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管理制度

2024-06-26

冷链管理制度(精选9篇)

篇1:冷链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冷链(运输、贮存)管理指南》学习考核试卷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

1《医疗器械冷链(运输、贮存)管理指南》适用于医疗器械企业和使用单位对医疗器械运输与贮存的质量管理。

2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批发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的品种和规模,配备相适应的冷库(冷藏库或冷冻库)及或冷藏箱(保温箱)等设施设备。

3冷库内应划分待验区、贮存区、、包装材料预冷区(货位)等,并设有明显标示。

4为保证制冷系统的连续供电,冷库应配备或双回路供电系统等

5用于医疗器械运输的冷藏车应具备功能,车厢应防水、密闭,车厢内留有保证气流充分循环的空间。

6藏箱(柜)应能自动调节箱体内温度;保温箱应配备及隔温装置,并符合产品说明书和标签标示的储运要求。

7冷链管理医疗器械发货时,应检查并记录冷藏车、冷藏箱、保温箱的温度。到货后,应向收货单位提供运输期间的。

8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冷链管理医疗器械在贮存、运输过程 中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进行验证

9冷藏车工作温度度。在温控系统设置制冷机组启动温席7.0℃,停机温度3.0℃ 10,公司制定文件《冷藏冷冻药品储存和运输应急方案》中在正常上班时间,由冷冻、冷藏药品库管员负责监测冷库运行情况和负责此预案的实施。冷冻、冷藏药品保管员休假和下班时间,由负责监测冷库运行情况和负责此预案的实施。

二,选择题

1用于医疗器械运输的冷藏车应具备()A自动调控温度功能。

B车厢应防水、密闭,C车厢内留有保证气流充分循环的空间

D短信通知

2医疗器械贮存和运输的冷库、冷藏车应配备温度自动监测系统(以下简称温测系统)监测温度。温测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A温测系统的测量范围、精度、分辨率等技术参数能够满足管理需要,具有不间断监测、连续记录、数据存储、显示及报警功能。

B冷库、冷藏车设备运行过程至少每隔1分钟更新一次测点温度数据,贮存过程至少每隔30分钟自动记录一次实时温度数据,运输过程至少每隔5分钟自动记录一次实时温度数据。

C当监测温度达到设定的临界值或者超出规定范围时,温测系统能够实现声光报警,同时实现短信等通讯方式向至少2名指定人员即时发出报警信息。每个(台)独立的冷库、冷藏车应根据验证结论设定、安装至少2个温度测点终端。温度测点终端和温测设备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校准或者检定。

D冷藏箱、保温箱或其他冷藏设备应配备温度自动记录和存储的仪器设备。3冷库、冷藏车、冷藏箱、保温箱以及温测系统应进行使用前验证、定期验证及停用时间超过规定时限情况下的验证。未经验证的设施设备,不得应用于冷链管理医疗器械的运输和贮存过程。()

A建立并形成验证管理文件,文件内容包括验证方案、标准、报告、评价、偏差处理和预防措施等。

B根据验证对象确定合理的持续验证时间,以保证验证数据的充分、有效及连续。C验证使用的温测设备应当经过具有资质的计量机构校准或者检定,校准或者检定证书(复印件)应当作为验证报告的必要附件,验证数据应真实、完整、有效及可追溯。

D根据验证确定的参数及条件,正确、合理使用相关设施及设备。4使用冷库贮存的冷链管理医疗器械,应当在()内进行验收。A洁净车间

B冷库

C实验室

D冷藏车

5冷链管理医疗器械在库期间应按照产品说明书或标签标示的要求进行贮存和检查,应重点对贮存的冷链管理医疗器械的()进行检查并记录。A包装

B标签

C外观

D温度状况等

6使用冷藏箱、保温箱运输冷链管理医疗器械的,应当根据验证确定的参数及条件,制定包装标准操作规程,装箱、封箱操作应符合以下要求:()A装箱前应进行冷藏箱、保温箱预冷或预热。

B在保温箱内合理配备与温度控制及运输时限相适应的蓄冷剂。

C冷藏箱启动制冷功能和温测设备(保温箱启动温测设备),检查设备运行正常,并达到规定的温度后,将产品装箱。

D根据对蓄冷剂和产品的温度控制验证结论,必要时装箱应使用隔温装置将产品与蓄冷剂等冷媒进行隔离。

E冷链管理医疗器械的包装、装箱、封箱工作应在符合产品说明书和标签标示温度范围内的环境下完成。

7使用冷藏车运输冷链管理医疗器械的,应符合以下要求: A提前启动制冷功能和温测设备,将车厢内预冷至规定的温度。

B根据验证报告确定冷藏车厢内产品的码放方式及区域,码放高度不得超过制冷机组出风口下沿,确保气流正常循环和温度均匀分布。

C冷链管理医疗器械装车完毕,及时关闭车厢门,检查厢门密闭情况。D检查温控设备和温测设备运行状况,运行正常方可启运。

E冷链管理医疗器械在装卸过程中,应采取措施确保温度符合产品说明书和标签标示的要求。

8冷藏车货物装载要求()

A货物必须放在垫板上,保持地面通风; B药品码放高度不得超过制冷机组出风口下沿;

C在药品与车厢之间留有足够通风空间;药品与厢内前板距离不小于15厘米的通风距离,与后板、侧板、底板间应当保持不小于5厘米的导流距离; D装载完毕,关闭车厢,检查车厢门密闭情况,启动制冷机组。9冷藏车出车前检查():

A检查内外风机运转是否正常,制冷是否正常。B检查门封是否严密,车厢是否保温。C检查温湿度记录仪是否正常记录。

D当温度达到2-8℃范围时,检查合格后,放行出车。10冷藏车中途装卸时要求()A开启车门前应关闭制冷机组,B卸货时应快进快出并随手关门,每次开门时间不得超过2分钟; C如是批量卸货的,应选择在厢内温度不超过5℃的情况下分次进行。D应当填写货物运输过程记录 11冷藏车保养和维护内容()

A严禁使用叉车或其它硬物等撞击,导致内壁受损、接缝开裂以及隔热层受损,常检查门封及下水口盖,并根据情况修理或更换。

B定期用水冲洗或彻底打扫,扫除去地板及排水孔中的碎片、碎屑等杂物。

C定期擦拭风机,用(软毛刷,无尘布)清除制冷机组散热器尘埃,保证散热效果。

D不定期更换油过滤器,冷冻机油,补加雪种。不定期检查室内机组结霜状况。

E检查温控系统的准确性。检查温湿度记录仪的准确性。不定期检查门封是否严密。

F定期或不定期对冷藏车进行验证,并按验证结果调整冷藏车设备运作。车辆按照行驶里程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的。

12公司制定文件《冷藏冷冻药品储存和运输应急方案》中冷库运行应急措施有哪些()

A冷库配置有双制冷机组,当一台制冷机发生故障时,系统自动切换到另一台制冷机,保证制冷机的正常运行。

B当仓库停电时,冷库切换到备用发电机组,保证电力保障。

C若发电机发生故障,立即进行抢修,严密监测冷库温度,一旦库温超过8℃,而发电机障碍尚未排除时,应立即将药品转移到冷藏车上 D向公司负责人报告。

13《冷藏冷冻药品储存和运输应急方案》中冷藏车意外处理方法有()A冷藏车在运输途中发生设备故障无法制冷时,司机立即进行检修,配送员严密监测车厢温度。

B在验证过的有效时间内能维修好的,无需采取其他措施。

C无法保证在验证过的有效储存时间内修好的,应向《冷链运输应急互助协议》的该区域企业求助,寻求帮助。

D 冷藏、冷冻药品在运输途中如发生异常天气影响及交通拥堵等突发事件,造成在途时间过长而影响药品质量,运输司机应时时查看药品的贮存温、湿度,并应及时同客户联系,做好延时接货的准备工作。

E冷藏车在运输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无法继续发运时,立即向《冷链运输应急互助协议》的该区域企业求助,以保障冷藏药品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及时发运给客户。

F一旦发生影响药品质量安全的事故,第一时间同公司领导小组取得联系,取得相应对策积极有效控制事态发展,防止发生影响药品质量的事件。

一,填空题 1生产经营 2冷藏车

3退货区

4备用发电机组

5自动调控温度 8温度控制 6蓄冷(热)剂

7全程温度记录 92-8 10储运部主管

二,选择题 1ABC 5ABCD

9ABCD

13ABCDEF

2ABCD 6ABCDE 10ABC 3ABCD

7ABCDE

11ABCDEF 4B

8ABCD

12ABC

篇2:冷链管理制度

1、冷链设备要有专室或固定房间存放,有足够储存疫苗的计划免疫专用普通冰箱和低温冰箱,配置能适应带冰接种的疫苗冷藏设备,做到专物专用,不得挪作它用。

2、有专人负责冷链设备保养、管理工作,并要求建档建帐,建立健全领发手续和登记制度,做到帐、物相符。每台冰箱建立冰箱维修登记记录卡。

3、每天上、下午两次记录普通冰箱和低温冰箱温度,并做好停电、发电、停机、故障维修记录。发生故障及时抢修,并把疫苗转移到其他冰箱。管理员因故外出不能进行日常监测时要做好交班。

4、坚持每季度一次冷凝器散热板清扫,每月进行转动机械加油,冰箱内蒸发管道结冰超过5毫米要及时除霜。保证冰箱使用安全,开门装置完好,有防火防漏设施。

5、冰箱内不得存放食物、杂物、过期疫苗,保持清洁卫生。

篇3: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与管理

一、我国目前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与管理现状

1. 冷链物流中心的现状分析。

(1) 冷链物流体系的现状。近年来, 我国冷链物流已逐步形成了“生产者或代理商——经销公司——超市——消费者”、“生产者或代理商——社区专卖店——消费者”等“三位或四位一体”的快速运作模式。但目前, 就整体冷链体系来说, 我国完整独立的食品冷链体系尚未形成, 损耗浪费惊人。 (2) 冷链物流的市场现状。按我国各类易腐物品平均年产值在4000亿美元来计算, 超过25%的商品由于没有很好的冷藏保温技术而在运输和储藏中被浪费。冷链物流越来越受到重视, 人们对它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与冷链物流相关的生产加工、运输流通、消费和销售市场的各种设备在市场上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商机, 给冷链物流中心的发展提供了软硬件设施的基础。 (3) 冷链运输能力现状。我国的冷链运输能力可以从公路和铁路两个方面来说:第一, 冷藏公路汽车运输。我国的公路冷藏运输发展于20世纪50年代。据2005年一项统计表明, 2005年我国生产的冷藏车、保鲜车和保温车共计约4093辆。其中冷藏车2478辆, 占60.5%;保鲜车82辆, 占2%;保温车1533辆, 占37%。目前, 我国冷藏车辆约有3万辆, 占货运汽车总量的0.3%, 汽车冷藏运输占冷藏货物运输总量的比重是20%。第二, 铁路冷链运输发展。我国铁路冷藏保鲜运输一直处于设施简陋、模式单调、数量匮乏的状态。2005年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 我国铁路总运行车辆为557655辆, 冷藏车占全国总运行车辆的1.34%。其中, 机械冷藏车2588辆, 加冰冷藏车3884辆, 其它冷藏车1020辆。 (4) 冷库容量现状。冷库是冷链物流中心发展的基础, 是冷链物流的储存地, 是冷链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阶段, 我国冷库一般分为四种类型:超低温冷库、低温冷库、中温冷库和高温冷库。初步统计, 我国目前的冷库总量为700多万立方米, 大概在880万吨左右。在这些冷库中, 大多数限用于肉类、鱼类的冷冻贮藏, 但是当原料资源不足和生产淡季时, 冷库往往处于限制耗能的状态。

2. 冷链物流中心存在的问题。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起步较晚, 冷链物流意识不强, 缺乏高素质的冷链物流专业方面的管理和技术人才, 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法律法规也不完善, 同时冷链物流的管理缺少制度和监控手段, 使得我国冷链物流市场在建设和管理上基本处于粗放型的发展和运行阶段。具体来说, 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 尚未形成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正在重视并建设自己的冷链, 但更多的主要集中在冷链物流, 并没有向冷链物流中心方面发展, 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还没有建成。在供应链的某些环节达不到标准, 大量的冷链运作因某些薄弱环节造成效率低下, 形成类似“木桶效应”的结果。而发达国家在运输过程中运用了冷藏箱或冷藏车, 并配以EDI系统等先进的信息技术, 采用公路、铁路、水路等多式联运, 建立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在内的新鲜物品的冷冻冷藏链, 使新鲜物品的冷冻冷藏运输率及运输质量得到提高。 (2) 冷链物流的市场化没有形成, 第三方物流不占主流。冷链物流的市场化是冷链物流的需求者和提供者之间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了冷链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 (3PL) 是指物流渠道中的专业化物流中间人, 以签订合同的方式, 在一定期间内, 为其他企业提供的所有或某些方面的物流业务服务。第三方物流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和现代化物流发展的结果。通过调查, 日本和美国等国家使用第三方物流的市场份额在30%以上, 在欧洲, 英国为34%、德国为23%、法国为27%, 大型的产业使用其比重在76%以上。而我国冷链物流中心的物流配送模式大部分是由企业自身和销售商来完成的, 第三方物流介入比较少。从采购、生产加工到销售这整个过程, 还是处于一个投资大, 回报期较长, 物流成本在产品价格中占的比重较大的储运模式中, 不利于资源和资金的合理利用。 (3) 缺乏冷链物流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从冷链物流体系的整体来看, 存在点多面广、物流量大、时间较长和牵扯面广等特点, 为了保持冷链物流中心的正常运转要求各个部门统一协调, 而这一点就是我国冷链物流中心所欠缺的;从基础设施来看, 在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中, 人们大多数是重视肉类冷库的建设, 而轻视蔬菜、水果和花卉等方面的建设;重视大中型冷库建设, 轻视批发零售冷库建设的重要性;重视在城市中经营性的冷库建设, 轻视了在生产加工地区的冷库建设。这些现象, 使得冷库的整体规划影响了冷链物流中心的资源配合, 从而不能够拉动冷链物流整个行业的发展。

二、我国冷链物流中心的对策建议

我国是一个易腐食品生产和消费的大国, 这就决定了易腐食品的环境卫生和安全问题成为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近几年, 我国的冷链物流在不断地发展进步, 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和我国消费人群日益增长的需求来说, 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发展我国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和管理, 已经迫在眉睫。

1. 加大扶持力度并健全法制, 加强宏观调控和整体规划。

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 结合国际标准, 制定出有利于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标准和法律法规, 并放入市场中, 形成监管机制。首先, 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市场竞争规则, 为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和管理涉及的各个领域的主体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加强冷链物流中心的整体规划布局, 防止过度竞争和垄断经营, 维持市场的秩序。其次, 冷链物流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说, 存在着投资资本大、运行及维护成本高、资金回笼较慢等特点, 而且易腐产品在时间上和保鲜度上要求较高, 必须要改革现有的不合理政策, 制定规范的冷链物流产业优惠和支持政策, 帮助冷链物流行业发展。

2. 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提高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和管理能力。

冷链物流行业是一个附加值比较高的产业, 要维持冷链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跟上国际冷链物流现代化的步伐, 就必须培养专业型的冷链物流管理人才和操作人才。第一, 可以和相关高校进行合作, 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有针对性地培养冷链物流专业人才;另一方面, 企业与有关机构合作, 对员工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 使其具备专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冷链物流知识。相关政府部门或行业机构也可以编制冷链物流的实训手册, 并建设培训和实习基地, 培养在冷链物流领域高技能和高管理能力的人才。

3. 加强冷链物流信息中心建设, 实现信息一体化。

建设一个开放式的物流信息中心, 通过信息一体化的平台将信息快速、准确传递到相关部门和机构。冷链物流体系的信息系统通过收集相关部门的信息, 做一定处理后, 再经过信息平台分享给所有的成员。这样消费者就能够对产品从采购到自己消费的完整过程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4. 加速第三方物流的加入, 提高其市场化程度。

篇4:疫苗冷链全程管理难在末梢

冷链数据要连续

冷链数据的内容包含疫苗的基本信息、冷链设备的基本信息及其维护记录、监测设备的基本信息和维护记录、冷链管理者的基本信息。根据疫苗冷链的运行方向,由起点制造商出品开始,呈分支分布形态向受种人群移动,最终到达受种人。根据疫苗冷链的目前状况和管理特点,整个冷链可以被分为三个分段,分别是首段、中段和末段。

首段是从制造商生产线下线后的产品开始,到省市级的医疗卫生机构入库为止。这个冷链分段中含有各级单位的库存、批发、运输。一般来说,冷链首段的冷链数据是完整的,管理质量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中段的起点由省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向下配发疫苗时的出库节点,到地市区县的医疗卫生机构接收入库为止。冷链中段的数据也比较完整,但是缺乏效率,运输工具的冷链质量保障在部分地区存在缺陷,冷链监测工具大多是手工登记操作。在疫苗运输过程中的冷链管理要依靠医疗卫生机构的冷链运输工具或者是第三方物流商提供的运输服务来完成,所获得的冷链数据的完整性可能受到影响的因素比较复杂,因此这个冷链段值得研究。

末段数据,还可以细分为前后两个段,先是从地市区县的医疗卫生机构库存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库存,然后到受种人完成接种。前段数据完整性受到影响比较大,主要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关;而后段的数据完整性容易出现空白,在我国大部分不发达地区尤其明显。可以把后段称为冷链末梢。冷链末梢的特点是时间和温度的不确定性大,数据获取困难。

疫苗冷链的连续数据很重要,连续冷链数据是疫苗冷链管理所需的信息来源。连续数据的获得关键在于两方面:每个冷链段的数据采集和冷链段之间的交接。

疫苗冷链中的温度信息是核心数据,而其他信息是附属数据,根据核心数据判断疫苗的质量变化,根据其他数据判断温度变化时的外环境状况和责任人。如果在冷链的末梢进行免疫接种时发现疫苗的冷链数据不完整或者脱离冷链,就有了判断该疫苗是否有损害的依据。并且可以按照发生时间、地点、责任人等数据进行责任认定,给整个冷链管理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因此完整连续的数据支持了冷链管理和冷链时间发生的可溯源性,给监管取证和责任确定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创造了从法律层面进行系统保障的条件。

加强冷链末梢管理

冷链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管理解决整个疫苗冷链的实时保存温度控制,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发出警报,通知相关人员采取相应措施,从而减少疫苗失效。一旦有疫苗冷链事故出现,即可判定疫苗变质将其检出销毁,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通过数据事实界定问题环节,以便认定事故责任方和追究法律和经济责任;甚至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挖掘出发生事故的地点、车辆、操作人员经常出现问题的频率。

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现状,解决方案有两种选择。

1. 以加强冷链末梢管理为重点的分段解决方案

这是一个小系统的冷链管理模式。由每个冷链段的责任人根据规范来对疫苗冷链的数据采集和管理,数据采集工具和其他相关设备由该冷链段的责任单位配备;对于数据的记录、保存和管理由冷链段责任人负责。

该模式的优点是在社会经济条件不够的情况下,对现有的冷链体系进行适当改造,尤其要注重对冷链末梢的管理。由于疫苗冷链的分布是呈树状的,中段和末段的分段数量很多,冷链末梢就更多。同时,地区因素造成的人员和设备的同质性降低,由此可能出现各种管理误差。

2.大平台解决方案

这是一个由政府引导的由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一个整体解决方案。该平台的规划以互联网、GPS、GIS(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和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以互联网、语音通信、移动短信和GPS车载设备为主要接入方式,旨在为疫苗和其他产品提供一体化的信息化解决方案,适合发达地区的疫苗冷链管理,管理内容可以扩大到其他药品和食品等领域。

在此系统中,第三方服务商提供冷链设备、监测设备以及数据采集、数据监测、数据分析等服务,实现对整个疫苗冷链的系统管理。在各个冷链段,甚至冷链末梢,利用冷链末梢管理系统,都可以实现对疫苗冷链的监控和报警,并且可以将分析后的数据提供给疫苗使用者、政府相关部门和科学研究机构。而且,数据是实时动态的,政府对疫苗出品总量、运输情况、各冷链段的库存和用量情况一目了然,是政府对疾病控制决策的重要工具。

大平台解决方案动用的社会资源比较全面,在经济发达地区是可行的。除有国家的法律法规外,还需要地方政府的配套规范支撑。配套的行政管理也是很关键的要素。

篇5:疫苗冷链管理制度

一、冷链设备要有专门房屋安置,定期保养,保证设备的良好状态,并设有专人负责管理与维护。

二、建立健全冷链设备档案,包括设备型号、说明书、合格证或检验单、验收报告书使用和损坏情况等。

三、建立维修记录,随时监测机械运转情况,同时应做好停电、停机、故障维修记录,管理员因故外出不能进行日常监测时要做好交接班。

四、冷链设备必须做到专物专用,不得挪作它用。冰箱内禁止存放化学试剂或药品,严禁存放食物和私人物品,严禁存放过期疫苗。

五、定期对冰箱进行全面保养,经常保持冰箱的清洁,做到无灰尘、无污迹, 可用软布、洗涤剂擦洗内外壁及附件,清洁后用干布擦干,不可用酸、强碱、化学稀释剂、汽油或挥发油擦洗冰箱任何部分。

六、冷链设备出现异常或故障应及时报告,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和维修,非专业人员不得随便拆卸。

七、冰箱应安装在干燥通风的房间内,摆放平整,避免震动,上部和散热面要分别留有≥30厘米(cm)、10cm的空间。1个房间安装3台以上冰箱时,应有安装空调或排气风扇。

八、冰箱长期停止使用时,应将箱内外擦净,每周开机数小时。冰箱蒸发器结霜厚度≥4毫米(mm)时要及时除霜,除霜时不得使用锐器。

九、领取或运输疫苗时须配备相应的冷藏设备(冷藏箱、冷藏包等),疫苗在运输全过程中,疫苗发放、运送及接收人员要进行温度监测并记录,记录内容包括疫苗名称、生产企业、供货(发送)单位、数量、批号及有效期、启运和到达时间、启运和到达时的疫苗储存温度和环境温度、运输工具名称和接送疫苗人员签名,并填写疫苗运输温度记录表。

十、储存和运输疫苗时,冷藏箱或冷藏包内应按照要求放置冰制好的冰排,疫苗瓶不能直接与冰排接触,防止冻结。应在冷藏箱或冷藏包的底层垫上纱布或纸,以便吸水并预防疫苗破损。每次使用冷藏箱或冷藏包后要擦净水迹,保持箱内干燥和清洁。

十一、在冰箱冷冻室、冷藏室的中间位置放置温度计,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测温1次(间隔不少于6小时),记录保存2年备查,每次应测量冰箱内存放疫苗的温度,冰箱温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

篇6:冷链药品管理制度

1制定目的:确保需冷藏药品储存、流通的安全性,特制定本制度。

2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DB33/T 713—2008、《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QC/T 450-2000(2005)、《GB50072 冷库设计规范》。

3范围:适用于冷藏药品物流链过程中的收货、验收、贮藏、养护、发货、运输、温度控制和监测等管理全过程。

4术语和定义:

4.1冷藏药品指对药品贮藏、运输有冷处、冷冻等温度要求的药品。4.2冷处指温度符合 2℃~10℃的贮藏运输条件。4.3冷冻指温度符合-10℃~-25℃的贮藏运输条件。

4.4药品冷链物流指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物流企业和使用单位采用专用设施,使冷藏药品从生产企业成品库到使用单位药品库的温度始终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的物流过程。

5冷藏药品的收货、验收

5.1冷藏药品的收货区应设置在阴凉处,不得置于阳光直射、热源设备附近或其它可能会提升周围环境温度的位置。

5.2收货时应检查药品运输途中的实时温度记录,并用温度探测器检 测其温度。

5.3冷藏药品收货时,应索取运输交接单,做好实时温度记录,并签字确认。有多个交接环节,每个交接环节的都要签收交接单。

5.4冷藏药品从收货转移到待验区的时间,冷处药品应在 30分钟内,冷冻药品应在 15分钟内。

5.5验收应在阴凉或冷藏环境下进行,验收合格的药品,应迅速将其转到说明书规定的贮藏环境中。

5.6对退回的药品,接收企业应视同收货,严格按 5.1、5.2、5.3、5.4、5.5操作,并做好记录,必要时送检验部门检验。

5.7冷藏药品的收货、验收记录应保存至超过冷藏药品有效期 1年以备查,记录至少保留 3年。

6冷藏药品的贮藏、养护

6.1冷藏药品贮藏的温度应符合冷藏药品说明书上规定的贮藏温度要求。6.2贮藏冷藏药品时应按冷藏药品的品种、批号分类码放。

6.3冷藏药品应按《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规定进行在库养护检查并记录。发现质量异常,应先行隔离,暂停发货,做好记录,及时送检验部门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处理。

6.4养护记录应保存至超过冷藏药品有效期 1年以备查,记录至少保留 3年。7冷藏药品的发货

7.1冷藏药品应指定专业人员负责冷藏药品的发货、拼箱、装车工作,并选择适合的运输方式。

7.2拆零拼箱应在冷藏药品规定的贮藏温度下进行。

7.3装载冷藏药品时,冷藏车或保温箱应预冷至符合药品贮藏运输温度。

7.4冷藏药品由库区转移到符合配送要求的运输设备的时间,冷处药品应在 30分钟内,冷冻药品应在15分钟内。

7.5冷藏药品的发货、装载区应设置在阴凉处,不允许置于阳光直射、热源设备附近或其它可能会提升周围环境温度的位置。

7.6需要委托运输冷藏药品的单位,应与受托方签订合同,明确药品在贮藏运输和配送过程中的温度要求。

8冷藏药品的运输

8.1应配备有确保冷藏药品温度要求的设施、设备和运输工具。

8.2采用保温箱运输冷藏药品时,保温箱上应注明贮藏条件、启运时间、保温时限、特殊注意事项或运输警告。

8.3采用冷藏车运输冷藏药品时,应根据冷藏车标准装载药品。8.4应制定冷藏药品发运程序。发运程序内容包括出运前通知、出运方式、线路、联系人、异常处理方案等。

8.5运输人员出行前应对冷藏车及冷藏车的制冷设备、温度记录显示仪进行检查,要确保所有的设施设备正常并符合温度要求。在运输过程中,要及时查看温度记录显示仪,如出现温度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处置。

9冷藏药品的温度控制和监测

9.1冷藏药品应进行24小时连续、自动的温度记录和监控,温度记录间隔时间设置不得超过 30分钟/次。

9.2冷库内温度自动监测布点应经过验证,符合药品冷藏要求。9.3自动温度记录设备的温度监测数据可读取存档,记录至少保存 3年。

9.4温度报警装置应能在临界状态下报警,应有专人及时处置,并做好温度超标报警情况的记录。

9.5制冷设备的启停温度设置:冷处应在 3℃~7℃,冷冻应在-12℃~-23℃。9.6冷藏车在运输途中要使用自动监测、自动调控、自动记录及报警装置,对运输过程中进行温度的实时监测并记录,温度记录时间间隔设置不超过 10分钟,数据可读取。温度记录应当随药品移交收货方。

9.7采用保温箱运输时,根据保温箱的性能验证结果,在保温箱支持的,符合药品贮藏条件的保温时间内送达。

9.8应按规定对自动温度记录设备、温度自动监控及报警装置等设备进行校验,保持准确完好。

10冷藏药品贮藏、运输的设施设备

10.1冷藏药品的贮藏应有自动监测、自动调控、自动记录及报警装置。

10.2冷藏药品运输方式选择应确保温度符合要求,应根据药品数量多少、路程、运输时间、贮藏条件、外界温度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宜采用冷藏车或保温箱运输。

10.3应有经营冷藏药品规模相适应的冷库和冷藏车、保温箱等设施设备。

10.4保温箱应根据不同材质、不同配置方式以及环境温度进行保温性能测试,并在测试结果支持的范围内进行运输。10.5冷藏车应符合国家 QC/T 450-2000标准要求、冷库符合国家《GB50072 冷库设计规范》标准要求,并具有自动除霜功能、自动温度监控记录功能。

10.6冷藏设施应配有备用发电机组或安装双路电路。

10.7冷藏药品贮藏、运输设施设备应有校准方案、定期维护方案和紧急处理方案,有专人定期进行检查、校准、清洁、管理和维护,并有记录,记录至少保存 3年。

10.8建立健全冷藏药品贮藏运输设施设备档案,并对其运行状况进行记录,记录至少保存 3年。

11人员配备要求

11.1应配备与药品冷链管理、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11.2冷藏药品的收货、验收、养护、保管人员应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规定的要求。

11.3从事冷藏药品收货、验收、贮藏、养护、发货、运输等工作的人员,应接受冷藏药品的贮藏、运输、突发状况应急处理等业务培训。11.4直接接触药品的人员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每年进行健康体检。

GSP冷链药品管理制度

冷链药品管理制度

1、制定目的:确保需冷藏或冷冻药品储存、流通的安全性,特制定本制度。

2、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GB50072冷库设计规范》等。、范围:适用于冷藏药品物流链过程中的收货、验收、贮藏、养护、发货、运输、温度控制和监测等管理全过程。

4、内容

4.1术语和定义:

4.1.1冷藏或冷冻药品指对药品贮藏、运输有冷藏、冷冻温度要求的药品。4.1.2冷藏指温度符合 2℃~8℃的贮藏运输条件。4.1.3冷冻指温度符合-10℃~-25℃贮藏运输条件。

4.1.4药品冷链物流指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物流企业和使用单位采用专用设施,冷藏药品从生产成品库到使用单位药品库的温度始终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的物流过程。4.2冷藏药品的收货、验收

4.2.1冷藏药品的收货区应设置在冷库内。

4.2.2收货时应检查药品运输途中的实时温度记录,以及交货时的实际温度。4.2.3冷藏药品收货时,应索取运输交接单,做好实时温度记录,并签字确认。有多个交接环节,每个交接环节都要进行交接单签字确

认。

4.2.4冷藏药品从上下货转运到冷库或冷藏车的时间,冷藏药品应在30分钟内,冷冻药品应在15分钟内完成。

4.2.5验收在冷藏库待验区进行,验收合格的药品,应迅速将其转到冷藏库合格区。4.2.6对退回的药品,接收企业应视同收货,严格按 4.5.1-4.5.5的条款规定操作,同时查看售出期间温度控制的相关数据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应当拒收,并做好记录,必要时送检验部门检验。

4.2.7冷藏药品的收货、验收记录至少保留 5年。4.3冷藏药品的贮藏、养护

4.3.1冷藏药品贮藏的温度应符合冷藏药品说明书上规定的贮藏温度要求。4.3.2贮藏冷藏药品时应按冷藏药品的品种、批号分类码放。

4.3.3冷藏药品应按规定进行在库养护检查并记录。发现质量异常,应先行隔离,暂停发货,做好记录,及时送检验部门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处理。

4.3.4养护记录至少保留5年。4.4冷藏药品的发货

4.4.1冷藏药品应指定专业人员负责冷藏药品的发货、拼箱、装车工作,并选择适合的运输方式。

4.4.2拆零拼箱应在冷藏药品规定的贮藏温度下进行。4.4.3装载冷藏药品时,冷藏车或保温箱应预冷至符合药品贮藏 运输温度。4.4.4冷藏药品由库区转移到符合配送要求的运输设备的时间,冷藏药品应在30分钟内,冷冻药品应在15分钟内。

4.4.5冷藏药品的发货、拼箱装载区应设置在冷库内。

4.4.6需要委托运输冷藏药品的单位,应与受托方签订合同,明确药品在贮藏运输和配送过程中的温度要求。

4.5冷藏药品的运输

4.5.1应配备有确保冷藏药品温度要求的设施、设备和运输工具。

4.5.2采用保温箱运输冷藏药品时,应注意将保温箱储藏温度降至冷链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并启动温湿度自动监控系统对储藏期间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记录。

4.5.3采用冷藏车运输冷藏药品时,应根据冷藏车标准装载药品。

4.5.4应制定冷藏药品的运输记录,对运输人员、运输时间、运输期间温湿度、运输车辆、送达地址等做详细记录。

4.5.5运输人员出行前应对冷藏车及冷藏车的制冷设备、温度记录显示仪进行检查,要确保所有的设施、设备正常并符合温度要求。在运输过程中,要及时查看温度记录显示仪,如温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处理。

4.6冷藏药品的温度控制和监测

4.6.1冷藏药品应进行24小时连续、自动的温度记录和监控,温度记录间隔时间设置不超过30分钟/次。

4.6.2冷库内温度自动监测布点应经过验证,符合药品冷藏要 求。

4.6.3自动温度记录设备的温度监测数据可读取存档,记录至少保存 5 年。

4.6.4温度报警装置应能在临界状态下报警,应有专人及时处置,并做好温度超标报警情况的记录。

4.6.5制冷设备的启停温度设置:冷藏应在3℃~7℃间,冷冻应在-12℃~-23℃间。4.6.6 冷藏车在运输途中要使用自动监测、自动调控、自动记录及报警装置,对运输过程中进行温度的实时监测并记录,温度记录时间间隔设置不超过10分钟,温度记录应随药品移交收货方。4.6.7 采用保温箱运输时,根据保温箱的性能验证结果,在保温箱支持的,符合药品贮藏条件的保温时间内送达。

4.6.8应按规定对自动温度记录设备、温度自动监控及报警装置等设备进行校验,保持准确守好。

4.7冷藏药品贮藏、运输的设施设备

4.7.1冷藏药品的贮藏应有自动监测、自动调控、自动记录及报警装置。

4.7.2冷藏药品运输方式选择应确保温度符合要求,应根据药品数量多少、路程、运输时间、贮藏时间、贮藏条件、外界温度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宜采用冷藏车或保温箱运输。

4.7.3应有经营冷藏药品规模相适应的冷库和冷藏车、保温箱等设施设备。

4.7.3保温箱应根据不同材质、不同配置方式以及环境温度进行保温性能测试,并在测试结果支持的范围内进行运输。

4.7.4冷藏车应符合国家QC/T450-2000标准要求、冷库符合国家《GB50072冷库设计规范》标准要求,并具有自动除霜功能、自动温度监控记录功能。

4.7.5冷藏设施应配有备用发电机组或安装双路电路。

冷藏药品储存、运输设施设备应有校准方案、定期维护方案和紧争处理方案,有专人定期进行检查、校准、清洁、管理和维护,并有记录,记录至少保存5年。

4.7.6建立健全冷藏药品贮藏运输设施设备档案,并对其运行状况进行记录,记录至少保存5年。

4.8人员配备要求

4.8.1应配备与药品冷链管理、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4.8.2冷藏药品的收货、验收、养护、保管人员应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规定的要求。

4.8.3从事冷藏药品收货、验收、贮藏、养护、发货、运输等工作的人员,应接受贮藏、运输、突发状况应急处理等业务培训

冷藏药品冷链管理制度

一、冷藏药品的运输必须用冷藏箱,领取冷藏药品时必须配置相应的冷藏设备。

二、冷藏药品在运输过程中,冷藏药品发放、运送、接收人员要进行温度监测记录。

三、冷链设备必须做到专物专用,不得挪作它用。

四、冷藏药品要进入冷链系统保存,并由专人负责保管。

五、冷藏药品保存期间要进行温度监测,每天上班后和下班前各测量1次冷藏药品温度,并如实记录监测结果;做好停电、停机、故障维修记录,管理员因故外出不能进行日常监测时要做好交接班。

六、贮存的冷藏药品要摆放整齐,冷藏药品与箱壁,冷藏药品与冷藏药品间应有 1-2cm的空隙,冷藏药品要按品名和失效期分类摆放。

七、冷链设备要经常进行保养,经常保持电冰箱的清洁,做到无灰尘、无污迹,电冰箱蒸发器结霜温度超过4小时要及时化霜和除霜,长期停止使用时,应将箱内外擦净,每周开机2小时。冷藏箱和冷藏背包使用过擦净水迹,保持箱内干燥和清洁。

篇7:冷链设备管理制度

一、冷链设备的管理、保养、维修、监测应指定专人负责。

二、建立健全冷链设备档案(包括冷链用各种设备说明书、合格证或检验单、到货通知单及验收报告书等),并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报告。对新装备或状态发生变化的冷链设备,要求在变更后15日内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更新报告。

三、设备到货后及时组织技术人员按规定的程序及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验收与安装。冷藏车、普通冷库和低温冷库的安装与调试,必须有专业的制冷工程师承担。

四、设备应安装(或存放)在保持通风的专用房间内,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每台设备安装专用插座,不可与其他设备或电器共用插座。

五、对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运输工具运行状况进行温度记录,每台冷库、冰箱、冰柜都必须设有独立的温度记录本。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测温1次(间隔不少于6小时)。记录保存2年备查。

六、冷链设施、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符合规定要求。冷链设备温度超过疫苗储存要求时,应及时将可以使用的疫苗转移到其他设备中,不能使用的疫苗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当冷链设备状况异常时,应及时报告、维修、更换,并做好设备维修记录。

七、各冷链设备不可变卖、租借,不得存放与本单位疫苗无关的其它任何物品。

篇8:社区服务站疫苗冷链管理

1疫苗冷链中的设备

在社区服务站,疫苗冷链过程中主要设备有冰箱或者冰柜、冷藏包及温度记录仪和特制温度计等。冰箱主要是各类疫苗的存放和贮存;冷藏包是用于一、二类疫苗的少量转运;温度计使用于监测和校正冰箱和冷藏包的温度。

2疫苗冰箱的管理

2.1首先疫苗贮存的冰箱或冰柜要存放在易于通风、干净整洁的地方。冰柜或者冰箱不要距离墙壁太近,要有一定空间,按照设备说明书放置即可。

2.2冰柜或冰箱要配有5A保险丝的专用插座,最好配有稳压电源、温度或者断电报警装置。

2.3冰箱要有人专门负责,每天查看运行情况并记录温度,该人要配有智能手机,能在冰箱温度异常和电源断电时,接收到短信提醒。

2.4冰箱在贮存疫苗前要做温度校正和监测,合格的冰箱才可以用于存放疫苗,还应做到专门用于存放疫苗,不得存放其他杂物。

3冷藏包的管理

3.1冷藏包应存放在干燥和干净的房间内,冰包冷冻在冰箱或者冰柜内备用。

3.2冷藏包在使用前要校正、监测和记录温度合格时长情况,合格的冷藏包才可以在最长温度时间内使用。

3.3冷藏包在使用后,把冰包和温度记录仪取出后,温度记录仪读取在途温度,冰包冷冻备用,擦干冷藏包内水滴,并晾晒防止发霉。

3.4冷藏包应做到专门使用疫苗储运,不得用于其他物品的冷藏运输。

4疫苗的保存和管理

4.1疫苗的接收和保存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免科或者生物制品科每月定期会有冷藏车冷链配送疫苗,不能接收其他没有获得国家药监部门颁发资格证企业的疫苗。接收疫苗时,首先要查看配送单位的出库单和各类疫苗的批签发合格证和质量检验合格证,要核对所配送的疫苗是否和出库单上的疫苗在品名、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及生产企业是一致的;另外还要求现场打印在途温度记录存档;然后再把所接受的疫苗分门编类的储存在冰箱。存放时要按照不同疫苗说明书的存放要求存放,要保证不同类疫苗之间,以及疫苗存贮设备的各个面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以保证冷空气的流通和疫苗的分类。

4.2疫苗的出入库管理疫苗出入库时,应建立细致的领用和收入记录,方便核对和查询,要及时按出入库时间登记疫苗的出入库数量、批号、有效期和生产厂家的台账,以防发生疫苗的缺少、过期、破损而造成的接种异常事故。在防止疫苗过期接种,尤其是对快到失效期疫苗最好建立电子表格出入库管理单,在疫苗过期时表格自动变成红色,起到警示作用。

5疫苗冷藏包使用的注意事项

每次接种时,需使用冷藏背包,冷藏包内放入冻制好的冰排,从冰箱取出疫苗放入备好的冷藏包;同时尽量减少打开冷藏包的次数,以充影响保存疫苗的温度,并做到一用一取;当日接种后应将该冰排清洁冲洗消毒后,再冷冻,以备下次使用。

6疫苗冷藏设备的温度监测和除霜

6.1疫苗冷藏设备温度的监测在疫苗冷藏设备冷藏室至少放置两个特制的温度计,做到每天上、下午各查看1次温度并作好记录;以确定疫苗冷藏设备内温度的变化情况,以便随时调控温度。夏季因室外温度高,应在下班时查看冰箱温度,以保证疫苗冷藏质量。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安装温度实时记录报警装置,该装置可以实时记录疫苗冷藏设备内温度变化情况,尤其是在断电情况下,会及时发送信息到疫苗冷藏设备管理人那里,使得管理人员即使在下班后也能及时掌握疫苗冷藏情况,一旦有温度超标趋势,即可及时处理,有效防止在夜间疫苗温度出现过冷或者过热,引起疫苗的报废或者质量下降。

6.2疫苗冷藏设备的除霜疫苗冷藏设备内结霜超过3 mm时要及时除霜。将设备内疫苗转移贮存后,断电等待设备温度升高后,擦干溶化的水,最好是消毒后,让其晾干后再使用;使用前,等到冰箱内温度降到2~8℃之间,经过温度测试后,再将疫苗按其所需温度分别放入疫苗冷藏设备内。

7讨论

疫苗冷链管理是疫苗有效安全接种的最根本保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疫苗有效接种的最重要也是最后的保障。通过采取细致的有效措施,从疫苗的接收、贮存到接种等各个关键点入手,从而确保了各类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社区卫生服务站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我国计划免疫工作保质保量完成的基础;更是我国建立起最大的免疫屏障,遏制各类传染性疾病蔓延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措施。因此,广大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要把疫苗冷链管理当做日常工作的大事要事来办,因为这是关系到全国百姓健康和安全的大事。

参考文献

篇9:基于血液质量安全的冷链管理探析

【关键词】血液质量;冷链管理;探析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535-02

1 采供血机构冷链管理的薄弱环节

1.1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和成分输血水平的提高,血站冷链环节也变得更加复杂。各地血站也提高了对储存和运输血液过程中温度控制的重视。血库大多采用自动报警的专用贮血冰箱,并密切观察贮血冰箱的温度,有的血站虽然配有自动温度监控系统,但温度计监测这一关键环节却常被忽视。目前,90%以上的血液是在流动采血车和街头献血屋采集的,所采血液放置在采血点普通冰箱中暂时保存。但因采血过程中常开门放进37℃左右的血液,冰箱温度常偏高,加之采血车常年颠簸,冰箱性能不稳定,温度也很难精确控制。街头血液采集工作受环境影响,采集的血液虽及时放进冰箱中,但留取的血样标本通常放置在工作台上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受细菌污染等影响,会导致标本溶血,严重影响检测结果。溶血的标本红细胞破坏引起红细胞内酶类物质的非特异性反应,造成假阴性结果[1]。采集的血液一般3~4小时一次成批运回血站,条件好的血站则2小时1次。各血站送血箱的质量也参差不齐,有的采用泡沫箱,有的用隔热效果不达标的金属箱;制冷用冷源包装也未统一,有的血站用报纸或棉布包裹冷源,血液在运送过程中温度难以控制在2~8℃范围。

1.2血液运回血站后,采血部门与待检库核对交接一般需10分钟左右,如果大规模采血或待检库人员工作繁忙,交接时间则可达30分钟。血站主要产品悬浮红细胞的室温暴露时间3~4小时,虽然红细胞不会溶血,但细菌感染率会大大增加,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严重影响血液质量。新鲜冰冻血浆一般需经6~8小时才能进入血库冷冻箱,非专用速冻冰箱还需要3~4小时才能冻成冰块,若冷冻箱中物品过多或摆放不合理,新鲜冰冻血浆冻结的时间大于5小时。

1.3 医疗机构急救取血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普遍缺乏冷链专业知识,加之运输血液的专用设备配置也不尽合理,采供血机构对这一过程往往无法实施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导致医疗机构急救取血的过程成为冷链管理的薄弱环节。

2 加强采供血机构冷链管理的措施

2.1 加强培训,增强冷链意识:组织采供血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冷链知识,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归纳总结出冷链的薄弱环节,以引起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同时明确冷链中最重要的是从献血者献出血液到血液输入用血者整个过程“人”的因素。制定全站冷链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确保血液在各个环节冷链受控。

2.2 血液贮存的冷链管理:加强血站采血车,献血屋贮血设备的投入,根据临时贮血冰箱开门频繁的特点,采用功率大、制冷快的专用贮血冰箱,增设制冷效果较好的空气调节设备。因采血车隔热效果差,夏天应选择阴凉处停靠,停靠点应相对固定,最好采用外接电源,避免因车辆长期处于振动状态而影响冰箱的制冷效果。

2.3 血液检测标本的冷链管理:血液检测标本的质量控制是整个检验质量的关键环节,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先决条件。标本在采集及运输过程中严格保证质量,标本应留置于带盖试管内,并在工作台上的放置时间不宜>30分钟。运输过程应保证在“冷链”的环境(2~8℃)条件下,防止剧烈振荡、摇晃,防止标本溶血等。

2.4 血站血液运输的冷链管理:增加设备投入,各采血点采集血液后,每隔2小时就用专用送血箱将血液运回血站,并尽早作进行成分制备,对于县区和市区采血点派专人专车运送。根据气温和运送距离决定送血箱内冷源的量和包装方式,如高温天气长途运送,则须使用备用冷源或电源制冷专用送血箱,血液送到时须确认箱内温度是否在2~8℃,如果是送到醫院,须请医院工作人员在送血清单上记录温度并签名。

2.5 医疗机构急救取血中的冷链管理:加强对医疗机构输血科(储血室)工作人员冷链知识的培训,并为急救车辆配备专用的取血冰箱和其他必要设备,保证急救用血运输过程中的血液温度处于2~8℃之间。如遇高温天气或长途运输,则建议血站工作人员及专用车辆运输血液,不提倡医疗机构在高温环境下长途运输血液。血液运输至医疗机构输血科(储血室),工作人员应检查血液各项指标是否正常,签字确认后方可移交临床科室使用。严禁将血液交送班车司机捎运现象发生。

2.6 血液交接和成分制备过程中的冷链管理:血库和成分科所有需放置血液的工作台应采用低温工作台,除放置血液外,热合机、天平、分浆夹、封口机等工作必需品也需放入其中。最好采用立体低温工作台,形成冷藏房的效果,让整个血液成分制备过程在立体的2~8℃环境中进行。新鲜冰冻血浆应在采血后尽早制备,制备越早其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等有效成分的活性或含量越高,制备后采用专用的血浆速冻冰箱,以保证在采血后6~8小时内制备并冻好。

参考文献:

上一篇:2024年主治医师考试宝典妇产科历年真题精选2下一篇:我与微笑为友(8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