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扣代缴税返还奖励

2024-04-30

代扣代缴税返还奖励(精选3篇)

篇1:代扣代缴税返还奖励

根据对手续费的理解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暂行办法》的通知》第十七条的规定:对扣缴义务人按照所扣缴的税款,付给2%的手续费。扣缴义务人可将其用于代扣代缴费用开支和奖励代扣代缴工作做得较好的办税人员。因此,该手续费是奖励给公司的办税人员的,作为对他们工作的肯定和感谢,既不用再另交纳税金,也可以在税前扣出。

3、因此,公司的财务在收到该笔款项时,可以先做把这一笔挂在“其他应付款”的科目。在申请领导后,再做相应的帐务处理。当然,作为公司的领导,既可以把该笔收入作为财务人员的奖励,也可以把它作为所有员工的活动经费等,这些都是允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第十一条的规定:各地方税务局会对对扣缴义务人按照所扣缴的税款,付给百分之二的手续费。因此只要是在上年度内交纳了个人所得税的个人或者公司企业,都可以向主管地税所申请返回2%的手续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一条 对扣缴义务人按照所扣缴的税款,付给百分之二的手续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四条 税务机关按照税法第十一条的规定付给扣缴义务人手续费时,应当按月填开收入退还书发给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持收入退还书向指定的银行办理退库手续。

国税发[1995]065号文件第十七条规定:对扣缴义务人按照所扣缴的税款,付给2%的手续费。扣缴义务人可将其用于代扣代缴费用开支和奖励代扣代缴工作做得较好的办税人员。因此,扣缴义务人取得手续费时,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手续费

支付费用,奖励员工时,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付款--手续费

贷:库存现金

费用附件:发票,发放奖励附件:花名册

所以说,税务机关按照税法第十一条的规定付给扣缴义务人手续费不存在缴税的问题。

1、规范入账:收到手续费时: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给财务人员发放时:借:应付工资

贷:现金

2、不规范入账,收到手续费时: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代收代付手续费

给财务人员发放时:借:其他应付款——代收代付手续费

贷:现金

3、第2种情况,属于偷逃税款,但由于2%手续费本身就是税务局返还款,所以一般情况下,税务局不会在意的。

篇2:代扣代缴税返还奖励

账务处理

2014-06-16 05:42:34来源:互联网作者:【 大 中 小 】添加收藏

税务机关对扣缴义务人所扣缴的税款,应按照所扣税款的2%付给扣缴义务人手续费,由税务机关按月填开收入退还书发给扣缴义务人,由扣缴义务人持收入退还书向指定的银行办理退库手续。对于该笔手续费收入,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扣缴义务人在会计上应如何处理?目前通常的做法有,一是计入往来款项;二是计入“其他业务收入”;三是计入“营业外收入”。

2.扣缴义务人收取的返还手续费收入,从扣缴义务人的单位来讲,主要涉及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这比收入是否应征收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

3.如果企业将取得的代扣代缴手续费返还收入奖励给相关人员,这些人员要不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观点一:该笔收入应作为“应纳税所得的收入”

该会计处理最为核心的地方在于对2005年11月14日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的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代扣代收代征税款手续费管理的通知》(财行[2005]365号)中“单位所取得的手续费收入应单独核算,计入本单位收入,用于„三代‟管理支出,也可以适当奖励相关工作人员”规定的理解。本人认为财行[2005]365号之所说“收入”虽强调“单独核算”,但并不是强调绝对的企业会计制度意义上的收入,更多的是强调应作为“应纳税所得的收入”。

在会计科目的选择上,我的观点如下:

1、首推通过“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进行配比核算,手续费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用于代扣代缴费用开支和奖励代扣代缴工作做得较好的办税人员的支出计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借记:其他业务支出,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管理费用等科目。

“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除“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日常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的收入。如邮件中所述,代扣代缴手续费是企业提供了一定的劳务后取得的收入,企业只要正常履行了代扣代缴义务,该经济利益就是可以确定获得的,又由于手续费收入的比例是确定的,从而该经济利益也是可以计量的,因而它符合会计制度关于劳务收入的确认原则。

2、也可以通过往来款项核算(收到手续费时,借记:现金、银行存款,贷记:其他应付款;结转有关支出时,借记:其他应付款,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管理费用等科目),所得税汇算时只要进行相应的纳税调整即可。

3、本人认为,最不妥的就是通过“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无关的各项收入,是企业偶发的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利益流入,在会计上是作为企业的一种“利得”,因此,“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科目两个科目之间没有成本和收入的配比关系,单独一个科目就能够反映某一经济事项的最终结果,而不需要另一个科目来帮衬。举例来说,清理某固定资产净收益产生的“营业外收入”,其成本结转并不在“营业外支出”科目中核算。

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取得的手续费收入及其用于代扣代缴费用开支和奖励代扣代缴工作做得较好的办税人员的支出是有对应配比关系的,因此不适于通过“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

观点二:该笔收入应缴纳营业税和所得税

扣缴义务人获得的代扣代缴手续非返还收入于扣缴义务人的单位来说,主要涉及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流转税方面,该笔收入实际上是企业提供了一定的劳务而取得的收入,因此应按照营业税中“其他服务业”的税目,按5%的税率交纳营业税;所得税方面,财行[2005]365号文是国家税务总局与财政部等联合发文的,因此该笔手续费不仅在会计上应作为收入核算,在税法上,也应并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缴纳企业所得税。另外,还有个可以参考的文件是《关于代扣代缴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手续费收入征免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1]31号),该文件明确,对于储蓄机构取得的手续费收入,应按照规定缴纳营业税和所得税。当然,目前也有个别地区对于手续费收入是免征营业税的,如黑龙江省就曾以“黑地税发[1996]248号”文明确,对于税务部门委托代扣单位代扣税金取得的手续费免征营业税。但这只是适用于个别地区。

观点三:个人办理代扣代缴手续费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办理代扣代缴手续费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理由见如下两点:

其一财税字[1994]20号规定:个人办理代扣代缴手续费,按规定取得的扣缴手续费。这一文件中并未指明要求个人是以个人身份办理代扣代缴。如果法律和政策未特别明确,那么就可以认为政策是一种泛指,即指一般情况,也就包括了个人在职务工作中的情况,即以单位职工身份办理代扣代缴。财税字[1994]20号文还明确要求“按规定取得的扣缴手续费”,这其中的规定也应当理解为税收政策或者法律的规定。而我国现行的有关税收政策,也都明确企业单位或以将代扣代缴手续费用于奖励有关的人员。比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代扣代收代征税款手续费管理的通知》(财行[2005]365号)文就规定:“三代”即代扣缴、代收代缴、委托代征单位所取得的手续费收入应该单独核算,计入本单位收入,用于“三代”管理支出,也可以适当奖励相关工作人员。

其二,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以及其实施细则所规定的个人税所得项目中也没有将个人办理代扣代缴业务所取得的手续费收入纳入课税的范围。虽然其中也包含有偶然所得以及其他所得项目,但是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也都未明文规定对这一收入课税。根据课税原则的要求,即法无明文规定即不课税的原则,我们也有理由认定对这种手续费收入不得课税。

观点四: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取得的手续费收入无需纳税

我想从合法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等三方面分析一下扣缴义务人收取的代扣代缴手续费返还是否征税的问题。

一、合法性解释。代扣代缴义务人与税务机关签订的代扣代缴协议,其实质是国家强制力的体现,并非代扣代缴义务人真实意愿的表示,代扣代缴义务人根据代扣代缴协议扣缴税款并按规定取得的手续费收入,也只是国家对代扣代缴义务人的一种经济补偿,对此补偿款我国目前尚无明文规定要予征税,而根据税收法定原则,如果没有相应法律作前提,国家则不能征税,公民也没有纳税的义务。

二、合理性分析。代扣代缴义务人取得的手续费收入是由财政部门进行返还的,如果国家对此项手续费收入征税,则从税收成本考虑,显然由财政部门在返还时直接扣缴才最为简便和省事,但实际上,代扣代缴义务人全额收取了应得款项;从使用票据上,代扣代缴义务人在收取手续费时,只需凭收入退还凭证即可全额收取,不需再开具任何其他票据,这就为代扣代缴义务人是否入账提供了选择空间,如果对此手续费收入征税,则有悖于税务机关“以票控税”原则,同时也会变相鼓励代扣代缴义务人另设账目,以逃避税收,最终导致扣代缴义务人之间税负不均,破坏纳税人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

三、可操作性分析。根据国税发[1995]065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暂行办法>的通知》第十七条“对扣缴义务人按照所扣缴的税款,付给2%的手续费。扣缴义务人可将其用于代扣代缴费用开支和奖励代扣代缴工作做得较好的办税人员”的规定,由于扣缴义务人在支配上述手续费时并无具体金额或标准限制,因此扣缴义务人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将其留有余额;而如果对此收入征税,则只能按照“服务业———代理业”税目征收营业税税,而根据国税发[1995]076号第四条“代理业的营业额为纳税人从事代理业务向委托方实际收取的报酬”之规定,也只能就其余额征收营业税,同样也只能就其余额征收企业所得税,但实际工作中,代扣代缴义务人只要稍具税收筹划意识,则就不会留有余额,对此收入项目征税也就变得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篇3:代扣代缴税返还奖励

来源:时间:2012年05月31日

企业按规定代扣代缴税款后可以申请手续费返还,这一政策很简单,但实际执行中,企业还是错误多多,根据理道为众多企业服务的经验,企业主要的失误有五个方面,敬请企业对照自查,有失误的赶快纠正,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误区一:不知道有手续费返还

部分企业不知道扣缴税款可以申请手续费返还,或者听说该政策取消了,也就没有去继续申请。其实,享受手续费返还是税收征管法赋予的法定权利,该政策一直存在,2005年发布的财行[2005]365号文,更是对扣缴税款手续费返还做了进一步规范。

(二)误区二:只申请了扣缴个人所得税的手续费返还

由于经常发生代扣代缴职工工资个人所得税行为,因此企业较熟悉申请返还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手续费。事实上,在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等纳税范围中,只要企业属于法定的扣缴义务人,履行了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之后,都可以按照规定申请手续费返还。

财行[2005]365号文明确,可申请手续费返还的“三代”范围包括:代扣代缴、代收代缴和委托代征。京地税企[2009]132号文、穗地税函[2007]84号文等地方政策有做进一步明确,可以参考。

(三)误区三:不知道还可以向国税机关申请手续费返还

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手续费,是向地税机关申请返还,但如果企业代扣代缴了非居民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等,向国税申报了扣缴税款,也可以向国税机关申请返还手续费。

“三代”税款手续费是由各国、地税税务机关支付,因此,当企业所代扣代缴的税款是向地税机关解缴时,手续费是向地税机关申请返还;当企业所代扣代缴的税款是向国税机关解缴时,手续费是向国税机关申请返还。(注:城建税在申请范围之内,教育费附加不属于税,不在范围之内,城建税应向地税局申请返还)

(四)误区四:不知道规定期限内可以补领手续费返还

企业在代扣代缴税款后,因不知道该政策,或者所产生的手续费较少或者工作时间安排问题,没在当时申请手续费返还,只要是在所代扣代缴税款解缴入库后三年内,都可以申请。

但如果是税务机关原因造成未领或少领手续费,不受三年期限限制,可以及时申请返还。对此,财行[2005]365号文第六条有明确规定。(五)误区五:没有充分利用相关免征个人所得税政策

企业取得“三代”手续费返还后,用于奖励办税优秀的员工,根据财税[1994]20号文第二条的规定,该部分奖励可以免缴个人所得税,企业可以充分运用该政策,优先发放该项奖励,减少其他应税奖励。

上一篇:赵黎平杀人案调查下一篇:综放队材料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