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生命的哲理散文

2024-07-02

与生命的哲理散文(通用9篇)

篇1:与生命的哲理散文

关于生命的哲理散文

在生命中我们承迎送往,或欢笑歌唱,或痛苦悲伤,或怒发冲冠,或委曲求全。来来往往的,形形色色的,都是生命中必不可少而又不得不承受的。

人生无常,聚散离合。在每个离别的路口,我们只能目送着一个又一个的`背影,重重叠叠的留恋不舍载满了无尽的牵挂祝福。在生命与灵魂融汇的瞬间,凝聚着的是美好、幸福,这瞬间所迸发出的光华值得我们用一生守候,永世珍藏。

朝晖夕阳,无不美丽动魄;炎戛寒冬,,无不沧桑严酷。宇宙自然永不会停歇轮回的脚步,世间万物都是这轮回中的必然,生命只是轮回中的一个回旋点。彼时,我们将以何种面目、何种姿态相聚与轮回中?是否遗忘?是否淡然?是否怨怼?是否情深?缘缘相聚,缘起缘落中寂寞了岁月的容颜,沧桑了谁的心?

没有刻骨铭心,没有海誓山盟,既没有相濡以沫,也没有轰轰烈烈;没有刻意的要遗忘或是记忆些什么,只不过是在不经意间浮现出的笑容:有美丽温婉的、宽厚谦和的、如沐春风的、心旷神怡等充满融融暖意的美好笑容。当然也有无可奈何的、矫柔造作的、阴险狡诈的、不怀好意等伪饰不良笑容。生命总有黑暗,总不能尽如人意。且把伤害背叛、哀怨情愁等负面消极的东西放置一边吧!人生苦短,浮生如梦,我们只须铭记人性中的真、善、美,在生命中始终微笑着,沐浴在这真、善、美中使自己返璞归真、宁静淡泊。

生命本就是一场旖旎多姿的单程旅行,其魅力正在于它的单程,在于它的有去无回。既如此,我们就当心神清明,盛装华服地踏上这程生命的幸福之旅,享受生命的奢华。在似水年华中谱就生命的华美乐章。

篇2:与生命的哲理散文

看到这一情景,我惊叹不已,我激动万分。那纤弱的茎里包裹着怎样昂扬的生命!一股怜惜之情从心底油然而生,我不由得蹲下身去,微微颤抖的手轻轻地捧起了那抹生命的绿色。

这是一撮香菜,几天前已从花盆中拔掉了的,因为她的叶茎都已干枯,看不到一丝一屡生命的迹象。那天,母亲唏嘘慨叹着,对我说:“拔了它吧。”说完又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母亲那深深的失望一下子重重地撞疼了我的心。人,就是奇怪,在你失去什么的时候,你就会对它产生一种不可遏止的依恋之情,哪怕是原先最不入你法眼的东西。当时,我只是握了那枝蔓稍稍左右一晃动,轻微的向上一提,那一团乱麻似的跟就出来了,上面还牢固地粘连着黑乎乎的泥土,那是它来时所带的.“娘娘土”,也就是它原先生长地的泥土——保证它存活的生命之土!生怕泥土抛洒,脏污了阳台的一方洁净;再说零落成泥也可增肥盆中的土壤,滋养茉莉。我于是把它丢弃在了花盆中,它晃荡了几下,枯萎的躯体耷拉在了盆沿上,头低低的垂着,已摩擦着了生硬的地板。我的心涌满了歉意。

记得那天老母欣喜地从外边回来,一只手擎着一撮“葱茏”,她掩饰不住喜悦地说:“香菜,可好的东西。夏天,吃凉拌菜、凉拌饭的时候多了,捣蒜汁儿时放上几片叶子,味道就格外不一样。”我不禁轻蹙眉头,疑惑地问:“种在哪儿呢?”她胸有成竹地说:“你不是养了一盆茉莉吗?先把它种在那儿,回头,找个破盆儿烂锅的,再把它移过去。这东西可好养,一点也不金贵,发的也快,要不了多少天就是一盆儿。”我听得心早已着急起来。茉莉是什么呀?那可是我的钟爱!真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平白无故的却要这么个“愣头青”来分享给养,我的茉莉不会受到干扰,伤了元气吧?我忧心忡忡。我的担心母亲丝毫没有体察到,她兀自颤巍巍、兴冲冲地向阳台走去,我真想阻拦她。母亲挺识趣,她只是把它摁在了花盆边上,可怜兮兮的,那情形是我想起了寄人篱下者,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的样子,“噗嗤”一下,我笑出了声。

我的茉莉真是美丽又可爱。我对它的喜爱实实是“三千宠爱于一身”,不管多忙、多累还是多烦,我都不会忘记给它浇水,这事似乎是烙在了心底上。它也有情有义、竭尽全力地馈赠了我的爱怜与呵护。它茁壮茂盛地生长着,那繁密的叶子,绿得如泼了墨,丰厚肥硕,润泽如玉。开出的洁白小花竟是复瓣儿的,是这般纤巧、玲珑、精致、美轮美奂;且散发出浓郁、醇酽的花香,那不俗的香气,我实在没法用语言来形容。初闻到时,你会一惊一愣:“什么香?这么好闻!”往往人还没走到阳台,那花香就会迎面扑来恭候你;到了阳台,那香气会丝丝缕缕地萦绕你不去;在阳台上待上那么一会儿,你的发丝上、衣裙上就会濡染了花香。着一身花香入室来,坐在书桌前读书做文,神清气爽,气韵通畅。每天给它浇水时,我还会忍不住俯下身去,对着那花凑上鼻子,贪婪地嗅了又嗅,每一次呼吸,都会觉得浑身上下每个汗毛孔都是舒服熨帖的。更令人惊奇的是,它的花期有数月之久,一株小小的它,有着怎样的芬芳心事!它尽量延长花期,竭力迁延美好时光,一天两三朵、三四朵地次第绽放,这不正是那曼妙诗句的情景再现吗?——“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我仿佛听到了那“唧唧、吱吱、咕咕、哝哝”细声嫩气的浅笑低语。当花朵从枝头脱落时,我会小心地把它们一一捡起,一朵一朵摆放在我书桌的一侧。我不知道日后用它们来做什么,只是不忍心让这“纯美”随意丢弃,归于泥土。茉莉可谓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与慰藉。

自香菜在此安家,一两个星期过去了,看来并没有什么大问题 ,茉莉依然生机勃勃。可香菜似乎不大对劲儿,它的叶片儿好像没有初来是那样青翠了,干涩而泛黄 ,而且上面还布满了针尖大小的白色斑点。这是不祥的征兆吗?它这是要走向衰竭吗?这念头只是倏忽地从我心头飘过,我还是喜欢我的茉莉啊!就在我的疏忽、冷淡、厚此薄彼中,它仿佛赌气般地、义无反顾地流逝着自己的生命,那速度之快令我瞠目结舌。仅几天功夫叶子已纷纷枯萎卷曲,有的已经干枯飘落。我移开目光、硬起心肠。直到有一天,一小捆儿“火柴棒” 似的枝蔓扎眼刺心地横陈在面前,我心最柔软的部分才被激活,才猛醒过来:我怎么如此的无视生命?我这是怎么啦?我什么时候变得冷血了?我常常托词“工作忙,没时间”而拖延着不给它安置新家。它是有灵性的,它怨我偏袒茉莉而鄙薄于它。我愧悔不已,心潮久久不能平静。此后,给茉莉浇水,我的目光一不留神碰触了那“干枯”,心潮就会再次被搅动,汹涌翻滚,无边无际。我多么希望香菜能够起死回生啊!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照例端来一杯清水,俯身浇灌茉莉。忽然,在那“干枯”中,一股儿生命的绿意电光石火般地耀亮了我的心田,我凝神定睛,千真万确。只见,一铜丝粗细的枝茎昂然向上挺起了头,那“90°”美丽的弧度是生命坚韧顽强、不屈不挠的印痕。我分明感到了那千钧举力——那是什么都摧毁不了的。它头顶着几片如婴孩儿指甲般大小的叶片,那绿色鲜嫩欲滴,就如春天刚探头出地面的小草的颜色,它透着极强的生命力。我欣喜若狂,这是要“凤凰涅槃”吗?忽然我的眼前呈现出了一盆儿蓊郁碧绿。清醒过来,三步并作两步、兴高采烈地奔去禀告母亲。老母正躺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欣赏电视中的戏曲,明白原委,她一股脑儿坐了起来,急慌慌却铿锵有力地奔那阳台去。七十多岁的人了,我从没见她这样利索过。阳台上立即传来了母亲喜悦、洪亮的声音:“我说嘛,这东西可皮实了,咋会轻易死了呢?”她慌慌地要去找盆儿装土,我笑着拦下她说:“这事交由我来做。

我欢快地飞奔下楼,心里盘算着要挑选一个配得上那美丽生命的漂亮花盆,再盛入肥沃的泥土。此时此刻我心明如镜:任何生命,无论微弱如荧光,还是纤细如游丝,都不应遭遇偏见与怠慢;那昂扬向上的生命更应受到赏识与赞誉。因为只有这样,我们自己的生命才能丰盈、灿烂和华美。

篇3:哲理类散文阅读教学的对策探究

哲理散文又因其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 成为高考现代文考查中最受青睐的文体。那么, 如何阅读哲理散文呢?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就上过的一节市级课改公开课《可以预约的雪》一文为蓝本, 来探讨此类文本的阅读策略。

既然哲理散文是通过具体的形象 (寓意物) 传达作者某种感悟, 那么阅读它便要观形入里。

一.观其形, 理清线

(一) 抛出砖块

阅读《可以预约的雪》, 我们首先要看看林清玄先生在文中写了什么?他想表达什么?又是怎样表达的?而这需要我们在阅读全文时, 能快速理清文章脉络。

阅读指导:阅读时要注意利用文本的一些细节, 抓关键句对文章进行预测性略读。

教师提问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方式进行:文章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根据文意, 学生能够快速地理清思路:和朋友预约看花——看花人——感悟人生的常与变——在看菅芒花的路上。

显然在结构上采用了首尾呼应的形式, 这样, 我们通过观其形, 就把这篇文章的思路理清了。

我们来看一下, 《考纲》对思路题目的要求。

(二) 明确考纲

【分析作品结构——思路】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 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和安排。

(三) 出示真题

例2009重庆卷《瓷器的意味》:16.文章是围绕“瓷器的意味”展开的, 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答案: (1) 由现实生活中瓷器的雅引出话题; (2) 追溯瓷器从俗到雅的历史过程; (3) 点出做人如瓷器尽自己本色的境界。

(四) 思路题答题提示

强化散文的思路梳理, 是散文阅读化难为易、准确解题的前提。可用两个步骤操作:

第一步:标序、圈点、抓关键。给自然段标序, 勾画圈点领起、过渡句、抓段落中心句和能表达主旨的议论抒情句。

第二步:分层、归纳、重组。对总分、因果、并列等段落合并归纳, 再提取主体内容, 加以重新组合。

二.明其显, 抓精要

哲理散文的思想深邃, 主旨隐晦, 一般潜藏于文本, 所以考生要善于抓住文中的重要词句, 深入分析, 找出答题精要。

阅读指导:一般来说, 答案所涉及到的关键词 (句) 就在原文中。很多题目我们在文章里就能比较清晰地找出该题的答题范围。要让学生学会划出答题区域, 会归纳段意, 能分点提取关键词语, 最后还要能归纳重组。

(一) 抛出砖块

在初步理顺了文章的思路, 那我们接着看, 《可以预约的雪》一文重点写了什么?

教师提问可以这样进行: (1) 本文重点写了什么?那些人生的段落有哪些呢?是从第几段到第几段的? (2) 人生中到底“变” (不可预约) 是正常的还是“常” (预约) 是正常的呢?

根据问题, 学生很快就会做一个归纳:可预约的有菅芒花、来生的会面、同学会、朋友;不可预约有看菅芒花的人、三生石上前世的精魂、参加同学会的人、朋友的变化。

我们来看一下, 《考纲》对要点概括题的要求。

(二) 明确考纲

【筛选整合信息——概括】概括作品主要指把作品的主要内容或核心意思进行归纳并梳理。可以是指全文, 也可以是指文章局部。

(三) 出示真题

例2008高考安徽卷《我与地坛》:14.文章第二段从哪三个方面表现“觉得我一个人跑出来已经玩得太久了”?

答案: (1) 旧照片上的那棵老柏树现在已死了; (2) 多年前到园子里找“我”的母亲已去世; (3) 祭坛里的唢呐声使“我”产生了沧桑之感。

(四) 要点概括题提示

阅读过程中要准确给全文或局部段落分层, 便于整合概括答案点。

(1) 分点答案要考虑多角度、不同层面。 (2) 答案要有抓中心句意识。

三.认手法, 探隐旨

散文的手法纷繁, 作家们探究创造的手法及凭借其多样手法所构筑的艺术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我们要用一双慧眼去识别这些手法, 透过这些“华丽”外表, 去探索隐藏在内里的旨意。

阅读指导:对此类命题, 需要先弄清手法上的特点, 进而借助前后文来界定句子的内涵。

通常的做法有两种:

(1) 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形象化的语句转化为概括性的直白的语言。

(2) 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转化为具体化的阐释 (含作者情感) 。

(一) 抛出砖块

之前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许多“变”与“不变”, 但是《可以预约的雪》中除了这些语句之外, 还有一些非举例的文字, 比如14段、15段、17段。

教师可以这样进行提问:哪位同学, 来帮我们理解理解呢?

按要求, 学生们会对以上段落进行分析理解。比如在对14段进行理解时, 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段中“大海”“浮木”“风波”的比喻义, 来理解人生中的“变”与“不变”。

我们来看一下, 《考纲》对技巧 (内涵) 题的要求。

(二) 明确考纲

【鉴赏评价】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丰富含意重在思想性, 语言表达重在艺术表现力。

(1) 词语的意思包括词语的联想意义和情感意义。

(2) 句子的含义一般有基本含义和深层含义。

(三) 出示真题

例2011年福建《走进腾格里 (节选) 》:14.文章第 (8) 段划线的句子“月光牵动人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这“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有哪些?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 我的童年记忆; (2) 民族的历史文化积淀; (3) 宇宙意识; (4) 生命感受。

(四) 技巧 (内涵) 题答题提示

具体答题提示:一句子若有手法, 要明确回答运用何种表达技巧;二要揭示作品运用这种表达技巧, 表达了怎样的内容;三要阐述运用这种表达技巧的表达作用或好处。

具体答题格式:运用什么技法+表达什么内容 (突出了什么事物的何种特点) +达到怎样的效果 (表达了作者的何种思想情感) 。

四.掘意蕴, 探发散

“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句话揭示了阅读的神奇和探究的多维性。一部作品、一篇文章在不同人眼中, 会具有不同的意蕴。

因此学生在阅读作品时, 能否充分调动自身的生活和知识积累, 在探寻文本的情感活动中, 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不仅可以提高文学修养, 还可以感悟生活的哲学。

阅读指导:探究题主要从历史、哲学、审美、人文、民族及个性化等多角度、不同层面地对作品进行解读。

(一) 抛出砖块

《可以预约的雪》中写到面对着作者内心向往的善良和美好, 和现实中的磨难、无奈, 在这种矛盾中作者是否给我们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呢?学生很容易从文本的后几段找出答案。

但是问题来了, 这里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究两个问题:

(1) 文章倒数第二段问题已经解决了, 可作者为何还要写最后一段?

本题设计意图:因为本文不仅内涵蕴藉而且构思相当巧妙, 所以当我们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之后, 我们还要考虑到本文构思巧妙在何处, 一是作者娓娓道来, 由表及里, 二是首尾照应结构严谨。此结尾不仅使结构完整而且深化了主旨。

(2) 根据文章内容, 你认为是否有必要更换题目?如无必要, 请说明理由;若有必要, 请说出新题。

对此题, 我们可以采用抽丝剥茧的方法, 层层设问。

第一问:文题和雪有关系吗?第二问:既然是比喻, 那么“菅芒花”在这篇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第三问:既然作者将菅芒花比作“雪”?两者必有共同之处, 是什么呢?第四问:“预约”, 本是用于人与人之间, 现在用于植物身上,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作用是什么?

这环环相扣的四个小问题, 最终可以解决上面的大问题。第二问能让我们引导学生进一步探寻文本的思路, 因为文章以菅芒花开始阐发哲理, 又将菅芒花比作雪, 所以题目以“可以预约的雪”为题, 既增添了文章的美丽色彩, 又紧扣文章内容。第三问可以引发学生从自然到抽象规律的联想, 从白茫茫的菅芒花和冬天的雪景有几分相似, 进而联想到这两种事物都有内在的必然性, 到了季节性可以重复出现。第四小问中拟人的手法, 可以引发学生对比的联想, 人和花可以预约, 但是看花的人不可预约。通过这样连续的四问, 关于文题的问题就可以得到个性化深入的解读。

我们来看一下, 《考纲》对探究题的要求。

(二) 明确考纲

(1)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 (文本本身) ; (2) 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人文背景) ; (3)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 提出自己的见解 (特有解读) 。

(三) 【出示真题】

例2012年四川《柴禾》:14.根据全文概况“柴禾”在文中的含义。

答案:生活物资, 家力象征, 家的一部分, 传统生活方式, 精神寄托。

(四) 【探究题答题提示】

(1) 设题在重点、疑难处, 如文中的议论、抒情。

(2) 设题植根于文本, 不是随心发挥。

(3) 答案在聚焦一点 (主旨) 的基础上, 多角度、多层面思考。

篇4:与生命的哲理散文

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都有着各自无法言说的痛,有着无法承受的生活之重。《人约黄昏后》写亲情乡情的篇章,通过对生活在底层边缘的人和事、对母亲的苦难人生的原生态描述,使作品浸润着一种忧伤而美丽的格调,那些带着生命体温的书写,给读者以泣血般的疼痛,也弥漫着时代进步的悦耳音符,以及她对温暖亲情与田园牧歌的追忆。作品写出了亲人们宿命般的苦难,鲜活淋漓的贫穷与希望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善良、坚忍和乐观的性格特征,拨动了读者灵魂深处柔软的心弦,表现了一种凄美的艺术感染力。

出身“贵族”的母亲,命运让她儿时几易妈妈,落草到一个偏僻的山村。“其实娘出身的家庭堪称‘贵族’。回乡的外公借妻生子,生下了娘,娘长得清秀,外公夫妻欣喜若狂,百般娇宠,视娘为掌上明珠。”可是“命运弄人,几易为女,就像一件衣裳那样让别人换来换去。”“幼小的娘,命运握在别人的手里,任人摆布。有一回,娘亲口告诉我,她多想一辈子只唤一个人为娘啊。可见,在娘的心底,隐藏着深深的身世悲凉!”成婚數年后丈夫又以自杀的方式撒手人寰,从此她起早摸黑,像永动机一样劳作,独自抚养两个年幼的女儿和病瘫在床的养母兼婆婆,在那贫穷的山村里,受尽冷眼与贫困,成了底层之底层的边缘人。“如果外公不将娘送与他人,聪慧伶俐音色悦耳的娘禀承了先人气质,定能有一番作为。可是命运作弄人,她脸朝黄土背朝天,一生承受苦难。母亲年轻时一条乌黑浓密的辫子长及腰际,用一丝毛线扎着,摔来摔去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在父亲自杀后,娘拂过那头微卷的青丝,自己用把剪刀一声‘咔嚓’,像是剪掉平生的所有柔情,又像是剪掉千丝万缕的烦恼,从此一直是平平的刘海。”终于熬到了改革开放,16岁的女儿辍学外出打工,以她的聪明、坚忍、勤劳、勇敢在城市里取得了一席之地后,母亲却在交通事故中命丧车轮之下。在残酷的宿命面前,人们不得不静默无语。这不是虚构的宿命,而是作家怡霖血淋淋的生命疼痛。

但在她的笔下,并没有对命运的怨天尤人,她用淡淡的忧伤和充满温阳的笔调,通过早年心酸的往事、母亲的苦难人生映射出自己生命的疼痛;这生命的疼痛没有让她沉沦,而是从山乡浸染苦汁的土壤中破蛹化蝶,展开怀抱俯瞰人世间点点滴滴的真善美,呼喊出坚强才是硬道理的生命强音。诚如著名作家、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描在本书的序中所写:“她给人以温馨、柔软,给人以缅怀、追溯,能够感受她的温度,又能够触摸她的隐痛。她在这种暖色的情感中寻觅,游走,以她独有的细腻和敏感,以她宽厚的悲悯和温情,实现着对自我的释放和救赎。”

作品中这些抒写亲情乡情篇章,凸显了原生态风格。社会弱势群体的边缘人,他们的苦难往往存在于宏大的叙事之外,是形而上的公共经验之下的灰色地带。怡霖之生命疼痛,是许许多多生存苦难者的九牛一毛,绚丽多彩的社会万花筒没有留下她的一丝痕迹,倘若不是她与文学结缘,有谁在意那社会之边缘的边缘。我们看到这里没有任何有意的虚饰与无意的遮蔽,作家感到不写出来就无法实现内心的救赎,是“这一个”记忆的见证者和书写者,但却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境遇。70后的作家大多不是从公共经验和公共记忆出发的,他们更个人、更个体、更个性。作者艺术地记录了农村鲜活的微观史,为历史留存了一份具有特质的社会图景,努力从个人记忆上升到民族记忆,这些作品原生态地抒写了时代的苦难,是农民生活的艺术重现,这样的作品总会有出人意料的生命力。

《人约黄昏后》的另一特色是抒发了作家对爱情的礼赞,她以散文诗的体裁、以炽烈与唯美的文字讴歌纯真的爱情,饱含着出自心灵深处的淳朴而热烈的真情,洋溢着一种“焰”与“美”的直接抒情,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了她持久的热力和绵长的光度。

《情花》和《情潭》是两章经典的散文组诗,在纷至沓来的意象中,那些纵横捭阖的句式与结构,弥补了诗和散文文体的不足,表现了作家把握散文诗文体上的得心应手。在情感领域极为开阔的时空中,她纵情笔墨为人性的真善美呐喊着,无所顾忌地用缠绵悱恻的声音,个性鲜明地对爱情作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礼赞。这些文字绮丽又不失婉约,典雅而不失明快,古典诗词的底蕴非常厚实,字字珠玑抑扬顿挫,成为古典爱情的现代召唤。

《人约黄昏后》无论是写山水花木、飞禽走兽,还是写乡村都市、人生过往,都有一个情感丰沛的女性形象闪现其中,以忧伤又洒满温阳的笔调,抒发了其对曾经的友爱视如亲缘,对真诚的友谊心存感恩,对过往的友情长萦心怀。生命的疼痛可以使人心地刚硬,纵然坚强却寡情薄义。但我们从作品中不时闪现的情感丰沛的女性形象,可以看到生命疼痛中的柔软,这份柔软散发出淡淡的忧伤,而更多的则是温暖的阳光。在人际关系越来越现实的今天,这一抹忧伤,一缕阳光,把人世间美好的友情衬托得无比绚烂,显得多么地弥足珍贵。

篇5:哲理散文《静默的生命》

尤其是这几年,通过学习和思考以及文字的流泻,让生命看到了之前从来没有过的风景,心里不知不觉增添了一份希冀和色彩,虽然面对现实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但是,灵魂里多一点静心静气,一卷书、一杯茶、一盏灯还有手里的笔让生命飘离在时间之外。这是我要的生活,确切地说,它属于我的灵魂。

记得前几年读过名叫奥修的印度人写过的书,文字如行云流水,给人一种内涵和深深地禅意。细细读来,唇齿间如甘霖一般滋润,心不由自主地进入一种牧场的感觉,眼睛微闭,生命似乎飘起来,灵魂似乎到了天堂一样,那静默可以听到远古,听到未来,听到历史曾经发生的一切风雨和金戈铁马。

那时候起,我发誓要让生命静默,静默如潜艇,感受生活的海洋所演绎出来的动人故事和生命百态。让我感到安慰的是我不仅做到了,而且做的出乎我自己意料之外。为此,我要感谢生命、感谢生活,感谢我自己,毫不犹豫地告别昨日的岁月黄花,为自己心灵营造了一个没有冬天、永不谢幕、永远充满生机的精神家园。

是的,这么做,是让我失去很多,然而,细想,心里不但没有怨言和懊恼,相反,生命与生命的对视里多了一份自信和默许。如今尝到甜头的我,生活如春江花月夜一般诗意栖居,生命也变得更加成稳淡定,静默如莲。

有人说,生命活的就是气息、就是奔忙或者有声有色,对此我从不否认,然而,要知道,生命的活法可以千姿百态,可以千差万别。忙里偷闲是一种活法,人云亦云也是一种活法,当然我选择了静默的方式来生活,也不啻是我生命对生活的一种理解和诠释作出的回应。

生命是自己的,生活同样是自己的,如果一个鲜活的生命一定要用轰轰烈烈来表示或者波澜壮阔去形容的话,那么,生活中自然少了一些生活的色彩、基调抑或可圈可点之处,但它不会影响原有浪花的飞舞和跳跃,更不会对整个历史天空带来什么影响。反之,若生活里缺失了静默的生命,文化传承就会成镜中花水中月,人文关怀自然也成为没有核心的躯壳。时下的风尚每况愈下,难道还不能说明,还不能点醒沉睡已久梦中人?

换句话说,生活是奔腾的海洋,容得下足够的生命,生命尽管演好自己的角色就是为生活抹上了一笔靓丽的色彩。就像莎士比亚为繁荣英伦的舞台而倾情奉献所有的智慧,罗丹为心中的维纳斯忘乎所以,总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领域,做好自己才是关键。喜欢静默的人也一样,不是吗?

哲人苏格拉底曾说:认识你自己!这里的你就是我。有人对此不可置否,有更多的人不屑一顾,故他们把自己搞丢了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而相对于他们的静默者来说,就采取别样的姿态来对待,其他的不说,单单以一个静默者的身份就足够智慧的体现。

我乐意承认,做静默者不能给你带去俗世里的一切,也不能满足你做神仙和超人的愿望,相反它会令你失去很多别人多有的,但请你别忘了一条:看见的.都是暂时的,看不见的是永远的。生命一旦记住了这一条法则,那么,对于生活的一切包括财富、名利在内都会作出正确的评判。更进一步说,你认识了你自己,也就是向着静默者靠拢。

篇6:为自己的生命做主-哲理散文

我把自己的生命喻作花。自己如果做不了雍容华贵的牡丹花,那就做一株不怕旱涝的三叶草吧。我讨厌太媚俗的花香,更不喜欢水性杨花的虚伪,每天迎着朝阳展开自己豆瓣般的笑脸,感谢着阳光,感恩于主人,天天给主人带来一片好心情。

我把自己的生命喻作草。决不会因为自己地位低微而自卑,也不会叹息自己的岁岁枯荣。但我决不会做人脚下任意践踏之草,要让自己的草籽随风飘向荒芜的沙漠,让艰苦环境磨练着自己的意志,奉献出自己的.点星绿意,留下子子孙孙把大地绿化。

我把自己的生命喻作树。决不会嫌弃土地的贫瘠,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向大地的胸脯,挺着腰杆吸取着大地母亲的养分,寒来暑往经风见雨。在夏日里用树冠为行人遮风避雨,在冬日里张开双臂拦阻着风沙,让鸟儿在树叉上牢固地筑巢生活。做了栋梁之才不骄傲,就是做了一条板凳也无怨言,只要自己有价值就没有虚度一生。

我把自己的生命喻作鸟。那就要去做一只勤劳的布谷鸟,一只胸中装着鹰翅膀的鸟。冬天里消灭着树上的害虫,春天里“布谷早、布谷早”,提醒着农民人勤春早,春天到了该去田里撒种子了,期盼着农民能有个五谷丰登的年景。就是自己的翅膀在空中划不下个痕迹,但也为碧空增添了生命的灵气。

我把自己的生命喻作船。我会扬帆行进在文学的海洋里,时刻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名言警句提醒着自己,持之以恒去用文字的色彩装饰着自己的生命。半途的渡口诱惑不了我,大风大浪和暗礁威胁不了我,文人相轻污蔑不了我,天道酬勤就是我奋力的桨板,理想的彼岸虽然无边无际,但是我绝不会半途而废虚度此生。

我把自己的生命喻作泉。我会让泉水汇集成一条溪流,努力地去寻找着自己的道路,不会惧怕顽石的阻扰,不会惧怕大山的阻拦,唱着欢歌勇敢地跳下山崖化做彩虹的灵魂,我把甘泉捧给行人解渴,看到干旱的农田会奋不顾身去滋润禾苗。松林的涛声为我鼓掌,多情的竹林为我捋顺了头发,山花儿瓣为我装饰了透明的衣服,多情的游鱼让我陪伴它玩一会儿,可是谁也阻拦不了我去和大海会面。

篇7:浸透生命最深处哲理散文

那一年,高考失利,他觉得天空都变成了灰色。

同年,她却考上了大学。

家人劝他去复读,因为以他的成绩复读的话一定能考上。可是他没有听家人的话,。

他去了一座陌生的城市,为了听不到家人的唠叨,以及她的话语。

面对这个陌生的城市,起初他感到兴奋,慢慢的兴奋却被孤独替代了。他开始想家,想曾经的同学,想到了记忆中的那个她。

她是他的女朋友。至少曾经是。

以前,在许多人眼中,他们是令人羡慕的一对。优异的成绩,俊俏与美丽的脸庞,可谓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对。人们都以为他们会上同一所大学,继续他们耀眼的青春和幸福的生活。可谁也没想到,他却没能考上。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他提出了分手,还没等她问为什么,他却不见了。

在那以后,他不再联系她,而她也联系不到他。她曾去过他家里,询问其父母他的去向,令她失望的是,他父母也不知道他的去向,只知道他每个星期都会打电话给家里报平安。

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也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时间不多了。

他每天都会去那家孤儿院看望小孩,帮助残疾。每天晚上就在租的房间里写东西。

那一天晚上,他又吐血了,而且还昏迷了一个多小时。醒来后,他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快要到尽头了。他拿起了那份医院的检验报告,上面写着,胃癌晚期。

他经常胃痛,因为知道自己有胃病,所以也就没放在心上。可是就在高考前一个月的一天晚上,他胃痛到吐血,为了不让父母和身边的人担心,他自己去医院检查了一下,却发现自己得了胃癌,而且已经是晚期。

从那个时候起,他就计划了高考落榜,然后离开熟悉的城市,用自己剩下的时间,做些有意义的事。当然,他的离开和隐瞒主要是为了不让身边的人的生活掀起波澜,包括他的父母和她。

他回家了,因为他知道时间快用完了。

回家后他一直隐瞒自己的病情,尽管他每天都很痛苦。他不外出,不和同学朋友联系。直到一天,他妈妈去叫他起床,却发现他躺在床上,没有了呼吸。床边的.桌子上放着那张检验报告书和两个厚厚的信封。

她知道了他的消息之后,放下一切,从学校赶到他家,可是早已物是人非。他父母告诉了她关于他的一切。

他留下的两个信封,一个是给他父母的,一个是给她的。

当她打开信封,看到那一页页写满了字的纸,她的眼泪却早已划过脸颊。

她拿起了里面的一封信,上面写道:小筠,你最近过的好吗?不要怪我做的一切,我只是不想我的痛苦让你也承受。你知道吗?我每天都很想你,想我们曾经的一切,我好想再看到你笑,看到你生气时嘟起的嘴。

我现在每天过的都很有意义,我很充实,可是每天也很痛苦,有时候胃痛到吐血,不过一想到你的微笑,我就不那么痛苦了。我好想再回到曾经的那些日子,那些属于我们的日子……

看到这里,她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伤悲,失声痛哭起来。她骂他,可却骂的那么无力与沧桑。谁又知道此时此刻,她内心又是何等的痛苦呢?

篇8:哲理散文写作的思维视域探微

一.哲理散文中的象征思维

哲理散文因为超越日常经验的意义和自身的自然物理性质, 构成了本体的象征表达。它摒弃浅薄, 达到一种与人的思想情性相通、生命交感、灵气往来的境界, 我们从象征中获得理性的醒悟和精神的畅快, 由心灵的平静转到灵魂的震撼, 超越一般情感反应而居于精神的顶端。

从自然万象入手去证悟生命体验, 从自然之境中看到生命的旋律。在孔子看来, 整个世界, 一切都是哲理的象征, 他站在河边, 看到的是哲理:“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他站在松树下, 看到的是一种高尚的人格:“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他看到禾苗, 就想到人生的价值和结局:“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以一种象征思维去看待事物的自然属性或结构与人的社会属性之间的对应关系。再从事物的自然属性的主观联想, 引申到人生的价值取向。用这种眼光看世界, 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自然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变成了象征意象, 都变成了人生的象征。

吴冠中的《说树》中, 树是大自然中随处可见的景观, 作者运用象征思维, 将人、树和艺术联系在一起, 说明艺术风格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长年累月的耕作。其实, 树是人的象征, 是人精神的对应物, 画家探寻的不独是树的形貌, 更重要的是树的内在气质、性格和灵魂。他在文中说:“作为郭熙的后裔, 我永远在探寻树的精灵。”作者历数了自己所曾探访过的树:江南早春体态袅娜的杨柳, 黄山背靠石壁伸出臂膀的奇松, 美国尤色美底森林中参天的巨树, 南国滨江遍体垂着气根的榕树, 北国冰雪之中却“无寒意”的白桦, 瘦骨嶙峋而又傲视群芳的枣树;还有贵州原始森林里, 那使画家几乎丧生的“站着死去的树”。作者仿佛在用各种语言画着速写, 寥寥数笔便勾勒出各中树的风采与神韵, 让人透视出那棵棵奇树不同凡响的“精灵”。

象征是手段, 哲理是目的, 通过哲理之思去探究存在的本质, 理解生命的本义。刘小枫在《一片冬天枯叶上的湿润经脉》一文中追问道:什么像一条秋天的道路上干枯的树叶?可以把太多的语词放在主语的位置上, 以至于每年秋天的道路都有新奇感。“我想, 这里最适合作为主语的是卡夫卡的身体。”“在卡夫卡的透彻目光里, 每个人的身体都是飘落在一条秋天道路上的干枯树叶。每一个生命的在世命运, 就像一片干枯的树叶, 在世俗生活中或者说在历史的长河中, 个人就是不断被扫除或被覆盖的干枯树叶。”“俗的时间是秋天的道路, 令人觉得满目凄凉。幸福是秋天道路上的阳光, 给干枯的树叶带来可以渴望和想象的生机。”然而, 人对幸福的渴望引发的对幸福的想象, 很可能变成对幸福的奢望, 以至于忘记了, 幸福不过是秋天道路上的阳光, 斑驳、绚丽而易逝。作者透过对秋日景象的描写给予人以特殊的启示。能以如此自由活泼的语体, 进行哲理性的表达, 自由意志、主体精神和生存理念构成了一种沉思性散文品格。

日常生活是哲理散文凝视的矿藏。光怪陆离的社会处处展现着哲理。就个体而言, 人的进退、荣辱、生死都是哲学命题;就群体而言, 人与人, 人与社会, 社会自身的发展甚至人与自然莫不表现着生活哲理, 无不引起人的深入思考。如:史铁生的《合欢树》。在作者看来, 浸淫着母亲恩泽的合欢树, 是上天对他的一种安慰, 是母爱的一种象征。在结尾的时候, 作者将某种希望寄寓在下一代的孩子身上, 这个孩子“不哭不闹, 光是瞪着眼睛看窗外的树 (合欢树) 影儿”, “长大了, 会想起童年的事, 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 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在这个孩子的设计上, 作者明显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苍凉感, 一种渴望时间倒流的幻想;在这里, “合欢树”的象征内涵再一次凸现出来, 它不仅仅作为不在场的母亲的象征, 而是成为作者与往昔岁月相扭结的一个通道, 是作者越来越成熟的人生感悟的最好见证者。

二.哲理散文中的联想思维

清代张潮在《幽梦三影》中说:“因雪想高士, 因花想美人, 因酒想侠客, 因月想好友, 因山水想得意诗文。”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想象。具体地说, 当客观事物以一定的关系彼此联系作用于人脑时, 会在大脑形成各种暂时联系;在作用终止后, 这种暂时的神经联系以痕迹的方式留在头脑中;在一定条件下, 这种联系可以活跃、恢复起来, 从而使抽象的思想、意义、概念形象化、具体化 (王先海《高考作文思维新方法例话》) 。如孙犁的散文《老家》, 作者写的虽是生活往事, 乡村风物, 题材本无多大新意, 但却表现了作者对纯朴美好乡情的呼唤, 对人生哲理的追寻。开头写“近几天”来, “我”接连做着回故乡的梦。“要回家”, 尽管有着“种种困扰”, 其实“我”在“文化大革命”以后, 已经回过两次老家了。所能看见的只是“故园荒废”的景象。现在, 由于作者“梦中思念故乡的情绪”特别浓烈, 于是便穿过时间迷乱的尘烟, 走向“意识的深入”, 寻找梦幻世界的迷离与飘渺。在“梦境”中, 故乡河流干涸了, 风沙声仍旧很大;老屋旁边的炊烟不见了, 灶下做饭的人也早已不在了。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 破烂不堪。村人故旧, 诉说着含情脉脉的话语。表现出作者对乡土爱得深沉。接着, 作者回忆了村支书来信询问老屋的情况, “我”回信说:“也不折, 也不卖, 听其自然, 倒了再说。”流露出作者对乡土的挚爱与痴迷。作者还追忆了最近村里的情况。朋友对我说:“现在村里, 新房林立;村外, 果木成林。”而你家的“那几间破屋”, “实在不太调和了”。“我”却嘲笑似地说:“那总是一个标志, 证明我曾是村里的一户。”既反映出了家乡在“四化”建设中的巨大变化, 又表现出了作者已把乡土融入了自己的整个身心, 达到了沉醉的境界。文章最后写道, “但是, 新的正在突起, 旧的终归要消失”, 是指新房终究要代替旧房, 新人总是要代替“老人”, 改革开放大潮中的新观念、新意识, 终究要代替旧观念、旧意识。文章就是这样写时代、人生、哲理的, 从而揭示出了人们深层的心灵美。

由于哲理散文是立体的、综合的思维体系, 经过联想, 文章拥有更丰富的内涵, 不至于显得单薄, 把自然、社会、人生多个角度进行了融合。如巴金的《灯》, 全文以“灯”为线索, 全文内容始终围绕着“灯”展开联想和不断深化, 全文就灯的作用实现了两次由具体到抽象的升华, 又从两个角度写了三类灯——无意中使人受惠的灯;虽是有意施舍, 但仅仅是为了亲人、情人而点的灯;不仅有意, 而且完全是为了救护一个陌生人而点的灯———就如同“三个里程碑”, 将作者的思路与感情逐步推向最高峰, 由此得到启示, 是作者在最黑暗的年代看到了光明, 坚定了必胜的信心。

三.哲理散文中的情感思维

作家玛拉沁夫在《哲理的探究》中指出:“我在探索这样一条路子, 即以抒情的笔调, 在恍如不经意的叙事中浸透一番使人深思的哲理来。抒情叙述的目的是引出发人深思的哲理。”这就告诉我们, 散文的作者, 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揭示哲理, 都没有离开具体的形象, 更是交织着强烈的感情。只有这样, 创作出的诗意, 才是既有丰富的内涵, 又有艺术感染力的富有“理趣”的诗意美。因此, 哲理散文在本质意义上是思想表达对情感的一种依赖。

鲍昌的《长城》抒发自己的情感时, 缘情、缘事、缘理而发。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凄婉的历史, 民族封闭的象征, 文化愚钝的标志。作者对现实的长城又是如何评说的呢?“哦, 长城!我不知你对此作何感想。你那虽然古老但仍坚固的躯体, 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吗?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吗?你不语。你扎根的纠墨群山不语, 并清洁气爽的长天不语。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唯一的人工痕迹, 就是你啊, 长城!”

作者倾注了真挚的感情, 激情四射, 极富感染力。我们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而不垮, 曾想通过闭关自守来寻求安全而不能, 如今却主动敞开胸襟, 这不正充分显示出我们中华民族的自信吗?我们一定能承受改革开放的冲荡, 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字虽然不多, 却极具分量。这一结论是通过反思和观察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长城的历史和现实而得出的。

林非的《话说知音》选择一个全新的视角, 对早已深入华夏子孙心坎里的知音的传说进行评说:“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 让人欣慰的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 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 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对偶句式的运用给文章带来了强烈的抒情色彩, 实现了真正的情理交融, 表达了作者对获得知音的独特看法:俞伯牙不能因为失去了一个钟子期而终止演奏, 应该继续用琴声培养更多的知音;再说俞伯牙的演奏是多么来之不易啊, 不应该因为钟子期不再能欣赏而放弃。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由于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中有情感参与, 理解的结果有情感及想象的融入, 所以哲理散文中的思想, 就不是一般干巴巴的议论, 而是寓含了生活情感的思想, 是蘸满了审美情感液汁的思想, 从哲理散文的字里行间去读解到心智的深邃, 理解生命的本义, 这就是哲理散文的艺术美之所在, 也是我们写作哲理散文的规律所在。

篇9:与生命的哲理散文

关键词:散文名篇 教育哲理 现实教育

中国古代文人历来以“传其事以为官戒”即以寓言的形式向帝王或上层统治者进行纳谏。以展现其对社会不满和期望改革之决心。它有着委婉含蓄的特点,也夹杂着幽默之成分,其中也不乏教育智慧之光芒。本篇文章就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所编选的三篇文章荀子之《劝学》、柳宗元之《种树郭橐驼传》和龚自珍之《病梅馆记》来分析其各自隐喻表达含义并进一步揭示其蕴含的教育哲理。三篇选文就时间分布而言,贯穿中国古代历史的上古、中古和今古三个重要时期。虽然每一作品生成动机各不同,就发生语境而言也并非专为教育认知而表达,但文中却隐含着共同教育思想,这无疑为现实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该文试图从教育角度按宏观教育、中观教育、微观教育三个层面来论述,挖掘其各篇文章所蕴含教育智慧达到古为今。

一、《病梅馆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教育方针

此文作于道光十九年,龚自珍被迫辞职返回故里杭州为自己新辟梅园命名“病梅馆”而作的散文。当时清朝封建统治者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本,以束缚人们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压抑和摧残。《病梅馆记》就是在这样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文章开篇就把人置于一片梅林之中,“皆产梅”的“皆”字说明梅产地多,分布广。暗喻天下人才不可胜数,尤江浙一带人才济济,这为下文“江浙之梅皆病”作了铺垫。就在人们感慨“江山待有人才出”之意境时,作者笔锋一转指出了病梅产生缘由,指出是文人画士对梅的特别嗜好和审美情趣决定的。他们认为“梅以曲为美,直则无资;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于是“砍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一种病态的被歪曲了的美学标准来“以绳天下之梅”,江浙之梅皆病正是“砍、删、夭、锄、遏”之结果,揭示了病梅产生的社会原因,进而生动形象刻画出封建统治阶级残酷扼杀人才的狰狞面目。面对当时“万马齐喑究可哀”之局面,龚自珍直指“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他进而指出,世上的事物都有其自身发展必然趋势,应让其按照自身规律自然生长,如违背就是对他们本性的摧残。这反映到现实教育中,中小学教育标准化、统一化的教育模式严重抑制学生的创新能力,剥夺了他们的独立性和自由。

面对以上弊病,作者决心疗梅,“予购三拜盆”,“誓疗之”,可见其行动果断,疗梅之方法是“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为实现其目的“甘受诟历,辟病梅之馆以疗之”旗帜鲜明地表明其立场和决心,敢于面对现实,与传统势力奋斗到底的决心。最后作者表明自己疗梅的心志,面对如此之多病梅,慨叹自己空暇不多,闲田不多,以自己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遭受扼杀之局面,即便如此还是用“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的心志来表现作者坚持斗争的志向。

从以上论述看,《病梅馆记》映射和抨击了现实教育过失,传统应试教育波及面之广,学生受害程度之深。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以分数来衡量一切,抹杀学生天赋,造就出的学生缺乏出类拔萃之才。然而教育改革不是一番风顺,道路曲折漫长,任重道远,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应突破传统教育模式,让学生获得个性发展和自由解放,给予适当监督和引导使其在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基础上培养特殊才能,在教育中也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二、《种树郭橐驼传》:“顺人之天,以致其性”的教育原则

此文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作品,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现象而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缴纳正常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以致民不聊生。这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社会背景。

《种树郭橐驼传》一文统辖全局总原则:“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此处“天”是指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性”是指树木的个性和生长习性,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要“顺”,其生长习性要“致”。我们教育就是要遵循生长的自然规律,进而实现学生完满个性。为了更好贯彻这一教育原则,就要做到“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这四个环节无一例外的指“树木”即学生。“本欲舒”即在教育中疏导学生,使其心情愉快的学习;“培欲平”指传授的知识要讲求“度”,否则会过犹不及;“土欲故”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心理学上的“统觉”理论在学生已有知识与新学知识之间建立必要联系;“筑欲密”指所学知识要扎实的巩固。由此看来,柳宗元自然主义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可与今天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模式相媲美。

在上面四个环节做好后就“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这是郭橐驼的管理经验。意指在教育中,知识一经传授给学生,就让学生大胆自主去实践。再者教师要热爱学生,做到真正“教书育人”。面对当时现实,针对一些违反自然主义教育规律做法,柳宗元给予猛烈抨击。“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这样做只使“木之性日以离矣”。这其实毫不掩饰的指出我们现实教育弊端。在应试教育下,学校以考试作为唯一手段来选拔人才,没真正按照“育人”规律教育学生“以致其性”。其次,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爱之太思,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是我们溺爱孩子的真实写照,这样培育的孩子是温室的花朵经不起外面风吹雨打的。

三、《劝学》:“学不可以已”的学习意义、作用、态度和方法

《劝学》是荀子代表作,也是《荀子》开篇之作。“学不可以已”是贯穿全文中心思想:一方面是说学习重要意义,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对待学习应采取的态度、方法也是不能停止的。

为了论述学习之重要,连用五个比喻,“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变化过程可有所提高和发展。直木“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人改造可改变原来状况。据此推理,人只有经过“博学”才能增长知识,成为一个有道德学识之人。荀子认为人的道德、知识、才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获得的。木要改造成“中规”的轮要使“其曲”,金要利需“就砺”,人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可见学习之意义重大。荀子同样用五个比喻论述学的重要作用在于弥补以前之不足,把“终日思”与“须臾学”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实学。接着从生活经验谈起“跂而望”不如“登高”看的广阔,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这些都能获得良好效果。此效果获得并非人本身固有条件不同,而是“善假于物”的结果。据此理,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不足,这种“学而后知”的观点在当时提出时难能可贵的。

学习态度与方法方面,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论证学习要坚持不懈,逐步积累。先正面设喻“积土成山,可以兴风雨,积水成渊,可以生蛟龙。”之所以有如此之功效全在于“积”。同样,人要达到“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之境界就必须先积善成德。再从反面设喻,说明不“积”就不能至千里成江河。人们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逐步积累、由量变到质变之过程。其次从“舍”与“不舍”来论述贵在坚持不懈的学习道理。先用骐骥与驽马对比,骐骥本身条件虽好,如止于一跃达不到十步,驽马本身条件虽差,如能锲而不舍,也可以跑很远。接着用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舍”与“不舍”。我们的学习也贵在持之以恒,如是这样,再艰深的学问也可学会。最后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这样才能获得成功。荀子关于学习观点无论是学习意义还是学习态度和方法都值得继承借鉴,当然也要与时俱进创造性学习、合作学习等都是有必要的。

四、三篇散文名篇之特色

(一)强烈的教育现实性。以上三篇文章,从其内容看,荀子《劝学》篇意在督励初涉学者明确学习的意义作用,进而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和龚自珍《病梅馆记》则可看作是对现实教育过失的影射和抨击。给现代教育敲以警钟,指导教育改革的步伐。

(二)说理的情感性。三篇文章都发自作者真情实感但又超越个人情感,字里行间隐含着普世之情即关注人才培养。通过其隐喻策略不难发现,《劝学》意在使人明,明其“学不可以已”之大道理;《种树郭橐驼传》意在使人信,信其“顺人之天,以致其性”的自然主义教育原则是育人之术;《病梅馆记》意在使人感。感其“不拘一格”的人才观对社会之重要。

(三)表达的综合性。三篇散文将叙事、描写、说理、抒情融为一体,说理深入浅出,以小见大。《种树郭橐驼传》通过叙事与说理将“养树”与“养人”有机结合起来,《病梅馆记》通过描写与说理描绘出一幅“万马齐喑”的局面,进而为打破此局面呼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心声。

我国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古代文人著作中蕴含着先进、高明的教育理念,“学不可以已”、“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不拘一格降人才”等教育哲理值得我们进行反思,有待对其进一步发掘汲取营养为现实教育之用。

参考文献

[1]]龚自珍.龚自珍全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2]汪贤度.柳宗元散文选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梁启雄.荀子简释[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

上一篇:感恩名言下一篇:关于项目经理个人的风险偏好对项目发展应该的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