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标准化运行情况汇报

2024-07-03

安全标准化运行情况汇报(精选8篇)

篇1:安全标准化运行情况汇报

长征街办事处综治中心(心理咨询室)标准化建设运行情况汇报

长征街办事处地处城区中心,现辖 11个社区居委会,7 个行政村。办事处党工委、办事处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建设综治工作中心的指导意见,以“整合资源,精干高效,联合运作、优势互补、工作联动、方便群众”为原则,以“组织建设网络化、硬件建设标准化、工作运行程序化、制度建设科学化”为目标,使综治工作中心达到了高标准要求、高起点建设、高层次运行。

一、健全组织机构,确保有人办事。

我们健全组织机构,确保有人办事。调整了综治委成员部门,由党工委书记担任综治工作中心主任,全面开展综治中心建设工作,具体协调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由综治办、矛调办、心理咨询室、铁路护路办等多个部门组成中心成员单位,其中综治办、矛调办、心理咨询室、铁路护路办在中心集中办公,其他单位轮流值班。成员大多为各部门的业务骨干,基层工作经验比 较丰富,能够很快的适应工作需要。

二、加大硬件投入,确保有场所办事。

领导小组经过综合考虑,加大硬件投入,确保有场所办事。认真分析把办公场所确定在政府2楼。办公区间按“受理区、调处区、工作区”布局。每个区间都配备了高标准、高档次的办公设施,能够适应现代化的办公需要。

三、健全机制制度,确保按章办事。

我们把工作的重点 健全机制制度,确保按章办事。放在规范工作机制、加强协作联动、发挥职能作用上,明确了中心职责、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工作制度,规范了一个工作服务流程。联席办公人员在服务区接待来信来电来访事项,按照流程逐级落实办理,按照“五联”工作内容的要 求落实相关责任制度,确保工作案结事了。

总之,自综治工作中心成立以来,全处共排查出矛盾纠纷十余件,全部成功调处。继续开展党政大巡防,加大对基层巡防的监督检查。结合“平安创建”集中开展治安整治,重点整治了个别城中村治安落后面貌。全处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都与去年相比有了明显下降,全处没有发生一起一起突发性事件。

篇2:安全标准化运行情况汇报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对外而言,是生产的合法化;对内部而言,是公司运行规范化。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工作,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良好运行,我公司在上半年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制度化建设:将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的各项标准与公司规章制度结合起来,并将达标的各项要求重新下发各各车间,要求各部门结合日常安全生产教育,组织员工学习;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从纵向到横向,从部门到个人签字并上墙公示;在以往的基础上,加大安全生产在日常工作考核中的比重;加强监督管理,公司自年初开始,组织设备、技术、生产、办公室、安全员每月定期对车间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落实责任,并监管整改;每月定期组织部门安全负责人安全工作汇报,并落实下一步工作情况。通过标准化体系的制度化建设,将标准体系的各项要求融入到公司的日常管理中,将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融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做到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

第二、在台账建设方面,今年着重在台账分类和收发管理上做文章:去年在创建标准化体系过程中积累了一部分经验,对于今年的台账管理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在标准化达标审核过程中,评审单位对公司创建工作表示肯定,同时也指出在台账建设方面存在分类不清晰的情况。今年年初,办公室从新组织了对标准化达标标准的学习,并对台账进行重新分类划分,务必使各项文件完整、清晰。此外,加强对文件的收发管理:对于安全生产下发文件,要求各部门负责人进行签字确认,确保文件精神的传递和后续的文件回收管理。此外,加强对文件内容真实性的管理,定期抽检相关记录,确保各项记录与实际情况相符,防止员工做表面文章,弄虚作假,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第三、发动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安全生产离不开员工,标准化体系的运行更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参与。去年公司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虽然广泛发动员工参与,但由于部分员工,甚至是车间领导意识没跟上,对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些问题,今年公司充分利用XXX等公司内部刊物和宣传栏等媒介,积极向员工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要求车间定期组织员工学习,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确保此项工作做到全员参与。同时,公司结合新员工三级培训,积极向新员工传递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公司安全标准化的基本情况,并要求各部门、车间加强对员工安全技能的培训,确保新员工在思想上重视,在技能上合格,在行动上参与。

安全生产的工作落实重点在日常,安全生产工作落实的主体在我们每一位员工。公司今年在去年基础上继续努力,坚持务实不务虚,抓大不放小的原则,目前标准化体系运行情况良好:安全生产制度健全;安全生产费用投入按预计计划有序拨款;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加强对员工理论知识和安全技能的考核,各项台账建立规范、完整;设备管理工作深入,车间整顿有序;积极开展隐患排查工作,落实责任……

从标准化体系与其他体系并存运行情况来看:安全生产标准化并不是独立运行的,今年公司推行标准化体系运行,注重结合和谐XX等企业文化建设,以及ISO9000、ISO14000、TS16949等体系建设,确保各项活动能够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从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各项活动运行不仅没有冲突,相反能很好做到相互补充,很好促进了公司整体经营活动的开展。

但是,在标准化体系的运行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今年公司通过日常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共发现各类隐患10余项,这其中很多是由于员工安全意识松懈造成的。安全生产的难点在于员工思想上的重视,下阶段公司将继续加大员工培训力度,并利用XX报、公司宣传栏等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每位员工能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篇3:安全标准化运行情况汇报

1 变电站标准化建设的内涵和现状

1.1 标准化建设的内涵

将重复性的操作确定为一种最有效的方案进行执行, 是标准化操作的含义。变电站的标准化建设, 是对变电站的设备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工作等进行标准化规范建设。在进行标准化建设时要遵循公司的各项制度, 寻找最佳的标准化手段, 避免过于复杂, 也避免对于必要工作流程的缺失。对于设备、运行、安全生产以及文明生产的管理, 是变电站标准化管理的重点。加强变电站的标准化建设, 能够让变电站得到标准化的管理, 从而减少安全事故, 增加稳定性, 是实现变电站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的科学化、有效化的途径[1]。

1.2 标准化建设的现状

在我国, 目前传统的变电站系统主要有分布式、集中式、分布分散式等结构形式。集中式结构应用一些标准化的管理手段, 但还不是非常完善, 要花费太多成本进行数据采集, 遇到干扰时不能够准确快速的判断出故障区域。但在近年来, 随着新技术的开发, 数字化变电站的应用, 使得变电站标准化的建设取得了更好的成效, 提高了信息传送的可靠性和测量的精度, 解决了设备之间的互相操作问题, 使信息能够共享, 并且让变电站的标准化建设有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目前, 数字化已经在变电站的标准化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变电站标准化建设的过程内容

在变电站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 对各个方面都要进行全面分析和查证, 从而让标准化的建设过程更加顺利。以下是变电站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几个方面。

倒闸操作是变电站的一项重要工作, 主要分为准备、操作和操作结束这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来确定操作人员的动作标准, 避免因随意操作带来的操作事故。同时, 对操作中的危险点, 要根据操作任务进行重点分析, 并填写预控卡, 对环境、人员、设备和管理进行分析找到合适的预控措施[2]。对于倒闸操作的三个阶段预控, 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并落实, 以确保安全。例如对某变电站停电做预防性试验时, 对于人身触电、高空坠落等危险点应该重点的预防和把控, 并且在预控卡上要明确填写出来。在倒闸操作中, 标准化准备阶段包括组织措施和工具到位、安全措施和安全工具到位等, 同时监护人要严格把控操作人员所使用工具的质量, 在倒闸操作的准备阶段, 至少需要两个人进行工作, 以保证不会遗漏和疏忽。倒闸操作过程中, 标准化的操作需要严格注意操作人和监护人的距离, 要大于一米;同时注意在到达操作位置之后, 要对设备的编号、名称、位置、拉合方向等细心检查, 确保达到标准;还要注意唱票声音以及解锁操作的合理性。

1) 标准化的巡视。主要针对变电设备, 通过巡检系统, 对设备开展的检查工作。变电站运行工作人员, 要下载标准化作业的指导书, 通过巡检系统生产现场巡检作业卡, 最后到现场进行巡视检查。在巡视时, 应该根据设备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人数、人员进行巡视检查, 并且详细地对检查过程以及设备的数据做记录, 以便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 标准化建设中的巡检系统能够实现与生产MIS系统数据共享, 配合工作人员执行如特训、日常巡查等相关工作, 提高了变电站巡检工作的效率。

2) 安全措施标准化。对于危险点的预测和把控, 要求负责人员填写完整的现场危险点与防范措施明示图, 并且将设备的检修接线示意图并排放置, 让检修人员能够配合使用。同时标准化的细则要求在开工之前, 检修人员要向每个工作人员明确的讲解危险点的安全措施, 以及预防措施, 确保每个人都能清楚明白。对于外围的围栏, 设置时要求大、严、好三个原则, 标语要清晰、亮眼, 防止有民众或者车辆闯入。此外, 在检修刀闸时, 不仅要明确表面刀闸的位置, 同时还要确保刀闸是在检修时拉合的刀闸, 避免工作人员的工作失误[3]。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变电站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的有效途径就是变电站的标准化建设。对于倒闸操作的标准化、对于安全措施的标准化、对于设备巡视检查的标准化, 都是变电站标准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部分[4]。只有变电站通过标准化建设才能实现真正的标准化管理, 才能够让变电站的设备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等工作更加实际有效。

参考文献

[1]陈振辉.探讨变电站安全运行重要性及故障原因[J].中国科技投资, 2012, (33) :64.

[2]王文艺.如何提高设备日常巡视质量问题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 2014, (1) :108-108.

[3]刘明忠.变电站一次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性与故障原因分析[J].科技与企业, 2012, (22) :156.

篇4:安全标准化运行情况汇报

关键词:职业健康 安全标准化 一体化运行 安全管理

0 前 言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和安全生产标准化都是现代安全管理方法,但侧重点各有不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套企业管理的做法和程序,它表达了一种对组织职业健康安全进行管理的思想和规范,强调系统化的健康安全管理思想,主要侧重于管理体系框架的构建,管理流程的设计和规范;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种执行标准,侧重于现场的人为作业安全和现场设备设施及作业环境的本质安全,注重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特别是生产现场的实际效果和状态。只有将二者有机融合起来一体化运行,集两者之所长,形成一套科学高效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才能最大程度的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监控的效能,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1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和安全标准化

1.1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随着工业企业社会化分工的加速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工艺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职业健康安全问题不断突出。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和讨论,英国标准协会、挪威船级社等13个组织提出的职业安全卫生评价系列(OHSAS)标准,作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是一种具有动态的、高度自我约束力和自我改进功能的系统化、程序化的科学管理方法,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体系认证标准,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我国与2001年11月正式引进发布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规范》(GB/T 28001-2001)。

1.2 安全生产标准化

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对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起步较晚,2010年4月国家颁布了安全生产行业标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0),作为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础标准。2011年11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对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强调:“在工矿商贸和交通运输行业领域普遍开展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建设,对在规定期限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要依据有关规定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逾期仍未达标的,要依法予以关闭。”安全标准化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进一步细化,是中国特色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模式。

2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对企业的积极意义

2.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对企业的积极意义

2.1.1强化企业自身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系列标准提供了一个机制,就是将政府及社会对职业安全卫生的宏观管理和组织的微观管理结合起来,使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成为组织全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突破了单一的管理模式,使安全生产管理由被动地接受强制性的管理变为组织自愿参与的市场行为。

2.1.2促进国际贸易,清除非关税壁垒

职业的安全卫生问题与环境问题一样,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许多国家以此为借口,对他国的产品、活动或服务采取单方面的

进口限制,使其成为新的非关税壁垒,这种情况将首先在实施标准与尚未实施标准的国家和企业之间产生,因此不采用OHSAS标准的国家和组织将会受到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被排斥在国际市场之外。随着国际社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开展和深入,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组织均利用同一标准建立自己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国际的互认制度,这将为非关税壁垒的清除进一步扫除障碍。

2.1.3有助于组织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加市场竞争力

组织为建立和实现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要求满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员工和相关方的安全和健康提供有力保证,要求组织做好与相关方的交流,满足相关方的要求还有利于改善组织的公共关系,安定社会。这样从侧面反映他是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组织,这有助于提高组织的信誉和市场竞争能力。有时会因此而获得投标的权利或相关方的认可。

2.1.4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要求针对组织各个相关方职能和层次进行与之相适应的培训,使他们了解职业安全卫生方针及各个岗位的操作规程,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员工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有助于全员安全意识的提高。

2.2安全生产标准化对企业的积极意义

2.2.1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国家“十二五”强力推行的安全生产重要工作之一,通过制定、实施国家、行业等标准,来规范各种生产行为,以获得最佳生产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企业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境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

2.2.2实行标准化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促使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达到加强安全科学管理,实现企业安全管理的规范化。

2.2.3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现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需要加大安全投入,提高专业技术装备水平,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改进现场作业条件;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安全意识、技术操作和防范技能,杜绝“三违”。

2.2.4安全生产标准化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是科学管理的基础;是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的需要;扩大市场的需要。

3 安全生产标准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区别和共性

nlc202309051635

3.1安全生产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区别

1.安全标准化采取强制原则,而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1)安全生产标准化则采取强制原则,政府有明确要求,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中明确指出:“全面开展安全达标。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凡在规定时间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要依法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逾期未达标的,地方政府要依法予以关闭。”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通过实施严格管理,以隐患排查治理预测预警为基础,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岗位、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规章、规程的要求,使企业的安全生产始终处于良好的安全运行状态,并持续改进,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采取自愿原则,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通过周而复始地进行PDCA循环,即“计划、行动、监察、改进”活动,使体系功能不断加强。以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为基础,它要求组织在实施管理体系时始终保持持续改进意识,对体系进行不断修正和完善,最终实现预防和控制工伤事故、职业病及其损失的目标。企业是否实施该标准,是否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意愿,政府无强制要求。2.安全标准化是量化的管理标准,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管理方法。

(1)安全标准化是一个标准,有量化分级,它分为13个一级要素和42个二级要素,它对每一项管理活动、每一台设备设施、每一个作业环境的评价都有明确的量值规定,强调现场管理,更注重硬件建设。它要求企业各个工作部门、生产岗位、作业环节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各种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必须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等要求,是一项系统、全面、基础和长期的工作,克服了工作的随意性、临时性和阶段性,做到用法规抓安全,用制度保安全,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套企业管理的做法和程序,它表达了一种对组织职业健康安全进行管理的思想和规范,侧重于系统管理方法框架的构建,主要强调系统化的健康安全管理思想和理念。强调流程管理,偏重软件建设,是一种系统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方法,侧重于管理方法的系统化、结构化、程序化、文件化。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机制,旨在控制和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是与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并列的三大管理体系之一,这种体系是科学的、有效的、可行的,而且与组织的其他活动及整体的管理是相容的,可作为一种管理工具来使用。

3.适用范围的不同

(1)安全标准化AQ/T9006有一个共同的规范,但每个行业有自己的规范,如电力系统执行《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建筑有《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矿山有《井下(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等等,并配发各相关细则,如《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细则》。每个规范适用的范围也是局限的,仅对某一个行业或某个专业的。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不分专业行业,适用任何组织、任何企业,不论大小、不论国内外企业均适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通用的规范,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共用框架,

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标准化执行力不一样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从国外引入的管理体系,没有强制执行,只对组织以推荐的方式进行管理,是一种市场行为,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是组织的自律行为,旨在提高组织的自我管理能力。

(2)安全标准化是我国自主创建的管理体系,管理内容有具体的量化要求,与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内容衔接较多,是国家强制性推行的安全标准。企业是被动执行的。

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标准化的关注焦点和侧重点不同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关注的焦点是员工满意、相关方满意;主要强调系统化的健康安全管理思想,侧重于管理体系框架的构建,管理流程的设计和规范。

(2)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主要关注焦点是政府满意;强调标准的量化及安全生产各项活动的标准化,侧重于现场的人为作业安全和现场设备设施及作业环境的本质安全,注重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特别是生产现场的实际效果和状态。

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标准化的控制目标范围不同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控制目标范围是组织所有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减少职业危害。

(2)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控制目标范围主要是作业现场的人身安全,还有生产经营过程事故造成的财产安全问题、防灾减灾问题、交通安全问题,以及生产安全事故对作业现场外部的影响等。

4 安全生产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共性

4.1运行模式相同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均遵循动态循环的“PDCA”现代管理模式,建立并保持体系,通过自我检4.2要素设计相似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均采用要素管理形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由5个一级要素和17个二级要素构成,安全生产标准化由13个一级要素和42个二级要素构成。

4.3实施方式类似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都采用了企业主体责任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思想,即都是企业根据标准要求,建立体系文件,按照文件实施管理,并先进行内部审核或自主评定,然后再申请由第三方认证机构或评审机构进行外部审核或评审定级。

5 结论

通过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标准化的区别和共性的分析,可以得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标准化是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两种相辅相成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标准。两者各有侧重,一个注重宏观,一个注重细节。要搞好安全工作,提升管理水平,就要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进行一体化运行,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降低职业风险,来实现安全标准。在运行中坚持落实管理体系不走样、坚持标准不放松,建立起自我约束、不断完善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高本质安全,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最终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 侯茜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解读www.china-safety.org.cn.

[2] 樊晶光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实践与思考《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解读www.china-safety.org.cn.

[3]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宣传教育中心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解读与实施指南[M].北京:团结出版社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8001-201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

篇5: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运行工作汇报

一、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

我公司成立以来,坚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文件精神,以“安全发展、科学发展”为宗旨,在安全管理方面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多年来,我公司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结合自身实际,全面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经过对公司的安全生产风险进行全面认真分析,建立健全了预防机制、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等,各生产环节和相关岗位的安全设施、设备等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发现问题,积极进行整改,使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改进、提高。

我公司还非常重视对全体职工的安全教育,坚持理论教育和现场安全教育相结合,有效提高了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使企业的人、机、环境始终在最好的安全状态下运行,在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从成立至今,未发生一起火灾、爆炸、泄露、伤亡事故,也没有职业病例发生。建立起了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保证了公司安全、稳定、持续发展。

在接到区安监局要求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的通知后,我公司在青岛安全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的协助下,积极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标准和评审办法。为尽快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公司成立了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小组,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标准化自评工作,全面完善各项岗位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制度。自评工作结束后,将新制定的相关制度等对全部员工进行了培训学习。经过公司自评小组及专家按照《食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进行自评打分,经折算成100分制标准得73分,达到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等级三级。201年1月我公司向市、区安监局提交了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审报告。经黄岛区安监局及青岛馨安康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等专家现场评审,得分70分,然后报青岛市安监局评审,在2013年3月公告公司为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201年3月我公司复审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并达到合格标准,公司将持续改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预评审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

二、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各项制度和运行

企业严格按照食品安全生产标准化13项标准化评定标准运行 首现是积极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定的各项岗位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确保每一个职工明确知道、认真掌握各项制度;

二)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安全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明确每一个企业安委会成员和各个部门的职责,把安全生产纳入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

三)是从标准、目标、责任、考核等环节着手,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体系。公司设立了安全管理机构并且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例会,和每月开一次安全管理领导组会议。公司配备了一名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我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经培训取得了安全资格证书。特种工作人员也均有安监部门特种作业资格证书以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特种设备操作证书。形成了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四)是认真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安全生产检查及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做了明确要求。明确了在应急预案中的实施责任,建立了各部门安全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五)是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生产过程严禁“三违”现象的发生。生产过程中遵循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新工人上岗前必须进行岗前三级教育。公司的所有员工,都必须参加每年一次的安全教育培训并考试,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均在平时渗入了工作中;

六)是明确主管领导、主管部门及具体主管安全教育人员等具有实施指导检查和监督从业人员的职责;

七)是根据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要求,对安全检查任务、要求、检查方式、周期、检查的内容做了充分的规定,明确要求检查的内容保存完好,对隐患整改期限和复查也制定了严格的制度,这些内容均记录详细在案;

八)是对安全设施进行严格管理,明确管理、维护、检修、检验部门的职责,日常检查维护管理方案,定期检查管理方案,并且建立档案台账;

九)是采用安全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的惩奖办法,明确了考核制度并对得到奖励或者受到处罚的的人员均做了记录;

十)是配备了多种安全作业证,高处安全作业证、设备内安全作业证、动火安全作业证、临时用电作业证,均进行了台账管理,并由领导负责审批;

十一)是生产需要的化学品原材料从具备资质的单位购买,产品储存在专用的化学品库里,安全条件符合标准,化学品出入库都要进行审核登记,并在现场张贴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志;

十二)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技术编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了报警形式及程序。每年进行二次应急演练,并做好了记录,按照实际需要配备了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护靴等应急工具、急救箱和各类消防器材,公司在全年实际销售收入中提取1%的金额进行安全投入,制定了安全投入使用计划,专款专用。在每个生产车间、化验室都配备了通风装置,机房还设置了防雷装置,公司组织每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体检。

十三)每年定期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三、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运行的意义:

1、安全生产工作本身就是企业的重要工作之一,我公司自成立以来,各级领导均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通过安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运行,也是我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标准,有利于我公司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2、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是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更要将安全生产标准深入贯彻落实到每个职工的思想中、行动中,使每个职工都成为标准化的职工,创造一个真正适合自己、属于自己的企业安全文化。

现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总结呈报领导恳请指导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同时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奖励资金,请领导批准。

谢谢各位领导!

篇6:安全标准化运行情况汇报

一、组织机构健全,工作责任明确,体系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为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我局(分公司)及时调整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了上半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认真查找了存在的问题和不符合项,落实了整改措施,及时进行完善和整改。同时,建立了监督、监管体系,完善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和防范预案。“安全为天,健康是本”的思想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形成事事讲安全,事事重健康的良好氛围。

二、教育培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全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得到提高

为了使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深入开展,按时完成内外审核工作任务,我们继续深入开展了宣传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体系整体运行水平。一是树立长期教育、长期培训的思想。每月一次的安全生产知识学习,每周一次的驾驶员安全知识教育坚持不断,落实学习签到制度和学习笔记检查制度。同时,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外审认证为契机,深入学习安全法规以及国家局、省、市局关于安全生产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一系列文件和规章制度。二是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横幅、标语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安全常识。对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季节易发生的安全隐患,有针对性地宣传预防事故的方法和自我保护的相关知识。三是教育培训注重 “质”的提高。在市局安保科的大力支持下,我局举办了一期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培训班,同时,积极与县公安消防部门联系,举办了一期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开展了一次消防实战演练。四是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员工观看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宣传教育音像片,以反面教材为例,增强全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将安全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之中。

三、上半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一是开展危险源的调查和评价。结合洛川县局的实际,进一步针对可能会造成损坏财物、危害环境、影响人体健康,甚至造成人体伤害事故等潜在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和辨识,目前,我局辨识的危险源共152条,其中重大危险源33条。针对辨识的危险源,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先后修订完善了防盗、抢应急预案、防触电事故应急预案、食物中毒应急预案、防震救灾、防交通事故等7项应急预案,应对各类安全突发事件。

二是加强体系文件管理。按程序的规定对文件的发放、修订、回收,进行了的标识,根据体系的十七要素,分类归档了的各种记录、文件和相应台账资料65卷,较为翔实地记录了体系建设的概况,提供了符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痕迹。

三是持续改进体系建设。坚持每月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先后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3份,整改内容10条,限期整改,并将整改结果纳入月度绩效考评考核范围进行考核,严格兑现。市局内审时下发的一项不符合,已落实人员按时得到整改。

四是突出重点抓好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全面落实《烟草系统机动车辆交通安全管理暂行规定》,严格执行“两证一单”管理制度,认真吸取我省系统发生的重大车辆道路交通事故的深刻教训,从管理上查找存在的漏洞,半年来没有发生任何交通责任事故。同时,积极与金融、邮政部门联系,扩大电子结算率,消除卷烟送货途中的安全隐患。严格执行“重点要害部位准入证制度”,重点对物流中心洛川分库、出纳室、计算机房等重点要害部位的防火、防盗设施定期检查、保养,按时更换了灭火器药品。

五是高度重视体系“贯标”工作,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目标的完成。在体系运行的过程中,全系统认真学习体系文件,全面掌握体系标准的基本内容,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领导带头遵守体系文件的各项规定,确保了贯标工作落到实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我单位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安全管理水平逐步迈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体系的方针和目标基本上适合于企业改革发展要求。目前,已初步通过了市局内审认证。

四、体系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还有差距。个别员工对贯标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到位,对贯标工作有应付心理、敷衍行为。

2、个别部门还没真正把体系文件作为必须执行的文件,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按程序规定的去做。

3对体系文件理解不深,在程序文件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对标准规范掌握不牢。

五、当前和今后体系建设工作的重点

1.进一步加强对“贯标”工作的再教育、再学习、再认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贯标”的重要性、先进性和必要性。

2.提高内审工作质量。继续加强业务知识的培训,重点是对内审员的培训,进一步增进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理解,准确掌握各岗位危险源和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在采取安全控制措施时更加有效、更加及时。

3.注重信息收集。经常性地检查体系运行的质量情况,总结经验,发现存在问题,使体系的科学性更加凸现。

4、积极整改隐患。严格按照《gb/t28001-XX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要求,认真开展日常安全检查排查工作,在防范上下功夫,不断消除不符合事项,为“两烟”生产经营和专卖管理工作的开展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

篇7:安全标准化建设情况汇报

安全标准化建设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专家:

今天,市局安全标准化考评组在此召开专题考评会议,对我公司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审,充分体现了对我们公司安全发展的关心和重视。在此,我代表公司全体员工对各位领导及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公司的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向各位领导作如下汇报:

公司自1989年建厂以来一直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始终把安全工作视为企业的生命工程、效益工程、形象工程和基础工程,并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公司上下形成了“我要安全、人人安全”的理念,不论在公司发展的哪个阶段,一直都对安全生产工作常抓不懈。2010年是公司深入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的一年,公司从上至下决心把安全标准化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起来,推动公司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并从方方面面加强了管理。安全标准化工作开展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高度重视,成立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

其实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我厂在08年就已着手进行开展,08年公司组织由安全环保科科长带队的学习组,到当时安全标准化建设已达标的四川川投集团公司进行考察学习(该公司属黄磷同行),经过该次学习借鉴,为我公司安全标准化建设奠定了基础,该组成员最后全部成为了后来公司安全标准化建设的主力队伍。

在接触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后,我们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抓好安全标准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也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安全标准化搞不好,安全生产没有保证,企业就没有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生存发展就是一句空话。要做到强化自觉抓安全、保安全、求生存、图发展的战略意识。而要搞好安全标准化,首先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安全。所以我们从提升队伍素质、加强领导、完善制度等方面对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给以了大力保障。

首先,突出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地位,成立安全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建设目标—2010年完成安全标准化三级考评(由于考评要素变动导致延期至今进行评审)。按照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分工负责、全员参与的原则,规定上到公司总经理,下到各班组组长及个人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安全标准化建设全面负责。同时明确各部门的责任,成立综合检查组和考核主管部门,各专业职能部门负责考核、检查、指导本专业的标准化工作。从而形成了从公司负责人到基层,层层负责的标准化责任体系,为搞好安全标准化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其次,健全安全标准化制度体系。搞好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关键是有科学、严密的制度和对制度严格的落实,规范人的行为,促进物的规范管理,达到现场环境协调有序。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的建立,把它作为搞好安全标准化的一项基础工作来对待。

2010年4月3日公司组织涉及公司各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对公司所有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梳理评审,该项工作历时3个月,共计评审完成公司的安全操作规程69个,管理制度91个,部门职责18个,岗位安全职责27个,事故应急预案15个,出台安全标准化见证台账40个,完成风险评估182项,汇编完成标准化工作手册9本,其中包含《管理体系文件》、《管理要素文件》、《安全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部门及岗位安全职责》、《风险管理体系及风险评估》、《工艺安全》、《应急救援预案》、《作业见证表格》。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公司已有安全管理体系距安全标准化要求还有很长距离,也为公司安全标准化的后期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精细管理,全员培训,加强检查,实现现场动态达标

我们以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动态管理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推行精细化管理,通过标准化使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一是明确责任,规范现场操作行为。从严从细分解指标,形成了从上到下逐级落实,从下到上层层负责的标准化管理体制,现场管理人员做到目标明确、分工细致、指导到位、考评细致;操作层,责任清晰、工序到位、行为规范、操作熟练。从物料采购到成品堆放、从设备维修到现场操作,通过人的规范操作,物的稳定运行,完好的环境实现现场动态达标。深入实施安全标准化“就近管理”和班组全过程管理,注重情感、责任、素质三项管理,突出岗位个体能力的发挥和班组这个基本生产单元效能的发挥,以“想、看、干、管”为核心,规范了员工进入工作面后的工作程序,责、权、利相统一,使每个岗位的作业人员主体责任更明确,行为更规范。

二是注重全员安全管理培训,利用公司每年度的安全教育培训,将安全标准化建设要素贯彻到每位职工的行为之中,突出专业培训,突出岗位达标,组织开展多层次、多途径的培训,通过安全教育培训让各岗位职工明白了各自岗位上的安全风险,进一步提高了职工对危险源点的辨识及对事故风险的防范能力。

三是坚持动态检查和综合检查结合,加大检查力度。通过标准化建设我们明确了公司的安全检查类别,其安全检查分为厂级安全检查,车间级安全检查,班组级安全检查,而在厂级安全检查中又细分为常规安全检查,季节性检查,专业性检查,节假日安全检查等。

厂级安全检查公司成立了由各专业人员组成的检查组,在检查中,要求检查人员按照“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实事求是,认真填写检查表。在检查中严格按照新标准和新规程条款进行,重点检查考核设施、装备、资料等基础工作,主要从现场管理上的标准化水平去考核评比,以此促进安全标准化扎实开展。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或隐患,通过现场告知、设置警示、限期整改等多种形式的防范措施,对限期内不完成整改的部门及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及考核。

安全检查工作的落实,隐患在限期内的消缺,使其安全管理工作达到了从制度建立到具体工作的落实上形成了有机统一,真正实现了安全管理的动态达标。

三、加大安全资金投入,确保安全标准化稳步达标 要达到本质安全,其安全基础设施建不健全关系重大,我们高度重视安全标准化基础工作。对照标准,制定实施规划,加强完善设备、设施、资料等基础性工作的完善,实现安全标准化工作从注重物的管理向提高人员素质、规范操作行为转变,从注重形象达标向扎实开展基础工作达标转变。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保证设施的适用性。按照安全标准化标准的要求完善和使用好各类基础设施,在设施的选购上,做到符合标准,适用可行;在设施的使用上,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加强日常的维护,规范人员的操作,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公司由于建厂时间长,很多基础设施腐蚀严重,公司借助本次安全标准化建设,对其进行整治,对原吊料天桥防雨棚进行更新建设,对精制系统进行防腐加固,对所有重要设施进行安全标识,对原有不健全的安全标识进行了更新,完善了各岗位安全危害告知,增设了应急药品箱等。

二是完善基础资料,保证资料的规范性。针对基础资料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各类记录、台帐、报表、规程、措施、图纸等资料统一了标准和格式,做到了内容齐全,数据准确,装订规范,统一归口,全部建档管理,对操作规程及岗位职责,管理制度等进行上墙管理,使其操作管理人员能及时对比工作中出现的偏差,从而及时得到更正。

安全资金的投入确保了安全标准化工作的稳步推进,至2010年11月底共计完成安全标准化建设投入61万元,其中三套吊料天桥装置的更新完成投资30万元,各车间防腐加固完成投资15万元,安全设施投入5万元,各类标识牌的制作投入3万元,各种制度镜框的上墙投入3万元,各种记录台账的建设投入2万元,其它安全投入3万元。

四、安全标准化实施后取得的成绩及暴露出的问题 经过制度建设及全员安全培训,我公司安全标准化建设正式实施是从2010年7月10日开始正式运行,经过一个月的试运行,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纠正,对记录台账等见证性文件进行了跟踪完善。在运行过程中安全标准化建设小组每天下到各部门班组进行工作指导,对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纠正,对生产运行环节出现的矛盾进行有效化解,在其运行后的10月21日至23日公司标准化考评内审人员在咨询机构的帮助下对公司安全标准化达标进行审核。在审核中发现公司经过建设安全标准化,对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岗位人员安全职责进行了完善,所有建设制度具有操作性,完善了安全资金管理,做到了账目清楚,安全作业见证台账的建设,对生产安全制度的落实起到了跟踪追溯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干部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通过安全标准化建设,不管是从职工安全意识上,还是在我们的作业环境上,从硬件设施的完善更新建设,到安全制度软件健全上,都较未开展标准化建设前有了根本性的改观。安全标准化的推行使得职工对各自岗位上的危险源点有了新的认识与了解,从而在作业活动中能正确预防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的完善,隐患整改措施的落实,作业许可的审批,随着一系列安全措施的深入,为公司本质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公司安全管理开创了新的局面。

虽然我们在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上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着不足,公司安全设施还有待健全,生产设备设施老化,安全监管存在疏漏等等,都距离安全标准化二级乃至一级标准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五、今后工作打算

安全标准化是一项长期性的基础性工作,必须保持其持续改进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借鉴同行业的先进经验,继续深入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完成政府下达的各项安全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努力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杜绝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鉴于该项工作是企业初次进行系统性的建设,致使建设中的相关指标可能出现与标准要求存在误差及不完善的地方,还请各位领导及专家提出宝贵意见,我公司一定及时给予整改完善。

贵州黔能天和磷业有限公司

篇8:地震情况下列车的运行安全性分析

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曾利用车辆动力学仿真程序VDS, 建立了1个完整的车辆模型, 分析了车辆在以大振幅振动的轨道上的运动, 弄清楚了地震情况下的车辆响应[1]。此外, 利用车辆与铁道结构物的动态相互作用分析程序DIASTARSⅡ, 进行地震情况下新干线列车的响应分析, 研究了连续结构物的振动与列车的相互作用[2]。VDS着重于研究车辆, DIASTARSⅡ则着重于研究结构物的振动特性和结构。有效利用各自的特征, 可以应用于地震情况下车辆运行安全性的评价, 以及提高车辆运行安全性的对策的研究。

2004年10月23日, 发生了新潟县中越地震, 当时在高架桥上以高速运行的10辆编组上越新干线200系325号列车脱轨。在随后进行的事故原因调查, 以及在地震情况下提高新干线列车安全性对策的研究过程中, 指出了下述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约束车辆间的车端减振器对车辆响应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地震情况下列车的运行安全性。因此, 改进了车辆动力学仿真程序VDS的内容, 使其具备列车运行仿真能力, 分析了地震情况下新干线列车的大位移响应。

下面论述VDS程序的主要改进内容, 给出地震情况下列车运行安全性的计算结果, 并介绍新提出的、适用于列车的运行安全性评价方法。

2 VDS程序的改进点与主要功能

VDS用球铰、非线性特性的弹簧及减振器、限位橡胶块 (橡胶止挡) 等悬挂单元, 结合车体、车辆转向架等刚体, 建立完整的车辆模型。此外, 对支承各轮对下方的钢轨的路基施加振动, 一边时刻判别车轮与钢轨的接触状态, 一边计算两者间作用的非线性蠕滑力。模拟列车时, 各车辆模型及路基振动的建模方法, 与以前的单车模型完全相同, 但要新建立定义车辆间约束的基本单元。此外, 在VDS中还增加了以下功能:

(1) 对各轮对输入不同的地震波形的功能;

(2) 每隔一定倍率, 改变地震振幅, 自动判别车辆是否脱轨的功能。

2.1 列车模型

图1给出了列车的模型示意图。对新干线列车来说, 除了车辆间具有钩缓装置之外, 还装有车体间抗蛇行减振器、车端减振器 (抗侧滚减振器) 以及气密结构风挡。其中, 车端减振器采用单车模型中所使用的球铰、弹簧串联非线性减振器的模拟方法加以模拟。气密结构风挡则利用平动及转动的减振器并联弹簧的模拟方法加以模拟。将描述车钩与车体间抗蛇行减振器特性的基本单元补充到VDS中。

2.1.1 车钩

将车钩描述为定义面向2个物体的安装点, 其间作用力有产生纵向方向 (x方向) 的轴向力, 与绕x轴及y轴 (横向轴) 的旋转弹簧力及粘性衰减力。旋转弹簧力通过设定几个角位移与力, 能够描述任意的非线性特性。轴向力具有滞后特性[3], 即使图2所示的小振幅情况, 也是典型的伴有阻尼作用的摩擦力特性。在分析地震情况下车辆的响应时, 考虑了车钩产生大位移时, 与钩体托架的接触情况, 适当给予非线性旋转弹簧力是很有必要的。

2.1.2 车体间抗蛇行减振器

车体间抗蛇行减振器采用卸荷结构, 要求在通过专用试验线的小半径曲线段时, 即使产生很大行程也不产生阻尼力。因此, 在模拟抗蛇行减振器时, 当活塞行程一旦超过卸荷点位移, 则将减振力逐渐降为零 (审校者注:均应为速度, 而不应为位移) 。

2.2 地震波形的输入

如图3所示, 路基振动是以作用于各轮对下方的路基 (地面固定坐标系) 的位移形式来输入的。输入波形既可以是正弦波, 也可以采用时序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 提供东西、南北、上下三个方向的实测地震波形 (位移及速度) 。在实测路基振动时, 通常作为水平成分提供南北与东西方向的波形, 所以, 根据车辆运行方向的方位角ψz, 在仿真程序内进行公式 (1) 的变换, 求出激振矢量xE、﹒xE。在车辆动力学仿真过程中, 需预先设定车辆的前进方向, 取前进方向左边、垂直方向向上为正方向, 构成右手坐标系。例如, 用东西方向 (东为正) 的实测地震波形进行横向激振时, 必须使地震波形正、负反向。当然, 照原样输入东西方向的实测地震波形, 如设定车辆的运行方位角为ψz=180°, 其结果也是一样的。

式 (1) 中:

xNS、xEW、xUD———南北、东西、上下方向的激振移;

xE、yE、zE———x、y、z方向的激振位移

在仿真过程中, 用地面固定坐标系给予的激振向量xE、﹒xE实施各坐标系 (见图3) 间的变换, 以轨头顶面中心为原点, 求出钢轨坐标系上的激振矢量, 从而进行轮-轨间作用力的计算。

以同相位、同振幅对单车所有轮对进行激振时, 只提供1种路基振动数据就可以了。对车辆定距为17.5 m的新干线车辆来说, 在发生地震时, 也可认为全部轮对接近于同相位激振状态, 但对于长大列车来说, 各车辆的激振波形, 其相位、振幅都应视为不同。另外, 对于高架桥接合部等结构物边界处, 在受到地基振动时会产生动态偏转角。因此, 当车辆在这样的部位运行时, 施加到车辆各轮对的激振波形也是不同的。在分析列车响应时, VDS可以输入各辆车不同轮对对应的地震波形, 从而可以处理一般的路基振动。在研究每车有2台转向架、4条轮对, 共计5辆编组的列车响应时, 采用离线操作的方式编制了20个激振波形文件, 5辆编组列车共有20条轮对, 每条轮对对应一个激振波形文件, 从而可以研究列车在激振情况下的响应。

为了方便起见, 下面将单一频率、单一振幅的正弦波, 具有多数频率成分、振幅时刻随机变化的波统称为地震波。

2.3 运行安全极限的自动判定

2.3.1 基于正弦波输入的运行安全极限

若对所有轮对输入相同的正弦波, 此时计算列车运行安全极限的方法与单车情况是相同的:通过输入频率一定、振幅增加步长为5 mm的正弦波, 求出单辆车的响应以判定是否发生脱轨。最终取车辆脱轨前的振幅为安全极限振幅。但对列车来说, 应当校核各辆车、所有轮对左、右车轮与钢轨的相对横向位移, 横向位移为70 mm以上时, 判断为脱轨。在VDS程序中已经补充了上述内容。当轮/轨相对横向位移为70mm以上时, 车轮与钢轨的位置关系见图4。

2.3.2 基于地震波输入的运行安全极限

对各轮对输入不同的地震波时, 由于地震波的频率、振幅都是随机的波, 并不能求出与输入正弦波时相同的运行安全极限, 因此, 一边以恒定倍率扩大对各轮对输入激振波形的振幅, 一边进行仿真, 对VDS程序的内容进行了扩充, 以便用与输入正弦波时相同的方法判定车辆是否脱轨。脱轨振幅倍率搜索过程中使用二分法。在列车全部车轮中, 将其中某个车轮首先发生脱轨前的振幅倍率定义为安全极限倍率, 并将其视为列车在特定地震波激振下的运行安全极限。

3 地震情况下列车的运行安全性分析结果

下面给出由改进后的车辆运动仿真程序VDS求出的列车在地震情况下的响应结果, 车辆为前、后对称模型[1]。

3.1 基于正弦波输入的运行安全极限分析

建立新干线电动车的单车模型与3辆、5辆、6辆编组的列车模型, 研究了对全部轮对横向施加正弦波 (共计5个波) 激振时的列车运行安全性极限。列车中相邻的车体间用车钩与车体间抗蛇行减振器约束, 各辆车的技术参数相同, 图5给出了计算结果。

由图5可知, 1辆车与列车在安全极限振幅方面几乎没有差异, 仅当激振频率介于0.6 Hz~1.0 Hz时产生微小差异。用同样的正弦波对全部轮对进行激振, 由于各车辆间产生的位移差很小, 因此, 可以认为1辆车与列车的安全极限振幅基本上相同。之所以在部分激振频率下产生稍许差异, 这是因为哪怕对全部轮对进行同相位激振, 轮对在一边滚动, 一边产生横向位移的情况下会产生同一方向的摇头力矩, 从而使车辆间产生摇头等相对运动, 按列车内车辆编号顺序不同, 车辆响应也就会有微小差异。

3.2 对各轮对输入不同地震波时的分析

作为显著体现列车特征的实例, 对新干线列车在振动的连续多个高架桥上运行时的情况进行了计算, 假定高架桥处在不规则形状的地基上, 且地基受到振动。

3.2.1 输入的地震波

地基条件包括倾斜角90°的基础, 及剪切弹性波速度Vs=100 m/s、厚度为20 m的表层地基, 并且认为地基上有固有周期为0.8 s、桥墩间隔为20 m的高架桥 (图6 (a) ) 。对这种不规则形状的地基来说, 由基础沿上下方向向表层地基传播的波与水平传播的波会引起干涉, 地表面的振动随着地点不同会有差异, 各高架桥顶端的响应波也就不同。此外, 相邻高架桥间的轨道上也会产生动态的偏转角 (图6 (b) ) 。研究过程中, 将设计的地基振动L1波作为基础波[4], 进而推断各桥墩位置的地表面波, 输入推断的地表面波, 将计算的高架桥顶端的响应波作为地震波使用[5、6]。这种地震波是振幅倍率为1.0倍时产生最大4.4 mrad的动态偏转角的波。此外, 发生偏转角的高架桥桁架两端, 在偏转角点前后各3 m内, 考虑了钢轨的横向刚度及钢轨紧固装置的弹性, 设置了缓冲区间, 其间的位移用插值法得出, 计算出了钢轨的位移 (图7) 。

车辆在如此复杂振动的高架桥上运行时, 车辆各轮对每时每刻受到不同的地震波作用。输入到车辆动力学仿真程序中的每条轮对的地震波按如下顺序制作:

(1) 用前述的方法计算时刻t内, 高架桥区间整体的变形状态;

(2) 根据列车速度与运行开始位置, 计算时刻t内各轮对在高架桥上的运行位置;

(3) 根据 (1) 的变形计算结果, 计算 (2) 的各轮对在时刻t的位移。

按照上述方法, 针对列车运行速度为300 km/h与100 km/h时, 设定了5种以列车中部为起点的运行开始位置, 进而做成了各轮对的地震波。运行开始位置由预先试算求出了列车的中部车辆通过高架桥发生大的动态偏转角部位, 并以此为基准, 每隔5 m设定了运行开始位置。调整上述计算过程, 记为 (1) ~ (5) (300 km/h) 、 (1) '~ (5) ' (100 km/h) 。对5辆编组的各辆车的前轮对输入的地震波见图8。

3.2.2 运行安全极限 (安全极限倍率)

对各轮对输入前面所述的地震波, 研究了单车与列车的运行安全极限。图9 (a) 给出了运行速度为300km/h时的运行安全极限, 图9 (b) 给出了运行速度为100 km/h时的运行安全极限。图9中的所谓安全极限倍率是指, 从位移倍率1.0倍开始, 以0.05倍作为步长扩大振幅并进行仿真分析, 判定为脱轨以前所对应的最大倍率。分析单辆车时, 考虑列车中的脱轨车辆, 输入了与中间车辆 (300 km/h) 或者3辆编组的头车 (100 km/h) 相同的地震波。

将图9和图5所示对于同相位正弦波振动的运行安全极限进行对比, 可以看出编组车辆数目对运行安全极限的影响。地震波下各轮对间的相位差及振动振幅的差异, 可认为是车辆产生摇头角, 相邻车辆间存在摇头角、侧滚角的差异, 车体间的抗蛇行减振器及车钩产生作用力等因素对编组的车辆运动产生了影响。

如图9 (a) 所示, 运行速度300 km/h, 调整方式 (1) ~ (5) , 列车的安全极限倍率比单辆车时提高了。列车中, 3辆编组比5辆编组及6辆编组列车的安全极限倍率大, 5辆编组与6辆编组差异较小。此外, 在图9 (a) 条件下, 列车超过运行安全极限时, 多数情况下, 3辆编组的头车、5辆或6辆编组的中间车最早达到运行安全极限, 其时刻为37.1 s~37.3 s左右 (见图8) 。

如图9 (b) 所示, 运行速度100 km/h, 调整方式 (1) '~ (5) ', 列车的安全极限倍率与单辆车相同或高于单辆车。另外, 列车中, 5辆编组比3辆编组的安全极限倍率加大了。在图9 (b) 条件下, 大多数情况是编组车辆的头车最早到达运行安全极限, 其时刻与图9 (a) 一样, 为37.1 s~37.3 s左右。

对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地震波而言, 列车比单辆车的总安全极限倍率加大了。也就是说, 如进行单辆车模型的分析, 可以说能获得运行安全指标偏于保守的结果。即使车辆在受到相同地基振动的高架桥上运行, 在图9 (a) 所示速度300 km/h情形与图9 (b) 所示速度100 km/h情形下, 同一车辆模型间的安全极限倍率方面也会产生差异。至于单辆车与5辆编组列车, 速度100 km/h的安全极限倍率加大, 而3辆编组列车相反, 速度100 km/h下安全极限倍率稍微减小。

正如以上所述, 使用列车模型, 对各轮对输入不同地震波时的运行安全极限, 随着调整方式 (运行速度及运行开始位置) 及编组车辆数目的不同, 会取得不同的计算结果。因此, 泛泛地评价列车的运行安全性是很困难的, 必须借助许多条件进行分析。至于列车与单辆车模型的差异, 必须进一步利用别的各种地震波分析之后才能得出最终结论。

3.2.3 车体间约束对运行安全极限的影响

采用3辆编组与5辆编组的列车模型, 探讨有无车体间抗蛇行减振器及车端减振器 (抗侧滚减振器) 对列车运行安全极限的影响。输入的地震波与3.2.2节相同, 即运行速度300 km/h, 调整方式 (1) ~ (5) , 以及运行速度100 km/h, 调整方式 (1) '~ (5) '。将车体间安装车钩与车体间抗蛇行减振器的列车作为标准列车, 对卸去了车体间抗蛇行减振器, 以及安装了车端减振器的对应列车模型进行了运动仿真。

(1) 车体间抗蛇行减振器

图10 (a) 表示有车体间抗蛇行减振器时的运行安全极限, 图10 (b) 表示无车体间抗蛇行减振器时的运行安全极限。图10 (a) 对应的列车运行速度为300km/h, 图10 (b) 对应的列车运行速度为100 km/h。

图10 (a) 表明, 在列车运行速度为300 km/h时, 3辆编组列车有车体间减振器时,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调整, 其安全极限倍率最高。对3辆编组列车来说, 安装车体间抗蛇行减振器后, 其安全极限倍率增加了。对5辆编组列车来说, 车体间抗蛇行减振器的影响比3辆编组车体间抗蛇行减振器的影响小些。对调整方式 (2) (见图10) 来说, 在安装车体间抗蛇行减振器的情况下, 其安全极限倍率减小。但对于安全极限倍率最小的调整方式 (5) 来说, 3辆编组、5辆编组列车在安装车体间抗蛇行减振器的情况下都提高了安全极限倍率。

图10 (b) 表明, 在列车运行速度为100 km/h时, 5辆编组列车安装抗蛇行减振器, 除调整方式 (5) '以外, 其安全极限倍率最高。3辆编组的调整方式 (1) '、5辆编组的调整方式 (5) '时, 有车体间抗蛇行减振器时的安全极限倍率变小了。不过其他4种调整方式, 由于安装车体间抗蛇行减振器, 安全极限倍率增加了。安全极限倍率最小的3辆编组的调整方式 (2) '~ (5) ', 安装车体间抗蛇行减振器时, 其安全极限倍率由1.85倍提高到1.9倍。

根据上述结果可知, 随着调整运行速度及运行开始位置, 对于本文中使用的地震波, 在地震情况下, 安装车体间抗蛇行减振器时, 列车的运行安全性呈增高的趋势。

(审校者注:图10 (b) 与图9 (b) 数据不能完全对应, 疑作者绘图有误)

(2) 车端减振器 (抗侧滚减振器)

将安装车端减振器 (可衰减侧滚振动) 时的列车运行安全极限做为标准, 图11给出了有、无车端减振器时的运行安全极限。图11 (a) 对应的列车运行速度为300km/h, 图11 (b) 对应的列车运行速度为100 km/h。

图11 (a) 表明, 在列车运行速度为300 km/h时, 3辆编组列车有车端减振器时, 4种调整方式 ( (1) 、 (2) 、 (4) 、 (5) ) 的安全极限倍率与无车端减振器时没有变化, 只有调整方式 (3) 对应的安全极限倍率加大了。此外, 5辆编组列车安装车端减振器时, 在所有调整方式下, 其安全极限倍率都提高了。即使安全极限倍率最小的5辆编组列车在调整方式 (3) 、 (4) 、 (5) 下, 当有车端减振器时, 其安全极限倍率也得以提高。

图11 (b) 表明, 在列车运行速度为100 km/h时, 3辆编组列车有车端减振器时与无车端减振器时的安全极限倍率相同, 或者减小了。至于5辆编组列车, 原本就比3辆编组列车的安全极限倍率大, 而在调整方式 (1) '、 (2) ', 有车端减振器的5辆编组列车, 其安全极限倍率反而减小了。安全极限倍率最小的3辆编组列车在调整方式 (1) '与 (3) '~ (5) '中, 对调整方式 (5) '来说, 有车端减振器情况下, 其安全极限倍率稍微减小。但对于其他的调整方式, 仍为原来的1.9倍, 维持不变。

根据以上结果及按照不同调整方式来看, 对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地震波, 列车在安装车端减振器时, 总的来说, 地震情况下列车的运行安全性呈现增高的趋势。

4 结论

通过改进车辆运动仿真程序VDS, 使研究地震情况下列车的运行安全性成为可能。通过输入正弦波及对各轮对输入不同的地震波, 进行分析后, 得到了以下结论:

(1) 如对各轮对输入不同的地震波进行分析, 与施加正弦波激振相比, 前者对于列车的影响可以显著地体现出来。本文提出的安全极限倍率指标, 能够比较、评价列车的运行安全性。

(2) 对各轮对输入不同的地震波时, 列车的运行安全极限随着调整方式 (运行速度、运行开始位置) 及编组车辆数目的不同而不同, 因此, 泛泛地评价列车的运行安全性是很困难的。

(3) 对本文分析中所采用的地震波, 按调整方式来看, 如安装车体间抗蛇行减振器及车端减振器, 则在地震情况下, 列车的运行安全性呈现增高的趋势。

5 结束语

本文中所使用的地震波, 是以设计的地基振动L1波为基础做成的, 作为沿线路方向位于不规则形状地基上高架桥顶端的响应波。实际上, 地震本身是千差万别的, 而且, 具有各种特性的铁道结构物以不同方式连接, 发生地震时, 车辆的运行速度及位置也各不相同。因此, 利用列车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 按照一般方式评价列车的运行安全性是很困难的。然而, 如对各轮对输入不同的地震波, 进行列车的动力学仿真, 则与单辆车模型的全部轮对同相位激振相比, 前者更能体现真实的运行状态。本文所提出的分析与评价方法, 对于个别具体的地基振动及各个结构物群来说, 能有效地应用于评价地震情况下列车的运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宫本岳史, 石田弘明, 松尾雅树.地震时の铁道车両の拳动解析[C].日本机械学会论文集 (C编) , 1998, 64 (626) :236-243.

[2]松本信之, 曽我部正道, 涌井一, 田边诚, 构造物上の车両の地震时走行性に关すゐ检讨[J].铁道総研报告, 2003, 17 (9) :33-38.

[3]早势刚, 长南征二, 深澤香敏.铁道车両连结器用緩衛装置の高机能化に关すゐ研究[C].日本机械学会论文集 (C编) , 2001, 67 (654) :201-208.

上一篇:小学生文明学生演讲稿下一篇:电解工车间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