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担当

2024-06-22

自我与担当(共9篇)

篇1:自我与担当

自我与担当

提到自我,我们常会想到一种我行我素,不负任何责任的心态;说起担当,脑海中浮现的却是一个高大伟岸、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形象。看似截然不同的两个词,在我看来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拥有个性的同时学会担当,在担当中活出自我,这才是最好的人生态度。

自我不是随心所欲,不面现实。苏轼是宋代大文豪,二十岁时就考中进士的他,仕途并不平坦。他坚持着自己的政治主张,毫不避讳的把它们写入文章里,但他傲气豁达的个性却引来了变法派们的不满,这些官员处心积虑制造了“乌台诗案”,给苏轼戴上了“不尊重皇帝”的罪名。他曾四次被贬,却没有从此消沉,而是选择直面现状,担当起一个臣子的责任。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担当——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担当也要理性。夸父有着崇高的理想,于是开始了无止境的逐日,作为神,他要追上太阳获得光明。但他最终失败了。《列子》云:“夸父不量力。”而这种“不量力”的举动也能算是有担当吗?不然。夸父确实有勇,但他在强烈的使命感中失了自我,少了理性。大丈夫能屈能伸,自己所选的路指明了方向,但并不代表要埋头硬干。汉代的司马迁因撰写《史记》而惹恼了汉武帝,他身陷囹圄,忍辱负重,但他没有选择与反对他的人硬拼,转而潜心著文,以理性的担当与朝臣抗衡。司马迁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一部史学、文学名著,更为我们阐明了何谓自我与担当共存。

然而,自我加之担当,并非易事。大多数人,在“自我”与“担当”的岔路口上迷失,或是最终走向其中一极。但成功往往青睐于少数另辟蹊径,走自己的路的人。苏轼和司马迁都是这样。你不禁会问:只有伟人才能做到?否。“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我坚信,只要我们本着踏实走好眼前路的宗旨,渐渐的,自我与担当会随之而来,成功即在不远处。

篇2:自我与担当

女人有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女人对生活有不同的要求,不一样的生长环境,对人生的感悟也是不同。那么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呢?我有那些优点和不足,以什么样的方式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我这个女人。

我算不上是个“小资”女人,我深知!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个非常随意但不随便的女人!大概与自己的家庭背景和生活背景有关系吧?

我不会像周围的其他女人那样非常介意自己的妆容,就是结婚的当天也没有化妆,只不过在四十岁生日时,化了点浓装,照了个像,留着纪念。因小时生活过的清苦剩下的那许久的日子,我就是这样素面朝天地面对着周围所有的男人和女人们!万幸的是,与我相交的男人和女人们,没有过多的介意我的素面朝天,特别是我的老公。

我也不会像周围的其他女人那样去无时无刻地关注着衣服鞋子的品牌是否打折了,是否有什么购买优惠了,等等。我觉得衣服和鞋子不在于品牌与价格,只要适合就好。再大的品牌,再贵的东西,穿在你的身上,未必适合,仅此而已!

那么,好多人都不禁会问我,作为女人,你不关注服饰,不关注化妆品,更多的时候,你关注些什么呢?是啊,这么多年来,我在关注些什么呢?生活,工作,家庭,亲人,爱人和朋友。我想我关注的更多的是我精神世界的满足与快乐,我关注更多的是现实生活中所拥有的一切。不是常说,人,应该活在当下的吗?我想:我应该算是一个活在当下的人。

喜欢一个人安静地坐在电脑桌前敲下些许文字,或许是快乐的,或许是悲伤的,或许是一点点多愁善感,或许是一点点无所谓的感怀,仅此而已。感谢所有曾经陪伴过我的computers,无论是单位的,还是家里的,感谢它们在我需要倾诉,需要表达的时候,给了我这样一个安静的空间,让我敲出自己的所感所思!或许是敲打键盘的双手再也不会提笔在日记本上写点什么,一如当年那样执著地记录着自己每一天的点点滴滴。原本就不好看的手写体,也许将越来越糟糕喽!但,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我们只能顺其自然地进行下去,无须刻意改变什么。

喜欢一个人坐在洒满阳光的阳台上的沙发里,喜欢那种独处的感觉,很平和,很宁静,很安心!这也是我当年为什么一眼就相中了自家的小房子的一个主要原因。看到那个宽大的阳台的那一刻,我就决定——这将是我的家喽!我喜欢在充满阳光的阳台里挂满自己洗好的衣服,特别有成就感!更喜欢坐在那暖暖的`阳光下,手捧一本喜欢读的书,即使喝的是矿泉水或者是白开水,也会觉得内心深处很甜蜜。

喜欢一个人与自我安静地相伴而坐,对着自已的心讲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增添那份对生活的信心,让自已对人有一份相知相解。现实中没有朋友,自我的心就是最好的朋友,只有它能让你倾心讲诉而无任何防备之心的,只有它愿意耐心倾听你无休无止讲述的,只有它可以对你无话不说的。

自从有了computers,我认识了好多的文友,她们都成为了我的好朋友,都说“朋友相交,贵在知心。”是啊,“知心”二字说来容易,做起来,真是难上加难。路遥知马力,时久见人心。时间长了,总会了解彼此的情感。感谢网络中欣赏我的朋友,感谢他们在我生命历程中给予的陪伴,感谢她们在文字中给予的鼓励,希望与他们的友谊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距离的阻隔,一如既往的真诚,纯洁,不含任何杂质!

喜欢将自己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当中,喜欢将自己扔在空旷的原野上,喜欢将自己扔在深邃的群山中,喜欢将自己扔在平静的水边旁,因为,那一刻,我才会更加深刻地感觉到自己的渺小,自己的微不足道。自己的喜怒哀乐是那么不值得一提!神奇的大自然可以将个体的人带回到最原始的心理状态,无欲无求,平和宁静。所以,喜欢忙里偷闲地将自己放逐,放逐到一片远离人群的土地上。所以,老公常常怀疑,我是否将在不可知的某一天,背着包包,独自去流浪。

篇3:自我与担当

这种探讨具化到文本中, 就是让叙事者“读书”的我以隔膜的态度来讲述翠姨的切身体验。随着“我”的注视, 读者发现:翠姨的幸与不幸都始于一个具有着转折意义的生命事件发生———她的妹妹订婚并于不久就出嫁了!这个事件之所以有转折意义就在于它的发生把翠姨抛入“寂寞”、选择的处境。“不但翠姨自己觉得单调, 就是她得祖父也觉得她可怜。”虽是可怜却也是幸运的。说其幸运, 是因为被抛入了选择的境地即意味着被迫面对自我。从而也就面临着一种个人主体自我建构的可能性。何谓自我呢?就是个人的主体身份感, 具体而言, 他体现的是一种关系, 一方面, 它讨论是“我”与他者的关系 (包括自然、他人、社会、民族等等) , 亦即探讨人的归属感问题。另一方面, 它讨论“我”与我自身的关系, “就是一种使自己与自己关联的关系, 或者说是在关系中使自己与自己关联……”。惟有在对这两种关系的主动把握中, 个人主体才会获得一种理智与体验综合而得的自觉认知:我是谁?我在何方?将走向何地?换言之, “我是什么, 必须理解为我要成为什么”。对翠姨而言, 我要成为什么, 首先就意味着不要成为什么。即两个否定性命题的出现:第一, “女孩子结婚太早是不好的!”女性对自我的理解总是直接与婚姻关涉。也就是说在“我”与丈夫 (他者) 关系中建立。我们注意到:想不到什么丈夫, 什么结婚, 对妹妹订婚一点也不羡慕的翠姨突然开始思考结婚的问题。问我“是不是一个人结婚太早不好, 或许是女孩子结婚太早是不好的!”也听了许多别人议论男学生结婚的事情。愤愤不平的翠姨很快就得出了自我理解的第二个否定性命题:女孩子不读书是很坏的!当众人批评指责男学生的负心与不负责任时, 翠姨却通过自己与他人不同的反省和思考, 认为过错在女性自身上———因为女性自己没读书!换言之, 翠姨, 以她对女性自身的反思, 在包围着她的传统空间中获得了自我得以确立的核心之山:女孩子读书好。伴随着这种道德态度的出现, 翠姨拥有了属于她自己的道德视界, 并由此构筑了自我建构得以进行的道德空间。

“独立”的翠姨并不拒绝婚姻, 她否定的是她的长辈所指定的新郎人选, 她要自己做选择!所以她喜欢上了我的堂哥哥。这种恋爱, 无疑是婚姻框架获胜的另种形式的证明。但, 崔姨的“独立”却还是在婚姻中他者的“注视”中被彻底注销了。文中是这样叙述的:“今天又见了我的哥哥, 她不能不想哥哥大概是那样看她的。她自觉地觉得自己的命运不会好的。现在翠姨自己已经订了婚, 是一个人的未婚妻;二则她是出了嫁的寡妇的女儿, 她自己一天把这背了不知多少遍, 她记得清清楚楚。”也是在这种自我勾销中, 绝望就这样一点点渗透到翠姨生命的深处, 让她无力挣扎, 也不想挣扎。

如果说妹妹出嫁是翠姨生命中第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重大事件的话, 那么她到哈尔滨办嫁妆应该是她生命遭遇的另一重大事件。在哈尔滨, 翠姨象一个女同学似的被他们招待, 受了他们的不少尊敬。这些男同学处处尊重女子给翠姨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印象之强烈足以构成翠姨之自我的另一个核心之善:尊重。自此, “尊重”便与“读书”并列成为翠姨自我建构不可或缺的两项所指。婚姻中, 女性对自我的理解总是与他者 (丈夫、恋人) 相关。换句话说, 婚姻中男性对自己的尊重才是翠姨最为看重的。也因此, 翠姨觉得“到底是读大学的人好, 不野蛮, 不会对女人不客气, 绝不能像她的妹夫常常打她的妹妹。”所以, 与其说翠姨拒绝婚姻, 不如说翠姨渴望在婚姻中被尊重地爱着。而这点她的未婚夫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做到的, 不仅做不到还可能比妹夫更加可怕。所以翠姨一想到那个又丑又小的男人, 她就恐怖!而“我的堂哥哥”的出现实际上位一直在拒绝传统旧家某人妻子的身分的翠姨提供了一个机会, 一个重新确认自己作为追求者、恋爱者、独立自由的性别自我的机会。但是, 无论是他人眼中“时尚”的翠姨, 还是哥哥眼中“有家室瑕疵”的翠姨, 全都是在翠姨的想象中完成构建的。想象的完满所昭示的正是现实的无力。也正是因为现实层面的无可奈何, 翠姨只好选择, 以身体的死亡来斩断她与现实世界的实质性联系, 并借此获得自己灵魂自由的完满实现。正如她自己所说:“我现在也不知道为什么, 心里只想死得快一点就好, 多活一天也是多余的……人家也许以为我是任性……其实是不对的。……我的心里安静, 而且我求的我都得到了……”。

如果《小城三月》仅仅停止于此, 那么这个文本便不足够分量成为开启萧红式思考的钥匙。如果说翠姨的形象刻画是萧红对中国女性感同身受的理解和刻画, 那么文本中, 三个女性声音交叉纠结中对东方女性文化心理和处境命运所做的努力和超越, 更是成为文本之关键亮点所在。

综览全文, 文本中出现了三个女性声音:“我”一个深受现代文明熏陶走向未来的正在形成之我, 纯粹在东方传统规范下成长起来的翠姨和隐含作者———作家本人之我。文本正是试图通过对这三个东方女性生命形态的比较, 尤其是翠姨和作家之我本人的命运的对比, 来反思造成她们命运悲剧的根本原因。从上面的论述中, 我们可以看出, 在翠姨自我得以建立的意义框架中, 她所追求的无论是作为强势之善的读书, 还是随着咸与维新而蔓延开来的时尚潮流。本身并不具有存在的合理性。换句话说, 就是这些目标虽以自我独立的面目示人, 但如果我们试图对其存在前提加以考察的话, 就会发现其存在的合理性早已被他人所抽空。例如, 翠姨认为不读书是不好的, 就正是翠姨在“听了许多别人家的评论”, 用自我反思得以建立的。无论是因为他人的“注视”, 抑或是他人提供的物质, 两者都逼迫自我在某种程度上做了自我勾销。

在萧红的构思中, “我”应该是和作家重合的, “我”是作家的过去, 而作家则是“我”的未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为那段历史的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女性群体带来了一种形而上学的情形信仰:“我是我自己的, 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所谓情绪信仰, 是指这种信仰的产生, 从一开始并未经过充分的反思而直接进入了先验的领域。而“当信仰未经充分反思而成为先验命题是, 所形成的不是谬误, 而是欺瞒。不是任何一种欺瞒, 也不是相信欺瞒, 而是信仰欺瞒。

《小城三月》呈现的叙述人的主体位置出人意料地淡化了翠姨身上传统伦理的悲剧色彩, 转而将矛头指向了作家自我。有着“我”的“童年经历”的作家, 她“出走”并不息地抗争———投身于“新文化新思想”的创建, 以自己的生命为现实文本, 就地刻画了一个女性建构自我的艰难历程, 却以不是结局的方式 (死亡) 结束了它。如果说翠姨因内心坚守着自我而死得其所的话, 那么翠姨所执着怀抱的东西在作家之“我”这里再次以失败而告终。双重失望在这里揭示的正是女性自我在现实生存中的艰难性与虚幻性, 质疑了女性之独立自我建构的可能性, 寓示了女性建立自我的虚构性特征所在,

综上所述, 萧红对女性自我的探讨, 所得出的结论是悲观的, 这种形而上的“欺瞒”终于在失望中得以消除。脱胎换骨的成长, 与其说是女性美好的理想诉求, 还不如说是一种女性一厢情愿的自我确证。美好理想主义的召唤化作泡影。深层的理性认知, 使得悲剧变得更加意味深长。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萧红以艺术反抗平庸的方式构筑了独立彪悍的自我, 从而拥有了更有意义的社会承担。而这正是萧红的最可贵之处。她拒绝用一套相对无害的思想话语, 来代替现代女性主体性虚构性特质的真实。萧红的孤独和忧郁, 也决不是因“才华枯竭”而“消极”和“屈服”, “而是显示出担当悲剧、超越悲剧的勇毅和拯救苦难、抚慰人心的温情。

参考文献

[1]克尔凯戈尔:《致死的病》,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 P13

[2]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 译林出版社, 2001年版;P69

[3]李福熙:论萧红小说的悲剧意识,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8, (3) ;P253

[4]张志扬:《语言空间》,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0年3月版, P44

篇4:自媒体应担当更多社会责任

在现实生活中,我是一个具有鲜明棱角的人,例如白天日常写作的时候,与外界沟通的工具更多用的是电子邮件,期间会关闭手机、电脑静音、远离喧嚣,只有在晚上用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回复微信(公众号:songqinghui594708105)上面的留言。这个习惯坚持了多年,为我赢得大量的时间,工作效率得以提高。但是,在每天解读一些经济或者其它热点的时候,则需要把这些“棱角”收敛起来,全面准确客观公正地解读,不会追求耸人听闻的轰动效应,不迎合公众情绪。

每年,我都会对该年度重大的时政、经济、科技等事件作密集的解读,例如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博鳌亚洲论坛等。这几个重大的议题,也都会在我的官方新浪微博(微博名:宋清辉)上面建立相应的话题#清辉看两会#、#清辉看博鳌#,与新闻媒体、网友们互动。例如今年对博鳌亚洲论坛的解读,先后在媒体上一共发表“亚洲之星在冉冉上升、中国供给侧改革惠及世界经济、经济增速区间定调体现执政理念转变”三篇文章,博鳌亚洲论坛的官方新浪微博、官方新媒体“博鳌通”以及官方新华网等新闻媒体都进行了转发。

目前,解读的重大事件类型主要集中在时政、经济、科技等领域。时政方面,有一些朋友可能知道我去年出版时政方面的书籍《一本书读懂经济新常态》,专门解读国内各个层面的新常态;经济领域,主要是对重大经济事件的解读,例如GDP、新经济等;科技方面的文章也不少,如共享经济、智能机器人、第三方支付、上海国际车展等。

在当前属于移动互联网的时代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内容的创作者,同时,几乎每家新闻机构都开放有相应的媒体平台,让作者内容的发布成本变低,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出奇的标题和雷人的内容。这一方面说明这是个言论更加开放、包容、百花齐放的年代,另外一方面也暴露了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突出问题,有的为了追求市场卖点、流量变现,热衷于猎奇和炒作,无形中消耗掉了公众因辨别信息真伪所付出宝贵的时间成本。加上有时候权威准确的信息发布跟不上,导致不实的信息就会满天飞。

很多不实信息或新闻的源头可能是事发地的一些自媒体所为,它们为了追逐轰动效应、商业利益,在不受当地市场约束的前任下,导致一些不实的信息或新闻经过自媒体等平台发布后无限放大,成为轰动全国的不实新闻。它们这么做的结果可能就是被当地政府处罚、被永久封号、拉入黑名单,影响的却是整个行业的经济利益。

我认为,从自媒体的属性层面来讲,因为地域带来的天然优势,自媒体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对当地新闻、信息的传播,把自媒体自身的发展跟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相连起来,例如政经类的自媒体应该更好地服务当地政府机构、当地的经济发展,科技类的自媒体应该更多地传播当地科技企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的成果和经验等,如果大家都一窝蜂地发布在主题和观点上雷同的信息,同质化的结后可能就是内容等缺乏新意,自媒体人其实也很难收获更多的“果实”。不难发现,自媒体要想更大彰显自身价值,就需要和地方市场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实现快速发展。

每天都在做重大新闻事件的解读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除了几家平面媒体邀请开通专栏之外,其它一些新闻机构也纷纷邀请我开通相应的媒体平台,至今已有搜狐、网易、凤凰、一点资讯、今日头条、界面、百度百家、腾讯新闻(天天快报)、博鳌通以及我的微信公众号、官方新浪微博等10多家自媒体平台。平时大家看到的我的文章大部分都是先由平面媒体发出,然后被网络媒体纷纷转载。

在我眼中,传统媒体和网络化媒体各有各的优势。平面媒体的优势主要在于深度报道方面,网络媒体和自媒体的优势则主要在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报道的及时性、交流的互动性等方面较为突出。就我而言,对于突发性的重大新闻事件,因为有时效限制,我一般是首先通过微博及时发出一些专家观点,然后会在一两个小时内迅速完成一篇中立的解读稿件,通过一点资讯等媒体平台发表,同时,在必要时也会录制几分钟的视频解读,回应市场。

最后,谈一下我对一点资讯的认识和感受以及一点资讯入驻深圳市场带来的影响等。在所有的网络化的媒体平台当中,我比较倚重一点资讯。为什么?相较于其它的媒体平台,一点资讯不管是收益分成还是对作者的支持力度都是较大的。支持方面,例如一点资讯计算收益的算法是按照发文数量和活跃度,而不是按照广告点击率计算收益的,这对入驻一点资讯的作者来讲是较为公平的做法。再者,一点资讯的编辑也会经常找我沟通一些热点新闻话题,并对一些优秀文章进行人工的推荐,所以我的一点资讯“i媒体”有时候也会不时出现阅读量在20万以上的阅读人数的文章,而且这是在没有吸引眼球的标题情况下创造出来的。支持是相互的,这也是我今天到这里来的重要原因。今年1月份,凤凰网和一点资讯发布了《2015年度影响力自媒体百强榜》,我也在这份百强榜中。

篇5:自我与真实作文

当生活步入小康,人们便在幻想中构筑自己的世界。尘世喧嚣,芸芸众生的喧闹声中,出现了对新鲜流行的渴望。由此,流行玄幻作家应运而生,带给了嗷嗷待哺的追求心灵刺激的青年们现世的甘霖。而在流行小说榜单公布的同时,还有一个榜单跃入了人们的视线――“世上最难读的名著排行榜”,《百年孤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著作位居前列。人人在追捧新奇有趣的故事的途中,将真正的宝物丢弃在尘埃里。

对于我来说,写作本身,就是一件神圣的.事情,不应为世俗所趋,不应为吸引读者而将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一位真正的作家不会为他的读者粉丝而活,而是坚守着自己的心湖。因为他写作,是为了展现自我与真实。

人们为什么觉得名著难度而艰深?因为每一本著作,都代表着作者的灵魂,他们的灵魂多多少少都经历过苦难,且他们所描绘的苦难太过真实,读来让人心中充满痛苦与忧愁,不知何时面庞上已余泪双行。而正如迟子建所写到的:“如今的泥泞已不像过去一般深重了。”人们才无法深切地体会作家的灵魂。他们害怕承受太过深沉的苦痛,便更加追求浅显的现世幸福,因此众人宁愿选择《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也不愿触碰《霍乱时期的爱情》,这让许多谋求名利的作家,不厌其烦地用写过无数遍的傻白甜套路来赚得点击量与阅读量。

而在这些作家的作品中我们唯能看到不切实际的漫天幻想,看似美丽,实则虚无缥缈。人们对没有灵魂的事物会毅然抛弃并选择淡忘,令红极一时的他们湮没在时间之海中。

唯不朽的灵魂永恒。

陈忠实在偏僻的乡村写作,犹如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一般,在沉静中他将现实的真实写下,每一个人物:白孝文,田小娥,黑娃……都拥有着鲜活的灵魂,是那么有血有肉,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那酣畅淋漓又不乏真实的情节,是他伴着山间之明月,江上之清风,在他脑海中一点一点孕育而成的。没人告诉他怎么写,他就是在书写自我,他就是在刻画真实。

《我的名字叫红》中奥尔罕借细密画师鹳鸟之口说道:“当我在画一匹马的时候,我就是我自己。”

这就是我喜欢写作的原因,抛却杂念,在沉静中,你更贴近真实的自我。纵使你在写别人的故事,这也是你自己的真实。你的作品可以不人尽皆知,但它作为你的灵魂将永远存在。真正的作家,本不只因名利而存在。

尘世喧嚣,人人喜新厌旧,如潮水般有涨有退,再次涨潮也不是原来那朵浪花,用时髦的话来说:“有的网红终将会过气的。”

篇6:本我、自我与超我

1、性格测试-----认识自己

2、JOHARY视窗

3、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a.本我是人所具有的动物性的原始本能、欲望和冲动,是人的生物性的禀赋,简单地说,就是人的七情六欲。

b.本我是与生俱来的,或是随着生理成熟而必定会出现的。佛洛伊德认为最重要的本能

是一生都存在的,只不过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

c.本我没有结构,没有价值观,没有道德感,它不分好坏,不讲善恶,它唯一的目的,就是要使本能的欲望、冲动立刻得到满足。

d.本我在满足自身冲动的活动中,不能考虑到现实情况是否允许它这样做e.本我是人格发展的基础,是人格能量的来源,即心理能量的源泉

c.d.这两条,被佛洛伊德称做本我的工作原则:快乐原则,或唯乐原则,即 它不考虑善恶,也不考虑现实

2.自我 ego

a.自我是在本我的挫折和失败中发展起来的单纯的本我,仅仅依靠快乐原则工作,并不能总是成功,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而

且它经常遭受失败和挫折。婴儿饿了,要吃奶,这是本能冲动,按照快乐原则,他立 刻寻找吃奶,但不一定成功,于是他碰到什么都吸吮,吸手指,但是这样做并不能消 除饥饿。由于单纯的本我不能保证人适应环境,人格中的第二个系统,自我,发展出 来了。

b.自我是为本我服务的,它在环境中寻找满足本我的途径,即寻找满足冲动欲望的途径,它的目的是保护本我,满足本我c.自我的主要功能,是考虑现实,它代表着人的理智系统,包括:感知觉,判断,推理,思维,在心理健康、顺应良好的人身上,它是人格的执行者。换句话说,一个心理健 康的儿童或成人,它的人格中自我这一部分应当发展的比较好

d.自我的工作原则是:现实原则

f.自我属于意识部分

3.超我 super ego

a.超我是人格系统中最后发展起来的部分

b.超我包括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

自我理想:什么是好的,善的,理想的道德规范,应当受鼓励和奖赏的良知:什么是坏的,恶的,不道德的行为,应当受到谴责和惩罚

c.超我与本我对立,也与自我对立

本我───→(唯乐原则)立刻满足冲动

自我───→(现实原则)延迟满足冲动

超我───→ × ×追求道德完美

d.超我代表了被社会认同的良好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e.超我也要吸引本我中的心理能量,它充当人格内部的道德审判官,需要去防御、压

篇7:正确认识自我与超越自我

一、从哲学角度谈认识自我问题

人在旅途,如何认识自我与超越自我,是人一生中不容回避且必须认真回答的重大问题。老子有句名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有充分认识自我,才能最终超越自我。认识自我,美在感悟,妙在积累。认识自我,应冷静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找出自己在知识积累、经验积累、思想积累和财富积累等方面的不足,扬长避短,一专多能。不断储备竞争能力,等待机遇,再出其不意展示自己。认识自我,要有哲学意义上的“否定”和“扬弃”。要立足新的起点,适应新的形势,迎接新的挑战,实现新的跨越。

对于人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它的本来面貌是什么样的?宇宙间的万事万物与人的关系怎样?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怎样?人如何才能寻找到真正的自我?这些问题都是哲学问题。而他们的中心便是人的问题。所以,德国现代哲学家卡西尔在《人论》一书中开篇就说:“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看来是众所公认的。在各种不同哲学流派之间的一切争论中,这个目标始终

未被改变和动摇过,它已被证明是阿基米德点,是一切思潮的牢固而不可动摇的中心。”蒙田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苏格拉底提醒世人要“认识你自己”,中国的儒家哲学中也有“吾日三省吾身”的说法。可以说哲学和宗教的起源都是解决一个“我是谁”的根本问题。卡西尔指出:“即使连最极端的怀疑论思想家也从不否认认识自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他们怀疑一切关于事物本性的普遍原理,但是这种怀疑仅仅意味着去开启一种新的和更可靠的研究方式。”在哲学史上,无数天才的哲学家殚精竭虑地从不同角度思考自我的问题,体现出一种宗教信仰般的虔诚。更由于自我问题的无确凿而自明的答案,这让每一个思想家的好奇心得到极大的满足,所以也使得关于自我的哲学理论比其他任何种理论更加丰富,更加显露出迷人的色彩。

认识自我乃是哲学的必然选择。作为西方哲学的鼻祖,泰勒斯第一次发出了对世界本原的追问,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表面上看,这个哲学命题尽管表现的是人对外部世界正式的哲学追思,然而它更具意义的是不自觉地表明了人对自身理性能力的一种觉知:人不依赖神灵同样可以认识世界。到了智者派时期,普罗泰戈拉提出了“人是万物之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的千古名言。这虽然表明了人之感官知觉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但也开启了古希腊哲学对于人自身认识能力的关注。智者派之后的苏格拉底则彻底主张哲学的研究主题由自然转向人,认为只有对人自身予以充分认识,才能获得真理。苏格拉底关于“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无知是最有知” 等不朽见解,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次转向,从而为后世哲学提供了新的探讨话题。到了古希腊晚期,随着希腊城邦民主制的衰落,随着希腊人相继沦为亚历山大帝国的残暴统治之中而民不聊生,该时期哲学探讨伦理学化则是对人之生存高度关注最突出的表现。对于什么是人真正的幸福与快乐,以及对于人如何才能获得和维护真正的幸福与快乐哲学问题,这是晚期希腊各派哲学致力于解决的最主要问题。

在我们看来,认识自我这个问题无疑是哲学永恒的主题。哲学的探究过程就是自我的追认过程,全部的哲学史已经明白无误的回答了这一论断。

然而,我们应该怎样对人的自我认识问题作出新的思考呢?卡西尔说:“从人类意识最初萌发之时起,我们就发现一种对生活的内向观察伴随着并补充着那种外向观察。人类的文化越往后发展,这种内向观察就变得越加显著。人的天生的好奇心慢慢地开始改变了它的方向。我们几乎可以在人的文化生活的一切形式中看到这种过程。”解决自我问题,必须要依赖人自身的认识能力,也就是向外、向内的观察。向外的,是去认识自然世界的过程;向内的,就是认识自我的内心精神世界、认识人类本身的过程。人体本身,按照中国古老的说法,是一个小宇宙,也有一个完整的世界。一个思想体系在完善的过程中必须完善这内外两个方面。人的这两种观察方式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二者不可偏废,缺一不可。人在向外观察的同时必须伴随向内的观察,去审视人自身的灵魂,去追问人的价值所在,除开自身的德性修养外,还应该为人类共同的事务忧心。通过这种向内的观察,人必须认清自身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对自然可以做什么和必须不做什么”。这是人认识自我时必须要做的事情。

二、认识自我的意义

人是什么?苏格拉底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人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既然人相信理性可以解决自然的问题,那么,人也应该相信人能够解决认识自身的问题。人必须在清醒地认识自身的基础上应用理性去解决自然问题,否则,人将迷失自我。人类对自我的认识是哲学的使命和责无旁贷的任务,人类必须清楚地认识自我才能为自身的发展保驾护航,认识自我是人类延续存在的必然选择。

我们都知道认识别人容易,认识自我困难。身体的自我认识容易,精神的自我认识困难。这就是自我概念,就是我是谁?这大到可以说是一个哲学问题。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自我认识是一切的自我发展基础,认识自我的过程是漫长的探索过程,需要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评价应该全面、准确、客观、恰如其分的。但是许多人的认识自我有偏差,不是过高,就是过低。失败的原因归他人,成功的原因归自己。

一个人只有较好的认识自我,才能获得成功。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健康、能力、心理、智力、性格等。人生合适的目标是建立在准确的自我认识基础上。当然挑战性的目标,就是认识自我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些,就像葡萄需要跳一跳才能吃到的才是最好。认识自我不仅是一个人的认识,当然包括团队的自我认识,民族的自我认识等,只有认识了才能寻找到自己真正的归属。

从逻辑角度来说,人类总是在认识自我和洞察自我之后,才可能去认识和改

造外部世界。对自我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判断,我们才真正开始独立外部世界而作用,从而开始真正的人生。另外,人类也正是在自我认识中,发现自我的潜能,从而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三、在正确认识自我基础上超越自我当认知到认识自我是哲学的一个重要部分,认识自我这一问题就不可避免地要引起重视。在正确认识自我基础上,我们才可以谈实现自我,进而超越自我的问题,并不断发展自我。

说到超越自我,不能不提到微软公司企业文化中的一个基本理念,这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要超越自我,超越平凡,超越昨天。超越自我,首先要做到人生苦旅,不问收成;一以贯之,身体力行。其次,要提升境界,开阔眼界;厚积薄发,终成硕果,实现由凡夫俗子到社会精英惊险的一跳。

超越自我,要坚持坚韧性与开创性相结合。要像水一样,广包容,利万物。绚丽的彩虹由水而生,折射着丰富人生中哲理的光芒,让人们在社会不同的角落寻到了“当下的生存、现实的关怀、生命的定位、处世的方法、价值的实现、精神的寄托、理想的达成”。只有超越自我,你才能体味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真谛。

超越自我是对自我的一种否定和不满足。否定自我仅仅是手段,超越自我才是目的,不破不立,没有建立的破坏是危险的破坏,自我的迷失,社会的危险,信仰的危机。超越自我需要克服小我、短我、旧我和私我,达到大我、长我、新我和公我,最后甚至是无我的过程。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滴水,生命的意义就是不断寻找自己的归属。由于生命中的一滴水是危险的,是可怕的,只有回到大海的怀抱,也就是我们生命的归属,在那里就没有干涸,只有永生,生命就达到天地同一的水平和一切事物的最高境界。真正达到摆脱烦恼的“我”,达到无我的世界,无我的我是永恒的我。

四、总结

“只为成功找理由,不给失败找借口。”怨天尤人永远没有出路,不甘平庸的人会拿出行动,不断地超越自我,成就自己的梦想。生活中有些事情非个人所能左右,但我们能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只有我们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我们只有大胆设计人生的蓝图,勇敢行动起来,方可不断超越与攀升。直面人生,我们必须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这是做人的本分。人或因先天或因后天会具有很多缺陷,这都是无法自我选择的,但内心状态、精神意识却完全可以靠自身力量来抉择。每个人的潜力都是巨大的,天生我材必有用,要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发展、出类拔萃,就要不断的设计自我,肯定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参考文献:

篇8:自我与担当

关键词:于连,自我,他人,情感,社会欲求

于连说:“实际上, 每个人身上都有两个人。” (p456) (1) 于连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内心的矛盾。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文学体现着人类的心灵真实, 试图揭示出“人类激情和欲望的本质。” (2) 于连内心的这种矛盾反映了人类面对的普遍矛盾, 即个人与社会 (他人) 、个人情感与社会欲求之间的矛盾。

为了论述的方便, 本文将爱情、亲情、信仰、良知等统称为“自我情感”, 把对金钱、地位、荣誉等的渴求统称为“社会欲求”。情感诸因素是作为自我内心私密的东西, 是真实的内心需求;而金钱、地位、荣誉等则是人适应社会做出的选择, 其中暗含着他人标准, 即人以社会 (他人) 的评价为标准而做出的选择。人作为社会中的人, 无法避免二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于连形象正于完美地体现了这一矛盾。

1. 自我情感与社会欲求的矛盾

小生产者出身以及启蒙思想和大革命的影响使他有着丰富美好的情感、进步的思想和远大的理想。但19世纪前期的西方正是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时期, 人们将获取金钱、地位作为人生目标, 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生活其中的于连也受到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 渴望获得金钱、地位和荣誉, 小生产者的自尊心也使他的这种欲望更加强烈, 甚至为此牺牲感情、违背良心、放弃信仰。两种思想情感集于一身, 就产生了不可避免的矛盾。

于连的两次爱情都是复杂而充满矛盾的。首先, 爱情是他获得财富与地位、满足虚荣心的手段。于连对德·莱纳夫人的爱情起于报复和引诱, 起因于她是市长的夫人, 是最尊贵最美丽的女人, 受到她的青睐是非常荣耀的。对玛蒂尔德, 更是源于“情感时代”的英雄主义梦想和她的美貌与地位。玛蒂尔德的社会地位、财富、在侯爵心中的地位以及她自身的才智将会保证于连有更大的成功。于连总在扮演“一个惯于引女人注目的男人的角色” (p81) (1) 但当实施他的计划时, 却常常被自己扮演的角色所欺骗, 而忘了自己的计划, 野心勃勃的征服者最终被女性细腻的爱情所征服。他深深地为德·莱纳夫人所吸引, 品尝着爱情所带来的痛苦与欢乐, 甚至想为爱情而放弃自己的野心。同样, 他也真诚地爱过玛蒂尔德, 并因她的骄傲与反复而痛苦万分。于连也曾觉得做个真诚的人是那么甜蜜愉快, 但若这时让野心勃勃的于连停下来, 是违背他的理智的, 于连缺乏的恰恰是敢于真诚。

在他身上, 信仰、荣誉、良知等与金钱地位的冲突也同样激烈。他是拿破仑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 他狂热地崇拜拿破仑, 他追求自由、平等和独立, 渴望个人幸福和个人意志的实现。他实际上是启蒙主义的信仰者, 政治上的雅各宾派。因此, 可以说于连是个有信仰的人。但他却在金钱的路上走了太远, 这源于社会的影响, 亦源于他的信仰与现实的强烈冲突。这不再是伏尔泰启蒙主义高涨的时代, 也不再是拿破仑英雄主义泛滥的时代, 在这个金钱的时代里, 整个社会都在为追求财富与地位而投机钻营、尔虞我诈。他的信仰因此显得格格不入, 他带着对社会的憎恨决心用“金钱时代”的手段实现自我价值, 获得荣誉和自由, 甚至把手段当作目的, 以至于几乎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和信仰。于是当他为父亲谋求维利埃彩票局局长的职位而损害了一个“高尚的人”的利益时, 他对自己说:“这没什么, 如果我想发迹, 还得干出许多不公正的事来, 而且还得会用动人的漂亮话遮盖起来。” (p261) (1) 于连肯定了许多被自己否定过的东西, 追求着自己所诅咒的对象, 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于连的矛盾正源于他的社会欲求与自我情感的矛盾, 源于他人标准和自我情感真实的矛盾。他踏上追逐金钱和地位的不归路, 根本上是源于他将他人 (社会) 的评价作为自己成功的标准, 要做“他人”眼中的英雄。他的虚伪, 他的心计, 他的警觉以及他的种种作战计划和防范措施, 都是为了得到社会所承认的“飞黄腾达”、“出人投地”。这一切都是要得到他人的承认, 社会的承认。正如于连所说的:效法一种“理想模式”, 根据时代的风尚行动, “公众的眼睛会刺激我的光荣感” (p466) (1) 。但是他内心的情感因素又会时不时地跳出来折磨他, 造成的内心的迟疑和行动的延宕。

2. 内心的回归

但于连毕竟是一颗好苗子, 他本性善良。文中多次提到他真诚地流泪:为爱情、为友谊、为穷人……“他的这种厌恶来自于卢梭的《忏悔录》” (p91) (1) , 卢梭和《忏悔录》所代表的是启蒙精神, 是为信仰战斗到底的决心, 是真挚、热烈的情感。这使他不能死心塌地在那条出卖良心的路上一走到底, 使他扮演的角色总是泄漏真情, 以至于“在到达这个可怕的词 (虚伪) 之前, 这个年轻的农民的心灵曾走过很长的一段路” (p21) (1) 。他常常会反思自己的行为, 批判社会的肮脏。他想要得到金钱, 却把荣誉看的高过金钱, 他拒绝了与爱丽莎有利的婚姻, 不肯走富凯为他提供的一条平稳发财的道路……他想得到社会成功, 但这首先是因为它能得到荣誉、平等、自由, 得到自尊心的满足, 其次才是金钱。于连口口声声“成功”、“发迹”、“飞黄腾达”之类, 时时处处羡慕有钱人的幸福, 但他更在意自己的感情。因此与其说于连是一个野心家, 不如说他是一个为追求自己的信仰、实现自身的价值而走上歧途的人。

死亡的临近给了他一次机会, 让他卸去一切伪装和面具, 他摆脱虚妄的“他人”标准而回归真实美好的自我, 并大声地喊出:“别人跟我有什么关系!” (p446) 。他为了自我的完整而不乞求宽恕, 不乞求赦免 (尽管那完全有可能) , 因而德·福利莱说于连的死无异于自杀。他变得比一生中任何时候都正直, 他责备自己对玛蒂尔德和德·莱纳夫人的忘恩负义。在生命的最后, 让他动心的是德·莱纳夫人那种单纯的、天真的、近乎羞怯的爱情, 而不再是玛蒂尔德式的爱情。因为他认识到玛蒂尔德生来就该与中世纪的英雄们为伍, 需要时时想到公众, 想到别人, 用她爱情的过度和行为的崇高让公众吃一惊。他不再眷恋社会成功、财富等这些从根本上违背他内心的身外之物, 只希望他爱的人能在他身边。让人眼花缭乱的社会成功只能让他悔恨, 正是那些虚妄的东西夺取了他真正的幸福。他清醒的认识到自己以前的生活本质上是活在他人眼中, 根据时代的风尚行动, 为了闪光的东西抛弃了质朴平常的东西。 (1) 于连终于从“他人 (社会) ”中走了出来, 走进自我, 回归真诚, 尽管回归的道路迂回曲折。

斯丹达尔是伟大的, 其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的作品反映了广泛的社会现实及其批判意义, 更在于作品反映了人心灵的真实, 揭示了某些永恒的东西, 表达出了人类对一种自由自在的、合目的、合规律的自由之美的追求, 表达了作家对现实的忧虑和对人的发展的思考与期望。于连由追求金钱、地位向追求美好自我和善良本性的回归, 由“他人 (社会) ”标准向“自我 (内心) ”标准的回归, 表达了作家对“他人”标准和“金钱”价值观的否定, 对“自我”、“情感”的肯定, 表明作者希望人们保持崇高的理想、美好的感情, 内心不要被金钱玷污;同时走出违心的“他人 (社会) ”标准, 使内心得到解放, 回归自我和内心自由。作者通过于连形象表现了人类永恒的难题, 传达了人类永恒的追求, 表达了作者对人类前途的思考, 所以于连形象不仅是一个时代的典型, 更具有永久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徐葆耕.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0.

[2]司汤达.论爱情[M], 刘阳等译,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2.

[3]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M], 张道真等译,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篇9:自我与他者

关键词:自我;他者;女性;启蒙;觉醒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01

“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即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这种关系在萧红的创作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就萧红而言,她在作品中所表现的“自我”,代表着她的生存意识、女性意识、启蒙意识和自我觉醒,而“他者”作为萧红理性思考的对象,则侧重于对自由、男性、民族国家和宗教蒙昧的审视。

一、个体自由与生存困惑

在《马伯乐》一书中,萧红以不同于他人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战争中的人事的独特观点:冲破封建专制的个体在拥有自由后,并没有自我觉醒、启蒙他人。相反,他们面临的是如何生活、如何待人、如何承担责任的更大的生存困惑。

知识分子马伯乐成为家庭的寄生虫,终究无法在家庭中找到自己的地位,因此对自由产生了幻想以致付出行动。为了个体的自由,马伯乐决定写文章卖钱。然而,他写小说,六七天写不出东西;去上海经营小书店,最后带去的钱花光了,书店却一本书没有卖出就倒闭了;在上海逃难的那段时间,他住在没有窗户的小黑屋里,整天除了衣食就没有其他的事做。

马伯乐这一角色烛照了萧红在逃离家庭后面临的生存困惑的心境,马伯乐所面临的困境,不单单是他一个人的,在经历各种坎坷的三四十年代,人们渴望自由,但却鲜有人在自由中获得真正的升华。

二、女性意识与男权世界

中国在漫长的时代演进中,男性主导女性的二元结构模式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这样的历史状态,也导致在中国的文学发展史上长期存在对女性的偏见与压制。作为弱势群体的一员,萧红从女性视角出发,对男性进行关照,将男性的自私、愚昧、冷酷还原到读者面前,导致男权偶像轰然坍塌。

伯乐逃难来到武汉,重逢幼时一起玩耍的王小姐。面对长大后亭亭玉立的王小姐,马伯乐心生爱慕。然而,对于这段爱情,他是胆小的,他感到结婚是一种罪恶。当王小姐告知有人向她求婚,并寻求马伯乐的建议的时候,马伯乐反而认为这位小姐的爱情有些轻浮,开始疏远她。疏远后又是一阵懊悔,但他总能自我慰藉的将这一切抛开,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中。

萧红在后期作品中坚持以女性写作者的身份对男权世界进行反观,女性在启蒙的初期,已经展露了更值得男性去学习和尊重的一面。

三、启蒙理性与救亡命题

自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知识分子不可避免的卷入“抗战文艺”的叙述话语之中,所以他们不得不将主体性的东西削弱,转而投入到新的意识形态。但是,萧红是独特的“这一个”,她用越轨的笔致越出民族国家话语,作出自我主体性的表达。

在《马伯乐》中,萧红不是在塑造英雄,不是用高亢的情绪歌颂民族国家,相反,它写的都是战争中的人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并对“民族国家”充满了嘲弄与不屑。马伯乐因为战争而四处逃难,在这一过程中,作者通过马伯乐的日常生活拆解了宏大叙述。马伯乐不关心战事如何,不问民族国家如何,而是将目光紧紧锁在自我的生活困境上。萧红用大量的笔墨写马伯乐逃难到上海的生活,他没有充满热情地加入到抗战的行列,而是在自己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忙忙碌碌。

马伯乐在战乱中仍旧保持着自我主体的生存意识,将民族国家作为一个他者。萧红在这里正是表述了自己的启蒙思想,她渴求的是自我个体的觉醒,而非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不安与恐惧。萧红试图在小说中疏远国家民族,凸显个体主体性的重要位置,以达到理性启蒙。

四、自我觉醒与宗教蒙昧

萧红强调对“自我”与“他者”的价值衡量与抉择。在这里,“自我”是被突出肯定的萧红的主体性,而“他者”是被批判的陷进西方基督教中的愚昧国民。中华民族积袭的封建专制传统在五四时期就已经遭到猛烈的责骂,到二十一世纪,封建专制更是遭到摒弃,基督教文化在中国传播开来,并且进入到作家的文学创作中。在这种背景下,萧红细腻地捕捉到国民自我觉醒后对基督教的蒙昧认知:西方启蒙的核心命题是摆脱宗教蒙昧,国人却为了功利的目的信仰基督教。

除了马伯乐,马家上上下下都是基督信徒。基督教讲究自由平等以及自我的救赎,然而马家自始至终展现的仍是不平等的主仆关系。马老爷以主的名义雇佣身体不佳的车夫,给的工钱比一般车夫少;马太太可以使着性子骂小丫鬟,因为丫鬟偷吃而打她。他们之间是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阶级关系,主人们每天念着《圣经》,却不记得要用爱来相处,他们的信仰,也不过是为自己的剥削压迫寻找借口,使之更合理。萧红以此来反思国民的封建愚昧,并批判新的宗教蒙昧,更是一种主体性的觉醒。

参考文献:

[1]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季红真.萧红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

[3]旷新年.民族国家想象与中国现代文学.文学评论.2003(1).

上一篇:南通财政信息公共网下一篇: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