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教案

2024-06-22

4《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教案(通用6篇)

篇1:4《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教案

新高中历史必修一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2014-4-27 新高中历史必修一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在中央行政设三公九卿,秦时即有,汉朝亦设,但到汉武帝时又形成了“中朝”决策机构,尚书令的权力日显重要。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被称为“外朝”。东汉光武帝时进一步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台的权力,“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这些又是与秦时不同的。2.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并最终以“推恩令”的颁布消除封国的隐患

①.汉仿秦制,实行郡县制,但同时惩戒秦不分封孤立而亡,又恢复诸侯王分封制。西汉初,郡设太守、国设相,作为郡国的最高行政长官。西汉建立后,很长时间里,封国的势力一直比较强大。②.“七国之乱”后,虽然景帝采取了一些削弱诸侯王势力的措施,但地方分权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

③.汉武帝在位期间,采纳主父偃的献策,制定“推恩令”,在政治体制上实行强干弱枝。推恩的办法易于为有关的皇族所接受。推恩法不断加强了中央的统治,也不断削弱了地方的力量,这对于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三、隋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1.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②.隋文帝时形成三省六部的格局,尚书省下设六部。

③.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既有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可说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2.在地方,郡县制发展为州县制,中期始设节度使 ①.唐朝前期在地方实行“州县制”

②.唐睿宗为了加强西部与北部边防,于710年开始设置节度使,以掌管地方军政。开元以后,唐政府在沿边相继设立了安西、北庭等九个节度使和一个岭南经略使。节度使设置之初,对稳定边疆形势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募兵制的实行,使边将得以专兵,节度使的势力不断扩大,“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尾大不掉,很快发展成为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

③.安史之乱后,唐政府不仅对参加叛乱的节度使不予追究,而且还任命安史旧部担任节度使。平叛过程中设置的节度使也大多保留下来。这样,藩镇割据的局面进一步扩大,史称:“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些节度使名义上是唐政府的节度使,但实际上“虽奉事朝而不用其法令”,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四、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这一部分内容较多,名词概念既多且难,教材没有充分展开,只需抓住中央政府从军事、行政、财政三方面削弱了地方的权力,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即可。

1.政治上:除了保留唐代以来的六部之外,又设“中书门下省”,称“政事堂”,设于内廷,长官官职为“中书门下平章事”,掌最高行政权;另外在中央增设参知政事(副宰相)分割宰相(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行政权;

在地方派遣文官到各州任知州,取代节度使对郡(州)的行政权,同时各州又设通判,主要负责监督知州,各州公文必须有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能有效。

2.军事上: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功臣宿将的兵权,将禁军(中央军)的指挥权收归皇帝亲自掌握;除原来的兵部外,又在中央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分散禁军统兵大将兵权,将兵权一分为三,其长官为“殿前都指挥使”、“马军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号称“三帅”,三人互不隶属,直接对皇帝负责,而且只能统兵不能调兵;设枢密院负责调兵而不能统兵;

在地方上实行更戍法,定期让军队调换驻地,统兵将领留驻原地;地方军队(厢军)的精壮之士入选中央禁军;禁军的半数拱卫京师,另一半驻守各地,达到“强干弱枝、守内需外”的目的。

3.经济上:在中央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政权;

十堰一中

曹鹏

2014-4-27 新高中历史必修一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在地方设转运使,将地方大部分赋税收入运送中央,断绝地方割据的经济支持。

4.司法上:规定地方司法人员由中央派文官担任,死刑必须报中央复审核准。

5.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①重文轻武、文人治国;②分割权力、互相制约;③强干弱枝、守内虚外。6.积极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铲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消极影响:过分集权导致政府机构重叠,财政开支庞大,军队指挥不灵,地方财政困难。导致北宋出现“冗官、冗费、冗兵”现象,成为“积贫积弱”的根源。

五、元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新发展 1.在中央,设中书省,取代前代的三省

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构。

元朝后期,中书宰相的权力过大,影响皇权专制。2.在地方,设行省

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长官由中央任命

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边远地区设宣慰司 3.行省制度的创立及意义。

元朝在地方设置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之下设路、府或州、县,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六、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1.在中央,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归六部,皇权集中;

作为补救措施,明朝出现内阁;

①.明太祖设殿阁大学时做为侍从顾问,但大学时很少参与决策; ②.明成祖时大学士开始参与机密决策,“内阁”形成; ③.后来大学士有票拟权,权力扩大;

④.明朝中期,为了限制内阁,皇帝以司礼监太监牵制内阁

但是内阁终究不是决策机构,仅仅是内侍机构,其权力并非源自地位和制度,而是皇帝的个人支持和信任。

2.在地方,废行省,权分三司,大权统归中央

明太祖鉴于元朝地方行省权力过大,废除行省,设三司

改元朝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统管地方民政和财政;

设提刑按察使司,统管地方监察、司法;

设都指挥使司,统管地方军政。

七、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在中央,强化皇权

①.清初,仿明制,设内阁,置六部,但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了皇权; ②.康熙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事务,使中枢权力一分为三,皇权集中;

③.雍正设军机处,参与军国大事,但是没有决策权,只能照旨拟文、跪受笔录,从而使全国大权全部集中在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2.在地方,加强中央集权

①.恢复行省制度,一省设一巡抚,两省及其以上设总督,下设三司。全国共18个行省。②.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分别设5个将军辖区,2个办事大臣辖区,1个蒙古盟旗。③.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册封**、**,派遣驻藏大臣。④.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理,实行“改土归流”。

十堰一中

曹鹏

2014-4-27 新高中历史必修一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其实讲述的是中国古代官吏制度的一个侧面。

中国古代的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历经“世袭为官——军功受爵——推荐做官——依据出身——考试选拔”。

1.世官制:

将官制限定在世袭贵族范围内,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威,国家权力世代由贵族把持。2.察举制:

汉武帝时间里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其内容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其中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察举制是两汉选官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主要靠地方官的主观印象选拔官吏。

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3.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九品官人法为基础选拔官吏。实际上是一种发展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之初,有选贤的用意,但是不久就被门阀左右,成为世族把持政权的工具。

4.科举制: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①.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建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形成; ②.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土、明经两科为主; ③.武则天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④.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以后成定制;

⑤.宋朝殿试亲自由皇帝主持,废明经科,进士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考试实行糊名法;

⑥.明清八股取士,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体裁只能用“八股”,阻碍社会的发展;明清时代的科举制已经十分详备,然而也日益僵化,完全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自由的文化专制工具。

⑦.清1905年废科举。

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备、更合理的选官制度。通过考试,择优录取,显然要比察举制时代凭现任官的主观印象选官要合理的多。

十堰一中

曹鹏

2014-4-27

篇2:4《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教案

中国的历史悠久,古时帝王政权更替是极为频繁,被权臣,大将或者外戚所夺权的有:西汉,东汉,东晋等;被其它民族所攻灭的有:西晋,北宋,南宋等;被农民起义推翻的有:秦朝,隋朝,元朝,明朝等。

因此,帝王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防止权力的分化,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不断演变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了。帝王通过专制来加强自己的权力,达到控制臣民以及国家的目的,并且保证中央政府以及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历朝历代都不断从财政,政治,司法,军事等制度上不断完善。

最早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可以追溯到秦朝了。当时秦始皇完成了中国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割据的混乱局面,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可以稳定国家的政权,促进社会的安定。

政治方面:秦王自称“始皇帝”拥有一切大权并且建立中央集权的三公制度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度。经济方面: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便于经济发展和国家统一。

思想文化方面:统一了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施行愚民政策。这些制度对整个社会影响深远!皇帝制度,郡县制度等都成为了以后封建王朝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西汉时期,汉高祖首先铲除异性王(韩信,彭越等),封同姓王形成诸侯。到了汉武帝时期,诸侯势力日益强大并威胁到中央政府,于是,刘彻颁布了“推恩令”来消弱诸侯的力量并且推崇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来巩固中央集权。儒家思想代替道家成为了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到了唐宋元时期,唐太宗继续完善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下设工,兵,刑,吏,户,礼,六部。这样,分工合作,又互相牵连监督,消弱了相权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后来六部制度为各朝所沿袭。唐代的政治制度比较完善,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而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由于是黄袍加身夺取兵权,所以怕历史重演,于是将军权过于集中,军队力量加强,边防力量减弱,虽然有利于消除分裂割据,维护统一,但是造成长期“冗兵冗官冗费”的后果,最终导致北宋王朝积贫积弱,从而到了北宋中期出现了统治危机。元朝主要加强了对台湾,西藏等边疆的联系与控制,巩固了发展夺民族的统一国家。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空前加强的时期可是说是明清时期了。明清时期业是中国封建制度的衰弱时期。此时,封建制度仅仅依靠正常的统治已经无法维持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迫剥削了,从而只能依靠加强皇权的绝对化,控制人民的思想。朱元璋时,立时千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了,六部的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由皇帝直接领导的秘密特务机构-东厂,西厂的设立更凸显了专制制度的腐朽性。为了禁锢人们的思想,中央政府采取八股取士,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皇权具有绝对的权威了。清朝设置的军机处是总揽军国大计的中枢机构,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进一步体现,里番院的设置业空前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民族的控制管辖。清末的科举制度,也是为了选举官吏服务中央政府,加强皇权。文字狱兴起也对知识分子起了极大的摧残。此时,高强度的君主专制已经对整个社会造成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当然,对于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在特定的环境中分析情况。总的来说,在封建社会前期,其主要作用是积极的。能够有力于维护国家统一,有里于社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但是,中国步入封建社会的后期,由于君权专制的过于集中,导致了腐败的出现,文化的衰败,并且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以及科技的发展。

历史证明,地方割据会大大消弱中央集权,而高度的中央集权又会造成政府财政危机,这是封建统治者无法解决的问题。皇帝虽然想拥有绝对的至高无上权力,可是又不能事事亲历亲为,还是需要放任权力给机构官员,而过于放任的权力又使得君王感到了威胁,这也是一个令封建统治者头疼的问题。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基本矛盾与发展总趋势?

两个基本矛盾: 一个是地方分裂势力和中央之间的矛盾

一个是中央内部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

趋势:一个是不断削弱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一个是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

我国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是随着夏朝——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的建立而开始出现;商周时期,经过了从方国联盟到天下共主的转变;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也长期延续,但整个趋势是专制皇权日益加强。

一是商代的内服外服制度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二是秦的统一和“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三是汉朝七国之乱和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唐朝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四是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宋元时期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清朝达到了顶峰。标志是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对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监察制度、选官制度、法制建设、古代治乱兴衰与分裂统一

(一)中央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主要含义:封建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制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而中央集权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2、三个发展阶段:

(1)西周时期萌芽;(2)秦汉至隋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完善时期;(3)宋元至明清丞相权力逐步削减直至取消,皇帝集政、军、财政于一身时期。

3、具体内容(演变过程):

(1)萌芽——战国时期:韩非子从理论上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张;商鞅变法初步确立。

(2)创立——秦朝:皇帝制;三公九卿制等。其特点是皇帝掌握各种大权。意义:客观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需要,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3)巩固——西汉:西汉推行郡县封国并行制,导致王国势力膨胀。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除王国的威胁;思想上实行“大一统”(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完善——隋唐:隋首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继承并完备。其特点是分散了丞相和中央机构的权力。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把秦朝以来的丞相职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又把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的权力分给六部,防止专权。科举制选拔了一批优秀人才做官,其机构运转更加灵活。

(5)加强——北宋: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组建禁军并由皇帝直接控制。其特点是削弱地方权力和剥夺大将的兵权,财权、行政权和兵权收归中央,由皇帝直接控制。

(6)新发展——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即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省);还设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地区)和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行省制度是古代郡县制的新发展,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当代省区的规模,对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起了积极作用。

(7)强化(或顶峰)——明清:明初把丞相权分六部,设厂卫特务机构和三司,采取八股取士。前清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特点是分散丞相权力和地方长官的权力,加强皇权,同时加强思想控制。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表明封建制度的衰落。

4、专制主义集权的政治特征:

①中国为农业大国,土广民众,于分散中求稳定需要集权;

②是封建地主阶级经济、政治需要的产物;

③封建社会早、中期进步作用明显:创造出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文化发展,促进国家统一、中华民族形成和中对外文化交流。也有对广大人民的统治、镇压加强的一面。

④晚清消极、反动作用为主:经济上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政治上拒绝民主,人民毫无地位;思想上禁锢、抑制科学文化发展。但也有维护国家主权、巩固统一的一面。

⑤专制主义本质上是政治文明的对立物,它滋养保守,是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

5、评价:

积极作用: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封建社会的初期和中期具有进步意义,表现在:

①维护了国家的统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防止了分裂割据,抵御外来侵略,镇压人民起义,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保持社会稳定;

③便于组织公共工程建设,保证中外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推动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消极作用:表现在封建社会后期:

①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压迫十分残酷;

②束缚了商品经济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③导致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严重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6、近代以来,清政府对专制主义中央集制度的维护、最终废除和复辟帝制活动:

①晚清王朝的维护:四次自救运动即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清末预备立宪。

②最终推翻:辛亥革命(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

③两次帝制复辟:袁世凯1915年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宣布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1915年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发起护国运动,袁世凯于1916年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夏,张勋拥戴清废帝溥仪复辟帝制,恢复宣统年号,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全国人民一致反对,段祺瑞组织“讨逆军”乘机打败张勋。

(二)地方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1、三个发展演变阶段:(1)西周封国制(贵族等级制);(2)秦汉至宋郡县、州县制;

(3)元以后省府县制。

2、具体内容:(1)周朝的分封制(内容、作用);

(2)秦朝的郡县制和汉朝的郡县与封国并行制(内容和作用);

(3)金朝的猛安谋克制;(4)辽蕃汉分治制度(南北双轨制);

(5)元朝的行省制度;(6)明朝的废行省设三司和僧官制度;

(7)后金和清政权的八旗制度;(8)明清的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

3、重难点剖析:

(1)分封制与郡县制

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在周朝以分封制为主,从秦朝统一全国起,以郡县制为主,也有分封制存在。在西汉和西晋两种制度并存,明朝也实行过分封制,但与先秦的分封制不完全相同。

区别在于:地方与中央的制约关系及其他地方权力的大小。在分封制下,被封者的爵位和领地等都是世袭的。虽对上承担一定的义务,但独立性很大,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在中央政权力量衰弱时,被分封者就称霸一方,形成割据称雄的局面。而在郡县制下,郡县长官都是中央的派出机构,权力集中于君主一人手中。郡、县两级官员按能力选任,打破了贵族制下的血缘关系。对居民管理主要按地域划分,进一步清除了氏族制残余。

(2)府兵制与募兵制

都是重要的兵制。从南北朝到唐朝后期,我国主要实行府兵制;唐玄宗起则实行募兵制。

区别:一是士兵职业性质:府兵制下的士兵是与农业紧密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府兵平时在家乡从事农业生产,战时应征作战并自备武器、粮食等,军费由农民负担。军事结束,解甲归田。募兵制下的士兵应国家招募当兵,是一种职业兵,完全脱离农业生产,由国家供给衣食,免征赋役。二是兵将关系:府兵制的兵将平时不在一起,不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的局面。募兵制下,将领长期统帅一支军队,兵将之间有了隶属关系,会导致军阀的形成。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与此极有关系。

(3)猛安谋克制与八旗制度

都是女真人兵农合一的社会组织,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各户壮丁平时从事生产,战时出征,都对各自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猛安谋克制由金朝皇帝阿骨打所创立,原是女真族的氏族部落组织。八旗制度由明朝后期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所创,是清代军事力量的核心。

(4)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

明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沿袭元朝的统治办法,在那里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任用当地的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这就是土司制度。

明朝永乐年间,贵州等宣慰司发动叛乱,明朝派军平叛,取消土司制度,改由朝廷派遣流官直接统治的变革,称改土归流。清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便大规模改土归流。其作用不仅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纷争的状况,而且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三)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1)秦朝: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2)汉朝:汉武帝后期,将全国划分为十三州作为监察区。每州设刺史一名,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东汉末年,刺史执掌州的军政大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其影响是:刺史制度是一套严密的监察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随着刺史掌握州的军政大权,失去了监察的作用,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如后来的曹操和袁绍集团。

(3)北宋:中央派遣文臣担任地方长官知州,又在各州设通判。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各州的公文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以使他们互相牵制,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篇3:4《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教案

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过程

1. 战国时期初步形成

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长、国家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为适应新兴地主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诸侯国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这为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了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的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韩非子在他的论著中认为:当今社会局势混乱,割据势力强大,需要君王统一国内一切力量来维护统治,这便需要有一个权力集中的政府来辅助君王统治国家,扩大领土。同时农业自然经济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作为社会中主要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地主而言,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镇压农民的反抗,来维护自己对土地的所有权。秦国成为第一个将中央集权付诸实施的国家,公元前3世纪秦国商鞅推行的变法初步确立了中央集权的雏形:将地方一级官员的委任权划归中央,并统一了部分物资的流通。这为日后秦统一六国,建立统一的国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秦朝正式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

① 皇帝制的实行。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已不足以显示他的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地位,于是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二为一,号称“皇帝”。从此,“皇帝”便成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此外,还规定皇帝自称“朕”,命称“制”,令称“诏”,印称“玺”,规定皇帝第一代称始皇帝,后世以二世、三世计,以至“传之无穷”。这些规定表明皇帝地位的神圣和权力的至高无上。

② 中央机构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政务、军事和监察。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相互制约,都直接为皇帝负责,使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三公之下设九卿,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概不世袭。

③ 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在地方行政机构上,秦始皇彻底废除了古代的分封制度,把战国时期已经实行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郡设郡守、郡尉和监御史,分别掌管政务、军事和监察。一郡之内辖若干县,县设县令或县长,此外还有县尉、县丞,构成了一套严密的地方机构。

这样的制度,既包括皇帝对中央百官的控制,又包括对地方各级官吏和百姓的控制,从而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正式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秦始皇所创立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基本上被后代的封建统治者所沿用。这对战国前的分封制来说是一大进步;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 西汉巩固

西汉建立后,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了王国问题的出现,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面临严重的挑战。为解决王国问题,景帝在削藩的基础上,平定七国之乱,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除了王国的威胁;在思想上实行“大一统”,实现了政治、经济乃至思想文化上的大一统。这样,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巩固,这在客观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需要,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4. 隋唐完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加强过程中,不仅要伴随着克服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并且还要克服君权与相权的矛盾。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分散了丞相和中央机构的权力。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把秦朝以来的丞相职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同时又把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的权力分给六部,防止专权,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实行科举制,选拔了一批优秀人才做官,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官僚队伍文化素质的提高,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5. 北宋加强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接受赵普的推荐,采取“杯酒释兵权”等举措,收回朝中大将和节度使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心,防止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使北宋形成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庞大的军队,导致了后来严重的社会危机。

6. 元朝新发展

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大统一。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既是元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成功的尝试,同时又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是对古代郡县制度的重大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7. 明清达到顶峰

明朝建立后,为处理君臣关系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使秦朝以来的宰相制度走到了尽头;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地方势力进一步削弱。明朝还编设厂卫特务组织,实行八股取士,这是专制主义加强的突出表现。清朝沿用明制,后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表明封建制度的衰落。

8. 1912年结束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纵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呈现上升趋势,皇权逐渐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严密。

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其形成初期,有利于封建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抵御外来势力的侵略,巩固了国家统一,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又可以有效地组织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活动,兴建大型工程(特别是水利工程);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传播,也有利于民族融合,使中国产生了高于同一时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篇4: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1.宗法制

(1)特点:以血缘为纽带,“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等级森严。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

(3)内容:按照血缘亲疏、远近确立起严格的大小宗体系及土地、财产分配制度。

(4)作用:强化了王权,保障了贵族特权;强调血缘关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和稳定,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2.分封制

(1)目的: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2)对象:王族、功臣及先代帝王的后代。

(3)内容:主要是分封土地和人口。

(4)作用:确立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边远地区得到开发,疆域得到扩大。

(5)瓦解:春秋时期,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战国时各国推行郡县制;秦统一后,废除了分封制。

清单二 君主专制的逐步强化

1.皇帝制度:

秦始皇创立,具有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的突出特征。

2.中央官制的演变

(1)秦: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行政、监察、军事,集权于皇帝。

(2)西汉:实行内外朝制度,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3)唐:完善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政令的起草、审议和执行,三省长官皆是宰相,分割相权。

(4)宋: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5)明: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明成祖设立内阁,皇权专制加强。

(6)清: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清单三 中央集权的演进

1.秦朝: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地方行政制度的划时代变革。

2.西汉:汉初实行郡国制;汉武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3.宋朝:军事上,剥夺节度使权力,军权收归中央;行政上,派文臣做地方官,设通判监督;财政上,派转运使管理财政。

4.元朝:设立行省,实行行省制度,巩固了国家统一。

清单四 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与监察制度

1.选官制度的演变

2.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

(1)秦朝:中央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历朝沿用,但地方监察制有一些变化。

(2)西汉: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王以及地方高官。

(3)北宋: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

(4)明朝: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地方监察、司法。

历史百科阅读:中国古代政治地理思想

中国从夏代起,迄今有4000多年历史,政治经济高度发展,科学文化灿烂辉煌。春秋战国时代诸多的政治家、思想家、地理家,对人类社会的政治军事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所认识和见解。春秋初期政治家管仲(?—前645年)一书中提出:“地者,政之本也”。说明地理环境是政治活动的基本因素。公元前5世纪前后大军事家孙武所编撰的《孙子兵法》,是一部研究战争问题的名著。“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孙子指出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如何研究政治性质的行动之战争胜负,要通过政治、天时、地理、将领和法制等五个基本要素。这里强调了战争与政治、战争与地理之关系。因此,《孙子兵法》略有政治(含军事)地理学之端倪。战国时思想家孟子(约前372—前289年)认为“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的论断,强调了诸侯治国必须重视地理环境,同时这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国家组成的三要素。

战国时代(前475—前221年),是中国政治地理思想发展,有其特殊的重要地位的时期。战国初期,中华辽阔疆域并存有七个诸侯大国,即秦、魏、韩、赵、楚、齐、燕。群雄争霸、兼并战争为主体的政治、外交斗争非常激烈。当时的思想家、政治家为维护诸侯国各自的利益,在围绕如何争霸取胜,立国治国方面重视地理环境的研究分析,而提出相同乃至相反的“合纵、连横”,“远交近攻”等著名的政治地理观。

(1)苏秦、张仪的合纵、连横政治地理观。合纵、连横是从七国地理分布的空间位置关系而提出的政治地理思想。“合纵”是指楚、韩、魏、赵、齐、燕等六国南北纵列分布,以其全部或部分联合抗秦、攻秦,称之合而为纵。“连横”是指秦、韩、魏、齐等国东西横向分布,以秦国联合东方各国中某国,攻其他诸侯国,称之连而为横。另有一说是:合众弱而攻一强之意为合纵,指事一强以攻众弱之意为连横。

谋士苏秦始为秦王提出“连横”政治主张,说道:“大王的国家,西面有巴、蜀和汉中的丰富资源,北面有胡地产的狐貉和代地产的马匹战备品,南面有巫山峡谷和黔中险要地势,东有崤山和函谷关这些易守难攻的地形。田地肥美,百姓富足,四马拉的战车一万辆,骁勇善战的将士有百万之众,肥沃的田野上千里,积蓄丰饶。这种地势难以进攻,便于防守。这就是所说的天府之地、天下称雄的国家。以大王的贤明,人民的众多,再加上兵车马队的使用,兵法的教练,足可以兼并诸侯,吞食天下,称帝治国。”(《孟庆祥.战国策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68~69)。苏秦从秦国的战略位置价值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优越的分析,指出秦国争霸称雄,立国治国是非常有利的,即具备了客观条件。可惜他的主张——连横地理政治观,未被秦惠王采用。

后来,苏秦转而为赵国合纵之事劝说韩王,指出“韩国北面有巩地、洛地、成皋那样坚固的边城,西面有宜阳、常阪那样险要的关塞,东面有宛地、穰地、洧水,南面有陉山。土地有千里见方,披铠带甲的士兵数十万……靠着韩军的坚强有力和大王的英明贤良,却想到西面去侍奉秦国……被天下人耻笑没有比这更过的了。”(战国策译注.602~604)。苏秦的意思很明白,韩国的位置不差,地理环境尚可以,应该与赵国合纵去攻秦。此时另一谋士张仪,为秦连横对韩王说:“韩国处于险恶之地,百姓居住山野,所出产的各种粮食,不是麦子就是豆子;人民所食大部分是豆作的饭和豆叶作的菜羹;如果有一年收成不好,人民就连酒糟和糠都吃不饱。土地不到九百里见方,所积蓄的粮食不够两年用的。估计大王的士兵总共不过三十万。”(战国策译注.606~607)。张仪从韩国地理环境欠佳,地狭民贫,非秦国之对手,而且全然不顾韩国居于中原地区中心枢纽的战略价值,劝说韩王,先去事奉秦国就可以安定,否则就要危险。使韩王气馁而事秦,愿做秦国一方郡县,自称东方藩臣。

还有,苏秦为赵国合纵之事,游说魏王。他说:“大王的土地,南边有鸿沟、陈、汝南……东有淮水、颖水……西有长城边界……北有河外……土地纵横千里。地方的名声虽然不大,然而都有房屋田舍,只是少有放牧牛马的地方。居民众多,车马不少,日夜川流不休止,和三军那么多士兵没有什么两样”。这就是说魏国虽地小人贫,但位置良好,可以立国。因而苏秦对魏王说,六国合纵结亲,专心合力,就一定不会遇到强秦侵扰。(战国策译注.540~541)。张仪却偏说魏国的位置极差,根本不能立国。他为秦国连横之事去游说魏王道:“魏国土地纵横不到一千里,士兵不超三十万人。四处土地平旷,四方诸侯都能通过……更没有高山深川的阻挡。……魏国的地势,原来就是适合作战的地方。如果魏国帮助楚国而不帮助齐国,齐国就要攻打你们东面;到东面去帮助齐国而不帮助赵国,赵国就会攻打你们北面;不和韩国联合,那么韩国就会攻打你们西面;不和楚国亲善,那么楚国就会攻打你们南面。这就是所说的四分五裂的道路。”(战国策译注.543~544)。怎么办?张仪说魏王,不如去事奉秦国,只要去事秦国,那么韩、楚就一定不敢妄动;没有楚、韩的侵扰,大王就可高枕无忧了,国家必定再不会有忧虑了。事实上张仪的话是为秦国服务的,魏未事秦,仍然保持相当长时间的独立。

从上所述,连横也好,合纵也好,这些谋士为其统治者出谋献策,对同一国家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之优劣,竟然可以作出相反的评估,只是因其出于不同的政治目的之需要。可见地理环境仅是政治行为决策的因素之一,还需考虑政治、经济、军事诸条件,方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古代思想家、政治家重视地理环境与政治活动之间的相互制约、影响的关系的观点,是值得研究的。

(2)范雎远交近攻政治地理观。远交近攻,从政治地理角度看,远近乃是所述的距离概念和位置关系。一般是指双方毗连或邻近者为近邻;反之,为远邦。从军事战略角度看,近攻是指对邻近的弱国发动进攻;远交是指对距离远隔于我又与近攻对象相邻之国,用一切手段(如威胁、利诱)使之不支持被近攻之国,而使近攻易于奏效。远交近攻具有明显地理色彩的政治地理思想。

谋士张仪根据当时七个诸侯国的地理分布(秦国为基点,与其六国之距离关系看:中原的韩、魏是秦之近邻,并在秦东进必经的主要战略方向上,与齐、燕相距甚远,赵、楚与秦之间有山川相隔)与政治军事形势,向秦昭王说:“大王之国,北面有甘泉和谷口,南面横着泾水和渭水,右面有陇山和蜀地,左面有函谷关和崤山,兵车千辆,精兵百万。以秦兵的勇悍,车马的众多,去对抗诸侯……秦国的霸业肯定会成功。如今反要闭关自守竟不敢出兵攻打崤山以东诸侯……大王的计划有失当之处”。范雎继续说:“大王越过韩、魏去攻打强大的齐国,这个计划不当。少量出兵不能损伤齐国;大量出兵反倒害了自己”。应该以武力使韩、魏亲附于秦,进而威服楚、赵以及齐、燕,然后再灭韩、魏,就是要“结交远方诸侯攻打邻近国家,这样得到一寸土地就成为大王的一寸土地,得到一尺土地就成为大王的一尺土地。如今舍近攻远,不是错了吗?”(战国策译注.149~150),后来,秦国采纳范雎的“远交近攻”战略。它为进攻地处诸侯国中间属天下枢纽的韩、魏两国,把齐、赵、燕三国列入远交对象。首先运用远交手段拉住他们,不使积极参与诸侯的合纵抗秦的活动;然后在韩、魏、楚、赵之间采取打拉结合策略,时而和楚以攻韩、魏,时而和韩、魏以攻楚,时而助韩以攻魏、赵,分化瓦解,逐个削弱,最后被各个歼灭,统一中国。这种从政治地理环境的利弊,及其从国家政治军事斗争的关系出发所提出的“远交近攻”地理政治观,在古代战争史上及政治活动中广为运用,显示出其重要价值。

(3)诸葛亮三分天下政治地理观。东汉末年,从公元190年起,形成了魏、吴、蜀三国长达90年的鼎立时期。当曹操统一北方,孙策和孙权开拓江东之际,刘备意在恢复汉王朝,“三顾茅庐”,向琅琊阳都人诸葛亮登门求教。这位历史上有名的上知天文、中察人事、下识地理的战略家诸葛亮,居住在襄阳城西的隆中。他向刘备阐述了东汉末年天下形势和立国大计,即著名的《隆中对》(三国志·魏书.912~913)。寥寥数十句,不到400字,精深透辟,高瞻远瞩地分析了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和地理各方面的情况,纲领性地提出了一整套统一全国的政治地理主张。一是先夺荆州。因荆州“北据汉河,利尽南海,东达吴会,西通巴蜀”,跨长江中游,为南北交通的冲要之地。拟作将来出兵宛洛,建国立业的前进基地。二是西取益州。该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较多,据此建立可靠的根据地。既可避免曹孙两面夹击的威胁,又能掌握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主动权。同时,在此对内革新政治、养精蓄锐,经略天府之国,巩固政权。三是与西南的夷越少数民族保持友好,采取安抚政策,解除后顾之忧,达到巩固战略后方之目的。四是东联孙吴。孙权割据江东已历三代,况且地势险要,百姓归附,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命,不可去图谋他,而要与之联盟。五是北拒曹操。因为当时汉王朝的政权已落入曹操掌握之中,他兵多将勇,国力强,又挟天子以令诸侯,企图以他统一全国。刘备在政治上树起鲜明旗帜,以争取人心,振兴汉室作号召。根据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先后与孙权结盟,联合抗击曹操于赤壁,借得荆州,接着开拓益州,并占据汉中要地,形成了魏、吴、蜀三国鼎立的局面。

篇5: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及其演变

原始社会土地是公有的,随着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土地制度也开始发生了变化,由原始社会的氏族、村社公有转为奴隶主国家所有。夏朝的建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开端,经过商、周的进一步发展,土地成为以井田制为标志的奴隶主国家所有。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奴隶制的逐渐解体,社会各阶层对土地私有的要求日趋强烈,进入春秋战国之时,土地私有战胜土地国有而蓬勃发展起来了。

我国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于春秋战国,到秦汉最后形成,为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早期阶段。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由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组成,并在不同的历史时一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阶级斗争的涨落,在比重上迭有升降,然而地主土地所有制总是占着支配地位。

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有了重大发展,铁器得到广泛使用,逃往的平民和奴隶纷纷开垦荒地,这些新垦之地,为开荒者隐瞒下来,成了私田。私田的产生,土地国有观念动摇了。春秋中期,私田土地急剧增长,到末期出现土地买卖,此时奴隶主也更热心于私田的扩大和经营,各国先后进行了税制改革,放弃土地国有的井田制,承认了土地私有制。

战国时期各国都实行改革和变法,商缺两次变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它标志着占统治地位的井田制宣告结束,土地私有制已经形成。这一时期,地主阶级虽已形成,但人数还不是很多,所占土地数量也不大。

秦汉时期地主土地所有制得到充分发展。公元前216年,秦政府颁布命令:“使黔首自实田”,私有土地得到了封建政权的确认和保护。秦灭六国后,对于地主占有大量土地没有干预,虽下令迁徙各国旧贵族和豪富,但他们占有的土地状况并未改变,到秦末依然是“官者田连降陌,贫者亡立锥之地”。秦末农民大起义推翻了秦王朝,给地主阶级以沉重打击。

西汉政权建立后,采取一系列与民休息的政策,使农民占有少量土地。但封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土地兼并,至西汉末年土地终于引发了绿林、赤眉大起义,颠覆了西汉政权。东汉政权建立后,为了限制豪强大族兼并土地,公元三十九年下令度田,地方豪强竟发生武装暴动,度田不了了之。以后东汉政府再也没有推行干预地主私有制的政策,东汉的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在不断发展,出现了战国秦汉时期又一次土地兼并高潮。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前期为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的中期阶段。这一时期是历代封建王朝对土地所有制关系进行国家千预极为频繁时期,然而地主大土地所有制仍在向前发展,土地日益集中。

三国长期战乱,中原地区出现了大量“既不在官,亦不在民”的无主荒地,曹操为了解决急需的军粮和普遍存在的饥荒间题,将这些无主荒地转化成国有土地,实行屯田。西晋建立后,屯田制罢废,贵族官僚争相侵占官田,豪强地主兼并土地益盛,国有土地在削弱,私有土地在发展。十六国时期,使北部中国遭受严贡破坏,豪门大族趁机大量占有土地和人口,规模庞大的田庄,这不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和皇权的集中。孝文帝于太和九年(485年)下令均田,试图将所有权不同的各类官私土地最大限度地纳入国家统一分配的轨道,但却没有撼动地主土地,魏末年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受到破坏。后来北齐、北周虽重新颁布了均田令也多流于形式了。

随唐两朝基于建国之初荒闲土地大量存在,为使流亡的农民回到土地上进行生产,实行赋役制度,继续推行了均田制。随唐两朝的均田制对于地主的土地兼并多少给予限制,农民也得到了一点土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不合理的土地占有情况,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始于太和九年的均田制,随着土地兼并的愈演愈烈,至唐中叶彻底崩溃。总之,魏至唐前期土地制度有着与过去明显不同的特点,这一时期政局变动大,土地制度随着也几次变动,可以说是秦汉至明清土地制度变动最大的时期,也是国家对土地占有进行干预最频繁的时期。从唐后期至明清(1840年前)为封建上地所有制的后期阶段。这一时期地主土地所有制逐步摆脱国家法权的强力扭曲,土地自由买卖已冲破了汉唐间政治上的干预和社会

传统的制约;:仁地兼并由非法到合法,由隐蔽到公开,以更大的势头向前发展着。均田制弛坏后,封建国家采取“兼并者不复追正,贫弱者不复田业”的政策,以庄田制经济为特点的大土地所有制得到普遍发展,并且延续到明清。两税法的实行,标志着均田制为庄田制所代替,这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中又一转扳点。北宋建立之初,自耕农有所发展。但赵宋政权认为“富室连我汗陌,为国守财尔……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因而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土地买卖无任何限制。土地兼并较之前朝有过之而无不及,地主田庄迅速发展,土地迅速集中。北宋以来长期积累的土地兼并和集中的问题,经过元末农民大起义得到了调整和缓和。但明中叶后“毋许兼并”又变成一纸空文。土地兼并产生的流民问题,最终引发了明末农民大起义。清统治者鉴于明朝灭亡的教训,对官僚地主的特权加以限制,除了用暴力手段在华北大规模圈地外,更多的用经济手段通过买卖占有土地。

综上所述,中唐以降,“两税法既立,三代之制皆不复见”,这一变化,不但彻底结束了长达三百牟之久的均田制,而且标志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已摆脱“三代之制”田土的授受、买卖、转移、继承的法杖限制,以一种较为自由发展的形式进入新的里程。在“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新时期,地主阶级千方百计购置田产,形成了累千上万亩的大地主,实通绝了地主阶级独占夭下田土的愿望。在土地所有权转移方式上,几随着唐宋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自由买卖渐成地权流动的主要方式。虽曹一度以圈占、投献等强制手段夺取土地还相当严重,但随着官田制度的衰落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通过买卖日益成为取得土地的主要途径。土地所有权的转移带来的变化是土地所有者由有身份性的官僚贵族地主扩大到非身份性的庶民地主。庶民地主的出现和发展是地主制经济充分发展的标志。在土地的经营方式上官私庄田契约租佃关系日益普遭,随着土地私有权的日益深化,佃户手中的使用权亦在向长期化方式发展,形成了永佃权,以及土地关系中资本主义萌芽新因素的渗入,劳动者与土地结合由超经济强制发展为经济强制。这些都是不同子前期、中期封建土地所有制出现的新特点。也是土地私有制成熟的主要标志。

古代土地制度及其演变

奴隶社会

土地公有制为原始社会,周王土地公有制即井田制→国君交纳贡赋制、派兵打仗。

井田制背景:人们为了争夺肥美的土地和水源,厮杀拼打,乱的不可收拾。此时,大禹已经建立起

确立土地私有→按亩纳租税(少)、按人丁负担赋、役(重), 基本上是以税人为主,人身控制严格。

其间有一次不成功的王莽改制,他仿照古代井田制全国土地改称“王田”,不许买卖。不仅没有解决社会土地问题,相反又把农民禁锢在“王田”里当牛做马,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

北魏到隋唐时期(孝文帝改革——780年)

封建土地国有制→以人丁为主负担均田制、租庸调制(庸在隋出现,唐朝取消年龄限制,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府兵制。

均田制、租庸调制、府兵制是三位一体。

由于土地私有制→地主追求土地的欲望增强,地主进行土地兼并→国有土地大量流失造成土地地主私有的既成事实(均田制彻底崩溃,租庸调制无法实施)→780年实行两税法(户税和地税、时间固定、人身控制松弛)。→法律上推动封建的土地私有大量出现,地主在大规模的庄园中实行分工合作的劳动,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

两税法实际上是在国家承认地主土地兼并的前提下,依据土地资产向地主征税,性质上属于地主利益的再分配,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北宋王安石变法之方田均税法

募役法是对“庸”的继承和发展,即使地主和官僚也不例外。方田均税法是对两税法税地的继承。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每户占有土地的多少和贫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不得例外。这些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明朝张居正的一条鞭法

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改革赋税制度,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赋役合并、将田赋、徭役、杂役分摊在田亩上,即役归于地、量地计丁、计亩征收、折银征收。说明了封建国家重视土地的程度已经大大超过了重视人口。而折银征收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清朝的摊丁入亩

雍正帝在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为固定丁数的基础上,推行“摊丁入亩”的办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彻底解决就丁、田并征的双轨制征税形式,从而完成了自唐代两税法以来我国封建赋役制改革——并役于赋、人头税归于土地税的历史进程。171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样,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阶级矛盾暂时得到了缓和,促进康乾时期经济的较快发展;隐蔽人口的现象也逐渐减少,促进了我国人口增长。

中囯各時朞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

氏族公有,集体耕种,平均分配

2、奴隶社会(夏商—春秋末年)

井田制,千耦齐耘

(1)实质: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2)表现:① “公田”:贵族占有; ②“私田”:分授给农夫,只有使 用权,没有所有权

(3)内容:①一切土地名义上属于国家公有;②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和买卖;诸侯要向国王交纳一定的贡赋。

(3)瓦解:齐·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初税亩,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秦·商鞅变法,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推动地主经济的发展。

3、封建社会(战国—1840)

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 国有——“官田(公田)”

私有——①自耕农土地私有制;②君主土地私有制;③地主土地所有制(豪强地主、士族地主)。土地来源:占有公田转私,获赐,兼并买卖(主要)。

租佃关系:战国产生,汉代普遍;自宋代始,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明清时期,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形式。

地租形态:劳役-实物(宋)-货币(明清)农民雇工自主权积极性提高。

人身依附关系:东汉豪强地主形成田庄,田庄的劳动者与田庄主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之后依附关系越来越减弱,特别是明清时契约纳租方式确立后。解脱出来的农民,生产自主权提高,提高了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4、清末民初(1840—1924)

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体(截止1952)

(1)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农民个体私有,平均主义。(2)辛亥革命:平均地权(理念)

5、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

目的:为发动农民反对军阀。政策:耕者有其田(口号)。

影响:有利于开展农民运动、反对军阀统治。

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6、十年対峙时期(1927—1937)

目的:为了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政策:1927 打土豪,分田地;1931土地革命,农民土地所有制。

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度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影响:巩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了保障,调动了他们革命的积极性。

7、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1)进行根据地建设—大生产运动(抗战时期中共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的以自给为目标的大规模生产自救运动);军垦屯田。

①目的: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

②影响: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健康发展,成就显著。农业和工商业的产值迅速增长,人民负担大大减轻,军民生活明显改善。大生产运动使根据地度过了严重的经济困

难时期,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①目的:团结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

②影响:中共在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改变了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承认了地主土地所有权、地主对农民的债权和租佃关系。但对地主的封建剥削又进行了一定的限制,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这一措施把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解放农民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即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有利于团结地主抗日,巩固了抗日统一战线。

8、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目的:调动广大群众革命积极性

政策:1946-5《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变减租减息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耕者有其田。影响: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认识:变革土地制度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是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不解决土地问题,就不可能把广大农民真正的发动起来,也不可能完成反封建的任务。在国共政权十年对峙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的国内矛盾,分别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土地改革政策。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为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而制订的减租减息政策已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要求,为了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中国共产党制订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这是一个比较完善的土地革命纲领。

9、建国后(1949至今)

(1)1950土改。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按劳分配。

①目的:新解放区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为了彻底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②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③特点:采取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④影响:1952年底全国基本完成土改,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广大农民翻身解放,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

(2)1953-1956 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农民土地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平均分配

1958后 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大规模集体所有制,平均分配 ①方针和原则:积极发展稳步前进、自愿互利。②方法:典型示范逐步推进。

③过程:互助组(社萌芽:土地私有、共同劳动)→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半社:土地入股、统一经营)→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完全社:土地归公、集体所有)

(3)1978 家庭联产承包制(经济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大规模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 ①主要形式: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

②方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改革后新体制实行家庭分散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③性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仍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④实质: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使农村获得生产和分配自主权。

⑤意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凋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篇6:论中国古代继承制度的演变

关键词:中国古代继承制度;继承制;制度演变

一、中国古代继承制度的主要内容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在经过历史的不断沉淀后,已经形成自己的文化及制度印记。早在国家形态形成之初,就已经拉开我国法制文明的序幕。继承制度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制度,主要体现在身份的继承及财产的继承两方面。

所谓的身份继承,在古代指的是子继承父的身份,如在夏朝时期,就有父死子继的说法,也就是说,如果父亲过世,那么其身份则由他的儿子进行继承。古代身份继承是其中的一种重要继承,上一代所拥有的身份符号,如具有爵位等身份,在其过世之后则由自己的儿子进行继承,这就是身份继承,身份继承是古代继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继承制度中的财产继承,财产继承简单来说,就是对财产进行的继承,即继承的对象是财产。在早期所采取的是世袭制,也就是父辈或者相关亲人等过世之后,则由下一代进行继承。

而在古代的不同时期,其继承制度的具体内容也不同,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继承制度也在不断的演变。基于古代继承制度在内容上主要包括身份继承及财产继承,为此,本文在对代继承制度的演变进行探究上,主要对古代继承制度的身份继承及财产继承进行分析。

二、古代继承制度中身份继承的演变

身份继承在古代出现的时间较早,早在夏朝时期,就出现身份继承,在该时期强调的是“父死子承”,说的就是在父亲死了之后,其所具有的身份由其儿子进行继承。进入周朝之后,除了吸收夏朝身份继承的做法之后,还有新的特点,即在“父死子承”基础上还增加“兄终弟及”。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完成身份继承制度的确立,在该时期的身份继承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制度,嫡长子则是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如果是小妾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则不能认定是嫡长子,由此可见,在古代身份继承等级非常森严。秦朝时期对身份继续进一步完善,并在《秦律》中对继承制度进行明确,这可以说是一部完成的继承制度法律,且在这部继承制度法律中,还保留有长子长孙继承制,也就是嫡长子嫡长孙继承制。

进入汉朝之后,封建制度逐渐完善,相应的继承制度也获得补充及完善。在该时期,对嫡长子嫡长孙的身份继承进行进一步巩固,根据其法律规定,只有嫡长子嫡长孙才能进行封爵位等,这种身份继承理念在魏晋南北朝更是深入人心。进入隋朝之后,这种理念有增无减。由此可以看出,在当时非常注重对正妻的权益进行保护。

而到了唐朝及五代时期,在身份继承方面,则明确要求把宗祧继承制作为身份继承制度,宗祧权实际上是家族在祭祀等活动上充当主持人,因此,拥有宗祧权实际上行驶的是家长权,宗祧权的继承也就相当于家长权的继承。这个时期的身份继承制度也强调,正妻所生的长子为第一继承人。唐朝之后的宋朝,对身份继续的规定则更为细化,同时,也更加灵活。在元朝,逐渐淡化宗祧继承制,在身份继承上主张以蒙古人的习惯作为继承依据。

明清时期的身份继承,遵循的是唐朝的做法,也就是强调宗祧继承制,其中在对明朝,在继承唐朝做法的继承上,在宗祧继承制方面更加灵活及明确。而在清朝,在身份继承上,主要采取两种制度,其中的一种为宗祧继承,另一种则是封爵继承。我国古代身份继承的演变大致经历了这些阶段。

三、古代继承制度中财产继承的演变

古代继承制度中的财产继承,在先秦时代并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也没有在法律层面上进行明确。因此,在该时期的财产继承上,主要采取的是世袭制。进入春秋战国时期之后,逐渐开始形成封建社会形态,面对私有财产的增多,开始就如何进行财产的继承进行明确。其中商鞅在进行制度的制定上,就对家庭财产的继承持肯定观点,这些思想在《秦律》中得以体现,至此,古代继承制度开始走向完整化。

在汉朝的财产继承制度规定上,则有了新的内容,根据其法律规定,在进行财产的基础上,执行的是诸子均分制,规定只要是其子嗣,都具有继承财产的权力。在汉代,就已经有专门的继承制度,且很多内容体现出一定的先进性,并被后来的继承制度制定中所吸收。

而在魏晋南北朝及隋朝时期,所制度的财产制度较为严格,并强调只有嫡子才会财产继承权。相对来说,唐朝的财产继承制度有了新的发展,在基本原则上采取的是诸子均分制,且在这基础上更为灵活,不过唐朝法律也规定,如果是私生子,则不具备财产继承权。宋朝针对财产继承方面的规定更为细化,并把私生子也纳入到继承主体的范围之中,不过也规定,私生子在继承额数较少。元朝在财产的继承上,针对汉人这一部分,在理念上与宋朝较为相似。进入明朝之后,主要强调的是子嗣理念,也就是需要确保是被继承人的后代,只有满足这一条件才能进行财产的继承。而在清朝,依据的是诸子均分制原则,较为接近金元时期的做法。

通过对我国古代继承制度的演变进行论述得知,古代的继承制度在方式上也强调法定继承。不过,在不同的时期,在具体规定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与各个时代所主导的文化有关。

参考文献:

[1]包伟民.新旧叠加:中国近古乡都制度的继承与演化[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6(2):5-15.

[2]季孟飞.试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历程[J].东方文化周刊,2014(17).

[3]李青.中国古代继承法制的最后形态[J].当代法学,2012.

[4]贾如银.试论中国古代的皇位继承制度[J].社科纵横,2004,19(6).

上一篇:销售行政大学生个人简历下一篇:学会自救自护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