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最美的幼儿教师征文

2024-06-29

身边最美的幼儿教师征文(通用14篇)

篇1:身边最美的幼儿教师征文

教师节征文 身边最美教师征文,教师节来临之际,教师们也要开展学习优秀教师事迹,将好风尚传下去,以下教师节征文整理了一位老师的一篇学习最美教师张丽莉的征文演讲

教师节征文 身边最美教师征文一

5月8日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导致双腿高位截瘫&&这个不平凡的瞬间感动了国人,她目前的病情更牵动着人心。教师张丽莉勇救学生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校教师中引起强烈反响。张丽莉老师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行为,值得我们全社会来学习。身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以她为榜样。

通过开展广泛的学习活动,在我校教师中掀起了向最美教师学习的热潮,老师们都深深地被最美教师的义举所打动,纷纷表示要学习最美教师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心。许多老师认为,最美教师的义举正是对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和心系学生、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的最好诠释,他们身上印证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为广大教师树立了可亲可敬的榜样。

什么是最美老师?怎么样才算是好老师?我的理解是,不放弃、不舍弃每一个学生。在我们的教学中,总会碰到不同类型、不同性格的孩子,但是对于一名老师来说,没有坏的学生,只有不懂得教育的教师。每个学生身上都潜藏着优点和才华,作为老师,应该耐心地去发现、去鼓励、去关注。

最美教师的救人事迹,正如主持人白岩松说的没有什么其他复杂的,有的就是爱、责任心和绝不放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最美教师正是出于对学生的爱,把强烈的责任心延伸到了职责之外,直至找到学生的家中,终于挽救了三条生命。这是对爱的教育的最好诠释!爱学生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爱学生就要关心、了解学生,就像衢江四小的老师那样,对每一位学生必须做到十大知晓,这样才能把爱心落到实处。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因成绩而爱,不因金钱而爱,这种爱会败坏社会风气,污染学生纯洁的心灵!不能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应关心每一个学生。

最美老师的报道也让我重新思考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理解,我觉得每个老师都应该像他们一样有爱心,有责任心,想家长不能想到的,做家长不能做到的。让爱与责任同行,让更多更美的大爱从三衢大地传向全国各地,并代代延续。

教师节征文 身边最美教师征文二

张丽莉舍己救人的事迹已经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已经深入人心了。本周又一次细读了校长室推荐的张老师的先进事迹,又一次受到了心灵的震撼。

张丽莉不用后退一步,哪怕是站在原地不动,她都没有生命危险。可她毅然选择了飞身上前,将即将被车撞到的两名学生奋力推开,而自己却被无情的车轮重重碾过,造成双腿高位截肢。张丽莉的瞬间抉择,绝非来自于她偶然的条件反射,而是来自于她最美心灵和无远弗界的人性大爱,她处处以他人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为重的道德理性,才会有她生死时刻的自然而然之举。张丽莉今天的壮举,再一次让我们的灵魂受到洗礼,也让我们更加坚信未来社会的美好。让我们向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学习,向她致敬,她是我们教师队伍中的楷模。

身为一线教师的我,年龄比她大的多,在和张老师的对比中,感到的是相形见绌。不是我的工作完成不够好,而是与张老师的大美大爱相比较,我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首先,要学习张丽莉老师的爱生如子的奉献精神,张老师为了班级失去了太多太多,她把自己的全部的爱全部奉献给了自己的学生。对比之下,我们只要比平时在多付出一点儿,我们身上都会闪耀着张老师的影子,让爱学生成为我们一种良好的习惯吧!其次,张老师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要在班主任的本职工作中,扎实做好每天工作,让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成为我的一种工作态度和习惯,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

我们要向张丽莉老师学习,学习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学习她无私奉献、热爱学生的高尚情怀,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崇高品格,学习她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等等等等,总之要像她学习的的地方很多很多,我想只有把这些感受落实到工作中,将自己对张丽莉老师的崇敬之情落实到自己的生活之中,让一种好的心态伴 随着我,让我的人生也能焕发出它应有的光辉。

以上这篇教师节征文 身边最美教师征文。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更多征文尽在:征文演讲望大家多支持本网站,谢谢。

篇2:身边最美的幼儿教师征文

丹凤眼,卧蚕眉,身长九尺,面半含笑,自有一番不凡的气态,初见刘老师的第一眼当下就暗自忖度,想必老师授课定有关云长再世的激情飞扬,快刀斩麻, 谁成料想,科班出身的老师却是世间最儒最美之师

微笑似乎是刘老师的一种习惯,无论什么时候,不论在哪里,见到刘老师,他总是眼睛含着笑,学生向他问好,他也笑着点头示意,似乎是外界的什么变化都不能影响他的心境,唯一能让他暂时淡化微笑的,也只有上课解题时,只要一进入教室,站到讲台上,刘老师就像变一个人,他的神情那么专注,仿佛世间除了这一方讲台和他面对的期待的学生以外别无他物,似乎负着很重的使命,要在迷森里给学生们点亮方向,带他们走出一片雾霾,他不断发问,为我们投下一个个路标,引领着我们思考的方向,他平缓的语句,却是如此清晰而全面,唯有我们的偶尔迷航会让老师的微笑暂时消失……我想我懂的老师的那份专注,那是一份对热爱的事物所迸发的由衷的重视,老师一定是热爱着数学,也深刻的热爱我们,唯有如此的热爱,才能如若无人的全意的投入。

再是解题时,老师的思维之敏捷全面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往往我们还丈二和尚莫不知头脑,往往老师就已经了然于心,看老师解题的酣畅淋漓、流畅自然,明理透彻,实在是一件快事!遇到同学们提出好思路,老师的笑意会不由自主加深几分,配以赞许的眼光。

曾记得,我们还在演算纸上“疯狂”运算第一问,老师在教室中踱步之中只凭心算将一二问全部解决,当时我们心中的震撼和钦佩俱不言而喻。听老师授课,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老师的那抹笑意,就如同他的授课一样,温暖而亲切。与老师相交往,那一分笑意,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要亲近。

曾记得看到过老师最欣赏的话:淡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老师那番荣辱不惊的儒雅气度,深深赢得了我们的敬意。不管我们的成绩如何,他总是那么淡然处之,就算是因为我们而受到了批评,也从来不向我们表露,仍是鼓励着我们。除了一次例外:某次自习,我们在教室里乱作一片,老师从窗外听到,默默走了进来,他的笑意第一次完全消失,自眼角也不见,他平缓有力的说,同学们,讨论问题固然可以,但希望同学们不要干扰他人,就算是你们将来长大成人,踏入社会,从事工作后,也希望你們谨记,不要妨害他人,这是做人起码的要求。

老师的话掷地有声,教室里悄无声息,老师的话回响在每个人的心里,我们不由低下了头。作为理课的老师,刘老师也关怀着我们的人文成长,希望我们也能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成为对他人,社会有益无害的人。老师的关怀犹如慈父,从他的一言一行像我们传达着儒生的追求:修身 齐家 治国平天下。

老师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着学生的人,记得有次和老师同行,突然下雨,为了帮我避雨,老师的半个肩膀都露在了伞外,被雨水打湿,到了教学楼,老师只是关切的问:没淋湿吧。当时我的眼眶就有些湿润。老师用那份真挚的关怀为我们撑起了一把巨大的伞,为我们遮风,为我们蔽日,为我们挡雨。

老师不善于言辞,但他平实质朴的的关怀,淡泊宁静的心胸,全心全意的奉献,让我们默默浸润在春风里,从内心感到温暖。老师的美,是无声的美。在老师的背后成长,我们感到无比的荣耀,至上的自豪。刘老师,我们爱您!

篇3:身边最美的幼儿教师征文

为了了解浙江人对“最美”现象的了解和态度及对浙江人共同价值观的了解认同情况, 也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身边的“最美”事迹,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分院暑期社会实践队一行15人用15天的时间对身边的“最美”进行了调研。调研中, 笔者一行寻访了18名身边的“最美”人物, 同时也在杭州、绍兴、宁波三地街头发放“最美”调查问卷, 本次共计发放问卷510份, 最终回收有效问卷484份, 回收率为95%。

一、“最美”与“最美现象”的内涵

1.“最美”与“最美现象”的定义

什么是“最美”, 什么又是“最美现象”?在本次调研中, 我们询问了很多人对于“最美”的理解, 他们也都纷纷表示, “最美”并不表示是一种美的顶点, 而更多的是对一类人或一种现象在精神层次上面的认同, 无论是“最美妈妈”、“最美交警”还是“最美爷爷”等, 其实更多的是关注他们的一种精神, 而不是完全用比较的用意去理解所谓的“最美”。因此, 在很大程度上, 文中所提及的“最美”其实是一种符合网民或者广大人民所认同的“真、善、美”, 而这种“真善美”往往也更多地体现在了一种在“危急、危险、危难”等关键时刻迸发的人性美, 比如“最美司机”吴斌在生前几秒钟的时间强韧疼痛, 将客车挺稳, 在瞬间用自己的生命保全了乘客的生命安全。

2.“最美”的特征

在调研的前期阶段, 我们也搜集了很多关于“最美”和“最美现象”的众多资料, 我们发现“最美现象”的基本特征往往存在现象主体、现象发掘、现象宣传、现象认同和最美精神几个鲜明的特征。在现象主体层面, 往往以平民人物居多, 无论是“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妈妈”吴菊萍等等, 都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物, 而鲜有政府官员等非草根人物, 至少目前, 还没出现过“焦裕禄”式的“最美干部”, 什么时候能在最美人物的现象主体上能够有所突破, 也是本次调研过程中很多人都在关注的一个方面。

在现象发掘层面, “最美现象”的发掘往往不是由政府主导发现, 而是由最为普通的人民大众所推出的, 如首先发现“最美路人”周冲的救人事迹, 不是由政府官方发现, 而完全是由于路人看到周冲救人的事迹在第一时间发掘的, 与以往官方主导的筛选塑造相比, 这种“最美人物”更加贴近于群众的生活, 也更乐意于被人们所接收。

在现象宣传层面, 最美现象的行为宣传得更加开放性。与以往道德模范的宣传主要依靠体制力量相比, 在“最美现象”中, 民众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网络终端参与到互联网这一开放系统中。报刊和电视媒体也不时转播着网民通过微博等方式发布的宣传信息和个人体悟。

在现象认同的广泛性层面。由于媒体对于最美现象的广泛宣传, 使得“最美”的现象获得了广泛的认同。有些“最美”甚至连国外友人也深表感动。连美国《芝加哥华语论坛》报发表的评论员文章都称, “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最美警卫战士”以及其他许许多多好人好事的出现, 使我们看到社会光明的一面。

在“最美现象”背后所蕴含的便是“最美精神”, 虽然业界对于“最美精神”究竟是什么尚未有定论, 但是不少论者认为, “最美现象”的实质是“真善美”的张扬, 在本次问卷调研中, 当被问及“最美系列给您的感动是什么的时候”有57.1%的人选择了乐于奉献, 有42.8%的人选择了舍己为人, 这也能够说明, 在人们心中, 善的精神是“最美”的核心。

3.“最美”与“最美现象”塑造

近来, 被民间称之为“最美××”的越来越多:有为救不慎落水的辽宁选手毅然放弃比赛的“最美运动员”马娇、有不谙水性却拼尽全力将2岁的溺水幼童, 最终使孩子得救的“彭伟平”、有用徒手接住坠楼女婴的“最美妈妈”、有捐献眼角膜的“最美女大学生”……或许, 这些人是寻常且平淡的, 但她们人性光芒闪耀的一瞬间, 却是感天动地而又无比艳丽的。道德存乎人心, “最美”来自民间。因此, 最美现象的塑造首先要善于在群众中发现“美”, 人民群众离“最美”最近, 也最有发言权, 人民群众贴近人民, 他们的故事是人民大众生活的真实写照, 也最能打动群众的心。

其次, “最美”的塑造需要全社会有“美”的倡导。只有让主流道德在多元道德价值取向中成为主导, 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最美心灵”与“最美现象”实现“同频共振”, 让“最美现象”可亲可信可学, 让“美”发挥滋养民众心灵、净化社会风气、引导向上向善的作用, 才能让“最美”在社会生根发芽遍地开花。

最后, “最美”的塑造主要在实践中培育“美”。思想道德建设培养的是观念, 塑造的是精神, 树立的是风尚, “最美”需要做得扎实, 务求实效。必须坚持知行合一, 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深入开展全社会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引导引导人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举手之劳做起, 身体力行、积小成大, 在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为家庭谋幸福中提升人生境界, 着力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道德氛围。

二、“最美”现象报道见证了人性榜样的力量

1.“最美现象”报道抚慰了公民道德焦虑

人们命名“最美”, 是人们渴望“最美”, 人们传递“最美”, 是人们需要“最美”。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杆秤, 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 如何能激发出向善的道德力量?我想, 最需要的就是一种传递路径。我们曾对身边的一系列事件失望过, 当“范跑跑”事件让大灾难中人性自私灰暗的一面显现得淋漓精致;当“楼脆脆”、“楼歪歪”以及各种食品问题层出不穷让人们只看到了那些人为金钱和利益铤而走险、伤天害理的一面;当各类官员台上满口毛列邓、台下却不能自我约束, 继续着弄权滥权的贪腐行径的时候, 我们该用怎么样的心境去坚守自己心中的那份“爱”!特别是在三辆汽车从一个人的身上轧过时, 总觉得无论当事者的理由多么充分, 无论旁观者的眼神是否聚集, 无论这究竟是谁的过错, 我们感受到的只是丝丝凉意, 或谴责、或怒斥、或哀痛、或无奈……

当物欲的强光让人迷失, 当财富与权力霸占了一席之地, 当社会的价值取向被严重扭曲……静下心来想一想, 我们的国家, 我们的社会, 是否更需要鼓舞人不断追求, 让生活变得圆满、真实、幸福的感情和动力呢?

古语有云“德不孤, 必有邻” (《论语·里仁》) 。“最美司机”吴斌的“完美一刹”让世人看到了令人动容的“职业精神”。“最美爸爸”黄小荣的“惊人一跃”让世人看到了现代社会的“侠骨柔情”。“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车祸瞬间的“惊险一推”, 让人看到了有别于“范跑跑”的另一种“高级本能”。“最美”的报道让人民触摸到了最为真实的感动, 也对自己的道德品质有了进一步的思索。在本次问卷调研的答卷中, 针对“您觉得目前浙江市民的道德水平如何?”问题时, 只有29.7%的答题者认为目前浙江市民的道德水平很好, 而68.4%的答题者则认为目前市民的道德水平只能算一般。

而在针对“您认为‘最美’报道的频频出现是因为什么目的”问题时, 89%的答题者认为是为了“唤起更多人的良知”。因此, “最美”现象报道对于扭转人们对社会整体道德状况消极悲观的判断, 让大家相信世界并没有想象中的灰暗, 以至拯救社会道德信仰危机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最美现象”报道提升了公民伦理觉悟

“最美”的报道让人们从“最美”事迹中看到了人性的光环, 也让大家对于自己人生的价值有了新的思考, 在问卷调研中, 80%的答题者表示自己愿意向“最美”人物学习, 同时也愿意积极动员身边的人学习“最美”, 他们认为, 这样可以让自己的人生更具价值。陈独秀探讨“救国之道”时曾断言, “伦理的觉悟, 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他强调的“伦理觉悟”简单地说, 就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最美现象”让人们更加明确了人活着的意义不是所谓的金钱、财富、权力和享乐, 这些东西并不能让自己感到幸福快乐, 道德的高尚才是自己应该追求的目标。因此, “最美现象”对于启发人们的良知, 淡化人们的功利追求, 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引导人们追求崇高的人生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说:“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 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的, 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最美现象”的涌现, 让世人看到, 只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平凡人也可以有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人同样也可以成为英雄, 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3.“最美现象”报道淳化了社会风俗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说:“态度、价值观和信念等被笼统称为‘文化’的东西, 在人类经济进步的过程中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天, 尽管层出不穷的“最美”, 虽有溢美之嫌, 却是社会大众真情实感的流露与表达, 体现的不仅是社会道德认同, 更是社会和谐所需, 从另一个侧面映射出善行的稀缺与社会对善行的渴望。鲁迅曾在《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中说道:“我们从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而在笔者看来, 这些平凡的“最美”人物就是当今社会的“道德脊梁”。社会公众对善行者不吝惜“最美”的赞美, 媒体不遗余力的宣传, 有利于社会道德的构建。当善行成为经常性的行为, 我们就会感到这个社会正走向“最美”, 我们也能深深体会到“最美”的宣传对于培育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等都的重要意义。曾国藩强调:“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心之所向而已。……此一二人者之心向义, 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者之心向利, 则众人与之赴利。”“最美现象”的涌现激发了民间向善潮流, 改善了社会人际关系, 给社会道德风尚注入了一股强有力的“正能量”, 使得整个社会有一个较好的道德氛围和健康的道德生态。

三、对以“最美”报道传递榜样力量的理性思考

1. 节制使用“最美”, 避免过度报道

从“最美教师”到“最美司机”, 再到“最美爷爷”和“最美运动员”, 近来社会涌现出一批感人至深的好人。每涌现一个感人的英雄, 媒体就喜欢冠之以“最美”, 几乎每个职业都已经发掘出各自行业的“最美”了。毋庸置疑, 那些美好的行为令人感动促人奋进, 不过, “最美”之类的符号用多了, 就容易让人产生道德审美疲劳——物极必反, “最”字用多了, 就让人没感觉了, 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正如有人抱怨的, 现在一看到“最美”, 甭管事迹多么感人, 首先就没有感觉了。更让人担心的是, 这容易在社会上滋长一种道德浮夸风, 大家沉浸于

“最美”包围的氛围中, 产生一种“道德完美”的幻觉, 对现实产生不切实际的认知和判断。现实是无法用“最美”去掩饰的, 信心也无法借助某个词语就能提振。中国社会的道德重建, 需要有一点一滴去积累、去培养, 而无法在“最美”的动人幻想中实现高歌猛进的道德跃进。也许对那些英雄的壮举, 我们实在找不出更好的词来形容我们受到的震撼和对他们的景仰, 于是习惯性地选择了“最美”这个词。确实, 无论是吴斌, 还是张丽莉, 他们的行为让人震撼, 再高级的形容词、再高调的赞美都不为过。但这种千篇一律的、套路化的“最美”, 已经沦为一个虽然很大却很空洞的符号, 恰恰表达不出我们真正的赞美。当然了, “最美”在语言学上也是不合适的。没有最美, 只有更美, 人类在至真、至善、至美的理想追求中, 是没有止境的。对英雄之举, 需要恰如其分地评价和赞美, 而不是无节制地唱高调, 过度高调显然就是“不着调”了。

褒扬行善者, 贬斥为恶人, 本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但被不断放大的道德标签, 也给“最美”的花瓣蒙上了几缕暗淡。一味地渲染“最”字、过多的溢美之辞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产生诸如“道德浮夸”的担心和忧虑。因此, 善待“最美”就要提防滥用“最美”的道德标签。我们在渴望美好道德的时候, 也千万别让喷井的“最美”起了负作用。

2. 发掘“草根”最美, 关注平凡付出的感动

吴菊英、吴斌等“最美人物”, 从事的行业各不相同, 但无一例外都是“小人物”, 却一次接一次地激发社会的“正能量”。这其实代表了一个可贵的社会信号。一方面, 媒体越来越“喜欢”捕捉这样的“小人物”, 媒体的关注不仅会让“小人物”的价值得到放大, 更会让小人物的“善和美”得到进一步认可和放大。另一方面, 公众和社会越来越关注“小人物”的一言一行, 喜怒哀乐, 这种“变化”也是公民崇尚善、美、德, 让社会向善迈进的一种标志我们的媒体这方面也有着特殊责任。

但是仍然有许多“最美的人”平时没有被媒体发现, 没有被大力宣传。以“最美”司机吴斌为例, 吴斌在客运公司工作十年, 安全行驶一百多万公里, 相当于绕地球近三十圈, 从没发生过一起交通事故和旅客投诉, 但就是这样一个好人, 我们的社会在其生前没有给予任何的荣誉, 媒体也从未对他的爱岗敬业、持之以恒的精神予以宣传报道, 直到他因为一场意外才被外界给关注。是的, 如果没有当天那场飞来意外, 什么“乘客卫士、长运楷模”、什么省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都不会属于他。“艳色天下重, 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 暮作吴宫妃。贱日岂殊众, 贵来方悟稀。”的确, 如果我们的媒体不能尽早地发现太多活着的吴斌, 让更多的人了解活着的“最美”人物, 那么以最美报道来传递榜样的力量也许从中更多地夹杂的是一种悲伤。

为什么在远嫁胡人之前, 我们不能发现王昭君的美丽?为什么只有在英雄陨落之后, 我们才能够甄别所谓的“最美”司机, 这是目前所有媒体报道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也是让“最美”的正能量得以传递更加深远的重要因素。

3. 理性报道, 彰显“最美”人物质朴本真

“最美人物”报道要想深入人心必先打动人心, 要想打动人心就要让人物回归本真。今天的典型人物, 不再是“高、大、全”和“十全十美”, 而是要把人物放在时代背景下、社会准则中来看。这些“普通人”的典型来自寻常百姓的生活中间, 贴近生活, 贴近百姓, 而报道只有让普通受众感到平实、亲切, 具有很强的可学性, 才更能激发受众的共鸣。

为了吸引眼球, 很多媒体往往喜欢在在违背人物意愿和新闻规律的情况下, 使典型人物被任意拔高, 落入“高大全”的巢穴, 这些“最美”报道往往不仅无法打动群众, 反而会引起群众的反感和非议, 在某种程度上也让媒体丧失了公信力, 使媒体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不能和谐统一。在本次问卷调研中, 针对“您对雅安地震中穿婚纱的记者有什么看法?”问题中, 有82%的答题者选着了“虽有作秀嫌疑, 但情由可原”而只有不到3%的人认为她“最美记者”当之无愧。

篇4:盯住身边最新最美的事物

这就是作诗的第一步:取象。诗歌的取象,务必求新。

如何求新?首先,要能见他人所不易见到的新事物。做新闻的人,要有一只随时能嗅到新闻气息的鼻子。作诗的人,同样要有一双随时能发现诗的眼睛。

这双眼睛,要求我们能看到刚刚露头儿的最新信息。

杨巨源诗曰:“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这米粒儿大小的柳芽儿,星星点点,若有若无,却是传递春天最新信息的使者。若等到上林花园繁花似锦,到处万紫千红的时候,“出门尽是看花人”,你才去吟诵春天,那就是放马后炮了。

一个雨后初晴的夏日,蝴蝶在花枝间翩翩起舞,晾晒被雨淋湿了的翅膀,蜘蛛忙着吐丝,编织被风撕破了的蛛网。张耒摄下了这个美好的景观:“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蛛丝蝶粉,何等的细微!诗人的目光,真可谓明察秋毫。

齐巳得早梅诗四句:“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村前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也许是分享喜悦,也许是真心请教,他兴冲冲地去找郑谷。郑谷赞赏之余,建议将“数枝”改为“一枝”。齐巳豁然贯通,当场顶礼膜拜。这一字之师的佳话,是对写诗取象、务必求新的经典诠释。因为“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则佳”。

最美好的事物,往往也是最短暂、最脆弱的,似风过星流,如电光火石,过往无痕,稍纵即逝。

能否及时发现,并能否用文字定格,这让人眼前一亮、心头一颤的美好瞬间,往往是检验一位诗人灵性与功底高下、优劣的重要标准。

经典的古诗词中,不乏记录美好瞬间的佳句。如郑谷的“敲断玉钗红袖冷,计程应说到常山”,王安石的“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敲断玉钗,敲落灯花,钟声到客船,都是一霎那间的事儿。但,就在这一瞬间的细节里,能让我们品味出诗中的主人翁,或缠绵眷念,或切切期盼,或失落惆怅的情怀。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最新最美的事物,都可以让自己写诗的,还要看自己的感悟如何。如果这事儿,闪得你眼前一亮,撞得你心头一颤,不写便坐立不安,那千万不要坐失良机。如果你发现了最新最美的事物,但还没有让你眼前一亮、心头一颤的感觉,那就需要继续“发酵”,最好不要硬写。

有些诗友爱以名画、名人轶事、历史典故作为写诗的题材,选材本不拘一格,自然无可厚非。但,这些并非自己耳闻目睹、身体力行的事儿,即便是猛虎蛟龙,也是死去的猛虎蛟龙。非灵性与功底不同凡响者,很难写出有新意,有创见的诗词。真正最新最美的事物,还是在我们的生活之中,靠我们用自己的眼睛,从自己的身边捕捉。这就像挂着露珠儿的菜苗,带刺儿花儿的黄瓜,活蹦乱跳的鱼儿虾儿,虽然平常,却贵在鲜活、灵动、可人。

想起了袁枚的话——“活老鼠”胜过“死蛟龙”。

篇5:寻找身边最美的老师征文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宣传立德树人、为人师表,严谨笃学的先进事迹,展示濉溪教育先进人物风采,弘扬尊师重教传统风尚,讴歌模范人物的敬业奉献精神,推进该县教育事业均衡、快速发展。9月16日起濉溪县教育局组织开展“寻找身边最美教师”主题征文活动。

据悉,此次征文要以“寻找身边最美教师”这一主题,以作者身边的某一位教师(可以是作者本人)为对象,讲述其真实的故事,不一定是光辉闪耀的不凡事迹,只要能体现积极的价值追求皆可。既可以表现在相对清贫、困难的条件下默默坚守和奉献的崇高精神,也可以表现新时代教师勇立教改潮头、奋力争先的昂扬精神状态。要以鲜活生动的`细节、真实的情感和平实的语言展示广大教职工在“践行师德创先争优,办人民满意教育”活动中热爱学生、敬业奉献的真人、真事,讴歌赞美爱岗、敬业、奉献的师德风采,充分反映该县教育工作者的良好精神风貌。征文限3500字以内,并报送与人物事迹相对应的图片2到3张或视频短片。

篇6:身边最美的人征文

我们小区就有这样一位令我印象深刻的清洁工人。他瘦瘦的、小小的,比我妈妈高了没多少,却有着一双黑黑的粗糙的大手。每天我早起上学时都会看到他一丝不苟的在扫地,他的扫帚下面是乱七八糟的垃圾、落叶・・・・・・而他的身后是一片干干净净的地面。

小区清洁工的工作量已是很大了,整个小区二十几幢楼近百个单元、还有道路、花园・・・・・・我不知道全部扫一遍需要多久,想想就累人。但还是有不讲文明 的人为了少走几步路,很远就把垃圾扔向垃圾桶,那些没有扔进的.垃圾撒了一地。有的人呢边走边吃边扔,还有人随手的吧垃圾扔进草从里,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清洁工人的工作量和清扫难度。但是我从未听到他埋怨过谁,他总是默默无闻毫无怨言的把垃圾清扫干净。

到现在我还清晰的记得前几天的一个晚上,风刮的特别大,很是吓人。第二天早晨,小区里一片狼藉,地上车上满是枯枝、落叶。清洁工在扫地上落叶的同时,还戴上手套把小区业主车上的落叶抹下来一起扫掉。他没有方便的直接用扫帚去扫车上的落叶,而是用戴了手套的手,因为他怕会划花业主的车子。从这个小小的细节体现出来他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和细心的态度。这点很是震撼了我,他完全没有必要去扫车上的落叶的。

篇7:最美身边人征文1000

白露?初闻

在夏风裹挟着最后一丝暑气逃离,立秋已不久的时日里,我遇见了你。

肥大的迷彩服下,是如温室花朵般的躯体,不禁晒,不禁站。才训练没多久,一骨碌就倒下许多。自恃身心两健的我,也禁不住倒了下去。彼时,只觉眼前一片昏黑,仿佛身处混沌,四肢无力,找不到支撑点,犹如没有航标的`轮船,迫切寻找着一个海岸。

忽然,背后有了一股力量,止住我倒下的趋势,如同将要溺死之人般,我牢牢抓住背后那只手,稳住身体。过了一会儿,她——我背后之人,抽出被我握紧的手,两只手扶着我,还有周围人,到阴凉地休息,后又回到队伍里了。骄阳烤着她,严格的军姿要求着她,肥胖的身体阻碍着她,尽管如此,她却坚持了下来,与他人别无一二。她是位坚韧的女孩!

寒露?再识

红叶卷走了愁绪,吹散了离歌。先前出于对小学的缅怀,所引起的不适、悲伤一哄而散。

似乎,和小学一样,班上会有一个比较胖的女生,然而,她却不像那个她。那个她自闭、自卑,几个学期了,也没见她说过几句话,有些什么朋友。她,乐于结交朋友、健谈,似乎从未为自己的外表所不甘、难过,努力去拼搏、争取,尽管她在学习上还有所欠缺,但相信她会成功。偶尔谈到其外表时,她总是云淡风轻地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将来。”她是位乐观的女孩!

立冬?三遇

雾,茫茫的雾,伸手不见五指,是这里的冬天最显着的特征。室内室外,温差较大,每每下课时,有事没事总会跑到窗户边,右手指轻轻画或写些什么。座位每周调换一次,临到她的那组靠着窗户,下了课,我便跑到那边,等着她离开座位,让些空间给我。

她还是坐在那儿,丝毫没有让的意思,瞧着她从桌肚里取出一本本子,翻开,执起笔,写下一堆数字,又端详了一会儿,后拍了拍同桌,逐一地给她讲解。我无事,便停在那儿了。听着她重复了一遍又一遍,那同桌似是榆木脑袋般不开窍,固执地坚持着错误,我都忍不住着急,可是她却仍是不疾不徐地给同桌讲着、重复着。终于,同桌理解了,不再固执己见了。整整一个大课间过去了。她是位耐心助人的女孩!

惊蛰?四解

雨绵绵的,草疏疏的。是个周四,轮到她扫地,我因收拾书包慢,加之刻意在等着什么,便留了下来。他们各自扫完各组后,开始下凳子,垃圾桶旁还有一些不怎么显而易见的杂物无人问津,这时,她拿着扫帚去了。她一手拿着扫帚,一手拿着簸箕,仔细、小心地把垃圾桶周围的杂物盛起来,倒进垃圾桶。她是位爱护集体的女孩!

古有褒姒,外有海伦,都是地地道道的美人儿,当然你也是。

推荐阅读:

在阅读中快乐成长征文

快乐的寒假50字征文

体验科技快乐成长征文

快乐的寒假800字征文

篇8:最美女子在身边

部落的酋长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和二女儿漂亮能干,都以8头牛的聘礼被人娶走了。三女儿丽莎相貌平平,看上去既不漂亮也不能干,而且总是低着头,一副羞怯的样子。酋长说:“谁愿意娶丽莎,4头牛的聘礼就足够了。”可是,一个年轻人坚持用8头牛的聘礼娶走了丽莎。

婚后,族人们惊讶地发现,丽莎变得非常能干,言行得体、落落大方,比以前也漂亮多了。酋长问女婿是怎样改变她的,女婿微微一笑,说:“我只是对她说,她并不比两个姐姐差。她温柔善良,是难得的好女人,确实值8头牛的聘礼。”丈夫的欣赏和鼓励改变了丽莎。

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的国王,也是一位出色的雕塑家。他非常欣赏自己雕刻的一尊美女像,甚至为她痴迷不已。后来雕像竟化为真人,成了他的妻子。萧伯纳把这个故事改编成剧本,后来又被搬上银幕,即好莱坞经典电影《窈窕淑女》。影片中,渊博的教授把一个粗俗不堪的卖花女改变成了上流社会公认的贵族女人。要知道,真诚的欣赏和期待可以挖掘人的内在潜质,可以改变一个人,而丈夫的欣赏会使妻子更加美丽。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尽管妻子普通平凡,当丈夫用心去欣赏妻子时,妻子也会成为他眼中一道美丽的风景。她会充满自信,不自觉地抬头挺胸,也會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检视自己,于是,改变、进步就顺理成章了。

爱情是一笔存款,互相欣赏是收入,互相摩擦是支出,互相忍让是节约开支。所以,聪明的丈夫一定要告诉你的妻子:你一直都是这样美丽和出色啊!

(摘自《做个好丈夫的9大准则》,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篇9:身边最美的幼儿教师征文

“最美白衣天使”就在我们身边

最美白衣天使征文

“最美白衣天使”就在我们身边

天使是“侍奉神的灵,神差遣它们来帮助需要拯救的人,传达神的意旨,是神在地上的代言人。”这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对天使的定义。在我的印象中,天使是一个穿着一袭白衣,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快乐的神。在当今社会中,伟大的职业很多、很多,这犹如浩瀚夜空的繁星,每个星星都闪耀着自己的光芒。然而,被赋予“天使”的美名的职业,就只有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有人说天使只生活在天上,其实天使在人间,而且就在我们身边!

20**年2月12日晚上,随着新晃中医院门口一阵急促的叫喊声,一个头戴鲜血、一动不动的病人被一群路人和急诊科值班医生用担架抬着乘电梯紧急送到了中医院外科。当班医生检查后发现:病人心跳、呼吸均已消失,对光反射消失,血压为零,体温明显减低,病人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由于是刚外伤不久的病人,或许存在有一丝生存的可能,只要心肺复苏,或许就能起死回生。医生和护士们马上对病人就地施行心肺复苏急救,医生给她做心脏按压,一次又一次……护士给她做口对口人工呼吸,一口又一口……其他的医生和护士给她输液、测血压……5分钟过去了,病人仍和来时一样没有一点动静,周围的围观的人慢慢多起来,大家都屏住呼吸,期待着奇迹的发生……然而20分钟过去了,病人仍然没有丝毫生命迹象。医生们和护士们只能无奈地放弃了抢救,很多围观的人都流下了泪花,大家都默默的祝愿逝者安息。后来在医生讲解后知道:原来常规下心脏停搏后4分钟脑细胞即可发生不可逆的损害,10分钟后脑细胞死亡。从病人受伤至现在已有半个小时以上,能确认心跳消失已超过20多分钟。医生知道病人已经死亡,护士知道病人已经没有心跳和呼吸,但仍然对一个已经死亡的人急救甚至做口对口人工呼吸,他们没有轻易地放弃理论上都不存在的那一丝生存希望,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医生们是我们生命的守护神!他们无愧于“最美白衣天使”的称号!天上的天使我们看不见,我们看到了天使在人间,他们是最美丽的天使,庆幸他们就在我们身边!

“最美的白衣天使”没有年龄的界限,甚至年纪越大越美丽。到过中医院的人都知道,在中医院里还有两个七十多岁头发已经苍白的医生,他们仍然坚守在岗位上。伟大诗人杜甫说过:“人生七十古来稀”,本是他们休息享福的时候了,但他们仍然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仍然坚持奋斗在临床第一线,工作干劲一点不比年轻人差,他们用自己从医50多年的丰富经验帮助和培养年轻的“白衣天使”们,他们也是对“最美的白衣天使”最好的诠释。

篇10:我身边的最美教师

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意味着奉献。教师之所以受人尊敬,是因为她们比别人付出的更多。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党员教师应当以怎样的面貌出现在群众中间?应当有哪些与众不同的“过人之处”?带着这些问题我在校园中观察着、寻觅着、感受着,让自己沉静下来,认真地在脑海中搜索身边的党员老师的光辉形象和生动感人的事迹。于是,一位党员教师走入了我的视野,并且从她平时的一言一行中被感染,她,就是默默耕耘在槐坎中心小学的党员教师柏爱芬。她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她植根教育,爱岗敬业,受到学生的无限敬重,得到家长的高度信任和赞扬。

印象中,总是看到柏老师的笑脸。“你好”在走廊上与老师们打招呼时,她都会抱以发自内心的微笑。“柏老师很少发脾气的!”,“我最喜欢柏老师给我们上语文课了!”,“柏老师上课真是太幽默太棒了”,“柏老师语文教学自有一套方法,还会给我们讲很多课外知识。”从孩子们的话语中,我看到了柏老师给予学生的无限关爱。

作为一名党员,柏老师坚持不懈的理论学习,用理论知识作为她行动的指针,真正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扎扎实实地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老师。正是柏老师那种“以党性铸师魂,以党风带教风,以教风促学风”的精神,使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耕耘在三尺讲台上,吐尽芬芳,拥抱灿烂,就像是我们一只领头羊,带着大家一起把教育教学工作越做越好。她时刻把学生放在首位,她常说要换位思考,正是因为她换位思考,才使学生得以进步,正是因为她换位思考,才能处理好师生间的关系,教师间的关系,家庭与事业的关系。

每天,柏老师早早地从家中来到学校,伴着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她坐在讲台前时而俯身批改作业,时而翻阅资料,在上面勾勾划划。当有同学前去请教问题时,无论多么累,她都会仔仔细细地分析、讲解。如果学生还是云里雾里时,她又会继续重新开始。她专心于备课,精心挑选每一条题目,更换学生“口味”。柏老师喜欢“变”,她并不就题讲题,而是举一反三,并能引出规律性的总结,这对于只会埋头做题的学生来说,受益非浅。她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甚至于超过爱她的亲人与朋友。

为了深入了解差生的家庭背景,密切老师与家长的联系,柏老师总是利用放学的时间逐个进行家访。到了家长面前,她一不告状,二不抱怨,总是亲切地交谈,谈过去的艰苦,谈现在的幸福,谈未来的辉煌。面对此情此景,家长和孩子都深受感动。柏老师认为“爱心是伟大的,是教师的天赋,是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 为了适应新世纪教育工作的需要,柏老师把学习做为自己的使命,勤学不辍,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柏老师认真学习优秀教师成功的教学经验。在课堂教学中,她能教善导,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互动式教学,形成一套扎实有效的教学方法,熟练的教学基本功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使她驾驭课堂的能力越来越强。柏老师对自己要求很是严格,治学非常严谨,她熟悉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每次课堂留的作业,她都会一份一份地认真修改。

柏老师作为语文组的一员,总是认真塌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责任与使命是她的原则。对待工作,她从来都不马虎,备教案认认真真,批改作业仔仔细细,有一点细小的错误都不放过。她不但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业务上,也毫不逊色。她利用学校有利的学习资源进行业务学习,不断地探索、思考,丰富自己的学识与道德修养。——尽管她不是物质上的富翁,但她却有丰富充实的精神财富。

篇11:我身边的最美教师

世界上有多少美好的词语赞美教师职业的崇高,有多少动听的诗篇歌颂教师职业的伟大,歌颂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赞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确实,教师是伟大的园丁,祖国的花朵在教师手中培育,祖国的栋梁从教师手中输送;教师又是一个平凡的人,他与其他工作不同,肩负着社会赋予的重任,教育我们的孩子长大做一个有用的人。

当年的黑发,如今白几多,走过许多季节,不凋的是爱心的奉献。这让我想起了她——梁老师,能在茫茫人海遇见她是我最幸运的事,她常对我们说“要自信,其实你们很棒。”记得最深的恐怕莫过于初见她说“今年由我来教你们英语,我姓梁。”那时她的微笑如同阳光,照亮了我那不为人知,略有自卑的心。

她喜欢挺直腰板走路,就像一只高傲的白天鹅,可望而不可即。我喜欢远远地看着她,然后努力学习,不想让她失望。可是,成功永远来得不易。它就像在我所触及不到的远方即使我是那么的努力,去追逐它。

终于有一天,我累了乏了,不想再努力。开始自暴自弃,下了课一个人靠在走廊。余光瞥见拿着课本的她,我犹豫着转身。她对我笑了笑,或许,那并不代表什么。又或许,她早就忘记了那个笑容。可是,我想我将永远记得。因为它给了我希望与勇气。

教育,不是用那难听的嗓音去骂人,而是用那干净的嗓音,真挚的话语让人由心的感发。

她,从不骂我们。每次上课她都喜欢时不时地将一些自己的经历,然后得出结论。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解决问题。告诉我们要远离那些不正确的不好的事物。为了我们,一向身体素质良好的她,破天荒的哑了嗓子。45分钟的课仍要继续。她宁愿扯着嗓子也不愿落下一节课,她从不抱怨,这恐怕就是老师的无私。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因为有爱,让她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造奇迹;因为有爱,让她深知自己所拥有的责任之重温柔地为我们的过去画上句号;因为有爱,让她不断在教育中自我成长,改进完善自己的教育方式,与学生建立牢固的友谊;因为有爱,她为我们插上了梦想的翅膀。然后,送我们翱翔在更广阔的天空。

曾在书上看到过这么一段话

“美,不同人有不同词语来解释。有人认为拥有光鲜的外表就是美,的确,它能让人感觉美;有人认为心灵的纯净就是美,的确,它能让人感觉美;有人认为轰轰烈烈的经历就是美,的确,它能让人感觉美……这些美,让人觉得赏心悦目,让人觉得激情澎湃,让人觉得自然平和,但什么样的美才是最美的?”

怎样才算是最美的?我想我并不清楚。因为她本就是一个没有具体答案的问题。

篇12:身边最美的幼儿教师征文

鲜为人知的是,“绿泡泡”与“红果果”工作上是金牌搭档,生活中的他俩,还是一对情投意合的真实夫妻。那么,他们究竟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在牵手婚姻的同时,演绎了怎样的动人故事?

面试邂逅,少儿主持摩擦不断

“绿泡泡”本名耿晨晨,1980年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小时候的他便喜爱唱歌和跳舞,每当电视里有歌舞节目时,他的小嘴就咿咿呀呀地哼着,小手有节奏地摆来摆去。上学之后的他更是成为学校的文艺骨干。看到耿晨晨有这方面的天赋,父母开始着力培养。2000年,耿晨晨不负众望,以高分考入天津音乐学院声乐系,开始了专业训练与学习。

2003年5月,中央电视台招收少儿频道主持人,正在读书的耿晨晨得知自己符合条件后,立即报名参赛。由于专业课成绩与现场表演都十分突出,耿晨晨在600多人参加的海选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第一名,最后顺利地进入门槛极高的央视!

一个月后,耿晨晨在央视《智慧树》栏目正式上班。由于是少儿类栏目,耿晨晨隐去了本名,以“绿泡泡”哥哥的形象出现在小朋友面前。头一次录制节目时,耿晨晨的表现非常卖力,他连唱带跳地忙活了两个多小时后,才到休息室喝了一点水。

重新回到录制间,耿晨晨发现里面多了一个穿着红色上衣,眼睛大大的姑娘。由于太过劳累,他一屁股坐在门边的沙发上,还顺手戴上了墨镜。没想到,那个姑娘径直向他走过来,对他微微一笑:“您好,您是导演吧?我是来面试的,现在可以开始吗?”耿晨晨一听,把眼镜摘了下来,调侃道:“不好意思,我就是外表像个腕儿,其实只是刚过了面试,也是来打工的!”一席话,说得两个人都笑了。

没想到,几天之后,这个红衣服的姑娘也通过面试,还成为耿晨晨栏目的女搭档“红果果”。耿晨晨很快了解到,“红果果”的名字叫陈苏,比自己小3岁,来自浙江杭州,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专业。

按理说,有一个漂亮的女搭档,耿晨晨应该非常开心才对,可是与陈苏一起工作没多久,他便有一种说不出的痛苦。原来,耿晨晨曾在天津卫视短暂担纲过业余主持人,积累了不少经验,而陈苏从未有过这种经历,这样一来,两人在“磨合期”里摩擦不断。一次,两人合唱《智慧树》主题曲“我爱圆圈圈”和“神奇的手指”,现场有很多小朋友伴舞。由于孩子们年龄太小,局面很不好控制,耿晨晨很有耐心地一遍遍指导着他们,有时一个动作要重复三四遍,碰到到处乱跑的小朋友,耿晨晨还要停止唱歌,把他们一一拉回来。

耿晨晨“婆婆妈妈”的样子,让陈苏很是看不上。当这两首主题曲唱完后,她对耿晨晨说:“你到底行不行啊?连几个孩子都管不了,没见过你这样的男主持!”一席话,说得耿晨晨心里很是憋屈,他不服气地与她顶了起来。

还有一次,他俩带着五六个小朋友做剪纸节目,桌子上摆满了刀剪。细心的耿晨晨自然很注意小孩子的安全,生怕他们一不小心戳到自己,他不断地提醒着:“小心啊,你们一定要小心啊!”可陈苏却不懂这些,她觉得,有些话说一次就够了,干嘛要不断重复呢?尤其像耿晨晨这样外表阳刚的男人,就更不应该了。

陈苏再次不满地对耿晨晨说:“我的耳朵都被你唠叨出茧子了,你能不能不说了!”耿晨晨认真地回答她:“你自然很快记住了,可孩子们不行,他们一会儿就忘了。”两人又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起来。

类似的事情多了以后,两人的心里都起了疙瘩。两个月后的一天,在节目快要结束时,耿晨晨给现场的家长嘉宾们出了这样一道题目:“请问,豆蔻年华是指代多大年龄的少男少女?”其实,豆蔻年华指的是10岁左右的少女,并不是少男。节目结束后,耿晨晨的这个错误立即被陈苏抓住了,她当着所有同事的面指了出来。耿晨晨很难堪,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他对陈苏说:“本身咱们就是一档少儿游戏类节目,主持人不必太严肃了,有一些语病也没什么,这样不是可以多给观众们一个乐子吗?”

这一回,轮到陈苏认真起来:“虽然是少儿节目,可是你也不能误人子弟呀。从做电视的第一天起,我就知道寓教于乐,教在前,乐在后。你传递的信息是错误的,这不是娱乐,而是愚乐啊!”被陈苏这样一通反驳,那天的耿晨晨心情特别郁闷……

互帮互扶,共担当的季节情愫无边

两人虽然成了一对“欢喜冤家”,但由于《智慧树》是日播栏目,每天的录制量很大,两人除了吃饭和睡觉之外,几乎天天“粘”在一起。耿晨晨是个有事藏不住的人,一次,他坦诚地对陈苏说:“咱俩的关系这样僵,对你有什么好处,对节目又有什么好处,咱们就不能互相鼓励一下吗?”耿晨晨的话,让陈苏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她明白,耿晨晨做节目特别努力,多少次,为了能让《智慧树》栏目尽善尽美,他连睡觉时都在念台词;又有多少个夜晚,为了赶节目,他通宵达旦都在进行前期准备。想到这里,她对耿晨晨的误解渐渐减少了……

2005年初,《智慧树》里增加了一档“我爱变魔术”的板块,每期节目中,“红果果”和“绿泡泡”都会教小朋友变一个惊奇又好玩儿的魔术。为了真正地激发小朋友强烈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精神,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会动手动脑,细心观察,陈苏表现得十分敬业。一次,在教授现场的孩子们做“硬币火柴盒”魔术时,本来陈苏做一遍就可以了,为了让孩子们看得更清楚,她用小刀将几个火柴盒全部剖开,让他们更方便看到里面的秘密。不过,由于助理准备的小刀很锋利,陈苏一不小心,右手的食指被划了一下,几粒血珠子顿时渗了出来。看到陈苏痛得皱起了眉头,轻轻地“哎哟”了一下,便马上恢复了常态,并坚持做完了整个魔术,耿晨晨的心里充满了敬佩。

节目做完后,耿晨晨立马找来了创可贴,二话不说地为陈苏包扎好伤口,内心突然涌起一种异样的情愫。

半年后,栏目又新添了周末板块“宝贝2+1”,“红果果”和“绿泡泡”要带着孩子们进行“宝宝闯关”、“宝贝大搜索”和“亲子大比拼”等多项现场运动类游戏。由于孩子很多,两人的体力消耗很大。有一次,两人一直忙碌了八九个小时,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耿晨晨突然发现面前的陈苏面色潮红,人也显得得蔫蔫的。耿晨晨打趣她道:“你可像是一个熟透了的‘红果果’了。”本想开个小玩笑,让陈苏提提神,可是陈苏依旧显得有气无力,她对耿晨晨说:“我现在觉得头特别昏,四肢也很乏力。”耿晨晨把手轻轻往她的额头上一放,立即感到发烫,他惊叫着:“你烧得这么厉害,怎么不早点儿说!”

耿晨晨迅速将陈苏送到了医院。那天晚上,安排完手头的工作后,耿晨晨寸步不离地陪伴在陈苏身边。他随身携带装着开水的保温杯和手巾,隔一段时间,便细心地为陈苏擦汗,并为她更换开水。这一幕让一旁的病友看到了,对陈苏说:“你找了一个这么好的男朋友,真是让人又嫉妒,又羡慕!”

其实,陈苏的心里也很感慨,她的眼神充满了温柔,定定地望着耿晨晨。耿晨晨轻轻地为她扶扶枕头,问她:“你在想什么呢?”陈苏说:“我在想,有你在身边的时刻也挺美好的……”

爱情就这样悄悄地来临了。考虑到《智慧树》是央视少儿节目,“红果果”和“绿泡泡”更是孩子们心目中的偶像,耿晨晨与陈苏不想破坏这份美好,因此,两人一直以“单身”面对公众,台上台下都不提及自己的感情。两人的这种关系,也成为只有少数几个挚友才知道的秘密。

2009年初,两人已经相恋多年,可是“保密”工作仍然做得很好。有一次,他们去云南楚雄州旅游,在昆明机场换乘时,耿晨晨被几个小朋友认出来了。这一下,机场大厅里顿时热闹起来,家长与孩子们走马灯似的与“绿泡泡”合影。在耿晨晨一一满足了所有人的要求后,大家仍然意犹未尽地说:“‘绿泡泡’来了,可惜的是,‘红果果’却没有来!”其实,陈苏就在几米远的地方看着行李,素面朝天的她戴着墨镜,与荧幕上的形象有很大的差异,这才没有被大家认出来。

这件事发生后,两人更加谨慎了,而圈里的好友因为爱护他们,都自觉地为他们保密。不过有一次,李咏差一点将此事说漏嘴。那一次,耿晨晨等几个男主持参加一个电视直播节目,被李咏问到各自的感情生活,耿晨晨照常说自己单身,没想到快人快语的李咏潜意识地反驳道:“你还是单身?”等话出了口,李咏才意识到自己出错了,立即打圆场说:“你这样的单身,我也很向往啊!”总算将事情敷衍了过去。

阳光之下,最美的爱情在身边

2010年10月1日,情投意合的两人在洛阳举办了婚礼。与央视做主持的风光不同,由于他俩都不想铺张和高调,只宴请了5桌亲友。其实耿晨晨也知道,婚姻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最为神圣的,陈苏希望自己能风光出嫁,但是考虑到工作的特殊性,两人才默契地选择了这样一种方式。婚后,夫妻俩互帮互助,事业不断登上新的台阶。

2012年2月,经过10年的厚积薄发,这对年轻的80后小夫妻终于梦想成真——双双获得了“金话筒”奖。“金话筒”是中国播音主持界的最高奖项,全国万名主持人参与角逐,得奖者屈指可数,而双双站在事业的巅峰,他俩欣喜的心情可想而知。

由于“金话筒”的超高知名度,“绿泡泡”的名气由此更响了,他频频出现在国内各个电视台的荧幕之上。耿晨晨没有想到,一次平常的电视节目,却引发了他与“红果果”之间不小的矛盾。

耿晨晨参加了一档北京名人访谈节目,当节目进行到尾声时,有人突然问起了耿晨晨的情感问题。为了不给陈苏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耿晨晨没有透露自己已婚的事实,而是巧妙地敷衍着:“目前还没有合适的人选,现在还是以事业为重吧。”让耿晨晨没有想到的是,接下来的环节中,竟然是为“未婚”的他现场海选女友。在荧幕上打拼多年的耿晨晨知道,此举只是为了活跃一下现场的气氛,于是,他礼貌性地与众多的女“粉丝”做了一些配合。

耿晨晨不知道的是,那天的陈苏恰好坐在电视机前看这档节目。自己的丈夫与众多的妙龄女子眉来眼去,让她心里既郁闷又委屈。自己全心全意地爱着耿晨晨,对方却用情不专,越想越不是滋味的陈苏拨通了耿晨晨的电话:“为什么你和别人打情骂俏?是别人的诱惑太大,还是你的妻子拿不上台面?”耿晨晨刚想安慰几句,陈苏却挂掉了电话。

当天晚上,陈苏关掉手机,决定不再理会这个男人。谁知关机不到1个小时,快递公司就送来了一大束鲜红的玫瑰,怒放的花束中还夹着一个信封,打开一看,竟然是耿晨晨写给她的一封信:亲爱的“红果果”,你的王子“绿泡泡”在这里向你献上诚挚的歉意。你要知道,生气尤如蛀虫,会让漂亮的“红果果”变丑的。相爱使我们变得心胸狭隘,一切都是因为爱得太深。都是我的错!永远爱你的“绿泡泡”……看完耿晨晨的信,陈苏的心情“雨过天晴”了。

2013年初,耿晨晨与陈苏在主持《智慧树》时,一个小朋友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俩,眼神有一种说不出的专注。休息的时候,耿晨晨不禁问那个小朋友:“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啊?”小朋友点了点头,稚嫩地对耿晨晨说:“我喜欢《智慧树》,我爸爸喜欢《智慧树》,我妈妈更喜欢《智慧树》,他们告诉我,‘绿泡泡’和‘红果果’最般配了,希望你俩永远在一起。”

小家伙的喋喋不休,却一下子击中了耿晨晨的心事,他故意继续问道:“你能不能说说,‘永远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小家伙挠了挠脑袋,想了好一会儿后说道:“就是‘红果果’嫁给‘绿泡泡’,将来还要生下许多小‘红果果’和小‘绿泡泡’。”耿晨晨激动极了:“那你愿意‘绿泡泡’娶‘红果果’吗?”小家伙使劲地点头:“我愿意!”

这件事发生后,耿晨晨意识到:自己的隐婚并不是正确的举动,如果真正爱小朋友们,就应该让他们了解一切。几天后,他与陈苏商议后,在微博贴出了结婚照片,陈苏还附加了这样一条解释:当初没有公布这件事情,并不是想对小朋友隐瞒什么,而是“绿泡泡”觉得,爱的表现有多种方式,轰轰烈烈固然是爱,但沉寂无语也是爱的一种。让一切都顺其自然,就像静听花儿悄悄绽放、蝴蝶默默破茧的声音……

果然,耿晨晨与陈苏“在一起”的消息,不但没有受到抨击,反而得到无数人的祝福。很多小朋友给他俩来信,有的像个大人似的写道:希望“绿泡泡”和“红果果”白头偕老。有的则显得顽皮:你俩牵手一辈子,主持《智慧树》也是一辈子。还有的写道:希望你俩天天在一起快乐地吃饭。看到孩子们的祝福,耿晨晨与陈苏这才放下心来。

2013年9月,“绿泡泡”与“红果果”接受了笔者的采访。“绿泡泡”表示,自己之所以与“红果果”结为伉俪,完全是因为在《智慧树》的树荫下,与“红果果”日久生情的结果。即使偶尔遇到“雷雨”,两人也总有办法迅速“阴转睛”。“红果果”在一旁幸福地补充道:“其实,最美丽的爱情往往就在身边……”

(责编/邓琳琳)

篇13:我身边的最美教师

攀枝花第十中学初2013级9班 郑世玉

古往今来多少文学家歌唱家,都在颂扬老师的无私与奉献。古有李商隐饱含热情奋笔疾书而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颂扬于老师。今有宋祖英高昂歌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赞美老师。听着这感人的故事,看着身边的老师,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用自己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曲爱的赞歌。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平凡的小事后有着不为人知的平凡与感动。

他,没有高挑又俊俏的身材与脸蛋。只是架着眼镜,精神抖擞,大腹便便的样子。我最爱的吴老师。其实小学的我很叛逆,也曾是老师最讨厌甚至想劝退我。上初中后,我以为我会继续遭受小学一样老师的白眼,可是他没有。一样的公平,一样的对待。也许只是我的感触很深刻,一个一直被老师讨厌的学生,突然得到一个表扬的眼神,一句赞赏的话那是多么重要。我以前在学习方面不懂就任由它不懂,我从来不在乎我考了多少分。知道他叫我去办公室,知道现在他说的话还那么清晰一直萦绕在我耳旁“***啊!不懂的问题就要来问老师啊,你现在不还好学习以后长大怎么办啊。要为自已将来着想啊。你自己问自己是想吃白菜还是吃牛肉呢?”没有多温馨的语气。可是我的心从那一刻开始就熔化在他一字一句上了。因为那是初一,我们互相不了解,可是我觉得他比和我相处了两年的班主任比起来,他的短短几句话胜过了太多太多。因为我的小学班主任从不关心我的未来,她甚至说过我以后肯定会去危害社会,我也曾去问过她问题,她说给我讲了也没用。

我很感谢他,如果我的初中没有遇到一个关心我,给予我温暖的班主任。那么我现在也不会做在这里写作文了。他没有因为成绩不好就随便看人。他总是喊我们娃儿些,我觉得这个称呼好温暖。在上课时,他总会讲的大汗淋漓,他偶尔会搞笑,偶尔会发火,经常拖堂。可是他那么美。我身边的最美教师,谢谢你。我曾记得您那沾满粉末的双手,我曾记得您那慈善的谆谆教导,我曾记得您那新增的几根银发。因为有您,莘莘学子才能成才; 因为有您,世界才会如此美妙。老师,您是明灯。为迷失方向的我找到回家的路。

篇14:寻找身边最美的教师 (恢复)

在十四中学,提到王瑞老师,学生们都会竖起大拇哥,同事们也会称赞老王为人厚道、实诚,有长者风范。领导对王瑞也非常欣赏,不断地给他加担子,先后让他担任体育组组长、体音美组教研组长、班主任、政教处副主任等职务,他都能够安排得游刃有余。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好的口碑?这与他的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王瑞,1991年毕业于抚顺师范专科学校,同年到丹东十四中工作。除了担任高中体育课外,他还负责带领田径队、篮球队训练。每天清晨,老师们上班时会看到王瑞已经和队员们在操场上训练了;中午,师生都在午休时,你会在操场边上看到王老师在给田径队员、篮球队员指导技术;晚上下班后,你仍然能够看到他和队员的身影。

一、勤勤恳恳,敬业奉献,赢得学生的喜爱与尊重

王老师带队训练,总是和学生们在一起摸爬滚打,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酷暑。普通 高中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较差,学习习惯也不好,但是他们对玩球还是很有兴趣的,有的学生的体育也有底子。为了帮助这些孩子重树信心,王老师鼓励学生认真参加训练,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发展体育特长,实现升学之路。怕孩子们不能吃苦,王教练总是跟孩子们在一起训练,处处给孩子们起表率作用。为了不耽误上课时间,王教练都是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领着队员们训练。他们练体能,练技术,不但强身健体,更培养了学生们的耐力与品质。王教练处处替学生着想。学生成绩差了,他教育学生,并和班主任老师沟通,和家长沟通,鼓励孩子坚持训练,并学好文化课。

王教练是一个负责任的老师。甄智贺是刚毕业的高三学生,是他的队员。当初,甄智贺文化课非常差,但是他喜欢田径,有不错的身体素质。他一门心思想上体院。王教练接触他以后,严格对他进行要求。有一阵子,甄智贺的文化课成绩不理想,想打退堂鼓时,王教练和班主任沟通,和家长沟通,多方面做他的思想工作。只要不放弃,就会有希望。王教练的鼓励让学生重燃希望。高三时候,到沈阳参加加试,王教练带队陪着学生,给他们鼓励与指导,最终甄智贺取得了优异的加试成绩。

刘仁桐是初三的毕业生。初一入校时,文化课成绩很差,对自己也没有信心。进入篮球队后,王教练利用业余时间,教他技术。在跑步时,王教练和孩子边跑步边聊天,和孩子相处特别融洽,像朋友一样,帮助他树立目标,增强信心。初二时,刘仁桐身高猛增,达到1.96米。孩子的篮球技术也日臻成熟。孩子有了信心,想要通过努力考取重点。暑假里,王教练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带领着队员到瀚通体育馆训练。每天上午7.00——9.00雷打不动是他们的训练时间。多年来的磨练,孩子们信服老王,都能自觉地练体能。中考前夕,要迎来的是丹东市初中男子篮球赛。我校男篮实力在全市并不占优。队员们也有些紧张。但是,王教练鼓励孩子,放手大胆地一场一场比赛去打,去拼,赢得每一个对手的尊重。孩子们果然没有辜负王教练的期望。尤其是刘仁桐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帮助我校篮球队夺得本次比赛的冠军,这是我校有史以来第一次在篮球夺冠。孩子们和王教练兴奋地抱在了一起。这胜利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

对于刘仁桐的进步,孩子的妈妈非常感激地说:“作为家长,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王老师对每一个孩子都非常关心,在比赛中我亲眼看到还向高中教练和校长推荐篮球队孩子,我儿子从篮球不怎么行到成为篮球队主力,他在平时的训练中找一切机会去锻炼孩子,帮助孩子们总结经验,王老师非常地负责任,他确实是一个好老师。”对每一个队员的前途负责是王老师对自己一贯的要求。今年中考,刘仁桐同学也通过体育特招考取重点高中。

遇到王教练是孩子们的幸运,多少对自己丧失信心的孩子,通过王教练的训练和引导走上了成功之路。他教过的学生都喜欢他,爱戴他。

二、兢兢业业,勇挑重担,干好每一份工作 体育组老组长退休后,在组内年富力强的王老师就担任起体育组组长职务。由于男女生分开上课,体育教师数量不够,不得不跨学年教课。王瑞担任组长,主动扛起重担,和 邓向前两人肩负高中体育教学的任务。王老师要组织好组内教师的日常教学,还要带动大家组织好大课间、校运会、市运会、各级各类比赛。人们很少能在办公室见到王老师,却常常在操场上见到他的身影。由于长期在太阳下暴晒,皮肤晒得黝黑。可是,他从不抱怨。“谁叫咱是体育老师呢,晒晒健康。”王老师这样调侃着。

学校进行教学改革,将体育、音乐、美术三个组合并成一个教研组,王老师担任组长。组员增加了,工作的担子加重了。他不仅要干好体育工作,还要调动音美组教师干好艺术工作。

2013年,学校着力发展校园足球。王老师又和体育组其他同志一起,摸索校园足球的教法。他们组织中午师生足球对抗赛,吸引学生参与,带动田径队员参与。2014年暑假,学校成了了初中男、女足球队。王丹、刘春雨、王瑞三位老师主抓此项工作。王老师又投身到校园足球的训练中。在每天与老师对抗赛的切磋中,十四中的男子足球队队伍不断壮大,孩子们也在省市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每逢比赛,王瑞老师都要带队出征。和其他教练一起安排好孩子们的比赛事宜,照顾好学生们的起居生活。

2017年,王瑞老师又承担了艺体班的班主任工作。这茬班体育生居多,还有不少孩子在学校寄宿。王老师在日常管理后,又多了一项任务,照顾好住宿学生。学校安排领导值班,周六周日抽出一天到学校检查孩子们的住宿情况,学生处主任找到王老师,他二话没说承担了下来。

为了抓好学校的艺体工作,学校又任命王老师为学生处副主任。担子又压在了肩上,王老师要带领体音美组全体老师继续为学校的事业奔波。

因为体音美组工作的特点,老师们的工作除了教学就是活动的组织。为了迎接上级检查,为了宣传校园足球,为了提高学校的体育、艺术成绩,王组长总是带领着组员们在第一线拼命。

“王瑞是一个好同志。”于鹏校长曾经在教师大会上动情地表扬他。身兼多职,而且干一样是一样,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近年来,我校的艺体特色越来越鲜明,成绩越来越突出,这些都与王老师和他的组员们的努力分不开。

三、默默无闻,身先士卒,当好组里的领头羊

作为教研组长,王老师从来没有架子,总是平易近人。只要是力所能及的工作,他都亲 力亲为,默默去做。像整理体育仓库、搬运体育器材等脏活累活他都抢着干。无论是教学还是训练,谁有难处,他都愿意帮忙。林荣霞是组里的年轻女教师,王老师像一个老大哥一样,在教学和训练方面给予林老师更多的指导。提到王老师,小林老师感激不尽,说他是一个“工作勤恳,为人热情忠厚,关心年轻人,多为别人考虑,思想开明的老教师。”王老师能够团结组内其他同志,把组里建设得像一个家一样。你走进体育组,会感觉充满生命活力和艺术气息。办公室干净整洁,墙上悬挂的游泳圈是那么彰显青春活力。

四、朴朴实实,敢于担当,是社区的好党员

王老师不仅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在社会上也是一个热心人。社区里有困难,作为党员他 都能冲到前头。2016年大年三十,正是合家团聚的日子,可是他所在居民楼却遭遇了下水道堵塞的烦心事。为了让居民过好节,王老师和几个邻居冒着严寒打开下水管道进行疏通。粪水和脏物见了一身,他全然不顾,累了就歇一会,渴了喝口水继续干,经过一天的努力终于疏通好了下水道,让全楼居民过个好年。大家深受感动,称赞王老师不愧是一名共产党员。王老师的实际得到了果园沟社区党组织的高度赞扬。丹东日报和鸭绿江晚报的记者也报道了王老师带头为社区居民解决困难的事迹。

王老师担任教练,带领队员取得了多项荣誉。2017年丹东市校园足球高中男足亚军、2018年丹东市中学生篮球赛初中男篮冠军、2018年辽宁省校园足球东区赛高中男足亚军,2019年将带领14中学篮球队参加辽宁省中学生篮球赛初中男篮的比赛。

上一篇:第三届团总支、学生会工作报告下一篇:如何做一个加薪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