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半秋散文

2024-05-21

闲话半秋散文(共11篇)

篇1:闲话半秋散文

闲话半秋散文

北方的秋性子总是那么急;北方的秋动作总是那么快;北方的秋步子总是那么大;北方的秋来得总是那么早。时值半秋;

那风却是阵阵的渐凉,这是一年一季的秋风凉。

那雨却是阵阵的渐寒,这是一年一季的秋雨寒。

那菊却是朵朵的渐开,这是一年一季的秋菊开。

那枫却是叶叶的渐红,这是一年一季的秋枫红。

那草却是片片的渐黄,这是一年一季的秋草黄。

秋风漫舞,舞的是季节的更换,舞的秋叶翩跹,舞的红叶的诉说,说的是一季的辉煌,一季的灿烂,一季的.故事。经历了春风,夏雨,秋阳。使之秋叶饱满丰盈,使之秋叶色彩变换。一改夏的茵茵的绿色,使之绿叶变为苍绿、老绿、浅黄、深黄、暗黄、浅红、新红、殷红,等不同色彩。使这些叶子苍秀的斑斓,烂漫的飘舞在秋阳下,飘舞在秋风里。给萧瑟的秋天增加了靓丽,使之色彩斑斓。

秋阳不是那么灼热,秋阳是温温暖暖的,秋阳是灿灿烂烂的,秋阳是明媚的…..我坐在秋阳里,我沐浴着秋阳,我沐浴着秋风,感知秋的温柔,秋的温暖。感知秋的沉静,秋的深沉。感知秋的丰盈,秋的收获。

我沐浴在秋阳里,静静的细数着过去的时光,那碎碎点点,那斑斑驳驳,那桩桩件件。渗透着多少朦胧,渗透着多少迷惑,渗透了多少凄楚,渗透了多少无奈。过去的时光,经历了多少沧桑,经历了坎坷,经历多少苦难。留下多少了难忘,留下了多少伤痛,留下了多少感动,留下多少了故事,在以后的茶余饭后里,任凭谁人慢慢的评说……

我坐在秋阳里,遥望前方的路,在秋阳下它金光闪闪,在秋风中它红叶飘飘,它开阔平坦的伸向远方……我会走在那里,走在萧瑟的秋风里,走在温温的暖阳中,走到冬。冬虽然寒冷,冬虽然萧条,冬虽然冰封。但是,我会加快脚步,走出凄楚的寒冷;走出无奈的萧条;走出凛冽的冰封。我一定会熬尽寒冷的冰雪严寒的,迎来春暖花开艳阳天的。

秋水是最清澈的,是最明亮的。走在江边上,看那浩瀚的,波光粼粼的江水,静悠悠的,清凌凌的,映在水底的天,是蓝湛湛的,云是白净净的,很美,很美……江水流淌着,流淌着,映照着岸边的长林古木,也映照着我凄楚的身影。捧一手清澈的秋水,洗一把脸吧,洗去我的哀愁,洗去我的苦难,洗去我的无奈。

秋声也是耐人听闻的,往往是由淅沥婉转到高亢雄厚的。欧阳修写秋声是:“秋声,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澎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秋声气魄之雄壮,气魄之震荡。看!风过长林,横扫秀叶苍枝,听那落叶萧萧,枝摇颤颤,其声如万马奔腾,战场鸣金。使之秋声铿锵而有力,浑厚而轩昂。风过水面,惊涛骇浪,水鸣草应,其声如大型乐团的交响乐演奏,琴鼓锣鸣。使之秋声节奏悠扬,韵律唯美。那是为明春铺垫好唯美的韵脚,使明春更是欣欣向荣,勃勃生机。

让我静静地,听听秋声的吟咏与诉说吧!吟咏曾经绿色葱茏的童话,是怎样的郁郁葱葱,是怎样炎热无比。诉说如今是怎样金碧辉煌的殿堂,经历了清清爽爽的秋韵,才有了,收获是怎样的果实累累。经历了阳光雨露,得其茁壮生长。经历了秋凉风霜,得其百果坚实,五谷成熟丰盈。

没有夏的炎热,花儿不会凋谢。没有秋的凉爽五谷不会饱满。秋是收获的季节,秋是成熟的季节,秋是喜人的季节。从秋声中我听出了,做人成长的道理,只有经历了狂飙巨浪,才能到达辉煌的彼岸。只有经历风霜冷雨,才能使人催化的成熟些。

篇2:闲话半秋散文

秋,悄然过了半季,一个月没有下雨了。路边的树不知是久旱的缘故,还是真的到了落黄的季节,树叶儿在绿的主色里依稀可以看到老秋的痕迹。

过了半秋,心有些恍惚茫然。不为别的,只希望秋的景更加圆润一些,秋的色更多一些鲜活明艳,这样的秋才是丰盈的充实的。于是,我在干涩的秋风中呼唤着雨的来临,以此来洗涤尘埃落满的金枝绿叶。

晚来的风,在夜幕的遮掩下悄悄地吹动起泛黄的树叶,夜云拉下了宽大的天帘,将残缺旧黄的下玄月深深地挡在九霄之外。

透过单薄的窗户,悉悉索索的声响,似有似无的,在窗外鸣响。雨,终于来了。

一个人蜗居在室内,倚着床榻,关了灯,闭上眼睛,听着莎莎的雨声,有一种惬意的感觉。那轻盈的旋律如妙手轻弹的天籁之音,飘越宁静的夜空,在耳边流连。这样的夜晚,除了雨声,屋里的我,仿佛再也没有别的东西。雨包围着我,我的身心在雨的世界里沉醉。

雨声渐渐大了起来,雨滴滴落在树叶上,河沟里,草丛中,路面上,发出不同的响声。眼前似乎浮现纤纤玉手挥动轻盈的水袖在雨中翩翩起舞,时而欢快,时而婉约。这半秋的雨,如一首配乐的诗在夜幕里沉吟,不由得起了诗兴。

秋来雨轻盈,夜落几人知。

风起翩翩舞,绿叶处处湿。

西窗听轻曲,东阁夜睡迟。

此时不常有,可否随意痴。

秋来,风起,雨声急。和着丝丝的清凉,牵动着枝头青葱的绿色还有心中不舍的秋意。秋,你能否慢些走,让这深情的雨,洗去一秋以来的疲惫,丰盈干涸的荷塘。

雨过半秋,秋的丰韵愈发浓郁。就连大雁也忘却了南飞,桂花尚未盛开,秋菊依旧羞涩,还有许多令人心动的念想。这一切似乎都在等待着仲秋的雨的洗礼,驻守着心灵深处那一份眷恋,如同待嫁的青眉不愿离开依恋已久的故土。

绵绵的秋雨飘落了几日,靓了枝头,枫叶愈发红润了容颜,“霜叶红于二月花”,那是深秋里的景致,而眼前枫叶飘红的美是对这场秋雨的谢意。我且常驻在这样的季节里好了,沐浴着温凉的雨,将一秋的风景好好看够。不恋过往,不思前程,仅守住眼前的秋风暮雨,恬淡的活着。

半秋的雨,如落尘的心,舒缓地疏散着滚滚而去的烟尘,积淀着雍容与平静。过去的已经风轻云淡,让新的风华重新来过。在新与旧的交接中,那陈年的花事如今已成枝头鲜红的硕果,而后再落地生根便成来年茁壮的新苗,又是一季希望的开始。

我在雨过半秋的季节里,没有“秋风秋雨秋煞人”的离殇,更多的是一份安然的从容。时光匆匆把我带入秋的盛景里,我把秋天的故事播种在下一季的泥土里,用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写进心田,让热爱生命的执着代代相传。

一生中,有多少个美丽的春天,就会有多少个迷人的秋天,不必在秋雨中感伤生命的短暂。少年不谙事,感伤一秋天。其实,何必如此。生命中的每一段时光,都有绚丽的色彩。在苦涩中品味生命的坚韧,在荣华中多一分平淡的安然。

雨过半秋,桂花飘香,枫叶飘红,雨中漫步更会留下坚实的足迹。

人生,不在于拥有多少繁华,不在于身处什么样的季节,每一个站口,都会有新的憧憬。愈到老秋,愈要活出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精彩。那半秋的.雨,会为你洗净心尘,等待着生命轮回中又一次新绿的萌生。

紫色的深秋

已进中秋,天气和煦了很多。秋味如枝头枫叶,姹紫嫣红。

很想,很想将故园的秋写成紫色。有着秋水伊人的艾香馥丽在流长的水面,顺着弯弯曲曲的河道流向不知所去的远方。

这条弯弯的河道边,原本长满了刺槐的身影,五月的槐花将白色的花蕊洒满静静的水面,带着一缕幽香环绕着整个村庄。矗立在河坝的高坡上,依稀地发现这绵延的河流如一串婉转的月牙,这便是月牙湾得名的由来。

河北的庄稼河南的村庄,月牙河是流动在故园土地上灵动的血脉,从不停歇的唱着古老的歌谣。

如今听这歌谣的人日渐稀少,越发觉得月牙河如驼了背的老人,在自言自语地哼唱着记忆的梦曲。那歌声里有数不尽的青涩与欢悦,只是这些陈旧的痕迹如乏着黄色的河水一去不复返。

偶尔,品一杯闲茶时,不自觉地会想起陪伴自己度过童年的月牙湾,如今瘦了,也老了,寂寞与孤独是她今天的模样。蒿草带着零乱的黄色覆盖在她的身上,如同满脸皱褶的容颜尽是沧桑沉积。

有时会有一种伤痛的感觉,不是因为现世的困苦,其实现世算起来还是很安逸的。只是冥冥之中的回忆将一抹惆怅带进了生活,怀念过去的年华如月牙湾的水永不复返,无情的时光带走了太多太多的情感。有时愿一梦跨入亘古的年代,追寻那些匆匆逝去的人情世故。那些身影带着紫色的霞光,若隐若现的在不远处对着自己微笑着。

这一秋,就在这寻寻觅觅中度过,渡过月牙湾的青石板的窄桥,还有那被践踏成路的林荫小道,现在想起来原来那些冷涩的过往,都成了紫色的回忆。

有多少人会念及曾经的人事,有多少人会想起错过的风景。其实,回忆未必是心老了,而是人性本能的归宿。至少是曾经的那些美好一直以来在心里沉香。

篇3:杏花闲话散文

墙上挂着幅文森特·梵高《开花的巴旦杏树枝》影印画饰,空蓝底色上,栗枝盘婉,螺杆横斜,上缀放百几十朵乳色小花,或含苞,或半绽,或瓣冉尽展,远远瞧去,繁繁灿灿仿若星辰般好看。梵高画作惯用大黄深蓝,黄色黄的耀眼蓝色蓝的幽深,笔调亦炫极生锐,星云如锋麦浪如锋向日葵花状如锋,就连自画像的须眉都冷咧咧割得人眼疼心疼。难得此幅杏花图,倒觉无风无日不阴不雨极是静溢平和。纵是那空蓝底色里仍略略流露一丝若有若无的忧懑与孤独叫人暗生伤感,好在有盏盏杏花如灯如萤开的喜眼,绚淡了那蓝之忧郁,使整幅画调变的活色明快起来。并或于极用心处,犹觉有清香隐约,撩起般般旧事暗暗涌来。

杏的分布广品种多名称也美,有紫杏,藏杏,志丹,政和,李梅等,想来其花开之样亦是百姿百态的。梵高笔下的巴旦杏,约该是新疆人口里的叭达杏,遗憾是并未亲识过其真容,而于素常间接触的杏及杏花,皆是同普通的桃花梨花枣花一样,于乡村地头里再是常见不过的了,或因太过平常太过熟悉了,反倒就忽略了对它们的关注与记忆。若忆将起来,少时上学的小土径恰好路过林场的一大片果园,那园子用荆棘篱笆围筑的严严实实蝇蚊不漏。每到春来果树花开,只瞧着红一片粉一片白一片的.,还有浓浓香气随风扑出园来,驻足细听,能听到园中蜂蝶的嘤嗡乱舞乱叫之声。待到花谢果熟后,小小孩童就会侧着小小身体,慢慢匍匐钻进荆棘篱笆下的缝隙,探着细细胳膊,极力够取园子旁侧几株杏树上熟落下地的小黄杏,也有胆大者,用衣服包裹头脸钻进去棘篱去偷摘树上的杏子,几回回被看园子的恶狗狂吠着追出很远,跑的气喘吁吁吓的心软腿软,但为了那绵甜烂蜜的杏子的滋味,纵被撕烂裤子刮伤脸也觉值当。

初遇他的那年那春,居在青城河西小镇上,镇西有田野一片有土丘几座,野垄间丘坡上错落生长些野杏树,个头都不甚高,却皆遒枝劲杆苍苍莽莽的。几场春风春雨过后,杏花开了,老红萼,胭粉苞,轻粉朵,朵分五瓣,小钵一样掬着,有星蕊点点栖在细细蕊柱子上,翩翩摇摇漂亮极了。众花各异,有背背而开者,有面面而开者,有上下间错者,有团簇拥挤者,亦有个别孤芳静绽枝头叶底,骄矜样子更觉惹人怜爱。眼目所及的几个山坡一时里成了杏花之海涌动红粉之浪,风来香袅,幽幽隐隐沁人心碑。最是那雨过山濛时,杏叶如洗,丛丛乍乍,绿的可人;杏花似浴,冉冉如如,美的心疼。或黄昏下或薄夜里,空净风清,每与他摩肩漫步于那山路之上杏树之下,花影疏疏,碎语切切,花容人影相映着,心下焉能不生出十二万分的柔情与蜜意来,缠缠绵绵无休无止。杏花开败后,有小小青杏玉粒儿样结缀掩映于叶隙间,可爱至极。后杏粒慢慢长大,便无端生出诱人垂涎之态来,忍不住揪一个入嘴,酸涩之觉顿时炙齿灼心,那是恋爱中的味道,尝过不忘。

成家后,婆家院间矮墙边也有一株老杏树,粗粗髯髯倒也苍劲,贫瘠山村破旧院落倒更助了那杏树的沧桑之态,因少在春夏季回去,遂一直未见到过它的生叶,开花及结果之状,倒是那粗枝秃桠默默倔倔孤独傲立风雪中的样子,每见惊心,肃起敬意。再后来居在大同城中,生活渐渐落在了实处,把些个摘花戴花插花赏花的优心雅性,不知何由不知何时早已丢弃掉了,每有友朋春来驱车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去郊区山野赏桃赏杏时,我却不是在呼呼上班就是在呼呼睡觉,因而也就再未见过如那年那月初遇他时所见的美丽杏花。倒有一闺蜜家住阳高,那里盛产大黄杏,其老母惦念她,时不时的捎些自家种的杏子做的杏脯晒的杏干来,每必分食与我一二,味道好的不得了,吃过还想。情意亦真的不得了,千金不易。

杏花好看,杏子好吃,杏核也好玩儿。取一干透的杏核,刀边朝石,磨砺多下,慢慢会磨出一个小的口子来,以嘴对之,可以当做哨子吹,音质清纯好听,是贫家孩子难得的幼年玩具。或攒足十几个几十个,洗净,晾透,染上粉红色指甲油,树荫下凉风里三三五五围坐猜拳当骨子儿抓着玩儿,也十分有趣。

若比说桃花是乡妇,梨花是乡闺,那么杏花就是一乡妮子,最适宜开在农家泥檐旧瓦的院落。春来日暖,饭罢有闲,全家围坐在一树花影下喝茶说笑,日子何其恬静何其美好。院中鸡鸭各厮,犬卧檐下,花池里各色花开的正旺,葡萄藤叶碧绿,盘盘绕绕上了半房,依墙而栽的杏树壮壮实实,或有几枝开的粉艳好看,夕阳日暮下,半遮半搭着露出了墙角院外,此情此景,简直美不胜收。然谁曾想这般美好的“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尽被后人以俗心俗语生生给糟蹋的不成个样子了。

宋人陈简斋有诗写的好,“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据闻此句曾受到高宗之喜肯。其另有一词曰“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读来更觉着好。曾有人赞其此词,说其笔意超旷,逼近大苏。坡翁之文真真叫人折服不假,陈简斋此词亦叫人折服也不假。想那夜阑空朗时,风微月静下,杏花疏影里,幽幽笛声中,有轻愁悠悠升起,直叫人不眠不寐。那愁绪可以是家国抱负的,亦可是闺情阁意的。回看《开花的巴旦杏树枝》,亦觉极似仰角之视。想来贫穷,疾病,孤独纠缠于一身的文森特·梵高,也曾或立或躺于杏花盛放的树下遥望空宇寥然自处。大约人心人情人性,最后的底线或者出口,不是律法不是规则不是道德,尽是自己。

杏花含苞时是嫣红色的,开放后即淡成胭粉色,往后就成轻粉薄粉了,等得花色泛白就将颓落了。梵高与弟弟一生亦亲亦友感情甚厚,《开花的巴旦杏树枝》是梵高画给弟弟出生孩子的礼物。整幅画作充满感情充满活力充满欣欣之态,唯正中老枝上有两朵花,一侧一正,相依相偎,开的苍白醒目,似风吹即落的样子。那年,画作完成后不久,梵高便于麦田中枪杀了自己。几个月后,他的弟弟因悲过度,也死了。

篇4:闲话优美散文

总想用准确的精炼之词,对值得过誉的事情润色一番,或者对那些义愤的劣行进行评判,然而我这迟钝的感觉和麻木的反应,总在制约着苍白的发挥。

又是傍晚的窗口,天阴着,黑云压得很低,一群燕子上下翻飞着,预示着雨的激|情。有清凉的风从窗口吹向我半裸的肌肤,舒一爽而快意。

其实很想去外面走走的,尤其是去年常去的那条乡间小路,哪儿耀眼的绿总是诱一惑我往返不止。前些日子去的时候有些失落,因为干旱缺水调整种植结构,一些地块闲置着,光秃秃的杂草都很少见;还有一些被zheng府征用,赢得了开发商和各种经销商的青睐,厂房和车间的修建替代了绿油油的庄稼。被种植了的地块还是为我保留着不曾改变的绿色|情怀。然而无人为伴不能成行。

这个季节的暮色来的很缓慢,可以让你选择做好多事情:散步、聊天、访亲会友;看书学习、女工美容等等,只要是你愿意做的。我算不入流的女性吧,字里行间的时间多于其他,往往又是词不达意,焦躁郁闷还无以言说。有时候脑海里就像那些荒芜了的土地,一贫如洗,使劲种植一些流行的概念进去却不生长适应的枝柯。只好自己窝着独自享受满足和失落,让夜幕慢慢地盖住我不愿示人的独白。

说了一大堆散乱的闲话,说到底还是因为环境的改变。曾经卖命流汗的日子被我扔到了时光的`河流,屈辱的忍受该是一去不复返的时候了。可原来的恶行还在延续,它从我的生活中消失并不等于从这座城中消失,厚着脸皮受表彰被吹捧的,还是有劣行昭著的冠冕堂皇者,他们总能不时提醒我:他们的伪善也是被推上政治舞台标榜的资本!

走出乌烟瘴气的桎梏,重见光明的天空,呼吸自一由的空气,真的很舒心。

篇5:闲话照片散文

一刀送来一叠书友会时拍的照片,我边看边说,又这么多,不知道放在哪里好呢。几个大相册全插满了,我得重新排列一下,尽量挤一些位置出来。

我喜欢照片。它同日记一样,也是岁月的印记,生命的痕迹。

无事翻看相册,多少人多少事,历历在目。

孩时的影像仅剩一二。看着照片上满脸傻气的我,茫然之余,心下倒也泛出几许欣喜。那时的我,多么健康,如果时空可以倒流,我的生命当能不能辗出另一道轨迹?

最难忘的是那张小学毕业照。坐在镜头前面,我无论如何都难以收拢抑不住的笑。这照片早已不知去向,但那灿烂无邪的脸宠,还是永久地定格在了脑屏的一角。

那时难得拍照,何况我这副尊容,自然更是无意轻易为之。记忆中只有过两次拍照经历。一回是邻居吴兄不知从那借来相机,为我留下了彼时的憔悴面容。次年,我想读刊授大学,为缴报名的照片,托人找来一位摄影记者,他的技术大大美化了我一把。

1984年春节前夕,有位亲戚专程来为我拍照。天下着雪,我坐在阳台上,衬着盛开的月季花,咔嚓一声响,心里怦怦跳。几天后照片出来了,哈,居然是彩色的!要知道,我还是头一回见到真正的彩色照片!

而今,彩照成了寻常玩意儿,倒是黑白照片,让摄影师一渲染,反倒带上了浓重的艺术意味。不过,普通人还是习惯彩色摄影,毕竟它更逼真。

头一回坐轮椅去闹市处树荫下花丛中大规模地拍照,感觉很不适应。每回镜头一对准,我都会慌乱伸手遮挡。不过,时间一长,好像也觉不出有什么了。丑陋不是错,更不是罪。来吧来吧,留下一个影,为今后保存一点回味也好。

照片越来越多,相册越来越厚。托在手里,感觉得到一种沉甸甸的`积淀。每回翻检细看,如同探望久未谋面的友朋,温习着那一张张曾经熟稔的面庞,亲切而又甜蜜。

忽而想到,时间久了,或者记忆衰退了,记不起某一张照片的主人姓甚名谁怎么办?趁自己还没犯迷糊之前,我是不是得早作准备,在照片后面记上一笔……

今昔对比,鸟枪换炮啰!拍照片变得那么的简单省事。数码相机一出手,不用胶卷不用冲印,要多方便有多方便。然而,碰上好的有纪念意义的镜头,人们总还是习惯把相片印出来。曾经以为,相册也会成为历史,看来,这种想法还是太超前了些。

篇6:闲话大维散文

看到这个题目,您可千万不要误会。俺可不是没事儿的时候,站在街头巷尾、胡同里弄、东家长西家短,没有根据捕风捉影般扯闲话的人。今天所讲的有关于大维的所有内容,都是有证可寻,有例可找的,并不是无中生有哦。

“大维”这个名字,其实是我们大家再创造的产物。本来他的名字里边,只有一个“维”字,因为他长得特别高,足足有一米八五的身材,且魁梧得很,在办公室里,年纪又最小,所以未经他的同意,我们就在前面加了一“大”字,也算是一种关爱的表达吧。

现在“高富帅”这个称谓特别时尚,在我们的地域范围内,感觉大维应该是这个行列的人。一个人住着近一百平的楼房,开着二十几万元的车,长得不算英俊、但也潇洒。据传他的父亲年轻时在当地 就有“~百万 ”之称 ,看大维的出手和状态觉得并非戏言。

读到此处,你的脑海中会不会闪出“纨绔子弟”、“风流倜傥”诸多词语?实际的生活中,大维和这些基本搭不上边,而且相差甚远。在我们的眼里有那么一点点含蓄、低调、内敛、但处事是绝对的仗义。

大维本科毕业,知识储备绝对丰盈,校领导看中了他在教学中对知识点的挖掘,所以最近两年,就把他留在了初三。别看他对教学认真,但是对一些形式主义却是厌恶至极。与实际工作无关的事情,他懒得去做。依据上级规定,要求工作之余钻研科研课题,并积极填写《教师教育科研手册》, 大维宁可把时间花在查找资料、钻研教材这些无形的工作上,也不愿在有形的本子上写下虚无的文字。没写几页,他就受不了了,于是找了个朋友代劳 。 临近检查的日子,我们七嘴八舌地说大维如果就这么交上去的话,一顿批评是在所难免的。一个本子两个笔体,这还了得?与其这样,还不如不交,反正都是一个挨批评。大维有点急了,他不想坐以待毙。如果说丢了,领导一定会让他重写,怎么办呢?正当我们一起帮他想对策时,他自己哈哈哈大笑说:“有了”!随之就打开窗户,把自己的本子放在了外面的窗台上。望着垂落下来的雨帘,我们不得不佩服大维的聪明。

第二天早晨上班时,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大维本子里的字是不是如我们想象中的那样,黑乎乎一片。待拿来一看时,全都傻眼了:纸张完好,字迹清晰,连个标点符号都透明地站在那里。大维怪雨下得太小,一气之下把它按在了水盆里。这一折腾由失望彻底变成了绝望:那纸张即便都紧挨在了一起,但一张张还可以翻阅,字迹在水的浸透下更醒目了!我们豁然:小时候多用钢笔,现在是可擦笔,那纸的密度和厚度也大相径庭!我们儿时因写字带来的尴尬,现在的孩子是体验不到了,即便想重温,都变成了遥不可及的梦。喜耶?哀耶?

现在的大维,被领导提为教导处副主任,主管科研。每天上完课,就一头钻进他堆积如山的材料里,一面唉声叹气、一面跑前跑后地忙活。我们每每拿来这件事逗他,他都会自嘲地说:“这么有才的人,不干这个可惜了……”

偶有闲暇大家也会聊几句。在源乎内心的笑声里获得轻松。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办公室里一共六个女人,这要是放纵起来该有多热闹!一次闲暇,不知是受了哪个话题的牵引,我们聊到儿子和女儿的区别,拥有哪一个晚年会更多一些幸福的关爱?正在看书的大维突然冒出一句说:“将来我一定生个儿子。 ”一直以嫂子相称的老许逗他说:“大弟,你现在还是别考虑生男生女,赶紧把媳妇娶回来是真的。”我们跟着一阵自然地哄笑。大维多少有点不好意思,慢悠悠地说:“嫂子真不厚道,娶媳妇早晚和生男生女有什么关系?不信你看着,将来俺一定生个儿子……” 看大维那认真的架势,也是一个“重男轻女”的主。

说起大维的婚事,着实头疼。不过你千万不要别误会,人家可不是糟到没有女友,应该是太过追求完美。单位里不少同事似乎都为他张罗过。包括本人,也曾经参与其中,但最终都是以失败收场。嘴上说没有具体的条件,其实他的“标准”高着呢。

或许是学文的原因,大维把婚姻看得很唯美。他不太喜欢自己这种状态下即将面临的“条件婚姻”,在这等人生大事上更不想委屈自己。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曾有喜欢大维的优秀女孩,私下里问他为什么不回应,他真诚地说因为不喜欢那种类型,既然不喜欢,就离得远点,否则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当然,大维心里也有喜欢着的女孩,只是他在这方面有点拘谨,少有主动,我们替她着急,告诉他“心动不如行动”,这件事上不需要“绅士风度”,得让人家小姑娘时刻感受到你温暖的存在,“日久生情”可不是一句空话。对此,大维总是一笑而过。记没记在心里,天知道!看来在短时间内吃上大维的喜糖、喝上他的喜酒、还真就有点难度。

去年冬天,一场小雪过后,路面偏滑,大维开着车正常行进在回家的路上,不想一个骑摩托车的老哥硬生生地往他的车上撞,大维躲闪不及,来了个急刹车,那家伙就连车带人全都滚进了沟里。大维哪经历过这些?在大家的提示下,联系熟人把老哥送往医院,然后给保险公司打电话……。好在老哥的伤没有大碍,但他的车却毁了点小容。那几天,大维在学校、医院、保险公司之间穿梭,那种焦灼不言而知。因为他的暂时不景气,办公室里的空气也多了点硬度。那几天的课,大维几乎都是利用早晚节或晚课上的。领导劝他说有事先忙,等过几天忙完了再工作也来得及,别把自己弄得那么紧张。他苦笑着说:“你们是有所不知啊,我是吓得不敢回家。这两天我爸妈没事,一直在我这里住着呢,这要是见我回家,车没了,心里该有多着急?还是等车取出来再回家吧,免得他们惦记……”顺着大维的话,我想到了“孝”。很多品质,皆来自于日常里的点滴细节。当今社会,不让父母为自己而忧虑,不是孝,又是什么?大维粗糙阳刚的外在形象里,其实藏着一颗细腻的心。

大维给人的感觉大气、乐观、开朗。现在看来再豁达的人都有解不开的心结。前几天的雨就那么一直缠绵地落着,虽说“春雨贵如油”,但超出节制后,心就跟着不自觉地湿起来。大维可能是受了这种情境的感染,在一个学生刚刚下了晚自习的雨夜,驱车绕着操场狂奔,左一圈又一圈,让人生出许多联想。第二天上班时,住在寝室的杨老师觉得此事怪异,问开车的是谁。大维听了慢悠悠地说:“我啊,怎么了?”我接着话茬说:“大晚上的你不好好的歇着,跑出来开哪门子车?”他乐呵呵地说:“本想借着操场上的雨水洗洗车,哪成想,越洗越脏。”我接着逗他说:“挺刺激吧?”还没等他回话,杨老师在一旁接着说:“我看是受刺激!”大维当时无语,从椅子上站起来就推门而出。杨老师自知口误,恨极了自己这极速的思维。捂着嘴满脸通红地坐在那里偷笑。一直以来,杨老师和大维就是办公室里的“死对头”,若是把那句“不是冤家不聚头”放在他俩的身上,还是比较贴切的。

天渐渐热起来,大维不忍让自己的啤酒肚暴露在太阳底下,除了例行的减肥,还向办公室里魔鬼身材的敏子寻求良策。念他感情还没有着落,所以救他于水火之中,敏子特意把家里的呼啦圈扛来了,让他在休息的时候摇几下。这家伙两腿叉开、把呼啦圈摆在腰间、长吁一口气、就在他腰身刚刚扭动,双手举起来的刹那,“扑通”、呼啦圈掉地上了。接着来!大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架势。哪成想又是“扑通”一声。尤其是他那弯着腰身、微举双手、努起嘴巴、紧张兮兮的形态,像极了大猩猩,我们把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然后哄笑着“讽刺”他的笨拙,他微笑不语,接着练。心里就不由的想,大维如若在爱情的追逐上也如此,何苦现在遭这份罪?媳妇娶到家,胖了是幸福,俺愿意!可这家伙就是不着急,总是那副不紧不慢的模样,着实愁人。

别看大维阳刚之气浓郁,但在课堂教学上却细致入微。每一学期都会听上一两节他的课,每一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尤其在对学生知识的拓展上,大维延伸得很远。这与他丰富的知识储备是密不可分的。大维的幽默,学生也时时享用。午休后的第一节课,学生难免犯困,一次看有几个同学在听课时把脑袋垂下来了,大维猛地把音调提高了八度,大声喊道:“齐桓公来了!”同学们在惊后大笑,睡意全无,那节课的.效果自然出奇地好。办公室里,他也总能在不经意间给我们带来一些笑声。有时为了强调要说的内容,特意运用粗俗的语言,但我们感受到的却是俗到极致的高雅,这就是功夫!他电话里的来电铃声用的是《葫芦娃》,我们觉得他长得如此高大,与铃音不符、太过稚嫩,这家伙说自己喜欢,他就是葫芦娃!所以无论做出的事多显稚嫩,大家都不会怪他,因为他还没有长大。最有意思的是在接好友电话时,他特意变着语音说,在轻松诙谐中总能给如水的生活掀起点涟漪,让我们感受着平静下的动态美。

大维的脑子里也多少有点浪漫。一次闲聊时说起英年早逝的王校长,说起他的爱人,就顺带说起了关于老年人在面临不幸后重新选择伴侣的问题。我说如果两个人情义甚笃,那么谁先离开是谁的福气,剩下的那个不仅要面对孤独无依的痛苦,还要吞咽思念之涩,多难熬!如果再重新选择,亵渎了夫妻情义,如果不选择,对不起自己,多纠结!那家伙说:“如果将来我老了,假如走在后面的话,我就不再结婚了,寂寞了的时候就找个情投意合的老太太聊聊天,做自己愿意做的事,静静地过完余生。”和他同龄的一丹笑着说:“到时你就找我吧,我没有问题的,都那样一把年纪了,我就无所谓了,为了你的幸福,我愿意!”漂亮的敏子也跟着说:“我也可以的,姐即便老了,也要做个精致的老太太,陪你对没问题!”大维当时就拍案叫好。看样子是认真了。

啰嗦了这么长时间,忘了告诉你大维的一个显著外貌特征:在头顶的左上位置,于满头黑发当中,有那么一小撮白发,亮亮地呆在那里,特别扎眼。你说奇怪不奇怪?最开始见到大维的时候,以为他是追求格调,自己染的呢,后来才明白,人家这是在高三那年,有一天早上起来,突然就发现有这么一撮头发白了!听着有点神叨的感觉,可事实还真就这样!

人家都说吸烟的男人深沉,大维可能是担心自己这方面欠缺,所以就在办公室里另外两个烟民的带动下,也鼓弄起这玩意。不过他们在环境保护这方面绝对的君子。烟瘾来了,张老师会慢悠悠地站起来,先清一下喉咙,然后说:“交流交流啊?”大维听了立马响应,海波也会迅疾放下纸笔,三个人就依次走出办公室,找他们的“桃源仙境”逍遥去了。回来的大多时候,大维都会清咳两声,因为在这方面他不是“行家”。我们会说:“大维,我保证你老了的时候一定会得一种病。”那家伙果真聪明,接着话茬讲:“这个病我结婚之后就会得的。”话说回来,我们还真就希望他的这个病早点发作,也好告别单身生活。

篇7:说点闲话散文

几天来,总觉得天气有点冷,所以除了上班很少出门。今天周六,而且阳光暖暖的,没有风,便走出去,在广场散步。

人不是很多,三三两两的很悠闲地样子,大多是上了些年岁的人,偶尔也有年轻人,一男一女,可能是恋爱中吧。还有几个年轻的母亲或父亲在带着孩子放风筝。我独自在广场,很是惬意。这里的一切太熟悉了,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很亲切。每当心情烦躁的时候,到这里走走,什么不快都会忘掉。

在喷泉附近我见有一老太太,应该是她自己,因为她周围没有其他的人。拄着一拐杖,活动着筋骨,有时就像舞步的样子,看年龄应该有八十岁的。我便和她拉起磕来,老人很健谈,说话也很痛快,只是她说得多,我听的.多。有一句话说的我禁不住笑了起来。我和老人有这样一句对话。

“大姨,每天都出来走走吗?”

“我是天气好时,头晌十点上下钟出来溜达溜达。晌午在家吃完饭得歇会儿,睡会儿觉。后晌围着三点再出来绕绕。”

老人又接着往下说,“刚才我从家儿出来,就那。”

说着用拐杖指了指对面小区,“我看见两个年轻人,正乱来男女关系呢,我给他们冲咧。要是她(他)妈知道喽,多伤心啊,嗨-----啧----啧”

乱来男女关系,都是啥年代的词了,已经很久没听人说过了,今天在这个现代时尚的县城就像销声匿迹了一样。我们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赶上了那个年代的一个尾巴,现在的年轻人谁又知道乱来男女关系是怎么回事,“乱来男女关系”这样一定帽子,曾毁掉了多少人的青春和爱情。

记得刚上小学一年级时,对于大人们的一些事朦朦胧胧,学校要召开一个什么会,全校师生都参加。一个班分两列站在台下,男女生各一列。我个子较高,站得靠后一点。右边是高一级的女生,大约一米多远有个女生比我高约半个头,虽然衣服很旧,但看上去干净。她的皮肤很白,眼睛大而黑,她总是低着头。我认识她,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死了,和父亲相依为命她叫H.

台上一个年轻女教师手里拿着一个红皮本子,不时的举起来,举过头顶并伸直胳膊,嘴里喊着什么,然后台下也有人跟着喊。我听不清他们喊的是啥,更不知是啥意思。

“把xxx押上来!”还是那个女教师声嘶力竭的声音。

我踮起脚尖,看到一个五花大绑的男子。

“诶,”我前排的同学侧过头,低声对我说,“H爸。乱来男女关系。”

H低着头,脚上是一双起了毛的千层底方口带鞋,两只脚不安的动着。

后来听人说,H爸和同村一姑娘要好,姑娘的父母不同意,就到公社革委会把他告了,罪名是乱来男女关系。

篇8:闲话连篇散文

闲话连篇散文

上午在商场和对面的王姐闲聊,王姐五十多岁是北京的,退休了,开辟了第二职业,像《渴望》里的刘慧芳,温文尔雅,很随和,操一口很标准的普通话,说话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慢声细语,很是好听,接触半月很是投缘。王姐说你们河南女人是不是都是蛮不讲理呀?我说怎么了?王姐说我今早等公交车,一个河南女的说话和你一样,和她老公说话,固执己见,蛮不讲理,大着嗓门,非得让她老公怎样怎样,好多人都看她。是不是你们河南女人都这样呀?我说我就是这样,河南人说话四声多生硬,再说话声音大,就显示出了不温柔了。这时隔壁周口小妹妹接话了,我反对,我是河南人,我不是这样的。我马上笑着说没结婚的除外,你还没进入这种人行列。隔壁做美甲的小妹妹,很是精干温柔,普通话说的很好。我说这是专对我说的.,我以后要改正了,争当文明人了。

进入商场半月来,生意虽然清淡,可是身心愉悦,这里有一帮周口老乡,相处的很融洽。对面大姐也随和,有事情的时候都相互照应,倒也其乐融融。王姐心态特平,这段和她学减肥,晚上生吃柿子椒,刚开始有原始人茹毛饮血的感觉,难以下咽,可是在蘸点面酱后倒吃的津津有味。维生素补上了,肥也减了两全齐美,何乐不为呢?天天纠正我说话,句句监督,可是感觉自己还是思想在作怪,顽固不化。朽木不可雕也!来三年口音一点都没改,倒把一帮朋友教会河南话了,让她们适应我了。该改了,喝酒醉了时会说了,坚持慢慢学了,辛苦呀,什么都得学,难呀!一帮老乡普通话说得特好,我都羡慕了,我和她们规定以后和我说话说普通话,不说老家话,我要学习,我说话语速特快,像一杆机关枪,嘟嘟嘟,刚学了一句语速慢的普通话,感觉特不适应,不过慢慢的好像经过了大脑的思考,心也不用激动了。学学习习。

篇9:茶闲话散文

张岱有文《闵老子茶》写得好,意趣似不逊其《湖心亭》之“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者。友人周默农说有个叫闵汶水的人极善茶道,张岱闻之,便遥舟渡水前往拜访。久待至夜半更定,所见却乃“婆娑一老”。此翁见客至,知其是慕名而来者,遂起炉煮茶,邀客入一室。室内明窗几净,茶皿十数种而皆精绝,一时里灯色,茶色,杯盏色,合着暗暗咄咄的茶香,几乎将张岱醺倒。几番切磋品评后,客主皆欢,遂成就一段高山流水的茶缘佳话,真真好极妙极。比此更叫人心心念念的,倒是文中所提及那十余种紫砂壶,及青花盏五彩小碗等茶器,想来定漂亮的要命。据闻,明清时有位制作紫砂壶大师时大彬者,其所制之壶砂质温润色若猪肝,古朴典雅不媚时俗,精巧不说,品种还多,有束腰,菱花,有六方,僧帽,更有美人肩,西子乳,听来哪里像是茶盏器具,简直一幅赏心悦目的浣纱图。焉知那闵汶水所藏没有此间一二?

前日偶翻一茶书,始知古之茶多为粉状或饼状,制作方法亦甚繁琐。采,拣,洗,蒸,榨,研,压,焙,一系程序十分讲究,大有稍马虎不慎而功功亏一篑之险。古茶制作讲究,古人喝茶也甚讲究。水讲究,以山泉为上,天落水为佳;煮水用火讲究,宜用洁净炭火,沾了油渍的或劈用过的旧木器皆不可用;煮开的水亦讲究,不可沸,不可不沸,要以见蟹眼而恰;器皿也讲究,煮水壶宜金属,冲茶壶宜陶制。水煮好,茶冲好,还要在茶器里焖一会儿才能入杯,入喉。这焖的时间亦甚讲究,有‘酾(焖)不宜早,饮不宜迟‘之说。想来如此这般的喝上一口茶,真真能琐碎死个人。

茶,可消渴,可清心,可舒神,可遣寂。可茶也实在是个缓慢磨人的营生,是个闲情。陈眉公《小窗幽记》里就讲:“茅斋独坐茶频煮,七碗后气爽神清,竹榻斜眠书漫抛,一枕馀心闲梦稳。”陈眉公是个会生活会处世之人,其布衣于乱世,却因其才气而盛名于天下,有“翩然一只云间鹤,飞来飞去宰相府”之说。据闻,开篇所涉制壶人时大彬就与其交好,时大彬初喜作大壶,后得此公指教,方改作小壶而闻名。知堂老人亦有茶文与陈眉公笔下之闲雅神似,曰:“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三二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知堂老人亦处乱世,亦是奇才,亦负盛名,不同者,概因其过分贪恋那瓦屋纸窗下的“半日之闲”,才有了其兄言其之“昏”,有了张中行老人笔下惜其之“大事上糊涂”的糊涂,想那清泉绿茶再美再佳,恐怕也洗不掉他附逆的那段尘梦了。好在其自诩如屠芥涅夫小说里所谓多余之人,虽少事成功,却能“把一切损害与侮辱看作浮云似的”,倒也能“自得其乐地活着”。此不失为大智慧也。常人难能。

我不常喝茶也不懂茶及茶器,唯记少时家中来客,必会从茶几小抽屉里取茉莉花茶,撮一二,置玻璃小杯中,以壶水冲之,水气微袅间递至来客手里,并乡语款款曰“喝哇,喝哇”。来客也不拿捏作假,用嘴噗噗吹开水面上半开未沉的茉莉朵,吸吸嘶嘶地喝将起来,俨然可口俨然好味。庄户人家喝茶多如此,不惯矫情也不甚个讲究,粗茶糙器,权作日常之需。乡里小镇夏日的大午后,绿树浓荫下惯见三五七位老者围拢了对弈,常有人捧着硕大的罐头钵,钵内茶浓色艳,马,车,象,卒依那茶钵的.盖启盖合为鼓令,在“楚河汉界”上拼死厮杀着,偶有暮色悄悄柔柔地投影到那局面上,美若一幅绝世之岁月静好图,烟火而温馨。在内蒙古中部乌兰察布地区,常有人家将砖茶切磋碎,大铁锅里熬开,灌入暖瓶中,饭间饭后作白水饮。那茶我喝过,酽酽的,倒在搪瓷缸或白瓷大碗里,酒红色泽十分诱人,入嘴很敞很沉,香气也老也涩,别有一番滋味。离乡居城里后,也得过些好茶好茶具。有一套格外好看,一母携六子,熏黄色泽古典雅丽,水草样纹络生在其中,逸逸动动很惹眼。闲来也曾效仿古人做优雅状,煮水,温杯,投茶,洗茶,冲茶,姿态倒也略近,壶水倒也如线,茶香倒也飘绕,只是一应做下来,图没弄出个两腋习习的清凉,倒折腾出三袖五袖的津津热汗来,找来纸扇扇了好一会儿才散爽。看来己性内里还是个粗笨之人,经不得这太过精细讲究的事物。自以为《红楼梦》里用油炸了,鸡肉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豆腐干各色干果腌过,炒的鸡爪子拌过的茄鲞,吃起来未必就有村灶大锅里炖熬出来的茄子菜味正得口,在茶事上,犹觉大杯大碗在手,间凉间续,从早喝到晚的,那才真切才实在才安稳。于是乎,索性将那曾只“临幸”过一回的茶壶茶盏包裹好,登梯启柜“打入冷宫”,一并束之高阁的,还有那一时一味里效尚慕雅的心。

一芽一叶,经火淬炼,既能容雅,入文人墨客手,出尘不染清新静逸,成就奇章妙典;又能容俗,入平民百姓家,宜糙宜简安贫安凡,过得晨昏日月。此概系茶之佛心素性。且不从深远处论,单只茶名这一项就似个偈子。“毛蟹”,一听就觉在烟火缭绕之厨灶间,“拂手”,一讲倒似去了尘外清静之地;“龙井,毛峰”,文史气十足,“菊花,瓜片”,乡野味具丰;“冻顶乌龙,凌云白毫”,有高山仰止仙界莫近之觉,“大红袍,将军绿”,又似霸王与爱姬戏里戏外温存婉转;最好听莫过于“雨前”,大俗,大雅,实耐啜。

篇10:闲话吃喝玩乐散文

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如日中天,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不断跃上新的台阶。生活质量提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消费观念也随之更改,最为显著处便体现在“吃”上。现在的吃,不再停留在温饱的基础上,而是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尤其是置办儿女婚事,酒店档次越高、宾客人数越多,身价越高越为显赫,攀比之风盛行。

前几天一位朋友的儿子结婚,盛情相邀我们赴宴,承办婚宴的四星级酒店在我们当地来说几近最高档次。这家酒店富丽堂皇,堪称一流,操办婚事者对这家酒店情有独钟、趋之若鹜。为何?只为一个排场,一个脸面。

据朋友透露,为了这场盛大的酒宴,他们在今年大年初二就已经预订排班,若是临近婚期再来预订的话,也只能失望而归了。

走进装潢考究、宽敞无比的偌大的酒店,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心情舒畅、愉悦,拾阶而上,进入餐厅,一对靓丽的.新人驻足在花廊下对渐次入席的宾朋频频微笑致意,欢快的乐曲环绕大厅,硕大的显示屏滚动播放着一对新人的一组婚纱靓照,衣着鲜亮的人们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一股喜庆的气氛扑面而来。

置身于这般格调高雅、富丽堂皇的处所,其实就是一种纯粹的精神享受。每桌一千多元的菜肴,色香暂且不说,单是那个“味”实在让人无法接受。这里的菜肴只讲究外观,量少自不必说,上好的原料却不能烹饪出高质量的美味佳肴,更不知这些菜肴属于何种菜系。其实我们这里的人并不擅长吃辣,也不知是因为受川菜的影响还是现在的厨师都是一个烹饪学校毕业的,除了甜菜和一些特殊的菜肴外,几乎是每菜必辣,且辛辣程度有增无减。

说实在话,我并不是一个美食家,更不会细心地去品尝菜肴。本人一贯偏食,且许多荤食都难于下咽,只喜素食甜点,也许根本就没有那个资格在这里品头论足,但大众的口碑却不能忽视。如果一两个人说三道四也许只是个人偏见,大众一词也就让人笃信不疑了。我一直不太愿意涉足这样的场合,若非主家三番五次地盛情相邀,我是决然不去的。原因无外乎合口的菜肴食之甚少,经常是干坐陪客,对于同桌人的再三招呼,嘴里应着却无法动手。好在本人胃口不大,些微冷盘,几口甜点,几箸素菜,几杯饮料足矣。

现在人们办喜宴,几乎都依托婚庆公司操持,因此,婚庆公司层出不穷,且收入颇丰。每个婚庆公司都有自己一套班子,司仪歌者舞者齐全,甚至有的公司还有专职魔术表演。他们会依据主家所处的酒店档次收取费用,同样的公司介入不同的酒店,其价格也迥然不同。在一些高档豪华的酒店,动辄数千元,更有越过万元的,这样的消费对于工薪阶层来说,真的望尘莫及,不堪重负。再说那些歌者舞者,台上尽情欢歌劲舞,可台下的宾朋们反应却很淡漠,甚至无人喝彩,而台上的人反应也很麻木,对于台下的观众的默然视而不见、全不理会,我行我素。原因何在?因为他们不稀罕掌声,即使没有掌声,他们的收益一分也不会少。对于婚庆公司的歌者们掌声寥寥,但如果是宾朋中有人登台献歌,却会赢来掌声阵阵。何故?一是气氛的融洽,二是全然没有利益关系,只是增添欢愉的氛围悦人悦己而已。

记得前几年我还在职时,我原来唱歌的姐妹们自己创办了一家婚庆公司,曾三番五次盛情相邀。我深知自己的演唱水平很平庸,心里承受能力差,在厂里数十年,登台亮相无数次,太看重掌声了。平心而论,这样的场合我根本无法驻足,也无法承受别人鄙弃的目光。

现在条件好了,人们不再满足于在家里看看碟片,唱唱卡拉OK,而是去KTV飙歌取乐。置身于那样的场合,心情放松,丝毫没有负担,即使你五音不全,照样可以放歌呐喊。抑或是你把歌词唱穿,把音调跑遍,把高音唱破,也不会引来嘲笑讥讽。因为这里不需要掌声,也不需要和弦,更不需要人气,只要自己尽情尽兴地乐一把足矣!。

篇11:闲话回锅肉散文

一直以为会做饭的男人就是好男人,所以我固执的学会了做饭,经过十几年的挥铲如雨,厨艺依旧是不敢恭维,炊烟袅袅,青春渐逝,在唇齿间的回忆里,只有那一手回锅肉让我有了几分自信。

有人说有味道才会有爱情,印象中的四川男人个个都有一手回锅肉的绝技,厅堂之上,阡陌之间,一铲一铲的叮当声里,到处都是回锅肉的味道,用四川话来讲,那是很巴适的。

所谓回锅肉,网上众说纷纭,版本众多……

其实往简单的来说,就是把一块煮熟的肥肉切成片,再往锅里烹制一回。

说来也奇怪,经过锅碗瓢盆的一番忙碌后,原本死气沉沉的`肥肉,竟然在刹那间,化腐朽为神奇,不仅香气四溢,而且口感肥而不腻,一下鲜活起来了。

无论是深宅大院,还是茅舍农家,在四川,回锅肉就是一道谁都可以吃,谁都能够吃得起的菜。

翻开那些与回锅肉有关的文字,我更喜欢巫昌友在巜绛溪笔谈》里的说的那一句话,“生活就是一盘回锅肉,爱情就是一盘回锅肉”。

对于这样很“生活”的比喻,我是既懵懂又感觉新鲜的。

想一想,如果生活是一潭死水了,我们只要学会了回锅,那又该是一幅生龙活虎的场景了。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如春风吹皱了一池春水。

记得碧玉曾经在日记里说过,初见刘老师,自己就被碗里的回锅肉打动了。

说实话,我是不怎么懂少女情怀的,人面桃花也好,杏腮带羞也罢,一个老男人仅靠一盆回锅肉就俘虏了少女的芳心,还是让我悄悄艳羡了二十余年。

艳羡归艳羡,不过我更想知道刘老师的那盆回锅肉究竟是什么样的味道?

究竟是蒜苗回锅还是青椒回锅,一直都是一个谜,刘老师没有说,碧玉也没有说。

在玉成乡下,相亲一般都是在玉成桥上完成,听河水叮咚,看黄角树滴翠,一对陌生的男女就在桥的两端,开始了最初的相识。

如果彼此有意,女方就会接受男方的邀请,在桥头方老太婆的茶馆里喝茶。

喝茶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中午男主角要为未来的丈母娘做回锅肉才是真正的考验。

在老人们的谈笑中,不知道有多少俊男才子因为一顿回锅肉,而饮恨情场。

巫昌友曾经说过青春是不堪百度的,回头看看刘老师与碧玉二十年的爱情长跑,因为周老师的一盆回锅肉,这个故事温暖美丽了许多。

玉成桥不长,回锅肉却别有一番滋味。

玉成桥清浅,倒映的不过是青春年华。

看了太多一见钟情的电视桥段,叹了多少无端分手的现实,我对郎才女貌的肥皂剧早已深恶痛绝。

每天离婚的人那么多,每天的海誓山盟可笑得离谱,难道爱情只是一个童话般的传说?

直到我见证了碧玉与刘老师的爱情后,才相信拴住了女人的胃,也就拴住了女人的心。

光阴渐去,谁都会有自己的那一盘回锅肉。

记得刘老师曾经说过,爱情就是要不断的回锅。

我若有所悟,如果没有当初的那盆回锅肉,碧玉会等刘老师二十年吗?这是一个不该有的假设,也许连碧玉本人都无法回答上来!

冬天渐冷,我似乎又闻到了回锅肉的味道

上一篇: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9周年活动方案下一篇:简单公司聘用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