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同伴教育

2024-06-26

艾滋病同伴教育(共9篇)

篇1:艾滋病同伴教育

艾滋病同伴教育心得

2010年12月1日是第2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普遍可及和人权”,希望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渠道能够了解防治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并对相关人群进行更有效的保护。

最近几年,在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艾滋病防治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中央政府艾滋病防治经费由2001年的1亿元人民币增加到今年的16亿元人民币。中国艾滋病病毒每年新发感染人数逐年下降,由2005年的每年7万人下降到2009年的每年4.8万人。今年4月,中国还取消了对患艾滋病外国人入境的限制,这一做法在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获得一致好评。但中国在艾滋病防控领域也面临许多困难,包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现困难、歧视现象依然严重、流动人口过多、社会组织参与不足等。

2010年是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开展“童心红丝带”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活动的第八年,此项活动是团中央“青春红丝带”活动的有力衔接,面向中小学生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得到了团中央、商务部、北大医学部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八年来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指导下,我们以“与艾滋病作斗争,我参与,我自豪!”为口号,相继在北京、上海、河南、江苏、浙江、云南、贵州、陕西、山西、青海、湖北、四川、广东、新疆、吉林、宁夏等16个省市自治区已经拥有了几百万同伴教育者,他们带着积极参与的态度了解艾滋病,宣传和分享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关爱受艾滋病影响儿童,不仅提高了同伴、家长预防艾滋病的主动性,更改变了社会对受艾滋病影响人群的态度。

今年,全国10个项目地区共有695所学校,63万少年儿童参与到“童心红丝带”活动中来,开展“童心红丝带”宣传教育活动、“童心红丝带”同伴教育培训活动及“童心红丝带”温暖传递活动。活动辐射影响约200万人。

同伴教育活动之外,我协会为扩大影响力,宣传防治艾滋病的健康知识,倡导宽容与理解的社会风气,在学生中引起广泛关注,并得到包括中国网,校园网在内的多家媒体的报道。

回首过往,不禁慨叹,协会在这个学期通过项目的实施,无论从人才,经验,实力上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一个成立不足几年的社团来说,我们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作为太原师范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也是太原师范学院唯一一个同伴教育社团,可以相信太原师范学院同伴教育同盟的全体成员将竭尽所能,为同伴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壮大,为遏制艾滋病在中国的蔓延作出湖南大学学子应有的贡献!最后我们祝愿更多的人远离艾滋病的折磨,世界充满宽容与爱的阳光!

总体而言,活动还是收到了非常好的预期效果。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宣传,接下来能有跟多的人开始关注艾滋病人这个群体,能有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进来,让他们体会到这个社会的爱,让他们知道有很多很多的人在关心他们,让他们更加幸福快乐的生活在我们身边,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相信此次活动以后,会有更多的人会了解到这个群体的心声,并投入到这个活动中来,给他们更多的关心与爱护,艾滋病人们的生活也将更加充实、丰富、快乐、多彩。

系别:数学系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姓名:魏传敏

篇2:艾滋病同伴教育

自我介绍: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够站在这里,认识那么多的朋友,我是艾滋病同伴教育者,我的名字叫李红霞。我们今天的课与平时课堂上的课有所不同,我不是专家也不是教授,而是大家的朋友,我们是同伴,因此大家不必拘谨,希望大家踊跃参加我们的讨论与游戏。我们同伴教育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信息、资源的共享,所以今天我还要交给大家一个小任务哦,“如果你觉得我讲得好,请告诉你的朋友、你的同伴,如果觉得讲得不好,请告诉我!”OK?

传话游戏:在课开始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热身运动----传话游戏。我们请10位同学上来和我一起完成这个游戏。至于为什么要做这个游戏呢?等游戏结束后再告诉你!

好,现在10位同学已经依次排成了一列,我来讲一下游戏的规则:我的手里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的是传话内容,我把这张纸条给第一位同学看,让他小声地念给后面一位同学听,然后我要收回纸条,接下来依次将话传下去„

好,现在已经传到了最后一位同学了,我们请最后一位同学到讲台来,面向大家,大声地重复你所听到的内容。(幻灯片小纸条的内容)

小结游戏:通过这个游戏我们可以看到,信息往往会被误传,艾滋病的信息也是一样,我们要学习掌握的不是被误传的信息,而是正确的信息,愿同学们在几个模式的学习之后能够掌握正确的关于艾滋病的知识。学习内容:艾滋病同伴教育的教学内容包括四个模式,我给大家讲的呢,是第一、第二模式,我们先来看一下第一模式的主要学习内容。(幻灯片“学习内容”)

什么是艾滋病 ?

既然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关于艾滋病方面的知识,那么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病毒又是什么?其实我们通常所说的艾滋病,它是一个简称,有谁知道它的全称是什么吗?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以人体免疫系统受损缺省为特征的传染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全称为: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缩写是AIDS。

艾滋病病毒

我们请第一位同学来说一下艾滋病病毒的全称什么?艾滋病病毒的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全称为: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缩写为HIV。HIV是引起AIDS的病原体,是一个很专一的病毒,它侵害、攻击免疫系统的CD4细胞,使得免疫系统的CD4细胞数量大幅度下降,临床表现为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逐渐下降,当人体免疫能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极易感染各种传染病及肿瘤等,最后导致死亡。(幻灯片1-4)这是一张HIV的结构图,周围一圈象鸡蛋一样的是糖蛋白,它的作用是黏附在人体的CD4细胞上,中心是2条RNA,RNA可以进入CD4细胞。(幻灯片1-3)这是一张HIV附在CD4细胞表面的高倍扫描,大家可以猜一下那些是HIV病毒。细胞本身是一个非常小的物质,病毒更小,紫色一点点的就是HIV病毒。为了更好地让大家了解HIV与免疫系统的关系,我们制作了2副漫画,大家可以一起来看一下(幻灯片1-4,1-5)。刚刚大家已经看到了HIV是一种非常厉害的病毒,它也有其脆弱的一面哦,它只能在细胞内才能存活,暴露在外界空气中或是一般的热力、消毒剂都可以将其杀灭。

传播途径

那么人体是怎么感染HIV的呢?让我们先来看一张照片(幻灯片Patrick一家),我想先问一下大家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有什么样的印象?其实在这张照片上已经有三个人感染了HIV,大家可以猜一下是哪三个呢?讲述Patrick一家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大家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示,人是怎么样感染HIV的呢?

Patrick,因为他是血友病病人,常常需要输血,因为输了含有HIV的血而感染。

Lauren因为与感染的丈夫有性接触而感染。Dweight从母亲那里感染。血——父亲——母亲——儿子。

Patrick一家的悲惨命运非常典型地反映出HIV的传播三途径:(幻灯片传播途径)

1、血液及血制品

2、性传播:阴道性交、肛门性交、口腔性交

3、垂直传播:母-胎、母-婴、怀孕期间、分娩时、哺乳期

小结

当前,世界上75%的HIV是通过性行为传播的。这三个传播途径有共同点:HIV感染者与未感染者发生体液交换而传染,也就是感染者的体液进入了未感染者的血循环中。那么人的体液有那些呢?小结:人的体液有:血液、精液、阴道液、母乳、尿液、眼泪等。在被HIV感染人的体液中都有可能存在HIV病毒,特别以血液、精液、阴道液中含量最多。

这个故事还说明了几个问题:

1、不管年龄大小、性别差异,只要通过以上途径都有可能被感染。

2、许多被感染的人长期无症状但能将HIV传给他人.3、Nicole是在母亲被感染之前出生的,所以她没有被感染

4、Nicole多年与已被感染的家人同吃同住,却并未因此而感染,说明一般的生活接触不是传播HIV的途径。

不传播途径 那么还有哪些途径是不会感染HIV的呢?(幻灯片1-120)

小结不会传播HIV的途径:1.接吻、握手、拥抱2.共用餐具、共用学习用品3.在同一个游泳池游泳、共用厕所4.蚊虫叮咬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证实,蚊虫叮咬可传播HIV。

小结 通过HIV的传播途径,我们可以看到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可以靠改变自己的行为来预防的,那么要改变行为就要先改变观念,要改变观念就必须要获得正确的知识,要进行健康教育,大家应该感到很荣幸,我们今天进行的是健康教育中的一种,通过健康教育,我们就可以知道那些是高危行为,只要我们避免这些行为,就不太可能染上HIV。

临床症状 那么人感染了HIV以后会有那些症状呢?会有办法治吗?我们先看一下HIV感染的4个阶段:(幻灯片1-13)

第一阶段:1.常见症状2.窗口期3.有传染性 第二阶段:无症状,1~10余年

第三阶段:第一期的症状重新出现,还有鹅口疮、乏力、盗汗、体重减轻、全身淋巴结肿大等等。

第四阶段:出现各种严重症状,一年左右。(幻灯片1-

14、1-

15、1-

16、1-

17、1-

18、1-19)小结

这以上的四个阶段,要说明的是在四个阶段中应该特别注意哪几个阶段呢?其实在第一、二、三阶段的预防意义最大,因为绝大多数HIV感染者并不知道自己已被感染,没有明显征兆,持续时间又如此漫长,而在当前的艾滋病预防的宣传教育中,往往较多地介绍第三、第四阶段的症状,而对第一、第二阶段的严重性强调不够。

治疗

科学发展到今天,艾滋病还没有疫苗也没有特效药。目前较好地治疗艾滋病的方法,称作:鸡尾酒疗法。那么什么是鸡尾酒疗法呢?就是用2~3中抗HIV药物联合使用。它只能减轻病人的症状,延长生命,但不能把提内的HIV全部消灭。大家可以猜一下鸡尾酒疗法意念的费用大概是多少呢?在1万美金左右。

流行趋势(幻灯片1-20)艾滋病的流行状况及趋势。(幻灯片1-21)这是一张乌干达的艾滋病病人葬礼的照片,每天在非洲这样的葬礼有5500个。

那么亚洲、中国、上海的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呢?(幻灯片1-

22、1-23)总之,中国的流行趋势:非常严峻。

性病

大家都知道艾滋病是性病的一种,那么我们现在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性病、我国性病流行趋势是怎么样的?(幻灯片1-25)

性病的种类有8种,分别是:艾滋病、淋病、梅毒、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乙型肝炎在我国不属于性病范畴。

(幻灯片1-

26、1-27)

性病传播的途径:主要途径——无保护的性接触

次要途径——非接触性,如淋病、滴虫、疥疮等。

母婴传播——如果母亲患梅毒,孩子可患“先天性梅毒”。

性病的治疗 细菌性的通常用抗生素治疗,可以治愈。病毒性的应及时治疗,预防继发感染,无法完全治愈。

艾滋病与性病的关系(幻灯片1-36): 1.性病患者对HIV的易感性。2.都有高危行为。3.HIV降低了免疫能力。

篇3:艾滋病同伴教育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上海市普陀区内2所基本情况相仿的职校纳入研究范围,随机选择其中一所学校为干预组,另一所设为对照组。干预组共调查270人,回收有效调查表261份,回收率为96.67%;对照组共调查380人,回收有效调查表370份,回收率为97.37%,合计回收有效调查表631份。接受调查的学生平均年龄为15.8岁,男生396名,女生234名,1人性别未作回答,男、女性别之比为1.7∶1。

1.2 同伴教育的实施

在项目职校一、二年级每班选择男、女生各1名担任同伴教育者,由艾滋病防治专业人员使用自行编写的教材对他们进行3 d的集中培训,内容共分6章:交流的技巧、青春期知识、艾滋病基本知识、生活技能培训、教具的使用、对未来的规划。经考核合格后,再由他们在各自班级开展3个月的同伴教育活动,活动频率和形式作以下规定:(1)同伴教育活动时间为3个月。(2)集体性活动每2周1次,每次约1 h。以班级为单位,同伴教育者使用培训教材向同伴传递知识和技能。(3)随时性活动形式不限,也不作频率规定,可在任何时间、地点开展。(4)鼓励每名同伴教育者和参与的同学将掌握的知识随时向家人、朋友传递。

1.3 效果评价方法

1.3.1 定量方法

在同伴教育活动前和开始后的3个月,采用不记名自填的方式使用相同调查表对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同时进行问卷调查(不包含同伴教育者),并由工作人员统一收回。

1.3.2 定性方法

作为对干预效果评价的补充。在同伴教育活动开展后,随机选择10名参与学生、10名同伴教育者和5名班级教师进行深入访谈,对3类人群分别设计访谈提纲,内容包括对同伴教育形式的看法、同伴教育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笔录和录音2种方法记录访谈结果。

1.4 资料整理与分析

回收的调查问卷采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1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访谈资料先根据现场笔录内容和录音内容进行整理,再进行归纳整理与分析。

2 结果

2.1 同伴教育对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影响

干预组学生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回答正确率有大幅度提高,10道题目(占50%)的回答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同伴教育开展后,干预组同学回答正确率高于对照组,有9道题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在定性访谈中,干预组所有接受访谈的同伴教育者和参与者都表示,开展同伴教育活动后,掌握了许多有关青春期和艾滋病的知识,有的学生说“以前只知道3条传播途径,但为什么会传染却不明白,同伴教育后,才明白其中的道理”,“掌握了许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以后遇到这些情况就懂得预防了”。

注:()内数字为正答率/%。

2.2 同伴教育对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的影响

同伴教育开展后,干预组同学对婚前性行为持反对态度,与同学、朋友讨论艾滋病问题的比例明显上升,愿意与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同班学习的比例由46.74%上升到了62.34%。但是,对任何人都有感染HIV的可能、与家人讨论艾滋病的比例提高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同伴教育开展后,干预组学生对于婚前性行为持反对态度的比例为56.13%,态度更加积极,也有更多的人表示愿意与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同班学习,且与同学、朋友讨论艾滋病问题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2次调查结果间无明显变化。见表2。

在定性访谈中了解到,干预组所有接受访谈的同伴教育者和参与者都表示,曾主动查阅或留意各种媒体关于艾滋病的信息,有的学生表示“没有接受同伴教育之前,觉得艾滋病知识离我很遥远,因此不去注意,现在会有意了解”。40%的同伴教育者曾为同学和朋友提供过个别咨询,主要是解答一些行为会不会传播艾滋病。参加同伴教育的学生中,有80%的人曾主动与他人谈论艾滋病的话题,涉及人数最多的超过10人,对象包括以前的同学、网友、亲戚和家人。学校教师认为,同伴教育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和传播艾滋病知识的积极性,对艾滋病知识的关注程度大大提高,“学生从来没有如此积极地参与到健康教育中来”,“没想到会这么活跃,这么认真”,“他们(同伴教育者)主动搜集资料,还拉上了家长一起帮忙,很卖力”,“只要有预防艾滋病的活动,学生都会积极参加”。

2.3 同伴教育对学生性行为意向的影响

同伴教育后,无论干预组还是对照组学生,断然拒绝恋爱对象提出的性要求比例均较低,男、女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伴教育开展前后干预组、对照组内对“恋爱对象提出的性要求”、“性交前是否询问对方性历史”和“性交前是否会说服对方使用避孕套”3项行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前和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注:()数字为正答率/%。

3 讨论

3.1 同伴教育使职校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水平有效提高,态度有所转变 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同伴教育可提高青少年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增强保护意识[4,5,6,7,8]。本次研究结果与报道一致,说明同伴教育对于提高职校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水平和态度卓有成效。但有些知识点提高程度没有国内的一些报道明显。

在研究中发现,职校学生对于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虽然向积极方向转变,但仍然相对宽容,对婚前性行为持赞成或无所谓的态度较高。过早的性行为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如少女怀孕、性疾病传播等。职校学生毕业后步入社会时年龄尚小,在校阶段应大力开展正确性观念、安全性行为方面的引导和教育。

3.2 同伴教育对于行为转变的影响还有待于活动的长期开展由于行为指标的敏感性及观察时间较短,本课题中仅把行为意向作为评价的指标之一。结果表明,经过3个月的同伴教育活动,学生对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尤其是性行为的行动意向改变并不明显,与国内外的报道[9,10]一致,这可能是因为态度属相对稳定的心理结构,不易很快改变。虽然艾滋病的预防可以通过危险行为的转变来实现,但要真正做到行为转变,还需继续开展大量的工作。职校学生在经过短暂的学校教育后,第3年便开始进入实习阶段,广泛接触社会,无论在校教育是否取得良好的效果,都应建立校外青少年的健康教育模式加以巩固或补充,才能促使他们危险行为的最终改变。

参考文献

[1]TUMER G,SHEPHERD J.A method in search of a theory:Peer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Health Educ Res,1999,14(2):235-247.

[2]彭宁宁,罗春燕,朱蔚,等.上海市青少年危险行为现状研究(一):艾滋病及性行为的知识态度行为.中国校医,2003,17(2):97-99.

[3]孙莉,王珏,张建新,等.成都市某职高学生的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2,29(3):450-452.

[4]张涛.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现代预防医学,2005,32(8):1015-1018.

[5]张美英.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跟踪评价.中国校医,2004,18(6):522-524.

[6]ERGENE T,COKF,TUMER A,et al.Acontrolled-study of preven-tive effects of peer education and single-session lectures on HIV/AIDS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urkey.AIDS Educ Prev,2005,17(3):268-278.

[7]PARWEJ S,KUMAR R,WALIA I,et al.Reproductive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trial.Indian J Pediatr,2005,72(4):287-291.

[8]OZCEBE H,AKINL,ASLAND.Apeer education example on HIV/AIDS at a high school in Ankara.Turk J Pediatr,2004,46(1):54-59.

[9]BORGIA P,MARINACCI C,SCHIFANO P,et al.Is peer education the best approach for HIV prevention in schools-Findings from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Adolesc Health,2005,36(6):508-516.

篇4:艾滋病同伴教育

[关键词]同伴教育;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同伴教育作为一种同伴互助的方法,最早出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人贝尔(AndrewBell)和传教士兰卡斯特(Joseph Lancaster)采用的“导生制”教学——教师们在学生中选择一些学生,并将其培训成可以督导其他学生的“班长”,被学者们认为是最早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同伴教育。此后,同伴教育迅速在全球的社会发展领域发展起来。在日内瓦召开的第12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上,澳大利亚、美国、瑞士、荷兰、印度等国向全世界介绍了同伴教育在预防艾滋病领域的研究经验。

1.同伴教育的概念界定

同伴教育在教育界中属于新兴的教育方式,许多学者认为用它可以来影响人的认知,从而改变人的认知习惯,它注重实际操作,注重价值观的引领,注重学习者的自身体验,从而解决特殊问题。Varenhorst(1984)认为,同伴教育是由接受过培训且接受在教育过程中监督的学生来执行的对他们价值观、行为引导的过程,要求教育对象年龄相近;Amy Medley(2009)等学者认为同伴教育干预措施是指在小组中或同伴一对一的形式下与目标人群分享人口的、风险行为的艾滋病毒或艾滋病信息;Sussman(1973)认为,同伴教育是指由受过半专业训练和督导的学生,运用言语或非言语的交流方式,对需要帮助的朋辈提供倾听、支持或咨询服务。

目前,同伴教育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概念,但同伴教育有明显的特点。Michael Shiner,1999认为,同伴教育应具备三个特征:同伴组成、明确的干预目标和预设的操作方法、干预中的同伴教育者角色。Tuner G.,1999等学者同样认为同伴教育的基本原理并不清晰,但是以下十点可以用于定义同伴教育:(1)同伴教育比其他方法成本效益更好。(2)同伴是可靠的信息源。(3)同伴教育会为参与者增能。(4)同伴教育利用已有的分享信息和建议的方法。(5)同伴比专家更能够传递信息,因为人们通常与他们的同伴一起辨认信息。(6)同伴教育者通常担任积极的模范角色。(7)同伴教育让提供同伴教育者受益。(8)同伴提供的教育是可接受的而其他的教育则不可以。(9)同伴教育能够被用于教育那些传统方法难以接触的人群。(10)同伴们通过持续的交往、接触加强学习。

通过前辈们对同伴教育的概念的阐述,笔者认为,同伴教育是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年龄相仿,教育者在价值观传导、生活经验的传递、认知行为、思想观念上对被教育中以正面的引导。

2.同伴教育在预防艾滋病教育中的流行病学研究

同伴教育在我国真正发展起源于在日内瓦召开的第12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中国红十字会为预防艾滋病而推广的艾滋病同伴教育项目,引发了一大批学者开始同伴教育的系列研究,并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大学生、中学生、妇女、青少年、吸毒人员、流动人口等群体的艾滋病预防教育。目前,此方法在我国多个省市用于开展艾滋病的预防教育活动。

国内不少学者做过我国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的现状:霍楠等,2011认为我国大学生艾滋病知识体系不全、部分大学生对艾滋病的态度不正确、大学生缺乏从事防治艾滋病相关事业的积极性。张琼华,2013认为:教育者在方法的选择上不能做到上下兼顾。导致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受限;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缺乏必要的尊重和信赖,导致教育的失败;在教育方式上保守,不能真正掌握同伴教育的方法;教育资源的整合不足。王继承等,2014认为,当前我国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日益复杂化,主要表现为: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的多样化,教育内容的脱节化,教育效果的碎片化。戴玲2007认为:同伴教育是改变人们行为特别是青少年行为的有效方式, 是全世界艾滋病预防的主要措施之一。

性教育在我国学校教育中的普及程度远远低于需求,许多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学生性早熟,性知识缺乏,学生学习性知识处于“无师自通”的状态,依靠互联网,影像资料,信息的正确性有待考究。在许多学生对大学生了解艾滋病知识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学生不能正确全面掌握艾滋病知识的,对婚前性行为普遍持肯定或无所谓态度,男男同性恋性行为成快速上升趋势,从社会人员延伸到在校大学生,学生安全意识薄弱。笔者认为,除了知识的传授,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的预防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使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讨论

运用同伴教育进行艾滋病的预防教育在我国已实行了若干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经过文献的研究,和自身工作的实践,仍存在许多不足:如:同伴教育主持人水平不一,难以确保每次的培训效果的统一。性教育在中国仍然处于灰色地带,存在有些地区、有些教育决策者不敢放开开展此项活动。同伴教育是通过同伴的角色对受教育者进行影响,使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这存在许多复杂的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不同地区的受教育者情况有所不同,所以在实际开展活动是,活动内容的选择,效果的评价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也为我接下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王继承,许天娇,朱玉霞,朱敏敏.2015《美国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教育学理论 研究》.

[2]罗玲,彭少峰.2015《同伴教育研究评述》,《社会工作》2015年第1期.

[3]林国南.2005.《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的实施及评价》,《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4]霍楠岳,日失,宋兴怡,徐选国,姜峰.2011.《同伴教育在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中的实践模式》,《医学与社会》第24卷第1期.

篇5:艾滋病同伴教育

3月25日,我们唐仲英爱心社举办了自己的品牌活动:艾滋病青年同伴教育培训。我有幸参加这次活动,感受由中国红十字会和欧盟联合支持的这次活动。

这次培训让我了解了许多关于艾滋病的知识。我觉得每一名大学生都有责任与义务去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以做好预防治疗的工作。我们十几个青年同伴一起,关于艾滋病的防治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也不避敏感的话题,大家的交流氛围十分和谐。

“以爱防艾”这个口号我们的活动宗旨贯彻下来,我们参加培训活动的根本目的是用爱心关怀艾滋病患者,用爱心提示每一位民众远离HIV,用爱心融化我们和艾滋病患者心中阻隔的冰山。

几位学长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关于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方式,艾滋病的病例,艾滋病的预防,艾滋病病毒的检测等知识。从他们的介绍中,我们不难发现艾滋病是可控可防的,也是可以间接治疗的,大家对艾滋病的误解顷刻间消除。在培训期间,大家通过做一些有意义的小游戏来活跃气氛,给我印象最深的游戏叫做“解结”,我们要与艾滋病患者解开心结,真正关爱每一位艾滋病人。同时,我们身体力行,实践了正确使用安全套等活动,确实,有些技能只有切身体会才能真正掌握。

篇6:同伴教育

1、暖场游戏。“水果沙拉”。先挑三个人报三种水果,然后大家依次报其中的一种水果。主持人抱一种水果或水果沙拉(全部起立),相应人员(包括一名主持人)李开元有位置开始抢座位。多出来的那个人自我介绍,并回答其他人的提问(说明不要问敏感问题)。15分钟

2、介绍同伴教育,定契约。自由发言,确定九条协议,主持人说明两条,手机调静音,保密原则。15分钟

3、性脱敏。“成语游戏”每人说一个带数字或动物的成语,(然后依次在成语前加上“洞房花烛夜,小妹妹我/大哥哥我——”)20分钟

4、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案例。20分钟

5、爱情观,先展示案例,大家自己说。20分钟

6、防艾知识讲解。40分钟

一、HIV和AIDS的异同?Hiv是病毒,三个特点,人类特有|脆弱性|易变异。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不是综合症)。本身不会造成直接伤害,破坏免疫系统,致命性|可治疗不可治愈|无疫苗|可预防(这一点也是我们办同伴教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玩暴风雨游戏,三人一小组,两人充当柱子,一个人在两根柱子中间,要多出一个人(两个主持人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参与游戏)。游戏规则:主持人喊“人”,柱子不动,人离开原有位置,抢新位置;也可以喊柱子,„„;或者喊暴风雨,大家一起动,重新组合。多出来的人,小惩罚(屁股写字“艾滋病”)

二、HIV存在于那些体液?

血液、精液、汗、泪、尿、唾液、脑脊液、组织渗出液、胃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胆汁胰液、羊水。

三、HIV可以随意传播吗?HIV感染者(不说携带者,反歧视)——(排出)——足量HIV活性——(进入)——未感染人群(不说健康人,反歧视)

四、传播途径有哪些?

血液途径:1)、公用针具(静脉注射,抽取混合)2)、医院性感染(伤口组织液、血液|高尚行为,AIDS与罪恶不对等)3)、卖血(单采浆,离心留血浆,恢复期短,暴利)4)、受血(接受未经检验不合格的的血制品)预防:1)、不共用针具,用一次性针具。2)规范医疗行为 3)不卖血 4)谨慎受血

母婴途径:1)妊娠期(吞吐羊水,胎盘过滤不足)

2)分娩期(摩擦出现小伤口)

3)哺乳期(乳汁,婴儿胃酸浓度不够| 声带破损出现细小伤口)

不预防,患病率30% 预防,患病率1% 感染的女性,建议不怀孕,怀孕则建议终止妊娠:如果一定要生的话,则在妊娠期可以进行药物阻断,用以降低胎盘过滤不足造成的伤害,分娩期则选择剖宫产,哺乳期选择人工喂养等。

7、放映视频“爱在阳光下”

8、总结活动过程,结束。10分钟

1、放映视频,“爱在阳光下”。15

篇7:同伴教育心得

上周六,我们校青协青春健康队举办了同伴教育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分工合作,增加了默契,从中收获了很多。

同伴教育是具有相似年龄、相同性别、相同背景或共同经历、相同兴趣爱好等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形式。同伴教育活动以各式各样的“游戏”为主体,借着游戏来使听众产生切身的感受,然后教育者再进行适度的知识讲授。教育者更多时候扮演的不应该是“教师”的角色而应该是“组织者”和“参与者”。

艾滋病同伴教育是由荷兰红十字会提供资金支持、中国红十字会与荷兰红十字会联合开展的一项公益活动,旨在使大学生更好的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及预防措施,引导大家正确认识艾滋病并呼吁社会关注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在艾滋病流行的今天,年轻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年轻人正处于思想不成熟、爱冒险的年龄,高危行为使他们更易感染艾滋病病毒。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报告,在全球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有三分之一是15至24岁的年轻人。我国已是世界第八大艾滋病大国,其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我国的GDP增长速度。在年轻人群中开展大规模宣传教育是遏制艾滋病扩大传播的主要方法之一,而通过在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较高,社会责任感又极强的大学生中开展有关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再由他们向同龄人传播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此种教育形式往往更有优势。

这种在大学生中开展的“青年同伴教育”活动,先由具有专业知识的组织成员向大学生志愿者讲授有关艾滋病预防的基本知识,以及向他人传授知识时的方法与技巧,将首批志愿者培养成“核心主持人”,再由“核心主持人”在各自的学校中培养出更多的“主持人”,这些“主持人”有义务也有能力随时随地向周围的人宣传预防艾滋病。在本次培训过程中,通过分组讨论,游戏、提问、采访、表演、等形式,讲课精彩生动、深入浅出、结合案例,从中同学们了解了预防艾滋病、性病等医学知识,包括了解性病和艾滋病的成因、传播途径、如何正确防范艾滋病传播、正确使用避孕套、理解善待艾滋病患者等知识。同伴教育的特色就在于互动性与寓教于乐,所以本次培训以等方法,旨在教授青年学生参与者主要是我校院学生会的学生。参与活动的学生分别来自不同年龄、年级、不同专业、班级、不同民族和不同的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活动交流、协作。这项活动在增长学生医学知识的同时,更结合了许多社会问题的探讨反思、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式学习认知等能力,在我院青年学生中凡响很大,宣传面很广。

篇8:同伴教育在艾滋病预防中的应用

1 同伴教育的定义

同伴教育是指选定同辈健康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后,再通过其对周边的人进行健康教育,关心和爱护一些不健康的群体或者纠正一些不健康的行为。同伴教育者具有相同的年龄、生活经历、经济条件、生活背景等,在同等条件下,同伴教育更能引起被教育者的共鸣,从而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2]。通过同伴教育,教育者身边的朋友、亲戚等都能得到相关知识的熏陶,纠正不健康的行为,起到疾病预防的作用。

1988年,同伴教育首次被澳大利亚专家运用于预防艾滋病以及安全行为教育。世界各国也进行了相应的科学研究,将同伴教育应用到各个领域,例如戒烟戒毒、预防疾病以及健康教育等。目前,同伴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教育模式,运用同伴的力量将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大范围扩散[2]。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累计艾滋病感染人数已近超过100万人,死亡22万人。而现在依旧没有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或者可以预防艾滋病的疫苗,针对这种严峻的情况,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手段。我国的艾滋病同伴教育还处在初级阶段,最早是在学校开展,由于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是女性、男性同性恋以及吸毒人群,在学校的健康教育进展不大[3]。

2 艾滋病同伴教育者的选定

艾滋病同伴教育者需要满足几个条件:(1)丰富的艾滋病知识:同伴教育者需要有丰富的艾滋病的知识,在进行教育时能够有话可说、有理可证。同时,在一定方面增加被教育者的信任度。(2)良好的沟通能力:同伴教育者应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被教育者顺畅沟通,将艾滋病的相关信息采取易于接受的方法传授给被教育者,达到教育的目的,从而预防艾滋病,同时,同伴教育者应该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有稳定的社会关系,能够在同伴教育中起到带头性作用,使人有信服。(3)坚定的信念:同伴教育者一定要深刻地认识到艾滋病的危害,并且相信自己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一部分免于这种危险,相信自己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认识这种疾病,起到预防疾病的效果。除了以上同伴工作者基本的要求,艾滋病同伴教育者还应针对不同的人群选定不同的教育者,例如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是涉性女性、吸毒人群,由于国家政策,吸毒和卖淫都是违反国家法律,会受到法律制裁,因而这些高危人群对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抵抗心理。因此,高危人群中发展同伴教育者会使得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达到纠正不健康行为、预防艾滋病的目的。

3 同伴教育的形式

同伴教育是在同辈或相同地位的人之间进行的健康教育,选取教育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举办讨论会、演讲以及讲座。通过讲授、游戏以及知识竞赛等方法提高受教育者的兴趣,保证受教育者能够充分认识到艾滋病的危害,做好预防工作,并将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准确性传播。传授知识的形式可以是一对一地进行问答或讲解,也可以一对多地进行讲授。由于是进行健康教育,同伴教育者要注意言辞的准确性,切勿使用消极语言,更不要偷换概念,将错误的信息传递给他人。

4 同伴教育的对象

同伴教育在艾滋病中应用是控制艾滋病感染的有效途径。而我国目前对同伴教育在艾滋病的执行能力低下,作用方式单一,仅限于老师讲座式传授,并没有实际的将同伴教育运用到艾滋病的预防中[4]。艾滋病同伴教育的对象应该是被教育者接近的人群,例如,近年来,我国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患者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同伴教育就应该选择青少年作为同伴教育的对象,通过对选定的青少年进行健康教育,增强其对艾滋病的了解,再由其向其他青少年进行教育,由于年龄、背景灯条件一致,彼此之间信任度较高,教育目的的达成率也较高[5]。

5 同伴教育效果的评价

同伴教育在艾滋病中应用效果评价常常是用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来评判的,而国外的部分国家则是用政府发放安全套的数目以及一次性针头的回收率来评判效果。两种方法均不能完全测出应用效果,但调查问卷的内容浅显,数据不完整,因此,第二种方法更加实用有效。我国应加强这方面的资金和物力的投入,帮助有关部门将同伴教育干预艾滋病预防做到完善。

综上所述,同伴教育是目前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方法,但是在国内的应用并不广泛,笔者从同伴教育的定义、教育者选定、教育形式、教育对象以及教育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同伴教育在艾滋病预防的方向上的积极意义,我国相关部门应重视同伴教育,利用同伴教育将艾滋病的预防工作做好,延缓艾滋病病毒的发展,为临床医药工作者争取时间研发控制艾滋病的药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庞雪风,何广炳,童登俊.“让同伴教育同伴”——来自中英性病艾滋病合作项目四川实施情况的报道[J].西部大开发,2005,4:62-63.

[2]Harris CTE,Larsen D.HIV peer counselingand the development of hope:perspectives from peer counselors and peer counseling recipients.AIDS Patient Care and STDS,2007,21(11):843-860.

[3]孙昕,吕姿之,钮文异,等.-年级大学生艾滋病/性病安全性行为同伴教育过程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1999,15(11):10-12.

[4]Ganga M,Mary Ann S,Tara DL,et al.Preliminary Evidence of an Adolescent HIV/AIDS.Peer Education Program[J].Journal of Pediatric Nursing,2008,23(5):358-362.

篇9:同伴教育

同伴教育 心理健康 教育方法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被教师、家长、教育部门以及社会所重视。虽然我国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目前,非常需要应用一种新的教育手段来弥补与完善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同伴教育的产生与发展适应了这种需求。

一、同伴教育简述

1.概念及特征

同伴教育的起源地在澳大利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与传播,在欧美国家取得了广泛的基础。它指的是在年龄、性别、经验、背景、生理状况、话语习惯这些特征中,具有一个或者数个相同或者相似点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以及行为技能,以期达成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同伴教育在 与艾滋病预防、戒烟、反毒品,反酗酒、反家庭暴力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因为它本身具有可接受性、经济性等优点,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加入同伴教育的方法,是十分可行的。

2.同伴教育应用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原因分析

同伴教育除了有传统教育方法的作用之外,还具有自身的优势:

(1)和其他教育方法相比,教育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2)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同伴教育的信息来源更加真实与生活化。应用了受教育者容易接受的学习知识与分享技能的方法,更加自然。

(3)同伴正确的行为,非常容易对受教育者产生积极正确的影响。

(4)在整个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一样,学习到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这对两方都有好处。

(5)很多用传统教育方法与教师教育不容易接近的学生,适宜采用同伴教育。

二、同伴教育者的选择与培训

1.同伴教育者的选择

根据高中生年龄段的心理特点,选择同伴教育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类学生:

(1)性格友善、乐于沟通交流、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技巧以及表达能力。

(2)和预定的受教育者具有较多的共同特性,熟悉受教育者的想法。

(3)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并主动接受这方面的培训。具备相关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或者在培训过程中能很快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

2.同伴教育者的主要培训方式

(1)同伴教育者自己先阅读与学习相关的心理材料,然后由指导教师进行考察。

(2)请同伴教育方面的专家到校内为参与同伴教育的同学进行知识与技巧上的培训。

(3)同伴教育者在掌握了基本知识与技巧之后,进行相关的研究讨论与预备模拟活动

(4)对于同伴教育者进行有组织的管理,并定期进行考察与重新筛选。

三、同伴教育的方式以及在应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具体措施

1.同伴教育的方式可以分成正规的和非正规两种

正规同伴教育按照计划,以小组的形式,定期展开相关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固定的内容、目标和活动。在小组内,同伴教育者的身份类似于老师。而在非正规的同伴教育中,同伴教育者的身份是同学、朋友,他会以同伴的身份,把要求受教育者知晓的信息,通过谈话的方式传输给对方,这种方式,时间场合都没有限制,比较自由。实践中,两种方法可以交叉运用。

2.作为高中生,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同伴教育的具体措施

(1)同伴教育者帮助心理教师进行课程设计。他们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对于课程的可接受性把握得可能会比教师准确。

(2)由数名同伴教育者组织在一起,建立心理健康小组,收集与调查同学们之间存在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加以整理,之后采取对应的帮助措施。

(3)同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组成固定小组,一对一地进行帮助。

(4)同伴教育者在校内进行宣传板报设计、网络论坛管理、心理广播站建设等内容。这些内容因都是同龄人自己制作实施的,谈的是同龄人的事,说的是同龄人的话,同学们会比较乐于接受。

四、同伴教育效果的考察

同伴教育的具体做法有很多种,实行同伴教育之后,要对他们分别进行考察。看看哪一种效果好一点,哪一种效果不尽如人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偏感性的学科。量化起来有一定难度。从开始实行同伴教育,到进行考察,中间相隔的时间要适当长一些,或者半学期,或者是一学期。考察的方式,应该以学生自主评价为宜。教师将需要考察的项目罗列出来,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互评,或者由全体同学对同伴教育者的工作予以打分。

五、总结

同伴教育的优点在于它不受时间、地点、人数等客观条件所限,教育者可以随时把自己学到的内容应用到实践中,使之成为同类人群中比较有效的传播知识和技能的方法。用同伴教育的方法在校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我们来讲,是一种全新的尝试,相信它必然会带来全新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韩云涛.同伴教育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1).

[2]吴代莉.心理委员制在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探索[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63—64.

[3]王作振,闫宝华,王克利.同伴教育及其研究状况[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5).

[4]王作振,王克利,钱序.2种性同伴教育与教师授课教育近期效果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05,(2).

上一篇:巫山县抱龙小学小学教师安全工作考核办法下一篇:外呼质检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