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会计教育的反思与对策论文

2024-06-16

浅析高职会计教育的反思与对策论文(通用8篇)

篇1:浅析高职会计教育的反思与对策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学设计 教材设计 教育改革

论文摘要:回首五年制高职的十年发展历程,其会计教育取得了一些令人欣慰的成果,但困扰会计教育的诸多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缓解,致使高职会计教育举步维艰。本文在分析目前高职会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引言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作为以知识和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会计职业的竞争更取决于人才素质的高低。然而,五年制高职的生源基本为普通高中选择后的学生,客观地讲成绩差、学习能力不强、并且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更何况会计成为一门实务性很强的学科,伴随着不断变迁的客观经济环境,层出不穷的业务创新,会计知识的更新呈现明显的“加速度”态势。因此,如何将高职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具备一定竞争实力的会计从业人员?如何缩短会计教育与实务的差距,追踪会计发展的步伐?高职会计教育的改革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篇2:浅析高职会计教育的反思与对策论文

1.1 会计教学设计的缺陷 第一,现在颇为通行的会计教学模式仍然是一种陈旧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以教师为教学主体,以教科书为授课依据,教师按部就班逐章逐节地讲授课本知识点,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参与度较低。

第二,教学手段单一。因客观条件制约或主观因素,未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仍采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填鸭式”灌输教学。因为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形式呆板,不能有效地吸引求知欲并不强烈的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不佳毋庸置疑。

第三,教学方法缺乏新意。会计教学的重点理应定位于培养学生处理非确定局面时所必需的思路和技巧,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科学地设计并运用案例教学,有助于此目标的实现。但在众多情况下,上课时以讲授课本知识点代替了案例分析与问题讨论;考试时以一些记忆性的简答题、名词解释和选择题、填空题等代替了分析性的问题。这不仅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主动性,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第四,只注重教会学生理论知识,但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在现行的会计教育方式下,学生也许学会了编制分录,了解了凭证、账簿的结构和格式,懂得了报表各项目的编制方法,但在如何利用这些知识完整地处理一个企业的业务,进而生成会计信息方面,常常一筹莫展,更不要奢谈利用信息支持日益复杂的企业管理高层的决策。

第五,学时安排不合理。现在很多会计专业课程学时安排没有充分考虑各课程的知识容量,也没有顾及高职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因此,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常显时间紧、任务重。一方面,难以发挥案例教学的魅力,因为这需要充裕的教学时间;另一方面,教师也无暇为学生融通课程知识框架。更兼高职学生自学能力较差,以至学生所学知识往往是一章一节的知识,难以系统化,无法对各门课程形成总体认识。

1.2 会计专业教材设计的缺陷 第一,专业课程,尤其是专业主干课之间内容重复较多。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在货币的时间价值、投资风险价值、存货管理、利润管理以及投资决策等方面存在严重重复;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在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及责任成本会计方面不乏诸多的重复;西方财务会计与中级财务会计内容重复更多。即便是《经济法》与《税法》,《财务管理》与《财务分析》彼此间也存在类似问题。

第二,教材编写形式缺乏趣味性,不具有较强的可读性。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教材只注重对一个又一个知识点刻板地阐述,而没有辅之以生动形象、读者可直接感知的全真或仿真的案例,难以提高学生阅读教材的积极性;偏重对会计制度解释,将教材视为制度的说明书,缺乏必要的理论分析,造成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利于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形成与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篇3:浅析高职会计教育的反思与对策论文

市场经济日渐发展促使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日趋严重并且逐渐蔓延,对市场经济发展以及企业管理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对国家利益以及公众利益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害。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对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高职院校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需要重视职业道德教育,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为会计人员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社会分工愈加细化促使职业道德在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职业道德与职业实践具有非常密切的关联,考虑到会计工作主观性以及灵活性,那么会计人才需要结合个人职业道德来进行判断和分析,通过职业道德教育来提升会计人才职业素质以及职业修养,为维护良好市场经济秩序提供保障。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分析

经济社会日渐发展促使政府愈加重视教育的重要作用,在职业教育中也愈加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学生就业率、学生职业能力以及学生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考量,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原则,更加重视诚信教育、敬业教育、法制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逐渐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意识、诚信品质以及责任意识等,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职业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在进行职业教育过程中,需要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职业道德能力、创业能力以及职业技能。从宏观角度分析,国家非常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将职业教育放在人才培养汇总的关键位置,但是由于高职院校招生质量限制,生源质量不高,学生缺乏责任心、学习习惯不佳并且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如果只是强调技术教育,虽然教学效果理想,但是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却存在着非常大的缺失,教育资源存在着过于浪费现象,缺乏社会责任感以及家庭责任感。从目前就业市场角度分析,国家愈加重视推行会计从业考核工作,对会计人才考核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为了能够避免自身风险以及损失,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方面进行严格考量,这就使得国家、高职院校以及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职业道德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对会计人才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三、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技术教学而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教育飞速发展促使传统职业教育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这就需要重视职业教育改革,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集中更多资源在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方面,这就使职业教育成为技术教育。从近些年职业教育发展来看,受职业技能大赛的影响促使高职院校更加重视技能教育,利用技能教育有利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职院校更加注重传统会计技能教育,诸如,点钞、珠算、做账等,同时还更加注重参赛项目教育,虽然学生成绩提升效果较快。高职院校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并不重视职业道德教育,无法保证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无法有效落实职业道德教育,促使职业道德教育一直处于边缘性学科。

(二)缺乏清晰的专业培养目标

在高职院校会计教学过程中,学术研究层次以及理论深度并不高,往往只是促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但是却更加注重实践经验积累和实践经验应用。高职院校在会计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或者是照抄照搬本科学校课程设置,或者是压缩本科教学课程,缺乏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缺乏层次性。在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内容专业性逐渐深化促使实践教学广度不足,一直到实习,会计专业学生都无法掌握会计票据以及会计凭证填写,同时无法掌握会计核算流程,由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这就使学生无法适应企业的经济发展需求,实际的教育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

(三)缺乏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考评工作机制

和其他专业课教学存在着相似性,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评价以及职业道德教育考核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在培养会计人才过程中,需要重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不合格就意味着会计人才不合格,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实际需求。高职院校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由于不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缺乏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考核工作机制。学生往往只是应付考试,不重视提升自身职业道德水准,这就使高职院校不具备会计人才培养话语权。高职院校仍然坚持考试成绩考评方式,更加注重考核学生理论知识考试,道德教育考核比例非常小,考试中也存在着非常严重的舞弊行为,这些都不利于会计人才的未来发展。

四、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人才培养对策分析

(一)实现针对性职业道德教育

与普通会计课程教学存在非常大的差异,职业道德教育具有较为完善的教学规律。为了能够提升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就需要深入分析会计专业职业道德内涵,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需要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实现职业道德教育与学校教育资源之间的有效配置,重视职业道德教育,从诚实守信、提高技能以及坚持准则着手,结合高职院校教学条件以及教学环境等进行针对性教育,充分发挥诚信教育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升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二)构建更加完善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的重要性。高职院校需要结合会计专业学生特点来创设特色性课程内容,结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特点,将社会热点道德作为重要突破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析,多角度认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提升职业道德判断能力。高职院校需要结合学生特点来构建丰富的会计教育内容。高职院校需要结合社会发展特点来构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模拟实验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利用虚拟方式来实现会计实践教学,促使学生认识专业技能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之间的重要关联,促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以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价值,同时还可以设置舞弊道德课程,利用反面案例促使学生正确认识会计人才道德操守以及法律规范,促使学生正确认识到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所应该承担法律后果,有效整合心理学内容、法制内容等,培养会计人才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

(三)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评价工作机制

作为高职院校教育的关键性内容,高职院校并不是非常重视职业道德教育,这就使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评价工作机制非常单一。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重视技术性教学,却忽视了其他知识教学,这就使得职业教育成为技能培训,缺乏完善的会计人才培养机制。高职院校在进行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教育方式,除了需要掌握基本的会计技能水平,还需要不断地提升职业道德综合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综合能力,避免具备会计核算能力但是缺乏会计专业道德人才进入到工作岗位。高职院校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需要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在培养学生会计核算能力的同时,提升会计人才的多岗位工作能力,构建素质与能力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高职院校会计人才综合素质。因此,高职院校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构建更加完善职业道德考核工作标准,构建更加完善、更加科学会计人才评价工作机制,利用职业道德教育来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四)重视职业道德教育手段创新

传统教育理念以及传统教育方式无法践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目标。高职院校需要重视课堂教学与企业现场教学有效结合,考虑到课堂教学局限性,与企业构建合作关系,促使学生能够感性认识会计职业道德,安排学生现场实习,利用具体学习情境来提升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实现正面教育与警示教育的有效结合,高职院校可以定期开展专题性教学,从诚信、舞弊、违法等角度进行浏览,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教师需要认识到自身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利用自身的职业道德感召能力来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教师还需要发挥示范性作用,如果教师自身欠缺爱岗敬业精神以及诚实守信精神等,那么会使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高职院校需要结合职业道德教育构建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构建会计实验室,培养学生做账技能,培养高职会计人才综合素质,利用职业道德实训教材以及实训案例,促使学生结合职业道德现实问题进行模拟决策,提升职业道德考核有效性。

五、结语

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会计人才培养工作是社会发展要求,也是会计自身发展要求。高职院校需要转变过于“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形式,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实现素质教育、技能教育的有效结合,发挥职业道德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核心作用。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需要重视会计能力教学,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会计人才培养中,实现职业道德教育与高职院校教育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重视诚信教育,实现理论和实践、校内和校外联动教学模式,构建更加完善的职业道德考核教学体系,重视会计人才评价工作,构建更加完善的会计技能大赛,构建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化评价机制。高职院校需要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发挥内部监督和引导作用,提升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为会计信息真实性提供保障,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学军.我国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8X):190-191.

[2]朱禾,许玉洁.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高职会计人才培养[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6(15):209.

[3]姚大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措施和途径[J].安徽水利财会,2010(2):15-16.

[4]游文华.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探讨[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05,21(4):48-49.

篇4:浅析高职会计教育的反思与对策论文

关键词 :会计行业 高职会计教育 联系

自从中国加入WTO组织以后,国内的会计行业迎来更为广泛的外在发展环境,在会计文化不断改革进程中,国内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就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作为会计人才输送的重要场所之一,其制定了根据市场需求对会计教育实施了协调发展的战略,为了培养适应当前会计行业拥有高素质的综合性会计人才,高职院校已经开始实施与时俱进的改革措施。当前会计市场瞬息万变,高职院校在培养会计人才时应当树立怎样的教育目标,采用哪种方向去定位会计教育的发展,这些都是当前高职会计教育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1]。

1.针对高职会计教育的研究

从微观与宏观两个角度去研究高职会计教育,微观角度主要是从高职会计教育课堂的构建、教材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这些地方去研究;而宏观角度则是从高职会计教育的目的与氛围去着重分析高职会计教育。

高职会计教育在宏观角度提出“环境决定目标”这个观念,环境指当前会计行业的市场,会计职业资格证正是在这个市场条件下提出的要求。伴随会计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断改变,会计职业资格也在不断进行着对应的调整,导致高职会计教育的教学模式以及课堂安排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比如当前新增的专业性会计人才——注册会计师,其正是在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中涌现出的会计人才。

在我国加入WTO组织以后,源源不断的跨国企业涌入国内市场,导致国内的会计人才供不应求,竞争异常激烈。在社会经济、业务以及技术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会计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正呈现着较为特殊的发展势头。

当前高职院校会计教育正在一步一步跟着会计行业的发展方向进行改革,同时将会计教育的目标定位在一个动态的位置,并在形式上不断的改变高职会计教育的模式,从而让高职会计教育满足对应的需求。最近几年来,为了应对不断改变的会计行业,高职会计教育专业的教学目的已经明确定位在培养具备综合技术应用能力的会计人才[2]。

当前国内已经拥有多个不同的会计职业资格证书种类,比如说注册会计师证、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会计证等。而高职院校的会计教育专业针对这些变化,已经构建一系列对应的会计职业准入制度,并且实施较为详细的划分,着重培养不同专业的会计人才。

2.会计职业准入制度对高职会计教育提出全新的要求

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属于会计行业严格执行的准入标准。国内统一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以及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是会计职业准入认定的先决条件。这不但是对学生会计知识能力以及接受职业教育的考核,同时也是对会计技术要求以及会计发展方向的向导;不但是认同会计人才的标准,同时也是高职会计教育的主要方向。

2.1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对高职会计教育的要求。培养具备高技能以及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网络与电脑的不断普及有效的降低了会计工作的成本;企业的国际化以及经济的国际化要求会计行业必须不断提升其与国外企业处理会计工作的能力。经济形式的不断变化,各种新的经济业务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从而使得会计行业的入门条件越来越高。怎么适应会计行业的不断发展,改革高职会计教育的模式与思路,培养适应会计行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是会计职业准入制度对高职会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2.2国外教育机构的竞争对高职会计教育的冲击。根据WTO的对等制度,各个成员国之间要互相承认学位证书或者学位,解决了国家对于教育市场的垄断统治。国内拥有非常大的会计市场,怎么在这个市场获得一定的地位,是当前会计教育工作者应当研究的重要问题。会计行业的发展途径,基本上都是取决于对会计人才的教育培养水平。高职院校作为会计人才重要的输出场所,必须要适应当前会计行业发展的趋势,在考核评价、教学改革、师资队伍、教材改革以及课程设置等各个方面都要进行对应的提升,从而让高职学生能够在毕业后快速进入会计市场,成为国家需要的会计人才[3]。

3.适应会计行业发展的高职会计教育改革

3.1改革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加强教学的针对性。高职会计教育应当着重提倡学生以认知心理来建设主义学习理论,希望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起具备实践性与时效性的课程目标,同时与当前会计行业的需求与发展相结合,加强高职会计教学课程的实用性与针对性。

3.2专业课程体系要充分体现会计行业的综合技术。高职院校的会计教育课程内容应当在原来的教学体系基础上,充分掌握当前会计方面的理论与知识,着重培养高职学生在会计技术层面上的综合应用水平,切实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以及实践操作的教学进程,从而实现会计发展与教学理论的“双循环”教學模式,进而有效的提升高职学生在技能以及操作方面的综合能力。

3.3高职会计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体现行业的特色。在高职会计教育的课程设计中,必须要将高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同时结合当前会计行业的发展情形作为教学情境,并且为学生提供会计行业方面的工具与资料,教师与学生之间采取互动交流的模式,让学生多去实践,从而让学生掌握会计行业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实践动手能力,进而培养一批专业素质与实践能力都较为突出的人才。

3.4加强会计教师的自身实战经验与学生的动手能力。高职会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国内会计行业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因此在高职会计教学中,会计教师应当参与到社会中的会计岗位去实践,从而去积累丰富的会计知识,并且不断更新自己的会计经验。在讲课的进程中,应当争取“学校的教师要走出去,企业的管理者要请进来”的教学方式,让校方与会计行业相关的企业密切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以及训练的基地,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去动手。

4.小结

培养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教学工作是中心,教学改革是核心,提升教学的质量是亘古不变的主题。校方必须要仔细学习《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等相关的文件,不断与时俱进,加快改革的步伐,积极健全学校的条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以及训练的基地,从而培养拥有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推动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续淑敏,董玉霞.高职会计教育应以提高会计执业能力为导向[J].职业时空.2005(10).

[2][JP2]王文仁[DK],戴兵.会计行业发展与高职会计教育[J].大家. 2010(02).

篇5:浅析高职会计教育的反思与对策论文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8-6 摘要: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需要一流的高职院校来教育培养,而一流的高职教育又需要良好的班级管理来支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一些误区来探讨当前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以便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者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让班级管理更好地为高职教育教学活动服务,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关键词:高职教育,班级管理,误区,对策 高职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教育阶段,具备职业教育的特点,同时又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既要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又要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培养出既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配合高职院校教学工作更好地完成该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依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来管理班级则成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难点问题。现阶段高职教育的班级管理又恰恰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和管理误区,如果这些班级管理观念不转变,班级管理方法不更新,那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难以实现。

一、班级管理的含义及其作用 17世纪捷克著名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首次论述班级授课制以来,班级就成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班级是学校的细胞,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又是通过班级来进行的,因此,对班级进行管理就成为必然且具有重要意义了。对班级进行的管理就是班级管理,班级管理顾名思义就是班级管理者运用教育管理学的相关理论,结合班级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方法,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教育为手段,以培养人才为目标,对班级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等综合性管理活动。班级管理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服务的,良好的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离开了班级管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就无法正常开展,教书育人的目标就难以实现。班级管理是为学生成长成材服务的,班级管理简而言之就是对人的管理,良好的班级管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而良好的班级氛围又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学生树立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责任感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大都是以班级为单位来进行的,而教育教学活动又是学校教书育人的基本途径,因此,班级管理效果的好坏就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与否,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否。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同样如此。既然班级管理意义重大,那么班级管理者就应该充分认识并正确实施班级管理。就现在的高职院校而言,在当前的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实践过程中,的确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认识误区和管理误区,为了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圆满实现,那么就有必要对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进行再认识,以便高职院校班级管理者能成功实施班级管理。

二、当前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实践过程的误区问题 误区之一:班级管理过程中过分注重对后进生的批评教育,忽视“抓两头、带中间”的班级教育管理要旨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扩招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较以前有所下降,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生活邋遢、学习习惯懒散、自律性较差的学生数量有所增加,而这部分学生常常会不断地犯小错误,如上课迟到、旷课、寝室卫生差、夜不归宿等。因此,许多班级管理者往往把班级管理工作就只定位在批评教育这部分后进生上,忽视对尖子生的引导和对中间生的带动,整天疲于奔命而管理效果欠佳,恨铁不成钢,徒自感叹“高职院校现在的学生素质越来越差”、“高职院校现在的学生如何才能管理好”。人与人不同,花有几样红。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组成一个班级集体,学生性格相迥,家境不同,经历各异,要想把这样的班级大家庭管理好,“眉毛胡子一把抓”是行不通的,这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材施教,科学分析,整体把握,真正落实“抓两头、带中间”的策略。常言道知人才能善教,善教须先知人。首先全面深入了解学生情况,针对每位学生的具体问题,建立学生档案,详细记载学生的生活、学习、性格、思想、爱好特长等情况,正确分析,对症下药。然后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学生实施分层激励。对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应引导其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引导其学习方面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再接再厉,锐意进取;激励其思想上积极追求进步,写入党申请书,力争思想和行动向党组织靠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能力锻炼,参加班委、学生会竞选,树立竞争意识,充分挖掘潜能,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德、智、体、美等素质。对于后进生则应实行“赏识教育”,尽量发现学生的“闪亮点”,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继续努力,聚沙成塔,逐渐改掉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缺点。适当降低标准,让学生体验成功,有成就感,同时在班级里采用灵活的激励机制,设立多种奖励措施,如进步奖、全勤奖、创意奖等,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充分展示学生风采。对中等生则根据情况设立学习兴趣小组、组织“1+1”互助互帮活动,让先进带动后进,最后达到共同进步;“规范行为习惯”、实行“干部值日制”,让学生自主管理,自主监督,逐步改掉自律性差的缺点。这样既有助于班级良好学风的养成,又有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误区之二:班级管理过程中过分依赖制度管理,忽视对学生进行成长成材教育

高职院校一部分学生生活、学习习惯较差,如寝室卫生搞不好、上课迟到、自习纪律差等,为了应付学校对班级的各项考核,不少班级管理者依然采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和家长制作风来管理学生,严格得近乎苛刻地要求学生按照统一模式、统一标准来解决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问题,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这种管理模式下,班级可能在院校各项考核中获得好评,迫于班级管理者的淫威,学生中规中矩,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没有创新的机会,缺少创新意识,失去个性,这与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特长”的目标背道而驰。

当然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强调纪律、照章办事本无可厚非,但漠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管理学生实在不是明智的科学的管理办法。严格按照规则程序办事,那是工业社会操作机器的办法,但是班级管理的对象是人,是有着思想意识的学生。大学生基本上都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是独立性格形成时期,依赖性强、自律性差、逆反心理大,这就要求班级管理者正确引导教育,除进行制度教育外,更重要的是进行道德观、价值观、行为规范、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的教育。重视学生自我管理教育,建立学生自律组织,激发学生的自律意识,激励学生参与自律活动。夸美纽斯认为将每班学生分成许多小组,每组10人,选一名优秀的学生为十人长,协助教师管理小组同学,考查同学的学习。这样不仅教师教得省力,而且学生可以互相激励、互相帮助,因此可以愉快而有效地学习。另外还要重视职业形象教育,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班级管理讲究柔性、弹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家长作风、简单粗暴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误区之三:班级管理过程中过分重视智育,忽视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等教育阶段,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在重视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应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积极开展切实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锻炼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切莫陷入“高分低能”的泥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工业化逐渐向信息化过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化,由从业型向创业型转化,这就决定了劳动者应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能适应职业和技术环境不断更新的步伐,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班主任就应在预测学生毕业后就业相关岗位的基础上,明确本专业的职业能力结构,明确本专业所需的基本职业技能,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相关社会实践活动。传统的班级管理过分看重智育,以分数为中心,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就业问题上,显然就与市场经济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格格不入。正如消费者注重产品的多样化一样,市场经济社会也注重人才素质的综合化。

三、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实施对策

1、更新班级管理观念,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者应该具有教育学、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应的理论知识,并把先进的班级管理理论运用于班级管理实践,指导班级管理。鉴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学生必要的理论知识学习,而且更应该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反对应试教育模式下只重智的教育行为。高职教育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定单式”教育,那么班级管理者就应该根据本专业的相关就业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班级活动,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锻炼,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2、更新班级管理方法,重视“以人为本”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其管理对象思维灵活而心理素质又不太成熟,如果班级管理者不考虑高职院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其学生素质具体情况,一味地批评教育,反而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无济于事。美国成功人士卡耐基说:“批评只会带来对方的反感,对于事情的解决没有一点帮助。”魏书生让犯错误的学生唱一首歌作为补偿的方式班级管理者不妨试一试。

3、着眼实践,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最好的教育就是从做中学,即 “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这实际上就是强调学生实践,从实践中得到锻炼,从实践中学习。高职院校由于其特殊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必须重视学生实践,同时实施素质教育,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以经成为高职院校的重任,这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社会建设的全局,必须引起高职院校班级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总之,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应充分重视人、重视人的发展、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有所发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把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班级管理有方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班级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现成的办法,如何科学地富有成效地进行班级管理,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才是班级管理的最终出发点和归宿。

The Problems Existing

班级教育误区的负效应及对策刍议

班主任必读

来源:扬州职业高级中学 王爱萍

文前摘要

学校教育中,班主任的班级教育是占有重要地位的。班级教育的得法与否,对于整个班级教育工作,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生的人格的塑造起着重要的影响,老师的教育甚至左右着学生人生成长的轨迹。班级教育说到底是以各种教育手段影响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心理效应,希冀其健康发展。

关键词

心理调节 教育民主平行语言 健全人格 教育是柄双刃剑。教师教育的得法,便使学生受到得法的教育。反之,便会有违教育的初衷,得到的事与愿违的结果。教育的得法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不懈追求的目标,中外的教育同行也是上下求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笔者以从事教育的感受和获取的教育信息,对于从事班级教育有颇多的认识、教训和经验。

一、班级教育的误区及负效应

学校教育中,班主任的班级教育是占有重要地位的。班级教育的得法与否,对于整个班级教育工作,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生的人格的塑造起着重要的影响,老师的教育甚至左右着学生人生成长的轨迹。班级教育说到底是以各种教育手段影响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心理效应,希冀其健康发展。

长期以来,班级教育工作存在着“盲点”和误区,我们或多或少地受到流行说法的影响,默认了“好学生不用教,坏学生教不好”。这种说法无疑是错误的。它既抹杀教育的必要性和教育的客观性,也弱化教育的功能性。我们自觉和不自觉地接受了这种错误,而进入误区或形成教育的盲点。

由于教师认识上的不足,对成绩较好,平时比较守纪的学生总有一种偏袒心理,即便这些学生犯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总是以宽容的心理对待,即使是批评,也是轻描淡写地说一顿,有一种护犊心态。更多的是往往看不到这类学生存在的问题,对这些学生的不足表现得很迟钝,这样便筑构了班级教育的盲点,其负效应是使得部分学生产生错觉,导致心理异化,社会适应力差。而对平时学习态度和成绩较差,守纪诸方面表现也较差的学生,往往又采取截然相反的态度。从教师本能上就厌恶这类学生,批评和教育的方式都有着极端性特征。这种教育往往带有压服的性质,使这一类学生逆反心理强烈,同时自卑心态加剧,同样促成心理障碍形成。

不当教育使得所谓部分优秀学生产生心理错觉,无法正确对待自己,更深层次的是,这些学生的心理受到扭曲,不能正确评价他人和周围事物,失去对逆境的承受力和自身的受挫力,面对社会的能力明显不足,持续发展后劲缺乏。

而对极需帮助的学生不当的教育指导思想、手段和方式,挫伤了学生潜在的积极向上愿望。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同时也失去自信,这些学生自主逆反心理存在极为普遍。一方面给班级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而另一方面,由于不当的教育,促成部分学生的逆反心态,对他们融入集体,融入社会也构成一定的障碍。自尊的渴望,自卑的阴影,自我的追求交织在一起,形成奇特的心态。在校不能守纪,进入社会难以守法,甚至成为社会的低调成员,严重的还会成为社会潜在的消极因素。这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应引以正视的问题,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要求我们不能向社会交出白卷。

二、防止班级教育误区形成对策

究竟如何进行学生教育,特别是做好班主任对学生教育工作,提高教师的认识水平,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剖析学生的心理状况,了解学生,掌握第一手资料是必要的。笔者对学生作了一些问卷调查:

学生学习态度调查表(部分)

1、你喜欢学习吗?

A 喜欢 50% B有点喜欢 35% C不喜欢 1% D说不清 14%

2、你是属于哪种学习类型?

A 自觉 27% B 被动 9% C 完成任务 17% D介于自觉与不自觉之间 47%

3、你在学习生活中最佩服谁?

A 优秀同学 37% B 信赖的老师 19% C 比尔?盖茨 30% D 韩寒 13%

4、请评价你的学习能力

A 很强 9% B 较强 20% C 一般 65% D 不是学习的料 6%

5、请分析对自己学习前景的看法 A 充满信心 15% B 有信心 44% C 信心不足 31% D 缺乏信心 10%

6、你在意老师的表扬与鼓励吗?

A 在意 57% B 不太在意 23% C 无所谓 20% 以上调查结果反映所调查项目和数据,学生的总体心态是正常的,符合正态分布。学生的心理状态正常,说明绝大多数学生是热爱和比较热爱校园的学习生活的,学习是带有一定的自觉性的。他们佩服佼佼者和成功者,反映出他们追求上进的进取心态;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评估可以看出同学们是充满自信的,因此也不难看出他们的心态是健康的。心理学家指出:心理健康的人是向前看的,是充满希望的。我们应该看到同学们自信的可贵,自信是人生的风帆。教育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调节,充分发挥学生健康心态的优势和契机。

教师的不足是常常忽视学生的心理状况,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去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进行基本素质教育和学习教育。对于两头的学生不可偏废,都应列为工作目标,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他们都各有所长。关键是作为老师应如何去启发,去引导,去培养。我们提倡教育公平,教育的公平应包括受教育者享受到实质性教育的权利。教育的公平在教育的过程中应有所充分的体现,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极可能泯灭学生的学习追求,扼杀他们存有的美好愿望。教师的教育手段、方法、态度无时无刻不在向学生表达着教育的功能,教育的公平。

教育民主也是所有学生都应享受的权利,教师应努力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而不单是优秀学生。注意和做到在班级生活中一切学生的平等,有利于塑造学生平等待人素质,也避免部分学生滋生优越感,另一部分学生形成自卑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形成。让所有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而不是少数优秀学生的专利。积极推行班级干部轮换制度,使每个人都有换位体验,形成换位思考,这种学习生活的民主,对于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民主意识,自强人格,唤醒后进学生,激发他们的潜能是非常有效的。

教育的民主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既不孤芳自赏,也不妄自菲薄,面对挫折不会丧失心理健康的能力。

教育民主还体现在克服教师教育过程中的厚此薄彼和因此而在学生中形成的负面效应—―投射逆反心理。学生投射逆反心理的形成,是由于教师错误地把工作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少数学生的典型结果。作为班主任在对学生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容忍学生犯错误的行为的客观性,也要承认错误产生的必然性。列宁说:“青年人犯错误上帝也会原谅的。”道出学生犯错误的客观性和对这种现象的承认与容忍。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去教育,避免错误再犯。教师应对学生以民主方式进行教育,克服一言堂的专制的家长制式的教育。

作为教师需采取一切方法让学生认识自我。走近学生,关心学生,解决他的实际困难,有助消除学生的戒备心态。教师要杜绝居高临下的说教,要充分运用平行语言,达到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建立合理适当的自我同一性。这方面笔者成功的感受颇多。

教师要正确认识后进学生,首要的是从关心的愿望出发。关心后进学生不是简单化地批评教育所能凑效的,要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把握思想脉搏,要尊重他们,建立相互信任,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帮助他们,教育他们。

班级教育不但要关心后进学生,同样也要关心优秀学生。教师要正确评估优秀学生。正确的认识是正确评估的前提。一般说来,优秀学生自我压力较大,家庭的希望,老师的期待,同学间的竞争,强烈的自尊,脆弱的心理,使他们存在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隐性的不足。如何缓释他们的心理压力,这是班级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班级教育方面应表现在班主任主动与他们谈心,加强沟通和联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育他们正确对待成绩,正确对待成功。使他们认识成功道路的曲折性,期望与现实的矛盾性,要有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让这些同学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建立起他们正确对待困难的心理意识。同时也教育他们正确对待后进同学。后进的同学,他们只不过是处在通往成功道路的低谷,他们也有成功的希望,他们也有闪光点。要学会与后进同学友好相处,要领悟孔子“三人行,必有吾师”的教诲,要真诚的帮助他们。这也是新世纪人的培养目标之一——学会与人相处。这对于优秀学生的人格塑造是完全必要的。关心教育优秀学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班级教育工作的一个侧重点。

学校教育在学生成熟转化中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影响来实现的,教师的品德、修养、学识、经验对学生的态度,对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必须看到学生的成长过程是从他律向自律转化的,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实质过程,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制约着对自我人格形成和发展进行调节的能力。

关心每个学生,指出个体的闪光点,让他们充满自信。这是实践中行之有效的运作。克服简单粗暴教育方式和措施,也是走出教育误区的选择。

“尺短寸长”这是一个古老的充满辨证法地看待事物的结论,每个学生都有表现为“尺”和“寸”的方面。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学生对于老师的认可和赞许是十分渴望的,他们以此为荣,因而能培养乐观、进取和勤奋的人格,产生兴奋感。我们的问卷表明学生对老师表扬与鼓励是非常重视的。如果受到漠视和打击则易形成自卑感。

反思我们的失误,对待后进生的态度,怎样使他们振作和兴奋呢?笔者亲身体验到,鼓励关心学生,放大他们的闪光点所收到的成就。通过组织主题班会,鼓励每个学生勇敢地亮出自己的闪光点,全班交流,让每个人充满自信。自信的建立使健康的心态形成,不再自卑,克服不健康心理,整个班级精神状态为之一新。沉闷、松垮、疲沓的状态弱化了。新的班风出现了,自信使同学们产生目标和理想。

高中阶段是培养自我同一性的阶段。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但学生中同一性混乱的个体不乏存在。他们没有形成清晰的自我同一性,造成他们没有确定的人生取向,对自我价值,人生观及职业选择等问题采取逃避态度,这就更加进一步说明班级教育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科学性。肤浅不当的教育必然导致无效的结果。

作为教师需采取一切方法让学生认识自我。走近学生,关心学生,解决他的实际困难,有助消除学生的戒备心态。教师要杜绝居高临下的说教,要充分运用平行语言,达到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建立合理适当的自我同一性。这方面笔者成功的感受颇多。

篇6:浅析高职会计教育的反思与对策论文

高职《财务会计》课程的问题与改革对策

在高职<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中,应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学体系,建立以职业岗位为单元的立体式教学模块,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本文分析了<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阐述了一系列改革探索.

作 者:孙联 作者单位: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苏州,215104刊 名:职业教育研究英文刊名: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年,卷(期):2009“”(3)分类号:G71关键词:高职 财务会计 模块式教学 考核评价机制

篇7:浅析高职会计教育的反思与对策论文

一、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一)职位竞争激烈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多学生都有报考会计专业的意愿,很多高校以及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竞争十分激烈。财经类院校以及其他综合性质的院校都不断增加会计类专业的招生人数,加剧了财务类学生毕业后的职位竞争。高职院校相较于一般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更大。因此,提高高职院校会计类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作为高职类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认为应该改变传统的以重视考证、应试教育为主的方式,将创业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相结合,促使学生尽快做好就业准备,并且鼓励学生突破就业限制,自主创业,寻求最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式。

(二)创业教育的优越性

创业教育将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理念,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做人,其教育贯穿于学习接受教育的全过程。将人才培养、社会发展融合在一起,不仅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还是会计等其他学科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目标;就高职院校的教育内容来看,目前的高等教育实际上还是专业教育,各种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充斥其中,对教育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具有优势。但是,学生所选择的学科专业以及学到的专业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对其创业可以说具有决定性作用,尤其在创业初期。因此,要将创业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相结合,既可以发挥出专业的优势,也可以满足创业需求。高职院校将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进行融合,能够促使创业理论知识与实际专业技能同时发挥作用,培养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

二、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教育体制的改革,国家和高等院校逐渐提高了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部指出,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中,丰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层次,在必修课中增大创业教育的比重。高职院校中的会计专业具有与创业教育融合的优势,因为会计专业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是创业与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必备技能,在实践中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实用性。比如,会计专业中涉及到资金筹措与资本积累的有关知识,像打开市场销路与成本核算的方式、核算账款、盘点货物、核算利润等,都是创业中必需的知识技能。

三、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途径

(一)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创新意识

教师作为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主体,其创新意识与知识结构对这两者是否能够顺利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才能为在会计专业教育中融入创业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会计专业的教师一直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今后应该加强创业教育的宣传,转变观念,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学核心,从而挖掘出会计专业教育中与创业有关的因素,在实际的教学中以创业知识为基础,找出与会计专业知识的结合点,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另外,可以采取鼓励会计专业的教师深入实际,在创业企业的一线进行学习,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对会计专业不断提高的要求了然于胸,帮助教师找出上课重点内容与针对性内容,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创业活动联系起来,传授给学生实用的经验。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不能只重视专业技能与实践操作的培养,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心理素质、职业迁徙能力等。

(二)在创业情境下构建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现阶段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数量很多,就业压力也逐渐增大,因此,需要摒弃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开创多元化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新型方式。高职院校可以在创业情境下构建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创业项目作为主体,学生的实际创业需要作为动力,构建专业课程,促使学生将创业与专业结合到一起,完善知识结构,培养综合素质与创业创新的能力,培养出高端的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改善学生的就业环境,还能促进学生自身学习热情的提高。这是由于创业是人类为了寻求自身的发展以及对财富的追求所产生的行为,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驱动性。有人认为,人类天生具有学习的欲望以及学习能力,这种心理倾向十分值得信赖,并且在受到激励或者其他合适的条件下这种倾向与能力就会释放出来。因此,在学习内容与自身的实际需要相契合的情况下,学生会主动进行学习。一位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自我实现需求能够决定个体行为,所以,创业作为驱动力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根据创业项目的需要设置课程

将创业需要作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驱动力,改变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将创业需要作为课程设置的核心。例如,将创业与风险投资管理作为必修课程,增开一些与创业息息相关的《市场学》、《小企业管理》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学习环境,将创业的知识、所需技能融入到会计专业课堂之中。

(四)在会计专业课教育中体现出创业教育的特色

在目前的高职教育中,一般采用案例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虽然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能够得到一定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但是在创业情境下,传统教学模式所起到的作用距离创业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是有一定差距的。由于这些教学依然沿用课堂案例进行分析,实质上还是为了应付考试。在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模式下,应当将具体的创业项目作为载体,将教学模块与教学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将创业全过程作为主线,将主线之中所需要的知识进行串联;将课程学习转化为分析创业项目的过程。在完成创业项目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导入,将知识转化为完成项目所需要的工具。例如,在《财务管理》课中,一般的教学方式是按照教材安排进行逐章讲解,先是投资,再是财务预算与分析,这种纯理论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在创业情境下,应该以具体的创业项目为核心,采用分组或者学生自由结合的方式,以小团体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创业项目,将创业项目的运营过程作为主线,对整个项目进行财务方面的全面分析。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扮演指导而不是主导的`角色。例如,可以创设具体的创业项目,可以在学校开设一个文具店,也可以是小吃店。学生可以想象自己为创业者,根据创业中的实际活动将教材与之相关的章节进行串联,如将筹资管理导入资金筹集阶段,将项目投资分析导入固定与无形资产投资阶段。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将原本枯燥乏味的《财务管理》教材转化为趣味性、实践性的创业知识。这样学习既能够学到教材内容,还能够完成完整的项目财务分析,增强教学效果。

(五)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开设实训课程

当前的高职会计教育中主要有两种课程实训的方式:会计专业手工实训与电算化实训。前者的方式一般为教师设计一些会计题目或者会计案例,要求学生将填制原始凭证到做报表这一完整流程亲自操作一遍,而后者只是将前者的手工操作替换为计算机操作而已。这些实训方式虽然能够对理论知识进行一些复习与巩固,但是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没有太大的帮助。因此,为实现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应该将创业项目与会计实训课程结合起来;用创业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提高创业能力。

(六)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创业教育

学校与企业联合给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可以让学生提前进入岗位,增强对创业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校内建立创业孵化器与实践基地,促使学生迈开创业的第一步。围绕会计专业开办创业讲座,邀请会计专业的已经取得创业成功的人才来校讲课,分享成功道路上的经验与走过的弯路。通过产、学、研结合,能够促进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更深层次融合。

(七)开发促使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网络平台

信息化的网络平台能够更加方便学生将两者融合起来。平台的主菜单设计要将两者的内容与需要结合起来,如会计专业标准库、创新创业指导等。栏目的设计应该将两者的特色融合起来,扩充平台信息量,设计美观的网页。另外,该网络平台要为教师提供具有创新性、特色性的资源,创建学生自主学习、创业的平台,同时能够满足会计专业人员继续学习的需要。为完善平台建设,还需要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家与创业先锋为平台的建设提供个性化与建设性的意见。优秀的网络平台不仅能够推动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还能将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结语

创业教育是今后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将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进行融合,符合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高职院校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相应国家的号召,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融合,创新教育方式,培养实践型的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晓庆.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探讨[J].中国市场,,(1):113-114.

[2]陈俊.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融合探索[J].青年时代,,(13):164.

[3]崔艳芳.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考[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21-24.

[4]姜庆.高职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某高职院校为例[J].商业经济,2016,(4):158-159.

篇8:浅析高职会计教育的反思与对策论文

一、制约高职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

近年来,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教学质量是成人教育事业的生命线, 没有质量, 就谈不上真正的发展。教学管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学院成人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和人才的培养质量。随着高职成教人数的不断增长、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也出现了诸多制约高职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

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 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但当前在高职成人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人才类型和层次上定位不明, 未能完全摆脱普通高校培养目标的影响, 长期以来中国的成人教育基本上是“学历”教育, 成人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最终获得相应的学历和文凭, 因此学校往往更重视从学科角度分析学生需求, 而忽视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或不能较好地把行业企业的技术要求转化为教学中的具体目标, 没能切实制定符合高职成教特色的教学计划, 造成人才培养脱节, 教育与需求的矛盾。

2. 人才培养模式略显陈旧。高职成人教育人才培养重点

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重视学生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化, 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应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去构建。目前高职成人教育教学偏重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的建设还是一个薄弱环节, 没有突出实践性, 技能性、行业性这些优势, 不能很好地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培养的学生学历虽然有所提高, 但技能无多大长进。

3. 教学资源相对紧张。

中国不少高职院校是由中职学校整合、升级生成的, 办学条件先天不足, 教育教学的基本建设比较薄弱, 无论是实践教学的设施资源环境, 如实训基地的建设, 还是实践教学的课程设计, 都未能很好地满足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另外, 师资力量不足, 结构上不合理, 特别是缺少一支有实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再加上高等教育扩大招生, 就显得教学资源相对紧张, 难以保证成人教育教学的需要。

4. 教学管理过程缺乏监控。

目前, 高职成人教育的办学形式大都为业余为主。由于对每一个教学过程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质量管理缺乏监控, 教学中因监管不能到位而存在的“教无压力, 学无动力”的问题, 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另外, 高职成人教育尚缺乏对教学质量管理的积极主动的自我约束机制, 无章可循, 有章不循, 行为随意, 没有建立起一套适合高职成人教育教学的管理体系和制度。

5. 教学质量管理思想老化。

传统的教育学教学过于注重系统化、理论化的教育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了学生的教育经历在教育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当前, 高职成教质量管理思想还基本停留在“质量控制”阶段, 过于注重外部对职业教育的要求, 而忽视了学生作为主体的发展需要, 过于注重教育的结果而忽视教育的过程。

这些因素都客观要求高职院校以更加先进的手段、方法对成人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为此, 建立起健全、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必须解决的问题。研究建立科学、可操作的高职院校成人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理论上可以充实教学质量研究, 实践上将可作为保障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可有效保障成人教育正常教学工作的整个教学过程, 保证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规范教学管理过程, 从而真正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提高高职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

教育部于2006年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文件不仅阐明了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而且, 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指明了发展的方向、设置了切实的目标, 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类型特点。高等职业院校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需要从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观念、教学监控、后勤保障等多个方面进行改进, 努力提高高等职业成人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 更新教学管理理念。

当前, 高职教育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和树立教育品牌。为提高高职成人教育教学质量, 必须更新教育教学和管理理念。要在管理理念方面做到与时俱进, 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 运用符合成教特色的教学管理理念, 避免“普教化”, 办出成人特色, 不断提高成人教育质量。在教育管理上, 高职院校成人教育要主动面向市场办学, 紧紧围绕地方经济、行业和企业发展的需求, 树立“以服务求支持, 以贡献求发展”的意识。

2. 完善教学管理过程监控。

由于对每一个教学过程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质量管理缺乏监控, 教学中因监管不能到位而存在的问题依旧存在。因此, 高职院校要成立成人教育教学督导小组, 加强教育教学督导, 营造良好教风学风。要充分利用信息与教育技术的最新成果, 引入先进的教学教务系统管理软件, 建设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网络管理平台, 对成人教育教学全面过渡到网络化管理, 逐步试行教师网上备课、出题, 建立试题库, 加强后台管理服务, 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 提高管理的质量与效率。

3. 加强成人教育科研工作。

高职院校要加强成人教育科研工作, 提高管理水平, 增强对成人继续教育全局性、方向性、规律性的认识, 自觉掌握现代成人教育发展的战略、策略和方法, 打好主动仗。要积极探索成教规律, 塑造成教特色, 创新成教培养模式, 切实提高成人教育质量。

4. 建立师资保障机制。

要保证成人教育教学质量, 必须要逐步建立一支熟悉成人教育特点和规律, 具有“双师型”结构的教师队伍, 还要聘请在生产、管理第一线具有一定理论知识, 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充实到教师队伍里来, 使成人教育教师都能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熟练的实践技能, 既能讲授理论课又能教授实践课。这样一支队伍是高职成人教育完成“学历+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另外, 积极鼓励高职称教师和“双师型”教师走上教学第一线。

综上所述, 高职成人教育质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 共同决定高职成人教育质量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只有充分认识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性, 端正办学指导思想, 把成人高等教育纳入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 正确处理好规模、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关系, 才能更好的推动成人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仕君.抓好高职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职教论坛, 2010, (5) :18-19.

[2]张炳南.对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7, (11) :42-43.

[3]马树超.高职教育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J].西北职教, 2006, (9) .

[4]罗新华.试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 2001, (2) :34-35.

[5]宋荷英.谈成人高职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职业时空, 2008, (8) :34.

[6]峻松.构建高职院校成教教学管理的新格局——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加强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 2009, (20) :21-22.

[7]顾嘉雯, 楼一峰.办出争创特色一流:上海成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及发展构想[J].教育发展研究, 1999, (12) :72-74.

上一篇:党员干部如何严格自律,做纯正风气的表率下一篇:分析报告总结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