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训练应用下的高校旅游管理论文

2024-06-22

形体训练应用下的高校旅游管理论文(精选8篇)

篇1:形体训练应用下的高校旅游管理论文

形体训练应用下的高校旅游管理论文

一、高校形体课程开设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必要

(一)开设形体课程的是社会的需求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探索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途径和创新教学模式方面有新的认识,而2+1模式下的高校培养人才计划,更是顺应了当代科技发展的趋势,不仅注重课程的设置以及在课程中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也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了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使高等职业教育对舞蹈形体训练更加重视,根据社会现实需求来决定舞蹈形体教育发展的方向,从而培养出应用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开设舞蹈形体课程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需要

首先舞蹈形体训练课程的开设是为了使学生符合社会的需要。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通过舞蹈形体训练培养学生毕业后在紧张工作竞争中的抗压能力,使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和富有生气的精神面貌。以便在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竞争中适应社会。综上所述。无论是提高身体的素质实现有价值的终身运动,还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形体课程的开设是切实可行而又必要的。

(三)形体训练的有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

健康是人们感知青春活力的基础表现,最自然最基本的美是人体通过外在的形体美来展现。形体训练有利于增进身体健康,树立积极阳光的心态,培养学生的协作协调能力,还可修饰、改善、矫正身体的不良姿势,塑造优美的身体姿态,培养高雅的气质。通过形体训练达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并在形体训练运动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发现、自我塑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培养健康的身心形成健康、健美的心灵与体型,更近一步帮助指导现实生活和工作。

二、形体训练中芭蕾基训的应用

(一)芭蕾基训通过形体训练进行外在的形体美与内在的气质是通过科学、系统、规范的教学与训练日积月累训练出来的。根据人体解剖学和专业理论的基本原理和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正确的教学和训练方法,科学有效地促进学生形体的正常发展。芭蕾基训是进行舞蹈与形体训练的基础,具有科学、规范、严谨的特点,它要求“开、绷、直、立”是对人体及舞蹈强化训练的基本要求。通过基训形成挺拔、匀称、完美的体态,同时塑造高贵、典雅的气质。芭蕾是舞蹈身体素质训练与舞蹈形体训练的精髓,芭蕾基训“开、绷、直、立”的训练,是对舞蹈表演者和形体训练的一项基础必修课,在规范的要求和形体训练法则中,训练出优美、挺拔、修长的身体姿态,所以在学生形体训练中充分利用芭蕾基训进行训练。

(二)芭蕾基础形体训练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1)大学生的平均年龄在18~22岁之间是骨生长发育趋于成型阶段。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心理上思想相对成熟具有判断事物的能力。生理上身体发育基本完成虽然过了最佳时期,但也是形体发生突变的敏感期。虽然遗传因素起着很大决定作用,但后天的形体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先天带来的不足。形体训练主要针对人体的.肌肉、骨骼、韧带,通过形体训练拉长肌肉线条与骨骼的伸展能力,改善人体肌肉形态和骨骼特征,改善后天养成的弯腰、驼背、内外八字等不良的习惯及身体姿态,运用芭蕾基训相关训练内容来矫正与塑造来形体美,由于年龄生长发育趋于骨的成型阶段,这一训练将遇到来自身体对抗的阻力,需采取强制、长期、坚持不懈的练习,才能达到“修长、挺拔、匀称”的形体。

(2)生源绝大多数都是来自普通高中,没有舞蹈基础或自身舞蹈基本素质较差。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在大学这之前没有接受过专业规范的舞蹈形体训练,在肢体表达、身体机能甚至身体基本素质等方面都可能存在欠缺。故而,在高等职业教育舞蹈形体教学中给形体教学带来很大困难,需制定科学、严谨的教学大纲,严格按照教学步骤,从树立学生对舞蹈形体的认知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结合一定的教学手段,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循序渐进,由低级到高级的训练难度与过程,使学生塑造出良好的形体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三、舞蹈形体训练的意义

2+1模式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追求、有创造性的社会应用型人才人。而旅游酒店专业形体训练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实施高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也是增强自身形体美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学生优良职业素质的形成,特别是对于旅游与酒店管理这种服务性质的专业来说,舞蹈形体课程鼓励发挥个体的特长,扬长避短,按照每个人的特质,完善自己、提升自己,使每个学生从都能感受到生命张扬、个性舒展、心灵愉悦、自由创造的美丽境界,同时也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具有特殊深远的意义。

篇2:形体训练应用下的高校旅游管理论文

前言

近几年来,终身教育得以快速推行,青年一代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健美操以其明快的节奏、动感的音律得到高校学生的普遍欢迎。现在,青少年的身体素质逐渐下降,技术能力逐年降低,我国的高校体育教育是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的主要媒介,而健美操则是高校体育教育首选的课程之一。大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塑形的黄金时期,所以正确、适当地学习健美操可以改善形体形态,陶冶情操,修正由于长时间埋头学习形成的不良坐姿,增强体质,对大学生有百利而无一害。然而在现在的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有的学生身体素质差而完不成健美操的训练,有的学生因为健美操的教学内容陈旧,跟不上时代潮流,而对健美操失去了兴趣,这就导致了健美操教学根本体现不了健美操的魅力,发挥不了健美操的作用,事倍功半。

形体训练是一种综合性的人体训练,是通过徒手和器械的练习塑造体形,训练仪态,锻炼身体,培养道德品质的一个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在开展健美操教育的同时开展形体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塑造良好的身体形态,培养大学生欣赏美、表现美、体现美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将形体训练和健美操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完善高校健美操教育的教材和学习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高校健美操符合学生要求,改善高校健美操教育的现状。

一、形体训练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作用

1形体训练能提高学生体质,使练习者动作优美,姿势到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面临的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休闲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他们用在体育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这就导致了青少年的整体身体素质越来越差,致使有部分学生不能顺利地完成健美操的动作。而且,现在高校的健美操教育都只是通过一套或几套动作的练习,强调的只是动作的正确性、完整性、标准性,而忽视了对学生身体姿态的纠正,学生长期伏案学习造成的弓腰、驼背等一些不良习惯得不到改正。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学生将这些习惯带到健美操的练习中,不但影响健美操的优美性、可观性,还会降低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兴趣。

形体训练注重身体练习,使人体匀称、和谐地发展,对头、腰、腿、足等都能起到练习的作用,而人们也只有在五官、四肢配合合理的情况下才能展现出运动之美。因此,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加以适量的形体训练,能够令练习者身体的一些不良姿态得到改正,可以增加身体的柔韧程度,提高协调性,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大动作的标准程度,提高动作的稳定性、可行性,使练习者更有成就感,也使动作更有观赏性,从而达到了我们在高校开设健美操教育的最终目的。

形体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的气质,提高审美观念

气质是一个人谈吐举止的精神面貌的综合表现,是一个人的个性之一,是评价一个人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结合。外在美是先天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后天来加以改善,我们无法改变五官,但可以改善我们的形体;而内在美要我们不断地学习、锻炼、磨练来形成,而运动则是培养良好、高雅气质的`重要途径。

形体训练要求学生有正确的站姿、正确的行走方式,使练习者形成了良好的身体形态、优美的体型,这样就提升了练习者的外在美。与此同时,同学在课堂中体会到的形体之美,可以使他们产生美的共鸣,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和认识了美的概念,养成了注重形体美的良好习惯。同时,健美操教学也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尤其是对审美能力的提高与培养。健美操所特有的美需要高雅、有品味的美育鉴赏力再现出来,形体训练可以将体育学和美学结合在一起,通过柔美、协调的体态之美来展现人们特有的美。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体会美,感悟美,认识美,提高审美能力和自身修养,使整个人散发出运动之美,拥有旁人没有的独特的、高雅的气质,并将这种气质带到平时的生活中去,最终成为一个有着高雅气质的人,这是其他方法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3形体训练能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传统的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学习方式和组织形式相对单一,很多学校开设健美操课的目的也是应上级要求,而学生学习健美操的目的也是为了应付一下考试,及格万岁。其学习的内容也全是考试的时候要考的动作,加以反复练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美的享受,更不能体会到快乐的感觉。这样就造成了健美操课程资源的浪费,费时费力,使健美操课程开设的目的本末倒置,因小失大。

在健美操课程中加入形体训练后,学生可以在优美、轻快的音乐声中去学习,去享受舞蹈和音乐带给他们身心的快乐。在学习的时间段中,他们可以彻底沉淀自己,消除杂念,使身体和思想得到真正的放松,将内心的情感在运动的过程中随着舒缓的音乐得以很好地抒发,使身心合一,起到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好状态,感受快乐的人生和生活的美好,促使大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提高抗打击能力和抗压能力,在拥有健康体魄的前提下,坦然面对一切艰难险阻。

二、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形体训练应注意的事项

1健美操教师要注意自己的形态

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与其他老师不同,健美操老师除了要有美好的师德和人品外,还要格外地注重自己的形态。每个人对美的东西都很向往,而教师自身优美的形态形象会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引导作用。在青少年时期,学生们的价值观、审美观还不太成熟,教师适时地表现自己的形态美、语言美,会让他们产生对美的向往,提高他们对美的认识,并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学习。因此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非常注重自身的形体练习,利用良好的心情和形体语言去教导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

2保证形体训练过程中的动作规范性和准确性

由于在形态训练中有些动作的幅度比较大,动作的复杂程度高,并且学生身体的柔韧程度和承受能力都有所不同,所以很容易造成动作不到位、不规范,并且造成学生肌肉或韧带拉伤。在学习动作过程中,学生既要保证动作的技术、技巧掌握到位,还要把握动作的要领和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在课堂实践中,老师可以让同学们分组练习,让他们相互监督,相互纠错,并且在一些动作上量力而行,使学生动作尽量做到流畅、规范,从而才会产生美的感觉。

3形体练习的内容选择合理,时间安排适当

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应该因材施教,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注重基本形体姿态的练习,对有舞蹈基础的学生可以增加舞步、柔韧性、协调性的练习,使他们的形体动作更加舒展大方。另外,形体训练只是为健美操教育服务的,不能因为形体训练耽误了整个健美操课程的进度,学习的时间不可过长,一般可以放在课前准备阶段或课后放松阶段,切不可本末倒置。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形体训练能培养大学生的内在美,并且能使其在外形上姿势优美。通过形体训练提高对自身的认识,增强自信心,培养表现力,提高健美操的质量。而形体练习也需要长时间不间断地进行,不断纠正不正确的形态姿势,才可以使健美操课程顺利成功地进行,培养出气质高雅和身心健康的当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黄宽柔,姜桂萍。健美操课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余雪香。浅谈形体训练在健美操教学中的作用[J]。理论研究,(06)。

[3]贺新家,王红梅。形体训练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J]。科教文汇,(10)。

[4]燕政。形体训练在师范女生健美操教学中的重要性[J]。赤峰学院学报,2011(10)。

篇3:形体训练应用下的高校旅游管理论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高校各类档案资料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 得到越来越多的开发和利用, 其重要性日益显示。天津师范大学档案馆购买了由南京大学开发的南大之星档案管理系统 (简称Ndstar) 作为档案资源管理的平台进行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南大之星档案管理系统是以教育系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为出发点, 在充分分析高校档案业务需求的同时, 按照国家档案局《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和《档案管理软件功能要求暂行规定》以及《国家教委六号令》的要求, 借鉴并吸收其他优秀软件的实际经验和前瞻性理念, 开发了高度体现高等学校档案管理模式和发展理念的档案网络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以高校档案部门为具体实施目标, 在充分考虑全国教育系统档案工作各种共性的同时, 采用灵活的系统设计和模型, 最大限度地兼顾了各类档案部门的特性和未来档案业务发展的新要求。

二、档案管理系统的应用

1. 系统设置。

系统设置是指管理系统部署到服务器后, 首先需要对系统进行一些基本的设置, 主要包括对系统参数、输入模板、打印模板、用户信息、权限管理的设定, 只有设定好这些系统参数才能使系统投入到有条不紊的运行中。

(1) 对立档部门和用户的设置。立档部门是指档案的产生部门, 包括学校内的各个学院、机关部门、群众组织等。用户是指立档部门的兼职档案员, 他们主要完成对其所属部门文件和资料的创建工作, 并对已经归档的档案有权进行查询利用。建立立档部门和兼职档案员的做法是在系统设置中的部门管理中添加新的部门, 并在用户管理中对应不同的部门添加兼职档案员的信息。

(2) 对输入模板的设置。输入模板是指由系统管理员对档案著录项目的设置, 设定模板后, 系统会自动生成相应的档案著录表单, 需要进行档案著录的时候, 著录人员只需要填写系统产生的表单就可以轻松完成著录工作。管理员可以通过显示或隐藏的设定添加或删除著录选项, 通过上升或下降重新排列不同选项的显示顺序, 通过设置输入框长度控制界面的美观, 通过设置显示名称来显示其在表单中的名称, 通过加入一个或多个$符号来进行版面设计, 此外, 在模板设计中还可以加入换行进行排版, 最后模板设计完成后需要保存模板。

(3) 对打印模板的设置。打印模板是为管理员提供一种定义打印目录格式的途径, 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 定制各种打印目录, 例如案卷目录、案卷移交目录、卷内目录、收文登记簿、发文登记簿等。添加新模板时可以通过显示或隐藏选择要打印的档案著录项, 栏目名称中填写所对应的表头名称, 宽度中设置每一列数据所占用的宽度, 通过上升和下降来改变不同打印项目的打印位置, 接下来可以设置目录打印的标题样式, 如字体可设为宋体、大小24磅、加粗居中、标题栏高度、数据栏高度等。通过不断的更新各个参数, 最终可以得到理想样式的打印目录。

(4) 创建档案表。根据档案的不同性质, 档案馆一般会对档案进行分类管理。目前, 本馆在南大之星档案管理系统中共设有14个档案分类, 分别是01党政类、02教学类、03科研类、04产品类、05基建类、06设备类、07出版类、08外事类、09财务类、10声像类、11实物类、12电子文件类、13光盘档案类, 最后, 还建立了一个特殊的档案分类:14预立卷档案类, 主要用于临时存储预立卷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表数据。规定好档案的分类后, 就可以根据档案分类创建不同的档案表了。其做法是进入档案管理中的创建新档案, 填写档案表名称, 并在档案表分类设置中通过下拉菜单或者手动填写分类名称, 分类名称是上面14个分类中的某一类。例如, 创建一个校长办公室的档案表, 一般情况下校长办公室的档案属于党政类, 所以在档案表分类的设置中选择或手动填写01党政类, 填写档案表名称时, 可用档案表分类的编号和立档部门名称组合生成, 这样命名方式便于对各个档案表中的数据进行管理, 这里我们创建的档案表名称是01校长办公室, 接下来在著录模板设置中分别选择我们前面设置好的案卷著录模板和文件著录模板, 从而完成档案表的创建。依照这种方式, 还可以创建其他立档部门的档案表。此外, 还需要在特殊分类14预立卷档案类下对学校所有立档部门再次建立各自档案表, 还是以校长办公室为例, 建立14校长办公室的档案表, 其分类是14预立卷档案类。也就是说对于学校每个立档部门都要建立两个档案表, 一个表在14预立卷档案类下, 另一个表在其所属的13类档案分类中某个档案类下。这样做是为了对预立档管理和档案管理进行分层维护、统一管理。

(5) 对档案表的权限设置。对档案表的权限设置, 是指系统管理员对学校内不同立档部门的兼职档案员进行权限设置, 使其对不同档案表有不同的操作权限。要求兼职档案员在预立档中具有创建、查询、修改、打印电子档案的权利, 当系统管理员对预立档中创建的电子档案进行整理归档后, 兼职档案员就只具有查询和打印的权限, 不再具有对电子档案修改的权限, 此外, 每个兼职档案员也只能查询自己所属部门内的档案, 不能查询其他立档部门的电子档案。

2. 系统应用。

(1) 预立档案。档案的建立过程一般是由学校各部门兼职档案员进行预先的虚拟立档, 并将纸质档案移交至档案馆, 然后由档案馆的管理员进行整理并赋予每个案卷不同的档号后再归入库房上架。在系统应用过程中, 系统管理员组织兼职档案员进行培训, 指导兼职档案员完成各个立档部门的虚拟立档。档号一般是由系统管理员根据全校的立档情况分配大流水号, 而兼职档案员在立档的时候无法定义最终实际的档号, 所以兼职档案员做的只是案卷和文件的著录以及虚拟卷号的安排 (一般每个立档部门每年采用自己部门的一个小流水号) , 这个过程就是虚拟立档。兼职档案员登录系统后, 进入14预立卷档案类下的档案表, 通过添加文件、案卷的方式来完成案卷和文件的输入, 需要注意的是输入案卷时, 卷号盒号或文件号的选项输入一个整数, 代表案卷号, 而在输入文件时, 卷号盒号或文件号的选项应该输入一个整数加小数点再加一个四位整数, 小数点前的整数对应文件所属案卷号, 小数点代表一个分隔符, 小数点后面的四位整数代表文件在该案卷下的件号, 完成输入后, 系统会自动排序并显示案卷与文件的逻辑关系。

(2) 整理归档。整理归档是由系统管理员来处理的, 首先对于各个立档部门的纸质档案进行统筹排序形成档号, 然后分别进入14预立卷档案类下的所有档案表, 对每个案卷及文件进行档号的设定, 可以选中要分配档号的案卷和文件, 在辅助组卷中通过批量修改对案卷和文件完成档号的设定。接下来需要对该档号进行真正的归档, 一旦系统管理员完成归档, 兼职档案员就无法再对档案进行修改。实际的归档过程就是指由系统管理员将14预立卷档案类下所有档案表的数据移动至其他13个档案分类中对应的各自档案表中, 由于在前面系统权限的设置中, 每个兼职档案员对14预立卷档案类下的档案表有读写权限而对于其他分类下的档案表只有读的权限, 所以将14预立卷档案类下的数据移动至其他分类下的档案表后, 兼职档案员只具有读的权限而不具有对档案表修改的权限了。系统管理员可以分别进入14预立卷档案类下的档案表, 选中要归档的案卷和文件, 通过移动复制文件到其他档案表功能进行数据的移动。

(3) 目录打印。目录打印是指利用系统完成档案案卷目录和全引目录的打印, 从而方便手工检索目录工具的制作。由于已经归档的数据分散在13个档案分类下不同的档案表中, 这对目录的打印带来很大的不便, 系统无法智能的完成目录的统一打印。系统管理员可以创建一个专门用来辅助目录打印的档案表, 然后将这些分散在各个分类下的档案表数据分别复制一份到目录打印的档案表中, 最后对这个专门用来目录打印的档案表进行目录打印。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对每个档案表中的移动复制文件到其他档案表功能完成这项任务, 注意这时候需要进行的操作是复制而不是移动。建立目录打印的档案表后, 选择该表的打印所有功能, 系统会根据已经预先设置好的打印模板形成各种打印目录, 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提示完成打印目录的选择、打印预览、Excel导出打印等操作。

(4) 查询利用。档案的查询利用是指系统管理员或兼职档案员登录到系统后, 对档案信息进行检索, 准确定位到案卷或文件, 并对文件对应的电子文件进行全文下载或在线打印。根据前面的权限设置, 兼职档案员只拥有对其立档部门内部档案的查询权限而无法访问其他部门的档案信息, 只有系统管理员拥有最高的权限, 可以对所有部门的档案信息进行汇总查询。兼职档案员可以通过档案管理进入其立档部门的档案表, 在表内查询功能中, 输入检索条件、查询方式、查询范围和查询类型, 就可以检索到对应的案卷或文件, 完成下载、打印等档案利用工作。提出注意的是在输入检索条件时, 如果需要输入多个关键词可以利用空格将多个关键词隔开, 例如需要查询2002年的某个科研项目的结题书, 可以输入关键词“2002年”和关键词“结题书”, 并用空格将它们隔开就可以列出所有题名中包括2002年和结题书的科研档案的案卷和文件了。

摘要: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 依托于网络平台建立档案管理系统, 并模拟实际工作中对纸质档案的管理方式, 通过档案管理系统对电子档案进行管理的系统工程。

关键词:档案管理系统,南大之星,数字化档案馆

参考文献

[1]张庆伟.学校档案管理浅论[J].档案管理, 2011 (6) .

篇4:形体训练应用下的高校旅游管理论文

关键词:拓展训练;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

为了配合社会人才的培养,高校教育体制一直在不断的进行调整。拓展训练作为一种新型教学理念,越加受到各个高校的喜爱,使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尤其是体育教学之中,当前对于拓展训练的使用最为频繁。应试教育影响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存在多种不足,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当前,大部分的教学课程都是针对体育技能的培养,不能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需要做出一定的改变。

一、拓展训练理念与高校体育教学

(一)拓展训练理念

拓展训练又被称为拓展培训,其本身是一种以体育技术为原理,充分结合各种资源,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独特的情景设计,来创造一个创意性的专业户外项目,从而帮助参与者进行心态的调整,达到其所追求的目标的一种训练方式。可以将其看作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对于快节奏与实在感较强的现代人来说,十分适用。

(二)拓展训练理念对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第一,拓展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拓展训练是一种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理念。其对于学生价值观的树立、思维能力的提高、人文素质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常来说,拓展训练是对学生进行一些非专业性内容的培训。就体育教学来说,除却体育技巧,其他都可以看作非专业性内容。

第二,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人本理念也在不断深入化,社会对于人才所具备的技能要求,相对降低,而对人才的整体要求也相对提高,面对该种状况,传统的体育教学过于滞后,其无法实现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学必须要进行对应的改变。拓展训练其本身就是一种以体育活动为主体的理念,通过场景的设计,让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实现现代人才的培养。

第三,顺应现代高校学生的价值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使得我国高校学生的价值观也存在一定的变化。现代高校学生,更加追求感官上的满足。也就是其对于审美、享受、愉悦感等多种精神性东西的需求更大。丰富的体育训练可以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实现精神层次的满足,从而使得其价值观得到实现。

二、拓展训练下如何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部分。在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中,相对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满足,忽视了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这是我国高校教育的一大缺失。素质教育的提出,要求学生实现能力的提高,这也就使得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目标难以达到其对应效果。因此,在拓展训练的背景下,必须要对其教学目标进行调整,使之更具有挑战性与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

以人为本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中所倡导的部分,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扩展训练,其本质也就是对一些体育为主以外的内容进行培养。因此,在拓展训练开展的引导下,体育教学内容需要适当的丰富化、充实化。其中,应该尽可能的包涵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以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再者,教学内容的调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生活,实现教学质量的优化。、

(三)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本文所探讨的重点,而拓展训练下,如何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也是一个难点。传统的体育教学,相对被动,学生处于一个被学习的阶段。而拓展训练中,提倡对教学情景的设定,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教学的兴趣,而在兴趣提高的基础上,学生也必然会适当的调整其学习态度与学习方式,进而达到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于一种教学方式的客观评价,有助于了解该种教学方式的实际效果。当然,首先需要保证该种教学评价方式的正确性。当前,很多学生在进行评价时,都抱有敷衍的心态,使得整个评价不能有效地进行,这就使得学校不能根据实际状况进行调整,无法达到教学优化的目的。笔者认为,在拓展训练的背景下,可以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以记录和观察的方式进行。

四、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教学模式改革存在一定的必然性。传统高校的体育教学,难以受到人们的重视,且无法达到对应的教学效果,使得我国高校体育相对滞后。而素质教育所倡导的综合素质培养,其中也就包涵了学生的体育素质。因此,必须要进行改革,才能够推动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拓展训练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其本身就是一个体育性概念,因此,在其引导下,必然可以实现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曹海燕.拓展训练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7):208.

[2] 何剑康,曾瑞江.浅议拓展训练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16):99.

[3] 张亮亮.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实施拓展训练模式的可行性研究[J].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B),2013,(6):21.

篇5:形体训练应用下的高校旅游管理论文

4.2 考评办法。采用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年度考核由系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进行,聘期考核由学校人事处组织进行,做到责、权、利统一。考核包括定性考核、定量考核以及其它工作考核等三部分。定性考核包括思想政治、考勤情况和安全卫生等三项内容。定量考核包括实验教学、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常规仪器设备日常管理、实验实训室建设、实验实训室管理等五项内容。建立健全教师从事实验、实习教学工作的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采取加分、表彰、奖励、晋升等有效措施鼓励教师从事实验、实习教学工作,开展实验、实习教学研究。若在聘期内出现教学事故,按学校的教学事故处理条例,在考核、晋升等方面采取“一票否决”制,甚至暂停上讲台资格,通过采取进修、培训等方式帮助其提高教学水平。

4.3质量保证体系。认真贯彻学校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行学生评教、同行互评和领导督教制度。中心还应根据学校教学督导制度,创立分别以教授牵头的课程建设组、教学督导组和教学保证组,形成从课程规划建设、课程实施、信息反馈与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对实习指导人员还可实行学生提名制度,即在实习结束前,让学生提出实习过程中2名自己认为表现最好的指导师傅。对于综合评价突出的,中心进行表彰和奖励。

4.4仪器设备的运行。工程训练中心设专门的仪器设备管理员,协助中心主任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建立起各自的仪器设备总帐,每年按学校实验设备处的要求进行检查,做到帐物相符。各实验实训分室负责人具体管理各分室仪器设备。新进实验设备按照规定及时组织验收并建帐。仪器设备及相关附件做到定位存放,有关技术说明书等资料由各分室负责人保管。仪器设备外借、报废等均需通过仪器设备管理员和主管教学主任。仪器设备的借用、赔偿、报废等制定有相应的规章制度。

4.5仪器设备维护维修。可采取下列措施:

①正确使用设备,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尽可能减少设备的维修率。

②培养实验实训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设备维修能力,以减少维修费用。

③对于关键设备的某些关键技术,请有关单位派工程技术人员维修。维护维修经费主要来自两方面:学校下拨教学运行经费和自筹经费。

4.6 安全与环保。要有配套的安全设施,如专用消防水龙头、灭火器、安全通道、应急灯系统、应急药箱等,有的重点实验、实训室还要安装避雷系统,安装电子监控系统。重点部门安排专人值班。实验室的废液与废物按照学校要求统一处理,既达到环保要求,又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按照学校要求,定期检查安全工作。

4.7安全与保护。要重视学生安全工作,不仅要设立安全员岗位,有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而且要对参与实习、实验的学生实施中心、教学小组和实习指导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实践教学中要有劳动保护措施: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要在铸造、焊接和机加工等工种,为学生配备所需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如防护眼镜、围裙、手套、皮鞋等。

4.8网络化建设。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精品课程和电子工艺、机械工艺等资源站,建成校内外开放的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比较丰富的网上资源,也便于对外交流。

5 工程训练中心的的主要特色

教学研究应成为工程训练中心的主要特色之一。

①教学研究能够促进观念的更新。通过教学研究提出一系列创见。不仅推动实践教学的发展,而且推动课程改革与中心的建设。

②教学研究能够促进课程建设。成立课程规划与建设组,发动教师,创建必修、选修和培训等系列选修课程,使中心的潜力得到发挥,宝贵的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③教学研究能够促进教材建设。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必然使实习、实验内涵发生巨大变化。这时就需要更新原有教材和编写适合自己的新教材,有力地配合教学内容改革。

④教学研究能够促进教学管理。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使中心建立的课程建设组、教学督导组和教学保证组发挥指导监督作用,使实践教学质量和长远发展有可靠保证。

⑤教学研究能够促进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为了使学生有更开阔的视野,中心可在校内外建立多个实践教学基地,不仅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可以领略最好的生产技术与现代企业管理水平。

⑥教学研究能够促进示范与辐射作用。通过教学研究加强与河西走廊高校的联系,起到立足张掖,示范河西,辐射甘肃及新疆的作用。

6 结束语

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与教学管理改革是一个长期课题,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需不断探索,如场地问题、设备投入问题、师资队伍问题、开放训练问题、创新训练问题、教学模式问题等,这些问题需在建设和发展中逐步研究解决,以保证工程训练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燕瑜,吴玉斌.创建工程训练中心模式的思考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7年,第28卷,第6期:18~20

篇6:形体训练应用下的高校旅游管理论文

摘 要:缺少发展性是国内高校心理健康教 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发展性问题的对策是将素质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中,通过体验感受、分享交流、总结应用等环节,激发受训者的潜能,促进其团队意识的形成,并借助训练后的触动、感悟和思考,指导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高校;发展性心理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9)11-0138-03 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20多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之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非常严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尚需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以补救 性为主、还未转向以发展性为主等问题[1]?;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重心理 治疗,轻能力培养”、“重障碍性咨询,轻发展性咨询”的情况。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多处于 一种出现问题消极应对的状态,对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必要的指导。一些高校认为,心理咨询的对象只是针对存在心理障碍、有人格缺陷的那部分学生,而与多数心理健康 但面临着成长与成才、情感与事业、日常生活事件的处理等诸多问题的学生无关,致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范围受到局限,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2]?。

笔者认为,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发展的困惑之一就是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不够显著。许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仍集中在有心理困扰和心理疾病的少部分学生 身上 ,工作的重心仍然放在对心理危机的干预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表面 上看虽然开展得红红火火,但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坚强意志的磨练等发展性教育缺乏有效的途径。因此,如何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转向以发展性为主是高校心理 健康教育研究者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提出将素质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在实践中探讨如何发挥素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将全体大学生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针对大学生共同的成长问题给予指导,重点放在大学生的潜能开发和心理素质的优化上,同时,兼顾对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的咨询、 治疗与行为矫正。 一、素质拓展训练的含义

拓展训练是全球规模最大和历史最悠久的户外体验式教学模式[3]?。素质拓展训练 在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我国,主要应用于对企业员工的培训。素质拓展训练在各大高校中应用的还比 较少,仅有部分高校在个别院、系对部分学生开设拓展训练课程[4]?。 素质拓展是对人的一种体验式培训和锻炼,是对人的思想、心理、意志、品质、能力、身体以及顽强精神的一种磨练和考验。同时,也是对人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临场经验的模拟和训练。现代素质拓展是将传统场地拓展训练与生存体验相结合,以在做中学为中心的全新体验式培训方式。它利用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项目达到目的,全面提高受训者的人格品质、心理素质和团队精神[5]?。拓展训练借助于教育学、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相关学科的成果,针对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特点进行设计,让学员在模拟或自然的环境下获得体验,接受个人潜能的激发和团队凝聚力的挑战,并共同分享参加活动的感受的一种课程[ 6]?。

拓展训练与传统的认知教育不同,是一种现代人和现代组织突破传统教育思维和模式的全新学习方式和训练方法。其特点为以项目体验为载体,以态度训练为主旨,以行为改变为方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阅读到的信息,人们可以记住10%;对于听到的信息,可以 记住20%;对于看到的信息,可以记住30%;亲身体验的事情则可以记住80%。体验式培训 是让学习者通 过亲身经历,从根本上改变原有认知,并在习惯和行为上有一个新的改进和突破。拓展训练作为 一种“先行后知”的现代学习方式和训练方法,在形式上融体育与娱乐于一体,可以激发、调整、升华和强化受训者的心理、身体、品德素质和潜能,力求使受训者达到心态开放稳定、 敢于应对挑战、富有创新活力和团队意识形成等目的,并借助训练后的触动、感悟和思考,影响 和指导其未来的事业和生活[7]?。 二、素质拓展训练应用于高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发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比较单一,使得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和学生的受益面比较狭小。因为,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上看, 首先是发展性心理教育,其次是预防性心理教育,最后才是矫治性心理教育。目前, 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预防性心理教育。有关研究表明,单纯进行心理健康教学、咨询和讲座不能显著地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8]?。二 是矫治 性心理教育。如对学生实施个别心理咨询或治疗,实施不同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等。事实上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更为广泛,其重点是培养全体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力、良好的人格特征、坚定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但由于缺乏合适的途径,致使其发展速度缓慢,实效性 不够。由此 ,将素质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非常必要,对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扩大心 理健康教育的受益面,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激发学习主动性,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

素质拓展训练的教育主旨就是“你的拥有超过你的想象”,让学生相信每个人都拥有比自 己 的想象多得多的勇气、力量、智慧和善心,以行为促进大脑功能的改善,激发内在潜能。通过素质拓展训练,可以让学生把拓展训练的体验有效地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

2.素质拓展训练可以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大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 素质拓展训练的目的虽然不是挑战大学生的身体极限,但对体能也有一定的要求,在完成目 标时突出了任务性与技巧性。大学生经历这样的体能挑战后,能够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力。当代大 学生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很容易被打垮,缺少对挫折的承受能力。通过素质拓展训练,大学生完成 了平时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激发了其潜能,提高了其对自身的正向评价,从中让他们看到 了自己的另一面,在心理素质的锻造过程中使其拥有了信心,增强了对挫折的承 受力。

3.素质拓展训练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生活适应能力 素质拓展训练让很多独生子女在团队中学会沟通,学会完成任务,学会将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相融合,学会和团队成员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总结失败的教训,懂得在帮助 团队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是一种最好的方式。拓 展训练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极具实用性,融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能够使大学生在挑 战各种困难中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协同解决问题中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素质拓展训练的基本过程

多数研究者将素质拓展的基本过程总结为信赖关系的确立、目标设定、挑战极限、高峰体验、幽默与愉快、解决问题等六个方面[5],[9]?。笔者认为素质拓展训练的过程 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体验感受、分享交流和总结应用。(1)体验感受

在参与训练前,先要通过“破冰”项目建立信赖关系,并进一步设定团队的任务与目标。信赖关系是素质拓展训练开展的基础。从第一个“破冰”项目开始,使团队的伙伴之间迅速建立起一种亲切、相互信赖的关系,而且在接下来的项目中逐渐强化这种信赖关系。目标设定是在素质拓展训练中发挥团队作用的有效因素。在每个项目中都有一些特定的困难或问题 等待团队成员共同解决。通过设定团队目标,可以使全体成员学会如何分担团队的责任。在参与、体验和感受的过程中,挑战极限,释放心理压力。在素质拓展中,慎重地 设定了许多看起来是危险的、使参训者感觉到有心理压力的活动。这决不是单纯地追求惊险体 验,而是要让参训者挑战心理极限,克服困难去真正地释放心理压力。通过高峰体验,让每名成员都有机会拥有自信。拓展训练设置了一系列特殊的情境,让参训者能够释放压力 ,在团队的支持下积极挑战自我,这是非常容易激发参与者高峰体验的训练课程。(2)分享交流

在参与、体验和感受的过程结束后,由团队指导老师引导每个成员进行分享、交流和思考。这个环节是在前一阶段的活动或游戏结束后必须开展的一个环节。没有团队成员之间的分享 与交流,素质拓展训练就变成了无源之水,就会流于形式,就不能实现其深层次的价值和意义。因此,这一环节,非常考验指导老师的组织、引导能力,对习惯了被动、等待的大学 生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只有让每个团员都能够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在参与活动时的感 受,让每个成员通过互相交流引起情感的共鸣,让感觉和思维产生碰撞的火花 ,才能引起团队成员对素质拓展训练本身的思考及对拓展训练之后人生的反思,这样的分享和交流才是最有价值的。

(3)总结应用

素质拓展训练的终极目标是在拓展训练活动结束后,对拓展训练过程中的点滴收获加以总结 和 应用。在上述分享交流的基础上,每个成员都应该在活动结束后,对自己在拓展训练过程中 参 与的主动性,表现出来的正性和负性的情感体验,自己对任务完成和角色分工等方面的承担 状况,自己所得到的经验教训等进行一次认真、仔细、完整的分析与总结,并将素质拓 展训练的收获应用于今后的生活实践中,实现理论学习向实际应用的迁移。 2.素质拓展训练的主要内容和操作模式

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学校现有“孤岛求生”、“穿越沼泽”和“相依为命”等十四个素质 拓展训练项目。这些项目的设计都经过多次论证与调研,将企业团队培训中流行的拓展训练项目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引入的重心放在解决大学生 心理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上。如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意志品质不坚定,人际交往中表 现出来的不成熟等,这些都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发展性心理问题。 浙江工商大学实施素质拓展训练的操作模式如下: 第一,全体学生都可以自由组队或以班级、社团、学生会等组织为单位,由二级学院相关的 辅导员、班主任等教师担任责任人,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提出预约申请。

第二,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统筹安排各团队的训练活动,协调拓展训练开展的时间和场地,指派受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担任指导老师。 第三,由带队老师对训练活动进行全程指导。活动结束后,学生所在团队要对活动进行总结 ,同时,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定期对素质拓展训练的实施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和总结回顾,提高训练的质量。

四、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应用的思考

首先,高校应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开设有规定学分的必修课或系列选修课。针对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教学的大纲、教学的规模和教育的目的,激发大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丰 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

其次,素质拓展训练可以与高校的体育教育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拓宽训练的渠道。素质拓展 训练对场 地、器材和设施的要求不高,成本也很低。目前,国内的素质拓展训练主要采用场地、水上 和野外三种培训方式。高校的体育场完全可以作为培训的场地;有游泳池的高校也可以将其作为水 上 项目的培训场地。至于具体项目的设施建设和维护费用也是相当低的。总之,素质拓展训练 提倡回归自然,在自然中促进身心的发展,并从中获得感悟。目前,高校的校园环境建设得都很 优美,校园的草地、广场,甚至小桥和流水都可以作为素质拓展训练的场地。高校完全有条件拓宽素质拓展训练的渠道,使素质拓展训练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第三,素质拓展训练能够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团队指导教师的组织、监控、引导 和归纳能力。拓展训练要求指导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医学等学科知识,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应变、引导和预见能力,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因此,要想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效地开展素质拓展训练,还需要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进行相关的、系统的专业培训。

第四,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安全问题。素质拓展训练的一些训练项目对参训的学生在心理上具有较高的挑战性。同时,拓展训练也存在一 定的危险性和安全隐患。要提高挑战性而降低危险性,必须建立科学、周密的安全保障系统,为拓展 训练的顺 利开展提供安全保障。 第五,素质拓展训练必须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以项目体验为载体的拓展训练最大的特点 在于,其以受训者的体验为基础,并抓住了人类学习习惯的关键,以各种方式模拟在实际的 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虚拟各种场景让队员去亲身感受。这种体验式学习活 动本身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同时,也具有极强的引导性。素质拓展培训在引导学习者进行活动与游戏的同时,也必须同步引导学习者进行思考,把训练中的收获迁移到日常的生活中,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娱乐的层面上。拓展训练活动打破了过去说教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参加素质拓展训练项目,主动地在体验中学习各种技能,并养 成持之以恒的习惯,用“生活的训练”引导其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促进其德、智、体的全 面发展,这就是拓展训练的主旨。

素质拓展训练的形式是多样的,随着目标人群的不同、训练目的的不同,可以设计、开发出 更多的训练项目。但万变不离其宗,素质拓展训练的宗旨是锻造个体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 理健康水平,从而实现挖掘潜能、发挥创造力、培养个体的团队精神和造就高素质的人才的目 的。在高等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大有裨益,但其推广需要得到各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配合 与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宋颖惠,李志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4).[2]孔伟,武文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的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2008(11).[3]孙克成,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良性影响的价值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9).[4]陈军.拓展训练对促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5]卞小华.素质拓展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平原大学学报,2008,25(3).[6]李薇,肖丽哲.拓展训练在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应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4(2).[7]朱广奇,李永建.从拓展训练的特点看其对大学生的心理促进作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9).[8]盛义岭.拓展训练课在高校开展的可行性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5).[9]高飞.心理拓展训练探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

篇7:形体训练应用下的高校旅游管理论文

人文关怀视域下的现代高校教育管理

倪志梅1,唐虹2

(1.南通大学离退休人员工作处;2.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江苏南通226000)

摘要:本文中的人主要指的就是高校教育、管理者和受教育管理的学生。本文将针对高校这两类教育管理的主体对象提出相应的人文关怀的具体实现措施,最终推进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理论创新和模式创新。

关键词: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723X( ) 10 - 0067 - 03

作者简介:倪志梅(1971-),女,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

唐虹(1968-),女,江苏南京人,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纺织服装教育研究。

一、引言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制度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使管理处于有序状态,提高管理的整体效率。但是,制度管理具有规范化和强制性的特点,单一的制度管理不符合教育改革发展“以人为本”的战略主题,与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相背离,与构建和谐社会及文明校园的宗旨不一致。因此,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需要依靠制度进行约束和规范,还应该从严格呆板的制度管理中寻求一条全新的管理方式,那就是从人的情感和需求出发,充分尊重人的内在动机,让人们能够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以“以人为本”为根本指导思想,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取向人文关怀是现代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价值追求和发展方向。

二、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内涵解析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科学论断,它与人的理想、生活意义和命运紧密相关,代表了先进的价值观和核心文化,其基本内涵为:以人为关心的主体和中心,充分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尽可能地维护人的根本利益,满足人的个性化需求,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积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把人文关怀应用到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当中,即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人文关怀就是运用人文关怀的模式,关注教师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人文关怀是现代高校教育管理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侧重于理顺教师、学生及其他多个对象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通过确立起人的主体性地位来赋予人一定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形势之下,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体现和实施人文关怀,显然是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选择,更是为了迎合人性发展的心理需求,因为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需求,转而向精神层面的需求发展。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高校教师学生尤其如此。

三、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与制度管理之间的关系剖析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是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通过制度限制人、规范人、控制人,保障组织的正常高效运行。教育管理取向人文关怀是要解放人、发展人、培养人、塑造人,提升管理层次和效果,契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二者之间可以共融、共生、共建,而且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够取得最为理想的管理效果,切实提升管理水平。当然,我们也要明白,人文关怀与制度管理的统一和融合并不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而是需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一般来说,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起步于制度建设,提升于人文关怀建设,高校需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偏重于不同的管理模式。在学校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容易出现无头绪状态,这时就应该侧重于制度管理,依靠外部的强制手段来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促进学校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从而确保高校高效运行。当学校顺利通过了初期建设阶段进入到发展和提高的阶段,教育管理工作就应该转向侧重人文关怀取向,在师生能够普遍地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后,加强对人思想情感和需求方面的关心和关怀,即学校发展提升阶段,应该更多地运用情感手段,从思想和心理方面约束学生和教育管理者的动机和行为,使得他们与教育管理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从内心主动加强自律性,实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这种由内而外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是人文关怀发挥作用的独特机制。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与制度管理表面上是相互对立和矛盾的,区别在于:一个约束动机,一个约束行为;一个通过自律发生作用,而另一个必须通过外部强制手段进行约束,从而产生他律的效果;一个是从情感方面尊重和关心人,另一个是不顾及感受强制执行。但是。它们二者又是不可分割的互补关系,缺一不可,在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需要既加强制度管理,又实施人文关怀,使二者有机统一,这对学校的教育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这两者应该在学校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侧重,而这并不影响它们之间的互补关系,即制度管理为实施人文关怀提供保障,人文关怀又为制度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有利于开展制度管理。

四、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融人人文关怀

既然我们已经知晓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除了需要一定的制度管理进行约束以外,还应该构建一个张弛有度的工作秩序和充满人情味的人文环境,尤其对一些发展中的需要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层次的学校来说,制度管理更应该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起来,使得教育管理工作除了刻板严谨的规章制度以外,还要有充满团结互爱精神的校园氛围,以蓬勃的生机推动学校的发展和提高。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来使得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恰当地融人人文关怀呢?换句话说,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如何有效开展和实施人文关怀呢?(论文范文 )笔者认为,我们首先要正确对待并处理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之间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冲突,然后再从人文关怀不同的受益对象人手,即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受教育管理者――学生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1)正确对待并处理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冲突:虽然说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但是,它们毕竟存在不同的侧重点,有着一些矛盾和冲突,这是无法避免的。当严谨刻板的制度与人的情感需求之间发生了矛盾,针对这种“情”与“法”的较量,学校到底该如何来直面问题,处理矛盾呢?学校应该首先分清两者之间孰重孰轻,在不违反国家相关规定基础上制定科学可行的执行标准,然后以“利于教育管理者的团结,利于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为根本宗旨来解决矛盾,处理冲突,应对问题。我们知道,学校制度属于强制性的约束手段,但是,制定和执行这些制度的人却是有情感的。因而,在执行制度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中的核心内涵,即以人为本为指导来推行有人文精神内涵的制度管理,一切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为人的发展服务。对于一些已经过时了的.制度,学校应该在重新调研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废除或者修订,让新制度能够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的精神,使“情”与“法”有机结合起来,这样的学校制度管理才能真正与人文关怀有效结合在一起。

(2)高校要重视对于教育管理者――教师的人文关怀渗透:高校教师作为教育管理者,他们既需要用人文关怀的方式教育管理学生,同时需要得到学校对他们的人文关怀。现代高校很多管理制度只是具有工具性和目的性价值,实施的过程强制性明显,当前高校的一些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这非常不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和实施者,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一旦被压抑,对于学校的发展将是致命的打击。那么,针对这种情况,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应该尽快地将人文关怀融入对教师的教育管理工作当中,我们应该从教师的切身利益出发,从他们的情感需求和价值观出发,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设计中来,突出他们的权利意识,体现激励精神和人文精神,从本校实际出发,让他们在工作与生活、高尚与世俗、现实与理想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样,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就能够得到他们的内在认可,他们就会自觉地遵守相关制度,充分发挥出制度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合法权益,让教育者和管理者都能够在关注自身需求的人性化管理氛围中感受到“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具有亲和力的学校人文生态环境。

(3)高校尤其要重视对于受教育管理者――学生的人文关怀建设:作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管理对象――学生群体,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当前仍然偏重于对他们进行单一制度管理的弊端,尽快加强对他们进行人文关怀的教育管理模式的建设。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阶段,其中的科学发展观重点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而人文关怀就是要以人为本。因此,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与时代发展潮流是一致的,应该充分尊重市场规律,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彰显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学校要充分关注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教育性、人文性、发展性、个体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理顺人文关怀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关系,针对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依靠多个部门和领导实施合力作用来提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管理效益。具体而言,高校应该注重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唤起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意识;教师要确立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反省自身与学生相处的状况,建立平等、友好、和睦、和谐、长效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时刻牢记为人师表的思想,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应该来说,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人文关怀的实施过程是非常丰富与多元化的,我们可以把这些工作具体化到课程教育管理、活动教育管理、社会实践管理、网络教育管理、创业教育管理等等方面中去,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学习氛围中快乐地学习知识,愉快地度过大学生活。

五、结束语

篇8:形体训练应用下的高校旅游管理论文

一、ERP的基本结构

1. ERP的定义

从概念分析,ERP即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促进企业内部资源共享与协同的实现,并克服企业内部官僚制约和限制,使各项业务流程平滑无缝衔接,以达到提升管理效率、业务精确度、企业盈利能力以及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

具体来讲,ERP本质上是一个集合组织模型、企业规范及信息技术和实施方法为一体的综合性管理应用体系,而非软件系统;ERP改变了企业的管理核心,它使该核心由正确的时间制造及销售正确的产品,转移至在最佳的时间与地点,获取企业最大利润;ERP使企业由过去满足于动态监控不断发展到引入商务智能,则传统式简单的事务处理系统升华为真正具备智能化的管理控制系统;ERP在软件结构上能够适应现代互联网发展要求,不仅支持跨平台、多组织的应用,还与电子商务的应用之间增加了广泛的数据和业务逻辑接口。

2. ERP的发展

针对ERP发展过程,可以划分出以下阶段:

MIS系统阶段,即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以记录大量原始数据、支持信息查询、信息汇总等内容为主;M RP阶段,即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对产品构成实施管理,在计算机运算能力及系统对在库物料、客户订单、产品构成等管理能力帮助下,根据客户订单和产品结构清单,对物料需求计划进行计算和实践,以减少库存、优化库存;MRPII阶段,即立足于MRP管理系统,增加企业对生产中心、生产能力及加工工时等方面的管理,以囊括计算机生产运作和财务管理的功能,构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闭环管理系统;ERP阶段,即在前一阶段基础上再增加系统财务预测、生产能力和调整资源调度等功能,实现企业全面管理、质量管理及生产资源调度管理甚至辅助决策;电子商务时代的ERP,即利用成熟的网络技术,在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内部增加与客户或者供应商之间信息共享、直接数据交换等能力,以加强企业间联系、形成新的生存链条、实现跨企业的联合作战。

二、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系统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当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成因

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的明显扩大、高校资金结构的快速转变,使得高校日益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日渐凸显。

理财意识及效益观念缺失,其表现为资金浪费严重、学费收缴困难、资金支出把关不严等。高校办学过程中长期存在资金短缺、资金浪费的问题,比如长明灯、长流水现象严重,高校电费、水费较高,再如基础设施利用不科学,管理不佳造成资金浪费;目前多数高校都存在学生欠缴学费现象,财务管理部门缺少相应有效的控制和监管;财务部门不重视或不善于计算教育成本的行为极大地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随意购买现代化办公设备之类的资金支出方式也加大了高校办公成本。

高校过度举债的做法引起了较高的财务风险。办学规模的扩大是出现高校资金缺口的主要诱因,加上建设资金的紧缺以银行信贷资金为解决途径,这使得高校在拓宽筹资渠道、缓解经费紧张的同时,还加大了财务风险。而在偿还贷款问题上,高校以学费等预算外收入为资本,一旦出现贷款规模和在校生数量相互不匹配,则高校预期学费收入必将难以实现,并对高校偿还债务本息能力产生直接性影响,在此压力下,高校极可能再次增加招生数量,最终恶性循环,有碍于高校的健康发展。

2. 高校会计信息系统中的问题及成因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和普及,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已取得先进的经验,但财务软件系统功能的滞后,仍使财务部门难以在资金管理、投资决策及分配政策上发挥出监督和参谋作用,高校会计信息系统上更是存在诸多问题。

财务和业务之间协调性不强,即功能区别下的各个子系统在发生业务时,对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多以层层加工、分级汇总的方式,这对各个部门间业务的协同造成极大难度;现行财务软件难以满足网络化工作所需,现行高校财务信息系统具备了诸多管理功能,但仍未能打破时空限制而泗洪县远程处理和在线管理,则高校财务工作仍然未达到即时和迅速的目的;人机整合效果不佳,高校财务信息系统实则是一个人机整合系统,它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紧密结合各项业务流程的各功能子系统,但目前系统的不相容、数据的不一致,使得会计信息较难共享、资料分析受到较大限制;财务信息系统陷入信息孤岛状态,特别是电子支付系统、银行卡支付系统、电子政务服务系统等全新服务模式的出现,更显出现行高校财务信息系统出现的信息孤岛现象。

三、构建ERP驱动下的高校财务管理新模式

1. ERP的管理思想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ERP实质上还是一种面向供需链的管理思想,它体现了先进的生产管理思想,吸收了现代的经济管理思想,更蕴含了科学的成本管理思想,即体现出管理整个供需链的思想、精益生产与同步工程及敏捷制造的思想、事先计划和事中控制的思想,吸收了以人为本竞争机制的思想、组织社会系统化的思想,蕴含了ERP与标准成本制度、ERP与全面成本管理、ERP与作业成本管理、ERP与战略成本管理。

2. ERP驱动下的高校财务管理流程再造

高校财务管理流程再造应以ERP系统内标准流程为依据、以实践ERP理论为目的、以实现高校财务管理模式为目标,构建计算机网络平台下的全方位的原始数据采集系统、会计实时信息处理系统、会计实时信息多元化披露系统等。再造后的高校财务管理流程应表达为获取业务事件、业务事件处理、报告,其优点明显在于转变财务人员工作职能,并将实时信息处理嵌入业务处理过程中,则在提升财务人员工作效能的基础上,改变财会人员工作环境,实现高校事中业务及风险的实时控制。

3. 构建ERP驱动下高校财务管理系统的有利条件

如今,我国高校校园网络发展迅速,大部分高校校园网已经覆盖了各个校区,不同校区之间网络资源的共享性,为财务管理系统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良好的网络环境;ERP的进步使财务软件不断更新换代,高校财务管理软件的日益升级,使之功能更加齐全、可扩展性更强;凭借自身多年的会计电算化操作和管理经验,高校财务人员越来越发展为懂得财务和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综合性人才,从人为因素上推动着高校财务管理系统的构建和运行。

4. ERP驱动下的高校财务管理新模式

总体而言,Web服务是一种信息技术,其提出的一种全新式基于Internet的信息系统共享框架,使网络用户在IP环境下随意远程调用不同行业、不同技术条件搭成的不同平台下的Web服务,促进网络条件下信息系统共享性的实现。

在结构构成上,ERP系统分为底层服务层、核心服务层、应用组件层、应用工具层及实施理念层等,其中底层服务层即异构分布的计算机硬件环境、数据库、网络与通信协议、操统、中间件等支撑环境;核心服务层即一组对象模型,它向下连接及操纵数据库、向上为应用组件提供基本服务,并为应用软件提供相应的应用编程用以集成外部应用软件;应用组件层即调用系统控制下一组程序构成的并可完成一定应用功能的功模块,如统一的用户界面、基础数据维护工具等;应用工具层即以组件服务为依托的或以系统组件服务为基础的其它应用软件;实施理念层则要求高校财务管理应具备新的管理理念和思维。

细究系统框架,高校信息管理系统框架须以高校组织机构的改革及资源的重新分配为基础,在功能设置上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即预算管理、报表管理、财务核算管理、现金和银行管理、学生收费管理、系统查询等。在此框架限定下,高校财务系统和其它系统实现集成,整合奖贷金、项目经费、学生收费、工资所得税等各类基础数据,使数据得以统一访问,而且身份经一次性认证后,访问者只需一次登录即可查询与自己有关的全部内容。

摘要:ERP即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自产生至今,其汇集了丰富的市场竞争需求与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发展为信息技术不断应用和更新条件下的企业应用系统。结合ERP的发展,通过详细分析高校内部财务管理系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大胆探讨适合高校管理及发展的财务管理系统新模式,为高校财务管理的不断完善提供可靠性参考和有效性帮助。

关键词:ERP,高校,财务管理,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冯和平.我国高校可控财力资金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财政研究,2009,(01)

[2]周传丽.财政拨付资金使用效率与高校财务管理机制构建——以企业财务管理框架构建我国公办高校财务管理机制[J].财政研究,2009,(03)

上一篇:策划助理岗位职责范文下一篇:阅读母爱生活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