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特色汇报

2024-06-26

中学特色汇报(精选6篇)

篇1:中学特色汇报

昌盛中学特色德育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校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学校全体教职工以“勤劳朴实、弘志明德”的办学理念,努力拼搏,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教育教学成绩逐年提高,受到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现将我校的德育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细致的工作程序,保证德育教育的实施

学校教育德育为首,抓好学校德育工作是我校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学校成立德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具体负责,并协调开展德育教育活动。

制定和完善学校文明礼仪的各种制度和实施计划,做到有措施、有检查、有评比、有总结。

1、为了提高全体教职工的思想素质,我校利用课余时间对教师进行教师文明礼仪培训,我校坚持每周五组织教师政治学习及“党日活动”两小时,做到风雨无阻,从不动摇。每年教师节开展“师德师风”演讲赛,通过演讲赛使全体教师认识到“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 的服务意识,在活动后让教师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及反思,对老师今后的言谈举止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从而去影响学生的行为。

以班为单位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德育手册》。学校坚持每周一集中全体师生参加升国旗仪式,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爱国教育,增强全体师生爱国热情。每周一最后一节课为主题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法律法规教育。

2、以班为单位,以班会为主要组织形式,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精心组织礼仪实践活动,要求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形式新颖,有较强的吸引力。引导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提高自身文明修养,并在活动中大力倡导学生树立文明形象。

3、在活动过程中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发现榜样,并顺势由学生在假期中、学校的学习生活中评选出“文明之星”,成为大家的学习榜样,并要求学生总结自己在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二、多彩的活动,促进德育教育的深入开展。

1、开展“四十八种养成习惯”活动。礼仪贵在自知。为充分了解礼仪知识,我们开展了“四十八种养成习惯”的自查活动,要求全体学生从校园、家里、公共活动场所搜索

身边的不文明行为,然后再通过主题班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谈一谈这些现象的危害性,让学生明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然后向学生普及文明礼仪常识。这一活动开展以来,学校里的不文明行为明显减少,学生的自律性得到了加强,文明素质得到了提高。

2、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礼仪重在实践。为让学生真正实践礼仪,我校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如,“与文明并肩同行”作文比赛,“文明礼仪伴我行”黑板报设计比赛,“校园中美的寻访”调查活动、“文明游戏在课间”活动以及“文明礼仪”的主题班、队会等。从文明礼仪习惯到卫生习惯,从学习习惯到体育锻炼习惯,从严于律己到爱班爱校,循序渐进,由点及面地开展行为养成教育。通过这些形式多样、内容充实、富有针对性的学习实践活动,充分培养了同学们的自主性、自觉性,进一步规范了同学们的文明言行。全体同学对文明礼仪知识已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并能潜移默化地内化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中去,整个学校始终能浸润在浓郁的文明有礼、热情友好、宽容谦让、诚实守信的和谐氛围中

3、“问一声好”,“说一声再见”等礼仪教育。我校从开展让学生向老师、向家长“问一声好活动”开始,推广文明用语,培养学生的文明用语,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通过开展了“文明之星”的评选活动,现在学生已经能自觉运用文明用语,创造了学校和谐健康的校风。

4、“一双干净的小手”活动。我校从开展让学生有“一双干净的小手”活动,使学生“干干净净做人”开始,进而开展了“一套整洁的校服”“一条鲜艳的红领巾”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使“干干净净做人”一语双关的语言由行动逐步渗透到学生的心灵。

5、“捡起一张废纸”“少添一点垃圾”等环保活动。我校开展了让学生随手“捡起一张废纸”的活动,随着这一活动的开展,同学们对环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扔掉的是垃圾,捡起的是美德”,在查阅有关环保知识的同时,越来越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孩子们决心要从自己做起,做一个环保小卫士。各班的同学们还在本班建立起了分类垃圾箱,将垃圾分类存放。这一活动的开展,不仅增长了同学们的环境保护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还使学生懂得了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正因如此,我们的教室、我们的校园才变得越来越整洁。

6、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校充分利用大课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踢毽子,摇呼拉圈,跳绳等。一学年下来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这不仅起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而且还培养了同学们广泛的兴趣爱好。生龙活虎的活动,让校园内不文明的现象明显减少。

7、“读一本好书”活动。我校开展了“我读书、我快乐”的读书活动。我校要求每人读一本书,要求每位学生写读书笔记和心得。随着读书活动的开展,学生深知: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使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在学生读好书的同时,使学生在和高尚的人直接对话,从而提高学生的精神品位。

篇2:中学特色汇报

一、打造一流师资团队,努力创建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

1、实施“三大工程”,促进教师内涵发展。

我们一是以“三名”工程为契机,以班主任队伍建设为龙头,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师德大讨论,组织开展“学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师”主题师德演讲比赛。通过实施园丁师德形象工程、青年教师成才工程、等级申报培养工程,对教师实行梯度培养,努力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设立希望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教师五个梯度培养模式,春学段,对申报的42名教师进行认定,确定23名首席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冬学段,其余教师和申报的骨干教师共79人参加新一轮认定,跟踪进行听评课,开展教学基本功比赛,组织课改沙龙,进行观课议课等多措并举为教师搭台子、压担子、指路子,激活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力。我们的等级管理和认定工作得到了市教研室、教育科、师训科和兄弟学校的一致好评。

2、进行同课异构,打造高效课堂。

我们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目标,围绕“五环自主”教学模式加强研讨,打造精品课堂、高效课堂,组织高效课堂典型引路、同课异构活动,每周二和周三分学科同步进行,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展示自己的特色和实力,用录音笔记录自己上课的每一句话,整理课堂实录,重在反思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与亮点。周四中午研修活动安排教研组评课,在七评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认真对比两节课,找出他们各自的一个亮点、针对两节课的内容

如果自己来上,谈一点自己的设计、再谈谈自己听课的一点感悟,让教师明确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学生真正喜欢的、需要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从而明确心中的方向。

在本学期的同课异构活动结束后,我们又进行了五环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研讨推进活动,在全体教师中发出倡议,每周推出一节研讨课,努力探寻适合本学科的教学模式,并积极议课,由授课教师及时整理出关于本节课大家的议课观点、最后达成的共识及自己的感悟。通过整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研究意识。活动结束时,我们的每位教师上交一篇五环自主模式的高标准教案及课件参与学校的交流评比,并采用备课组教师自由申报和学校抽课的方式进行赛课活动,并按一定比例累计作为本备课组所有教师最后的课堂教学得分,旨在以捆绑评价的方式督促备课组整体滚动发展。

3、组织开展班主任论坛和教师说教。

我们利用每周四、周五下午第一节进行班主任论坛,所有班主任分别就班级管理理念和措施、班级管理的经验和困惑等进行了交流探讨,给每位班主任提供了一个展示班级管理成果的平台,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学习;每周五的教师例会进行教师说教活动,每次由两名教师,或讲述自己的一个教育故事,或畅谈自己的一个教育观点。目前已有200余人次分别参加了论坛和说教,所有教师的讲稿已汇编成册,并上传到校园网站。通过论坛和教师说教,我们的老师养成了反思意识,培养了研究意识,推动了交流意识。学者型、研究型教师、智慧型教师愈来愈多,已成为全体实中教师共同的价值取向、职业追求。

另外,我们给每位教师印发《研修 反思 成长》学习材料,组织举行“我的成长故事”课改论坛。9月,开通了学

校的新浪博客,鼓励教师看博、写博、研博;组织教师到上海、山东、郑州、新乡等地学习培训,组织优秀教师赴外地参观;我们成立了“小组合作学习研发团队”,周周有计划,有活动主题,研发成果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育教学生产力。

春华秋实,我校教师在今年省市教学技能大赛中,我校11名教师参赛,9名教师分别获得三个学科的前7名,王艳艳、李纪芳、杨玉玲荣获省级教学标兵;李纪芳、杨玉玲荣获市“五一劳动奖章”;6名教师在省教研室组织的“课改小论文”评选中荣获优秀辅导奖;9名教师在市教研室组织的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教师发表博文千余篇,交流获奖、发表论文300余篇。我校被市教育局表彰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先进单位。

二、全面加强流程管理,努力创建规范化管理学校

1、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塑造学生特殊品质。根据学生自身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综合素质、性别比例等因素,每个班的学生分成每六人一个学习小组,所有教师按同样比例分到三个年级,教师人人成为学生的导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通过《心灵握手》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学生不仅把教师当成良师,更当成生活上的益友,主动的把心里话说给老师听,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更合适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帮助。所有导师和学生共同制定素质测评周周看实施方案,每周学生、教师、小组的综合表现都以等级的形式呈现,冬学段所有导师进行一到两次大家访活动,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与沟通。

“全员育人导师制”是我校“自主教育”特色内涵的拓展,也是我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思路的体现,不仅使学校管理工作上了新台阶,而且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情感,培养了学生具有自尊、自信、自强、自律、自立等个性品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提升教师工作幸福指数,着力打造温馨舒心家园。学校领导班子始终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老师们最关心的就是学校班子最关注的”,时刻把教师身心健康、教师的冷暖疾苦、教师的工作负担放在心上,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来谋化来落实。在所有政策出台前,都能做到尽可能大范围地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听取教师们的心声,力求最大可能性给老师们创设一个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为增强教职工体质,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率先建设健身房,规定教师只要是上课之外时间,任何时候都可以去健身。并倡导每位教师要“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工作四十年,快乐生活一辈子”。健身房的建设,活跃了教师们的校园生活,缓解了老师们的工作压力,激发了教师们的工作热情;在每位教师过生日当天,学校还特意送去三份礼物:一份是由校长亲手书写的一张“生日祝福卡”以祝福生日,一份是为位过生日的老师送上一束鲜花以表示感谢、一份是为每位过生日的老师送上一个生日蛋糕以表达实中这个大家的温暖;三份礼物的送出,我们的老师体验到的是家的温暖,收获到的是发自内心的感动,激发的是无限的爱校敬业的热情。坚持对每一位教师进行一年一次的健康体检,用实际行动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精心组织策划2011年新春团拜会,学校领导、教育局领导和全体教师一道共同庆祝辉煌的2010年,欢度201

1年新春佳节,尽最大限度地提升教职工的幸福指数,给老师们创设一引以为豪的工作环境,一个温馨舒心的信服家园。

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提高学校竞争力

1、举行第九届校长助理竞选。

从3月份开始在全体学生中开展第九届“校长助理竞选”,活动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班级为单位宣传、发动、学习、人人写演讲稿,第二阶段是班级预选,第三阶段是年级预选,第四阶段是学校预选、决赛。由于场地的限制,没能让全体教师和学生参加观看,只是让部分学生、家长、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可以说不看真的非常好后悔,孩子们的表现真的是精采纷呈,令我们感觉到无比的自豪。

2、扎实开展文明素质教育系列活动。

一是加强师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从校园一日常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社交礼仪等的学习入手,进行行为规范教育整顿;通过推广“一舞”(校园集体舞)、规范“两操”(校园广播体操、课间眼保健操)、落实“三课”(主题班会课、德育辅导课、心理健康课)以及专题报告等进行礼仪教育;引导师生告别不文明行为,丰富文明素质教育内涵,提升师生的文明素养。二是广泛征集校园文明用语。4月,我们广泛发动师生,征集校园文明用语,收到文明用语百余条。学校对征集来的文明用语通过“青春飞扬”广播站播出,在黑板报上宣传,整理编辑《实验中学师生文明用语100条》,发给每位教师学习,随时对照“教师文明用语”反省自己。还将一些实用性强的文明用语制作成标牌,张贴、安放在校园的角角落落。三是进行班级文化建设评比。全校42个班立足本班实际,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室空间,增加内涵,提升品位,做好本班的班级主题文化建设。制定班级誓词、班名、班训,在教室墙壁上开辟“文化阵地”,如“群星灿烂”、“我的地盘我作主”、“艺术天地”、“科普知识”等,进一步丰富班级文化内涵,积淀班级文化底蕴,形成“一班一特色、一班一品牌”清新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11月份,我们分两次进行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评比,涌现出21个文明班级。四是进行“小手拉大手,共向文明走”签字承诺。我们通过召开校会、主题班会,开展班队活动、社区实践活动、宣传市民文明知识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9月,组织师生进行“小手拉大手,共向文明走”签字仪式;11月,发放《告家长的一封信》2500份,与学生和家长签定《文明出行承诺》等,认真落实“讲文明、树新风、争做文明济源人”等口号要求,形成了“唱响文明、共建和谐”的育人氛围。

3、开展“重走长征路,再塑时代魂”野营拉练活动。“重走长征路,再塑时代魂”野营拉练活动是我校一直坚持的一项常规德育活动。10月16日,我们组织八年级800余名师生们徒步奔赴、攀登玉阳山,往返60余里,师生们带着规定的干粮,排起长龙般的队伍,一路精神抖擞,兴致勃勃,欢声笑语,歌声阵阵,22名校长助理组成的宣传队用

篇3:建设特色中学美术社团初探

1 美术社团的重心与定位

作为学校美术社团, 须有明确的目标和定位, 根据新课标理念, 我校美术社团定位是以学生的美术特长发展为目的, 积极开展活动, 内容丰富, 学生能有所收获。由于大多数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 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根本没有和重点中学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竞争的实力。要想通过文化学习考入更高一级的大学相对比较困难。尽管仍有许多家长把语数学科视为学生学习的全部, 但也有不少家长和学生都有学习一门特长的愿望, 希望通过艺术这条路较顺利地步入高校继续学习。因此, 对学生进行绘画特长的训练是美术社团活动教学内容的重心, 涵盖设计、书法和国画。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和实施策略, 逐步形成有特色的美术社团。

2 建设特色美术社团的实施策略

2.1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计划的制定

新课标目标提出“构建符合基础教育要求具有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美术课程体系, 增强美术课程对学生发展要求的适应性, 为不同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我校美术社团的定位、教学内容的选择主要按不同学段进行相应的基础绘画课程。初中段重点放在绘画创作方面, 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怀。高中段的学生在理解能力方面比初中学生更成熟, 接受能力相对要强一些, 比较适合高中生的特点。所以进行基础绘画训练, 从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开始, 高中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分别进行难度大一点的静物素描、色彩基础练习以及人物速写、人物肖像写生。社团活动计划则根据活动内容的选择, 每学期制定出相关的活动计划, 这样保证了活动开展的计划性和有序性。

2.2 相关制度的建立

完善的规章和管理制度是保证社团活动正常有序开展的必备因素, 我校美术社团的规章管理制度由学生讨论确定, 每一个成员都必须遵守, 体现了学生参与管理与遵守的集体意识, 保证社团活动的开展井然有序。

2.3 着眼于学生的实践与体会

美术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 学生须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才能体验到创造美的乐趣。社团活动注重基础方面的学习, 从素描、色彩和速写等方面入手, 从而解决课堂上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在社团可以学习素描、色彩和速写, 可以练习书法、国画, 可以尝试版画的特殊材料技法的表现。适时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写生, 去感悟大自然的美,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热情。指导学生从事美术创作, 培养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创作出有品位的优秀作品, 每学年都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各种书画大赛, 让学生获得荣誉感和成功的喜悦, 增强学生和其他同学学习美术的信心与热情。老师定时为学生进行素描和色彩速写基本技能的示范和讲座, 帮助喜欢绘画的学生掌握绘画基本技能, 提高绘画能力, 增强学生的信心。经常让学生之间相互欣赏作品, 这样会有一种亲近感, 有影响力, 可以促进学生间的相互竞争与发展。通过这一系列环节, 不但帮学生们解决了绘画和创作中易出现的构图、造型、色彩等问题, 而且培养了学生感知美的能力,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作品进行直接的体验, 让学生学会感知、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与策略。学生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能看到越来越多“自信”的目光。学生在主动探索、表现等体验活动中, 逐步形成自己的审美个性, 并能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审美判断, 形成宽容开放的现代审美观念。

2.4 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结合新课标理念, “尊重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 为个性发展创造空间, 满足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教师在设计课程内容时, 有意识、有目的地挖掘与课程内容相关联的艺术形态及文化内涵, 把相关的内容进行有机的组合, 增强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懂得用不同的艺术手法, 可使表现的方法更多样、造型更生动, 从而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加强学生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因此,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探究和实践, 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从感受到尝试, 从尝试到探究, 从探究到实践, 尽情发挥动手创作能力。深入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感受, 激励他们不断留心观察生活、表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促进个性的发展。

2.5 借助社会资源促进社团发展

社团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 充分利用和发掘校内外美术资源, 增加课程的多样化。社会是一个很大的资源库, 蕴藏着丰富的社团活动资源, 学校积极与社会团体沟通, 聘请优秀的专业人员来校辅导学生。如不定期邀请四川美术学院、重庆教育学院教授、区美术教研员以及区美协的专家来讲座和指导社团的学生, 开阔学生的眼界, 丰富了社团活动的内容, 增强了社团活动的艺术氛围。此外, 每学年不定期召开一次学生家长会, 与家长交流沟通, 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 让家长了解和孩子认识参加社团活动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特长发展, 取的家长的支持和信任, 让家长们成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的坚强后盾。

2.6 发挥评价机制的作用

学生们并不缺乏表现和创造力, 缺的只是展示能力的机会。给学生一次思想碰撞的机会, 他们就能闪出智慧的火花。在每周的社团学习活动中, 学员们都积极主动向组内成员介绍自己的作品, 谈谈学习过程和心得体会, 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再听取其他学生的意见和看法, 取长补短。每件作品都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辛勤结晶, 学生都很在乎。成功的喜悦是应该分享和传递, 才有更大的推动力。因此, 在对学生作品评改的过程中, 推广赏识, 努力给学生创设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更大更宽的舞台。作为社团学生学业评价的延伸部分, 以附加分的形式加入到学生的学习评价中去。这样不但吸引了更多学生参加社团美术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而且健全了教学评价的机制。学校专门为社团提供展示作品的专栏, 每学期举办一至两次社团成员作品展示,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满足学生的表现欲, 激发更强的学习内驱力, 既展示了学生的自我风采, 更展露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个性品味。这不但有利于美术活动学习效果的延伸, 有利于学生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同时还丰富了校园的文化气息, 感受美术给自己带来的莫大乐趣。

3 显现特色, 成绩突出

由于有相关管理制度和相应的活动计划等一系列措施作为有力保障, 我校美术社团尤其是近两年来, 在学校来的大力支持下, 美术社团已经凸显其特色以及可喜的成绩。先后举办了七届艺术节大型美术作品展览活动, 多次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美术展赛活动。2011年我校与区文联、区文化馆、去美协联合, 成功举办了我校第六届艺术节美术作品展, 并在全区中小学校中首个被区文广新局授牌“巴南区水彩水粉画创作基地”。2012年美术社团学生李雪、刘涵等6人参加巴南区“安全在我心中”美术书法作品大赛获得一、二等奖, 2010年社团学生唐旭、杨玲、韦怡等参加巴南区水彩水粉画展, 获得一等奖。韦怡同学参加全国青少年美术作品大赛获得银奖;2012年11月社团学生谭琳、冯露分别获得巴南区第四届青少年才艺大赛绘画作品一、三等奖;特别是高2011级、高2012级两届社团的40名学生参加重庆市美术专业高考, 有35人上本科线, 其中有14人上重本线。显著的成绩说明, 建设中学特色美术社团是切实可行的。

综上所述, 要建设特色美术社团, 需要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成绩的收获是我校美术社团致力打造特色美术社团的结果。社团在今后的活动中仍将为建设特色中学美术社团而不断努力。

摘要:美术社团活动是美术课外活动主要活动方式, 是美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实践性、创造性以及实效性。随着我校“学校文化建设中学生文化培育的研究”的深入推进, 我校美术社团活动以“弘大江文化、育艺术英才”为宗旨, 以学生艺术特长发展为本, 设计了形式多样的社团教学内容, 旨在为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美术素养, 为建设特色美术社团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关键词:建设,特色,美术社团,初探

参考文献

篇4:在鲁迅中学品学校特色

优质的高中,其标志就是特色多样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这其中,特色是对每一所学校而言的,多样化则是从区域教育的角度来看的——有了一个个学校的特色,区域的高中教育就一定会是多样化的。

本期,我就带各位读者“品一品”上海市虹口区鲁迅中学(以下简称“鲁迅中学”)的学校特色建设。

制度:“五个一”

完备的学校制度是确保学校办学思想与特色落到实处的保障,否则我们将经常遇到这样的尴尬:学校的办学思路随校长变动而变动。

在上海市虹口区,这样的尴尬已经成为历史。走过了十多年的现代学校探索之路,鲁迅中学与虹口区其它学校一道,建立起了“五个一”的制度体系保障。

什么是“五个一”?简单说就是:

“一校一章程”,让其成为学校的基本法,成为学校一切人员必须遵守的最高准则。

“一校一制度”,建立章程引领下的学校制度体系,对涉及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出具体的规定,让学校从“人治”走向“法治”。

“一校一规划”,学校的办学目标和愿景,需要通过一个个阶段持续不懈的努力,才能逐渐实现。三年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就是阶段性发展的纲领性文本。

“一校一特色”,鼓励学校按照自己的办学思想和育人目标特色发展,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发展性督导支持学校特色发展。

“一校一评价”,根据学校特色发展的实际制定具体的评价指标,让学校的特色更加鲜明。

建设“五个一”的过程,是校长引导全体教职员工建立、革新自己的教育观念,达成教育共识的过程。也有利于学校的稳定发展,有利于教职员工思想上的统一和行动上的协同。

课程:了解、体验、行动

在鲁迅中学,围绕学校特色,已经建立起“鲁迅文化特色课程”的校本课程架构。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走近鲁迅”是学生了解、学习、理解鲁迅先生的基础课程。

“相遇鲁迅”则围绕鲁迅先生学习西方科学、从医、从文、研究版画艺术的生命轨迹,从学生需求出发,强化鲁迅文化体验,渗透学科、融入活动,促进学生思想与人品的转变。

“践行鲁迅精神”则希望将鲁迅的精神、人格、文风、作品渗透于课内和课外的各个环节,把品德教育、人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学习活动之中,让鲁迅走进教室,走进学生心灵,内化为人生的积淀。

而且,鲁迅中学的课程体系充分结合学校、家庭与社区的力量,构建起了“ 三位一体”的联动管理格局。

在高一年级,学校通过开设系列专题讲座,让家长了解学校所倡导的“立人”教育内涵。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开设讲座《指导孩子在生活中学会负责》,给家长以家教指导。在高二年级,学校充分发挥“家长讲师团”的作用,结合“进”的教育要求,开设主题讲座,传递给家长教育经验和教育智慧;并结合“好家长”评选活动,追踪个案,记录过程,在“好家长”表彰时予以播放,引发家长对“立人”教育的关注。在高三年级,学校则鼓励家长以“韧”为抓手,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变化,成为孩子心声的倾听者,指引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学校也经常通过电话、飞信、论坛、博客等互动形式,保持与家长的及时沟通,有针对性地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指导家长在关键时期教育孩子。

这样的校本课程体系,无疑是丰富多彩的。既有知识性的课程,又有体验性的活动,学生可选择余地比较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知行统一。而且,课程的设计既兼顾了班级授课的要求,又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对部分学生在某一领域的深入学习和研究有专业的支撑和保障。这些特点,都是与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思路一致的。

多元的校园文化

在鲁迅中学,校园的每一堵墙、每一个橱窗,都已融入了鲁迅精神的不朽影子,這一特有的校园文化环境,由具象符号和意象符号共同构成校园内的鲁迅文化符号,它是鲁迅文化特色课程的一部分,也是学校的文脉和内核固化点。

而且,鲁迅中学特别注重利用社会资源,并让其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公园、鲁迅纪念馆、左联纪念馆、内山书店旧址、鲁迅故居……都成为师生活动的场所,他们将课堂开设到这里,将志愿者服务活动送到这里,将鲁迅的后代以及鲁迅研究方面的专家凝聚在这里,将学校的“版图”进行了大幅度的扩张,把学校和社区充分地融合起来了。

事实上,鲁迅中学已经充分意识到,学校文化并不是空洞的、抽象的事物,而是一所学校的成员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造的、普遍认同和遵循的价值准则。在后续的发展中,学校将进一步加强文化自觉,从社会发展的要求、从人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推动全体教职员工的教育观念的变革,让学校文化更好地滋养学生的心灵。

“三全导师制”

教师是学校的支柱,教师的“成色”,决定了学校的“基色”。

在鲁迅中学,也明确提出:教师要“立人”首先要“立己”。每一位教师,要将“立人”的核心——爱、诚、进、韧贯穿于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

依据学校特色发展、学科课程建设的核心问题,鲁迅中学非常重视通过课题研究、项目推进等方式来加以研究,一方面培养了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准,同时也为特色建设积淀着经验,创造鲜活的案例。

当然,“立己”的最终目的还是“立人”。“三全导师制”正是鲁迅中学“立人”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鲁迅中学,从高一到高三每个年级段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位导师,学生在得到家庭、班主任关心的同时,还多了一位“良师益友”。三年中,导师将给予学生学业指导、生活辅导、心理疏导、职业导航、人生规划指导等等,努力“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

对导师,许多学生都有话要说。潘嘉菲同学在《生命中的引路人》一文中写道:“你的眼睛是我永远的牵挂,即使我走过千山万水,却总走不出您那慈祥的目光;您的呼唤是我永恒的温暖,无论凄风冷雨,您总是为我点亮心中的那盏灯;您的背影是我永生的眷恋,您的坚强牵引我勇往直前。感谢您,我的导师。”

而且,作为“立人”的重要抓手,“三全导师制”本身也承担了鲁迅系列校本课程的重任。“立人”的课程变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像血液一般流淌在学校工作方方面面之中。当从领导到教师、从教师到学生、从学校到社会,师生的言行都能成为这一特色文化的形象展示时,学校的特色也就形成了。

篇5:中学学校特色建设工作汇报

韩城镇中学是一所农村半寄宿制学校,现有教师126人,学生1450人。XX年,新镇中成立以来,我们就确定了“德育为首,建特色学校;全面发展,育特长学生”的工作思路。现在,我把我校建设德育管理特色学校的做法与体会向各位汇报如下。

(一)坚持习惯培养,做好常规德育

(1)广泛征集,制定内容和方案

首先,向全体教师、学生发放征集卡,在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制定“9+1”日常行为习惯培养实施方案,并确定了我校研究的重点,即:文明礼貌好习惯。

(2)将良好习惯培养与特色班创建有机结合。要求每个班级申报一项班级好习惯,作为本班的特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特色班建设活动包括申报、授牌、评估、监督四个阶段。学校召开授牌大会,公布各班申报项目以及承诺内容,并做成喷绘在教室外墙悬挂。学期末,成立评估小组,对活动展示情况予以赋分,并结合班级综合表现,评选特色班级创建先进集体。

(3)多项措施,强化习惯养成。为了将行为习惯培养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我们举全校之力,从领导、到老师,到每个学生都行动起来,形成合力。首先,从教师做起,言传身教。

其次,从小处抓起,注重强化训练。我们每周确定一个小训练项目,利用每周班会时间,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训练。并且,我们在校园生活中随时捕捉学生的表现,并用录像机记录下来,进行专项训练的时候有针对性的播放,让学生从中受到触动。

(二)深化英雄团队,搭建特色平台

我们充分挖掘英雄精神的现代价值,在同学中掀起学英雄事迹,创英雄业绩的高潮。

(1)创新德育作业本:内容包括:感悟英雄——我的学英雄心得;标榜英雄——我的人生设计卡;对照英雄——我的每周反思卡;献礼英雄——我的优点储蓄卡。通过这种形式,将学英雄的教育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2)通过实践活动深化此项教育。每年清明节和周世森烈士的祭日都举行“献礼英雄,寄托哀思”活动。在李运昌同志逝世的时候,举行了“悼念一代将军,传承英雄精神”活动。五四举行 “传五四薪火,做时代少年”活动。

(3)扎实搞好三个仪式:“英雄团队评比、命名、授旗仪式”“ 英雄团队交接仪式”“学英雄好少年表彰仪式”。本学期,在中心校和利康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制作了“韩城镇第一届学英雄双十佳好少年”精美画册。

(三)拓宽德育时空,发展实践德育

在实践中感悟,在行动中提升,是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途径。我们开辟多种渠道,扩宽德育时空。

(1)以校园经济基地为阵地

我校校园经济坚持“一个依托、两个结合”的思想,即以校园经济为依托,将校园经济建设与德育教育(学生思想、校园文化等)、学科教学(思品、综实、生物等)相结合,在校园内开发出五个经济园区:绿瀑、东篱园、桃李园、月亮湾、碧龙。其中,对农作物种植区“东篱园”按照产生经济效益的部位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分为六个区,组织学生合作种植、管理,所有的劳作都由任课教师带领学生亲自动手,让学生感悟到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快乐,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态度和情感,学生的知识素质、团结合作意识都在劳动实践中悄然提升。

(2)走出课堂,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每年三月,我们都举行“举英雄旗帜远足,学英雄精神奉献”活动,近百名团员代表步行10华里到中门庄敬老院,为老人表演节目、打扫房间,为老人送去爱心和欢乐。学生的思想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实现了升华,孝敬老人,奉献爱心牢记在了每个学生的心中。同时,徒步行军也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和品质,让他们品味了付出之后的甘甜。每年中考,我们都推选“中考志愿者”,为考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让学生体会“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四)依托校园文化,打造无痕德育

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坚持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并举,多载体、多内容、有特色。依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宣传文化、绿色文化等显性文化形式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从中得到启示和熏陶;通过课程文化、理念文化、制度文化等隐性文化形式引导学生融入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中去。其中,宣传文化坚持“从学生脑中来,到学生心中去”,每一块牌匾,每一句温馨提示语,都是学生自己的杰作。我们的宿舍文化以“整洁、文明、温馨”为指导思想,给孩子们一个自主创新的空间。每个房间都是学生自己创艺的名字,房间内部的装饰也是学生自己的设计。总之,整个校园做到了一草一木皆德育,校园的每个角落会说话,学生的人格、品格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篇6:四队中学体育特色工作汇报材料

一、学校概况

灌云县四队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乡镇完全中学,始建于1958年,校名为灌云县初级中学,只招收初中学生;至1970年正式更名为灌云县四队中学,初高中学生兼收,目前是灌云县东北片唯一的一所省三星高中。四队中学建校以来,校风正、学风浓。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德育工作成绩显著,生活管理落实到位。近几年学校连续被市、县教育主管部门评为“高中教育质量进步学校”、“德育先进学校”、“中学常规管理示范学校”、“全面育人先进学校”、“五四红旗团委”、“教研先进学校”、“县学科教研基地”、“青少年读写大赛省优秀组织单位”等荣誉称号。是一所上级肯定、社会推崇、家长放心、学生满意的学校。五十六年来,四中人辛勤耕耘,敬业奉献,向全国各大高校输送了近万名优秀学生,其中涌现出了包括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专家学者、体坛健将在内的众多的优秀人士。如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刘士余,中共连云港市政府副市长徐开信,中共南京市玄武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乐华,东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徐子方等。

为了促使学校今后得到长足的发展,本校确定了“以特色促发展”、“以特色创品牌”的发展思路,设想将体育项目发展成为我校的一项特色,并逐步引向深入并拓宽领域,力求形成一种文化与精神来引领各项工作的实施与开展,形成鲜明的办学风格,使师生在教学相长的基础上拓展成为我校的办学个性,从而深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和健康水平,打造一所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的健康和谐校园。

二、体育特色工作开展情况

1、透析情况,准确定位

(1).当前体育国情。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这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其目的就是要通过阳光体育的抓手作用,促进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在此大背景下,我们加强体育工作、形成体育特色学校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依据,显得尤为必要。体育不再是一种讲起来头头是道、热热闹闹,做起来冷冷清清、悄无声息的摆设。

(2).学校实际情况。学校地处偏僻的乡镇,学生均来自于附近的乡镇,导致社会、家长对学校评价不高。学校要发展,要摆脱不利的地位,必须尽快站稳脚跟,创出特色,树立品牌。这是摆在学校新领导面前的一个难题。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认为,学校必须创出特色,增强教师、学生的信心,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从而树立学校的品牌。而体育工作最易于从全局出发,也最容易在短时间见效,并且能够使全体同学共同发展提高,从而增强全校师生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加之体育活动具有的成果外显性,使学校在第一时间把体育工作放在了率先发展的重要地位。

(3).体育教师情况。学校有比较雄厚的师资力量,平均年龄35岁,均为大学本科学历。教师的专业能力都比较强,董宇体育组组长,有乒乓球、篮球专长;袁庆云老师有田径和武术专长,吴召华老师有足球专长;王庆干、葛志云老师有田径专长;朱艳老师有舞蹈专长;许广海有篮球、羽毛球专长;于瑞副校长有田径、篮球专长,而且他们都有多年的执教带队经验,有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他们凭着对教育的满腔热情,对学生满腔的爱,能因地制宜,长期锲而不舍训练学生。整个教师队伍充满了活力,是伴随学生成长的活力之师。良好的师资队伍也为我校形成体育特色学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学生基础情况。全校共有学生867人,但生源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家庭条件千差万别,身体素质各有千秋,行为习惯好坏不一。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多年养成的站、立、行习惯,都必须改变,而这一改变也是直接反映学生精神面貌的改变。他们的身体素质、协调性等,如果得到强化、科学、有序的训练,才是真正体现了学校特色发展——人人有提高的宗旨。体育工作就是这种工作的最佳载体。体育工作如能实现学生精神面貌的巨大改观,必将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正如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认为,体育的目标除了造就几个跑得快、跳得高的选手并夺取若干金牌、银牌之外,还应该有另外一个更大的目标,那就是“发展健

全的人格”。因此他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提倡体育,不仅是为了锻炼个人的身体,更是为了养成团结合作的精神。我们要借团体项目,去练习“舍己从人,因公忘私”的习惯。他还说:“体育比赛的目的不在于能不能取胜,而在于是不是各尽其能,使本队团结合作的精神得到有效表现。” 这其实也是我们加强体育工作,形成体育特色学校的最终目的。

学校对“四情”的科学分析,对我校形成体育特色学校奠定了基础,为各项活动的积极开展明确了方向,也更有利于把体育特色工作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层面深入地开展。由此,学校把体育运动作为形成特色学校的主要内容,并辅之以武术和舞蹈项目,通过持之以恒的训练,力争使每一学生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2、狠抓“四个落实”,全面展开

(1).落实课堂。课堂教学是开展体育特色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开展体育特色学校的工作中,我们从没有忽略体育常规管理和提高教师素质,这是形成体育特色学校的不可动摇基石。学校从建立常规管理机制入手,教务处定期对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检查。从体育教师的备、上、研、训等方面对教师的体育教学常规进行了规范。其中主要对体育教学的课前常规、课中常规以及课后常规作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使体育教学常规工作在学校得到较好地落实。针对教、学、练中的优势与不足,难点和疑惑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做到每节课内容充实,教法得当,学法有效,使学生学有所得,练有所获。教师人人做教学的有心人,在日常教学中发掘和培养体育苗子,充实到校运动队中,进行系统训练。加大对深层资源开发的力度。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使学生所上的每一节课都是特色发展的好时机。

(2).落实队伍。将教师的专业特长和任课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相结合,由教研组统一调配安排,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作用。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每位教师都要明确长期性的教学目标,制定出科学系统的训练计划,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志,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优秀体育人才,每一位带队教师加强对体育兴趣小组的管理,使体育兴趣小组和运动队的管理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保障。学校体育组连续被评为校优秀教研团队。

(3).落实制度。学校制定了《体育工作制度》、《体育课常规》、《学生体质调查制度》、《体育工作文件资料管理制度》、《体育器材管理制度》、《班级体育工作考核条例》等一系列完善、可行、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建立完备的考核、评价机制并严格执行,定期通报执行情况。制度为学校体育特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机制保障作用。体育组的各项制度考评是学校的教师考评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了体育运动特色的重要地位。

(4).落实过程。校田径队、篮球队、足球队每天保证了1.5小时的训练时间,班级田径运动队员每天保证了1小时的活动时间。另有3名体育教师分别负责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的训练任务。教练员每学期制定训练计划,每次训练都经过了精心备课和设计,做到时间、任务、场地、人员“四落实”。学校在学期中随时检查督促,学期末进行考核。经过科学的训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明显提高。学校还要求把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认真地记录和整理并形成相应的文字资料永久存档,并定期做好总结以反思自己的工作,不断完善工作内容。

3、紧抓“四个时机”,全面提升

(1).大课间——集中全体练习的时机。我校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要求全员参与,大课间活动集体育特色活动、班级活动、学生技能培养、体育常规训练为一体,充分体现了全员性、普及性、特色性,大课间时间也成为一日常规中最为突显特色的时段。

(2).平时活动——全面提升的时机。学校一直以来坚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而且各项活动中都注重了与特色项目的紧密结合。制订有《灌云县四队中学阳光体育运动方案》和《四队中学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学会1至2项体育健身手段与方法,并初步掌握本校普及的特色项目运动技能。每年十一月份学校举行体育艺术节,全校学生人人参与,内容丰富多彩。所有学生评优活动中,体育之星也是我校最耀眼的亮点。

(3).竞技比赛——带动示范全体的时机。学校在积极推进体育特色工作的进程中,紧紧地抓住每一次比赛的机会,目的在于在比赛中培养参与的意识,提倡勇于挑战自我,挑战困难的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在每年的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县中小学生篮球赛中,我校选派的运动员都表现出了较强的实力,均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4).理论学习——素养提升的时机。教师是特色工作主旋律中的最强音,体育组团队中的每位教师是实施面向全体学生、具体实施体育特色工作的实施者,只有他们的理论水平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不断强化,才能把学校的体育特色工作搞得更好。学校在培养体育教师方面下了大力气,每次教育局组织的教研活动准时参加,认真聆听同行的经验,认真学习,并创造机会让体育教师和教练外出参观学习。理论的提升,促进了教师教科研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许广海等老师经常在市、县展示公开课,多篇论文在省、市、县获奖,多个课题在市、县立项。

4、坚持“三个一”,夯实基础

(1).一种精神。特色体现在学校就应该是一种文化,文化就需要一种精神,即所谓的学校精神,它是全校师生通过共同努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想状态和工作作风,是思想品质、道德情操、学习风尚、工作态度的综合效应,是校园文化体系中比较成熟,并且逐步被全体师生一致认同的主体精神文化。这种精神源于这所学校的“传统”,是一所学校领导层的办学理念与全体教师员工的发展追求和学生的发展需求相融合,通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是学校精神风貌的整体体现,是师生尚德的具体内容,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发挥的熏陶作用,是任何规章制度和管理机构所不能替代的,它所产生的强大内聚力,保证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我校以开展体育特色学校为契机,利用体育工作这一平台,努力在全校上下形成一种团结协作、奋勇拼搏、永不服输的校园精神。这种人人为校争光的精神给星中人以鼓舞,并随之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2).一套校本。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设置为一个全新的教学形式,学校以阳光体育活动和体育艺术2+1项目的实施为契机,积极开展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其主要内容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实质就是:“综合+选项”课教学(综合是指国家和地方职能部门规定要求完成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仍为单班教学模式;选项是指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及体育特长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如篮球、乒乓球、排球、羽毛球、足球、舞蹈、武术等内容,课堂教

学为多班合并分项教学形式。)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综合+选项”的课堂教学效果已初步凸显。教师的科研水平、教学技能、专业素质得到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主动参与、体育特长得到体现。

(3).一种做法。学校贯彻“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健康第一”的办学理念和“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全面负责”的育人宗旨,积极构建学校---家庭两位一体的体育工作新格局,学校体育活动的发展与家长联系,了解家庭体育投资情况、家庭体育锻炼时间、家庭体育活动方式等情况,力争家长的配合和帮助(特别是九年级学生的体育中考项目的训练)。在致家长一封信中都有体育工作的具体方法,大型展示活动邀请家长感受孩子的成长。

我校决心把体育特色作为今后工作开展的良好开端,进一步深入扎实地搞好学校体育工作,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1.继续改善我校的体育设施,多方面筹集资金,加大体育设备的投入,严格按照要求配齐配全体育设施设备。

2.根据学校校情,继续开展教研、科研活动,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服务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进一步加强武术和舞蹈项目建设,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和“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丰富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3.进一步规范学校体育工作的各项管理,保证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力争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灌云县四队中学

上一篇:吹泡泡作文500字_五年级作文下一篇:安全对策措施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