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征文(教师)

2024-05-27

家校共育征文(教师)(共12篇)

篇1:家校共育征文(教师)

家校共育征文

一切因爱而改变

“每个生命都值得敬重,每朵花开都令人期待。静下心来,你会听到花开的声音。”这就是我的班级管理理念。实际上,它就是一种慢教育。

二十多年来,因为热爱这份工作,因为热爱这些孩子,因为家长的信任,我改变了许多,学会了等待,学会了尊重,学会了欣赏。班级管理工作需要智慧与艺术,当前的教育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家校矛盾增多,给我们一线的老师带来很多困惑,甚至不敢放手去做,工作中变得畏手畏脚。其实,我们大可不必这样,在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观点,切实加强家校沟通,尝试着换位思考,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一个快乐的班主任,一个轻松的班主任。请看我的两个工作案例。

案例一:《在绝境中寻找希望》

2013年,我刚刚接手一个新班级,就通过学校一个老师了解到,班上有个孩子,家庭情况很特殊。那个女孩的妈妈,身患癌症,为了治病把家里的房子变卖了,可是病情依然不乐观。家长没有何老师主动交流过这个情况。当我知道后,主动何孩子的妈妈交流,我真诚地告诉她:“把你的孩子交到我们学校我的班级,请你放心,我会更多地关注她,鼓励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全部都由我负责,你的任务就是好好养身体,我们共同努力,我希望你能下定决心战胜病魔,陪着孩子读小学,读初中,读高中,上大学。”尽管孩子很小,我还是把她当大人一样交流,告诉她实际情况,同时帮她建立自信。我给她搭建更多的平台,锻炼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让她在参与班级管理中变得自信、大胆、能干,切实减轻妈妈的负担,让她的妈妈真切感受到孩子的成长。孩子喜欢跳舞,我推荐她参加学校舞蹈队,减免她的所有费用。孩子的快乐成长,带给妈妈无穷的力量。我惊喜的看到妈妈一天天好起来,如今的妈妈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充满了期待。

案例二:《妈妈与孩子同成长》

代沁桐,一年级入校时的第一天,所有老师都记住了他的名字。他根本不进教室,无法和老师同学交流,看起来就像个患自闭症的孩子。开学的前半学期,他就耗费了老师几乎一大半的精力。“偷拿”同学东西,上课自由下位,不知道写作业„„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仅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我在寻思怎么办?慢慢地,我发现她妈妈是个有文化、有耐心、有教养、也很热心的人,她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比我更辛苦。我想,我能不能用我多年积累的经验帮助她,做个优秀的妈妈,努力改变孩子,绝不放放弃,因为她将要陪伴孩子一辈子。针对孩子的特殊表现,我采用了一些特别的办法,但是前提是和她事先沟通,形成家校合力。我还充分地相信她,利用她没有上班的优势,培养她做优秀的家长,让她积极参与班级事务。在一次次集体活动中,他妈妈的教育能力、沟通能力都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她的工作也得到了全体家长的认同,成为我班家委会的骨干,妈妈和孩子一起成长了。孩子的变化显而易见,无论是学习还是常规。这个孩子不再“特殊”,他还有了自己的朋友。

所以,我想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只要我们心中有爱,丰富的家教资源便是我们班级工作的最大财富。

名:贺习会

位:重庆市巴南区鱼洞第四小学校

务:教师

机:***

电子信箱:hxh19710106@163.com 通讯地址:重庆市巴南区鱼洞第四小学校

篇2:家校共育征文(教师)

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作为学校,没有哪所学校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有好的未来;作为教师,没有哪位教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们出类拔萃;作为家长,没有哪位家长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对待孩子未来的美好期盼上,学校与家长具有天然的一致性。作为班主任,我们与家长同心、同德、同向。

为了使我班的工作更顺利开展,为了将各位家长优秀的育儿经验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为了我们这个大家庭更和谐,特设立家校共育漂流本,希望大家能在此畅所欲言,将孩子在家独特的一面(勤奋的、懒惰的、贪玩的、独立的等等)、将您成功的或者失败的育子案例(学习、生活等方面具体的案例以及您当时的解决方法,不管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都可以在此分享,极有可能还有家长能帮您解答呢!)、孩子成长的瞬间、最想对孩子、老师甚至学校说的话等等。

这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我们可以畅所欲言,我们可以高谈阔论;这是一个温馨的家园,您我互相倾诉,共同成长,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我们的孩子一天一天优秀起来;这是一个文明的天地,像孩子每次写作时一样,我们真诚面对,认真对待,从字体到内容,从格式到交流方式,都给我们的孩子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

期待着我们的家长能将我们最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更希望您的育儿经验能给大家全新的教育理念!期待中……

篇3:家校共育责任之花

一、家校携手培育学习责任感

小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 往往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 学生往往觉得学习是给家长或者教师学习的, 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 学习责任感没有养成, 因此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才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改变, 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来认识到学习是有意义的, 使得学生能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比如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教师就经常给学生播放一些励志的电影或者书籍, 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够明白学习的意义, 由于是观看一些偏远地区的学生辛苦求学的故事,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如今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 能够进行自由的学习是很幸福的事情。学校可以让家长在学生放暑假的时候, 带着学生到一些有名的大学进行参观, 让学生在大学生学术的气氛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从而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责任感被激出来, 从而能够主动地进行学习、快乐地学习。

二、家校携手培育集体责任感

当前的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 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 久而久之, 就会在思想里面形成一种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思想, 学生往往养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 喜欢独来独往, 往往不知道如何来和别的同学来进行交往, 对于出现矛盾以后往往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 因此很难融入到集体生活中, 对于这样的一种状况, 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在配合之下来使得学生逐渐改掉这样学习习惯, 让学生能够具备集体责任感, 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不能够解决的问题的时候, 能够具备向他人求助的能力, 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比如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让家长和学生一起来到学校里面参加节目的表演, 在节目中有学生之间的互动, 也有家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 在家长和学生的配合之中来共同完成节目的表演, 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之间遇到矛盾的时候, 教师和家长要帮助学生来化解矛盾, 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集体的意义所在, 在面临自己的荣誉的时候, 要适当地来减弱自己在整个集体中的位置, 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节目的顺利完成, 不能够因为某几个人的原因而造成最后表演节目的不能完成, 经过教师、家长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 最后就顺利完成了节目的表演。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 学生就明白了, 每个人都是离不开集体生活的, 在集体生活中要具备集体荣誉感, 这样才能够把事情做好。

三、家校携手培育家庭责任感

因为学生总有一天会长大, 需要自己去成长去生活, 因此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和家长就需要来相互配合, 使得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培养起来, 让学生明白, 在家庭生活中, 自己不仅仅是所有爱的接受者, 还需要在适当的时候还承担起来自己家庭的责任, 需要让学生在培养家庭责任感的时候, 能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自己的父母。

比如在母亲节的时候,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当天回家的时候, 来帮助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情, 让学生在帮助父母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对于家庭的责任。有的家长过于溺爱孩子, 孩子在家里什么都不让做, 此时教师就需要跟家长来进行沟通, 在沟通中使得家长明白,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适当地承担一些家庭事务是有利于学生的性格以及能力的成长的。经过沟通以后, 在母亲节的时候, 学生在自己洗衣服或者帮助家里做简单家务的时候, 家长就能够配合学生, 这样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一种付出的快乐, 在帮助家长的过程中就体会到了一种父母平时对于自己的关心, 体会到父母的辛苦, 这对于改善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也是大有裨益的。

四、家校携手培育社会责任感

小学生终究是有一天是要走上社会的, 并不是永远在教师和父母的呵护之下, 将来学生也是要承担起来自己的一份社会责任的。因此就需要在教师和家长的配合之下来让学生感受真实的社会, 去看看社会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生活在幸福之中的,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时候, 能够培养起来自己对于社会的责任感。

比如在周末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跟家长联系以后, 让家长带领学生去孤儿院里面去给孤儿院里面的孩子送礼物, 并且与那些孩子交朋友, 让孩子们去感受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 和那些孩子经过比较之后, 学生就会看到自己性格中的弱点, 从而能够加以改正, 然后就能顾感受到自己身上的一种社会责任。或者在学校的组织下, 学生可以走进社会去进行义演, 让学生以保护环境或者募捐救灾为主题来进行社会以义演, 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 来感受到世界上还是有许多的人需要帮助的, 自身的力量虽然很渺小, 但是只要伸出手去帮助的话, 就一定有存在的意义的。经过这些社会活动, 让孩子们感同身受自己身上的责任, 教师和家长要对于孩子的社会活动要进行支持, 不能够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过多的限制, 家长和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承担起来自己对于社会的责任, 从而对学生做好榜样, 对学生传递正能量, 从而保证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成长。

篇4:浅谈家校共育

一、家校共育的途径

家长委员会:主要是对涉及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的一些重大事项参与决策,同时对家长对学校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家长会:每个学期由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组织,主要向家长展示学生学期取得的各项成绩,向家长汇报班级参与学校各项活动情况,教育教学计划和执行情况,学生取得的各项进步。同时听取家长家庭教育经验,对学生下一步发展提供建议并听取家长意见。

教学开放周:每学年用一周的时间向家长开放,主要做三件事情,一课、一评、一座谈。一课即让有特长的家长,如警察上法制课,医生上卫生课,科研人员上科技课等;一评即听每一个教师的课,并给教师进行教学评价;一座谈即把教学开放周的情况汇总,通过家长代表和学校领导座谈,推动学生教育和学校教学。

家长评教:每学期学校组织一次家长评教,通过八个项目对学科教师进行打分。同时可以掌握的学科教师教育教学情况进行意见反馈。

家校联系册:家校联系册上给家长提供了《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科学城三小学生一日常规》等资料。由班主任填写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家长填写在校外的表现,达到彼此信息沟通的目的。

月学科活动:每月都有一次学科实践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除了亲子教育的意义外,更主要的是让家长了解教师倡导的学科教学思想,了解孩子在学科实践活动中的思维、表达、创造的情况。

网络通讯:主要是学校、教师和家长通过博客、电话、微信等实现信息的及时交流。教师可以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家长可以分享彼此家庭教育经验,教师可以了解家庭教育信息。

二、家校共育的方法

了解学校、家庭各方对彼此的需求,让家校共育活动更能贴近实际。从学校来说,最主要的是家长能够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动。如学校提倡的“教育是慢的艺术”“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等,这些需要得到家长的理解、认可和支持。从教师来说,和家长沟通主要通过集体交流和个别交流。集体交流主要是班级、学科计划、目标,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情况展示,以及教育教学结果反馈。个体交流说主要是学生对其他学生造成伤害、损坏公物、缺乏自控能力、学生突然反常的变化等。这些得到家长的支持,才能够实施教育行为。从家长来说,家长和学校经常沟通是学校办学理念,学校发展和课程开设情况,孩子在学校学习和生活情况,孩子的一些兴趣爱好,孩子出现不良现象的教育问题等。我们在做每一次家校共育活动时,都会认真思考活动中能够解决各方需要关心的问题,让活动能够真正解决实质问题,家校共育实际实效。

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和沟通能力是家校共育成功的基础。通过长期观察来看,教师教育水平高,家长信服程度高,家长和老师容易达成统一意见。学校长期以来都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水平和沟通能力培养,通过读书活动月、撰写读书心得体会、读书交流活动等,让教师提高专业水平,提高教师沟通交流技巧。

三、对“家校共育”的反思与展望

反思家校共育工作,有时也感到很乏力,一是每一位教师要面对几十个家长,家长的思想和性格都不一样,需要教师花很多精力,难免有精力不够的时候。其次很多孩子中成长的问题教师有可能每一届都会面对,比如学生动作慢的问题,学生欠作业等,但是家长基本都是一个孩子,他们是第一次遇见这样的问题,怎样让这些共通性,重复性问题让家长能够快速的了解或者能够有预见性提前得到教育帮助,这是我们在思考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终端产品多样化和云服务的进一步完善,教育将从学校这个中心逐渐向外延伸,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方式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让我们对“家校共育”又有了新的展望。学校希望借助科学城校安工程建设参与和构建云服务体系,让家校共育实现缩短“三个距离”,缩短学校与家庭的距离,使学校和家庭教育更融合,更融洽;缩短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有问题的时候教师都能在身边,实现个别和个性化教育;缩短学生与教育内容的距离,让学生更有兴趣去接受教育,更容易理解知识、提升能力。

篇5:教师家校共育的学习心得

把教师工作当作事业,而不只是一个职业。“事业”和“职业”的区别就在于从事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你是否对自己有比较高的期许,你是否渴望到达某个高度,即使你目前还只是仰望。满足于工作中不出差错,各项考核评估基本过关,工作环境、待遇等一般但还算稳定,就是把教师这个工作仅仅当成了一个职业。

能够不断突破自我,去拓展新的疆域。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如果我们停下自己的脚步,我们将无法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无法应对教育实践中错综复杂的局面。教育,早已经不是封闭的`领域――事实上从来不是;教师,也早已经不是单纯的一个职业――这是世界上最复杂、最繁难、最精细的工作之一。我们面对的工作对象不是工业流水线上标准化的产品,而是活生生的人,是每一个都很不一样的人。在教育这个工作中,有无数有待于我们去探寻、拓展的疆域,自然也就有无数种发展自己的可能和空间。

因此,当你不断突破自我去寻找、拓展这些疆域的时候,你就发现了教育这项工作中最迷人的地方。

能够主动出击,为自己创造机会。常听有些老师抱怨自己所处的环境恶劣、条件一般、资源受限、领导不赏识、同事没水平,觉得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发展的机会。但是,机会在很多情况下不是等来的,而是自己创造的。没有机会,就要千方百计给自己创造机会。学会审时度势,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现有条件,寻求发展空间。这些“发展空间”在哪里呢?其实,就在每个老师的身边。

能够拥有大格局,心神聚焦在美好事物上。有人说,教师是一个特别耗人的工作,它长年累月消耗着心神和身体,直到有一天两鬓染霜,一辈子的职业生涯就这么过去了。的确,如果一个教师的生活中只有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如果你不能在工作中找到创造的价值和乐趣,不能发现教育以外的美好事物,并尝试着去追求、去创造,遇上一点小挫折就觉得天要塌下来了,那么,教师这个工作确实属于特别耗人的工作。寻找到一些美好的事物,将心神聚焦,为身心提供能量,引导精神向往明亮那方。

能够耐住寂寞,潜心打造自己的教育品牌。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一个企业、一个产品,如果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就不能赢得消费者,更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教育亦然应有自己的教育品牌。一旦找准了方向,就要下决心在这个领域打造自己的专属教育品牌。这条路并不容易,需要你耐得住寂寞,沉潜数年,术业有专攻,才会小有成就。“小有成就”还不够,还需要继续钻研,沿着正确的方向一直持续不断地努力,才能最终闯出一片天地,在这个领域打上自己的独特标签,才能成就自己的教育品牌。

篇6:教师家校共育工作总结

活动中,理学院院长从“牢记办学宗旨、凸显学科特色、做好考研复试”三个方面,以“云”家访的形式,对学院考研毕业生代表的家长介绍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对考研毕业生代表进行了考研复试的线上“精准指导”。理学院党总支书记从“坚定理想信念、学好专业知识、发挥表率作用”等方面,以“云”家访的形式,对学院学生党员代表的家长分析了家校协同育人的作用和途径,对学生党员代表的成长成才进行了“生涯导航”。

理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及学办主任,通过“云”谈心的方式,对学院学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重点疫情地区和心理困惑等类型学生,从疫情防控、学业规划、就业指导和心理疏导等方面进行深入谈心。学院各教工党支部书记、班主任,发挥专业教师的学业指导作用,采取“云”辅导的形式,对学业困难学生进行了线上网课相关内容的学习指导。

篇7:家校共育征文(教师)

“此去金陵行栖霞,携手共赏教育花。”伴随着一路诗韵,20xx年7月13--17日,在教育局张荣照局长带领下,我们滑县40多位新教育的追梦人来到了钟灵毓秀的南京市栖霞区,参加第十七届新教育年会。

大美栖霞,魅力无限。科教强区,幸福教育。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新教育十大行动之一的“家校合作共育”。7月14日,我们首先在金陵小学参加了“20xx中美教育论坛”,吴重涵博士、洪明博士等从理论的角度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来自美国的严文蕃教授和他的团队交流了美国教育在家校合作领域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经验。

7月15日上午,进行的是智慧校长、榜样教师、卓越课程、完美教室、年度人物的颁奖活动。通过一个个获奖人虽简短却不简单的颁奖词,可以感受到他们对教育的`情怀,对学生的热爱,对新教育的践行。做为他们的学生,多么幸运,多么幸福!值得一提的是来自我们滑县半坡店的李艳老师也获得了“完美教室”的提名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获奖者必将激励更多的新教育人继续前行,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下午,是十位新教育人的故事讲述,共写亲子日记、建立教育同盟、1236家校共育模式……每一个教育故事让我们感动的同时,也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启发,让我们学到了许多好方法、好经验。特别是我们滑县新城小学段云飞校长《推动家校共育,实现共同成长》的故事讲述,堪称完美。云飞校长落落大方,娓娓道来,向来自全国各地的20xx多名教育工作者展示了滑县的新教育行动与成果,用真情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位听众,获得了严文蕃教授和李镇西老师的高度评价。云飞校长说:“只要有行动,就会有收获。”相信我们滑县的教育人都会在新教育的路上取得更多的收获,遇见更美好的自己,也让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收获属于他们的硕果!发言结束后,严文蕃教授进行了总结,他提出:家长是丰富的教育资源,家校合作是互补与共享,开展好家校合作共育,是实现教育公平,提升学校教育品质的有力武器。

7月16日上午,我们分别参观了栖霞区各个新教育实验学校。其中的南师附中仙林小学以“嚼得菜根,做得大事;扬大志向,做小事情”为校训,立足本土校园文化,开发特设课程。诗歌、民乐、青花、足球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引入,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卓有成效的课程展示得到了所有参观者的啧啧称赞。下午,朱永新教授做了以“家校合作激活教育磁场”为题的新教育实验年度主报告,从家校合作共育的历史考察与概念界定、意义与价值、合作共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形成了新教育的“南京宣言”:家校合作共育,打开家门做教育。在行动中激活教育磁场,释放生命的最大能量,让每位教师、学生、每个家庭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篇8:家校共育赢未来

选择了做父母,也就选择了责任。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长大后在社会上取得一定的成就。然而家长往往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读书就是教育,孩子的分数高、考上好大学、有个好工作就是教育成功。因此,家长对于学校教育最看重的是分数和名次,过度关注考试分数的细微变化。

考试分数只是对文本知识掌握程度的反映,学习成绩背后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不管孩子的成绩是上升还是下滑,我们都要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从学校、家长、社会等多维度、全方位、客观地来评估孩子的学习情况,为孩子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俗话说,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不一定成绩好,课后认真自学的孩子一定成绩好。这说明,学校围墙外的教育同样非常重要。

过去我们常说,考上大学就是中状元,有了大学学历就拥有好生活的保障。但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我们的高等教育正从过去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学历只是表明通过了有关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但不等于择业和就业,更不是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学历无非是打开就业大门的一块敲门砖,但人的成长和发展还需要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与人相处的能力、对社会和他人的宽容与责任。所以说,分数与学历不等于教育,教育大于分数与学历。孩子的教育不能只依靠学校教育,更需要家长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家长对于教育需要厘清几个认识。

一是教育如同锻炼身体。想身体好就要加强锻炼,而锻炼需要坚持不懈。我们通常关注教育只是放在孩子的考试成绩上,而忽略了教育的长期性、持续性。一名优秀的孩子,背后有一位或者几位优秀的家长和教师的长期努力、支持和帮助。家长需要意识到,你不是评委,不是观众,孩子的成长会有家长烙印。所以要想孩子积极健康地成长,家长要从己开始,从小事入手,在一点一滴的生活细节中影响孩子的成长;要用成长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教育,不是考上了大学就是完成了教育的职责。教育不是“18岁前教育”,而是“80岁教育”的终身教育。

二是对孩子说教不如让孩子去实践。有的家长认为,天天交代、叮嘱就是对孩子教育,把“说”当成“教”,同时对孩子的学习以及成长担心不已,孩子脱离了自己的视线范围就开始不放心。例如,大部分父母都认为孩子缺乏吃苦精神,其实不是孩子没有吃苦精神,而是没有吃苦机会,父母把孩子捧在手里、拴在身边,孩子如何出去历练和成长。此外,家长和孩子缺少沟通,没有走进孩子的心里,总是以自己成长经历来判断、猜测孩子的言行。最终导致的是,家长用自己的绝对权威压制了孩子的个性成长。殊不知,知识最直接的来源是实践,教育最好的方式是让孩子亲自去实践。

三是教育最需要耐心。好孩子是家长“熬”出来的,就如粤莱的煲汤,一锅好汤需要慢慢地熬出来。教育也是如此,不可能“速成”。当遇到孩子犯错误时、考试失败时,这时的教育就非常需要耐心。在你觉得孩子“出大事”时记住这几句话:“事情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严重”“天塌不下来”“明天再说”。有些问题换时间、换空间去思考,可以思考出更加成熟的办法,对问题的判断更加准确。静下来谈的话,语气、态度、情绪都稳定了,看问题也更加客观,批评教育更加理性,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更真,并且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欲是指想法、希望、目标,要让孩子对人生永远充满着希望和梦想。欣赏、表扬、鼓励孩子,就会让孩子离你越来越近,就越来越会成为你心中理想的孩子。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在校园里挂了一条横幅,上面写着“高高举起表扬的武器”,这是他的教育哲学。指责、严厉、埋怨只能让你的孩子越来越远离你,家长和教师要学会轻声批评,温和指责。尊重孩子,是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感受到自己成长背后有人在付出,培养孩子们的感恩、感谢和回报的意识。

假如我们把孩子的教育工作比作现代企业经营,那么学校与家庭应该是各持50%股份的生意合伙者,其中家长是“企业”的创始人、董事长、终身持股人,学校(教师)是“企业”的CE0、职业经理人、运营持股人,二者是合伙人的关系,是股东的关系,是共赢共输的关系。那么,家长和学校应该如何合作,通过共同的努力把孩子教育得更好?

首先,作为合作双方,家、校之间要加强沟通交流。通常教师请家长到学校来,家长第一反应就是孩子在校出事了,否则教师是不会请家长来学校的。或者说,家长和学校(教师)都有一个错误的思维定式——认为乖巧听话、成绩优秀的孩子,就不需要家校间的沟通交流了;只有孩子出现问题了才需要家校沟通交流。

笔者曾经也担任过两个班的班主任,在开家长会时曾说过:“幸福无顶点、痛苦无底线。”它的含义就是孩子教育得再好,也还有继续上升的空间;孩子存在的问题再多,也要继续努力教育。有的家长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成绩不理想,考大学的希望渺茫,就放弃对孩子的教育,这个思想的错误性在于,认为家校合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读书。其实,即使孩子在校成绩不理想,同样也能在社会上打拼出一片天地。

我认为,家校合作不是针对孩子出了问题,而是通过双方的沟通交流,了解孩子成长的需求,帮助孩子们“飞得更高”。

第二,家校合作需要家长、教师间互相尊重。教育有这么一句话:信任能培养信任,爱心能培育爱心。家长对教师、学校、教育的尊重,不只是尊重教师本人,也不是什么爱心善举,而在尊重自己的孩子。教师需要全社会的尊重、认可,从而让教师感受到教师这个职业的尊严,并因教师这个职业而感到自豪。如此,教师才能潜心教书育人,孩子就会得到更好的教育。反过来说,教师尊重家长也是尊重自己的工作,敬畏自己的岗位,尊重自己的价值。倘若教师不去尊重家长,家长又怎么会来配合你的工作呢?

第三,家长与学校(教师)的关系是互惠、互利、互通、互敬的。互利——把学生教得好,是双方共同的期望;互通——是指信息互通,教师需要通过家长了解学生的性格、兴趣、家庭生活习惯等,家长需要通过教师了解孩子在校学习情况、与同学相处情况、是否积极参加学习活动等;互敬——就是相互尊敬,双方应该是平等的,不是谁求谁、谁高于谁的关系。

家长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让孩子进入了学校,教育的职责就解脱了,甚至以一个消费者的眼光来评价、要求学校。家长和学校是合伙人,当意见不统一时,可以坐下来商量。家校只有合作、协调、沟通、帮助,才能让孩子朝越来越好的方面发展。因此,只有在一个平等、友善、和谐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其心中才会充满善心、爱心,对未来才会充满希望。

第五,家校合作,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快乐的学习成长环境。上饶市的玉山县、婺源县值得我们学习,它们有一个共同明显的特征,就是非常尊重教育、尊重教师、尊重学校。玉山县被称为“博士县”,婺源县博物馆堪称全国县级博物馆中最好的。婺源县出了不少历史名人,如古代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学大师;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在7岁时就被选派到国外学习。

如果一个地方不重视教育,那么这个地方就难以出优秀人才,这个地方也就难以有什么大的发展。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在社会上、学校里、家庭中营造一个读书的好环境。“水清鱼儿就快乐”,“水”就是学习的环境,“鱼儿”就是我们的孩子,为了“鱼儿”快乐成长,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好、维护好“水”的质量。尊重教育、尊重学校、尊重教师,也就是尊重我们的未来。

篇9:家校共育征文(教师)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可见,教育不再局限于学校与课堂,更需要家庭教育的参与共同完成。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这道鸿沟之间,教师作为学校与家庭的直接联系者,就成了维系家校共育的重要载体,唯有教师才能搭建起跨越这道鸿沟的桥梁。因此,做一名学习型教师,只有自身不断学习,才能为家校协同共育,保驾护航。

做学习型教师,有利于教师个人魅力的提升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魅力来源于渊博的学识魅力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唯有这样才能打动学生、感染家长,这是实现家校共育的基础。一位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必然是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师者;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师者,必然能赢得家长的尊敬。作为家长,没有哪位家长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对待孩子未来的美好期盼上,学校与家长具有天然的一致性。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成为学生喜爱、家长尊重、社会认可的教育者,最终迎来家校牵手、协同共育的美好局面。

做学习型教师,有利于引领家长做好家庭教育

根据我校的家庭教育调查问卷显示:87%的家长渴望得到家庭教育方面的.专业指导。虽然学校也会采取不定期地邀请教育专家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讲座的形式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但这种专家型的专题讲座毕竟有限,不可能实时满足家庭教育的需求。如何引领家长转换自己的角色,以积极的心态适应新形势下的家庭教育这一重任无疑就落到了教师们的肩上。而教师唯有不断学习,才能用专业知识帮助家长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并给予家长专业的教育方法的指导,让家长也成为学习型家长。

做学习型教师,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学生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拥有的不仅是一桶水,而是一条源源不断的小河。而这条小河的源头活水,只能来自于教师的终身学习。对小学教师来说,除了最基本的、恒久的,如敬业奉献、严谨求实之外,拥有丰富的学识才能打动学生、感染家长,获得家长的信赖。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只有自己首先是个“自主学习者”才能更好地服务学生,为家校共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做学习型教师,有利于家校教育共同体的构建

篇10:家校共育总结

一、家校合作活动组织领导及制度建设

我校一贯都在实施以校长为主任,副校长为副主任,各中层为委员,班主任为活动辅导员的活动体制,并出台了一套比较详细的家长会制度和家访制度。而且,班主任老师进行家访活动必须先要告知学校,由学校安排一个中层领导协助班主任做好家访。

二、“家庭教育科学知识普及月”活动开展情况

去年我校邀请过全国著名家庭教育学家来校开展家庭教育课,由于家长工作和学校的场地原因参加的家长只有一小部分,但效果较好,很多学生家长都买了她的家庭教育读书,回去开展自我学习。学习会学习,首先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人首先要最会感恩家长,今年上半年,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学校邀请到全国著名感恩教育家曾小勇老师给全校的学生及能参会的学生家长作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演讲。并且,学校在本周又邀请到全国心理学家张绪坤老师来校进行《学会学习更要学会做人》的报告会,上周已经把邀请函发至家长,并希望着、要求着所有家长都能到位。学校每年都要开展一次校级班主任论坛,家校合作为主题的讨论年年都论并年年改进,班主任老师在家校合作工作方面年年有进步。

三、“家校合作指导员”队伍建设及工作成效情况

随着家校合作不断的开展,我校已经形成了一支适合我校的家校合作队伍。家长走进学校采取集中后分散,以校长为首开展年级家长会,再由班主任进行分班开展家长咨询老师、老师通过家长了解学生、老师和家长共同讨论协商等活动;老师进家庭学校每个学期开展一次家访活动,大致的时间由学校安排并安排一名中层领导做协助,做好相关记录。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现在的家长可爱了,理解了,给学校的教育添了一双隐形的翅膀。

四、家校合作活动日常性载体建设情况

学校通过几年的发展,很多硬件设施完善了。除了周末学生一般都生活在学校,为了让家长放心,更是安心,我校出台家长开放日制度,每周二,四家长可以来校进行监督,指导,并落实值日领导做好接待及记录工作;为了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行为,学习习惯,在各位家长的配合下,学校开通了校讯通,并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参加,给班主任创造向家长传输学生在校生活情况一条有益渠道。

五、家校合作活动长期机制建设情况、成果和经验

我校的.家校合作活动已有一定的规律。不管是在组织机构,队伍建设,家长开放日活动,校讯通等方面都是可以长期实施并不断改进落实的,在此基础上,现在我校还在进行家长委员会改革,本来以校为单位的,计划改革成以班级为单位,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学校的监督、建设中来。对于成果,通过学校的几年的努力,家长理解学校了,家长更会监督学校了,我想这是最大的成果。关于经验,就是做好以上几点并不断改进,就是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做的对的气学及生家长。

六、存在问题及意见

篇11:家校共育计划

2016年我校为使学校能走在兄弟学校前列,我们会更加努力的开展好学校的家校共育工作,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特制定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的改革发展。为了取得家长和社会对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格局,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二、实施目标

1.成立家长委员会,创新“家长会”形式,办好家长学校,构筑家校育人渠道。

2.通过《家访记载》起到沟通家长和学校的作用,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加强学生的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和卫生习惯,使学生将来有能力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和困扰。

3.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正确的学校与家庭的联系观念,努力扭转在家校联系中的“单纯电话联系”,以及向家长“告状”的不良倾向,充分发挥校讯通作用,开展父母、学生共同参加的亲子交流、读书、娱乐活动,构筑家校沟通的平台,倡导父母与孩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共享成长。

4.在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加强能力的培养,达到“育分又育人”的目的。把学生养成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使习惯养成与能力培养齐头

并进。

5.学习推广家校联系新的教育管理模式,挖掘教师潜能,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培养研究型、改革创新性教师。

6.加强学生的德育管理,在教学、管理、生活各个层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校良好教风和学风的形成,逐步形成教风正、学风浓、积极自主合作学习,积极进行研讨的良好风气。

7.发挥好学校的门户网站,在校园网上开辟“家教专栏”,介绍各地先进教子经验,发表本校优秀家长的育儿心得,促进学习型家庭建设,构建青少年全方位、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

三、家校共育工作室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宋景昌 副组长:柳延伟

组 员:各班班主任和副班主任

四、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成立学校“家校共育工作室”

2、总结本学期家校共育工作并制定下学期家校共育工作计划。

3、召开家长会,表彰优秀学生和家长。十月份

1、以国庆节为契机,组织家校共育优秀教师交流活动。

2、建立家校共育网上交流平台

3、评选优秀家长、星级学员。

3、上报9-10月份案例及活动信息。

4、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情况抽查。十一月份

1、召开家校共育期中总结表彰会,表彰榜样家长、优秀学生。

2、把学校家校共育工作与其他项目相融合。

3、开展“家长进校园”活动。

4、结合书香校园活动,组长开展亲子读书竞赛活动。十二月份

1、各校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

2、上报十一、十二月份家访记载表。

3、整理家校共育材料。

4、举行家校共育工作总结及表彰活动。一月份

1、组织家校共育工作考核。

篇12:家校共育促成才

我们理解的“立德树人”在家长学校中,其“立德”主体应该包含家长、学生和教师三个方面:家长应该言传身教,注重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教师应该做到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成就学生,提升自己;学生应该立志成才,振兴中华,天天向上,尊师尽孝。其“树人”主体也应该包含家长、学生和教师三个方面:我们倡导家长掌握科学的育人方法,做孩子的营养大师和言行导师;我们要求教师要具有扎实深厚的基础和博大襟怀,爱生如子;我们希望学生树立好思想,培养好习惯,铸就好人生。

为此,家长学校所确立的核心内容是“三园同建”“三教同步”“家校同心”。三园同建指的是:家庭即校园,倡导家长要把家庭当成学园;学校即家园,力求把学校办成学生成长的家园;家校共建育人乐园,即形成家校的教育合力,营造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乐园。三教同步,就是树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家教指导三教同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家校同心,就是指针对不同的学生和学生的不同个性,学习和品德教育的“反复”现象,家长和老师要同心协力积极引导,因材施教。

一、家校共育模式

我们学校的家校共育模式统称家校同心圆模式,采用“学校—年级—班级三级”管理。

首先,学校层面确立“家校同心圆管理机构”。聘请关工委的相关领导为顾问,校长任组长,德育副校长、政教主任任副组长,学校相关部门人员担任组员。确保家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其次,年级层面成立“家校同心圆服务中心”。由班级“家校同心圆服务站”推荐,年级家长会上通过,报“家长学校管理机构”备案,成立年级“家校同心圆服务中心”。由家长担任主任、副主任,年级主任担任秘书长。“家校同心圆服务中心”执行家校同心圆管理机构的工作安排,指导本年级家庭教育,定期召开本年级家庭教育研讨会,有效落实家长学校理念。

第三,班级层面成立“家校同心圆服务站”。采用家长自荐或推荐,全班家长会通过产生。设主任1名,副主任2至3名,班主任任秘书兼辅导员。贯彻落实学校管理机构、年级服务中心安排的工作,服务班级建设,指导班级家庭教育,增强家校联系,交流家教经验。

二、家校共育路径

班级服务站以《父母课堂》为载体,教学形式采用“三结合”方式:集中授课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自主学习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现场观摩与书面博客相结合。为了形成家教合力、家校和谐、师生合心,服务站还定期开展“创三好”评选活动,即争创好家庭、争当好家长、争做好子女活动。

年级服务中心以《家校同心圆》为课程,编印校本教材《家校同心圆》作为家长学校教材。教材内容均来自学生和家长亲身经历的故事。第一期《家校同心圆》收集了学校三个年级近200篇学生和家长的感悟文章。三个年级分别按照“感受成长”“感悟成长”“感恩成长”的逻辑顺序编辑成册,印发给家长相互借鉴。家校辅导员们用于教育学生或指导家教,成效显著。2013年第二学期2015级6班家校同心圆服务站开发的教材《中国好故事.警人醒世篇》,有关专家的高度认可,并由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推荐为全国中小学图书馆馆藏图书。

三、家校提升平台

用校讯通和家校同心圆QQ热线,促进家校互动提升。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的学习状况,排解家长的育人困惑,我校从2013年10月开始,开通家校互动QQ热线。QQ热线开通当天就有近百名家长参与互动,咨询学校的管理措施、教师的教学要求和家庭教育的种种困惑等。

专业引领,开展家校研讨。我校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研究和指导,学校邀请各级关工委领导、退休教师关心家长学校建设,经常在家校研讨会上指导家教工作,如邀请四川省教育厅关工委创优办顾问汪传江专家对我校家长学校进行工作指导。

此外,截至目前,在一年之内,学校依托《父母课堂》和《家校同心圆》举行了以年级为单位的专题研讨会9次,以班级服务站为单位的专题研讨会140余班次。

四、家校互动方式

开展家长进课堂和教师进家庭的“互进”活动。一方面,学校定期邀请家长进学校进课堂,零距离感受学校的育人过程,了解子女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如参与学校的相关考核和评价,参加学校的大型活动等;还聘请家长志愿者进学校担任第二课堂辅导教员,聘请优秀家长担任第三课堂家教指导专家,现身指导家庭教育。

另一方面,鼓励和要求教师深入学生家庭,全方位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状况。不定期组织教师走访学生家庭,做到五个必访“学生成长有较大变化必访、学生生病不能上学必访、学生学习滑坡较大必访、学生情绪出现波动必访、学生家庭出现较大变故必访”。

总之,我校通过“三园同建、三教同步、家校同心”的家校共育模式使得教育合力倍增,家庭和学校的配合更密切,家长和老师成为了朋友,实现了和谐双赢的愿景。家庭教育针对性更强,学校育人质量不断提高。2013年3月,学校研发的《家校同心圆》校本课程作为家长学校的范例被教育部关工委向全国实验基地推荐。我们有理由相信,学校的“三园同建”“三教同步”“家校同心”之花将沁人心田、香飘四方。

【凌明川,四川省广汉中学实验学校校长;刘健,四川省广汉中学实验学校政教处主任】

上一篇:关于电子商务实训总结下一篇:比赛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