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女生外企求职经历:适合我的工作在哪里?

2024-06-24

大四女生外企求职经历:适合我的工作在哪里?(精选2篇)

篇1:大四女生外企求职经历:适合我的工作在哪里?

大四女生外企求职经历:适合我的工作在哪里?

放寒假了,应届毕业生开始进入求职调整期,可以有时间对求职经历进行一番总结,1月24日,上海大学某学院大四女生C小姐来编辑部讲述了求职的烦恼和困惑:“进入1月份,已有一半同班同学落实了工作单位,我属于还没有明确‘方向’的另一半。去年起,我已面试了10多家企业,实习了3家,其中有两家企业愿意录用我,但我觉得不太适合自己而放

弃了。正如人们常说的:找工作不难,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很难……”

遭遇尴尬:“意大利说不说法语?”

我是上海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去年下半年起,我在参加实习的同时开始寻找工作机会,并在求职过程中遭遇了一些困惑。

第一大困惑是一些面试官的素质实在不敢恭维,我有过几次“受困”于面试官尴尬问题的经历。一次是应聘一家香港公司,面试时HR一本正经地问:“可不可以问你的属相是什么?”我如实回答后,HR又问:“你的血型是什么?”一个人的属相和血型与工作能力有什么必然联系呢?我表面上没有流露出疑惑和不满,可心里却很不以为然,对这家公司的信心也大为动摇了。

还有一次是和几位同学在人才交流会上应聘一家贸易公司。现场收简历的女HR听说一位男同学有驾驶执照,居然问:“我们公司缺少一名驾驶员,你来做怎么样?”让本科生去当驾驶员,暴露出这位女HR根本没有识人的能力。她了解到我懂法语后,问了一个很离谱的问题:“你知道意大利说不说法语?”这个问题让我哭笑不得,不知如何回答。她又提出要考察我的英语水平,我便用英语作了自我介绍,她面无表情地听着,煞有介事地点点头:“好!改天约你来公司面试。”我敢断定她一句也没听懂。

小企业的HR如此,有些大公司的HR也不见得比他们更好。某世界500强企业的HR就以态度生硬而在大学生中颇有“口碑”。他们要求应聘者有上海户口,有位外地生源的男同学应聘这家公司,HR听说他没有上海户口,竟然说:“我们公司的员工要有上海户口,因为有人认为外地人素质比较差……”

我也曾应聘过这家公司。HR要我做自我介绍,刚说了没几句,HR就眉头一皱,不耐烦地打断我说:“我知道了,你说的.简历上都有了,请你讲点新鲜的。”态度粗鲁,实在是缺乏涵养。

面试官代表企业形象,面试官如果表现出的素质较差,会使企业形象受损,使应聘者对企业信心大打折扣。

回味愉悦:“有机会好好‘修理’你”

高素质的HR还是有的。1月份,我就经历了一次迄今为止最为愉快的面试,

这是一家美国独资贸易公司,刚成立不久,规模也不大。我应聘外销员。面试时HR一对二,还有一位应聘者是另一所大学的男生。

HR是位穿着打扮很随意的中年人,他的开场白是:“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公司最普通的员工。”一句话就拉近了我们和他的距离。面试时他始终脸带微笑,显得轻松自如,和我们交谈时就像是朋友聊天,而不像有些面试官那样古板冷漠。

这家公司主要做纺织产品的对外贸易。我问:“我不是读纺织专业的,会不会有影响呢?”他回答:“这和读不读纺织专业没有关系。假设有家美国企业要订购一批杯子,让你们在上海、北京和广州的3家供应商中选择一家,你们将怎样进行商务谈判?”我和那个男生按照书本上的知识各自拟订了一套方案,HR听后笑道:“这是纸上谈兵。我教你们一个方法:先和最不可能成功的企业谈,最后和最有可能成功的企业谈。”他解释:“你们不了解杯子的行情。先和最不可能成功的企业谈,从对方那里摸清杯子的行情,在和最有可能成功的企业谈判时,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一席话令我们大为叹服。外销究竟应该怎么做,读了几年书都没有真正弄明白,被他几句话就点通了。我们不断受到他的点拨,他见我们频频点头、若有所思,说:“昨天我和几位同学面试,他们记了很多笔记。”

他见我自信而又能言善辩,还喜欢标新立异,便指着边上的男生问:“你是不是故意要和他的观点岔开?”我说:“我倒不是故意这样做。而是不喜欢重复别人讲过的观点。”他说:“我的个性和你很像,每次开会发言,别人讲过的我就不会去重复。”

他大部分问题都针对我发问,我和他越聊越有共同语言,当然他总是比我看得更深、更远。他见我不但性格外向开朗,还有点咄咄逼人,便开导我:“有时候更需要深藏不露。”他还意味深长地说:“有机会我要好好‘修理’你。”面试进行了2个半小时,结束前他说:“公司本来是要招男生的,我觉得如果女生很优秀也可以啊!你英语很好,月底美国老板来上海,请他和你面试。”

一位高素质的HR,一次最愉快的面试,我期待着下一轮的面试通知。

反思求职:“进跨国公司也要有关系?”

春节前如果能被这家公司录用,第一份工作也就尘埃落定了。大学生最关注工作问题,我们几个女生寝室 “卧谈”话题最集中的也还是工作。

这几年大学生找工作难,拥有在校生数量最多且大部分是上海生源的上海大学受到了特别 “关注”。其实,上海大学是第一批招生的高校,在上海几十所高校中排名还是比较靠前的,绝大部分毕业生找工作是不成问题的。但正如人们常说的,找工作不难,找适合的工作很难,我的情况也许就是如此。同时,这也是很多非名校本科生的苦恼,可能有些代表性吧。

篇2:大四女生外企求职经历:适合我的工作在哪里?

大学生求职成本人均元以上

即使找到了工作,以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月薪能过2000元就算不错。小田说,这样一来,拼命工作半年时间,即便自己不吃不喝,求职成本也基本难以收回。

不少人才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求职成本高企,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绕不开的一个事实。

国内专业大学生就业研究机构麦可思的一份数据显示,我省届本科毕业生的求职成本是1122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今年,华中人才市场对上半年参加招聘会的数千名毕业生进行的调查发现,毕业生求职成本大幅上升,平均花费2000多元。

值得注意的是, 上述求职成本,均未将大学生的实习花费计算在内。

另外,大学所学专业不同,就业成本也有高低。同样来自麦可思的调查数据显示,2008届本科毕业生中,历史、哲学专业学生求职成本最高,分别为1424元、1339元。而农学、工学专业毕业生的求职成本最低,其中农学专业学生平均就业成本仅需905元。

麦可思的官方解读认为,求职成本高的专业求职难度更大,从就业市场看,学文科比学理工科难找工作。

提醒

一些求职省钱技巧,不妨多学学

不过,在人力资源专家刘渊看来,大学生如能学会精打细算,多注意省钱技巧,求职成本完全可以降下来。

首先,刘渊建议,找工作要有针对性,切忌乱投简历。不少大学生“骑驴找马”心态严重,草草签约后才发现不合心意,违约率很高。这样不仅由于工作时间短拿不到工资,还有可能支付违约金,得不偿失。

求职花费方面,跨地区求职的成本最为高昂。刘渊支招说,选择互助性求职,能省不少费用。和分处不同城市的同学、老乡组成求职互助小组,通过在熟人处借宿、搭伙等方式,求职成本可大大降低。

另外,专业的招聘网站和招聘类期刊,能为大学生提供不少实用就业信息。刘渊介绍,以《1+1人才资讯》为例,每周提供的招聘信息近6000条,而一场颇具规模的招聘会,提供岗位也不过千余个。

上一篇:中考检查技巧下一篇:描写人物的方法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