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新教材的变化

2024-06-03

高中生物新教材的变化(通用9篇)

篇1:高中生物新教材的变化

物理

1.现在以知识模块来区分必修、选修,划分更加细致、科学、合理。

2.必修模块为合格性考试内容,必修模块和选择性必修模块为等级性考试内容。

无论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都充分注重物理核心素养的达成。

化学

现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构成:

必修课程包括5个主题: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及化学反应规律、简单的有机物及其应用、化学与社会发展;不划分模块,共4学分。

将每部分内容更加细化,每个主题都明确了“学生必做实验”和“教学提示”,为促进全体学生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3个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每个模块2学分,共6个学分。学习要求有所提高,且强调学生必做实验并提出情境素材的建议。

选修课程包括3个系列:实验化学、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化学科学,每修习完成9学时可获得0.5学分,最高可获得4学分。实验化学模块变动较小,增加了“STSE综合实验”,主要内容是围绕资源、能源、环境等方面的探究,增加了与材料性能和生命健康的联系在于引发学生的思考。

生物

变化一:课程目标

学科核心素养融合了原有的“三维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

生命观念:是指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人们经过实证后的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

科学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对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

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做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

变化二: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

此处详见课本。

变化三:新增学业质量(4个水平)

每个水平对应4个维度进行细致的质量描述。

学业质量标准是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二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仅限于必修课程内容,是本学科学业水平合格考试的命题依据;

学业质量水平四是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包括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全部内容,不包含选修课程。

篇2:高中生物新教材的变化

综述

在教材结构上,新教材将原先的必修+选修体系变更为“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体系。

必修

必修课程包括五个主题,分别是预备知识、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数学文化融入课程内容。高中毕业考试内容,较简单,但也是高考中的基础内容。

选择性必修

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四个主题,分别是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数学文化融入课程内容。内容较难,与必修课程共同组成高考难度。

选修课程

为自主招生提供参考

核心变化

必修和选修内容的调整

常用逻辑用语、复数由原来的选修内容调整为现在的必修内容

数列、变量的相关性、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由原来的必修内容调整为现在的选择性必修内容

删减

删去了《必修3》中“算法初步”相关内容

删去了《选修2-2》中“推理与证明”相关内容

删去了“框图”相关内容

删去了“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三视图”相关内容

合并

“解三角形”由原来单独的一章内容合并到“平面向量”章节里

增加

必修和必选修均增加了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活动

新教材目录及具体内容变化

必修

内容变化

必修1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删减了命题及其关系——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删减了简单的逻辑连结词“或”、“且”、“非”

增加了必要条件与性质定理的关系,充分条件与判定定理的关系以及充要条件与定义的关系。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删去了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第三章 函数概念与性质

在函数的概念的内容中删去了映射

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

第五章 三角函数

在三角函数里删去了三角函数线(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

必修2

第六章平面向量及其应用

将原来单独的一章内容“解三角形”融入进“平面向量”这一章内;

第七章复数

-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删去了三视图相关内容。

第 九 章 统 计

新增了用样本估计“百分位数”相关内容。

删去了系统抽样和变量的相关性

将“变量的相关性”移到了选择性必修中。

第十章概率

增加了随机事件的独立性

选择性必修

内容变化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空间向量与立 体 几 何

空间直角坐标系以前是安排在必修2圆与方程里面,现在将此内容放到了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这一章内

第二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

去掉了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表述。

第三章 圆锥曲线的方程

降低了对抛物线知识的考查难度

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四章 数列

数学归纳法原来在推理与证明里,现在放在数列里,并且变为选学内容,不作为考试要求

第五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在一元函数导数及其应用里,删去了生活中的优化问题和定积分问题(定积分的概念、微积分基本定理、定积分的简单应用)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六章 计数原理

-

第七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概率中的超几何分布由原来的“理解”变为“了解”,降低了要求

增加了全概率公式,提高了要求

统计中相关系数提高了要求,增加了样本相关系数与标准化数据向量夹角的关系内容

第八章 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篇3:高中生物新教材的变化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教材,新课标,课堂

我们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发现, 新教材的编写更加注重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但是, 我国的高考选拔制度并没有改变. 我们仍然采用传统的教法与学法开展教学活动, 这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背道而驰. 所以, 教师如何通过正确地使用新教材来优化课堂结构是数学教师亟待探讨的问题.

一、熟悉新教材编排结构, 构建数学知识体系

数学是一门自然学科, 教学内容更应该按照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与认知规律进行编排, 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熟悉新教材的编排结构, 努力构建高中数学知识体系, 就帮助学生做到:

1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 初步了解学习的内容. 进一步掌握学习方法与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阅读预习, 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2提前预习相关知识, 及时了解学习内容. 例如: 新教材中对“分段函数”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学会简单的应用; 而在“反函数”这一知识点中却降低了要求, 只要求通过具体的函数为例作初步的了解.

新教材的编排有利于在数学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因此, 在教学中就要求学生开展阅读教材的预习活动, 及时了解新教材中知识编排的目的. 通过鼓励学生提前预习, 了解到哪些知识需要重点研究, 哪些知识只需要初步了解, 进而掌握知识的重点与难点,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挖掘课本隐含知识, 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数学知识逻辑性较强, 抽象性明显. 而新教材中很多知识点具有一定的隐含性, 中学生研究型学习能力还没有真正地形成, 往往忽视了对课本中隐含知识点的挖掘, 如果再没有进行很好的预习, 就会出现对教材内容看不懂、不理解的现象. 为了顺利地开展教学, 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 努力地挖掘教材中隐含的知识点, 提高学生的研究型学习能力. 例如: 判断函数f ( - x) = f ( x) , f ( - x) = - f ( x) 的奇偶性中就隐含着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这个前提, 这是学生容易忽视的地方, 而忽视了这个重要的前提, 就会导致结果的错误. 在教学“数列通项公式”时, 就引导学生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数列不一定都有通项公式; 2同一数列它的通项公式不一定就一个; 3仅从数列的前几项中就可以列出无数个通项公式; 4有些数列, 其通项公式可以分段表示. 这样, 通过引导学生挖掘课本中隐含的知识点, 从而提高了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进而培养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

三、注重创设问题情境,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情境教学法在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新教材中很多数学问题与生活紧密相连, 如果教师创设出与课本中知识点相关的问题情境, 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教材中也注重了问题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情境相连, 这与旧教材相比是一个极大的进步.我们从新教材编排的内容中可以看到, 无论是对图形的解说, 还是相关实际问题的阐述, 都呈现了与之相关的材料, 甚至有些习题都提供了问题情境的材料. 这都为我们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提供了可能. 例如: 在教学“函数的图像”时, 教材中阐述了很多可以创设情境的数学问题, 如弹簧振子的振幅、周期、频率. 如果教师把这个问题利用多媒体制作成课件, 把振幅、周期、频率等问题以情境的形式展示出来, 不仅能促使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还让整个教学过程变成“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过程. 情境的创设, 既让学生获得了知识, 也培养了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一旦知识的获得渗透了情感功能, 那么知识就更容易被吸收.

四、强调知识获得过程, 注重结论与过程统一

从新教材的编排中我们不难看出, 它贯彻了新课改中强调引导学生学会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与获取知识的过程. 获取知识的过程, 就是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并从中获得学习知识的亲身体验. 这样, 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从而让所学的知识结论与过程实现了有机的统一. 例如: 在教学“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时, 就引导学生开展调查活动: 在其中的一个班级中教学时直接让学生获得了求解方法, 然后帮助学生总结规律: 很容易知道在第一象限内的正角, 然后判断如果所求的角在第二象限, 应该是什么? 如果所求角在第三象限, 应该是什么? 同样, 在第四象限应该是什么? 这样的过程, 教学程序顺利地进行, 大部分学生也顺利地掌握了规律. 而在另一班级中教学同样的问题时, 在不改变任何条件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正弦函数的图像, 同样可以得出结论. 但是, 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少数学生能掌握其中的规律.

总之, 我们要全面了解高中数学新教材编排的目的, 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 从而真正地做到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彻底解决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的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等. 这样就把素质教育的理念贯彻到数学教学中.

参考文献

[1]黄桂君.高中数学新教材实施体验与感受[J].中学数学杂志, 2011 (5) .

[2]周晓燕.刍议高中数学新教材中的“伴随含义”[J].数学教学通讯, 2013 (33) .

篇4:高中生物新教材的变化

一、由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

启发式教学就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之作出判断的教学。启发式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或启发下,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和求知欲望,从而引导学生去观察、探索事物的起因和内部联系,去分析、推理,从中找出规律,形成概念作出正确的判断的教育方法。如“藻类植物”一课,学生第一次接触藻类植物,没有一个直观认识,授课教师应巧妙设计:用一些海带、紫菜等实物,引导学生认识藻类植物;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出藻类植物的基本特征。这些教学方法都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而教师主要是起引导的作用。在一堂课的教学中,并不是只有一种教学模式,往往是几种教学模式结合在一起。我们认为教师的探究意识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根源。生物课堂上要营造研究的氛围,教学过程采用科学研究方法,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共同探讨。所以,我们教学中尽量用生物科学素语,如:研究、探讨、分析、讨论、观察、调查等

二、由知识权威转变为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在以往传统教学中,教师因“闻道有先,术有专攻”,被认为是学生知识的源泉,是把知识输出给学生的传播者,履行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在生物新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生物学知识和技能,提高生物科学素养,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以,生物学教师应改变原有单一、授受式的教学方法,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多样性的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讨论式学习、合作式学习、自主式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通过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促进学生个体潜能的全面开发。

三、由依靠讲解向改进演示实验转变

生物科学研究的对象很复杂,是一门实验科学。如果教师只依靠讲解和出示一些直观教具,有时学生很难理解,当然不易获得巩固的知识,通过实验,情形就不同了。教师必须具备使用各种仪器,制作临时装片和徒手切片,做生物实验,解剖、观察、绘图,采集动植物标本 ,才能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实验教学是为课堂教学服务,要求生物教师所有演示实验必做。如学习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的主要结构,应边讲边实验。鲫鱼各种鳍的作用是教学难点之一,怎样突破这个难点呢?课前教师从市场买回活鲫鱼几条,并把它们放养在水槽里或玻璃缸里,待上课时用,上课时教师把鱼带到教室里。首先,提出一连串问题,例如⑴鲫鱼为什么平衡在水中而不翻倒?⑵在水中鲫鱼是怎样运动的?⑶其动力来自何处?⑷鲫鱼靠什么来控制前进方向?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些问题都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教师的演示实验,要求学生带着以上问题仔细观察现象,以得出结论,准备回答:各种鳍能使鲫鱼侧立水中,不倾斜、不翻转起到平衡作用。其动力主要来自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尾鳍的摆动控制方向,胸鳍和腹鳍能保持鱼体的平衡作用。

四、由教学效果的检查者向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者转变

对学生的检查和评定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通过作业、单元练习和考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是检查教学效果的基本方法。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是教学效果的检查者,是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新课程具有学习方式多元性、学习内容广泛性和实施空间广延性的特点,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评价观念,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采取多种评价方法全面地评价学生,从学生参与学习的态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合作精神、吃苦精神评价一个学生是否全面发展。

五、大力提倡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改重要的内容。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并通过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主动地搜集和分析各种信息,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培养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教材中安排了许多科学探究活动,包括观察与思考、实验、调查、探究、资料分析、模拟制作、演示实验、设计、技能训练、课外实践等,全面提高了学生生物科学素质。教师应学会认真处理教材内容,创设情境,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实际教学中,当然不应也不能千篇一律。以教材中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探究为例,展示了通过实验进行探究的基本过程,旨在提示掌握基本过程的重要性,又在别的案例中仅强调某些侧重点,如光合作用条件的探究中侧重点则是对实验的分析,并没有千篇一律,只是按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来定。

篇5:高中生物新课程教材分析

齐洪波

(山东东营市胜利油田第二中学,山东 东营 257051)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1-8755(2004)0438

2004年山东省、广东省、海南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四个省区实行高中生物新课程试点,作为课程改革的试验省份,山东省今年除了济南、泰安和德州选择了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外,其他的市地均选择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材。

一、高中生物结构和内容改革的特点

(一)改革的核心思想:

不同学生要有共同基础,也要有不同的个性发展,高中生物要为所有高中学生搭建规划人生的平台,要使学生在选择课程中间学会选择人生(实质上体现了为一切学生发展的思想体现)。

(二)实现改革的措施:

1、高中学生必须要学习好八大领域即: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在八大领域下又包括科目,而科目下又包括模块,必修模块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是每个学生共同的基础,选修模块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其中由选修一和选修二。

2、课程实行学分管理,但是这个学分管理要和学分制分开,课程可以开在任何一个年级,但是必须注意科目的内容的衔接关系。每个科目都有一定的学分,语文10学分、外语10学分、数学10学分、思想政治8学分、历史6学分、地理6学分、物理6学分、化学6学分、生物6学分、技术8学分、艺术6学分、体育与健康11学分、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课程的开设可以选择在任何一个年级,但应该注意每个学分18学时,比如生物必修共三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共六学分。这样必修116学分,学生还必须在选修1中获得22学分,选修2中获得6学分。高中毕业必须获得144学分才能毕业。

3、任何选修模块都允许零选择。

(三)生物课程的解决办法:

6学分必修,共108学时,一个学期两个学段(每学段十周),一个学段学习完一个模块,9周学习,每周4课时,这样在一个学段中的第十周复习考试。这样一个学期可以完成两个模块,在高一就可以非常轻松的结束必修学习,剩余的一个学段和高二的时间可以开设选修。在开设选修时要让学生明确每门选修的适用范围: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模块重在培养学生设计试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的能力,增进学生对生物技术应用的了解。本模块适用与继续学习理工类专业或对实验操

作感兴趣的学生学习。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模块围绕生物科学技术在工业、农业、医疗保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得应用,较全面的介绍了生物科技在社会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适用与继续学习人文和社会科学专业及直接就业的学生学习。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以专题形式介绍了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科学类专业奠定了基础。在学生选择课程时并不要严格选择,没有明显的界限。

(四)结构和内容改革的特点

1、充分体现了以人文本的精神,即尊重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又尊重有个性发展的需求,尊重人的自主性和选择性。

2、生物课程来说确实能体现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必修模块体现生命科学基础知识的核心内容,强化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3、在全套教材里面,处处都是生物科学与社会的联系,并且专门设计了生物科技与社会一书。

4、生物课程能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的热点和前沿,并且在选修上设计了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5、课程结构和内容无疑是恢复了生物科学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和尊严,为学生打好生物科学基础。与物理、化学一样的要求,恢复了生物科学的地位。

二、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的特点

1、努力体现模块或教材的特点(模块间即相互独立又体现了生物科学的联系)。

模块:(1)教育价值:每模块都有符合总目标的教育价值(2)核心概念:每模块都应有一组核心概念(3)观念思想:每模块都应有一组科学思想、观念和思想方法(4)学习情境:每模块都应有符合模块内容的学习情境。(5)逻辑体系:每模块都由内在的严密的逻辑体系同时又是开放的兼容的和明确的。

2、是由现代思想观念统帅各个模块,特别是必修模块。

(1)建立了生命是一个系统的思想观念(系统论观点)要让学生知道生命系统是有层次的。

(2)建立生命系统内部和生命系统与环境之间信息流动的概念。

(3)建立生命系统稳态与调控的思想观念。

3、突出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的学习。

观察实验的方法集中于分子与细胞模块,假说演绎的方法集中于遗传和进化模块,系统分析的方法集中于稳态与环境模块,建立模型的方法集中体现在现代生物技术实践模块。

4、强化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

重要概念用黑体字在教材中标出,对基础的核心内容强化了练习和测试。

5、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贯穿于课本的各个章节的各个方面。

三、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模块分析

(一)分子与细胞模块分析

1、学习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

(1)促进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有利于理解生命的物质性及生命物质的特殊性;理解生命有许多层次,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理解生命系统的开放性,即要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理解细胞的生命历程,领悟事物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普遍规律。

(2)为学习其他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奠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

(3)有助于学生对科学过程和本质的理解。本模块精选了若干重大科学发现的历史过程,让学生置身于科学历史的氛围中去体会和领悟科学过程没有重点,现代生物科学生机勃勃;让学生明确科学的前进依赖于技术和方法的改进;但是理解科学过程,最重要的是亲历试验和探究。

(4)在现实生活的冰晶中学习生物学,为现实生活服务。

2、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和呈现方式

(1)以“科学家访谈”代序,让学生明确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

(2)以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构件内容体系(3)以问题或任务驱动学习,引导自主、探究和合作

(4)以“本章小结”、节的“练习”和章的“自我检测”强化学生的自我评价

3、本模块教学应注意

(1)做好模块式教学的整体设计

(2)把核心概念及概念间的相互联系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

(3)切实保障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4)认真对待创新能力的培养

(收稿日期:2004-9-14)

(5)追求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结合

(二)遗传和进化模块分析

1、学生学习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

在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价值在本章中有明确的价值和意义。

2、本模块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和呈现方式。(1)要让学生理解生物的遗传和进化,教学内容应该定位在基因水平。

(2)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基本按照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来安排,从孟德尔到摩尔根在到沃森和克里克等,从拉马克到达尔文再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三)稳态和环境模块分析

1、学生学习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

(1)本模块的教育价值: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领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①在知识方面:从系统的视角认识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本质,深入理解稳态、调节、环境等核心概念。

②在能力培养方面的价值:科学方法教育侧重点在系统分析方法和模型方法。

③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价值:关注生物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形成环境保护,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④其他方面: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四、高中生物新教材教学的注意事项

1、高度重视必修模块的教学。

2、注意教学中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培养统一起来。

3、要尊重教材,发扬教材优点,创造性应用教材,弥补教材缺陷。

4、重视核心概念教学,核心能力的培养。

5、要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结合起来的。

6、要重视基础,基础扎实才会有创新。

7、贯彻和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篇6:高中生物新教材的变化

广东省广雅中学 苏科庚

广州市从2005年秋季开始全面实施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以下简称新教材),在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期间,笔者既感受到了课程改革带给课堂教学的巨大变化,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本文就谈谈这些困惑和思考,希望能与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

一、教学内容的安排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无论是在知识体系上还是在编写框架上都有较大的改动。从编者的角度来看,新教材的体系与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是十分吻合的,在使用过程中,有不少教师认为,旧教材的编写体系比新教材好,执教起来比较顺畅,但也有不少教师

感到难以适应,甚至无所适从。

以“细胞膜”的教学为例,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新教材对本内容的处理是:在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设置了“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节,简要介绍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功能,并设置了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镶嵌模型)和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则安排在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从笔者所获得的反馈意见来看,不少教师不满意这样的设置,在实际教学中更多的是将本节内容与第4章的相关内容进行重组,即将“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与“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内容合二为一。教学顺序则普遍有4种情况:

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2.“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3.“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

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4.按新教材的顺序讲述。

注:旧教材中的顺序为:“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流动镶嵌模型)”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从上述教学内容的调整来看,不少教师将新教材“还原”为旧教材的编排顺序,这一方面反映了不少教师仍受旧教材体系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多少反映了教师对旧教材的认同。至于哪一种处理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现在下定论似乎还为时

尚早。

笔者认为,与其说出现上述情况是由于教师本人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而进行不同处理的结果,不如说是由于教学上的混乱,是由于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遇到的彷徨与困惑。虽然我们提倡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教师作为教材与学生的“中间人”,其教学设想与教材编写体系越相左,带给教学的冲击就越大,最终受影响的还是学生。因此,如何解决教师与教材之间的关系,确实需要编者与教者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二、实验与探究活动的开展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基于此,各个版本的教材相应地设置了不少探究活动或实验供学生进行学习,如新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一共设

置了14个实验活动(见下表)。新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实验一览表

从理想情况来看,如果教师能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探究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能力、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不过,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探究活动的开展却遭遇重重困境。主要表现为下

面几种情况。

(一)条件不允许,无法开展

例如,对实验“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由于鉴定DNA和RNA时需要用到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而这两种试剂由于价格比较昂贵,市面上不容易买到,所以不少学校索性取消了实验,条件差一些的学校就更不用说了。再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本实验要求分小组进行,但每个小组至少需要5个锥形瓶,很多学校由于实验器材匮乏,加上实验探究的时间过长(实验装置需培养8~10小时),学生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观察记录,最后只好不了了之,条件较好一点的学校,也多是采取指定某一小组进行实验,然后汇报结果的方式,使原本应该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探究活动演变成个别学生的探究,从而失去了其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实验或探究活动过多,难以取舍

教材一共安排了14个实验或探究活动,但不少教师反映,全部实验都开设的可能性很小,这就使得教师不得不对实验活动有所取舍。比如上述“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等,由于不属于课程标准规定操作的实验而往往被省略不做,不少学校因为课时紧张、实验设备不足或其他原因而导致部分必做的实验也无法开展,只能通过教师的讲述来替代学生的探究,这实在是不得已的。因此,哪些实验可以不做、哪些实验应该做但限于条件无法开展、哪些实验必须开展、哪些实验不开展对学生会产生什么影响等问题成为制约教

师对探究活动进行取舍的主要因素。

(三)探究活动流于形式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但并不意味可以滥用探究性学习。一些教师为了追求课堂中的生生、师生互动,动不动就抛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展开探究,既不考虑问题的难易,也不考虑探究的必要性,结果,学生跟着忙乎了半天,到最后连教师也不知道学生探究出了什么,还美其名曰:“探究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另外一个奇怪的现象是,探究活动似乎成了公开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好像没有探究活动就不能算是符合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实验设计、小组讨论、成果展示也成了公开课上探究活动的“三步曲”。这种为了显示探究而进行探究的教学活动,使得探究性学习逐渐流于形式。探究活动开展的前提是学生有疑问、有困惑,问题悬而未解或在认知上有冲突,确实需要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来寻求解答,在这种前提下,探究才成为学生迫切渴望开展的一项活动,也只有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才会高涨而有效。否则,探究活动会逐渐成为新课程改革中一种无谓的摆设和花架子,最终成为制约教学改革的瓶

颈。

三、教学讲授上“度”的把握

新教材在一些相同内容的知识点上,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旧教材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删改。如有关细胞器的内容,在旧教材中比较详细地对每一种细胞器进行了介绍,而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举例说出”相当于原教学大纲中的“了解”水平,属于较低层次的要求),因此新教材中只是提供各种细胞器的图片,简要介绍其功能特点,寥寥数语,笔墨不多。但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主动地把内容“还原”为旧教材中的讲述,甚至增加了大量额外知识,如中心体的结构特点、各种细胞器有无膜的比较等,结果课堂上学生的活动被迫让位于教师的补充讲述,原本应该1个课时完成的教学内容也被延长为2-3个课时,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又导致了

教学课时上的紧张。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时在“度”的把握上出现偏差的原

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受旧教材教学的影响,面对新教材时,观念上还未完全转变过来,对知识系统的要求仍停留在过渡教材的层次上。

2.新教材中的叙述较简单,学生很容易就理解,而部分学生活动限于各种原因而无法开展,因此为了避免在课堂上“没什么好讲”,不得不增加额外的内容“充实”自己的课堂教学。

3.对高考命题的担忧。教材编写者在撰写教材前,对课程标准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调查和论证,但高考命题者往往只有两三个月时间进行试题的命制,在这较短的时间内由于对课程标准要求的理解不到位而使命题出现偏差,最终导致学生高考失分,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这也是很多教师十分担忧的事。在这种“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心理作用下,教师对教学内容过分讲多、讲深、讲透的现象依然充斥着课程改革的课堂。

上述原因中,最后一点是极为关键的因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还需要编者、命题者以及一线的教师进行更多的对话,以达成一致的认识,使教师最终能“放下

心”来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新课程的实施,对于许多教师而言,是一个新生事物,在了解、认识并熟悉这个新事物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彷徨和不适应,难免会出现偏差甚至走弯路,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加强专家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与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慢慢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必须努力使自己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成长、成熟起来。作为实验区的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最后,笔者愿以课程标准组专家、人教版教材主编朱正威老师的一句话与各位同行共勉:“新课程的实施,给了我们教师几多机遇、几多挑战。机遇和挑战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抓住它、平衡它,中学生物教学将

篇7: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如何实施新教材

摘 要: 新教材的使用标志着新课程改革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加强综合教学,因材施教,分层教学,锐意教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适应新课程标准。

关键词: 高中生物 课程改革 教学方法

实施新教材,探讨课堂教学策略,对每个高中生物教师而言都是非常重要和必需的。课堂是新课程课堂改革的主阵地,而当前老师感到困惑的是课堂教学怎样进行?怎样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聚焦教学改革与创新,首先必须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和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教育新定义、新内涵指导课堂教学,才能使生物新理念落到实处。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变革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彻底摆脱“以学科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生物教师要以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领会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

二、改进教学方式,倡导教学方式多样法

教学方法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但长期单一地采用死记硬背、教师讲学生听的“授―受”模式,会使学生思想僵化、能力低下,因此教学方式应该多样化。

1.将语言的诱导法与多媒体设境法相融合。可以先讲一段与生物课堂教学有关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然后通过录像、录音等创设图、文、声、像并茂的生物教学情境,设计教学疑问,让学生自己思考、归纳。如讲细胞有丝分裂时,首先提出人和动物组成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接着让学生观看细胞有丝分裂多媒体课件,介绍各个时期的变化,让学生对照多媒体课件归纳各时期的变化特点,完成课堂练习。这样学生在对照课本图例时,可以很快回忆细胞有丝分裂的动态变化,归纳出各时期的特点,为应用做好铺垫。

2.将实物模型和网络技术匹配教学。多数教师都能够把实物模型带入教室进行对比教学,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网络技术教学是一个新时代的产物,如何把网络技术和实物、模型匹配教学,是一个新问题。我认为网络、实物、模型匹配教学,就是运用模型、实物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利用网络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将经验教学、情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融合。学生智力的开发、素质的培养,不能单靠现代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还必须依靠教学经验,引导学生思考,强化学生思维意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必须把现代教学和经验教学有机融合,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现代生物教学中,虽然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但是如果没有生动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融入,时间久了,学生会产生厌倦。合理利用经验教学、情感教学与现代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三、加强综合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3+综合”高考模式中,理科综合(含生物)试卷的命题思路是“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核跨学科的综合能力”。教师必须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深化知识联系,加强综合教学。

1.加强学科间知识联系,培养学生学科间综合能力。生物与化学、物理等学科知识互相渗透、联系密切。在现行高中生物教材中,与化学相关的知识点有30处,与物理相关的知识点有15处,与地理相关的知识点有16处。首先,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开拓思路,全面掌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边缘学科知识点,加强不同学科知识点之间的渗透和延伸,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日常教学中。其次,教师应有意识地启发与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解决其他学科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培养与锻炼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实验综合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应加强生物、化学和物理三科知识的综合渗透。生物实验本身就是运用化学、物理方法验证、研究生命活动现象和原理的过程,如新教材中“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坚定实验”,其实验原理就是依据三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的化学反应原理设计的。在实验教学中,更应注重理、化、生三科知识的结合点,搞好实验综合教学。

3.联系实际,关注热点,加强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的培养。从近年来的高考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可以看出,命题突破了围绕课本取材的命题思路,加强了知识的应用,强调了与工农业生产、人们生活、高新技术、社会热点问题的联系。教师不能拘泥于课本,而要走出课本,及时向学生介绍最新生物学科研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及时穿插讲述生物工程、环境保护、疾病与健康等生物热点知识。

四、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普及化

新课标提出:“学生的发展是生物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班级教学的最大弊端是容易搞“一刀切”,个别教学难以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必然落空。

分层教学对教师讲师因人施教,对学生讲师异步学习。师生双方努力,最终指向每个学生个体的“最近发展区”,给每个学生创造发展的机会。

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解决“学什么”的问题,而是解决“怎样学”的问题。因此,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决定教学成功的关键,只有学会了“怎样学”,学生才能独立学习,保持最佳状态。

篇8: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如何实施新教材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 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聚焦教学改革与创新, 首先必须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和传统的教学观念, 运用教育新定义、新内涵指导课堂教学, 才能使生物新理念落到实处。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变革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 彻底摆脱“以学科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生物教师要以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能 力, 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 领会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 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

二、改进教学方式, 倡导教学方式多样法

教学方法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但长期单一地采用死记硬背、教师讲学生听的“授—受”模式, 会使学生思想僵化、能力低下, 因此教学方式应该多样化。

1.将语言的诱导法与多媒体设境法相融合。可以先讲一段与生物课堂教学有关的故事, 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然后通过录像、录音等创设图、文、声、像并茂的生物教学情境, 设计教学疑问, 让学生自己思考、归纳。如讲细胞有丝分裂时, 首先提出人和动物组成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接着让学生观看细胞有丝分裂多媒体课件, 介绍各个时期的变化, 让学生对照多媒体课件归纳各时期的变化特点, 完成课堂练习。这样学生在对照课本图例时, 可以很快回忆细胞有丝分裂的动态变化, 归纳出各时期的特点, 为应用做好铺垫。

2.将实物模型和网络技术匹配教学。多数教师都能够把实物模型带入教室进行对比教学, 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网络技术教学是一个新时代的产物, 如何把网络技术和实物、模型匹配教学, 是一个新问题。我认为网络、实物、模型匹配教学, 就是运用模型、实物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利用网络技术,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将经验教学、情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融合。学生智力的开发、素质的培养, 不能单靠现代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 还必须依靠教学经验, 引导学生思考, 强化学生思维意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必须把现代教学和经验教学有机融合, 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现代生物教学中, 虽然有先进的教学设备, 但是如果没有生动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融入, 时间久了, 学生会产生厌倦。合理利用经验教学、情感教学与现代教学,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三、加强综合教学,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3+综合”高考模式中, 理科综合 (含生物 ) 试卷的命题思路是“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 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核跨学科的综合能力”。教师必须调整教学思路, 改进教学方法, 深化知识联系, 加强综合教学。

1.加强学科间知识联系, 培养学生学科间综合能力。生物与化学、物理等学科知识互相渗透、联系密切。在现行高中生物教 材中, 与化学相关的知识点有30处, 与物理相关的知识点有15处, 与地理相关的知识点有16处。首先, 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 开拓思路, 全面掌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边缘学科知识点, 加强不同学科知识点之间的渗透和延伸, 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日常教学中。其次, 教师应有意识地启发与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 解决其他学科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培养与锻炼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实验综合教学, 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在实验教学中, 应加强生物、化学和物理三科知识的综合渗透。生物实验本身就是运用化学、物理方法验证、研究生命活动现象和原理的过程, 如新教材中“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坚定实验”, 其实验原理就是依据三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的化学反应原理设计的。在实验教学中, 更应注重理、化、生三科知识的结合点, 搞好实验综合教学。

3.联系实际 , 关注热点 , 加强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的培养。从近年来的高考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可以看 出, 命题突破了围绕课本取材的命题思路, 加强了知识的应用, 强调了与工农业生产、人们生活、高新技术、社会热点问题的联系。教师不能拘泥于课本, 而要走出课本, 及时向学生介绍最新生物学科研成果, 结合教学内容及时穿插讲述生物工程、环境保护、疾病与健康等生物热点知识。

四、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普及化

新课标提出:“学生的发展是生物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班级教学的最大弊端是容易搞 “一刀切”, 个别教学难以落实, “面向全体学生”必然落空。

分层教学对教师讲师因人施教, 对学生讲师异步学习。师生双方努力, 最终指向每个学生个体的“最近发展区”, 给每个学生创造发展的机会。

五、以学生为主体,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授人以鱼 , 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解决“学什么”的问题, 而是解决“怎样学”的问题。因此, 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是决定教学成功的关键, 只有学会了“怎样学”, 学生才能独立学习, 保持最佳状态。

篇9:高中生物新教材与旧教材的比较

现在我就这一问题,对新教材与旧教材有些什么变化做些比较分析,以便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取得教与学的更好效果。

新课标教材的说法: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放能量。新课标教材第94页:无氧呼吸的全过程,可以概括地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需要不同酶的催化,但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第一个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成乳酸。无论是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成乳酸,无氧呼吸都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生成少量ATP。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则存留在酒精或乳酸中。

旧版教材的说法没有明确回答这一问题。旧版教材第72页是这么说的: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过程虽然有明显的不同,但是并不是完全不同。从葡萄糖到丙酮酸,这个阶段完全相同,只是从丙酮酸开始,它们才分别沿着不同的途径形成不同的产物:在有氧的条件下,丙酮酸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全过程释放较多的能量;在无氧的条件下,丙酮酸则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成乳酸,全过程释放较少的能量。

由于旧版教材没有完全说明白这个问题,以至于很多教辅参考资料认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也能释放少量能量。这是存在严重的科学性错误的。现在作了明确的说明,不再含糊,从而避免了误读,这无疑是一种进步,是教材科学性的体现。

那么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到底放不放能量?实际上,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的过程,是在酵母菌和大多数植物组织里,是丙酮酸先脱羧生成乙醛,然后乙醛被第一阶段形成的NADH+H(在中学教材上简写成[H])还原形成了乙醇。在人体或动物组织中,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的过程则是丙酮酸被第一阶段形成的NADH+H(在中学教材上简写成[H])还原形成了乳酸。

大家知道,有机物氧化的过程中有能量释放,而有机物还原的过程中则储存能量。这样看来,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仅没有能量释放,而且储存了能量,这些能量就是无氧呼吸第一阶段释放出来的,是储存在NADH+H+(在中学教材上简写成[H])中的能量。

教辅资料为什么会出现上述错误?如前所述,依据旧版教材编写的教辅资料,几乎都认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释放少量的能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认为,这源于对旧教材图解内容的错误解读。前面我们已经指出,旧教材对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否放能的问题并没有作出明确的回答,教材第72页上图解的内容与我们前面引用的正文表达是同一个意思,也只是说明无氧呼吸的全过程释放出少量的能量。很多人把个图解的内容解读成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释放少量的能量,显然是错误的。当然,旧版教材没有明确指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放能,这是造成上述错误解读的直接原因,而新教材将其进行了修改。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白鹭洲中学)

上一篇:村计划生育协会章程下一篇:试析行刑执法衔接中检察监督机制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