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2024-06-06

我国城镇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通用8篇)

篇1:我国城镇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我国城镇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国,在历史上,最初的经济发展形式就是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可以说,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粮食生产更是民生之本。而随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业化和城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必要过程,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业用地与城镇规划用地、农业生产劳动力和工业生产劳动力之间的矛盾使我国的粮食安全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关键字:粮食安全;城镇化;工业化;耕地

一、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现状

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向全球敲响警钟,首次提出了“食物安全”问题。1983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委员会通过了“粮食安全”概念,并得到FAO、世界粮食理事会、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等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同和支持。

1所谓粮食安全,就是说粮食产量及生产现状能够持续的满足所有人的生存需求。对于我国来说,耕地仅占世界耕地10%的,人口却占世界的22%,如何利用这有限的耕地养活13亿之多的人口是粮食安全的重点。

目前我国粮食安全面对的威胁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首先是不断增长的人口所形成的对粮食的刚性需求,据估计,未来十年我国的人口仍以年均800到1000万的速度增长,2020年和2033年前后,我国口粮需求总量将分别达到5.84亿吨和6亿吨,既是粮食产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也难也满足更为迅速增长的粮食需求2;其次是我国加入WTO以来,国外的粮食生产大国如美国等,向国内输入粮食,对国内的粮食市场形成冲击,打击了粮食生产业的生产热情,使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减少;还有就是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对粮食生产造成的影响;最后,对粮食安全问题影响最为直接的则是城镇化的进程。

二、我国的城镇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城镇化,又称城市化,是指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活动中农业活动的比重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变动相适应,使得乡村人口与城镇人口的此消彼长,同时居民点的建设等物质表象和居民的生活方式向城镇型转化并稳定,这样的一个系统性过程被称为城镇化过程。一般城镇化水平的大小是以都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来评定,数值越高,城镇化水平越高。

显然,伴随着城镇化的进行发生的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的转移和耕地向城镇规划用地转化。城市新鲜的生活和先进的生活方式对于农村里年轻劳动力来说是巨大的诱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家乡,放弃传统的农业生产,而是来到城市打工,进入到工厂里进行工业生产;而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工厂和企业则正好有着对于劳动力的需求,这样一来,从事于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减少,质量也有所下降,从而影响了粮食产量;另一方面,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需要,越来越多的耕地被征用,用以建造工厂等工业用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且在地区分布上呈不规则分布,如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耕地比重下降很快,而这些城市也正是工业化发展迅速的城市,内蒙,新疆等偏远地区的耕地变化则很小,而这些地区多为自然气候条件差,农业生产能力落后,受自然因素气候因素影响大的地区,用以生产粮食的土地减少了,粮食产量自然就减少;并且,由于工业生产中形成污染,对耕地的破坏也不容小视,实证分析1981年,我国受工业“三废”污染的农田和牧区总面积达400万hm2,经济损失100多亿元。其中大气污染危害农田和草原牧区面积267万hm2(不含酸雨污染面积),造成粮食损失10亿kg

3由此可见,城镇化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影响巨大。

三、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

(一)有计划的使用土地,平衡工业用地与农业用地的比重

耕地是粮源之基,保证足够的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应该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政府要保障农业用地的比重,不可为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而大量占用耕地,要注意到城镇化是一个过程,要与工业化进程相适应,一味的追求城镇人口和土地比重,而在工业化方面未达到一致的水平,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反而影响了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要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加强对非建设占用耕地的管理,切实遏制耕地过快减少的势头。不断优化耕地利用结构,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布局,加大土地整理复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另一方面,要提高耕地的生产效率,控制和减少耕地污染,发展“可持续农业”和推广“生态农业”4。继续建设现代化商品粮基地,形成稳定的粮食生产基地。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高农业生产供水保证率;严格控制河流污染,引导农户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大力提高使用有机肥料、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减少对耕地和水资源的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保护和改善粮食产地环境。

(二)增强宏观调控,完善国家粮食储备制度

发挥粮食市场机制配置粮食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能够高效、灵活、低成本地保证粮食供应。要尽快建立以国家粮食批发市场为龙头,区域批发市场为骨干,众多的分布全国城乡的集贸市场为基础,粮食期货流通为先导的完整的粮食市场体系。

建立国家粮食储备制度,在注重粮食储备数量的同时,也要注重质量,真正发挥粮食储备的意义5,健全和完善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政府储备和企业商品最低库存以及家庭储粮相结合。中央战略专项储备主要用于确保全国性的粮食明显供不应求、重大自然灾害和

突发性事件的需要。地方储备主要用于解决区域性供求失衡、突发性事件的需要和居民口粮应急需求。同时,所有从事粮食收购、加工、销售的企业必须承担粮油最低库存义务,保证必要的合理库存。要优化储备布局和品种结构,尤其是主销区和西部缺粮地区和贫困地区及自然灾害多发区,更应加强和充实中央和地方及企业储备。此外,还应加强大中城市、灾害地区的成品粮油储备,做好粮油市场的应急供应保障,切实增强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

(三)加强对农业生产的补贴,以吸引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

为了使流失的劳动力回流到农业生产中去,必须加强对农业生产的补贴,缩小从事农业生产和从事工业生产所造成的收入差距。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农资专项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中央对粮油主产省县区的奖励政策,积极扶持种粮大户和专业户发展粮食生产。

同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对粮食生产的投入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稳步提高耕地基础能力和产出能力。同时,要加强农业气象监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投入,以减少自然灾害等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减小务农者的风险。

(四)加强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位产量。

科学技术是实现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和长期因素,因此要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还需从提高单位产量入手,要加大对科技研究的投入,致力于利用高科技进行粮食生产,改造传统农业模式,发展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建立和创新科技支撑体系,对于农产品的深加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科研攻关,实施新品种选育、粮食丰产等科技工程,启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提高生物育种的研发能力和扩繁能力。同时,要建立农业和粮食的良种体系、安全储备体系、精深加工开发转化体系、质量标准体系等是保障粮食增产、质量提升的重要措施。

(五)发展非粮资源,开辟补粮渠道。

非粮食品是对粮食食物的一种有效补充和供给,也是丰富人们生活,合理调节调剂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食物食品多样化的有效渠道。既减少节约了粮食,又丰富了人们健康生活。一是大力发展节粮型畜牧业。调整产品结构,逐步扩大优质高效饲料作物种植,发展节粮型草食畜禽。如发展人工草场、高产饲料草地草场、桔杆养畜、桔杆菌种植等扩大养殖业的饲料来源,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和使用率。二是积极发展水产养殖业。充分利用淡水资源,积极推广生态、健康水产养殖。发展稻田和庭院水产养殖,合理开发低洼盐碱地水产养殖,扩大淡水养殖面积。同时要加强水产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三是促进油料作物生产。在优先保证口粮作物生产的基础上,努力扩大大豆、油菜籽、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提高油料品种和品质。四是大力发展木本粮油产业。合理利用山区高寒地带土地资源,发展木本粮油产量,建设一批名、特、优、新木本粮油基地。如核桃、板栗、油橄榄、魔芋、水稻旱栽等粮油食品品种,增加木本粮油食物食品供给,开辟粮食品种供给渠道。

[1] 互动百科 [OL].http:///wiki/%E7%B2%AE%E9%A3%9F%E5%AE%89%E5%85%A8

[2] 樊增强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OL]

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11-11/29/c_122346959.htm

[3] 胡继连.工业污染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J].《生态经济》1998,(05)

[4] 燕晓飞.发展经济学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5

[5] 何启华.完善国家粮食储备制度的思考[J].《粮食问题研究》2004,(01)

篇2:我国城镇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发展和供需形势较好,为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粮食安全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在新时期既保证城镇化道路的稳步发展,又使粮食生产顺利进行,成为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课题。

一、推进城镇化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的影响

(一)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

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2013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农用地646亿公顷。其中,耕地1.35亿公顷(20.27亿亩),林地2.53亿公顷,牧草地2.20亿公顷。但人口基数大,人均耕地仅1.52亩,远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3.38亩,还有退耕还林、还草和休养生息的耕地,受不同程度污染不宜耕种的耕地,全国适宜稳定利用的耕地为18亿亩多,13亿人的饭碗就出自这些耕地。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镇建设用地不断扩大,大量耕地和基本农田被占用,耕地迅速减少。有关研究资料显示,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耕地相应减少650万亩左右。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也使环境问题也更加突出,直接影响耕地质量。我国近20010的耕地受工业“三废”污染和农药污染严重,这导致每年有数百万亩耕地减产甚至绝收。为了发展地方经济,一些地方政府在城镇扩大、新城建造中往往会占据大量优质土地以吸引投资者。虽然实施了“占一补一”和“先补后占”的占补平衡用地政策,通过垦荒、改造补充耕地,但大量优质耕地被地力条件不佳、灌排设施不完善的土地置换,熟地变生地,这种“占优补劣”的结果导致高质量农地数量持续减少。与此同时,农村中还存在大量耕地浪费现象。

(二)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素质降低

在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村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向非农产业及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结构不合理、素质下降,造成农业主体弱化及农村劳动力短缺,加大了农业新技术、新机械、新方法的推广难度,阻碍了农业生产现代化的推进。中央农广校的抽样调查表明,对种植业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良种、化肥、农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仅有1/3左右的留守农民能够“知道一些”。农业劳动力短缺致一些地方无人种粮,不会科学种粮,严重影响粮食生产的发展。

(三)工业用水急增,挤占农业用水

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7%,水资源和耕地的时空分布错位: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耕地仅占全国的35%,而水资源却高达81%。水资源紧缺是影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城镇化陕速发展和城镇数量的不断增加,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急剧增长,严重挤占农业用水。《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提出,到2030年城镇和农村配置水量的比例由现状的31:69调整到37:63。大量水资源“农转非”,造成农业灌溉用水不足,影响粮食产量。同时,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一些城镇因追求局部利益,对环保法规视而不见,许多企业大量污水经简单处理就地排放,或未经处理偷排,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减少了可用水资源。

(四)人口与粮食消耗增加

到2020年,按照全国人口年均增长率约0.5%的增速,总人口估计约为14亿人左右,城镇化率约为65%和城镇人口约9亿人计算,我国城乡居民直接消费的口粮和间接消费的饲料粮可能超过6亿吨,再加上种子用粮、工业用粮和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等不可避免的损耗,粮食消费和消耗总量可能接近8亿吨。

从人均粮食消耗看,目前,我国人均消费粮食为395公斤,到2020年按14.3亿人口、人均消费410-415公斤计算,总需求量将达到5850~5920亿公斤(包括直接食用、饲料、工业、种子用粮)。现在每年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达到5千万人,按每人每年需要300公斤粮食计算,一年则为150亿公斤,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使粮食生产者变成了消费者。随着饮食结构的调整,每人每年还需要多消耗40公斤粮食用于转化成肉、蛋、奶等高级食材。粮食刚性需求量不断增大,加上总人口的自然增长,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口粮消费总量在粮食总消费量中的比重仍会持续增加。

(五)粮食生产效益下降

近年来,由于化肥、农药、农用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人工成本上升,农民种粮成本大幅增加,收入呈逐年下降趋势。据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对该省40个县(市、区)120个乡镇600个农户的小麦生产成本调查,2013年,种植每亩小麦的生产成本为580.5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物资费用为246.2元,比上年增9.0%:生产服务支出148.3元,比上年增10.9%:人工成本186.0元,比上年增3.4%。生产成本各要素全面上涨,加速了小麦生产成本的提升,2013年生产成本增长幅度比2012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2013年河南省夏粮平均亩产为399.9公斤,依照2013年小麦最低平均收购价每公斤2.24元匡算,农民种植每亩小麦的总收人为895.8元,比上年增力口88.3元,增长10.9%,扣除580.5元的生产成本再加上46元种粮补贴后,种植每亩小麦的收益是361.3元。按照调查结果每户种植5.2亩小麦计算,2013年河南农民户均种植小麦的生产收益仅为1879元,而2012年全国农民工月均工资为2290元。种粮收入对农民收入的贡献极小,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

二、推进粮食安全的保障措施

(一)正确处理城镇化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确保耕地数量和质量

充分考虑国家耕地资源、淡水资源对城镇化的支撑能力,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基本前提,坚持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坚持严格的淡水管理和使用制度。建立“基本种粮保护区”制度,走节约耕地的发展道路。城镇化进程必须有序进行,对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应做好规划,减少盲目性,确保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发展应结合实际,以小城镇、中心镇为重点,坚持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坚持产城互动、相互促进。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坚持城镇建设、农业基本建设和农村生态建设相结合。

强化管控性保护,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将耕地保护绩效纳入地方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干部考核体系,城镇化要优先利用荒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确保耕地面积不低于18亿亩警戒线。建立国家层面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系统,形成相关评价标准,完善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相关制度,最终实现对耕地质量的全面监测。不仅要落实基本农田的位置和范围,还需建立“基本种粮保护区”制度,出台限制土地抛荒政策。通过立法明确耕地流转不得改变用途,不得危害粮食安全,加大对流转后土地利用方向的监督和管理,对改变耕地用途的要及时制止或收回承包地。建议国家按各地征收土地出让金总额的10%提取粮食生产土地补偿基金,通过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用于粮食主产区耕地改造和垦荒增补耕地。在严格落实耕地先补后占前提下严控污染,推广绿色农业,增加土地的有机质,减少化肥与农药的使用,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土壤肥力。

(二)加强农业劳动力培训

针对不同农民实行免费分类教育培训。一是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包括高产优质小麦、水稻、玉米新品种、高产高效种养技术、防灾减灾技术、节本增效技术、农机新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技术等,提高农民农业生产水平和产业发展能力。二是市场信息获取、营销方法培训。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手段和农业科技直通车、宣传栏等,对农民进行市场信息获取、营销方法培训,提升农民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自觉性、主动性。

(三)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节约粮食

1.保水节水。一是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城镇化模式。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控制污染工业生产。二是建立节水型农业生产体系。积极发展节水灌溉工程,推广节水技术,更新节水器具,改造和整治灌区及输水渠道,制定和完善科学的用水定额及指标评价体系:采用有效的科技和经济手段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三是提高全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形成保水、节水的良好风气。

2.节约用粮。把节约用粮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抓好,加强宣传教育,使城乡人民都节约用粮。杜绝粮食收割物流、储运中“跑冒滴漏”现象,引导农户科学保粮,从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制定代农储粮补贴政策,建立新的储粮机制,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要积极开展代农储粮业务,帮助农户将自储粮保管好、运作好,解决农户储粮的后顾之忧。从政策上鼓励节约用粮,提倡工业用粮节约代用,各部门都要进一步加强粮食管理,采取各种必要的手段,促进粮食科学、合理的使用。

(四)提高种粮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1.通过科学种田、科技创新来提高粮食的单产和品质。大力推广优质专用粮食品种,以国家良种补贴项目为契机,积极引导农户购买高产优质新品种。加快中低产田土地改造,扩大高产稳产田土面积,建立土壤培肥技术体系,促使耕地用养平衡和肥料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量和质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组织现场观摩等手段,宣传推介科学技术和科研成果,引导农民自觉应用先进科技。

2.促进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加快制定和修改相关的法规,明晰农地产权制度,稳定“农心”,加快耕地流转,便于规模经营。明确流转方式,制定操作细则。对转出土地的农户按租期长短实行阶梯补助,出租时间越长,则单位土地面积的补助越高。对种粮大户(承租户)提供低息贷款,按种植面积和出售粮食数量进行补贴。重视农地保护,农地农用,不准弃耕、劣耕及在耕地上建造房屋,确保耕地在流转过程中不改变用途。通过耕地流转,促进农村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提高粮食生产的集约化水平。

3.完善粮食价格机制。粮食价格机制应做到使粮价稳中有升,使农民的收益得到保障,确保农民通过种粮得到实惠。根据粮农劳动付出情况,健全我国粮食最低保护价政策体系,建立种粮收益与务工收益、种粮收益与经济作物收益、种粮收益与农资价格挂钩的联动机制,在充分考虑种粮综合成本和核定合理比较效益的前提下,逐步完善定价机制,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确保种粮农民合理的收益。

4.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要建立新型粮食直补基金。其资金来源:一是将现行的粮食直补资金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分离出来,提高直补资金份额,纳入新型粮食直补基金。二是整合国家用于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的资金来源,纳入新型粮食直补基金。三是吸纳销区商品粮调销补偿金。形成合力,并加大补贴总量,直接补偿给种粮农民。提高补贴标准,使得农民种粮的收益不低于从事经济作物种植所获得的收益,扶持粮食主产区粮食加工企业。优先考虑粮食主产区的有利条件和鼓励粮食主产区增收的需要,在政策上给予倾斜,薪上项目、新建粮食加工企业,原则上就近在粮食主产区设立。支持粮食主产区拉长粮食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加大农业增值收入。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一是向销区征收粮食调入补偿金或新辟一种税赋,统一从粮食调入省征收,根据粮食销区调入的粮食数量收取一定的补偿金。把商品粮调销补偿金作为专项转移支付基金与粮食直补基金合并,支持主产区。二是中央统筹产销两区“互帮结对”,实现互利共赢。粮食销区和主产区实行对口援建,帮助主产区进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低产田的改造、道路的修建、农民科技培训等,国家每年对援建进展情况监督、检查、评比。三是限制销区进口粮食数量,对进口农产品征收差价税,防止农产品过剩,财政支出激增。

篇3:我国城镇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所谓粮食安全, 顾名思义, 就是能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 这个概念至少应包括以下内涵: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都能获得足够的粮食。可见, 粮食既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 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一、全球化视角下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

在讨论国内粮食安全问题时, 必须高度重视当前影响国际粮食安全的因素。自2007年以来, 国际粮食价格大幅波动, 国际自然灾害多发频发, 粮食安全保障问题曾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在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 国际粮价仍在高位波动, 影响国际粮食安全的风险因素仍未消除。

1、国际粮食供给处于紧平衡。据FAO的数据显示, 全球粮食储备在2008年只有4.05亿吨, 降至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仅够全球人食用8至12周。据美国农业部的报告, 2009年世界谷物产量达到22.16亿吨, 而需求量则达到21.76亿吨, 供大于需只有4000万吨。

2、国际粮价仍在高位波动。因需求增加和大宗资源产品价格上升, 国际市场粮价最近几年持续攀升。虽然金融危机的爆发让粮食价格发生“夭折”, 但目前仍处于历史高位。联合国粮农组织2011年1月表示, 如果不对目前的食品价格上涨采取措施, 全球有可能再次出现如2008年物价飞涨而导致哄抢食物的骚乱行为。另据其2011年1月发布的月度报告显示, 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在2010年12月达到名义最高点, 已经连续6个月上涨至名义214点 (比11月上涨4.3%) 。该数据观测始于1990年, 其采纳食品样品包括肉类、谷物、油脂和糖。该组织分析人士认为, 世界食品价格会面临一个未曾经历的长期上涨趋势, 很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达到或超过历史高点。2011年1月, 金融服务公司“瑞士信贷”发表研究报告称, 到今年年中, 除日本之外的亚洲地区粮食价格涨幅将高达15%。据此, 亚洲各国政府已开始采取措施保障本国粮食供应, 以防患于未然。

3、饥饿人口有增无减。据联合国公布的最新数据, 2009年全球每天忍受饥饿的人数达到10.2亿人, 扭转了过去40年中饥饿人口持续减少的趋势, 而且这一数字预计今后将继续增加。

4、粮食需求有增无减。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依照全球150个国家的人口指数预测, 预计到2025年将增至91亿, 粮食需求随之将增加50%。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 收入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会进一步加剧粮食供给压力。

5、农业补贴。以美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每年为本国农民提供高达3000亿美元的补贴, 扭曲了农产品贸易条件, 直接伤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

6、生物能源发展。为减轻石油等能源价格上涨对本国经济造成的压力, 不少国家走上了替代性生物清洁能源的道路。生物能源的发展在一些地区和国家造成工业用粮增加, 推高了粮食价格。

7、偶然性因素。除了上述人口、气候等常态因素直接作用于粮食生产外, 偶然性因素也会对粮食安全形成冲击。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 对世界粮食生产的投入、市场交易乃至未来走向都已经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而且这种影响有可能具有长期性和深入性, 主要表现在:一是流动性紧缩抑制粮食生产的资金需求。各国应对金融危机, 挽救经济的同时会减弱对弱势产业如农业的投入和关注。二是粮食价格的波动会抑制生产者的积极性, 在全球主要粮食生产国家, 因为价格的波动, 粮食生产者面临的风险不确定, 其生产积极性得不到保护, 因而降低了投资的意愿, 影响了农业的长期发展。三是贸易限制。为了保证本国的粮食供应, 从2008年以来, 阿根廷、乌克兰、印度等国政府先后推出限制粮食出口的措施。2010年, 俄罗斯、乌克兰因不利气候影响, 粮食减产, 先后宣布停止粮食出口。四是投机资本进入粮食市场, 放大了市场的供需矛盾。另外, 金融危机影响和削弱了监管机构和监管法规, 造成监管缺失或漏洞, 使投机资本有机可乘。在中国, 2010年以来中国农产品市场经历的“蒜你狠”、“逗你玩”、“姜你军”等行情大起大落中都不乏资本投资的推手。

综合以上因素, 在国际粮食需求持续增长, 价格波动, 供给整体趋紧的情况下, 我国利用国际市场调剂国内粮食短缺的空间受限, 特别是在中国耕地仅占世界可耕地面积10%、人口却占世界22%的情况下, 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虽然我国政府在2001年发表的《中国粮食问题》白皮书中明确表示, 中国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粮食基本自给, 但是, 目前国内粮食生产仍然面临以下几个挑战:一是气候变化增加了粮食生产的不确定性。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灾害性极端天气增多, 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 构成了粮食安全的最大挑战。怎样确保粮食安全, 这成为人类面临的一大问题。粮食生产与气候有着高度的因果联系, 特别是在目前生态环境遭遇一定程度的伤害、极端天气反复发作的条件下, 气候变异已经成为直接影响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对此, 联合国粮农组织研究报告指出, 今后20至50年间的农业生产将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冲击, 并进而严重影响全球长期的粮食安全。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研究报告也显示, 近5年来, 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高达1000亿斤左右, 为粮食总产量的10%。2009年和2010年频现的旱灾、洪涝及其他极端天气都对粮食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二是粮食供需区域性和结构性矛盾突出。我国粮食生产重心北移, 南方销区粮食产需缺口扩大, 资源条件较差的西部及西南部分地区也存在缺口。国际市场粮食供求偏紧, 弥补国内个别品种不足难度加大。随着国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 对食品消费品供应质量提出了相应的升级需要。十一五末期, 中国粮食生产年超过10000亿斤。据国家发改委测算, 综合考虑人口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发展等因素, 预测2020年, 我国粮食需求总量将达11450亿斤。按照粮食自给率95%以上测算, 到2020年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需要达到10800亿斤以上。

二、全球化视角下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化解对策

面对上述种种挑战, 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必须寻找积极的应对之策。粮食是人们安身立命之本, 粮食安全是一个涉及生产、消费、流通和贸易的复杂系统。粮食安全问题, 实质上是一个供给问题。实现国家的粮食安全, 首先还是要保证有足够的粮食产量。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建立稳定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 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 这既是政府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基本方针, 也是实现粮食安全的总体目标。

1、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从根本上扭转我国耕地减少的趋势。据国土资源部调查显示, 1997—2009年, 我国耕地减少和补充增减相抵, 净减1.23亿亩。未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耕地保护会面临更严峻的压力, 为了保证耕地不萎缩, 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2、增加农田水利设施投资, 增强农业抗风险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据水利部的报告称, 我国每年农业缺水仍达300亿立方米以上;大部分农田水利工程运行时间长、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目前, 有434个大型灌区骨干工程的完好率不足50%, 高标准的旱涝保收田比重偏低。十二五期间, 政府需要加大水利投资,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为粮食增产提供保障。

3、提高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和农民种粮积极性。农民种粮的比较效益长期偏低。一些传统的粮食主产县、区普遍反映, 政府抓粮食, GDP上不去;农民种粮食, 收益上不去。因而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和农民种粮积极性。如何能够提高粮食的价格, 增加种粮农民的比较效益应当成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农业工作中心。同时, 还要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对农业的转移支付力度, 使粮食主产省通过粮食生产和贸易能够获得较多财政收益, 也能够大大缓解其财政负担。但目前政策措施还不足以充分调动这两个积极性, 还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更深层次、更长远的保障措施。

4、积极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资本的进入对我国农业领域带来的风险。外资粮商加速渗透增加了市场调控难度。在中国的外资粮企主要有“四大粮商”之称的嘉吉、ADM、邦吉和路易达孚, 它们垄断了世界粮油市场80%的交易量。2004年它们进入中国市场后, 控制了66%的大型油脂企业和全国85%的产能。外资粮商已经或正在全面进入我国大豆、玉米、小麦、稻米等主要粮食品种的收购、加工和终端销售领域。这些企业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 有利于促进行业竞争、提高加工水平和技术进步, 但也给市场调控、保障供应、稳定价格及维护产业安全等方面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并由此导致了加工企业经营困难、粮价动荡及政府调控粮食市场能力减弱等一系列问题, 也影响了我国粮食安全。

篇4:我国城镇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一、极端天气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一)高温天气覆盖面广、持续时间长

研究表明,高温危害将是我国粮食生产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气象灾害。

高温缩短粮食作物生长期,使光合作用时间减少、灌浆不充分,影响作物花粉受精,从而导致严重减产。从总体上看,当全国平均温度升高2.5℃~3℃之后,水稻、小麦和玉米作为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将持续下滑。另外,由于持续高温,昆虫繁衍的代数大大增加,致使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加剧,病虫害的发生范围扩大,向高纬度地区延伸,使原来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

(二)淡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加剧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呈现出区域性地多水少、地少水多的特点。长江流域以北地区耕地虽占全国的65%,水资源却仅为全国的19%;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耕地仅占全国的35%,而水资源占有量却高达81%。持续的不断增加的干旱加上农业基础设施滞后和老化,农业可利用淡水资源将会不断减少,制约了粮食生产。而干旱、洪涝、暴雨和特大暴雨等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更加剧了这种时空的不均衡性,威胁粮食安全。

(三)土地生产能力下降

在全球气候大背景下,气候变暖和气温的升高可能引发海平面上升,导致沿海平原地区土壤涝滞、盐碱化加剧,从而严重降低农作物生产力。在我国,高强度暴雨和冰雹等短时性强对流极端天气带来的是地表土壤的冲刷侵蚀,水土的流失破坏地面完整,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氮的流失,降低了土壤肥力,造成土地硬石化、沙化,严重时引起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更严重的地质灾害,影响农业生产。

二、应对极端天气,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

(一)发展农业科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生物技术,调整农业结构和种植制度,选育适应气候变化的新品种,加强土壤和水资源管理,通过有效利用水资源、控制水土流失等一系列措施,发展节水农业和多样化的农业系统。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太平洋地区的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中针对太平洋地区粮食安全的状况指出,多样化的农业系统在面临气候变化时更具安全保证,也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

(二)加强极端天气的预测预防,完善灾害监测预警机制

提高天气预报特别是中长期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增强监测、预测、应对和防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能力,加强干旱、洪涝和低温等重大极端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和服务能力,建立和完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强的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建立和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全面提高事故灾难的防范和处置能力。同时加强极端天气的预报宣传力度,提高全民防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做好粮食生产的自救准备工作,做到面对极端天气“防灾有所准备,减灾有所应对”,把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减到最小。

(三)及时做好灾后恢复生产工作

首先,要抓好灾后农作物补种扩种,涉农相关部门技术人员应深入一线,指导农户抢收、抢种、改种、扩种、补种、扶苗、投肥、施药。其次,要加大受灾农业基础设施恢复力度。再次,要有效发挥农业保险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重大自然灾害中对农业生产的减灾作用。最后,还要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增强集体抗御、分散和转移自然风险的能力,探索建立农业巨灾保险的途径。

(四)增强防范意识,做好粮食储备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不确定的,而且它的频发会导致农业气象灾害的极端发生、农作物病虫害的极端发生。要增强对异常极端天气的防范意识,充分认识异常气候的存在及未来的“重演性”。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新媒体宣传节约粮食,提高民众的防范意识。此外,要适时加大粮食储备,以防万一。

(五)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开展可持续农业的备灾与管理、干旱指标与监测、国家干旱政策与策略、极端温度、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国际合作,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同时,积极借鉴国外在灾害预警、防灾减灾方面的优秀经验和先进技术,同时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应对极端天气,保障粮食安全”的道路。只有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才能改善全球气候的大环境,变非可持续发展模式为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减小极端天气发生的范围和频率,从根本上减轻极端天气对粮食安全带来的影响。

(基金来源:河南师范大学2008年大学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课题名称: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

篇5:我国城镇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爆发出危害食品安全的案件。从2003年的,“金华火腿敌敌畏”事件,到2005年的“苏丹红”事件,从2008年的毒奶粉事件,再到2011年的“瘦肉精”事件,可谓层出不穷。而这些事件爆发的频率之高,范围之广,更是令人咋舌不已,在国内及国际方面都引起很大反响。本文重点阐述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对我国国际贸易造成的影响,最后总结出解决此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非关税壁垒 影响

一、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对我国国际贸易造成的主要影响

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一个国家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不仅是这个国家的问题,通过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该国的问题食品往往会流到其他国家,正是由于这一点,食品安全与国际贸易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食品安全问题引发出非关税壁垒的威胁 非关税壁垒,指一国政府采取除关税以外的各种办法,来对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进行调节、管理和控制的一切政策与手段的总和。其目的就是试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产业的发展。

非关税措施比关税措施更灵活,也更有针对性。非关税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不同于关税要通过立法程序制定与调整,它通常采用行政程序,制定速度快,能迅速针对某国和某种商品采取或更换相应的限制进口措施。

而且,非关税措施的保护作用比关税更强,也更有隐蔽性和歧视性。关税措施的保护作用具有间接性,而一些非关税措施能快速和直接地达到关税措施难以达到的目的,如进口配额限制。另外,一些非关税措施则往往透明度差,有较强的针对性,容易对别的国家实施差别待遇。

关于食品安全问题,常被引发的非关税壁垒主要是绿色贸易壁垒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口国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限制进口的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以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法规、协议、标准和认证体系等形式出现,涉及的内容广泛,含盖科学技术、卫生、检疫、安全、环保、产品质量和认证等诸多技术性指标体系,运用于国际贸易当中,呈现出灵活多变、名目繁多的规定。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案件屡屡出现,各国便抓住这个机会,一次次地用苛刻的贸易壁垒条件限制我国食品的出口。中国作为WTO的新成员和农产品出口大国,一些国家以提高检疫标准、增加监测项目为手段,限制中国产品出口,保护本国产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2004年,就有近九成食品出口企业受制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其中,食品安全卫生是最为重要的原因; 2006~2008年,日本扣留中国食品共计1121批次,“成分规格不合格”、“违反《食品卫生法》第11.3条关于农药残留的规定”以及“检出非指定添加物”是最主要的违反内容,该3项内容所检出的被扣留食品分别占当年中国被日本扣留食品总量的54.1%、14.8%和8%;2008年,美国FDA拒绝进口中国的食品、饮料及农产品共计696批次,占美国FDA拒绝进口中国产品总数的40.6%。

(二)中国食品行业投资受制于食品安全问题

2011年上半年,中国食品饮料行业的投资事件锐减,主要是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资本对市场的信心与判断。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看,中国食品安全的不可控因素较强。一方面,对于食品行业,主要面临食品安全频发的风险。这种风险极易造成人们信心丧失,进而产生行业的诚信危机。大量的食品类负面新闻可以摧毁一个企业,甚至是一个行业,对于投资人而言,食品安全不可控性太大。

如三鹿奶粉事件: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其控股方是是持股56%的石家庄三鹿有限公司,合资方为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持股43%。三鹿集团的前身是1956年2月16日成立的“幸福乳业生产合作社”,一度成为中国最大奶粉制造商之一,其奶粉产销量连续15年全中国第一。2008年8月其产品爆发三聚氰胺污染事件,企业声誉急剧下降。2008年12月24日,三鹿集团被法庭颁令破产。2009年02月12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宣布三鹿集团破产。

另一方面,存在行业标准不确定性风险。目前,中国食品行业标准与国际同类食品行业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标准实施后,制定标准的部门应当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适时进行复审。标准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遗憾的是,有些标准长期‘原地踏步’,甚至二三十年不变。这不但给了一些造假企业钻孔子提供了可能,也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甚至国家形象。”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如是说。国家权威部门也坦陈,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不少食品、食品添加剂的产品标准或者检测标准,但是对于一些比较敏感、关注度高的标准制定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监管工作的需要。目前,中国国内有27279项标准,其中有10536项是遵照国际标准组织的标准,或是其他国际标准组织的标准而设立的,这一比例仅达到38.63%。我国标准比国际滞后的“差距”可见一斑。

二、消除食品安全问题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对策

(一)从自身抓起,切实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

我国是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且人口数量庞大,社会结构复杂,贫富差距较大,这一系列现状决定了食品安全事件的起因是多方面的。如食品安全相关监管部门制度不完善,工作存在漏洞、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在制定方面存在问题、某些企业及个人对法律法规的漠视及道德感的缺失等。

要想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首先,政府要完善并强化食品危机管理机制,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其次,加大资金投入,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水平。最后,企业要树立正确的经营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要不断提高产量,依靠自己产品长期形成的品牌,取得群众的信赖。

(二)检测标准要逐步与国际接轨,积极推进标准化认证工作 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接轨情况较差,这也是影响我国食品出口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行中国食品安全标准10年以上标龄的占1/4,个别甚至已超20年未修订。历史沉疴、行业利益、交叉繁琐的行政程序造成了中国食品安全标准的落后。

目前,食品国际标准和分析方法主要由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法典委员会(简称CAC)、国际卫生组织等发布。其中,CAC成立于1961年,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组建的政府间组织。截至2009年,CAC已制定了8000多个国际食品标准、3274个农药残留限量、1005个食品添加剂的安全评估。但这一国际标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国内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相差巨大,直接造成了我国食品连续出口受阻,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塑造良好的食品安全形象

由于食品安全案件的不断被曝光,国人已从“吃得饱”逐步转为追求“吃得安全”。频发的事件,不仅让中国人“谈吃色变”,也使外国消费者对中国食品的印象大打折扣,进而引发各种非关税贸易壁垒。比如,从2000年7月开始,欧盟就执行新的茶叶进口标准。新标准扩大了检测范围,将农药残留量从原来的10种扩大到56种,另外也提高了限量标准,部分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指标数降低到原来的1/100到1/200。我国食品行业为了塑造食品安全形象,首先要树立优秀的质量信誉;其次是严厉打击不合格产品,断绝其在市场上的流通;三是注重品牌效力,着力打造出在国际市场上知名的品牌。

作者姓名:白墨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国际贸易学专业

篇6:我国城镇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杨中柱

2012-10-09 10:50:22来源:国研网2012年9月24日

提要: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随着国内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和人均收入的增长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的粮食需求增加及土地、劳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转移,使我国粮食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应对挑战,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一是发展低碳农业;二是稳定耕地和粮播面积与质量;三是提高种粮比较效益;四是优化粮食产业结构与区域布局;五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六是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关键词: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

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到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7121万吨,比2010年增产2473万吨,增长4.5%。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达到了2020年粮食产能规划水平。与以往的恢复性大幅度增产不同,2011年的粮食大幅度增产是在2010年粮食产量较大幅度恢复性增产、产量基数很高的基础上实现的,来之不易。再次实现了粮食供求平衡,与全球粮食危机和国际粮食市场吃紧的状态相比,我国显得从容。然而,从发展的角度看,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粮食需求达到64000万吨,随着国内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和人均收入的增长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的粮食需求增加及土地、劳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转移,使我国粮食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从世界角度看,2011年10月16日是第31个“世界粮食

日”,主题是“粮食价格——走出危机,实现稳定”。201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信息是全球饥饿人口有9.25亿,平均7个人当中就有一个吃不饱肚子。我国有666个县(区)人均耕地面积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的警戒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世界性的粮食危机和饥饿必将影响和波及我国的粮食安全。据此,笔者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发表一孔之见,以期抛砖引玉。

一、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严峻问题

1、人口增长、城镇化、工业化将推动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趋势。工业化、城镇化占地不可避免,这意味着今后耕地减少的压力越来越大。2011年中国耕地面积为1.33亿公顷,如果按照全国13亿人计算,人均耕地面积是0.1023公顷,考虑到可供使用的极为有限的后备耕地资源,以及退耕还林种草、退耕还湖的生态建设,工业化、城镇扩展、房地产开发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挤占耕地等因素,我国耕地总量下降趋势仍难遏止。我国人口峰值的逼近,人均占有量下降局面更难逆转。而人口增长,生活水平提高对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需求仍将与日俱增。对此,确保粮食面积和产量的安全线,势在必行而又任重道远。

2、种粮比较效益低。种粮成本上升,一是农资价格上涨,成本加大。虽然现在种粮不但不交税还有补贴,粮价又较早些年大有提高,但农民并没有从中得到多大实惠,农民说粮食涨价涨“零头”,生资涨价涨“块头”,一只手得补贴,另一只手又把补贴送给了农资经营者。二是种田人工费用上升,上世纪90年代初期种田人工费用只有15-20元天,中期至末期涨到25-35元天,本世纪初期升到40元天,现在则达100元天。粮食涨价的90%被生资、人工的涨价抵消了。工价上涨还使种粮愈加不如外出打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期,外出打一天工的收入比在家种一天水稻的收入高20-30%,而现在要高1~3倍。有比较就有选择。现在的粮价只是让种粮农民略有盈利,但也不足以吸引农民在家安心种粮。农村种粮的劳动力也不断减少和老化,有知识、有资本、有姿色的农民都不种粮、进城了。相对各地方政府而言,种粮赚钱?还是“种工厂”赚钱?答案不言而喻。

3、粮食供求缺口扩大。粮食产需缺口扩大已成为我国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而国际市场粮食供求总体偏紧,将导致粮食供需总量平衡和市场调控的难度加大。目前,粮食供需区域性和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粮食生产重心北移,南方销区粮食产需缺口扩大,资源条件较差的西部及西南部分地区也存在缺口。粮食主要品种中,稻米在居衡,但优质品种不足,存在一定缺口;随着饲养业发展,玉米消费较快增长,产需关系趋紧;大豆、食用植物油国内生产潜力有限,目前食用油自给率仅为40%左右,稳定和提高自己水平难度很大。同时,目前民间储粮进一步下降,地方政府储备任重道远。从国际市场看,粮食供求总体也是偏紧的,我国利用国际市场来弥补国内个别品种供给不足的难度加大。这些因素,都将加大粮食供需总量平衡和市场调控的难度。

4、粮食生产规模小。尽管粮食生产是一个很大的产业,但都是一家一户的种植,具体到第一个生产者,其生产规模都是很小的,不利于产生规模效益,不利于大型机械的推广使用,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不利于进行统一的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统防统治,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即使户户种的都是优质稻,但由于品种不一,不仅科技服务和管理难以统一,而且收购难以做到一仓一品,加工时混在一起,优质稻也就难成优质米;另一方面,农民粮食专业合作社发展滞后,粮食生产组织化程度低,订单履约率低。特别是缺少能人、技术、资金等要素,桥梁和纽带作用不明显,对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特别是粮农法制意识较淡薄,订单履约率低,导致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推广良种风险

加大,积极性受挫。

5、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相比,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低,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强度明显不够,建设进度明显滞后,保障水平明显偏低,难以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全国有54%的耕地缺少灌溉条件。现在的水利工程都是在吃老本,目前我国现有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大多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期修建的,很多设施工程老化,灌不进、排不出的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设施末级渠系工程配套不完善,损毁、渗漏严重,灌溉面积萎缩,抗灾能力差,用水浪费严重,严重制约了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现在突发性极端天气增多,病虫害多发、频发、重发,旱涝灾害特别是干旱缺水状况呈加重趋势,对稳定粮食生产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另一方面,基础设施投入资金有限,造成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大幅减少。

6、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强。一是农业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薄弱,整合能力差。主要表现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供给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实生产的需要,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难以转化为生产力,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不足40%,科技成果的应用性较差也造成了转化难度的提高。二是农业科学创新的受体存在素质低、观念落后的问题。我国4亿多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50%以上,特别是近年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了第二,第三产业或外出打工,实际上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素质更低。农民的文化素质低决定了科学应用水平低,难以很好地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沿用传统办法种田,对新的优良粮种和农药、肥料的性能弄不懂,即使将新型的技术送到户,也往往不能灵活运用,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三是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环节存在力量薄弱、队伍不稳的问题。如湖南省农业推广技术部门仅有专业技术干部3.5万人。全省

有333.3万公顷耕地,如此量大面广的农技服务工作靠这支队伍显然是不够的。

二、确保粮食安全推动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发展低碳农业。一是加快农村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要提升粮食核心产区的低碳农业基础建设。加大整合力度,重点建设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区、生态畜牧业、粮食(叶菜)功能区等项目,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打好基础。要加强培育适应低碳环境的优良品种。要大力推动农作制度创新,推广一批稳粮高效、水旱轮作等发展模式。要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减轻农业发展中的碳含量。二是注重资源节约。“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要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节投农业,其实质是有害投入品减量。实施有效替代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的使用,这是工业革命成果在农业上的应用,对农业的增产作用显著。为此,要在以往成功研发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的减量与替代的配套技术,如用农家肥替代化肥,用生物农药、生物治虫替代化学农药,用可降解农膜替代不可降解农膜。要集成推广测土配方与精准施肥技术,集成推广生物农药与综合防治技术,使之用得少、用得好,少残留、少污染,真正实现肥药的合理利用,以求达到丰产治污双赢的目的。发展节地农业,其核心是实施优化与合理的立体种养,构建循环利用体系。立体种植旨在充分利用土地、阳光、空气、水,可以拓展生物生长空间,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产出效益。三是实施清洁工程。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推广节肥节药技术,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进一步调整优化用肥结构使粮食的安全性能大幅度提高,以求实现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综合目标。

2、稳定耕地和粮播面积与质量。耕地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易于流失的稀缺资源,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基础作用,对农民生计具有保障作用,对农村社

会具有稳定作用。确保粮食安全,必须坚持耕地数量监管与质量改善,不仅要严格保护耕地资源,而且要通过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因此,要采取措施加快土地流转,扩大种粮面积。一是在户籍制度上要有新的突破,对不依赖耕地谋生,在城市有固定职业或者稳定收入的农民,国家要实行“农转非”政策,收回其承包地;二是要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管理耕地的积极性,以村为单位,对土地严格管理,将土地承包给愿意种地的农民,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和条件,以市场为导向,采取转包、转让、租赁、股份合作、互换等方式进行流转,并允许跨行政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流转;三是积极培植种粮大户和能手,使耕地向种田能手适当集中,要结合标准化农田改造,在改造田重新分配时,开展调查研究,探索机制,方便种粮大户承包,使大户承包的土地连成一片,利于机械化操作,实现集约化规模经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对靠近城镇、工厂因工业污染而已抛荒的耕地,或因开发对原水利设施已经破坏,确实无法恢复的,要采取改土措施,实施水改旱,改种玉米、红薯、高粱等其他粮食作物,有效防止耕地抛荒和双季稻面积减少,确保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四是基本农田不得纳入退耕还林范围。城市建设用地尽可能多占用未利用地和荒地,对长期占而未用的农田,要退田还农,恢复粮食生产。五是加强对土地变化的监测,及时有力地对一切不利于耕地保护及使用的情况进行处理和纠正,国家要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法律措施与经济措施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用地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违法侵占行为,切实把耕地的保护及合理利用落到实处,加快农用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确定科学合理的征地补偿办法,强化对征用耕地的经济制约,遏制地方政府对征占土地的内在冲动。

篇7:我国城镇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摘 要:分析了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发展的不利影响,论述了我国目前出口产品生产和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须深刻认识我国出口产品不能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顺应绿色潮流, 增强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能力。关键词: 对外贸易;绿色贸易壁垒;世界贸易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环境状态也在不断恶化,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随之增强。同时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贸易自由化在全球范围的扩展,关税壁垒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作为贸易保护手段的作用逐步淡化,但是保护贸易政策并没有因此退出历史舞台。发达国家正是基于人们对环保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和隐形贸易保护政策的需要的基础上,把环境和贸易结合起来,在国际贸易中构筑起绿色贸易壁垒, 限制或禁止别国商品的进口,以期达到其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绿色贸易壁垒这种全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已经被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采用以保护本国的产品、市场和环境。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环保水平存在差距,导致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本文拟从理论上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存在的原因, 并为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绿色壁垒给我国外贸带来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在 2004 年成为世界第三货物贸易大国, 但在发达国家构筑的绿色壁垒面前, 已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据报道, 从1997 年至今, 我国每年受绿色贸易壁垒影响造成的贸易损失高达几十亿美元。由于 WTO对绿色壁垒达成了某种程度的认同, 加之环保已成为全球的主题之一, 今后各国在贸易保护中将更多地运用绿色壁垒, 这必将给我国的贸易带来更严重的影响。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我国的出口贸易额

目前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有美国、日本、韩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大多数是世界贸易组织“ 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成员”,也是绿色贸易保护主义最盛行的地方。由于我国在生产和消费上长期忽视环保问题, 出口产品很难达到国际环保标准和发达国际制定的环境标准, 这些发达国家可以凭借自身经济和技术在环保方面的优势, 针对和我国情况一样的发展中国家制定苛刻的环境标准, 并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将贸易与环保紧密挂钩,这就势必降低我国的出口贸易额, 严重影响我国企业的出口创汇。2.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企业为了获得国外绿色标志或相关的认证, 要支付大量的检验、测试、评估、购买仪器设备等费用,还要支付不菲的认证申请费和标志使用年费等直接费用。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产品还征收绿色关税。此外,跨越绿色贸易壁垒必然会增加产品从生产到销售、使用乃至报废等多个环节的费用。为了跨越绿色壁垒,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将增加;成本增加则将引起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则必然会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将制约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3.影响我国的对外贸易关系

近年来, 一些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经常采取单方面的贸易措施,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 由此引发了多起贸易争端。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逐渐加强,像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 其成员基本上都是发达国家,他们的环保水平和环境标准已趋于协调一致、相互承认。因此,这些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为了推动区域内自由贸易的发展,将来自区域外的产品以达不到区域内环境标准为由排斥在巨大的区域经济组织之外。而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都来自于这些区域经济组织, 因此难免与这些区域经济组织因环境标准问题发生贸易摩擦, 从而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关系。4.加剧污染产品和污染产业向我国移动

由于我国存在环境保护标准低、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不健全、环境保护市场准入门槛低等问题,在发达国家纷纷提高环境标准推行绿色贸易壁垒的情况下,必然会造成低环保标准的产品大量涌入我国市场。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引进大量的外资, 发达国家也可能借机通过跨国公司向我国转移能耗大、污染严重的产业。这不但会损害我国消费者的利益, 也将给我国的环境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害。长此下去,对外贸易将形成恶性循环。

二、正确认识绿色壁垒制约外贸发展的原因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受绿色贸易壁垒限制,不能出口的产品种类增多、数量增加。这样的现状并非仅因我国“入世”所造成,而是诸多因素结合的后果。1.环保意识淡薄, 缺乏绿色经济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环保意识虽有所提高,但整体而言,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停留在以消耗自然资源、牺牲环境质量的模式上。中国国内每年产生的600 万吨塑料垃圾却基本上都没有进行回收, 随便丢弃在荒郊野外。因此, 我国的环境标准大大低于发达国家, 甚至成为一些发达国家转移“洋垃圾”的对象国, 国内一些不法商贩把“洋垃圾”偷运进来,从中渔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进口的“洋垃圾”从1990年的99万吨,增加到2000 年的 1 750 万吨,2003 年中国塑料垃圾、废铁、废纸的进口量分别是1990年的 125 倍、50 倍和21倍。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表明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受的破坏越来越严重,而国民的环保意识亟待提高。

2.环保法规不完善, 执法力度不强

目前我国在产品进口、引进外资等环节中的环境保护条款还不完善,对进口产品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环境保护要求不严,对外国产品和污染密集型企业的进入管制较为宽松。某些发达国家还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将诸多能耗型、污染源产业不断转移至我国。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构建了环境保护法的体系,但因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作梗, 现行的经济发展政策、会计法规未将环境资源纳入核算范围。在利益驱动下,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行我素的局面并未根本改观, 保护环境与恶化环境的现象并存, 始终未能根除执法不严的现象。3.企业认证意识淡薄, 认证能力低下

IS014000 环境管理体系已成为世界各国企业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跳板。但遗憾的是, 虽然我国政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但企业对此却不够积极主动。ISO14000 系列中有关环境管理体系及其审核的5个标准, 自1996年10月颁布到1997年底一年间, 欧洲就有 1207 家企业通过认证, 而我国截止到目前为止, 获得该认证的企业仅1000余家, 且其中大部分是三资企业。国内通过认证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家电行业, 更多的企业仍在 IS014000 认证之外徘徊。一些企业担心认证会增加成本, 降低价格竞争能力, 认证不积极, 存在侥幸心理。如在绿色标志认证方面,我国外贸企业要获取国外认可的绿色标志的费用使一些企业望而生畏。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国际上的绿色标准越来越多, 长此以往, 不愿意取得绿色标准认证的企业就只有放弃国外市场。4.我国环境保护标准过低

环境标准是有关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我国的环境标准与国际标准相比, 要求较低, 缺乏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实力。在我国已有的 19278 项国家标准中,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不足 50%, 高新技术标准严重缺乏。此外, 国外标准在产品研发阶段就已开始制定, 而我国的标准制定却相对落后, 周期也较长。由于我国的食品标准落后于国际标准, 造成国内的合格产品在出口时因抗生素、农药残留超标而被进口国退回或销毁的事件时有发生。

5.出口产品生产分散, 难以实施统一标准

我国出口产品市场整体而言, 存在着组织化程度低、过分分散、标准化生产差、信息反应迟钝、规模小和应对能力弱的特点。如在全国 1 600 万亩茶园中, 有70%是分散农户经营的, 难以实施统一的茶叶生产标准。水产养殖业生产也过于分散, 使得质量控制、标准的实施难以落实。

三、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我们应该在掌握绿色壁垒实质的基础上, 以积极的态度研究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主动采取突破绿色壁垒的有效对策。1.顺应绿色潮流, 提高环保意识

虽然绿色壁垒仅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 没有或很少考虑对贸易的影响, 没有很好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关系,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绿色壁垒从总体上来说是合理的, 它符合国际环境保护潮流。我国企业要冲破绿色壁垒, 首先必须顺应这股绿

色潮流。必须充分认识到, 低环境标准国家的资源会加速退化, 环境污染加剧, 并最终导致竞争力的进一步下降。而高环境标准国家将会从善待环境的技术和产品中获利, 从而在环境保护产业领域占据优势地位, 在国际贸易中更具竞争力。因此, 我们应该全面客观地认识绿色贸易的性质,既要认识绿色贸易规范条件的积极意义, 又要分清某些国家寄寓于其中的绿色贸易壁垒, 在保护自身正当权益的同时, 使我国的发展顺应历史潮流。这就需要全民行动起来,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工作, 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从生产、消费到处理每一个环节都注重环保。2.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环保产业的发展, 必然会提高企业防治污染的能力, 为其产品冲破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提供硬件上的支持。此外, 环保产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 在自我发展的同时能够带动、引导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 极具潜力。我国已将环保产业确立为新兴经济增长点, 初步辅以税收、信贷等宏观政策的扶持, 而发展环保产业对冲破绿色贸易壁垒的潜在优势亦不容忽略。我们应根据绿色壁垒的发展趋势, 加快制定和完善各类商品生产和销售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 促使对外贸易的环境管理与国际环保法规和惯例接轨;强化环保执法, 对外贸活动中违反环保法规的行为依法严格惩处;推行“ 绿色环境标志” 制度。同时, 应把环保纳入各级政府的发展规划中, 制定针对绿色壁垒的国际市场开拓计划和发展策略, 改变大量消耗资源、能源、污染环境的传统发展模式, 推行以生态环境为中心的绿色增长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3.加强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

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主要有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ISO14000)认证、绿色标志认证等。这类认证对企业是非强制性的, 具有公证性质, 企业申请认证有利于企业利益和效率的提高。在积极向ISO14000 接轨的基础上, 在中小企业中扩大关于绿色产品、绿色营销、清洁生产、环境标志等概念的宣传, 提高企业绿色意识, 使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消除或减少产品与服务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要认识到 ISO14000 认证和绿色标志认证是本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 绿色通行证” , 进一步了解 ISO14000的相关内容并积极获得认证。要鼓励中小企业自觉向 ISO14000 和国际相关产品环境标志的认证要求靠拢, 本着激励和服务的原则, 在获得认证的程序方面给予企业帮助。加快企业绿色认证进程, 并强化认证后的跟踪和信誉管理。4.提高环境标准要求

近年来, 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和缺乏道德法制观念, 我国陆续发生进口工业垃圾和有害废物的事件, 这不仅严重违背了控制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 和我国的有关规定, 还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因此应提高警惕, 并采取有效措施, 严把产品进口关。同时, 一些外商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和逃避所在国严格的污染治理规

定, 利用我国环境标准低和环保意识淡薄的缺陷,把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我国, 在绿色壁垒下对我国的出口构成了潜在危险。因此, 应对现有的三资企业进行认真调查和评估, 对不符合我国环保规定的要限期治理;设立新的三资企业项目时, 应尽量避免国外新的污染产业向我国转移。5.积极开展环境外交和协调工作

(1)积极参与与环保有关的国际环境公约和国际多边协定的谈判。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在国际环境公约和国际多边协定环境条款的谈判中,发达国家往往提出过高的环境标准和环保措施, 发展中国家则强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 我国应与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 积极参与谈判, 拒绝接受超越自身承受力的环境条款。

(2)以国际规范为依据反对进口国的绿色贸易壁垒。对发达国家违反非歧视原则, 对我国出口产品以环保为借口单方面设置的高于其本国产品的环境标准, 或进口国将其国内环保法规实施到境外, 或进口国以隐蔽形式表现出的各种贸易歧视,我国可以根据 WTO 国民待遇原则的规定积极应对, 通过外交途径与进口国谈判, 或向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构(DSB)提出起诉。还可以团结、联合发展中国家, 利用相关的国际协议、公约的有关条款,突破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 保证我国的合格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6.注意国际贸易动态, 突破绿色贸易壁垒

我们应时刻关注与环保有关经贸动态, 把握其发展趋势和特点, 从而采取有效措施。一是应加强对国外绿色壁垒的研究, 及时收集、整理、跟踪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有关信息, 建立绿色贸易壁垒信息中心和数据库, 认真研究主要贸易伙伴国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二是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 严把环保关。打破绿色贸易壁垒, 主要依靠科学管理和科技进步, 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水平, 争取通过国际标准绿色认证或出口市场的绿色标志相互承认、相互协调, 并通过签订条约、协议等, 从法律上保证该制度的顺利实施。三要认真总结国内外企业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经验教训, 收集案例, 总结经验,根据出口商品的特点和目标市场的要求, 制定打破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参考文献

篇8:我国城镇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在我国城镇和农村两大地域空间中,城镇是人口、产业(特别是工业和服务业)集中的地方,也是全国和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农村起着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而且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工业化、城市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人口还会大量地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将大大超过农村人口,由此而引起城镇居民对粮食的直接需求量会大量增加。同时,随着城镇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其食品消费结构会明显地发生变化,即对肉、奶、蛋等粮食的转化产品和其它粮食加工产品的需求量会大量增加,由此而引起城镇居民对粮食的间接需求量大幅度增加,这就会对城镇居民的粮食供给和粮食消费安全形成新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如何保证我国城镇居民的粮食供给,确保城镇居民粮食消费安全,就成为今后我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着手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1 对我国城镇居民粮食消费状况的分析

对我国城镇居民粮食消费状况的分析,包括三个方面:

1.1 对我国城镇居民直接粮食消费量的分析

对我国城镇居民直接粮食消费量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城镇居民人口数量的变化。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口不断增加,直接粮食消费量呈明显增加的趋势(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城镇人口数从1992年的32175万人,逐年递增为2006年的57706万人,人口总量增加25531万人,平均增长速度为103.97%;而粮食消费量从1992年的358.75亿kg,逐年递增(除1993年有所下降外)为2006年的438.10亿kg,粮食消费总量增加79.35亿kg,平均增长速度为101.34%.二者的平均增长速度基本接近。可见,城镇人口的增长是城镇直接粮食消费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

从表1还可以看出,城镇人口增长与直接粮食消费量增长的相关变化趋势:(1)我国城镇居民人口数的变化量在1992-1995年以前每年增长1000万人左右,1996年人口的增加量提高至2000万人以上;2004年开始,城镇居民人口增加量减少至2000万人以下;2006年,城镇居民人口增加量减少至1494万人,但总体增长趋势是明显的。(2)城镇居民每年直接粮食消费量,在1998年以前是很不稳定的,1998年以后则处于增长状态,2003年增长幅度达到最高点36.99亿kg,2004年减少幅度达到-6.67亿kg,2005-2006年又回升至2003年相似水平,总体增长趋势也是很明显的。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数据整理计算而成

我们还发现:我国城镇居民人口总量不断上升引起直接粮食消费量也不断上升的同时,城镇居民的人均直接粮食消费量却逐步下降,即由1992年的111.5kg降为2006年的75.92kg。但由于人口增长率远大于人均直接粮食消费量下降率,因此,城镇居民直接粮食消费量仍然呈明显增长趋势。

1.2 对我国城镇居民间接粮食消费量的分析

对我国城镇居民间接粮食消费量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升级对粮食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肉类和粮食加工品的消费比重开始快速增加,人们以间接的方式更快地消耗粮食。据测算2kg谷物饲料可以转化为1kg鸡肉;3kg谷物饲料可以转化为1kg猪肉;8kg谷物饲料可以转化为1kg牛羊肉;2kg粮食可以转化为1kg白酒[1]。以此来计算城镇居民间接粮食消费量(表2)。

为了更清楚的表明城镇居民由肉类等食品消费引起的饲料粮等间接粮食消费量与城镇居民直接粮食消费量的变化情况,现以表1、表2的数据为依据做成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城镇居民由肉类等食品消费引起的饲料粮等间接粮食消费量与城镇居民直接粮食消费量都是呈上升趋势,前者除了在1996年有较大增幅和2002年有较大涨幅外,其他年份波动幅度小,增速平稳。这说明,考虑到城镇居民人口数的稳步增长,城镇居民由肉蛋禽类等食品消费引起的饲料粮等间接粮食消费的增长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从图1中还可以发现:城镇居民由肉蛋禽类食品消费引起的饲料粮等间接粮食消费量已经远大于直接粮食消费量,该现象表明,人口数增长是影响城镇居民粮食消费的重要因素,城镇居民食品结构变化已成为影响城镇居民粮食消费的最主要因素。

2 粮食价格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的影响

2.1 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影响因素模型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粮食价格和城镇居民收入是影响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的主要因素。这里以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1992-2006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对城镇粮食零售价格指数、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的影响进行计量分析。

用lnincome代表人均收入的自然对数,用lny代表人均粮食消费量的自然对数,用lnp代表零售价格指数的自然对数,做Lny关于lnincome与lnp的回归,结果如下(括号里是T统计量):

回归结果显示,收入需求弹性系数和价格需求弹性系数分别是-0.193及0.141,说明在城镇居民的消费中,粮食消费已经显示“吉芬商品”的特征,且收入的影响更大,符合现实情形。拟合优度高达92.16%,表明拟合程度较好。价格变量对数的系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而收入变量对数的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F统计量说明方程的总体线性关系成立。一阶序列相关的检验结果表明误差项不存在自相关。所以整体上该回归的结果可以用来做进一步的分析。

2.2 粮食价格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粮食价格是百价之基,粮价上涨,其它物品的价格相应上涨,城镇居民的购买能力下降。但由于包括粮食在内的食品消费需求具有价格弹性小的性质,所以受到的影响不大,甚至当减少汽车,住房等用品的支出时,还会增加对粮食的购买以保障生活基本需要[2]。在此特定的前提条件下,粮食即可以认为是吉芬商品,即当价格上涨时,市场需求增大。

由于粮食刚性需求的性质,使得人们对粮食需求保持在维持基本生活水平上,粮食作为必需品需求收入弹性很低。当收入增加时,粮食直接消费量不会增加反而会有降低的趋势,人们将优化食品消费结构,消费更多的肉禽和酒类食品,而此类食品的生产都需要以粮食转化作为基础。且随着主要动物性食物消费的不断增加,间接粮食消费所占比重仍将继续提高,间接粮食消费替代直接粮食消费将成为今后粮食总需求增加的主要因素。

通过上述对城镇居民直接粮食消费量、间接粮食消费量和人均粮食消费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多角度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口数将逐年增加,直接粮食消费量明显增加。二是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变化使得城镇居民间接粮食消费量比直接粮食消费量大,且呈不断上升趋势。三是现阶段城镇居民粮食消费具有“吉芬商品”特征,粮食价格上涨,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也会有所增加;收入增加使得城镇居民人均直接粮食消费量减少,但是会增加肉禽类等食品,从而加速间接粮食的消费。总的讲,在过去的14年中,城镇居民粮食消费量的不断增加,无疑对我国保障城镇居民的粮食供给和粮食消费安全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但由于各方面的努力,特别是各级政府采取了有效的政策措施,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而成功地消除了压力,应对了挑战,确保了我国城镇居民的粮食供应和粮食消费安全。1997年在粮食连续4年丰收的基础上,总产量达到5015亿kg,此后做到了当年粮食产需基本平衡,同时国家粮食库存充裕,粮食供应完全有保障。

3 未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口数量及粮食消费需求量预测

2008年我国城镇人口达到60667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8.56%。由人口发展内在机制所决定的人口增长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和稳定性,可以根据国家人口发展模型预测城镇人口的发展规模[3]。根据麦肯锡公司的预测,按照我国目前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到2025年我国城镇人口将达到9.26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66%;到203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达到10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70%。随着城镇居民人口的大量增加,粮食的直接消费量和间接消费量都会大量增加,这就会大幅度地增加城镇居民粮食的供给压力,造成对城镇居民粮食消费安全的巨大挑战。

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预测,考虑到中国粮食生产与食物消费的现状与趋势,为满足人均动物性产品的消费,按照肉、蛋、奶和水产品的耗粮系数分别为3.0、1.8、0.5和1.2综合推算,未来人口的人均粮食需求2010年应在400-410kg、2020年在420-435kg左右、2030-2040年的人口高峰时期人均粮食需求应在450-470kg水平[4]。预测数据显示出我国城镇居民粮食消费安全和食品消费结构变化所引起的粮食消费需求大量增加的压力和挑战。

4 化解我国城镇居民粮食消费安全压力和挑战的对策和建议

根据上述双重压力和挑战,本文就未来我国城镇居民粮食供给保障和粮食消费安全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4.1 保障种粮耕地面积,强化粮食生产投资政策

要保证我国未来城镇居民的粮食供给和粮食消费安全,首先必须保证稳定增长的粮食产量,必须严格地保护耕地资源。政府可以运用税收加行政强制等手段,调整国家的工业布局和城市布局,合理调整和充分利用土地的存量指标,既要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又要“保住1.2亿hm2基本农田的底线”不可逾越,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动摇。为保障粮食安全,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国家需要进一步落实对种粮农民的补贴政策:包括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此外,我国的农业基础比较薄弱,机械化水平较低,经营方式仍以小农户为主,因此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一旦遇上大的自然灾害,粮食产量就会受到很大影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农业的投入也远远不够,未来应该在科学技术、农业保险、税收政策等各个方面加大投入,确保粮食生产在人、财、物等方面的需要。

4.2 提高最低粮食收购价格,保持市场粮价稳定

由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粮食消费具有了“吉芬商品”特征,由于粮食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从总体上看粮食需求量是比较稳定的。粮食生产与粮食价格波动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当粮食价格上升时,农民将会增加土地、资本和劳动投入,会刺激下一年度的粮食生产。由于粮食价格既关系到种粮农民的切身利益,又关系到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因此,国家调控粮食市场的目标是使市场粮价稳定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与之相适应的政策是提高最低粮食收购价格。当市场粮价低于最低收购价时,国家最低收购价才会启动,正常情况下粮食收购价格仍由市场形成[5]。我国从2005年开始实施该政策,有效地抑制了粮食市场价格回落,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调动了粮农的积极性,今后一定要继续坚持。

4.3 建设城镇低收入人群基本生活保障体系

最低粮食收购价格政策实施的结果是将粮食价格保持在一定的高度。粮价适度上涨对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有促进作用,然而粮价一价带百价的效应和“谷贱伤农,米贵伤民”的事实,使得粮食价格上涨会带来城镇低收入人群的购买力下降。近年来,城镇中高收入家庭的恩格尔系数相对较低,粮价上涨基本上不会影响他们对粮食的消费,但是对低收入家庭构成较大影响[6]。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的数据制图2:

由图2可以发现:从目前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来看,直接消费的粮食所占比重一直较大,收入的增加并没有引起粮食消费结构大幅度的变化。因此,有必要运用低收入人群社会保障政策保证低收入人群的粮食安全供给。从另一方面来说,解决好了低收入人群的粮食安全供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粮食价格,达到既不危害国家粮食安全,引起粮荒,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种粮农民的积极性,更好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目的。故此,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城镇低收入人群的补贴力度,以缓解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上涨对其基本生活的影响;同时要提高城镇低保对象的补助标准,并对生活特别困难的城市低保边缘家庭给予临时救助。

图2不同收入等级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

综上所述,保障种粮耕地面积、加强粮食生产投资、提高最低粮食收购价格、城镇低收入人群保障体系建设等政策的运用和完善,既可以满足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需要,又可以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兼顾城镇低收入人群的粮食安全和生活安全,所以这些政策和措施必须长期坚持和可持续性地认真贯彻执行。这样才能长期保证我国城镇居民以致全体国家公民的粮食供给和粮食消费安全,也才能保证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佚名.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影响[J].新疆价格信息网[EB/OL].http://www.xjpi.gov.cn/snfw/new.php?id=17509,2009-04-17.

[2]朱民.G3经济L型衰退,中国经济V型调整[J].国际经济评论,2009(1-2):27-29.

[3]封志明.中国未来人口发展的粮食安全与耕地保障[J].人口研究,2007(2):10-15.

[4]乔纳森.安德森.全球粮食价格与通货膨胀[J].国际经济评论,2009(1-2):29-30.

[5]佚名.2009:我国粮食形势处于高度安全状态[J].中华粮网[EB/OL].http://www.cngrain.com/Publish/qita/200904/406006.1shtml.2009-03-31.

上一篇:《放弃我抓紧我》小说在线阅读下一篇:现代伤感散文: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