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

2024-06-06

略论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共8篇)

篇1:略论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

略论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

通过分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及其发挥的重要作用说明政府公共财政应发挥的功能及职责,并对政府的财力进行分析以及说明了制度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作 者:张艳菊  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学院,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刊 名: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DULT EDUCATION OF GANSU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INSTITUTE 年,卷(期): “”(6) 分类号:C91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公共财政   政府   转移支付  

 

篇2:略论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我国农村现行社会保障的模式及途径

我国农村现行社会保障模式的具体类型和救济途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五保供养制度。农村五保供养,是指依照国家《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的规定,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村民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我国五保供养制度始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根据国务院于2006年1月公布的最新《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对未满16周岁或者已满16周岁仍在接受义务教育的供养对象,保障他们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所需费用。五保供养主要有在当地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和在家分散供养两种形式,供养对象可以自行选择供养形式。五保供养所需资金,在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的农村五保供养在资金上给予适当补助。家庭赡养。“养儿防老”是中国农民传承了几千年的家庭保障思想,它与中国几千年的家庭伦理观念是紧密相联的。家庭养老不仅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被上升到政策和法律层面。1996年10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老年人被赡养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农村养老以家庭保障为主”。实际上,家庭赡养一直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主要形式。家庭赡养形式中最主要的又是子女供养。土地保障。自从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以来,土地对中国农民来讲具有双重意义,既是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具有生活保障功能,成为农民实现自我保障的基础和依托。可以说,对于中国农民来讲,尤其是对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农民来讲,土地就是其“命根子”。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实施,农业税、特产税逐步取消,农民在土地中获得的收益较以前有所增加。优待抚恤保障。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保障,其保障对象为老红军、复员军人、烈军属、伤残军人等。根据有关政策,对这些人给予不同的优待抚恤,其业务由民政部门负责主管。严格意义上讲,优待抚恤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农村社会保障,它是支持国防建设的特别社会保障措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992年1月,民政部颁布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按照“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筹资原则,以个人账户积累方式为主的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以县为单位,开始在各地推广开来。1995至1998年是农村养老保险搞

得最火热的几年,农民参保的积极性非常高,但是到了2000年参保人数急剧下降。这其中除了农保资金没有得到很好管理、各级政府对农村社保工作不够重视等因素外,主要是因为1999年国务院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目前尚不具备普遍推广农村养老保险的条件的文件,导致农村社保工作大幅度下滑。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对农民和农民利益的忽视和轻视。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使这一工作又逐步得到发展。据2004年发布的《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显示,截至2003年底,我国有1870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共5428万人参保,积累基金259亿元,有198万农民领取养老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保障。2004年,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开始在全国5个省市和10个省的地级市试点。2005年,试点范围扩大到25个省(区、市)。从2006年起,这项制度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其主要内容是,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夫妇,每人从年满60周岁起享受年均不低于600元的奖励扶助金,直到亡故为止。奖励扶助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负担。实施该项政策的目的,是通过对实施了计划生育的家庭给予经济奖励和扶助,部分解决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养老困难问题,形成利益导向机制,以更好地推进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合作医疗曾是我国农村的基本医疗制度,在人民公社时代由于集体经济的支持,在其发展的高峰期曾一度覆盖了90%的农村生产大队和95%的农村人口。20世纪80年代初,该制度随着农村传统集体经济的瓦解而解体。为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保障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2002年我国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即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政府、集体、个人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中央财政从2003年起,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按每年人均10元安排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截至2004年6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了9504万农业人口,实际参加人数6899万人;共筹资30 2亿元,其中地方各级财政补助11 1亿元,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补助3 9亿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治病难的问题。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差额补助的制度。近年来,一些有条件的农村地区业已开始探索建立这一制度。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已有496 4万人享受农村低保待遇,全国农村低保金支出17 36亿元,月人均补助29 1元。

除上述主要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途径外,国家还采取了自然灾害专项救助、特困救助等措施,对农村重点贫困对象予以适当的生活救济。

二、现行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除了传统的五保制度、救灾救济制度得以延续外,随着农村低保工作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的展开和逐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初步具有向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对接的趋势。但总体看来,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还处于缝缝补补的非规范化、非系统化阶段,仍然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这种传统的保障方式逐步陷入了困境,面临以下挑战和难题:土地保障功能弱化。主要是以下原因弱化了土地保障功能:一是耕地减少与农业人口增多的矛盾。一方面,城市的扩张不断侵占原本紧张的耕地;另一方面,不断增加的农业人口,使人多地少的矛盾进一步凸显。二是小规模的家庭农业经济投入产出比极低,同时还要面临自然灾害的风险,农民收入极不稳定。三是加入WTO以后,中国落后的农业经济还要受到国外发达农业的冲击,进一步增加了农业风险。家庭保障功能弱化。随着社会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出现了“4—2—1”和“4—2—2”家庭结构模式,即一对中年夫妇将要承担双方父母四人的“生老病死”和一个或两个子女的抚养责任,这将使未来家庭不堪重负。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的“打工经济”,造成农村无子女共处、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空巢家庭”增多,使农村养老问题面临更严峻的考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据2005年2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省级老龄办主任会议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 34亿,超过总人口的10%;其中65岁以上人口1 1亿,占总人口的8 5%。目前,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农村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长速度快于预期,并且以年均3 2%的速度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导致社会劳动人口减少、社会负担加重等一系列问题,客观上进一步加重了农村养老的压力。农村税费改革的遗留问题。农村税费改革整体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税费改革后,原本就处于“吃饭财政”状态的县乡两级财政实力进一步削弱,村级集体经济趋于瓦解,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又相当有限,致使原由乡镇统筹和村级集体经济负担的部分五保户和其他一些农村贫困对象失去了救济保障。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情况更为严重,一些符合五保政策的对象,因财政下拨资金有限而被挡在五保门外,未能实现应保尽保。对此,当地村干部也无可奈何。疾病问题依然是困扰农民生活的瓶颈因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目前覆盖面还太小,并且主要限于经济较发达地区,而经济欠发达和落后贫困地区约7亿农业人口依然处于医疗无保障的境地。农民因长期过度劳累,日晒雨淋,缺少劳动保护,往往落下一身疾病。但在医疗费用日益高昂的情况下,相当多的农民无钱治病,有病难医,不少农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据全国100多个县(市)的抽样调查,全国农村慢性病患病率达85%,平均每个农民年患病时间在12天以上,因病休工5天以上。每年全国农村因疾病至少损失27亿个劳动日,造成数百亿元的经济损失。一些贫困农民甚至陷入这样一个循环圈:生病———医药费增加———生活更加困难———营养不良———再生病———更贫困……特别是在老、少、边、穷地区,疾病实际上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综上所述,二元社会结构下形成的“二元社会保障体系”导致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功能缺位,对传统的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模式的过度依赖已无法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符合现代文明,体现社会公平与公正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三、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和建议摈弃“经济发展决定论”片面化的思想误区。所谓“经济发展决定论”,是指一个社会的保障水平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的理论。据此理论,相当多的学者认为,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不适宜建立全面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网络。笔者认为,这种理论不能走向极端化、片面化,当前尤其应当强调这一点。理由如下:(1)效率与公平应是矛盾的统一体。综观国外的工业化过程,大多经历了优先发展工业,然后以工业反哺农业的过程。我国走的也是一条先城镇后农村、重城镇轻农村的路子。这么做的实质是效率优先,即优先确保城市发展的效率。这在特殊的经济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作用,但过度注重城市效率会损害社会公平,导致城乡差距拉大。如果仅考虑货币收入,剔除农民收入中的实物部分,目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已达到4倍多。如果考虑到社会福利方面因素的差异,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到6倍左右。城乡收入的过大差距,不仅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而且由此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严重割裂了城市与农村的有机联系,最终必然损害到城市的效率。因此,努力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使农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既是实现国家整体社会公平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国家整体协调发展的合理选择。极端化的“经济发展决定论”存在一个假定的逻辑前提:为优先确保城市的效率与公平而必须或不得不牺牲农村的效率与公平。但这一假定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上均不具有必然性,因而不能令人信服。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农民做出的贡献都已经足够多了,现在应该到了还农民社会公平的时候了。(2)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总量不足且分配不公。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经历了长期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GDP总量持续增长。以2002年为例,我国的GDP为102397 9亿元,社会保障支出为7318 2亿元,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为7 15%(国际上通常把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为衡量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主要指标)。而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均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部分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支出已占GDP的1/3左右。2002年我国人均GDP水平接近1000美元,与英国、芬兰、丹麦、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1960年的人均GDP相近,但我国7 15%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与这些国家1960年的支出水平却有较大差距,甚至低于当时人均GDP仅458美元的日本。即使是这7 15%的社会保障支出,其中绝大部分也被占总人口30%左右的城镇居民所享受,而占总人口70%左右的农民享受的社会保障支出低得可怜。由此可见,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不仅存在总量不足的问题,也存在分配不公的问题。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测算,中央财政如果每年转移支付200亿元,中国农村就有望普遍建立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国8亿农民就可以普遍地老有所养。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财政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全国财政收入从1万亿元到2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从2万亿元到3万亿元,仅用了2年时间。2005年1至11月,全国财政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8 5%,其中,中央财政收入15560 98亿元,增长17 5%;地方财政收入13380 92亿元,增长19 8%。这说明,现在开始大幅增加农村社会保障支出,不仅是完全必要的,而且国家财力也是可以承担的。(3)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偏低。与关系国民生计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偏低情况并存且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们的政府机关吃喝成风,公务用车互相攀比,气派的办公大楼不断耸起,形象工程乐此不疲,行政经费急剧增长,有限的财政资源被无情地挥霍浪费且缺乏有效监控。如能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节余的经费用于社会保障,也可部分弥补社保资金的不足。着重建立健全三项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现阶段,应着重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合作医疗制度。(1)应优先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以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利为目的的社会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制定

时应科学确定保障标准,不同地区依据其经济发展水平可以有所不同。另外,也要考虑农村生活费低于城市的实际情况,同一地区农村标准应适当低于城市标准。(2)逐步建立灵活多样的养老保险制度。一是养老保险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主要有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等。一般地区普遍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经济发达地区,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之外,鼓励农民个人按照自愿原则,缴纳补充养老保险费和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二是缴费方式应有别于城市。由于农民以农业生产为主,无固定用工单位,不可能完全参照城市居民的缴费方式。建议在乡农民由个人、各级财政分别负担,按合理比例缴费,计入以身份证号码为编码的全国通用个人账户。进城务工农民享受当地职工同等待遇,按所在地区养老保险政策,由个人和用工单位按一定标准灵活缴费,计入个人通用账户。缴费时间也可灵活确定,每年年终个人可查询、核对、补缴,逐年积累,到期定期支取。三是规范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在确保基金安全性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益,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3)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具有以下几大特点:一是突出大病统筹为主,重点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二是政府给予资助,发挥资金利益导向作用,激发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三是将过去以乡村为统筹单位改为以县为统筹单位,增加抗风险和监管能力。这种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十分切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应予以大力推广,并在条件成熟和经济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向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过渡。拓宽农村社保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广泛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必然要求以雄厚的资金作为基础。如何筹措资金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成功与否的关键。除农民个人应缴部分外,还要广辟融资渠道,多种形式筹措农村社保资金。一是中央财政、地方财政都要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社保资金支出比例,加大对农村社保资金的投入。同时,中央财政、地方财政要明确各自责任和投资分配比例。二是借鉴福利彩票、体育彩票的经验,发行社会保障彩票,从社会广泛募集资金。还可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将三种彩票发行机构合并,缩小管理成本。三是开征社会保障税。税制法定,一般具有稳定性、规范性、强制性等特征,是相对比较固定的筹资渠道。社会保障税作为附加税,由税务机关统一征收,一方面可以减少征收成本,另一方面富者多缴,穷者少缴,起到“抑富济贫”的作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社会保障税应成为社保资金的主要筹集方式,这也可以大大减轻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征收社会保障税是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成功经验,目前世界上已有80多个国家开征了社会保障税,且这种税已成为仅次于所得税的第二大税类,在筹集社会保障基金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从我国实际看,开征社会保障税也是必要和可行的。四是整合部门资源。目前,在农村社会保障领域,民政、劳动、卫生、计生、扶贫等部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可以考虑整合现有各部门社保资源,成立一个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管理,提高社保资源使用效率,使农村社保工作规范化、系统化。提升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的“造血”功能。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并不是全盘否定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的功能和作用。恰恰相反,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要充分发挥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的功能和作用,就必须提升其“造血”功能。一方面,要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另一方面,家庭保障主要依赖于子女的赡养,而子女的赡养能力往往决定于其就业状况,就业状况又决定于其受教育程度。但在广大农村尤其是中西部落后地区农村,儿童失学辍学的现象并不少见,上学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应加大

篇3: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1991~2007)

农村社会保障指社会或国家为了保证农村社会成员个人及其家庭的经济安全和提供必要的福利而通过立法实施的一种公共政策, 其实质是实现社会财力向农村的转移支付, 通过二次分配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现阶段,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增进社会和谐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

一、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㈠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社会和谐要求农村和谐, 农村和谐就必须保障农民生活。尤其在提出科学发展观后, 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就必须注意从各方面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别。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但增幅却明显小于城镇 (见表1) 。2000年以来, 城乡居民收入之比逐渐拉大, 2005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之比已达3.22∶1。中国城乡之间的基尼系数也逐渐拉大, 据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统计, 1998年中国城乡之间的基尼系数已达0.403。与此同时, 一些制度性的不平等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差别, 农民的弱势地位逐渐显现。而作为调解收入分配、缓解贫困之利器的农村社会保障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解决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问题, 进而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必须依靠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不断深化改革与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为前提, 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风险性”, 农村经济也是一种典型的风险经济。农村家庭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 单个家庭的保障能力有限, 尤其是在农村家庭规模缩小、很大一部分年轻的农村人口逐步转移至城镇打工的基础上, 农民的保障能力就更加弱。因此, 要保障农村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以满足农民和进城务工的“新型农民”的社会保障需要。

㈢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社会各方面经济利益的协调, 而社会保障制度是协调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利益关系的重要制度, 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虽然近年国家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 但城乡收入差距依然悬殊。据统计, 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 “十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3%和9.6%。由于物价持续上涨, 2007年全国的消费物价指数 (CPI) 上涨为4.8%, 使大部分农民家庭难以应对上学、建房、医疗等支出及风险的发生。这些客观因素加剧了部分农民心中的被剥夺感、不公平感、不稳定感, 极易引发农民的不满和对抗情绪, 使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加。要消除这种不稳定因素, 达到社会和谐, 政府除了要加大对农民的投入、减轻农民的税费负担外,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重中之重。

㈣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维护和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人, 在承受各种风险的同时, 也期盼着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来维持其生活的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直接、最现实的手段就是社会保障共享。然而, 中国当前社会保障问题却比较突出, 广大农村的社会保障更存在突出问题。目前中国社会保障主要集中在城市, 而低收入的农民阶层则在没有任何生活安全感中生活。因此,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体现。

二、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㈠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相对较小据2007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 截至2007年底, 全国农村五保老人得到五保救济的人数为531.3万人, 499.2万户, 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5%和6.7%。农村医疗救助支出28.1亿元, 其中资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4.8亿元, 大病救助资金20.5亿元。累计救助贫困农民2896万人次, 其中: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517.3万人次, 人均资助参合水平19.1元;民政部门资助大病救助377.1万人次, 人均救助水平543元。虽然普及面已不断增加, 但是较农村人口的巨大基数而言, 覆盖面仍然较小。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03~2007)

㈡农村社会保障地区差异较大截至2006年年底, 我国有23个省份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133个县 (市) 开展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有1593.1万人、777.2万户得到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分别比2005年增长93.1%和91.4%。但从全国层面分析, 单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状况为例, 我国东西部地区参保人数的比例差距较大 (见表3) , 这种差距的显化, 对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极为不利。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07)

㈢农村社会保障支出总量不足在改革开放后, 我国经济经历了长期快速发展, 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GDP总量持续增长。以2002年为例, 我国的GDP为102397.9亿元, 社会保障支出为7318.2亿元, 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为7.15% (国际上通常把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为衡量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主要指标) 。而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均呈逐步上升的趋势,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 大部分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支出已占GDP的1/3左右。但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却仅为7.15%。即使是这7.15%的社会保障支出, 其中绝大部分也被占总人口30%左右的城镇居民所享受, 而占总人口70%左右的农民享受的社会保障支出低得可怜。由此可见, 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存在总量不足的问题。

㈣农村社会保障缺乏相关法律的支持“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针,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同样也需要法律的指导与约束, 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几乎空白, 既没有指导总体建设的法律文件, 也没有指导具体工作的程序性法规、规章, 这就难以解决农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为保障工作的开展设置了难题。

三、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㈠着重建立健全三项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涉及面广, 不能一蹴而就, 应根据农村自身的特点和今后农村经济的发展, 从局部入手, 积极探索, 逐步推进。现阶段, 应着重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合作医疗制度。一是应优先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以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利为目的的社会救助制度, 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制定时应科学确定保障标准, 不同地区依据其经济发展水平可以有所不同。二是逐步建立灵活多样的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主要有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等。一般地区普遍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经济发达地区, 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之外, 鼓励农民个人按照自愿原则, 缴纳补充养老保险费和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三是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突出大病统筹为主, 重点解决农民“因病致贫, 因病返贫”的问题;同时将过去以乡村为统筹单位改为以县为统筹单位, 增加抗风险和监管能力。

㈡因地制宜, 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总体设计、科学规划, 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谋划布局, 分步实施、重点突破。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保障水平差距较大等现状, 增加公共财政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 不断提高落后地区、贫困农民的保障水平。高度重视基层社会保障网络建设, 确保保障到一线、服务到基层、覆盖到村落, 并努力满足不同地区农民群体的社保要求。

㈢建立个人、国家、集体三方筹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结合各地实际确定国家补贴的比例, 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确定省级财政给予补助的标准和办法。只有中央和地方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给予资金支持, 才能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险。我国部分经济落后地区财政困难, 集体经济名存实亡, 无力或无法按时筹集资金, 因此中央政府应该充分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和差异, 加大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资金投入。完善财政拨款制度, 明确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分担比例, 对经济落后地区, 中央财政分担的比例应适当提高。

篇4:略论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

摘 要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不断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当前面临的社会保障制度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就制度构建、制度建设中应当坚持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不断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社会保障问题,在社会保障中,制定的范围和标准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社会公平和效率相统一的原则,本文拟对我国目前存在的社会保障问题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 我国 社会 保障 制度 问题 对策

不断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前提和保障,我们应该从稳定大局、服务社会的宗旨出发,充分认识到社会保障在我国社会建设、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加快我国社会保障立法的进程,把社会保障纳入我国的法律体系中,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把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发展轨道。

一、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以制度的形式,国家为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对公民在年老、失业、伤病残、自然灾害以及对处于生活困难的情况下,政府、社会依法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我国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经过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证明,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大势所趋。

(一)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维护我国社会稳定大局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政府所提供的一种物质保障,我国有13.4亿人口,处于贫困人口将有4300万人,人口继续向老年化方向发展,没有强有力的社会保障作后盾、没有强有力的社会福利作支撑,则一系列社会问题就会不断地暴露出来:失业问题、就业问题、医疗问题、自然灾害问题、养老问题等随之而来,其结果就是社会矛盾不断显现,这些社会矛盾、社会问题有可能直接导致社会矛盾的升温,进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而作为社会保障可以直接化解社会矛盾,构建社会和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需要

社会保障能够有力地支撑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能够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由于社会保障基金占GDP有很大的比重,国家通过债券股票、储蓄、房地产等进行合理的投资,对拉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再次增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社会保障基金对于克服我国经济低迷、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带动资本市场走向复苏、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盘活资金等起到了直接和间接作用。

(三)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能够维护社会公平,调节收入分配

从世界各国来看,公平、公正是全球所推崇的一种价值标准。人类的公平正义首先应该从利益所得的公平而开始的。社会公平要求人们之间的利益分配大体上均衡,而社会公正和社会公平是一对孪生姊妹,没有公平就没有公正,中国人传统就是不患贫,而患不均;邓小平同志讲过,社会主义要消除两极分化,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再帮助那些不富有的人。目前我们清楚地看到,两极分化并没有消除,相反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我国的基尼系数以及接近0.45;远远地超过了国际基尼系数的警戒线;社会保障能够调整社会收入分配,保障每个社会成员的合理分配,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公平。

二、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制度所面临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体制已经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地过渡,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基本上完成,中小企业也基本上走出了低谷,但也要看到,就业压力加大的同时,社会保障制度没有走向规范,各种不公平利益分配形成,社会矛盾突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参保率不高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众多,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最高,而且多数贫困人口基本上集中在农村,一系列养老问题、社会福利、医疗问题等随之出现,在农村中农民享受社会保障、社会保险推广得较晚,部分省市几乎为零;国家对农民的福利、疾病保险、社会保险没有给以一定的物质支持;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1.53亿60岁以上老年人中,仅有4400万人能够享受定期待遇,不足三分之一;在7.7亿的劳动人口中,参加养老保险的仅有2亿人口;占26.5%;在5.9亿城镇人口中,参加医疗保险的仅仅有2.4亿人口;不到40%;为什么会造成社会保险覆盖面小、农村社会保险迟滞不前的怪圈呢?我认为造成这种原因是很多的;既有主观方面、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观方面的原因是没有把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客观方面原因是我国公共财政的价值取向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在制定政策时,没有考虑到农民的利益问题,现实与政策向脱节;实际与认识相脱节;为此,笔者认为,将社会保障列入我国法律法规体系,制定科学的社会保障法律已经势在必行。

(二)管理体制长期没有理顺

可以看到,我国的社会保障事务管理长期分散,多个部门管理,不利于统一管理、不利于政策的推行、不利于便利地服务参保人员投保。社会保险基金由地方管理,导致提高统筹层次难,跨统筹地区调剂基金和转续养老保险困难;国家对社会保险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大,个别地区财政收入甚微,而个人缴纳数额又往往会影响到个人生活问题;目前我国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预计到本世纪30年代,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老年人口将达到3.5亿—4.5亿;负担系数极大地提高;养老支出急剧上升,特别是医疗费用提高,医疗保险在老年人中负担比例增加,预计十年内退休人员医疗费用是在职职工的4倍,由于老龄化趋势明显,各种医疗保险支出不断上升,社保部门的基金支付风险进一步加大;此外,就业压力加大,大多青年就业方式发生了转变,就业方式分散化性、流动性;导致失业风险加大,基金的开支也必然加大。

(三)我国社会保障过程中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健全

市场经济具有公平性、竞争性、法制性的特点。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我国的社会保障也要与市场经济的规则相吻合,必须具有明显的法制性,真正使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保障制度纳入国家的法制体系,来约束社会保障工作中的规范,就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来讲,从社保费用的征缴、运营、统筹、支付等方面的管理表现的不太规范;此外,在基金管理方面存在着突出的问题,漏洞很多,其表现为贪污、挪用社保基金问题的犯罪问题常有披露;上海市社保基金的犯罪问题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虽然近几年也出台了一些条例、法规条文,对促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与我国现实状况相比,立法滞后;只能依靠行政手段、行政措施来加以实施,缺乏规范性和有效性;因此,必须尽快出台社保方面的法律、法规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客观形势的要求。

三、对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意见及对策

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极大体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解决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促进社会和谐,为此,我们必须以讲政治的高度正确看待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立法建设,不断理顺管理体制,提高人员的自身素质,以是完善社保工作的当务之急。就目前而言,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而为之。

(一)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保险的立法进程

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险制度法,必须要开展深层次的调研活动;可以由粗到细,有简到繁;充分联系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客观实际,既要考虑到我国农村的实际问题,也要考虑到城镇职工、待业人员、困难家庭的实际问题,参保人员受国家社保法的保护,以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顺利开展,促进社会保障制度有条不紊的进行;实施社会保障工作开展以来,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滞后,发生违法、犯罪的行为的人和事件时有发生,参保人员缴费权益需要法律保护;基金安全需要法律保护;社保中的品种、范围、缴纳标准、比率等受国家法律保护;相反,没有这方面的立法,则会出现社保基金有可能被占用、挪用;社保工作无法有序开展;各种上访事件数量增加;为此,有效的法律手段能够使社会保障制度顺利进行。

(二)要不断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

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目前正处于初级、落后的状态。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将近13.4亿,其中农业人口占80%左右,贫困人口为4000多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严重超员,社会就业压力加大,农村绝大多数人口几乎与社会保障无缘,长期处于空白状态,没有参保的氛围,面对这种情形,开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衡量我国社会保障发展与否的重要标准,真正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维和理念的尺度,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我国农村分布复杂、自然条件差别很大,特别是农民工进城经商务工越来越多,他们的社会保障几乎没有参加,面对这种问题,作为社保部门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积极地与广大的农民工宣讲参加社会保障的优点和好处,使农民工、农民增强对社会保障的认知能力,吸引农民和农民工由被动变为主动地投保,以好的优惠政策和法规引导农民加入社会保障;当然,农民工和农民对保险需要有个认识过程,不可操之过急;当前以自愿和自助为主,政府部门鼓励参保人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要努力解决基金的支付风险问题和保证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

由于社会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各种参保费用不能按时足额地缴纳,资金不足,导致支出风险加大,这是基金不平衡的直接原因;如果中央、地方政府拿钱支撑,势必加重其负担。社会保险基金的支付风险问题,其潜在风险并不亚于金融风险,因为社会保险基金的支付风险,所涉及的是百姓的保命钱,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因此必须通过立法来解决社会保险费的收缴问题,加大强制收缴社会保险费的力量,对欠缴、拒缴社会保险费的,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是强化社会保险费的收缴功能,达到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平衡、防范社会保险基金支付风险的重要法律对策。因此,应当通过立法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投资机制,如在规范金融秩序的条件下,严格规定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方向和各项投资比例的上限,强化投资监管措施,保证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与增值。

(四)要重视对国家社会保障工作人员的培养

社会保障工作是一种技术含量很高的一种工作,需要具备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经验,同时也是做人思想的工程师。国家应重视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无论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立法、司法还是其贯彻执行和广大公民的遵守都离不开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辛勤工作,因此,我国必须加强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工作。社会保障法学专业以及涉外社会保障法学专业的研究人员奇缺,学科建设落后,应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重视。

总之,社会保障制度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保障.2008(2).

[2]福建劳动和社会保障.2009(1).

篇5: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演变

08历史陈海艳0803401024

摘要:本文在回望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历程时分析其日趋衰退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安排缺陷,希望在此基础上能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农村合作医疗

从1949 年到1978 年, 我国政府为化解农民疾病风险、满足农民对医疗保障的需求而作出的制度安排是合作医疗制度。这项1949年以后我国政府付出巨大力量建立的解决农村卫生问题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被世界银行的专家称为“卫生革命”, 使广大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在农村集体经济制度的基础之上, 1978 年之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人民公社, 合作医疗制度也随之瓦解。1997 年, 合作医疗的覆盖率仅占全国行政村的17%,如此之低的合作医疗的覆盖率使得我国90% 的农村村民被排除在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之外, 基本靠自费医疗, 农村贫困人口看不起病,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逐渐增加, 成为困扰农民生活的一大问题。

一、发展历程: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上经过萌芽期、形成期、高涨期、起伏波折期和重新发展期等几个发展过程。

1.萌芽期我国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最早兴起于20 世纪40年代,后受农村土地改革的启发,陆续出现了由群众自发筹资创建的具有公益性质的保健所和医疗所。由于其基本采用的是“合作制”和“群众集资”,不具有保险的性质,所以把它们看作是后来的合作医疗制度的萌芽。它们为后来实行保险性质的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奠定了基础。

2.形成期1955 年由于受农村合作化的影响,在山西、河南、河北等省农村出现了一批由农业生产合作社举办的保健站。1956年,全国人大一届三次会议通过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规定,合作社对于因公负伤或因公致伤的社员负责医疗,并且要酌情给以劳动日作为补助。从此很多地方开始出现以集体经济为基础,以集体和个人相结合互助互济的集体保健医疗站、合作医疗站或统筹医疗站。1959年11月,卫生部在山西省稷山县召开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正式肯定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我国农村正式出现了具有保险性质的合作医疗保障制度。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始在全国广大农村逐步推广。

3.高涨期1965年9 月,中共中央批转卫生部党委《关于把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的报告》,强调加强农村基层卫生保健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1968年,毛泽东指示对湖北省长阳县乐园公社的经验进行推广。1978年,将合作医疗写入我国宪法。1979年,卫生部、农业部和财政部等部委联合下发了《农村健康保障章程试行草案》,到1980 年,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覆盖率达到全国农村行政村(生产大队)的90%,从而被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惟一范例”。当时的基本做法是:在乡政府领导下,由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群众和医生共同筹资建保健站;在自愿的原则下,每个农民缴纳几角钱保健费,免费享受预防保健服务及免收挂号、出诊费;保健站挂签治病、巡回医疗,医生分片负责所属村民的卫生预防和医疗工作;保健站经费来源主要是农民缴纳的保健费、农业公益金提取的业务收入和药品利润,并且采取记工分与发现金相结合的办法发放保健站医生的报酬。①上述做法实际上就是现在所谓的“合医合防不合药”的合作医疗。

4.起伏波折及重新发展时期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村集体经济逐渐解体。集体经济解体,带来的直接后果是集体的公益金积累明显减少,这使得以集体公益金为一部分资金来源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受到严重影响。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也随之解体和崩溃。到1985年,全国实行合作医疗的行政村由过去的90%猛降到了5%。这种状态给我国农村带来了两大不良影响:一是原医疗保障制度消失,造成了农民看病难,影响了农民的身心健康;二是忽视了公共预防措施,导致寄生虫病和传染病的回升。1989 年,血吸虫病又开始在全国370 多个县、市、区 重新蔓延,新增加血吸虫病患者100万人之多,威胁农村人口达1 亿多人。为此,上世纪90年代,政府出台推行城镇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同时也力图恢复和重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1991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再次提出要“稳步推行合作医疗保健制度”。但是这次恢复和重建工作除了部分试点地区和城市之外,我国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并没有像希望的那样恢复和重建起来。1996 年农村实行合作医疗的行政村占全国行政村总数的17.1%,合作医疗对农村人口覆盖率为10.1%。1997年我国农村居民中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占9.6%,而自费医疗的81.0%.1998年卫生部“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农村居民中得到某种程度医疗保障的人口只有12.6%,其中合作医疗的比重仅6.5%.②

二.合作医疗衰退的原因分析:

鉴于农村合作医疗经济来源枯竭的直接原因源于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不少人便把合作医疗衰退的原因归结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归结是不公平的。实际上合作医疗衰退并在衰退后难以恢复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合作医疗本身的性质及制度缺陷。首先,从合作医疗的性质上看!它是健康人群和患病人群之间医药费用再分配的一种互助组织形式,而不是一种保险行为。既然它是不同人群间医药费用再分配形式,那么就必须体现公平的原则。然而干部及其家属看病时多拿药,拿好药的特殊化。使农民失去对制度公平的信心而不愿交费。这样就形成许多地方合作医疗推行的大起大落。这种状况说明合作医疗的瓦解并不取决于集体经济组织的存在,而是制度不公平使然。

其次,资金的筹集和运用缺乏效率。由于当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社员按人头交纳的费用十分有限。最多每人1元。最少每人5 个鸡蛋,而支出则规定社员除交纳5分钱挂号费外,其余费用由合作医疗负担。③这种规定使农民觉得看病时个人支付很低,难免发生“小病大养”、无病呻吟的道德风险。当筹资有限而浪费无法约束的矛盾不断累积,资金缺口越来越大,集体经济难以弥补时,合作医疗自然也就到了办不下去的地步。

第三,合作医疗筹资渠道单一。难以满足农民不同层次医疗保健需求,对农民缺乏吸引力。目前,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已进入小康乃至富裕,他们在医疗保健需求方面,既有疾病治疗需求,又有保健享受需求,既有滋补健体需求,又有解决大病风险的企盼。现有的合作医疗只能满足一般疾病治疗需求,其它层次的需求难以解决,农民自然对其失去兴趣。在经济落后地区,由于县乡财政入不敷出,村集体经济名存实亡,农民靠微薄的收入筹集的资金十分有限。就是小病治疗的需求也难以满足。农民同样对这一制度失去信心。

第四,合作医疗缺乏国家资金支持,难以体现制度的社会性原则。如果把合作医疗作为农村医疗保险的一种形式来对待,它必须体现社会保障的社会性原则,特别是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这一经济上的弱势群体,更需国家的支持和呵护。然而,国家对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投入几乎是空白。据世界银行1997年中国预防经费1978年为人均元年为人均1元,如果考虑物价上涨因素,按1978 年的不变价格计算1993 年还达不到1978 年的投入水平④。合作医疗制度安排国家责任的弱化,也是其日趋衰落的重要原因。

三.几点建议

我国的合作医疗制度已出现衰退,近几年,如何建立农村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己引起我国政府和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很多人都针对旧有体制的弊端提出了新的策略,而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也在摸索中一步一步改善。

(一)建立多层次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长期以来, 诸多组织、学者等对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形式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提出多种保障形式。在笔者看来,在我国实行全国一致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并不可行, 理由是:

首先, 农村各地收入水平差距较大, 由于各地区收人水平的巨大差距, 决定了各地农民对于医疗保障制度的承担能力不相同, 各地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应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医疗保障的基本内容、项目、收费标准要和各地所能提供的财力、物力相适应。农村医疗保障在原则、项目、范围基本一致的前提下, 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在标准、水平、方式等方面允许存在一定的差别, 而且农村社会保障的标准应该是动态的, 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进行适时调整。

其次, 同一地区贫富有差异, 不同的主体主观意愿之间也存在差异, 我国有必要制定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类型供全国各地承担能力不同的人们加以选择。如在日本, 农民可参加国民健康保险, 卧床不起或患有痴呆症等疾病而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者的农民还可参加护理保险, 设立的老人保健院按照比率为农村老人的医疗费用承担大部分费用。

(二)确立政府支持与个人支付相结合的政策

(1)抛弃以个人投入为主, 集体扶持, 政府适当支持的资金筹集方式, 依据公共财政的要求, 加大政府对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财政投入, 建立政府投入占主导, 政府与农民共同投入的原则。尽快建立相对独立的农村医疗专项预算资金, 中央政府对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财政投入要由现在的完全缺位或半到位转变为真正的全面到位, 地方各级政府每年要从财政上设立农村医疗保障基金用于对新型医疗保障体系的投入;同时要强调多元投入机制, 通过国家的投入, 引导社区经济、企业、慈善机构、外资机构及个人等方面的捐助, 不断充实农村医疗保障基金。

(2)合理确立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分担比例。可参照日本政府承担70%, 农民负担30%的做法。考虑到当前政府财政能力问题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政府对医疗保障制度的投入也可不同, 原则上在贫困地区实行的合作医疗制度政府的投入应占70%, 中部地区欠发达地区政府支持应占50%, 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制度应参照当地城市医疗保障的资金筹集方式来明确政府的作用。同时应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分担比例, 中央政府对贫困地区的分担份额应高于中等地区,对中等地区的分担份额应高于发达地区。对低收入或者无收入的患有重大疾病的平民患者, 应制定一种减免费办法, 其费用由政府财政补偿。

(三)管理机构的设置及运行机制

1.规定政府部门为农村社会保障的主管单位

由于农民对卫生服务消费的外部性、卫生服务供方的公益性以及医疗保险机构的福利公益性, 必然要求政府统筹考虑各社会保障项目的发展和相互协调, 要求有一个权威的、统一的机构来对其进行宏观管理。否则, 农村医疗保障管理就可能政出多门, 不仅难以协调和推进其发展, 反而可能会由于部门间的利益矛盾而延缓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1)确立中央政府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地位,中央政府部门在农村医疗保障工作方面的主要职责是: 拟定农村医疗保障方面的基本方针政策及改革方案与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起草法律法规, 制定行政规章和基本标准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代表国家行使监督检查权;制定农村医疗保障基金收缴、支付、管理、运营的政策及有关标准, 对农村医疗保障基金实施行政监督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部门根本地区情况依法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制定医疗保障工作计划, 并不得与农村医疗保障立法冲突。

(2)县级及县级以下政府部门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直接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能是: 县级政府部门有管理和对收取的基金予以保值增值的义务, 还应负责对农民病情的核实以及医疗保险金的发放;乡镇级政府部门具体负责对农民收缴医疗保险费用的个人缴费部分, 解决和处理收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纠纷。⑤

2.建立监督委员会

由相关政府部门(卫生、财政、农业、民政、审计等部门)和农民代表共同组成的监督委员会, 定期检查、监督医疗保障基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农村医疗保障涉及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应坚持政府统一管理和群众自我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这样既可以强化国家对农村医疗保障的宏观管理, 使农村医疗保障协调发展, 同时又能调动农民参与这一事业的积极性, 并有效地保护其应享有的权益。

(四)农民的基本义务

在现阶段, 我国合作医疗制度实行的是自愿原则, 农民可根据自身意愿决定是否参加合作医疗制度, 但笔者认为, 我国应借鉴日本的实行全员参加国民健康保险的制度, 所有农村居民必须参加保险并承担按时交纳保险费的义务, 建立起强制性医疗保障制度: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中, 政府负有为农民立法、组织和投入职责, 农民是医疗保障制度的受益者, 但同时也有遵守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规定, 按期交纳合作医疗经费的义务, 这是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科学运筹模式。规定农民的权利主要有患病时有享受规定的基本医疗服务的权利, 按规定享有预防保健服务的权利;承担的主要义务有按期足额缴费的义务, 遵守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的规定、合理必要使用医疗保障费用的义务, 遵守农村医疗保障法律和地方法规的义务等。

目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与健全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在农村建立一套合理可行的卫生保健制度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本文对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并针对其衰退的原因提出一些自己的合理的解决之道,以供指导实践。

注释:

①郑文娟《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历程回顾及现实危机》《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年5第18卷第5期

②同上

③韩留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变迁及改革路径》《农村展望1994》

④同上

⑤施 晓 琳《论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从日本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看》《理论探讨》 2004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顾涛 《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相关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 》 1998中国卫生经济

2.钱文艳《 建国后土地与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历史演变》 安徽史学 2002

3.周清印《 叩问九亿农民的健康》农村医疗困境调查 半月谈2001

4.施 晓 琳《论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从日本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看》《理论探讨》 2004年第3期

篇6:略论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

如何建立我国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千百年以来,我国农民养老靠的是家庭互助和养儿防老,这些几乎成为农民的唯一选择。由于农村国民素质和文化层次相对来讲比城填国民低许多,再加上国民普级教育的层次低,农村教育普级更低,农村的教育资源又严重短缺,普遍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都偏低,长期以来受中国传统旧文化影响,重男轻女的旧思想根深地固,一时是很难真正全部改变,因此养儿防老几乎成了农村居民的贯例。再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有的家庭没有生男孩,养老就成了他们这一群人中困难。要想改变和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我认为:一要普级教育,国家要加大和倾向农村教育资源、财力的投放力度。二要防止腐败,专款专用,农村的养老保险金最好是实行中央直拔。三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养老保险体制。建立新农保基金,重视和办好养老院。四要建立养老保险改革创新。对一些农民工、流动的农村人口国家要实行统一登记造册,每一个招工单位要为农民工支付养老保险金,国家要为每个农民参保人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不动资产帐户,个人账户储存额目前每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五要筹集好养老保险资金。可以国家直拔一部分,个人交一部分,地方政府补一部分,社会公益资助一部分;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六要对一些在家乡务农的农民,他们收入较低、经济拮据,国家要实行评估,确实属于贫困的,国家要对这部分人群的实施养老救济,他们的养老保险资金可以由国家和所属当地政府共同支付;对一些五包户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实行终生养老制。我想只要这样完善建立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居民就不会有后顾之忧,也可以减轻我们国家计划生育的负担和农村人口的安居。

篇7:略论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

[导读]: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大,养老负担重,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背景下,农村的老龄化程度已经超过城市,因此,解决好农民的养老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战略性问题。还不够

社保≠全面保障免费获取保险计划

为您人生全面“体检”给谁投保:

自己 丈夫 妻子 父亲 母亲 儿子 女儿

出生年月:

1960年 1961年 1962年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大,养老负担越来越重,社会养老的形势已经十分的严峻。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已达10045万,占总人口的7.69%,其中农村为8557万,占总人口的65.82%。一方面,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老年人的数量远远高于青少年;另一方面,由于受人口城镇化的影响,许多青壮年涌入城市变为打工一族,致使农村的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以年轻妇孺、少年和老年人为主,俗称“386199”部队。在这种形势下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已经超过城市。老有所养的问题成为广大农民的夙愿,也是政府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但是由于历史、政策等原因,城乡差距大,农民作为一个弱势群体而被排斥在社会养老保障网络之外。

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我国开始探索性的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1992年民政部制定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199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意见的通知》,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项政策的实施结束了农民一直被排斥在社会养老保障网络之外的历史,2006年国务院转发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设的试点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

1、绝大多数农村老年人依靠家庭供养

在我国农村老年人依靠家庭供养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尤其是到了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则完全依靠子女赡养,即使是与子女分居,子女也履行着对老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的义务。在这种情况下,家庭赡养就充当着农村养老的主要角色,从而致使农民对养老保险的需求不高,即使农民在没有养老保险的条件下仍然可以维持其晚年的基本生活。

2、养老资金筹集与基金管理不规范

(1)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方案在资金筹集上是以个人缴费为主,这样就使得一些贫困地区的个人根本无力支付这笔费用,而对于连温饱也无法解决的部分农民来说这种筹资方式就将他们完全排斥在外,因此是“保富不保贫”。穷人不能从养老保险制度中受益,这无疑违背了社会保险制度的最基本原则,《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中规定,“凡达到了全国和全省农民人均收入的农村居民,必须坚持养老保险;凡是已经解决温饱,且基层组织较为健全的地方,坚持政府积极支持引导和群体自愿参加相结合;凡是温饱问题没有解决的地方,暂缓开展这项工作。”我国目前开展养老保险的大多数地区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参加养老保险的群体基本上是较富裕的农民,而经济不发达的落后地区的农民则不能从社会保险制度中获益。

(2)在资金管理上,投资管理不完善,基金保值增值困难。

一是基金管理运营层次低。目前,绝大部分基金的管理、运营集中在一般不具备相应基金管理人才、技术和投资主体资格的区县一级,区县级管理农保基金存在着管理手段缺乏等问题。二是增值渠道单一,目前规定基金主要是存在银行和买国债,随着银行利率和国债收益持续走低,基金难以保值。三是现行基金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利于基金风险控制,基金投资管理的决策、运营、监督以及相互制衡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3、养老保险立法滞后

1992年民政部制定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199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意见的通知》,2006年国务院批转发布实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中长期专项规划《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是中国政府第一个由国务院批转发布实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中长期专项规划。这些只是政府部门制定的政策性法规,全国尚缺乏统一的法律来保障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开展,由于没有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专门法律法规,各地在制定本地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时找不到有力的法律依据,只能把办法确定为暂行办法,这大大的降低了地方立法的规范性、长期性和稳定性。

二、建立合理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思考

考虑到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大,实施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的标准是不现实的,因此,在体制设计时应有所差异,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农村劳动力的养老保险,应当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负担能力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实行分层分类解决。依据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将农民分为进城农民工、失地人员和纯粹农业收入的农民三类。

1、对进城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思考

农民工是一个流动不定、庞大而且复杂的群体。有的农民工已在城市生活了较长的时间且有了稳定的工作和住所;而有的则是初到城市或在不同的城市间流动。他们是衔接着城市和农村的边缘性群体,其双重身份决定了他们既应该纳入城镇社会养老保险范围又应该纳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范畴,由此可见为农民工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根据进城务工农民的不同情况纳入有差别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内。

(1)对在外出务工中,非农收入已经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且已不再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

这部分农民在城镇有固定的住所,工作和收入相对较为稳定,他们应该纳入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即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农民工个人缴费和企业缴费全部计入农民工个人账户,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得低于企业招用农民合同工工资的20%,个人缴纳部分一般不低于本人工资的7%—8%。但是这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的缴费年限过长,对于农民工来说即使在城镇有了固定的居所,可是他们从事的工作是技术要求不高的简单劳动,频繁的流动使得他们很难做满十五年,调查显示,农民工在餐饮、工厂等企业的平均工作周期是4—6年,从事建筑等纯体力工作则是2—3年,对于大多数的农民工来说十五年的缴费年限是一道难于跨过的门槛。[1]因此,应该缩短缴费年限,使其顺利缴满保险费,从而老有所保。

(2)外出务工,但土地收入仍然是其收入的重要来源,与土地的经济关系无法割断的农民。

这部分务工人员工作和收入不稳定并且流动性大。土地依然是其重要的生活依托,不管其土地是如何耕种,由谁耕种,只要有农产品产出,就应该保留土地的保障功能,允许其在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的条件下,保留承包土地的承包权和使用权。当这些外出务工人员有非农业收入时,应该参加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并按要求缴纳保险费,养老保险费由雇主和个人共同缴纳。同时针对这部分农民工流动性大的特点,应该使农民工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随工作城市的变更而转移,解决的办法是建立全国统筹,统一管理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的机制,如建立像银行卡一样的社会养老保险卡,使农民工不论在何处都可以凭借社保卡接续社保关系,对于在同一统筹区内流动的人员,只转移保险关系,不转移基金,而对于跨统筹区流动的人员,将基金和保险关系一同转移,这样便可以解决农民工换工作之后如何接续养老保险的问题,从而减少农民工退保现象的发生,最终使其老有所保。

2、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思考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占地,每年会在目前全国失地农民总数为4000万的基础上再加250万以上形成大批的“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失地农民[2],据九三学社2003年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在目前全国4000多万的失地农民中,有60%左右的生活十分困难,有稳定经济收入、没有因失地影响到基本生活的只占30%左右。失地农民问题是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所以,必须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采取全面、协调的方式来解决好这一社会问题。

目前对失地农民采取的办法是一次性货币补偿安置,对其居住安置,重新就业等缺少考虑,使其未来的养老问题悬而未解。因此,应该以实际情况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不同对象的养老保险来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

(1)针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失地农民

这部分农民由于身处“城市圈地”的范围之内,可以将其由农村户口直接转为城市户口,让其享受和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对于青壮年劳动力,给他们提供教育、培训的机会,从而提高失地农民的文化水平,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对于失地老年人,让其享受城市低保。这些农转非的失地农民,在对其进行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时可以考虑采取“土地换保险”的形式。但如何换保险和换什么样的保险,失地农民失地又失业,收入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再让其为未来的养老交费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让失地农民交费有失合理性,应该采取谁用土地谁来承担土地所承载的农民养老责任,即不管是政府部门用地还是企业生产用地,只要是征用农民的土地,就必须承担农民的养老责任。在征用土地时,可以从土地出让费或者土地收益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为失地农民设立养老保险基金,并根据被征地农民的不同年龄建立不同标准的个人账户。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失地农民养老问题,还可以遏制土地滥占滥用现象。

(2)针对城市规划区外的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

这部分农民失去部分土地后仍为农村居民,仍有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土地。应该制定相应的养老保险政策,设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其基金的来源主要由原村集体和政府来承担,其中原村集体负责的部分由村征地款和土地增值收益解决,在征地过程中,要为失地农民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从征地补偿费中一次性注入若干年的养老保险资金。

土地是农民最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还承载着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特别是养老保障的功能,失地农民面临着失地又失业的情况,而且还面临着养老压力,因此,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在维持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城市化进程上有重大的作用。

2、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思考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占地,每年会在目前全国失地农民总数为4000万的基础上再加250万以上形成大批的“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失地农民[2],据九三学社2003年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在目前全国4000多万的失地农民中,有60%左右的生活十分困难,有稳定经济收入、没有因失地影响到基本生活的只占30%左右。失地农民问题是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所以,必须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采取全面、协调的方式来解决好这一社会问题。

目前对失地农民采取的办法是一次性货币补偿安置,对其居住安置,重新就业等缺少考虑,使其未来的养老问题悬而未解。因此,应该以实际情况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不同对象的养老保险来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

(1)针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失地农民

这部分农民由于身处“城市圈地”的范围之内,可以将其由农村户口直接转为城市户口,让其享受和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对于青壮年劳动力,给他们提供教育、培训的机会,从而提高失地农民的文化水平,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对于失地老年人,让其享受城市低保。这些农转非的失地农民,在对其进行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时可以考虑采取“土地换保险”的形式。但如何换保险和换什么样的保险,失地农民失地又失业,收入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再让其为未来的养老交费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让失地农民交费有失合理性,应该采取谁用土地谁来承担土地所承载的农民养老责任,即不管是政府部门用地还是企业生产用地,只要是征用农民的土地,就必须承担农民的养老责任。在征用土地时,可以从土地出让费或者土地收益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为失地农民设立养老保险基金,并根据被征地农民的不同年龄建立不同标准的个人账户。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失地农民养老问题,还可以遏制土地滥占滥用现象。

(2)针对城市规划区外的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

这部分农民失去部分土地后仍为农村居民,仍有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土地。应该制定相应的养老保险政策,设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其基金的来源主要由原村集体和政府来承担,其中原村集体负责的部分由村征地款和土地增值收益解决,在征地过程中,要为失地农民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从征地补偿费中一次性注入若干年的养老保险资金。

土地是农民最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还承载着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特别是养老保障的功能,失地农民面临着失地又失业的情况,而且还面临着养老压力,因此,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在维持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城市化进程上有重大的作用。

3、以农为生农民的养老保险

这部分是留在农村发展,以土地为主要生活来源,短期内不打算离开本土发展的农民。由于这部分农民主要依靠土地的保障,因此,国家应该通过政策倾斜,产业引导,增加投入等方式,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强农民自身的经济实力。这样才能提高农民的投保实力。

针对这部分农民的情况如何建立适合其发展的养老保险,在制度设计上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差异,结合恩格尔系数将农村居民分为贫困、温饱、富裕三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划定的标准指出: 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40%以下为富裕。贫困型的农民收入水平低,他们的基本生活难以维持;温饱型农民,他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了解决,但是收入的低水平使其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富裕型的农民其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收入水平比较高,他们的社会保障需求高。

(1)贫困型农民的养老

由于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灾害频繁,因灾致贫返贫的现象十分突出,因此,在贫困地区首要任务是发展的问题,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能脱贫,发展才能解决贫困地区农民的基本生存问题,在这过程中主要凸显的是政府的职能问题,政府要注意政策上倾斜,加强产业引导,结合各地实际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目前,在贫困地区发展社会养老保险,在资金筹集上要发挥政府的财政作用,加大财政的补贴力度降低农民的缴费比例。现行的农村医保缴费模式:国家财政补贴20元、地方财政补贴20元、农民个人缴费10元,共计50元。在贫困地区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在资金筹集上可以借鉴这种模式,一方面可以减轻农民的筹资负担,另一方面又可以解决农民老有所养的问题。

(2)温饱型农民的养老

温饱型农村地区由于刚进入温饱阶段,尚未达到富裕,经济发展向高级阶段迈进,但农民收入不稳定,稍遇天灾人祸,便难以维持,容易产生返贫现象,这些地区相对贫困地区来说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开展的条件和时机更加成熟。

在这些地区开展养老保险工作,应该以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扶持相结合,适当提高农民的缴费比例,也可以尝试“产品换保障”的方式来筹资,即以产品换保障机构为中介,直接以指定农产品缴纳保险费。各地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实施产品换保障的农产品,产品换保障机构的主要职能是促使农产品向货币的转换,并将转换后的货币作为农民社会养老保险费注入个人账户。

(3)富裕型农民的养老

富裕型农村的农民收入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彻底摆脱贫困。这类农村目前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大城市近郊区。农民的收入水平高,他们的思想观念比较新,从而对社会养老保险的认可度较高、自觉投保的意识也较高。

在这类地区的养老保险实施方案中可以适当的提高个人的缴费比例,减少政府的补助并且可以扩大保险业务的范围,提高保险业务的档次。

三、建立合理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相应措施

1、建立参保补贴制度

建立缴费补贴、贴息等多种方式的农民参保补贴制度,形成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助的筹资制度。由于我国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政府财力的差异,政府和集体补助的方式和力度可以有所差别。例如:安徽霍邱县,采用“粮食直补资金”的方式整合优化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将其主要用于补贴参保农民,这样可以鼓励、引导和扶持农民每年从售粮收入和其他收入中拿出适当资金缴纳保险费,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拓宽个人账户的功能

可以借鉴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推行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的办法,这样不仅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而且促进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截至2005年6月,该县已有四成多的农民办理了养老保险证质押借款。通过几年运作,农保基金收益达到800多万元,每年平均利息收入超过百万元。农保基金也从最初的1260万元增加到2100万元,年均增长7%以上。[4]

为了有效解决部分参保农民生产生活等急需资金的现实矛盾,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各地农保部门和各地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手册质押贷款业务,拓宽参保人员个人账户发展功能,既激发了参保者的积极性,又拓宽了信用合作社自身的业务,活跃了农村经济,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又促进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

篇8:略论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尤其是90年代以来,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开始改革, 逐步建立起比较系统的完整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但是,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仍然存在很多弊端。

1.1 经济全球化与农业市场风险的增加

一方面, 中国农民必须面对日益变化的国内市场;另一方面,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 受各种因素影响,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竞争力状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准入规则的实施使竞争更加激烈, 对农业生产的保护手段受到更多限制, 动植物检验检疫规则的实施提高了国际贸易的门槛。显然, 目前以家庭和土地为主的保障模式社会化程度偏低, 无法抵御这些风险。

1.2 农村集体保障功能逐步消失

集体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基础, 但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 农村集体保障功能正逐步消失。首先, 集体资产在改革中长期被忽视且流失严重;其次, 村级组织不再具有任何经济职能, 农村集体保障中的“集体”被虚化。

1.3 土地的保障功能有限

首先是耕地资源减少。据统计, 截至2008年年底, 我国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 人均1.4亩, 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 约相当于美国的1/8、印度的1/2, 且现有耕地总体质量不高。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 耕地面积逐渐减少, 在2004年同比下降6.6%的基础上, 2005年同比又下降3.0%。农民通过种地获取收入提供保障的能力也在减弱。其次, 土地无法抵御市场风险, 无法抗拒来自于市场经济的高风险, 也不能预防贫困。

1.4 家庭保障功能弱化

随着社会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农村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 这将使未来家庭不堪重负。同时青年农村劳动力流动, 造成农村 “空巢家庭”增多, 再加上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冲击日益强烈, 使农村养老问题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2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总体思路

2.1 发挥政府功能, 促进农村社会保障规范化

制定社会保障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制定社会保障规划并组织实施, 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 要建立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机构, 履行社会保障管理职责。政府应整合现有各部门社保资源, 成立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 统筹规划, 提高社保资源使用效率。

制定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政策并监督其贯彻落实。首先, 政府应积极完善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 制定社会保障政策, 保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化和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其次, 监督检查各项社会保障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通过对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 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康运行。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增加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资金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核心。增加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公共财政的重要内容, 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标志之一。

2.2 建立多元化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因地制宜, 分类管理

农村社会相对于城镇来说更为复杂,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化、城市化的加速, 各地区社会经济条件相差很大, 所以,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制不能一刀切, 必须按分类指导的原则进行。

首先, 对长期稳定地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通过建立农村基本社会保障体系进行保障。国家必须加大政策与资金的支持与倾斜, 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 加大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加强农村养老、医疗保险体系和农村福利建设。对此, 当然这三个社会保障体系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关键在于协调。

其次, 对失地农民, 也要完善社会保障。对于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失地农民, 无论其居住地是城镇还是农村, 应按城镇居民的标准或参照城镇居民的标准设置社会保障项目。设立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教育和培训就业、法律援助等一系列保障, 并加大国家对这一群体社会保障的转移支付。

此外, 对农村流动人口, 其社会保障应采用一种灵活适用的方式。根据农民工群体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构建社会保障, 重点包括工伤保险制度与医疗保障制度。此外, 作为常规保护, 各级政府和企业单位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劳动法》, 确保农民工的权益受到保护。

2.3 分步推进, 构建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2.3.1 优先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以社会救助、扶贫开发等为主要形式, 确保这部分人的生产与生活。应科学确定保障标准, 不同地区依据其经济发展水平可以有所不同。另外, 也要考虑农村生活费低于城市的实际情况, 保障标准可适当低于城市标准。

2.3.2 逐步建立灵活多样的养老、医疗保障制度

首先, 建立灵活多样的养老保险制度。一是养老保险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二是缴费方式应有别于城市。在乡农民由个人、各级财政分别负担, 按合理比例缴费, 计入以身份证号码为编码的全国通用个人账户;进城务工农民享受当地职工同等待遇, 按所在地区养老保险政策, 由个人和用工单位按一定标准灵活缴费, 计入个人通用账户。三是规范养老保险基金管理, 在确保基金安全性的前提下, 努力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益, 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其次, 建立大病社会援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贫困地区重点建立大病社会援助制度, 经费主要来自于国家财政、社会捐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突出大病统筹为主, 重点解决农民“因病致贫, 因病返贫”的问题;政府给予资助, 发挥资金利益导向作用, 激发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切合农村实际情况, 应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 逐步向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过渡。

2.3.3 构筑失业、生育、工伤等社会保险

根据我国农村当前实际情况, 在条件成熟的地区, 为农民建立上述社会保险, 力争把农民置于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之下, 这是农村社会保障项目逐步完善的一个重要表现。

2.4 多渠道多形式筹集保障基金

对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 政府的主要责任是政策制定与制度设计, 必要时给予财政支持;对贫困地区农村, 政府除了政策制定与制度设计外, 必须给予足够的财政支持。各级财政要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提高社保资金支出比例, 加大农村社保资金投入。

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 集体经济应给予社会保障的建立提供足够的资金;在落后的贫困地区, 由于集体经济本身实力的限制, 只能是适当的补助。

经济发达地区的个人应按一定比例承担缴费义务, 加大个人投入;落后贫困地区, 个人量力而行承担一定费用。

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贫困落后地区, 都要广泛利用社会资源筹集资金。大力发展社会捐赠事业和慈善事业, 从社会广泛募集资金。

2.5 提升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的补充功能

一方面, 要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科技扶贫力度, 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发挥土地对农村居民的保障作用。另一方面, 家庭保障是我国农村传统的保障方式。敬老爱幼、互相关爱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和家庭美德, 公民自觉地对家庭成员履行保障责任和义务, 不仅是伦理道德的要求, 也是国家法律的要求。

2.6 发挥商业保险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作用

要通过大力发展商业保险, 发挥商业保险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以缓解政府压力。商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相对突出的比较优势, 可以在构建社会保障制度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报告[N].新京报, 2006-03-16.

[2]方菲.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意义[J].农业经济, 2006 (4) .

[3]贺翀.加快构建农村社会保障机制[J].理论前沿, 2006 (6) .

[4]崔立群.农村社会保障亟待破解四大难题[N].农民日报, 2006-08-06.

上一篇:2024年八一建军节座谈会上的讲话下一篇:2023年工作总计及今后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