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市万潮小学留守儿童规划

2024-06-23

凯里市万潮小学留守儿童规划(精选3篇)

篇1:凯里市万潮小学留守儿童规划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大批农村人口外出务工,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他们的子女不能随父母外出, 留在农村生活, 致使留守儿童数量逐年上升[1]。由于留守儿童大多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 而监护人年龄偏大, 记忆力差, 文化水平不高, 经常忘记带儿童进行预防接种, 各种原因造成留守儿童预防接种问题较为突出。现阶段, 农村留守儿童预防接种问题已成为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的预防接种成为儿童免疫预防工作的难点[2]。为了解鹰潭市农村留守儿童免疫现状, 对外出打工人员较多的余江县和贵溪市进行留守儿童疫苗接种率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留守儿童定义

留守儿童是指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长期外出务工, 其未成年子女大多留在农村, 由孩子祖辈 (包括祖父母及外祖父母) 抚养, 或由其叔伯婶娘等照管, 或寄居在亲戚朋友家中, 有的甚至是单独生活[3]。

1.2 调查对象

在外出打工人员较多的余江县和贵溪市各随机抽取5个乡, 每个乡抽取3个村, 每个村抽取0~6岁留守儿童15名, 其中0~1岁、2~4岁、5~6岁各5名, 共有450名留守儿童进行接种率情况调查。对386名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1.3 调查方法

免疫规划专业人员与村医一并对留守儿童进行入户调查, 查看儿童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 无预防接种卡者核对其在江西省免疫规划管理系统中登记的接种信息以了解疫苗接种率及卡证相符率。疫苗接种率调查中, 0~1岁组对象调查疫苗种类为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基础) 、百白破疫苗、含麻疹成分疫苗、A群流脑疫苗、甲肝疫苗和乙脑疫苗 (基础) ;2~4岁组对象调查的疫苗种类在第一组的基础上增加乙脑疫苗 (加强) 和脊髓灰质炎疫苗 (加强) ;5~6岁组对象调查的疫苗种类在前两组的基础上增加白破疫苗和流脑A+C疫苗。通过问卷对386名监护人进行调查。

1.4 结果判断

按照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中疫苗合格标准对接种结果进行判断。留守儿童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知识问题回答正确率在60%以上者认为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好, 否则为不好。

1.5 统计分析

在Excel2003中建立数据库, 以SPSS11.5建立数据库, 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留守儿童基本情况

共调查留守儿童较集中的10个乡镇30个村的0~6岁留守儿童450名, 其中男243名, 女207名, 男女之比为1.17∶1。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为 (外) 祖父母的有425人, 占94.4%。

2.2 留守儿童疫苗接种情况

留守儿童建证率和建卡率分别为94.8%和93.6%, 卡证符合率为91.5%;疫苗接种率调查中乙肝疫苗接种率最高, 为95.3%;最低的为白破疫苗 (71.1%) 。合格接种率统计中最高的为卡介苗 (94.6%) , 最低的为白破疫苗 (69.5%) 。调查0~1岁、2~4岁和5~6岁三个年龄组儿童的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分别为78.1%、72.8%和62.1%, 小年龄组儿童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要高于其他两个年龄组儿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3 监护人基本情况及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共调查386名留守儿童监护人, 其中男性155人, 女性231人, 男女之比为0.67∶1。年龄最大为82岁, 最小的为42岁, 40~50岁的有97人, 占25.1%;50岁以上的有289人, 占74.9%。文化程度为文盲的占48.2%, 小学文化的占29.8%, 初中及以上文化的占22.0%。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程度较好的占35.8%, 知晓程度掌握不好的占64.2%。见表2。

2.4 留守儿童监护人特征对留守儿童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的影响

通过调查发现, 留守儿童监护人的特征对留守儿童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有较大影响。除了监护人的性别外, 监护人的年龄、文化程度及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程度均是留守儿童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的影响因素,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0.70, P<0.05) 。见表2。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 鹰潭市农村留守儿童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低于《2012年江西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5]要求的90%目标, 其中0~1岁组的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情况要明显好于5~6岁组, 主要原因是儿童1岁以内基本上每个月均需要接种疫苗, 监护人印象较为深刻, 漏种及迟种的可能性要少于其他年龄组。随着年龄的增大, 可接种疫苗的种类大大减少, 如果没有村医负责通知而监护人又遗忘则可能造成漏种或迟种。对监护人的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年龄在50岁以上, 且文化程度为文盲, 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程度不高, 这些都是造成留守儿童疫苗全程接种率不高的原因。

3.1 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

要把农村留守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纳入国家和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纲要, 把农村留守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作为促进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保证基层单位预防接种工作的正常开展;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和多部门协调机制, 把留守儿童作为免疫规划工作的重点来抓。

3.2 加大预防接种知识宣传

要采用多种形式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如文艺演出、电视等, 加强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宣传, 使其了解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及其重要性, 提高防护意识, 通过改变人们的认知来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

3.3 对留守儿童建立专册 (卡) 管理

各预防接种单位可对辖区内的留守儿童建立专册 (卡) 来进行管理, 将卡 (册) 发给当地村医, 定期进行查漏补种并下发催种通知, 提高留守儿童的接种率, 避免漏种现象的发生。接种单位也可充分利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及时发现辖区内未种儿童, 有针对性地开展查漏补种工作。

3.4 做好入托、入学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工作

儿童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是给没有全程接种的儿童提供再次免疫接种的机会, 能进一步提高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水平, 建立起牢固的免疫屏障。各托幼机构和小学应加强与当地预防接种单位的配合, 做好入托、入学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工作, 确保高水平的儿童免疫接种率, 保护儿童健康。

参考文献

[1]马爱群.内科学 (第2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2]刘爱萍, 孙秀梅.济宁市农村留守儿童预防接种情况调查及应对策略探讨[J].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1, 8 (4) 276-278.

[3]徐志成.于都县农村留守儿童计免项工作现状及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6, 11 (11) 50-52.

[4]中国卫生部.关于印发《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通知[S].2005.

篇2:浅谈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

关键词:留守儿童 学校教育 问题 对策

一、小学留守儿童教育中主要存在和应面对的问题

1.留守儿童的性格具有复杂性和多重性,且存在道德认识危机

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和自己的父母两地分离,当他们遇到困难或不高兴的事情时,就没法向自己最亲的父母请教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不能进行情感和心理上的倾诉,长期的心理抑郁和压抑,就会使他们容易形成非常孤僻、自私和任性的性格,从而造成他们的性格非常内向,不但自卑和悲观,而且还不愿意和人打交道。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的溺爱式的管理方式,对他们的百依百顺,使得他们长期处在没有控制的状态下,这就在无形中助长了一些孩子的蛮横霸道、逆反心理严重、爱说谎话、不诚实、爱打架,甚至有的学生的道德认识出现了偏差。

2.学习成绩普遍不好,而且成逐年下降趋势

留守儿童的父母对孩子的总体上的教育期望值不高,在很大一部分的家长潜意识里,都会认为农村孩子在学习上的出路不是很大,没有给孩子的学习规定很硬的目标,从而就缺乏了一些学习上的硬性规定,而将孩子的学业就定位在了能够完成义务教育上,等义务教育完成了,就跟着他们到外面去打工。在另外一方面就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对他们的学习介入的很少。这些监护人都是一些年龄偏大的老人,他们不但身体差,而且文化基础基本没有,这就对留守儿童的早期教育不能起到有效的辅导和帮助。老人的教育理念和他们之间存在的沟通障碍,再加上自己的父母也没多少文化,也能去天南海北赚钱,就会使留守儿童认为学习是无用的,成绩好不好无所谓,读书和上进的观念淡薄。

3.自我律己能力差,行为和道德出现明显偏差

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自律能力比较差和弱,他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还处在他人的管理和规范的阶段。但是,由于自己的父母经常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和他们的监护人又间隔着一辈人,就會对他们的要求降低很多,只要他们不犯很大的错误,就会对他们不管不问,采取默认和放纵的态度,这就造成留守儿童不能及时的被管教和约束,助长了他们的自由散漫和纪律性不强。表现在家庭里就是留守儿童不听监护人的话,对监护人的话和行为感到厌烦和叛逆。表现在学校里就是上课经常迟到,纪律散漫,道德品行较差;不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逃学旷课,不做作业,爱打架;更有的迷恋台球、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的一些不三不四的、有恶习的成年人混在一起。

二、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学校教育是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阵地和主要渠道,学校、社会与家庭三者应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合力。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但要完成留守儿童在学校内的教育,同时还要有意识地注意到留守儿童的校外教育,以弥补校外教育的真空,从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那么,学校应该怎样搞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呢?

1.多关心、爱护、帮助留守儿童

作为留守儿童的班主任,不但应该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而且还应该密切地留意他们的思想和情绪变化及心理上的需求。对他们要增加额外的感情投入,使他们感受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能得到亲人般的温暖,遇到困难有人帮助,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能向人倾诉,从而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应得到的温暖和关爱,让他们在心理上有明确的归属感。

班主任除了在心理上关心和爱护他们,还应在学习上多帮助他们,对于他们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地给予解决,多给他们表扬,少给批评。对于他们取得的进步一定要多多表扬,多多给予信心。在日常的班级活动中,应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和组织各种兴趣小组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从而丰富他们的业余活动。在兴趣小组的活动中,要多鼓励他们主动与其他同学交往和交流,注重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从而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养成积极向上的意识和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

2.普及心理辅导的基础知识,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技能

与正常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在敌对性、焦虑程度上都远高于正常儿童,再加上无法与父母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和交流,从而导致思想和认识上的不畅和偏差,就会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困惑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心理上的问题不断沉积,不仅影响他们健全道德人格的形成,更为他们日后道德过错行为和反社会行为的出现埋下了隐患。因此,在学校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和心理辅导基本技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化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使他们能正确处理好认知和情绪上的困扰,以帮助他们度过留守其间的心理危机阶段,从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养成良好的行为和道德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3.更新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和管理观念

几乎所有的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都非常关心他们的吃、穿、住和个人安全,但对情感的交流却容易忽视,从而造成留守儿童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容易出现学习不认真,做作业粗心大意,玩的时候随心所欲,学习的时候思想随波逐流。对此,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特别应该注重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提高他们对教育的认识。

学校应举办一些活动有针对性地转变监护人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帮助监护人更新教育观念和方法,提高留守儿童的代监护人的素质,增强代监护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使他们明白家庭也要重视“留守”儿童的情商教育,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注重全面的教育培养,从而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

4.老师、代理监护人和家长的合力形成

要想把孩子教育好,首先要了解孩子,知道孩子们的心里到底需要什么,并尽快可能的满足和引导。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要经常的和留守儿童谈心,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也可以给孩子的家长打电话,让家长及时的和留守儿童谈心,更加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里上、身体上、学习上的情况,同时使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无处不在。另外,老师还应该经常的和代理监护人联系,以了解留守儿童在家里的表现和思想动态,共同探讨和制定教育孩子的策略和办法,及时地使孩子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这样,三者的结合就给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篇3: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问题;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142-01

一、思考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现存在的问题

1、留守儿童生活问题。由于没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

2、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父母在外打工,大部分由其爷爷奶奶或其他亲人带,一些留守儿童农活、家务活增多,学习成绩下降,有些还由于厌学等原因逃学辍学。

3、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4、留守儿童道德行为问题。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给将来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很大的影响。

5、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据全国妇联对12省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显示,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强奸留守女童的恶性案件。

二、做好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以上问题,我们教师应做到哪些教育工作呢?

1、对留守儿童要有爱心、耐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我们作为老师要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爱。我们作为教师,要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沟通。用自己的爱去弥补他们所缺少的父母的爱,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就是他们学习、成长的家。

我有一位学徐远芳,其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年老80的奶奶照顾他,她每天上学都迟到,而且还不交作业。一开始我找他谈话她总是唯唯是诺,转身却我行我素。后来我通过家访才了解到她因家庭情况不好而承受压力过大,导致其患上了“心理疾病”。此后,我主动找她进行交流,谈心,鼓励他;让班干部陪她上下学,适时地表扬她……慢慢的她变了,不再迟到,开始交作业,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俗话说得好:“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我们要有慈母般的爱,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就一定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2、关心留守儿童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留守儿童相对其他学生来说,他们是可怜的,他们没有父母的疼爱。因此,我们关心他们不能停留在表面,要用老师的“爱心”去换取他们的信任,这要求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他们不在感到孤独无助。

有一位学生名叫陈飞,他家生活困难,我为其送去书包、钢笔等必须的学习用品,以勉励其刻苦学习。虽然我们不能给他们很多物质上的帮助,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真诚去感动每个留守儿童那颗幼小的心灵,从而激发他们好好学习,热爱生活。

3、关住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的严重问题,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另一部分学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经常给孩子钱,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乱花钱、逃学、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班会讲节俭的重要性,放一些农民工在外打工的片,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并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办有手抄报、音体美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填补了学生心灵的空白,让他们觉得学校生活充实、美好。另外,开展心理疏导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他们少走弯路。

4、加强对留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自制力差,脾气暴躁,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打架,甚至动用刀子等器具,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安全,造成极坏影响。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我利用每周的法制课,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讲如何自我保护。从电视上、网络上、多搜集一些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

5、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质量。

留守儿童许多是由他们的奶奶、外婆等隔代亲属来抚养的,而农村这样的老人文盲率超过70%,他们无法对孩子进行辅导,也很难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缺少及时的学业辅导与心理沟通。许多留守儿童因成绩不好而产生厌学情绪,进而走上辍学道路。可以开展一帮一活动,或给他们开小灶,真正体会到了班级的温暖和学习的乐趣。”

上一篇:化学教学论复习题下一篇:个人人文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