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体育教师的工作总结

2024-06-19

小学四年级体育教师的工作总结(精选6篇)

篇1:小学四年级体育教师的工作总结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体育教师用书(三~四年级)介绍

体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师用书体育(三~四年级)》,经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一次审定通过,已在全国开始实验使用。由于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总目标、维度目标和水平目标、实施建议和同一水平学习目标中相应的活动和内容建议,没有详细列出教学内容,也没安排具体的教学时数分配与比例,为编写体育教材提供了再创造的空间,却也为教材的编写增加了难度。同时,教育部的指示与决定,小学体育课程不编写供学生使用的体育课本,只编写供教师使用的教师用书。因此,本书的编写既要为教师提供与水平二目标相应的学习内容,又要为教师提供理解《课程标准》精神,贯彻目标体系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参考内容,所以,本书是融学习内容和教学参考内容为一体的教师用书。下面就该书的编写与使用作一简要的介绍。

一、体育教师用书(水平二)的编写思路

小学体育(水平二)教师用书是供三、四年级体育教师使用的教材与教学参考用书,是辅助教师理解《课程标准》、开展教学活动的参考性工具书。本书以帮助教师理解《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着眼点,注重学习内容对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新课程的目标观和价值观,切实为达成五个领域学习目标,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的改善与提高,为此,编者确定了如下的教材编写思路。

(一)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精神,反映该水平的目标体系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教师用书编写的指导思想,贯彻素质教育精神是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而落实目标体系则是教材编写的重要体现。教师用书应该是对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材内容应该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达成五个领域学习目标的中介和载体,而教学目标的综合化则是体育课程改革的重大发展。要使教师用书体现时代的特征和发展的内涵,必须注重对目标体系的必要解释,在教材中落实和体现三个层次的目标体系,并能通过实践活动达到教育教学目标,作为可操作的载体,就必须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体现这种功能。因此,本书注重对教学目标作必要的解释,以指导教师能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全面反映五个领域的学习目标,理解教学目标对不同学习内容的教学要求,使教师能遵循课程基本理念和目标体系要求,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全面、和谐发展。为能达到这个要求,教材编写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一个第一(“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一个宗旨(以提高小学生的身、心、社综合素质为宗旨)、两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使教师用书的编写更具时代性、发展性和应用性,成为有利于教师的选择与参考,拓展与延伸,有利于学生的创新与发展,尝试与体验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

(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

课程标准关注的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与发展。教师用书的编写必须始终把学生的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学习潜能,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能力。因此,本书的编写打破以往的教材分类方法,提出了以简单的运动技术与游戏内容形式相互交融的编排分类体系结构,使各项运动的实践性教材内容充满游戏性、生活性和多样性,并体现童趣和情趣,使课堂教学能通过学习内容的载体,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从而形成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体育学习的态度与行为,为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和价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小学体育课教学,首先考虑的是如何面对全体学生,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与成功的乐趣。因此,教材的编写,除了给学生留有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之外,更应从教材的构建上,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可能,兴趣与爱好来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提供更多的教学内容供教师选择使用,以此来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培养学生的习惯与行为,使学生得到自主和全面的发展。

(三)充分体现教材的弹性和选择性,突出教材内容的示例性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各地、各校和教师都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用多种不同形式和方法去达成学习目标。因此,本书教材内容的编写打破以往严格按年级规定教材内容的不可变性,将三、四年级教学内容合编为一本教材,不划分年级,不对教材作具体分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师用书中提供的教学内容也是编者依据课程标准中的学习目标要求编写的,这些内容也都是范例性的,教师在使用时,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自由选取,或改编与重新组合,使教材内容体现出多样性和选择性的特点,并突出了示例性功能。教师用书不仅要为教师指出体育教学的目标和要求,还要提供示例性的教材内容和方法,并且要为教师的再创造留有空间。为教师提供各类教材内容的特点、教与学法的建议,并提供相应教学内容的案例,通过教与学的提示和评价,使教师从中得到更多的启发,能充分发挥和运用教材内容的载体功能,按照五个领域目标要求,创造性地选择使用教材内容和方法,使教师用书中新的教材示例结构能体现出它的多元性、选择性、示例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四)充分体现工具性,凸现对教师的指导性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体育教学,特别强调学生学习地位的体现,同时,又注意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导作用。教师用书的编写重点,也就是能更好地将新的教学理念,三个层次的目标体系融入到教材内容之中,让教师接受新的教学思想,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明确新的教学目标、理解新的教材、掌握新的教学方法与方式。通过对教师用书的实验,使教师的观念转变、角色转换,在《课程标准》指导下,充分发挥教师用书工具性功能,对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困难以具体的帮助与指导。因此,本书的编写,除了对该水平的教学目标作必要的注释,对教材内容的特点、要求作适当的说明外,还对各类教材的教与学法建议、教学评价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同时,还提供了大量的可操作性课堂教学活动案例和设计、制定各种教学工作计划的示例,为广大教师能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内容,为教师在教学中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多方面思路,充分体现教师用书的工具性、实用性和指导性作用。

二、小学体育实验教师用书(水平二)的编写特点

《课程标准》建立了完整的三个层次的目标体系,但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仅强调了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的精神,用全新的课程理念,以继承、发展和创新的观点,加大教材的改革力度,选取对儿童发展有益的教材内容,增添儿童喜闻乐见的、反映时代特征的内容,并能充分体现课程性质与价值,使之服务于课程目标、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这是编写教师用书的出发点。

(一)教材内容的兴趣化、游戏化和生活化

小学体育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学习内容要符合儿童的要求,内容要贴近他们的生活,练习的动作也应该是他们所熟悉的。教师用书的编写,就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上,让学生充分体验参加体育学习的乐趣。编者始终立足于选取贴近儿童生活,而且都是儿童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动有趣的动作方法为教材内容。这些取自于社会、来自于生活的教材内容,游戏性强、趣味性、娱乐性浓,从而能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欢乐愉悦的氛围中“动”起来、“玩”起来,并在“动”和“玩”的过程中受到教育、掌握知识、学会方法,获得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游戏是最受小学生欢迎的活动内容与形式,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更富有娱乐性、情趣性、竞争性,它以特有的内容、形式、规则和情景吸引着广大小学生,这正是促使儿童对体育活动产生浓厚兴趣与高涨热情,参与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因此,本书编者充分考虑到这个特点,以课程目标的导向来确定游戏教学,把简单的动作技术与游戏融为一体,使各项体育教材内容与游戏内容和形式相互结合,形成了教师用书内容新的体例结构。这种新的体例结构既有以游戏形式来表达的动作技术内容,又有具体游戏内容、目标和特定情节、方法、规划与结果的“主体性”游戏,这种新的教材体例结构体现出教材内容的兴趣化、游戏化和生活化特点。

(二)教材内容的开放性、多样性和时代性

本书中编写的教材内容,改变了以往采用运动技术为目标,围绕发展运动技术打基础的编写方法,而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采用游戏活动教育化、动作技术游戏化的编写思路,克服过分强调动作技术的系统性、完整性,取其动作技术的健身娱乐性和文化性,突出适应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做到只求突出目标重点,不求面面俱到,有利于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应用、改变、组合与再创造;有利于引导学生自学自练、思维探索、创新发展。本书中各类教材内容都为落实该水平教学目标,提供了示例性教材,而各种教学案例的编写,则对教师如何选用教材、制定目标、组织教学、确定教与学法提供了指导性建议。本书中的各类教材,编者没有提供具体的动作方法和技术要领,而是对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教材或有一定技术要求的内容都通过教学案例体现出来,这样就为教师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再创造的机会,充分反映了本书教材内容的开放性、多样性、创造性和时代性的特点,体现了新课程、新教材的改革与发展。

(三)教材内容的实践性和文化性

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强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运动参与则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而教材内容则是为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综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三、四年级的体育教学内容要更多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身体、心理、社会参与的感受,从而使学生获得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满足和发展,充分体现教材内容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特点。同时,课程内容应具有一定的文化性,为此,本书结合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生理、心理特点,吸纳了具有传统的、民族的、现代的体育文化,并在实践活动中自然渗透。将必要的体育文化知识,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不断体验与感受,使现代体育文化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得到充分体现。编者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精选撰写了实践性和常识性教学内容,并结合小学中年级学生的特点,提出了相关的教与学法提示、教学建议和评价要点,特别是提供了一些典型教材的案例,加强了对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指导,实用性强,具有一定的教育性。本书具体教材内容如下:

(四)教材内容的灵活性、选择性和示例性

本书的教材内容都是编者在充分学习、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按照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和各领域的内容所选编撰写的,也都是示例性的。这些示例性教材内容没有严格按年级划分,也没有在教师对教材内容的使用上作出硬性的规定,它克服了以往教材内容规定过死、限制过多的弊病,尽可能为教师发展性教学和教材内容的拓展、创造留有发展的空间,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增加更多的灵活性和选择性。即使是同一项教材内容,也尽可能为教师提供多种思路,以便教师创造性地选用、改用或重新组合。教材内容的撰写,较多的是为教师提供依据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选取各种教材内容的资源,对各类教材在教学意义与教学目标、教材内容特点及教与学建议上进行必要的阐述,对于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教材内容,编者还是提供了相应的案例,通过教与学的提示及教学评价,使教师能得到更多的启示,使之能为达成教学目标,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内容和教与学法,发挥其教材内容载体的更大功能,真正体现出教材内容示例性、多元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三、小学体育实验教师用书(水平二)的教材结构体例特色

编者在总结、继承以往体育教材编写的成功经验基础上,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贯彻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严格按三个层次的学习目标体系来设置具体的教材内容,开创性地进行编写工作,不仅理念新、目标新、内容新,而且在本书的体例与结构上,也展现了改革、创新与发展的新面貌。

(一)教材内容以运动技术与游戏相互交融为形式,构建新的教材结构体例

本书教材内容是根据《课程标准》中的各个学习领域,是按其水平目标及相应的活动和内容,根据“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完成”的要求,由编者提出相应的建议性教材而设置选取的。由于这些教材内容分布在五个学习领域之中,编者为了帮助教师完整地掌握各种教学内容,将教材内容以简单动作技术与游戏相互交融形式,构建出新的教材结构体例。

本书的结构体例,除了采用运动技术与游戏相互交融的形式外,更重要的是将教材内容的介绍与教学案例的分析有机结合起来,把教师从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者,转向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的指导者,进一步确立了体育学习中的学生主体地位。同时,改变了围绕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编写方法,加强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二)教材内容设置了多级框架,拓宽了对教材内容的选择与发展空间 本书为有利于教师从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根据每类教材的功能与特点,设置了多级教材内容结构框架,在这个框架中,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大量生动有趣的、儿童熟悉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内容素材资源,教师可根据其需要进一步拓宽内容,进行选择,或对教材内容进行改编与重新组合,进行教学的再创造。在本书的各类教材中,一般都设置了三级内容,下一级的内容都是对上一级内容的拓展。例如,“技巧与器械练习”教材的多级内容(见下表)。这种编写方法,为教师结合本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和拓展教材提供了创造思路。

技巧与器械练习

(三)教材内容增设教学图例,充分拓展图示在教学中的功能

本书在教材编写中,创编了大量教学图例,以展示教材内容的动作方法、教与学法、教学组织和场景设置。其中有说明学生生长发育的统计图;有说明动作原理的原理图;有解释动作过程的示意图;有介绍教材动作的方法图;有显示教学组织的场景图等。共有图示346幅、图表31个。特别是本书教学内容的动作方法,采用正确、直观、形象的动作图示替代了过多的文字表述,使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动作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和掌握;各种教材内容的场地、器材布置图示,使教师对该教材内容的教学组织、教与学法安排有一个周密的思考与计划;各种趣味性的幽默图画,又能为教材增添生气与活力,使教师对教材内容产生过目不忘的深刻印象;有很多图表,为教师提供了各种参考性教学资料,对帮助和指导开展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教材内容编写了教师教学参考内容,充分发挥了教师用书的工具性、指导性作用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课程标准》,让教师正确认识和把握《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编者在教师用书的第一章中撰写了“

三、四年级体育教学概述”内容;第十二章编写了“学习评价”方法;第十三章提供了“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方案。这些教学参考资料的编写,对教师完整、具体地实现水平

(二)的学习目标与教学要求,全面了解教学内容,深刻理解和掌握各类教材内容的教与学法建议;做好学生的学习评价工作;制订各种教学工作计划,都提供了翔实而丰富的经验性教学参考资料,拓宽了教师的视野,明确了发展方向、掌握其操作方法,对加速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学习方式的变革和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对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体现了工具性和指导性的作用。

四、小学体育实验教师用书(水平二)的内容简介

教师用书全书共编十三章内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学生的运动实践内容;2.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基础常识学习内容;3.学生的学习评价内容;4.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导内容。现按以下四方面对其内容作一简单介绍。

(一)运动实践内容

水平

(二)的学生运动实践性内容,由该书的第二~十章组成: 第二章 基本体操(①队列和队形;②基本部位操;③沙袋操)

第三章 走、跑与游戏(①走的游戏;②发展奔跑速度的游戏;③发展奔跑耐力的游戏)第四章 跳跃与游戏(①发展跳跃能力的游戏;②跳远与游戏;③跳高与游戏)第五章 投掷与游戏(①发展投掷能力的游戏;②掷远与游戏;③投准与游戏)

第六章 技巧与器械体操(①仿生动作;②滚动与滚翻;③仰卧推起成“桥”;④跪跳起;⑤跳上、跳下动作;⑥悬垂、支撑动作;⑦实用性攀爬动作)

第七章 小球类与游戏(①小足球与游戏;②小篮球与游戏)第八章 对抗、角力与游戏(①对抗游戏;②角力游戏)

第九章 武术(①基本手型;②基本功;③基本动作;④组合动作)第十章 韵律活动与舞蹈(①韵律活动;②舞蹈)以上九章实践教材内容,强调了“游戏性”、“活动性”,教师用书较多地采用了生动、形象、活泼的动作方法图、场景图、动作过程示意图、动作原理图,来表达教材内容的动作、方法及组织,所有的教材内容都是示例性的,在各章节内还撰写了教学案例,使教师能自行选择和组合,并进行创造性教学。

1.第二章基本体操教材的介绍(1)基本体操的教学目标

基本体操教材由队列和队形、徒手操和轻器械操等组成。队列和队形教材除了能培养和形成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参与集体性的协同动作,感受与体验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团结、合作的群体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徒手操和轻器械操选编了“基本部位操”与“沙袋操”的教材内容,对形成学生良好的身体形态、培养良好的常规意识和行为规范具有实际意义。为此,编者提出了该教材内容的学习目标,简单归纳为以下四点:

①体验基本体操的动作方法,培养身体的正确姿势; ②培养集体协同动作能力,促进身体全面发展; ③激发学习兴趣并积极参与,体现自尊与自信; ④善于与同伴友好合作交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基本体操的特点

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简单易行; ②队列和队形动作开始注重协同一致的培养;

③徒手操以基本部位操为主要内容,突出发展身体各个基本部位动作,形成良好身体形态; ④沙袋操的典型特点是动作幅度和活动强度加大,有利于矫正体态,提高学习兴趣。(3)基本体操的教与学法

关于基本体操的教与学法在该书第8页上已作了具体的介绍,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在实施基本体操教学过程中,应以基本体操内容为载体,为实现综合目标要求而努力,但不求面面俱到,要有所侧重。该章节中所提供的队列和队形练习内容较多,教师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或改用。对于动作方法没作具体介绍,主要考虑到小学中年级任课教师一般都受过专业训练,应该对这些教材较为熟悉,如果确实对动作方法还不够熟悉与了解,则应加强学习提高。对于徒手操的教材,本书仅介绍了两套操,应该说内容是少了些,但是,这也为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留有一定空间,教师可以参考教材示例,重新创编或改编。编者为了帮助教师理解与掌握基本体操教材,撰写了三份队列和队形教材的教学案例和二份徒手操教材的教学案例,对于有些动作方法,教与学法则通过案例反映出来,供教师在教学中参考和应用,并进一步拓展。

2.第三章走、跑与游戏教材的介绍(1)走、跑与游戏的教学目标 三、四年级的走、跑与游戏教材,是一项发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的基础性教材内容,它由走的游戏、发展奔跑能力的游戏和发展奔跑耐力的游戏组成。在本书的结构体例上,将走、跑与游戏密切结合,以游戏形式改变其过于注重技术教学的倾向,通过游戏性的走、跑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走、跑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走、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提高走、跑教与学效果的重要切入点。因此,该教材内容的教学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

①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学会走与跑的正确方法; ②通过游戏活动,发展学生走与跑的能力;

③通过游戏活动,感受和体验其乐趣,从而培养自尊和自信; ④通过游戏活动,体现合作交往,团结拼搏的进取精神。(2)走、跑与游戏的特点

①以游戏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会走与跑的正确方法和发展体能; ②以活动的方式改革走、跑教材分类的局限性;

③以游戏的形式改变走、跑活动内容的僵化和过于苛求动作规范性的弊病; ④以教学目标全面达成构建走、跑与游戏的教材内容框架。(3)走、跑与游戏的教与学法

教师用书中第29~30页为教师提供了7点教与学法建议,其中第2、3、4点分别针对走的游戏、发展奔跑速度的游戏和发展奔跑耐力的游戏,帮助教师明确这些内容在运动技能与身体健康领域上的教学要求;第5点建议,编者则提出了“以30~50米的快速奔跑”和“400~600米距离的耐力跑”作为众多走、跑与游戏教材的主要内容,强调以此让学生学会在奔跑中发展速度和耐力的方法;编者又在第7点建议中,指出一定要努力创造条件去贯彻实施走、跑与游戏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与手段,使教学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同时,又指出对学生的体能发展,应根据个性差异去自主选择内容与适宜的负荷。为更好地指导教师开展走、跑与游戏的教学活动,本书提供了2份走的游戏、3份发展奔跑速度的游戏和2份发展奔跑耐力的游戏共7份教学案例,同时,编者又提供了教学评价参考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与成绩评定,也进行了必要的说明。

3.第四章跳跃与游戏教材内容的介绍(1)跳跃与游戏的教学目标

跳跃教材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章主要由发展跳跃能力的游戏、跳远与游戏和跳高与游戏三个部分内容组成,本章以游戏为主要形式,以发展跳跃活动能力为重点,以学会跳跃的正确方法与培养身体正确姿势为切人点,促成学生发展综合目标的全面达成。因此,本章教材内容的教学目标如下: ①发展学生跳跃基本活动能力,学会跳跃的正确方法; ②通过游戏活动提高跳跃与奔跑相结合的能力,发展身体素质;

③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和改善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态度和行为,发展自尊与自信; ④体验群体活动乐趣,体现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优良品质。(2)跳跃与游戏的特点

①体现以在游戏中学习跳远与跳高为中心,以发展学生各种跳跃的活动能力为重点;

②跳远、跳高与游戏紧密配合,淡化系统性和过于追求动作细节的弱点,强调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③突出教材内容的生活性、实用性、趣味性和选择性; ④凸显以教材内容为载体,全面达成五个维度教学目标;

⑤以自然的急行跳远、跳高简单技术为基础,体会与感受快速奔跑中单脚起跳的动作与方法; ⑥拓宽创造教学的空间,在教学案例中提供典型教材的教与学法。(3)跳跃与游戏的教与学法

①在教师用书第59页第2点的教与学法建议中,指出了跳跃与游戏教材教学,要紧紧围绕跳远、跳高与游戏内容相结合为中心进行教学,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各种有效发展学生单脚跳、双脚跳能力的练习方法和手段,要有意识地将各种游戏与跳远、跳高学习结合起来。因此,在“发展跳跃能力的游戏”教材中,安排了“发展单脚跳跃能力的游戏”和“发展双脚跳跃能力的游戏”。特别是“单脚跳跃游戏”也围绕着跳远、跳高的学习选择具有趣味性的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快速蹬地起跳的方法,为跳远和跳高游戏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详见教师用书第60页)。而“双脚跳跃游戏”则以立定跳远为中心进行多样性的游戏,以发展学生的爆发力和协调性。

②在跳跃与游戏的教与学建议第1点中强调指出:教学中必须充分挖掘和创造各种教学资源,激发和强化学生参与跳跃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本章教材内容以游戏为形式,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的教学内容,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更趋于激发体验、注重学生的参与性。这就非常明显地反映了新的教学理念。

③在跳跃与游戏的第4、5、6点教与学的建议中,编者特别提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左右腿力量的匀称发展;要利用教材内容的特点,或设置经努力后能克服的障碍与困难,或变化其条件与手段,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采用多种形式与手段,加强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把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教材载体的作用。

④在跳跃与游戏教材中,对发展跳跃能力的游戏,编者提供了三份教学案例,其中“案例三”将典型的立定跳远动作教学,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也对动作方法作了简单的介绍。在跳远和跳高与游戏教材中,同样为教师编写了三份教学案例,教师通过这六份教学案例,拓宽教学思路,并能按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创造出更好的教学方案,挖掘出更多的教学内容资源,使跳远与跳高在内容上、形式上、教与学法上有新的突破。

4.第五章投掷与游戏教材的介绍(1)投掷与游戏的教学目标

投掷教材是一项具有实用性的技能,也是重要的人体基本活动。在本书投掷与游戏教材中含有“发展投掷能力的游戏”、“掷远与游戏”和“投准与游戏”三方面内容。“发展投掷能力的游戏”又将其分为各种自然形式的挥、抛、滚、掷游戏和实心球抛掷与推掷游戏,它是掷远与投准游戏教材的基础,这些教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趣味性强,是发展学生投掷能力的重要内容,而投准与掷远游戏教材,则是该章节的主要内容。通过投掷与游戏的教学,使学生能完成下列目标:

①发展学生投掷活动的能力,学会各种投掷的方法;

②在投掷与游戏中学会正确的动作方法,发展自然投掷能力,促进各种能力的提高; ③体验学习乐趣,增强集体观念与合作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与同伴共同进步; ④树立安全意识,养成守纪律、听指挥的良好品质与习惯。(2)投掷与游戏的特点

①运用挥、滚、抛、推、掷、投等多种投掷方法,发挥学生投掷基本活动能力; ②体验合理的投掷方法,扩大与提高身体的活动范围和幅度; ③投准与掷远与游戏紧密结合,淡化投掷教学的竞技化与模式化;

④在发展投掷能力基础上,使学生投得准、掷得远是贯彻教材和实施教学的基本思路; ⑤在游戏中体验投掷正确身体姿势,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与目标的全面达成;

⑥典型教材的动作方法、教与学法将通过教案案例体现出来,供教师选择、拓展与再创造。(3)投掷与游戏的教与学法

①投掷与游戏的教学在使用器材上要突破垒球、沙包、实心球的局限,教师可开发、创造更多的手段。例如:橡皮管短棒、橡皮圈、饮料瓶(塑料)、橡皮轮胎、玉米棒、小竹筒、小布球、海绵球、投掷靶、投掷圈等。但在自制、使用时,应注意安全因素,以不影响学生健康为原则,充分创造多种器材的功能。

②自然投掷方法很多,发展投掷能力的内容也不少,在教学中不限制或只规定某种方法和某种内容,但是,在投准与掷远的教学中,仍应启发学生体验肩上屈肘与背后过肩的正确投掷方法,教会学生投掷的正确方法与技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投掷能力。③在发展投掷能力的游戏教材中,应以发展抛掷、推掷能力的游戏为主,而“双手持实心球向前掷远”则为该教材典型内容,在教师用书第85页“案例二”中专门对该教材的动作方法、教与学法作了一定的介绍。

④掷远与游戏是该章教材的主要内容,教学中应从自然投掷向用合理的投掷方法过渡,应多采用连贯性的动作教法,多加强肩上屈肘以及侧向背后过肩的正确方法引导,然后从掷远逐步与投准衔接起来。

⑤投准与游戏教学是在掷远游戏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求学生既要掷得远,又要投得准,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动作、合理的方法进行投准和游戏。⑥投掷与游戏教学,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它的安全因素,特别是在以结伴练习、合作学习中,要加强安全教育与措施,要建立必要的教学常规和器材收发制度,使学生有序、有效、安全地得到发展。

5.第六章技巧与器械练习教材内容的介绍(1)技巧与器械练习的教学目标

技巧与器械练习教材是教师用书中首次出现以“体操”冠名的内容,根据本书的指导思想,以体操冠名的“技巧”与“器械体操”,仅是体现一种体育文化传承,并不是带有竞技性的体操运动项目,更多地是让学生初步感受一种体操运动的文化。该教材内容仍是人体的基本活动,也是学生较为喜爱的体育活动内容。水平二的“技巧”教材包括“仿生动作”“滚动与滚翻”“后滚翻”“跪跳起”“仰卧推起成桥”及其组合动作;而“器械”练习则以跳箱上“跳上、跳下动作”、单杠上的“悬垂与支撑”“跳上成正撑,前翻下”和各种器械上“攀爬”与“手脚并用爬垂直竿(绳)”等内容组成。因此,通过本章教材的教学,要让学生完成下列目标:

①在学习单个动作基础上体验简单组合的动作,培养创新意识;

②体验活动时的心理感受,提高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树立自尊与自信; ③在活动中勇于展示自我,发展体能,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④做到互帮互学合作互动、共同进步,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与情趣; ⑤在游戏中培养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树立安全活动意识。(2)技巧与器械练习的特点

①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来选编教材内容,注重教材的兴趣性、生活性、实用性; ②在单个动作基础上安排组合练习,以促进学生综合活动能力;

③单个动作编写简略,以图为主,组合动作在教学案例中作具体说明与介绍; ④以教材内容为载体,充分体现显性价值和隐性功能,实现多领域目标达成。(3)技巧与器械练习的教与学法 ①在教师用书第96~97页中,对第六章技巧与器械练习教材内容提供了三条较为原则的教与学法建议。其中第一点建议,“不仅要讲究教法,而且要讲究学法”,要求教师特别重视研究适用于技巧与器械教学的教法,例如,采用主题教学、情境教学、分层教学、游戏教学等。同时,要重视研究学法,例如,自学自练、合作学习(包括结伴、小群体)、创想学习等。第二点建议“不仅要讲究教与学法,而且要讲究教与学法的变化”,要求教师根据学习过程的变化,采用相应的手段,使教与学法不断变化,使学生的学习的内容、学习的形式、学习的条件始终处在“新、异、变”之中。第三点建议“不仅要讲究学会,而且要讲究会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从教师控制下被动地“学会动作”,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会学动作”,引导学生从模仿学习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充分想象,进而能自主学习、创意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②“仿生动作”的编写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单个动作的学习,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模仿力和勇于展示自己的表现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把教学的目标定位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上,而不应停留在单纯模仿几个动作上。同样,“滚动与滚翻动作”教材,教学的重点也不应是单纯教会学生做几个动作,而是通过各种滚动、滚翻练习,发展学生的滚翻能力,启发学生想象力,开展创想活动。

③从三年级开始将出现支撑跳跃教学内容,通过“跳上、跳下”的动作教学,要求学生能结合跳上、跳下动作完成一套简单的组合动作。在进行该项教材教学时,既要抓住教材本身的重点,更要把握教学上的重点,在教材重点上,应抓住助跑踏跳动作教学;教学上的重点,则应把握住勇敢、自信等心理品质和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④从三年级开始也安排了以低单杠的悬垂、支撑为内容的学习。教师用书除了提供蹲悬垂、仰卧悬垂、挺身悬垂等的发展上肢力量为主的简单动作外,还提供了屈腿悬垂摆动,穿臂前后翻、倒悬垂及高杠直体悬垂等带有一定技术要求的内容,但在这些教材中,应以倒悬垂的学习为主,注重能力的发展和培养。在“发展支撑能力的练习”中,内容也很丰富,凡能发展支撑能力的倒立、俯撑、支撑移动动作都可进行练习,其支撑动作的学习是以“跳上成正撑、前翻下”动作为主。在这些教材实施过程中,能让学生充分体验人体在各种状态下的身体和心理感受,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在重视加强素质锻炼和安全教育外,特别要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帮助与保护。

⑤攀登爬越动作是人体重要的基本活动之一,本书中提供的各种发展攀爬能力的内容,大多是一些儿童熟悉的,有吸引力的教材,内容丰富、难度较低、实用性强,是学生喜欢的体育活动项目。本书所提供的教材仅供教师参考和选用,有些器械可能在农村和边远地区有些困难,教师可以根据本地区、学校实际自制简易器材或用其它替代。手脚并用爬竿(绳)是攀爬教材中的主要内容,要创造条件提供学生尝试和体验的机会。在第119页提供了该内容的教学案例,使教师能从中拓宽创新、发展的思路。

6.第七章小球类与游戏教材内容的介绍(1)小球类与游戏的教学目标

本章教材主要是由小足球与游戏和小篮球与游戏两大部分组成。教师用书将小球类与游戏相结合,使教材在教学中能充分体现多功能的载体作用,编者将篮球、足球项目以游戏的形式展现,符合小学生特点,深受他们喜爱,既能容纳体育运动项目特征,也可以使其文化内涵得以传承;不仅让学生接受球类运动文化的熏陶,而且使学生从中获得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发展上的满足。为此,小球类与游戏教材的教学要达到以下目标: ①以活泼、有趣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对球类活动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②在球类游戏中学会一些简单的组合动作,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和活动能力的提高; ③在球类游戏中努力展示自我,增强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形成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④在活动中培养集体意识,提高交往与合作能力,并表现出良好的团结协作行为与诚信意识。(2)小球类与游戏的特点

①教材的选择符合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 ②小球类与游戏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内容丰富,生动活泼,易教易学; ③教材结构、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 ④内容的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考虑到各水平段的纵向衔接;

⑤对竞技性运动项目进行改造,保留了球类活动特征与文化传承,降低了难度。(3)小球类与游戏的教与学法

①对小球类的教学应突出游戏特点,在技术上的要求不宜过多细化,以球类技术与游戏相结合,特别注重学生对小球类活动兴趣的培养,以各种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获得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的满足,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得到健康发展,是教学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②小球类与游戏讲究的是“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球类活动的动作方法,感受各种动作的变化与发展,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因此,教师应加强教与学法的研究,赋予游戏以丰富的内涵,充分发挥游戏的功能,重视对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加强对游戏的开拓与发展,注重师生的共同参与。

③小球类与游戏是一项具有对抗性、综合性的集体活动项目,这为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与条件,提供了交往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种有利条件,在学生自学、自练的基础上,加强结伴与小群体的学习与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力、竞争力和社交能力。

④由于小球类与游戏教材的特殊性,在本章教材中为小足球和小篮球游戏提供了一些基础性动作的方法、技术介绍,这仅仅是提供给教师们理解与掌握这些教材之用,而在具体实施教学时,将其融入在游戏之中,让学生在游戏中不断体验、不断改进、逐步提高。为此,编者提供了五份教学案例,以便教师从中受到启发。

7.第八章对抗、角力与游戏教材内容的介绍(1)对抗、角力与游戏的教学目标 本章教材对抗、角力的每个游戏都提供了游戏目标、方法与规则,这些内容贴近生活,是儿童熟悉的、喜闻乐见的实用性教材。同时,还提供了大量对抗、角力游戏素材资源,让教师能参照教学案例自主创编游戏。本章教材的教学目标如下:

①激发与培养学生对抗、角力与游戏的兴趣,满足学生好胜、好玩、好动的身心发展需要; ②懂得在安全环境下进行对抗与角力游戏,并获得对抗、角力的知识与技能; ③通过对抗活动,使学生展示一定的表现力和对抗竞争能力;

④在游戏活动中增强自尊与自信心,形成勇敢、果断、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 ⑤通过游戏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合作与交往的能力。(2)对抗、角力与游戏的特点

①以活动中的力量对抗为特征,体现出游戏内容的竞争性;

②游戏教材贴近生活实际,内容丰富、方法简单,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游戏欲望; ③教材内容富有挑战性、展示性,能充分满足学生心理发展需求。(3)对抗、角力与游戏的教与学法

①根据小学中年级学生偏爱集体游戏,喜欢对抗性、竞争性活动的特征,教师要有意识挖掘有关游戏内容,拓展和延伸其活动内容的内涵,努力使游戏内容生活化、个性化、主题化,使游戏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②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力求体现新颖性、灵活性、多变性。在游戏教学中所采用的任何组织形式,都应根据游戏内容、学生需求及教学条件合理安排、灵活运用,除了可按相同水平或不同水平分组和结伴,也可让学生自行组合与选择,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要求和个性发展。

③以游戏活动内容为载体强化学生的学法指导,教师必须要指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观察、分析、思考、模仿、讨论、创造,使学生从教师控制下的被动式“学会”,逐渐变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式的“会学”,由学生的“盲目性玩耍”向“有意义的体验”转变,帮助学生主动地认识游戏内容、游戏过程和游戏结果的价值。

④游戏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与同伴交流、讨论,促使学生的个性开放,允许学生将生活中的相关游戏带入课堂,鼓励学生发展、拓展或创新游戏内容,倡导游戏内容的学生自我设计与展示。

⑤本章图示形式的游戏内容素材有18个,教师在教学使用时,可让学生从游戏的内容、名称、方法与规则展示自主性、开放性的创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组织活动能力。

8.第九章武术教材内容的介绍(1)武术的学习目标 武术是一项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健身项目,在本书中安排了武术教材体现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要求,这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武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本书中武术教材,主要是学习武术基本手型、基本功,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四个方面内容,通过武术教学,要完成以下的目标:

①通过武术教材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学习武术的意义及健身、健心的功能; ②在武术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学、自练与自评的能力,增强学好武术的自信心; ③在武术活动中,激发和培养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④提高团结协作的意识与行为,表现出良好的武德和意志品质。(2)武术的特点

①武术教材动作简单、内容多样、易教易学,体现出民族体育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②教材内容灵活性和选择性强,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与发展空间;

③体现独特的武术神韵和气质,使学生对武术充满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④突出武术教材的实用技能,强调其强身、健心等综合功能,对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行为起到重要作用。

(3)武术的教与学法

①小学中年级的武术教学,应注重加强基本功与基本动作的教学,强化武术意识,以多种形式的教与学法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②武术教学要根据学生年龄和身心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加强武德和思想教育,逐渐养成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良好意志品质。在动作组合学习中,要有意识培养学生合作互动、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自尊与自信。

③坚持以动为主,师生共同参与,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师生教与学的潜能,要不断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开拓创新,有条件的可采用现代教学手段,以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④在书中第155和159页提供了两份教学案例,介绍了教与学法的建议,教师可以根据案例参考与借鉴,灵活地选择教与学法,并拓展创新。

⑤书中提供了弹踢冲拳类和摆掌撩掌类两组组合练习内容,也都是示例性的,因此,各地区、各学校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改编或重新组合进行教学。

9.第十章韵律活动和舞蹈教材内容的介绍(1)韵律活动和舞蹈的学习目标 韵律活动和舞蹈动作接近儿童生活,深受学生的喜爱,由于其动作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学生易对其产生浓厚兴趣,该教材的教学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对全面达成五个领域的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韵律活动以培养韵律感、舞蹈以提高表现力,使该教材对小学生更具吸引力。本章教材的教学目标如F:

①通过韵律活动和舞蹈教学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②在韵律活动和舞蹈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力、思维力和创造力,提高自我表现力; ③通过韵律活动和舞蹈教学,培养学生节奏感、韵律感和良好身体姿态,发展协调性、灵活性,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④在活动中互帮互学、相互激励,加强合作与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2)韵律活动和舞蹈的特点

①该教材伴有节奏明快的音乐,能使学生轻松、协调地完成身体各部位的各种动作和展现身体的不同姿态;

②创编的示例性教材各具不同风格与特点,对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各有特色与作用; ③韵律活动内容具有韵律风格,舞蹈教材生动活泼、表现力强,结构简单、易教易学; ④教材内容内涵丰富、具有充分的表现力,对培养学生开朗性格,促进身心健康效果显著。(3)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教与学法

①由于韵律活动和舞蹈教材的功能特殊性,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该载体努力达成预期设定的学习目标,不求五个领域目标面面俱到,应按内容学习的几个单元有所侧重,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逐渐累积达成。

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由教师讲解、示范让学生模仿的单一教与学法,应积极开发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要给学生留有思考与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更多地通过提示、引导,让学生学会善于观察、模仿、思考、合作交流与表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③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观察,及时地给以提示、启发与引导,适时地给予鼓励与表扬,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我展示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感受到自娱自乐的价值与成功的愉悦。

④韵律活动与舞蹈教材具有较强的弹性和选择性,所提供的内容资源都是示例性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使用,也可以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改编、创编或重新组合。

⑤在第170页的舞蹈内容中,提供了维族舞蹈的组合动作基本方法,第172页的教学案例又为教师提供了基本手型及“走步”动作实例;在第172和175页又提供了藏族舞蹈的动作与案例。这些都是一些简单的民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师既可以按案例进行操作,也可从中得到启发,重新安排教与学的内容、形式与顺序。⑥在第175页提供了以彝族民族舞为素材的“雀尕(音:gǎ)飞”,同样也是示例性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或另选其他内容。

(二)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基础常识学习内容(第十一章体育与健康基础常识)

教师用书在卷首用坐标统计图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形态,并精心编写了“我们的身体”、“高矮与胖瘦”和“正确对待体育活动中的成功与失败”等体育与健康基础常识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身体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健康知识传授。

1.“我们的身体”常识内容介绍

(1)教学目标:①使学生能认识自己的身体;②让学生大致地说出身体某些部位的简要功能。(2)内容要点:①身体各部位名称:主要为头、颈、躯干和四肢;②身体各部位的功能:头部的眼睛、耳朵、鼻子、嘴等器官,头颅内的大脑功能介绍;③躯干的功能:躯干的组成及功能介绍;④四肢的功能:四肢的组成及功能介绍。

(3)“我们的身体”的教与学法:

①教师在课前可用作业的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准备与思考; ②除了安排一定时数的常识教学外,可将有关内容穿插在实践活动中进行; ③教师根据学生问题回答情况,进行适宜的内容讲解; ④教学中也可请学生提出问题,由教师解题;

⑤为了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教师可根据本章中提供的图例复制放大,或采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2.“高矮与胖瘦”常识内容介绍

(1)教学目标:①通过教与学,使学生能清楚地描述自己与同伴的身体特征;②学习本章内容培养学生的关注自己的身体,形成良好的健康意识与行为。

(2)内容重点:①影响身体高矮的原因;②过于肥胖和瘦弱都不健康,其中包括肥胖的原因及控制、瘦弱体形的原因和控制。

(3)“高矮与胖瘦”的教与学法:

①教师要讲清高矮与胖瘦原因和控制的方法,特别要强调体育锻炼对其的影响与作用; ②在教学中教师不要以本班学生为负面的例子,要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③教学中可启发学生谈胖瘦给自己生活、学习和体育锻炼带来种种不便的体会; ④本章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让学生关注自己的身体,注意健康行为,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3.“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常识内容介绍

(1)教学目标:①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并能说出同伴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②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2)内容要点:①什么是情绪:其中包括情绪的基本表现形式、怎样保持健康的情绪;②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

(3)“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的教与学法:

①由于小学中年级学生对心理学知识比较生疏,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实例深入浅出地加以阐述,特别是利用体育课上学生亲自经历的事例进行说明。

②“使学生会观察,并能说出同伴在进步或成功时的情绪表现”是本节教材的重点,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使其也能说出同伴在退步或失败的情绪表现。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在体育活动中调节和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和消极情绪。

③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随时注意学生的情绪表现,抓住时机进行分析、教育和帮助。

(三)学生的学习评价内容介绍(第十二章学习评价)

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体育课学习评价要求,本书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作了新的尝试。在各类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将目标与评价紧密联系,强调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尤其是在不同类型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在充分注意学生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评价的同时,提出了不同类型教材的体能、技能的示例性等级评价标准。同时,也对学生终结性的成绩评定方法,提出了具有激励机制,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的学习成绩评价内容、方法、形式和标准的示例性方案,供教师参考使用。

1.课程标准对学习评价的要求(1)学习评价的目的

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②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改进教学。

③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④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能力。(2)学习评价的重点

《课程标准》的各水平目标和内容与以往相比都有变化,学生学习评价的重点也相应地随着变化。(3)学生学习成绩评定建议 ①学习成绩评价的内容(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

②学习成绩评价的标准(应采用绝对评价标准与相对评价标准相结合方法,参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合每一位学生的基础及提高的幅度进行评价。运动技能的评定,可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③学习成绩评定方法的建议(小学三至四年级一般采用等级评定制,也可将等级评定与评语结合使用;应重视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④学习成绩评定形式的建议(学生自我评定、组内互相评定和教师评定)。2.小学三至四年级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形式、方法、内容简介(1)学生自我评价

①评价方法(见第198、201页学习成绩手册)。

②评价内容的确定及其依据说明(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详见第199页表2、3、4及204页表9)。

(2)组内相互评价

①评价方法(见第198、201页学习成绩手册)。

②小组内互评的提示与建议(作好准备工作,给予学生提示与指导;教师指导和帮助学生解决认知冲突的协调措施)。

③组内评价前做好小组长选拔与培训,介绍标准与要求,提出注意事项。(3)教师评价

①评价内容(学生学习成绩四方面表现情况;体能和技能单元测试成绩;自评与互评成绩的整合;学生身体形态及评价情况;身体素质五项对照成绩作为参考)。

②评价方法(以等级进行评价,如:好、较好、一般,或优秀、良好、中等和及格等方法)。(4)学生成长记录袋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尽可能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记录袋可由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完成,与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学生成长记录袋应丰富和完善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四)教学工作的指导内容介绍(第一章三至四年级体育教学概述;第十三章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编订)

为能让教师更好地贯彻实施《课程标准》和教师用书教材内容,编写了第一章“三至四年级体育教学概述”和第十三章“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编订”内容,着重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及教与学法建议,以及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编订作了指导性的阐述和示例性介绍。这些内容对教师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实用性,是提高教师正确理解和贯彻课程标准精神,加强体育教学研究,改进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

1.第一章“三~四年级体育教学概述”内容的简介(1)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形成主动、积极参与体育学习的意识,表现出乐于学习和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并在活动中表现出展示自我的愿望与热情,体验体育活动的兴趣、乐趣和情趣。

②引导学生通过各项体育活动,获得一些体育和健康知识;学习与体验运动技术和技能;学习科学锻炼身体和自我锻炼、自我表现、自我保护、自我评价的方法;培养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以及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意识。

③引导学生通过体育活动,逐步养成正确的动作姿势和良好的体态,发展身体灵敏、协调、平衡、速度、耐力和力量等体能,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增强关注自己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④引导学生体验参加不同项目运动时的紧张与愉快、兴奋与抑制、成功与挫折等心理感受,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并在一定困难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逐渐形成克服困难与抗挫折等意志品质。

⑤引导学生形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竞争进取的精神,及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良好品质,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教学要求

①确保“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落到实处。②重视培养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③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④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⑤针对实际制订教学实施方案,全面达成学习目标。(3)

三、四年级教学内容

根据《课程标准》水平二的内容标准,本书为教师提供了共十个类别的学生运动实践内容和学生体育与健康基础常识学习内容(详见第一章第4页教学内容表),供各地区、学校选择与参考使用,也可对其建议性教材内容进行修改、补充或另行选编。

(4)教与学法建议 第一章“三至四年级体育教学概述”的教学法建议,详细地介绍了对实施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法五点建议,简要说明如下:

①要改变只研究和强调教师的教法,而忽视学生学法的倾向,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不仅要研究教与学法,而且要研究教与学法的变化;不仅要研究学生的“学会”,而且要研究如何使学生“会学”。

②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是课程标准重要基本理念之一,充分发挥游戏和游戏法的功能作用,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与行为,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③竞争与合作是体育活动的特点,多样化的教学组织,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合作与交往氛围,提供人际交往、合作互动的时间与空间。

④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创设充分自主学习的环境与条件,教师则应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⑤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是增进身心健康和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手段促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要采取积极措施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让学生在“动”中得到发展、享受乐趣、完善自我、体验价值。

2.第十三章“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编订”内容简介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是保证学习目标全面达成的计划性文件。但是,课程标准没有规定具体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时数比例,强调各校应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内容及时数比例,必须按水平目标和内容制订教学工作计划。本章提供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内容,由学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示例);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示例);单元教材教学工作计划(示例)和体育课时计划(教案示例)组成。这部分内容是编者为教师设计与制定各种教学计划的示例,仅供大家参考、借鉴。

(1)学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示例)的编订方法简介

①编订学年计划的准备:学习与把握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仔细分析年级、班级和学生情况;研究选编教材和安排内容的基本要求。

②三、四年级各学习领域教材的安排(示例)简介

为了让教师掌握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方法,编者将本书中选编的建议性教材,按其目标要求分别分布在五个学习领域的水平目标栏目中(即将第4页教学内容项目安排到第207页内容分布表中),为学年计划时数比例的分配提供依据。第207页,提供的是一份三、四年级建议性教材,若要制定三、四年级教学工作计划,教师还得根据水平二的教学目标要求,将其合理地分配到三、四年级两个年级中去。编者所建议的教材内容与各领域内容标准并非是简单的对应关系,而是以教材为载体,体现内容的多种功能,达成应有的教学目标。同样,对于每个教学目标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内容载体去达成。因此,必须明确每项教材内容所达到的目标并不是单一的,而每一个教学目标也不是仅靠单一的教学内容来完成的。

③三、四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示例)简介

《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三至四年级体育课时为每周3学时,按每学期18周计算,每学期54学时(即108课次)全年为108学时(即216课次)。编者在本书第209页提供了一份全年计划的示例,将108学时(216课次)按教材的特点和目标达成的需要,合理地分配到上、下两个学期的五个领域目标教材中去(详见学年计划示例),各地区、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示例)编订方法简介

小学体育课通常安排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教学内容,编者提供的教学进度基本采用一节课安排两项内容,按一节体育课为一个课时计算,且安排两项教材,那么,每项教材均为0.5课时(即一个课次)。学期教学进度安排的两点要求:

①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搭配教材内容。一般先安排重点教材内容,再搭配其他教材,搭配教材要考虑到发挥教材的综合功能、目标的达成度,同时要结合季节、气候特点,场地器材条件进行合理安排。

②要合理布局测试项目内容和系统安排教材顺序。在充分分析教材主、次、纵横关系基础上,应做到新旧搭配、主次搭配,使教材互补,教材应由易到难、由简至繁、创新组合,合理而系统地安排教材的顺序。

为便于教师编订教学进度,在教师用书第212~223页,提供了教学进度示例,供教师参考与借鉴。(3)单元教材教学工作计划(示例)简介

单元计划一般是从一项教材将其安排为若干课次,按每一课次的学习目标设计相关的练习内容和教学手段,并提出一定教学建议及措施的实施性方案。由于本书提供的教材以基本动作与游戏融为一体,因此,本书教材呈多层次状态,例如:

这些多级内容为教师提供了不同特点教材的多种游戏活动形式、多种教法与手段的选择余地,但却为制定单元计划带来一定困难。第225页例举了同一教材名称而选择不同内容的单元计划示例,让教师能从中受到启发。对于其中的“重点”,除了教材本身的重点外,还应有教学目标达成的重点。

(4)体育课时计划(教案、示例)简介

本节内容提供了五份课时计划(教案)示例,而每一份教案之前都有一份“课的设计方案”,它反映了该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教材的选择、目标的制定,教与学法安排的设计思路,教案的格式也各不相同。这些教案示例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参考研究。由于新课程赋予我们新的教学理念,因此,课的目标确定,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尽可能要完整、齐全。

②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目标要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和针对性,提法上要切合实际,可操作; ③教学目标的综合性:既要反映外显行为目标,又要反映内隐的心理活动和社会适应等目标,确保目标全面达成。

④教学目标的简洁性:文字表述精炼简洁、清楚明了,既明确、具体,又能突出重点。

对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要有一个新的认识,切勿从教材本身的重点与难点人手去设计教学,而是要从教学的重点去思考,即从领域目标的达成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发展要求去设计教学。而对难点的认识上,应该从学生对教材难以掌握的部分转移到学生对知识技能如何运用,如何延伸与拓展,如何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等去思考。

随着课程与教材改革和发展,书写教案教学目标和教与学法的用词也有了一定发展。例如:

五、小学体育实验教师用书(水平二)的使用说明与建议

小学体育实验教师用书(水平二)的出版,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参考性的依据和可操作性的示例,为了更好地开展对新教材的教学实践工作,编者对本书的使用与教材的试行,提出以下几点说明与建议。

(一)认真学习“说明”部分,全面理解与掌握“体育教学概述”的内容

教师用书的“说明”从五个方面简要地说明了该书编写的宗旨及其特点,第一章“体育教学概述”又根据《课程标准》五个领域学习目标,对三、四年级学段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作了明确的说明,同时,编者又提出了该学段供教师选用的建议性教材内容,并为达成该学段的学习目标提出了教与学法上的指导性建议,让教师通过本章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确立新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师角色,明确三、四年级的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该学段具体的教学内容,掌握新的教与学法,运用和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教师在教学实验工作中,能很快地进入一个新的角色,顺利地投入教学实施工作。

(二)认真钻研教材内容,保证教材的选择与运用达到最优化效度

教师用书创编了以简单动作技术与游戏相融合的教材内容,这是对传统体育教材改革的尝试,这种新的教材结构体例,使各项运动技术的教学内容充满了游戏性、趣味性和可变性,既保持了教材内容的健身性、文化性特点,又拓宽了心理性、社会性的内涵;既体现了教材内容的趣味性、生活性特点,又反映出开放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优势。教师对该书提供的教材内容,应研究如何使其转变为学生可以接受的学习内容;分析这些教材对促进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具有的价值以及预计对达成综合目标的效果;还要分析其实施的可能性,也就是这些有效的价值能否被学生所内化。由于教材内容是达成教学目标的载体,因此,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特别注重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的多指向性,应尽量避免单一化地从技术角度去理解教材,克服为教技术而教技术、为学技术而学技术,为发展身体而发展身体的单一性、盲目性、片面性倾向,而是通过教材的学习让学生体悟到情感、态度、知识、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体育文化等方面的内在价值。

(三)认真制定各种教学计划,确保课堂教学正常有序的实施

制定各种教学工作计划是组织实施新教材、进行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特别是新课程标准颁布之后,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从为实施教学制订教学工作计划的范围来说,教师不应再认为教学设计是单纯的教案编写,而是应该在把握该水平阶段的课程目标基础上,掌握从教材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到学年、学期、单元教学工作计划和课时计划的设计。尽管教师用书中第十三章中编写了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编订(示例)内容,提供了多种教学计划的范例,但是,这些编写方案(示例)都不是课程标准所统一、规范和指令性的要求,而是为教师提供的参考和借鉴范例。由于各地区、学校、学生情况各异,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严格按《课程标准》精神,切实做好设计与制定各类教学工作计划,这样,才能确保课堂教学正常、有序地实施。

(四)加强教与学法研究,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探索,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

“健康第一”与“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是新课程教学的目标指向。因此,加强教师的教与学法研究,探索新的学习方式是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和提高教与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在教与学法的研究中,不仅要研究教师的教法,而且要研究学生的学法;不仅要研究教与学法,而且要研究教与学法的变化;不仅要研究如何让学生“学会”,而且要研究使其在学习中“会学”。在教与学法的研究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游戏的特殊作用,运用各种教法、手段激发学生学与练的兴趣。在教与学法的研究中,要注重学生学法的探索,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的环境、条件和时间,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主体发展的启蒙者、支持者、参与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篇2:小学四年级体育教师的工作总结

本学我主要担任一年级3、4班和二年级1、2、3班及四年级3、4班的体育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一个总结。

一、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以饱满的热情上课。

我所担任的体育课是三个年级的,因此根据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的教学工作计划和进度。一年级主要是学习队列队形和武术健身操为主,同时开展丰富有趣的体育趣味游戏活动,让一年级的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体育课堂常规,让一年级的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同时懂得简单的卫生常识知识;二年级主要是规范队列队形和武术健身操,在课堂上给学生灌输上体育课的安全常识,以此来减少体育课中的运动损伤;四年级的体育课在规范队列队形和武术健身操的同时,根据四年级学生的体质进行小强度的训练,并进行测试,以此来增强四年级学生的体质。提前一周备课,教案与上课内容相一致,在课堂中以积极饱满的态度面对学生,在与学生交流时以正能量的语言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体育课中不但身体得到了锻炼,而且学生的精神世界也更加绚丽多彩。

二、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

本学期我校以同学科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同学科的老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认真教研,在教研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认真听课和评课,并对讲课的老师给予客观的评价,教研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

三、上好第二课堂的兴趣课

本学期我负责篮球兴趣班的课,为了使篮球兴趣班的学生有所收获,在开学初根据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在篮球兴趣课上学有所成,一年级的学生会熟练的拍球,二三年级的学生会行进间的运球,四五年级的学生掌握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并且会左右手熟练的运球。

四、参加师徒结对的活动

学校为了使每位老师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和进步,开展了师徒结对的活动,通过此活动我也找到了我的师傅—陈云老师。在没有课的时间里积极听取师傅的课,通过听师傅的课和自己的课做比较,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和师傅进行沟通,并对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行解决和弥补。

五、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以良好的形象展示自己

在上好课的同时,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在教学中给学生展示出体育老师的风采,让学生佩服体育老师;我面对的的是小学低段的孩子,孩子的认知能力在形成阶段,所以作为老师的我要以良好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这里要做到语言文明,老师以阳光自信的良好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以正能量的引导。

六、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

本学期我校举行校庆十周年的庆典。在十周年庆典晚会期间我主要负责各节目的道具摆放,为了各个节目的顺利进行,提前和各节目负责人进行沟通,做好道具的摆放工作,同时对志愿者的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使各个志愿者各司其职,使摆放道具井然有序。参加此次活动也使我对工作的安排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工作中还需要更加的努力。

七、进行有效的期末考试

为了使三个年级的学生在期末取得好的体育成绩,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不同年级达标的要求不同,根据成绩和数据对照,做出真实有效的成绩,让学生对自己的体育成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篇3:小学四年级体育教师的工作总结

比赛分为笔试、现场技能操作两大类, 以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考核为主要内容。其中, 体育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成绩占总分的20%;体育专业技能的成绩占总分的80%。

笔试分为:体育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制订单项的单元教学工作计划。现场技能操作分为:队列体操队形、体操教材、武术教材及实地画标准铅球场地。

据全国十四城市学校体育研究会理事贡振介绍, 本次比赛项目, 是研究会经过多次讨论, 并结合《课程标准》及目前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制订的。“将体操教材列入比赛范围, 得到了研究会成员的一致肯定”, 虽然目前有一部分学校没有开设体操课, 甚至连体操器械也放进了保管室, 但体操作为体育教学中的一大类教材, 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熟知, 且能够熟悉运用这项教材。不能因为不开展体操项目, 教师的技能也随之生疏, 甚至于无法规范示范动作, “教师现场随机抽取体操教材内容进行考核, 就是为了刺激教师熟悉四项教材内容, 促进教师、督促教师对教材进行学习、训练。”贡振介绍说。

篇4:小学四年级体育教师的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完全凭自己的能力科学地制定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难度太大,但在已有教学参考的基础上进行增删,是笔者常采用的办法。具体的为:先翻阅上一学期的备课、学生考核成绩单、班级各项体育比赛情况,明确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尤其是一些薄弱环节或需加强环节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分析后,再联系手中现有的教学参考选择安排教学单元。比如:在篮球单元中技术掌握程度不理想,就可以增大本学期这一单元课时数,以促进同步提高。反之减少。同时,还要考虑插入校本课程安排和季节课程安排。季节性课程主要指在地区特别气候下安排的课程,有时它是校本课程的一部分,有时它又是独立的。比如:我校的校本课程是篮球,炎热夏季(30摄氏度左右时)开展的跳皮筋和夹沙包游戏课程就是我校的季节性课程,它只用到六至十课时,因气温的变化而添加或不安排,主要目的是教授给学生暑期活动的手段。

准备工作二:从低至高罗列单元教学内容,找准各单元本学期教学重点

在上一工作的基础上,将某一教学单元(例如:投掷单元)从低年级至高年级进行简单罗列,即看一下或抄一下上下年级或学期的某一单元的安排。目的有两个:第一,检查这一单元各项内容的选择是否科学。是否适合这一年龄段认知水平,技能掌握规律等,有没有超出情况。第二,是检查否具有递进性的特点,即承上启下,而非重复教学。检查完以上两点后,可以进行最后一项重难点制定,重点就是教师想教授给学生什么,难点则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即站在初学者的角度思考所面临的困难,可能出现的问题,从中确定难点。

准备工作三:依据教学单元,选择针对各类型单元的准备活动1~2种

从实际教学出发,每一节课都变化不同的准备活动,会牵扯教师较大的精力,学生面对不同游戏虽兴致高涨了,但教师组织的时间往往过长影响基本部分教学。如果只安排跑步,学生也倍感枯燥、无趣。不如针对每一类型单元选取针对性较强的游戏2~3种(个)。比如:技巧前滚翻单元,可以安排“找朋友”游戏和把垫子侧立“躲老狼”两种游戏,交替在准备活动中出现。这种办法能使教师一指挥学生就能顺利进行准备活动,真正为基本部分做足各方面的准备。

准备工作四:有选择的写出各单元“非常规”教法或教学程序及注意问题

常规的教法是:讲解示范—集体练习或徒手模仿—分组练习,教师指导。让每一节课都能“别出心裁”,不太现实。但往往我们翻看到某一单元或课时,会产生一些“奇思妙想”,可能不周全或者存在失误。但仍然记下它,实施一番,可能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或衍生出别的想法。另外将每一单元安全问题或出现过的问题记录在这一单元的侧栏中,可以达到提醒自己的目的,有效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

准备工作五:将第一周教学进度(即课时安排)及注意事项通过校信通平台发布给本年级家长

篇5:小学四年级体育教师的工作总结

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本着由小到大科学运动规律安排运动量的原则,精心策划,明确各阶段的活动内容及责任人,这样既保障了活动的规范有序,又确保了活动的安全有效。一、活动安排:

低中阶段:

活动组织者:各班班主任及配班老师

活动内容:拍球、跳绳、踢毽跳绳、踢毽、垫上活动

活动地点:本校操场。

高阶段:

活动组织者:各班班主任及配班老师

活动内容:篮球、羽毛球

活动地点:本校操场

二、积极组织,关注过程。

活动开始前5分钟,全体师生和着音乐的节奏,迈着矫健的步伐,开心地来到活动场地。

1、宣读倡议书。在“阳光体育”活动启动仪式上,校长杨玲玲做了发言,要求全体师生人人参与、个个争先,营造生龙活虎、生气勃勃的校园体育氛围,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让“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深入到我们每个人心中,用实际行动踊跃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在运动中领略体育的魅力,感受体育的美,体会运动的快乐。

2、同做广播操。在优美的旋律中,全体学生共同做了一遍广播体操,他们用整齐利索的动作向人们诠释了体育锻炼的纪律性、规范性和和谐优美性。

3、分年级活动。按照事前划分好的区域,各年级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精彩活动。活动期间,学生跳绳踢毽充满精神、球类运动异彩纷呈、活泼身影跳跃奔腾生命的活力昭然于眼前。

由于本次活动的策划和安排比较周详,落实的较好,包括从开始的策划、场地的安排、成员间的动员和宣传到活动的开展等一系列的过程,使得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此次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体育锻炼欲望,并为师生之间提供了更好的沟通交流的机会,巩固了良好的团队精神,利于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活动远远超出了预期的效果,自始至终都是沉浸在一片欢乐声中,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当然,由于活动处于刚刚起步阶段,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活动的过程中还需穿插更丰富的小游戏,同学们的投入还有所不够。对于本次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只有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总结经验,相信能够在今后的活动中做的更好。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使广大师生深深地体会到“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进一步树立了全民体育、天天锻炼、终身锻炼的意识,有力地促进我校体育工作,为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6:小学四年级体育教学总结

本学期以《健康体质达标》为教学,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我能认真的钻研新大纲和教材较好的把握新课程理念,把握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并灵活的根据本校的场地和学校特色,将各种技能、技术都贯彻到教学当中去效果较好。在教学中以新的体育教学大纲来武装自己。并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性,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与竞技体育的区别,使学生学有所得树立终生锻炼的信念,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综合能力,不断的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专项技能,在实践和理论的不断更新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现将本期的体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1、按《体育课程标准》和学生情况,制定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备好课,写好教案,做到课前布置和检查场地器材。

2、每一节课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按常规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各项工作,认真钻研教材,以学生创新学习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操作、主动评价,运用启发学习、尝试学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在教学中求创新,在活动中促发展,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训练和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得到全面的锻炼,发展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

3、讲解动作要领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和保护方法,示范动作正确。

4、教材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新旧难易程度和不同性质的教材,搭配好,备课之间的教材衔接好,每次课的教材注意多样化,将《健康体质达标》中的项目合理的搭配到教学环节中去。

5、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努力地培养体育尖子,辅导差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6、在室内授课时,主要向学生介绍体育小常识,各种运动的练习方法;与他们一起讨论各种运动的知识、规则。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体育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体育的爱好,,从而产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

7、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新体育教学大纲精神,认真钻研教材,努力备好每一堂课,并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上好体育课。例如:我将音乐引入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来调动学生的情绪;在中间部分开展各种活动的竞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注重培养体育骨干,开展活动,给予奖励,动员学生向他们学习,积极锻炼。在教学中,开展篮球赛、踢毽仔赛、足球赛、排球赛、拔河比赛、接力赛等等,大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8、存在的问题

(1)、自身教育素质不够全面,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2)、学生人数较多,部分学生行为习惯较差,课堂纪律有加强。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抓住体育的独特性,根据教材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坚持以德育人,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个性发展。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练习中往往表现出很多的弱点。比如:锻炼时怕苦、怕累;游戏时抢夺器械;与同学发生冲突;竞赛时嫌弃差生。我针对以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纠正他们的缺点,正确的引导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品德教育,树立良好的思想品质。

蒸湘区实验小学大立校区——刘焱平

上一篇:骨科护士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中班语言活动诗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