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道德为话题的小学作文优选

2024-06-23

以道德为话题的小学作文优选(精选6篇)

篇1:以道德为话题的小学作文优选

又快要见到小狗托比了,我盼望已久的事终于要成为现实了,兴奋的心情难以言表。

由于学习紧张,托比被寄养在妈妈的同事家里,假期妈妈才准许我去接它回家。一路上,我心里因为快要见到它而兴奋不已,但因为和它分开半年多时间,担心它会不会不认识我?更担心它过的好不好?也不知道这会儿是不是阿姨带托比遛弯去了,在不在家呢?托比不会生病了吧?乱猜想着。刚到阿姨家门口,就听到托比熟悉的汪汪汪叫声,门慢慢开了,我的心激动得怦怦直跳,一个熟悉的小脑袋露了出来,还是那一身灰色夹着白色的杂毛,两只耳朵耷拉着,小眼睛咕噜咕噜乱转,好奇地打量着我,他把我忘了吗?不会吧?是我,托比!突然托比好像想起了什么,汪汪叫了两声,身后那一只像扫把一样的尾巴使劲在后面摇着,一下扑在我的身上,我把它抱的紧紧的,生怕一个不小心,让它溜走再也见不到似的,托比在我怀里哼哼着撒娇,用它热乎乎的舌头,舔着我的手……

多么希望能和小托比一直在一起啊!一见到它,所有的烦心事都一扫而光。

篇2:以道德为话题的小学作文优选

“出去!”随着一声怒喝,我摇晃着肩膀,满不在乎地往门外走去。

小时候的我,性格孤傲乖张;可没有一个人知道,我是多么盼望能受到老师的关注与赞扬。走出办公室,天上不知何时早已被黑压压的乌云遮住了,它们一朵朵地拉着脸,面色阴沉地快要挤出水来。正准备离去,忽然听见老师的声音,我不屑地停下了脚步:又在抱怨我的冥顽不灵了吧!可是传到我耳朵里的却不是批评与讥讽,而是一句看似说笑般的打趣:“这孩子和我小时候特别像......”那一刻,心上的老茧片片剥落如花,老师之前那么多的严厉教导,都不及这一句打趣半句闲话;在那一刻,我觉得我的盼望已经实现。天上的乌云渐渐散去了,太阳重新回到云层前。我呼出一口气,扣好上衣,将书包背好,脚步轻快地往家走去。

现在的我,仍然盼望着所有老师的关注与赞扬,不过我知道,我的盼望正在一点一点的实现。

篇3:以道德为话题的小学作文优选

关键词:教师专业道德,问题,对策,专业成长,探析

教师专业道德更强调专业性和主体性,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这意味着教师专业道德培养从技术性培养逐步过渡到专业精神与专业知识、能力的和谐统一,也是从思想理念到实践行动的发展过程。专业道德的建设成为教师成长的核心内容,它融入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之中,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支撑。

1 教师专业道德的概述

教师专业道德与智慧同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教学实施的过程和结果存在不定性。这些问题对教师体验教育教学中的情感是个挑战,需要教师专业道德与智慧同行,即教师要科学而艺术地开展工作,处理问题。

教师专业道德充分彰显教师专业“育人”特性,体现出以“生”为本。教师劳动面向的主要对象是人,决定了教师专业道德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于道德要求的广泛性、导向性和预知性。教师专业道德关怀的对象也应体现在作为生命存在的教师身上。教师只有真切地体验到“被关怀”,才能更好地演绎关怀,才能很好地把关怀施加到学生的身上。

教师专业道德具有专业性、示范性、自觉性、自律性、关怀性、发展性、策略性,它形成教师专业理念,提升教师专业品质,协调教师人际关系,维护教师专业自主权,积极影响社会道德。教师专业道德的内容包括专业精神、专业自律、道德品性。教师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品质,认真的工作态度,强有力的反思意识,坚定的专业信念,进取精神,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实事求是,团结协作,为人师表,教育公正。

2 小学英语教师专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笔者以海南省小学英语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调查为基础。

2. 1 教师专业道德意识薄弱

2. 1. 1小学英语教师存在职业倦怠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工作负荷量大; 待遇不高; 没有优良的工作环境; 学校对英语学科不重视,加上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高,无物质享受也无精神满足,促成了教师职业倦怠。教师的职业倦怠使教师失去了积极的心理基础,对工作淡漠,甚至厌恶,安于现状,严重者甚至开始鄙视小学英语教师的职业。

2. 1. 2 小学英语教师专业技能较低,专业学术异化

在调查中发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专业知识结构、教学模式都有待加强,这样才能引领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有些教师认为只要教书上课就行,科研工作被动消极,也正是因为教师缺乏刻苦钻研的研究意识和学术精神,缺乏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因而出现了挑战学术道德底线的现象。

2. 2 专业道德的学习内容与建设途径无实效

2. 2. 1 小学教师专业道德的学习内容与教师专业工作的脱节在调查中发现,教师反映有关专业道德的内容多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内容,或者是从法律、道德等角度来告诫教师应该遵守的规范和应尽的责任。在相关内容上也没有突显出教师专业道德的特别性,只需换几个词就完全可以成为别的行业的道德规范。此外教师专业道德的内容空洞、宽泛、抽象,没有具体联系到教师的专业工作,也没有精确到某门具体学科教师专业道德的内容,更没有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给小学教师实用的指导。因此,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也没有认真对待,只是应付式的“走过场”而已。

2. 2. 2 专业道德的建设途径形式化,无实效目前,新教师岗前培训、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榜样示范、说服教育、开会学习等,这些途径侧重于对教师专业伦理的宣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学教师对其职业伦理价值观的理解,从理解到内化再到实践的指导,在这一过程中缺乏具体的建设途径。在本次调查中,有一些小学教师认为这些培训作用不大,培训过后,遇到类似的问题还是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2. 3 专业道德的评价方式不健全

2. 3. 1 小学教师专业道德评价标准的滞后性、无具体性尽管在考评中都是从“德、能、勤、绩”四方面着手,而且“德”在首位,但是在实际评价过程中没有具体的教师专业道德评价标准,以致评价缺乏了方向。而且一些学校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对指标进行进一步的分解。尽管在考评中教师专业道德考核放在第一位,但评价出现了平均主义和庸俗主义,教师教学若按部就班且没有教学事故,言行举止不是很出格,基本上可评为师德高尚。

2. 3. 2 小学教师专业道德评价结果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小学英语教师专业道德评价无连续性,也无进一步的改进提高机制。在实际运行中,许多学校将教师专业道德评价结果用于区分教师优劣、分出等级,作为续聘、评先、确定骨干的依据。这种评价方式偏重于对教师已有品质的鉴定,侧重点是教师既成的专业道德表现,而不是为了提高教师专业道德水平。评价结果与实际利益的挂钩会诱导教师为利益而改变价值观、人生观,过于强调教师专业道德评价结果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而忽视教师专业道德的实际价值,进而影响了专业道德评价的教育、激励功能的发挥,不利于教师专业道德的建设。

3 教师专业道德培养的对策

3. 1 从教师自身、学校、社会三方面采取应对策略,重塑教师良好的专业道德

3. 1. 1 教师要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树立教育信念人的道德水平与自我道德修养关系密切,没有个人的主观努力,就不可能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第一,加强自身的修养,为人师表。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能作为学生的表率。第二,教师要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教师教育价值观,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正确对待个人得失,淡泊名利。第三,热爱学生,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教师热爱、关心学生是教师专业道德的生动体现,也是教师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和重要手段。

3. 1. 2 学校应重视教师专业道德教育,完善考评机制学校是教师专业活动的场所,对教师专业道德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领导要提高认识,正确处理教学与专业道德建设的关系,把教师专业道德建设当作重要的事来抓,确立目标,加强教育,弘扬精神,形成良好的氛围,促进良好教师专业道德的形成;赋予教师专业权利,增强教师的专业责任; 提供制度支持,引导教师进行正确角色认知; 建立科学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制度; 建立新型的教师文化群体,强调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和分享。

3. 1. 3 教师专业道德的提升和塑造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坚持“以人为本”,关心教师的物质需求与教师专业道德境界的提升,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促进教师专业道德健康发展。

3. 2 从多方面促进教师专业道德的培养

3. 2. 1 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从目标的确立与教学评价的实施,到教学内容的组织与教学方法的选择,再到教学各环节的把持与教学过程的调控,甚至到语言表达与仪态展示,无不充盈着教师专业道德的魅力。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教书与育人二者的有机统一,课前要认真备课,课中要对情景灵活把握,课后要进行反思。

3. 2. 2师生交往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交流,除了要帮助学生学好教材内容,同时要帮助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的本领。在师生交流过程中,尊重是交流的关键。教师的关怀、善良是赢得学生信赖、尊敬的最好方法。

3. 2. 3 合作与互助在新课改中,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这些要求教师在时间和空间上展开有效合作。教师的自然合作文化能促成教师之间良好同事关系的建立,激发教师对共同体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从而形成教师群体的聚合力,改变以往教师在教研组织中普遍形成的层级观念,并以此推动合作型学校文化的不断形成。

4 关注教师专业心理与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心理健康的维护需要整个社会机制的支持,要保障投入、健全法规、加大宣传、重视培训。同时也需要优化学校心理支持系统,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改变教师管理方式,建立心理评估制度,开展群众心理干预。还需要强化教师心理的自我调节,直面现实、改变认知、提升人格、情绪调适、适度锻炼、寻找支持。教师还要关注专业发展,通过专业发展,胜任教育教学工作,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适应终身学习的时代要求。

5 结语

篇4:以道德为话题的小学作文优选

关键词:高中生物;综合能力;知识脉络

对比以初步认知自然世界的动植物以及微生物为主的初中生物来说,高中生物逐渐深入到生物的微观领域及生命过程探索,这就让许多学生感到抽象,学习吃力。实际上许多一线生物教师也没能及时矫正学生沿袭初中生物以记忆为主的学习方式,未能及时站在以探索和体验的认知方式展开教学。鉴于此,笔者结合一线教学经验,对如何站在能力的高度引导学生通过总结概括和实践体验来完善认知,提升能力进行分析与讨论。

一、联络散漫知识,构建知识脉络

知识完善的过程其实是由知识点联系成知识脉络的过程。学习伊始我们认知的知识是支离破碎的,需要我们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引导,启发学生拓展思路,将散落的知识点串起来,生成立体思维,构建知识网络,进一步迁移知识生成运用能力。比如,在教学细胞的相关知识时,我们不但要逐步介绍教材内的知识,还要抓住重要知识点进行深化的讲解,同时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显微镜观察对细胞进行全面的形象认知。为了强化学生印象,连贯知识脉络,我们还要让学生对比认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进行知识拓展和延伸。这样一来,我们就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以教材为切入点,以点带线,打通知识脉络,最终经过拓展和延伸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从不同角度扩展知识面。

实际上许多学生生物知识掌握不牢,就是因为没有及时将散漫的知识点贯串成知识脉络,所以生物教学中我们一定不能沿袭初中生物以死记硬背为主的教学方式,要能引导学生建立健全知识脉络,这样才能旁征博引,延伸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而迁移知识生成运用能力。

二、通过典型试题,迁移运用能力

高中生物的理科性凸显了出来,于是许多老师就动了题海战术的主意,其实题海战术的本质就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提取有效信息,自我摸索出对应知识点的题型应用模型。认知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通过整合各个知识点,以典型试题的方式来帮学生建立健全各个知识点的解题模型。比如,我们在教学“分子与细胞”以及“细胞的生活环境”等知识点后,为了引导学生彻底掌握细胞的生理特征,笔者就摒弃了传统的抽象理论说教,而是通过设置如下典型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思考全面体验知识生成和运用:通过网络资料展示1L水和1L0.96%的盐水对于A、B两组男性尿液产生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让学生根据这个材料进行思考:参照尿液状况联系新学的生物知识,分析一下哪一组是用过盐水的呢?说一说为什么?如此便于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找出新知识生长点、重点练、专项练,有效提升综合探索和实践运用能力。

另外,我们还可以设计对比性练习来强化学生认知,避免知识混淆。高中生物中许多知识和概念容易发生混淆,为了引导学生走出知识误区,我们可以通过典型试题的形式将容易混淆的知识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提升认知和鉴别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题:根据习题材料,让大家了解“多莉”是怎样克隆的,接着提出对比性问题引导大家分析:“多莉”有三个母亲,母亲A、B、C分别给了它什么?将“融合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时,应提供哪些基本的生活条件?“多莉”的长相最像B羊,这个事实说明什么?克隆技术为人类带来什么影响,请合理展开畅想。

这样通过联系对比将常见的知识点连贯起来并建立实践运用模型,便于学生在以后遇到同类问题时及时排除信息干扰,抓住重点展开有效解决和处理,有效提升学生生物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贯通其他学科,提升综合能力

近些年各科知识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高考知识点也倾向于综合能力的考查。因此,我们在生物教学中就不能只满足于基本的概念和知识脉络联系,我们要能及时引导学生能旁征博引,贯通相关学科进行问题分析和探索,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在将来知识运用中遇到综合性问题一筹莫展、不知所措。笔者在生物课堂上就常常抓住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切入点进行问题延伸和拓展,设置容易贯通学科之间的问题鼓励学生开放思路,融合多学科知识来会诊。例如,在学习细胞周期的概念时,我们可以借助高一物理知识中的振动周期概念与细胞周期进行类比,振动周期是指做简谐振动的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可以将其演化为一个连续做简谐振动的物体,从一次全振动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全振动完成时为止。而细胞周期是指进行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时为止;细胞分裂时间和细胞总数计算则要借助数学等比数列求和知识。再如,活细胞内每时每刻都高效有序地进行着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这些反应都可借助化学知识来解释,如用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化学知识阐述糖代谢、蛋白质代谢和脂肪代谢。

总的来说,各科都不是独立的,许多生活中的生物现象都需要综合知识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解释,所以我们在一线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综合性的课题来驱动学生去进行自主探索与研究,这样可以让学生体验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以及最后解决问题的整个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有效实现知识融合和迁移,形成能力。

四、借助媒体设备,实现形象转化

高中教材所学习的生物现象对于远离大自然的学生来说不太熟悉,其探究的微观生物规律更是抽象难懂。囿于课堂时间和物质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随时带学生到大自然中体验,更无法让每一个生物现象都在实验室里观察,所以许多生物知识学生没有形象的认识,无法及时转化成实践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集声、影于一体的优势就有效填补了这个空白,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材料对抽象和微观的生物知识进行生动、形象的立体呈现。比如,在教学细胞知识时,我们凭借想象无法认知细胞的形象,即便是通过显微镜也不能观察透彻,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动画来模拟,让学生观察细胞的结构、生理功能等。由此可见,教学要能与时俱进,能巧妙利用科技手段完善抽象知识的形象展现,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准确的指导,让学生以形象认知的方式获取知识,发散思维,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融会贯通的知识境界。

五、结合生活现象,鼓励自主探索

常言道: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上现实生活中许多生物现象都可以结合高中生物知识进行解释。反过来,我们可以借助大家熟悉的生物现象来鼓励他们探索生物知识,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迁移。通常学习完一个单元,我们可以创设一个与生活结合紧密的生物课题,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制作、收集资料切实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迁移过程。例如,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三章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这节课,教师可以提前4~5天请两三名学生预先将达尔文的实验用玉米种子重复出来。到上课时,由完成实验的学生对实验的全过程向全班进行介绍。这个案例说明,探究性学习可以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从而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

本文是笔者联系多年的一线教学对如何以能力为目标展开生物教学的分析与探索。概括地讲,学以致用是我们的教学目的,要想提升学生运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就必须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设置有针对性的方案适时引导他们去体验和实践知识生成,这样才能夯实基础生成知识脉络,才能及时迁移知识,生成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谢燕.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及研究[J].考试周刊,2014(15).

[2]江松青.浅谈构建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J].新课程:中学,2013(11).

篇5:以盼望为话题的小学作文优选

我徘徊在走廊里,双眉紧蹙,脸上一副担心和严肃的表情,双手时而背在身后,时而又紧张的搓着衣角,低着头,眼睛盯着脚:我到底考了多少分?会不会错不该错的题?可不可能在计算上栽跟头?这时钟也是可恶,知道我心急,却估计把时间拖得很长:“滴——答,滴——答。”我的耐心就仿佛如粗粗的铁棒,正在被磨成一根细细的绣花针。

“度分如年”的“日子”终于结束了,老师抱着一沓厚厚的试卷快步走进了教室。我怀着既忐忑又期待的心情回到了座位。当试卷摆在我面前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竟然是满分!

篇6:以道德为话题的小学作文优选

也许是小时候《猫和老鼠》看多了吧,我对老鼠十分好奇,小老鼠真得有那么聪明机智和大猫斗智斗勇吗?在我的死缠烂打下,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如愿得把两只小白鼠带回了家。

嗯!想象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想象中勇敢又可爱的小老鼠插上了翅膀飞到了远方,现实中,两只畏畏缩缩的小白鼠躲在最远的角落里打着哆嗦。悲伤那么大,算了,既然买回来了,就做好我主人这一职务,照顾好它们吧!

呃!我起得名很简单也很奇葩,一个叫奇葩,一个叫逗霸。初来乍到,奇葩逗霸都表示我很害羞,我很矜持,对于我送上的美味大米,它俩都退避三舍,好像有什么毒物似的!哼哼,饿得你们轻!我心想,扔下了几粒大米就离开了,当我吃完早饭来给它们收拾剩食剩饭时发现— 我的妈呀,大米们消失得无影无踪,一点儿渣渣也没有。嗯,不浪费,好孩子。

一两个月后,我和奇葩、逗霸渐渐熟络了起来。对于我的突然造访,它俩也都不再吓得躲起来了,偶尔还叫俩声表示对我的“热烈欢迎”。不安分的我歪点子又打到了两小只的身上。我拿了一个猫咪的毛绒玩具放在了两小只面前,学着猫叫。“喵呜——”还没叫完,那两小只逃跑的速度那叫一个快啊!我不禁咋舌。后来,它们发现猫一动不动,溜溜地蹿出来试探,试了好多好多次,确定猫并非活物后,它俩活跃了起来,居然跑到猫的身子上蹿来蹿去,报复心理可见一斑。奇葩还跑到猫的脸上乱抓,最后还把我玩具猫那圆圆的大眼睛给我抓掉了,表示心好痛。次数多了,当我在拿玩具猫去看它们时,它们已见怪不怪了,淡定地吃着大米冲我“翻白眼”表示它们的不屑。

生命是有限的,一段快乐难忘的时光过后,它们先后离我而去,为此我伤心了好长一段时间。没了奇葩和逗霸的陪伴,我的生活多了几分无聊与伤感。

上一篇:苏州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设计下一篇:抽奖活动主持词开场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