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主产区粮食采购单位调查

2024-07-01

粮食主产区粮食采购单位调查(精选8篇)

篇1:粮食主产区粮食采购单位调查

调查问卷相关说明

(1)调查问卷的目的本调查旨在通过问卷了解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农民种粮意愿、种粮收益、粮食技术采用,种粮大户粮食种植情况、技术采用和粮食收购单位的粮食需求现状、趋势,在此基础上,对调查问卷的汇总、整理和统计分析,对我国粮食技术需求和发展要求进行研究判断。本问卷调查是个项目区调查表的重要补充,也是对项目区数据分析的重要验证。

(2)调查问卷说明

粮食作为一种兼具公共产品和商品特征的农产品,现在的市场需求和未来的市场需求直接决定了粮食种植者的意愿和积极性。此部分调查内容试图通过对粮食采购单位的采购现状、采购趋势对国内外粮食市场的走势进行了解,最终对未来粮食技术扩散和综合效益评价提供依据。

问卷调查3 粮食主产区粮食采购单位调查

1.采购单位名称:采购单位地址:县(区、旗)。

2.采购单位类型()。

A.粮食加工企业

3.采购单位性质()。

A.国有 B.集体 C.股份制 D.私营 E.其它B.粮食存储、销售企业 C.畜牧养殖企业 D.其它

4.采购单位经营的主要粮食作物()

A.小麦 B.玉米 C.水稻D.其它(请填写具体作物名称)

5.粮食采购总值(每年)

6.粮食年采购数量(每年):小麦:吨;水稻:

7.贵单位的粮食或粮食加工产品是出口还是国内销售?()

A.主要是国内B.主要是出口 C.全是国内 D.全是出口

8.有新品种小麦、玉米或水稻出现时,贵单位会选择尝试采购吗?()

A.会 B.不会 C.无所谓

9.您认为影响粮食供求的因素是()。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多选。并在此处把选择的项目按主要程度排序:

A.粮食价格B.粮食加工技术 C.全球粮食供给市场 D.政府支持 E其它。

11.贵单位采购粮食时最关注什么()。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多选。并在此处把选择的项目按主要程度排序:

A.价格 B.粮食品质 C.是否是转基因 D.交货期E其它。

12.根据贵单位的研判,全球粮食市场的未来5年的走势包括:

(1)全球粮食需求走势增加()稳定()减少()

(2)全球粮食价格走势上涨()稳定()下降()

(3)全球农产品需求走势增加()稳定()减少()

13.贵单位未来5年的粮食需求情况:

(1)需求种类:()A.小麦B.玉米C.水稻D.其它

(2)粮食品质要求

(3)数量要求(吨)

(4)其它需求

14.贵单位认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对粮食需求会产生哪些影响?

15.生态环境对粮食需求会产生哪些影响?贵单位会在粮食采购时采取哪些检测措施?

篇2:粮食主产区粮食采购单位调查

2011·中国粮食主产区报告之安徽

安徽是全国粮食主产省,粮食总产量居全国前列。多年来,安徽省牢固树立国家粮食主产区的责任意识,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从2005年开始,先后启动实施了小麦高产攻关、水稻产业提升和玉米振兴“三大行动”,探索出了一条“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新路子,粮食生产取得显著成效,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 余欣荣

树立责任意识,构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推进机制

安徽省委、省政府始终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全省各级均成立党委、政府负责同志为组长的粮食生产三大行动领导机构,构建了省市县乡四级政府抓粮食生产的工作机制。省政府把粮食生产作为对市、县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安排奖励经费700万元,表彰一批粮食生产先进集体和个人,调动各地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在春耕、三夏、秋种等粮食生产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及时召开会议进行专项部署,省、市、县各级党政领导深入生产一线调研指导,各级农业、发展改革、财政、水利、气象部门和涉农高校、科研院所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全省上下形成了重农抓粮的浓厚氛围和工作合力。

实行“四良”配套,着力发挥科技促进粮食增产作用

一是打造良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第一资源,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对粮食稳定增产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安徽省加强长江、淮河流域防洪、除涝、灌溉骨干工程体系建设,全面完成14项治淮骨干工程,淮河中游骨干防洪体系基本建成,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省财政每年筹措10亿元以上水利建设资金,加快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为契机,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土地整理等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大力发展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节水农业。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40亿元,改造中低产田600多万亩,打造了一批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增强农业抗御灾害的能力。

二是推广良种。推广优质高产品种是粮食生产夺取高产的基础和前提。自2005年起,安徽省通过对粮食生产三大行动核心示范区农户实行良种良法配套补贴,改农民自留种为商品种,改普通品种为高产优质品种,确定了主导品种的主体地位,主要粮食作物品种实现良种化、商品化、优质化。对小麦、水稻实行良种良法配套补贴,已累计发放补贴资金8.95亿元。先后在10个水稻大县开展水稻良种补贴与主导品种挂钩试点,每亩叠加补贴,引导农民使用优良品种。特别是小麦生产上,全省建立了8个小麦新品种试验展示中心,4个小麦新技术试验展示点,为筛选发布主推品种、集成推广新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坚持国家小麦良种补贴在主产区实行省级招标采购、优惠价供种的补贴方式,每年采购6亿斤良种,确保小麦主产区实现良种全覆盖。

三是应用良法。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以关键技术集成配套推广为核心,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和节本增效同步,推动粮食发展方式由单纯依靠面积扩大向依靠科技攻单产、优化结构增效益转变。小麦生产上,以防倒伏、防病虫、防冻害、防早衰为取向,着力推广优质高产良种、科学播种、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统防统治4项关键技术;水稻生产上,重点解决好水稻品种利用不合理、基本苗不足、秧苗素质不高、病虫害不能有效防控、品种多乱杂等技术环节;玉米生产上,大力推广高产专用品种、合理密植、机械化生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和推迟收获等技术措施。以农机具购置补贴为引领,积极推广实用先进、高效的农业机械。目前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7%,推广配方施肥6580万亩,病虫害统防统治1700万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0.8%。

四是构建良制。在全省推广“选出一个带头人,培育一批示范户,形成一套高产技术模式,建立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一支专业服务队,引入一个龙头企业”模式,探索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以植保和农机统一作业为突破口,加快推进社会化服务。全省粮食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074个,农机作业服务组织6000个,植保专业服务队7800个。切实加强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国率先完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正在推进以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的能力建设。加强农业基础性服务载体建设,全省建立了300个省级苗情、墒情、病虫情监测点,及时发布监测信息。每年组织3万多名农技人员包村入户开展服务,每年培训农民1200多万人次,推动农民掌握现代农业技术。

狠抓载体建设,发挥粮食生产样板的辐射带动效应

一是抓大县,推进区域性增产。选择56个产粮大县开展高产创建,促进大面积丰收。整合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发展等专项项目资金,支持皖北3市7县开展小麦、玉米千斤县创建和高产高效万亩吨粮田示范县创建活动。涡阳县、临泉县已迈入全国小麦、玉米单产千斤县行列。

二是抓大片,推进标准化生产。按照“五有”(有明显的示范标志、有完整的技术方案、有行政和技术负责人、有配套扶持措施、有示范观摩活动计划)和“五统一”(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品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订单销售)的要求,建立了1500万亩小麦、1500万亩水稻和600万亩玉米核心示范区,建立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246个,辐射带动周边大面积生产夺高产。

三是抓大户,推进规模化经营。在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搭建有效服务平台,鼓励支持土地经营权向种田能手流转,积极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省耕地流转面积637.8万亩,约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10.3%。百亩以上种粮大户10378户,经营耕地267万亩,其中千亩以上种粮大户197户,经营耕地41.82万亩。对百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增加种粮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向种粮大户倾斜,每年组织评选种粮大户和种粮大户标兵。组织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对口联系指导种粮大户,带动周边农户科学种田。

通过全省上下多年来不懈努力,安徽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总产量由2005年的521亿斤提高到2011年的620亿斤以上,连续4年超过600亿斤,连续6年创历史新高。全省每年有150多亿斤粮食外调,5年累计销往省外粮食超过843亿斤。下一步,安徽省将继续坚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不动摇,以科技进步、提高单产、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深入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和高产创建活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到“十二五”末,力争全省粮食产量达到640亿斤,实现农民收入翻一番,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兴皖富民、建设美好安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财政农发投入促进安徽农业转型升级 ——访安徽省财政厅农业综合开发局局长王建培

农业综合开发是政府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手段,是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措施,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安徽省如何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带动粮食生产“八连增”?本报记者日前专访了安徽省财政厅农业综合开发局局长王建培。

“‘十一五’以来,安徽财政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这一主线,实施‘三大开发’,有力地推进了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王建培介绍说,首先通过实施连片开发,强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标准农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和基础。“十一五”以来,安徽财政农业综合开发部门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实施统一规划、连续扶持、连片开发的“3年1+1”示范工程,即3年项目一次规划到位,分年实施、年年见效,三年实现每个市都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项目区,每个产粮大县都有一个3~5万亩集中连片的土地治理项目区,做到一年一个点、两年一条线、三年连成片。2006至2011年,全省农业综合开发累计投入70.38亿元,共改造中低产田753万亩,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603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522万亩,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5.85亿公斤。

“实施集群开发,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王建培说,“十一五”以来,安徽财政农业综合开发紧紧围绕全省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和“671”转型倍增计划,以推动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式发展为重点,突出基地建设促原料保障,通过整合土地治理和产业化项目资金,建设标准化、规模化和专用化原料基地49万亩;强化加工能力促转型升级,通过财政补助、贷款贴息、投资参股等多种扶持方式,累计投入资金14.7亿元,引导龙头企业开展农产品加工技术改造和创新,累计新增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40.2亿公斤、新增产值190.6亿元、带动429.7万农户增收42.2亿元;注重合作经营促互利共赢,通过项目实施,扶持了3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支持合作社开展“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管理规范化、社员知识化、产品安全化”的“五化”建设活动,直接带动14万社员走上了合作经营、共同致富之路。农业综合开发通过项目扶持,建基地、扶龙头、促合作、带农户,有效促进了全省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目前全省已初步形成江淮之间优质稻米产业、淮北平原优质小麦产业、沿江“双低”油菜产业等多个优势明显、体系完整的产业集群。全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夯实了基础。

实施立体开发,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探索现代农业建设新路径。建设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是通过点上探索实践,带动面上发展,进而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效途径。2008年以来,安徽财政部门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平台,积极探索财政支持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径。示范区由6个很快发展到24个,共集中农发资金13.11亿元、整合涉农资金15.55亿元、撬动社会资金72.06亿元,示范面积近百万亩,夯实了现代农业发展平台;通过多种形式推进土地流转20多万亩,促进规模化经营;扶持培育各类农村服务组织48个,促进了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依据各地区位及资源优势,拓展了农业休闲旅游、观光体验和文化传承等新功能;开展招商引资、引智,引进企业144个,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建设农民新村39处10506套,初步呈现了“基础设施标准化、经营形式规模化、服务体系社会化、生产过程科技化、农民新村城镇化、目标效益多元化”的农业现代化特征。惠农政策到位科技推广助力 ——合肥粮食刷新“双纪录”的背后

今年,安徽省合肥市秋粮生产全面丰收,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粮食总产、单产双双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量达到320万吨,较上年增加6万吨,粮食单产也由去年的443公斤/亩提高到451公斤/亩,亩均增产8公斤,尤其是一季水稻单产达542公斤/亩,较上年提高26公斤/亩,创历史最高。“上半年遭受60年一遇的秋冬春三季连旱背景下,合肥市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来之不易。其中最主要的是归功于政策好、科技助、措施强。”合肥市农委主任何杰感叹道。

政策好:“三农”投入大幅增长,一批重点项目实施

今年,合肥市全面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年共落实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支农惠农补贴资金8.3亿元,较上年增加1.1亿元。加快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全市累计投入财政补贴资金6807万元,水稻、小麦的农业政策性保险面积分别达454万亩和135万亩,投保率分别达90%和89%。

粮食生产发展的关键是要有良好的项目支撑。合肥市不断优化项目实施环境,加大项目争取和实施力度,确保一批国家和部省级重大农业项目得到积极有效落实。全年实施种植业项目25个,总投资7556万元,其中中央资金5755万元。

科技助:部省市县四级联动,推进“1+6”高产创建

何杰介绍说,大力推广良种、良法、良机,努力建设高标准良田,合肥市农业部门实施部、省、市、县四级联动机制,认真开展水稻、油菜、小麦高产创建活动,不断为粮油生产注入科技含量。

粮食获得高产,首先在品种。农业部门加强与科研单位、制种企业的合作,发挥两系杂交水稻上的科技优势,大力推广优良品种,采取将良种补贴与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相挂钩,全市水稻、小麦优质品种种植面积分别为494万亩、146万亩,优质品种率分别达到98%、96%。

从去年首推“1+4”到今年的“1+6”,合肥市通过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在全市建立了6个部级万亩示范区、85万亩省级良种推广示范区、30个市县级千亩创建示范片,推行水稻种苗统种统育等技术,使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单产再创新高,达723公斤/亩,较上年增加18公斤/亩,已成为粮食增产的支柱、科技示范的样板、标准化生产的楷模、农业发展的亮点。

按照“巩固高产田,提升中产田,改造低产田”的思路,合肥市积极实施优粮工程、种子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提高土地的产出能力。今年以来,全市共投入2280万元,在长丰、肥东、肥西县实施了标准化农田建设项目,新建标准良田面积3万亩。

措施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农业部门全力落实

“合肥市历来把稳定粮食生产摆在农业工作的重要位置。特别是针对年初的特大干旱,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作出部署,市分管领导多次深入一线指导和督办,制订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努力抗灾保丰收。”何杰告诉记者,为支持抗旱,市县财政迅速投入抗旱资金1680万元,从淠史杭枢纽和巢湖、长江调水补水,首次将两湖四水汇聚合肥,累计提水3.5亿立方米,确保了雨前栽插水稻260万亩,雨后累计栽插面积达295万亩。为实现粮食增产目标,合肥市农业部门出台方案,实施粮食生产“双千双增”工程,建立了100个单产1000公斤和亩均效益千元以上的示范区,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万吨。大力主推超级稻双增一百(亩均增产100斤,节本增效100元),建立一批“三区一田”(百亩核心方、千亩核心片、万亩辐射区和超高示范田)基地,使百亩核心方、千亩核心片、万亩辐射区和超高示范田亩产分别达到700公斤、650公斤、600公斤和723公斤。

在春耕、“三夏”和“三秋”期间,合肥市农业部门未雨绸缪,专门制订春耕、夏收夏种和秋收秋种工作方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面对面、手把手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难题。

篇3:粮食主产区粮食采购单位调查

一、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态度和行为调查

2009年暑期对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共计36个行政村当地的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态度、行为等情况展开调查。调查样本共700份, 回收629份, 其中有效数为498份, 调查问卷回收率达89.86%, 有效率为79.17%, 其中, 黑龙江省193份, 吉林省174份, 辽宁省131份。调查对象为乡镇和行政村居民, 统计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中涉及农产品种植的共有467份, 没有参与农产品种植的有31份, 各省的调查情况见表1, 调查内容涉及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程度调查、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行为调查等的基本情况, 调查方式主要是调查问卷的发放以及询问等。

(一) 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情况调查

了解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程度, 是分析农户行为的重要基础。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直接影响到农户进行农产品质量保护活动的自觉性、动性强弱, 而农户自觉性和主动性又直接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本研究从农产品优良新品种选择、农业生产技术服务、肥料实施、农药实施、灌溉技术等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通过汇总调查问卷所得的数据结果, 并对统计数据加以分析, 得出了以下的结果。

1.优良品种的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优良品种的农作物推广对农业的生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质的种子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而且还可以改良农作物品质, 其优良性主要表现在丰产性、抗病虫害、抗旱等方面, 并且某些优良品种还可以提高复种指数, 扩大种植区域, 有利于促进农业机械的应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其价格水平一般相对较高。

根据调查, 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户对农作物优良品种的选择情况是, 农户“对优良品种非常了解”的占47.6%, 这部分农户对于优质高产农作物品种, 抗病虫害农作物品种, 抗旱农作物品种等等都有着较为详细的了解;而对“优良品种比较了解”的农户占51.8%, 这部分农户可能只对某一种或者几种优良品种比较了解;选择“对优良品种不太了解”的用户有30户, 为0.06%, 这部分农户并不以农业种植为主要经济来源, 都表示对“优良品种的农作物”仅是听说过, 但对具体的“优良品质”并不清楚。

调查问卷统计, 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户选择农作物品种的主要依据是种子价格是否合理, 其比例占36.7%, 也就是说农户在选择新品种时首先考虑新品种的价格, 只有农户接受得了的价格有利于品种推广应用;另外分别有23.8%的受访农户主要是看已经种植过该品种的其他农户的经验;18.9%的农户是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来选择新品种, 这表明农户决定是否种植新品种农作物时凭借其他农户的种植收益情况和自己多年的经验。根据农户这一特点, 种子公司和种子站可以向农户低价提供新品种, 让其进行小面积试种, 让农民能够亲眼看到新品种的种植情况和新特性。另外约8.6%的农户选购新品种是因为政府鼓励, 5.3%的受访农户选购新品种是相信种子销售人员的介绍, 4.5%的农户因为看到电视、报纸宣传才选购新品种, 还有2.2%的受访农户表示自己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进行选择新品种的。这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户自主经营权的不断扩大, 农户越来越通过自己判断来选购新品种, 国家的干预和他人的建议只能作为选购农作物新品种的辅助工具。

2.农业技术服务的调查分析。

农业技术服务也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据调查问卷汇总, 农业技术服务组织进行服务的形式主要有定期举行培训, 发放宣传册子和生产资料, 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宣传, 由种植大户带动, 技术员个别辅导等。其中, 最受农户欢迎的是技术员的个别辅导, 占33.7%, 农户通过与技术指导员面对面交流, 可以针对面临的具体问题, 详细地咨询农业技术员, 但这种形式成本比较高, 要求农业技术组织投入大量的人力, 同时要求技术员投入大量精力, 在现阶段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下, 面对面的咨询这种方式还不能普及;发放宣传册子和生产资料是第二受欢迎的农业技术服务形式, 占28.3%, 这些资料可以保存下来, 供农户随时翻阅;第三受欢迎的服务形式是种植大户的带动, 占24.4%, 种植大户一般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在邻里之间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并且种植大户十分注重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流通和变化, 及时掌握市场动态, 同时也愿意将新技术和市场信息情况传授给邻居, 因此, 大量农户希望通过种植大户的带动应用新生产技术进行生产;定期举行培训和电视、广播、报纸宣传等形式, 虽然内容相对丰富, 并且通过声音、图像、画面等比较形象的方式进行传授, 但是由于培训班开课时间间隔比较长, 举办目内容相对固定, 不能满足农民广泛的技术需求, 因此仅有8.5%和5.1%的农户选择这两种形式。

关于农户实际生产中选择农业技术服务方法的情况是, 29.6%的农户选择到乡镇农技站咨询, 27.5%的农户选择去村里或者邻村种植大户进行咨询, 22.6%的农户选择有问题时打电话给技术员, 这表明农户最希望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技术指导, 随时与技术员进行交流和沟通, 解决实际问题。

3.化肥、农药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

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村存在十分严重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现象, 使耕地土壤、地下水污染严重。根据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出单位耕地面积使用化肥量, 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近三年平均水平分别为:61.62、93.12、80.49t/km2, 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t/km2的安全上限[2]。同时农药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农户为了增加农作物产量, 防治病虫害, 有逐年加大农药使用量和使用品种的趋势。调查汇总, 知道化肥过量施用会造成土壤板结成块, 理化性状变劣从而导致肥力下降, 其中还有48.5%的农户了解化肥过量施用, 相当一部分化肥未被利用, 就直接流入水体, 导致水体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数量增多, 致使当地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91.6%的农户认为农药的大量使用, 会致使相当一部分农药滞留在农产品中, 从而对人们的身心造成很大伤害, 其中还有76.8%的农户了解大量的使用农药, 造成了有毒物质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 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污染并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在调查农户中, 没有人表示对化肥、农药的过量实施造成的后果不了解。因此可以看出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户对化肥、农药给当地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4.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

东北粮食主产区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春季干燥多风, 夏秋季节雨热同期。当春旱发生时, 往往河流干涸, 加之近年来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采, 旱灾情况愈来愈严重, 节水灌溉就显得十分重要。从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户对节水灌溉程度来看, 67.3%的受访农户表示非常了解;29.3%的受访用户表示比较了解;只有17户表示对节水灌溉不了解, 这部分农户主要来自未进行农产品种植的农户, 他们表示知道节水灌溉技术, 但对技术的具体内容不了解, 主要原因是农户对节水灌溉不感兴趣, 或农户文化素质和理解能力较低。

分析节水灌溉技术的设备支撑充分性时, 73.7%的农户认为设备支撑不够充分。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农户认为积水灌溉技术的设备建设成本太高, 渠道防渗、管道输水以及喷、微灌技术的建设需要资金农户所承受不起, 政府的支农资金不能承担全部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因此到目前为止, 当地农村有仍有近1/5的村子仍采用土渠的方式进行灌溉。

(二) 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的行为调查

1.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的意愿调查分析。

农户的参与意愿反映了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的积极性。在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调查意愿程度的问题上, 表示非常愿意和愿意参与的农户占87.7%;不愿意参与的农户占12.8%, 其中大部分农户为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由此可见,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还是得到广大农户的大力拥护的。

进一步调查农户愿意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的原因, 其优先顺序:农作物单产高, 收益好, 占54.6%;节省劳动力, 占43.2%;可以改善生活生产环境, 占38.7%;节省时间便于从事其他劳动, 占35.5%。不愿意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的农户原因排序为:抗逆品种、有机化肥价格高;节水灌溉成本高;并未种植农作物;熟悉原来品种的种植技术;习惯原有的生产方式等等。由此可见, 农户愿意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关注点在于农产品收益的程度。

2.农户参与的决策类型调查分析。

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的行为类型调查有助于我们解析农户的行为心理变化过程。汇总了调查问卷的数据情况, 发现17.9%的农户是属于自主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行为类型, 这部分农户认为自己比较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对自身生活水平得以改善的意义, 主动地参与;59.4%的农户属于从众自愿参与, 这部分农户一开始持有观望态度, 发现自主参与的农户获得收益有所提高, 因此也自愿参与, 被动参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的农户占22.6%, 这部分农户认为自己是经别人劝说而被动从众参与的。

选择自愿进行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的农户, 其对于土地的依赖性较高, 在土地种植上有着较强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而被动参与的农户, 其多为保守型农户, 有着从众的心理, 往往导致自身在生产生活中得到的收益也较主动的农户少。

二、影响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行为的因素分析

影响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外部政策环境因素和农户内部因素两个方面。

第一, 外部政策环境因素。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就十分重视食品安全, 并且将食品安全提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2004年国务院安全发展中心成立了我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课题组, 到目前为止, 相继有150余位学者参与了该项课题研究[3], 开展了大量关于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的研究工作。农产品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 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条件, 2006年4月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顺利通过, 2009年6月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顺利通过, 这表明作为国家优先解决的重点主题之一的农产品安全问题已经做到有法可依。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广大人民群众对农产品安全尤其是农产品质量有了很高的要求, 不仅要求农产品营养丰富、品种优良, 口感好, 而且更加关注施用化肥量, 农药残留量等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第二, 农户内部因素。本研究是以农户为调查的基本单位, 因此受访的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程度、以往的生产经营习惯等是影响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保护行为的农户内部因素。本研究中调查对象为18-60岁劳动力, 其中18-30岁的劳动力占14.32%, 30-45岁, 占56.4%, 45-60岁的占29.28%;其教育程度为初、高中的超过65.5%, 小学或者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占将近30%, 还有大约4.5%的农户为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

从理论上说, 农户年龄越大, 其接受信息的能力就越差, 旧的思想观念也可能比较顽固, 因此比较保守,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认知程度也可能较低[4], 并且如果年龄大到一定程度, 农民受自身能力和精力的限制, 更加不愿意接收新知识和新事物, 因而其参与的意愿可能越低;相反年龄相对较年轻的农户, 其思想相对来说比较开放, 容易接收新知识, 新事物, 其判断力和观察力相对来说比较敏锐, 其参与退耕意愿可能更高。

农户户主受教育程度与其家庭收入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 农户受教育程度越高, 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的速度就越快, 其视野也更为开阔, 其新知识的运用能力、创收能力也相对较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近年来已经被作为国家优先考虑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户主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更为关注, 对其认知水平相对较高, 其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行为更为理性。

户主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认知程度是农户进行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保护行为决策的基础, 户主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认知程度越高, 通常农户参与的积极性和可能性越高。户主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认知与政府的宣传和农户的信息接受能力有关。

在以往生产经营情况上, 户主一旦形成某种生产经营习惯, 往往很难做出改变。户主的生产经营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户家庭参与的决策类型。农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往往分为农业生产经营和非农业生产经营两个部分, 有的农户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 农户对农业收入的依赖性很强, 因此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就比较关注, 其参与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相反, 有的农户以非农业生产经营为主, 其经济来源并不依靠农业生产, 那么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关注程度自然会低, 其参与的肯能行就不大。

三、对策建议

第一, 关于农产品优良品种的培育。在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村区域调查中, 发现大部分农户对农产品优良品种都非常了解或者比较了解, 也希望购买优良品种进行种植, 但是其种子价格水平较一般农作物种子高出大约15%-30%, 某些品种甚至高达50%。这直接影响了农户的购买积极性。因此, 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在支农项目中, 播出一部分资金, 用于对优良品种的补助, 以降低其价格水平, 鼓励农户选购高产、优质、抗逆的新品种。

第二, 关于农业技术服务推广模式。有当地政府出面在相邻几个村子里面设置农业科技示范户, 有农业科技示范户对周围农户进行科技培训和指导。农业科技示范户户主必须是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思想相对开放, 接受信息的能力, 创新能力相对较强,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认知程度高。县、乡镇农技站技术人员必须定时对这些农业科技示范户进行培训, 农忙前技术指导, 以及田间实际指导, 使这些农业科技示范户可以帮助周围农户解决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遇见的问题, 带动农户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第三, 关于化肥、农药实施。绝大部分农户意识到化肥、农药的过量实施, 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甚至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但是近年来, 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却逐年增加, 因此, 国家政府一方面应该出台政策限制无机化肥和剧毒农药的生产, 另一方面大力支持高效无公害生物肥料的研制以及精确施肥技术的研究, 并同样对高效无公害生物肥料进行价格上的补助, 鼓励农户进行购买。

第四, 关于节水灌溉技术。在东北粮食主产区各个城市中设立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 专门用于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并在管理方法上进行改进。政府组织管理手段的创新一方面以法律手段作为管理方式的主体, 另一方面要以宏观管理和直接管理为主。主要包括行政方法、法律方法和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等。对于目前东北粮食主产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 一些农户长期以来形成的陈旧思想和落后观念短期内难以适应和接受实行节水灌溉过程中一些基础工程建设投入较高可能带给他们的利益损失, 这就要求配套运用以上方法。政府组织应该通过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变农村居民的思想道德观念, 增强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为题的认识。

四、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研究, 得出以下结论: (1) 从统计情况来看, 东北粮食主产区绝大部分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并愿意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 (2) 东北粮食主产区影响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的因素主要包括外部政策环境因素和农户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外部政策环境因素决定了大方向上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农户内部方面农户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程度、以往的生产经营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户的参与与否。 (3) 针对调查汇总在优良品种选择方面、农业技术服务方面、化肥、农药实施方面、节水灌溉方面出现的问题, 本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郭霞.基于农户生产技术选择的农业技术体系推广研究[C].中国博士论文集, 2008.

[2]高晓露.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律问题[J].当代法学, 2009 (3) :52-56.

[3]陈锦, 王振平.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现状分析[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05 (6) :28-30.

篇4:整理粮食主产区土地取得成效等

国土资源部近年来实行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大力支持粮食主产区土地开发整理。2001年至今,13个粮食主产省份共安排国家投资项目997个,投资总额116亿元,分别占下达预算项目总数和全部国家投资的各66%,总计计划开发整理面积66万公顷,新增耕地18万公顷。通过项目实施,集中力量对中低产田进行整理,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盐碱渍害治理的投入力度,推进节水灌溉示范,重点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北京 李胜)

江苏取消农民进城务工九项收费

江苏省前不久取消了4项收费,即发布招聘信息审核费、向技工学校及在职工人技术业务培训单位收取的培训基金、就业管理机构或就业培训中心向就业前培训定点培训单位收取的管理费用、江苏省外来人员就业证和江苏省外出人员就业登记卡工本费等。最近,江苏省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及其所属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求职登记的农民提供职业介绍服务时,又免收进场求职门票费、求职登记费、职业介绍成功费、微机信息资料查询服务费、向用人单位收取的招用农村劳动力介绍成功服务费5项收费。(江苏 黄红芳)

新疆农村青年有了流动图书车

我国首批西部乡村流动图书车项目前不久在新疆启动,由香港和内地机构及热心人士捐赠的首批14辆流动图书车将分别在新疆13个地州市的贫困县长期开展服务。

流动图书车采取一辆车配一名青年志愿者和一名专职司机的模式,每辆车内配备5000册左右图书,设置车载电视、影碟机等设备,为农村青少年提供免费借阅图书、组织捐赠图书、优惠售书、举办读书讲座、播放音像资料等服务。(新疆 曹志恒)

陕西破解农技推广难题

陕西省今年以来组织了2600名“科技指导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寻求致富门路,受到广大农民欢迎。今年初,陕西省农业厅实施“百村典型示范工程”,以村为载体、户为核心,切实解决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陕西 李冰)

山东青州改革农村会计聘任制度

篇5:粮食主产区粮食采购单位调查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调研组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精心谋划2008年农业综合开发工作。2007年11月20-28日,我们赴河南、安徽两省,就如何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从河南、安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看农业综合开发的作用

1996年、1998年和1999年,我国粮食产量曾经突破1万亿斤,相隔年七年后,2007年重新迈上1万亿斤台阶,其中河南、安徽两省生产了1619亿斤,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强,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农业综合开发在其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河南农业综合开发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促进了粮食生产一年一个新台阶。2004年以来,河南粮食产量一年一个台阶,连续从800亿斤、900亿斤,跃到1000亿斤,今年达到1039亿斤。河南粮食产量占全国1/10强,小麦产量占全国1/4强。目前全国每2块方便面有1块产自河南,每3个速冻水饺有1个产自河南。河南从全国的大粮仓变成了大厨房,不但保证了近一亿人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200多亿斤粮食,虽然粮食调出率在全国不是很高,但养活本省近1亿人,就是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的较大贡献。

近三、四年是河南农业综合开发支持粮食生产力度最大的时期,也是河南粮食打破“两年增产必有一年减产”历史怪圈的时期,这不是巧合,两者之间有着一定的因果联系。2005年初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选择24个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集中全省70%的土地治理资金,连续投入,规模开发,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强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

从近两年的开发成效看,今年24个重点县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12亿斤,占全省1039亿斤的39.7%,比上年增产27.6亿斤,占全省粮食增产28亿斤的98.6%。经过两年开发的183.5万亩项目区,粮食平均亩产1030斤,比全省平均亩产740斤高290斤。

(二)安徽农业综合开发集中投入粮食主产县,为大灾之年夺取粮食丰收做出了贡献。2007年安徽省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南部发生强暴雨、龙卷风等重大灾情,淮河发生全流域洪灾,在全省灾情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全省粮食产量达580亿斤(比2006年增产8亿斤),创出历史新高,在大灾之年夺取了粮食丰收。

这是对安徽近几年来集中资金支持粮食主产县取得成效的最好检验。从2004年起,安徽省推出重点开发制,全省集中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50%的资金,投入到22个粮食主产县,占开发县数25%,使粮食主产县的投入达到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四年来,重点开发县总投入达9亿元,占土地治理总投入的40%以上,新增综合生产能力3.6亿斤,占项目区同期新增综合生产能力近50%。

我们在与安徽省直农口部门座谈时,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认为,农业综合开发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对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具有既管当前又管长远的重要作用,如果没有农业综合开发多年建设积累的农田抗灾能力,像安徽今年的大灾年景,最多也就是一个平产年,不可能出现一个丰产年。

二、河南、安徽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地方党政领导重视,把加强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手段。领导重视,是农业综合开发发挥作用的前提。2004年6月,温家宝总理在武汉召开的中部六省省长座谈会上指出,无论经济发展多快,都要保住中部六省这个中国的“粮仓”。为了保住“粮仓”的地位,河南、安徽两省更加重视农业综合开发,河南省委、省政府决定把集中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持产粮大县发展作为省政府的重点工作、重点工程,一把手省长亲自抓,主管省长重点抓;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农业综合开发要围绕粮食安全,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建设优质粮生产基地和粮食加工基地。两省的重视没有停留在口头,而是很好地落实在具体行动上。河南地方财政近几年都能按照政策足额落实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同时省级财政每年还专项安排2000多万资金,支持粮食核心产区建设;安徽省本级财政配套资金由2005年的21600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26300万元,年均增长达10.34%。

(二)下决心实行开发县轮换制度,集中资金办大事,突出重点搞开发。河南、安徽都是最早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省份,开发县基数大。河南省现有开发县121个,占全省158个县(市、区)的76.6%,安徽省现有84个开发县,所有的农业县100%都是开发县。过去,一旦列入开发县,年年有投入,县县搞开发,资金分散,效益不高,谈不上建设高标准农田。河南从2005年开始,连续3年集中全省70%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投入到24个重点县,每县每年开发4万亩,3年完成1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安徽集中全省土地治理项目50%的资金,选择22个小麦、水稻生产大县,进行集中投入开发,2004—2006年三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7.5亿元,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185万亩,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6.4亿斤,占同期全省农业综合开发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的65%。集中投入必然涉及开发县的既得利益调整,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两省农发部门在省委、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下,下决心实行轮换开发机制。河南省创新了重点开发县“能进能出”和一般开发县轮休的机制,2007年24个重点县有2个县出局,一般县有30个轮休。安徽省打破平均主义的思维惯性,实行开发县轮换制,2004年有22个县成为首批轮休县,轮换面达到全省开发县的四分之一,2005年、2006年进一步完善了项目县轮换制度。

(三)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建设稳定可靠的“大粮仓”。要确保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长期能产粮、长期能调粮,真正建成稳定可靠的“粮仓”,必须进行科学规划。河南省明确要求24个重点县,必须把项目区选择在中低产田面积集中连片且数量大、远离县城郊区和工业集聚区、远离将来规划的主要干线公路和村镇建设等需要占用耕地的地方,保证建成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具有稳定性、长远性。安徽省在确定重点开发县时,把粮食增产潜力大、商品率高、产业优势明显、基础条件好、开发成效显著作为基本的选项条件。

(四)提高投入标准,进行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就是通过实行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把中低产田建设成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规范化农田。在中部地区,高标准农田要比普通农田增产300-400斤。安徽通过提高亩投资标准来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2003年以前,安徽全省亩投资标准平均不足300元/亩,到2007年主产县亩投资标准为528元(中央财政264元、地方财政配套132元、农民自筹132元),建设了一批高标准农田,成为保证粮食安全的中坚力量。河南省将24个重点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指标进行量化,要求农田灌溉率达到75%以上,排涝标准不低于10年一遇,主要建筑物防洪标准不低于10-20年一遇;平整土地,修建田间生产路和主干道,达到晴雨通机(车),农业机械化程度80%以上;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农田防护林控制面积达到85%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改良土壤措施到位,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以上,把项目区建设成为增加粮食产量的支柱、农业科技示范的样板、标准化生产的楷模、现代农业建设的亮点。

(五)围绕粮食主产区安排产业化项目,促进农民增收,稳定种粮积极性。农业是弱质产业,种粮的比较效益低,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关键是要提高种粮收益,其中一条途径在主产区延长粮食产业链,让农民分享粮食加工升值收益。2005年以来,河南省围绕打造核心粮食产区安排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建立龙头企业带基地、连农户的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三年共向24个重点县安排农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资金7593万元,扶持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项目32个,不仅使项目区的小麦收购价普遍高出5-8分钱/斤,而且还安排项目区剩余劳动力11.2万人,带动47.2万农户年增收8.99亿元,户均增收1900多元,为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安徽省按照“围绕产业扶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的思路,2004-2006年,根据企业的需要和当地实际,全省安排33个土地治理项目与龙头企业对接,共建设种植基地22万亩。通过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农产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延伸了产业链,提升了开发水平,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双赢效果。

(六)打造平台,引导其他支农投入,共同探索粮食主产区建设新农村的模式。河南省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统一规划,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以重点开发县规划为平台,统筹相关涉农项目资金,合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在省发改、水利、农业、林业、交通、国土和电力等部门的通力合作下,24个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2006年、2007年分别统筹各类涉农资金8525万元、22692万元,参与配套设施建设,有效地提高了工程建设标准,形成了综合效益。安徽省农发部门按照国家农发办的要求,以项目区为平台,从2007年起选择望江、阜南、绩溪三县,目前在试点县累计投入农发土地治理资金6700多万元,引导国土、发改、扶贫、农业、水利、林业、交通、教育、科技、广电、卫生等多部门涉农资金13136万元,共同改善项目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支柱产业,探索粮食主产区建设新农村的发展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七)创新田间工程管护机制,确保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长期发挥效益。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越是集中,越要注重解决重建轻管的问题,关键是要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将工程设施管护责任落实到人。河南省按照“工程开工、管护上马”的要求,建立管护机制,落实管护队伍、管护措施和奖罚制度,对项目区内的树、井、机电设备、灌溉设施一律拍卖,所得收入继续用于开发,将产权量化给个人,谁拿钱,谁经营,谁管理,谁受益,在产权制度改革上走出了新路。安徽省在近几年的开发中,创立了“业主负责制”,不打无主井,不栽无主树,用公开、自愿、竞争的方式,对机井、电灌站等经营性工程,由农发部门和业主共同出资建设,地方政府颁发业主权证,业主获得工程使用和经营权;同时,在项目区推广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实行“参与式灌溉”管理,田间工程设施用有所养,良性运行。

三、当前农业综合开发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划分上,没有形成中央和地方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体制。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具体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上,长期以来我们笼统地讲是中央和地方共同责任。但谁是责任的主体,各占多大的比重,从来没有划分清楚。在此次调研过程中,地方干部群众一方面强烈要求中央财政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另一方面基层普遍要求降低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反映出在粮食安全问题上部分主产县认为中央应当承担主要的投入。

从主产区的贡献看,13个粮食主产省(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4%,产量占全国73%,提供商品粮占80%以上,粮食主产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作用。从财力方面看,粮食主产省多数是人均财力较少的省份,产粮大县一般都是工业小县、财政穷县;从事权方面看,中央要求主产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但粮食主产省和产粮大县自身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由于比较效益低,缺乏重农抓粮的内在动力,部分地区在实际工作中“嘴上喊着粮食生产,手上抓着工商发展,心里想着财政好转”。从长远看,地方要求中央财政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的呼声会越来越强烈,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如何形成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已经成为影响农业综合开发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在投入增量不多的情况下,集中存量资金支持粮食主产县的阻力很大。由于近几年来中央财政每年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增量不多,虽然我们在资金安排上尽力向粮食主产区倾斜,体现在13个粮食主产省(区)的增量并不十分明显,这些省份按照集中投入支持主产县的要求,只能调整存量资金分配格局,工作阻力很大。如河南省从2005年以来集中70%的土地治理资金支持24个重点开发县后,每年有30个一般开发县被轮休,有的开发县已连续3年没有开发任务,不仅影响到农发干部队伍的稳定,县里主要领导也不断向省委、省政府要求安排投入,省级农发部门的压力很大,存在随时倒回平均分配投入的可能。

(三)亩投入标准偏低,建筑材料价格涨幅过大,影响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根据我们在安徽平原地区测算,建成一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持续发挥效益20年的高标准农田,需要投资1000元,目前全国平原地区的亩投资标准只有530元。在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没有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如果将亩投资标准一步到位提高到1000元,全国每年的治理面积将减少一半,由目前约3000万亩减少到1500万亩左右。截至2006年底,我国现有的18.27亿亩耕地中,仍有62%以上的耕地为中低产田,急待开发的任务很重。因此,目前农业综合开发陷入了两难境地,一面建设高标准农田需要提高亩投资标准,另一方面又不能因为提高亩投资标准而减少开发面积,迫切需要中央财政大幅度增加农业综合开发资金。

同时,近一段时间以来建筑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影响也很大。我们在河南了解到,今年以来主要建筑材料价格普遍上涨30%多,造成一些地方年初编制农发实施计划时核定的项目工程预算与市场脱节,在招标时无人敢应标。

(四)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动员农民投工投劳参与项目建设的难度加大。长期以来,农业综合开发通过财政资金投入,引导受益村内的群众,投工投劳参与项目建设。既增加了投入来源,也使农民更加珍惜和爱护开发成果,增强了对工程设施的管护意识。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移,农村常住人口中老人、儿童、妇女所占比例大幅上升,目前很难动员足够的劳动力参与项目建设,在部分项目区投工投劳变成了以资代劳。如我们在安徽省望江县了解到,由于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项目区的土方工程只能是农民出资、专业队机械化施工,土地治理项目每亩自筹资金为137元,按人均耕地1.5亩计算每人筹资205.5元,基层反映农民筹资投劳的难度很大。

四、几点建议

(一)“藏粮于田”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根本措施,要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去年秋冬以来,大宗粮食、食用油、猪肉等主要农产品价格渐次上涨,再次警示我们,决不能忽视粮食安全和其他主要农产品供给问题。近几年来,国家着眼于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加大了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的力度;着眼于调动地方重农抓粮的积极性,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对粮食主产县和财政困难县乡的奖励补助。近几年中央财政支农投入大幅度增长也主要集中在这两方面。这些激励性的支农惠农政策,对于调动种粮积极性起到了一定作用,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政策的刺激作用趋稳。

从粮食生产发展的规律看,种粮积极性只是一个方面,根本的基础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研时,我们听到省里分管农业的领导谈感受,“没有一定的综合生产能力作基础,激励政策的作用是苍白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点是加强田间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在财政支农投入中,农业综合开发是与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关系最紧密、作用最直接的一项投入,是通过“藏粮于田”建立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因此,应当将农业综合开发作为一项既管当前又管长远的支农政策措施,切实加强领导,给予重点支持和保障,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为国家粮食安全强基固本的作用。

(二)按照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体制的要求,大幅度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十七大提出:“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是财政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的过程中,应当把粮食安全问题作为重要事项来研究。依据粮食发展的总体目标,按照不同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科学划分功能区,明确功能定位,落实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责任,采取差别扶持政策,共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从国家利益全局看,粮食与能源一样,是当今世界重要的战略资源。目前国际粮食贸易量大体保持在4800亿斤,不到我国粮食总产量一半。我国进口1%的国内粮食需求量,就相当于国际粮食贸易量的2%,如果我国大量进口粮食,不仅会拉动国际粮价大幅上扬,而且会引发严重的国际政治冲突。明显的“大国效应”,决定了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实质就是国家安全问题,应当由中央政府来承担更大保障责任。从国内粮食安全区域格局看,粮食主销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是影响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的先导性和敏感性地区,也是全国财力状况好的地区,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事权在地方政府,并承担与之相匹配财力安排,中央财政逐步减少对其发展粮食生产投入;粮食主产区自身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发展粮食生产是对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且地方财力不强,中央财政应大力扶持其发展粮食生产。

农业综合开发大力扶持粮食主产区建设高标准农田,打造全国粮食核心产区,是针对粮食安全事项,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体制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权责清晰、容易操作、效果明显、影响力大。建议从2008年起,大幅度度增加预算,将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体制的试点事项。

(三)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进一步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建设高标准农田。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项涉及利益调整的改革,必须有理论作支撑,有制度为约束,按规划来实施。为此,我们将以十七大关于建设主体功能区的理论为指导,根据我国粮食生产资源禀赋特点、生产基础条件、粮食增产潜力等因素,编制“农业综合开发粮食核心产区建设规划”,在现有2136个开发县(含农场,下同)中,确定三分一左右的粮食主产县为重点开发县,按照“存量资金统筹兼顾,增量资金重点倾斜”的原则,将绝大部分新增资金投入到主产省的主产县,着力打造中国粮食核心产区。

(四)开发与利用并重,实行深度开发,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只有逐步实现粮食规模化生产,才能提高种粮的比较效益,才能增强发展粮食生产的内在动力。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高标准农田后,每个项目区有4000-30000亩连片土地的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得到明显提高,愿意从事粮食规模生产的经营者,能够取得合理利润,具备“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的先决条件。

今后,农业综合开发要发挥优势,顺势而为,努力创新开发投入机制,采取多种形式,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一是要实行深度开发,加强项目区“软件”建设,促进提高粮食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农业综合开发在项目区完成“硬件”设施建设后,要继续进行深度开发,安排少量资金,培育和启动农民用水户协会、农机合作社、农业技术应用协会、专用粮食品种生产协会等“软件”组织建设,在维持分户小规模经营不变的情况下,实现统一机耕、统一播种、统一灌溉、统一施肥和统一机收,提高粮食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二是要制定明确政策,鼓励实行土地先流转后开发。要根据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进城务工,农村出现“代耕”种田大户和“代耕”企业的新形势,探索和鼓励由种田大户和企业直接申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并优先予以扶持。三是要促进产业化经营和土地治理两类项目有机结合,鼓励粮食加工转化企业发展订单农业,甚至直接参与基地建设,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篇6:粮食主产区粮食采购单位调查

陕西省关中粮食主产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在大面积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调查取样、实验室检测、数据统计分析等,对陕西省关中粮食主产区10县10万hm2粮食主产区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粮食主产区域所监测的652个监测点中,5个监测点综合污染指数超过0.7,处于警戒线,其他区域土壤质量良好,全部为清洁;根据陕西省土壤重金属本底值和国家二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评价,所监测的8种重金属在陕西省关中粮食主产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累积现象;监测区域总污染面积占到了监测总面积的1.1%.

作 者:李艳  作者单位:陕西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陕西,西安710003 刊 名:农业环境与发展 英文刊名:AGRO-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年,卷(期): 25(3) 分类号:X8 关键词:粮食主产区   土壤   环境质量   评价  

篇7:粮食主产区粮食采购单位调查

全国200个县将有专属农业大灾保险

此次试点要求,在河北、山东、河南等13个粮食主产省的200个县,以水稻、小麦、玉米为标的,在面向全体农户的基本险基础上,推出保障金额覆盖农资、化肥等直接物化成本和地租,面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专属农业大灾保险产品。

当前农业保险的保障程度已不能满足农户的多样化需求。对于小农户而言,由于保障程度偏低,遭受灾害后,保险赔款“不解渴”。而对于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而言,市场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方式使他们比传统农业投入的资金、技术成本也更高,一旦遭受大灾,将面临重大损失,现有保障水平远不能满足其风险保障需求。虽然我国农业保险体系已初步建立,但农业保险仍存在保障水平有限、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农业保险保障力度与农民实际需求差距大,极大影响了农户投保积极性。

“规模经营农户的大灾险是薄弱环节,所以这次在13个粮食主产省开展农业大灾保险,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专属农业大灾保险产品的推出,有利于满足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需要,能够降低因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风险。”安华农业保险河北分公司有关人士表示,《通知》将提高农户投保和保险公司开展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从而使农民安心生产,促进农业稳定发展。

提升农业防灾减灾保障水平

据介绍,按保险标的类别划分,农业保险主要分为种植业保险和养殖业保险。种植业保险包括五大类:粮食作物,稻谷保险、小麦保险、玉米保险等;经济作物,棉花保险、油料作物保险、糖类作物保险、水果和果树保险;其他作物,蔬菜作物保险、饲料作物保险等;农作物火灾保险;林木保险等。

农业大灾保险,是为应对由于极端气象事件和疫病、虫害大范围流行导致的农林牧渔业生产巨大损失的保险种类。

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迅速,在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助推脱贫攻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数据显示,至,我国农业保险提供的风险保障从1126亿元增长到2.2万亿元;农业保险承保主要农作物面积从2.3亿亩增加到17.2亿亩。

目前,我国纳入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的种植业、养殖业保险的标的有近20种,品种主要为玉米、水稻、小麦、棉花、马铃薯、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能繁母猪、奶牛、育肥猪、天然橡胶、森林、青稞、藏系羊、牦牛等。

在业内人士看来,农业大灾保险的试点与推广,意义重大,它能够避免农业因天气而导致的部分损失,降低农民家庭因灾返贫的可能性与几率。对我国农民发展模式的转型,对现代农业的大发展,以及对于农村的扶贫工作,都有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对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实施农业大灾保险试点,也是创新农业救灾机制、完善农业保险体系的重要举措。”安华农业保险河北分公司有关人士说。《通知》指出,试点实施过程中,在符合试点工作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试点地区财政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创新具体保险模式,包括保险产品、投保理赔、组织保障等,特别是要因地制宜地探索开发农业大灾保险产品,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具体经验。

篇8:粮食主产区粮食采购单位调查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曾福生认为分析和找出影响粮食生产收益的关键因素,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赵玻认为确保粮食生产总量的增加, 可以增加种粮农民的可支配收入, 扩大种粮农民的购买力, 拉动内需, 促进经济发展。龙方认为粮食安全既是经济问题, 同时又是政治问题。从目前我国粮食安全的状况来看, 应该更多地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和考虑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以求以合理的成本谋求粮食安全收益的最大化。于保平认为中国粮食生产模式在转型过程中, 生产成本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在生产成本的物质与服务费用中, 曾经占有主要部分的传统生产要素使用数量相对减少, 所占比重逐步降低;二是与石油相关的现代化生产要素比重越来越大, 逐步取代传统生产要素而占据主要部分;三是粮食生产成本和价格, 逐步朝着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方向发展。马晓河认为现阶段, 要高度重视价格对农业增收的积极作用, 科学处理好控制通货膨胀与促进农民增收的关系, 国家应该通过允许农产品市场价格上涨和增加补贴, 让农产品特别是粮食收入的增长速度快于其生产成本的增长速度。张江丽认为制约粮食增产潜力的主要因素包括粮食播种面积波动和下降、粮田基础设施和水利配套建设缺位、粮食生产力布局和耕作栽培制度不合理以及科技潜力发挥不够等。S.Bala Ravi认为通过参与式研究干预措施来提高粮食生产率和盈利能力, 有利于增强粮食安全和建立农作物多元价值链, 从而可以提高贫困家庭关于农作物的收入。David D.Mkwambisi从农业中的都市农业角度进行研究分析, 认为实现整体有效性的都市农业需要一个双管齐下的政策方法一个是目标贫困妇女扩展和开发项目支持;另一个是支持富裕农民增加与都市农业有关的就业机会。

从上述研究结果来看, 国内外学者对于粮食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多数是对粮食的重要性, 粮食生产成本和价格的分析, 而很少利用数据模型将粮食生产的关联因素量化分析。基于此, 笔者对湖南省岳阳县农村的农户种粮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 选择了具体的方法和模型, 列出了具体的函数类型和函数关系式进行计量分析, 同时从经济学中的弹性系数和净收益角度对粮食成本, 收益和产量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度量分析, 以期从产量因素出发, 全面分析粮农收益的影响因素。

二、影响因素的选取和模型的构建

(一) 影响因素的选取

为了更好地考察粮食生产的相关影响因素, 笔者参考已有研究和调查数据, 选取调查区域的早稻和晚稻数据共同进行研究, 考虑到当地农户早晚稻的产量和和生产成本随时间变动的趋势基本平稳, 我们选取早稻和晚稻的平均数据计量分析。

1、粮食生产成本。影响粮食生产成本变动的因素有很多, 笔者选取了三大主要成本, 第一是生产成本中的固定资本的消耗, 包括收割、耕种和治虫费用。这三种费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不同的农村有显性的差距, 但是因为调查涉及的农村较多, 每个农村只选取几个代表数据, 因此我们不考虑将此类数据标准化;第二是人工成本, 包括雇工和自家劳动投入。计算公式为 (早稻每亩用工数*劳动力单价+晚稻每亩用工数*劳动力单价) /2, 由于农业工作时间零散, 工作长度不稳定, 我们采取化零为整的思想统一人工成本;第三是流动资产的消耗, 包括农药、化肥、良种、农膜和其他原材料费用。

2、粮食产量。笔者扣除了粮食生产成本的重复计算和环境因素影响, 为了便于以下的EViews模型分析, 采用公式粮食产量=亩产量*亩数, 将粮食产量的差距拉大, 并且统一粮食产量的计量单位为斤。

3、粮食收益。粮食收益在此做为最关键的分析变量, 属于因变量, 直接受产量因素和生产成本的影响, 选取的变量包括生产性收益和补贴性收益。其中生产性收益=销售量*价格。其中销售量不必然等于产量。补贴性收益包括粮食直补, 农资综合补贴, 良种补贴, 农机购置补贴。

(二) 模型的构建

此次调查的影响因素均是2011年度, 属于同一年份不同农村的截面数据。经过反复验证, 笔者认为在回归分析中, 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成本和产量进行分析可以使数据拟合得更好, 而对产量和收益的关系采用一元的对数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分析。计量模型如下:

其中因变量Y是粮农总收益, 因变量C是粮食生产成本, 自变量X是粮食总产量。

三、实证分析

(一) 模型参数分析

长期以来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低下, 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目标未必一致。“谷贱伤农”的现象时有发生。基于此, 我们用EViews软件对增产和增收做回归分析, 得到了如下成本和产量以及收益和产量的关系 (这里的产量X、成本C、收益Y均是标准化之后的早晚稻的亩平均) , 与研究假设一致, 成本和产量成一元线性关系, 产量与收益成对数关系。具体模型如下:

(二) 模型结果分析

由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有

X=4219.31211。所以当产量为4219.31211斤时 (按亩产量为800斤估计, 大致为5.3亩) , 农户的利润最大。

对产量对成本的敏感系数分析经计算基本上是ε>1, 说明成本对产量较敏感。在经济学中, 对于ε>1的富有敏感性的商品, 降低产量会增加农户的成本, 相反, 提高产量会减少农户的成本, 即农户的成本与产量成反方向的变动。这是因为, 产量的减少引起的成本的增加率大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规模生产可以提高生存率。

对于粮食收益, 采取弹性、净收益率进行分析。即弹性净收益率η= (Y-C) /Y, 经计算得Ed>1, η∈ (0, 0.5) 。这表明, 虽然产量对农户的收入比较敏感, 但是收益率却并不高。即农户通过单纯出于提高粮食产量的目的而大规模推行规模经营的政策显然是不可取的。对农户而言, 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并不单单只是为了降低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或是增加农产品产量, 降低成本、增加农产品产量只是增加收益的一种手段而已, 增加经营的收益才是最终目的。如果单位产品成本没有降低, 甚至有所提高了, 但总的纯收益增加, 农民还是愿意继续扩大规模的。笔者对固定粮食产量下, 农民的种粮效益进行了预测分析, 预期收益图如下:

如图, 在±2δ2的条件下, Y的预测值总是位于置信带内, 且波动幅度基本不变。当产量为4000时, 农户的收益的预测值y^=5243.1742。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 查表得t0.025 (45-2) =2.01由

可知在95%的置信度下, 农户的收益预测区间为 (3349.3453, 7137.0031) 按亩产量为800斤来算, 五亩地4000斤的产量, 农民的收益区间大致是3350——7137元, 由此知亩平均收益为670——1427.4元, 符合笔者调查数据的结论。

四、结论与建议

(一) 经回归分析知粮食的成本与产量为凸函数, 且较为敏感, 因此农户必须在控制好成本下才能得到最大化利益。

若生产规模较小, 单位成本过高, 这对农民增收是不利的, 必须降低单位成本, 采用适度规模经营, 根据上文的利润最大化统计, 农户种植5.3亩为最理想的经营状态。

(二)

虽然粮食的生产成本包括三个方面, 但是总的来说, 产量对三者的综合作用表现较为均衡, 因此, 要降低粮食生产成本, 不能光考虑单个成本的减少, 要考虑全因素的作用。

(三) 经分析, 收益与产量严格正相关, 但是波动幅度不大。

要使农户的收益增加幅度提高, 除了考虑产量之外, 还必须考虑其他一些外生因素的共同作用及与产量发挥协同作用。

(四)

农户的部分收益是来自补贴的, 虽然产量对于补贴作用不是十分明显, 但是补贴也是随产量相关, 因此改善补贴政策对农户的收益提高也是有一定作用的。在调查过程中, 考虑到农户的补贴都是经信用社发放, 因此提高信用社工作效率, 可以提高农户的种粮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曾福生, 戴鹏.粮食生产收益影响因素贡献率测度与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11 (01) :66-76.

[2]赵玻, 辰马信男.论保护中国农民种粮积极性[J].经济学家, 2005 (03) :43-49.

[3]龙方, 苏李.中国粮食安全的成本与收益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7 (08) :63-67.

[4]于保平, 陈健鹏.中国粮食生产成本收益与价格分析[J].中国发展评论 (中文版) , 2009 (03) :30—38.

[5]马晓河.中国农业收益与生产成本变动的结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11 (05) :4-11, 56.

[6]张江丽, 解沛, 戴小枫.制约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1.13 (6) :1-5.

[7]S.Bala Ravi;M.S.Swaminathan.Enhancing food and income security of rural families through production, processing and value addition of regional staple food grains[J].Quality Assurance and Safety of Crops&Foods, 2012 (03) .

上一篇:猫咪:猫眯灰灰的故事下一篇:麦当劳之乐优秀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