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三块钱国币》教案-文档资料

2024-06-21

2018年《三块钱国币》教案-文档资料(通用12篇)

篇1:2018年《三块钱国币》教案-文档资料

《三块钱国币》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大学生与吴太太之间的三次交锋,弄清矛盾冲突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2、品味台词和舞台说明,了解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

3、体会作者出人意料地安排剧本结构的佳妙之处。教学难点:3 教学重点:

1、2 教学方法:导读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知道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优秀的小提琴手,类似的例子,在科学史上还有很多,譬如:伽利略是天文学家,也是诗人、文艺批评家;开普勒是天文学家,也是音乐家和诗人;莫尔斯电报码的发明者莫尔斯本来就是职业风景画家。

今天我们来读的这篇《三块钱国币》,它的作者就是一位物理学家兼剧作家——丁西林(幻灯出示:简介丁西林)

二、明确教学目标

三、解题

1、简介“独幕剧”

第 1 页 独幕剧是19世纪后期才开始流行起来的一种戏剧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短小精悍。全剧在一幕内完成。由于独幕剧的演出受到较为严格的时间、剧场等条件的限制;因此,它的剧情不能太繁杂,要求情节结构更加精练集中,矛盾冲突的展开也要迅速、人物不宜太多。

2、结合“独幕剧”的特点检查预习情况 ⑴问:《三块钱国币》中有几个人物? 提示:吴太太、杨长雄、成众、巡警、李嫂 追问:矛盾冲突发生在那些人身上? 提示:吴太太、杨长雄

⑵问:他们之间的冲突因何而起?

提示:女仆李嫂不慎打碎了主人吴太太的一只花瓶,吴太太强迫她按照原价赔偿三块钱国币,杨长雄极为愤慨,与吴太太发生了口角。

追问:最终以什么收场?

提示:杨长雄气急之下摔碎了另一只花瓶,无奈地送上三块钱国币。

小结:这幕戏人物少,情节简单,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它的精彩。我们平时写作文,对于身边的小事总觉得没有必要写,也很少能够写好。丁西林为什么能将生活中的这幕小“戏”写得如此精彩呢?

四、精读课文

第 2 页

1、学生阅读全文,理清情节结构。

教师:请大家快速阅读全文,概括出全剧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的内容。

提示:开端:吴太太继续开幕前的口角,成众找杨长雄下棋;发展:围绕李嫂该不该赔花瓶和铺盖该不该典押,杨与吴太太正面交锋;高潮:第三次交锋,杨忍无可忍,打碎吴太太的另一只花瓶;结局:杨长雄无奈,赔偿吴太太三块钱国币。

2、矛盾冲突的焦点集中在吴、杨二人身上,作者通过三次交锋具体描绘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大家看看这三次交锋的焦点分别是什么?

提示:第一次:该不该赔花瓶;第二次:该不该典押李嫂的铺盖;第三次:由杨骂吴太太是“一个无耻的泼妇”引起 追问:在三次交锋中,矛盾双方各自采取什么态势? 提示:吴主动进攻;杨被迫应战。

追问:这三次交锋分别凸显了吴杨二人怎样的性格特征? 提示:吴太太,尖酸刻薄、胡搅蛮缠、地理不饶人、无理闹三分;杨,见义勇为、好打抱不平。

小结:一件寻常小事在丁西林笔下变得如此精彩,他的成功决飞偶然,关键在于他巧妙地设计了情节结构、设置了集中而激烈的矛盾冲突,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刻画了性格突出、形象鲜明的戏剧人物。

五、分角色朗读第三次交锋的内容,体会不同的人物性格。

第 3 页

六、总结、布置作业。

第 4 页

篇2:2018年《三块钱国币》教案-文档资料

教学目标:

1.认识“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个生字,能准确认读。

2.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3、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恋。

教学重点、难点:1.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2.体会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和我们这些整天忙忙碌碌的现代人相比较,他们才是真正的生活的主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真正快乐、幸福、自由的主人。教学准备:《牧童短笛》的音乐,挂图或课件,识字卡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1.直观激趣。2.范读激情:

教师配乐范读全文。要求学生闭目静听,全身心地感受课文的美好意境。3.初读感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受课文大意。4.互助识字

相互交流生字学习情况,出示生字“畔、兜、穗、裹、嚼、第 1 页 肺、腑、撩”,要求每位学生至少选择一个生字(越多越好)准备参与交流,多音字的分析(和、应),形近字的比较(“俯”和“腑”)。

二、感悟理解文章。1.步入“欢快、柔美”的课堂。

《麦哨》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读起来很有情趣,很有味道,令人陶醉。课文有两个词语特别重要,只要我们抓住并真正理解了这两个,就可以说理解了整篇课文,到底是哪两个词语呢?

学生快速地默读课文后,请同学们来猜一猜,看看谁是老师“心心相印”的好朋友。2.理解“欢快、柔美”的情态。

(1)教师板书“欢快、柔美”,然后问学生:“欢快、柔美”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谁在什么环境下“欢快、柔美”地干什么?

(2)学生“欢快、柔美”地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第一次感受人们的“欢快、柔美”。

(3)你平时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是“欢快、柔美”?

从文本向生活拓展,使学生认识到“欢快、柔美的生活”是建立在一定的环境下和一定的基础上的,需要一定的条件,不是每个人随随便便就能过上“欢快、柔美”的生活。3.领悟“欢快、柔美”的内涵。

第 2 页(1)播放《牧童短笛》,师生一起齐读最后一自然段。(2)你喜欢这样的生活吗?找出你喜欢的部分,说说理由,朗读出感受。

(3)乡村的生活为什么柔美、欢快呢?仅仅是因为乡村景色怡人吗?

提示: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家里的老人、孩子、父母,以及邻居,他们和人们的“欢快、柔美”有关系吗? 4.提升“欢快、柔美”的意境。

(1)教师告诉学生,有一位诗人读了《麦哨》这篇课文之后,激动不已,将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用28个字概括成一首精美的小诗:

碧湖,绿田,孩子;清风,炊烟,农家;青山,翠柳,稻花;夕阳西下,幸福人,乐开花。(2)引导学生反复吟诵,细细品味。

(3)最后告诉学生这首小诗的作者就是老师自己,希望同学们展开想象,课后也写一首精美的小诗。板书:(简笔画:一副乡村图)

篇3:2018年《三块钱国币》教案-文档资料

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P44——P46。

教学目的:

一、了解本课的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二、正确、流利、有情感地诵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察看丹青,联络生存,说说荒山和绿化过的山各有甚么模样,认识树、草等植被对山体情况的维护作用,建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一、识字写字。

二、理解课文内容,培育门生“植树造林”的意识。

教学准备:

老师:本课生字卡

门生:预习课文,察看当地植被情形。

课时支配:

两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1、发言,导入。

一、孩子们,山人人都很熟识吧,你能说说你所见到的山的模样吗?(门生自由谈话)

第 1 页

二、孩子们说得不错,对呀,咱们日常平凡所见到的山就如许,或高或低,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花草,可美了。但是有一座山却在饮泣,它为何要哭呢?(出示课件)

三、这座山已经好多年了,你们看它都长胡子了,以是咱们称它为山爷爷。(板书:山爷爷)

四、指点读课题。

2、自读课文,了解生字。

一、门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勾勒出课的生字。

二、将生字多读几遍,注重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三、同桌互读生字,相互搜检、互相帮助。

四、搜检识字情形。

(一)出示生字卡,门生自愿认读,相互评价改正。老师注重引诱读好“淋”、“受”、“植”、“织”、“穿”。齐读。教读。再去掉拼音读。

(二)让门生自己说说是怎么样记住这些生字的?(三)给生字找同伙,组词理解字意。

五、将生字放入课文中,再读课文,读通读顺。

3、质疑问难,初步感知课文。

一、指名生读课文,读准字音,其它门生评价。

二、齐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勾勒出自己不懂的处所。

四、小组相互解疑。

第 2 页

五、向教师质疑。

六、师梳理门生题目。

4、本课小结,部署功课。

一、师小结。

二、功课:孩子思索讲堂中提出的题目,下节课继续钻研。

第二课时

1、温习导入。

一、用爬山游戏温习生字。

二、节课提出题目,激起门生思惟。

2、图文结合,指点学文。

一、结合图一学习第一部份。

(一)山爷爷长什么样呢?请小朋友们察看这幅图。

(二)门生反馈。

(三)是呀,山爷爷都那末老了。但是却没有树木、小草为他挡雨挡太阳,它怎样受得了呢?(四)瞧老爷爷的表情会说些甚么?(自由谈话)(五)出示相干笔墨,指点生诵读。(生自读,指名读评断,师范读,再读,齐读。)

二、结合图二学习第二部份。

(一)小朋友们,你们想匡助山爷爷吗?(想)快想一想设施吧(以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的设施)(二)集体反馈。(植树、种草)

第 3 页(三)小朋友们的设施真棒,你们看,山爷爷在人人的匡助下,换上了新衣裳。(出示图二)(四)小朋友,你们看,山爷爷的衣服产生了甚么变化?(穿上了绿色的长袍)(五)这幅图和适才那幅图还有甚么不一样的处所?(飞来了小鸟,山爷爷笑了)(六)为何小鸟会飞来?(生自由说)(七)师出示:你植树,我种草,织一件,绿长袍,山爷爷穿了眯眯笑。指点有情感诵读。

3、讲堂延长,深化主题。

一、你觉得山爷爷如今还会雀跃吗?

二、山爷爷的生存到底怎么样了吗?老师读山爷爷的话。

小朋友们,你们好,谢谢你们让我有绿长袍穿。但是,由于我的这件绿长袍吸引了很多人来观赏,我已经体无完肤了。你看他们把牛羊牵到我这儿吃草,我的衣裳都破了好几个洞;有人偷偷砍走了我的大树,让我淋了雨晒了太阳。你们说,我这么年夜年龄了,还能坚持多久呢?我的身子骨已经有些疏松了。这还掉了一块肉。

三、小朋友,这统统都是谁干的呀?你们觉得咱们应当怎么样维护小树?

四、讲堂小结,背诵课文。

本文来源于查字典语文网yuwen.chazidian,查字典语文

第 4 页 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如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加查字典语文网的QQ群315357333沟通交流。

篇4:2018年《三块钱国币》教案-文档资料

一、教学背景

1、内容分析:语文第三册识字(一)第二课《秋天是多彩的画卷》是一篇识字教学文章,全文8个词组,1个句子,都跟秋天又关系。前4个词组写的是秋天到来时自然界及动物的变化,后4个词组写的是秋天到来时植物的变化,最后一句赞美秋天的话。

2、学情分析:学生对秋天的景物还是很熟悉的,只是对文中用到的个别词语不理解,需借助图片等形象的手法帮助学生理解。此课为识字课,学生平时已养成了课前通过查字典预习生字的习惯,可巩固生字的发音。学生也具备一定的观察字形及结构的习惯,知道了一些部件代表的意思,如本课中将要学习的“心字底”、“女字底”,可以自己观察并说出生字结构及记忆方法。因此,在本课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加以指导。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认识“折文”。

2、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把字写端正,会读本课的词语和句子。

3、感受秋天这个季节的美丽,感受大自然。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第 1 页 教学难点:通过读词语、读句子识字。

四、理论依据

1、合作、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2、关于书写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识字与写字提出的目标是: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识字教学应遵循以上要求,让学生多观察,逐渐形成能力。

3、关于评价

《课标》在识字与写字评价建议时明确提出要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教师平时多鼓励,对学生的书写给以积极的评价,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规范书写,并提高识字写字的积极性。

第 2 页

五、教学实施策略

1、指导合作探究学习。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从文本的结构入手,通过朗读、寻找、画批、归纳,填表等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内容。一方面体现同学间合作探究的精神,一方面达到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的目的。

2、开展多元评价。

注重生生间、师生间的互动。评价的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既有老师的评价又有学生对老师的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读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同时又激励老师更加努力钻研教材。

六、媒体资源

教师准备相关内容图片,如“千姿百态的菊花”帮助学生理解文意。准备生字词及认读生词的课件,并将文中句子逐一展示出来,帮助学生通过读词语、读句子识字,让学生通过不断复现来熟悉生字。

七、教学过程 教学意图 授课行为

(讲解,提问等内容)应掌握的技能要素

第 3 页 学生行为(预想回答等)引出秋天的颜色 引出课题

朗读训练 同时渗透语法结构 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 形成阅读期待 初读

熟悉课文内容 理解课文 理解词义 整体感知文意 生字复现 熟悉生字结构

提高课堂学生参与性 让人人都有练习说的机会 培养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培养书写能力 提高学生评价水平

导入:又到秋季了,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咱们学过的一篇写秋天的文章吗? 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 板书:秋天是多彩的画卷

第 4 页 通过朗读回答问题

1、什么是多彩的画卷?

2、秋天是什么?

3、秋天是什么样的画卷? 生字“卷”的认识

出示“卷”字的拼音,字变成红色。读什么?你见过画卷吗?什么是画卷?(板书:画卷)(出示画卷的图)像这样,两头有轴,可以卷起来的画,就叫画卷。“卷”下面是弯耳底,出示弯耳底,上下结构的字,指导书写,教师范写。举例评价。从课题引出文章:秋天到底是怎样多彩的呢? 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边读边把文章中描写的秋天的景物画出来。指名读 出示图片

帮助理解 “千姿百态”

课前布置留意最近吃的水果蔬菜,找出水果的特点,体会“美味多汁”

用给定句式回答:什么颜色的什么蔬菜。体会“各种颜色” 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识记字词 指导书写 出示本课生词

让学生在读词语、读句子的过程中熟悉生字

第 5 页 找出语课题中“卷”字结构相同的生字

都是上下结构,但上下两部分大小各不同,引导学生自己观察这三个字的字形,跟同桌说说你是怎么记的 认识“各”上的“折文” 指名全班交流,其余同学可补充

观察这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重点笔画

指导书写:总结学生刚刚提出的重点易错笔画,指导学生找准重点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描红、临写个一遍

找两本有代表性的供学生评议,学生可给该同学提出改进意见,也可说说该同学哪个字或哪个笔画写的好,值得大家学习

修改刚才临写的字,使其更完美

学习了几个生字,再读课文你是不是能读得更好了,一起来美美地读一遍课文 吸引兴趣 建立联系 变化媒体 《寻找秋天》 指名学生背诵

黄色、红色、什么颜色都有。生齐读课题。

第 6 页 秋天 多彩的画卷 多彩的

拼读生字“卷” 观察字形 了解字义 学生描红,书写。学生互评 自由朗读

画出文章中描写的景物 帮助正音

通过举例说出水果的特点:好吃,汁多等 练习语言表达能力 说完整话 多种形式读词语 姿、态、各 同桌交流

说字的结构、字形、记忆方法

观察田字格,把自己觉得易错的笔画提出来,供其他同学参考

仔细观察田字格,描红临写 互评

提出改进意见

第 7 页 优秀作品展示

齐读 感受文章中描写的大自然秋天的美

篇5:2018年《三块钱国币》教案-文档资料

知识精华

1、营养物质功能

提供能量:糖类、脂肪、蛋白质均能氧化分解供能。其供能的顺序:糖类、脂肪、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建和修复组织的主要原料

提供构建和修复物质:糖类和脂类是构成细胞膜和神经组织的重要部分

Ga、Mg、、、P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 酶和一些激素是蛋白质

提供调节物质 碘是甲状腺激素的主要成分

2、营养不良:

蛋白质供给不足,影响发育和抵抗力 营养供给不足 缺钙影响骨的发育 缺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缺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营养过剩:如获取能量过多,导致肥胖 摄取营养的种类、数量、比例符合实际需要 合理加工食物,减少营养素的损失,提高利用率

3、合理膳食: 食物对人体无毒害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合理膳食制度 题例领悟

第 1 页第 1 页 例

1、下列属于人体构建和修复机体组织的物质,最全的一组是:

①水②脂类③糖类④蛋白质⑤纤维素⑥无机盐⑦维生素 A、①③④⑤⑦ B、①③④⑥⑦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⑥⑦ 解析:参与构建和修复人体组织的物质主要有水分、蛋白质、脂类、糖类和无机盐等。而纤维素是植物体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纤维素是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答案:C 例

2、下列各项中不是成人每天要进食一定量蛋白质的原因是:

A、蛋白质在人体内不能储存。

B、蛋白质不能全部由糖类和脂肪在体内转化而成。C、蛋白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大部分能量。D、体内蛋白质每天要少量分解一些,更换新的。解析:蛋白质作为生物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其虽可作为能源物质,但非主要的,体内物质供能的顺序依次为糖类、脂肪、蛋白质。答案:C 自我评价

一、选择题:

1、下面关于人类营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由于蛋白质能参与各项生命活动,所以每天食物中以蛋白质含量最高为宜。

第 2 页第 2 页 B、淘洗大米时次数不宜过多,以防止维生素B1的损失。C、蔬菜应先洗后切,大火快炒,防止维生素C的损失。D、食物加工既要防止生物污染,又要防腐剂等过量带来的化学污染。

2、人体血液中不可能出现()A、纤维素 B、红细胞 C、蛋白质 D、激素

3、某人由于营养不良,身体浮肿,其食疗补救措施是:()A、多吃蔬菜 B、多吃馒头 C、多喝豆浆 D、多喝水 4、1克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完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分别是17。15千焦、38。91千焦和17。15千焦,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A、三者都可作为能源物质 B、蛋白质是主要的能源物质。C、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D、脂肪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5、下列哪一组疾病是营养不良引起的:()A、脚气病和坏血病 B、夜盲病和巨人症 C、糖尿病和软骨病 D、佝偻病和心脏病

6、一个健康的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A、盐增多,糖未增多 B、糖增多,盐未增多 C、两种都增多 D、两种都未增多

第 3 页第 3 页

二、简答题:

7、根据所学习的知识,说明婴幼儿期蛋白质供应不足,会对其生长发育有何影响。自我评价答案

一、选择题: 1、2、A;

3、C;

4、二、简答题 略

A;

5、A;

篇6:2018年《三块钱国币》教案-文档资料

【】鉴于大家对查字典生物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一生物教案:核酸与细胞核”,供大家参考!本文题目:高一生物教案:核酸与细胞核 第二节 核酸与细胞核

一、学习目标: 1.分析细胞核在生长、分化等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2.学会运用比较.分析及推理的方法做出合理的判断,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3.说出细胞核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确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二、自学探究: 一.细胞核的功能

探究活动-----------细胞核在生长和分化中的作用 阅读课本实验1和实验2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讨论

1.伞藻嫁接后新生伞帽的形状说明了对伞帽的形状起决定作用的是细胞的哪一部分? 2.依据以上两个材料分析细胞核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大量的科学实验表明: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__________和

第 1 页第 1 页 _________的场所,是细胞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着决定的作用.二 细胞核的结构

细胞核的主要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A: 核膜

位于细胞的最外层,由________膜组成,将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分开,形成两大结构与功能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的合成在核内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在___________中完成,避免了彼此干扰,使细胞的生命活动秩序井然,同时核膜 还能保护细胞的__________分子免受机械损伤.B:核孔

核膜并不是完全连续的,在许多部位,核膜内外两层连接,形成了穿过核膜的小孔,成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大分子物质都是通过它进出细胞核.C:染色质

染色质: 主要指细胞核内易被__________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真核细胞中染色质是由_________与__________组成的.染色质与染色体: 分裂间期的细胞核中,染色质呈细长的_________且交织成______________;当进入分裂期时,染色

第 2 页第 2 页 质高度_________,缩短变粗,成为棒状的或杆状的_____________.染色质与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物质在____________的两种形态.染色体数目: 不同种的细胞内具有特定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染色体.人类体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体,玉米体细胞中有_______条染色体,果蝇体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D 核仁

是____期细胞核中存在的 或 个球形致密小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核仁周期性的 和。它的大小、形态和数目随 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而变化,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如分泌细胞和卵细胞的核仁较。

三、典型例题:

1、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噬菌体 B.酵母菌 C.团藻 D.色球藻

【解析】噬菌体是寄生在细菌里的一类病毒,无细胞结构;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核生物;团藻是多细胞的绿色藻类植物;色球藻属于蓝藻的一种,是原核生物。此题用排除法,除去已知的A、B、C三项,也会得到正确答案D。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病毒的非细胞结构。【答案】D

第 3 页第 3 页 例2.(2018年上海高考题)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检视到染色体的原因是 A.没有用龙胆紫染色 B.试剂破坏了染色体结构 C.无染色体形成 D.显微镜倍率不够

【解析】染色体存在于分裂旺盛的细胞中,且只在分裂期出现,而洋葱表皮细胞无分裂能力,染色体在细胞中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故不能检视到染色体。【答案】C 例3.下列物质中,必须从核孔进入核内的是 A.氨基酸 B.RNA酶 C.呼吸作用酶 D.葡萄糖

【解析】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而氨基酸和葡萄糖为小分子物质,呼吸作用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RNA酶在细胞质中合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答案】B 例4.如下图用一根玻璃针将一个变形虫切成两半,有核的一半能继续生活,无核的一半死亡。如果将一个变形虫的核取出,无核部分能短期生存,但不能繁殖后代,单独的细胞核则无法生存。如果在去核后三天,再植回一个细胞核,这个变形虫则生活正常。根据上述结果回答:

(1)正常细胞中核与质的关系是

第 4 页第 4 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去核后的变形虫仍能生活一段时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单独的细胞核不能生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细胞核与细胞质是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去核后仍能存活一段时间,是因为细胞质中已合成的蛋白质仍能发挥作用,变形虫因失去核,不能继续合成蛋白质和酶,不久便会死亡。单独裸露的细胞核失去了营养物质和能量供应,很快死亡。【答案】(1)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2)已合成的蛋白质仍可发挥作用(3)没有营养物质和能量供应

四、拓展创新

2018年2月英国科学界宣布,世界上第一头克隆绵羊“多莉”诞生。克隆多莉的过程如下: 母羊(甲)乳腺细胞 去掉细胞质 供核 电脉冲 母羊(乙)

第 5 页第 5 页 卵细胞 供细胞质 刺激 丙母羊子宫 早期 胚胎 重组细胞 去核 妊娠 多莉 出生

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克隆羊性状与母羊_________基本相同,性别是_________,说明遗传性状主要受____________的遗传物质所控制。

(2)从生殖类型来看,克隆属于_________生殖。多莉的培养成功证明动物也具有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断言,肯定不会克隆出一个“希特勒”,因为多莉的遗传物质还有一部分来自母羊__________,即生物的遗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篇7:2018年《三块钱国币》教案-文档资料

【】鉴于大家对自考考务考籍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一地理教案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供大家参考!高一地理教案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教学设计 南海中学地理科组 孙钦强

一、教材版本 人教版地理必修1

二、教材和学情分析 1.课程标准要求:

从分析水资源紧缺的产生原因,探讨如何合理利用现有的水资源。

2.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

本节所用教材为高中地利新课程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主要介绍了水资源概念、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合理利用水资源等几个问题。

总体上来说,教材阐述的几个问题学生通过自学基本上是可以理解的。但教材所提供的两个案例:一是沙漠中的奇迹――以色列水资源的利用,二是咸海的忧虑,离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较远,故教师跳出教材的案例,而是以学生所生活的地方――佛山市南海区水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从而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思考和探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获得知识过程中的主体性。

高中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强,思维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性、创造性和批判性,喜欢发表个人见解,渴望自己的能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视频材料分析出南海区水资源的特征。

2.通过实例推测南海区可能面临的水危机,并从社会和自身的角度提出缓解措施。(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水资源观,养成节约用说的习惯。

2.通过实例,体会科学创新的重要性,通过实际行动为节水献计献策。

四、教学重难点

南海区水资源危机的原因及对策

五、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学生可以对教材的框架知识产生基本认识,为案例上的应用做铺垫。

2.案例材料:包括视频材料、活动讨论材料及教师总结支撑相关材料。3.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环节教学内容设计师生双边活动教学思考 导 入 新

课1.播放歌曲《我热恋的故乡》 2.设问:歌曲中唱道亲不够的故乡

土,恋不够的家乡水,我要用真情和汗水,把你变成地也肥呀水也美呀,那我们的家乡――南海,水美不美啊?学生回答,教师可先不做评价,引入新课内容。自然而贴切的引入最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讲 解 新 课 讲 解 新 课

一、南海区水资源特征

【小组探究1】根据视频1(介绍南海区的水资源概况),讨论南海区水资源的特征。

1.教师指导学生看视频注意获得信息点,概括出相关特征。2.学生收看过程中记录信息点。

3.教师提问并总结。1.培养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能力。

2.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

3.学生通过视频可以获得南海区水资源特征的相关知识,从而概括出南海水资源具有总量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

二、我们可能面临的水危机

【小组探究2】:学生根据据材料1、2、3讨论:

①我们可能面临哪些水危机? ②我们(政府部门/企业家/农民)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止这场危机的发生? 1.学生分小组讨论五分钟,小组长记录并汇报讨论结果。2.教师在学生阐述结果的过程中注意适当的引导,特别是第二个讨论,学生的思路会开场开阔。第一个小问题教师通 过学生的回答最后总结出结论,南海区有可能面临水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两个方面的水危机。而第二个小问题学生的观点可能会百花齐放,丰富多彩,但最终可以归结为开源和节流两个主要方面。

三、我们中学生可以做什么

1.【小组探究3】:作为南海人,作为一名中学生,要保护水资源,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2.教师播放在学校拍摄的两个浪费水资源的视频片段,一为学生洗饭盒时不注意节约用水;二为由于水龙头设计不合理而造成水的浪费。由此举例――佛山南海中学高三学生发明节水龙头,为校日节水290吨。激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仅要有节水意识,还要有创新精神和责任感,为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献计献策。1.学生讨论三分钟,自由发言。2.教师结合校园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激发同学节水意识,而所举学生发明水龙头一例可以让学生感受自己应负的责任感。小组探究3的用意在于培养同学们要关注身边的水资源浪费问题,同时,同学们可以通过很多小事来避免或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必定会百家争鸣,全面开花。问题来源于生活,也应该在生活中解决,学生通过出谋划策,本身就是一次对自己节水意识的提升和锻炼。小

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南海区的水资源是比较丰富的,但缺依然存在着缺水的危机,因此,作为一名学生,最为一名公民,我们有义务更有责任为保护水资源献上自己的一份智慧和力量。小结是帮助学生消化知识的过程。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也可以由老师指导进行。

一、南海水资源特征

二、我们可能面临的水危机

三、我们中学生可以做什么 总量丰富 时间分布不均 水源性缺水 水质性缺水 树立节水意识 培养创新精神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十分重要。该节课的设计案例源于生活,离学生很近,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能够积极的参与讨论,踊跃的发表观点。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本上的知识,还学会了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增强了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十、附件――《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教学材料

附件1:课前预习作业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预习)

一、水资源及其分布 广义:包括 内的水量总体 水资源的概念

狭义:通常指 上的淡水资源 问题一:

问题二:降水量,水循环 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水循环 的地区,水资源贫乏。一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的丰欠程度,通常用 来衡量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 地区分布: 方水多,方水少;部水多,部水少。

中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时空分布不均 问题三:

时间分配: 降水多,降水少

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问题四:水资源的 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而水资源的 则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因此,水资源作为经济资源,水的 和 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同时,水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也受 条件的制约

问题五:以色列通过 和发明农业 两个主要手段来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难题。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紧张 水的 下降 污水增多 水的 减少 需水量增加 问题六:

问题七:为了合理的利用水资源,人们主要从 和 两个方面来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开源措施:(1)(2)(3)(4)等。节流措施:(1)(2)等。附件2:课堂学案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佛山南海区为例》学案

一、南海区水资源特征

【小组探究1】根据视频1,讨论南海区水资源的特征。

二、我们可能面临的水危机

材料1:2018年1月10日,南海区行政区划重新整合,辖区面积1073.8平方公里,区政府驻桂城,辖2个街道和6个镇。南海区各街道/镇及其支柱产业情况如表-1: 表-1:南海区各街道/镇及其支柱产业 街道/镇支柱产业

桂城街道(桂城、平洲)机械制造、制鞋业等 罗村街道灯饰 等 大沥镇(大沥、盐步、黄歧)铝材、五金 等 里水镇(里水、和顺)袜业 等

狮山镇(狮山、小塘、官窑、松岗)电器、玩具 等 丹灶镇(丹灶、金沙)五金 等

九江镇(九江、沙头)金属板材加工 等 西樵镇纺织印染业 等

材料2:

一、2018年南海区总用水量12.62108立方米,具体情况如图-1;2018年全区废污水排放量7.78108吨,比2018年增加8.3%,具体情况如图-2。

二、南海区近几年农用化肥施用量和农业用量如表-2 表-2:南海区近年来农业化肥和农药用量统计 年份

项目2018年2018年2018年2018年

农用化肥施用量51856吨51141吨53617吨51810吨 农药使用量1021吨1067吨1099吨1085吨

材料3: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若水资源的数量不足,称水源性缺水,若因水的质量而造成缺水,则称水质性缺水。【小组探究2】:据材料讨论 ①我们可能面临哪些水危机? ②我们(政府部门/企业家/农民)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止这场危机的发生?

篇8:2018年《三块钱国币》教案-文档资料

教材分析:

本单元总结了近两年来学习过的识字方法,将其综合成能够实际运用的独立识字的步骤----先挑生字再识字,识字的步骤是“认—想—写—用”,这与过去提倡的“四步同步”内涵有所不同:更突出识字的步骤,更突出识字的方法。汉字是现在世界上通行的最古老的文字。几千年前,世界上曾有楔形文字、玛雅文字等,但是很快就消亡了只有汉字,源远流长,历久不衰,成为当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汉字的优越性越发突出。为什么汉字的生命力这样强大呢?这和汉字本身的优点分不开,也和它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进更新有关。《汉字》一文,就简要说明了汉字的演变史。

教材安排了认字17个:汉、距、龟、兽、骨、铸、需、范、统、标、篆、盛、隶、展、楷、化。写字10个:汉、骨、标、形、需、展、简、化、容、易。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通过读课文,使学生大体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激发学生热爱汉字、学好汉字的情感。教学建议:

灵活地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某个生字适合什么方法学

第 1 页习?可以节省哪个步骤?在哪一步应该加强……需要长时期练习,不能企望一蹴而就。

“马”字的演变,一年级上册已经展示给学生了。对照图逐段阅读,学生能够大体了解汉字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体—简化字。行书、草书是书法的字体,教材里没有展示。简化字也可以写成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汉字的发展与中国的历史并行。关于汉字的起源,学术界有四千年、五千年、六千年之争,教材根据多数人的意见,笼统地提“四五千年前”。两千多年前秦始皇统一中国,也统一了中国的文字,这是个重要的分水岭,学生应该了解这个新知识。简化字是新中国推行的所以台湾等地基本没有用简化字,学生也应知道。

从集中识字的角度看,这篇课文是用来练习画生字的。从入学开始,学生就练习画生字了。但是,随意性很强,不准确,丢三落四。认字越来越多,回生字也产生并增多了。因此有必要特别练习如何画生字。

所谓“生字”,是指自己不认识的字,包括已经学过又忘记的回生字,教科书上统计的生字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并不完全一致。怎么才能把自己不会的字都挑出来呢?一个办法是自己读,但默读不行,默读时许多生字就滑过去了。另一个办法是请听自己读,别人帮助自己挑,可以把那些自己以为认

第 2 页 识、实际并不认识的生字挑出来。听别人读最容易遗漏。所以,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读,自己画。老师不要急着范读。

建议本课教学1课时。拓展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hànzìshòug?xūyàobiàozh?n zìxíngfāzhānróngyìji?nhuàzì

二、给选音节填空。shìsì

1、他似()乎了解了这个字意思。

2、古时候,人们用像图画似()的文字来记事。chéngshèng

3、春天来了,气候温暖,花草茂盛()。

4、这个盘子小,盛()不了这么多东西。相关资料: 汉字的演变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也是自古至今一直当作书面语的形式来使用的惟一的一种文字,世界上其他古老的文字,如埃及的圣书字,都已不再使用。汉字不仅是中国

第 3 页 文化的结晶,也是世界文明的标志。

文字是人们用以记录语言的符号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逐渐创造出来的。我国的汉字正是由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人们用以记事的符号、图画演变、发展而成。最初,人类用图画来交流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记事性的图画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于是人们逐渐把记事图画加以简化、整理和充实,使它成为语言的符号,并有了读音,于是文字便产生了。大约在5000多年前,我国就开始了原始的文字。到商代,汉字已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记录和表达汉语的文字符号体系,达到基本成熟的阶段。这个时期的文字主要刻在龟甲牛骨上,所以称之为甲骨文。到西周,汉字字体渐趋方正,表现出线条化,平直化。春秋战国时,由于诸侯割据,汉字出现异体和一字多形的一现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泰国的文字为标准,统一了全国的汉字,称为“小篆”,为现代方块汉字奠定了基础。同期还产生了隶书,隶书在汉代成为通行的文字。在隶书草写的基础上又出现了隶草,广泛流行于汉代。汉魏以来。从隶书和隶草演变出一种较规整的“真书”、“正书”,其后发展成唐以后历代统治者都把楷书作为书写官方文书和科举文章的正体文字。精品教案:(一)教学准备:

第 4 页 课件、字词卡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跟随丁丁小导游,去游览一个充满了神奇色彩的地方,高兴吗?(课件出示各种字体的书法作品)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汉字》一课。

二、初读识字。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要求:各小组拿出生字卡片识记生字,并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记这些字。

3、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总结出识字的方法和步骤:认、想、写、用。

三、再读课文。

1、课件出示:各种字体的字,有象形字、小篆、隶书、楷体。他们都说自己的年龄最大,历史最长。怎么办呢?让同学们给他们评评吧,看看能不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几种字体?

3、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每种字体的年龄和历史。

4、交流汇报研究结果。

要求:通过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哪一段讲的是这种字体,第 5 页 哪个词或句子能说明他的年龄和历史。

5、给这些字体按年龄排出顺序:象形字—小篆—隶书—楷体。

6、欣赏各种字体的书法作品。

同学们通过读课文,给他们排好顺序,这下他们不再吵了,为了感谢大家,他们要带领我们去他们的家里参观。(自己说说他们的特点)

四、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丁丁带领大家继续旅游。来到一所医院,这里的病人身上的字都是些不规范的别字。如:“白菜”写成草字头下面是“才”。“酒”三点水的右面写成“九”。还有一些广告中经常出现的别字、繁体字等。

2、仔细观察,说说这些病人病在哪里?

3、教师小结:这些病号全都是因为有些人使用了不规范的字造成的。其实,从1956年我们国家在国内推行了简化字,也就是我们平时所学习和书写的字。所以我们一定要书写和使用规范、准确的汉字,以免造成汉字王国的这些病人太多。最后课件出示:丁丁说:“同学们,我们的旅游到此结束了。这次旅游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小。汉字王国的国王为大家对他们做的一切表示感谢。最后国王还想麻烦大家一件事情:请同学们做一下生字王国的小医生,请大家用心找一找你的生活周围还有哪些不规范的别字,找出来后帮他们诊断治疗

第 6 页 一下,同学们愿意帮这个忙吗?看谁诊断好的小病号最多。” 一个字(一)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一个谜语故事。历史上确有祝枝山、唐伯虎、文征明其人,而且他们也的确是著名的文人才子。但是这篇故事却是民间传说,故事里有的谜语也是编者编的,如“后面有,前面无”显然不对,明朝时还没有“後”的简化字“后”。所以,这篇文字只应作为游戏类材料阅读。祝枝山的谜面从时间上讲,“商周秦汉唐宋”大体是我国古代朝代的历史进程,学生记住有好处。唐伯虎的谜面从人讲,文征明的谜面从方位上讲,酒店老板的谜面从动作上讲。四组“有”“五”的内容,都是字义两两相对的汉字。教材安排了认字14个:唐、虎、征、饮、酒、谜、秦、宋、敏、善、恶、愚、甘、互。写字10个:征、著、饮、酒、善、恶、智、者、甘、互。

课后有个思考题:读完这个故事,你猜到谜底了吗?你是怎么猜出来的?请你也为这个字编一个谜语。通过这一环节达到巩固旧字和扩展认字的目的。教学目标:

1、读谜语故事,能猜出字谜。认字14个,写字10个。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自编字谜。

第 7 页

3、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教学建议:

这篇课文是一个谜语故事,只应作为游戏类材料阅读。学生猜出谜底后,应对照谜面分析一下为什么谜底是“口”字。本课书的生字,一定要让学生练习独立识字,包括画生字。如有必要,教师可以把课文复印给学生,或者打幻灯,抄在黑板上,避免学生直接看生字表上的注音。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只独立完成部分识字任务,还可以互帮互学。“虎”字的部首是虎字头。“秦”查禾字旁,“善”查中字旁,“甘、互”查难检字表,“甘”五画,“互”四画。用“口”字编字谜,是一个学生很感兴趣的活动。要求:谜底是“口”字;至少有一有一无两句话;有什么、没有什么要能“对”上。可以组织小组间的比赛,把自己编的写下来。还可以再组织学生猜出其他字的字谜,编字谜。建议本课教学1课时。拓展习题:

一、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无()矮()热闹()外()恶()愚者()

二、照样子写句子。

(1)他们三人一边吃一边说笑。

第 8 页 一边一边。

(2)文征明不甘落后,也编了一个谜。不甘落后,也。精品教案:(一)教学准备:

1、投影片。

2、字、词卡片。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了几则谜语,看谁聪明,能把它们猜出来。

1、教师出示第一个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引导学生猜字谜。

2、出示三条字谜:

(1)一边绿,一边红。红的怕水,绿的怕虫。(2)上不在上,下不在下,天没它大,人有它大。(3)远树两行山倒影,轻舟一叶水平流。

让学生在小组里猜,最后一条比较难,可由教师讲解。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一篇有关猜字的文章。

二、整体感知,自主识字。

1、读读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画出来。

2、学生在小组里认读生字。

第 9 页

3、教师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三、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1、请同学们自己再次默读课文,找一找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读完了这个故事,你猜出谜底了吗?

3、学生猜出谜底,说说自己的想法。同时解决商周、秦汉、唐朝、宋朝这些问题。

4、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了解“不甘落后”这个词,并用它再说一句话。

5、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了解“才思敏捷”。

谁来读一读才思敏捷所在的句子?你从哪儿看出唐伯虎才思敏捷?咱们班有没有才思敏捷的同学?

6、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了解祝枝山、唐伯虎、文征明这三个人是什么时候的文人。

7、指导学生排演课本剧。

四、拓展练习,发展能力。

1、让学生为“口”字编字谜。

要求:谜底必须是“口”字,至少有一有一无两句话,有什么、没有什么要能对上。

2、继续拓展为其他字编谜语,评选班里的谜语大王。

篇9:2018年《三块钱国币》教案-文档资料

教案

教材分析:

《用目光倾听》是一首儿童诗歌,通过妈妈的目光展现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妈妈的教导对孩子成长的作用,表现出母爱的伟大。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蕴含的意思。

2、朗读诗歌,谈谈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 教学重点:对诗句意思的把握 教学难点: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网络查询“金波”的有关资料

学生:将诗歌读熟,查找理解“伴随、真诚、倾听、灿烂、千言万语、传送、照耀”7个词语;查找“金波”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理解课题、认识作者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齐读课题。谁能简介一下作者——金波?金波,1935年7月生于北京。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出版过诗集《回声》、《绿色的太阳》、《我的雪人》、《在我和你之间》、《林中月夜》、《风中的树》、《带雨的花》、《我们去看海——金波儿童十四行诗》等十余部;童

第 1 页 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儿的奇遇》、《眼睛树》、《影子人》、《白城堡》、《追踪小绿人》等多部;此外还出版有散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门》、《感谢往事》。评论集《追寻小精灵》。选集《金波儿童诗选》、《金波作品精选》以及《金波诗词歌曲集》等。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和音乐课本。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等。199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你是怎样理解这个题目的?

(对题目的理解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对作者的了解可以让学生认识一位儿童诗歌的作者,可以更多的阅读他的作品。)理解诗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请你读读诗歌,诗歌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让学生把握诗歌的主旨,为了让学生理解“目光倾听”做铺垫)

妈妈对你说的最平常的话是什么?为什么要在别人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呢?请你读读第二、三小节?把相关语句画出来。

(学生总结“用目光来说话”。第一个小节实质上是个总起的段,后面的两小节是解释说明第一小节的。)你想用什么语气来读这三小节?你最想读哪几句诗句?(指导学生美读,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诗歌的感情所

第 2 页 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读,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喜爱之情)

我们一齐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

(对最后的诗句理解学生自然而然的就能理解“用目光倾听”的意思。)

小组讨论:说说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再读诗歌,体会诗歌感情

请你再来读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背诵诗歌 指名背诵 男女生比赛背诵 小组背诵

(为了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所以让学生背。通过各种形式的背诵激发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加深学生的记忆)交流“金波”的作品

1、请你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跟小组间的成员进行交流,把你喜欢的诗句画下来、记下来。

(交流的目的是让学生收集的资料更多,将喜欢的诗句画下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2、小组间谈谈感受

第 3 页(交流感受让学生全面的理解诗歌)

3、背诵自己喜欢的诗歌(积累语言)

三、朗读自己收集有关母爱的文章

1、你想怎样读这篇文章?你为什么会这样读?读给大家听听,让大家都来聆听你对母亲的爱。

(引导学生如何运用感情读文章,通过有感而读让学生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感情。读给大家听,为了给学生作个引导。)

2、小组间有感情地读自己收集的文章

3、评选出经典的文章,找出本组朗读最好的人来读,读给大家听。

四、写一写

1、同学们,我们回想一下平时母亲对我们的关爱。(帮助学生收集写作素材)

2、我们可以把自己对母亲的感谢用诗歌、一段文章表达出来,回家读给妈妈听,好吗?

3、写一写

(将自己所学的内容结合生活事例形成自己的知识,通过文章展现出来)

五、文章交流

1、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读给大家听?

2、你最喜欢谁写的作品?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第 4 页(把作品读给大家听:

一、可以让好的作品让大家欣赏;

二、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取长补短。评评:可以让大家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六、作业

把自己的写的诗歌或文章读给妈妈听。

篇10:2018年《三块钱国币》教案-文档资料

3、邓小平爷爷植树第二课

时 课堂教案

教学内容 邓小平爷爷植树 教学课时 第 二 课时 教学课型 阅读识字课 是否集体备课 否 教材 分析

《邓小平爷爷植树》是人教版第二册第一单元的第三遍课文,介绍了1985年的植树节,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松柏的经过,带着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小平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教学 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汉字。2、拓展知识,发展学生语文能力。教学 重点

第 1 页 认识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汉字。教学 难点

13个生字的识记。教学 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投影。预设过程 设计意图

1、上节我们学了课文,老师现在要考考你。课文中的主人公是谁?

课文讲了有关他什么时候的什么事? 邓爷爷种了一棵什么树? 件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1、过渡:课文我们学会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是不是也学会了呢? 新课标第一网 小黑板出示生字。请你试一试,认认读读。

2、把生字在课文中找出来,不会的在课文中学一学。3、反馈检查: ⑴ 引导读准字音。

第 2 页 ⑵ 记忆字形。

⑶ 创设语境,学习记忆生字。⑷ 引导积累语言。1、过渡:

出示要书写的6个汉字。

2、这6个字在田字格中该怎样写呢? 3、强调、范写。

我们小朋友昨天利用什么办法搜集到了哪些有关邓小平爷爷的事迹或故事 新课标第一网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让学生逐步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心人,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表达。

拓展学生知识面,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板书设计

3、邓小平爷爷植树

植树节 兴致勃勃 小心 仔细 3月12日 认真 起劲 一丝不苟

挖、挑选、移、填、站在、扶正 柏树──小平树──美丽的风景 作业设计

第 3 页 教学反思

《邓小平爷爷植树》介绍了1985年的植树节,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松柏的经过,带着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小平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还没开始教,心里就害怕,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邓小平爷爷的时代离他们实在太远了,而且他们不能完全理解本课的主题。况且课文篇幅又是那么长,三百字左右的课文对于一年级下半学期刚开学的学生来说,确实大部分学生要跳一跳才能读上来。这节课的教学,让我担忧,好的学生课文的字词阅读对他们来说已不成问题,而且能主动地去了解去学,特别是开放的问题下他们会更有探索,更有所思。像《邓小平爷爷植树》所蕴含的道理确实对于现在学生是很难感悟的。但他们能从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实际行动中,有所感动,有所体会。这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地探索,作为教师感到心慰。但是 在新课改下,我们班一部分学生已跟不上每天认识十几个字,阅读那么长篇幅文章的学习了,《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一课要认识13个字,写6个字,读懂300百字左右的课文。这些学生对于读课文已感到困难重重。虽然,他们提出许多问题?这是学生的发现,说明他们也在参与学习,也在主动地思考。但连“人群”这个词都不能理解,从侧面反应了我们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确实有限。因此对于我们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与挑战。

篇11:2018年《三块钱国币》教案-文档资料

热点一:巧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黑子和耀斑增多时,会发出强烈的射电,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耀斑和太阳风放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冲击地球磁场,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磁暴”现象。带电粒子流冲进地球大气,被地球磁场捕获,沿磁力线向地球两磁极运动,与稀薄的大气碰撞,产生极光。

热点二:如何判断地球运动速度

1.受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0,南北纬60°的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任意纬度的线速度为该纬度的余弦值乘以赤道处的线速度。

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纬度都相等,均为15°/小时。

3.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随地球在绕日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而不断变化。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最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最慢,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平均角速度为1°/日。

热点三:日照图中进行图图转换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两个方面

日照图判读过程中,无论是局部图转换为整体图,还是组合图转换为常见图,转换时都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 1 页第 1 页 1.绘制转换新图时,一定要明确图上点、线、面的空间关系。归纳起来主要有:

(1)地轴、直射点的太阳光线一定通过地球球心。

(2)太阳光线所示的平面为黄道平面,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成23°26′的夹角。

(3)各纬线圈与赤道平行、与各经线相互垂直。

(4)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5)晨昏线与各纬线既可垂直,也可斜交;与极圈内的各纬线还可相切、相离(极圈上出现极昼或极夜);平分赤道(即赤道与晨昏线的两交点经度相差180°,即赤道昼夜平分);与各经线既可斜交,也可重合。

(6)晨昏线把相交的各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根据昼弧和夜弧的长度(所跨经度)可确定该纬线的昼夜长短;如果与各纬线垂直,则晨昏线必定通过南北两个极点,且该日全球昼夜平分。

2.把握好时间点的转换。转换时的注意事项主要有:

(1)赤道上昼夜始终平分,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位置可以通过时间计算(6时、18时)或通过经度判读在新图中找到。

(2)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位置的确定,可以通过切点时间(12时、0时或24时)推算出经度,再通过直射点位置确定其纬度。

(3)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与纬线圈切点位置确定后,就

第 2 页第 2 页 可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但要注意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始终垂直。

(4)太阳直射点永远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的点永远位于极圈上及其以内。

热点四:等太阳高度线图判读技巧

1.等太阳高度线图是用等太阳高度线(由太阳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反映某一时刻太阳高度在全球或部分区域的分布状况,实质上可以看作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2.判读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主要内容:太阳直射点经度和纬度的判断、各地地方时的推算、各地太阳高度的推算和比较、昼夜长短变化及与图示时间相关的地理现象的判断等。

3.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应注意:

(1)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

(2)一般来说,等太阳高度线图中最大的圆圈就是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即晨昏线;图中所示的半球全部为昼半球。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在有数值标注的图上,如果其最大的圆圈并不表示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就不是晨昏线。这种局部图表示的只是昼半球中太阳高度比较大的一部分。

(3)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在太阳直射的纬线上(赤道除外),太阳高度相

第 3 页第 3 页 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

(4)当太阳直射赤道时,直射经线的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太阳直射北(南)半球时,北(南)极点位于最北(南)点以南(北),北(南)极点与最北(南)点的距离为太阳直射的纬度度数,图上没有南(北)极点。

热点五:判读锋面气旋的四大思路

1.确定锋面位置: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锋线与槽线重合。在等压线图中,低压中心等压线向外弯曲最大的地方的连线就是槽线所在位置(一般有两条),也即锋面所在位置。

2.确定气旋前后方向:先在图中用一个箭头表示气流前进方向,箭头指向北逆南顺,气流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

3.判断锋面性质:气旋东部气流来自较低的纬度,气温较高,当它向高纬移动时,遇到来自较高纬度的冷空气就形成了暖锋。同样的,气旋西部气流来自高纬度地区,向低纬运动时遇到来自较低纬度的暖空气而形成冷锋。即“东暖西冷”,南北半球都一样。

4.判断雨区位置:雨区主要位于冷气团一侧,故暖锋雨区在锋前,冷锋雨区在锋后。

热点六:判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的三个突破口

1.各类岩石在地球内部经重熔再生都可以变成岩浆;

第 4 页第 4 页 2.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3.岩浆岩、沉积岩可以经变质作用变成变质岩,岩浆岩、变质岩可以经外力作用变成沉积岩,但沉积岩、变质岩不可能直接变成岩浆岩。

热点七: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的四大技巧

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4.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

热点八:何谓雪线及影响雪线的因素

第 5 页第 5 页 1.雪线的含义

雪线实际上为一个地带。在高寒地区,由于气温低,降雪多,每年降雪量大于融雪量,因而形成终年积雪区。雪线既是终年积雪区的下界,也是固体降水量和消融量(包括蒸发消耗和融化量)相等的界线,故又将雪线称为固体降水的零平衡线。雪线是控制冰川发育和分布的重要界线,只有雪线以上的地区,才会形成多年积雪和冰川。如果在某一高度以上,周围视线以内有一半以上被积雪覆盖且终年不化,这个高度就称为雪线高度。

2.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气温:雪线高度与气温成正比,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降水:雪线高度与降水量成反比,降水量小,则雪线高度高;降水量大,则雪线高度低。如副热带地区降水少,雪线最高,为5000—6400米;赤道地区降水多,雪线高度一般为4400—4900米。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如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为4600米,北坡雪线则高达5800米

地貌:地形对雪线高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坡向、坡度等方面。如阳坡气温高,冰雪消融量大,阴坡则相反。地形陡峭的地方不易积雪,陡坡雪线较高,缓坡则相反

气候:气候变化直接影响雪线高度,气候变暖则雪线上升,气候变冷则雪线下降

第 6 页第 6 页 注意:具体到某一山区,主要看气候(包含了气温、降水量等因素,非上表中的“气候”)与地貌两方面对其影响的强弱。

热点九:地震震级和烈度巧区别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是描述地震程度的两个含义不同却又有联系的概念。震级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级,即一次地震震源释放多少能量。烈度表示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发生,不论在哪里观测,震级只能有一个,而烈度在各地是不一样的。

影响烈度大小的因素有:

(1)震级: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

(2)震中距:其他条件相同时,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震中烈度最大。

(3)震源深浅:震源越浅,烈度越大。

(4)地质构造:地面有断层处,烈度比震中距相同的其他地区烈度大。

(5)地面建筑:危房或质量差、抗震性差的建筑物处烈度大。

(6)人口密度:人口、建筑物密集区比人口稀少、建筑物少的地区烈度大。

篇12:2018年《三块钱国币》教案-文档资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查阅并整理资料,了解流沙河;独立使用字、词典,扫除生字词;养成积累使用词汇的习惯。

2.过程与方法:独立质疑,在合作中继续发现并解决问题;联系生活体验,感悟和理解诗的含义;进一步掌握和练习朗读的技巧。

3.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和理解诗的含义,积极探究理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二)教学设计:

1.以学生交流有关作者、有关理想的名言警句的资料导入。2.听录音示范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本文需要把握的感情基调。(让学生在朗读体验中把握感情基调,以此正确处理诗节和诗句间的停顿,准确传达诗的意蕴和语言特色。)3.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各用一句话概括诗的主要内容:(序号代表小节数)——根据各节大意,探究全诗脉络。(可以这样串:理想是前进的方向①。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想②,正是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动了历史的发展③。但实现理想往往要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④,但这些挫折和失败也磨炼着你的意志,提升着你的人格,使你成长为乐观向上的人⑤,淡泊利

第 1 页 ⑥与名⑦的人。所以,拥有理想,你就是一个大写的人⑧。任何人都可以树立理想⑨,但是一旦拥有你就要珍惜⑩,一旦实现你更要奋进⑾。树立理想吧,现在正是实现理想的好时光⑿!)

4.合作探究:(采用联系生活实际,独立地边读边悟;合作并倾听其他同学发言。可以是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1)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课文中的诗句,谈谈你对理想的看法。(老师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实例印证自己的感觉,从而体会诗情)(比如:你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你同意诗人说“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的这些说法吗?)(2)在体会的基础上,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自信地读给全班同学听(老师可以适当从感情的把握、重音的确立、节奏的划分、语气语调的变化上加以指导)。5.品味语言和诗味:

——这首诗意蕴丰厚,内容深刻,感情充沛,同时在形式上非常讲究,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发现(老师及时抓住学生观察到的知识点,加以点拨、概括。参考:有音韵上每节偶句押韵,全诗一韵到底;语意上多承接,多转折,多并列;修辞上多比喻,多排比,多对比,多顶针;句式上多“是字句”,第 2 页 多“使字句”,多短句;语言上多警句,用词很精粹等。6.布置作业:

(1)将课堂上需要整理、积累的资料记录在作业本上;(2)有感情、有表情朗读课文,或者背诵佳句。(三)相关链接:

(1)有关理想的名言警句: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塞涅卡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克雷洛夫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冯梦龙 理想是事业之母------叶圣陶 【教学反思】

这样一首哲理诗,对于初一学生来说,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读”、“品”是极其重要的两个环节,是“悟”的大前提。其次,这首诗对明确学生的人生目标,创设远大的人生理想,产生为理想而奋斗的信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引导好,事半功倍。七 短文两篇(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继续巩固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了解张晓

第 3 页 风;积极、独立地扫除阅读上的字面障碍;积累、使用词汇。2.过程与方法:独立质疑,在合作中继续发现并解决问题;联系自己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和理解课文的含义;进一步掌握和练习朗读的技巧,在朗读中带上自己的感情色彩。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体会奉献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心与奉献精神;积极、大胆地跨出实践、尝试的第一步。(二)教学设计:

1.以学生词汇积累交流导入,师生共评。2.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把握《行道树》主旨。

——引导学生学会寻找文章的关键句,哲理句,它们对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有很大的作用。“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和“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 3.问题研究:

(1)学生针对课文中不理解的问题进行质疑: 如:“忧愁而又快乐”的含义;“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中的“痛苦”体现在哪里?“深沉”的含义是什么?(2)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

(3)全班共同讨论小组内的遗留问题,老师做引导:

第 4 页 ——联系课文的上下文和生活中的例子:“忧愁、痛苦”表现为“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快乐”“深沉”表现为“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荫”“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等等)4.朗读体味:

(1)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段落甚至文章,师生互评。(2)及时请学生讲述朗读时的感情与体验。(3)请学生说说喜欢的理由(内容、形式、表达等)(4)出示几首不同风格的音乐,请学生选择最喜欢的曲子,配乐朗诵。

5.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第一次真好》:(1)寻找关键句、哲理句,以把握主旨:

——“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

(2)探究问题,自主或合作解决:

——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

第 5 页 为什么“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什么样的“第一次”不能尝试,为什么?等等

6.比较两篇文章(强调注意:比较是客观的,有同有异的;与喜欢是不一样的。)——从内容上看,《行道树》赞美的是无私奉献者的崇高精神,《第一次真好》抒写的是人生体验;——从表现的哲理上说,前文让人明白奉献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快乐,后文告诉我们的是尝试第一次是需要勇气的,但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从艺术魅力上来看,前文富有感染力,后文富有亲和力;从传情效果来看,前文含蓄,后文直白;——从语言表达上说,前文是内心独白,是诗意的抒情,后文是寓理于事,叙议结合等等。7.布置作业:

(1)朗读训练,在朗读体味文本;(2)课外阅读张晓风的散文作品。【教学反思】

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是新课改的核心之一。张晓风的《行道树》蕴涵的内容积极向上,使得解读成为比较统一的一种精神活动,但阅读中,不同读者还是读出了不同的理解。

文中“堕落”确实是一个特别扎眼的词,教参中认为这只是

第 6 页 说明行道树自身形象的跌落,那是不可取的,因为站在路旁的大树虽然有“一身抖不落的烟尘”,但它仍然威武、强壮。学生在阅读中会发现,作者或许就是想以此说明这种不被理解的“尴尬”,突出事业的“痛苦与孤独”。

因为不敢苟同于教参的分析,所以教学时我原准备回避这个词语,但学生的发现与分析还是点醒了我,让我意识到行道树尴尬的存在正是它高尚精神的外显。

这或许不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但从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以上就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理想》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

上一篇:六年级怎么学习英语下一篇:国庆节放假的作文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