩子帮娃娃穿衣服,扣扣子,整理衣服,在区域活动中,让小朋友用勺子装豆子喂娃娃等,同时开展“做做玩玩”的游戏,让幼儿在做中动手,在玩中练习,促进手指的灵动性,准确性和协调性,幼儿的动手能力提高了,问题自然会解决。

(2)挖掘内在潜能,引导幼儿主动发展:幼儿是学习的主题,他们通过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积极主动的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幼儿主动学习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教师应提供支持和帮助。其实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都会注意到,孩子在成长中免不了犯这样或那样的错,其教师的批评教育蛮重要的,但关键是注意自身的教育策略。因此,在师生的积极互动中,应最大限度的挖掘幼儿的潜能,发挥孩子的主体性,鼓励幼儿探索,发现以便获得主动发展。如:

1、我们采用了感官法,针对幼儿出现的问题,老师为孩子提供多种途径,给予幼儿丰富的感官刺激体验,积累孩子的生活经验。如:将生活技能(穿衣穿袜子)编成“生活活动模仿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肢体动作帮助幼儿掌握(如:幼儿穿衣服时,引导说,大洞洞小洞洞。大头套大洞洞,小手套小洞洞”。小朋友学习折衣服时,我利用儿歌“左手抱右手,弯腰点点头”。),有些孩子爱吃肉不吃蔬菜时,我们向孩子讲解蔬菜对人体的好处,请幼儿饭后留下自己的口水,引导幼儿观察水的变化,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让幼儿意识到刷牙的重要性,坚持每天刷牙。

2、检查法;幼儿是班级小主人,有权利积极参与班级的管理,可以设立小班长,值日生等,请他们负责检查小朋友的情况,发现不认真的幼儿,应履行自己的责任,及时提醒,教师还可以故意请犯错的孩子担任管理员,使他们的管理中控制自己的行为。

(三)研究和制定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行动方案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配合,教师,家长达成共识,应同步措施,形成教育合力,使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更好的巩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父母的态度很重要。

中国的父母太追求完美,看不了孩子犯错误,受不了孩子自理的结果。其实,对一个三四岁甚至两三岁的孩子来讲,做和没做要比做得好还是坏更重要。美国的孩子自理能力比较强,主要是因为他们有着比中国孩子大的学习空间和机会,因为他们的父母很多时候在很多事情上放手让他们自己做。所以,我首先通过家长会将孩子自理能力的现状讲给家长听,向家长详细介绍培养幼儿生活自理技能的意义和重要性,让家长支持我们这样的教育。其次通过家长会给家长分析这群孩子自理能力弱的原因(大人认为孩子年龄小、大人的包办、大人认为孩子做不好),其实三岁的孩子是有独立做事的愿望的,只不过是由于大人的原因把孩

子本来应有的独立性扼杀了。再次,让家长了解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具体内容,如:孩子进入小班后要学习自己穿脱衣裤,学会洗手、洗脸、刷牙。会独立进餐,不用大人喂。能独立整理玩具、图书,还会帮助大人做一些简单的劳动等等。接着,让班里两个能干宝宝的家长在家长会上现身说法,讲讲自己平时在家是如何培养的?最后,老师教给家长一些办法、技能。如:儿歌,歌曲,竞赛、游戏。只有家里的老人、大人教育一致了,家庭、幼儿园教育一致了,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争取保育员的积极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保育员是孩子们的生活老师,是老师的得力助手.领导考虑到带小班比较辛苦,特给我们分配了一个手脚比较勤快的保育员。勤快的保育员,只要孩子们在自理方面一遇到困难,她就会像妈妈一样帮助孩子完成。如:孩子不会穿鞋,她就主动帮孩子穿好;孩子不会自己解小便,她会主动把尿„„针对上述的情况,我与生活老师一起交流,让她理解对孩子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减轻老师和保育员的工作负担,而是孩子独立性,生存能力的培养。通过商量,我们最终在思想上统一了认识,即当孩子自理方面遇到困难向你求助时,我们的任务首先是分析困难的难易程度然后作出或引导他们学习如何做,或教他们如何做,或遵循循序渐进地放手让他们做。千万不因为引导了孩子还不会做或做得不好,或因为节约时间而包办帮他们完成。

(四)利用多种方式,激发孩子学习和巩固生活自理的技能

(1)采用表扬激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是孩子尝试做事的动力。其实,要想激发孩子的做事热情也并非一件难事。只要您不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辞,时常给孩子以鼓励。当他自己做事的时候,就表扬他;当他要您替他做事的时候,您不要批评他,而是用优点去包围他,“上次你自己做事的时候,真是棒极了!”

(2)适当的物质奖励也诱人。虽说孩子的家庭条件好了,平时在家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吃的东西不稀奇,但吃的东西一旦到了集体当中,哪怕是一粒小小的糖都会成为孩子们争抢的宝贝。当孩子学会了或能主动地料理自己的生活小事后适当地给予一些奖励,能很好地调动他们自我服务的积极性。

四:研究结果

(一)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结果

通过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研究,虽然才短短的两个月,可幼儿的自理能力,调动作能力和语言能力得到了明显的高。幼儿自信心明显增加,敢于表现,乐于表现。幼儿翌日生活常规有序进行,特别是午睡环节有了较强的独立性。

(二)提升了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

通过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和研究,家长对此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家长也认识到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它对幼儿一生有特殊的意义。逐步改变了过去重知识轻能力的观念,还自觉支持幼儿园培养工作,主动配合知道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教育真正辐射到家庭。

五、反思

对孩子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自理能力的培养,更是独立性、自信心的培养。在所有的这些策略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对孩子进行物质奖励,有一次,区域活动结束了,满地、满桌的玩具等着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收拾。可是,收玩具的孩子却寥寥无几,有的孩子不仅不收玩具,反而趁乱和同伴吵闹,教室里只有老师和鸣鸣一起忙碌的整理着。我对鸣鸣的行为进行了表扬。鸣鸣真能干,玩完了玩具还会整理,老师喜欢他,玩具宝宝更喜欢他。有的孩子听到了我对鸣鸣的表扬,也来整理玩具了。但当老师说要给收玩具的孩子奖巧克力时,班中所有的孩子都涌上收了。奖到了巧克力个个孩子的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们边吃着巧克力边搀搀的对我说:“老师,下次我们再把玩具宝宝送回家你再奖给我们,好吗”?有了物质奖励,孩子们在以后的整理玩具中都表现得特别积极。看来,适当的物质奖励是相当吸引这些小班孩子的。此外,孩子的成长是反复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小开始,刚开始时,量不宜过多,要求不能过高过严,要循序渐进,在习惯还没有养成之前更要持之以恒。

我深知,自己在研究方面还刚刚起步,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改进,如科研方法的适宜性,资料收集的全面性,表述的正确性、提炼的高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和提高。参考文献:

篇8:浅谈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有助于孩子独立自信的养成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就是要学会独立用勺吃饭, 拿杯子喝水, 会洗手, 会穿脱简单的衣裤等。然而刚开始时孩子不会穿衣服, 袖子伸不进, 纽扣扣不好, 在家里都由父母帮助。上幼儿园该自己学着穿了, 钮扣洞对不齐, 硬是对上一遍、二遍, 直到对齐, 裤子拉不上, 硬是用力拉, 直到穿上为止。在孩子学习自理能力技能过程中, 老师应给予适当的鼓励, 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让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二、幼儿学会了自理, 能增进师生的感情

为了让幼儿学会自己穿鞋子, 我设计了“穿鞋比赛”的游戏。孩子喜欢有成人参与游戏, 尤其喜欢和老师做游戏。在游戏中你和他不再是师生的关系, 而是平等的同伴关系。这样的关系有利于放松他的心情, 使他能自由自在地练习穿鞋子。赢了很有成就感, 还会叫你跟他比, 他会为此感到自豪;输了他会不服气, 要求再来。这样的游戏对于老师和幼儿来说是获得了双赢, 既让幼儿学会了自强, 又增进了老师与幼儿之间的感情。

三、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对孩子要放手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是一项长期、繁琐、细致的工作。所以, 在生活中我们要把幼儿的自理能力从一件件小事中培养起来。幼儿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我们要真正让幼儿做到:“好习惯, 早养成, 益终身。”小班幼儿喜欢游戏, 我们可采用游戏的口吻说:“今天妈妈要和宝宝比赛, 看看谁把脸洗得又快又干净。”然后, 给孩子一块毛巾, 边示范边讲解洗脸、洗手的顺序, 从而从游戏中学会了洗脸、洗手。

四、让孩子学习劳动, 从小培养劳动的好习惯

有些父母认为那么小的孩子怎么会劳动呢?还是自己来做吧!其实从小让孩子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实际上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教育, 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勤劳习惯。如当父母回家了, 为他们拿拖鞋;父母在扫地、洗衣时, 可以帮忙拿簸箕、肥皂之类的东西。当孩子完成一项工作后, 我们父母可以及时的给以适当的肯定和赞赏:“谢谢”“你真棒”。孩子听到赞扬的话语后他们会觉得自己的工作能力被肯定, 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快乐, 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增进孩子与父母的感情。

篇9: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初探

关键词: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

自理能力是在我们日常活动中发展和形成的,简单地说就是为自己服务,对于幼儿来说,就是要努力做到不事事依赖老师、父母,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解决。比如自己进食、穿衣服、洗漱等等。小班的幼儿由于平常都处在家人的悉心关怀照料中,大部分事情都由他人包办,自理能力也相对较差。来到幼儿园后,面对陌生的环境、新的朋友,这些都会对他们适应新生活带来许多困惑。这时,教师就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要针对不同孩子的情况进行具体自理能力的培养。孩子总是对陌生的东西感到好奇,教师可以先选择一些新鲜的事物,有计划地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帮孩子慢慢养成自理能力,具体的原则可以從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一、寓教于乐,让孩子在游戏中掌握生活技能

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将生活中的情境利用游戏来呈现,创造一个虚拟的环境,将游戏融入生活,也应用于生活。

每个幼儿的天性都是爱玩的,对孩子来说,一天中最快乐的莫过于游戏时间。我们可以抓住这一特点,让他们在游戏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自理能力。例如,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大部分幼儿不会正确地洗手,常常弄湿自己的衣袖。针对此类情况,我们将正确的洗手方式拆解成连环画的形式贴在墙面上,同时自编了儿歌,带着幼儿洗手的时候,一边看着墙上的画,一边唱儿歌:“小朋友来洗手,卷起小衣袖,打开水龙头,沾湿小手手,抹一抹肥皂,搓一搓,揉一揉,左一下,右一下,毛巾擦擦手,关掉水龙头。”在这种反复的游戏情境化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大多数幼儿都能学会正确的洗手方式并且也不会再弄湿自己的衣服了。又如,在陪玩过家家的过程中,让幼儿自己扮演父母的角色,给自己手中的洋娃娃穿鞋子、衣服。让幼儿在玩耍的过程中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成长。游戏是幼儿认识新事物的重要途径,要把握住这一特点,多创造机会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

二、利用科学多样化的方法让幼儿掌握生活自理能力

除了父母之外,日常生活中,幼儿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了,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言谈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幼儿造成影响,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当老师们在大扫除、整理房间叠被子的时候,幼儿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在你的身上。等他们回家后,也会跟着老师的样子学。老师们也可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让小朋友们模仿自己的动作跟着一起做。这对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还是大有裨益的。

同时,也不要局限于单单由老师来做榜样,让幼儿互相学习也是非常好的一种方法,当某个小朋友做得很好的时候,老师要及时地对其进行赞扬肯定,并让周围的孩子向他学习,这样形成了良好的互帮互助的氛围,也有利于孩子能力的提高。

另外,积极的鼓励对于孩子的能力培养极有帮助。美国有一句名言“一句鼓励胜过无数惩罚”。在恰当的时机对孩子进行鼓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给娃娃穿衣服过程中,有个幼儿总也学不好,呆坐在那里,这时我会走过去,轻拍着他的头,询问原因,一些鼓励的话语例如“加油,你一定可以学会,老师相信你是最棒的。孩子听了后往往就会有动力继续学下去。又如,有的孩子饮食习惯不好,吃饭的时候,总是喜欢偏食挑食,饭碗里也总是剩下很多饭粒。这时,老师就要仔细观察,在每次吃完饭后给表现好,吃得干净的幼儿发小红花。可能有的幼儿会发问了:“老师,为什么他们有小红花,我没有呢?”老师说:“因为他们吃得又快又干净啊,你们想要小红花就要向他们一样学习”。并且要和他们说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一点点辛苦种出来的,不能浪费。通过这种方式,改正幼儿不良的饮食习惯。

三、家园教育一体化,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要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仅仅依靠教师在学校的教育还不够,老师要及时向家长们反馈幼儿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并且也要指导家长们重视在家里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不应该过分宠溺,事事都代劳,这样不利于幼儿的成长。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或者讲座的形式介绍如何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在家里,家长们可以使用一些轻松愉快地方式帮助孩子树立自我意识,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孩子的兴趣积极性。比如,起床时候,教孩子学会自己叠好被子,例如可以通过儿歌:“小被子,四方方,先叠长边对中间,被头被脚向里折,对折叠齐放床边。”家长自己也要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言传身教。比如,在家里用餐的时候,珍惜粮食,不浪费米粒,教导孩子也一样,不要偏食。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在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过程中,我们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孩子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只有家长和老师们共同努力,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才能得到良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赵葵.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探讨[J].海峡科学, 2010(4).

篇10:小班幼儿生活自理情况调查问卷表

九月是孩子们开学的日子,我们小班迎来了一张张既好奇又兴奋的小脸蛋,说实在,昨天在家里还是一个众星捧月的宝贝,今天已需要独立地走向集体生活。在稳定幼儿情绪的同时,我们的一日活动也开始逐步有序地开展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发现了很多不足的现象。

现象一

入园前由于家庭成员的包办代替,生活技能根本洗手间里出现了这么一幕,××小朋友站在洗手台前发呆,一问才知道他不知道该怎样打开水龙头。

中午午餐时间,×××小朋友一手抓饭、一手抓菜,桌上、地上、衣服上全都是饭菜。老师告诉他要用勺子时,他尝试着去拿勺子舀饭菜,进过一番努力,饭菜一直都没有舀进勺子,反而从盆子的边缘都漏到了桌子上。最后他还是放弃了勺子,重新开始自己的“手抓饭”。

现象二

依赖性强,自我服务的意识差,会做但不愿意做。同样是中午午餐时间,刚吃了没几口,×××小朋友就带着哭腔喊:“老师,我吃不下!”但老师喂他吃饭,他却能很快地把满满一碗饭都吃完。午睡前,大部分孩子都很努力地自己脱着衣裤和鞋子,可是××小朋友还是“稳坐泰山”一动不动,问他:“为什么不脱?”他说:“我不会。”老师就帮着他完成了。在这样重复了几次之后,我们想着经常这样也不是办法。于是我们开始用物质奖励的方法来激励他自己完成,比如奖励小红花、好吃的东西等等。没想到的是××小朋友不仅能很熟练地脱衣裤和鞋子,而且还能把衣裤折得整整齐齐的,就连起床后也能自己穿衣裤,这真的让我们非常讶异。天气逐渐转冷,我们为了不让孩子吃冷的饭菜,就开始喂几个吃得特别慢的孩子。而此时就出现了以下一幕:三四个孩子围坐在老师身边,老师犹如机器人一样,这个喂一口饭、那个喂一口饭。有 时老师忙不过来,没能及时往孩子口中喂饭,这个孩子就张着嘴巴等我往他嘴里喂饭,而他的饭碗就在他的身边。

现象三

坚持性差,遇到困难后就放弃。午睡前,孩子们都将自己脱下的裤子折叠好放在了规定的地方。××小朋友也很认真的折叠着自己的裤子,但是他在脱得时候把一个裤腿翻了过来,在尝试几次后,他还没能把裤子折叠的很好,于是他就把裤子揉成了一团一放,然后就去睡觉了。午睡起床,×××小朋友很认真的在穿鞋子,他已经把脚都穿进了鞋子,接着就是要用雌雄配把鞋面两边连接并粘上就可以了。但是这雌雄配怎么也塞不进另一边的洞洞里,在尝试了几次后,×××小朋友就开始掉眼泪了,边哭边说:“我穿不上。”

现象四

同样是包办代替的原因造成了孩子们不良的习惯。午睡起床后,××小朋友的拖鞋东一只、西一只,人却已经和小朋友们玩成了一片,不知道要把拖鞋放到鞋架上;也不知道喝开水、吃点心,非要等到老师叫他去做这些事情。喝开水时,×××小朋友接完开水后就拿着水杯和小朋友们玩开了,结果水打湿了衣服,洒了一地。上完厕所,×××小朋友提上裤子就往外跑,“洗手。”在老师的提醒下,×××小朋友又重新回到洗手间打开水龙头,把手在水龙头下冲了一下又跑了,水龙头也没关。

……

这样的镜头在班中经常能够看到,由于这些现象的存在,致使在一日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问题一:活动前后的穿脱衣服时间浪费了很多时间,以至于正常的集体活动没有时间保证。

问题二:由于拖拉、懒散等不良的习惯,造成生活活动环节中较长时间的等待,造成一日活动各环节的不紧凑。

问题三: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冷,独立进餐以及活动前后、午睡前后的自行穿脱衣物都是保证幼儿健康身体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等充足活动时间的保证。

在学习初我们发放了《新生入园调查表》,就家长的教育抚养态度和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际水平进行了调查。主要内容包括:

1.家长对幼儿不同的教育抚养态度,分四个方面即放手教孩子、有时教孩子、时间紧包办、孩子小代替。

2.从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生活技能三大类进行调查,归纳为会做、基本会、基本不会、不会四个层次。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

1.孩子多数是由祖辈带领,孩子还小,长大了会做的,通常爷爷奶奶的想法都是如此。爷爷奶奶的溺爱是孩子们生活自理能力差的主要原因之一。这部分孩子的家长与孩子接触的时间是少之甚少,对于孩子的喜好、行为习惯、性格特点都不清楚。

2.年轻的家长们注重更多的是对孩子在智力方面的培养,对于孩子独立性、坚持性等能力方面的培养却忽视了。

3.还有一部分家长有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意识,但往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耐性,不会等待孩子慢慢发展,再加上工作时间紧,所以这部分家长属于“三分钟热度”的类型。

鉴于此,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刻不容缓。

(一)利用正面的形象,循循善诱,增强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1.结合主题活动,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以丰富的活动内容以及多样的活动形式来增强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比如主题《小不点儿》中,“我的小手真能干”、“我学会了新本领”、“我会绕毛线”等活动,通过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

2.通过手偶表演以及观看大班哥哥姐姐的情景表演,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激发孩子参与做的欲望。如手偶表演《小兔吃饭》,让幼儿了解各种餐具的用途以及使用方法;懂得饭前饭后洗手、漱口、擦嘴的程序和注意事项。再如情景表演《到鸭妈妈家做客》,通过观看大班哥哥姐姐的表演,直观地了解进餐时的一些注意事项。总之,通过多种教育活动使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生活的自理能力。

(二)形象地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学习各项生活自理

1.以游戏的形式。

根据《纲要》精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注重活动过程,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比如表演和角色游戏《给娃娃穿衣服》、《喂小动物吃饭》等,这类游戏是用拟人化手法的.构思情节来巩固自理能力的。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会学到一些吃饭、穿衣、整理玩具等基本技能,然后,再帮助孩子迁移到他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这种方法,符合幼儿心理特点,自然亲切、生动活泼,收效较明显。

再比如竞赛游戏,此类游戏主要是通过竞赛活动来巩固生活技能,培养自立和竞赛精神。考虑到幼儿在练习这些生活技能的时候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又没有激励的因素,幼儿很容易失去兴趣。于是我们把这种竞赛性的游戏改成阶段性的比赛。比如第一阶段——折裤子比赛(不需要翻面;先将裤子翻面再折叠);第二阶段——折套头衫;第三阶段——折叠开衫,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是分两次进行。

2.运用简短、易懂的儿歌。

小班幼儿思维的特点还是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他们的模仿性强,很喜欢鹦鹉学舌,儿歌内容具体、直观、形象,琅琅上口,易读易懂。另一方面儿歌内容有直接指导学习的作用。

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穿脱衣服确实难度比较大。如果平铺直述地向幼儿讲解,他们根本听不进去,而且会有厌烦、枯燥的情绪。为了让幼儿尽快掌握穿脱衣服的要领。我们运用了许多简短有趣的儿歌,例如《穿衣歌》: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出洞子,吱溜吱溜上房子。《叠衣歌》:关关门,关关门,抱抱臂,抱抱臂,弯弯腰,弯弯腰,我的衣服叠好了。通过这些琅琅上口的儿歌,幼儿会有兴趣地边说儿歌边穿脱,逐步学会了穿脱衣服。

再比如洗手时我们编了顺口溜:打开水龙头淋湿手,擦上洗手液搓一搓,手心手背出泡泡,就用清水冲干净,水池里面甩三下,再用毛巾擦干手。

3.用自身的示范讲解帮助幼儿掌握各项生活技能

由于幼儿年龄小, 教师在提出每一项要求时,都要充分考虑到幼儿自身存在的困难,把握住难度,讲解清楚,做好示范,让幼儿反复练习和实践。就比如洗手,我们先教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将洗手的全过程按顺序分为五步让幼儿进行练习:湿手——接洗手液——搓出泡沫——冲洗干净——擦干。幼儿通过实际观看,就比较容易掌握。

(三)深化、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行为

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还要注意以后的巩固练习。这就需要老师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幼儿,使幼儿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

1.在区角活动中练习生活自理的技巧。

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掌握技巧、练习技巧、熟悉技巧。如在操作区投放“苹果树”、“毛毛虫”、“小鱼”等,让幼儿练习扣纽扣;投放“大嘴小动物”,让幼儿给小动物喂食,练习使用小勺和筷子的方法;投放拉链,让幼儿练习拉拉链等等。

2.引导幼儿互相帮助,在促进合作、情感发展时,使生活自理能力得到共同提高。

幼儿在脱衣服时很容易把衣服翻到反面,这对于刚开始学习折叠衣服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们在教孩子把衣服翻到正面的同时,也让孩子们相互帮忙脱衣服,这样一来孩子们脱下的衣服很少再有反面的了。比如在脱套头衫的时候,我们以游戏的口吻告诉孩子们说:“我们来拔萝卜喽!”拉住同伴的一只袖口,拔呀拔、拔呀拔,一个长萝卜拔出来喽;再拉住另一只袖口,拔呀拔、拔呀拔,又一个长萝卜拔出来喽;最后自己拔呀拔、拔呀拔,拔出一个大大的、圆圆的大萝卜,孩子们非常愿意相互帮忙,这不仅让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再比如穿外套的时候,我们引导幼儿说:“拿住好朋友衣服的两扇门,放在好朋友背后,和好朋友抱一抱。”也就是和同伴面对面站好,拿住同伴外套的两边对襟放在同伴背后,这样同伴就可以把两只手伸进袖子了,衣服也就穿好了。

3.有效利用图示,在生活活动中训练幼儿的自理行为。

入厕、盥洗、排泄无处不体现着幼儿生活自理的水平,我们抓住这个关键时机,指导、监督幼儿的自理行为,使其形成习惯。但是我们老师不可能时时刻刻跟在幼儿身后不断地提醒他们,于是我们就用到了图示,这种将方法、规则隐藏在图画中,张贴在醒目的地方,用以帮助幼儿巩固生活技能。比如我们以连环画的形式提醒幼儿饭后正确漱口;又如用水杯接水喝的时候应该排队,我们就在地板上贴了排队的标志,用来提醒幼儿按照这条线排队。有了这些图示,孩子们会相互监督。

4.树立榜样,及时奖励,提高幼儿主动自我服务的兴趣。

根据幼儿好表扬的心理特点,我们隔一段时间和孩子们一起聊聊最近谁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谁折的衣服裤子越来越整齐了等等,并且评出“小能手”和“进步者”,奖励小红花或者是小贴纸和好东西,鼓励其他幼儿向这些得奖者学习。因为是大家一起评出来的(可不要小看孩子们,他们年龄虽小,但眼睛却是雪亮的),同时又有物质的奖励,孩子们对这些荣誉还是很在乎的。这对于激发孩子们主动自我服务的欲望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5.明确规则,巩固强化

对幼儿提出明确的规则,如饭前洗手、拿到饭后拿小勺、睡前脱衣裤并折叠整齐放在规定的地方、换下的鞋子应该放在哪等等,这些规则的提出,对于生活自理技能的强化练习有很大的帮助。

6.家园合作

上一篇:推荐高三励志话语下一篇:横岗街道“四大体系”促“两新”党员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