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寻常的冬天记叙文作文

2024-06-27

不同寻常的冬天记叙文作文(精选17篇)

篇1:不同寻常的冬天记叙文作文

在怀疑,现在是不是冬天,因为,我似乎没有丝毫感觉到冷,甚至,有一股无名的热气像刚煮好的汤面般热腾腾冲上头顶,让人总产生一种打开水龙头冲涤的冲动。

也许是长大了,长大到敢同酷暑寒冬相“搏击”的程度了,小时候在冬日温暖陽光下头裹一着一毛一衣手抱着棉衣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我们,连纪念那些回忆的空隙都没有,碎木屑般的生活将我们生存的空间充塞得满满当当,那些有的没的真的假的意识到潜意识的就像空气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我们鼻息间弥漫放肆,使我们从透不过气中透过气。

开始想不通自己的为人,对自己长久以来的处事作风发出前所未有的质疑,如果不是自身哪个不争气的部件出现了故障,我也不会像现在这么错落,简直错落到极致,向自己下了一份战帖,在一个莫须有的世界里,恐怕,我只能对自己宣战,胜负都收获相同的结果,结果就是输,输得莫须有。

很气愤为什么自己就要那么“擅长”挖空心思,还技术高超地挖的那样深不可测……联想到很多似有还无的人和事,我感到不知所措,一直在提醒自己那只是一种幻觉,但我实在无法说服自己这个世界上怎么能有如此真实的幻觉,是的,我连自己都说服不了,更不能去游说什么人使之相信真实是一种多余的存在。

我想自己真的是什么都改变不了,做什么都改变不了,为此,宁愿哄骗自己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恶魔叫做心魔,而我恰好是那个太过走运的中奖者,所以奖品收到了,心魔便住下了……就这样,我哄骗自己,像哄骗一个无知的小孩。

人说每一句话都只在刚说出口的那一刻属于自己,说出口之后,便化为公共语了……我回想着,想到自己的确说过一些稍显 过分的话,对一些本来无辜的同学或朋友乃至亲人,我觉出自己的后悔,但后悔根本就不是一种药,所以,即便我把亿亿万万句抱歉一笔一划地写到纸上,当面对他们的时候,这欠扁的嘴也还是哑口无言,都说大爱无言,大悔,亦无语。

昨天又见我弟了,他找到站在牌坊下面的角落里等他的我时,随意地与我招呼,抬头看到他时我几乎吓到,隐形眼镜的作用实在是有目共睹的,他竟又长高了,把我只身人来车往而涌现的不安都转换成了安全感,是啊,我弟在呢,就站在我身边,他已经不像我弟了……

站在路边等专线车,他三言两语地问候我近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也三言两语地数落我一番,偶尔抬眼看一下他的侧脸,立即就想到我爸,什么时候,他竟又长得跟爸那么相像了?说也奇怪,他为什么越看越不拿我当回事,这次见面,他好像连姐姐都没叫,还有,在地铁站,我紧紧地跟在他身后上一上一下一下地走,宛若他顺手牵着的一只提线木偶……坐在车厢内与陌生人“面面相觑”是最囧的,我只不过稍稍东张西望了下,看到一位蓄满胡须的老人觉得可爱,好心拍他肩膀告诉他,他居然一脸严肃地警告我那会被人误以为是“傻逼”……我就那么幼稚吗?还是现在的社会,连发自内心的笑都不允许了?非得要我们在特定场合必要时候装出一副优雅的皮笑肉不笑的附和的笑才算聪明吗?我真的不知道,这一切,简直无法理解。

见到了久违的姑妈,喝了香浓的鸡汤,吃了她特地去市场买回来的番薯,很有趣的是,我消灭掉了近乎一盘的西兰花啊,绿色的,绿得那般充满希望与生机……真的,我又要当姑姑了,因为表嫂有了身孕,她甚至把漂亮婴儿的海报贴到了冰箱的门上,从我们见到她的那刻起,到我们下午四点多离开,大厅里都一直回荡着表嫂幸福的笑声,她在看娱乐节目,笑点降得异常的低,低得我都感到吃惊!表嫂今年33岁,听说这是第一胎,算是高龄产妇吧,我们那么多双眼睛“虎视眈眈”着她的肚皮的一举一动,她表示压力山大,呵……吉人自有天相,我们都坚信送子观音不会偷懒,她一定会恪尽职守!

在情绪低迷时见到自己的亲人,真的是值得烧香拜谢神灵的高兴事,前晚坐84路公车赶回学校排练方阵,在车尾靠窗位置,忽然觉得特别累乏,望着车窗外一闪而过的五彩霓虹似的各式各样的大灯小灯,本来,我以为自己会做一件习惯性的很丢脸的事,但很意外,真的,很意外的我没有,反而更使劲地睁大了久未合上的双眼……就算外面的世界再黑暗,我们也要记得执着地睁开一双明辨是非的眼睛啊,不是吗?

篇2:不同寻常的冬天记叙文作文

在东北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中等规模的雪,竟成了南方的灾难。南方的雪不同于北方的雪,南方的雪是边融化边落,粘到电缆上就会结冰,一层层地变厚变沉,直到电杆承受不住重量而倒塌。这场雪也使整个的中国变得沉重起来。这场雪使南方的电线大面积遭受破坏,维修班的电工只好留下来维修,牺牲了自己回家过年的时间。电线杆上粘着厚厚的冰必须用铲子铲掉,电工们只好冒着摔下的危险爬上电线杆,由于南方的电线杆负重较轻,不堪重负而倒塌,将人也摔了下来。有一名电工就是这样被摔死的。他的家人还在等着他回家住饺子吃,却接到的他牺牲的消息,他的家人们都难以接受。原本还在等着他回来过年,可没想到接到的却 是他的死讯。他的妻子哭诉着说:“他对我说,今年回家可能会晚点,他要把南方的电线都修好再回家。可没想到却是这样的结果。……”话没说完,她已经泣不成声。

他的儿子在妈妈的怀中撕心裂肺的哭喊着:“我要爸爸,我要爸爸。”在场的人听了孩子的哭喊都留下了泪水。温家宝总理在慰问他们家时说:“对于他的死,我感到很难过。但你们要记住,他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死的光荣。”

大雪无情人有情,雪灾牵动着每个中国人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雪在给人们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可贵的人间真情。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一场抗击暴风雪的战斗迅速打响,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上至总书记、总理,下到平民百姓被大雪凝在了一起,谱写了一曲抗击暴风雪的、永载史册的胜利篇章。

篇3:不同寻常的冬天记叙文作文

一、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把课堂教学当作面向人的生活世界,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人的生命存在,促进人的生命完善发展,使教学质量整体提升的模式。此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学课堂上,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扮演一个引导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注重学生的交流合作,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探究,教师要从旁协助学生解决探究中遇到的问题。

二、生本教学模式在高中记叙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生本教学模式运用到高中记叙文作文教学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录、记、译、展。

1. 录

这一阶段主要是要学生进行积累反思,要学生对先前文章中的精炼语句和典型事例进行记录,这一阶段教学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素材的积累和对经典的提炼。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讨论、探究、写作中对一些精彩的内容进行巩固,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共同对优秀作品中的精美词句进行赏析,并对此进行记录。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进行小组赏析,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小组成员通过共同阅读,各自提出自己的看法,将所有的精美语句都罗列出来,然后进行点评赏析,让学生指出它的精美之处,然后选择一些名言警句、精彩语段进行记录。当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生活体验,也将其作为写作的素材来记录,以此方式来丰富学生写作记叙文的素材。

2. 记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体原生态写作训练,第二部分是提升性写作训练。在第一部分教学中,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依据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对一些事物的观察,以自己特有的观察视角,自行选择写作对象,将他们在生活中看到的人或事记录下来。提升性写作是指学生在第一部分写作的基础上,通过和老师、同学交流探讨,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安排学生写周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写“这一周对我促动最深的事”。因为,人毕竟是一种有思想有感情的动物,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一些事物或多或少地会引起自身情感的波动,如师生对话、集体活动、生日派对等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尽可能多的描写自己的情感活动,可以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写作中没有过多的限制,没有固定的框架,让学生自己充分发挥,让学生在写作中体会到生活的意义,体会到写作的快乐。然后,教师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进行交流点评,让小组成员互相指出每篇文章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修改,修改之后,小组成员要针对此文章再次进行交流点评,然后学生根据相关建议反复地对文章进行修改,使文章质量进一步提高。

3. 译

在这一部分教学中,主要以培养学生写作的结构意识和主题意识为目标,这一部分教学分划为五个环节:晒文、讲文、评文、选文、译文。在学生的自主交流探究中,学生通过对各自作品的展示、介绍、点评、选择、演绎等,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从而提升学生写作记叙文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第二次修改过的文章在小组中展示,让小组成员再次进行品读,在小组成员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本人可以向组员介绍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和文章的结构特点。然后小组成员要对文章再次进行综合点评,进过几个轮回之后,通过小组成员投票选出几篇较优秀的作品,然后以这几篇优秀的作品为范本,让小组成员或取其主题,或照其结构进行再创作。然后小组成员再针对新创作的作品进行交流点评,指出其优劣之处,让学生进行反复的修改,使文章的质量不断提高。

4. 展

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积极引导,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写作中的立意、选材、安排结构,然后进行写作。例如,在小组探究中,先选择一名同学对某一作文题进行解读,然后提出作文的写作方向,确定出题人的命题意图,选择相应的写作材料,然后小组其他成员对他的看法进行讨论,选取其中正确部分,对不恰当的地方进行修改补充,从而确立文章的主旨。教师可从旁指导,不断地将学生引向正确的方向。然后小组各成员将自认为有价值的写作材料提出来,进过一番讨论、评比后,共同选出一些写作材料,然后进行写作。然后将完成的作品在小组中进行传阅,根据不同成员的观点建议进行多次修改,使文章质量不断提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写作命题作文的能力,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

三、结语

篇4:不同寻常的冬天记叙文作文

【关键词】初中生 ; 高中生 ; 心理特质 ; 中考考纲 ; 高考考纲 ; 中考一类卷 ; 高考一类卷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203-02

引言:本人有幸参加了2013年6月湛江中考作文的阅卷以及2014年6月广东高考作文阅卷,两次作文阅卷的经历对初中与高中作文的不同有着切肤的体验。初中生生活较为单一,体现在叙事写人上就显得相对简单,而抽象逻辑思维虽开始发展,但仍具备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记叙文的立意上往往不够深刻,以浅显居多;而对高中生而言,他们的生活圈子已经有所扩大,对社会开始关注,因而体现在记叙文的写作上题材较为丰富多样,而且也不再止步于简单写人叙事,也正是由于逻辑思维的进一步成熟发展,在记叙文写作上立意更为深刻,往往能透过叙事写人,挖掘到生活中更为深层的层次。下面我主要就中高考常见的记叙文文体来呈现分析初中与高中生在写作的不同状态。

一、初中生与高中生心理特质的不同

初中与高中是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也是幼稚期向成熟期过渡的时期,必定会在心理、思维及人格发展上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特征,而这些特点反过来也会在作文中有所体现,这对作文教学的进一步探究也极具价值。

1.社会性逐渐增强

在青少年期,由于社会地位的变化,其活动社会性的增强,青少年对社会生活越来越关注。同时,他们与社会环境的接触越来越多,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也越來越明显。

如果说初中生大多还会拘泥于儿童时那种仅仅对自己或自己周围生活中具体事物的关心,但过渡到高中生时期,他们会以极大的兴趣观察、思考和判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与问题。

结合初中高中语文考纲对记叙文写作的要求,不难看出两者的区别甚大,初中毕业生只要做到叙事完整具体即可;而高中生则要求更进一步要有个性色彩且材料要更为丰富,形象更为丰满。而这样不同的要求实则与初高中生的生活体验及阅历有较大的关系。而且高中生在在记叙文写作当中也会将目光更多的投放到社会时政热点中去,除了立意时体现对社会的思考,甚至在写作过程中则会直接描述自己耳闻目睹亲身所感受的社会生活,这些与初中、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社会性是相吻合的。

2.思维发展的不同特征

而上图的表格则清晰的展示出初中生与高中生思维特征的不同,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各种逻辑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更为成熟,这也就是为什么考纲对高中生记叙文的写作要求不同的原因,初中生做简单的记叙文,而对高中生则要求立意点深刻,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本身内在的逻辑关系,同时记叙文的写法上也要求构思精巧、想象有独到之处,文句有表现力等。

3.人格发展的不同阶段

上图也清楚的呈现初中生和高中生人格发展的不同特征,“进入初中的学生,身心开始发生剧烈变化,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明显增强,心理上的‘成人感日益明显”①,“进入高中的学生大多对社会、自己和未来都开始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和比较深入的思考,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已开始形成”②也就是说初中生大多处于叛逆的阶段,而高中生则逐渐形成较为明晰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在作文中则更多体现在主旨立意上,高中生的作文立意更为深刻,且对事件的看法更为公允客观。

二、记叙文写作的不同

不论初中还是高中作文教学,记叙文的写作都是作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尤其是对初中生而言,三年的作文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学会完整地写人叙事,让作文真实具体可感;而高中生需要进一步完备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学会写复杂的记叙文,去表达较为深刻的情感及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

1.初中及高中考纲对记叙文的要求

2.中、高考一类卷的比较

接下来以湛江09年中考作文一类卷和2014年广东高考一类卷进行比较,甄别这两类作文的异与同。

(1)审题难度的不同

09年湛江作文考题如下:

有一双手,它或许属于我们的亲人,我们的朋友,我们的老师,甚至素不相识的路人。它曾牵引着我们告别童年的天真,让我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它曾见证了我们青春的承诺,让我们心灵贴得更近;它曾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让我们明白什么才是真、善、美。

有一双手,它或许属于忙碌的白衣天使,辛勤的农民,保家卫国的解放军……它或许属于苏轼,属于牛顿,属于邓小平,属于谭千秋……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把人世间所有的风霜雨雪、世事沧桑变成回首时那道回味无穷的风景线。

“有一双手”给过你怎样的体验、感受,你又有怎样的认识或思考?请写一篇作文来表达。

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如下: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从审题难度上说,确实中考作文题难度较低,“一双手”有较为明确的定义,它们既可以属于生活在我们熟悉的亲人们,也可以属于我们较为了解的现实社会中的人,还可以属于是古今中外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人物,实则这些都是写作内容的大体范围。而且立意较为显性,可以是一双手让我们明白生命的意义,让我们懂得成长的历程,让我们了解真善美的真谛,也可以是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评价与思考等,而从考场上的作文来看,立意大多也较为集中于表现亲情、友情、师生情等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以及歌颂对社会的奉献精神等。endprint

2014年广东高考的作文题审题则对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首先黑白胶片时代这段文字就包含两组辩证关系,一组是少量的照片与珍贵的记忆,另一组是永存的记忆与泛黄的照片;其次数码技术时代也是两组辩证关系,一组是海量的照片与不被珍惜的点滴,另一组是即时快捷的数码技术与被稀释的点滴;再次黑白照片与数码照片也是一组大的辩证关系,包含着多与少的数量比较,珍贵与不被珍惜的情感对比,难于保存与方便快捷的技术较量。由此也能明显看出,高考作文在立意上给了学生更多元的选择,几乎每一组辩证关系都可以确立一个主题,比如“少量的照片与珍贵的记忆”,就可以提炼出“经历岁月的冲刷,愈少的照片越能寄托珍贵的情感”。对于思辨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他们文章的立意会在几组辩证关系中进行提炼,从而达到较高的高度,比如“照片的珍贵与否,不关乎技术,只关乎情感。”、“拍照用胶片机还是数码相机又有何关系?照片的多与少又有何关系?只要用心体验,用心记录,定能写下一段永不腿色的记忆。”等等。

(2)09年湛江中考一类卷与14年广东高考一类卷的比较

从谋篇布局上说,湛江中考一类卷在记叙文的写作上片段式的结构居多,当时阅卷提供的三篇一类记叙文样卷有两篇是采用片段式,比如《西域不灭的驼铃》就是采用了历史人物张謇的三个场景:挑起重任,离开长安;走向大漠,一路与孤独相伴;漫漫十年,始终不辱使命。《一手一思念,一生爱不变》则采用与外婆相处的三个生活场景:幼时外婆对我的疼爱;成长面对挫折时外婆对我的鼓励;生死临别之际外婆对我的不舍。而高考的一类卷结构上更为多元,《阿锦的黑白记忆》则以黑白全家福照片为线索贯穿全文,满含深情的讲述每次照全家福的温情故事。文章实则是双线索贯穿始终,显性的线索是全家福照片,隐形的线索则为父母对我的疼爱和我对过往时光的留恋;《让记忆之花盛放在泛黄的纸片上》的结构则显得更为自然,从奶奶看一张泛黄的照片道起,回忆起爷爷奶奶年轻的故事,接着作者我的加入,亲身感受到奶奶沉浸在过往时光的幸福当中,最后水到渠成的引出我不禁拿起彩色的数码照片,也体验到幸福的回忆。整个行文如流水般酣畅自然,毫不做作。

从文句的表现力来看,达到不论是中考还是高考能达到一类卷的作文,它们这些文章大多能娴熟地运用修辞手法,比如《一手一思念,一生爱不变》开头的一组排比“有一双手,像冬日里的阳光,融化寒冷与不安。有一双手,如秋日里的柔风,扫走恐惧与烦恼。有一双手,似春日里的细雨,滋长未来与希望。”这三句既是抒情也是议论,一开篇就为全文的情感基调奠定了基础;再比如《西域不灭的驼铃》结尾语“张骞,你是西域永远不灭的驼铃!”则用了暗喻的手法点明了文章的主题。而同样是运用比喻的手法,高考一类卷中《阿锦的黑白记忆》明显棋高一着,“阿锦的牙齿亮白得像一道闪电,她狡猾地笑着,这世上最爱自己的人,愿意摘下最美星星给自己。”把阿锦亮白的牙齿比作闪电,令人新奇的同时又恰如其分写出小女孩明朗又狡黠的笑容。同样是这篇文章中的“记忆站在一米外的光阴,朝阿锦点头微笑。”拟人手法的运用极富表现力,极具张力的表现出阿锦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同时作为文章结束段的第一句,毫无违和感的过渡到怀旧的阶段。几乎可以断言同样是对修辞手法的运用,高考一类卷中运用修辞的句子往往显得更自然,更富有表现力,与全文的更浑然一体。

再从语言表达的精致性角度考量,中、高考的一类作文确有高下之分。“太阳低垂着头,瑟缩的秋风刮起了枯黄的落叶。我手中握着那70分的试卷交给外婆”,(《一手一思念,一生爱不变》)“ 院子里的紫藤花开了,散发着清悠安宁的香气。 奶奶跟往常一样,搬着一张陪伴她多年的长躺椅,来到院中那棵古老苍劲的大树下,安静地歇息着。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温暖地照耀着奶奶,一切是那么的安详与美好。跟以往一样,奶奶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相片。”(《让记忆之花盛放在泛黄的纸片上》)两段文字都是环境描写,都是来自生活的场景,前段的环境描写确实单薄许多,很简单的描写,虽然也能对接下来发生的事起到一定的烘托作用,但明显后段的描写,更为细腻动人,整个环境描写紧紧扣住“安宁”两字,营造出“安静祥和”的氛围,自然引出奶奶手中那张泛黄的照片,开篇的紫藤花也不是单纯的景物,也和文中照片中的紫藤花遥相呼应。文中的景物描写和事情的发展融为一体,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毫无突兀之感。

小结:

两次考场阅卷经历对高中记叙文的写作教学具有以下三点启发性:

1.审题能力的提高要从训练学生的思辨性入手,只有提高学生思辨的能力才能让考场的作文呈现出多元、深刻且视角独到的立意。

2.加强高中生叙事技巧的训练,可以从复线结构、巧设悬念、多重视角叙事等方面进行复杂叙事,从而提升叙事能力。

3.语言的表现力是评判记叙文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因而高中生的語言表达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从而达到语言更精致,更富有感染力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付建中主编.《教育心理学》清华出版社2010p404

篇5:冬天的记叙文作文

冬天,一切都冷冷清清,在刺骨的中寒风,鸟儿不叫了,虫子不鸣了,绿色不复存在,街上的行人也裹紧了棉衣棉袄,面色凝重,行色匆匆,他们的心也仿佛像水结了冰一样,一切都显得那样死气沉沉,毫无光彩。

看样子,没有几个人会喜欢冬天的酷冷。

冬天,没有春天的生命绽放、生机盎然;冬天,也没有夏天的热情似火、清凉舒爽;冬天,更没有秋天的硕果累累、丰收喜庆。

冬天是一个没有生气的季节,大部分动物都在冬眠,即使不冬眠的,也毫无生气,打不起精神;冬天是一个萧条的季节,光秃秃的树枝没有了树叶的点缀,像被吸干了血液。

冬天,外出散步、活动的路人少上加少,除了上班、放学的高峰期,很少有人上街。而那些在雪地上摸爬滚打、戏闹滑雪的孩童们,却像是冬日里的精灵,咯咯的笑声划破乳白色的天空。

冬天,就像是无数天鹅中的丑小鸭,显得那么另类、与众不同。可是,你发现了吗?在这万物凋零、冰清玉洁的季节,我们却能寻找到一些生命的律动、不屈成长的事物,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不能否认,冬天是一个养精蓄锐的季节。世界万物不经过一个冬天的休整,怎么会有春天的复苏?怎么会有夏日的成长?又怎么会有秋日的收获呢?

想着想着,我突然发现,人生不也如此吗?冬天代表着人生道路上遇到的挫折与失败、困难和绝望,漫漫人生不可能总是称心如意、欢乐相伴,人生总会有坎坎坷坷、艰难险阻,面对那些不如意,我们要怎样去选择?

路,只有两条!如果你选择了知难而退,你也许会获得一时的安逸、短暂的快乐,但你以后必将会被社会和时代的潮流所淘汰,就像挺不过冬天的种子无法在来年春天破土而出一样。

你也可以选择迎难而上、不屈不挠,也许向上生长的压力和背负的重担会让你痛苦不堪、遍体鳞伤,但只要你信心坚定、永不言弃,那么,成功一定会属于你!

失败是成功之母,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冬天,奋发向上,你就会走向成功。

篇6:关于冬天的记叙文高一作文

家乡的冬天是美丽的,家乡的冬天是寒冷的,家乡的冬天也是茫茫苍苍的。在那茫茫苍苍的云雾里,飘洒着亮晶晶小雪花。雪花飘洒到liuxue86山坡上,给山坡盖上舒服的棉被,雪花飘洒到房顶上,给房顶穿上一件厚厚的棉衣,雪花飘洒到大地上,给大地披上了美丽的银装。雪花不时地飘到我的脸上,凉凉的,真舒服。

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孩子们正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滚雪球,玩得正开心呢。此时,我被家乡那迷人的雪陶醉了。行人走在雪地上,就像走在一块松软的白色地毯上,脚下还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真好玩!空气是那样的新鲜,我不觉深深地吸了几口。抬头望去,我惊讶地发现我家屋前的那棵石榴树上也到处都是积雪一片,我心想:平时弯弯曲曲的树枝盖上了一层白茫茫的厚雪,就像一根根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简直就像小姑娘扎的长辫子,特别惹人喜爱!那些平时郁郁葱葱的石榴树叶子,如今都变成雪白雪白的了,就像穿上了一件白色棉袄。简直漂亮极了!

篇7:不同寻常的冬天记叙文作文

那是一个星期五的中午,我照往常一样早早地背上书包向学校走去,一路上想着下午有英语课,心情爽得不得了。一进教室,见到语文老师正在批改《新课堂同步练》。这时,我才想起中午的《新课堂同步练》没有做完,心里便忐忑不安起来,紧张得要命,感觉心就快要从嘴里吐出来一样。老师很快地就改到我们组。我坐在座位上,不知如何是好。真想找个地洞钻进去,让老师找不到我。

过了一会儿,老师改到我们桌了,同桌把《新课堂同步练》拿给老师改,而我却磨磨蹭蹭的,老师见我这样,有点生气了。我见躲不过了,只好拿给老师。老师一翻起来,发现我没做完,就生气地问道:“你为什么又没做完?”我随便找了个借口,小声地说:“我不会做。”老师当然不相信,因为这样的事发生在我身上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每次老师都给我机会,可我却不珍惜,一而再再而三地辜负她,这次老师当然知道我又在骗她,一怒之下,便打电话给我爸爸,要他上学校来。

过不了多久,爸爸出现在班级门口,老师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爸爸。爸爸也怒气冲冲的,可在学校又不好发作,只好用他那粗壮有力的大手把我拎回了家。到家后,我害怕极了,赶紧把自己关在厕所里,不敢出来。因为爸爸一旦发作起来,那后果可是不堪设想啊。没想到这次爸爸却按捺住心中的怒火,心平气和地跟我讲道理来:“孩子,纸包不住火。当你说了第一个谎,为了圆谎,你往往就得说第二个谎。一个经常说谎的人,是很难得到别人的信任。懂吗?”我听了点点头,心想:是啊,我何尝不知道,可我就是太懒了,没办法按时完成作业。爸爸见我不吭声,知道我有点悔改之心,接着说到:“诚实,就是实事求是,说的做的一个样;诚实是敢作敢当,不隐瞒事情的真相……诚实,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女儿呀,诚实是为人之根本啊!爸爸希望你能做个诚实的人!你能做到吗?”我重重地点了点头。是啊,爸爸为这个家操碎了心,我不能再让他操心了。

篇8:不同寻常的冬天记叙文作文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某些具有特征的细小环节的具体、生动而又细腻的描述,以达到“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描写方法。抓细节是写好文章的关键,尤其是记叙文,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细节去抒写真情。

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判断细节描写是否成功,可以看它是否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艺术效果,好的细节,可以使人物描写入木三分,写景色可以让人身临其境。记叙文的细节描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细节需真实反映生活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大海是由无数颗小水滴组成的, 但每颗小水滴都自成一个世界。生活在时代的洪流中,我们的文章势必要反映历史。文章是历史的一部分,但写文章不是记录历史。所以我要求学生,用生活中的小事来表现生活,折射时代。真实的细节描写,使读者如临其境,如历其事,如见其人,而虚假的细节则会使读者大反其胃,甚至会闹大笑话。

记得初中语文老教材中有《斗牛图》一文,记叙了戴嵩画的《斗牛图》,图中绘两牛相斗的场面,风趣新颖。一牛前逃,似力怯;另一牛穷追不舍,低头用牛角猛抵前牛的后腿。牛之野性和凶顽,尽显笔端。后来这画却被一牧童指出了错误,“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然而后人亲自去斗牛场观察过斗牛时的场景,发现斗牛时牛的尾巴大都不是夹在两股之间,而是垂在腿后,尾梢向上翘起,或是尾巴左右摆动,像扑打蚊子似的。也有熟悉牛性的人提出牛尾巴的状态和牛的情绪有关,牛情绪好的时候“翘”起,情绪不好时“夹”起。固然牧童的话也有失偏颇———以自己的偶然所见以偏概全,但他毕竟能从自己经历的生活中进行细致地观察,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二、细节需凸现人物个性

在人物的细节描写中,往往通过细致而富有表现力的笔触, 展示人物的特征、语言、动作、服饰等一些不为人所注意的“角落”,对“角落”适度放大,以期“出彩”,突出人物个性。

七年级下《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作者对人物进行了详细的肖像描写。他那“十分陈旧,甚至是不整洁的”衣饰,“拖在衣服后面的”“早已失效了”的助听器,“愁苦”的脸,蓬乱的头发,都在印证着生活的窘迫和苦难的压力。然而,他那“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的宽阔双肩,“有力的大手,”“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的“深邃的眼睛”,“紧闭的嘴”,都无不显示出他与不幸遭遇的抗争意志。这些描写,显示出了作者高超的肖像描写技巧。描写不仅做到了由远及近、从上至下的井然有序,而且做到了以形传神,充分表现出了贝多芬的生活遭际、个性气质和特有的精神世界。

三、细节需触动读者心弦

所谓“细节”,就是要多加关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焦点、热点,或者贴近人类永恒的情感,才能与读者产生同感与共鸣;就像绘画中在简笔勾勒的基础上敷以浓墨重彩一样,使形象更加绚烂艳丽,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扣动读者的心弦。

鲁迅先生的名篇《孔乙己》中,孔乙己被打断腿后最后一次去咸亨酒店喝酒遭到了掌柜的嘲讽。

“孔乙己,你又偷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不是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

孔乙己那企图为自己开脱,又想保住自己读书人的面子的尴尬和窘态,以及这时无言可辩和面临生活的末路重重击打在读者的内心,一个令人可恨又可悲的形象跃然纸上,让读者五味杂陈。

细节描写做得越成功,作文就越有魅力,越容易打动人。可如何写好细节呢?

方法一:动词传神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是朱自清先生《背影》里的一段动作描写。它能成为后人争相传诵的经典,在于作者在朴素和细腻的文字中,灌注了一股真挚而又深沉的父子之情。这种情感没有通过直接抒情,也不是通过真情告白,而是自然流淌在这一段的细节描写中。作者通过对父亲爬过月台买橘子一系列动作的描写,把家境窘迫生计维艰的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蹒跚背影,深深地刻在读者的心中。

方法二:细致白描

白描是一种轮廓的勾勒,是创作朴素的、有力度的、层次感较强的、富于线条结构的人或景的最大众化的表现手法。尽管看起来只是寥寥数笔,但却包含着艺术的穿透力和建筑美。

时间既然是深冬,将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儿活气。———鲁迅《故乡》

隆冬天气,作品中的“我”回故乡满目疮痍,甚是凄凉。看似淡淡几笔,勾画出的是故乡的衰败。这样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正是由白描这一手法所蕴蓄着的。

方法三:巧用修辞

修辞手法,是记叙文写作中最基础、最主要的一种手法,在初中阶段,修辞手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反复、对偶、夸张等。运用修辞手法,也是细节描写的一种方法。例如朱自清先生的《春》。

朱自清先生善于排比句的连用。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将三个比喻连用,用“刚落地的娃娃”比喻春天,突出春天的“新”;用“花枝招展的小姑娘”比喻春天,突出了春天的“美”;用“健壮的青年”比喻春天,突出了春天的“壮”。作者连用三个比喻来赞美春天,层层相关,步步深入,比喻鲜明生动,既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又增加了文章的气势,使文章结尾有力、鲜明。

方法四:借用标点

鲁迅先生在《故乡》的人物对话中,别具匠心地运用了二十多个省略号。全文中关于闰土的语言描写有6个地方,闰土的这6段话语中,共有10个省略号,4个在话语中间,6个在语句末尾。第一个即初见面时的“老爷……!”这是刚见面时,闰土在经过非常矛盾、非常复杂的心理斗争后,终于态度恭敬地喊出的一句话。这省略号表明闰土心里有很多话想说却又不知怎么说,他迟疑着,也在斗争着。第二个是介绍自己孩子水生时说的一句话,“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省略号的意思可以理解为闰土还想补充一句话,却什么也没说出。第71段的4个省略号,则最能体现中年闰土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 挑出去,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多年未见,“我”询问他的近况,闰土本有成千话语要说,但他只是悲苦地挤出几个断断续续的句子。中年闰土的麻木、迟钝,与少年时候的他那滔滔不绝的语言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样是话语中的省略号,在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描写中,用法却不相同,但它们对刻画人物,进行细节描写却立下了汗马功劳。

文学来源于生活,细节就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中。描写刻苦学习的神态,众所不同,有人紧皱眉头冥想,有人咬住笔头沉思, 还有人双目凝视……因此,要想在现实生活中获得具体生动的细节,就要细致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对于自己所要描写的对象更是如此。细节既然是“细”的,就要观察得细,细致入微地观察,才能写得细。比如观察人物的一举一动、音容笑貌、神情姿态,观察人物生活的环境、社会的风俗人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篇9:不同的冬天 同样的温

一、开篇对比,异曲同工

《济南的冬天》和《江南的冬景》两篇散文作者在开篇都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济南的冬天》作者先将济南与寒风凛冽的北平、素有“雾都”之称的伦敦以及酷热的热带的冬天进行对比,得出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响晴的、是块温情的“宝地”。无独有偶,《江南的冬景》在开篇也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把北国的冬天称作“蛰居异境”,但在江南却是另一番与之不同的景象:老人和孩子们在和煦温暖的阳光下“曝背谈天”;午后时分,微风吹拂,来一次郊游也不错;潇潇冬雨,夜色朦胧,人们亦可在船坞里畅饮;瑞雪纷纷而至之时,是多少江南诗人墨客的最爱,江南的雨,江南的雪都是那么的让人怜爱。

通过对比,老舍先生认定济南就是块“宝地”,郁达夫也觉得江南的冬天是那样的晴朗湿润,可爱至极。两篇散文开篇都运用了对比,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不同的视角,同样的温情画面

老舍先生在创作《济南的冬天》这篇散文时,文章开篇便说济南是块有着“温情”的“宝地”,继而分写“小摇篮”似的山、洁白纯净的雪、“小水墨画”样的小村庄,不结冰反而冒着热气的水、以及“蓝水晶”似的天空,这些奇妙的景物有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温情。作者从俯视、仰视、跳出“包围圈”从小城内向小城外眺望的视角分别写群山环绕下的济南、薄雪点缀下的山色、“水墨画”似的小山村。而《江南的冬景》,作者却没有按照时间和空间的变换来组织全文。作者先将北国冬天蛰居异境、闽粤极南气候异状与江南的晴朗湿润作对比,继而描绘了六幅江南冬景图、曝背谈天图、郊野植被图、寒郊散步图、微雨寒村图、诗意雪景图、旱冬晴和图。郁达夫并没有像其它景物描写的散文那样选择视角,却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幅温馨闲适的江南冬景图。

《济南的冬天》为我们呈现的是一幅温暖诗意的“小水墨画”,清新雅致;而《江南的冬景》为我们展现的是六幅充满生活气息的水彩画,悠然闲适。虽然两篇散文采用了不同的写作视角,但是在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同样的冬日特征——温情。

三、不同的地域,同样的冬天

济南北靠黄河,南系泰山,位居山东省中西部。而江南通常是指长江以南的江、浙一带。两位作者所处的地理环境是迥然不同的,然而给读者的感受却是惊人的相似:那里的冬天是温情的。

济南的冬天是暖的,没有寒风,没有毒日,是“响晴”的。那的水不但不结冰,反而还冒着热气,北方的冬天有这样的景色是怪异的,但在济南却不足为奇,只因那“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江南的冬天也是暖的,“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因为“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的住植被”。济南的人们在冬天里总会有一种快要春天的感觉:“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但是虽然他们心里这样想着,他们也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江南的人们也有着同样的心境:“‘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回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他们在那里悠然自得的生活着,享受着冬天赐予他们的“温情”。

四、不同的心境,同样的情感表达

狄德罗曾说:“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王国维有言:“一切景语皆情语”。如何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文章之中,既能够使文章实现情景交融,又能与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这是所有文学创作者们都在努力追求的境界。

《济南的冬天》这篇散文是老舍先生于1931年完成的。老舍先生曾在英国留学多年,过着颠沛流离的艰苦生活。当时任职于济南齐鲁大学。是山东给了他一份安定的生活,他又可以“努力地创作,快活地休息”,对生活又重新有了希望和憧憬。因此,老舍先生不免对山东有着异样的感情,把山东称之为他的“第二故乡”。并不是济南的冬天真的不冷,而是这篇散文寄托了作者太多的情感。在济南的安适宁静的生活,给予了作者一份怡然自得的心态,就像隐居山野的陶渊明,或许也有着欧阳修“在乎山水之间”的心境。于是,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济南的冬天竟真的变成了温暖诗意的的冬天。《江南的冬景》这篇散文的创作背景并没有《济南的冬天》那么复杂深刻。这是一篇偶然所得的散文。当时郁达夫处于中年时期,生活舒心,工作顺利,在这样的环境下,创作出了《江南的冬景》这篇散文。作者借助六幅生动有趣的图画记录了作者闲适宁静的生活环境,也表达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这两篇散文有着迥然不同的创作背景,然而老舍先生和郁达夫先生却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即亲近自然、热爱生活之情。

综上所述,无论是笼罩在“蓝水晶”下的济南的冬天,还是明朗清新、悠然闲适的江南的冬景,都让两位文学大师毕生难忘。这两篇散文值得我们用心、用情去体会两位作者隐含在其中的情感,只有去细细咀嚼,才能使作者、读者与文本真正地实现心灵的对话。

参考文献:

[1]冯华.文中有画景中离情—《济南的冬天》[J].新乡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

[2]陈梅芳,白大梓.试谈《济南的冬天》艺术特色[J].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6,(4).

[3]蒋旭.独爱“南国之冬”——以《江南的冬景》为例浅谈语文美育[J].语文学刊,2011,(6).

篇10:父母不同的爱记叙作文

那一天,我正在做数学题,妈妈走了过来。哦,正好!我前面有一道题不会!于是,我说道:“妈,你过来看一下。”她走了过来,笑着问:“怎么啦,又是哪儿跳出来的纸老虎把我儿子给拦(难)住啦?”我顿时脸红了,承认道:“嗯,是给难住了。”我搔搔头皮,把题目递了过去。

“咦?这不是填符号吗?”她将题目递还给了我,“你再想想,这道题其实很简单。”

对于大人肯定简单啦。我在心里嘀咕着,手上却收下了题目陷入苦思冥想之中。

过了许久,我大叫:“啊!不行啊。加减乘除我都用了,咋都不行呢?”

妈妈看了看我打的草稿,说:“括号呢?”

对了!还有括号,它也是算术符号,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我飞快地写下了答案。不过,当时我仍是不明白,为什么妈妈不直接告诉我答案呢?

(几次类似的事情过后)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妈妈不让我直接知道答案的真正用心,是因为她想锻炼我的独立思考能力。她后来对我说:“我不是不想让你快点做完作业,而是想让你自个儿找出这道题的解题之‘锁’,这条路不通,就应该想想自己有没有遗漏什么,或者再想想有没有别的路可走,否则到时考试还是不懂怎么做。我们平时做人处事也是这样,遇到事情别急,要学会独立多方位思考,多检查,相信终会找到好方法解决难题的。”

篇11:不同寻常的冬天记叙文作文

北方比较干燥,而南方比较潮湿。空气温度高,那么空气导热的能力就强些。这个导热能力有点内同于木头和铁,冬天你身体挨着木头的感觉绝对比挨着铁感觉要热点,这是因为物质的导热能力不同。

北方吹的是干风,虽然凉凉的,由于导热能力差,不易渗透到身体里面,也就不易带走身体的热量。所以,北方冷,也只是周围的温度低而已,冷风只会带走空气中的.热量,所以空气温度低,而人的身体温度并没有改变,所以我们顶多就是觉得风大有点凉罢了。

而在南方,吹的是湿风,虽然温度不是很低,但是却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可以很快的把人体的热量带走,可以让你的身体表面与周围的温度一样低。

篇12:冬天的感觉记叙文

冬天这么冷,连起床都是这么困难。早上,这该死的闹钟又唱起歌来。可是,被窝里这么暖,我怎么舍得起来呢!于是,我又把头蒙到被窝里,继续做我的美梦了。“amy,快起床!你要迟到了,作文课还上不上啊?”我硬是被妈妈拉起来去穿衣服,哎,我又不是不想去上课,而是被窝里太暖和了,外面又这么冷,我只是舍不得嘛,谁让冬天这么冷啊!

冬天时也有好处,我们穿的衣服都很厚重,容易摔倒。可是,你不用担心,因为这又厚又重的衣服,起了缓冲作用。怎么样,神奇吧?嘻嘻,有一次,上体育课时,地上太湿,我滑倒了,幸好我穿得厚,一点儿也不痛。

我有时还会期待冬天,因为会有很多节日,有圣诞节,我可以收到很多很多礼物,我还可以得到很多人的祝福,有些同学还会在前一天送我圣诞卡呢。学校还有元旦晚会,我可以当主持人,表演节目……终于可以让同学们看看我的厉害啦!冬天,学期一结束,可以放寒假,又可以尽情地玩咯!

篇13:浅谈指导学生写作不同文体的作文

但所谓文体不限, 并不是文体不分不明, 写出一些非驴非马, “四不象”的文章来。所以在写作训练中, 应从训练规范的记叙文、议论文、散文、说明文为前提, 在此基础上再来创新。

下面着重介绍几种熟悉文体的写作要领:

一、小小说:

美国罗伯特对小小说总结, 立意奇特, 情节完整, 结局出人意料 (让人回味无穷) , 下面针对三点分别谈小小说的写作要领。

1、要有创造性立意, 写出新意。

有一篇小小说《理想与现实》, 写一对青年相亲, 头两次吹了, 第三次却成了, 且年年评为五好家庭。如果只认为是二人的缘分, 太平淡了。我们应深入思考, 看到问题的实质:二人头两次分手因为对方不理想, 第三次成了因为岁数大了, 只好凑合的无奈。凑合是中国婚姻的普遍现象, 家庭生活没有激情, 陈旧沉闷, 如此立意, 十分深刻, 提示了普遍的社会实质。

2、设置一个恰当的人物:

看过一个笑话, 一个单位落地大门玻璃碎了, 人们从门洞进出, 后换上玻璃不知, 撞碎了。

于是设计一人物老师调来机关, 不好从门洞出入, 招来白眼, 当有一天想入乡随俗时, 撞碎了。

老师为人师表, 常被称为酸, 故事写出了老师的无奈和尴尬。

3、小小说的灵魂表现在结尾上, 结尾比开头重要。

(1) 藏头露尾式:《腹部刀口》结尾点出丈夫奥州回来的十五万美金“卖了一个肾, 给美国人……”, 一个乡村女老师离开乡村的真实原因, 结尾点出患了白血病。故事让人真相大白, 恍然

“跑”的意思。

4、换:

是古今词的对换, 即把单音节词换成多音节词。如《牧童》一诗中, 把“草铺横野六七里”中的“铺”换成“铺天盖地”, 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草长得茂盛, 原野辽阔的意境。

5、猜:

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推测古诗中词语的含义。如《清平乐村居》这首词, 理解“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的“卧”时, 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推测其含义, 有的说是“躺”, 有的说是“趴”, 大家争论不休。于是, 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辩论, 结果是既可解释为“躺”, 也可解释为“趴”, 两个意思都表现了儿童天真、顽皮的天性。

四、品味诗词意境

在明白了字词的意义之后, 即可串字连释, 品味诗意。在教学时要教会学生用“调”、“补”的学习方法来理解古诗的意思。

“调”是调换古诗句子中词语的顺序, 有的古诗句往往为了照顾韵律而颠倒词序, 如孟浩然《春晓》中的“处处闻啼鸟”, “啼鸟”是“一鸟啼”的倒置;《宿建德江》中的“日暮客愁新”, “愁新”是“新愁”的倒置, 这些字词需要调换才能正确直译。

“补”是补充, 即在直译古诗遇到意义跳跃性大、意义含蓄时, 就需要教会学生补充意思, 补充含义。在使用“补”法时不大悟。

另外还有空白式结尾, 戛然而止, 产生空白, 引人深思, 强调式结尾, 加深人物性格, 让人物个性得到最后的强化, 鲜明生动。

二、历史故事改写作文, 写出新意:近年我看很多中学生作文, 运用历史资料的日渐多了, 下面介绍三种创新的方法。

1、《三国演义》中《马谡拒谏失街亭》、《孔明挥泪斩马谡》。

历来以为责任在马谡骄傲自大, 刚愎自用, 现在改变观点, 立意, 认真分析一下, 孔明在其中的责任。

不该派马谡去守街亭, 古人云:“疑人不用, 用人不疑”素知马谡自命不凡, 言过其实, 将令发给他后, 仍旧放心不下, 再三叮咛不要轻敌, 非派不放心的人去守要害吗, 军中有赵云、魏延大将。马是一位深通谋略的天下英才, 平日才气过人, 好论军事, 颇有独到见解, 是位好参谋, 让他守城夺地, 则绝非良将。该不该杀马谡?戴罪立功, 失去左膀右臂。

2、历史人物的性格可以创新:

项羽的故事, 妇孺皆知, 《史记》中《鸿门宴》项羽听信叔父项伯的话, 偏听偏信, 放走了刘邦, 失去一个绝好的机会, 不听范增的一再劝告, 留下后患。还供出了曹无伤暗探的名字。

显然对项羽颇有不好的评价。

现在我们围绕“乌江自刎”, 重塑项羽性格, 成了人道主义者, 比历史人物更有血有肉, 灵魂更加高尚。李清照以“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评价他。他对虞姬的真挚情感也离离在目。

3、故事新编系列:

我们可以以历史故事为底子, 想象、发挥, 构成一个新故事。陕西一考生《昭君行》, 以“昭君出塞为底子”, 对她心理描写十分合情合理, 又别有新意。昭君告别长安行走在通往漠北的古道上, 触景生情产生复杂的内心活动。对宏大宫殿的留恋, 对冷酷后宫生活的怨恨, 对自由的大漠生活的向往, 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内心世界十分丰满的历史人物形象。

如《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的信陵君, 侯嬴我们在掌握历史人物同时, 也可以加编一些合理的情节, 重塑人物形象。

三、日记、书信:

日记:要有标题《××××的日记》;要有日记的形式;时间要有跨度, 不一定非要连续性。

书信:书信一般用第二人称, 要注意书信形式一定不能弄错。书信具有不可抵挡的魂力, 涌现了许多满分作文。

选择文体如同选择嫁衣, 它能让文章产生光环效应, 助你考

要死板, 要灵活运用, 只要学生直译的内容与古诗原意基本相符就可以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提高了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

五、启发想象思维

在古诗教学中, 启发想象思维, 感悟诗词意境。如教学《所见》, 最后启发学生想象:牧童想捉知了结局如何呢?我便启发学生想象, 牧童是怎样走近蝉的?怎样捕捉?捉到了没有?若捉到了会怎么样?若没有捉到呢?可能是垂头丧气, 边走边留心察看树上有没有蝉鸣;也可能牧童惋惜片刻, 又笑而向前, 进入“牧童骑黄牛, 歌声震林樾”的意境, 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而且加深了对诗的内容的理解。

六、吟诵优美古诗

小学阶段让学生多吟诵、多学习优秀诗词, 既能提高学生理解文字、语句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又能使学生了解我国灿烂的古诗词文化。

总之,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 一定要精心准备, 仔细研究分析教材, 查阅相关资料, 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法, 以人为本, 学会学习, 自主创新, 让学生能读懂古诗, 喜欢古诗, 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基础。

篇14:冬天的感觉记叙文

冬天一到,我的小猫不乱跑了,变乖了,因为以前暖和,小猫跑得特别快,我在小猫的后面追得气喘吁吁的。而现在,小猫就乖乖地躺在自己的窝里睡大觉,不来惹我,我也早早地躺在床上睡了。

冬天的时候,生病的人变多了。就在三天前,冷空气来了,气温突然变低,我没穿上厚厚的棉衣,在操场上吹了冷风后,我就头痛难受,直接请假回家了。这次生病,我在家呆了一天,我不能去学校和同学们快乐地玩耍,不能认真地听老师上课,我有些不开心。我的同学也感冒了,在家呆了四五天才来学校,听说她感冒很严重,好可怜啊!

冬天,我也懒得出门,特别是寒冷的早晨。今天我要一早去上英语课,我在暖暖的被窝里正睡得香时,就听到妈妈扯着嗓子大喊:“钱子诺,快起床!英语课马上要迟到啦!”我迷迷糊糊地睁开了眼睛,说:“我再睡十分钟。”“不行!”妈妈生气地说。我很不情愿地起床了,我的美梦被妈妈喊醒了。

篇15:以冬天为话题的记叙文

早晨,寒风瑟瑟,冷雾蒙蒙,一会儿,便飘飘扬扬的洒起了小雪花。它像一只蝴蝶似的在空中翩翩起舞,一眨眼就落到了地上。又好像天女散花纷纷扬扬地落到了人间。雪花是快乐的,它就是我们的开心果;雪花是晶莹的,它向人们展现了它纯洁的一面。

小雪花一朵、两朵,零零星星,像柳絮般的轻轻飘扬着。渐渐地,小雪花长胖了,变多了,更神气,更潇洒了,犹如白天鹅飘落的羽毛;更如漫天飞舞的粉蝶,恰似织女织布的细丝。雪,这是入冬以来,校园里赢来的第n场雪。

高高的教学楼,平平的操场,弯弯的小路,都披上了一件件“白纱衣”。

同学们可来劲了:有的在雪地上奔跑;有的在空地上手舞足蹈;有的竟然仰头张口要尝尝这从天而降的“棉花糖”;还有的在楼上随口念了一首打油诗:“下雪,下雪,小猫高兴,小狗欢喜。”

嘿,这下可惹麻烦了,马上遭到雪地上玩耍的同伴们的“群殴”,最后,他不得不学了一声狗叫才算完事。

雪花看到我们如此高兴,下得更欢了。它用最高明的“化妆技艺”,把我们变成了一个个“小太白金星”。转瞬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得前仰后合。

“叮铃铃”。上课了,大家依依不舍的朝教室跑去,有调皮的学生边跑边把手举起来是抓一把雪花入怀,又或是跟雪花说再见呢。

篇16:不同寻常的冬天记叙文作文

小的时候,人们的生活还很贫困,村子里常会看到一些衣衫褴褛,背着一个破口袋沿门乞讨的人,我们称之为“要饭的”,大人小孩一看到他们要上门乞讨,往往是慌忙关上屋门,拒之门外。但奶奶却从不让我们那样做。

奶奶是一位非常慈善的老人,虽然那时我们自己的日子也很不好过,但只要“要饭的”走到家门外,奶奶一定会立即从家里拿出两个馒头来,双手递到他们手里,看着他们离去;如果正赶上我们吃饭,奶奶便会把他们迎进屋,让他们也能吃碗热饭。

冬天是个最难过的季节,为了抵御寒冷,奶奶请人做了一个小火炉。冬日里,奶奶常会去田野里捡一些干树枝,用来烧炉子。那时,每天早上我一起床奶奶的火炉已经架好了,火苗照在奶奶和我的脸上,奶奶便会笑着说:“冬天的火苗比娘亲!”如果在寒冷的冬天,奶奶发现家门口站着一个瑟瑟发抖的“要饭的”,她一定让他们赶快进屋,把炉子烧得旺旺的,一边让他们烤暖身子,一边赶紧给他们去找吃的;如果看到他们穿得单薄,还会想办法给他们找件厚衣服御寒。

父亲对奶奶的善良颇有怨言,但却又不好说奶奶什么,只是在一次奶奶容留了一对母子在家里住宿几天后,父亲对奶奶的不满完全地表露了出来。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午后,天阴沉沉的,一个三十来岁的女人带着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来到了家门口。这是一对母子,奶奶立即把母子俩迎进了家门,把炉子烧得通红,母子俩烤着火,冻僵的手脚一下子有了活色。这时奶奶发现小男孩已冻得感冒发烧了,便赶忙找来点药给孩子喂下,又给母子俩做了两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年轻的母亲流着泪不住地感谢。母子俩要走了,奶奶说,这样不能走,等孩子病好点再走,硬是把他们留下,一留便是三个日夜,直至小男孩彻底退烧。

送走了母子俩,奶奶的心仍放不下,念叨着母子俩。然而父亲却很不高兴,他对奶奶说:“妈,以后再不要让外人住在家里了,我们都快揭不开锅了!”但奶奶却说,我们再难也比他们出门在外要强,至少家里还有个火炉。沉默了一会,父亲又对奶奶说,“妈,你看看你那儿东西少了没有?”听父亲这样说,奶奶有点不高兴,她责怪父亲不应该把可怜的母子俩当小偷看待。但在父亲的一再要求下,她只好翻了翻,然而这一翻,奶奶的脸上显出不安的神情,疑惑地小声说,我这放的十几块钱怎么找不到了?父亲一下子提高了声音,说一定是被那娘儿俩拿走了。奶奶说“不可能,不可能的”,她把所有的东西都翻了个遍,结果就是没找到那十几元钱。十几元钱在那个时候可不是个小数目,于是,父亲便一再警告奶奶,以后再也不能把“要饭的”带进家里,说别再可怜别人了,世上那么多需要帮助的人,你可怜得过来吗?然而奶奶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

奶奶似乎没有吸取教训,她总是说,那娘儿俩不会拿我钱的……就算拿了,也不能因为这次而把所有乞讨上门的人关在门外。奶奶依然像她的小火炉一样温暖着每一个她见到的需要温暖的人。

奶奶的年纪越来越大,渐渐地便行动不便了,她再也不能去外面捡柴禾,整天坐在她的火炕上郁郁寡欢。

那年冬天,奶奶度过了她83个风雨岁月后,溘然长逝。临终前,父亲跪在奶奶的床前,泪流满面地说:“妈,请您原谅儿子,那年是我在那对母子离开家后,偷偷拿走了您存放的钱。”奶奶笑了,慈祥地闭上了双眼……

篇17:浅谈不同视角下的初中作文教学

1.外国作文提倡研究性写作。外国是提倡研究性写作的, 外国学生写作材料很丰富, 作文不要求当堂完成, 学生可以带回家, 到图书馆查资料或调查访问, 甚至可以向大学教授咨询, 可以经过社会实践再进行写作,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准备的余地。以美国为例, 美国的作文是注重叙事的, 往往是在搜集整理, 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 形成学生自己的观点, 如美国的作文《中国的昨天和今天》、《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这些话题是没有定论的, 目的主要是鼓励学生谈出自己个性化的认识, 写法上没有规定, 关键是要言之有理, 持之有故。这样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动机。这些作文题从宏观出发, 以整个世界和社会研究对象, 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去探索问题, 解决问题, 获得结论。

中国初中生作文取材要求要来源于生活, 其真实性使得中国初中学生作文取材范围更多来自于学生生活的家庭、学校、可能接触到的社会。一般学生是没有时间去调查研究之后再去写的。

2.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外国作文教学是很重视学生的想象力的培养的, 把“以培植学生得个性和创造思维”和“以沟通思想”作为教学目的。美国作文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富有想象力的写作, 从自己经历中虚构幻想, 如美国的《当你乘坐的轮船沉了, 漂流到一个荒岛上, 你将怎样生活?》、《评论想象中的一场音乐会》。在很多国家的高考作文中都有激发学生想象力的作文命题。

中国在作文教学主要引导学生表达对亲情、友情、团结、宽容、理解等方面体会, 对社会、自然等方面的感悟。中国的作文写作对想象力的培养有一定的欠缺。如《我了解的一个人》、《我的故乡》等, 则更多地要求学生将自己所经历的人或事如实地记录下来, 要求主次分明、条理清楚而且要尊重事实, 而缺乏丰富多彩的想象。

3.中国的作文教学中有明显的“道德判断”。我们的母语教学自然负载着德育教育的重任, 大多是一些渗透着“德育意识”的选题, 诸如《一件有意义的事》、 《我尊敬的人》、《责任》等等。

而外国的作文题, 《我怎么看人类文化》、《你认为谁对二次世界大战负有责任》等等, 用疑问的形式显示你个人的价值判断, 开放性的作文题目让人少了许多“道德标准”的束缚。主体的确定、研究视角的选择、 方法的运用和语言的表达, 也均有很大的灵活度。

二、国内外作文教学形式对比

1.外国重视“口头作文”。外国给“口头作文”以应有地位。美国是一个作文教学多样化的国家, 有其自身的特点。现在, 普遍重视“口头作文”。他们不仅把用文字写的叫作文, 而且把用口头表达的也称为作文, 并不把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截然分开, 异样对待, 而是把二者视为相辅相成的作为统一体。在俄罗斯、法国、新加坡、德国都重视“口头”作文, 德国还曾发行了一本语文教学袖珍手册, 比较系统地安排了生动活泼的口头表达练习, 其中包括讲述练习、看图说话等。

我国《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进一步做了规范和要求, 使教学目的更明晰化。但是“口头作文”在我国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在教学中注意听、说、读、 写的训练, 把“口语交际”与作文结合, 作为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进行有效的探索和尝试, 将会取得明显的成效。如果切实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 将其中的“说”的内容和方式突出, 认真进行研究与探索, 取得经验, 加以推广, 也许会使长期困扰我们的作文水平的提高见效不快的问题, 逐步有所好转。

2.外国作文提倡书面写作与电脑写作相结合。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都提出了有关电脑写作的规定。法国五年级、四年级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写作教学的目标是:学生应学习计算机文字处理。

美国的课程标准中指出:指导学生坚持写作, 提高写作能力, 培养在纸上或计算机屏幕上进行写作规划、起草、修改和校读等各过程的能力, 鼓励学生在具体写作中, 自己决定过程或需要程度。

德国语文课程标准中, 电脑写作是作为写作的一种教学目标和任务提出来的, 而非电脑的操作和文字处理。

中国初中学生的作文教学主要还是书面作文为主。在这计算机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作文教学也要与时俱进, 可以适当地鼓励初中学生利用电脑、手机等途径进行网络写作, 鼓励初中学生利用好博客进行写作, 激发学生的言语欲。

3.国内外中考、高考作文命题。 (1) 在命题上, 外国作文命题重视实用性。外国的作文比较重视实用性、 现实性, 针对不同的读者写作, 为不同的读者写作。例如英国的高考题, 给出一组关于立体声、盒式录音机、 电池以及有关各种名牌、型号、耳机的鉴定等图文说明书。下面四个问题中选答问题。1约翰史密斯想要一个“walkman”电子玩具, 他请祖母给他买。但是, 祖母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因此约翰史密斯必须给祖母写封信, 向她正确地解说什么是“walkman”, 它如何工作以及买哪一种好, 请使用上面提供的两组材料去写信 (此题必做) 。2a.你想周末在一家电子商场干活儿, 老板要会见你, 你必须知道有关“walkman”的情况, 老板才相信你适合干这项工作。当顾客选购“walkman” 时, 他们应该知道哪些有用的信息。b.假如你家需要3件技术产品, 你选择哪几种?为什么?c.想想你最喜欢买到什么 (也许是设备服装或玩具) 。给你的朋友或亲属写信, 详细说明它们是什么, 在哪里能买到以及你买它的原因。这些的题目很贴近现实生活, 能考查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国外作文命题视野更开阔。国外作文的命题文化品位是很高的, 不仅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认识能力、写作能力, 还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读书, 让学生有更开阔的视野。比如法国的作文题目:试分析休谟《结伴欲望和孤独》一文的哲学价值。试分析卢梭《论人类的幸福、不幸和社交性》一文的哲学含义。这样作文题目, 就很好地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读这些经典著作。 (3) 外国的作文考试, 注重学生想象力的考查。国外的作文考试非常强调学生想象能力的考查, 想象作文的比例也相当高。比如西北大学的题目, 想象你是某两个著名人物的后代。谁是你的父母呢?他们将什么素质传给了你?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作文题:想象你是某两个著名人物的后代, 谁是你的父母呢?他们将什么样的素质传给了你?这样的命题给学生足够大的空间来发挥, 没有什么对错之分, 学生可以尽情地展开联想。这与我国作文重视引经据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科技发明的动力。所以我国的作文命题也要借鉴外国的命题, 使我国中考、高考命题更具开放性与多元性。

三、我国初中作文教学的反思及策略

第一, 我国初中作文教学应以先进教学思想为指导, 注重思考能力的培养。我们的作文教学应从传统教学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与时俱进, “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引导学生不仅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 还应关心社会时事, 多留意报刊、电视、电脑网络等媒体的热点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思考人生、社会、自然和生命;思考社会热点话题, 如体育比赛、升学问题、交通问题。通过写作, 整理自己的想法, 形成自己的观点, 并逐步使自己的观点更加周全, 更加深刻。通过有效的指导, 使孩子们写下对当前社会某些热点问题的见解, 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开拓他们的社会视野和知识视野。

第二, 我国初中作文教学应丰富内容, 活跃形式, 增强作文教学的开放性。我们应把作文教学的视野拓向各个层面, 不仅关注现实生活, 学生身边的人、事、 物、景, 还应描绘和畅想未来生活;不仅记叙学校生活, 还应反映社会生活;不仅关注国内焦点访谈, 还应涉足国际问题探讨……积极倡导个性化作文教学,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教学实践证明, 只有当学生能够真正“自由表达”时, 才可能出现“有创意的表达”。只有不拘形式地写, 才能写出个性鲜明, 富有童真、童趣和童心的作文。

第三, 我国初中作文教学应增强作文教学的实用性。我们的作文教学, 应该立足应用, 面向实践, 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 通过作文教学使学生具备适应未来工作与生活所必需的写作能力。可指导学生写一些调查报告、研究论文、广告、小新闻、产品说明书等等。把作文教学与社会科技结合起来, 与调查研究结合起来, 与生活生存应用结合起来。把作文教学当作一种生存技能的理念渗透在作文教学中, 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适应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从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入手, 开发作文教学资源, 广开作文教学门路。

四、总结

不同国家的作文教学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并不是要区分出孰优孰劣, 而是旨在扬长避短, 学习外国作文在教学上的长处, 弥补我国在初中作文教学与高考命题上的不足之处, 使我国的语文作文教学能够不断地趋于完善, 把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引向更为广阔的文化空间和思维空间。

摘要:由于中外教育背景不同, 文化传统不同, 母语特点不同, 教育哲学不同, 中外作文教学内容、形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国外注重培养中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想象力, 中国初中语文作文教育有自己的优势, 扬长避短, 优势互补, 能够更好地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作文教学,命题,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林.中外高考作文命题中文化内涵与思维品质的比较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1, (3) .

[2]程立海.浅谈不同视角下的高考作文题[J].新作文.

[3]王丽.外国“高兴”作文怎么考[J].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4]陈文中.外国大学入学作文考试的启示[J].中学语文教学, 2004, (4) .

[5]闫苹.语文比较教育[M].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6.

上一篇:《演讲与口才》的读书笔记个人感慨下一篇:药学大专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