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地方税制存在问题及改革方向的探讨

2024-05-28

关于当前地方税制存在问题及改革方向的探讨(通用5篇)

篇1:关于当前地方税制存在问题及改革方向的探讨

关于当前地方税制存在问题及改革方向的探讨

石宝琢

当前的地方税制体系基本遵循了1994年税制改革的总体设计思想,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进一步转变,地方税制在一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布局需要,按照当前“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税制改革目标,地方税制还需要进行不断改革完善,确保其在巩固地方税源和调节地方经济中发挥出应有作用。

一、当前地方税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税种法律级次偏低。除营业税、土地增值税等少数几个税收条例是1994年制订施行的之外,城建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税种的税收条例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制订的,与现阶段经济社会现状脱节。而且地方税税收条例的法律地位相对较低,除了个人所得税由全国人大立法之外,其他地方税的税收条例基本上都是行政法规,法律层次偏低。

(二)地方税的收入规模过小,财权事权不匹配。分税制条件下,地税部门理应成为地方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角,现阶段,地税部门组织的地方税收入仅占全国工商税收的10%左右,占地方财政收入的份额很小,难以满足地方政府实现和履行社会经济职能的客观需要。

(三)地方税的征收管理权不统一。国外实行分税制的国家,其地方税的征收管理权大多集中在地方税务机关,也有一些由中央税局(联邦税务局)代征,但税种与税款数量很有限。然而在我国,可以行使地方税收征管权的部门除了地方税务机关之外,还有国税局、财政局,地方税征收管理权限存在分散问题。

(四)地方税制内外有别,不符合国民待遇原则。虽然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企业所得税名义税率都是33%,但外资企业实行“两免三减”等税收优惠,而且税前扣除充分,内资企业一般无税收优惠,法定税前扣除限定严格,使得实际税率相差悬殊。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征收车船使用牌照税和房地产税,不征收车船使用税和房产税,特别是不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内外税负不均衡。两套税制并轨运行影响了税负公平和平等竞争,与国际惯例不相符。

(五)地方税制税基存在极限,需要不断扩充征收和调节领域。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种只对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等特定地域征收,受益对象与纳税义务人相脱节。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改革严重滞后,存在问题愈加明显。一些早该开征的税种,如环境保护税、社会保障税等,至今仍未开征,造成征收调节面过窄。

以上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在实践中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理想的地方税制体系是什么?笔者认为,地方税制首先要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事权体系;其次,要有一个稳定的税源规模和结构;第三,税制调节范围应具有一定的涵盖面,增加税收调节的渗透性。第四,充分体现国情原则,接轨原则和效率、公平、便利的原则。使地方一级政府在财权和事权上具有独立的行使空间。

二、关于地方税制改革方向的探讨

(一)从体制入手,建立两级立法的地方税分级管理体制。完善现行体制、拓宽地方税基,从适度分权开始,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四种权力。一

是合理划分事权,明确界定中央与地方的管理权限和收入规模及水平。二是合理划分财权,财权的划分应坚持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按税种属性划分中央收入与地方收入,取消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收入级次的作法,一但划定,就应保持其长期稳定,增强地方政府培植地方税源的积极性。三是合理划分税收立法权,根据合理分权的要求,赋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借鉴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实际,宏观调控产生巨大影响的地方税种,立法权、解释权集中在中央;对其它地方税种的立法则由地方负责。这样一方面地方可运用中央赋予的权利和税收政策导向发展区域经济,优化经济结构,另一方面又维护了中央宏观调控的权威和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具体可以按如下划分:①对宏观调控有较大影响的税种,其税收的立法权,税种开征停征权、税目税率设置权等权限,都集中于中央,地方政府则拥有税收临时减免权。②对有利于各地区根据本地实际灵活运用国家政策,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税种,由中央立法开征,地方拥有其它各项税收管理权限。③对一些小税种,特别是针对地方自身特点开征的税种,允许地方立法开征,制定具体征税办法,并报中央备案。四是合理划分税收征收权。彻底实行各税各收,调动两套税务机构组织收入的积极性,确保各项税收的应收尽收。

(二)从税制结构入手,扩大现有地方税收入规模

1、巩固营业税制。在确保营业税税基不受侵蚀的前提下,对涉及混合销售的经营行为加以明确界定,从政策上划清征收增值税或营业税的界限,力求避免混税、混级现象的发生。同时,不再以行业与财政利益的归属界定收入的归属。对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划归地方固定收入,使营业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地方税种。

2、完善所得税制。在企业所得税方面。一是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纳税义务人、统一税率、统一扣除项目和标准等。二是制定一整套统一、规范、明晰的资本所得税收政策,将资本所得和其他所得从性质上严格区分开来。三是取消应由公共支出解决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劳动就业企业、校办企业、民政福利企业等照顾和扶持,应进一步由财政支出和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在个人所得税方面。坚持公平—效率的改革原则,力求相同收入状况的纳税人承担相同的纳税义务,体现对高收入者多课税,对低收入者少课税或不课税的原则。扩大税基,实行反列举的办法,明确规定除免税项目之外的其他各项收入所得均纳入征收范围。全面实现个人所得税“双向申报”制度,完善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相结合的征管模式。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建立全国个人收入管理和大额支付的信息系统、提高收入的货币化程度,以及实行财产申报等制度。

3、改革财产税制。一是按照统一税法、拓宽税基、公平税负、加强征管的原则,对在财产的保有环节征收的财产税加以修改完善,取消单独对外资企业征收的城市房地产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对内外资企业统一征收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二是建立健全财产法规和严密的财产登记制度,进一步完善对公民和法人合法收入与财产的界定及保护,建立财产实名登记制度。三是赋予地方更多的税政管理权,使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财产税收问。;四是加快房产评估制度的建立和独立评税机构的设置,准确地评估财产计税价值,确保其权威性、公正性。五是在适当时机开征物业税。

4、完善资源税制。资源税制的完善要与环境保护税结合起来。将具有重

大生态环境价值的水、河流、湖泊、森林、草场、地热资源等纳入资源税征收范围。根据其稀缺性、人类依存度、替代品开采成本、自身开采成本及行业利润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税额,适当提高资源税的征收标准。对非再生性资源、非替代性资源以及稀缺性资源要实行重税政策,以限制对它的开采与使用。

5、优化城建税制。把现行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改为“城乡维护建设税”,扩大征税范围,不分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不分内资和外资、城区和乡村,所有享受公共设施、社会公益服务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均应缴纳城建税。其次是改变该税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税额附征方式,使之成为以销售收入、营业收入或其他收入为计税依据的独立征收的地方税种。三是采用幅度税率,发达地区适用较高税率,贫困地区、农村适用较低税率。

6、开征新税种。将一些征收范围广、数额大、收入稳定且有必要长期存在的公共工程、公共事业性收费和各类基金纳入现有税种之内或开征新税,以税收的形式进行征收管理。一是开征燃油税,将交通方面的养路费、车辆购置附加费、交通运输管理费等合并后,统一开征燃油税。二是开征教育税,将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教育基金合并改设教育税,专项用于教育事业。三是开征环境保护税。将环保部门的超标排污(废水、废汽、废渣、噪声)费以及污水处理费等统一改为环境保护税,专项用于环境保护开支。同时,为了激励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建立退税机制,对那些重视治污工作,污染环境度低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按一定比例予以“退税”奖励,用于补充企业环保投入。四是开征社会保障税。以法律形式将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固定下来,提高社会保障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确保社会保障资金的长期、稳定和足额。五是开征特别建设税。将中央和地方政府为用于大江大河治理、农业开发、电力、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等方面的开征的专项基金改为特别建设税。

联系电话:***

篇2:关于当前地方税制存在问题及改革方向的探讨

当前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

由于人们对学生评价的`误读,导致了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的怪圈.而传统评价的评价标准一元化、评价视域窄化、评价功能畸形化、评价结果异化、评价主体虚假化等弊端继续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造成危害.需要对评价观念、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方法以及评价功能等加以改革.

作 者:苏强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教科院,广西,桂林,541004刊 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BEI COAL INDUSTRY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30(5)分类号:G40-058.1关键词:学生评价 弊端 改革方向

篇3:关于当前地方税制存在问题及改革方向的探讨

1 改革我国房产税税制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 由于房地产市场的高额利润, 以及房地产市场具有风险小、升值空间大的特点, 很多人看到了房地产市场的巨大利益。越来越多的人投资于房地产市场, 导致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房价飞涨、房地产市场过度膨胀的局面。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除了固有的房地产开发商以外, 越来越多的居民将手中闲置的资金用于购置房产, 用于售出或出租, 赚取收益, 间接抬高房价。房价过高, 不利于房地产市场正常发展, 也不利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随着居民进入房地产市场, 产生了房地产投资商存在个体分散的情况, 这就容易造成房地产市场秩序的混乱, 也为税务机关的征税工作增加了难度, 易导致税款流失, 影响国家财政收入。诸多原因致使人们要求房产税税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房产税改革成为必然。

2 当前我国房产税税制存在的问题

2.1 征税范围过窄

自房产税暂行条例颁布以来, 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巨大转变。随着物权法的实行, 私人财产开始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不仅是房地产商的功劳, 更大程度上是居民个体的作用。在房地产市场中, 居民个人买主在房地产市场买主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个人住房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但是现行的房产税条例却未将居民个人非经营性住房纳入征税范围, 这样房产税征税范围大大受限, 影响国家税收收入和财政收入。

2.2 计税依据不统一

近年来,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房地产商的哄抬, 房价日益增高。房产原值本质上是房屋的原始成本, 属于固定成本。而房产的市场价值却是越来越高, 呈增值趋势。随着房地产市场中房价的升高, 房屋的租金收入也会升高, 即租金收入与房屋市场价呈正比关系。与此同时, 二者对应的税率也是差距过大。经过比较就会发现, 以计税余值征收房产税与以租金收入征收房产税存在不合理因素。而随着经济发展, 这种不合理因素会越来越明显, 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2.3 税率不合理

我国经济发展飞速, 但也存在着经济发展不平横的问题。各个省份的发展也存在着差异, 即使在同一城市中, 因为发展的不平衡, 各个地区依然存在着差异。而根据现行房产税条例规定的房产税税率, 却是实行全国统一税率, 未考虑地区之间的差异性。

3 当前我国房产税税制改革的构想

3.1 拓宽征税范围

针对过窄的房产税征税范围, 应将个人非经营性住房及农村住房纳入房产税征税范围。对房产税优惠政策中规定的事业单位用房, 也可纳入房产税征税范围。扩大征税范围同样存在着问题, 即房屋产权归属问题。明确划分好房屋产权, 便于房产税的征收, 减轻税务机关的征收负担, 让纳税人的确定以及税务的征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在增加国家税收收入、财政收入的同时, 也能起到规范房地产市场的作用。

3.2 合并计税依据

针对我国房产税存在两种计税依据的现实, 改为由获得评估资质的专业评估机构根据市场评估规则, 获得房屋市场价或者房屋评估价, 并以获得的房屋市场价或者房屋评估价作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采用房屋市场价作为房产税计税依据, 可以消除房屋市场价和计税余值差额过大的问题, 也可以消除采用两种不同计税依据造成的不公平社会现象。

3.3 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当前房产税税制实行全国统一税率。未考虑地区间差异性, 缺乏弹性, 不利于房产税调节作用的发挥。国家可制定比例税率, 让各地政府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状况选择不同的房产税税率。从低到高制定不同层级, 对应不同税率。在充分考虑到各个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的基础上, 切实发挥好房产税抑制房屋数量、控制房地产市场过度发展的作用。根据住房拥有量的不同, 征收房产税。这样的规定可很好地抑制房价的高涨现象, 抑制房地产市场的过热现象。

3.4 规范征收管理制度和登记制度, 规范房产评估机构

我国地广人多, 住房众多。税务机关数量有限, 人员有限, 切实征收税款难度太大。税务机关可规范征收管理制度, 对房产税实行实名制。让纳税人在首次取得房屋所有权的时候, 在规定时间内自觉到房屋所在地的税务机关申报, 详细记录房屋面积、业主姓名、单位名称等信息, 并进行联网登记, 防止同一个人为逃避纳税在不同省份购置房屋。切实做好房产税的登记管理, 让居民个人自觉每月到税务机关缴纳房产税税款。若有拖延, 则征收滞纳金。

综上所述, 房地产市场在繁荣发展的同时, 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虽然迫切需要人们解决, 但依然需要从长计议, 维持好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 避免给房地产市场带来过大的冲击, 避免造成房地产市场中的泡沫。

摘要: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及房产税税制存在的问题, 就我国房产税制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房产税税制,改革

参考文献

[1]王鹏, 张雁东.完善我国房产税计税依据的几点建议[J].当代经济研究, 2009, (12) .

[2]李洪平, 雷谨春, 陈斐.浅析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J].财税纵横, 2008, (4) .

[3]王金波.对我国个人房产开征房产税的几点看法[J].研究与探索.

篇4:关于当前地方税制存在问题及改革方向的探讨

1 现行中国地方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按照分税制的原则, 目前我国地方税制中的税收构成为:一部分是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部分行业的营业税等, 税种分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而另一部分中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契税、耕地占用税、资源税、城建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印花税、烟叶税10个税种为地方税, 其税收全部归省属以下地方政府分配, 这些地方税种的税收制度共同构成了地方税制。虽然税制经过几轮改革, 但目前正在实施的税制体系及一些税种的征收已不适应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 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也是地方税制亟待改革的诱因。

1.1 税收制度较为落后, 立法层次低

首先, 税制落后, 立法层次低。税制落后主要表现在地方税种中, 城建税、房产税等地方税种的出台都比较仓促, 大部分税种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 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和过渡性。其次, 立法层次低。目前, 除车船税法于2011年经全国人大立法外, 其他地方税各个税种都是由国务院发布的暂行条例, 立法层次低, 不利于地方税体系的建立。

1.2 税种过于繁杂而收入规模较小

首先, 目前在我国开征的地方税种的税制设置不够科学, 税种繁杂、面广点多、税源隐蔽、容易漏症, 征收困难重重, 并且税收成本较高、执法风险较大。其次, 收入规模小。从年度税收统计报告可见, 地方税收入所占全国税收总额偏低, 深层次隐含着我国税收体制和财税体制存在的缺陷和弊端。按照事权与财权统一的原则, 地方税收入不足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的健康稳步发展。

1.3 政策混乱, 税权过度集中

首先, 由于税制老化, 已不能适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城乡税制两体化。如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城建税的征税范围和税率的城乡差别。二是地方税行业税收减免过多, 不能体现公平税负和社会公平正义。如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契税等。三是税制设计复杂, 没有考虑到税收征管便利的原则。如土地增值税。四是税负畸轻畸重。如出租房税收过重, 税负理论上可达到30%以上, 而资源税税负过轻。四是税种间税收政策不衔接、不统一。如对房产交易这一同一行为, 所涉及的契税、营业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的计税依据不尽相同。五是由于政策制定久远, 税收政策补丁过多、前后矛盾, 给税收征管带来很大的风险。六是一些税收政策难以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但长期不做修改。如开山填海和改造放弃土地税收减免优惠政策与当今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政策背道而驰。七是税权过度集中。地方税税权高度集中在国家的层面, 下放给地方的税权很少。而我国地域面积大, 人口众多, 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过度的税权集中, 税收政策搞一刀切, 不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不利于税收政策的贯彻落实, 不利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1.4 功能缺位, 职能越位

房产税是在保有环节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从我国古代的周朝就已经存在, 目前也是世界各国普遍征收的一个地方税种。征收房产税无论是我国还是国外, 都是要给地方政府提供-个长期和稳定的财政来源。但我国的房产税只对城市、县城、建制镇区域的经营性房产征税, 收入规模小, 没有真正起到财政意义, 这就是缺位。而用房产税来调控房地产市场这就是越位。鉴于我国政体的特殊性, 又区别于国外, 将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收划分为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保有环节的土地征税, 在世界范围看, 也是要给地方政府提供一个长期和稳定的财政来源。但是, 我国目前对保有环节土地征税, 只对城市、县城、建制镇区域的经营性土地征税, 收入规模小, 没有真正起到财政意义, 这就是缺位。而我国对保有环节土地征税的目的却是为了合理利用城镇土地、调节土地极差收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这就是越位。我国征收的土地增值税是一个具有所得税性质的税种, 调节土地增值收益的功能与其他税种职能交叉重叠, 这又与其他房地产相关法律相冲突, 这就是越位。

资源税也是世界各国普遍征收的一个税种。我国征收资源税的目的是调节资源极差收入, 体现国有资源的有偿使用。现行的资源税没有真正起到保护现有的资源和环境、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这就是缺位。而城建税是为了加强城市的维护建设、筹集和稳定城市维护建设资金而设立的、具有特定用途的主体税种的附加税, 这与国外普遍征收的主体税种的地方附加税相似, 只不过国外筹集的资金用于城乡建设的管理和其他社会管理, 而我国只是用于城市管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城乡一体化的整体推进, 城建税只用于城市建设的维护, 这就是缺位。

Forum学术论坛

我国征收印花税是对古代税收的一个延续, 具有较强的封建色彩。它的存在既没有财政意义, 也没有调节经济社会特定事项的功能。因此, 印花税既缺少存在的依据, 也没有存在的道理。而车船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对车、船征收财产税是国外普遍的做法。只不过车船在国外只是财产税的一个税目。征收车船税的主要目的是作为辅助性的地方税, 为地方政府提供补充性的、一定量的、稳定性的财政收入。但从目前情况看, 我国的车船税收入规模小, 对地方财力的支持有限。至于说车船税促进节能环保的作用, 也有越位之嫌。

烟叶税是取消农业特产税后, 为了保证西部地区产烟大省的财政收入, 而临时性设立的一个过渡性税种。而耕地占用税立法目的是促进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管理、保护耕地。耕地占用税是对特定行为征税, 税制具有阶段性、过渡性、调控性的特点。在现有阶段、在现有地方税制的条件下, 配合土地管理, 发挥了一定的特定作用。但随着资源税制的改革, 耕地占用税的越位将让位于资源税。另外是契税。契税在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税种, 世界有30多个国家对承受房地产权属者征税, 大都集中在亚洲国家。从全国看, 契税收入已占到全国地方税收入的25%。但是, 目前契税收入的增长过快, 是我国现阶段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房地产市场不断发展的结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 契税的财政功能将被极大地削弱, 将其作为地方税收入的主要税种是十分危险的, 从长远看, 它不会是稳定、长期、安全的收入来源, 其财政功能早晚被其他地方税的主体税种所取代。

2 地方税制改革及完善原则和内容

2.1 地方税制改革的原则

目前, 我国税收制度设计遵循的原则应体现:财政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适度原则。在税收制度设计中, 社会整体税收负担的确定, 要充分考虑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纳税人负担能力, 既能基本满足国家的财政需要, 又不能使税负太多影响到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因此, 地方税制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将地方税改革置于整个财税体制改革范围内, 作为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手段和主要组成部分, 与财税体制联动改革。这样, 地方税改革才会有出路, 才有可能建立比较长期、稳定、科学的地方税体系。

(2) 财权和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在目前的财税体制下, 中央和地方的财力呈倒三角形, 中央的财力远远大于地方的财力, 地方的财力不足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这就是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只有构建中央和地方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 地方税制改革才会有生命力。

(3) 满足社会发展和需求的原则。地方税制改革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和需求, 作为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地方税改革要始终遵循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充满活力、确保事权财权协调统一的主线进行。按照这样的要求, 就需要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地方税体制。

(4) 建立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原则。地方税制改革要充分考虑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立。主体税种涉及面广、收入规模高, 因此, 要保证其主体地位, 保持其相对稳定和相对规范, 以确保国家发展的安全。

(5)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地方税改革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发挥税收调节分配作用。税收的主要作用之一是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这方面, 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发挥着调节社会财富的重要作用;而作为辅助性的地方税种, 在另一方面发挥着调节社会财富增量的作用。

2.2 地方税制改革完善的内容

(1) 房地产税改革。第一, 逐步恢复对个人住房征税。第二, 改革房产税的计税依据。对房地产计税依据改按房地产评估的现值征收房地产税。第三, 取消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 将两个税种合二为一, 建立房地产税。将房地产税作为地方税体系的主体税种, 保持地方收入的基本稳定。

(2) 城乡建设税改革。首先, 进行城建税和印花税联动改革。取消印花税, 并将印花税取消后减少的地方税收入转移到城建税上来。其次, 将城建税更名为城乡建设税。统一城乡税率, 即由现行的三个税率统一为一个幅度税率, 在具体税率的确定上给地方政府一定的权利, 并作为地方的主体税种。

(3) 完善车船税法。完善车船税法, 并逐步提高税收负担。

(4) 改革资源税。对资源税应税矿产品实行从价计征;大幅度地提高耕地占用税的税额幅度, 并在适当时机将其纳入资源税范围;逐步将不可再生资源纳入资源税范围。如将地下水、地表水、林木采伐、海淡水养殖、海洋渔蝇捞等全部纳入资源税的征税范围。

(5) 构建环境税改革。首先, 将环保部门的收费平移为环境税,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不增加企业的负担, 确保环境税的顺利实施。其次, 配合增值税改革, 即将增值税的一部分税收转移到环境税, 不增加企业负担。此外, 环境税主要是对排硫、碳、污、尘等污染物的企业征税, 其计税依据由环保部门确定, 作为中国外交谈判的砝码, 在适当时机立法出台。

(6) 完善契税。在现阶段, 契税仍将发挥其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 以此组织地方税收入。今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尽量不动用主体税种, 而将契税做为国家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税收手段之一。

(7) 增设社会保障税。在适当时机立法开征社会保障税。

参考文献

[1]金亚萍.完善我国地方税制的国际借鉴[J].财会研究, 2012 (02) .

[2]闵丽男.以财税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推动全面改革[[N].中国税务, 2012-12-21.

篇5:关于当前地方税制存在问题及改革方向的探讨

一、我国现行自然资源税制存在的问题

(一) 征税范围过窄。

我国仅对石油、天然气、煤炭、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其他非金属矿原矿和盐等七种进行资源税征收, 征税范围仍然显得偏狭窄, 主要会产生以下几个问题:第一, 调节范围过窄, 不利于环境保护。由于我国仅对七种资源进行征税, 而其他资源可以免费的被开采和使用, 这就导致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 使森林不断减少, 沙化逐渐严重甚至连水资源也被破坏和污染。第二, 比价不合理, 造成对为征税资源的畸形需求。征税范围狭窄使纳税资源的价格比非税资源的价格高许多, 就会造成纳税资源的后续产品的价格在商品价格比价中相对偏高, 而非税资源的后续产品的价格在商品价格比价中相对偏低。造成对非税资源需求的畸形增长, 造成对非税资源的过度需求和掠夺性开采。

(二) 资源税率偏低。

我国资源税率偏低只反映了劣质资源和优质资源之间的单位级差收入, 也就是只起到了“级差调节”的作用, 这种过低的资源税率在实际中又得到了现行价格体制的支持使其表面上获得了合理性。我国资源长期以来在政府控制下实行低价政策,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 它是最后进入市场的商品, 而且进入市场的总量少、范围窄, 其进入市场过程中提价的幅度远远小于其他商品。过低的资源税单位税率限制了资源税税收调控作用的发挥空间, 弱化了资源税对资源的保护作用。

(三) 资源税计税依据不科学。

我国资源税计税是采取从量定额征收的办法, 按照销售量或自用量为计税依据。这种方法的好处之一就是方便资源税的征收和计算, 但是这种从量定额征收的办法也存在很多问题:第一, 只是按照销售量或自用量进行资源税的征收, 而对开采过程中破坏和浪费的资源并不纳税, 不承担任何责任, 企业都是趋利避害的, 这势必会造成“采富弃贫、滥采富矿”的现象。第二, 按照从量定额征收的办法使得税款缴纳与资源产品的市场价格变化没有任何关联, 即税率、应纳税额与价格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联系, 税收杠杆和价格杠杆均因定额税率而无法起到调节利润的作用, 征税多少与矿产品市场价格变化及矿山企业赢利没有关系, 资源价格和税收的关系断裂, 国家不能通过税收这个重要的经济手段实现对资源的调控。第三, 这种征收方法并没有考虑由于丰度、地理位置造成在开采运输过程中的差别而投入不同的成本, 而仍然是以按量定额收取。目前矿难频发, 开采企业对安全的投入也没有在计税依据中考虑, 如果能够在计税中考虑这个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矿难发生的次数。

(四) 税费并存, 造成关系混淆, 不利于征收。

我国对重要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征收的税费主要包括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和矿区使用费, 税费并存, 造成关系混淆。我国的资源税制不但具有了级差调节的作用, 也具有了因普遍征收而得到“资源补偿费”的作用。所以, 资源税的作用和矿产资源补偿费的作用趋于相同, 这种具有相同作用的税费采用了不同的征收方式, 涉及不同的部门, 势必导致税费关系的混淆从而不利于征收。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地方政府面临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等多项任务, 在税收不足时, 可能会转而收取其他各种费用, 造成企业负担增大, 从而出现以费挤税的现象, 严重削弱资源税的作用。

(五) 资源税的收入分配关系不合理。

我国资源税的收入除了海洋石油资源税外, 其余所有资源税收入都属于地方政府。其实, 资源税也是地方税种, 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资源较丰富的地域都在西部, 而西部的经济落后于东部, 通过资源税的收入也可以调节东西部的财政收入, 缩小东西部的差距。但由于我国资源税率较低, 又是从量定价, 所以西部地区也并没有因为资源涨价而分享到应得的利益, 西部的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资源税并没有起到缩小区域差距的作用。同时, 由于资源税收入归地方政府, 税率又较低, 地方政府只有通过增加资源的开采数量, 来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过度开发资源, 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 而且安全事故不断, 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损失。

二、改革我国现行自然资源税制的具体对策

(一) 扩大征税范围。

目前我国只对七类资源进行征税, 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和对资源的开采利用来看, 显然征收范围显得过窄了, 所以应该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 在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方面应该符合以下三条原则:第一, 首先应将我国紧缺或较为稀缺的资源纳入征收范围, 对我国来说目前水资源就是紧缺的资源, 我国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居民饮用水困难的事件, 而且近几年来这种现象甚至频繁出现在大中城市, 这就已经对我国水资源的使用敲响了警钟。所以目前我们可以将水资源纳入征税范围, 包括地下水、河流、湖泊、水库等水资源。第二, 将不可再生资源、非替代性资源、毁坏、浪费严重的资源以及再生周期长的资源纳入资源税制的征税范围。第三, 将供给缺乏, 不宜大量消耗的“绿色资源”纳入资源税征收范围。比如海洋资源等可以将其纳入税收范围。虽然从理论上来说被人类利用的资源都应该征税, 但税制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且我国目前的征收管理水平和征税的技术性手段都还不够完善和成熟, 所以在扩大资源税征税范围的改革和设计中, 不能一时“图大图全”, 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

(二) 调整税率。

如何合理调整确定资源税率, 主要应注意一下四点:第一, 资源税税率改革应考虑绝对地租的因素。绝对地租也就是要求对所有能够为我所用的资源进行征税, 这种征税与资源条件的好坏, 资源产量的丰沛与否没有直接关系, 这在全国应该是统一的。第二, 资源税率的设计要体现级差地租的性质。我国的资源分布并不均匀。资源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条件等也有所不同, 这就使企业在开采生产和运输过程投入的成本不同盈利也不相同。为了防止由于这种客观因素造成企业之间的不公平而造成企业舍弃盈利小的资源, 盲目追求盈利大的资源, 从而造成采富弃贫现象, 这就需要在税率设计中考虑这些问题。第三, 资源税率的设计要考虑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资源开采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越大, 资源税率也该越高;资源开采过程中, 浪费越严重, 而透支使用未来人类的资源, 资源税率也应该越高。因此在税率设计中, 应该考虑如何将这些外部成本内部化, 目前提出的“绿色税收”也就是将其综合考虑其中的税收方法之一。第四, 资源税税率还应与回采率挂钩。回采率越高, 税率越低, 回采率越低, 税率越高, 从而提高企业对资源的回采率, 促进企业保护和合理开采资源。 总之, 在税率改革中应该坚持“不可再生资源高于可再生资源, 稀有程度大的资源高于普通资源, 经济效用大的资源高于经济效用小的资源, 对环境危害大的资源高于危害程度轻的资源, 再培育周期长的资源高于再培育周期短的资源, 回采率低的资源高于回采率高的资源。”

(三) 改革课税依据。

按照目前我国的国情可以采取将从量定额和从价定率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征税。对于需求量较大, 价格不断攀升的资源产品, 比如:天然气、煤炭、石油、非金属矿原矿和水资源等, 可以采取从量定额和从价定率相结合的征收方式, 可以在资源开采阶段实行从量定额的征收方式, 在资源的销售环节可以根据资源价格实行从价定率的方式进行征收。对于需求量较为稳定、价格波动不大的资源产品采取定额税率, 统一在开采和生产环节采取从量定额的征收方式, 比如:盐、森林资源等。

(四) 统筹税费关系。

我国对重要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征收的税费主要包括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和矿区使用费, 税费并存, 造成关系混淆。实际上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在税理上是重复的, 矿产资源补偿费主要是体现对矿产有偿的使用, 而资源税本来就有“普遍征收”的原则就已经体现了对矿产的有偿使用, 所以我们可以将矿产资源补偿费并入资源税。在并入过程中应该理清国家对矿产资源所有权的经济收益和级差收益的关系, 将矿产资源补偿费并入资源税主要体现的是国家对资源的所有权。同时我们还可以将水资源费并入资源税。从绝对地租的角度来说, 水资源是稀缺有限的必须作为有偿资源来使用, 从级差地租来说, 由于各地的自然环境和条件不同, 开发使用水资源的成本也不相同, 所以可将水资源费并入资源税。对于其他资源的收费也可以参照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的方法, 制定有效、易行的税收制度, 从而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作用。我们还可以逐步将电力基金、林业补偿费、育林基金、渔业资源费等并入资源税。

(五) 划分资源税的分配。

从理论上来说, 资源的所有权在国家, 要通过资源税对国家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从目前我国资源税分配存在的问题来看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 所以从这方面来说资源税应该是中央税。但在我国资源税的收入除了海洋石油资源税外, 其余所有资源税收入都属于地方政府, 资源税实际上是地方税, 实际上地方政府对于环境保护和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也的确需要支出。同时我们资源税的设计既要考虑当代还要考虑代际成本, 所以资源税在我国目前的状况下可以继续作为地方税存在, 但是在分配体制上可以做适当的调整。首先, 资源税在法律制定和政策层面还是应该由中央统一管理, 中央还是要负责全国范围内资源税的开发分配, 做好资源的配置作用;其次, 在征收体制上可以做一定的调整, 由于资源税的征收需要有较强的技术性, 所以在征收时可以与相关资源管理部门和环保部门相配合来共同征收, 这样税务部门就不会因为缺乏专业指导而在征收时出现严重的偏差和失误。最后, 资源税应由中央来统一划拨和划分, 一方面可以体现中央宏观调控资源配置的手段, 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资源作为国家所有的性质, 这也可以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摘要:资源税制度对于正确引导使用配置资源和保护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资源税制度对引导配置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作用并不明显。本文提出对现行资源税制进行改革, 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革对策。

关键词:资源税,征税范围,税率

参考文献

[1].蔡报纯, 束鸿, 王丽芳.我国资源税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改革与战略, 2010

[2].马衍.中国资源税制改革的理论与政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上一篇:南京市区位条件分析下一篇:绿色生活反对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