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观后感心得体会

2024-05-19

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14篇)

篇1: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观后感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紧补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各种短板。“短板”是阻碍事物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必须补齐。“举一纲而万目张”,要在“人才”“制度”“创新”上着力,为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补齐短板,更加畅通“最后一公里”。

“+”好“人才板”,进一步吸引人才向基层流动。“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关键是要有更多的人才可用。近年来,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无论是在优化年龄结构上,还是在提升知识学历上,都有了明显改观,基层治理的活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但随着基层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需要更多的优秀人才流入基层,尤其是亟需充实到党员干部队伍中。基层人才既要能流入,更要能留住。除了要通过发挥基层的优势资源和条件来吸引人才外,还需要基层要有博大的胸怀,能包容、吸纳来自不同地区、领域的人才,把这些愿意留在基层的人才当成“自己人”,要正确引导群众接纳这些人才。同时,还要全力支持这些人才,鼓励他们通过实干,赢得基层群众信任,让人才有成就感、归宿感,安心安稳地留在基层。

“+”好“制度板”,进一步建好基层制度生态。近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这个条例又是一个规范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党内重要规章制度,将极大地推动基层治理成效,能进一步提升基层制度生态向更好发展。“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当前,依法治国已经迈向了更高的新起点,基层制度生态建设也要随之而上。基层的“土法子”多,这些“土法子”常常是非常管用的,因为它结合着当地实际。但管用的办法,可能不是合规的办法。基层的“土法子”要能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与依法治理相结合,这样才能长远,才有生命力。基层的“土法子”要紧紧依据党内的重要规章制度和国家法律法规,在“法”下实现可靠、能用,在宏观框架下不断深入推进基层制度生态“有机”成长。

“+”好“创新板”,进一步激发基层创新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基层党组织要领导好基层治理,创新不可少。基层党员干部要积极贯彻落实上级精神,深刻领会上情,确保创新不跑偏;要走出去多看多学外地好做法,主动借鉴外情,确保创新不盲目;要多听多悟本地需求,十分熟知内情,确保创新不脱节。还要多鼓励基层去创新。一方面要多措并举为基层营造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氛围,让基层党员干部放开手脚,敢于创新。另一方面,要为基层作“减法”,把基层党员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创新。基层遇到的问题多、情况多,从这一点来看,基层最有创新条件;基层时刻面对着群众,能直接汲取群众智慧,从这一点来讲,基层最具创新力。因此,要进一步点燃基层创新之“火”。

篇2: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观后感心得体会

需要正确理解,落实好以德为先。“德”是首要的、第一位的,选拔领导干部人才必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无论做官还是做人,都应先立德。人以品为重,官以德立身。修好官德,是进行干事创业的先决条件。以德为先,即党员干部良好的品德修养是首要性、根本性的东西,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功德、严私德,组织才能用得其所。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现在干部出问题大多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同时因为随着社会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有才干、本事大的人大大增多,而注重德、品行好的人未必随之增加。更深一层看,德的养成更难一些,有德者必有追求,无德者难有底线。

需要全面考评,落实好以德为先。德才兼备,是衡量干部素质的根本标准,是选拔任用干部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德”,是“才”的灵魂方向、是“才”发展的内部动力,而干部的德,是指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思想作风等,决定着干部的才智发挥和权力行使的方向和效果。德与才作为干部素质的两个基本方面,不是平行的、并列的,二者比较,德更具有统率和支配作用,正如古人讲的那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干部的德,主要指理想信念、党性修养、道德品质、思想作风等,它决定着才智发挥和权力行使的目的、方向和效果。以德为先,是要对选人用人机制的丰富和完善,涉及选人用人的各方面各环节。比如,在对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业绩的考核评价中体现德的要求,就不能仅看其说得怎么样,还要看表现怎么样;不能仅看某些数字,还要看群众口碑。再如,由于德比较抽象又十分复杂,在对德的考核评价上就不能模式化简单化,而应科学化合理化,使之尽可能地反映真实。

篇3: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观后感心得体会

(1) 理论宣传工作要在实现大众化上下功夫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在企业的生产要素中, 职工群众是企业最活跃的因素, 他们不仅在数量上占绝对多数, 更是企业财富创造者。按照这一定位, 理论宣传的任务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动员群众。一是找准职工思想的热点, 积极回应群众意见和诉求。企业经营者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对话和交流, 把形势讲清楚, 把落实措施讲透彻, 把群众利益安排讲明白, 引导群众正确认清形势, 正确看待现实矛盾,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二是举办中心组集中学习、知识讲座、专业培训等各种学习活动, 有针对性地回答深层次的思想理论问题, 帮助干部群众提高理论水平, 保持思想稳定。三是要创新理论宣传的方式方法, 努力用适合老百姓“口味”的语言, 做好理论宣传。

近年来, 昆钢各级党组织在中心组学习、举办科学发展大讲坛, 开展形势任务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较好地营造了理论学习的氛围, 但是, 关于基层党员和职工层面上的学习却显得不够到位, 一些基层组织学习流于形式, 疲于应付, 不同程度地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理论宣传要在大众化上下功夫, 理论学习的生命力在于发掘心智, 开启觉悟, 统一思想, 提高素质。理论学习要遵循终身学习原则和成人教育规律, 分层次、分课题组织。领导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要多一些换位思考, 用少一些官腔、套话和空话, 努力改进学风和会风, 形成有一定理论深度、群众所喜闻乐见、既能够回答怎么看, 又能够回答怎么办的理论学习新平台。

(2) 新闻宣传工作要在反映员工心声上花力气。新闻舆论宣传是企业的喉舌, 事关大局, 责任重大。企业办报纸、做电视必须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员工心声统一起来, 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员工。一是贯彻党的“群众办报”的理念, 建立和完善遍及车间班组的通讯员网络, 培养有地气、有底气的“土记者”和“土编辑”, 保持新闻宣传工作的乡土气息。二是根据企业的中心工作、员工的需求点, 策划选题、剖析新闻素材, 挖掘有价值的报道线索, 努力在员工的生产生活实际中发现先进典型。三是要努力满足员工的知情权。要建立和完善新闻报道应急和快速反应的机制, 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要求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 满足员工的知情权。四是在新闻制作时, 大量使用采访手记、电视同期声等手段, 让职工群众作为新闻当事人在第一时间发表意见, 点评事件, 增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群众性。

(3) 文化建设要在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上做文章。员工精神需求的升华代表着企业文化的品位与质量, 只有不断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 企业文化建设才有生命力。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 关注关心和关爱员工的成长。文化不仅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 又直接关系着员工的幸福。企业经营者要善于运用企业的发展愿景去激发员工的梦想, 鼓励员工自觉将自己的职业生涯和人生企划融入企业的大家庭中来;二要运用心灵抚慰、心理咨询、情绪疏导等手段, 做好文化建设, 满足职工多层次心理校正与文化调整的需求, 使快乐工和幸福生活成为企业增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三要多搭建有利于职工群众参与的文化平台。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文化, 也是一种大众文化。文化的作用在于搭台子, 造声势, 只有员工人人动手, 个人参与, 企业文化建设才会有声有势有精彩。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需求,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命力所在, 企业要在生产优质产品的同时, 多生产来源于职工群众生活的文化产品, 让更多的员工能够感受企业文化建设氛围, 能够分享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从而焕发出为企业这个大家忘我工作的干劲。

(4) 道德建设要在突出群众性上挖潜力。道德建设关键是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 突出道德建设的群众性, 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大众化。去年12月, 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用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其中分成3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建设, 一是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用职工群众熟悉的语言、乐于接受的形式、令人满意的措施进行宣传和普及, 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二是提练和培育企业的基本道德规范, 包括建立道德规范量化标准和制度, 使抽象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人们易懂、易学、易记、易行的行为规范, 提高职工群众的道德水平。三是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职工等各类群众性创建活动, 推进道德实践方式大众化。

(5) 思想政治工作要在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上见实效。思想政治工作涉及思想和政治两大范畴, 思想是有个性的, 政治就是大家的事。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做一人一事的工作, 必须通过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来解决思想问题, 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目前,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对各个时期职工思想热点和走向把握不准, 分析不透;对职工相互交叉利益格局和政治诉求梳理不够清晰, 定位也不够准确, 从而导致整个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方法简单, 手段单一, 公信力失衡。因此, 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好“依靠谁”和“为了谁”, 要树立“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的理念和思路, 着力于熟记小哲理、讲清小道理、解决小问题、开展小活动、做好小事情、宣传小人物, 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落到基层、扎根实处。二要努力扩大群众的覆盖面。结合基层党的组织建设, 做到党的组织建设到哪里, 思想政治工作就落实到哪里, 努力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三是要大力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着眼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引导人, 借助心理咨询室平台, 发挥心理咨询师的作用, 积极疏导人的心理压力, 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四是要探索群众乐于接受的有效方法。特别要加强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 及时帮助群众解决思想疙瘩, 解决工作生活困难, 尤其是要关注和保障困难群体的特殊利益, 让群众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感受到企业的温暖。

(6) 高度重视互联网建设。近年来, 昆钢相继开通了内网和外网, 设立了“唱响昆钢”、“昆钢好声音”等微信平台, 每天都有大量新贴发布, 各大板块的点击率数以万计, 互联网已成为企业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但是, 网络宣传还存在主流声音不够响亮、管理不够规范和专业, 内容更新不及时等多种问题, 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目前, 各国政府、社会各界都在积极探索通过互联网听取民意、汇集民智、排解民难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网络民意是新时期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 牢固树立网络问政也是坚持群众路线的观念, 更好地引导网民、服务群众。一是要办好自己网站, 加大网上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和典型宣传的力度, 用正面声音占领网络阵地, 用正确舆论引导广大职工。二是要经常举办网上热点调查与问题引导活动。要围绕重点工作和部署, 在网上开展正面宣传, 凝聚人心, 鼓舞士气, 唱响主旋律, 打好主动仗;三是要改进企业报纸、电视的网络传播, 实现企业文化产品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四是通过与知名网站共建栏目, 座谈交流、举办“主题训练营”等方式, 培育自己的作家、诗人和歌手, 精心策划和创作适合在网上传播的视听作品、动漫游戏和音乐美术文学作品。综上所述, 职工群众既是企业的主人, 也是企业宣传工作服务对象, 必须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具体来说, 就是要重在提高觉悟, 启迪智慧, 抓好理论学习;倡导群众办报, 用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新闻事件自己教育自己, 做好新闻宣传;要坚持人文关怀, 吸收优秀文化成果, 借鉴现代网络传媒, 形成中国气派, 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思想道德文化建设, 建设富有时代精神和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需求。群众路线是企业宣传工作的生命线, 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用高尚的精神鼓舞人, 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内强素质, 外塑形象, 传递正能量, 弘扬主旋律, 唱响好声音, 努力为企业和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摘要:分析了国有企业思想工作的表现形式及实质内涵, 阐述了做好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内容, 指出了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实质是做群众工作。

篇4: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观后感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已进入尾声,但收尾不是收场,还有许多后续工作需要继续落实”,“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要深刻领会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认真做好相关工作,重点是持之以恒抓好整改落实,切实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根植于广大党员干部心中,使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一、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整改措施的落实

制定一个好的整改方案不容易,而把方案真正落到实处更难。没有落实,一切都是空谈。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整改中的难点问题,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牵头协调解决。对于涉及系统的突出问题,要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攻坚。对于涉及多个部门、单位的问题,要整合资源,合力解决。所有问题都要一抓到底,真正取得让群众满意的实效。特别是列入专项整治的问题,要把握“准”、“狠”、“韧”的原则。“准”,就是要对准影响企业改革发展和作风转变的重点问题,从最突出的问题和最突出的方面入手,从具体事情抓起,抓一项成一项;“狠”就是要有决心有力度,拿出硬措施,敢于下猛药,强力推进,取得突破;“韧”,就是坚持不懈,一天不放松地抓,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达目的决不收兵。要将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作为企业改革和管理提升的重点,扭住不放,落实到位。

要坚持开门搞整改,将整改全过程置于群众参与和监督之下,特别是对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充分听取基层意见或经过职工群众讨论,做到不征求意见不决策。整改的内容、目标、时限、责任和进展情况,要通过一定方式向职工群众公开,整改结果要通过民主评议、民意调查等方式让群众评判。

二、把长效机制的建立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教育实践活动将告一段落,但作风建设永远没有结束,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武器我们要长期运用,整风精神要持续发扬,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不能间断,不断查摆和解决问题要成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重要的管理手段和工作方法。不论是从事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塑造优良干部团队的角度,教育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建设都显得十分迫切与重要。

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整顿作风必须经常抓、长期抓。要把完善制度作为建立长效机制的重要平台与载体,推进建章立制工作,努力构建长效机制。已经确定的制度制定和修订工作,要按照分工认真抓好,尽快出台实施,充实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体系。随着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订立新的制度要纳入我们的日常工作范畴,使各项制度体系不断完备,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使领导干部改进作风实现常态化,让所有的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所有的事务都在制度的规范内运转,让一切权力都纳入法度的约束之中,在阳光下运行。

要在思想意识上时刻绷紧群众路线这根弦。教育实践活动的最大成果之一就是让我们重温了整风精神,进一步增强了党的群众路线“生命线”意识,这是我党长期执政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最有力保障。全体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深深植根于思想中、真正落实到行动上,不断完善服务群众、联系群众各项制度,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工作机制,坚决纠正脱离群众的行为。要持续提高党员干部自我净化的意识和能力,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和政绩观,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练就百毒不侵之躯,形成抵御“四风”的思想防线。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四风”问题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密度的监督检查,对存在违规违纪情况的党员干部无情曝光、严肃处理。要建立健全惩戒机制,切实解决部分党员干部中存在的责任心不足、工作落实不力、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引导党员干部把目光和注意力放到群众身上,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得到群众的认同,切实增进与群众的感情。

着力抓好活动成果的长期应用。要把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敢于动真碰硬、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良好的工作作风,推广应用到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不断发扬光大。要立足于形势任务和我们要做的工作,把教育实践活动中党员干部与职工群众激发出来的政治热情和工作主动性、自觉性引导好、发挥好,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把既定的各项工作目标落到实处。

三、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借鉴教育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企业发展

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东风,在教育实践活动取得重要成果的基础上,以改革为动力,扎实推进各项整改方案的落实,从根本上破解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促进企业不断增加新活力,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要切实增强改革的自觉性、紧迫性和坚定性,珍惜机遇、用好机遇,以彻底改革、全面改革的精神,采取一切有利于为国有资本和企业注入增长活力的改革思路,一切有利于激发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群众责任心、积极性、主动性的改革办法,一切有利于发展职工根本利益的改革措施,大力推进各项改革。

篇5: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观后感心得体会

“金睛火眼”观本性,全方位支持不寒“干事热心”。想干事的干部更多时候执着于干大事、干实事。但基于工作经验不够、偶有眼高手低等情况,容易产生虚浮表面、心高气傲等情绪,这部分干部就需要组织工作者去平衡好想干事与干不好之间的关系。最忌一味地挖掘问题忽略心态保护,一味打压忽略干事热情。尤其在一些思想保守的基层单位,想法太多容易被当做不务实、不踏实的干部,想法和创意往往得不到有效支持,容易寒了干部想干事的热心,时间一长干事热情很容易被消磨殆尽。组织干部可全悉这些干部的当下状态,通过谈心谈话鼓励其保留想干事的工作热情,多方位提升干事能力。对于有新意、切实可行的想法,组织工作者当协调相应单位提供全方位支持让这些干部不怯于发表观点,并将想干事的心态转化成能干事的潜力和干成事的本领。

“金睛火眼”掘潜力,多渠道加压磨砺“干事真心”。对于真干事的干部,组织工作者可适当的压担子,敢把重要工作放心交给这部分干部。同时,可适当增加工作难度,挖掘工作潜力,在磨砺中提升综合能力。对于其胜任起来难度较大的工作,可安排有经验的干部按资历以“老”带“新”。所谓术业有专攻,久而久之这部分真干事的干部在组织工作的量身打造下,可成长为干成事的骨干力量。

“金睛火眼”察能力,多标准考量加固“干事本心”。对于干成事的干部,组织工作者可集中考量其政治觉悟、廉洁心性,突出素质能力,按照能力和岗位相适应的原则,“金睛火眼”考察其能力,公平公正匹配适应岗位。通过能者上、劣者下的选拔任用标准,让这部分干部体悟到组织关心的同时常怀干事热心,在各自岗位上信念坚定愿干事、勤恳务实真干事,一门心思干成事,以此加固“干事本心”。

篇6: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观后感心得体会

建立健全完整的组织制度对于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党中央、党的地方组织还是党的基层组织,都需要扎紧制度的笼子、织密制度的围网。自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一天起,就把法规制度作为管党治党的“关键一招”。从《中国共产党章程》这一党内根本大法的不断与时俱进到《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党员教育管理条例》等覆盖各级、各领域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各类党内法规的出台实施,根本目的都是加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加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形成“全国上下一盘棋”工作格局,让即将步入百年的大党团结带领14亿人民朝着美好生活前进。

建立健全完整的组织制度对于加强基层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基础细胞,是贯彻落实党的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抓好基层治理的核心力量。要进一步加强制度约束,充分运用制度效能,规范基层党组织设置、组织生活、组织运行、组织监督,将党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的实际成效,构建起运转有序、功能突出、发挥作用的基层组织网络,解决好人民群众所需所盼,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

篇7: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观后感心得体会

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既要培元固本,也要开辟创新,既要把住要害重点,也要形成整体态势,特殊是要发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打铁必须自身硬。”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对标“五过硬”,锤炼政治担当,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毅有 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对标政治过硬,确保方向不 偏。旗帜鲜亮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党的政治建设就是要培育一批批政治过硬的党员干部,而政治过硬的党员干部要做到讲规守矩 忠诚担当 坚定信仰。始终把对党忠诚作为最大的德 最根本的党性,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 坚定的政治立场,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做到政治信仰不 变 政治立场不 移 政治方向不 偏。

对标责任过硬,务必真抓实干。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从来不 是一蹴而就的。肩负新使命 踏上新征程,也惟独 切实做到“责任过硬”,才干锻造更多勇于担当的宽厚肩膀,从而不 断激荡新气象 成就新作为,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因此,党员干部要勤勉履职 扎实尽责,敢于接担子,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敢于打硬仗,保持强烈的事业心 昂扬的精气神,“逢山开路 遇河架桥”;要敢于下深水,迎难而上 负压奋进。

对标能力过硬,增强执政本领。“对于一个能力强劲的人来说,无事不 可为”。党员干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肩负率领人民群众不 断前进的责任。党员干部必须具备杰出的工作能力,才干更有 效 更有 力的起到团结带领人民的作用。因此,党员干部要坚持“活到老 学到老”,以学增智,以学提能,不 断增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本领能力;要坚持“烈火炼真金,实践检验真理”,强化能力培训和实践锻炼,在实践中砥砺品质 增长才干。

对标纪律过硬,铸牢守纪防线。“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党员领导干部没有 天然的“免疫力”和“金刚不 坏”之身。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党纪规章所做出的规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要管好自己,不 “触线” 不 “越界”。做到管住自己的心 管住自己的手 管住身边的人,不 断增强纪律意识和廉洁自觉性,克服盲目心态和侥幸心理,筑牢遵章守纪 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篇8: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观后感心得体会

党的组织路线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我们党要长期执政、永葆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重要的是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供了科学遵循,为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供了重要保证。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坚持“三个导向”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历史表明,什么时候坚持正确组织路线,党的组织就蓬勃发展,党的事业就顺利推进;什么时候组织路线发生偏差,党的组织就遭到破坏,党的事业就出现挫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针对党的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完善选人用人标准和工作机制、健全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制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并同强化党的理论武装、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严肃党的纪律、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等相协调,推动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党的十九大之后,我们在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进行了概括。我们要正确理解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准确把握好贯彻落实的基本要求。

坚决做到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高度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好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目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强保证。现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胜利实现,我们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我们要全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有力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的保证还是党的领导。要教育引导全党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持坚强政治定力和正确前进方向,充分发挥学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广大党员有效组织起来,把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凝聚起来,形成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要抓好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武装,使学校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能力,共同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力量。我们要自觉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党的组织建设,结合新的实际推进改革创新,使各项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要抓好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密的组织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学校党支部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组工作条例和党的工作机关条例,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决听从党中央指挥、管理严格、监督有力、班子团结、风气纯正的坚强组织。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紧补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各种短板,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提高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要抓好执政骨干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方针,就是强调选干部、用人才既要重品德,也不能忽视才干。要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推动广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学校党支部要严格把好政治关、廉洁关,严把素质能力关,及时把那些愿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发现出来、任用起来。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使广大干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实践本领跟上时代发展步伐。要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完善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机制,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

篇9: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观后感心得体会

一要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筑牢政治基础。全国9000多万名党员、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是党的生命线,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发挥了党的基层组织固有的政治功能,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是一个政治命题,也是一个实践命题。我们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上。

二要提升党的思想引领力,筑牢思想基础。党的思想引领力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的引导能力,也是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重要基础。建党来,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全党,秉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增强思想引领力,形成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紧密的行动团结。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创新理念和生动实践,从中汲取养分和智慧,筑牢党的思想基础。做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坚定践行者。

三要提升群众组织力,筑牢群众基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回望党的历史,无论是长征的胜利,还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抑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都离不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这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艰苦奋斗,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篇10: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观后感心得体会

办好中国的事情,要害在党,要害在人,要害在人才。人才是现代社会竞争与发展的重要生产力,人才是我党和人民事业不 断推向前进的重要组织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 全面从严治党,不 断完善选人用人制度,坚持培养政治坚定 德才兼备的高素养骨干队伍。

古人讲:“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 及矣。”德才兼备是选干部用人才的最佳标准,既重品德又不 忽视才干将是新时代干部人才选拔任用的重要导向。德既是立身之本,也是立国之基,“官德”不 仅仅是检验干部素养高低的“试金石”,更是党风政风作风的“风向标”。从一些大老虎落马的案例中不 难看出,他们在位期间位高权重,面对金钱 权力 美女的诱惑,迷失了 方向,忘却了 初心,政德这门必修课没过关,一经重大考验立即现原行,可见厚德的重要性。做对事先做对人,假如一个干部光有 干事的能力,但是政治立场不 够坚定,道德水平有 缺陷,那么很有 可能在诱惑之下丧失理想信念 走上贪污fu败的不 归路。

同样,面对当前世界百年未有 之大变局的复杂形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任务,需要干部 人才有 能够与时俱进的能力, 把 学习党的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原原本本 学习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持续深入地 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学常新 常思常明,不 断汲取真理智慧的养分,坚固崇高理想信念,切实增强理论自信。同时,将科学思想理论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形成认知事物 凝结共识 应对挑战 推动发展的强盛力量,真正做到学而信 学而用 学而行,让自己在从政的过程中具备“腹有 诗书气自华”的底气,才干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

篇11: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观后感心得体会

要以“优”配“岗”,真正人岗相适。国以才立,政以才治。商鞅于魏国不得志,却获秦穆公赏识,把他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使秦国得以崛起。对“优者”而言,要打破隐形台阶及时“给位子”,结合干部专业优势,合理设岗定责、搭建干事平台、分类培养使用,方能有效畅通优秀干部“出路”,实现以“人”配“位”、以“优”配“岗”,防止“优而不用”。同时,也要始终保持对各种拉关系、找门路、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风的高压态势,警惕“优而乱用”。“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宝藏。”干部能力各有千秋,有的文字功底深厚、有的擅长处理干群关系、有的善于通观全局,如果位子不“合身”,小则屈才、大则误事。要全方位近距离考察其优缺点,通过认真分析、反复比较,择优而选用其长、因材施用避其短,方能实现精准选人用人,释放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的“乘数效应”。

要以“岗”尽“优”,实现优尽其用。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组织部门要当好伯乐,不仅能慧眼识“优”、严格选“优”,更要精心育“优”、重视用“优”,让千里马回归“专业领域”、大展“千里之能”。“优者”要在岗位上成长为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尽其才、尽其用,就离不开组织部门的“补给”。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对优秀干部进行理论和实践“双管齐下”式培训,助其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始终跟上时代节拍,在学习与磨砺中尽快成长为“新位子”上的“行家里手”,切实做到人岗相宜、能责相配。要定期对优秀干部谈心谈话,了解“优者”需求和期望、输送组织关怀和关心,成为其安心干事创业的“助推器”和“安全阀”。要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让“优者”明确冲刺“风向标”,真正将能力用在“刀刃”上,释放最大才智与价值的“蝴蝶效应”。

篇12: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观后感心得体会

“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在党的99岁生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推动全党深化认识并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注入强大思想动力。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进行了概括。这是源于实践的理性升华,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开创性贡献,是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必须遵循的“纲”和“本”。深入领会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才能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推动党的组织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要扭住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根本。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目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强保证。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我们要有效应对风险挑战,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的保证是党的领导。全党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持坚强政治定力和正确前进方向,把9100多万名党员有效组织起来,把14亿人民广泛凝聚起来,就能形成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力量。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要夯实基础,在加强科学理论武装、组织体系建设、组织制度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武装,提高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运用能力,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力量。要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抓好中央和国家机关、地方党委、基层党组织党的建设,畅通“最初一公里”“中间段”“最后一公里”,更有力有效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包括组织设置、组织生活、组织运行、组织管理、组织监督等在内的完整组织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党的组织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千秋基业,人才为本。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要着力抓好执政骨干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方针,严把政治关、廉洁关、素质能力关,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及时把愿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发现出来、任用起来。要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篇13: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观后感心得体会

以胜任使命担当为目标,保有跳出“舒适圈”的勇气干劲。古人云,“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担当,在不同时代,不同领域下,有不同的诠释。父母担负着养儿育女的责任,教师担负着培育未来的责任,医生担负着救死扶伤的责任,而对组工干部而言,担当是一种必备的政治品格,担负着“管好干部”“建强组织”“选好用好贤才”的责任,因此,组工干部更应做敢于担当的表率。组工干部不仅要敢担当,更要善担当。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要把每一件事当作展现担当作为的标杆,不惧困难、迎难而上,锤炼担当的意志,跳出“舒适圈”,筑起“护城河”,以胜任使命担当作为一名合格组工干部的目标,树立组织部门的政治威信。

在遵循规律中打破常规,要有跳出“认识圈”的创新胆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第一动力。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赋予了组织工作新的使命,确立了新目标、新航向。而对于组工干部而言,创新是一种内在要求。组工干部要有开拓创新的强烈意识,勇于在遵循规律中打破常规,敢于突破、大胆创新,扎扎实实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要在基层党建治理、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党员干部监督培训等各个方面出新招、出实招,充分用活政策法律法规,不把“蜘蛛网”当作“高压线”,大胆跳出原本认知范围的圈,展现新成效,全面开拓组织工作创新发展新局面。

篇14: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观后感心得体会

用好“良药”,开好“药方”。精准把脉。开展全方位的调研,听取广泛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要深入基层一线调研,更多听取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让“优者奖”制度符合干部群众意愿。精准施策。建立健全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激励、考核、容错等方面的制度,各行各业应根据自身的工作内容和行业特点,建立一套完整的“优者奖”制度。精准衔接。各地和各部门应根据制度,制定出完整的实施细则,更加注重部门、单位之间的有效衔接,坚决防止出现相互推诿、相互扯皮,互相踢球、互不认账的情况。

用好“良药”,按方“抓药”。政治上给位子。用人方面应重新思考,树立“优者奖”的新导向,尽快拿出“优者奖”的名单,按照名单逐个考虑,让优秀干部得到优先提拔、优先重用。精神上给荣誉。把对优秀干部的表彰纳入全年工作计划,大张旗鼓地、隆重地对优秀干部进行公开表彰,全面激发干部担当作为,全面激发干部精气神。物质上给褒奖。对优秀干部,应给与丰厚的物质奖励,探索多元化的奖励方式,努力探索缺什么奖什么,更好激发广大干部埋头苦干、力争上游,争做优秀干部动力。

用好“良药”,定时“服药”。建立督促机制。按照谁发奖谁督促的基本原则,全程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好获奖干部的相关待遇,建立动态调整和督促名单,实现连续跟踪督促。建立监督机制。落实专门机构,负责“优者奖”的评选,全程监督,确保评选公平公正公开,确保获奖的干部享受到应有的待遇。严肃追责问责。对于不执行“优者奖”制度、阻碍制度执行或者打折扣执行的相关单位和个人,及时启动追责问责程序,并根据情节轻重,依纪依法给予给予严肃处理,确保制度落地有声。

上一篇:教育习惯篇下一篇:qq分手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