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漠新闻的道德思考

2024-04-28

冷漠新闻的道德思考(共6篇)

篇1:冷漠新闻的道德思考

冷漠新闻的道德思考 广播电视史 张立军 摘 要

冷漠新闻是近年来学术界谈论较多的一个话题,揭示了新闻记者报道新闻的冷漠心态而涉及到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问题。冷漠新闻的产生有新闻管理体制、新闻媒介以及记者自身等多方面的原因,但只要在报道新闻时把握好几个原则就可以得到有效避免。关键词: 冷漠新闻 原因 原则

一、解读冷漠新闻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记者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话题引起了社会日益广泛的关注,这些话题涉及了有偿新闻、制造事实、新闻敲诈、媒介审判和自我推销等等诸多方面。而“冷漠新闻”因其涉及更高层面的人本精神和人性道德,成为最近一段时间里人们讨论较多的一个话题。只要浏览一下近年来的媒体,很容易找到像下面这样的冷漠报道:

——2005年5月9日一场暴风雨袭击厦门,某记者明知路上有大坑而在路边守候,抓拍路人摔跤的惨照,以引起路人和有关部门注意。这些照片虽然忠实记录了整个新闻事件的过程,视觉冲击力强,也达到了警示的效果,但记者的冷漠心态也暴露无遗。

——2004年9月4日,某电视台在对俄罗斯别斯兰人质危机事件的报道中,滚动播出有奖竞猜人质死亡人数。有奖问答竟然是猜俄罗斯人质危机目前共造成多少人死亡,还列出具体的死亡人数让观众去选择。无独有偶,2004年6月,阿富汗发生中国工人遇袭事件,11人遇难,4人受伤,某电视台在节目播出中打出滚动字幕:发送短信竞猜中国工人遇害的袭击者是基地组织还是东突分子或是当地势力。在这里别人的苦难成了媒体的游戏资料,其冷漠的态度令人难以接受。

——2003年1月,长沙等地记者以漠视人性的角度来报道人乳宴的事件,在报道中抛开人性与道德大论题不理,倒去反复追问“经过食品检疫了吗?”极具讽刺意味。

——2004年9月6日,江苏某行人被农用车撞倒,又被该车从头部轧过,当场惨死于血泊中,该省一媒体赫然出现《骑车人今日“中头彩”》的标题,题目是够鲜活,但媒体的人性何在,怜悯何存?

——03年11月3日上午,一外省男子站在广州市广园西路通通酒店旁边的天桥上对着桥下京广铁路边的高压线撒尿,由于尿液导电,该男子当场毙命。而记者关注的是,“幸好铁路职工对事故处理及时,没有对在京广铁路上奔驰的列车造成较大的影响。”记者把一条因意外而逝去的生命说成是“烧焦的烤鸭”。记者的冷漠之心可谓毫不掩饰,直抒胸臆。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所谓的冷漠新闻是指记者或编辑在采访或报道中,无视被采访报道对象的生命、安全和人格尊严,采用冷漠的和不尊重的方式进行传播报道的新闻。这种新闻从对社会冷漠心态的揭示上,不同于我们似乎司空见惯“冷漠”的新闻。“冷漠”的新闻是对社会冷漠事件或冷漠人格的直接报道,诸如“冷血医生见死不救”,和“流浪汉冻死在救助站门前”等。在这些报道中,记者编辑以批判报道的形式揭露社会丑恶,倡导道德正义,扮演了媒体作为道德的卫士和人性的倡导者的正确角色。这种新闻对社会冷漠现象的揭示和批评也是显性的和直截了当的。而冷漠新闻或冷血报道恰恰相反,通过新闻作品所折射出来的正是记者、编辑在报道中所表露出的道德的缺失和人性的泯灭。这种冷漠表现是隐性的,需要读者从道德和人性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和解读才能感受到。“冷漠”的新闻是对道德价值和社会公共价值的维护和宣扬,冷漠新闻恰恰是对社会公德和人性道德的诋毁和挑战,是和公民正常的道德体验所格格不入的。也就是说冷漠新闻已经扭曲了新闻媒介“社会守望者”和“公众良心”的角色形象,从而对公民道德建设和舆论导向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对正常的社会生活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

二、冷漠新闻的原因探讨

新闻媒介种种的“冷血”表现引起读者受众的愤慨,也令业内有识之士感到痛心和遗憾。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冷漠新闻屡屡出现呢?

(一)社会意识中对个体利益的认识偏差是造成冷漠新闻的社会心理基础 一直以来人们在群体利益和个体利益之间的关系理解上就有所偏差,往往认为群体利益是至上的,只要是为了群体利益就可以牺牲个体利益,个人利益任何时候都要服从整体利益。而这一似是而非的社会心理,为一些冷漠新闻的产生打开了方便之门。这使得记者编辑往往会在警示大众的“高尚”理由下,毫无忌讳地报道个人的灾难和不幸。有些记者甚至在不幸与灾难即将来临之际“守株待兔”、“乐观其成”。例如厦门骑车人雨中摔跤连续动作的新闻照片,记者和编辑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为了后来者不再摔跤为了路上的坑尽快能够填平,而通过几张精彩照片来警示其他人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即是典型的以牺牲个别利益来维护整体利益的思想。这里有一个概念的涵盖问题,整体利益的实现必须是正当的、公正的不以个体利益为代价的,这才是完全意义上的整体利益。如果这个所谓的整体利益必须要以损害个体利益为手段而实现,那从长远来看这必然是不符合整体利益的,因为它会引起每个群体中的个体的感情排斥和道德审判而不会被社会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说,记者作为社会的良心,应该维持一种公平和正义的平衡,不能牺牲受众一方的利益来满足第三方、第四方的利益,那怕看起来这个利益要远远大于牺牲的。不应该故意或不作为来使本可避免的事故成为鲜活的反面教材,而去教益其他大多数人。正如马克思所说:凡是要通过不神圣手段才能达到的目的,就必然不是神圣的目的。警示大众的冷漠新闻正是违背了这一规律,才受到社会公众的抨击,最终吃力不讨好。

(二)业界对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不力,使冷漠新闻缺少了制度约束 新闻道德的培养和形成显然并非仅仅是记者或编辑个人的事,整个新闻界在职业道德的培养和监督上可以说是责无旁贷。任何人都是潜在制度中的人,任何道德都是制度环境中的道德。道德的基本主题是恒定的,但是道德制约和规范必定受制度环境的影响。①当前的新闻道德问题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发达、不配套、不到位、不彻底所造成的。②对整个新闻界来说虽然有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但显然没有得到认真的学习和有效的贯彻。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研究人员曾对全国的新闻从业人员进行过一次职业道德意识的调查。2003年,再次进行了同类调查。结果发现,六年来我国新闻从业人员在职业道德意识竟然没有任何进步!③道德水准的建立当然离不开劝导和教育,但如果把道德的建设和规范的工作仅仅停留在规劝上,而没有规范化的学习制度和强有力的监督和处罚措施,在竞争压力和经济利益的双重作用下,新闻媒介出现种种道德偏失和冷漠无聊就是难以避免的了。

(三)新闻媒介只要新闻价值而忽略了新闻的社会价值

社会伦理的基本问题是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④ 一些冷漠新闻的出现恰恰是道德让位于在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新闻记者和编辑对新闻价值有了全新的、积极的理解,记者对新闻价值积极地追求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不要忘记在新闻价值更高层面的社会价值和人性原则。不能片面追求新闻的刺激度和轰动效应而忽视了对被采访对象的人文关怀和人格尊重。因为社会公众通过接触新闻,不仅仅是要了解真相,还要从中验证自己的感情体验,完善各自的道德情操。也就是说在新闻报道中必须首先符合社会价值而后才有新闻价值。而一些报道之所以被斥为冷血,恰恰是颠倒了二者的关系,把新闻价值置于道德与人性之上了。例如1997年台湾媒体对影星白冰冰女儿白晓燕遭绑架后的追踪报道,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严重错误,媒介为了抢第一时间也为了满足一些受众的“兴趣”而置女孩的生死安危于不顾,将一些重要信息过早披露出来,使犯罪分子掌握了重要情报。一些记者还不计后果地追踪绑架犯罪嫌疑人,引起犯罪嫌疑人的惶恐,与白晓燕最终被“撕票”有很大的责任关系。最后白的尸体被找到后,媒体还将其双手反缚,全身赤裸的照片发表出来,不仅无视死者的尊严,而且对死者家属造成再次伤害。

这样为了追求新闻的感官冲击力和所谓现场感而对采访对象,甚至是死者极其不尊重。甚至由于记者的鲁莽介入造成新闻当事者或采访对象陷入更大困境,最终造成死亡,而从始至终记者对可能的危险置之不顾,显示了媒介令人恐怖的极端冷漠。媒介这样做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却因违反了道德标准而与受众的感情和人生体验格格不入,从而引起受众的反感,影响其感召力和信誉度,不利于媒介的长期发展。

(四)记者编辑自身思想素质和道德观念的不足 记者本人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的严重不足,致使在对灾难性新闻报道和其他新闻报道中不能自觉从人性的角度和道德的高度来审视新闻现象,用令人信服的报道思想来指导报道行为和价值取舍。例如在对一些地方新出现的“人乳宴”,记者的敏感使其知道新事物的新闻价值,却无法挖掘事实真正的内涵和最重要的价值,表现出在道德观念上令人遗憾的缺失。而另一些记者在这方面缺陷尤为不足,甚至已经到了令人难以接受的地步。例如把黑的死者形容为“烤鸭”的报道,和“中头彩”的报道,和另外一则车祸报道中强调一女乘客被甩出车外时仅穿内衣等。⑤暴露出的不仅仅是记者的冷漠,更是一种无视生命尊严的无聊调侃和兴灾乐祸。新闻从业者从事新闻传播时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位置和职责,需要有基本的职业精神的底线。但由于诱惑太多,以及竞争的压力,再加上一些记者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想干什么,缺少职业意识,发生冷漠和调侃也只不过是“厚积而薄发”而已。

三、避免出现冷漠新闻的几条原则

先来看一篇广受业界人士关注的文章:《一名新记者的困惑》,作者是上海《新闻晚报》的记者李宁源。文中叙述了他采访一位在阿富汗牺牲的某民工家属时遇到的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从而在良心上受到了拷问。牺牲民工的老母亲已经88岁,家里人为了不让老人知道儿子的噩耗,拒绝了该记者的采访,正当他要离开的时候,却发现村主任陪同某一上级领导和一群记者声势浩大地闯进民工家中,并粗暴突破家里人的一再阻拦,让老人知道了真相,记者们一哄而上抢抓老太太哭天喊地的镜头,并在得到满意的新闻素材后扬长而去,显示出记者为了新闻而不惜手段的残忍与冷血。在文章的结尾作者提出疑问:职业与道德面前,我们记者应当如何选择?

其实这也是许多有良心记者经常要自问的问题。应该说,道德是新闻的立足之本,整个新闻行业蕴含着丰厚的道德价值和道德属性,记者和编辑并非全是麻木不仁者,相反他们往往正是道德和人性的富有者,只是因为种种的原因使他们一时迷失在一些利益表象中。道德思想的提高和道德制度的建立当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前人的失误却正为后人的行程照亮了道路,从这些反面事例中总结出切实可行的报道原则,用以指导后者的实践却相对快捷有效。

(一)救人第一、新闻第二的原则

对于记者,尤其是摄影记者来说,当新闻当事人处于危险境地的时候,应该自觉地要求自己首先应该尽到作为社会成员的救助责任,再去履行自己作为记者的职责,去拍照、摄像和去访问。应该说经过多年的新闻实践,这一原则逐渐深入到新闻从业者的内心,许多记者在实际中也都是这么做的。例如江西电视台五套新闻栏目《第五社区》两名记者采访一起火灾事故现场过程中,看到受灾者的女儿因为损失惨重一时想不开,爬上了窗台,想要跳楼,紧急情况下记者抛下摄像机冲上去把人救了下来。这个过程中记者已经不是客观的记录者,而是抢救者,很好地遵守了这一原则。

(二)人本主义原则 新闻报道应该体现人本精神,在实际采访报道中不仅要关注新闻事件,更要关注新闻事件中的人,考虑人在新闻事件中的喜怒哀愁。把记者自己的感情体验投射到新闻当事人的身上,进行感情上的换位思考,不仅可以避免产生冷血的新闻语言和新闻镜头,而且往往可以探索到人性中坚强、乐观和宽容的一面,使反面事例有了更为深刻的正面意义。比如在选择图片时,应尽可能从保护所有当事人的角度出发,而不是单纯只是从做新闻强调视觉刺激的角度出发。

(三)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原则

新闻分为不同的题材,适用于不同的内容,一定的内容要求一定的形式。报道形式,包括文章的标题,结构,语言,语气一定要服务于报道的内容。不应产生太大的落差,而使读者受众感到难以接受。在一些娱乐新闻和无伤大雅的社会新闻可以使用一些轻佻的标题以吸引眼球,用调侃的语气来放松神经。但对一些严肃的话题,一些悲惨的场面,还是尽量保持庄重和严谨,还生活以原貌,给受难者以同情和尊重。这样将内容与形式统一起来,让能吸引眼球的新闻去吸引眼球,让有警示意义的新闻发挥其足够的警示作用,在满足公众了解新闻事实的基础上,能够有所教益。

(四)适可而止与持续关注原则 作为负责任的媒体,绝对不可只求完成自己的报道任务,而不考虑社会公德和被报道者的感受和生活境遇,要注意把握报道的度,着眼于揭露事实但又要谨慎地保护新闻当事人的尊严和利益,切忌不顾后果地一味穷追猛打,而要适可而止。另一方面,对陷入困境的人们或曾经遭受苦难群体的悲惨状态恰当地报道之后,也不应报完即完,应该尽可能地给以后续关注,具体何时当止,何时当续应根据事态的走向审慎把握。结 论 总之,作为冷漠新闻既有道德层面的问题也有技术层面的问题,但毕竟不是新闻报道的主流只要重视这个问题,在报道中运用道德的标准和人文精神来加以衡量,遵循既定原则,就可以得到有效避免。

参考文献

①④ 罗以澄 詹绪武 转型期新闻道德问题的制度环境分析现代传播 2005 年1期 ②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新闻职业道德》 新华出版社 1996版 219页 ③ 陈力丹 传媒应有更多的自律 中华传媒网

⑤(成都天府大道怡丰路口5月初某日凌晨发生车祸,造成1死7伤。当地一家报纸以《面包“拥吻” 一女飞出车外只剩内衣》为标题,并在文中还特别提到“由于强大的冲击力,其中一名女乘客身上只剩下一条内裤。” 如此悲惨之事,这家报纸竟然用谐虐调侃的语气称之为“拥吻”,并津津乐道于女乘客只剩下一条内裤。)

篇2:冷漠新闻的道德思考

对社会而言,道德是保证人们有一个平静、安宁、愉快、和谐社会环境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社会经济繁荣、文明健康的必要条件。然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的社会却出现了一些与社会公德不和谐的东西。关键词:社会道德冷漠的现状 道德冷漠原因 理性分析 对策 一.社会道德冷漠的现状

1.感恩缺失。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别人给予自己的帮助,越来越不懂感恩。例如现在较为常见的,许多受到资助的学生,对于那些社会各界资助过他们的人,感到十分的理所当然,并没有一种知恩图报的心理;大学生对于父母也没有一种感恩和孝顺的意识。

2.助人为乐意识的淡漠。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变得越来越冷漠,不再以帮助别人作为一种乐趣或义务。我们不难看到一下几种状况:公交车上不让座,看到老年人过马路不太会上前帮助,捡到别人遗失的财物不主动归还等。3.英雄缺失。现今的社会里人性冷漠,曾经被我们所称颂的英雄人物也越来越少。现在见义勇为者甚至抓到嫌疑人交给警察,因为怕被犯罪嫌疑人受伤赖上自己,而不愿作证,更不愿做什么见义勇为者;老人摔倒在地,路人怕被冤枉上是自己撞到的,而不敢上去掺扶,即使好心人做好事,也要报警备案或是让多人作证后才敢去帮助老人。社会“净化”到这种地步,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4.灾难性捐款冷淡。在这几年中,中国灾难不断,面对灾难,我们看到了同胞们团结起来度过难关的信心以及行动。但是,我们也很痛心的看到,面对名人的捐款,许多人没有看到积极的一面,而是怀疑着是否假捐或是抱怨捐款的金额和其身份地位的不协调。虽然确实有一些假捐事件的发生,但我们不能否定了所有人的爱心。而更多的人则是面对捐款,抱有事不关己的心态,认为自己没有捐款的责任与义务,而把全部的责任推向政府。以怀疑政府私吞捐款公共款,而不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5.邻里冷漠。以前常说“远亲不如近邻”,“千金买宅,万金买邻”,可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随着那一道道冰冷的铁门,锁住了都市人的心灵,更隔断了毗邻而居的欢乐,邻居之间变成了看似近在咫尺却又相隔天涯的陌生人。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的同学们曾经做过一次随机调查,结果发现:许多市民手机里存了一百多个号码,却没有一个是邻居的。

也有很多社会新闻中,报道许多人几乎不串门,更有甚者,住了几年都不知道邻居是谁。

而也正由于邻里之间的不了解和不理解,生活中常常会引发诸多的矛盾。6.职场冷漠。许多职场新人都在抱怨职场的冷漠,每个人都那么的无情,你有难,不帮忙就算了,更有甚者,还会对你落井下石一番,除此之外,职场新人们还会吃闭门羹,一股热情的工作劲即刻被泼冷水。而对于职场老手来说,则有另一番见解。他们认为,首先,人在职场身不由己,利益之下,凭什么要求人人都与你方便,携手并进?再者,冰冷无情有时并非不好,在某种状态下,它也是专业敬业的代名词。职场如战场,冷漠似乎也成了自我保护的盾牌。二.社会道德冷漠的原因 1.对道德本质的误解。“道德冷漠”源于对“道德功利性”这一本质属性的误解。从古至今,我们的教育一直故意夸大道德的超功利性,以至于道德的功利性被隐而不谈。事实上,从古至今,都没有完全否认利的存在和价值,只是更多时候,我们断章取义,片面夸大了道德的超功利性,让人误以为要道德就不能谈利益。也正因为此,道德问题层出不穷。尽管说道德有超功利性的一面,但归根到底,道德本质上还是功利的。完全超出功利性的道德是不存在的。2.对道德原则的冲击。所谓正义,最一般地说就是对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公平分配或者安排,以及与此种分配或安排秩序相适宜的道德品质。随着通讯技术的发达,这些负面影响扩散开来,从而根本上动摇和威胁到整个社会的正义秩序。同时,社会正义要求善恶与奖惩相对应,但现实生活中,在一些范围内对那些不正义行为实行特殊保护,反而对抵制者进行打击报复,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这就造成很多人明哲保身,不敢出头。

3.心理机制影响。首先,消极的情绪体验导致道德冷漠。人的本质是社会性,交往活动是人的基本活动,在交往中产生移情效应是人类最基本的情绪体验。其次,从众心理导致“看客”行为。再次,人格缺陷导致道德冷漠。四.理性分析

1.公家缺乏公德意识,导致社会公德冷峭。当前,社会道德呈现必然的冷峭现象,也与公家缺乏社会公德意识有关。当前,在社会公共糊口中,一个凸起问题就是部门社会成员对社会公德规范在思惟熟悉上不正视,在步履遵守上不自觉。有人认为,社会公共轨则给自己的行为带来必然的未便,可以把它视为对自己的不需要约束,从而不愿意自觉遵守。这样一来,原本是约束所有人的轨则最后却可能成为只约束自觉遵守公德的人的轨则。有人认为,社会公德既然是社会公共糊口中人们选择行为时具有的普遍性和配合性的规范,那么,当道德冷峭成为某个事务当事人及其目击者普遍心态的时辰,我们小我即使不情愿看到这样的现象发生,也会力有未逮或趁波逐浪。否则,主持正义者就可能要承担全数的风险和道德成本。从人的成长的角度看,缺乏道德良知的人,虽然逃避了在某种奸细作形面前自己应尽的道义与责任,避免了个体可能承担的风险与道德成本,可是,从久远来看,必然会使白己酿成具有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缺乏热情、爱心、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的冷峭心态的人。

2.社会正义力量是主流。可以必定地说,非论什么国家、什么处所,城市有见死不救的人,也城市有临危不惧者。在任何社会中,社会成员因为思惟境界分歧,价值判定尺度分歧,道德涵养的水准分歧,他们在措臵碰着的问题时的立场和步履也分歧。所以,社会上呈现一些有悖于社会公德的现象并不奇异。我们没有需要因为社会上存在一些负面的或消极的工具,就对社会失踪去抉择信念,对社会公德的培植失踪去抉择信念。3.社会道德冷漠是支流。无须讳言,在我们的社会还有这样那样不尽人意的处所,在践行根基社会公德方面也经常呈现令人失踪望的现象。面临现实,正确的立场理当是不掩饰问题、不回避矛盾、不用极悲不美观,积极介入社会公德培植,鼎力弘扬社会正气,正确把握主流与支流的关系。五.对策

1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良好的道德氛围。有些时候,人们的本性还是那么的淳朴,但是,社会上发生的很多的有关违背道德良心的事情,在给人们敲响警钟的同时,将人们乐于助人的热情同样浇灭了,由此导致了人们的冷漠性,不敢再去助人为乐,于是,社会上的人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来对待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关于乞讨内幕的揭露,是的人们对于弱小者不再抱有同情心。所有的事情都被人们蒙上了怀疑的面纱。我们已经“被冷漠”。每一年,央视的《感动中国》不错,但是,媒体在做公益广告和宣传时应该更加注重平民化,亦需要注重宣传的多样化,在社会上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人们在耳濡目染之下,自觉净化心灵,不做一个道德沦丧者。

2.国家必须加强对于法律的完善。要多角度、全方位的去看待社会的问题,更加不能再做“马后炮”必须在事情未发生使进行约束和管制,使其防患于未然。并且必须加强严惩,始终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建造完善的行政监督体系。同时,要加强防腐工作的整治,使政府官员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是有道理和依据的。所以,党员、国家官员必须首先加强自己的个人品德的修养,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这就要要求国家在选拨人才的时候做到真正的任用有才有德之人。要求国家在政治管理上加大力度,加强管理。

3.要提高公民的辨别能力和认识水平。孟子曾说,性本善。中国多年沿袭下来的文化传统,在尊老爱幼、爱国主义等方面的还是可以的,但是,在社会大浪潮的冲击下,在不良社会风气的引诱下,不少人已经开始动摇曾经的价值体系,开始出现动摇。所以,国家有必要采取合适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公民的认识水平,增强公民辨别是非的能力。能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我们这个社会缺少特立独行,不同流合污,不愿被世俗同化的人。所以,从根本上,必须提高公民的意识水平,提高他们看待问题的能力和鉴别能力。

4.必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之前闹出的端午节之争,让我们看到,重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统文化中积淀着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一个传统文化代表着一种民族精神,是我们丢弃不得的。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为我所用。用传统的力量从源泉上净化社会不良的风气。教育的功能在不断地强化,国家在教育方面必须统筹考虑。学会选择适当的教学材料来教育我们祖国的下一代。前段时间,就鲁迅的文章要不要加入教科书闹得纷纷扬扬,于我看来,鲁迅的批判精神同样适用于这个社会。鲁迅对冷漠、自私,麻木的看客的痛恨照样警惕着我们不能做新一代的看客。鲁迅关于国民革命的批判和经验总结,同样告诉我们要懂得群众的重要性。鲁迅是在用血的事实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去做。所以,教育工作者必须在教学方面引领好祖国的下一代,至此,我们的民族才会强大,才会具有凝聚力,才会不断进步。只有少年强了,我国才会强

六.总结

篇3:道德冷漠的教育审视

一、教育功利化与道德冷漠

道德冷漠是一种善的缺乏。万俊人先生从伦理学的角度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道德冷漠 (moral indifference) 是一个道德心理学概念。它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 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1]高德胜教授认为“道德冷漠是对道德的冷淡与不关心。这种冷淡与不关心既可能是一种主动的责任推拒, 也可能是一种无意识的道德麻木”。[2]综上所述, 所谓道德冷漠, 即一种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疏离和淡漠, 以及由此引起的相互之间关心的退隐和责任的弱化, 从而导致在道德行动上“不作为”的产生。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讲, 教育功利化是道德冷漠产生的根源。在工具主义的强大冲击下, 学校教育深陷功利主义的漩涡而不能自拔, 沦为私利和欲望的工具。学校降格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工厂”, 背离其育人的公共属性。学校组织中充斥着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市场逻辑, 致使个人主义、自我主义观念在学校空间中肆意蔓延, 销蚀着正向的道德影响力, 助长了道德冷漠因子的产生。

二、道德冷漠的生成

(一) 异化的考试竞争造成学生情感体验的缺失

在高分名校的狭隘目标下, 考试成绩成了家长、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目标, 取得高分成了学习的主要任务, 成绩被视为学生评价的唯一标准。如此, 学习的意义已经被曲解了, 竞争也变质了, 随之学校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逐渐疏离了。

1. 师生关系在功利性的考量中变质

考试竞争的巨大工具性价值对教师形成了无法抗拒的诱惑。教师将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视为自己超越同事、获得晋升的砝码。师生关系扭曲为一个“有用物”与另一个“有用物”之间的关系。“在‘有用性’的视野里, 道德、高尚、同情等品质变得毫无价值, 人与人的关系不再具有感情交流的作用, 只有相互利用的价值。”[3]于是, 教学控制取代了师生良性互动, 考试训练置换了知识教学, 学生成为丧失主体性的客体, 异化为教师指令的被动接受终端。只有成绩优异的学生才能享受教师的认可和关心, 以“分数论英雄”成为学校生活中隐蔽的教育事实。一部分学生被贴上了“差生”的标签, 产生紧张和自卑的心理, 自觉远离教师的关系域。“学生把教师看作是他在儿童时期遇到的灾难, 而教师则把学生看作一个沉重的负担, 巴不得把它卸掉, 他们都同样盼望彼此摆脱的时刻早日到来。”[4]师生关系淡漠。

2.“孤独”的学习造成同学之情的淡化

恶性的竞争模式催生了学生的“忧患意识”, 使学生处于焦虑和恐惧之中, 生怕别人超过自己。这样使得原本属于学生内在需求的学习蜕变为一种功利性极强的比赛。在分数和名次的迷惑下, 学生深埋于自己的世界, 无暇顾及别人的感受, 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大打折扣, 同学之情淡化。“求学的过程犹如障碍赛跑的过程, 同伴之间的生命关系被扭曲为‘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 他人都是自己‘跑道上’需要跨越的障碍, 不幸灾乐祸已经相当难能可贵, 怎么可能对掉队的弱者表示同情!”[5]

(二) 科层化的管理体制抑制学生积极道德情感的生发

科层制以效率优先为基本原则, 倾向于自上而下的垂直型权力运作, 权力分布呈现“金字塔型”。在管理过程中以“命令—服从”作为机构运行的主要方式。在学校科层组织中, 权力等级划分为校长、副校长、科室主任、年级组长、教师和学生等, 学生处于“金字塔”的最底端, 处于被控制、被支配的地位, 是整个权力体系中地地道道的“无权者”。

1. 学校决策权力分配中学生的“缺场”, 抑制其民主精神的养成

在学校制度、规则等的制定方面, 学校上层领导者独揽大权, 学生无权参与。且现实中的学校制度“总是被包装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 成为合法、合理的正面存在”。[6]学生总是被告知应该严格遵守这些制度, 却不知这些制度规定为何如此。学生游离于民主生活之外, 主体性地位遭到漠视, 在层级权力关系的压迫下, 成为制度下的“顺民”。学生在这样的制度体系中生活, 得不到尊重和重视, 民主精神的形成受到阻滞。正如杜威所说, “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 民主的公民只能成长于民主的生活”。[7]

2. 不均衡的权力分布容易导致不公正现象的产生, 侵蚀学生的心灵世界

学校科层化的管理体制客观上形成了学校中校长领导的专断化。学校一把手独揽大权, 缺少相应的监督, 致使管理混乱、权责不明、拉关系走后门现象严重。甚至在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以及涉及学生相关利益的决策上, 不公正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于是, “在由不公正的学校制度所导致的教育腐败中, 学生感受不到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爱’, 体会到的却是学校教育的道德冷漠”。[8]

(三) 学校德育对学生的正向影响力日渐式微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 德育成了一个华而不实的招牌。学校沉醉于升学率、成绩排名等外在的光环, 而无暇顾及德育这个无法急功近利的领域。学校德育在升学率和考试成绩带来的功利性好处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被迫退却、萎缩。

1.“虚无主义”倾向弱化了学校道德教化的责任

学校德育的“虚无主义”倾向主要是指“学校虽然口头上重视德育, 但实际上是以家长评价和社会舆论导向为指南, 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业绩为出发点和归宿, 注重学校的‘升学价值’, 轻视其‘育人价值’”。[9]具体表现在:其一, 德育课遭遇“砍课”危机。承载着公民教育使命的德育课时在学校的课程安排中几乎没有地位, 而且当文化课出现教学时间紧张的时候, 为数不多的品德课时就成为被占领和被剥夺的对象。其二, 德育活动只作为必备的装饰, 形式化严重。多数学校德育活动的开展要么是按部就班, 草草了事, 要么就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 临时举办, 很多活动都只是昙花一现。

2. 单向的道德灌输压抑学生的道德成长

灌输式的德育方法在学校随处可见, 道德教育被简化为纯粹的知识性教育。教师以权威代言人的身份对学生进行道德观念上的说教, 学生则被动地接受。“这种单向的道德说教无法实现师生之间的道德心灵沟通, 道德教育的价值往往在学生被压抑的道德心理中消泯。”[10]而且强制性的灌输容易造成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接纳与自身人格养成之间的鸿沟, 使学生的人格分裂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 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 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 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11]

三、道德冷漠的消解

学校教育要对道德冷漠有所作为, 必须主动反思自身, 积极寻求应对之策。

(一) 营造合作关怀的学习氛围, 让学校成为爱和关怀的绿洲

“当学习生活中弥漫着学习者之间相互关心的友好氛围时, 道德的敏感性和崇高感也就如同获得了阳光、水和空气的滋养, 自然地滋生、成长。”[12]学习也就超越了功利性的宰割, 成为完整生命的孕育过程。学校是以涵养生命为根本的超越性机构, 理应为学生营造充满爱和关怀的氛围, 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1. 消解考试竞争在教育中的霸权地位, 改进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首先, 学校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考试, 减轻学生的身心负担。其次, 还应客观理性地看待分数所负载的意义, 扭转仅“以分数论成败”的不良倾向。优化学生的评价手段, 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 而不是单纯地以分数为标准。再次, 在对学生个体进行评价时, 采取增值性评价。不以考试结果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 而是着重考察学生的进步程度。

2. 积极构建小组“学习共同体”, 超越“单子式”的孤独学习

博耶尔 (Ernest L.Boyer) 最早提出“学习共同体”的概念, 他认为, “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13]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基本单位, 小组共同体是一种相互协作、互助的学习组织。小组成员在共同学习目标的指引下, 展开深入交流, 共同解决困难, 实现学习的优化和集体智慧的生成。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 学生从孤立的自我中心状态中挣脱出来, 主动与同伴分享经验, 积极合作。这不仅使他们在学习上形成一种积极的互赖关系, 也拉近了他们心灵上“我”与“你”之间的距离。总之, 小组共同体可以冲破个人狭隘学习的藩篱, 促进不同思想的交流和观点的碰撞, 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 矫正科层化的控制逻辑, 归还学生的主体地位

等级性极强的科层权力体制严重束缚了学生自主性的发展, 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与学校制度育人的道德属性严重背离。对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1. 举行“校园听证会”, 与学生分享决策权

校园听证会是把关系学生自身利益的决策权力与学生分享, 让学生参与制度的形成过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听证会引进校园, 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可以就某一决策的制定, 展开听证会, 共同讨论、相互协商, 进而形成决策。这样, 不仅能广泛集中学生的智慧,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而且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决策的乐趣, 增强学生对决策的认同感, 体验受尊重、被关心的滋味。

2. 完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 让学生参与民主管理

学校要成为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 必须是开放的、具有监督反馈机制的。学生代表大会作为代表学生利益的组织, 可以反映学生的真实诉求, 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保障学生的具体利益。学校应大力支持学生代表大会的成立, 真正赋予他们相应的权力。可以由教师进行一定的指导, 使学生切实了解学校的组织运行以及相关的制度规定, 纠正他们的认识偏差, 教会他们理性维权。学生代表大会应通过民主竞争的形式成立, 并且定期轮换, 保证其自身的纯洁性, 使其能够真正代表广大学生的真实利益。

(三) 扭转学校德育的尴尬处境, 增强正向道德影响力

1. 弱化教育功利化的价值追求, 重视学生德育发展

学校应正视德育工作的正当性、专门性和实践性, 正确处理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同时应尊重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 为学生营造健康和谐民主的校园环境, 促进学生的发展。

首先, 学校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 保证德育课的正常课时量。定期开展德育活动, 切实考虑学生的真实需求, 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和自由, 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其次, 还应该大力增强德育方面的师资力量, 配备专门的德育教师, 把德育工作列入教学计划和教师考核的范畴之中, 切实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序进行。

2. 摒弃单向灌输的道德说教模式, 创新德育方法

单纯的知识说教, 割裂了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联系, 造成师生之间形成对立的“我—他”关系, 阻碍学生健康道德人格的养成。学生即使将既定的道德观念倒背如流, 却仍不能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 更不用说促进道德行为的发生了。

首先, 教师应该转变权威代言人的角色定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给予学生充分的话语权,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营造人人参与、平等对话的课堂氛围, 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其次, 应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比如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等,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再次, 应充分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德育资源, 抓好德育契机, 在真实的道德情境中进行道德教育。

摘要: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审视道德冷漠, 教育功利化是其最本质的原因。具体来说, 道德冷漠的生成是由于异化的考试竞争造成学生情感体验的缺失、科层化的管理体制抑制学生积极道德情感的生发、学校德育对学生的正向影响力日渐式微。鉴于此, 学校教育要有所作为, 必须积极营造合作关怀的学习氛围, 让学校成为爱和关怀的绿洲;矫正科层化的控制逻辑, 归还学生的主体地位;扭转学校德育的尴尬处境, 增强道德影响力。

关键词:道德冷漠,功利化,学校教育

参考文献

[1]朱力.旁观者的冷漠[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1997 (2) .

[2][5]高德胜.道德冷漠与道德教育[J].教育学报, 2009 (3) .

[3]刘亚军.关于道德冷漠的教育思考[J].教育评论, 2013 (1) .

[4]余碧平.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0.

[6]傅淳华, 杜时忠.论学校制度情境中的教师平庸之恶[J].教师教育研究, 2013 (4) .

[7][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8][10]刘超良.制度德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7.

[9]靖国平.培养道德生活的当事人[J].教育科学研究, 2012 (1) .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

[12]刘华杰.竞争性学习观的道德后果及矫正[J].全球教育展望, 2010 (1) .

篇4:道德冷漠的教育审视

关键词:道德冷漠;功利化;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编码:A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7-0012-05

当前社会上各种麻木不仁、见死不救的事件屡见不鲜,不论是前赴后继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还是震慑人心的小悦悦事件,都屡屡挑战着社会的道德伦理,折射出当今社会道德冷漠的现实。道德冷漠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是社会各方面的不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试从学校教育的视角来分析道德冷漠产生的原因,并寻求应对之策。

一、教育功利化与道德冷漠

道德冷漠是一种善的缺乏。万俊人先生从伦理学的角度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道德冷漠(moral indifference)是一个道德心理学概念。它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1]高德胜教授则认为:“道德冷漠是对道德的冷淡与不关心。这种冷淡与不关心既可能是一种主动的责任推拒,也可能是一种无意识的道德麻木。”[2]综上,道德冷漠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疏离和淡漠,以及由此引起的相互之间关心的退隐和责任的弱化,从而导致道德行动上“不作为”的产生。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讲,教育功利化是道德冷漠产生的根源。在工具主义的强大冲击下,学校教育深陷功利主义的漩涡而不能自拔,沦为私利和欲望的工具。正如汤因比所说,“现代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这是可悲的事情。这种风气带来了两个弊端,一个是学问成了政治和经济的工具,失掉了本来应有的主动性,因而也失掉了尊严性。另一个是认为唯有实利的知识和技术才有价值,所以做这种学问的人都成了知识和技术的奴隶”[3]。

在功利主义思维逻辑下,学校降格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工厂”,背离其育人的公共属性,在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天平上,倒向了私人利益的一边。“校长成了老板,教师成了店员”[4],学生成了购买服务的消费者。于是,最大限度地占有优质资源、超越别人成为竞相追逐的目标,学校成为竞技场,考试成绩成为竞争的资本,学习生活中本应受到重视的合作、互助和沟通等公共品质变得不再重要甚至隐匿不彰,“人与人的交往在分数面前黯然失色,甚至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变成一种虚伪的道德表演,许多美好的东西在学校教育的‘加工厂’中变得毫无价值”[5]。学校组织中充斥着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市场逻辑,致使个人主义、自我主义观念在学校空间中肆意蔓延,侵蚀着正向的道德影响力,助长了道德冷漠因子的产生。

二、道德冷漠的生成

(一)异化的考试竞争造成学生情感体验缺失

在功利主义思维的钳制下,学校的育人目标被简单异化为考高分、进名校,以选拔为导向的考试机制更是催生了僵化的尖子主义的竞争模式。学生、家长和教师被一并挤进考试分数、成绩排名和考核晋升等狭隘视域的死胡同,迷失了方向。

1.师生关系在功利性的考量中变质

考试竞争的巨大工具性价值对教师产生了无法抗拒的诱惑。他们将成绩排名作为关注的重点,视为超越同事、获得晋升的砝码。如此,师生关系被扭曲为一个“有用物”与另一个“有用物”间的关系。“在‘有用性’的视野里,道德、高尚、同情等品质变得毫无价值,人与人的关系不再具有感情交流的作用,只有相互利用的价值”[6]。于是,应试倾向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充斥课堂,使以立德树人为旨趣的教学活动沦为单纯的知识传递和训练。考试成绩成了教师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并且进一步影响着师生关系的质量。成绩优异的学生自然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和认可,成绩不好的学生则被贴上“差生”的标签,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进而产生紧张和自卑的心理,自觉远离老师的关系域。“学生把教师看作是他在儿童时期遇到的灾难,而教师则把学生看作一个沉重的负担,巴不得把它卸掉,他们都同样盼望彼此摆脱的时刻早日到来”[7]。功利考量中的师生关系之淡漠,可见一斑。

2. “孤独”的学习造成同学之情的淡化

功利化的学校教育鼓励占有式的个人成功。在高分、名校的诱惑下,学生的学习越来越成为一种自私的行为。个体深埋于自己的世界,只关心自我利益,而把他人看作获取成功的工具和手段。这种恶性竞争模式催生了学生的“忧患意识”,使其处于焦虑和恐惧之中,生怕别人超过自己。而这种外在的压力,又使得原本属于学生内在需求的学习蜕变为一种功利性极强的比赛。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大打折扣,代之以个体“孤独”的学习,同学之情淡化。“求学的过程犹如障碍赛跑的过程,同伴之间的生命关系被扭曲为‘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他人都是自己‘跑道上’需要跨越的障碍,不幸灾乐祸已经相当难能可贵,怎么可能对掉队的弱者表示同情”[8]!大量淘汰式的考试竞争强化了占有、排他等负面的非公共品质的张扬,将道德上尚未成熟的学生过早地抛入个人主义和孤独竞争的境地。这种竞争性个人主义的思维逻辑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心灵和道德感,阻碍了学生积极道德心态的发展,使个体的内心走向了冷漠和封闭。

(二)等级化的管理体制压抑学生的道德成长

功利化的教育价值取向还体现在学校的组织管理上。当前学校组织结构属于以追求效率为核心的科层权力体制,这种权利体制以效率优先为基本原则,倾向于自上而下的垂直权利运作,权利分布呈“金字塔型”。注重效率的科层体制迎合了功利主义对实利的追求,在这一思维逻辑下,学校的教育管理活动遵循的是管理和控制的逻辑,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道德冷漠因子的产生。

1. 学校决策权力分配中学生的“缺场”, 抑制其民主精神的形成

现实生活中,在制定学校重大制度、重大决策等方面,学校上层领导独揽大权,学生甚至没有知情权,只是单纯的、被动的受众群体。在很多涉及学生自身利益的决策上,鲜有学生参与,他们的真实诉求得不到反映和满足。且现实中的学校制度“总是被包装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成为合法、合理的正面存在”[9]。学生总是被告知应该严格遵守这些制度,却不知这些制度规定为何如此,也无权对其是与非进行价值判断。游离于民主生活之外的学生,主体地位遭到漠视,在层级权利关系的压迫下,成为制度的“顺民”。这显然背离了“我—你”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的教育本质要求,也与学校制度的育人取向大相径庭。杜威指出,“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民主的公民只能成长于民主的生活”[10]。生活在这样的制度体系中的学生,民主精神自然无法形成。

2. 不均衡的权利分布容易产生不公正现象,侵蚀学生的心灵世界

等级化的管理体制将权力集中于上层领导者,容易造成校长权力的膨胀,主要表现为校长或学校少数领导者主导和掌握学校的重大事宜,握有说一不二的权力。而作为真正教育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几乎感觉不到自己的主体性存在,只能被动地执行和服从。这种不合理的科层权利分布使学校制度异化为某些利益群体的“护身符”,成为“官本位”思想和教育领域不正之风滋生的温床。在制度的落实和执行过程中,由于权力得不到有效制衡和监督,造成当权者个人权利的不当张扬,出现诸多不公正的现象。众所周知,当权利不在阳光下运行,腐败就会滋生。得不到有效监督的学校制度亦如此。学校一把手独揽大权,缺少相应的监督,致使管理混乱、权责不明,拉关系走后门现象严重。甚至在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以及涉及学生相关利益的决策上,不公正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于是,“在由不公正的学校制度所导致的教育腐败中,学生感受不到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爱’,体会到的却是学校教育的道德冷漠”[11]。

(三)学校德育的“虚无主义”倾向弱化了德育效果

“虚无主义”倾向即“学校虽然口头上重视德育,但实际上是以家长评价和社会舆论导向为指南,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业绩为出发点和归宿,注重学校的‘升学价值’,轻视其‘育人价值’”[12]。在功利性思维逻辑的控制下,德育成了一个华而不实的招牌,在升学率和考试成绩带来的功利性好处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以致于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淖中。

1.德育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地位堪忧

具体表现在:其一,德育课遭遇“砍课”危机。承载着公民教育使命的德育课在学校课程安排中几乎没有地位。不仅课时量达不到国家要求的标准,而且当“主科”教学时间紧张的时候,为数不多的品德课就成为被占领和剥夺的对象。其二,德育活动只作为必备的装饰,形式化严重。多数学校德育活动的开展要么草草了事,要么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很少真正考虑学生的真实意愿。本应作为参与主体的学生被隔绝于外,成了名副其实的局外人。尽管学校打着“德育为先”的旗号,但是现实却告诉学生:德育可有可无。学校的现实做法背离了德育应有的价值取向,陷入自相矛盾之中。

2.填鸭式的德育方法使德育效果低下

在功利主义思想的钳制下,学校德育偏离了价值引导的功能,异化为简单的知识填补。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被移植到品德教学中,使原本包含着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双向度的价值观教学简单化为“教—学”的单向度行为。道德教育被简化为纯粹的知识性教育,荒废了其价值引导的功能。教师以权威代言人的身份对学生进行道德观念的说教,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影响。“这种单向的道德说教无法实现师生之间的道德心灵沟通,道德教育的价值往往在学生被压抑的道德心理中消泯”[13]。而且,强制灌输的德育更直接导致了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接纳与自身人格养成之间的鸿沟,乃至使学生的人格分裂为两个互不接触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14]。

三、道德冷漠的消解

以功利为取向的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道德冷漠现象的产生,因此,要实现道德冷漠的消解,必然要扭转学校教育的功利化倾向。

(一)理性对待考试竞争,积极创建“学习共同体”

在功利性教育价值观的主宰下,学校、教师和家长都偏执于对学生进行疯狂的知识填充,以期使学生在考试竞争中取得高分。考试作为一种量化的知识水平鉴定方法,有其必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但在现阶段,考试仍然是国家和社会用人单位进行人才考核和选拔的重要手段,是一种相对公平且客观的评价方式。学校虽然无力以一己之力抵挡考试竞争的负面作用和道德冷漠的产生,但只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坚守自己的信念,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学习共同体的建构可谓抵挡道德冷漠产生的一剂良药。博耶尔最早提出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他认为“‘学校是学习的共同体’,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15]。小组共同体作为学习共同体的最基本单位,是一种相互协作、互助共进的学习组织。小组成员在共同进步的目标指引下,共同解决困难、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对话和讨论,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认识,共同建构知识的意义,实现学习的优化和集体智慧的生成。小组成员各有优势和长处,因此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相互交流中,学生从孤立的自我中心状态中挣脱出来,主动与同伴分享经验,积极合作。这不仅使他们在学习上形成一种积极的相互信赖关系,也拉近了他们心灵上“我”“你”之间的距离。简言之,小组共同体可以冲破个人狭隘学习的藩篱,实现不同思想的交流和观点的碰撞,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不同视域的融合。以这样的方式学习,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在知识技能方面的进步和多维发展,协作意识和关怀品质也能得以增强。

(二)矫正科层化的控制逻辑,建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众所周知,制度会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产生重要的影响。一种制度所体现和倡导的核心道德价值会在一定条件下“位移”向个体。科层管理制度强调服从、存在压抑,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师生的主体性权利,造成学校德育教化价值的缺损,滋生道德冷漠因子的产生。鉴于此,建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已是大势所趋。

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是在批判继承传统学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一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制度设计。首先,现代学校制度注重人文性。区别于科层管理体制规训和形塑的管理方式,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赋予管理以人情味。人文性的原则要求学校管理制度以促进受教育者的健康发展为最终目的,摆脱控制主义的逻辑,以理解、尊重、责任和爱为前提,融情感与理性为一体,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他们营造和谐关怀的人文氛围,促进受教育者的精神成长和道德品质的完善。以人为本的学校制度不仅关注每个人的发展,而且把人当作“人”,当作具有同样权利和自由的人。学校管理制度不是为了限制教育主体的自由,而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和保障人的自由。为此,学校管理应充分考虑教育主体的利益需求,尊重差异,平等相待,丰富个性,促进发展。其次,强调公正性。公正是人类社会的重要道德,是现代社会制度的基础性价值,学校制度亦如此。公正是现代学校制度的灵魂,公正性是学校制度的根本属性,学校制度的公正是制度本身公正和制度运行公正的统一。所谓制度本身的公正,即制度应全面反映各方的利益。制度是利益的表达,公正的制度必须能够充分保障各个利益主体在学校利益分享上的均衡性。学校制度的制定尤其要充分尊重教育主体的利益需求,维护他们的正当利益,促进他们最大程度的发展。有了公正的制度,还需保证执行过程的公正。制度运行的公正需要保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保证人人参与竞争的机会平等,人人获得发展的机会平等。最后,坚持民主性。只有在民主的制度生活中才能培养出具有民主精神的人。不同于科层制下学校领导者的专断独权,现代学校制度强调民主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归还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改善德育的尴尬处境,增强德育实效性

在功利性价值观的影响下,学校集中精力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受教育者谋生的本领,却疏远了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探寻。德育的公益性与学校的逐利要求相悖。因此,德育在学校教育中不断受到排挤,仅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下偏安一隅。尽管德育被规定为五育之首,但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德育“首而无位”已是不争的事实,学校规避德育责任,敷衍德育工作,很多德育制度和活动被荒芜。

要改变学校德育的尴尬处境,首先要创新德育价值观念,合理定位德育,真正实现以德育人。德育价值观念体现了德育工作的价值取向,对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统摄性作用。德育作为培养人的道德品质的活动,一方面要促进人的道德发展,实现人自身价值的提升,另一方面又要按照社会的要求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因而,德育既有工具价值,也有目的价值。兼顾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是德育最理想的状态。其次,要确立德育的整体意识,营造全方位的德育情境,将德育落到实处。“教育中人生命的完整性规定了道德教育的统摄性,居于统摄地位的道德教育是通过渗透的方式而非依赖于独立时空展开的[16]”。很多学校将德育独立出来,自立门户,其实是将其束之高阁。很多教师认为德育工作只是德育处或班主任的责任,与自身毫无关联。其实不然,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是通过各种教育影响完成的,并非只通过专门的德育课程或德育活动来完成。学校环境中的一草一木、师生的一言一行都是很好的道德教育资源,无形之中会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学校应该确立德育的整体意识,创造全方位的德育情境,将德育工作渗透在学校教育的每一个时空。最后,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改变单向灌输的教学方法。受工具理性和功利性价值观的影响,德育教学中的教学控制十分明显,道德条目的学习代替了道德品质的培养,学生异化为教学指令的终端,成为丧失主体性的客体。要改变这种状况,走向对话式教学是必然趋势。对话式教学要求师生平等相待、真诚沟通、尊重差异,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充分交流、建构知识。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游戏活动、案例分析、调查研究等都是对话式教学提倡的教学方法,旨在改变以接受为旨趣的灌输法,培养学生的对话素养和批判精神。

道德冷漠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从教育的角度检视道德冷漠,教育功利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功利主义的思维逻辑下,学校、教师、学生深陷应试教育的漩涡,偏执于成绩、排名等外在符号的竞争,人文关怀和合作精神受到忽视,教育的本质追求和学生的生命本真被扭曲,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学校教育作为一种超越性的文化事业,有责任在抵挡道德冷漠的过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矫正功利化的教育理念,回归教育的本真是克服道德冷漠的教育之根本。尽管要克服道德冷漠,仅仅依靠教育的力量是不够的,它还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和配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通过学校教育的不断改进和不懈努力,道德冷漠的现象一定会大有改善。

参考文献

[1]朱力.旁观者的冷漠[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7(2):115.

[2][8]高德胜.道德教育与道德冷漠[J].教育学报,2009(3):76,80.

[3]池田大作,汤恩比.展望二十一世纪[M].苟春生,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61.

[4]郑复兴.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组织困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3):38.

[5]吴亚林.价值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20.

[6]刘亚军.关于道德冷漠的教育思考[J].教育评论,2013(1):73.

[7]余碧平.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85.

[9]傅淳华.杜时忠,论学校制度情境中的教师平庸之恶[J].教师教育研究.2013(4):2.

[10]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7.

[11][13]刘超良.制度德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158,162.

[12]靖国平.培养道德生活的当事人[J].教育科学研究,2012(1):29.

[1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4.

[15]冯锐,金婧.学习共同体的思想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7(3):73.

[16]朱小蔓,其东.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4(10):34.

篇5:道德冷漠实践报告

从多起“彭宇案”到广东“小悦悦”事件,社会道德冷漠症渐入公众视野,成了街头巷尾竞相议论的话题,“当前社会还有没有公德?”这一问题徘徊在国人心中。近期,报刊、网络等媒体对于社会失信、公德缺乏的现象进行了密集报道,似乎给人以“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印象,媒体的报道难免具有以偏概全的嫌疑,但社会不良风气和隐约社会道德冷漠症的出现已是不争的事实。

那什么是道德冷漠?道德冷漠表现又是什么?

冷漠字面上的含义一般是指缺乏情感,无动于衷。道德冷漠是一种善的缺乏,表现为道德主体对现实道德要求漠不关心,对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无动于衷、消极麻木的心理状态。道德冷漠”是当前社会出现的一种负面道德现象。它是个体在具备道德认识的前提下而于特殊的情境中选择“不作为”的一种道德现象。

而道德冷漠它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有的学者认为,道德冷漠作为一种善的缺乏具体体现为道德敏感的缺乏、道德判断的搁置和道德实践上的不作为。道德冷漠的内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道德敏感缺失。道德敏感是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包括对善的领悟和发现,也包括对恶的反应和感知。道德敏感通过对社会和他人的道德行为爱憎分明的心理体念,发挥道德对社会的调节和引导功能,维护正常的道德秩序。

道德冷漠症主要表现在社会成员个体遇到困难,需要救助时,其他社会成员不予施救,其重要原因在于其他成员担忧受到被施救者反诬。被施救者反诬施救者的现象在当前社会上较为普遍,其发生原因主要在于被施救者将反诬视为获得利益的捷径,这种利益获取的价值超过了其所承担的道德风险。被施救者寻求获利捷径,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整个社会财富、机会等要素分配的体制性影响,特别是当前财富分配中不劳而获、“少劳多得”现象渐多,通过不良手段获取财富的现象普遍。这与我国政治体制中大量特权空问和体制漏洞的存在关系密切,并在根源上归咎于地方官员政治权力自下而上产生、对下负责和实际上官员权力由上级赋予、对上负责的矛盾 道德冷漠作为一种道德情感状态实际上内涵了道德态度、道德品质以及道德人格追求之整个精神面貌,表现为个体道德精神的缺乏,这从人的整个心理状态揭示了:道德冷漠虽然不是一种一般性的心理病态,却是一种道德上的病态心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以及精神上的需求得到了极大地满足,为什么又会出现道德冷漠这一问题呢?

一. 道德冷漠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利益冲突:

道德冷漠的重要表现是弱者在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甚至主动提出帮助时,其他社会成员或组织不予关心,拒绝帮助,甚至予以嘲讽。道德冷漠症表面上看是个人或社会单方面的问题,实际上则是双方和多方在互动中出现的利益冲突问题。较为典型的案例是社会上偶见的“要不要扶摔倒的老年人”问题,老年人摔倒后,只见到围了一圈人旁观,但无人愿意上前施救,甚至产生“谁救谁是傻子”,“谁救谁惹麻烦”的怪论。究其直接或浅表性原因,主要在于旁观者认为其本人所得到的“利益”(精神的或物质的)小于所承担的风险。旁观者担心自身利益的受损,更担心惹祸上身。尤为重要的当前社会上充斥了反面教材,施救者不得善终,动辄被栽赃陷害,媒体竞相报道一批批所谓的“彭宇案”,原本是见义勇为的施救者,行善后却被“反咬一口”,不仅

使施救者承担了道德损失①,又使其产生了经济损失,同时也破坏了既有社会公正体系,泯灭了社会公德和人类良知。可见,利益冲突是道德冷漠的直接原因。

二. 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引发人们价值观的冲突:

自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以来,社会进入了转型期,我们传统的伦理道德体系受到了冲击,原先为我们所熟悉的结构秩序和角色规范受到不断地冲击,原先的价值观念逐步动摇。然而另一方面适合现代社会的道德体系却尚未完全建立起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的价值观念没有建立,造成了新旧的道德观念以及道德价值的冲突。在社会的转型时期中,社会导向的不确定性以及适应新时期的社会伦理道德建设的相对滞后,这往往会造成社会的道德失范。在社会转型期中,文化也出现商品化,社会对于文化市场的管理控制会出现失调的状况,这将造成反主流文化的失控与泛滥。对于社会文化有着不良影响的各种音像制品充斥市场,网吧与游戏厅与学校的教育展开竞争,年轻人受到越来越多的不良思想的冲击。受拜金主义影响,造成人们缺乏理想,只追求个人利益,没有了进取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甚至为了个人利益毫不犹豫的挺而走险。在道德思想观念上,人们的集体主义精神逐步减弱,对社会的责任感也逐渐淡漠。再加上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成熟,社会上很多人将出现于公共视野中的见义不为的现象归结于市场经济。毋庸置疑,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确实存在很多的不好现象,比如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等。我们不能忽视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的精神生活环境受到了污染,因为市场经济带来了对财富的狂热追求,人们为了金钱可以不择手段,并且人们都为了自己的生活,凡事多以考虑个人利益为主,使我们失掉了传统美德中的一些优良的传统。人们在事不关己的情况下大多选择的漠然视之,置之不理,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以往的集体主义精神等带有传统美德的价值观都被一些人逐渐的抛弃,再加上社会中“见义不为”现象和见义勇为者血的代价等事例的大量存在和广泛传播,让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有了激烈的冲突,这为道德冷漠现象的发生有了一个基本的社会基础。

三. 市场竞争激烈引发人们的趋利性意识加强

在道德出现变化的时期,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道德观念存在变化和模糊,道德的准则失去了规范,道德的理想不复存在,道德指导下的行为就没有控制可言,这些造成道德危机的一系列变化最终会加重社会的矛盾,让人际关系更加的复杂,会使人们不再有信任,社会的和谐受到了影响,伦理道德也没有了能力来协调人际关系。人际关系越紧张,社会上的人们就会感到人情的淡薄和世态炎凉。

面对道德冷漠的现状应如何矫正,解决这种现象呢?

一. 增强道德赏罚,建立道德保障机制

建立道德赏罚机制不是对人性的怀疑,只是想为个体道德意识和情感的培育提供必要的催化剂。道德没有强制性,但建立相应的国家权力机制保障,赏善罚恶,就能对不具有“自律”精神的社会成员形成一种外在约束,有助于公民树立崇高美德、唾弃失德意识,形成一定程度的道德良知。罗素曾指出道德赏罚对德行形成的作用,“在不具备刑法的情况,我将去偷,但对监狱的恐惧,使我保持了诚实;如果我乐意被赞扬,不喜欢被谴责,我部人的道德情感就有着同刑法一样的效果;在理性盘算的基础上,相信来世永恒的报答和惩罚,将构成一种甚至是更为有扮的樵行保护机制。

二. 完善大众人格的塑造

道德冷漠现象中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从众心理,而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国家,人们的从众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为政者的影响。孔子曰:“其身正,不

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政者在当代指的就是领导干部。要避免消极的从众心理对道德示范的影响,加强领导干部的社会公德教育,为人民群众作出表率。可以说,领导干部的道德示范影响对于改变道德冷漠现象中的消极的从众心理和不明确态

度,促使他们由他人意识发展到关心集体,塑造完善的大众人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增强个人的道德责任意识

篇6:冷漠新闻的道德思考

一、道德冷漠的概念和类型

道德冷漠指的是个体在具有一定道德认知的基础上,表现出道德情感方面的缺乏,并由此而引发的道德判断上的迷惘,最后出现道德行为上的麻木或者不作为的一种状态。在现实生活中,道德冷漠往往表现为人们对道德行为的怀疑和漠视以及对道德义务的推卸和拒斥。道德冷漠具有情感传递的特点,个体的冷漠行为会对其他社会成员造成很大影响,因此,道德冷漠现象一旦出现,其社会危害就比较大。从类型上看,我们可以把道德冷漠大体上分为旁观者的冷漠和受助者的冷漠两种类型。在现实生活中,虽然见义勇为的行为不断涌现,但见义不为的现象也时常发生。旁观者成为一个越来越多的现实群体,旁观者冷漠也成为并不少见的现象。2011 年“小悦悦事件”令人心痛,但同样的悲剧却再次发生。2012 年 12 月 10 日,浙江桐乡五岁小男孩闫哲被一辆货车碾压,其母亲在人群中悲烈呼喊,肇事司机却视若无睹、一走了之,围观群众却大多袖手旁观,直至十分钟后才有好心人帮忙,将其送往医院,但因小闫哲伤势过重,不幸身亡。

尽管旁观者与当时发生的事件本身并无联系,对事件后果也无须承担直接的法律责任,但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讲,旁观者却要承担不可推却的道德责任。虽然他们没有主动行恶或实施危害他人的不义之举,但因其冷漠围观而造成的不良后果以及对受害人心理的伤害,与不道德行为并无二致,理应受到道德谴责。道德冷漠的另一种类型是受助者的冷漠,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接受他人的帮助却不知感恩,觉得理所应当,甚至对施助者的施助动机表示怀疑。长沙小伙邓锦杰,在河边遛狗时发现有一家三口游泳溺水,邓锦杰立刻下水救人。一家三口成功获救,邓锦杰却不幸身亡。这一家三口被救上岸后马上离开,被群众阻拦时竟然出言不逊,称“关我屁事”。施救者因为救人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却得不到被救者一点点感激和最起码的尊重。受助者的这种冷漠不仅伤害了施助者,更让其他人对帮助他人持怀疑态度,严重挫伤了人们践行道德行为的积极性。冷漠导致的“道德荒漠”已经掩埋了许多人的良心。

二、道德冷漠的成因

导致道德冷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变革的冲击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人盲目崇拜西方、学习西方,大量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涌入,“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在全社会弥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个人的经济利益作为其行为选择的重要标准,道德的影响力、约束力逐渐下降,社会上出现一切向钱看的倾向: 归还失物要钱,帮助别人要钱,甚至救人性命也要钱。当个人利益意识被极端强化时,传统道德规范的协调和调节作用越来越显得无能为力,传统道德信念遭到了严重的冲击,社会上出现“良心值多少钱”、“老实人吃亏”等说法,这些思想表现在行为上就会造成旁观者的冷漠现象。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激烈,社会矛盾加剧,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互相提防、人情淡薄,很多人道德观念迷失,道德判断模糊,道德准则失衡,这一切都加剧了道德冷漠的形成。

(二)社会道德保障制度的缺失道德冷漠现象的产生和社会道德保障制度的缺失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力的道德支持是个体做出道德选择的坚强后盾,而疲软的道德保障只会让个体在道德选择面前退避三舍、望而却步。

1.社会道德赏罚机制不明晰善而不赏、恶而不罚,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道德冷漠的产生。赏善其实是对某一道德行为的肯定,激励此类道德行为的再现;罚恶其实是对某一不道德行为的鞭笞,杜绝此类不道德行为的再现。这种赏罚分明的道德机制能够为营造扬善抑恶的道德环境提供有力保障,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道德感召力。然而,当前的社会制度不能有效维护人们的道德良知。我国存在着很多善举低回报甚至无回报,而恶行低惩罚甚至无惩罚的赏罚不明的现象,使很多人不再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传统观念。比如社会上出现的各种“彭宇案”,就是现实版的“农夫与蛇”,这让当事人做了好事却很心寒,也使更多人对老人倒地想扶而不敢扶,人们担心在扶了老人以后,反被讹诈,真是扶不起。当前的社会制度安排不利于扬善抑恶,如果一个社会总是让救助者、奉献者吃亏,而缺德者却得不到应有的惩罚,久而久之,就会使人们形成道德冷漠。

2.社会道德救助制度不完善见义勇为是需要承担风险的,当见义勇为者为正义挺身而出时,往往伴随着个人利益的牺牲,甚至可能会牺牲生命,一旦这种可能变成现实,也就意味着见义勇为者自己及其家庭将遭遇重大变故。而健全的道德救助制度可以为人们实施道德行为免除后顾之忧。目前国家对见义勇为者的奖励、损失的补偿、医疗以及抚恤等问题,尚无统一的规定。有的单位对见义勇为者的表彰、奖励、宣传的力度都远远不够,很多人没有得到妥善的安置和相应的荣誉。有的人甚至得不到领导和同事的理解和支持,在受伤或致残后生活没有保障。这种英雄流血流汗又流泪的情况,不仅让英雄心寒,更让后继者引以为鉴、望而却步。有时一些社会成员也并非不愿见义勇为,只是心存“流血流汗又流泪”的后顾之忧,想为而不敢为,便表现出道德冷漠。

(三)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1.传统文化中血亲伦理的消极影响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植根于血亲伦理,即人情化的道德情感,“人情”关系固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更多的是亲疏有别,扰乱社会公平正义。人们只在亲朋好友间讲道德,遵守道德原则,而一旦到了公共环境,往往无视陌生人的道德要求。也就是说个体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以情感代替理性,将人际间的信任、关爱与同情限定在狭小的亲友范围内,这些帮助、关心、信任因“人情”而变得狭隘化、私人化,缺乏对陌生人的关爱。

上一篇:“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落实情况总结下一篇:艾梅乙培训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