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革命小说读后感

2024-07-03

《红岩》革命小说读后感(通用14篇)

篇1:《红岩》革命小说读后感

《红岩》是本诉说革命的书,但是对我的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有着莫大的帮助,她教会我如何面对困难和考验,她教会我永不放弃,她教会我很多很多。

这本书那红色的封面和火烧火燎的名字早已吸引了我。正好假期有空,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书,读着读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情节就把我带入了曾经的风雨飘零的日子里。那些具有反面形象的人物总是让我咬牙切齿,而正义勇士的英勇就义又会让我痛惜不已,那顽强不屈的江姐,那些默默支持和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的顽强的人们让我无比崇敬,当正义战胜了狭隘的自私利益,我则激动不已。

我崇拜无数革命先烈们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但最值得学习的是他们的高贵品质。不怕困难,是他们的基本品质;敢作敢当,是他们的共性;顽强拼搏,是他们认可的成功之路;坚持不懈,是他们坚定的信念;和平幸福,是他们的崇高的理想。这些高贵的品质无处不在,有的在工厂,有的在“渣滓洞”,有的在“白公馆”。这些革命先辈们不论身在何处,哪怕在天涯海角,甚至在生死离别关头,他们的一颗颗炽热的心都聚集在一起,攒成一颗巨大的“星”!

我痛恨叛变的甫志高,也痛恨那些特务。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那么懦弱无能、阴险狡猾、卑鄙无耻。实际上大家和我一样痛恨的是这些坏人低下的品质。

我们所崇拜的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某一个具体的事,厌恶的也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和某一个具体的事,而是这个人和这个事所折射出来的品质。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令人欣赏、值得学习的是不畏困难、不惧艰险、不退缩、不放弃、不屈服的精神。读了这本书后,我开始尝试学习这些精神。比如,做一道数学题,它很难,我在思考了很久之后想要放弃,可想起《红岩》,心中就有一个声音鼓励自己:不要在一道题面前屈服!换个角度思考,加油!最终解出了这道题,是《红岩》让我相信,坚持就是胜利,这样我才有了信心。

生活中也是如此,生活永远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这时我们一定要有必胜的信念,只要我们具有不畏困难不退缩、不放弃、不屈服的精神任何困难一定能解决。《红岩》伴我成长,改变了我,同时也让我体味到了新中国的来之不易,让我们去珍惜她吧!

篇2:《红岩》革命小说读后感

红岩讲的是江姐等人为了反动的成功,为了祖国,而作出的贡献。其中我最敬仰的就是江姐。

对这些可敬可钦的战士,百姓党反动派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坚定不了他们精力上的丝毫,反而更使他们的斗争精力富厚起来!读了他们的古迹,我感触深深的愧疚。想起自己以前写英语作文,花了不少时间却只得低分,便泄气了;学习中遇到小挫折,便想到保持,还总为自己找捏词。可现在,在红岩英雄的灿烂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扑满荆的路上,就越必要我们去开辟;越是困难的时间,就越必要坚定不移的精力去克服。

我要谢谢《红岩》,它为我树立了模范,它是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明白,他将促使我成为一个英勇、坚强的人!

教师让我们暑假读了一本反动小说,《红岩》,我以前虽然听说过,但历来不晓得内里讲的是什么内容。但当我看到两个鲜红的大字时,心境非常激动,看着那两个大字就像是反动烈士流的鲜血。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他用笔乐成塑造出了华子良、许云峰、江姐、宋振中、成钢、成瑶、刘思扬、双枪老太婆等英雄形象。

红岩讲的是江姐等人为了反动的.成功,为了祖国,而作出的贡献。其中我最敬仰的就是江姐。

我要学习他们一样爱国,现在好好学习,长大成为祖国的栋梁。为祖国的设置装备摆设,为祖国的壮大,富强,做出贡献。要像江姐一样,不管身处多么危险的境地,都心系祖国。

篇3:红岩革命纪念馆推广方案

一、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发展的机遇分析

(一) 独特而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有在抗日战争时期所留下的历史红色旅游资源, 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都在此办公住宿过。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 毛泽东亦驻足红岩, 是新华日报及中国南部广大区域内共产党各级组织的活动的一个中心。这种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将会吸引游客极大的兴趣。

(二) “红岩联线”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红岩联线”使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和其他红色旅游景点联系更加紧密。使零散的红色旅游景点联合起来, 将促进红岩革命纪念馆的红色旅游资源更加整合, 以及扩大红岩革命纪念馆的规模, 给游客以更多的选择。

(三) 免费参观活动将会大量提高接待数量。

特别是重庆本地游客的数量将会大幅度的提高, 进而提高红岩革命纪念馆的知名度, 随着游客流量的增加, 这些红色旅游区域的经济也会搞活, 又将进一步的促进红色旅游业的发展,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四) 政策所带来的机遇。

国家和政府支持、投资和招商等政策, 将为红岩革命纪念馆的发展带来很好的发展机遇。各种商家的目光也开始转向红色旅游市场, 纷纷向红岩革命纪念投资, 现有的规模将会进一步的扩大, 接待水平、旅游景观、旅游元素也会得到提高和丰富。并将形成以红色旅游为主题, 包括生态旅游等旅游元素的综合性的旅游景点。

(五) 红岩革命纪念馆推广对象:

一是在校学生市场;二是老年人市场;三是公务员与自驾车游客市场。

(六) 红岩革命纪念馆基本策略定位。

针对重庆市民和红岩革命纪念馆目标消费群, 运用促销策略, 通过发放和张贴画册、宣传单、POP, 并采取积极的旅游促销推广活动, 使游客对景点的喜爱度上升到50%, 来游意向提高到40%。运用广告策略在电视、报纸、杂志、网络向游客传达新的活动, 新的路线等信息, 并展现出本景点的特色, 使本景点知名度上升到80%, 理解度提高到60%。

二、红岩革命纪念馆推广执行方案

鉴于以上分析和定位, 拟定用以下促销推广活动执行推广方案:

(一) 活动一:“周末话剧演出”活动

活动主题:展现红岩革命纪念的那段历史

活动时间:每周星期六

活动内容与安排:开展红色话剧演出活动, 话剧演出的内容为生活和工作在这里的人们, 所发生的生活或工作上平凡却又独特的事迹。与高校联系, 邀请艺术学校、师范院校或其他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参与话剧演出, 将那段发生在红岩革命纪念馆的历史和事迹表现出来, 演出展台布置在红岩革命纪念馆的红岩广场纪念馆大门口前, 通过报纸、杂志进行宣传。

(二) 活动二:“红岩联线免费游”活动

活动主题:免费不免票参观红岩联线景点

活动内容与安排:红岩联线的各景点都实施免费参观的活动, 在售票处进行领票并用身份证登记记录, 未成年人在家长的带领下进入, 离开时去登记处登记。联系重庆红岩联线各景点, 将活动进行统一, 安排各景点使用统一参观票, 各景点都安排红岩联线线路图和相关说明的展板, 并通过电视、报纸广告通知广大消费者, 在红岩革命纪念馆大门拉横幅提醒消费者和做宣传造势。

(三) 活动三:“红色旅游夏令营”活动

活动主题:培养中小学生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

活动内容与安排:利用红岩革命纪念馆的生态资源和红色资源, 开展一个围绕革命先烈的夏令营活动, “寓教于游”并配合相关的革命知识问答, 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派发礼品。联系学校或通过广告吸引学生和学生家长, 以及通过广告吸引一部分大学生, 组织一场短时间的夏令营活动, 以提升学生们对祖国和革命的相关知识的了解, 在活动期间利用景区内的生态资源对学生做出的避暑安排, 确保学生们的安全。

(四) 活动四:“红色生态联合游”活动

活动主题:红岩革命纪念馆与其周边生态景区联线游

活动内容与安排:通过与周边平顶山公园、佛图山公园、峨岭公园几个公园的联系, 搞一个绿色与红色旅游的合作项目, 将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结合成一个拥有综合旅游元素的旅游体系, 按照“平顶山公园—红岩革命纪念馆—佛图山公园—峨岭公园”的线路安排, 在四个景点都进行此线路的宣传, 都可以拿到这个线路的票, 游客可以按照按排的顺序进行游览参观, 也可以自由选择旅游顺序。

参考文献

[1]杨晓霞、陈国生等.重庆陪都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经济地理, 1997 (9) :72-75

[2]陈放.中国旅游策划.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 2003.

[3]谢彦君.基础旅游学.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1999

[4]赵西萍.旅游市场营销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5]科特勒.旅游市场营销学.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2.

[6]周勇.重庆抗战史.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5.

[7]余凤龙、陆林.红色旅游开发的问题诊断及对策.旅游学刊, 2005 (4) :56-61

篇4:《红岩》革命小说读后感

关键词:革命英雄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家庭观念

中图分类号:G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12-01

一、前言

《红岩》创造了一系列不再具有真实人性的普通人,而是具有高度的历史使命和坚定的革命意志的英雄。同时,很大程度上也变成了作者笔下,在特定年代中的意识形态化的符号。本文,立足于《红岩》中典型革命英雄人物的家庭观念来论述革命与家的关系,并对“政治意识形态”对于“真实人性”的篡改这一文学现象作一番分析。

二、革命英雄主义者“豁达”的家庭观念

(一)革命英雄主义者“豁达”的家庭观来源于他们对于“共产主义”的执着追求。在充满炮火的年代,他们不仅目睹了自己的同志被国民党反动派或秘密或公开的迫害,而且他们自己也生活在白色恐怖中。革命形式的严峻与生活环境的恶劣,使得他们更加坚定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也让他们逐渐抛弃了“狭隘”的家庭观念,主动先服从“大家”、靠近“大家”、服务于“大家”。如:刘思扬与妻子孙明霞一直负责共产党《挺进报》的抄录,由于甫志高的背叛,最后被捕。刘思扬作为资产阶级出生的少爷,并没有像其他同志一样被严刑拷打。但这一特殊的优待反而让他很痛苦。“他觉得自己的衣着太好,又没有受刑,难免要引起别人对他的怀疑,甚至遭到歧视。”于是,他在狱中主动要求去做一些苦役,用监狱中的肉体锻炼来消除自己出生于剥削者“资产阶段家庭”的罪恶。当他的哥哥把他从监狱里解救回“小家”之后,他却千方百计地想回到监狱,回到战友的身边,与革命“大家”中的战友们患难与共、同生共死。

(二)革命英雄主义者不排斥小家庭的存在,但能做到无日常生活的情感。对于江姐与彭松涛、双枪老太婆与华子良、刘思扬与孙明霞、华为与成瑶四对爱人,当“小家”与“大家”产生冲突时,他们为了“大家”,毅然决然地选择舍弃“小家”。他们总是能够很巧妙地处理好“小家”与“大家”的关系,最终赢得同志们的尊敬与爱戴。一般而言,丈夫牺牲是对作为女人、作为妻子的妇女的最大挑战,也是“永世难忘的痛苦”。并且,从这一刻开始,江姐心中那马克思与燕妮式的“小家”彻底破灭,只剩下了“大家”,“前仆后继”的革命理想成为了她活下去战斗的唯一力量与信念,使她在极大的打击之时压住内心极大的痛苦,方寸不乱。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在革命英雄的眼里,另一半永远是先战友,后同志,最后才是丈夫。正因如此,他们在“小家”被破坏之后,能以最快的速度平复悲伤的心情,重拾继续战斗与革命的力量。在他们身上,党性和阶级性远远得大于“真实的人性”。这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的体现。革命英雄主义者之所以与个人英雄主义者不同,与凡人不同,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最正常的那般情感,而是因为他们能够克服个人的情感,包括对于家庭与爱情的渴望与追求。在革命面前,个人的“小家”幸福与个人的喜怒哀乐让步于“政治”,让步于“大家”。

(三)革命英雄主义者在意志上、思想上都折射出阶级性和党性。《红岩》这部作品中,作为共产党员的革命英雄们,接受着“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熏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他们视其为楷模。他们学习着“马克思主义”,同时也向往着马克思与燕妮的那种家庭,既美好又能在革命事业上相互促进、相互鼓励、相互扶持。如:“江姐的情绪,被华为牵动了。她想象着华为的妈妈,更想念着和那英雄老太婆战斗在一起的自己的丈夫彭松涛。分别一年了,今天就可以重逢,就可以见到他,而且在一起过着新的战斗生活。这怎能不使她兴奋激动啊!”这段话很好的印证了《红岩》中,以江姐为代表的革命英雄们的一种家庭观念,在他们看来,家人不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伴侣,更是精神层面和革命战斗生活中的战友、同志。

三、个人英雄主义者“狭隘”的家庭观念

甫志高开始是负责党内经费运转的重要人物,曾是一个比较称职的小负责人。但在纷繁复杂的革命斗争中,他渐渐迷失,革命英雄主义渐渐消退,个人英雄主义逐渐上升。从甫志高叛变一事,可以分析出以他为代表的“个人英雄主义者”的“狭隘”的家庭观念。

(一)对个人“小家”权力的追求。甫志高对于权利的追求体现了“封妻荫子“的思想。他要求更多工作,执意扩建书店,悉心发展陈松林和郑克昌,都是为了追求更大的权力而“封妻荫子”,是一种贪婪的欲望。

(二)对以往成绩的自满,造就自我封闭。甫志高曾是一个负责党内经费运转的重要人物,也曾得到了组织上的认可。于是,他便固守自己以前取得成绩所用的工作方法,不知与时俱进,也不知继续学习,甚至是自我封闭,于是对江姐、老许的批评与建议置之不理,甚至觉得可笑。

(三)思想意志的薄弱,虚荣心容易得到满足。在徐鹏飞的严刑拷打之下,在特务们的物质诱惑之下,甫志高投降了。但最重要的是,甫志高自身的思想意志相当薄弱,无坚定的信念,党性也不够强大,导致虚伪又虚荣。最终,因为一个甫志高的出卖,无数同志受到牵连。在他的身上,无“大家”大局意识,有的只有为己的自私与虚荣。这里头,就有他“狭隘”的家庭观念在作怪。

四、结语

《红岩》是一部17年文学中的一部过渡性作品,但是在这部作品中,革命与家的关系的得到了高度、成熟的体现。体现了“英雄无家”这一主题,选择革命“大家”还是选择个人“小家”,这就决定了在文学作品中最终是英雄形象还是反面形象。江姐的挽联“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做千秋雄鬼死不还家”便是那个充满炮火的年代里革命英雄们最好的写照。

参考文献:

[1]周泽.论《红岩》中的家庭观念[A].长江大学文学院,2010,(04)

篇5:小说《红岩》的读后感

《红岩》这部小说以惊心动魄的斗争画面和崇高的革命精神震撼了广大读者的心获得了广泛的好评,被称为具有共产主义精神和革命气节的教科书。该作品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主要情节集中在中美合作所这个关押政治犯的监狱里。许云峰、江姐等共产党人在狱中面对敌人软硬兼施及惨无人道的肉体摧残宁死不屈、英勇斗争。他们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为了我们今后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献出自己最宝贵的生命,我们现在必须珍惜来自不易的和平环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篇6:红岩小说读后感700字

《红岩》讲述了1948年—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革命与反革命在重庆展开的殊死斗争:挺进报,重庆大学,沙坪书店,甫志高背叛,渣滓洞,白公馆,越狱……无论风吹雨打,地下党革命人士都是昂首挺胸,坚贞不屈,因为他们的心中,都有一句话:为了革命的成功,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地下党领导人与重庆特务头子之间斗智斗勇,可是,邪不胜正,特务们输了,输的惨不忍睹。虽然他们拿出了老虎凳,镪水池来恐吓革命人士,但没想到革命人士百折不挠,yz越勇,虽然他们用肮脏的伙食,紧缺的水源来折磨革命人士,但没想到革命人士是在卧薪尝胆,准备在那一刻绽放,虽然他们将江姐等人杀害了,但没想到革命人士接过了倒下的人的旗帜,将他们推翻。在余新江,齐晓轩,刘思扬,许云峰等人的带领越狱之下,在暗无天日的黑牢里的人们终于迎来了曙光—胜利的曙光。

《红岩》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让我明白,面对朋友,要像春天的东风一样温暖,面对学习,要像夏天的南风一样的热情,面对叛徒,要像秋天的西风一样毫不留情的解决掉,面对敌人,要像冬天的北风一样寒冷刺骨。也让我明白,什么东西都可以扔掉,但是良心和原则不能扔。

篇7:红岩小说读后感800字

看完这本书,我不禁发出感慨,那激昂的语言,感人的情节,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

江姐不告诉特务其他同志的姓名和地址,特务就用竹签子去钉他的手指,她说:“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我们革命英雄的意志是用钢铁做的!”

许云峰在可怖的敌人面前沉着冷静,在白公馆集中营潮湿、阴暗的地牢里,他顽强地用手指和一副断掉的手铐硬生生打通了墙壁,发现这条通道可以脱离敌人的魔爪。在这生死关头,他首先想到牢里其它的同志,而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小萝卜头才出生8个月,就和爸爸妈妈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了白公馆监狱。他很想读书,爸爸妈妈拿他没有办法,于是去找看守长,看守长说:“你可以读书,但是要有人来当老师。”小萝卜头听见了看守长同意让他读书,黄将军同意当他的老师。他向看守长敬了一个礼。他看的文章是爸爸编的,废纸做的本子是妈妈订的,半截铅笔是黄将军送的,他舍不得用,他把沙子放进瓶子里,用一根钉子在上面写字,用手一擦就又能写了。黄伯伯教了小萝卜头两年,最终还是和小萝卜头一起死去。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正是革命先烈们无畏无惧、为国为民勇于牺牲自己的奋斗,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但跟革命烈士相比,我和我们身边很多人都还做得很不够。

小萝卜头多可怜啊!他没有可口的饭菜,没有舒服的床,没有明亮的教室,没有那充满快乐的学校,甚至没有生活的希望,但它勤奋学习,把黄伯伯教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记在了脑海里。而我,有着很好的学习条件却不去珍惜。有一次,妈妈要去买菜,叮嘱我:“等会做一面口算,我回来要检查的。”我极不情愿地答应了。回到自己房间后,我很不乐意地翻开了口算薄,懒得用口算,于是拿起计算器,按了起来,计算器按一题,我就做一题,这样很快就做完了一面口算,过了一会,妈妈回来了,询问我做口算的事。于是我随口就回答了:“做完了。"妈妈就进我的房间去检查,过了一会,妈妈就出来说:“这次真棒,全对”我脸不红心不跳顺利地蒙骗过关了。

回忆这件事,我发现小萝卜头想的是一些金点子,而我想的都是一些懒惰的歪点子。他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能够如此认真地学习,而我们在这样温暖舒适的环境中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学习呢?真为我自己之的不认真而感到惭愧。

和许云峰相比,我们现在很多人只顾想着自己。曾经有新闻报道说:一名出租车司机去阻止一名正在行窃的小偷,小偷恼羞成怒,用水果刀向司机扎去。虽然最后警察制服了小偷,但这位司机也受了重伤。他的心灵伤受的更重、更悲痛。在记者采访他时,他哽咽着说:“当我和歹徒搏斗时,竟然全是袖手旁观指手画脚的,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和我并肩作战,唯恐引火上身,真是世态炎凉啊!”是呀,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时代,但是还有不少坏人。我们要像许云峰那样与他们斗争到底,绝对不能让坏人为非作歹,不贪生怕死,要见义勇为,不苟且偷生,要铮铮铁骨。

篇8:小说红岩1000字读后感

它讲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对中国的大肆破坏,以及中国共产党党员坚强不屈、艰苦奋斗为保人民利益,即使受尽毒刑、受尽折磨,也不透露共产党的丝毫机密。即便是美国48套刑法,即便是各种血淋淋的痛苦,即便是严刑拷打、好言相劝、间谍离间,也无法撬开共产党人的嘴,也无法得到一丁点线索。在牢中,意志坚强的共产党人相互鼓励,那一篇篇激人奋斗的诗篇,那一句句勉励人心的话语,无不使人为之振奋。小到年幼的学生,大到沧桑的老者,共产党人每人都急切的想为党贡献一份力量。

任凭特务们耍尽花招,任凭行刑队用尽酷刑,任凭可恶的国民党想方设法截断狱中共产党人与狱外共产党人的联系,任凭狡猾的叛徒想方设法从他们嘴里套出关键的线索,忠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人都不动声色的忍下酷刑,麻痹对手,发现间谍。使敌人无措可施。

而且我发现,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共产党的领导是为人民的,是不惜自己辛苦的。国民党的领导,却是只顾自己享乐,不顾灾民,对手下吹胡子瞪眼,想方设法扩大自己的威风。

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预示着,国民党注定的败局。这也就是为什么共产党人在狱中的绝食战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书中说,革命烈士龙光华因为一潭清泉,与特务有了纠纷;阴险的看守长借此除掉了龙光华。龙光华的难友们非常悲痛,并用绝食抗议的方法与特务进行了斗争。后来,看守长终于妥协,同意了大家提的四个要求。人们无比肃穆的为龙光华,举行了追悼会。

里面的人物性格特点都非常鲜明。例如高大勇敢的战士龙光华,风趣多谋的农民丁长发,淳朴忠厚的工人余新江,温和有礼的共产党江姐,多才多艺的诗人刘思扬,慈祥厉害的双枪老太婆,以及天真机敏的小萝卜头。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为党奉献,甘愿牺牲自己,毫无架子,处事不慌的领导许云峰。而那阴险狡诈的特务黎纪刚、郑克昌、甫志高等让我简直恨得牙根痒。

革命前辈的一句句名言警句,引导着革命后人走向辉煌的未来。牢内的温暖使我无比感动,正是有了这些革命烈士,才保全了中国,保全了后代的幸福生活。

篇9:红岩的小说读后感1000字

这本小说令我在这个冬天热血沸腾,拿起,心潮腾涌;放下,思绪联翩。江姐受到严刑拷打时那十指连心的痛牵动我的心弦,许云峰被捕后关在地牢里时的无奈和悲愤令我倍感压抑,国民党反动派阳奉阴违的“和谈”使我无比愤慨,而叛徒甫志高被枪毙的情节却大快人心......这本书中,记录了太多默默无闻的共产党员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中,有许多连抗战胜利的曙光也没能等到就英勇牺牲了,甚至有许多连名字都没有留下,这令我无比震撼和感慨。

书中许许多多为救国而舍己的地下党员,令我不禁联想到了董存瑞、邱少云等许多战场上的勇士们,他们为了取得战斗的胜利,经历了巨大的痛苦和磨难,甚至面对死亡也不足为惧。《红岩》小说的最后,齐晓轩“朝着胜利的旗海”微笑着倒下了,这个小说结局的英雄,仿佛已经看到了他最盼望看到的景象,死不足惜。

黑暗当中,是什么成为了支撑共产党员宁可牺牲,也要坚持斗争的能量?我想,就是为了战争得到胜利的信念吧。正是这种强烈企盼胜利的信念,令无数的共产党员,在监狱中,在战场上,在无尽的白色恐怖笼罩下,在危险的枪林弹雨包围下,仍然昂着头,挺着胸,不向敌人屈服。便是这信念的力量,共产党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现在的生活好了,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地去斗争,但我们不能忘记曾经的痛苦,不能只顾享乐。我们要怀着信念,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发展中。我们,也许成为不了英雄烈士,但我们能像英雄烈士那样拥有信念、一往无前。

一个人,可以无名、无财,但一定要拥有信念,因为信念会为你指明方向,因为信念会给予你克服困难的勇气,更因为——信念是透过荆棘的阳光,无论多黑暗,多危险,它总能给你带去那宝贵的温暖!

篇10:《红岩》革命小说读后感

红色小说《红岩》个人观后感700字1

最近,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着。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从不畏惧;刘思扬出身豪门却参与革命;成瑶在共产党的熏陶下,渐渐成长,懂得处理各种事;渣滓洞的难友们,相互帮助,智斗敌人;白公馆的人们战胜敌人,迎来新中国。

在红岩里,我最钦佩江雪琴江姐。红岩开头不久,江姐的钢铁形象就已经在我心中树立起来。当她知道丈夫牺牲了,她不像普通女性一样面对残酷的现实变得不堪一击,擦干了泪水,重新站起来了,因为她知道共产党托付给她的命令还没完成,要舍小家为大家。而在渣滓洞监狱的生活过程中,她还是穿着那蓝色的旗袍,始终以干净的面貌迎接大家。当敌人拷问她时,她不透露党的任何秘密,当敌人用竹签钉她的手指,她坚强地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最后江姐将要牺牲,她也让大家不要哭。

面对这些敬佩的同志,国民党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一分一毫。现实生活中,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我只要遇到小小的挫折,就会想到放弃。读了红岩之后,我知道了越是充满困难的路我们越要走,越是艰巨的任务我们更要坚定不移。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红岩中新中国成立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更因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永远不忘那些伟大的战士,将他们铭记在心!

红色小说《红岩》个人观后感700字2

我是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红岩》这本书的。

这里描写了很多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海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韧不屈.....所有这一切展现在我的眼前,是多么令人激动、愤怒、感动的画面。

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的重庆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江姐受上级派的华蓥山根据地送药品,当她发现自己的丈夫被敌人杀害,人头被高挂在城楼时,便坚决要求去丈夫生前战斗的地方工作。但是,区委书记甫志高被捕,并成为了可耻的叛徒。由于他的告密,许海峰、成岗、许新江和刘思扬等人很快相继被捕。接着,甫志高又带领特务窜到乡下,把江姐抓了起来,被关到了渣滓洞里。在狱中她受尽了折磨,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 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可共产党的意志是钢铁做得!”

年底,郑克昌奉命来诱骗刘思扬,但任务失败后,又伪装成同情革命记者高邦普打入渣滓洞,他妄图通过苦肉计刺探狱中地下党员的秘密。余新江识破了他的伪装,并借敌人之手除掉了这个计划。当解放军攻入四川,即将解放重庆时,徐鹏飞提前秘密杀害了许云峰、成岗、江姐等人。就在他们被害的前一天晚上渣滓洞和白公馆同时举行了大暴动。刘思扬等同志牺牲了,但更多的同志终于冲出了鬼窟,伴随着解放军轰轰的炮声,去迎接黎明时灿烂的曙光!

读完{红岩}这本书后,我明白了: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是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现在,我要感谢{红岩}这本书:它使我对生命的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使我成为了一个英勇坚强的人!

红色小说《红岩》个人观后感700字3

许云峰,面对死亡视死如归。“他神色自若的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鹤立两旁的特务,径直跨向台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

命令道‘走!前面带路。’”看了书中临刑前这段描写,怎能不心潮澎湃,怎能不泪下!

还有刘思杨为掩护白公馆齐晓轩等人安全越狱,倒在机枪的弹雨中,倒在血泊中,倒在用鲜血染成的红岩上;“小萝卜头”不惧危险为狱友送信……等等无不令人感动。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当年前赴后继为国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们并没被遗忘,革命事迹被以各种形式相传着,但事迹背后的红岩精神还在吗?现在的人们,怎生得这坚强的意志?怎生得这无畏的精神?怎生得这为国的壮怀

?怎生得这种勇往直前的气魄?面对困难,面对挫折,自己是怎样态度?抚着《红岩》的封皮,不禁心生惭愧。不只是自我的惭愧,还有社会的惭愧。现在的人们更多地是在追求名利与金钱,这种红岩精神似乎已经隐退。虽

说现在是和平社会,但是这社会仍然需要这种红岩精神。看窗下这川流不息的街道,繁华的城市、幸福的生活都是先烈们用鲜血、用生命换来的。我们怎能不珍惜现在的生活,铭记过去的英雄?

雨声已黯然消失了,这城市慢慢迎来久违的阳光。我知道,我也该迎来我人生的光明了。

红色小说《红岩》个人观后感700字4

“十一”长假期间,让爸爸去图书馆借了本《红岩》来读,早就想体会一下红色经典,接受一次精神洗礼,这样才会更珍惜现在和平、幸福的生活。

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了《红岩》,心情如波涛起伏,完全被书中的人物感染了。《红岩》描写的事情发生在1948 年到1949 年之间,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是,从故事发生的地点重庆来说,这座山城还被国民党反动派盘踞。他们疯狂逮捕、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在渣滓洞和白公馆等地方,反动派疯狂地迫害革命者,每一个革命者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随时可能被敌人杀害。

书中有很多革命英雄:许云峰、成岗、成瑶以及渣滓洞的群体等等。我最钦佩的还是江姐,她对党忠贞,对敌斗争顽强不屈,对革命同志血肉情深,在危急关头从容镇定,她面对城墙门木笼子里丈夫的人头,在这个巨大打击面前,强忍椎心巨痛,全力抑制满怀悲愤,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负担着党托负的任务!由于叛徒出卖,江姐被国民党逮捕,顽强的江姐即使经受严刑拷打,始终宁死不屈:“毒刑拷打,那只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正是有像《红岩》中那些先烈们的抛头颅、酒热血,才有共和国今天的繁荣昌盛和国泰民安!红岩精神应该像一面鲜红的旗帜,激励着我们为理想和信念奋斗不息!

想到我们当下幸福安宁的生活真是来之不易,衣食无忧的我们早就体会不到当初的血雨腥风,我们在和平的环境下学习着知识,面对求知道路上的挫折很多人往往知难而退,选择放弃。读了《红岩》,我深受震撼,我要像书中那些英雄们一样,不屈不挠,永不放弃,决定做一件事,就把它做好,绝不半途而废,一定坚持到底!《红岩》里的英雄们之所以能舍身忘死,坚强不屈,是因为他们有着建立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的崇高理想和信念,我们作为未来国家的栋梁,一定要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用我们的努力把我们热爱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强大,无愧于先烈们的牺牲和奉献!

红色小说《红岩》个人观后感700字5

这个暑假,我阅读了许许多多的书。有趣味横生的《格列佛游记》,还有令人振奋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而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便是罗广斌和杨益言写的《红岩》了。

这本书是从南京那段“白色恐怖”的日子说起。先后用插叙的方法介绍了两个地点——“白公馆”和“渣滓洞”。白公馆和渣滓洞里面都是关押着地下共产党人。他们被发现后仍然坚持共产党崇高的品质——绝不向敌人说出一丝一毫关于我党的信息,从此他们被关进而无情和黑暗的铁牢里面,开始了无尽悲伤黑暗的生活。

这本书里,我最欣赏的人物便是“小萝卜头”了。小萝卜头是原名叫宋振中,他并不叫小萝卜头,只是因为他的长相:上端脑袋大,下面身子小,活像一个小萝卜。所以人们给它取了个小名字——小萝卜头。

他天资聪颖,仅仅十四岁便自学了三种语言,还跟着老革命战士一起在学习,即使在黑暗的牢里,他也不忘天天认认真真的读书写字,这种精神值得鼓励。但是最残酷的敌人并没有放过一个无辜的孩子,他最后跟着他的母亲走向了敌人无情的屠刀之下。

而这本书中也有一个反面角色——甫志高。他原来也是共产党人,因为他犯了严重的组织纪律的错误,被上级批评了几句,那天晚上他满心不高兴。酒后误事遭人跟踪,他为了保命就投降了敌人。这是一种非常可耻的可耻的做法,他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抹上了黑色的一笔。而他结局很悲惨——痛死敌人枪下。

只有矢志不渝、坚贞不曲忠诚党的人,才能光洁的死去,而他们——遗臭万年。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这本书,虽然没有多么绚丽的环境及景物描写,而是如同画卷一般,朴实而深沉的平铺开来,让人们直观而真实的感受到那一个时代的辛酸风雨,以及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用自己的知识和自己的文化装点祖国的每一点土地,让他们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篇11:红岩革命烈士诗歌

暴风雨中的海燕,

迎接着黎明前的黑暗。

飞翔吧!

战斗吧!

你——

骄傲的海燕!

……胜利的花朵,

在烈士的血泊中蓬勃开放。

去年今日——

满天乌云弥漫在祖国天空,今年今日呀,

人民的队伍早已飞渡黄河, 扫荡着敌人的残兵败将。

不会等到明年的今天,解放的红旗呀,

将飘扬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飘扬在你的墓前,

飘扬在这黑牢的门口!

后代的人们,

将从不朽的烈士碑上, 记着你光荣庄严的名字: 中国共产党员

人民解放军战士

——龙光华!

竹签子钉进每一根指尖,

凉水灌进鼻孔,

电流通过全身……

人底意志呀,

在地狱的毒火中熬炼。

像金子一般的亮,

像金子一般的坚。

可以使皮肉烧焦,

可以使筋骨折断。

铁的棍子,

木的杠子,

撬不开紧咬着的嘴唇。

那是千百个战士的安全线呵!

用刺刀来切剖胸腹吧,

挖出来的——也只有又热又红的心肝。刘思扬

严刑拷打算不了什么, 竹签子是竹子做的, 而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的。 江雪琴

看看看,惨惨惨!

靠着洋人打内战!

拖拖拖,骗骗骗!

政府耍的啥手段?

重庆学生大团结——

我们来个大请愿!

耗子过街,打打打!

背时政府,垮垮垮!

咚狂,咚狂,咚咚狂!

看你娃娃怎下场?

“美国爸爸唷!

快——帮——忙!”

吼声才过, 又是一阵狂风似的呐喊: 刽子手,你莫慌,我有骨头你有枪!

不怕特务枪和弹!

学生你总杀不光!

一个倒下去,

万个紧跟上!

啦啦词

特务,特务, 死笨牛,学生倒水有自由,

你有枪杆我不怕,

天生一副硬骨头。

特务,特务, 丧家狗,老板垮了台,

你往哪里走!……

就义诗

同志们,听吧!

像春雷爆炸的`,

是人民解放军的炮声!

人民解放了,

人民胜利了!

我们——

没有沾污党的荣誉!

篇12:红岩革命烈士诗歌

我宣誓——

不怕风暴,

不怕骤雨的袭击!

一阵火,一阵雷,

一阵狂风,一阵呼号

炙热着我的心;

脑际胀满了温暖与激情。

我宣誓——

爱那些穷苦的、

流浪的、无家可归的、

衣单被薄的人民;

恨那些贪馋的、

骄横的、压榨人民的、

杀戮真理的强盗。

我宣誓——

我是真理的信徒,

我是正义的战士,

我要永远永远

篇13:缅怀革命烈士 传承红岩精神

2012年7月18日,由学院政治部牵头,全体官兵220人沿着蜿蜒的山路,行军抵达“渣滓洞”、“白公馆”旧址,缅怀革命先烈,学习红岩精神。

墙上的一张张图片,陈列的一件件刑具,无不述说着这里黑暗的过去,国民党时期,这里是关押和杀害革命志士的人间地狱。著名共产党人罗世文、车耀先、江竹筠,爱国将领杨虎城、黄显等均在这里惨遭杀害。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政权撤离大陆前夕,对囚禁在这里的300多位革命人士实行集体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一二七”大血案。

追思先烈忆音容,泪洒芙蓉碧血红。豪气犹存人不见,云天万里恨无穷。烈士们虽然已经远去,但是红岩精神传遍神州大地。红岩精神是无数革命志士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英雄史歌,它有无比高尚和深刻的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为谋求民主自由和幸福生活无私精神。红岩精神蕴含了先烈无比崇高的革命理想。先烈们为了解放受苦受穷的劳苦大众,为了将中国变成一个独立富强的新中国,怀着纯真热切的革命情怀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即使知道全国即将解放,反动派即将实施大屠杀,也不愿屈膝投降。他们真正抛却了一己私利,是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而奋斗。

篇14:站在红岩革命纪念馆的门口

天微微亮,霜露凝重,很凉。等在昏黄的灯光下,我们一起出发,向着那革命的圣地,向着先烈们曾经奋斗过的地方,进发。一路平安,顺利抵达。

沿着长长的阶梯走上去,便看见红岩革命纪念馆的大门,比想象中要壮观、崭新。我一直都以为他是从那些年代一直保存下来的,衰颓,凌乱,能直指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再现那个年代的沧桑巨变。然而,这毕竟是纪念馆,是这个时代赋予另一个时代的崭新意义。所以便是崭新的,现代化的。

站在红岩革命纪念馆的门口,就像站在回忆的转轴上,站在历史的暗流中,心情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门前的那一副巨大的浮雕,各位领导人栩栩如生的站立在那里,站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红岩”两个血红的大字,恢弘的刻在岩石上,触目惊心的出现在我们眼前。

跟随导游平稳的步伐和亲切熟悉的解说声,我们又重温了一遍抗战时期重庆的历史。那些古旧的吊脚楼,那贫瘠的土地和那不富裕的人民,都在我们眼前重现。那些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他们有的未曾留下只言片语,有的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有的为重庆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正因为有了他们,才迎来了重庆解放和富强的曙光,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接下来参观了饶国模同志的故居,踩在革命先辈铺就的青石板路上,每一步都格外小心翼翼,生怕一用力,惊扰了他们的英魂。屋子内的一张张黑白老照片,记录着这位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伟大女性的一部分。通过这些图文并茂的记载,我们多多少少的了解了一些她们那些年的而艰苦生活,以及她为党所做出的贡献,其实伟大无需修饰,也不可形容,伟大就是她自身!

随后我们来到当年先烈们的办事地点。房屋以灰暗为主色调,主要是为了躲避轰炸,但却简朴而不失庄严。屋内的陈设一如当年,虽然陈旧了许多,但摸样还在,仿佛还可以看见诸如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在这里生活过的痕迹。印象最深的便是传达室的那扇门,在楼下的屋内与楼上的屋,联通可以避开敌人耳目传递信息,这是何等的智慧与胆量啊!在条件如此艰辛的情况下,他们从未放弃努力,放弃斗争,因为他们都有一个梦想,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全国人民的幸福生活。

最后,在所有学员一同朗诵的《红岩颂》中,我们结束了这次短暂而有意义的观摩学习。我想,那琅琅的读书声,一定会像熠熠生辉的红岩精神那样,永远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间!

11106040105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单、双脚跳课教学设计”下一篇:北京高考专题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