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学生能力

2024-06-03

评价学生能力(精选10篇)

篇1:评价学生能力

发挥评价功能 培养评价能力

西河中心小学田莉莉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

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学生在数学

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不断的学习、探索、实践与研究中,我有如下感受与体会:

当学生顺利地回答对问题时,而我们仅仅简单地评价学生

“真聪明”,会让学生感觉我能解决问题是因为我是聪明的,我可以不经过自己的努力要知道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许多与生俱来的特质,比如相貌、气力、智商等,许多人总喜欢夸奖孩子聪明、漂亮,这样的表扬、赏识对孩子是极为不利的,因为孩子多是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发展自己的。我觉得赏识应该着眼于受表扬者个人的劳动和努力,着眼于受表扬者今后的发展,否则,就会产生错误的导向。

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常常采用“提供信息”“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思索中发现问题或规律,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然而我们经常遇到学生的“发现”或是在 “发现”过程中认识的矛盾冲突。对于比较会发现问题的学生,我们可以说“提得非常好!很深刻!这说明你的观察十分敏锐!” “你很会发现问题,是个有思想的孩子!”“你的问题真精彩!你一定观察得很

仔细吧!” “„学贵有疑‟,问题是思考的产物,你们的问题提得很好,很有质量,这是善于思考的结果。” “我从你们的提问中,看到的是思维的火花,非常灿烂,与其说是我在教你们,不如说是你们在教我,你们的学习能力真是在提高。”对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的学生,我们可以说“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说明你有独立的思考!”“对和错同样重要,是争辩使我们更加明理!感谢你们勇敢地坚持自己的观点,陈述自己的理由!”一个学习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时,教师给予学生具体的评价,让他们清楚自己的看法为什么是正确的或者为什么是错误的,在评价的过程中也在引导着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开发自己的潜能。在《乘车》一课的练习设计中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有17个人要乘车郊游,提供两中车型,夏利车每辆可乘坐6人,面包车每辆可乘坐12人,如果让你来租车,你打算租几辆车?思考之后学生们积极踊跃汇报自己的方法。有两辆的,有三辆的,有四辆的,还有六辆的。我见此情景没有急于进行批判,而是接着问学生:你能不能具体设计一下租车方案,每辆车都打算坐几人?学生独立思考后纷纷回答出自己的设计,(我进行简单板书),接着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观察:“你们的方法可真多!这么多种租车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更合理?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学生的谈论与争辩中,合理的分配方案便脱影而出,在对比中学生们很快发现了既经济而有实惠的租车方案。(这里我没有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是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提出一个指向学习策略的问题,促进了学生作深层次的思考。)新课程倡导教师成为“促进者”,起内涵在于通过准确的评价,指导学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新课程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那么我们就不能忽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我们要改变观念,努力地从学生被动评价变为主动评价,从外在的形式转化为内在自然流露。教师在学生有疑问、有争议的地方,不要急于评价,而是多多地把球抛给学生:“你是怎样想的?”“你自己的感觉如何?”通过这样的鼓励,把评价的主动权让给学生,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辩能力和自我评价水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矛盾冲突中,善于展示自己,欣赏别人。有怎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怎么样的课堂教学评价,而课堂教学评价没有固定的形式,唯有不断锤炼,才能口随心愿,才能正确表达我们对新课程理念的领悟与思考,才能实现新课程评价的教育意义。

篇2:评价学生能力

宝鸡高新区天王镇八庙小学 关建勤

长期以来阅读都被认为只是接收信息的单向活动。评价单一,缺少互动,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产生厌倦的情绪,从而影响阅读能力的发展,导致阅读能力低下。究其原因之一,是以往的评价偏重于学生的终结性考试成绩,而忽视对学生阅读学习过程的评价激励。不当的评价导致学生失去了阅读的热情和兴趣,也失去了阅读的动力,可见评价影响着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有效的评价应该是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而不是让学生感到评价是索然无味的学习压力。我们应把评价发展的意识贯穿于阅读教与学的过程,以发展眼光看待学生的阅读学习,不但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动机,还要发展学生阅读能力,从而真正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跃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以评价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是《课标》中评价的基本理念。发展性评价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学生阅读能力发展性评价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功感。”适当的评价则可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促进学生对阅读的喜爱。评价有效,还能加深学生对阅读的理解,达到预期的 发展效果。学生体验到成功,在各自不同层次上感受到肯定和鼓励,有了学习兴趣就会渴望下一次的阅读实践。

发展性评价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突出学生个性的健康持续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从而让评价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和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首先要先了解阅读的心理过程。心理语言学家认为:“有效的阅读并不信赖于对所有语言成份的精确辨认,而在于能否用输入信息中尽可能少的线索作出准确判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学会多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评价应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新课程评价改革的基本理念。发展性评价要求使用多种指标,从多种渠道,如学生本人的自我评价、学生相互之间评价或组际间的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教师的评价具有权威性,教师应是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点拨者。教师的作用重在激励。评价在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创新的同时,还应涉及并启发学生的学习方式,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帮助学生运用各种途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提高阅读能力。

篇3:高职学生能力评价小议

一、高职院校学生评价的现状

现有的高职学生评价还有许多不足: (1) 重知识轻能力评价。在过去的学生评价中, 只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业情况等进行评价, 忽视了学生的能力的评价。 (2) 重结果轻过程评价。评价往往是静态的, 没有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 (3) 重教师轻学生评价。评价主体往往都是教师,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4) 评价方法单一, 过于强调量化评价, 对质性评价不够重视。

二、高职学生能力

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笔者认为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具体由职业能力、关键能力和学术能力三部分组成。

1、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它是个体在新的、变化了的工作环境或问题中合适地、有效地综合运用知识、技能、个性品质和理解力的整合。职业能力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 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1) 专业能力, 是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和与其相应的知识, 是符合某种专业活动要求的一些特殊能力的有机结合。是最基本的生存能力, 是劳动者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2]

(2) 方法能力, 是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 是指人们独立学习, 获取新知识、技能的能力, 它是基本发展能力, 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的技能与知识、掌握新方法的重要手段。

(3) 社会能力, 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 它既是基本的生存能力, 又是基本发展能力。社会能力包括人际交往、公共关系、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等。

2、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是指一种可迁移的、学生今后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通用能力, 它超出某一具体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 是适应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工作变化及岗位转换等必须具备的能力。[3]关键能力包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推理判断能力、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

(1) 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是指不断的获得新知识和掌握各种新信息的能力。在当今的信息社会, 只有具备了获取新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才能提高业务水平。

(2) 抽象概括能力:就是把比较复杂的事物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出来, 对事物的共同特点加以归结。

(3) 人际沟通能力:是提高理解别人的能力和增加别人理解自己的可能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 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 人际沟通能力显得尤其重要。

(4) 适应环境能力:是指对工作岗位、环境和任务等的适应程度。只有适应能力强, 才能很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5) 团队协作能力:是指在团队中与其他队员协调、合作各尽所能来互补互助以发挥最大效率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 需要有很强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6) 解决问题的能力:指运用相关知识, 分析判断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 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术能力

学术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语言能力、判断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是学好学科知识所需具备的能力, 是进行其他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就是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是指人们在正式学习或非正式学习环境下, 自我求知、做事、发展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智力开发和职业生涯发展。

语言能力:指语言的思辨能力、说话的表达能力和在语言交流中的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人际交往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推理判断能力:是指对问题的理解、判断和评价的思维能力。只有具有推理判断能力, 才能少走弯路。

数学运算能力:指各种计算能力, 包括运算的速度、精度、方法等方面。

三、高职学生能力评价

1、多元化评价。

能力评价是多方位进行的, 既包括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又包括评价方法的多元性。评价主体由学生个人自评、学生之间互评和教师评价构成;评价方法多元化, 指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过程性评价。

评价时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评价过程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 充分收集过程信息。从重视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向重视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转变。

3、发展性评价。

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 进行学生能力评价时必须坚持以发展的眼光, 不但要考虑到学生在校期间的能力培养, 还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评价手段、方法和制度应随着学校内部条件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

4、实用性评价。

能力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必须具有可操作性, 简洁易行, 考核标准可以分解为一定的量化指标, 能够用这些指标客观定性和定量评定学生的能力, 容易实施。

参考文献

[1]刘海民、李伟言:《析知识能力素质》, 《中国教育报》2002-3-13 (3) 。

[2]李东岩:《五年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职业能力评价》, 《中国培训》, 2007 (5) :19-21。

篇4:高职学生语文能力评价方式

一、学习行为习惯的评价

乌申斯基说“习惯是教育力量的杠杆”。叶圣陶先生也认为学习的最好方法是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习惯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对学习活动及结果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因此,评价学生基本语文素养是否初步形成的标志是学生是否拥有自主学习语文的意识和学习语文的好习惯。我们从学习准备、上课听讲、工具书的使用、作业完成、资料积累、古诗文背诵、读书札记等方面评价学生,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学具的习惯,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的习惯,书写整洁美观的习惯,勤翻工具书的习惯,读课外书的习惯,每周一诗的背诵习惯。

二、自主合作学习的评价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建立互动合作、自主探究的新型课堂关系,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对学生自主合作素养的评价,应从学生是否注重与同学间的交流、是否主动思考、提出疑问、是否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并就所讨论问题提出自己看法、是否与其他同学共同完成自主互评、认真负责等方面来设计评价指标,引导学生在讨论、质疑、合作中学习语文,在自主探究中引发语文学习兴趣。

三、阅读、写作的评价

阅读是学生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形成语文能力的基础。写作是学生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表现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教师可推荐课外读物读,学生自主选择课外阅读材料。学生能够摘抄阅读材料中优美的、有启示性的语句,能对文章作一点赏析、提出疑问。坚持课外练笔,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良好的习惯。

就语文知识素养而言,它包括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就语文能力素养而言,包括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和认识能力、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能力发展的状况,主要是以考试方式来评价。针对“一卷定优劣”的不合理,首先我们注重在考试中加入听力测试的成绩,并且在命题和要求上,注重学生个性的差异,注意在参照教材的基本要求上,适当向课外延伸、向生活延伸。这样,能够比较客观的评价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概况,能够较有效地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形成;其次,引导学生对“知识与能力”的发展情况尽心梳理、总结、反思。每一次测试后,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自信,“我最自信的题型”、“我最喜欢的题型”,等等,这些均能让学生找到自信的源泉。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失误,检查自己的预习、上课、复习、课外学习等各个学习环节,找出优点和不足,最后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建议。这样,要想获取高分,必须重视日常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日常语文能力的培养。

四、学生综合性语文学习评价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对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要求,它是学生语文素养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将所学知识综合利用的一个表现,更是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体现。对综合性语文学习的评价是基本语文素养形成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每学期教师需要向学生推荐综合性学习内容,例如,办班刊、小报、个人文集;组织班会,写好串词;参加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写出调查报告;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为家乡的景点写解说词;对同学、家乡、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能收集资料,写出一点研究性文章,等等。教师对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一是看能否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二是看在活动中能否有新的创新,能否发挥个性特长,三是看学生能否与他人合作,积极为完成活动献计献策,共同完成活动。评价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探究问题的意识、有创新思想的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让学生有自信心,有成就感。

参考文献:

[1] 唐晓杰.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篇5: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对一个人的评价,包括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所谓自我评价,就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力、素质、水同等高低优劣程度的评判。公道的自我评价对于调整一个人的焦虑程度和动机、志向水平,进步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和焦虑程度、动机、志向水同等非智力因素类似,自我评价并非越高越好。自我评价的高低与学业成绩的优劣之间的关系,在临界值出现之前是正相关——即自我评价越高、学业成绩越好;但当自我评价超过了某个临界值以后,自我评价越高、学业成绩越差(即为负相关)。进步自我评价能力,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要调高自己对自己能力、素质、水平的预期,而是进步自己对于自我素质、能力高低的评价“度”的把握能力。

一个人自我评价过高,往往会低估了自己的对手,低估了自己所面临的困难,低估了任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造成思想上的麻痹和松懈,造成“战术”上的草率、造成轻“敌”思想,“把老虎当作兔子打”,结果自然吃亏的是自己。

学生刘××,自我评价颇高,经常渺视自己的同学和对手,还口出狂言:自己是不想好好的干,要是有别人一半的努力,当时全级第一名的同学也不是他的对手。这话不巧被人传到了老师耳朵里,老师找到刘××,用“激将法”激他——非要让他证实给自己看看,同时也提醒他别低估了对手。后来的事实证实,这个学生的确是聪明的,通过不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成绩很快从中间前进到了十几名,但在这之后,他却发现自己的努力几乎没有任何的效果,甚至时有反复,一度起了辍学的动机。后来,这位老师帮助他认真分析了自己的优缺点,引导他调整了自我评价,刘××终于学会了认真和踏实,后来成绩稳中有升,顺利实现了升学的愿看。

假如说自大狂妄的心理经常是由过高的自我评价引起的,那么自卑心理就往往是由不良的自我评价导致的(他人太多的不断重复的负面评价也可以使得一个原本自信的人变得自卑)。有句话说得好:“狂妄者有救,自卑者无救。”自卑心理会使我们的学习产生心理内耗,从而大大降低学习的效率。在学习实践中,成绩最优秀的人,往往并不是那些最聪明的人,而是那些踏实、勤奋而又比较自信的人。

篇6:小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评价的主人,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评价,学生的 表现好与否学生只有从老师的评价中才能感知到,事实上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了解的是最全面的,最清楚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也尝试让学生互相评价,表面上看让学生参与了评价,但具体如何评价,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大部分学生不能给自己一个准确客观的评价。有人认为:“小学生年幼懵懂无知,心理尚不成熟,没有自我辨别能力,自我评价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空中楼阁。”我不认同这种观点,小学生虽然年龄小,心理也不成熟,但作为老师的我们可以唤醒、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如果我们还认识不到这点,仍然采用“专制”式的评价方式,势必会阻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这样家长也不能更好的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对学生而言,学生对自己没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评价,就不会在学习和心理方面有着良好健康的发展。再加上教师不重视小学生的自我评价,更谈不上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所以导致了大部分学生自我评价意识比较单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评价的方式不科学,评价的结果不恰当。而自我评价能力已经成为终身学习必备的能力之一,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探究小学生的自我评价体系,构建合理的自我评价模型,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自我评价的小主人,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自我评价中来,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评价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和重点

(1)、低年级学生自我评价意识不强,对自己的评价主要建立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范例的形式让学生形成初步简单的自我评价能力。

(2)、中年级学生以单元学习自我评价,主要从学生自己的角度出发,侧重于情感体验、合作能力、自编习题、自改习题进行评价。

(3)、高年级学生以单元学习为主并对全册进行自我评价,侧重于情感体验、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合作能力、自编习题、自改习题、自评习题等方面对自己或他人进行评价,通过评价,使学生对自己(他)在单元(全册)上的表现有及时的评价和反思,为学生指引努力的方向。

三、研究的思路、过程和方法

1、明确目标:是指高质量自我评价活动的重要导向,是学生自我评价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师在可能的条件下,帮助不同层次学生确定关键的或阶段性的自我评价目标,以确保学生自我评价效果。

2、制定标准:根据学生自我评价目标制订自我评价参照依据。在制定标准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相关领域进行合作有助于学生内化自我评价标准,使学生感受自己在自我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3、进行反思的活动:学生直接参与反思活动,通过直接自我评价和间接自我评价两种途径进行反思,真正达到完善自我、促进自身发展目的。

4、信息反馈: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学生通过这一反馈机制,进行有效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并及时、不断地通过交互性的反思活动,调节自身现状和标准之间的距离。

5、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调查研究,文献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

四、主要观点和创新思想

以小学数学活动为载体,在教师引导和范例指导中找到适合低年级学生的评价体系,侧重于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学习效果和作业效果的评价

五、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4.1~2011.6.11)

1、分析存在的问题,做好前期工作。

2、广泛收集资料学习有关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文献资料。

第二阶段:初步实施阶段(2011年9月1日~2011年10月31日)

1、针对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调查报告,了解目前低年级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情况,为后面方案的实施做好准备。

2、边实验边思考,边学习边总结,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

第三阶段:正式实施阶段(2011年11月1日~2011年12月22日)本课题研究重点是针对一年级二班的学生,与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参照对比,重点着眼于引导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课堂学习效果、作业效果等方面的自我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心理品质的形成,推进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和活动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设计“学生评价手册”在教师的引导下,坚持让学生每天进行自我评价。

第四阶段:总结鉴定阶段(2011年12月30日~2012年1月10日)整理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总结报告及有关论文。

六、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小学数学自我评价的内容

一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不能有一个正确的判断,作为教师我们自己必须确定好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几个方面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和能力的自我评价

知识和能力的自我评价包括在学习新知识过程对知识的理解的自我评价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自我评价。当一堂新课结束时,老师要留给学生反思的时间。如: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听明白?。如果每节课都让学生及时进行自我反思,找出学习中的不足,及时查漏补缺,长期这样坚持下去,学生就会对自己的知识理解的掌握非常清楚,对照教学目标及时找出差距,让今后的学习中更有针对性。

目前在教学中我们初步尝试采用“课堂出示教学目标”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做到心中有数,老师在知识讲解和反馈中不断了解学生的目标达成度。

篇7: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

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白石岭小学 戴胜利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评价要全面具体,应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学习的态度、情感、意志、习惯等进行综合全面的纵向评价。评价要正确使用评价的技巧和评价方式。

一、学生自主学习评价的技巧

新课标要求“评价要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很多小学生往往把老师的话当“圣旨”,因此老师的评价更具有意义。事实也是如此,一句赞语比任何苦口婆心的说教和任何暴风骤雨般的责备与批评都更具力量。一个班学生的智力、品德、个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很大差异,作为教师对有差异的学生应当给予不同的鼓励,既要赞誉鞭策优秀生,也要肯定、鼓励中等生,更要宽容激励后进生。

1、讲究语言艺术,避免千篇一律。教师评价学生,如果经常只说“不错,很好。”时间一长,学生就没有了新鲜感,评价也就失去了作用。教师应抓住学生的不同特点,力求给学生一个准确、恰当的评语,避免千篇一律。如,对待学习有起色的学生,就对他说:“你确实进步了,老师相信你今后会做得更好。”对作业书写不认真的学生说:“你的本子保护得好,如果字写得再漂亮点那就更好了。”对有创意的学生说:“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说得太精彩了。”在评价语中还可以评价出孩子巧妙的学习方法等等。针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评价,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用语更要慎重,做到既不伤其自尊,又能指出不足,使他们能扬长避短,发展特长,张扬个性,快乐健康地成长。

2、重视形体表情,增强亲和力。在重视语言性评价的同时,更应该重视非语言式评价。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夸奖的手势、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抚摸等等,这些无声的评价是发自内心的,将牵动着学生的心,这是一种被评价者最容易接受的评价形式,它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例如,上课时,一名同学回答问题完整而且声音洪亮,向他微笑,给予肯定。一名同学帮助学困生,摸摸他的头,给予鼓励。一名同学胆小,说话断断续续,向她投以肯定的目光,表示相信你能行„„不要怜惜这小小的举动,不要吝啬你真诚的评价,它会拉近你和学生的关系,便于更好的教学。

3、巧用延迟性评价,给学生进步的权利。由于学生所处的具体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之间在学习的发展上必然存在着差异,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语文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应达到的目标。比如学完一个主题单元后,有的孩子还没有完成识字任务或对自己达到的目标不满意,他可以申请延迟评价,等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再达到目标。这种评价的目的是把进步的权利交给学生,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一次、二次、三次甚至多次测试帮助他们找回了自我,树立了自信,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同时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促进了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二、学生的自主评价

“评价应突出发展、变化的过程,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积极主动的态度”。新课标实施后,在合理的评价激励下,学生不断向着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的方向发展,并逐步让评价成为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环节,促进了学生形成自我教育、自我进步的能力,从而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1、自我评价。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因此,让学生自己参与到评价中来,不仅要养成评价自己和评价别人的习惯,更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不管是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在阶段测评中,要多给学生提供自评的机会。如学生进行学习自检,可设计“自我满意度”的评价,用不同表情的脸(有大笑的、有微微笑的、有皱着眉头的)的图案来表示。总之,作为教师应促使学生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使他们能在自我评价中,坚定学习的信心,体验成功,学会自我肯定。

小组评价。学生朝夕相处,相互了解,所以学生之间的评价,能很好地反映出学生在学习中的细微变化。借助学生之间的评价,教师可以加深了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感态度的变化和能力的形成。但是,鉴于低年级学生评价的能力较差,可以设计《评价表》,用这个办法引导学生用最直观的方法去评价其他同学,在评价别人的同时也和自己比较,学习别人的长处,使双方受益。

评价内容可包括:认真倾听、积极发言、提出问题、认真思考、愿和他人交流、会欣赏别人、作业书写等,每个项目都用一种颜色表示,这几种颜色就组成了一棵七彩的果子树。如果学生在语文课上有哪一项表现突出,就把其中一颗相对应颜色的果子贴在树上,评价表每周一发给学生,每天由小组成员在学习中互相观察,共同评价。

3、自己设计作业。作业是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长期存在,它也是我们教学创新的一片广阔天地。以往作业一向是老师布置的。我尝试改变教师居高临下布置指令性作业的局面,让学生也当一回“老师”,为自己设计作业。

“自已设计作业”使老师与学生间的关系更为平等、民主、和谐,学生课外学习的热情更为高涨。大大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篇8:评价学生能力

针对理论和实践上在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方面的缺失与需求,20世纪80年代,比格斯和科利斯等[2]提出并发展了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SOLO分类评价法。SOLO为“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首字母的缩写,即“观察到的学生学习结果的结构”。它是基于对学生在解决学科问题时的表现提出的一种描述智力发展的一般性框架。在分析大量学习领域中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后,发现学习者的反应一致地表现出循环出现的结构复杂性层次增加的一些水平。这些水平能够更好地描述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关注他们能力发展(见表1)[3,4]。

20世纪90年代末期,SOLO分类评价法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并被运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上。较之传统的过于关注知识的评价,SOLO分类评价法更关注学生的思维结构和能力水平, 表现出过程性评价的优势:第一, 关注学生认知过程,而不只是认知结果,认为描述学习发展和认知结构的最佳方法是分析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即对刺激问题的回答),根据其反应推测其内在认知过程的结构,分析其对数学问题的深层理解。第二,关注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反应以及理解的质量与本质,重视从教学实际中总结学生反应的共同特点,与教学有更直接的联系。

现在,它在教学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SOLO分类评价法描述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把对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深入质的层面。利用SOLO分类评级法描述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题目设计上,即命题者针对某一内容,如何编制出符合SOLO各个水平的题目让学生作答。这些题目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反映出自己的思维层次和水平。二是对学生答案的分析上,即利用SOLO分类评价法根据学生的具体作答情况分析其思维层次。

一、编制数学试题

利用SOLO分类评价法编制数学试题,不仅要力求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且要使试题有较好的区分度。对开放性问题的编制,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能按照由低到高的层次设置问题,由浅入深,使问题符合SOLO分类评价法所描述的思维能力特征。对一些客观题的编制,可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选项,区分不同层次学生的反应水平。对一道比较好的客观题, 应能做到从学生选择的选项中分析他们的不同反应水平,但较之开放题仍有一定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将SOLO分类评价法应用于数学题目编写过程,应尽量避免类似“你思考了吗”这样的问题,因为学生的非常合理的反应是回答“是”或“没有”。本文会结合具体例题进行讲解。

例1如图1所示,这是某商场8月各品牌电视机的销售情况,请根据图中情况回答问题。

(1)哪种品牌的电视卖得最好? 哪种品牌的电视卖得最差?

(2)a、b两种品牌电视机的销售情况有何差异?

(3)请描述8月电视机销售的整体情况。

(4)请为该商场制订9月的进货计划。

对于问题(1),学生通过读图可直接得出答案,发现品牌f的销售情况最好, 品牌c的销售情况最差。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只需要考虑数的多少或柱状图的高低,所以属于单一结构水平。对于问题(2),学生首先需要确定两种品牌的销售量,再通过减法运算得出最终结果。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考虑两个量,将其进行比较,并不需要整合题目中的所有信息,属于多元结构水平。而问题(3)则需要学生对整月的信息进行整合,但这种整合仍停留在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上,属于关联结构水平。问题(4)指出的制订9月销售计划,不但需要学生对8月信息进行整合,也要对这些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基本信息进行归纳、抽象、概括和推理,预测发展趋势,属于扩展抽象水平。SOLO分类评价法是要通过测试题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同程度及学生能力所在的不同水平。

本题主要利用选择题的形式来体现SOLO分类评价法的思维层次,这一思维层次主要体现在四个选项中。这道题不难,但其要考查的知识点却是多个。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学生要考虑多个信息,属于多元结构水平,是选项D的反应;选择选项A,属于前结构水平,表明学生基本没有理解题意,是胡乱猜测。通过选项B的反应,可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将化成,而选项C的反应则会让人认为学生已掌握带分数与假分数的互化,能将化成所以可将选项B和C定为单一结构水平。对于选择题选项的设置,教师可通过口语报告的形式,收集学生对一道题目的各种反应,将发生频率最高的错误反应作为选择题的错误选项。

例3这是二年级的关于乘法口诀的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水平,分别通过四道题实现SOLO分类评价法的四个水平。

(1)算一算:2×5= 5×5= 7×5=

(2)妈妈要买5盒鸡蛋,如下图所示。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鸡蛋?

(3)我有5元钱,买了一架小飞机,现在还剩下3个5角钱,小飞机多少钱?

(4)下面是玩具店小玩具的价钱,你能提出一些乘法问题吗?算一算。

在第(1)道题中,学生只需直接计算,属于单一结构水平问题;第(2)道题,需要读图,看题找出解决问题的两个量,然后确定用乘法计算,会在具体运算中用到乘法口诀,属于多元结构水平;对于第(3)道题,首先要利用乘法算剩下的钱数,再用总钱数减去剩下的钱数,即小飞机的价钱。所以学生需要从问题中获得两条相互独立的信息,并将它们联系起来,属于关联结构水平;第(4)小题中要根据玩具单价,让学生提出乘法问题并计算,需要先抽象概括出乘法问题的基本特征,进行推理解决问题,属于扩展抽象结构水平。

其实,在一道题目中,并非要把SOLO分类评价法的若干水平都表现出来,这是因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阶段性。对某一特定年龄特点的学生来说,在一些知识点上并不要求他们达到最高层次水平,所以一些问题本身也只能考查一个或两三个水平。而且,教学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也需要循序渐进。此外,即使这道题能够考查四个思维水平,但难度会偏大,教师精力可能受限。所以,建议在阶段性评价中,在考虑学生认知能力所及范围的基础上,题目的检测范围应尽量涵盖更多的能力等级,但不必强求。

当然,针对某一内容领域的测查,等级层次可以通过一道题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一组题目体现出来。在具体的命题过程中,选择哪种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命题者要清楚知识点所涵盖的能力层次,意识到了解学生在学过某一内容后的能力发展水平是测评的一个重要目的。

二、评价学生的反应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解决方法和思路不同,思维层次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在题目上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他们在这一问题上所处的思维水平。利用SOLO分类评价法对学生的解答情况进行归类分析,可以很好地评价学生在这一知识点上的发展水平。

例4在方框中填上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请把解题过程写在下面。

(84÷42)×7=(84×7)÷(□×7 )

学生的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下面摘录各种水平的学生的反应。

(1)7,5,8等数字,没有给出解题过程。

(2)42,因为左边有42,右边也应该有;2,因为84÷42=2。

(1)的反应表明学生完全不理解题意或对这道题根本不感兴趣,不愿意作答,属于前结构水平。(2)的两种反应表明学生只考虑了等式中的部分数字。第一种反应,42,表现学生具有很低的“模式化”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二种反应,2,说明学生虽完成一步运算,但忽略了剩余部分,便给出答案。这两种反应表明学生能完成一些特定题目,像只需一步计算就能得出正确答案或等式两边的变化幅度非常小的题目。如:3+4=4+( ),这种能利用题中的一条明显信息便快速地跳到答案上,属于单一结构水平。(3)中的学生会采取一系列算术运算来减少等式的复杂程度,以求出答案。但在这一系列运算过程中,学生不能整体地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最终把自己弄糊涂了,得出错误答案,能够使用题中所包含的几个独立信息,但对问题的整体结构缺乏整合能力,属于多元结构水平。(4)中的学生会通过综合地运用一系列运算过程得出正确答案,属于关联结构水平。(5)中的学生首先对等式中的数字及算式的关系有整体上的认识,能把它归类到“分配”的类问题上,寻找一般化规律,即,从而立刻解决问题,属于扩展抽象结构水平。

篇9:学生学习能力评价小议

评价是考察学生学习能力的手段。评价不仅是最后的分数,还包括学习努力程度,学习的方法是否得当,学习效率如何,与自己的过去相比较的进步等全面情况。在创造性的思考中,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些稀奇古怪的、离奇的、或者不正确的想法,这时,我们教师必须正确对待“异想天开”,采用恰当的评价方式,注意客观、公正、热情、诚恳的态度,满足学生成功的心理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注意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一、注意评价的鼓励性

面对精彩的回答,我们要舍得“掌声”,但是在对学生进行恰当表扬的基础上,我们也应该注意否定学生错误的方法,切忌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立思想与人格的个体,其创造个性也是各不相同的。创造者往往是有奇异思想者,我们教师要永远保持鼓励态度,让学生能始终保持着向上的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同时,我们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时刻为学生的创新而精心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大胆展示自我,张扬个性。

二、注意评价的层次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生理、心理、社会性和学习环境的差异,我们教师要认识到这些差异并设法超越差异、缩小差异。我们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并分层次进行评价。我们对优等生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对中等生和基础较差的学生的要求则相对较低;同时,对评价的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应该注意坚持对学生给予鼓励时因人而异,做到赞誉鞭策优秀生,肯定、鼓励中等生,宽容、激励后进生。

三、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及教师评等多角度评价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评价学生学习时,应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而不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让家长等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

学生个体存在着差异,为了让每一个个体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群体中的优劣状况,有利于激发评价对象的竞争意识。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尽量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相互评价,以此增进学生间的多向交流,以利于取长补短,让学生进一步在与同伴学习的比较中认识自我。我们可让学生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如“你认为他做的怎样?”“好在哪里?”这样,既让更多的学生有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发挥学生互补的作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团结、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发展,在自我评估或互相评估中达到整合提高。同时,我们教师应该多用激励性的语言,用激励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篇10: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能力

长期以来,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是学校教育中和学生学习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人们往往注重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习惯于单凭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学生没有评价的权利,因而不能全面、综合的反映学生的发展程度。笔者认为,应大力加强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改善学习现状,提高学习效率,对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培养以及个性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正在全面推行的素质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强调学习的自我评价,对于信息环境下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及有效的学习有着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习的自我评价的含义、功能及意义

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是指学生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学习作出分析和判断,并对自身的学习进行自我调节的活动。学习的自我评价并不是随意性的、主观的评价,而要依据一定的标准。这里的评价标准主要指预先制定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学习的自我评价实质上是学习主体对自己学习意识和行为的反思和调控。

自我评价具有以下功能:

1.自我诊断的功能:学习者对照标准,对所搜集到的重要信息进行整理、处理的分析,就会发现,哪些方面有长进,需要加以巩固和发展,哪些地方不足,有待于改进。

2.自我反馈的功能:学习者依据评价结果,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计划,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确定自己的学习重点,不断促使自己校正目标,向理想的目标迈进。

3.自我激励的功能:学习者通过及时的自评反馈的信息,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它就成为调节学习活动的指路“灯塔”,在教师和同伴的鼓励和帮助下激发自身努力学习的动力。当觉得学习有成效时,学习者会从精神上产生动力和满足,增强信心,激发更高的学习热情。学习的自我评价对学生行为的塑造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它可使学习者学会善于观察自己,根据已定的目标考察自己的学习活动,养成随时评价自己学习活动的习惯。

二、学生学习自我评价的理论依据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类活动的目的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最困难的在于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如何真正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这就涉及到自我评价的问题。正如柏拉图所说的:“最先和最后的胜利是征服自我,只有科学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设计自我,严格地管理自我,才能站在历史的潮头去开创崭新的人生。”

现代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十分强调自我评价在教学以及学生学习中的作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谈到学生自我评价时说:“教师不承担全部评价的责任,而是鼓励儿童逐渐参与对他自己的实践成果作自我评价。”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认为:“学习任务的最有效形式,是那些具有某种内在反馈的形式。这种反馈不需要教师经常干预学习。换句话说,当学生为了看到他是在怎样进步和决定他下一步该做什么,而能够检查他自己的表现时,这样做就可以更好地促进学习。在缺乏某种强化时,学习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如果我们的目标是鼓励独立和自我教育,那么我们应当力争创造出那种具有自我强化潜能的学习环境。”(注:(美)林格伦:《课堂教育心理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56-457页。)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在解释其教学的反馈原则时特别强调学生对学习结果的检查,认为这是使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于学习过程本身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他还指出:“教师必须采取提供学习者最后能自行把矫正机能接过去的那种模式,否则,教学的结果势将造成学生跟着教师转的掌握方式。”(注:(美)布鲁纳:《论教学的若干原则》,《教育研究》1979年第5 1

期。)

近十几年来,教育心理学领域十分重视元认知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于70年代提出元认知的概念。他认为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识,其实质是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的反思和调控。元认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元认知知识,它是对认知活动的个体、任务、策略的知识;二是元认知体验,即与元认知活动相伴随的情感体验;三是元认知监控,即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积极地定向、调节、矫正,以期达到预期的目标。元认知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人类认识的自我调控问题。近年来兴起我自我调节学习的研究更是把自我评价看成是自我调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齐默曼认为,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方面积极参与到自己的学习,其学习就有了某种程度的自我调节,也就是自主的学习:在元认知方面,自我调节学习的学生能够对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计划、组织、自我指导,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

现代教育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育应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促进每个学生全面的发展。现代教育评价主张把被评者的自我评价作为整个评价过程的预评价阶段,注重将被评价者自我评价的意见与评价者的检查、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外部(教师、同伴、家长等)的评价最终还是要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起作用的。

三、学生学习自我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一)知识掌握的自我评价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应自评一下自己是否具备一定的知识,学习之后,可依据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对认知的分类,从记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等方面来评估自己对知识的学习情况。将知识点与目标得分率制成简易图表,就可一目了然地知道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不足。此外还可从以下几方向分析自己的情况:1.是否清楚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2.能否将新学知识和已有知识联系起来?3.能否对所学知识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4.能否在实际条件下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二)学习动力的自我评价

学习动力有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之分。自我评价表要对内在动力进行分析、判断。包括:1.学习目标是否明确?有无长远日标和近期目标?2.对学好各门功课是否充满信心?3.对所学科目是否何浓厚的兴趣?4.学习态度是否勤奋、认真?5.是否有主动积极的进取精神?6.有无战胜学习困难的勇气和毅力?7.学习情绪是否稳定、持久?等。

(三)学习策略的自我评价

1.是否有计划地安排学习活动?2.能否妥善安排学习时间?3.能否正确利用各种资料?4.能否与同学、教师合作学习?5.是否有预习的习惯?6.能否集中精神听课?7.能否及时复习当天的功课并完成作业?8.对发回的试卷是否能认真分析原因,拟定补救措施?9.是否有错题集?是否给自己出检测题?10.能否排除有关干扰,保证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11.能否选择并采用合适的学习方法?12.能否总结自己或借鉴他人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13.对学习或做事常回忆、反思吗?等等。

(四)学习能力的自我评价

学习能力的评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获取信息的能力:包括感知能力、阅读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等;

2.加工、应用、创造信息的能力:包括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口头的、文字的)、动手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等;

3.学习的调控能力:包括确定学习目的、制定和调整学习计划、培养学习兴趣、克服学习困难等;

4.自我意识和自我超越的能力。

自我评价的方法灵活多样,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与个体内差异评价相结合;还可采取写自我鉴定、写日记、写读书笔记、同学间相互提问、自我奖惩等方法。当然,自我评价最好能与他人评价结合起来,因为他人评价(如教师的指导性评价、同学间鉴定性评价)客观性较强,比较能反映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还能促进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形成;而自我评价由于缺乏外界参照体系,不便进行横向比较,主观性强,容易出现评价们高或偏低的趋向,甚至报喜不报忧的情况。但如果引导得当,评价者态度端正,自评也可能获得比外部评价更准确的结果。总之,自我评价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外部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提高自我评价的效果。

四、学生学习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学生学习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教师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评价榜样

自我评价往往以他人评价作为重要参照。教师的评价活动是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基础。学生通过教师的评价活动掌握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运用标准的方式方法,掌握评价结论的表述方式并积累评价经验。因而,教师的评价应为学生树立榜样。譬如教师对课文的评析、对一个问题或一节课的总结性评价、对学生的评价等,应做到全面、客观,重点突出,观点正确、鲜明、深刻,语言简洁、准确、有条理,使学生从评价角度、评价方法、评价观点、评价依据、评价语言几个方面学有所获。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积极进行梳理评价,检查作业、试卷,同学之间进行相互评价。

教师在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在回答“什么事情最难办”时说:“了解自己。”由于人处在特定的环境中,对自我的认识在很人程度上受环境的制约,因而人们对自我的认识也就存在局限性。心理学上有个“约·哈利之窗”,为他人了解自我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方法把自己的一切特性分成四部分,然后让人们逐个部分分析,最后得出一个全面的“自我”来。(见下表)

约·哈利之窗

自 己

他人 已 知 未 知

已知 自己和他人都了解的部分 自己不清楚但他人了解的部分

未知 自己了解但他人没注意的部分 自己和他人都不了解的部分

学生通过对约·哈利之窗冷静地分析一下,使自己对自己有个较为准确的认识,才能进行正确地自我评价。

2.帮助学生正确对待自我。帮助学生实事求是对自己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不要过高或过低评价自已。正确对待已取得的成绩,不要自我陶醉,停滞不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应从内心里接纳自己,鼓励自己,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确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正确把握自我与他人的比较

学习者可从自我与他人的比较中了解自己、评价自己。例如在课堂学习中,学习者应有意识地对教师的讲析、同学的发言从评价角度、评价方法、评价观点、评价依据等方面作一番对照,看看别人在哪一点上比自己站得高、看得远、讲得透,看看自己有没有独到的见解。

(三)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学习者应学会根据学习任务的要求,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所确定的学习目标最好是近期的、具体明确的、能够完成的,以便于目标的实现。而且,学习者应确定恰当的自我期望值。

(四)注重对学习过程进行小结与总结

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经常检查自己的思想、言行,学习者应通过自己检查作业、分析考试情况、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等,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实事求是地、科学地分析评价自己,逐步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例如,学习者完成作业后自己检查作业,找出错误并加以订正;同时作自我评价,谈谈满意什么,不满意什么,为什么。此外,通过自我分析,确定自己在最近阶段自我完善的计划、任务和目标。

(五)建立个人学习经历和成绩的学习档案

学习者可将被评过的作业、试卷,他人的建议,个人的感受以及自我评定的陈述累积起来,建立学习档案。还可自己备制错题集,自我修正,找出缺点所在,避免再犯同样的或类似的错误。通过定期的回顾,可以看到自己有待努力的不足之处,发展自我评价能力。

(六)进行正确的归因

学习者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后,往往要对学习的学习结果(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进行解释,这就是归因。而学习者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其后续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见下表)。学习类型 归 因 影 响

成绩好 成绩差 学习行为 自尊心自信心

追求成功 能力努力 努力不够 更加努力 增强

避免失败 任务难度低机遇好 能力差 碰运气 减弱

那种怨天尤人(把失败原因归之于客观因素)、自暴自弃(认为自己能力差,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济于事)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学习者应客观分析影响成败的原因,学会先从自己内部找原因,并尽量找自己可以控制的原因。

(七)培养和发展元认知能力

上一篇:物业员工绩效考核管理下一篇:社会工作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