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教学设计

2024-06-25

瀑布教学设计(精选10篇)

篇1:瀑布教学设计

《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⒈认字10 个,会写9 个生字。

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以水为主的风景名胜举不胜举。每一处都有自己的特色,与其相关的诗歌也有很多。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走近瀑布,去观赏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景观,去聆听那震耳欲聋的声音,去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可以吗?

⒉板书课题:瀑布,全班齐读。认读生字“瀑”,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与学生谈话,勾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乃至让他们心里每一种莫名的冲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⒈同学们,你觉得这首诗歌写得怎么样?

⒉怎么才能把这么美的瀑布读出来呢?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小节自己试着读读,如果还能说出你喜欢的原因就更好了。

⒊学生自己朗读,教师巡视。

〔在指导学生理解诗意,感受诗意之前,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形成自己的见解〕

⒋谁能把你喜欢的那一小节读给大家听?学生读到哪一小节,就展开哪一小节的自主学习:为什么喜欢这一小节?读了这一小节,你想说什么?还想问什么?同学互相帮助解答,说出自己的看法。

教师相机对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图片或媒体展示,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学生评价的内容也要充分利用,老师机智应付,转化为新的问题。如:同学说:“他读的真好!”老师顺势问:“你认为好在哪里?”“好像真的看见了瀑布!”,“你能让我们也有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吗?”

〔这样的设计给了学生一个较大的自主空间,让他们读书、思考、发表意见。展开讨论不仅仅是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更重要的启发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敢想敢说,思维活跃。为升入中年级打下良好基础。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结合课文内容,适时地指导他们读好诗歌的每一小节。〕

⒌假如此刻你就像课文插图中的小朋友一样,正站在瀑布脚下,你会发出一句什么样的感叹?

⒍配乐朗读,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涵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而发,意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四、总结

伴着你的读书声,我仿佛站在瀑布的脚下。此时此刻,我只想说,同学们热爱大自然吧!因为这壮美的景观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

篇2: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弄清作者在不同观察点听到瀑布的声音和看到的瀑布的样子,学习有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3、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弄清作者观察点的变化

2、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瀑布的声音和样子,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你见过瀑布吗?它是什么样的?

3、讲解:瀑布就是从高山陡壁上或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来的水,远看好像挂着的布。

4、观看录像:谈谈观看后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词读音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认真听,正音;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瀑布的?

根据讨论,板书:声音、样子

三、导读

1、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作者离瀑布还很远,就听见了瀑布的声音,说明瀑布的声音很大。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理解“叠叠”(一层一层)

一层又一层的浪涌上岸滩,声音是怎样的?(谁来模仿)

这说明瀑布的声音怎样?

谁能把瀑布的声音的大读出来?(个人练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阵阵的风吹过松林”会是怎样的声音?(谁来模仿)

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

3、再听瀑布的声音

联系课文,你觉得用哪个词来形容瀑布更恰当?(板书:雄伟壮丽)

4、有感情地朗读

5、填空:瀑布的声音像()。

四、导读第二节:

1、从瀑布的声音,我们就感受到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接着,我们跟着作者继续往前走,来看看瀑布的样子。

2、自读第二节: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方法学习第二节,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把你看到的景象画下来;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美美地读一读,把你读懂的意思读出来,喜欢说说的同学,可以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瀑布的美景。

3、交流自学情况。

出示学生的画:点评

两座高大的青山,根据诗中的“千丈青山”画成(山很高大,山上长满了绿色的村)

中是的白色的水:根据“一道白银”画成:

“一道白银”在诗中指什么?

为什么把瀑布比作一道白银?

(瀑布的水清澈透明,它从山下直冲下来,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闪闪,真美啊!)

请喜欢读的同学有感情地读一读。

画面定格,请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4、你们说得真好,老师不禁想起李白的两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有感情朗读。

(读出作者的惊喜,读出瀑布的雄伟壮丽)

6、填空:

瀑布的全身像()。

7、接着作者又情不自禁地来到哪里看瀑布?(完成板书)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把你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2、完成填空。

篇3:《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在《紫藤萝瀑布》中, 作者从紫藤萝花引人驻足、炫人眼目的美丽写起, 以极精细的工笔, 为我们绘写出紫藤萝独具特色的风韵, 那色泽、那神采、那芳香, 都鲜明可感。但文章的主要内容显然不仅于此, 作者通过与花的心灵沟通, 把对美丽的感触升华为对生命的感悟, 把回想与展望交织起来, 使紫藤萝的内在精神与外在情态并举, 使读者更能体会到生命的美丽与永恒, 在倍加珍惜的心境下, 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坎坷与不幸。

二、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睹物释怀、借景抒情的散文, 由藤萝引向对生命的思考, 初中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 课前先布置预习任务, 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课文, 同时酝酿阅读感受, 启发学生初步领会文中精细的描写、含蓄的抒情。然后遵照由浅入深的规律, 采用整体感知、梳理文脉, 思考品味、合作探究, 探究反思、拓展迁移等教学步骤, 帮助学生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思想感情, 并从中领悟生命的真谛。

三、教学过程

(一) 情境渲染, 激趣导入

(利用多媒体, 在音乐声中, 展示一组紫藤萝花的图片。)

随机导入:在大自然中, 令人惊艳的美丽随处可见。也许你会喜欢富丽堂皇的牡丹, 也许你会欣赏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也许你会赞叹傲霜斗雪的腊梅。然而, 女作家宗璞却被那一片纯净的紫色, 那一树如瀑布般流泻下来的紫藤萝深深折服。今天, 就让我们来品味紫藤萝炫人的美丽和跃动的生命力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紫藤萝花有直观形象的了解, 同时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整体感知, 梳理文脉

1. 释题

“紫藤萝瀑布”是“瀑布”吗?

明确:紫藤萝又叫“紫藤”“朱藤”, 春季开花, 产于我国中部, 供观赏。很多很多的紫藤萝花缀在一起, 像瀑布从空中垂下来, 所以作者称之为紫藤萝瀑布。

2. 美读

在预习的基础上, 点名配乐读。提出朗读要求: (1) 节奏缓急适当。 (2) 读准字音, 融入感情。

(设计意图:课文像一幅极为精彩的工笔画, 即使是鉴赏专家, 也未必能尽得其妙。让学生在朗读中自由品味此文的独特魅力及所包含的意蕴。)

3. 理脉

面对一株盛开的紫藤萝花, 作者被深深地打动了, 请大家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在老师的引导下, 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赏花—忆花—悟花。

(设计意图: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会对文章结构及行文线索有清晰的印象, 从而有利于下面的教学。)

(三) 思考品味, 合作探究

1. 品读语言

(1)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在描写时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赏析你最喜欢的句子。

(2) 本文对景物的描写生动而细致, 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品读交流, 进一步品味课文语言, 引导学生从内容、写作特点上去理解、品味、鉴赏、把握, 便于学生有意识地模仿运用。)

2. 解析背景

课文还写了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 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朵的繁盛作对比, 突出现在花的生机盎然。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折射出人的不幸, 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经历思考人生哲理。)

教师介绍相关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 宗璞一家在“文革”中深受迫害。而写作此文时她的小弟身患绝症。十年浩劫给作者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磨难, 作者徘徊于庭院中, 见到一树如瀑的藤萝花, 睹物释怀, 写下了这篇让人在绚丽的色彩、奔腾的激流中感悟生命意义的美文, 并从紫藤萝的盛开与衰败中领悟了人生哲理。

3. 研读主旨

作者由紫藤萝瀑布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如何理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归纳: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稀稀落落, 遭遇不幸, 过了这么多年, 又开花, 而且开得这样盛, 这样密, 这样生机勃勃, 自然界的生命能这样战胜不幸, 展示它的顽强和美好, 人更应如此。也许你遭遇了不幸, 但你的生命还得继续。人类社会照样向前发展……

(设计意图:此句是全篇最富哲理、最有深意的句子, 只有理解此句, 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 并借此领会作者的人生态度。)

4. 课外引申

(1)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挫折吗?你是怎么面对的?如果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遭遇不幸, 你会对自己说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归纳:面对不幸, 要学会承受, 而不应一味地抱怨!面对不幸, 决不可以自暴自弃, 不能被厄运压倒, 不要把悲痛留在心头。要勇敢面对新生活, 振奋精神。

(2)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 他们战胜了不幸, 成为生活的强者。请你举出一例。

(小组讨论, 发表见解。)

教师归纳:任何不幸都不应该成为我们逃避责任、消极悲观的借口。

(设计意图:把学生的思考由课内引向课外, 加深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进而感悟生命的真谛。)

(四) 探究反思, 拓展迁移

出示几组有特色的花草图片, 引导学生写作。在此之前, 由学生讨论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师归纳:1.学会多感官、多角度地观察景物。2.注意描写顺序。3.采用多种修辞方法。4.融入感情, 而且要有感悟。

(设计意图:用本节课学到的观察事物的方法及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手法, 进行快速写作, 让学生学以致用。)

(五) 总结深化, 自然收束

人的一生和花一样, 花遇到不适合它的环境会凋谢, 人遇到挫折难免失措徘徊, 但这可能正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景致, 因为只有经历过黑暗的人才会紧紧拥抱璀璨的生活, 只有遭受过痛苦的人才会珍视生活中的浪花。

四、教学感悟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兴趣。”因此, 课前导入环节让学生融入美的情境中, 容易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 我力求实现对话的多维存在, 包括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这个过程中, 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通过合作交流,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表现, 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绚丽的火花。

新课标指出, 语文课程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此后的课外引申, 打开了“文本语文”与“生活语文”的通道, 使学生对生命的感悟、受到的情感熏陶、获得的思想启迪, 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加深。

语文课不能只让学生做一个装知识的口袋, 重要的是让他们悟出学习方法。因此, 在迁移写作之前, 让学生回顾、归纳课文的写作技法显然很重要。其后学生的写作热情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看来只要引导得法, 适时放手, 学生的潜力和才能不容小觑。

篇4:《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1同学们还记得唐代诗人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吗?学生齐背《望庐山瀑布》。

2庐山瀑布真的令人称奇。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游览我国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板书课题,学生齐读)黄果树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的景象呢?这节课我们就去游览一番。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需要。做好学生的情感启动,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起点。通过诵读《望庐山瀑布》。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引领学生形成阅读期待。

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1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学生字新词,课件出示词语,小组依次读。

杰作缝隙悬挂气势非凡

沉醉胸膛掩映山回谷应

3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可以分为几部分?

4,全班交流,理清文章脉络,列出小标题:总起、所见、所闻、所感、沉醉。

【设计意图】初读环节,让学生充分感知文本是阅读的基础。字词朗读、描写方面提示,引领学生理清课文脉络,为读后学写的有效训练奠定基础。

三、细读感悟,走近瀑布

1聆听瀑布的声响

(1)文中描写瀑布声音的句子有哪些呢?请同学来读一读。

(2)(课件映放瀑布声音,出示)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问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①找出这段中,直接表示声响的词语。(哗哗、渐近渐响、人喧马嘶、喧嚣)

②联系课文比较“人喧马嘶”和“喧嚣”。

③作者为了逼真地表现出自己听到瀑布声响的感觉,运用了四个准确传神的动词。请将它们依次找出来,并在下面画横线。(飘、拂、涌、盖)引导学生分别说说对这四个动词的独特感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传神。

④这段话中连用两个比喻,把瀑布的声音比作(

)和(

),从中让我们体会到这瀑布声越来越响,这响声由远及近。

⑤指导朗读。远听瀑布声似微风飘来,近听瀑布声像潮水涌过,黄果树瀑布的声响太美妙了!你能把进入黄果树风景区,听到的这种渐近渐响的美妙声音读出来吗?

(3)(课件映放瀑布声音,出示)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①一架织布机的声音大不大?(不大)那么千万架呢?(声音很大)

②这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齐读这句话。

(4)(课件映放瀑布声音,出示)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

①从一个“泻”字,你看到了这黄果树瀑布是怎样的?(瀑布很高,水从上往下流得很急)

②瀑布从很高的地方落下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这声响真是令人难忘。请学生放声读一读。

(5)同时出示上面三段文字,为什么同一个瀑布发出的声音,作者会运用不同的比喻呢?(因为作者所处的位置不同,听到的瀑布的声音也不一样,这就是写作中的“移步换景”。)

(6)填空,练习延伸。(课件出示句子)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_______,最后像_______。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_______。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_______。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教师紧扣“听瀑布”,引导学生由读到悟,抓住重点词“飘、拂、涌、盖、泻”,找出四个比喻句来品味文字,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聆听瀑布不同的声响,感受瀑布的神奇壮观。

2欣赏瀑布的形态

(1)刚才,我们用耳朵聆听了黄果树瀑布的声音,感受到了瀑布声响的气势,接着我们再来用眼睛欣赏黄果树瀑布的形态。

(2)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瀑布的形态,用波浪线画出来。

(3)(课件展示瀑布形状,出示)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①观察课文图片,你从这段文字中体会到瀑布的什么?(宽、壮美、气势非凡)

②把你的感受融人到朗读中吧!

(4)如果说宽幅白练般的瀑布给人以震撼,那“银雨洒金街”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

(5)(课件展示瀑布形状,出示)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①“银雨”指什么?(晶莹的水珠)“银雨”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怎么叉变成金街呢?(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

②“银雨洒金街”给我们的感受就是文中的哪一个字?(奇)

③用上课文的语言,结合自己的想象,描写“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④谁能通过朗读把大家带入“银雨洒金街”的境界?指名个别读,其他学生闭目感受。

(6)(课件出示)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①这段话将两种瀑布作比较,显出了黄果树瀑布形态怎样?(宽)

②通过“宽”,你感受到黄果树瀑布的什么特点?(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7)同时出示三段描写瀑布形态的句子,朗读体会文章的气势。

【设计意图】阅读欣赏瀑布的形态,诱发学生的感情是关键。在本环节教学中,先让学生与文本交流,用眼观察图画和文字,用心去想象,在脑海中呈现出带有个性的理解,这样,瀑布的不同形态在学生的I心中更丰富起来。

四、体悟感受,亲近瀑布

1我们细细领略了瀑布的声音和形态,体会到黄果树瀑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的真实画面。大家想不想与瀑布亲密接触呢?

2随作者来到谷底,让我们从作者的感受中寻求自己的感受。读读第5~7自然段,找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在空白处写写自己的体会。

3学生默读课文,写批注。

4(课件出示)坐在水边一块岩石上,离那道瀑布近得很,中间只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1)读这段话,你的感受是什么?(瀑布离我们很近)

(2)“撩”在文中的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可以模仿做一做这个动作。

(3)想象:在夏天,你撩过清凉的井水洗脸,会是怎样的感受?(凉丝丝的、舒服)

5(课件出示)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1)什么是乐池?在这圆形的乐池中,作者听到的是……,感受到的是……,引导学生读课文相关的句子。

(2)这么磅礴的气势,这么雄浑的力量,你想亲自感受一下吗?闭上眼睛,听听声音(师点击课件)。

6(课件出示)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1)在大自然神奇魅力的熏陶之下,人的胸襟开阔了,人就像山谷与瀑布相融,人仿佛也成了瀑布的一分子。

(2)引读:我们之所以久久……,是因为聆听……。

(3)好深刻的感受呀!作者早已陶醉于“訇然作响的瀑布声”中。

【设计意图】描写瀑布泻入谷底,先前是远望,现在是近观。“近得很”是作者和黄果树瀑布的空间距离,“想伸手”是作者和黄果树瀑布的心理距离。学生通过朗读交流,去触摸语言文字的亲切自然。如“撩过来洗脸”“凉丝的”,只觉飞珠扑脸,人与瀑布融为一体。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大自然的“乐声奏鸣”“訇然作响”,感悟人与自然,物我两和的境界。

五、离开瀑布。陶醉其间

1不知不觉,已是日薄西山,作者不得不依依不舍地离开“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的黄果树瀑布。请大家默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想想课文主要写黄果树瀑布的,为什么在文章的最后描写的是徐霞客的塑像呢?而且写他“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呢?

2简介徐霞客的生平。

3交流:他遥对瀑布时,仿佛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他仿佛听到“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他仿佛听到“如雷声轰鸣”般的哗哗声;他仿佛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4这样的一位旅行家,他见过的美景千千万万,可是在黄果树瀑布前,他凝神——(生读),他完全——(生读)。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衬托”。

5让我们轻轻地读,再次沉醉在这大自然的杰作之中吧!(生读这一段)

六、赏读全文,赞美瀑布

1有感情地齐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2说说作者为什么把黄果树瀑布称为“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3欣赏视频,复习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和声响,加深印象。

4说说你对黄果树瀑布的赞美。

【设计意图】“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既是文章的中心句,又是这堂课的牵引线。反复朗读,配上黄果树瀑布的声、形的视频。走出课文,回味体悟,促进学生语言积累,将黄果树瀑布的声、形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使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

七、迁移运用,实践提高

1当一回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黄果树瀑布,要设法激起别人想去游玩的兴趣。

2回顾全文,想一想,怎样写好一篇游记?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课堂上,我们通过阅读让大自然的杰作尽收跟底;课堂外,我们的实践活动还要延续。愿大家寄情山水中,多途径、多角度去感受祖国锦绣河山的壮美。

【设计意图】通过当小导游,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适当延伸和拓展了教学范围,有利于激发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用智慧的双眼去欣赏祖国山河的壮美,用美好的文字去抒发心中的情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观察,习得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篇5:《瀑布》教学设计

1、了解状物抒情散文的特点,提高阅读此类文章的能力。

2、把握关键词,体会含蓄隽永的语言,体味作品的思想内涵。

3、理解课文蕴涵的人生哲理,关注人生。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和揣摩优美的语言。

2、体会作者表达的深沉的感情,明白作者由物――紫藤萝引发的对生命的感慨。

课前学习:

1、布置学生收集作者宗璞的相关资料,教师准备紫藤萝的有关图片、影视资料,以及相关文章:宗璞的《哭小弟》、杏林子的《生命生命》,冯骥才的《四月的维也纳》。

2、学生通读课文,勾画出描写生动的句子并反复朗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生展示交流宗璞的有关资料。

2、陈素琰在为《宗璞散文选集》作的序中说:花美在精神,精神是要用心去感受的。今天我们随着宗璞一起去聆听紫藤萝的心声。(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正字正音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给生字正音。

2、检查巩固:

注音写字:瀑( )布伫( )立笼( )罩迸( )溅酒酿( ) 忍俊不禁( ) 仙露qióng ( )浆盘qíu ( )卧龙

三、自主学习,美点揣摩

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写的好的句子,进行圈点批注。

(提示:本文中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细腻传神的描绘紫藤萝花)

交流后学生将好的句子熟读背诵。

四、明确哲理,感悟人生

1、你认为那些句子有深刻的哲理?找出来读一读。

2、找出体现背景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师生交流明确作者要表达的感情:要勇敢地面对生活,振奋精神,投生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五、课堂反思:这节课我的表现怎样?我有怎样的收获?

六、作业设计:

阅读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1、语段开头写“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作用。

A、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春红以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是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摘不摘花,“我”的心理很矛盾,请分析这矛盾的心理是什么?想摘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摘,除了没有摘花的习惯外,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生动地描写突出了紫藤萝哪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和揣摩优美的语言,提高品味优美语言的能力。

2、鼓励学生试笔,学写托物言志的文章。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背诵上节课积累的课文中写花的句子,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二、分析特点,仿写句子

1、学一学

同学们喜欢这些句子是因为写得生动,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番。

例句: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地笼罩着我。

引导学生思考:怎么把气味说成颜色,说成梦幻?

学生思考,发言;教师小结:香气诉诸嗅觉,色彩诉诸视觉,梦幻是大脑的幻觉,让飘逸无形的花味变得有色有香,仿佛花香就弥漫在眼前,让人沉醉。修辞手法:通感。

2、品一品

学生在文章中寻找这样写得好的句子,尝试写出自己的品味语言。班级交流。

3、练一练

选取你喜欢的一种花写一段话,看谁写得最好。(菊花、梅花、荷花、迎春花、广玉兰、月季花等)

选取最先写好的三位学生的习作交流评价。

三、诗句积累,发掘寓意

1、学生交流积累的吟咏花草树木的古诗文。

例: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这些句子借花喻人,喻人的精神,这就是托物寓理(托物言志)的写法。

2、学习写作

试着就一种植物,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一段话,最好也能对生命、对人生有所感悟。

学生写作,交流。

3、探究写法

让学生就下面一些问题谈自己的看法:景物怎样才能写得生动形象?写景和抒情二者怎样处理?

四、课堂反思:这节课我的表现怎样?我有怎样的收获?

篇6:《瀑布》教学设计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

【教学流程】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因而我课前采取“小导游30秒”的方式让学生介绍自己游玩过的地方,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入情入境,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五一节快到了,又是一个旅游的好时光,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美丽的大自然玩一玩,大家高兴吗?

2.在“小火车之歌”的律动下,火车来到了“心语林”车站。课件播放瀑布的声音,猜想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3.了解学情,心中有底。

小调查:学习课文前你们自己都做了些什么?

(读课文、认字、查资料、提不懂的问题、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等。)

l请自己认字的同学读读生字

l请同桌同学互读、互纠、互教、互动。

二、入情入境,感悟诗意

1.小火车开动,来到“快乐林”。

2.欣赏影片,说说你看到或听到什么。

3.小组合作,选择喜欢的读书方式自主学习,并作学习汇报。

(结合指导朗读,随文识字,重点理解“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时时吹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4.试着自己美美地读读课文。

三、入情入境,畅所欲言

1.在优美的瀑布声中欣赏各地瀑布图片。

2.我口说我心:说说自己看完图片最真实的感受。

(感悟瀑布的雄伟、壮观,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画外之音】

篇7:《瀑布》教学设计

第十一单元的主题是“清清的水”,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在朗读、背诵时体会诗的意境,强调学生独立识一部分生字。《瀑布》是本单元的开篇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全诗以描写景物而见长,比喻手法的运用尤具特色。全诗共三节,分别描写听见瀑布的声音、远看瀑布及近看瀑布的情景。这首诗语言简练,韵味十足,比喻生动,词句贴切,描绘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以描写的对象为题,突出主体,简洁醒目。诗句使用叠句、对偶和排比,十分富于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

学情分析:

由于诗词在表达上极其凝练、丰厚,加之二年级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有限,因此在本课可以利用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以及它丰富的表现力,快速的信息传递,充分的资源共享性等优势整合语文教学, 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达到感悟语言文字,升华情感的作用。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继续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熏陶,背诵这首诗。

3、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中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揭示单元主题,并出示水的不同图片。

2、出示瀑布图片,进行比较,引出课题。

3、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出示阅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文中的生字、新词。

3、同桌互相检查生字。

2、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齐读。

3、出示词语,学生认读,齐读。

4、指生分节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想一想瀑布是什么样子的,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说一说呢?

三、品读课文,感悟意境

1、第一小节

(1)自读第一小节,想想这一小节写了什么?怎么写的?

(2)从“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了解到瀑布的声音很大。指读。

(3)瀑布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呢?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抓住“叠”字理解叠叠的浪是什么样子,借助画面加深理解。感悟朗读。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风吹过松林

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比较: 哪句更好?为什么?感悟画面,指导朗读。

总结写法。

(4)播放瀑布录音,想一想,你觉得这声音还像什么?展开交流。

(5)学了第一小节,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6)齐读第一小节,读中感受瀑布的壮观。

2、第二小节

(1)“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抓住感叹号,体会作者心情,感情朗读。

齐读。

(2)“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借助图片,理解为什么将瀑布比喻成白银。

引入李白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抓住“衬”、“丈”字,理解青山从哪些方面衬托了瀑布?

创设情境,朗读诗句。

此时瀑布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3、第三小节

(1)“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抓住“仰望”,释义,了解反义词。

抓住“屏”理解作者为什么把瀑布比喻成珍珠屏呢?这两者有什么相同之处?

感情朗读。

(2)“时时吹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识记“尘”字,引导学生结合字形记字义。

抓住“烟 雾 尘”,交流它们什么样?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播放视频,启发想象。如果你置身其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这是怎样的瀑布?个性化体会读。

(3)男女生合作朗读第三节

四、回归整体,学习写法

1、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写的?(从远到近)

2、结合板书,回顾全文。

3、配乐齐读全文。

五、丰富积累,延伸拓展。

课件出示其他有名的瀑布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美。

六、课后搜集,完成作业

1、出示家乡水的图片,感受家乡的美。

篇8:《大瀑布的葬礼》教案设计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 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用心感受瀑布原来的雄伟和今日的枯竭, 激发学生的情感, 产生保护环境的紧迫感, 树立保护环境的强烈责任心。

教学准备:

制作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1. 播放大瀑布的课件。

师:今天同学们看到的是世界著名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 (板书:大瀑布) , 它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那雄伟磅礴的气势, 飞流直下的伟大奇观, 惊心动魄的壮观景象曾让世界各地的游人陶醉不已, 流连忘返。也一定会把你深深震撼。我们一同来欣赏。

2. 学生欣赏课件。

3. (欣赏完毕) 此时此刻, 假如你正站在瀑布脚下最想说什么呢?学生发言。

4. 师:你们说得太好了。

其实本文作者曾和我们一样被塞特凯达斯瀑布那雄奇的景观所震撼, 不由自主拿起笔来写下了一段赞美的文字。下面我们一同来品读。

5. 指导朗读。

这段文字让你来读, 你认为要读出大瀑布的什么气势?

生:读出瀑布的滔滔不绝, 一泻千里;雄伟壮观, 震耳欲聋。生朗读。

过渡:你们读得真好, 我真想身临其境去感受瀑布的美, 聆听瀑布的震耳欲聋的声音。可是你们知道吗?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雄奇的景观, 竟然在逐渐消失。我们现在只能去参加它的葬礼了。 (生表示惊讶, 师板书:的葬礼)

6. 引出课题。学生围绕课题提问。

学生可能会问:怎么会有大瀑布的葬礼呢?为什么要给大瀑布举行葬礼?谁给大瀑布举行葬礼呢?等等。

师归纳问题:同学们提的问题太有价值了, 非常了不起。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问题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 深入探究

1. 自学课文。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看能回答自己提出的哪些问题。

师巡视指导:找到答案的可拿笔批画出来。

师:有的同学已是信心百倍准备回答问题, 有的同学则在凝神苦思。那么现在让我们集思广益, 小组合作学习, 看能否解决所有问题。

2. 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1) 解决第一个问题。

(1) 同学们都已出色完成了任务。现在让我们来交流学习结果。谁对塞特凯达斯瀑布的现状最为关注 (举手) 好, 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

(2) 好, 在读这段文字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大瀑布现在的样子。

放课件, 师配旁白:今天, 我们再到塞特凯达斯瀑布, 已是满目疮痍, 再看不见昔日雄奇的气势, 再听不见昔日震耳的水声, 像生命垂危的老人, 形容枯槁, 奄奄一息。

(3) 同学们, 看到这儿, 你心情怎样?站起来说一说。

生:伤心、难过、悲痛、想流泪。

(4) 学生带着上述感情朗读有关段落。

(5) 师生一起带着悲伤的心情朗读这段文字。 (配上音乐)

(2) 第二个问题。

(1) 过渡:大瀑布的满目疮痍奄奄一息让所有爱它的人为之心痛, 那么它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谁解决了这个问题。

(2) 学生读有关的内容。总结:因为上游建起了水电站, 水源大减;周围工厂用水毫无节制, 浪费水资源;沿河两岸森林被乱砍滥伐, 水土大量流失。

(3) 大瀑布的枯竭让人痛心疾首, 扼腕叹息, 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 再朗读课文, 要通过你们的感情朗读, 感动同伴, 感动老师。同桌互读, 指名读。

(4) 由于人为的破坏, 难道正在消失的仅仅是一条大瀑布吗?课件出示有关人类破坏生存环境的画面, 并让学生说说感受。

(3) 学习“葬礼”, 深化主题。

过渡:是啊, 由于以上这些原因, 大瀑布在短短几年内发生了这么大变化, 科学家们预测过不了多久, 瀑布将完全消失。消息传开, 令人震惊, 为了让这些悲剧不再重演, 让大瀑布重新充满活力, 巴西总统为瀑布举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特殊的葬礼。这样一个特殊的葬礼一定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震撼了许多人的心灵。

(1) 自由默读, 边读边想象葬礼的全过程。

(2) 让我们回到1986年9月为瀑布举行葬礼的这一天, 在这神圣的仪式上, 面对着塞特凯达斯大瀑布, 假如你就是菲格雷特总统, 你会怎样饱含深情地演讲?

(3) 学生写简要的提纲。

(4) 请同学扮演菲格雷特总统, 表演在葬礼上的演讲。

师:菲格雷特总统用饱含深情的语调, 回忆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给巴西和其他国家人民带来的骄傲与欢乐。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 注意保护生态平衡, 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 使大瀑布的悲剧不再重演! (板书:保护地球)

(4) 同学们, 让我们带着对地球的无比热爱之情, 让我们带着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起来朗读这段文字 (放音乐)

(三) 总结全文

总结:是啊,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为了让我们的家园永远温馨美丽, 永远生机盎然。让我们一起来呼唤: (课件出示) 回来吧, 雄伟壮观的瀑布, 回来吧, 属于我们的蓝天、白云、溪水、花草……我们绝不会再伤害你们。

(四) 拓展练习

1. 现在, “环保”这一话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环境保护迫在眉睫。课下搜集与环保有关的事件, 设计一张环保知识宣传报。

篇9:《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摘要】《紫藤萝瀑布》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文章描写优美的紫藤萝,为再现其优美,设计采用余映潮先生“文中集美”阅读法,用阅读逐步将学生带进灿烂辉煌的意境之中。根据散文文体特点,将散文阅读“四步法”有机融合在朗读之中,以读代讲,完成学习目标,让学生掌握散文的一般阅读方法。

【关键词】《紫藤萝瀑布》;“文中集美”;散文阅读四步法;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一、设计思路

教学设计立足于散文文体特点和写作特色。以散文阅读“四步法”为重点,贯穿整篇教学设计;以余映潮先生“文中集美”阅读法为切入点,让学生边阅读边欣赏,进而熟读文章语言、明晰文章结构、归纳文章特色;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有效设置问题,逐步引导,完成课堂教学。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迸溅、仙露琼浆、沉淀、伶仃等重点字词;

能力目标:掌握散文阅读“四步法”、借景抒情和“文中集美”阅读法;

情感目标:知道“生死迷、手足情”的含义,珍惜亲情和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散文阅读“四步法”,掌握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掌握“文中集美”阅读法,情感教育的创新实践。

四、教学过程

(一)文字导入

在电视中,经常看见这样一幅场景:一泓瀑布从山间倾泻而下,你追赶着我,我追赶着你。前面的瀑布,撞击在岩石上,碎化成朵朵水花;可是,后面的瀑布却依然勇往直前,前仆后继。其生命力之顽强,由此可见一斑。然而,如此生命力顽强的紫藤萝又怎会让作者宗璞心中顿生焦虑和悲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紫藤萝瀑布》一探究竟。

(二)展示教学目标,介绍散文阅读“四步法”

散文,一种清澈空灵、潇洒活泼的文学体裁。阅读一篇散文,可以领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之感。那么,如何鉴赏散文呢?可以从四个步骤入手:

1.感受文章意境

意境是意象汇聚,是形象思维的结果,是主观情感和文章所描绘的景象结合产生的审美境界,这时,客观景物就具备了某种主观的象征意义。如陆蠡《囚绿记》中,一株普普通通的紫藤萝,经过作者手里,妙笔生花,具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成为了生命力、希望、快乐、坚强、向往自由和蓬勃向上的象征。

2.分析文章结构

散文具有“形散神聚”特点。散文的鉴赏,结构艺术是一个关键,追踪蹑迹、理形摄神,沿着文章线索,看作者是如何用巧妙构思,将丰富感性材料组织起来的。如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无论选材,还是结构、表现手法,都表现明晰的“形散神聚”特点。它选用材料是零散的。文中细致描绘了房前屋后、街头巷尾的景物,有训鸽飞声、碧绿天色、花下槐蕊、秋蝉残声、清秋佳枣,它们之间都因为清、静、悲凉的格调有机结合在一起。

3.领悟文章立意

立意,就是作品所确立的文章主旨,它既可以是对事理的昭示,也可以是对人生的感悟。可以说,立意是散文的灵魂。如《箱子岩》一文:作者对十五年前两次到箱子岩的见闻感受进行了细致深刻的对比描写,目的是通过一正一反的强烈反差来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爱憎,在文化失落和文明断裂的伤感中引发对于一个理想社会的发展前途的忧思。

4.品味文章特色

文章风格的定型,是作家成熟的标志。衡量散文艺术性高低优劣的标准很多,其中风格独特尤为重要。如鲁迅的辛辣讽刺和严峻批判、冰心的清婉明丽、余秋雨文化底蕴深厚、矛盾的深刻严谨……鉴赏时,要抓住风格进行细细品味。

(三)读佳句,感意境

1.介绍“文中集美”阅读法

所谓“文中集美”,是由特级语文教师余映潮提出的散文课美读方法的一种。具体步骤分为:(1)仔细阅读文章,筛选文中优美语句;(2)可以打乱优美语句顺序,进行重新排列组合;(3)组合后的文章,能够形成一篇微型美文;(4)微型美文和原文一样,要能为原有标题所驾驭。因此,“文中集美”阅读法优点是:直观形象展示课文描写顺序,助推学生感受文章意境,有效明晰文章结构;缺点是颇费教师的心力,且有失败风险。

2.微型美文展示

以《紫藤萝瀑布》为例,经过整理,最后形成微型美文如下:

《紫藤萝瀑布》

宗璞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船,船舱鼓鼓的/我伫立凝望,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河流上航行/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我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止在我的眼前,也在我的心上缓缓流过: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文中集美”展现了明晰顺序:从花瀑──花穗──花朵,它是按照从宏观──微观顺序对紫藤萝进行细致刻画的。“文中集美”直观形象地展示文章意境:作者描写了壮丽花瀑、分层花穗及饱满花朵,通过细致地描绘,给读者营造一种辉煌灿烂意境。微型文结构:赏花之情(欣喜)──思花之感(欢快)。

(四)读全文,析结构

1.默读全文

给学生5分钟时间默读,思考:微型美文结构和全文相比有什么不同?

2.全文结构

全文结构分为赏花之情──忆花之憾──思花之感。

3.对比提问

微型美文和全文相比,少了忆花之憾。请问:(1)这个“憾”点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在课文中画出具体词汇;(2)面对这辉煌灿烂、气势宏大的紫藤萝,作者因何而悲?

4.参考答案

(1)“焦虑和悲痛”;(2)文中线索:①课文练习题二提及此文写于1982年,而文中第8自然段写道“十多年前家门外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那么文章写作时间应该发生在“文革”时期。②文革性质:文革初衷是好的,可是却出现一些让人痛心疾首之事,不论是非、颠倒黑白,连美丽紫藤萝花也难逃此劫,更何况是人?③文章写作背景:文章写于1982年。作者在《铁箫人语·哭小弟》中写道:“那是一段焦急悲痛的日子。”宗璞一家,“文革”中深受迫害。写作此文时,她小弟弟,一位娴熟科技、文艺,为中国航天航空事业贡献血汗,才华横溢的工作者却身患绝症,离作者而去。④总之,作者看见眼前稀落伶仃的紫藤萝,联想到挚爱的小弟遭受不公正待遇和悲惨结局,怎能不触景生情?

(五)读标题,明主题

1.提问:标题中,作者运用一个生动形象的暗喻,将“紫藤萝”比喻成“瀑布”,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2.参考答案。紫藤萝繁盛茂密、参差不齐,给人一种流动之感;而瀑布是自上而下流动,这是最大的相似点。

3.教师要求。根据相似性“流动”,请同学们画出含有“流”字或有“流动”含义句子,仔细揣摩紫藤萝特点。

4.画出句子,概括特点。如下:

①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特点:繁盛、茂密、蓬勃生命力、光线照耀下颜色不一)

②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特点:花给人带来新、力、乐、美的感受,壮美)

③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装满了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河流上航行。(特点:生命力顽强)

作者想出了一条绝妙的比喻。他把“紫藤萝”生动形象地比喻成“瀑布”,这里“紫藤萝”也具有象征意义:繁盛、壮美以及能给人心灵抚慰的紫藤萝象征着顺境;生命力顽强的紫藤萝,象征着逆境。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诠释了文章的主题。主题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六)读深入,品特色

1.介绍名言

清代著名诗人、学者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人间词话》里写

道:“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2.景

用“这是一片_____”的紫藤萝来概括它的盛景。这是一片辉煌灿烂的紫藤萝;这是一片气势宏大的紫藤萝;这是一片流动的紫藤萝……用排比句,从多个角度概括,加深学生对紫藤萝的印象,增添紫藤萝形象性或美感。

3.情

文章中处处流露出作者的情感,或是赞美,或是焦虑和悲痛,或是遗憾,或是喜悦。

4.小结

在作者的笔下,紫藤萝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植物,而是带上了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这种表现手法叫做“借景抒情”。需要指出:“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是异曲同工,区别只是在于景和情关系的主次不同,如是而已。

(七)作业布置

1.找出对紫藤萝进行生动细致描写的句子,说明采用的修辞方法,并体会其中好处。

2.作者对生命有怎样的感悟?结合感悟和实际,写一篇300字小文章。

篇10:瀑布教学设计

锦青中心小学:柯美德

教学目标:

1.认识“瀑、叠、衬”等生字,学写“丈”,初步掌握“根据字形猜出字义”的识字方法。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帮助理解诗歌,初步感受诗歌语言的妙处。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帮助理解诗歌,初步感受诗歌语言的妙处。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1.猜谜语:

悬崖挂块大白布,千万手脚捉不住,远听千军万马吼,近看银泉飞下谷。(打一物)瀑布 2.欣赏瀑布图片

见过瀑布吗?世界各地的瀑布姿态万千,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看来,这些图片把同学们都吸引住了,不过,我们要准备上课了。上课!

师:唐朝有位诗人在见到瀑布时,情不自禁地吟诵了一首诗,知道是什么吗?(望庐山瀑布)一起读出来。

师:(出示“瀑”)加上拼音,把“瀑”字读两遍。“瀑”这个字有18笔,笔画很多,大家可得认真看,仔细认了。小手举起来和老师一起写一写。(师板书,生书空)预设:学生若写错,应及时纠正,如最后一笔“、。你觉得“瀑”这个字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呢?(生答)再读一遍。

师:“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心中的瀑布,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瀑布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咱们就一起去欣赏《瀑布》(板书课题),读一遍课题。打开课本74页,戴上小耳机,认真听一听课文,注意听清楚每个字的读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录音范读。2.检查读书情况。

师:听完录音后,咱们请三个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听一听,他们是不是都把字音读准了。

反馈:谁来说说,他们都把字音读准了吗?(一生,师补充:老师发现有几个词语,你们读得不够准确,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单独出示:前后鼻音词语,岸滩、这般、衬着、一道白银、尘

请一组同学开火车读一读:这些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们发现了吗? 前鼻音

全班读一读,把这些前鼻音都读准了。

松林、千丈青山、仰望、珍珠的屏

再看第二组词,请男生来读一读。评价:1.男同学都把后鼻音都读得很到位,请女同学也来读一读.2.正音,这些都是后鼻音,读的时候可得注意了。把“珍珠的屏”再读一次。)

3.现在把这些词语送回课文中,再读一读,注意要把课文读流利了。开始。

4.(出示全文PPT),读完课文,你发现了吗?课文有三个小节,作者是分别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瀑布的,你是从文中的哪些词句看出来的?请你找一找,用横线画出来。...预设:

只答出一个,你找到的是第三个表示位置的句子,谁来补充?

从这三处表示位置的句子,你能看出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的?(从远到近)小结:作者从远到近,描写了瀑布的不同景致。现在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近瀑布。

三、随文识字,以读促悟 1.闻其声,感受雄伟壮美

师:(出示: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谁来读一读?

师:(手指)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瀑布的声音很响亮)(板书:声音)

师:这么响亮的声音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听听,边听边想,你觉得这瀑布的声音像什么呢?(出示音频及句式)(生答)(预设:请你用这样的句式把话说完整;你把话说完整了,坦克的声音是怎样的?加上象声词,这句子就更美了。)

师:是呀,就像()那么大,难怪作者会说——(读前两行)师:你觉得这瀑布的声音还像什么?

师:距离那么远,难怪作者会说——(读前两行)(2个就好!)

师:这瀑布的声音引发了同学们丰富的想象,作者又是怎么描写的呢?你来说。(出示课件,好像——,生答,课件出示)(板书:叠叠的浪 阵阵的风)

师:(放大“叠”)这里有一个生字,带上拼音读两遍。同学们认真观察“叠”字,你觉得它像什么?

师:(预设:你很聪明,通过观察字形一下子就猜出了字的意思)(课件出示)这是“叠”字的小篆写法,瞧,它的下面是一个砧板,上面就像一层一层的东西堆叠起来。后来经过不断演变,就成了我们现在的“叠”字。(边说边演示)(出示金钥匙)我们的古人很聪明,根据字形就能猜出字的意思,我们把这样的字称为会意字。

师;这首诗歌有个生字也能用这个方法学习,大家请看(点击出示),你能不根据“尘”的字形猜出它的意思?

师:同学们,你们掌握方法真快呀!以后咱们可以用这个方法学习其他会意字。把“叠”放回句子中读一读。

师:老师把这里的“叠叠”换成“一叠”。大家看(你读上句,你读下句),大家听听,这两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带给你的感觉一样吗?(生„„)带上这样的感觉读一读。

师:作者的用词就是这么精妙,一个“叠叠”就让我们感受到了瀑布连绵不断,奔涌而下的气势。谁愿意再来读一读。

除了“叠叠”外,还有哪个词,也让你有同样的感受?(阵阵)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师:让我们一起读出瀑布壮美的声音,老师读前两行,你们读后两行。

师:未见瀑布,先闻其声,此时,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特别想快点看看瀑布。)2.意其形,体会千姿百态

师:是啊!老师也想早点看到瀑布,此时,山路忽然一转,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这样的画面——(出示图片)

预设:你刚才为什么不由自主地“啊”了一声?带上你的感受读一读。(1生)师:此时,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师:抓住重点词语或者标点符号理解确实是一个好办法,你也来读一读。(2生)师:谁能读得更好?(预设:为什么要用“望”呢?能改成“看见”吗?)(3生)师:望见了瀑布的全身后,作者惊叹万分,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一起读——“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出示句子,“白银”突出)(板书:青山,白银)

师:这里的“一道白银”指的是什么?(瀑布)从“一道白银”,你读出什么? 师:(在阳光的照射下,瀑布闪闪发亮,)请你把这样的美景读出来。(1生读)师: 这里还有个生字,读(“衬”),谁来教大家很快记住这个字?(出示“衬”及拼音,指名答)谁能用“衬”字组词?“衬”还可以组成“衬托”,师:大家可别小看了衬字,咱们来看两个句子:(PPT出示,2生读。)同学们发现了吗?这个衬字通常都用在表示美丽的事物,使得原来的画面更美了!

(出示图片)就像课文里的这道瀑布,如一道白银使得这千丈青山更美了。一起读出来。(板书“衬”)

师:作者运用比喻把瀑布描写得如此美丽,可之前为什么又说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实在太美了,把作者深深吸引住了)

师:带上这样的感受读一读。

师:欣赏着作者笔下优美的文字,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这一小节。(配乐朗读)

四、学写生字“丈”

师:同学们请看“丈”字,带上拼音读一读。“丈”字虽然只有三笔,但要写好可不容易,请大家举起小手,跟着我一起写一写。横在横中线上面一点,竖撇从竖中线起笔,尤其要注意最后一笔捺,起笔在横中线上,写得舒缓些。拿出生字本,把丈字写两遍。提醒写字姿势。反馈

师:这节课咱们和作者一起聆听了瀑布的声音,欣赏了瀑布的全景,当作者站在瀑布脚下时,他又会看到怎样的美景呢?下一节课咱们继续学习。

上一篇:申报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报告下一篇:工作总结及2011年投资者教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