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自己的主人

2024-06-17

学做自己的主人(通用8篇)

篇1:学做自己的主人

学做自己的主人

(一)导入

通过询问同学们对自己的考试成绩是否满意,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并总结,带学生做一个小调查--《学习诊断》来导入新课。

请大家拿出本子记下下面的题目,包括序号:

1.家里无人指导我学习2.学习课目太难 3.家里环境差没法学习

4.父母不关心我的学习5.班级里学习风气不好 6.学校令我厌烦 7.老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合自己 8.自己运气不好,复习的内容总不考

9.考试题目太难 10.不喜欢一些任课老师 11.我比较懒,不愿学习

12.没有好的学习方法 13.情绪不稳定,常被情绪困扰 14.缺乏毅力 15.不会妥善安排学习时间 16.学习基础不好 17.自己努力不够

18.身体状态不好,无法集中精力学习19.对学习没有兴趣 20.本身的能力不够

如果你认为符合或比较符合自己的,请在上面相应的题号上做一个标记,然后在你所选择的内容中再选出5个最主要的,按照重要性有大到小的写下来:

如果你认为还有其他原因的请写下来:

(二)交流反馈

1.小组交流:请你和你前后左右的同学交流一下看自己所选的和他们的一样吗?为什么自己这样选?

2.学生反馈: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3.教师反馈:我们现在来认识一下什么叫归因?

(三)联系实际

不同的归因特点,反映一个人对事情的不同看法,它会影响到你的行为方式。不合理的归因就像戴了有偏差的眼镜,那么它产生的效果是对人对事的看法与实际产生很大的偏离。

什么是不合理的归因?(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总是外部归因后总是内部归因是不妥当的,前者让人消极被动,不愿意做出个人的努力来改变;后者容易让人自卑、无自信心,什么事都做不好。

利用事例来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不合理的归因以及怎么样进行合理的归因

(四)巩固提高

正确的归因是过去的事情的完美结局,更使下一次成功的良好开端;通过下面的小故事中来告诉学生怎样正确归因。

1、正确归因的要诀:

1)要客观分析你的成败原因,不要主观臆断。

2)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先从自己内部找原因,不要一味的埋怨外部环境。3)要尽量找自己可以控制的原因,不要多归于自己不可控制的因素。

总结:

在学习和生活中,你要不断为自己每一次成功与失败找出合适的理由,也许你刚刚遭遇考试的失利,也许你在为成绩总是不理想而发愁,也许你正痛苦于和好朋友有些误解不能沟通;可是人每一天下的生活都会经历无数的事情,只有勇敢面对真实生活的人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正确的归因是生活的第一步。

(五)课后作业:

仔细分析自己生活中的优势与劣势,看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归因,可以找同学、朋友、老师、家长和你一起分析。

板书设计:

学做自己的主人 1.归因的概念 2.归因的分类

3.掌握正确归因的原则

篇2:学做自己的主人

教学目标: 教师:

1了解不同学生的归因特点。

2帮助学生掌握合理的归因方法。学生:

1了解自己的归因特点。

2认识不合理的归因产生不良的后果。3掌握合理的归因方法。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

期中考试刚刚结束,不知同学们是不是取得让自己比较满意的成绩呢? 学生回答。

我注意到了大家有不同的反应。但不管如何,考试已经过去,我们需要做的是冷静下来分析一下得与失。学习是我们生活中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学习成绩的好与差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个小的调查——《学习诊断》。

首先请你准备拿出笔记,记下下面的一些题目,包括序号: 1家里无人指导我学习2学习科目过难

3家里环境差没法学习4父母不关心我学习5班里学习风气不好 6学校令我厌烦

7老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合自己

8自己运气不好,复习的内容总不考 9考试题目太难

10不喜欢一些任课老师 11我比较懒,不愿学习12没有好的学习方法

13情绪不稳定,常被情绪困扰 14缺乏毅力

15不会妥善安排学习时间 16学习基础不好 17自己努力不够

18身体状态不好,无法集中精力学习19对学习没有兴趣 20本身的能力不够

如果你认为符合或比较符合自己的,请在上面相应的题号上作一个标记。在你所选择的内容中再选出5个最主要的,按照重要性的由大到小来写: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如果你认为还有其他原因请写出来。

二、交流反馈

1、小组交流:首先请你和前后左右的同学交流一下看自己所选的和他们一样么?为什么自己这么选择?

2、学生反馈: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有的话请补充。

3、教师反馈:

我们现在来认识一个概念:归因。什么叫归因?

人对行为结果有寻找原因的倾向,这叫归因。而原因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因此归因就可以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内部归因的人善于从自身寻找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而外部归因的人习惯于把事情的成败归结于外在因素,与本身无多大关系。

你觉得自己是外部归因的人还是内部归因的人呢? 学生思考回答。

我们可以用刚才的调查结果来检测你对自己的判断是否准确。如果你更多地选择前10个,可能你比较习惯于外部归因的;如果你选择的答案更多的在后10个,可能你比较习惯于内部归因。1到10题中你选了几个?11到20题中又选了几个?

想一想,除了学习以外,你对其他事情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倾向呢?

三、联系实际

不同的归因特点反映一个人对事情的不同看法,它会影响到你的行为方式。不合理的归因就向戴了有偏差的眼镜,产生的效果是对人、对事情的看法与实际产生很大的偏离。

我说到了“不合理的归因”,怎样归因是不合理的? 学生讨论或辩论。

教师总结:总是外部归因或总是内部归因是不妥当的。前者让人消极被动,不愿意做出个人的努力来改变。后者容易让人自卑,无自信心,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下面请分析两个事例:

1、小李是高二年级学生,高一时学习成绩比较好,初二成绩下降,她认为自己成绩不好的原因是自己不是学习的材料,再努力也没有用。请思考:

1)小李归因的不合理之处是: 2)你认为小李以后的行为是:

2、小张也是高二年级学生,以前是班长,本学期没有当选,分析落选的原因时,他认为是班里的同学和他过不去。请思考:

1)小李归因的不合理之处是: 2)你认为小李以后的行为是:

四、巩固提高

正确的归因是过去的事情的完美结局,更是下一次成功的良好开端。从下面的小故事中,也许你可以悟出正确归因的要决。从前有一位将军,在率兵打仗前,他会当着全体将士进行一次占卜(zhan bu),当他抽签时,全体将士都屏住呼吸,因为抽签的结果将会告诉他们这次出征能否取得胜sheng利。将军把签郑重地举到将士面前,上面清楚地写着:“神shen将帮助你们赢得战争的胜利。”全体将士欢呼雀跃。结果,将军率领他的军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在庆功会上,将士们纷纷说:“如果没有神,我们将不可能取得胜利,让我们为神干杯。”听到大家的提议,将军微笑着拿出所有的签,令人奇怪的是所有的签上都写者同样的话,将士们都惊呆了。将军激动地说:“勇敢的将士们,你们才是赢得这些胜利的决定力量,没有神帮助我们,我们完全靠自己,让我们为自己来干杯吧!” 这个故事的中心思想便是正确归因的秘诀,现在知道了么?可以交流一下,然后请同学回答。

请你为这个小故事起个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掌握正确归因的要决,在应用时必须注意以下的原则:(大家记下来)“三要三不要”

1)要客观分析你的成败的原因,不要主观臆断;

2)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先从自己内部找原因,不要一味埋怨外部的环境; 3)要尽量找自己可以控制的原因,不要多归于自己不可控制的因素。

五、课堂小结

篇3:学做自己的主人

“学做导合一”的教学模式与以前老套的教学方法最大的不同就是: 根据自学提纲, 指导学生自己阅读, 独立思考。

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多, 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老师讲得太多, 而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而用 “学做导合一”这种教学模式来教学, 就是充分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而老师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指导学生思考阅读, 而不是一提出问题就絮絮叨叨地引导学生作答。在语文教学中,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时候能够静下心来, 可以尽情发挥想像, 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世界, 用内在的耳倾听作者的心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在这个无形无声的世界里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同。教师给的自学提纲只是一个思考的方向, 在学生思考时, 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 促使每个人都表达真情实感, 给预设适度的弹性, 有弹性才有鲜活的个性, 才有精彩的生成。

自学提纲除了学生自主独立思考之外, 还强调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合作学习指的是以小组、学习自由组等形式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能开启学生的新思路, 能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过于单调的局面, 使学生的想法得到共享, 取长补短。传统的教学方式是 “教师”到 “学生”的单向活动, 而新的教学方式不仅仅是 “教师”到 “学生”, 而且包括了 “学生”到 “老师”, “学生”与 “学生”这几种多向关系。

比如, 我在教学李清照的 《永遇乐》时, 给了两个问题, “⒈词人在元宵佳节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发出什么感慨? ( 上阙) ⒉为什么她不去参加元宵盛会却要在 ‘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这两个问题都是围绕词的内容, 但又不限制学生的思考。我在介绍了李清照前后期词内容与风格的不同之后, 给了学生10 分钟来阅读思考。其中7 分钟由学生独立思考, 要求学生在课堂作业本把答案的要点简单地记下来, 剩下三分钟小组成员间可以自由交流。在这十分钟内, 如果有问题, 我适当地给予指导, 但不给答案。10 分钟过后, 由小组派代表来回答, 各小组可以自由发表意见, 让小组间形成一种竞争。我只是做一个方向性的引导作用, 不直接对问题进行回答, 让学生间自己来解决问题。当然, 这并不是放任自流, 任其发展, 减轻教师的负担。相反, 教师的引导不可忽视。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用自身的人格修养感染学生, 让自己的思维方式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因为经验的不足, 我对学生缺乏引导能力, 有时候语言过于罗嗦, 不能一针见血, 让学生走了很多弯道。

“学做导合一”教学模式的另一个更重要的环节就是质疑解难, 这也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完全的体现。在解决完我提的问题之后, 我让学生成为质疑解惑的主人, 使自主学习落到实处。韩愈曾经说过,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可见疑问是每个人都有的, 古语说: “于不疑处有疑, 方是进矣。” 由此可见质疑的重要性, 而爱因斯坦在成名后介绍经验时也说: “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 不过喜欢寻根究底的追究问题罢了。”可是传统教育却恰恰没有给学生的质疑解惑留下畅想的空间。往往都是课堂上老师精心设计出种种问题, 制定出标准答案, 再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往事先挖好的陷阱中跳。用某些老师的话来说叫 “水到渠成”。于是乎出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课例, 在一小学课堂, 某老师在上课时画了一个月牙状的东西, 问学生这是什么, 学生纷纷发表看法, 镰刀、豆角、月亮, 答案各种各样。但最后老师说: “你们都错了, 应该是小船。”试想在如此的教育制度下, 哪个学生还敢说? 哪个学生还敢疑? 长此以往学生岂不是被培养成为一个个制造标准答案的机器, 而没有自己思考的人了。

所幸的是不久后的今天 “让老师闭嘴, 放手让学生质疑解难”的新课改精神便强有力地占据了语文课堂。对文章整体的感知质疑, 对部分的感知质疑, 及对疑惑解答, 全由学生自主解答或小组内合作解答, 学生把握课堂的权利大了, 对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现在的语文课堂上师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学生敢于大胆地提问、解决问题。在 《永遇乐》 这个课中, 学生最后提出了一个问题: “簇带争济楚”中 “争”有什么表达效果? 我并没有直接做回答, 让学生自己来解决这个疑难问题。学生都非常聪明, 很快就得出了答案: 这几句话写的是词人追忆当年元宵节时, 心情欢快, 精心打扮的情形, 一个 “争”字写出了当时女宾满座, 莺歌燕舞, 搔首弄姿, 互相比美的热闹欢乐场面。

新课程改革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 也给教师的教学教法提供了改革的契机。 “学做导”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它适应了新课程改革。而教师在 “学做导”的指导下, 转变课堂教学观念, 就会根据学生身心特点、教学内容, 学科特点进行教学, 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课堂, 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张秀生主编.新城教研[J].汕尾.青少年大参考社承印.

[2]文学荣.创新课堂文化-学做导合一教学策略[M].中国轻工业, 2013.

篇4:在澳洲学做大海的主人

她说:“欢迎你们来我们学校上学……看了你们在中国的成绩,我知道你们都是非常好的学生……来澳大利亚以前你们都是河中的大鱼,但是从今天起,你们将变成大海里的小鱼。这个大海指的是你们将面对的一个与你们以往所熟悉的完全不同的新的学习环境和更广泛的学习内容。你们或许会呛水,或许会碰到困难,或许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游到大海深处。但是当你们闯过难关,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你们就会发现,你们已经学到了多少东西,是多么了不起。到那时,你们将成为大海的主人。”

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环境

和国内来的所有小留学生一样,琨刚到澳大利亚时感到最大的冲击和困惑就是学习环境的变化。

琨来自这样一个学习环境:从幼儿园开始,学校、家长就给自己规划好了学习内容、学习方向。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只需要亦步亦趋地按老师、家长的要求把古今中外现有的知识死记硬背,去拼命争取学校、家长要求的分数就行了。至于学哪些科目对将来有什么用处,在学习中完全可以不去考虑,正像妈妈经常说的:“不要总想以后干这干那,先把眼前学校的学习搞好就行了。其他都不要想。”

而到了澳大利亚,琨面对的是这样一个学习环境:学校只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尽可能先进、完善的求知条件和学习环境,学生想学什么,长大准备干什么,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没有任何人,包括老师、家长去强迫你该怎么学。在小学阶段,学校主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发现学生的潜力并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力,并为学生提供发挥这种潜力的条件。到了中学才开始像中国一样进行正规的学习。当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已具备多种基本素质,足以适应社会。对自己已较为了解,对自己的将来也有了明确的定位,这时学校提供数十种学科让学生选择时,老师、家长也只是起辅助作用,根据学生自己的人生设计,帮助学生进行最佳选择。

琨从一个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地方,猛然到了一个几乎没有任何压力,没有人催促的环境里。这里轻松自由得让人心里发慌,抬脚不知朝哪里迈步。琨在茫然、焦急、不知所措中度过了四个月的强化英语阶段。

起初他真的很不习惯。不习惯上课没有固定的教材,每天上课老师都是发一些复印材料或是一篇报刊文章或是从某本书里抽出一节。上课发的学习内容一片片、一张张都要用只大夹子夹着。每堂课内容不衔接。今天学澳大利亚的防火知识;明天了解土著文化;后天可能每个学生拿张调查表上街去随机采访行人,收集人们对澳大利亚失业者福利的意见。每天都有家庭作业,有时让默写一些单词,有时让读篇报纸,写篇短评,往往不长时间就做完了。学校每天上午九点上课,下午三点半放学,回到住处,作业做完了时间多得都不知该如何打发。晃晃悠悠一个学期过去了,琨还没搞清自己的英语有多大进步时,就开始十一年级的正规课程学习了。

进入了正规学习,琨慢慢意识到,英语强化班所学的内容与他周围的现实生活,与他接下来的学习内容是多么地密切相关。正是那个阶段参观了省政府各部门,使他对澳大利亚的政治体制等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正是那时了解了土著人的历史、文化,才使他对目前在澳大利亚政坛上一直争论不休的关于政府是否应向土著人道歉等问题有自己的看法;正是那时候老师带领他们去超市买东西,坐火车、汽车,才使他很快地熟悉了生活环境,减少了生活上的困难;正是那段时间的学习,使他不知不觉地走进了这个社会,了解了这个社会,开始了新的生活。现在他看懂了英文报刊文章,基本听懂了澳大利亚的电台、电视台新闻,上课能听得懂老师讲的几乎所有的内容,能自如地与同学一起就澳大利亚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还有学习上的问题进行讨论,那段看似无规则、不系统的学习形式和零散的学习内容,有机地将他这种来自于非英语背景和学习方式完全不同国度的小留学生与澳大利亚的社会和学校联系在一起,轻松、自然地使他走进了澳大利亚的学校生活。这一点,与他当初在国内接受英语强化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琨认为澳大利亚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学校的教育目的等,确实有它的独特之处,而且接触学校的这方面内容越多,时间越长,这种感觉就越强。

高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

澳大利亚中学的课程设置,在高中分科以前,科目很多。小留学生欣怡所在的学校就有十个科目:数学、英语、科学、社会与环境、体育、第二语言、音乐、综合艺术、手工技术和计算机。其中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社会与环境是历史、政治、地理和财经综合的一门科目;综合艺术涵盖素描、水彩画、油画、版画、摄影、雕塑等;手工技术的内容有木工、缝纫、刺绣。

科目虽多,但作业量不大,而且学习内容相对较浅。另外,它的课程内容设计也与中国不同。像数学,加、减、乘、除、小数、分数、代数、几何一起横推着学,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年年学(逐渐加深)。跟中国从基础数学开始一步步学完一项,再进行另一项,纵着向前走的方式完全不同。中国的学习很系统,基础打得牢,很扎实,定义、原理,学生烂熟于心,心算、口算、笔算的基本功很好,所以几乎所有来留学的小留学生对数学都不觉得困难。可以说,如果没有英语问题,每个小留学生都能成为自己同桌的数学老师。

但这并不是说澳大利亚这种数学课程的设计就不科学,就不如中国的了。实际上它也有它的道理。设计者认为,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场所,来上学的学生未必将来都会从事数字工作,在中学,将数学基本知识部分全部铺开来让学生学习、认识,有利于学生从中发现感兴趣的东西。假如学生有对之感兴趣的,学校可以给予特殊的、专门的引导培养,也有利于学生自己深入研究。而其余的学生既能在较短的时间里了解掌握了较广范围的数学知识,也能避免其余大部分学生枉花高中时期的时间、精力去“陪读”。

顺延这种思维,学校不提倡学生用脑子去死记硬背数学公式,而是要学生把数学公式输入计算器中,考试时随时调出来用;不主张学生用笔去演算数学题,而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购买多功能计算器,用计算器做作业、算题。学校认为,任何人的记忆力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用大脑记住所有的知识。现代科技发达,数以百万计的信息都可以储存在小小的磁盘里,随时可在计算机上调出,运算复杂的数学题,目前也都借助于计算机计算。学生在做题时完全可以在不断认识计算器(机)各种新功能的基础上运算,完全没必要去舍易求难、舍先进取落后地用脑、用笔去一步步做。

不可否认,这种课程内容的设计也有它的缺陷。到十年级,学生要进行高中选科时,一些选学理工类、经济类的学生必须选择程度较深的数学时,由于数学基础不是很扎实,对一些数学原理不甚理解,在选科以后,数学这部分内容就显得特别吃力、困难。欣怡说,她班上有几位选学经济类的同学因必须学习“数学方法”一科,感到困难太大,只好一边跟学校上课,一边利用课余到补习班补习。而“数学方法”中的部分内容,欣怡在中国初中已经学过了。欣怡说:“澳大利亚和中国数学课的设计各有长处也各有缺点。澳大利亚的中学生、大学生数学基础差,心算能力普遍不好,平时掰着手指头数数的情景屡见不鲜,而中国要求千千万万学生的数学程度达到同一标准水平的做法也未必不是浪费人才——因为那其中至少有80%的学生将来要从事的工作跟他们在黄金时代用的黄金时间苦苦钻研的数学并没关系,如果他们在那段时间能用那份精力去学习与他们将来从事的工作相关的知识不更科学吗?”

“科学”课程也是这样。实际上,在选科以前“科学”是一种科普课程。这种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数学课程的设计目的一样,也是为给在这方面有潜质的学生提供引导条件,同时避免其他人才、精力的浪费。因为到九年级选科时,只有学习工程学或医学、生物类学科的学生才会继续学习这些内容,而一旦到十年级,“科学”课就会像中国一样被具体划分为“物理”“化学”等学科,让需要的学生继续学习了。

这种发散式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是高中选科以前的特点,一旦开始选科,学生本身所修的课程也就减少了。因为,这时学生学习有具体目标,而跟自己所选专业无关的学科都将被放弃,所保留下来的基本科目只剩下英语了。

“互动式”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

中国的课堂教育是灌输式教育,老师以传授知识为主,唱主角的是老师,而且往往一唱到底,学生只是被动的受教育者。课堂很安静,发言要举手,老师许可才能讲,学生的创造性、灵活性很难得以发挥。澳大利亚的老师是以引导学生为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为教学目的。课堂上的主角是学生,老师对学生往往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从九年级开始就到澳大利亚阿德莱德一所女子中学上学的珍说,她初到澳大利亚对这种课堂气氛很不习惯,觉得老师学生都太随便,讨论起问题来七嘴八舌,不像个上课的样子,所以每当课堂讨论时,珍总是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坐在一边不吱声,显得特别突出。后来,老师找她谈话,问她是否听不懂或是不理解,才得知她只是不习惯。为此,老师就总是鼓励她上课大胆讲,大胆问,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珍说,在国内我其实很爱发言,但我发现,在国内对发言内容的要求与在这里的要求大不一样,在国内学生按照老师的思路,按照课本安排的结果回答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不对的。而在这里,课本、老师提出的问题却经常具有一种不确定性,往往是“假设……”“如果……”,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而不同的回答只要是符合逻辑的就会被认为是正确的。珍发现班上那些如果依中国老师的标准一定会被归于调皮、不安分的一类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和回答的问题往往显得逻辑性强,有创意,深得老师的赞赏。珍在国内上学时是个班干部,学习很好,但在这种老师要提出“好问题”,回答“有新意”的要求下,珍至今仍觉得力不从心,珍说与她同一个学校的中国小留学生大都是这样。大家学习都很努力,书本成绩都不错,但是在创新思维方面都显得先天不足,这种素质虽然后天如果有了好的环境可以得以弥补,但时间显得紧迫,而且这种素质的培养是要有多种因素的,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一蹴而就的。

英文课中还经常安排对某一作品的个人演讲——学生必须讲出自己的见解,这与中国的论文式读书笔记,对某一作品或批评或吹捧的“读后感’’不同,它要求学生完全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作品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作者生平、作者与作品的历史背景、作品的主旨、作品的影响等等。

还有计算机课、历史、地理科学等课的作业,经常要求学生或实地观察,或设计网页、制作主体模型等。其实都属于教育中“授人以渔”的教育方法。

在动手能力的培养上,珍的感触更深。珍的学校举办了一次“外国文化展”,由学校八年级学习外国语的学生根据自己对所学语种的文化的了解,制作展示所学语言文化的模型展览。珍看到有法国的凯旋门、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中国的长城、日本的富山……那些用破纸壳、棉花、纱布、泡沫塑料、布片、麻布、铁丝、树枝、树叶等制作的建筑造型和自然景观,那么生动逼真。模型比例、色彩、三维空间的立体感都表现出来了。珍心里不仅仅是赞叹,而是感受到了一种震撼。每个造型都能称之为一个艺术品,每一个造型都透出制作者的独具匠心。一些垃圾、废物在那些十二三岁的学生手中竟能如此化腐朽为神奇。珍当时曾扪心自问,我能做好吗?澳大利亚学生的动手能力强与他们的创新精神是相辅相成的。珍不久就发现她身边的同学、学校的老师的文具包里都有锉刀、小剪子、胶棒等,他们一粘两粘,一个别致的装饰就成了,三剪两剪,一个花样就诞生了。学校教育内容的点点滴滴其实都是对创新思维的培养。

篇5:学做小主人的说课稿

一、说课题名称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幼儿园。

接下来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二、说设计意图

众所周知,中班幼儿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具备主动积极的特性,思维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语言能力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能基本讲清楚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及其变化,他们虽然在生活中观察过父母怎样去招待客人,但那只是旁观者,并没有亲身体验过做好一名小主人。设计这个活动,不仅可以使幼儿学会日常基本的接待礼仪,也可以让他们养成乐于与人交往,乐于分享的能力,正如《纲要》所要求,“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因此此活动即来源于生活,又能在活动后服务于幼儿的`生活,很适合在中班进行开展。

三、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和基本动作的发展情况,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

1.情感目标:乐于招待客人,有小主人翁意识,乐于与人分享,与人交往。

2.认知目标:掌握招待客人的基本礼仪。

3.动作技能目标:学习使用招待礼仪,礼貌用语。

四、说活动重难点

在活动目标的指引下,结合本次活动内容的特点和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将此活动的重点定位为:了解招待客人的基本礼仪,学习招待礼仪,礼貌用语。需要突破的难点为:乐于招待客人,有小主人翁意识,乐于与人分享,与人交往。

五、说教法、学法

美国著名学者布鲁纳曾经说过,:“要给幼儿适合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选择了以下教学法:

教师注重轻松的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以下教法:

①提问法: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这也是语言教育的任务之一。

②交流讨论法: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让幼儿相互交流自己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加深了幼儿各自的认识。

③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创造性、娱乐性、教育性。在角色扮演的环节中,激发幼儿对待客礼仪的兴趣,更好的掌握待客礼仪。

④观察法:是幼儿活动中常用的方法:可以让幼儿在观察时有一个直观的感知。

幼儿注重自由地学――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采用以下学法:

①多通道参与法:《纲要》科学领域的目标中明确的指出,“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我在活动中,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学一学、做一做,使活动变得丰富,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②小组合作法:通过自由分组的方式,在游戏中体会待客礼仪以及与同伴一起合作玩耍的乐趣。

这些教法学法都能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主动、积极的去参与到活动中,极大的体现了以幼儿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有效的实现目标提供了依据。

六、说活动准备

为了能让幼儿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教学目的,活动前做了如下物质准备:

①物质准备:开放娃娃家,布置成待客室。

②经验准备:已对父母待客礼仪进行观察;学习过《学做小客人》。

七、说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是为了实现活动目标而设计的,为了能让幼儿在快乐中学,在本次活动中采用的是一下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五个环节:

八、说活动延伸

篇6:学做自己的主人

1、使学生了解自我的情绪,学会正确对待不良情绪。

2、促进班级同学之间的沟通,增强集体凝聚力

3、培养学生说话能力 [活动重点]学会正确对待不良情绪 [活动难点]能合理宣泄情绪 [教学过程]

一、游戏《承担责任》 一)游戏目的

1、让学生正确看待别人的错误;

2、让学生学会做一个负责任的人。二)游戏时间:二十分钟左右 三)游戏过程:

1、将全班同学分为不同的小组,每组4人,两人相向站着,另外两人相向蹲着,一个站着和蹲着的人是一组;

2、站着的两个人进行“剪刀、石头、布”猜拳,猜拳胜者,则由和猜拳者一组蹲着的人去刮对方输的一组中蹲着人的鼻子;

3、输方轮换位置,即站着的人蹲下,蹲着的人站起来;继续下一局;

4、若开始的新局中,上次胜方站着的人若在猜拳中输掉,则上次胜方蹲着的人要被上次输方站着的人刮鼻子;

5、在接下来的一局中,胜方也轮换位置,即原来站着的人蹲下,蹲着的人站起来,开始新的一局;

6、活动可反复进行几个回合,可由小组成员自行决定;

7、问题讨论:

1)如何看待自己的责任和别人的过错? 2)当自己的同伴失败的时候,有没有抱怨? 3)同组中的两个人有没有同心协力对付外面的压力? 六)注意事项

1、作为对输方一组同学的惩罚,除了刮鼻子外,可以采用做俯卧撑的办法,具体数量可参考学生的实际能力大小。

2、主持人要注意观察失败一方两个同学在面临惩罚时所出现的情绪反应。

二、学生自己分析

说说你在玩游戏时的情绪体验。

请用简笔画画下你或他人的心情脸谱,并标明具体时间,说一说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三、“情绪”解说

有关情绪的问题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心理健康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这节课的课题就是“善于调节情绪,学做自己的主人”。

我们平时讲的“触景生情”这个词,“情”就是“情绪”,“景”就是引起情绪变化的刺激因素。比如说,你碰巧有位同学正在说你的坏话,就会产生气愤的情绪;如果是这位同学正在夸你,则会产生高兴、愉快的情绪。人的情绪有很多种,中国汉语中描写情绪的词语有上千个,喜、怒、哀、惧是人的四种基本情绪。

同学们想一想,下面哪些是积极情绪?哪些是消极情绪? ①快乐 ②恐惧 ③愤怒 ④痛苦 ⑤喜欢 ⑥忧虑 ⑦难过 ⑧讨厌

四、消极情绪的危害

1、请同学们各自体会一下,当自己处在愤怒、恐惧、痛苦等消极情绪状态下,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对你的生活和学习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师小结:当你处在消极情绪状态下,消极的情绪会减弱人的体力与精力,活动中易感到劳累、精力不足、没兴趣,思维迟钝,判断能力下降,消极的情绪还会降低人的自控能力,遇事易冲动、不理智,常会做出一些事后令自己后悔的事。同学们,有没有这种感受啊?因此说,消极情绪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2、请同学们看以下几个事例,分组讨论消极情绪的危害作用,归纳总结一下每一事例中消极情绪对人的什么方面有影响。

a.同学小王的例子:一天中午,小王的父亲给小王买了一只他最心爱的足球,到学校后正好背课文,很长的课文一点也没费劲;第二天,小王想再买一张最新的游戏卡,但父母都不同意,他感到非常不开心地上学去了,一篇不长的课文却花了很长的时间也没背好。

小王的记忆力在情绪不同时会表现的不一样,这说明了消极情绪影响人的记忆力。

b.小刚和小强是同班同学,平时体育课100米跑的速度一样快,参加学校运动会时,听到同学们的加油声,小刚心里十分紧张,害怕跑不好,而小强则是轻装上阵,结果到终点时,小刚落后小强两米多。

小刚在消极情绪状态下,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说明了消极情绪影响人的正常水平的发挥。

c.小李未完成值日工作,按班规课后要重扫,重扫时小许叫他的外号,并嘲笑他,小李一怒之下打了小许而受处分。

这个事例表明:小李在消极情绪状态下易冲动,自控能力降低,说明消极情绪对人的理智有影响。

d.曾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粗心的医生,将两个病人的诊断报告弄错了。原本没有癌症倾向的病人因为错误的诊断报告,而极度的伤心、痛苦、焦虑,并且情绪极不稳定。没过多久,在医院的再次检查中,果真发现了癌症的倾向。而那位本应有癌症倾向的病人,由于拿到了没有癌症倾向的诊断证明,情绪变得高涨,心情变得愉说,病情渐渐好转。

这个例子说明:不良的情绪如果长期得不到调节,就可能诱发生理疾病。积极的情绪可以使人忘掉忧愁,战胜悲伤,起到治病的作用。所以说,消极情绪会对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五、了解自己的情绪

积极的情绪有益于身体健康,消极的情绪有损于身体健康。你了解自己情绪体验的变化吗?

1、请在符合自己的选项上面画“√”

①我感到很愉快

A经常

B有时

C较少

D根本没有 ②我对一切都是乐观向前看

A几乎是 B较少是

C很少是

D几乎没有

③我对原来感兴趣的事现在仍感兴趣A肯定 B不像从前C有一点 D几乎没有 ④我能看到事物好的一面

A经常 B现在不这样了C现在很少 D根本没有 ⑤我对自己穿着打扮完全失去兴趣 A不是B不太是这样C几乎是这样D是这样 ⑥我感到情绪在渐渐变好

A几乎是 B有时是

C很少是

D是这样 ⑦我能很投入地看一本书或一部电视剧A总是 B经常 C很少 D几乎没有

题做完了,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情绪状态呢?

选A得O分 选B得1分 选C得2分 D选得3分

良好情绪 < 9分 < 不良情绪

如果这种情绪持续下去将会影响身心的健康。要想保持良好的情绪了解调节情绪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2、你最近有不顺心的事或不良情绪吗?是怎么引起的?请简明扼要地写下来:

六、调节情绪的方法

当你有了不良的情绪时,你调节情绪的方法是什么?你所了解的方法有哪些?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

1、转移注意力:就是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的事情转移到其他事情上,这样就可以使人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从而激发积极、愉快的情绪反应。转移注意力可以通过改变注意的焦点来达到目的。当自己情绪不好时,可以做一些自己平时感兴趣的事,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通过游戏、打球、下棋、听音乐、看电影、读报纸等正当而有意义的活动,使自己从消极情绪中解脱。转移注意力还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达到目的。当自己情绪不理想时,到室外走一走,到风景优美的环境中玩一玩,会使人精神振奋,忘却烦恼。把自己困在屋里,不仅不利于消除不良情绪,而且可能加重不良情绪对你的危害。

2、合理发泄情绪:不知同学们在看电视和电影时注意到这样的镜头没有:某人因有不良情绪,便跑到旷野、海边、山上无拘无束的喊叫,或者拼命地击打树木,或者狂奔。这就是合理发泄情绪。合理发泄情绪是指在适当的场合,用适当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不良情绪,发泄可以防止不良情绪对人体的危害。

①哭--适当的哭一场。从科学的观点看,哭是自我心理保护的一种措施,它可以释放不良情绪产生的能量,调节机体的平衡。哭是解除紧张、烦恼、痛苦的好方法。许多人哭一场过后,痛苦、悲伤的心情就会减少许多。

②喊--痛快地喊一回。当受到不良情绪困扰时,不防痛快地喊一回。通过急促、强烈的、无拘无束的喊叫,将内心的积郁发泄出来,也是一种方法。

③诉--向亲朋好友倾诉衷肠。向朋友诉说是一种良好的宣泄方法。把不愉快的事情隐藏在心中,会增加心理负担。找人倾诉烦恼、诉说衷肠,不仅可以使自己的心情感到舒畅,而且还能得到别人的安慰、开导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请记住培根的名言: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将得到两个快乐;把忧愁向一个朋友述说,则只剩下半个忧愁。

④动--进行剧烈的运动。当一个人情绪低落时,往往不爱动,越不动注意力就越不易转移,情绪就越低落,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可以通过跑步、打球等体育活动改变不良情绪。

发泄的方法不同于放纵自己的感情,不同于任性和胡闹。如果不分时间、场合、地点而随意发泄,既不会调控好不良的情绪,还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调节情绪最好的方法是学会自我调控。

3、学会控制情绪:控制情绪就是要做到“喜怒有常”和“喜怒有度”。“喜怒有常”就是要符合常情,合乎常理。当喜则喜,当怒则怒。情绪能在适当的时间、场合表现出来,这才是人之常情。但是,情绪表达时,也不能任其发展。在我国历史上、小说中有不少典故,像楚国大将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急白了头;《三国演义》中周瑜怒不可遏,吐血而亡;《岳飞传》中牛皋高兴而死,都是情绪过度的表现。所以情绪的表达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围内。喜不能得意忘形;怒不可暴跳如雷;哀不能悲痛欲绝;惧不能惊慌失措,做到“喜怒有度”。否则,自己的身心健康就会受到情绪的影响。

自我控制情绪的方法很多,我们只给大家介绍两种。

首先,我们做一个小实验:你静下心来,在心中默念“喜笑颜开”、“开怀大笑”,并且想象这些情景,你会产生什么感觉呢?(让同学们尝试几分钟。)你也许会产生一种真的很高兴的感觉。这个实验,说明了语言能对人的情绪产生暗示作用。当你发怒时,可以反复地暗示自己“不要发怒,别做蠢事,发怒是无能的表现,发怒有害无益”;当你陷入忧愁时,可以暗示自己“忧愁没有用,无济于事,还是振作起来吧”。这种缓解情绪的方法称为自我暗示法。

①自我暗示法。一个人在消极的情绪中,通过名人名言、警句或英雄人物来进行自我激励,能够有效地调控情绪。

②深呼吸法。通过慢而深的呼吸方式,来消除紧张、降低兴奋性水平,使人的波动情绪逐渐稳定下来的方法。

步骤:

a.站直或坐直,微闭双眼,排除杂念,尽力用鼻子吸气。

b.轻轻屏住呼吸,慢数一、二、三。

c.缓慢的用口呼气,同时数一、二、三,把气吐尽为止。

d.再重复三次以上。

小结: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不良情绪的刺激和伤害,积极的方法是及时消除和克服,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和宣泄两种途径,但有人发怒时进行严重自我惩罚,或把别人作为出气筒,损坏别人的东西,甚至打人、骂人,这是万万要不得的。故宣泄要做到有理、有度,既不损害他人,也不损害自己,做到了这点,快乐就掌握在你的手中。希望同学们能把我们这节课所总结出来的方法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同时利用这些方法热情地帮助我们周围的同学和朋友。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弱者任情绪控制行为,强者让行为控制情绪。

七、学以致用(课后延伸)

1、如果有个同学少了东西,他怀疑你,你很气愤,并想揍他一顿。这时你该怎么控制自己的怒气?

2、如果你在考试中遇到难题而非常紧张,这时你该如何消除这种焦虑感?

3、一向活泼开朗的小阳,这段时间一下子沉默了许多。上课时无精打采,平常总是闷闷不乐,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她在周记中写道:这些日子以来,我觉得家庭的温暖,父母的疼爱已远离我而去。他们整天在闹,吵着离婚,留给我的只有悲伤与烦恼。我好羡慕身边那些有父母关心、疼爱的同学,我真想离开这个令人伤心的家。

篇7: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学做小主人

1.在游戏中学会计数。

2.感知数量与图形的变化关系。

3.发展幼儿思维的敏度。

活动准备:

月饼盒(或衬衫盒)做底板彩色毛线橡皮泥搓成的豆豆包上彩色皱纹纸(红、绿、黄三种豆豆)三种颜色的即时贴剪成约5厘米大小的正方形若干

游戏玩法:

玩法一:快速运豆子

在月饼盒两边画上大约5厘米大小的正方形若干(两边的正方形个数相等),幼儿两人一组在各自的月饼盒边上最后一个正方形旁贴上蚂蚁标记(表示蚂蚁的家),幼儿将豆子(皱纹纸包好的橡皮泥)从箭头处第一个正方形依次往下运,看谁先将豆子运到蚂蚁的家,先到者为胜。(注意每一个正方形格子都要运到)

玩法二:细心送豆子

在月饼盒上用毛线制作成一个迷宫,在迷宫旁贴上相应颜色(红、绿、黄)的蚂蚁标记,入口处标上箭头,幼儿从入口处开始将不同颜色的豆豆通过走迷宫的形式,分别送到相应蚂蚁的家。看看哪一种颜色蚂蚁的家最远,哪一种最近。(注意迷宫前面没有路时,要重新返回走其它的路)

玩法三:精心搬豆子

在月饼盒上用剪成的三种颜色的正方形即时贴贴出“口字形、大字形、井字形、人字形、Ⅹ形”等简易图形,在图形的开始处标上箭头、结尾处标上蚂蚁的标记,幼儿从箭头处开始,分别将不同颜色的豆子依次搬到不同颜色蚂蚁的家,幼儿数数三种颜色的蚂蚁各搬了多少个豆子。(注意相应颜色的豆子对应相应颜色的正方形)

玩法四:巧妙屯豆子

篇8:引导学生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

有关部门调查研究表明,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 情绪不稳, 自我失控, 心理承受力低, 意志薄弱, 缺乏自信, 学习困难, 考试焦虑, 记忆力衰退, 注意力不集中, 思维贫乏, 学习成绩不稳定, 难以应付挫折, 青春期闭锁心理, 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 严重的甚至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由于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 思想比较活跃, 又面临着升学压力, 这些问题表现得尤其突出。

二、驾驭自己情绪的方法

一位哲学家说:“不善于驾驭自己情绪的人总会有所失。”良好的情绪可以成为事业和生活的动力, 而恶劣的情绪则不仅会对身心健康产生破坏作用, 甚至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因此, 在情绪易于剧烈波动的时刻, 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 告诫自己严防偏激情绪的爆发。人的情绪和其他一切心理过程一样, 是受大脑皮层的调节和控制的, 这就决定了人能够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故可以用理智驾驭情绪, 做情绪的主人。以下几种方法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1. 回避法

当一个人陷入心理困境时, 最先也是最容易采取的便是回避法。躲开、不接触导致心理困境的外部刺激。在心理困境中, 人的大脑里往往形成一个较强的兴奋中心, 回避了相关的外部刺激, 可以是这个兴奋灶让位给其他刺激引起新的兴奋中心。兴奋中心转移了, 也就摆脱了心理困境。“耳不听心不烦”, 说的正是这一道理。比如, 家里的琐事使你“勃然火起”或“郁闷不乐”, 不妨到同学家走走, 这是有效的心理自救, 也可算客观回避法。此外, 还可以采取主观回避法, 即通过主观努力来强化人的本能的潜在机制, 努力忘掉, 或压抑自己不愉快的经历。在主观上实现兴奋中心的转移。注意力转移是最简便易行的一种主观回避法。在你痛心愁闷的时候, 集中精力动手去干一件有意义的事, 自然就回避了心理困境。

2. 升华法

困境和挫折, 绝非人们所祈求的, 因为它给人带来心理上的压抑和焦虑。善于心理自救者, 往往能把这种情绪升华为一种力量, 引向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有利的方向, 在获得成功的满足时, 也清除了心理压抑和焦虑, 达到积极的心理平衡。大文豪歌德年轻时曾遭受失恋的痛苦, 几次企图自杀。但他最终把破灭的感情当做素材, 从爱情焚毁的灰烬中得到灵感, 写出了震惊世界的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

3. 排除内疚法

愤怒不能适当发泄, 就会掉转过来进攻你自己。一个人对自己发怒时, 他就会发生内疚从而把每一件不顺遂的事都归咎于自己。例如, 他可能认为自己未臻理想而使人失望。即使他觉得自己太无能而不敢替自己申辩, 他还是可能会私下认为别人对自己期望太高而愤恨自己。你怎么对付内疚?只要记住大多数内疚来自压抑的愤怒。而愤怒又是因心灵受到伤害而产生的, 那么解决的办法应该是查出心灵所受的伤害, 并找出造成伤害的原因, 再把愤怒引回原来它应该发泄的地方。

4. 简便法

跑步、转圈、疾走、游泳等运动是化解不良心态的有效办法。还有: (1) 晒太阳。著名精神病专家缪勒指出, 阳光可改善抑郁症病人的病情, 多晒太阳能振奋精神。 (2) 吃香蕉。德国营养心理学家帕德尔教授发现, 香蕉含有一种能帮助人脑产生色氨的物质, 它可减少不良激素的分泌, 使人安宁、快活。 (3) 赏花草。花草的颜色与气味有调节人的情绪的作用。 (4) 观山水。青山绿水, 莺歌燕舞, 会将你置于美好的氛围中, 心情自然会好转, 获得“宠辱皆忘”、喜洋洋的效果。

5. 动作法

身体的放松会导致精神的放松;脚步轻快, 心胸亦会随之开阔, 进而影响中枢神经的平衡。根据这一原理, 我们改变一下动作方式, 就可调节情绪。例如, 极度焦躁不安或愤怒时, 可使劲地摇晃身体, 或到室外疯跑一会;或打套长拳。这样, 内心的焦躁和愤怒就会转化为身体能量排出体外, 心境就会平稳。内心忧郁、愁苦时, 到野外散散步, 并试着把步伐放轻松些, 或边走边跳。胸中的愁闷就会散失。心慌意乱时, 试着抱紧胳膊, 或紧握双拳, 就可稳住情绪。

6. 自慰法

伊索寓言说, 一只狐狸吃不着葡萄, 就说葡萄是酸的;只能得到柠檬, 就说柠檬是甜的, 于是便不感到苦恼。心理学便借用来, 把以某种“合理化”的理由来解释事实, 变恶性刺激为良性刺激, 以求心理自我安慰的现象, 称为“酸葡萄与甜柠檬”心理。不错, 在自慰时所谓的理由不过是“自圆其说”, 但确有维持心理平衡, 实现心理自救之效。

上一篇:师德建设年方案下一篇:第3章计划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