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英烈法

2024-06-01

学习英烈法(通用9篇)

篇1:学习英烈法

学习英烈事迹,让青春绽放光彩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初一十一班的卞倩同学,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学习英烈事迹,让青春绽放光彩” 历史总有那么多的往事值得我们去回忆,历史又带来那么多的英烈事迹值得我们去追忆。青翠的心灵是苗圃,值得我们用青春撒下缅怀的种子,用我们的激情去萌发,用我们的汗水去浇灌,学习英烈事迹,让青春绽放光彩。

清明节的临近带来了我们又一次缅怀先烈的机会。烈士们谱写了一曲曲英勇悲壮的历史篇章,震憾着我们的心灵。纪念这段历史,可以使我们回忆起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激励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使历史悲剧不再重演。我们知道先烈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国旗,用宝贵的生命为共和国大厦奠基,先烈们的丰功佳绩是不朽的,他们的精神是永存的,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少年更不能忘记他们!

我曾经偶然看到过一些惨绝人寰的图片。其中最令我震憾的一幅是一个革命老汉的头颅被架在一段破烂的木桩上,木桩上蚂蚁成群。那位老汉的脸上仿佛挂着轻蔑的笑容,嘴里还叼着一截烟头,那一道深如沟壑的皱纹如菊花般地在他瘦削的脸上绽放出最伟大的光彩,那一缕英魂永垂不朽„„

看!国难当头,英烈辈出。从杨靖宇,赵一曼到齐白石,梅兰芳„„无论是共产党员,还是艺术名流,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

泣的英雄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之歌。抛头颅、洒热血。当打完最后一颗子弹时,狼牙山五壮士毅然砸枪跳崖;当被敌人围困于河边时,八位女英雄誓死不屈,挽臂沉江。壮烈浩气长存,公道自在人心。历史女神高悬天际,如今,她扇动翅间清风,吹散迷雾,还长眠于九泉这下的中华英烈们以公道,令他们的英雄事迹永载史册,万古流芳;令他们的名字永远在中国人的心扉上熠熠生辉。

有多少民族英雄壮烈牺牲,但他们那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将会成为永久的丰碑,永垂不朽!通过重温那一段悲壮、激越的民族记忆,使我懂得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忆往昔,诉不尽我们对先烈们的无限怀念;看今朝,唱不完我们对明天无限的憧憬;展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壮志豪情。不管我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我们祖国的儿女,肩负着先烈们没有完成的事业,肩负着建设经济发达、文明富强、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伟大祖国的历史重任,让我们以实际行动呼唤文明春风,告慰士魂!

我们要弘扬先烈的崇高精神,要牢记心头,以此激励警告我们,要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今天社会的安定祥和,人们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

在这朝气勃发的岁月中,青春为我们画出光辉的色彩,我们更要将英烈事迹铭记于心,从现在起认真学习,不负嘱托,让青春绽放绚烂光彩。

篇2:学习英烈法

2014年9月30日,我国迎来首个烈士纪念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巍然耸立,纪念碑正面镌刻着 毛泽东题写的“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背面为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 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一、学习纪念日来历

二、少先大队辅导员介绍革命先烈事迹

三、集体向先烈默哀

四、组织宣誓

五、集体签名

清明缅怀革命先烈活动誓词

现在请全体同学跟我一起举起右手,握紧拳头,以青春的名义宣誓:

我以青春的名义,面对国旗,庄严宣誓: 我们将继承烈士们的遗志,人民为先,祖国至上,发扬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革命精神,抛弃懒散与柔弱,告别散漫与消极;以坚强的意志、严明的纪律、崭新的面貌、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以我壮志豪情,创造崭新未来;以我火红青春,建设锦绣中华!

篇3:谈翻译学习策略——特点学习法

做好翻译, 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的, 其水平必须相当。另外, 知识储备的丰富与否也决定了翻译水平!

我们经常说:“投其所好。”其意为:“迎合别人的喜好。”翻译其实也应该是这样, 汉翻英要投“英语”所好, 英翻汉就要投“汉语”所好。这里的“所好”, 应该是指“特点”的意思!也就是翻译时要符合各自语言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本篇文章所要极力阐述的翻译学习策略——特点学习法!

那英语有什么特点呢?汉语呢?

英汉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 英语属印欧语系, 汉语属汉藏语系, 所以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不言而喻的!

1. 英语喜欢用名词表达其思想, 整个语言呈现静态语势

名词越多, 形容词也会多起来。因为修饰名词的大多是形容词。同样的道理, 介词和副词也会多起来。这样形成的结果就是英语中以名词为中心多用形容词、副词、介词, 其表达力很强。而汉语喜欢用动词, 整个语言呈现动态语势。所以翻译时, 我们势必要将静态和动态语势进行转换, 这样就产生了这个基本并常见的翻译方法:词类转换法。例如:

Wa te r works for we ig ht los s.

该句话中只有一个动词“work”, 其他都用名词表达。而译成汉语则需要三个动词:“经常饮水有利于减肥。”由此可见这一特点——汉语喜欢多用动词——在翻译中的充分体现!

2. 一般来说, 省略和替代是英语的又一大特点

省略和替代的范围也很广, 小到单词, 大到句子, 凡是意义相同或只是部分相同的, 均在省略和替代之列。而汉语中重复现象比比皆是。这个特点也是增词法和减词法的一个依据。例如:

⑴Courage in excess becomes foolhardiness, affection e a kne s s, thrift a va ric e.

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呢?还原回去, 就可以发现它的真面目:Coura g e in e xc e s s b e c ome s foolha rd ine s s, a ffe c tion in e xc e s s b e c ome s we a kne s s, thrift in e xc e s s b e c ome s a va ric e.原句在第二和第三部分中省略了这几个单词“in excess becomes”。这就是英语喜欢省略这一特点的体现。其汉语翻译为:“勇敢过度即成蛮勇, 感情过度即成溺爱, 节俭过度即成贪婪。”汉语中“过度即成”重复三次, 这充分体现了汉语不怕重复的特点。

⑵他将她埋葬在她能看到群山的地方, 那本英文诗集和她躺卧在一起, 丛树林里采来的鲜花和她躺卧在一起。这句话里“和她躺卧在一起”重复两次, 那么该怎么翻译这句话呢?这时候就应该想到英语避免重复的另一方法———替代。通常情况下不能把“和她躺卧在一起”重复翻译两次, 否则就是汉语式英语。所以其翻译应是:

“He buried her where she could see the mountains.The b ook of Eng lis h p oe ms la y with he r a nd s o d id the flowe rs from the tre e s.”

这里用了英语中的替代句型so+do+主语”来替代“lay with he r”, 从而避免了重复, 这样就符合英语的特点, 才算是合格或地道的翻译。

3. 四字格是汉语词汇的又一大特点, 因为我们的汉语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 这使得汉语很容易形成四字格

这样的词语俯拾皆是:“天马行空”, “腰缠万贯”, “天生丽质”, “骨肉同胞”, “幅员辽阔”等。所以汉语中有大量的四字词组, 并且这样的词组内容言简意赅, 形式整齐划一, 语音顺口悦耳, 表达效果形象生动。而英语词汇的音节参差不齐, 结构长短不一, 所以很难像汉语那样形成四字格。例如, 单词“eye”就只有一个音节;单词“limit”就含有两个音节;单词“company”就包含三个音节;而单词“congratulate”就有四个音节, 当然还有更多音节的单词。所以在汉翻英时, 对于四字格, 我们只能译“意”而不要拘泥于“形”, 在英翻汉时, 可以想方设法把英语的一个单词、词组或句子翻译成汉语的四字格, 从而也体现了汉语的魅力!例如:

(1) s ome d a y可译为:总有一天、有朝一日

inc omp a ra b le可译为:独一无二、无与伦比

这两例是单词译成汉语的四字格。

(2) 隔墙有耳可译为:Wa lls ha ve e a rs.

知足常乐可译为:Enough is as good as a feast.

这两例是将汉语的四字格译成英语的完整句子。

4. 汉语中, 被动语态适用范围相对狭窄, 而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广泛

所以在翻译实践中, 可能就要考虑到语态的转换问题。否则, 我们的译文就可能不太地道。当然这一特点, 说深度点, 就涉及到翻译中的主语选择和无主句的相关知识。例如:

⑴A rope has been stretched across the narrow lane.

译:“狭窄的小巷中间横拉着一条绳子。”分析:这里将原文中的被动语态翻译成汉语中的无主句, 原文中的主语变成了汉语中的宾语。这样翻译才符合汉语的特点。否则, 如果译为:“一条绳子被横拉在狭窄的小巷中间。”就使人感觉翻译腔太浓, 不像地道的汉语那么流畅、自然。

⑵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 必须坚持教育为本。这又是汉语中的无主句, 当然也是主动语态, 该怎么译呢?如果能想到英语喜用被动语态这一特点, 并找到适合的主语, 那么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可译为:“The vital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p ros p e rity of e c onomy mus t b e b a s e d on d e uc a tion.”此句译文没有用“we”作主语, 而是把类似表示目的的状语“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当做主语, 译成英语中的被动语态, 这不失为一种巧妙的翻译路子。

5. 英语重形合 (hypotaxis) , 习惯考内在逻辑关系连接, 而汉语重意合 (parataxis) , 往往采用重复名词作为衔接手段

那么什么是形合, 什么是意合呢?我们知道在所有的语言中, 句子内部连接和句子外部连接几乎都不外乎使用三种手段:句法手段、词汇手段和语义手段。笼统地说, 使用句法手段、词汇手段进行句子连接的语言为形合, 使用语义手段进行句子连接的语言为意合。例如:

It is fla tte ring to b e lie ve tha t the y a re too p rofound to b e e xp re s s e d s o c le a rly tha t a ll who run ma y re a d, a nd ve ry na tura lly it d oe s not oc c ur to s uc h write rs tha t the fa ult is with the ir own mind s whic h ha ve not the fa c ulty of p re c is e re fle c tion.

译为:“认为自己的思想深奥, 不可能表达得清楚, 让任何人都能理解, 这是一种虚荣的念头。这样的作家当然不会想到, 问题还是处在自己脑子缺乏精确的思考能力。”

分析:从上面的英文句子和汉语句子中可以看出, 英语句子需要借助不同的连接词 (如too…to…, so…that…, that, and, whic h等) 来表明其内涵逻辑, 而与之相对应的汉语译文却主要是较强的依赖上下文来展示复句内含逻辑的表意功能, 即全凭语义的贯通来行文, 这是英语重形合, 汉语重意合这一特点的重要表现。也有人说“汉语像竹竿”, 英语像“一串葡萄”, 这其实也是英语重形合, 汉语重意合这一特点在语言外形上的形象表述, 因此, 简单地说, 形合语言和意合语言之间的翻译, 亦可以说是“竹竿和葡萄之间的变换”。另外, 这一特点也是英语中多长句, 汉语中多短句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所以翻译时就应该注意形合和意合这一特点的运用了。

上面就是我学到的一些知识和得到的一些感悟, 当然还有很多的特点我没有学到, 但是只要懂得了这个思维和学习方法, 那么就可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古人说“知彼知己, 百战不殆”嘛, 这一战略思维也完全适合于我们的翻译学习。

参考文献

[1]宋天锡.翻译新概念: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5.

[2]张新红.商务英语翻译:英译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篇4:学习英烈法

【关键字】暗示法;社团语言学习法;外语学习焦虑

一、外语学习焦虑

根据许多老师的多年教学实践,学生英语学习成效不好在于学英语时有心理上的障碍,也就是外语学习焦虑。焦虑是变态情绪之一,又称心理异常。一般认为焦虑是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得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许多研究者认为语言焦虑影响语言学习。促进性焦虑对语言学习者的学习产生一些积极影响,而过量的焦虑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二、两种教学法的基本概念

1.暗示法。“暗示教学法”是由保加利亚精神病疗法心理学家乔治.罗扎若夫首创的,他给其下的定义是:“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结合起来,”被称为是一种“开发人类智能,加速学习进程”的教学方法。

2.社团学习法。社团学习法又称咨询法,产生于60年代初期的美国,是由美国心理学教授Charles A.Curran提出的一种外语教学法。社团学习法吸取了心理学中的心理咨询的一些理论和实践方法,把教师看作是教室里的咨詢医,把学生看作是病。其基本程序是:一群学生在教室里围坐成一个圆圈,教师站在圈外;其中一个学生用母语轻声传达一个信息;教师将此译成外语;学生用外语重复一遍并用录音机录下;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用外语传达更多的信息;学生然后对自己的感觉进行反思.

三、运用暗示法和社团语言学习法促进英语学习

1.社团语言学习法帮助学生消除焦虑。通常学生们在社团学习法课堂中的焦虑程度较低。当学生初次学习一门语言时会有不安全与紧张感。他对将要学习的语言的发音、词汇、语法的规律一无所知,这些因素将会给他带来焦虑感,而这种感觉将在他学习的过程中起到负面的作用。而社团学习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社团学习法的课堂中,教师成为“语言咨询师”。他们会很耐心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把他们的母语翻译成目的语,从字词到句子。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完全地相信教师。当教师尝试着减轻学生的焦虑,学生们就会从这样轻松的学习氛围收获。当他们感觉安全时,不会担心是否受到教师的批评,也不会感觉是否会在同学面前出丑。当他们把所有这些负面的因素抛到脑后时,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进行高效的学习。

2.运用情感心理暗示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情感心理暗示指运用人的情感因素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让学生不知不觉接受你,靠近你,相信你,从而被熏陶感染。在英语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情感心理暗示,激发和引导学生的积极情绪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所以,英语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巧妙的抓住时机及时运用情感心理暗示肯定学生,尤其是英语成绩差的学生,要想取得进步,就一定要适时鼓励他们,并帮助他们逐渐消除影响学英语的消极情绪并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信任你、喜欢你。从而快乐地学英语,有了自信心和进步以后,他们英语学习就会变得容易,提升也更快。但是,在表扬的同时要注意纠错的方式,不能有错就纠,这可能适得其反打击其自信心。

四、总结

社团语言学习法通过创设一个相互支持的团体,使学习者在这个团体中互动、分享、合作、竞争,增强了自信心和责任感而降低了焦虑感,有助于学习。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仅仅起到了辅助与引导的作用,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社团语言学习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但也有其不足之处,比如:对教师的要求过高,学生过度依赖教师等。暗示法运用心理学、生理学和精神治疗学中的整体性规律,使学生的大脑和身体,有意识和无意识活动,理性和感性活动结合成完整的统一体。在教学中,综合运用暗示、联想与想象、智力、体力、音乐等方式,充分挖掘和开发学生心理潜力,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但是暗示法对教学条件,教师还有学生得要求都比较高。

总之,英语教学中,任何一种教学法都各有利弊,要想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就要从教学实际出发,采用相应的教学法,综合利用、取长补短。以一种科学、实践的态度对待外语教学,同时不断探索,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找出一条最适合学生英语学习规律的教学路径。

【参考文献】

[1]王银泉、万玉书,外语学习焦虑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

[2]Scovel,T."The Effect of Affect o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A Review of theAnxietyResearch"inE.K.HorwitzandD.J.Young,Language Anxiety,101-108.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91.

作者简介:唐斯思,女,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科教学研究生。

篇5:学习英烈精神 内化激情干劲

在缅怀学习“最美战士”一等功臣吴奇龙烈士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习他忠于职守、舍己为人、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崇高精神,争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最美江山人”,更要通过学习,把他的精神内化成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内化成我们推进科学跨越、建设“幸福江山”的激情干劲。

学习英烈精神,内化激情干劲,就要有乐于奉献服务发展的观念。奉献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平凡的精神,它没有职位高低之分和岗位大小之别,既表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慷慨赴义,更融合和渗透在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今年以来,全市各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掀起了学习“最美警察”、争当“最美江山人”的高潮,弘扬了乐于奉献的大爱精神,增强了干部群众的责任意识,凝聚了干部群众的工作合力,强化了干部群众服务发展的意识。当前,我市正处于推进绿色崛起、科学跨越,建设“幸福江山”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我们树立乐于奉献、服务发展的观念,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不比地位比作为,不比索取比奉献,在本职岗位上,乐于奉献,服务发展。

学习英烈精神,内化激情干劲,就要有忠于职守坚持发展的信念。忠于职守是人类社会最为普遍的奉献精神,它看似平凡,实则伟大。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突出重点,深化举措,克难攻坚,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但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社会不和谐因素仍然较多,安全生产面临一定的压力。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我们每个人更要树立忠于职守坚持发展的信念,做到爱岗敬业,守土有责,一丝不苟,自我加压,切实把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现代产业江山、开放创业江山、平安和谐江山、绿色生态江山”和全市工业强市建设大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为全力推进江山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学习英烈精神,内化激情干劲,就要有敢于担当勇于发展的精神。境由心造,事在人为。同样的外部环境、同样的困难挑战,只有勇于担当,才能破解难题,抢得先机,赢得发展。今年全市上下按照“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提质量、惠民生、促和谐”的工作部署,集中精力,狠抓落实,各项工作难中推进,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但经济总量小、产业发展程度不高,结构性素质性矛盾突出等问题依然存在。在当前不进则退、慢步掉队的发展境遇下,更需要我们每个人树立敢于担当勇于发展的精神,少说不能干、多想怎么干,做到责任面前不推诿,困难面前不回避,关键时刻站得出,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兢兢业业,敢于担当,勇于发展,做好本职工作,创造应有的业绩。

篇6:雨花英烈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观纪录片《雨花台》有感

“我多么希望,我的怀念的回音,像这茫茫黑夜里,洪湖水的轻波细浪,飘然来到你的身旁。”这是牺牲在雨花台的烈士谭寿林留给妻子的一段话,没有后悔,没有害怕,毅然决然的投身到共产主义的事业中去。

95年的风雨飘摇,95年的砥砺前行,就是有无数雨花先烈一样的革命前辈献身使命,敢于担当,为我们换来了现今的美好生活,而现如今的我们更应该把这份雨花精神传承下去。

不忘初心,忠诚信仰;雨花英烈精神最集中、最突出、最震撼人心的是“真信仰”。现今社会情况愈发复杂,在物欲与诱惑的如今,我们更应该牢记自身入党初心,忠诚于党。信仰是一个人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只有坚持正确的信仰,才会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工作观、事业观,才会在事业中释放更多的动力,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抗战时期黄继光董存瑞抛头颅洒热血,和平年代雷锋焦裕禄默默奉献,他们就是忠诚于自己的信仰,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笃笃前行,不论多少乱花迷人眼,砥砺奋进,不论多少靡靡之音乱人心,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自己的使命,忠诚于自己的信仰。

敢于担当,奋勇前行;雨花英烈对理想信念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背后是为国家民族振兴计、为社会发展进步谋的担当精神。党员如果没有担当精神,为党和人民的牺牲奉献又从何谈起。现今社会历史条件复杂,社会主义的道路道阻且长,身为党员更要振奋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面对困难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敢于斗争,面对挫折失败敢于承担责任,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雨花英烈用生命诠释了信仰信念的力量,用鲜血印证了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他们以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慷慨捐躯、舍生取义。我们也要承载先烈们的精神火炬,展现中国共产党人敢于奉献的崇高品质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坚定我们实现中国梦的意志!

传承雨花英烈精神 发挥党员先锋作用

近期,市委组织部组织开展了“雨花英烈精神宣传教育周”活动。我认真观看了“现场教学”中的视频,也再次重温了话剧《雨花颂•信仰》以及《微故事》、《微电影》。

通过几天的学习,我感触很深,雨花台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熟悉是因为已去过多次,而陌生是因为每次去都要不同的感受,都是一次心灵的洗涤。面对郓代英、邓中夏、夏明翰等等这些革命烈士雕像,耳边响起“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豪言壮语,想起我们曾经面对党旗郑重的宣誓,每次都在我的心灵上引起震撼,热泪盈眶。成千上万的中华优秀儿女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抛头颅洒热血,在雨花台献出了宝贵年轻的生命,用鲜血书写了雨花台历史上最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篇章,奏响了一曲悲壮的革命先驱者之歌。

那种面对生死的考验,那子弹、炮弹可不是电脑上的游戏,更不是电影、电视上的演戏,死了可以重来,输了可以继续,这是为了理想、信念置生死于不顾的真正共产党人钢铁般的意志,是共产党的信仰在支撑着他们,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能战胜一切的艰难困苦。

在和平年代,我们的党员难有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有些党员干部在美好的生活中迷失了方向,党的信仰不再坚定,党性修养全无,有的成为阶下囚。改革开放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考验着我们每个党员,这种考验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我们有的党员干部在战场上能经得起枪林弹雨的洗礼,但经不住金钱美色的考验,倒在人民的审判台前,教训极其沉痛。

现在全党正在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就是要求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唤醒全体党员的党员意识、党性观念。要用党章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与行,提高党性修养。提高党性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需要在长期的工作生活中锤炼,需要从点滴做起,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要从每月的缴纳党费开始,从小事做起。

我曾经是一名军人,在部队中看到过许多老领导、老干部坚强的党性修养,这种修养也常在我脑海中浮现。就拿缴党费来讲,老干部们只要一领工资就主动积极的到所在党支部缴纳,无论在职的,还是离退休的,也不论是当时到部队来领现金工资的,还是后来工资打到卡上的,无一例外,都是从财务室到党支部,无论是天气晴朗,还是大雨倾盆,自己身体不适,也会让妻女来缴纳党费。我的前任老院长是个离休干部,临终前就住在我部队医院,我记得非常清楚,在那个不祥之日,他让老伴来找我,让我到其床前,他拉着老伴的手用低弱的声音讲:“吴政委在这里,我告诉你,你拿一千元钱给我缴最后一个月的党费,我死后不允许向组织提任何要求”。老院长不到2个小时就离我们而去。这件事对我来讲终身难忘。这种坚强的党性修养伴其终身,弥久而浓郁。

我们在开展“两学一做”活动中,就要像这些老干部们学习,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从点滴做起,用党章党规规范言行,增强党性修养,用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武装自己,统一思想行动,做一名合格的党员。

信仰,一个时代的精神支柱

习总书记强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部署,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布局特别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基础在学,关键在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近阶段开展的如火如荼,这次“雨花英烈精神宣传教育周”活动正是一场及时雨,让我感受颇多。

雨花英烈,是一批有着坚定信仰的革命者。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他们时刻不能忘却的光荣身份,更是他们心中高尚的名称和人生的标尺。雨花英烈恽代英做了我党最早阐述合格共产党员的理论文章,在文章中,他对心目中合格的共产党员提出了五条标准,而现如今,党中央对新时代党员提出了 “四讲四有”的要求,这与当初的五条标准可谓是一脉相承,不谋而合。这也促使我们学会如何做、如何更好地做一个合格的党员。

做一个合格的党员,需要有矢志不渝的信念和坚定的信仰。更应该用行动去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

雨花英烈,是人民英雄的集合,是中国共产党的骄傲。他们中间,有不少人,是在南京从事革命活动时被捕牺牲的。他们在特殊险恶环境中,义无反顾,前赴后继,血染金陵,谱写了一曲曲共产党人坚守信仰,奋勇担当的正气之歌,并使之成为红色基因,深深嵌入南京这座伟大的城市。

在国家的危难关头,在民族大义面前,这些年轻的共产党员能够舍弃自己的小家,舍弃亲情、爱情、友情,英勇就义,正是他们拥有坚定的信仰——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自身事业热忱,才会义无反顾地为民族大义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

信仰,是那个特殊时代的精神支柱,即使在如今的和平年代,它仍有超越时空的现实价值和意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面临着现实的多重考验,应该牢记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第一职责”,在考验面前坚守底线;对自己从事的事业保有一腔热血,坚守岗位;对我们身边的人,也要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爱意,好好孝敬父母、珍惜朋友,关爱伴侣。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这就是所谓的不忘初心,坚守信仰。花园村委会的每一位成员都有坚定的信仰,我们有“要做就做到极致”的花园精神。村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仅31岁,几乎全部为80后,是龙潭街道最年轻的班子,也是一支肯干事、能干事的团队。合作社支部更被列为市、区两级的党建创新项目,以合作社+党支部的作用,实现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目标,已取得显著成效。合作社建设运营的水一方生活馆综合电商平台获南京市农村电商大赛一等奖,产品入驻京东、天猫、苏宁易购等大型网站,实现全网全平台销售,合作社出产的芳草渡牌水一方系列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近百万元。江苏省电视台、南京市电视台等进行了多次报道,南京日报、金陵晚报等在头版进行了深度报道。我们排除各项阻碍,建设戴庄公园、毕庄广场、好邻养老社花园村服务点,组合各方资源成立“爱在花园”奖教助学基金助学帮困,在民生建设方面做出满意的成绩,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

支撑着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事的正是信仰的力量,强化基层思想和文化精神引导,基层有信仰,人民群众有信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更有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更厚实更精彩。我始终相信,我们平凡,但不平庸。因为有这些雨花英烈的激励,让我们更加坚定自己坚守基层的信念,因为有他们,我们更加期待那个万众瞩目的中国梦早日成真。

用革命先烈的鲜血警醒自己

或专门去学习参观,或带友人来参观,或各种不经意的漫步其中,作为生活居住在这一红色圣地所在区的居民,雨花台烈士陵园,我都不知道去过多少次了。本来觉得自己对雨花台已经相当的熟悉了,可是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党性教育网上展馆学习之后,才觉得自己知道的还是皮毛,几次的参观学习也只是走马观花而已,而且不少东西已经淡忘了。网上展馆开头的导入视频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且展馆内容丰富。我想,接受党性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而是要像佛教徒那样“时时勤拂拭”,共产党人时时刻刻都不能放松对自己的思想改造。作为雨花人,作为工作在基层的共产党员,我今后应该积极利用红色的资源,在实地、在网上经常性的主动接受教育,经常地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来警醒自己。

网上展馆给我印象很深,它不像其他某些纪念网站一样只是一种形式,单调乏味。展馆分基地概况、现场教学、雨花档案微课堂、在线互动四个栏目。基地概况简单介绍雨花台烈士陵园的概况,其中红色经典中中展示的两幅图片我也没有见过,使我产生再去寻找一番的冲动。现场教学栏目中选取了四个教学点: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碑、烈士就义群雕、知名烈士墓,视频中讲解人员的解说让我把回忆带到了我在红色古田党性教育活动的现场。雨花档案微课堂栏目中,有微电影,有连环画,有微讲堂。还有微史料,说是微,其实内容还是很丰富的,我很感叹于这么多史料都能在这个网站上出现,这是很少见的。在线互动栏目中有两个模块,缅怀墙上有3869人参与缅怀,人数还嫌少,可能是宣传的还不多吧,另一个模块是穿越时空的对话,读烈士的信,看当代青年给烈士的回信,不禁也动起了给烈士也回一封信的心思。整个参观过程中有低沉的背景音乐回响,影像中有在实地参观看不到的角度,参观完毕后,讲解员的声音还在脑海回旋,革命烈士的形象历历在目。我真心要为这个网上展馆点赞,只期望更多的党员能够看到学习到,只期望展馆内容能再丰富一些。

篇7:学习雨花英烈精神的心得体会

共产主义理想高于天。在新时期,广大共产党员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具有重大意义。

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的科学结论。我们为什么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呢?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政治信仰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信念。我们党之所以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是因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科学的结论,而不是宗教的信条。它并不只是一种善良的愿望和美好的幻想,而是建立在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的科学认识,是在批判旧世界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发现和对于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

共产主义理想同以往社会理想是有很大区别的。它是建立在完全科学基础上的,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而得出的结论;它是体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是少数人的利益,共产主义社会将要实现人人过着美好幸福生活,这是非常崇高的理想;它是以动员人民群众进行实践为特征的,理想和实际斗争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共产党员不应是理想的空谈论者,而是共产主义理想的实践论者。

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员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获得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灵魂,是共产党员前赴后继、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一个人只有树立了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才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焕发出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朝着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前进;才能有坚强的革命意志,在任何情况下捍卫自己的信仰和事业,为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不怕艰难险阻,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坚贞不渝地为共产主义事业而斗争;才能有正确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保持旺盛的斗志和献身精神,坚忍不拔地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才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的利益、集体的利益放在个人的利益之上,自觉抵御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才能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动摇不悲观,勇往直前;才能把个人的一生同整个共产主义事业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懂得人生的意义,树立起崇高的共产主义的道德情操,自觉防止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更好地为党和人民创造性地工作。正因为这样,要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特别是要经受住革命征途上的种.种考验,在关键时刻,在各种风浪中,在重大的原则问题上,都能够坚持正确的方向,站稳党的立场,始终不渝地捍卫党的事业,就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共产主义理想是党团结人民共同奋斗的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我们党的纲领,既包括实现共产主义长远目标的最高纲领,也包括确定每个历史阶段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共产党人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密切相联。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实施指明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最终实现准备条件。把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统一起来,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忘记远大理想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我们既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认为共产主义“渺茫”;也不能超越现阶段,对共产主义作不切实际的幻想。我们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必须从革命和建设不同阶段的实际出发,把奋斗目标置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现实基础之上,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我们的事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始终为实现党的基本纲领而奋斗,始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是全体人民的事业,必须依靠全体人民为之共同奋斗。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党团结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党总是立足于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总是立足于争取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来确定自身阶段性奋斗目标,提出鼓舞人心的口号,使党的奋斗目标和理想追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和切身利益融为一体、紧密相连,以此动员和激励人民群众与党同心同德、英勇斗争、艰苦创业,形成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和建设大军,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共产主义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梦想,这个梦想凝结着民族的理想信念,是民族理想信念的历史映照和时代强音。近代以来一代代中国人为之前赴后继、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之持续奋斗的,就是中国梦这一崇高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重要论述明确了中国梦是以国家、民族、人民为主体的共同的梦,是以富强、振兴、幸福为目标的共同的梦,把国家、民族的价值追求与人民的价值追求统一起来,把党的历史使命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统一起来,把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与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行动纲领统一起来,揭示了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是空想、幻想,不是梦境、仙境,而是包含目标与道路、理想与筹划、动力与纲领的系统工程,是可望而又可及、可知而又可行的发展战略。

中国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新内涵。实现中国梦和每个中国人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人生价值、社会理想、历史责任所在。理想信念的实践层面是使命、是行动、是转变,坚守共同的理想信念,就是要勇于担当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不回避、不退缩、不动摇,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心协力、真抓实干、改革创新、攻坚克难,让民族腾飞、使梦想成真。

志当存高远。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远,他的才力就发展的越快,对社会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就越大。“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高远的理想信念”“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所以,理想信念问题,对每一个共产党员来说,都是一个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每个共产党员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衡量一名共产党员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是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篇8:新诗学习“五步”法

第一步:读。读是通过文字材料获取信息的方法之一。面对一首诗, 我们要理解它, 首先就必须读。而且要会读、读会。怎样才能会读、读会呢?第一, 要读出正确的停顿, 例如席慕容的《乡愁》, 其停顿应是: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没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了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只有这样读, 即不读破词, 才能真正读出诗人悠长悠长的“乡愁”。

第二, 要读出诗的感情内涵, 注意不同的诗歌的不同的感情基调。基调高昂的诗要读的有气势, 犹如大浪东奔, 号呼千里。而基调低沉的诗, 一定要读的低悠绵长, 如山泉呜咽, 似溪水潺潺。例如何其芳的<我为少男少女歌唱>, 就要读出决堤之水的爆发之势, 读出春草初生的生命力。而对于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 则要读出春雨润物的细腻, 海棠含露的娇羞。只有读准了诗的感情基调, 才能更好地去解读诗, 理解诗。

第二步:思。思是每一个有大脑的动物的“特权”。人作为高等动物, 思考更是他的“专利”。面对一首诗, 我们读了几遍, 也读出了感情、读出了句读, 但是否真正的理解, 那还要看“思”的程度。有的人读上一遍, 诗意便“水落石出”。而有的人读上十遍, 也只能“镜里看花”、“水中望月”, 模模糊糊, 朦朦胧胧。那如何才能很快将自己的思维与诗人的思维连起来呢 (即明晰诗人的意图) ?这就要用到联想、迁移、想象的思维方式。例如“月亮”, 在许多人的诗里, 都与离愁别绪有关, 如果我们在一首新诗里读到了“月亮”、“月光”, 那我们便可以根据素有的经验来推断:这首诗一定含有某中相思之愁。这就是联想, 迁移。

通过联想、迁移, 我们的大脑中会出现一幅幅与诗境相似的诗象, 经“蒙太奇”式的切割组合, 我们的大脑中便有了诗的意境。想象越丰富, 意境就越清晰, 理解就越容易。通过这样的方式, 我们就可以很快的把握诗的意象内容了。

第三步:联。即把自己从诗中获得的信息与诗人的写作时代、身世紧密结合起来。

任何一位诗人, 他所创作出来的诗, 都不是搜肠刮肚而来, 往往是碰到一种事物, 使诗人受到深深的触动, 这种触动和诗人长期的生活积累联系到一起, 把诗人酝酿已久的, 但还没有抓住要领的东西, 一下子照亮了, 触动了。于是便有了诗。

因此, 我们读诗时, 除了读、思之外, 我们还要“联”, 联系诗人的时代背景, 诗人的身世生平, 从而解读诗的意象。

第四步:品。茶品了, 才知其味;诗也只有品了, 才能知其“余香”。

通读了诗, 了解了诗人, 把握了诗的主题, 看似对诗的学习、欣赏已经完成, 其实这一工作才刚刚开始。读、思、联, 其实这只是品诗前的一个前奏罢了。正如品茶前的洗茶、煮水、蒸泡一样, 真正有味的还在后面。

品诗, 也要像吃茶一样, 一小口一小口的去“吃”, 去嚼, 去品。先抓诗的诗象, 再看诗的意象, 再通诗的主旨, 再论诗的写法, 再品诗的妙处。只有循序渐进, 一小口一小口的“吃”下去, 诗的甘味才能回肠荡气, 久转不绝。

第五步:论。即评诗, 就是将自己品诗的心得、方法, 以及对诗的评价, 形成文字性的东西, 拿来与人交流。

常言说“你一个苹果, 我一个苹果, 咱俩互换, 还是一个人一个苹果;但是, 你有一个观点, 我有一个观点, 咱俩交换, 每个人便有两个观点”。其实“论”诗, 也就是为了获得“两个观点”, 以期共乐, 共赏。

篇9:链式学习法引导务实高效学习

“链式学习法”的提出源于中央党校《学习时报》于2010年3月15日刊登的一篇钟国兴教授的署名文章。钟国兴是中央党校著名教授、管理学家,中国较早研究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的学者,也是这方面实践的较早推动者。他在长期研究包括第五项修炼等国外学习型组织理论的过程中发现,外国的理论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学习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如简单化、灌输式、形式主义、运动化等。因此,他在总结国外理论成果和国内外实践的基础上,概括出一套反映学习型组织核心精神且普遍适用的科学的学习方式,即:找准问题——小组研讨——自主学习——知识共享——深入研讨——突破创新,这六个环节被钟教授称为“链式学习”。

“链式学习法”的核心就是带着问题学习。“链式学习法”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具有连贯性,它以问题为轴心,围绕问题步步推进,使得学习有计划、有目标、有层次,不至于漫无边际、无的放矢;二是具有组织性,它不是一个人孤独地学习,而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在一定阶段围绕最为突出的问题集中学习,使得少数人在学习上不敢有丝毫懈怠;三是具有互动性,由于学习过程有多次集中,因而学习成员相互之间有很多的交流和启发,形成了知识互动和互鉴,使学习成为集体智商的“孵化器”。

“链式学习法”击中了人们深恶痛绝的学习上的症结,当然也就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期待。其实,自从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理念被从国外引进并提倡以来,人们就相信链式学习法带来的不仅仅是让人更加愿意学习而且是学习方式上的一场革命。链式学习法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具体而科学的、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学习方法,并且有效地解决了国外学习型组织理论“水土不服”的问题。

在学习发生新的重大转型的背景下,传统的运动式学习管理方式已经彻底失效。从历史上看,运动式的学习方式曾经有过很好的效果,但是到了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经济时代,每个人、每个组织每天都面对新的、具体而复杂的问题挑战的时候,我们必须要为解决这些问题去具体学习,为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去具体学习的时候,学习还能脱离具体的问题去大搞运动吗?当然不能,而且绝对不能,因为整齐划一的、笼统的学习会让我们贻误时代提供的机遇,会使我们在问题的挑战面前更加被动。

钟国兴教授研究学习型组织多年,得出结论,学习不要“大力推动”。这如同家长教育孩子,如果家长大力推动孩子学习,那么,孩子就会反感,就会厌学。怎样让孩子有效学习?要给他问题,然后激励他,推动要适度。一个组织的学习也是这样,让大家找出问题,然后自己去围绕问题组成各种课题组式的小组去研讨,通过研讨带动学习,这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这样的学习不能靠行政化手段,也不能靠行政化团队进行,更不是靠强制来推动,而是自我组建团队,自己做主、自我管理,因此,其特点是自主学习。企业、机关可以这样学习,其实基层党组织也可以,对于党员如何发挥模范作用、党组织如何提高影响力、如何活跃组织生活等问题,也可以采取这样的研讨式的自主学习方式。

上一篇:特长爱好写简历怎么写下一篇:事业高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