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管理方法

2024-06-24

建筑企业管理方法(共8篇)

篇1:建筑企业管理方法

建筑安装企业:如何核算工程成本?

施工成本费用的核算

(1)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建筑安装企业一般根据本企业施工组织的特点、承包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加强成本管理的要求,确定建筑安装工程成本核算对象。

①建筑安装工程一般以每一独立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单位工程为成本核算对象。

②一个单位工程由几个施工单位共同施工时,各施工单位应以同一单位工程为成本核算对象,各自核算自行完成的部分。

③规模大、工期长的单位工程,可将工程划分为若干部位,以分部位的工程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④同一建设项目,由同一个单位施工、同一施工地点、同一结构类型、开竣工时间相接近的若干个单位工程,可以合并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

(2)成本项目组成。建筑安装工程成本由直接费用和管理费用组成,一般包括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五个项目。

(3)核算方式。施工成本的核算方式以分级核算为基础,分为三级核算和两级核算两种方式。

①三级成本核算方式。第一级是公司,负责核算本公司的管理费用,汇总整个企业的施工成本,审核汇总所属单位成本报表,全面进行成本分析和考核。第二级是工区,负责预测和核算本工区的成本,编制本工区的成本报表,对所属施工队进行成本分析和考核。第三级是施工队,负责签发工程任务单和定额领料单,建立、健全各项原始记录和计量检验制度,组织班组核算,核算制造成本,进行成本分析,编制各个工程项目的成本报表。②两级成本核算方式。第一级是公司,与三级核算方式下公司核算的内容相同。第二级是工区,包含三级核算方式下工区和施工队两级的核算内容。

工程成本总分类核算简要流程

工程成本明细分类核算简要流程 施工企业如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问:施工企业如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答:施工工程项目的单件性(或多样性)、流动性,决定了其成本计算方法类似于工业企业产品生产成本计算的分批法(或称定单法)。施工企业应根据施工工程项目的地点、用途、结构、施工组织、工程价款结算办法等因素,确定成本计算对象。由于施工企业或建筑承包商承接每一建设施工项目都必须签订建造合同(或施工合同),建造合同甲方——建设单位(或客户)通常总是事先按合同编制工程预算,建造合同乙方——施工单位(或建筑承包商)也总是按合同规定的工程价款、结算方式、进度与甲方结算工程价款的,因而建造合同与工程成本计算对象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单项建造合同为施工成本计算对象,一般情况下,施工企业应以所签订的单项建造合同为施II程成本计算对象,通常也就是以每一独立编制的设计概(预)算或每一独立的施工图预算所列单项工程为成本计算对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分析工程概(预)算和施工合同的完成情况,也有利于准确核算施工合同的成本与损益。

对合同分立确定施工成本计算对象,如果一项建造合同包括建造数项资产,并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可将该项合同分解,每项资产应分立为单项合同处理:①每项资产均有独立的建造计划,包括独立的施工图预算;②施工企业或建造承包商与客户就每项资产单独进行谈判,双方能接受或拒绝与每项资产有关的合同条款;③建造每项资产的收入与成本均可单独辨认,例如每项资产均有单独的造价和预算成本。

对该项施工合同作分立处理,也就是将每项资产作为一个成本计算对象,单独核算其成本与收入,有利于准确计算建造每项资产的损益。

对合同合并确定施工成本计算对象,如果一组建造合同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可将该组合同合并作为一个成本计算对象:①该组合同按一揽子交易签订;②该组合同同时或依次履行;③该组合同中各项合同密切相关,每项合同实际上已构成一项综合利润率工程的组成部分。

由于在同一地点同时施工或依次施工,施工企业对工程施工队伍、工程用料、施工质量与进度实行统一管理。将符合上述条件的一组合同合并作为一个成本计算对象处理,有利于工程管理和简化核算。

篇2:建筑企业管理方法

人力资源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管理不能局限于人力资源部,应该贯穿于企业整个管理系统.企业战略的实施归根结底是要靠人力资源战略来完成,因此人力资源应站到企业综合系统的角度进行管理,从整体来改善人力资源管理.(1)发展是硬道理,没有科学管理理念肯定不行。

人力资源管理不是人力资源部一个部门的事情,它是全体员工共同的管理。它需要公司高层的大力支持,中层的参与,基层的广大认同。首先说服并得到高层得到支持,然后定期的反复向基层宣贯、培训,得到广大认同,打好一定的平台,最后通过中层参与,分阶段渐进式实施。同时通过反复调研、调整达到预期要求。

(2)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不仅是制度创新,同时也包括组织建设。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内在要求。建立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首先需要改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事管理观念。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间的差异已逐渐由物质资本差异性转变为人力资源差异性。建筑业企业领导应该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成败的重要影响因素,树立人事管理的市场观,使人事管理部门有目的地、主动地和有效地完成各项管理职能,从而实现企业战略。

(3)设计合适的薪酬制度,以及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

提供合理的薪酬是吸引并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合理的薪酬制度要考虑到企业战略及企业的经济实力。现在建筑业管理者和劳工人员相分离,导致企业战略的不同。不同企业战略需要不同的人员配备结构,薪酬制度要考虑到各员工不一致的需要。同时企业的经济实力也决定企业是否提供较有吸引力的薪酬留住人才。

从建筑企业的员工结构看,一般包括经营管理者、项目管理者、一线管理人员、生产工人和辅助生产及服务人员。薪酬设计应该考虑层次性,薪酬同个人的岗位业绩和企业的经营绩效挂钩,市场决定工资。同时参照市场劳动力定价,确定员工薪酬水平并区分不同员工薪资收入的差距,保证薪酬制度在企业内部的公平性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建立规范的职工绩效考评体系,首先要建立明确、统一固定的考核评价标准.也就是说,测评者要在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统一的标准环境下参与考核,只有这样的考核才具有实际意义.其次,要以被考核人的具体工作业绩为考核基础,抛弃管理者的个人感情色彩,允许被考核人进行自我评价和陈述。

在工作上应注重对员工工作业绩的考核,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对于那些工作表现突出、业务精良的员工应给予褒奖。同时允许建筑员工参加企业的劳模评比,对工作业绩出色的农民工,企业要提拔重用,为其他员工树立榜样。

(4)对员工进行有效培训

篇3:浅析建筑管理的方法

1 简述建筑业发展趋势

随着建筑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加快, 特别是加入WT0以后, 建筑业管理模式将越来越与国际接轨, 按国际惯例运作, 大体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1 工程项目投资和建设方式

项目投资和建设方式将越来越多元化, 尤其是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政府将采取鼓励政策, 更多地吸引外资、企业出资和私人投资等参与到工程项目建设中来, 并参与项目经营管理。

1.2 工程承发包模式的变化

国内特别是北京、上海及深圳, 工程的承发包模式近几年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 传统的施工承包制已不在是市场的唯一选择。如深圳地铁工程便采用BT (build-transfer, 即建设-移交) 项目模式, 项目的运作通过项目公司总承包, 融资、建设验收合格后移交给业主。

1.3 项目管理模式的变化

随着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国家投资将退出一般的经营性、竞争性领域, 重点保证公共服务领域的需要, 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城市政府提升城市竞争力、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的重要途径, 因此对政府投资工程实行专业化管理, 政府投资工程可通过新的承发包方式、合约方式和项目管理方式的探索, 带动整个行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1.4 精益求精的施工手段

要使建筑工程安全可靠, 质量优质, 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管理者必须做到对工程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项建筑工程的落成少则一年, 多则几年甚至十几年。建筑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 几十个环节上百道工序中, 任何一个环节管理出现问题都要影响到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

2 加强建筑管理从业人员的素质

由于建筑管理在建设活动中日趋重要的作用, 建筑管理从业人员近年来迅速增加。这不仅包括专门从事建筑管理业务的人, 而且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也纷纷加入建筑管理专业人才队伍, 因而加强建筑管理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

当前, 我国政府确立了社会发展的新思路———科学发展观。新的发展观更加注重社会“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因此, “以人为本”也是包括建筑行业在内的管理的根本依据。管理实质上是对被管理者的行为一种有意识的控制和调节。“以人为本”是企业管理的根本之道, 同样也是建筑管理的基本原则。

在我国, 高水平项目管理人才极为缺乏, 尽管国内目前在大学以及很多培训机构都在培养建筑管理的专门人才, 但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从而难与国际上高水平的项目管理人员进行竞争。因而加快建筑管理学科的发展, 加大学科投资, 培养高质量管理人才非常重要。

3 强化政府监管职能, 不断改进管理方式

从目前国际上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 政府组建环境、交通、建筑一体化的部门, 符合集中管理、精简机构的目的, 并且可以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 达到共同协调工作。而我国, 目前政府的一大问题就是部门繁多, 各职能部门虽有分工, 但机构间缺乏协调和沟通, 导致项目审批程序复杂、繁琐, 影响了外商投资。

政府的建筑管理职能应由以行业、企业为管理对象, 转变到以行业、企业所从事的建筑活动为管理对象, 向真正的市场监管转变。建立合理有序的市场退出机制, 政府退出普遍性的市场管理空间并不意味着放松监管, 而是强调要对关系公共利益的市场活动重点进行监管, 集中力量强化对不正当竞争以及过度竞争带来的不公正交易手段的监管, 强化对环境保护、建筑生产安全、工程质量等涉及第三方或公众生命及财产安全的事务的监管。

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将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规范建筑市场, 形成有序的建筑生产和流通过程, 确保建筑业的良性发展。随着建立公共行政管理体制的提出, 与社会各层面通过合作、协商、合作伙伴、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其本质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 从而使公共管理活动取得公民最大限度的认可。

4 建筑管理方法探索的前景

建筑管理在我国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 而且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它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

4.1 大力推进电子政务, 加强诚信建设

应把政府管理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相结合, 从各部门的具体业务入手, 通过信息网络技术, 重组、规范和优化行政流程, 既可以加大政务透明度, 又可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利用信息技术强化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的服务职能。建立政府工程的管理信息系统, 实施对政府投资工程的有效管理, 达到增加工作透明度, 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作用。

4.2 调整建筑业结构, 提升行业竞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要“加快结构调整,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也要求“尽快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结构调整新机制”。因此,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更应通过服务于企业, 消除束缚企业结构调整的政策障碍和体制性障碍, 进一步研究行业结构调整新的方式和途径。

4.3 加强建筑管理的国际化合作

国际贸易活动是国际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在这种情况下, 建筑市场也显露出国际化的特征。我国的建筑企业在面临巨大的挑战的同时又期待加强建筑管理的国际间合作。因为, 这不仅可以使政府行业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建筑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加强, 还可以使项目管理方法、手段和途径得到更新。合作可以通过进行建立中外不同部门, 如政府、企业、高校、协会、学会等参加的各类合作项目, 利用各方优势, 达到合作目的, 从而推动建筑管理的国际化发展。

5 结语

建筑管理在我国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 而且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它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建设主管部门既要强化政府市场监管职能, 又要致力于引导市场的发展;既要有效地促进行业结构调整, 又不能成为行业企业的代表从而导致忽视公共利益。通过构筑新的政府部门、公共利益与建筑市场主体的合作关系, 使得政府部门更好地服务于包括本行业发展在内的社会公共利益。总之, 对于中国建筑企业来说, 了解国际建筑管理发展的趋势, 有利于解决自身问题, 从而使自己更有能力面对机遇和挑战, 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建筑业的发展对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国际建筑业的发展, 国内建筑管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而中国入世的契机又使国内建筑管理拥有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建筑活动中, 加强建筑管理科学的研究和应用,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建筑管理人员的素质、建筑管理方法探索的前景等方面加以阐述, 不断提高对建筑管理的重视程度, 排除发展中的障碍, 让管理科学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关键词:建筑业,科学管理,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李兵.建筑业行业及企业发展战略概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1]李兵.建筑业行业及企业发展战略概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2]郭伊生.建筑企业管理[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2]郭伊生.建筑企业管理[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篇4:建筑企业会计管理方法探究

关键词:建筑企业;会计管理方法;探究

企业经营管理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会计管理,在经济的发展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加大会计的管理工作力度,将企业会计功能的优势充分的发展出来,为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会计信息资源。

一、建筑企业会计管理工所存在的问题

1.建筑企业会计管理人员的素质需要提高

建筑企业的会计管理人员素质需要提高。企业得到优质的会计信息的前提就是拥有一个合理的科学组织机构,建筑企业的会计管理人员应该是少而精,从而确保企业信息信息的的质量以及速度。

2.建筑企业领导对于会计的管理工作没有重视起来

企业的领导者对会计管理的认识不够,致使财务的账目严重的混乱。而会计工作人员在财务上弄虚作假,甚至出现偷税漏税的违规行为。有的人会认为会计的管理宁不一定会直接带来经济上的收益,使之在利益基础上充当保护伞,使之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经济的效益。

3.传统经济影响对建筑企业会计管理的创新产生影响

长时间的传统经济的模式在我国的影响早已根深蒂固。很多建筑企业的会计管理还是以生产型的会计管理为主,管理会计的概念在现在经济体制下比较的模糊,传统会计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现如今的发展。我国目前的企业管理还是过于依赖计划经济的体制,并不能真的去实施建筑企业的管理。

4.会计的信息资源质量不高

会计的信息资源对于企业管理而言是重要的资源,和企业经营的状况紧密相连。会计的信息质量对于很多的利益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企业决策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如果会计的信息资源出现失真的问题,就导致会计的统计数据以及相关的资料没有任何的意义。由此得出,会计的信息资源失真不只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对社会经济的运行产生威胁。

5.建筑企业的会计管理缺乏先进的设施

有的建筑企业是配备了先进的设施,但由于企业的会计人员素质不死很高,导致新型的会计管理方式很难替代传统的管理方式,只会运用计算机最基本的功能。还有一部分的建筑企业依然在使用传统的会计管理方式,很难去适应新型的管理方式。建筑企业会的会计管理机构的不健全影响到会计工作的进展,使得会计管理人员的职责不明确严重的影响到工作的效率。

二、建筑仓业财务会计管理对策

1.提高会计管理人员的素质。好的建筑企业会计管理方法。需要一支强有力的会计管理队伍。只有建筑企业会计管理人员各个方面达到企业的要求时,才可以将建设企业会计管理的作用发挥出来,以确保会计管理的工作有效的实施。所以必须要针对建筑企业的管理层以及政府相关的企业,进行工作上的相关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总体水平。与此同时,会计管理人员应该定期到施工现场收集资料。这样做可以确保会计信息资源的真实性,使得建筑企业会计管理有效的进行。

2.加强对建筑企业会计管理进行大力的宣传。加大建筑企业会计管理的宣传力度,是提升对企业财务的认识基础。政府的有关部门可以组织对于建筑企业管理的宣传活动,对于相关企业的转变进行鼓励的。促进建筑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渗透到企业各个部门。提高建筑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建筑企业就是会计管理直接的受益者,结合发展的特点以及市场经济的现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财会计理方式加强对企业内部的控制,从而使得建筑企业的会计管理进一步的规范化。

3.加强建筑企业会计管理,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度关系到建筑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为了得到可靠的会计信息,需要政府进行大力的支持以及建筑企业的会计管理机制。政府必须加大力度宣传会计的准则及会计法,提高会计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度的提供。建筑企业必须加强对会计管理的建设。在建筑企业的内部建立起会计的制度。

三、结束语

建设企业的会计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制度,同时也是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会计管理不但包含了企业内部控制所有的方面,还可以使企业司规避财务风险维持正常的运作。由此可见,会计管理是提高企业效益及管理水平重要的基础。建筑企业想在激烈的经济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将建筑企业的会计管理体系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永梅:有关建筑企业会计管理的思考[J].中国经贸,2011,(12):225.

[2]马利明:浅谈建筑企业会计管理的创新性[J].新财经(理论版),2012,(1):167-168.

[3]万 箫:建筑企业会计管理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2):68-69.

篇5: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分析论文

摘要:项目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核心部分,对于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促进建筑项目的高效至关重要。对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筑工程实施阶段项目管理的重要性,然后对建筑工程实施阶段项目管理难点以及管理对策进行详细探究,以期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

1引言

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和工程项目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着一个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而且还会对施工单位的收益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与科技水平的提高,建筑项目管理应该加快发展,积极创新,促进建筑行业发展。

2建筑工程实施阶段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项目管理已经逐渐受到很多施工单位的关注。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综合性很强、复杂性很高、安全系数较低的复杂项目工程,各施工单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仍然科学的开展建筑施工的各项工作,就必须具有较高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2.1有利于降低工程项目投资风险

大多数建筑工程项目都是室外作业,具有项目周期长、施工条件差、变动因素较多的特点。一旦某一环节协调不好,就极其容易引起资源浪费、工期延误、施工质量较差等不良后果。科学有效的项目管理可以从统筹管理的角度上减少施工过程中各环节内不必要的额外浪费,保证施工企业获取最高的经济效益。

2.2有利于避免安全事故

一直以来,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施工中安全事故常有发生,给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科学有效的项目管理在保证施工质量达标的同时可以从根本上个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为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为全面的保障。

2.3有利于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是一项涉及层面较广、流程极为复杂的过程,科学有效的项目管理对于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等衡量项目水平高低的关键指标的完成情况起决定性作用,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对于提升施工企业综合市场的竞争能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保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建筑工程实施阶段项目管理难点

3.1缺乏完善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面,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对于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现如今,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有些老旧的法律法规已经无法无法满足现代建筑工程管理的需求,对于对建筑工程管理的约束力不足。除此以外,对于一些建筑企业而言,并没有意识到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并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普遍存在管理方式不当、管理技术落后的问题,甚至会造成整个工程项目在实际作业中存在了较大的管理漏洞,进而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与影响。

3.2质量意识不强

现如今,有些建筑企业缺乏较强的质量意识,对相关法律法规在工程质量管理控制方面的的义务及责任不够重视,致使工程出现质量问题,降低工程的整体质量。我国相关建筑法中明确规定了建筑企业的义务和责任,要求其在工程质量与技术管理中规范自身的行为,确保工程的质量。

3.3工程项目风险预防措施不完善

建筑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需要面对诸多风险,例如工程品质、客户需要与施工人员流失等风险因素。出现风险的因由与导致的负面作用各种各样,但是,很多企业管理层成员因为没有充分的认知与理解,将在工程中碰到的各种风险概括为是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的,未能深刻地意识到应该主动地寻找构成风险的深层次影响因素,进而对隐藏的风险进行应该有的充分预防。如果风险出现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未能做好足够的预防措施,则对于风险就会很难做出合适的处理,从而造成严重的成本损失。

3.4人为因素的影响

人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人员的素质不高,缺乏丰富的施工经验,无证上岗和盲目施工等情况较为严重,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的规范性,给工程埋下了一系列隐患。

4建筑工程实施阶段项目管理对策

4.1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制度的建立

为了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效果,建筑企业管理部门必须明确意识到加强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并完善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并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从而更好的满足建筑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另外,建筑企业还应该促进机构设置与部门职能的改革,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对建筑工程管理经营机构进行有效调节,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管理实际情况。除此以外,建筑企业还应该积极改变传统的“重进度、轻管理”理念,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促进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

4.2增强项目管理控制意识

为了能够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建筑企业必须要从思想层面来重视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在实际工作中增强人员的质量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工程质量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还应该利用合同中的约束手段来科学控制与规划工程质量,在施工合同条款中统一工程各项目,并以实际情况为依据设计出科学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认真分析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恰当的解决方法,从根本上保障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

4.3建立严格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

为了加大企业内部风险监管力度,提升企业风险管理质量,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制定完善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完善性和权威性,将内部审计管理制度落实到企业管理工作中。②将审计制度和风险管理进行紧密融合,以风险为基础,构建完善的.内部审计机制,让审计人员全程参与到企业的风险诊断、风险管理以及风险控制等工作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审计工作和实际工作的配合度,同时也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质量。

4.4提高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水平

项目管理中人员素质的管理应从管理人员和一线施工人员两个方面分开进行。对于起核心主导作用的项目管理人员应增大其实际操作、现场体会以及外出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的机会,对于一线的施工人员应积极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通过讲座、培训等形式提高整体建筑团队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综合素质。

4.5构建与健全企业联动机制

建筑工程项目应当构建与健全一个高效的联动机制来控制项目施工与处理相关事务。①通过在单位内部推动公平公正的岗位竞争,以此鼓励有关工作人员对技术进行改进创新,对经营方案实现完善,提升生产效率。依据优胜劣汰的原则对员工进行激励,使其按照客户需要策划进行施工。②应当加强激励措施,制定各种奖罚措施,高效鼓励工作人员主动积极地依据制订的章程实行施工。③构建科学的约束体系。通过一定程度的约束让建筑工程项目向着科学明确的方向开展,对于建筑单位的施工方面,应当根据现实施工过程里碰到的工程问题制订有关的章程内容,让工作人员能够参照既定的企业规定来约束自身的行为。④还应当构建一个监管系统。通过全方位的工程监管和责任分配制,以及科学的监督手段,依据提升项目品质与企业收益的根本目标,进行目标管理,责任到个人。

4.6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

新时期,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也出现了很多先进的管理技术,建筑企业要想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首先应审视现有传统的项目管理手段,通过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积极学习和引进国外专业的项目管理技术和经验,同时在日常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也应加强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体现,利用网络技术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管理、施工进度管理等环节等进行合理地规划与设计,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不良影响。

4.7完善质量监管体系

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并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能够促进人们意识到加强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制定三级管理机制,积极落实相关的机制体系,在工程项目的各个施工环节都落实好监督工作,按规定的标准规范为依据进行全过程的监管,继而做到严把质量关,增强项目管理质量。在工程验收环节,应该科学控制隐蔽工程的验收工序,分项分部分批次进行验收,做好相关人员培训工作,并结合具体情况来评价工程质量,对其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加以及时发现和整改,确保验收过关。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行业领域中,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具有实质性的意义与作用,因此在实际项目建设中,应该明确意识到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并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并加强项目管理监督,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田新燕 单位:韶关市城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顾渭建,冯丽,田川平.工程设计项目风险管理案例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08(s2):1773~1776.

[2]李艳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的设计[J].建筑技术,2016,47(6):565~567.

篇6:建筑企业管理方法

建筑施工是一个高危行业,特别在对质量、进度、成本控制的前提下,建筑企业需要充分整合资源、有效利用资源来防范和控制风险。其中,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阶段是安全风险最为密集的阶段,安全事故屡有发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作为施工单位,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减小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是基本任务,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论及施工企业的发展和盈利。但建筑施工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风险具有多样性、不确定性和隐蔽性,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加强建筑施工风险信息的收集,提高风险识别能力,正确评估建筑施工风险,才能有效的实施建筑施工风险管理措施。

1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风险问题

风险管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它不仅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水平,而且与企业的效率、经济效益密切相关。作者结合自身的经历和建筑施工过程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当今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1缺乏科学的技术和质量控制

在施工阶段中,施工技术起到的作用举足轻重,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施工阶段的整体质量。而现如今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出现各种技术指标不是很稳定的现象,如材料问题、施工技术不充足、技术人员操作不当等。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涉及范围十分广,涉及专业繁多,在多种多样的技术问题管理中,建筑施工监督部门必须充分承担其责任,尽到其监督的职能。高的施工质量水平不仅保证了施工过程的安全,而且有利于施工现场的管理。但现如今,土建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钢筋、水泥、砖、石子等质量不达标,监管人员监督不力等问题时常发生,严重加大了建筑施工的风险程度,不利于施工现场的管理。

1.2材料手工管理方式较为落后

现如今,手工管理方式仍是大部分建筑施工现场采取的材料管理方式。一方面,材料的手工管理方式要求原材料要经过很多繁复的环节才能出库使用,手工管理方式不仅环节多,效率低下,而且手工环节全部由人完成,很容易出现人为失误,这就导致手工管理方式拉低了施工的速度,降低了施工效率。另一方面,手工管理方式使得材料机械存储仓库与施工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要通过手工信息来联系,交流困难,可能造成原材料大量累积或紧缺的局面,不利于资金的流动,无法保证施工的进度。

1.3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隐患较多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通常更加注重施工过程中所需成本的降低和施工效率的提高,而常常忽略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从而导致了建筑施工现场事故发生率逐年升高。施工安全不仅包括施工工作人员的自身生命安全,还包括其财产安全。一方面,部分施工企业为降低成本出现偷工减料、建筑材料以次充好的现象,建筑材料不达标,各项法律法规缺失,这就导致了安全隐患的出现;另一方面,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各种漏洞,施工现场中机械的意外损坏,各种施工材料的浪费导致的紧缺,也增大了现场安全隐患出现的可能。

2加强建筑施工管理有效方法探究

加强建筑施工管理,减小风险发生的可能,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为了加强建筑施工管理,更好地减小风险的发生,作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采取措施:

2.1严格控制机械质量,增强其科学性

加强建筑施工现场技术的科学性,保证施工原材料和机械的质量,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首先,严格控制施工原材料质量,保证钢筋、水泥、砖等材料的质量,是保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的基础,而且有利于提高建筑原材料的利用率。其次,监管部门应严格按照科学的监管标准来保证施工机械的质量,按照施工计划保证机械的进退场,保证施工材料的完整性,充分发挥其监管职能。第三,做好建筑施工现场的技术指导工作,现场技术人员应不断提升自身技术,认真负责做好现场技术指导,及时发现与解决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保证施工现场的协调统一。

2.2优选材料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水平

建筑施工风险管理不仅需要采用先进的设备、先进的科学技术,还需要建立一支具备安全风险管理知识及经验的人才队伍。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建筑施工企业也应优选材料管理人员,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在招收管理人员时,首先,应提高招收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招收时要求其具有较高的管理专业的水平,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具有责任心、事业心;其次,要求其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术,使材料管理由较为落后的手工管理方式转变为利用先进技术的管理方式,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展开针对使用现代化多媒体工具的培训,使老员工也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熟练操作电脑及相关软件,从根本上提高管理水平,真正做好建筑材料的管理。

2.3树立安全隐患意识,加强安全管理

为了减小建筑施工现场各项安全隐患出现的可能,施工企业应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施工企业管理者应准确认识到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对现场安全的重视程度,并且坚持与时俱进的观念,根据企业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引进先进技术监管现场安全;其次,加强施工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树立安全隐患意识,开展现场事故分析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现场应变能力和防范安全隐患的能力,大力开展安全宣传活动,使安全隐患意识深入人心;最后,建立安全负责小组,制定相关的安全规定,监督施工人员安全生产,在安全负责小组中建立安全责任制,督促其尽自己最大努力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建筑施工风险管理工作是建筑施工的重要部分。但目前建筑施工中存在科学技术和质量控制的缺乏、材料管理方式较为落后、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等多个方面的风险。针对存在的风险,作者提出了几点促进建筑施工风险管理工作开展的措施,从严格控制质量、提高安全隐患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等几个角度着手,不断完善建筑施工的管理机构,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安全施工,从而保障工程项目顺利的得以实施,提高建筑企业的效益。

参考文献:

篇7:建筑企业管理方法

在建筑企业中,各企业之间的发展水平略有差异,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我国建筑行业中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大多采用了总分包制度,在总分包体制下,施工技术管理只是对于承包施工工程单位的技术管理,通过中间的纽带来实现总建筑企业与分包建筑企业的管理对接,二者之间需做好技术的交接工作,然而在实际情况中,总承包企业与分承包企业在交接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问题,受分承包企业自身条件的限制,导致了施工技术不能按照原定计划实施,影响了施工技术工程的正常工作,施工管理方面因缺乏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在施工工作时针对出现的问题不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管理控制滞后,进而延误了建筑工程的工期,增加了工程的时间、成本,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后果,为此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交接工作无法完成[1]。

2.2建筑施工技术制度体系存在缺陷

建筑企业规模参差不齐,大型的企业还能够落实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制度,而小型的建筑企业却不能够落实到这一点,无法按照建筑技术制度以及建筑监管部门的规章制度去执行,久而久之,施工技术制度存在很多缺陷,部分企业在施工技术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技术岗位与技术人员交接混乱,部分技术人员并不适合相关的技术工作,无法在技术岗位上发挥个人能力,在岗位的划分上没有按照相关制度去执行,导致了部分岗位的空缺与部分岗位人多的情况;建筑企业中不按照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对员工进行指导培训,造成了部分员工无视技术规章制度,对工程步骤全凭自己意愿操作,安全意识薄弱,部分施工单位对此现象置之不理,不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制度,建筑工程质量堪忧[2]。

2.3缺乏施工技术管理监督、管理人员水平低

篇8:浅议建筑企业合同管理的途径方法

务, 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实现有赖于这个总合同的履行情况。加强合同管理, 是建筑企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 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

建筑企业合同管理是一个综合系统的工作, 是上下内外各种不同的合同关系的有机结合。在这个体系中, 业主与企业的工程总承包合同是一个总合同, 其下一个层次是企业内部母子分公司之间的分包合同, 与其平行的是各种材料设备供应租赁合同, 第三个层次的是企业与劳务方的劳务合同。在这个合同体系中, 由于企业在各类合同中的角色不同, 合同管理控制手段、工作侧重点、关键点也有所区别, 以下从几个方面谈谈建筑企业合同管理的一般要求:

一、建立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

在市场经济中, 企业风险大多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合同风险。要有效地化解合同风险, 必须高度重视合同管理工作, 树立大合约意识。首先要在企业内部成立专门的合同管理职能部门, 而不能将合同管理这一重要的企业管理活动归附于经营、计划、财务或者技术管理部门。一个合格的合同管理职能部门, 应有足够数量的经济管理、法律、预算、技术、公关等专门的人才, 应有较为广泛迅捷的网络信息系统, 科学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和技术方法。并由企业主管领导挂帅主持。

二、约前的审查

1. 资信审查。

这是合同管理的先行环节。主要是要审查相对方的主体资格及资质信誉方面的问题, 包括业主资金到位情况、供应方的生产及产品质量情况。审查方法有实地考查、行业中介咨询等。.

2. 文本审查。

主要是对即将签订的合同文本的全面性和严谨性审查。全面性指本行业合同必备条款要完整无缺, 企业应参照国家及行业合同文本范本, 制定本企业各类合同文本范本, 在保证必备条款完整有效的基础上, 根据行业特点、业务需求, 进一步完善企业合同文本其它各项条款。对于合同范本, 可采用格式条款, 但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 不可只一味地着眼于本单位利益, 而制定霸王条款, 甚至乘对方签约时的疏忽, 在合同文本中打埋伏。

例如:有的企业的合同附件采用格式条款, 把其中的诉讼地法院约定在己方公司法人注册地;这无论是在卖方市场还是买方市场, 都显然是一条极不公平的乘人不备的恶意条款, 有可能在以后的诉讼中导致合同撤销。合同管理职能部门在文本审查中, 既要防止对方在合同条款中恶意伏笔, 也不能以自身的优势强迫或设陷对方接受这种条款;严谨性审查, 主要是指合同文义方面, 要符合有正常理智的人的一般性唯一性理解, 无论词、句还是条款要尽可能避免有两种以上的可能解释。应首先采用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用语, 在当前市场下, 即使是次要条款、不重要事项也不适宜“君子协定”。

3. 风险评估。

这是签约前的最后环节, 也是前述资信审查、文本审查的最终目的。企业在对相对方资信及文本的审查后, 要本着谨慎的原则, 对合同履行中的各种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在评估中, 要根据市场环境及相对方的资信情况, 确定风险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并对这两极值下的各种内外部因素进行逐一分析说明, 且提出相应对策, 形成风险评估的专项报告, 一是供决策部门参考;二是供己方合同实施部门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参照;三是作为合同管理部门在企业合同整个履约过程中管控的依据。

三、履约控制

这是合同管理链中的最重要环节。可根据不同的合同类型, 采用多种方法。但最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申爱芳

1. 阶段控制。

即过程控制。企业施工生产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工作链, 有施组设计、前期上场、材料供应、机械设备租赁、劳务用工、安全质量控制等主要阶段。在这些不同阶段中, 企业与建设单位的施工合同是整个合同管理的“纲”。以下材料供应、设备机械租赁、劳务用工及内部各项经济指标承包合同、安全质量责任合同都是为这个总合同管理服务的分项性工作。合同管理人员及实施人员要把总合同的己方义务细化到各个分项合同中, 以其为基准, 对各分项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阶段性的检查调节, 不断纠正分项合同履行过程中与总合同要求不相符的环节。这种及时的纠正与修订分项合同, 保证总合同的正常履行, 正是阶段控制的目的与结果。

在这一过程中, 合同管理人员一是要深入现场, 及时掌握上下、内外、总分各合同履行情况, 督促与指导实施人员查漏补缺纠偏;二是要收集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凭证资料, 并整理归档, 为合同结算、纠纷处理特别是变更索赔作基础。

2. 分项控制。

也就是单项指标考核控制。建筑企业总承包合同项下的工程内容一般都是由各分项工程组成。与之相应, 总承包合同的管理, 便可分解为各单项工程合同管理, 单项合同又可分为劳务、材料、物资、安全、质量等各个方面的单项合同管理。

在这一过程中, 合同管理人员要把握好总合同及各单项合同履行的协调性和整体性, 在总合同的框架下, 控制各合同的履行过程, 保持各分项合同履行的有机连贯。此外, 合同管理人员要及时考核清理履行完毕的单项合同, 对履行瑕疵及时予以补救完善, 保证下一环节合同或下一单项合同的妥善履行。

四、后续监管

在合同主要义务履行完毕后, 合同监管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在合同义务完全履行完毕合同可以终止的情况下, 合同管理人员的工作是对合同条款下的权利义务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复核, 结清剩余款物。在建筑企业中, 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施工合同, 总承包合同的后续管理主要是做好变更索赔工作, 保证企业经济利益的全面实现。分项承包合同的后续管理主要是防止工程数量的超计和各类费用的超付, 防止效益流失。合同管理人员要会同内部预算、计划、财务、审计人员及时进行核查, 由合同管理与实施人员双向把关, 主管两级联签后, 方可进行最终结算终止合同。

对于合同主要义务完成, 附属事宜没有完结, 或者是权利义务发生了转移的情况, 合同管理人员要及时与各方沟通, 就后续事项签订新的合同或达成书面的补充合同。关键就是要把握后续合同相对方承接原合同权利义务的合法性及履行能力, 如事关业主等第三方的, 应要求承接方与原相对方提供资金上的担保, 防止原相对方恶意逃避应承担的合同义务, 损害建筑企业的合法权益。

另外, 还要重视合同终止后的评价工作, 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在完成合同任务撒场后, 要对整个项目即以施工总承包合同为主体的大合约履行情况进行科学的综合评价, 对整个合同体系进行总———分———总式的分步分项评估, 分析经济盈亏原因与管理经验教训, 为下一个合同管理系统的良性运转参考借鉴。

总之, 企业合同管理是一个格局完整的整体循环的管理系统, 是企业尤其是建筑企业管理的核心, 加强合同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建设, 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的重要前提。

摘要: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加强合同管理有几个关键的节点, 文章以建筑企业为例, 从合同签订、履行、终止几个环节入手, 阐述了合同管理的途径方法。

上一篇:拆迁工作动员会讲话下一篇:小学家访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