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和春节的文化习俗

2024-04-17

春联和春节的文化习俗(共8篇)

篇1:春联和春节的文化习俗

春联和春节的文化习俗

春联:

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横批:国泰民安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红梅含苞傲冬雪 绿柳吐絮迎新春 横批:欢度春节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横批:鸟语花香

春满人间欢歌阵阵 福临门第喜气洋洋 横批:五福四海

春临大地百花艳 节至人间万象新 横批:万事如意

福星高照全家福省 春光耀辉满堂春 横批:春意盎然

事事如意大吉祥 家家顺心永安康 横批:四季兴隆

春色明媚山河披锦绣 华夏腾飞祖国万年轻 横批:山河壮丽

迎新春江山锦绣 辞旧岁事泰辉煌 横批:春意盎然

旧岁又添几个喜 新年更上一层楼 横批:辞旧迎新

东风化雨山山翠 政策归心处处春 横批:春风化雨

家过小康欢乐日 春回大地艳阳天 横批:人心欢畅

多劳多得人人乐 丰产丰收岁岁甜 横批:形势喜人

春节的文化习俗:

汉族的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大肉丸、全鱼、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如年夜饭,尤为讲究:一是全家务必聚齐,因故未回者必须留一座位和一套餐具,体现团圆之意;二是饭食丰盛,重视“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饺子叫“万万顺”,酒水叫“长流水”,鸡蛋叫“大元宝”,金鱼叫“年年有余”;这条鱼准看不准吃,名为“看余”,必须留待初一食用.北方无鱼的地区,多是刻条木头鱼替代;三是座次有序,多为祖辈居上。孙辈居中,父辈居下,不分男女老幼,都要饮酒。吃饭时关门闭户,热闹尽兴而止。

在天津过春节还有挂中国结的习惯,大年三十之前天津人有到天津古文化街乔香阁请中国结的习俗,取乔香纳福之意。

除夕的家宴菜肴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旧时北京、天津一般人家做大米干饭,炖猪肉、牛羊肉、炖鸡,再做几个炒菜。陕西家宴一般为四大盘、八大碗,四大盘为炒菜和凉菜,八大碗以烩菜、烧菜为主。安徽南部仅肉类菜肴就有红烧肉、虎皮肉、肉圆子、木须肉、粉蒸肉、炖肉及猪肝、猪心、猪肚制品,另外还有各种炒肉片、炒肉丝等。湖北东部地区为“三蒸”、“三糕、“三丸”。“三蒸”为蒸全鱼、蒸全鸭、蒸全鸡;“三糕”是鱼糕、肉糕、羊糕;

“三丸”是鱼丸、肉丸、藕丸。哈尔滨一带一般人家炒8个、10个或12、16个菜不等,其主料无非是鸡鸭鱼肉和蔬菜。赣南的年夜饭一般为12 道菜。浙江有些地方一般为“十大碗”,讨“十全十福”之彩,以鸡鸭鱼肉及各种蔬菜为主。江西南昌地区一般十多道菜,讲究四冷、四热、八大菜、两个汤。

各地除夕家宴上都有一种或几种必备的菜,而这些菜往往具有某种吉祥的含义。比如苏州一带,餐桌上必有青菜(则安乐菜)、黄豆芽(如意菜)、芹菜(勤勤恳恳)。湘中南地区必有一条一公斤左右的鲤鱼,称“团年鱼”,必有一个3公斤左右的猪肘子,称“团年肘子”。皖中、皖南餐桌上有两条鱼,一条完整的鲤鱼,只能看却不许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余,另一条是鲢鱼,可以吃,象征连子连孙,人丁兴旺。祁门家宴的第一碗莱是“中和”,用豆腐、香菇、冬笋、虾米、鲜肉等制成,含义为“和气生财”。

合肥的饭桌上有一碗“鸡抓豆”,意思是”抓钱发财”。管家人要吃一只鸡腿,名为“抓钱爪”,意味着明年招财进宝。安庆的当家人要在饭前先吃一碗面条,叫“钱串子”。南昌地区必食年糕、红烧鱼、炒米粉、八宝饭、煮糊羹,其含义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鱼、粮食丰收、稻米成串、八宝进财、年年富裕。

吃饺子

北方地区春节喜吃饺子,其寓意团圆,表示吉利和辞旧迎新。为了增加节日的气氛和乐趣,历代人们在饺子馅上下了许多功夫,人们在饺子里包上钱,谁吃到来年会发大财;在饺子里包上蜜糖,谁吃到意味着来年生

门神

中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

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而不是神茶、郁垄,而是古代的一个叫做成庆的勇士。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西游记》中叙述就更加详细,“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厂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奕。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贵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

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篇2:春联和春节的文化习俗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春联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对联的两边都要互相对应。春联以前为桃符,是华人们过春节的重要标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联和福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迎新岁》称:“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旧年辞别迎新岁,时序车轮总向前。”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传统春联是用毛笔书写,但现在通常是在外用机器制作。春联的种类较多,有街门对、屋门对等。

篇3:春联和春节的文化习俗

写春联

张祖寅现在是无锡市第一中学的数学教师、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大学毕业后在宜兴市徐舍镇中学教书。他从小热爱书法,最初给村里的乡亲们免费写春联,大伙儿反映不错,后来就尝试着在镇上卖春联。一般从9月开始,他每天晚上写春联,放寒假了就去镇子上摆摊卖春联,从1990年至2000年的1 1年间,张老师写了二三十万副对联。最初卖春联的年收入在1.2万元左右,是其教师工资年收入的近5倍,写春联成了他发家致富的一种方法。张老师说为了能让春联卖得更好,他还动了一番脑筋。他认为,首先要内容好。春节期间他骑着自行车在周围的村子里转,看到好的春联就记在本子上,下一年再用,有的内容则要改动一下,因为农民大多喜爱通俗易懂、有发家致富寓意的春联。其次是形式新。他是镇子上最先用金粉写春联的人。为了更好的装饰效果,他还用墨汁书写后再让他夫人用金粉描边,以突出装饰效果,这样一副春联可以多买五角钱。再者是字体要有变化。一般来说,老百姓喜欢行书、楷书、隶书,也有极少数人会指定要草书或篆书。有些字要做一些创造,比如“福”字,写得胖胖的就比较受欢迎。相比之下,镇上新华书店印刷的春联,就没有他写的卖得好。但是2000年以后,他就不再卖春联了,张老师说“一方面是工作调动到了宜兴城里,另一方面是新春装饰品的大量上市,买手写春联的人也慢慢少了起来”。

写了多年春联的张老师有了很深的春联情结。虽然现在不卖春联了,但是偶尔也会参加“送温暖”或“文化下乡”等写春联活动。他说,在这些活动中以老年人(书法爱好者及少部分书法家)为主,也有一些学习书法的儿童,中青年专业书法家往往只出现在文联、书协组织的写春联活动中。民间书法力量是写春联的主力军。由于春联和书法作品有着较大区别,春联要求字体匀称美观、方便识别,而书法作品更多考虑视觉上的艺术效果,有的书法家的作品风格过于强烈,反而不受群众欢迎。

摄影/胡鸣逸

贴春联

201 1年1月25日,在无锡市图书馆写春联的现场,我们看到老钱正站在刚刚写好的春联旁边,开心地和周围熟悉的人们打着招呼,一脸喜气。我们便和老钱聊了起来。他说:“每年家里都会贴春联,八十多岁的老父亲每到年前都会催促他去买春联。有了春联才有过年的样子,看着喜庆,老父亲又高兴,一举多得,所以每年我都会请人写春联。这次我请人写了两副对联、三个‘福’字,由于父亲、自己、儿子都是分开住的,父亲家、自己家的门口分别贴一副春联,‘福’字就贴在里屋的门上,儿子家不贴春联,贴了他反而不开心,随他们吧!”老钱退休前是做会计工作的。父亲解放后从查桥镇到城里工作,他就出生在无锡。听父亲说,贴春联在乡下是一件很讲究的事,一般是由长子、长孙来贴。时间也有讲究:立春在春节前的,立春那天贴,立春在春节后的,就春节贴。贴春联和祭祖是一样,都要赶在立春前。最后我问老钱:“以后老人家不在了,你还年年贴春联吗?”“贴呀!都习惯了,还是贴的好!”老钱笑呵呵地说道。

张祖寅在和我们聊天的时候,也说起了宜兴以前贴春联的习俗与无锡有不少区别。宜兴是无锡下属的县级市,地处江苏、安徽、浙江三省交汇区域,因此也融合了三个省的习俗。宜兴贴春联的风气比无锡要浓得多,每个房门甚至窗户上都会张贴春联,猪牛羊圈、谷仓、灶台也会张贴相应内容的春联。在贴好春联的窗户外用白石灰划一道警戒线,在大门口的地上用石灰画出猪、牛、羊,写上“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之类的吉语,再画上一把拉满弓的箭对着门外。这种做法与“年”的传说有关:猪、牛、羊是给“年”进贡的,弓箭则是警告凶猛的“年”不要进屋伤人。如果家里有长辈去世了,三年不贴红春联,第一年写在白纸上,第二年是绿纸或蓝纸,第三年用黄纸,这种习俗也符合“守孝三年”的传统规矩。虽然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传统习俗也越来越简化,但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与无锡相比,宜兴贴春联的风气还是十分浓厚的。

通过今年对无锡春联习俗的调查,我们发现市区中贴春联、“福”字、贴生肖图案以及不贴任何东西的家庭比例各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一。郊区的本地人与外来人口杂居的地带有一半以上的家庭没有贴(春联、“福”字等新春装饰品);本地人集中的地带,贴春联的家庭就明显多起来,没有贴任何东西的家庭也会占到总数的五分之一左右。乡村中的大多数家庭张贴了春联,这一点与市区有着很大不同。在春联的选择上,市区和乡村都不约而同地选用机制或印刷春联,手写春联极少,甚至在有的小区中找不到一个贴手写春联的家庭,从中可以看出大众对手写春联的态度。

逝去的春联习俗

为了了解春联在年轻一代中的记忆和认识,我利用美术课学期小结的方式对无锡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书面调查,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可以说出关于春联的相关习俗,其他同学则是语焉不详,或是说家里从不贴春联,或是说家里只贴“福”字,或是说买个现成的春联往门上一贴,哪有那么多的讲究,或是说从来没有关注过春联,等等。对春联有一定了解或体验的学生大都有在乡村生活或过年的经历,少数学过书法的学生还动手写过春联。通过学生的叙述可以看出,在他们的印象中写春联、贴春联是一件十分郑重的事情,裁红纸、想对子,长辈写、晚辈看,熬糨糊、扫卫生,贴春联、祭祖宗……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了解的不仅仅是春联的相关知识和对书法的认识,更是一个习俗传承和文化熏陶的过程,他们心中埋下的这些传统文化的种子,在条件适合的时候就会发芽开花。这些有过春联记忆的“90后”学生,除了对春联习俗的式微表达了惋惜和眷恋之外,还对远去的邻里之情和年味不在的春节表示担忧。

首先是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影响。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们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原先乡村的单门独户到都市水泥森林的公寓式住宅,现代城市居室与乡村院落格局存在着很大差异。现代公寓的单扇门,使春联的上下联、横披怎样贴都需要费些思量,于是有些家庭便将春联简化为“福”字或生肖图案。在无锡,很多贴春联的家庭将“福”字夹在上下联的中间,成了新的春联张贴样式。在许多人看来,室内西式的装修风格已经不适合贴春联了。另外,如何粘贴春联也成了很多人头痛的问题,糨糊、双面胶粘上了不好清理,其他的粘不牢,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愿意贴春联的都市人。这说明春联的材料和粘贴材质都存在着革新需要。都市里厚重的防盗门将邻里亲情隔绝得一干二净,也就少了春联的交流与欣赏,人们更关心的是室内,门外则是简单的好。春联习俗的衰落看起来是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居住环境以后带来的,而实质上是传统的闲适生活被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所代替,依附其上的传统文化也随之衰落了。

其次是传统诗词文化衰落的表现。诗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三字经》、《幼学琼林》、《弟子规》等蒙童课本都具有朗朗上口的音律之美和诗词特性。春联是楹联文化的一部分,也具有讲究平仄押韵、工整对仗的诗词特性。虽然每年的春晚和部分报纸还在征集春联,但已经是应者寥寥,辉煌不再。春联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具有深厚的社会文化和群众基础,曾受到格外地重视。记得在我们小时候,父辈带着我们给村里的长辈拜年时,还会教我们看哪家的对联内容好,字是谁写的,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城市化割断了邻里间的联络,人们的文化素养降低了,也就很少有人有兴趣、有能力对别人家的春联品头论足了。

再者是书法“工具性”的丧失。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高度精炼地体现着中国哲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精神。由于书写工具的改变,在现代生活中已经极少有用毛笔书写的需求了。前些年,一位练习书法的朋友开玩笑地对我说,他的书法只在写春联和挽联的时候还能派上些用场,可是现在连这样的机会也要丧失了。电脑互联网的普及,打印机的广泛应用,使我们进入了无“书写”时代,很多人可能只有在需要签名的时候才拿一下笔,提笔忘字都快成为现代人的通病了。在最有书写需要的群体——中小学生中,一方面他们没有得到书写技巧的训练和指导(无锡中小学仅有极少数书法特色学校开设部分年级的书法教学),另一方面他们又被大量作业压得直不起腰来,书写的美感根本无暇顾及。毛笔和宣纸在日常生活中丧失了最起码的实用功能,书法成为极少数人的“专业”,变成了单纯的技艺,与社会生活隔绝了。作为和现在的百姓能够产生广泛联系的重要形式,手写春联上的“书法”也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如此境况真的令人沮丧和担忧。

新的过年方式正在形成

篇4:春节习俗 传承文化

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要来到了,这是我国人民最具传统意义的节日。关于它的来历,各个民族有着不同的传说;而且各地过春节的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这些故事和习俗通过古代先民的口传心授,代代相传,由此而被后人继承了下来。祖先的执着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了不同民族、不同风俗的那一段历史、那一段文化,而且也让我们在一年中最期盼的传统佳节里乐享其中。

春节的由来

据记载,我国人民过春节的历史已有四千多年,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并带领着臣民,用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赐予。从此,人们把这一天当做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春节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名称,如“元日”、“改岁”、“献岁”、“岁旦”、“元旦”等。

据考证,春节正式冠名是在辛亥革命以后。1911年10月武昌起义,12月31日革命党人的湖北军政府在发布的《内务部关于中华民国改用阳历的通谕》中,明确将农历的年节称为“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正式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由此,“春节”之名正式被列入中国节日法典,一直延续至今。

春节,俗称“年”,过春节又叫“过年”。《说文·禾部》解释:“年,谷熟也”。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象;金文中的“年”字,也是谷穗成熟的样子。可见,“年”原是预祝丰收喜庆的日子,后来又逐渐成了岁的代称。久而久之,农历新年便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

纵看春节习俗

如何庆贺春节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一些富有生活情趣和积极意义的习俗,如扫尘、祭灶、贴春联、挂年画、放鞭炮、拜年、舞龙、舞狮、踩高跷、逛花市、逛庙会等等至今盛行。

扫尘

扫尘,古称“扫年”。它最初起源于古代人民驱病除邪的一种宗教仪式,后来逐渐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至今民间流行着“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谚语。又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所以,每临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扫房擦窗,清洗家具,拆洗被褥,洒扫庭院,处处都可见到人们欢喜、忙碌搞卫生的身影,人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迎新春的喜庆气氛。

贴春联

扫尘后,人们开始在家里贴上红红火火的春联。春联,古称“桃符”、“门帖”,是春节时贴在门上的吉祥联语,也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由上联、下联和横批组成。

我国最早的春联,是五代时期孟昶写在桃木板上的。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每当除岁,便命学士作词,题写桃符,置于寝门左右。”有一年,孟昶命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认为辛的词句欠佳,就自己拿笔题道:“新午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然而,用红纸写春联,则始于明朝。赵仲邑在《蜗庐漫笔》中说:“在明太祖统治的年代,则不在桃木板上题字,而改在红纸上。明太祖定都金陵之后,一年除夕,他忽然传旨说:‘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明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惬意。后来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未贴春联,经询问知道这家是杀猪的,主人不识字,正在发愁找不到人写春联。于是朱元璋提笔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此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成习。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张贴在门框、墙壁或楹柱上,为节日增添了不少的喜庆气氛。春联的内容与书法更为文人雅士提供了一个彰显他们才艺的方寸之地,是他们每年舞文弄墨的一大兴事。

倒贴“福”

在我国北方,除了贴对联外,还有贴窗花和倒贴“福”字的习俗。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寄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有的人家还将“福”字倒过来贴,“倒”谐音“到”,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如寿星、寿桃、喜上眉梢、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这个风俗一直延续至今。

贴年画

春节习俗还有贴门神和年画。中国的年画形式多样,题材广泛,风格不一,题材有山水花鸟、戏曲人物、民间传说等。在艺术风格上,天津杨柳青年画以细巧、典雅而著称;山东潍坊和苏州桃花坞年画以粗壮、朴实而见长。这就是驰名中外的“三大民间木刻年画”。

除夕守岁

大年三十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年俗活动就是除夕守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为“守岁”。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瘟疫邪气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了延长父母寿命。从八十年代起,全国人民在除夕之夜又多了一项文娱活动,就是阖家同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成为新的民俗,家家边包饺子边看节目,其乐融融。

开门爆竹

中国民间还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到夜里12点新的一年的钟声敲响之时,家家户户都要开门出去燃放爆竹,以“噼噼啪啪”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干多年的历史。放爆竹为春节增添了十分热烈喜庆的气氛,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吉祥和乐趣。不过,在燃放烟花爆竹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以免适得其反。

初一拜年

守岁完了,新的一年也就开始了。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出门,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长辈带领家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遨几个人拜年,也有的是在单位里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还有一些路途遥远的无法亲自登门拜年,在一些文人雅士中间便流行使用自己制作的名帖相互祝贺,由此发展为后来的“贺年片”。随着当今电信业的发达,拜年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最常见的要属短信拜年了。这种方式简便易行,只要在手机上轻轻一按,全国各地的朋友就都可看到你的祝福了。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可在晚辈等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熟睡时,由家长悄悄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可以给睡醒来的孩子一个惊喜,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子时吃饺子

饮食方面春节又有哪些讲究呢?初一破晓,在喜庆的鞭炮声中,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元,并在某个饺子和汤元中包一个小钱,谁吃到这个饺子或汤元,就会认为此人这一年有“好福气”。

饺子,北方地区叫“扁食”、“煮饽饽”、水角儿”等。1972年,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挖掘出十几只唐朝时的饺子,和今日的饺子一模一样。但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却始于明代,盛于清代。饺子要在除夕晚上包成,待到子时(夜间十二点)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交”与“饺”谐音,因而人们称其为“饺子”。

饮“屠苏”酒

在除夕吃“饺子”时,人们还要饮“屠苏”酒,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生动而形象道出了古人过年饮屠苏酒的风俗。传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这种药酒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唐代药王孙思邈将其药方广为传播,分发药物给百姓,并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

置办年货

春节期间,人们白天吃的食物都是头些日子准备好的。因为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所以一般人们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就开始忙开了,逢集便会去置办年货,民间还有具体规定: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买东西;二十八,把猪杀;二十九,打黄酒;三十,吃扁食。北方桌上的主食大多是吃馒头,南方则是吃头几天就淘好的米,名叫“万年粮米”蒸的米饭,意思是年年有余粮,绍兴、嘉兴等地还吃粽子。初一早上几乎全国各地家家都要吃用江米面或黍子面做的年糕,意味着生活年年高。除了主食,还要有肉有鱼,“鱼”取意“年年有余”。

春节的习俗真是说也说不完。从这些风俗习惯中不难看出,千百年来,我国人民留存下来的传统文化的底蕴是非常深厚的。但是,随着现在社会突飞猛进的迅速发展,人们工作、生活的节奏日益加快,外来文化也不断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日益翻新的节日层出不穷,人们心中传统的节日不断淡化。如今,大多数年轻人对古代过节的习俗早已不屑一顾,把节假日当成了另一种休闲方式,就是各种应接不暇的应酬、频繁的夜生活,弄得自己十分疲惫。这样的过年方式,不仅不健康,而且还缺少了古人过年时的那一份闲情雅致。

篇5:春节习俗的作文 贴春联

我找啊、找啊,可就是没有见到双面胶小兄弟的踪影,哎,算了,找不到这小兄弟那就算了,我找固体胶大哥去了,呀!找到了。

到了客厅,哥哥问我:“工具找到了吗?”“找到了。”我一边奔一边说,哥哥一看固体胶就说:“这个不行,过了不久就会掉下来的!”妈妈帮我说话:“不会的。”我想:呵呵,这下你该哑口无言了吧!可没想到哥哥竟然说:“就算它自己不掉,琪琪天天放学扯扯,也要掉了!”他们都大笑起来。

我不理他们,打开固体胶,一行一行厚厚地涂上一层。然后跑到门外贴春联,上联还比较好贴,可下联就不那么好贴了,第一次居然贴反了,又撕下来重贴;第二次又贴歪了,无奈又只好拿下来重贴。

快大功告成了,只差一步了,把倒福贴好就行了,我小心翼翼地往门上贴,贴好了!

篇6:关于春节习俗的作文:贴春联

关于春节习俗的作文:贴春联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篇7:春联和春节的文化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

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

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

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

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

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

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

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

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

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

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

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

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

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

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

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

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

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

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

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

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

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

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

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

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年糕的口味

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

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

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

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团圆夜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

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

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

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

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任何先进文化总是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血脉相连的。离开传统就谈不上创新与发展,但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毫无批判地一并吸收,更不是机械地照搬照抄。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传统文化只有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加以继承和发展,才能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

彩。

当代中国的发展也与封建传统文化在中国的衰落和近代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相一致。中国

主要通过两次革命——二十世纪初叶资产阶级革命和二十世纪中叶的共产主义革命,来打破

封建传统文化的统治。中国在抛弃封建传统文化的同时,还改革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文化,形

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且这种改革还在继续,这是一种显然的不断打破传统的行为。

尽管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打破传统的过程,但并不是我们不从传统中继承和吸取好的东西,那些符合时代精神与社会发展的传统,我们应当保持并发扬光大。我们对待传统文化

大致的态度应该是:我们把它看成我们的敌人,但并不是敌人坚持的,我们就反对。

通过该调查发现,当代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较为欠缺,这是由于对我国文化知识及传统观念的缺乏而导致的。我希望当代人能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爱国热情。继承、发扬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使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重先认识中国,让民族文化在新时期得到交流、融合。让中华文化融入世界文化,让世界文化来诠释中华文化国传统文化,是上下五千年不断传承、丰富、发展的文化,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和相当多的外国人吸收接纳的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人民性;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文化,是当之无愧的先进文化。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遗产刻不容缓。我们大学生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全面把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自觉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求谦敬礼让,强调科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人类道德的发展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是在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新的实际,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门诊收费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调查总结 设计一个性能良好的数据库系统,明确应用环境对系统的要求是首要的和基本的。因此,应该把对用户需求的收集和分析作为数据库设计的第一步。

需求分析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详细调查要处理的对象,包括某个组织、某个部门、某个企业的业务管理等,充分了解原手工或原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概况及工作流程,明确用户的各种需求,产生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系统的功能,并产生需求说明书。值得注意的是,新系统必须充分考虑今后可能的扩充和改变,不能仅仅按当前应用需求来设计数据库。

为了学习如何进行需求分析我们特地进行一次门诊收费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调查。以下是我们的收获。

需求分析的重点是调查、收集和分析用户数据管理中的信息需求、处理需求、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信息需求是指用户需要从数据库中获得的信息的内容和性质。由用户的信息需求可以导出数据需求,即在数据库中应该存储哪些数据。处理需求是指用户要求完成什么处理功能,对某种处理要求的响应时间,处理方式指是联机处理还是批处理等。明确用户的处理需求,将有利于后期应用程序模块的设计。

调查、收集用户要求的具体做法是:

(1)了解组织机构的情况,调查这个组织由哪些部门组成,各部门的职责是什么,为分析信息流程做准备。

(2)了解各部门的业务活动情况,调查各部门输入和使用什么数据,如何加工处理这些数据。输出什么信息,输出到什么部门,输出的格式等。在调查活动的同时,要注意对各种资料的收集,如票证、单据、报表、档案、计划、合同等,要特别注意了解这些报表之间的关系,各数据项的含义等。

(3)确定新系统的边界。确定哪些功能由计算机完成或将来准备让计算机完成,哪些活动由人工完成。由计算机完成的功能就是新系统应该实现的功能。

在调查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问题和条件,可采用的调查方法很多,如跟班作业、咨询业务权威、设计调查问卷、查阅历史记录等。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必须有用户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强调用户的参与是数据库设计的一大特点。

收集用户需求的过程实质上是数据库设计者对各类管理活动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设计人员与各类管理人员通过相互交流,逐步取得对系统功能的一致的认识。但是,由于用户还缺少软件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而设计人员往往又不熟悉业务知识,要准确地确定需求很困难,特别是某些很难表达和描述的具体处理过程。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人员在自身熟悉业务知识的同时,应该帮助用户了解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概念。对于那些因缺少现成的模式、很难设想新的系统、不知应有哪些需求的用户,还可应用原型化方法来帮助用户确定他们的需求。就是说,先给用户一个比较简单的、易调整的真实系统,让用户在熟悉使用它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的需求,而设计人员则根据用户的反馈调整原型,反复验证最终协助用户发现和确定他们的真实需求。

调查了解用户的需求后,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抽象用户的需求,使之转换为后续各设计阶段可用的形式。

下面是我们对门诊收费系统做的系统需求分析结果

本系统主要任务是实现病人的挂号、看病、交费、取药的一系列业务流程,以及医院内部的一系列相关信息维护。总体的来说系统应包括这样几个模块:基本信息维护、门诊挂号、门诊划价、医生处方、报表统计、个人信息维护。

1)基本信息维护:

本模块主要用于医院的基本信息表的维护,包括对职工信息,药品信息,科室信息,检疗项目,参数设置的增添修改以及删除,职工信息的维护有针对不同职位分为不同的维护界面,目前有医生,划价员,挂号员,结算员,管理员,初始密码都为123,可以进行此操作的员工是管理员身份。涉及的表为职工表,医生表,划价员表等。

其中参数设置指的是为了方便挂号员进行挂号对几个参数进行初始化用的下拉框参数。

2)门诊挂号:

这是进入医院的第一步,包括挂号以及挂号量查询两个子功能。挂门诊挂号号编号采用系统时间转化精确到毫秒值,一般不会出现重复,与日期一样采用默认填充。挂号员针对病人其他信息进行填写,填写完毕点击提交,数据被提交到挂号表。

挂号量查询是为了方便挂号员查看自己今日的工作情况,只显示挂过的挂号编号以及总的挂号量。

不支持退号,如果病人以前有过挂号可以直接用。操作此模块的是挂号员。

3)门诊收费:

门诊收费即门诊划价,操作员为划价员,对病人未收费的处方以及检疗项目进行收费。划价编号与挂号编号一样采用系统自动生成。需要输入要划价的挂号编号。主要提取数据涉及的表有处方划价明细表,检疗项目划价明细表。提交数据时提交到划价表,并修改处方划价明细表,检疗项目划价明细表相应的“是否已划价”属性。

4)报表统计:

对收费员进行的收费进行核算,可以对多天的进行查询。包括对一个人和所有人两种查询。操作员为结算员。并不涉及对数据库表的操作。

5)医生处方:

医生处方,医生需要填写所开处方的对象的挂号编号,然后输入要开药品进行查询,此处查询采用模糊查询,一个表显示药品再从表中选取要开药品进入另一个表填写数量,点提交,数据进入处方划价明细表。

处方查询是医生对自己今日所开处方进行查看。可以显示具体要药品信息。

6)个人信息维护:

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对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进行操作,还包括对密码的修改。

篇8:春节文化习俗作文

过了二十三,大家都会忙里忙外。民谚云:“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蒸枣山;二十八,贴年画;二十九,去买酒。”荆州就是这样的,把所有的食物预备充足,最重要的是要贴上喜庆的年画和对联,迎接除夕的到来。

到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会是一次高潮。家家心灵手巧的人会做美味的年菜,满屋是醉人的酒肉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屋里早早贴上了年画和对联。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各种各样的鞭炮烟花闹起来。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荆州人吃团圆饭很讲究,总会上鱼糕,鱼,圆子。鱼糕代表步步高升;与代表年年有余;圆子代表团团圆圆。饭后,大家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到午夜12点,鞭炮响起来烟花亮起来,整片天空被烟花擦亮,然后大家互相说“新年好!”

正月初一街上很寂静。午前全家出动,走门串户,给熟悉的人拜年,陌生人微笑点头。家家桌上摆上五彩的果盘,有瓜子,花生,开心果,各种各样的糖果……小孩最期待这一天,因为可以得到压岁钱,只要给长辈拜年,然后得到长辈祝福,就能得到有特殊意义的压岁钱,然后大家一齐吃色香味俱全的饺子。

大多数商店初八开张,不过并不很忙,店中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街,看表演。

元宵节来了!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被灯火照亮,灯的品种各色各样,有的是宫灯,有的是纱灯,还有的是走马灯,有些人还在广场上放孔明灯,在灯上写上自己新一年的祝愿,然后放飞灯,放飞自己的梦想。元宵节还得猜灯谜呀!有的商场把所有灯谜贴上,猜对了还有奖呢!元宵节最重要的.是吃元宵,浓浓的馅简直甜满了心头!

上一篇:厨师的个人简历下一篇:爱能学说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