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024-07-02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通用9篇)

篇1: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核心, 精神, 改革, 时代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并指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指出:“用以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

志。”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最新的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出来的,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改革开放以来,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在我们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人民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不断迸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自主、平等、竞争、效率观念不断增强;扶贫济弱、公平共享,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文精神得到普遍推崇;民主、科学、法治的理念成为广泛共识,从而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的内涵丰富,主要体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时代精神这一有机整体中,改革创新居于核心地位。因为改革创新是时代的最强音,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灵魂,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谓创新,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社会的发展一刻不会停顿,改革创新也就永无终点,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才能实现跨越、跨越、大发展。正是依靠改革创新精神,我们创造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之

一。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特征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华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访美,在耶鲁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5000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现时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中华文明历来注重自强不息,革故鼎新,奠定了中国文化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品质,对后世影响很大。求新就要与时俱进,引领时代潮流。从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从科学实验到发明创造,从工作到生活,没有求新创新,社会就不能发展,人类就不会进步。正是在民族

富于创新进取的思想传统推动下,我国不仅以著名的“四大发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等伟大创造闻名于世,以诸子百家思想丰富了人类的文化精神宝库,而且以不断变革创新的实践,彪炳人类变法自强的制度创新史。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所表现的创新性,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相结合,借助于马克思主义对时代、国情、世界政治经济走向以及种种主观条件所作的科学把握,对于民族生存发展问题进行重新定位,才使得民族的发展有了出路,有了生机活力。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时代精神的培育,并结合时代特点不断创新。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但创造了毛泽东思想,而且孕育了体现中国历史具体发展阶段要求的时代精神,包括:井冈山精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延安精神——“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西柏坡精神——“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等等。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同样重视时代精神的继承和发展,“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可以说,改革开放新时期是中国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弘扬的时期,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到建立“经济特区”的改革试验,再到“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都是弘扬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的成果。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大力倡导“64字创业精神”、“98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新航天精神”。这些精神都体现了党的先锋队性质、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崇高的思想境界、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浩然的革命正气,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科学精神。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着眼于新的实践、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在坚持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宣传思想战线集中推出了郑培民、牛玉儒、杨业功、李素芝、许振超、王乐义、任长霞、宋鱼水、张云泉、方永刚等重大典型。这些典型产生于实践,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意志和社会前进的方向,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融合,受到人民的爱戴和尊敬,起到典型示范作用。同时,利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和抗击非典、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等重要契机,宣传和弘扬时代精神,极大增强了全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历史观点来看,真正的改革创新须具备三个要件:一是自主性,真正的改革创新必然是自主创新,是战胜自我和超越自我;二是首创性,真正的改革创新必然具有“第一次”的特征;三是先

进性,真正的改革创新必然顺乎文明之潮流、体现时代之脉动、展示历史之未来,因而能够独领风骚、影响深远。当代中国,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核心价值要求。在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需要,代表了先进价值走向的时代精神的牵引和推动。开展时代精神教育,是实现社会价值传递和个体价值塑造的重要载体,也是协同社会价值观、激发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统一、稳定的根本途径。我们正站在实现“十一五”规划、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起点,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新时期新阶段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把弘扬和培育时代精神纳入到公民教育、党员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一切思想文化阵地、精神文化产品,各类主题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都要积极传播时代精神,充分展现时代风采。使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深深地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全国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

篇2: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作为中石化集团公司的一员,首先我们得为公司这一集体付出自己的努力,处处维护公司的利益,其次才能考虑个人的收获,员工与公司的关系,犹如众人划船,只有人人齐心协力,舟方能扬帆远航;如果每个人首先考虑的都是个人利益,那这艘船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地方,甚至有覆没的危险。

【散文随笔】+以厂为家

家,给人的应该是那种温馨、舒适的感觉。是避风港、是心灵的依托。但在我心中,家则是一种牵挂。

记不清多久没有回家了,一年365个日子,在家与亲人团聚的日子为数不多。时间久了,渐渐觉得家似乎是旅店,是驿站,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留给家人的是归家的疲惫和离家时的依依不舍。单调乏味的汽笛声诉不完万水千山阻隔的无限思念,喧闹繁华的都市掩饰不住客居异乡的孤寂。

家,是我成长的地方,是我前进的动力。为了寻找更为理想的家,我只有把爱深埋心底,毅然远离亲人和朋友,离开熟悉的家,踏上征途,去远方寻梦。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今社会。我面临一次次“家”的选择。其间也换过几次“家”,那是因为它们都不是我所追求的理想的“家”。

也许是缘分,在某个收获的季节里,有幸找到了我理想的“家”-----**集团公司。并成为“家”的一员。一开始,我就被她那充满年轻活力的激情所迷住。投入到她那宽厚博大的胸怀,倾听到的是那跳动强劲的脉搏,看到的是她那顽强拼搏的精神,顿感全身血液为之沸腾,一种从未有的动力如雷电般震撼心灵。自信在不经意间又树立起来,以前受过的挫折即刻消失的无影无踪。

成为**集团的一名员工后,耳闻目睹的是**集团“家”的日新月异,规模之大、速度之快,都是在规范管理之下,工作进度正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虽然这里没有阳春三月的呢喃,也没有风花雪月的温馨,有的只是如火的激情,如歌的事业……

自步入**集团的那天起,“家”就给了我们一个施展才华的人生大舞台,我们应该珍惜这不可多得的机遇,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为之奋斗呢?更何况我们背井离乡、远涉千里、背负着亲人太多的期盼,又怎能不努力工作,充分展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呢?

来集团一晃就是数个年头了,期间也有过辛酸和困惑,有过迷茫和抱怨,但是,给我感触更多的还是收获和自豪,我深感在集团的收获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的优越回报,而更为重要的还是体现在精神上的满足;体现在和同事们共同打拼事业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上。

物有本末,人有始终,今后道路还有多少曲折和艰难,既然我们相互选择了对方,我们就有信心、有决心用实际行动,从干好本职工作做起,扮演好自己的每一次角色,站好每一班岗,不断总结反思自己的缺点、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发挥自己的最大能量,以出色的工作业绩与企业同步发展,回馈社会。

“以厂为家”,为了“大家庭”的兴旺发达,为了企业的基业长青,我愿意与所有并肩战斗的同事们一道付出自己的智慧、青春、热血和汗水,永不言悔。

篇3: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坚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使之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光辉旗帜, 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对于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八荣八耻”, 贯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内容上看,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祟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体现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的“五爱”的基本要求, 也是每个公民应当承担的义务。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体现的是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公共生活中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骄奢淫逸为耻, 体现的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根本要求。由此可见, “八荣八耻”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思想道德规范的高度概括, 也是从总体上对社会主义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的生动表述。

“八荣八耻”, 坚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在我国传统道德中, 荣辱观主要体现在对于“辱”的认识上, 大多数思想家都是通过对耻辱的论述来阐释荣辱观的。孟子最早将“荣”和“辱”作为一对对立的概念来使用。他说:“仁则荣, 不仁则辱。”在我国一些古代思想家那里, 知耻乃做人之本。朱熹说, 人只有“耻于不善”, 才能“至于善”。管子更从关系国家兴亡的高度来看待“耻”, 他说:国有四维, 一日礼, 二日义, 三日廉, 四日耻。顾炎武进而指出:“四者之中, 耻为尤要。”因此, 我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尤为强调教人以知耻, 传统道德中的这种以教民知耻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深深积淀在人们的心灵深处, 融人在人们的道德实践之中。“八荣八耻”, 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同时注人了时代的特点和实践的要求, 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充满生机和活力, 富有民族性、感染力和吸引力。在表现形式上, 它突破了我国传统道德中主要以“耻”来阐述荣辱观的局限, 把“荣”与“耻”这两个古老的传统道德概念切实对应了起来;在具体内涵上, 它突破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把荣辱观仅仅作为道德范畴的局限, 从社会主义价值观总体要求的高度, 丰富、拓展了荣辱观的内涵和外延。

“八荣八耻”, 弘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 是对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正确荣辱观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 自私自利, 消极怠工, 贪污腐化, 风头主义等等, 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 积极努力, 克己奉公, 埋头苦干的精神, 才是可尊敬的。”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 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江泽民同志指出:“提倡共产主义思想道德, 同时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想, 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2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 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1) 爱国主义教育。新时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进行基本国情教育, 帮助人们正确认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并从与其他国家的对比中, 看到优势与不足, 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更好地服务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二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和宏伟目标教育, 引导人们既看到我们过去所取得的成绩, 又看到我们现在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从而更好地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去。三是进行中华民族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教育, 引导人们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不忘中国被动挨打的血泪史, 理解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性进步和光明前途, 不断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四是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引导人们充分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 努力营造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繁荣进步的和谐氛围。五是进行祖国统一教育, 帮助人们正确理解党和政府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的坚定立场, 动员和引导一切爱国人士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做出积极贡献。六是进行国防和国家安全教育, 引导人们坚决捍卫和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 勇于同一切出卖祖国利益、损害国家尊严、危害国家安全以及分裂国家的言行进行坚决的斗争。

(2) 集体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是我国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是调整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利益关系的基本规范。对人民群众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应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一是要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二是要在维护国家、集体利益的同时, 充分尊重和保障、鼓励和支持人们追求个人的正当利益;三是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 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四是要坚决制止谋取不正当的个人利益的行为。

(3) 社会主义教育。进行社会主义教育, 要引导人们正确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与艰巨性。第一, 要引导干部群众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它是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第二, 要引导人们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探索和发展的过程。第三, 要引导人们看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复杂原因,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 它们的失败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失败, 而恰恰是在理论和实践上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原则所造成的。第四, 要引导人们看到社会主义没有也不会消失,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在前进中, 引导人们坚信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向, 最终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3 民主法制教育

篇4: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一、以就业为核心的高职语文教学

(一)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决定高职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就业导向性

曾经有位美国教育学家说过,想要教学取得成功就要明确教学目标,这就表示教学的有效性与教学的最终目标有直接性关联。高职学院是应社会各个行业的要求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场所,这迫使高职学院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应以培养学生知识和技术为最终目标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就业为导向其实就是在给学生传授语文专业知识的同时,结合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能力素质要求,寻求两者的契合点。一方面在专业教育上,要着重突出高职学生自身专业的性质和未来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在实用性上,要把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成为一名“有上岗优势,有晋升潜力”的新人。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决定高职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就业导向性

现阶段,高职学院在确定语文教学目标及方向时主要结合当前社会对就业人才的要求而定。社会各个行业在进行就业人员聘请时会提出各个方面的要求,一般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主要对其两个方面的因素进行着重考量:首先是就业人员的综合知识素质能力;其次是就业人员自身对事物的观察、反应及语言表达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培养人才的综合能力是当前高职学院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三)高职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决定高职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就业导向性

高职学生目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过多地重视专业技术学习,而忽略了语文学习,导致学生普遍存在语言文字理解力差,兴趣不足等问题。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我们就应该从教学方法上下手,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语文在教学能力培养中的动力,

形成一个以语文教学为根本,融合一定的实践性、操作性以及实用性的多方面的教学新模式,努力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促进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

二、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探讨

(一)“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意愿,为进修高学历打好基础

语文教学应该在遵循本专业的基础上,尊重学生意愿,不仅能培养学生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高能力的职业素质,还能为将来进修更高学历的学生提供良好的语文基础。让教学内容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同时贴近生活并具备专业性,需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及对于教学内容的不同需求,把教学按照目标、要求及内容进行分层。语文课程在高职教学中是基础教学课程,也是所有专业的必修课程,它上衔初中所学内容,下接专业知识内容,是一个过渡。因此职业教学课程要着重考虑职业的变化,以提升该专业综合能力为目的而设计出既具有专业性同时兼具实用性的教学模块,可以结合不同模块的弹性,进一步地拆分组合,这样不断地拆分组合,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保证不同专业、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最终都能够切实得到提高。

(二)以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为基础,建立完善高职语文教学评价体系

高职语文教学的考试评价一般都是以成绩为主,我们应该逐渐改传统的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变为以培养人才为主,这也是当前社会所需。不仅如此,高职语文教学的考试方式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未来成长,把平时学习情况考虑在内,再结合班级其他同学、教课教师等形成一个多功能的评价体系。此外,针对高职语文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应该做到全面系统,不仅要结合学生的听、说、读、写水平,更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运用水平,这样的效果才更加有实效性。

(三)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探索教学方式创新

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合理的教学方式是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关键,在高职时期开展语文教学要注重实践教学,以理论教学为辅。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语言交流能力等等方面的培养,只有这样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才可以及时用到社会生活中,积累更多的实践机会。除此之外,高职语文的教学方式还应该考虑社会职场的要求,多培养学生应对职场压力和竞争力的能力,让其能够在学业完成后进入职场进而适应职场。

(四)以突出合作沟通为主,探索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

当前,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就是合作与沟通,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交流便成为社会成员合作的必要途径,以便于更好地了解分工部署,从而更好地付诸实践。所以,在组织高职语文教学时要着重突出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交流合作对自身的重要性,从而使教学更加灵活化。同时,还要进行组织教学,在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分组。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语文教学创新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长时间的摸索和完善,当然创新也不是盲目的创新,要结合当前社会环境变化的实际,以学生自身的情况为基础,不断调整高职语文创新的策略,不断地与社会就业市场对接,努力探索出一个更适合当前环境又符合自身的新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豪杰.大学生就业中汉语言能力的长效作用分析[J].语文建设,2014,(29).

篇5: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逼人奋进的时代,时代在召唤,如果我们一直不去想进步,我们就会变成井底之蛙。

一个国家需要改革,一个企业需要改革,我们就要顺应这些客观原因,改革创新是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民族要想强大,就需要创新,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的历史古国,创新是我们民族延续的不竭动力,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在新的的历史条件下,他的延续需要我们级继承和发扬。现代社会主义建设就是一次历史性的大胆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如果没有敢于创新的人,这个社会还是人吃人的社会,就不会出现社会主义社会,就不会出现资本主义社会,哪怕资本主义社会的宗旨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是我们也不能去全盘否定,毕竟他是人类创新的结果。

时代精神是一个什么东西呢?是传承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古人倡导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聚集了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遗产。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我们要把报效祖国和改革创新作为核心。要深刻的意识到我们所肩负的历史重任,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崇高的信念,要时刻牢记鸦片战争是怎样战败的,为什么我们这样一个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会沦落到被列强鱼肉的地步,我们不是要去记住仇恨,而是要在失败中去吸取教训。

教育体制的改革正昭示着我们国家啊再次崛起,我们在做什么新的的事务的时候总是有反对的人,所以我们的这种改革总是要历经千山万水,困难重重。一个国家就像是经济体制一样,总是上层适应基础,所以我们既然国家给了我们这次机会,我们就要去珍惜,大胆的改革、创新!我国自鸦片战争以后就意识到了一个国家要强大就必须要改革,一个国家的强大可以给我们坚强的后盾,我们的改革创新可以给我们强大的祖国再次添加华丽的色彩,我们的命运和我们可爱的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我们的改革做到了,但是我们不是就这样完了,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我们在改革的同时我们没有把它们结合在一起,我们就会脱离轨道。就像是日本为什么他们的科技发展的如此迅速,是因为将改革创新结合在一起。正视自己的失败,发现自己的潜能,战胜自己,超越自己,保存自己的“实力”,不要改变自己的本质,改变了再好的创新也是白费,改革创新必然顺乎文 明之潮流、体现时代之脉动、展示历史之未来。

学会发现自己的优势后发展自己的优势,了解中国的发展道路,找到自己需要的哪一条路,如果说我们改革创新的东西还是带有旧事物,那么你的这种在时代交替的时候就是带有复辟的味道。

青年是社会中最富有活力的力量,是我们事业的希望,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历史地落在我们的肩上,“振兴中华,从我做起”,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报效祖国的方式不一样,路在自己的脚下,关键是你要怎么去走。

积极大胆的去实践,树立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投身实践,冲破思想禁锢,努力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作出应有的贡献!

吴沛霖

篇6: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满意答案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

爱国主义历来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最新的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出来的,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

改革创新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鲜明特点,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是党带领人民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不竭动力源泉。依靠这种精神,中国人民创造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都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既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也是当代中国人民励精图治、永不停息的重要保证。以人为本,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它要求我们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贯彻始终,都要努力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做到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依法办事,就是一切政党、组织和个人都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政府权力的行使严格以法律为准绳,公民的合法权益严格受法律保护,一切违反法律的行为都要严格受到法律的追究。面向世界,就是立足中国国情,服务国内大局,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交往与合作,广泛借鉴和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构成一个民族精神状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的核心内容。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强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因此,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在全社会大力提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使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动力。其他答案

坚定理想,牢固树立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信念

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最崇高的追求和最伟大的理想,是党的事业不断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成为政

治合格的标兵,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理想就是追求的目标、奋斗的方向,信念就是精神支柱、前进的动力,理想信念是人们的政治信仰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一个党员是否具有先进性,最根本的是看其理想信念是否坚定。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才能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和献身精神,才能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失去了理想信念,就失去了根,失去了本,也就失去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伟大的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面对敌人的绞刑架,大义凛然地说:“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取得光荣的胜利”。方志敏烈士在英勇就义前,慷慨陈词:“敌人只能砍下我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年仅28岁的夏明瀚同志面对敌人的屠刀,从容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瀚,还有后来人”的千古绝句。这是为什么?这就是理想信念的力量。正是有了这种力量才有了许多共产党人的英勇奋斗,才有了革命的胜利,才有了今天的社会主义和幸福美好生活。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当代诗人流沙河写道:“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党始终保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本保证,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核心要素,是共产党人前仆后继、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也是共青团干部当好党的助手,成为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思想保证。

篇7: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本报讯 2010年6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9周年前夕,省委在南京召开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动员和激励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更好地发挥先进性作用,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而努力奋斗。省委书记梁保华在会上发表讲话,代表省委向获得“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称号的同志表示热烈祝贺,向辛勤工作在全省各条战线的广大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梁保华在讲话中说,我们要紧密结合江苏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强烈的责任感、创新的思路、科学的方法、扎实的举措,不断开创我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新局面。

篇8: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一、敢于解放思想, 以思想大解放推进学院教育事业大发展

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思想解放是前提。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大法宝, 也是我们适应新形势、战胜新挑战、推动新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强大思想武器。虽然, 近年来, 高职院校紧紧抓住发展的机遇, 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果。但和国内外高水平高职院校相比, 我们还有较大差距。为此, 高职院校在解放思想上继续迈出新步伐。

(一) 以深入开展“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为主要抓手, 敢于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思想和体制机制障碍。

加强理论学习是解放思想的基础和首要任务, 必须贯穿于思想解放的全过程。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围绕革除陈旧观念学习, 围绕破解发展难题学习, 做到学以致用, 以学促干。紧密联系工作实际, 查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作为一个后发展、欠发达的民族自治区高职院校,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全体教职员工秉承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 不甘落后、不怨天尤人、不因循守旧, 励精图治、奋起直追、勇于赶超。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大力培育和弘扬创新争先精神, 引领全院师生在解放思想大讨论指导下, 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勇于赶超、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 以学习讨论、调查研究、查找问题为抓手, 深入思考、探索学校发展的正确思路、工作举措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 促进科学决策和学用政策, 重点解决制约学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赶超跨越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精神状态、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 更新发展理念, 完善发展思路, 创新发展举措。

思路决定行动。要促进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就必须着力探索学校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凝心聚力, 紧紧围绕工作目标, 加强质量建设, 突出办学特色, 凸显品牌效应, 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凸显社会服务能力, 不断提高学校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综合实力。同时建立长效机制, 使各级领导干部切实提高科学领导的能力;切实提高管理和服务的能力;切实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处理矛盾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办学的特色优势, 在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和国际交流中, 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 形成合理的发展共识, 创新发展思路, 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能力明显增强, 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二、勇于创新、敢为人先, 努力实现高职教育事业新跨越

弘扬“创新争先”精神, 践行是关键。按照“创新争先”的要求, 高职院校要积极营造“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良好氛围, 用新思维研究新问题, 用新思路破解新难题, 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 做到发现新情况及时研究, 发现新典型及时总结, 发现新问题及时破解, 以“人一之、我十之, 人十之、我百之”的拼劲和韧劲用好机遇, 努力开创高职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一) 更新职业教育理念, 创新职业教育体系, 实现现代职业教育新跨越。

学院作为广西唯一一所专门为商务事业培养人才的高职院校, 外向型应用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如何适应商务事业的发展, 如何应对市场经济的竞争, 如何满足老百姓报读我院的要求, 这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重大课题。高职院校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进一步转变了发展理念, 调整发展思路, 创新发展举措。例如,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从2012年起, 认真做好“专业升本”的准备工作, 力争成为全区高职类院校中“专业学士”学位试点的首批院校。学院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 把科学发展作为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最紧迫的任务。

建立中高职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是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要求。按照这个要求, 高职院校要敢于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善于探索, 勇于实践。我院今年将继续招收3+2年高职班, 并认真做好人才培养方案, 努力实现高职专业与中职专业的衔接;培养目标与课程方面的衔接;教学过程与评价的衔接;逐步尝试高职预科教育, 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二) 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促进教学质量上新台阶。

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 高职院校要不断巩固职业教育攻坚成果, 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促进内涵发展。以双赢互利为基础, 加大校企合作深度、广度和力度。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新途径和新路子,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 主动与重点产业的龙头企业联合开展深度合作。比如,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以创业园和广西商务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 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师资共享、基地共建、项目共研、人才共育、科研成果效益化等方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扩大与深化订单培养模式, 建立更多的校企合作冠名班。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班级管理、实训安排、顶岗就业等方面突出校企合作, 办出特色、办出质量、办出声誉, 成为该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亮点。

(三) 创新社会服务功能,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高等学校除了教书育人的职能之外, 还有服务社会的责任和义务。高职院校广大教师要进一步转变观念, 增强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全方位开展社会服务。为此, 学校应注重创新办学体制机制, 积极融入区域发展中, 主动走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 努力实现专业与产业的对接。积极开发服务市场, 增强办学活力。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 加强与企业、行业的联系与沟通, 开放办学, 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发展。把产学结合作为学校发展的基本途径, 通过产学结合,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开发服务市场, 为社会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加大社会培训工作力度, 推进继续教育向市场化发展, 使其成为学校新的增长极。通过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集团管理体制, 建立集团化办学的长效运行机制, 以服务求支持, 以服务求发展, 以贡献求生存, 以质量求地位, 全面提高学校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 不断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四) 实现国际交流新跨越, 不断提高社会知名度。

在国际交流工作中, 高职院校应以更加开阔的视野, 调整发展战略思维, 不断增强开放合作意识, 进一步加强了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比如, 广西高职院校应树立世界眼光, 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开发建设的机遇, 多方位、多区域与东南亚各国合作;适度发展欧美日等国市场。利用已经建立的良好学校合作、校企合作关系, 拓宽了交流渠道, 扩大了交流范围, 提高了交流层次, 实现了学院与国外机构之间、国外企业间的联合办学模式, 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活动。切实解决在观念上、行动上、体制上影响和束缚对外交流合作的突出问题, 不断拓宽了国际合作范围, 增强了国际合作能力, 提高了合作质量, 提高了学校的国际知名度。

(五) 积极推进项目建设, 提高办学条件和质量。

采取非常办法、非常手段、非常措施, 推进项目建设, 建设项目取得新突破。加快金陵校区项目建设, 2012年内, 做好基础设施建设, 动工教学楼、学生公寓、大学生创业园等项目;加紧明秀校区教职工公寓项目建设, 确保今年下半年正式开工;基本完成大学路校区的建设, 加快体育馆、塑胶跑道的建设工作, 完成了经济贸易、外语、财会金融、物流等实训基地建设, 论证申报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训基地;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培训基地申报成功;做好广西教育对外开放合作区域国际培训基地“东盟商务外贸技术培训基地”的建设及培训工作;筹建广西商务人才培训基地项目。

(六) 打造现代校园文化, 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大学精神意识的集中体现, 是最优秀的隐形课程, 是巨大的无声的力量, 能以深刻而微妙的方式进入学校师生员工的心灵深处并产生深远影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首先, 学校要大力扶持和培育学校文化品牌, 做好文化传承创新, 弘扬主旋律, 突出高品位, 加强管理, 注重积累, 构建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不断满足了师生员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次, 把现代校园文化纳入到制度建设之中, 使她成为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校制度往往体现为一种强制性力量约束学校成员, 迫使他们按照现行的学校制度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通过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制度建设之中, 对师生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引导和约束, 从而使学校逐渐形成现代校园文化氛围。再次, 开展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 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 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 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的校园文化活动。一方面要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宣传教育活动, 善于抓住体现校园文化的活动和事件, 以此为契机形成崇尚校园文化的氛围, 注意打造文化品牌。品牌是校园文化的标志和载体, 以制度为导向, 以品牌承载校园文化。通过品牌的打造, 对内强化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和创造意识, 加强师生的归属感、凝聚力、感召力、向心力和奉献精神;对外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影响力。另一方面成立校园文化宣传文艺队, 有计划地开展体现校园文化的表演活动, 利用学校的各种宣传媒介, 举办校园文化综合展览, 扩大校园文化在大学校园内的影响, 形成了解、熟悉、崇尚校园文化的氛围, 让师生员工感受到校园文化的力量, 从而振奋其建设学校的精神, 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精神释放发展活力, 精神构筑发展高度。我们相信,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高职院校教职员工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创新争先的精神, 不自满、不松懈、不停步, 在赶超创新、争创一流中一定能够实现历史新跨越。

参考文献

[1]陆耀新.在开展“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吕余生, 曾德盛, 曹玉娟, 曾家华.创新争先是广西精神的重要特点.当代广西, 2012年3月下半月号第6期.

篇9: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上篇

企业家为改革开放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国企业家队伍在改革开放历程中发展壮大,经历了市场经济的洗礼和锤炼,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日益走向成熟,在促进和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企业深化改革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企业家带领企业快速发展壮大

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发生了历史性巨变。1978年到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到56.9万亿元,增长了156倍。经济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我国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迅猛增长,到2012年已达到34万多家。1995年世界企业500强中我国只有3家企业入围,到2013年,我国入围企业达到95家(含香港、台湾地区)。中国企业500强的上榜门槛从2002年的20亿元提高到2013年的近200亿元,大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些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带领企业攻坚克难的企业家,离不开以企业家为核心的团队。傅成玉担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期间,带领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着眼于建设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目标,使公司实现了高效、高速发展,在六年时间里相当于再造了将近四个中国海油。他现在领导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在中国500强企业中连续九年排名第一,现位列世界500强第四位。鲁冠球从创办农机修配厂开始,把一个生产农业机械的小作坊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的万向集团,成为世界上万向节专利最多、规模最大的专业制造企业。在沈文荣的带领下,靠45万元自筹资金起家的沙钢,坚持管理、机制和科技创新,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中迅速崛起,成为拥有总资产1500多亿元,职工3万余名,全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进入世界企业500强行列。马化腾在创办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后的15年间,带领腾讯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位居全球互联网企业第四位。还有许达哲、张喜武、任洪斌、范集湘、司献民、张宗言、马蔚华、常德传、赵勇、陈云华、冯亚丽等一大批企业家,顺应时代潮流,推动企业在短时间内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壮大起来。

企业家敢于担当深化企业改革的重任

我国企业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广大企业家是积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在我国企业改革探索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推行利改税、承包和租赁经营等多种经济责任制形式,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股份制改革等改革实践中,涌现出了如马胜利、汪海、李华中、张果喜等一大批敢于先行先试的企业和企业家。

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以来,广大企业家进一步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推动企业改革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目前,全国90%以上的国有企业完成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一大批国有企业实现了股权多元化,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在谢企华、徐乐江的带领下,积极推动建立和完善公司董事会,完善中央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大力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2006年以来,中国建材先后联合重组了几百家企业,其中多数是民营企业,推动了国有资产与社会资本的共同发展。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任建新积极推动企业并购重组,先后成功并购重组了上百家国有困难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也创造了一系列国际并购的辉煌业绩。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总经理王会生致力于打造一流的投资控股公司,探索投资控股公司的运作模式。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马云、李彦宏、张朝阳等一大批年轻企业家快速成长。这些都体现了我国企业家大胆创新,锐意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精神和勇气。

企业家创新驱动管理和技术两个轮子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缺一不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家在吸收借鉴世界先进管理方法的同时,根据中国国情和企业实际,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管理。特别是一些企业抓住了信息革命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大力推进信息化,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加强管理,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为赢得“后发优势”创造了条件。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管理创新上,从“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OEC管理模式,到每个人都面向市场的市场链管理,到“人单合一”的发展模式,再到卓越运营的商业模式,其在企业管理上的不断创新赢得了世界管理界的高度评价。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柳传志提出“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的管理三要素,形成了联想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出一批领军人物,促进企业从一家单一的本土IT公司,转型为在多个行业里取得了领先地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化大型综合企业。

广大企业家在积极推动管理创新的同时,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从我国发明专利授权及有关情况看。2013年,我国企业发明专利申请42.7万件,占国内总量的60.6%;获得发明专利授权7.9万件,占国内总量的54.9%。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任正非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侯为贵带领企业开展技术创新,2013年作为国内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最多的两家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达到18880件和12902件。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2013年中兴通讯和华为位列全球企业专利申请量三甲。中国北车集团公司在崔殿国,中国南车集团公司在赵小刚、郑昌泓等企业家的领导下,明确创新发展方向,实现了我国高速铁路自主创新的重大突破,使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董事长真才基带领企业创新团队,从核心技术、标准等技术链高端环节出发,依靠自主技术积累构建核心技术优势,确立了我国在全球移动通信3G和4G国际标准竞争中的地位。这些企业家推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实例都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树立了榜样。

企业家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履行社会责任,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和水平、形成核心竞争优势的具体行动。企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与党和政府的关怀与领导,与广大职工的辛勤付出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回报社会,感恩社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企业家的自觉行动,也成为了我国企业家的显著时代特征。企业家把社会责任同企业经营紧密结合在一起,追求令人尊敬的发展,努力实现企业和国家、社会、员工、环境的协调和统一。

在我国经济和企业快速发展壮大过程中,广大企业和企业家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董事长林左鸣带领中航工业,始终秉承“航空报国,强军富民”和“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社会责任理念,为国防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抗震救灾、奥运安保、抗击雪灾、亚丁湾护航等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航工业沈飞公司的罗阳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航空报国的伟大宗旨。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张晓刚定期慰问困难职工,被誉为“当代雷锋”的郭明义就是他在一次慰问中了解到的。郭明义已成为爱岗敬业、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全国道德模范。亨通集团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一心不忘回馈社会,从1991年开始至今,用于公益慈善等的捐助累计超过3.2亿元。亨通集团和董事长崔根良个人还共同出资发起成立了亨通慈善基金会。扬子江船业集团董事长任元林坚持“我们要做世界最优秀船厂”的企业愿景,推动企业实现了快速成长,他将自己在公司股份的分红捐献出来成立元林慈善基金,仅在2012年和2013年两年,就向该基金捐献了5.06亿元。像这样的企业家在我国还有很多,他们通过自己的行动赢得了社会和群众的尊重。

企业家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企业家队伍是不平衡的。有的企业家因盲目扩张,导致企业倒闭;有的企业家因缺乏创新精神,使企业被市场淘汰;有的企业家因违法违纪,受到严厉惩罚。因此,企业家面对社会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形势和考验,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增强创新意识,增强使命意识,做一个善于学习、勇于创新、求真务实、勤勉敬业、品德高尚的高素质企业家。

下篇

企业家要适应新形势做出新贡献

全面深化改革历史新阶段已经开启,企业家担负着新的任务和新的责任。广大企业家应当继续发扬敢于拼搏、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增强大局意识和紧迫感,以企业改革发展的更大业绩,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企业家在新形势下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目前,我国经济总体上平稳运行,经济增长、城镇新增就业、物价总水平等几项重要指标都处在合理区间,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取得新的进展。但外部环境仍然复杂多变,经济发展稳中有忧,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风险和挑战不容忽视。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更趋激烈,资源环境约束压力不断加大,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常态化,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等情况,使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许多困难和矛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为企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全面深化改革的宏图已经展开。为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去年以来,国务院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扩大“营改增”试点,部署落实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减少规范企业收费,减轻企业负担等针对性很强的政策措施。这些都为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深化企业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广大企业家要坚定企业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决心,面对目前企业生产经营复杂的局面,认真研究新情况、抓住突出问题,奋力攻坚克难。越是挑战多、困难大,越需要企业家敢于担当。今天表彰的全国优秀企业家中,如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总经理李长印、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董事长陈进行、中国移动通讯集团董事长奚国华、中国供销集团公司董事长顾国新、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雨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祝义财、红豆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周海江等等,就是在困境中主动想办法,大胆改革,促升级抓转型,真抓实干,带领企业取得了新的发展业绩。希望广大企业家在新的阶段,以对国家、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认清形势,振奋精神,不畏艰难,勇挑重担,勇夺企业创新发展佳绩。

企业家要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机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形成了改革理论、政策和实践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必将为企业改革发展带来新的更多机遇。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重大的理论创新,也是一个重大实践命题。特别是在强调发挥好“看不见的手”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指出“看得见的手”也要发挥作用。这就使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一方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把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减少对企业的干预,将会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和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宏观调控体系更加健全。政府加强市场活动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会使市场竞争更加公平有序,市场经济运行的法规制度更加健全,政策更加完善。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和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的建立,将会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全面深化改革给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是多方面的。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金融、财税体制、对外开放体制等领域的改革等等,也都将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广大企业家要及时反映企业改革发展新的情况,主动争取政府部门和社会多方面的支持,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历史机遇,大力推动企业改革发展。

企业家要大力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企业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道路。但我们也要看到,许多企业基本上还是依靠物质资源投入、规模扩张和低成本的优势,实现的高速增长。增长过程中存在着经济效益增长较慢、资源利用效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必须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水平,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一些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一些成套设备,重要零部件、元器件、关键材料依赖进口。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要做的工作很多。企业技术创新,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与鼓励,要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和人才环境。企业要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企业技术创新体制。人才是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技术创新的机制,使研发人员报酬与市场业绩挂钩,人才的贡献与回报相匹配,让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形成人人关注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企业创新文化。要把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产品结构调整结合起来。要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对于管理创新,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管理理念、机制、制度和方法创新。当前以信息和新能源技术创新为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孕育兴起。信息革命为企业管理突破性创新提供了思路、手段和条件,既有挑战更有机遇。企业家应当重视把信息化、网络化等先进技术手段引入企业管理,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使企业的管理优势有效地转化为竞争优势,赢得企业发展先机。

企业家要把化解产能过剩治理环境污染作为转型升级调结构的突出任务

造成产能过剩的原因很多,部分行业、企业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是一个重要方面。当前,我国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是将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这为经济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化解产能过剩,解决环境污染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为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推进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利的时机。企业只有把化解产能过剩、加强环境保护与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大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企业特别是那些产能过剩严重,能耗大、碳排放密集行业的企业,要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增加高端产品和精细化产品的比重;要努力实现生产“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高能耗”产品向“低能耗”产品转变,主动淘汰技术水平低、高污染、高排放的产能。要大力开展技术攻关,力争在高效节能、资源循环利用、低碳技术、低成本减排等共性、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要围绕节能降耗、污染治理、清洁生产,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广泛采用国内外先进的、适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优化产品结构,推动企业绿色发展。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是现有企业尤其是当前实现转型升级,调整结构的一条必然之路。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在通过提高折旧率,加快设备更新和筹措技改资金等方面,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政府有关部门也要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支持力度。

企业家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企业家的素质与修养直接关系企业兴衰成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企业家应当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以更好地驾驭新时期企业的改革发展。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没有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企业便不能打破僵化、过时的东西,开创企业的新局面。在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应对企业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实施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广大企业家需要进一步发扬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在创新中求发展。新的时期,世情国情不断发生新的深刻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面对这些新的课题,过去学的知识、积累的经验已经不能够很好应对企业今天和明天发展的需要。企业家要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当前,在一些领域,失信行为、商业欺诈、假冒伪劣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经济发展。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企业起着重要作用。广大企业家要信守诚信经营理念,弘扬诚信、责任、奉献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推动建立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履行责任的企业文化,讲诚信、促共信、谋发展。

企业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这不仅需要企业家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建设有助于企业家成长的良好环境,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企业家、理解企业家、关心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氛围。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多年来非常重视我国企业家队伍的发展,在大力宣扬我国优秀企业家和弘扬企业家精神,提高企业家队伍素质,力所能及地为企业家开展各种服务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肯定和广大企业家的称赞。在全面深化改革历史新阶段,中国企联将一如既往大力推动我国企业家队伍发展和做好为企业和企业家服务工作。

全面深化改革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阶段作出的战略部署。在改革开放中成长和壮大的中国企业家肩负着重要的时代责任。日益成熟的中国企业家队伍一定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广大企业家要进一步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坚定信心,不畏艰难,努力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再创辉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篇:自我课堂展示课活动总结下一篇:建队节国旗下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