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

2024-06-17

南宁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共8篇)

篇1:南宁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

南宁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

(2012年2月23日南宁市人民政府第1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12年4月1日南宁市人民政府令第4号公布 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加强建筑垃圾的管理,维护市容和环境卫生,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建筑垃圾的排放、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利用等处置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建筑垃圾是指各类工程施工所产生的余土、余渣及其它废弃物。

第四条 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建筑垃圾管理工作。

城区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辖区的建筑垃圾管理工作。

发展与改革、规划、国土、建设、园林、环保、水利、公安、交通、财政、价格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建筑垃圾管理工作。

第五条 建筑垃圾的处置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

支持和鼓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鼓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优先采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

第六条 建筑垃圾处置实行收费制度。排放建筑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照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标准缴纳建筑垃圾处置费。

第七条 建筑垃圾处置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处置建筑垃圾。第八条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施工单位因工程施工需要向施工场地外排放建筑垃圾的,应当在项目开工15日前向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核准取得建筑垃圾处置许可文件并按规定缴纳建筑垃圾处置费后方可排放。

为排放建筑垃圾申请办理处置许可文件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统一格式的书面申请书;

(二)计算建筑垃圾排放量的相关材料;

(三)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消纳地点相关材料;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它材料。

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核准决定。经核准的,应当发给建筑垃圾处置许可文件,并根据承运车辆数量配发许可文件副本。

第九条 工程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直接在本施工场地内进行回填利用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施工单位应当在项目开工15日前将建筑垃圾回填利用方案提交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施工场地不能完全消纳本工程的建筑垃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申请办理建筑垃圾处置许可手续。

第十条 居民装饰、维修房屋排放建筑垃圾总量在5吨以下(含5吨)的,可以不办理建筑垃圾处置许可手续,但应当将建筑垃圾交由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机构或者依法取得建筑垃圾处置许可文件的运输企业进行有偿清运。第十一条 因突发事件或者发生自然灾害,危及公共安全,进行紧急抢险施工排放建筑垃圾的,可以不办理建筑垃圾处置许可手续,但险情消除或者减缓后需要继续进行施工并排放建筑垃圾的,应当办理建筑垃圾处置许可手续。

第十二条 从事建筑垃圾运输活动的企业,应当向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核发建筑垃圾处置许可文件。申请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二)依法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三)自有运输车辆达到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数量要求;

(四)载质量在5吨(含5吨)以下的运输车辆安装有全密闭运输装置和建筑垃圾运输管理监管系统,载质量在5吨以上(不含5吨)的运输车辆合法安装全密闭运输机械装置和建筑垃圾分类运输设备、行驶及装卸记录仪、建筑垃圾运输管理监管系统;

(五)运输车辆取得行驶证和道路运输证;

(六)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核准决定。经核准的,应当将建筑垃圾处置许可文件颁发给运输企业,同时将运输企业承运建筑垃圾的车辆予以登记,并配发运输证。

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取得建筑垃圾处置许可文件的运输企业及登记的车辆向社会公示。

第十三条 个人和个体工商户不得从事建筑垃圾运输活动。第十四条 建筑垃圾专用消纳场的建设应当纳入市容和环境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国土、环保等部门,根据城市建设和管理需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农用地、林业用地和建设用地中不影响规划利用、不影响防洪排涝和不会引发地质灾害的低洼地、自然冲沟、山坑、山沟等可设置建筑垃圾临时消纳场。

第十五条 设置建筑垃圾消纳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向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筑垃圾处置许可文件:

(一)对消纳场地具有合法使用权;

(二)具备相应的摊铺、碾压、除尘、照明等机械和设备;

(三)配备排水、消防等设施;

(四)硬化场地出入口道路并设置规范的净车出场设施;

(五)制定建筑垃圾分类处置方案和对废弃混凝土、金属、木材等回收利用的方案并配备分类处置设施;

(六)有健全的环境卫生和安全管理制度;

(七)建筑垃圾专用消纳场应当安装有符合规定要求的电子信息装置。

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核准决定。经核准的,应当发给建筑垃圾处置许可文件。

建筑垃圾消纳场的设置可能影响城乡规划、土地利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防洪泄洪的,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核准设置建筑垃圾消纳场前,应当征求规划、国土、环保、水利、等部门的意见。第十六条 建筑垃圾应当交由已取得建筑垃圾处置许可文件的运输企业运输。

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可以使用符合本办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的自有车辆运输本单位建设或施工的工程项目的建筑垃圾,但不得承运其他工程项目建筑垃圾。承运其他工程项目建筑垃圾,需按照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使用自有车辆运输建筑垃圾的,应当在办理建筑垃圾处置许可文件时申明,由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拟用于运输建筑垃圾的车辆进行登记、配发运输证并向社会公示。

第十七条 运输建筑垃圾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使用经审核登记的车辆运输;

(二)车辆驶离施工场地应当实行密闭运输,不得遗撒、泄漏;

(三)按照核定的时间、路线、地点运输、倾倒建筑垃圾;

(四)随车携带建筑垃圾处置许可文件副本、运输证;

(五)遵守货运车辆道路通行相关规定。

第十八条 建筑垃圾消纳场应当按照下列要求进行管理:

(一)公示场内布局图、进场路线图及其他相关信息;

(二)对入场的建筑垃圾应当及时推平、辗压;

(三)在运输车辆驶出消纳场所前,应当冲洗车体,净车出场;保持进出消纳场所的道路整洁、畅通;

(四)严格按照方案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处置和对废弃混凝土、金属、木材等回收利用;

(五)保持场内环境整洁,无蚊蝇滋生地,防止尘土飞扬,污水流溢;

(六)如实登记建筑垃圾受纳情况,并定期向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不得将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危险废弃物混入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消纳场不得受纳工业垃圾、生活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及其他危险废弃物。

第二十条 建筑垃圾消纳场停止使用时,其设立者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报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建筑垃圾处置许可文件。

禁止使用伪造、涂改或者通过购买、租赁、借用方式取得的建筑垃圾处置许可文件。

第二十二条 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监督管理,确保施工场地干净、整洁,防止建筑垃圾污染环境。

第二十三条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施工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责令改正,并可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未经许可擅自排放或者超出核准范围排放建筑垃圾的,对施工单位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建设单位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二)将建筑垃圾交给个人、个体工商户或未取得建筑垃圾处置许可文件的运输企业运输,或者使用未经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登记的自有车辆运输建筑垃圾的,对单位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未取得建筑垃圾处置许可文件擅自运输建筑垃圾的,责令改正,对单位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二)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的,责令限期清理,恢复原状,并对单位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对倾倒在河道、航道或者公共场所的建筑垃圾,当事人应当立即清理,不能立即清理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立即代为清理或者委托第三人清理,清理费用由当事人承担;因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造成环境污染的,当事人应当负责予以治理或者承担环境污染治理费用。

(三)建筑垃圾运输企业或者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使用未经登记的车辆运输建筑垃圾的,责令改正,处以每车次500元罚款。

(四)运输建筑垃圾的车辆未按规定实行密闭运输的,责令改正,对建筑垃圾运输企业或者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处以每车次500元罚款;沿途遗撒、泄漏建筑垃圾污染城市道路的,责令立即清理,并处以被污染道路面积每平方米15元以上40元以下的罚款,但最高罚款不得超过5万元;当事人不能立即清理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立即代为清理或者委托第三人清理,清理费用由建筑垃圾运输企业或者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承担。

(五)运输建筑垃圾的车辆不按核定的时间、路线运输建筑垃圾的,对建筑垃圾运输企业或者采用自有车辆运输建筑垃圾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处以每车次500元罚款。

(六)运输建筑垃圾的车辆不随车携带建筑垃圾处置许可文件副本或者运输证的,对车辆驾驶员处以200元罚款。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擅自设置消纳场受纳建筑垃圾的,对单位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二)建筑垃圾消纳场未按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管理建筑垃圾消纳场的,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三)建筑垃圾消纳场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受纳工业垃圾、生活垃圾、有毒有害垃圾或者其他危险废弃物的,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四)建筑垃圾消纳超出核定的场地、容纳量受纳垃圾的,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伪造、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建筑垃圾处置许可文件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或者将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危险废弃物混入建筑垃圾,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对单位处以3000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2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 运输建筑垃圾的车辆违反本办法规定,在6个月内受到2次以上(含2次)行政处罚的,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收回配发给该车的建筑垃圾运输证,一年内不予重新办理。第二十九条 建筑垃圾运输企业或者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撤销建筑垃圾运输企业的建筑垃圾处置许可文件或者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自有车辆建筑垃圾运输证,一年内不予重新办理:

(一)随意抛撒建筑垃圾、不在指定地点倾倒建筑垃圾,经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清理,逾期仍不予以清理的;

(二)因所属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违反本办法规定,在6个月内共受到10次以上行政处罚的。

第三十条 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建筑垃圾运输企业信用考核制度,对建筑垃圾运输企业或者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遵守本办法的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延续建筑垃圾运输许可有效期的依据。

第三十一条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定期将建筑企业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通报,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其不良信息记入建筑企业信用信息档案。

第三十二条 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及其执法人员未依法履行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同级监察机关或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对单位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对单位负责人和其他负有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核发建筑垃圾处置许可文件;

(二)对建筑垃圾处置相关违法行为未依法及时查处;

(三)其他未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的情形。

第三十三条 市辖县可以参照本办法对建筑垃圾实施管理。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2005年12月28日公布实施的《南宁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南宁市人民政府令第42号)同时废止。

篇2:南宁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维护我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建设部关于纳入国务院决定的十五项行政许可条件的规定》、《建设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湖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和规章,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咸宁市城市规划区内建筑垃圾的倾倒、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利用等处置活动。嘉鱼、赤壁、通山、通城、崇阳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废弃物。建筑垃圾消纳场所包括建筑垃圾专用消纳场和建筑垃圾临时消纳场地。建筑垃圾专用消纳场是指由市人民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用于消纳建筑垃圾的场所。建筑垃圾临时消纳场地包括需要受纳建筑垃圾回填基坑、洼地的建设工地、规划开发用地及其他需要填埋建筑垃圾的场地。

第四条

市城市管理执法局是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的行政管理部门。市规划、国土资源、住建、环保、公安、交通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建筑垃圾管理和协助工作。

第五条

建筑垃圾的处置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支持和鼓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鼓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优先采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制止和举报乱堆、乱倒建筑垃圾,损害城市环境卫生的行为。

第七条

建设项目需要处置建筑垃圾,项目业主应当在建设工程开工前向市城市管理执法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并按规定缴纳建筑垃圾处置费和文明施工保证金,取得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后方可处置。建筑垃圾应当交由依法取得《建筑垃圾准运证》的单位运输。建筑垃圾应当倾倒到建筑垃圾专用消纳场或建筑垃圾临时消纳场地,市城市管理执法部门负责监督检查。

第八条

申请处置建筑垃圾的,应当向市城市管理执法部门提交下列资料:(一)市城管执法部门制定的统一格式的书面申请书;

(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附图、工程预算书(土建部分);

(三)签订的《建设工地环境卫生管理责任书》和取得《建筑垃圾准运证》运输单位签订的运输合同;

(四)运输单位具备建筑垃圾运输条件的证明资料;

(五)选择倾倒建筑垃圾的消纳场所的名称。

市城市管理执法部门接到建设项目业主的申请后,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核准决定,并向申请人提供两个以上的消纳场地位置,供申请人选择,同时颁发《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证》。

第九条

《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证》应当注明以下事项:

(一)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二)运输单位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三)建筑垃圾的种类、数量;

(四)运输车辆类型和核定荷载质量、机动车号牌;

(五)建筑垃圾产生地点、卸放地点、运输路线及时间;(六)处置核准证的有效期限。

第十条

建设部门在办理《施工许可证》、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在办理《城市房屋拆迁许可证》时,应查验申请人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情况,发现申请人未办理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的,不予办理相关许可证。

第十一条

市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应在颁发《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证》的同时,根据实际承运建筑垃圾的运输车辆的数量配发相应的《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证》副本,副本应载明承运单位、车牌号、消纳地点、运输时间及路线,副本应随车携带,接受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

建筑垃圾运输单位由市城市管理执法部门通过招投标方式产生,并依据我市年建筑垃圾产生量,对建筑垃圾运输单位和运输车辆实行总量控制。

第十三条

建筑垃圾运输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申请人是依法注册的企业法人,企业注册资本不少于300万元人民币;

(二)有20台以上符合要求的运输车辆,运输车辆具备全密闭运输机械装置或密闭苫盖装置、安装行驶及装卸记录仪和相应的建筑垃圾分类运输设备。(三)运输车辆有合法的车辆行驶证;

(四)运输车辆有合法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四条

建设项目业主、施工单位不得将建筑垃圾交给个人或者未经核准的运输单位清理、运输。施工单位应当及时清运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承担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在运输路线上配备足够的保洁人员,边施工,边清扫,及时冲洗路面,每日凌晨6:00前必须清理完毕。市区每天凌晨5:00至晚上22:00禁止运输建筑垃圾,特殊情况经市城市管理执法部门批准。

第十五条

承担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证》的核准事项实施运输活动,运输车辆应当在车门醒目位置喷绘单位标志和车辆编号。承担建筑垃圾运输的车辆,应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在限时禁行的路段或区域通行时须经市公安交警部门批准,核发通行证后方准通行。

第十六条

运输建筑垃圾的车辆不得沿途丢弃、遗撒建筑垃圾,驶出施工场地和消纳场地前,应当冲洗车体,净车出场;不得超出核准范围承运建筑垃圾。

第十七条

建筑垃圾专用消纳场由市人民政府根据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需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并有计划地建设。鼓励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建筑垃圾专用消纳场。

第十八条

建筑垃圾专用消纳场应当公示场地平面图、进场路线图、制定建筑垃圾分类处置的方案和对废混凝土、金属、木材等回收利用的方案,制定健全的环境卫生和安全管理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

第十九条

建筑垃圾专用消纳场应当配备相应的摊铺、碾压、降尘、照明等机械和设备,有排水、消防等设施,出入口道路应当硬化,建立冲洗槽并配备冲洗设备。建筑垃圾专用消纳场的管理应当达到以下要求:(一)入场的建筑垃圾应及时推平、辗压;(二)保持进出消纳场的道路整洁、畅通;

(三)有健全的现场运行管理制度和完整的原始记录,如实填报建筑垃圾处置相关报表;(四)建筑垃圾按可利用和不可利用分类堆放;(五)保持场内的环境整洁,场内没有蚊蝇滋生地,防止尘土飞扬,污水流溢;(六)不得受纳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

第二十条

建筑垃圾专用消纳场停止使用时,设立或管理建筑垃圾消纳场的单位应当对消纳场地实施覆盖,非建设用地应进行绿化,建设用地按城市规划要求进行建设,并报市政府备案。

第二十一条

需要受纳建筑垃圾回填基坑、洼地及其他场地的单位或个人,应当向市城市管理执法部门申请设置建筑垃圾临时消纳场地,经审核批准后方可受纳建筑垃圾。

申请设置建筑垃圾临时消纳场地应提交下列资料:(一)市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制定统一格式的书面申请书;(二)临时建筑垃圾消纳场地土地用途证明;

(三)临时建筑垃圾消纳场地的方位示意图、场所布局图;

(四)受纳的建筑垃圾种类。

市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请后的3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核准的决定,予以核准的,颁发《建筑垃圾消纳证》;不予核准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二条

建筑垃圾临时消纳场地的管理要求参照建筑垃圾专用消纳场的标准执行。

第二十三条

需要变更或注销《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证》、《建筑垃圾准运证》、《建筑垃圾消纳证》核准内容的,被许可人应向市城市管理执法部门提出申请,办理许可变更登记或注销手续。

第二十四条

建筑垃圾处置实行收费制度,由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按照《咸宁市城区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管理办法》征收标准执行。

第二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不得将危险废弃物混入建筑垃圾,不得擅自设立弃置场受纳建筑垃圾。

第二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倾倒、抛撒或堆放建筑垃圾。

第二十七条

单位和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城管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以罚款:(一)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的;(二)将危险废物混入建筑垃圾的;(三)擅自设立弃置场受纳建筑垃圾的。

单位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行为之一的,处3000元以下罚款;有前款第三项行为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个人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行为之一的,处200元以下罚款;有前款第三项行为的,处3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

建筑垃圾消纳场受纳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的,由市城市管理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九条

施工单位未及时清运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造成环境污染的,由市城市管理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施工单位将建筑垃圾交给个人或者未经核准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处置的,由市城市管理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1万元以上1 0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条

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在运输建筑垃圾过程中中途丢弃、遗撒建筑垃圾的,由市城市管理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一条

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的,由市城市管理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城市管理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对施工单位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建设单位、运输建筑垃圾的单位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经核准擅自处置建筑垃圾的;

(二)处置超出核准范围的建筑垃圾的。

第三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的,由市城市管理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对单位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2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

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有泄漏、遗撒物污染路面的,责令清除路面污染物,并可以按每平方米50元的标准处以罚款。

第三十五条

对以暴力威胁等手段垄断建筑垃圾运输业务、扰乱建筑垃圾运输秩序的,由公安部门依法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城市建筑垃圾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由市城市管理执法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八条

篇3:南宁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

建筑业是典型的资源、能源消耗型工业[1], 同时也是巨大建筑垃圾产生源。随着中国工业化, 城市化进展, 建筑垃圾每年急剧增长。建筑垃圾分为建筑施工垃圾, 建筑拆除垃圾和建筑装修垃圾。建筑施工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在新建、改建、扩建或拆除各类建的筑物、道路管网、园林绿化等以及居民修建、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2]。西宁市作为青海省的省会城市, 顺应国家号召发展城市化建设, 新建建筑规模越来越大, 施工垃圾也逐年增加。这些施工垃圾如果管理不当, 将会对生活和环境各个方面造成严重影响。据调查, 十一五期间建筑施工垃圾产量为132.657万吨[3], 西宁市2012年建筑垃圾年产生量已达600万吨, 则施工垃圾至少达到60万吨[4]。而且“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符合绿色建筑要求的新兴建材及制品, 支持建筑垃圾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线的建设”。因此要根据西宁市建筑垃圾的实际及预测情况研究对其有效的管理对策。

1 建筑施工垃圾的产量分析与预测

1.1 国内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虽然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但相应的在建筑物的建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废弃物也空前增加。据有关部门调查, 我国2013年施工建筑面积113亿多平方米[5], 以每万平方米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建筑垃圾为500~600吨的标准计算, 我国建筑施工垃圾以每年至少5.65亿吨增长, 到2020年预计还新增建筑面积约600亿平方米[6], 新产生的建筑垃圾30亿吨[7]是天文数字。我国垃圾管理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 城市化水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8], 现有的管理制度、政策、法律和法规都不够健全, 绝大部分垃圾未经任何垃圾处理则进行简易填埋, 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1.2 国际

据统计, 在世界多数国家, 建筑施工垃圾约占城市垃圾总量的5%~10%。美国每年产生建筑施工垃圾约为3250万吨, 经过分拣、加工转化, 再生利用的约占到70%, 其余30%的建筑垃圾即约根据需要进行填埋。新加坡每年产生的建筑施工垃圾约为6万吨, 98%的建筑垃圾都得到了处理, 其中50%-60%的建筑垃圾实现了循环利用。日本国土面积小, 资源相对匮乏, 因此十分重视资源的再生利用, 将建筑垃圾视为建筑副产品。日本的主导方针是尽可能不从施工现场排出建筑垃圾, 要尽可能的就地重新利用, 对重新利用有困难的按照有关规定适当予以处理。[9]而欧洲有着先进的垃圾管理技术的国家, 如丹麦, 爱沙尼亚, 荷兰, 在2008年, 丹麦建筑垃圾约为10万吨, 荷兰60万吨, 但垃圾回收指标超过90%。在7年前两个国家建筑施工垃圾经处理后最只有0.1万吨和0.6万吨进行填埋。如今垃圾处理技术更是先进, 值得学习。[10]

1.3 西宁市

西宁市为大美雪域高原青海的省会, 但多年以来仍处于三线城市。城市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但城市发展水平与内地城市还有一定差距。垃圾管理远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 更不用说与国外先进的管理制度与方法作比较。根据有关调查报告, 可了解到西宁市建筑施工的垃圾逐年大幅度增长。据调查, 而十一五期间建筑施工垃圾产量为132.657万吨, 西宁市2012年建筑垃圾年产生量已达600万吨, 则施工垃圾至少达到60万吨。现根据西宁市2002~2010施工垃圾产量, 利用MATLAB与EXCEL找出预测公式[11], 以2012年60万吨的施工垃圾作为预测检验, 预测西宁市2015年与2016年施工垃圾产量。 (图1、图2)

根据数据拟合模型, 拟合优度判定系数R2=0.9992, 确定公式为四次多项式如下:

y=-0.0064x4+51.223x3-1.5E+5x2+2.1E+8x-1.0E+11

把x=2012带入上式, 得出y=64.7≥60。单数据差异系数满足要求。则把x=2015和x=2016预测出西宁市2015与2016年将分别产生119.17万吨, 142.08万吨的施工垃圾。

2 西宁市建筑施工垃圾的影响

2.1 提高工程项目成本

施工垃圾包括不可避免与可避免垃圾。不可避免垃圾产量接近项目设计中预算垃圾产量, 其计划量与实际量相差不大, 工程预算成本的浮动不大, 对项目成本影响甚微。而可避免垃圾的产量受施工现场天气环境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影响, 其产量增加将会直接影响工程项目成本。现今, 项目施工垃圾大幅度上升的大多数为可避免垃圾, 以至于工程项目成本在不可预测与很大风险的提高。

2.2 占用大量土地

西宁市的施工垃圾以固体非可燃性物质为主, 在处理上不同于一般生活垃圾。据调查, 西宁市的建筑垃圾达80%以上未处理就被转移到郊区堆放填埋, 随着建筑垃圾的增加, 垃圾堆放点也在增加, 垃圾堆放场的面积也在逐渐扩大, 据了解, 每年1万吨建筑垃圾需占6.5亩地[12]。则西宁市2015年占地将达到774.61亩, 2016年将达到923.52亩。照这样下去, 不到20年, 西宁市将会变为垃圾场。

2.3 影响市容市貌

建筑垃圾占用空间大, 堆放无秩序, 未能及时转移和处理的施工垃圾往往成为卫生死角, 与西宁市夏都的形象极不协调, 严重影响城市的美好形象。

2.4 污染环境

建筑施工垃圾易造成空气污染, 水体污染, 降低土壤质量, 亦会影响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3 西宁市建筑施工垃圾管理现状

3.1 垃圾产量急剧增加

近几年, 西宁市新建规模巨大, 伴随每年产生至少60万吨的施工垃圾, 应当加大对垃圾管理的重视, 尽量从源头上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

3.2 缺乏对施工垃圾的循环利用

目前, 西宁市还未出台有关建筑垃圾大量的施工垃圾产生, 技术与措施落后的西宁, 对大量的垃圾只做简单处理, 就运到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而西宁市至今只有四个填埋场, 加之, 垃圾处理不科学, 使得垃圾急剧增加。

3.3 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缺乏和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较低

西宁施工现场的项目管理的专业水平和就业经验较内地相比相差甚远。而现场施工人员大部分为农民工, 一小部分是有多年施工经验的低学历人员。他们节约资源意识薄弱, 公家资源乱用, 在现场作业时造成大量不必要的建材的浪费。

3.4 垃圾管理体系不健全

施工阶段垃圾产生过量不仅与现场的施工有关, 而与整个管理系统有关, 直接有关的是垃圾管理系统, 该体系不健全。

4 西宁市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管理对策

4.1 西宁市建筑施工垃圾管理的基本原则

(1) 建筑施工垃圾的产生“减量化”。西宁市的建筑施工垃圾主要是由施工现场产生的, 应该加大宣传和管理, 从源头上引导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方式, 同时合理进行利益、责任分配, 这样是可以大大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的。 (2) 建筑垃圾管理的“资源化”。建筑施工垃圾大部分是可再生利用的资源, 是可以进行就地利用或重新处理加工使用的。由于西宁市技术的原因, 其利用的成本还是比较高的, 但是以长远的可持续的眼光来看, 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和综合利用是一种趋势, 最终可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取得双赢。 (3) 是建筑施工垃圾清运的“集约化”。建筑施工垃圾应当与生活垃圾一样, 由政府负责清运和管理, 清运费用由垃圾产生的单位承担。这样西宁市的建筑施工垃圾处理周期将大大缩短, 成本大大降低。

4.2 西宁市建筑施工垃圾管理的具体对策

(1) 制定鼓励建筑施工垃圾“减量化”相关法律法规、优惠政策和鼓励建筑垃圾再生利用补贴政策。一西宁市政府应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 鼓励企业减少垃圾产生, 进行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而建筑公司和施工单位不仅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还要依据政府的法律法规制定属于自己垃圾管理体系的法规。二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政府主导, 鼓励建筑企业提高生产和管理水平和落实各项法律和政策;市场辅助, 提供绿色节能建材和新技术;建筑公司、施工单位实施采用耐久性材料, 优化施工方式和建筑设计。在源头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和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2) 加强建筑施工阶段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施工人员的素质。建筑施工垃圾的产生是在施工阶段产生的, 因此管理和施工人员的工作绩效直接影响施工垃圾的产量。首先要增强管理人员专业的管理水平, 具体体现在提高个性素质、专业技术等级、管理技能三方面, 也要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考评, 保证因管理人员的疏忽而造成的垃圾产量最低。其次, 要增强施工人员资源节约和再利用的意识, 并落实在实际施工作业中。可定期开展节约资源宣传活动, 实行工作奖励惩罚制度, 加大管理人员对其工作的监督力度。

(3) 建立健全建筑施工垃圾管理工作机制。建筑施工垃圾的管理, 应当明确管理机制和管理部门的职责。明确西宁市市容局作为建筑垃圾的主管部门, 建筑垃圾的清运、填埋、再生利用的政策制定。规划局负责建筑工地建筑垃圾的管理, 对建筑企业产生垃圾量进行核准, 对超过平均水平的予以一定的处罚。城管执法局、交管及公安部门应当按照以上各职能部门审批的事项加强执法, 坚决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各部门也应增强联系, 一起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

(4) 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发达国家美国、日本和德国已经将建筑垃圾作为一种新的资源, 以至发展成一个新兴的大产业。因此, 西宁市也应加快建筑垃圾处理和利用的科研工作, 建立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 禁止填埋可利用的和有毒建筑垃圾, 规定建筑垃圾必须进行分类收集和存放, 坚持走循环之路。建筑垃圾的回收和循环再利用不仅能够保护环境, 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而且若采用科学管理和有效措施将其减量化和再利用, 还可以节省大量的建设资金和资源。

5 实力运用

《西宁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已于2012年8月6日西宁市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 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13]2013年7月初, 西宁市政府分别组织召开了建筑垃圾运输处置专项整治工作专题会议, 成立了由城管、公安、建设、食品药品监督、农牧、环保、工商、区 (县) 政府组成的餐厨垃圾、建筑垃圾专项整治领导小组, 统一领导和组织专项整治工作。市城管执法局牵头制定了工作方案, 明确区 (县) 政府、市直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和工作任务, 组织全市垃圾专项整治活动, 协调各职能部门进行执法检查, 有效推进专项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查处违规拉运建筑垃圾车辆500台次, 违规处置建筑垃圾案件50余起。整治工作累计处罚金额达25万元, 对253家在建工地 (含拆迁工地) 监督覆盖率达100%, 主城区在建工地出入口硬化、冲洗设备配备率达100%。各城区组建的夜巡队实行常态化巡查, 市、区两级城管110, 实行24小时值班制, 实现了应急处置及时到位。措施得力, 成效显著。[14]西宁市建筑施工垃圾的管理体系需以之为模范继续修正完善。

6 结语

篇4:南宁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

一是城市管理必须是综合管理,涉及的部门必须齐抓共管。这是城市管理理念和思路问题,因为城市管理涉及的部门众多,任何一个职能部门的职责都无法全面涵盖。如果城市管理非要落实到一个主体,那就只能是城市人民政府。即便是建筑垃圾运输,就是再窄一点:渣土运输,也至少牵涉到住建、交通、城管、公安、环保、市政市容等6个部门,这六个部门单打独斗就会出现多种不协调、不合拍、不顶事儿的结果,施工扬尘、道路遗撒、路面塌陷、垃圾成山等都是具体体现。北京市成立了由市政市容委牵头的建筑垃圾管理联席会议,落实了齐抓共管的体制,一年的运行效果良好。印证了城市管理的综合性和城市综合管理的有效性。

二是城市管理必须有抓手,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首先是思想上的抓手,空气清洁行动计划和APEC保障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任务在北京的具体落实,相关部门必须统一思想,要像保奥运一样顾大局、识大体。部门敢碰硬了,推诿问题不见了,动力问题也就解决了。其次是技术上的抓手,建筑垃圾运输关键环节在车辆,北京市从落实地标《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标识、监控和密闭技术要求》改车入手,协调相关部门、动员行业组织、引导车辆生产和运输企业投入到建筑垃圾运输管理升级中来,形成了合力。

三是城市管理必须引入社会力量,让监督无处不在。北京市把“一偏二小五阶段”作为建筑垃圾管理工作的重要地区和重要环节,发动系统内员工把微信微博作为群众投诉和发现问题的途径,通过信息化提升服务水平,帮助运输公司改车、安装定位系统,有效调动各类社会组织的力量,大大提升了专业和社会监督力量和力度。配合严格执法,建筑垃圾管理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建筑垃圾管理只是城市管理的一个局部,但它解揭示了城市管理的规律。城市管理涉及运行的方方面面,涵盖城市秩序的各个角落,具有综合性、制约性和社会性等特点。

做好城市管理大文章,需要政府的大手笔。成立联席会议,构建公务协助机制是应对城市管理综合性特征的内生要求,北京建筑垃圾的管理实践印证了满足这一要求的必要性。

最近郭金龙书记讲到:“不管看到多少高楼大厦、名胜古迹,一个脏乱差的城中村就会损害首都的美好形象;不管上了多少项目,一条没人管理的臭水沟就会凸显发展的薄弱环节。”这用短板理论揭示了城市管理的制约性特点。也就是说,与抓经济工作不同,城市管理的重点区域不是CBD,城市管理的关键环节不在核心区,而是问题多发的偏远地区、小散乱的城乡结合部、各部门专业管理的遗漏或薄弱环节。

这刚好揭示了城市管理的社会性特征,其工作量大面广,仅仅靠行政部门、执法力量、脆弱的行政处罚远远不能奏效,即便是联合执法、资源共享、链条配合、信息技术、齐抓共管也未必能够全覆盖,所以必须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发动群众,多渠道、广覆盖,让监督无处不在。

此外,城市管理必须建立属地管理基础之上的巡视、换防监督、交叉抽查制度,让权力寻租阳光杀毒;必须加大处罚力度,沿着酒驾入刑的思路,宣传严惩案例,增加威慑力,提高违法成本,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必须完善相应的考评奖惩制度,形成公务协助的内生动力。

篇5: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

2005年3月1日经第53次部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5年6月1日起施行。

建设部

二00五年三月二十三日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保障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内建筑垃圾的倾倒、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利用等处置活动。

本规定所称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废弃物。

第三条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垃圾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 建筑垃圾处置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

国家鼓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鼓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优先采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

第五条 建筑垃圾消纳、综合利用等设施的设置,应当纳入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专业规划。

第六条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内的工程施工情况,制定建筑垃圾处置计划,合理安排各类建设工程需要回填的建筑垃圾。

第七条 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应当向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获得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后,方可处置。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请后的20日内作出是否核准的决定。予以核准的,颁发核准文件;不予核准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的具体条件按照《建设部关于纳入国务院决定的十五项行政许可的条件的规定》执行。

第八条 禁止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

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不得将危险废物混入建筑垃圾,不得擅自设立弃置场受纳建筑垃圾。

第十条 建筑垃圾储运消纳场不得受纳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

第十一条 居民应当将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别收集,并堆放到指定地点。建筑垃圾中转站的设置应当方便居民。

装饰装修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处置建筑垃圾。

第十二条 施工单位应当及时清运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并按照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处置,防止污染环境。

第十三条 施工单位不得将建筑垃圾交给个人或者未经核准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运输。

第十四条 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在运输建筑垃圾时,应当随车携带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按照城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运输路线、时间运行,不得丢弃、遗撒建筑垃圾,不得超出核准范围承运建筑垃圾。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

第十六条 建筑垃圾处置实行收费制度,收费标准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堆放物料。因建设等特殊需要,确需临时占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堆放物料的,应当征得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同意后,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八条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核发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纠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核发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或者超越法定职权核发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的;

(二)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不予核发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核发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的。

第十九条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以罚款:

(一)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的;

(二)将危险废物混入建筑垃圾的;

(三)擅自设立弃置场受纳建筑垃圾的;

单位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行为之一的,处300O元以下罚款;有前款第三项行为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个人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行为之一的,处20O元以下罚款;有前款第三项行为的,处3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一条 建筑垃圾储运消纳场受纳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 施工单位未及时清运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造成环境污染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施工单位将建筑垃圾交给个人或者未经核准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处置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 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在运输建筑垃圾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建筑垃圾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 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对施工单位处 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建设单位、运输建筑垃圾的单位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经核准擅自处置建筑垃圾的;

(二)处置超出核准范围的建筑垃圾的。

第二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对单位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200元以下罚款。

篇6:桐乡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

(经市十四届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加强对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改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建设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和《建设部关于纳入国务院决定的十五项行政许可的条件的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城市(镇)规划控制区内建筑垃圾的倾倒、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利用等处置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房屋装饰装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料及其它废弃物。

第四条 市城市管理局是本市城市建筑垃圾处置的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建筑垃圾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工作。

市规划建设、公安、交通、环保、物价、工商等部门应按照各自管理职责,共同做好城市建筑垃圾处置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 城市建筑垃圾处置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

第六条 市建筑垃圾管理部门应会同市规划建设部门根据本市城市规划区建设工程施工情况,制定建筑垃圾处置计划,按计划设置建筑垃圾消纳场和中转站,使各类建设工程产生的建筑垃圾得到及时处置、合理利用。

第七条 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建筑垃圾消纳场和专业经营、运输建筑垃圾的企业,鼓励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和综合利用。

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应符合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规划,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城市环境卫生标准,并具备以下条件:

(一)消纳场周围必须设置2米以上的标准围墙;

(二)消纳场内道路应硬化,并应在出口处配备车辆清洗设施;

(三)具有相应的摊铺、碾压、除尘、照明等机械和设备,有排水、消防等设施;

(四)设置场地平面图、进场路线图;

(五)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和管理用房,有健全的环境卫生和安全管理制度。

第八条 市建筑垃圾主管部门在必要时可根据建筑垃圾处置的实际需要,设立建筑垃圾临时消纳场。建筑垃圾临时消纳场应基本符合本办法第七条的规定。

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不得将危险废物混入建筑垃圾,不得擅自设立消纳场受纳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消纳场不得受纳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第十条 建筑垃圾运输经营单位申请办理《城市建筑垃圾处置许可证》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停车场地;

(二)有不少于20辆核定载重质量5吨以上的自卸车辆;

(三)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四)运输车辆具备全密闭运输机械装置或密闭苫盖装置,安装行驶及装卸记录仪;

(五)用于运输建筑垃圾的车辆依法取得道路运输许可证和车辆行驶证;

(六)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取得营业执照。《城市建筑垃圾处置许可证》实行一车一证,有效期一年。第十一条 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手续时,应当同时向市建筑垃圾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城市建筑垃圾处置许可证》。

申领《城市建筑垃圾处置许可证》应提供下列材料:

(一)书面申请(包括建筑垃圾运输的种类、数量、时间、路线、处置地点);

(二)建筑垃圾分类处置的方案和对废混凝土、金属、木材等回收利用的方案;

(三)与运输单位签订的合同和运输车辆持有的《城市建筑垃圾处置许可证》。

第十二条 市建筑垃圾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书面申请及相关资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核准的决定,予以核准的,颁发《城市建筑垃圾处置许可证》;不予核准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三条 建筑垃圾处置纳入市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工程验收监督内容。

第十四条 禁止涂改、倒卖、伪造、出租、出借、转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城市建筑垃圾处置许可证》。

未取得市建筑垃圾主管部门核发的《城市建筑垃圾处置许可证》,不得擅自从事建筑垃圾处置业务。

第十五条 居民住宅装饰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实行物业管理的居住小区,由物业管理企业委托有资质的建筑垃圾运输经营单位清运;未实行物业管理的居住小区,应当堆放到社区居委会指定的临时堆放地点,由市容环卫部门负责清运。

第十六条 施工单位应当及时清运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并按照市建筑垃圾管理部门的规定处置,防止污染环境。

施工单位不得将建筑垃圾交给个人或者未经核准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运输。

第十七条 运输建筑垃圾的单位,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随车携带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接受城市建筑垃圾主管部门的检查;

(二)按照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核定的时间、路线、地点运输和倾倒建筑垃圾,需要进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的区域内运输的,应当事先征得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批准;

(三)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应当采取密闭措施,不得超载运输,不得车轮带泥行驶,不得抛撒、泄漏、遗撒建筑垃圾。

第十八条 建筑垃圾处置实行收费制度,建筑垃圾处置费的具体标准由市物价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核准。

第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处置城市建筑垃圾的,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按照建设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依法查处。

未经许可进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的区域内运输建筑垃圾的,由公安交通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妨碍、阻挠城市管理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市公安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行政执法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执法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城市管理局负责解释。

篇7: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全文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内建筑垃圾的倾倒、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利用等处置活动。

本规定所称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废弃物。

第三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工作。

城市人民的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垃圾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建筑垃圾处置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

国家鼓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鼓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优先采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

第五条、建筑垃圾消纳、综合利用等设施的设置,应当纳入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专业规划。

第六条、城市人民的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内的工程施工情况,制定建筑垃圾处置计划,合理安排各类建设工程需要回填的建筑垃圾。

第七条、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应当向城市人民的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获得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后,方可处置。

城市人民的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请后的20日内作出是否核准的决定。予以核准的,颁发核准文件;不予核准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的具体条件按照《建设部关于纳入国务院决定的十五项行政许可的条件的规定》执行。

第八条、禁止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不得将危险废物混入建筑垃圾,不得擅自设立弃置场受纳建筑垃圾。

第十条、建筑垃圾储运消纳场不得受纳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

第十一条、居民应当将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别收集,并堆放到指定地点。建筑垃圾中转站的设置应当方便居民。

装饰装修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城市人民的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处置建筑垃圾。

第十二条、施工单位应当及时清运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并按照城市人民的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处置,防止污染环境。

第十三条、施工单位不得将建筑垃圾交给个人或者未经核准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运输。

第十四条、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在运输建筑垃圾时,应当随车携带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按照城市人民的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运输路线、时间运行,不得丢弃、遗撒建筑垃圾,不得超出核准范围承运建筑垃圾。

第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

第十六条、建筑垃圾处置实行收费制度,收费标准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堆放物料。因建设等特殊需要,确需临时占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堆放物料的,应当征得城市人民的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同意后,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八条、城市人民的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核发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纠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核发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或者超越法定职权核发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的;

(二)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不予核发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核发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的。

第十九条、城市人民的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权力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城市人民的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以罚款:

(一)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的;

(二)将危险废物混入建筑垃圾的;

(三)擅自设立弃置场受纳建筑垃圾的;

单位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行为之一的,处300O元以下罚款;有前款第三项行为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个人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行为之一的,处20O元以下罚款;有前款第三项行为的,处3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一条、建筑垃圾储运消纳场受纳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的,由城市人民的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施工单位未及时清运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造成环境污染的,由城市人民的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施工单位将建筑垃圾交给个人或者未经核准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处置的,由城市人民的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在运输建筑垃圾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建筑垃圾的,由城市人民的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的,由城市人民的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城市人民的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对施工单位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建设单位、运输建筑垃圾的单位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经核准擅自处置建筑垃圾的;

(二)处置超出核准范围的建筑垃圾的。

第二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的,由城市人民的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对单位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200元以下罚款。

篇8:南宁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

一般所说建筑垃圾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废弃物[1]。建筑垃圾的来源于:土地开挖、道路翻修、旧建筑物拆除、建筑施工等[2],具有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和成分性能差异大等特点。

建筑施工、建筑装修和建筑物拆除等不同阶段产生的建筑垃圾,其组成成分差异较大。城市建筑垃圾的大量产生不仅引起严重的环境和交通运输问题,也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本文对建筑垃圾的来源进行分析,并以厦门为例,探讨了城市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资源管理,本项研究对低碳城市建设具有指导价值。

2 建筑垃圾的来源分析

2.1 建筑施工垃圾

建筑施工垃圾主要由碎砖、砂浆、混凝土、桩头、包装材料、屋面材料、钢材、木材等组成, 这些材料约占建筑施工垃圾总量的80%,其中碎砖、砂浆、混凝土能占总量的50%[3]。建筑施工中产生的混凝土垃圾主要来源于预制桩截下的桩头、灌注桩上部浮浆层截去、浇筑混凝土时的散落和溢出等(图1)。

建筑施工中产生的碎砖主要来源于砌块砌筑中的砍砖、搬运破损、临时设施砌筑等。而建筑施工中产生的砂浆废料的主要来源于施工操作散落、拌合过程、搬运散落等。散落在施工现场的各类建材的包装材料也是建筑垃圾的一部分。但碎砖和砂浆是建筑施工垃圾的主要成分(图2)[4]。

单位建筑面积产生施工垃圾的数量一般在40~200kg/m2之间。影响建筑施工垃圾产生数量的因素有:图纸变更引起的返工、主体施工中的砌筑、砂浆抹灰、泵送混凝土的浪费等。建筑垃圾产生量与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施工人员的素质、房屋的结构形式及特点、施工质量、施工技术等多方面因素有关[5]。

2.2 建筑装修垃圾

建筑装修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主要由砖块、混凝土块、木块、刨花、灰土、废陶瓷、废五金和废杂物等组成,建筑装修可以分为已有建筑的装修改造和新建筑的装修,已有建筑装修改造产生的建筑垃圾是新建筑的1.4~3倍(图3),装修过程中每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将产生约0.1~0.4m3的建筑垃圾[6]。

新建房屋的二次装修会造成结构破坏、资源浪费和施工扰民等各种问题,根据测算,每100平方米毛坯房装修产生2吨左右建筑垃圾。

2.3 建筑物拆除垃圾

建筑物拆除是主要的建筑垃圾来源,拆除建筑物的原因主要有城市规划的变更、旧城改造、道路建设的需要、违章违法建筑和临时建筑、因地震、台风、洪水、战争、工程质量缺陷等造成的建筑物倒塌等。由于城市建设标准低、基础设施配套差、城市建设土地资源缺乏等原因,旧城改造拆迁成为很多城市的主要建设形式,由此引起大量房屋拆除,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图4)[4]。建国初期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的房屋,建造标准低、质量和环境条件差,成为各地拆除的主要建筑物[7]。

3 厦门地区建筑垃圾产生量的估算[4]

建筑废料计算方法有:按建筑面积计算方法[8,9],按建设投资计算方法[10]和按人口计算方法[11]等。全国建筑垃圾的产生缺乏相关统计资料,为具体说明建筑垃圾的产生量,本文以厦门为例,进行实例分析。

厦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获得快速发展,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9.26平方米提高到31.92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由17.55平方米提高到46.3平方米。厦门岛内城市化水平高,岛内建设主要是旧村、旧街、旧片区、旧城改造,以及许多片区的综合改造。面临许多“城中村”改造问题[12]以及老区更新、改造问题[13],大量已有房屋需要拆除,如厦港片区范围内的房屋(图5)。

仅厦门岛内湖里区,2006年拆迁房屋93万平方米;2007年拆迁房屋100多万平方米;2008年拆迁房屋116.8万平方米,拆迁总量占全市一半;2009年拆迁261万平方米,房屋拆迁占全市总量的67%以上,拆迁量创历史纪录[14]。2009年全市共拆迁房屋建筑面积389.91万平方米[15]。反映出厦门拆迁改造面积逐年增大的情况。

以拆除民用房屋建筑每平方米产生1.0吨建筑垃圾估算,2009年厦门全市产生建筑垃圾389.91万吨。2009年全市合计住房面积63358314.78平方米。平均楼龄为15.4年,按平均楼龄期有三分之一房屋进行再次装修估算,每平方米产生0.1吨建筑垃圾,共计产生13.72万吨。2008年厦门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8454570平方米,按每平方米生成70公斤建筑垃圾估算,施工产生建筑垃圾199.18万吨。2008年房屋建筑竣工9660528平方米,按二次装修平均每平方米生成15公斤建筑垃圾估算,二次装修产生建筑垃圾14.49万吨。2008年厦门全市合计产生建筑垃圾617.30万吨,各个环节产生的建筑垃圾如图6所示,可以看出拆除和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占较大的比重。

2008年厦门全市水泥消耗量为3978646吨,按混凝土中水泥和砂石比例1:4估算,2008年砂石消耗量为1591.46万吨。如果全部建筑垃圾用于替代砂石骨料,也仅仅能满足38.78%的消耗量。

所以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和空间,在厦门这种土地资源紧张、城市改造速度很快、人口快速增加的地区,加强建筑垃圾再利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4 建筑垃圾资源化管理的对策措施

西方发达国家对建筑垃圾的管理都很重视,都把建筑垃圾作为可再利用的资源进行管理。通过立法和经济措施,对建筑垃圾再利用进行规范、引导和鼓励,再利用率一般都达到50%以上,但具体做法因各个国家的自然条件和管理制度不同而各有特点,通过立法明确责任进行强制性管理是共同特点。从法规、政策、思路、经济、环境、社会等几方面综合考虑,采取综合管理措施实现再利用和资源化是有效的途径[4]。

日本产生的建筑垃圾约8200万吨,占总垃圾量4亿吨的20%,1995年建筑垃圾的再利用率达到58.3%,2000年提高到84.8%,其中废弃混凝土的再利用率从64.7%提高到96.2%[16]。澳大利亚每年每人平均产生1吨固体垃圾,其中16~40%是建筑垃圾,约50-80%的材料被重新利用或再利用,拆除的混凝土多被用于生产再生骨料。

从厦门地区建筑垃圾总量估算可以发现,特殊时期一个地区会集中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厦门地区特点,考虑长期发展和短期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开展工作,实现建筑垃圾的资源化管理。

4.1 制定技术标准

针对不同城市的具体情况和经济条件,可以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首先依据国家的法律和法规制定具体的实施条例,规范建筑废弃物的产生、收集、处理和再利用等各个环节,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等多个方面提出具体实施措施,保证建筑废弃物减排和再利用的实现,做到有序和规范。

如深圳市颁布的《建筑废弃物减排技术规范》(SJG21-2011)对建筑废弃物减排设计、减排施工管理和减排施工措施提出了具体要求。再利用、资源化等因城市不同,所采用的方式和产品也不同,需要制订相应的技术规程。《深圳市绿色再生骨料混凝土制品技术规范》包括了再生骨料混凝土小型砌块、再生骨料混凝土实心砖、再生骨料混凝土空心砖、再生骨料混凝土路缘石、再生骨料混凝土路面砖、再生骨料混凝土透水砖、再生骨料混凝土植草砖等混凝土制品。北京的地方标准《再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DB11-803-2011)针对框架、框架-剪力墙、筒体等多层和高层结构体系。上海的地方标准《再生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GT J[1])涵盖了再生混凝土空心砌块、再生混凝土道路、再生混凝土构件等应用范围。这些规范和规程构成了从建筑废弃物产生源头到零排放的技术要求,实现减量、再利用、资源化等管理原则。

4.2 推动住宅一次性装修

推行商品住宅一次性装修,可规范家庭居室装饰装修市场,实现家庭居室装饰装修产业化;还可杜绝家庭居室装饰装修过程中,野蛮施工酿成的建筑物安全隐患;另外还能减少初装修与二次装修之间重复工作造成的人力、物力的资源浪费,避免因二次装饰装修时间差造成的不同用户之间的作息影响,消除由于二次装修而形成的空气粉尘污染源,更重要的一点是可减少大量的建筑垃圾;此外,商品住宅一次性装修和二次装修相比还会降低装修成本。厦门市自2010年4月起,岛内新批商品住宅项目必须实行一次性装修。同时已配套完善了相关政策,重新认定一次性装饰装修商品住宅的交房时限,并制定相应的家庭居室装饰装修验收标准及材料检测标准,以及制定家庭居室装饰装修的指导性造价定额[17]。

4.3 加强设计与施工管理

建筑施工具有周期长、资源能源消耗大、废弃物产生多等特点。要有效控制建筑施工垃圾的产生,一方面要进行现场文明施工和环境卫生管理,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另一方面要开展建筑垃圾源头管理,从设计、建筑施工以及施工管理这几个环节上做好材料控制、工艺选择以及教育培训等工作。建筑设计过程中对材料的选用要慎重,要综合考虑到建筑物的用途、所在地气候以及成本问题,选择板材、预制构件等。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选择绿色建材,如商品混凝土、预拌砂浆[17]。

4.4 加大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推广

建筑废弃物减量、再利用、资源化等涉及许多新的技术和问题,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新要求,社会各界热情高,但参与的企业少、技术配套差,面临很多管理、设备、业务开展等新的问题。以城市建筑废弃物填埋场或大片改造区域为对象开展工程试点可以带动企业迅速成长,积聚社会各界力量实现快速转型。如厦门地区利用建筑渣土制造墙体材料综合利用项目,深圳塘朗山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就是就地绿色消化、再生利用的试点,而深圳南科大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采用现场处理的方法,实现零排放,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推广效果。

4.5 促进建筑废弃物在结构新材料、新构件中的工程应用

结构新材料主要体现在高强度钢筋和钢板、高强混凝土或超高强混凝土、活性粉末混凝土或超高性能混凝土、工程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再生混凝土等对已有材料的提升和新材料的开发,新构件主要体现在空心钢管混凝土、钢管再生混凝土、保温混凝土剪力墙、空心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等的研发。建造方式主要为预制装配整体式结构。采用绿色评价等指引方法促进建筑废弃物与材料、构件、建造方式等技术的结合和应用,建立专门技术规范进行有针对性的地方技术选择,促进建筑废弃物再利用的多种快速发展。

4.6 建立建筑结构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标准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水平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成为各类建筑工程发展的主题。许多国家和组织已经制订了建筑可持续评价体系和模型,较为流行的主观评价体系有英国的BREEAM和美国的LEED,客观评价模型有美国的BEES、加拿大的ATHENA、澳大利亚的LCAid、英国的ENVIST等。我国从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制订了《建筑工程可持续性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突出了节约能源、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节约用水、节约原材料以及保护环境。

工程结构作为建筑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消耗大部分资源而且在建造、使用及拆除的全部活动过程中占据主体,是建筑工程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西班牙混凝土结构规范(the Spanish Structural Concrete Code,EHE -08 in Spanish) 提出了整体价值可持续评价模型(The Integrated Value Model for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MIVES model)评价混凝土结构的可持续性。在我国《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中也提出要使结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性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在结构方案中提出了应符合节省材料、降低能耗与保护环境的要求。正在修订的《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要求结构体系选用应考虑节约资源。建立具体的建筑结构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标准将有助于更广范围内解决建筑垃圾再利用,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水平。

5 结语

上一篇: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当好党支部书记下一篇:驾校档案室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