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国内融资困境与战略论文

2024-05-29

新时期国内融资困境与战略论文(精选11篇)

篇1:新时期国内融资困境与战略论文

新时期经济法学的困境与出路论文

19世纪,随着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全能政府”开始向“守夜人”[1]方向发展,经济法理论开始形成。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陷入经济危机。同期,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经济政府干预模式,而为限制政府权力,经济法学进入控权时代。与西方发展相比,我国经济法具有特殊性,这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有关。而从计划经济向改革开放变更的过程中,经济法也应实现有“市场调节”向“权力控制”的转变。但目前,我国经济法学在权力控制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以此为视角,分析我国经济法的控权困境并提出问题解决路径。

一、新时期经济法困境分析

我国新时期经济法困境主要变现为控权能力不足,具体可分析两方面,一方面:经济法学缺乏相应的控权理论;另一方面:经济法学缺乏关于相应控权制度配套措施的研究。

从控权理论角度分析。经济法控权理论的核心在于明确权力内涵与边界。而我国经济法由于历史与现实两方面原因导致经济法缺乏相应控权理论。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时期,为建立其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同时由于政府完全干预,使得经济法缺乏控权空间。而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依据特殊国情逐步建立其市场经济制度,而由于发展环境特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采用了与西方“自然形成”相反的“顶层设计”模式。这使得经济法在一段时期内受困于国家经济的发展需要而不能发挥其控权的能力。因而,我国经济法自建立起,其主要职能变为市场干预,其制度设计也以市场干预为主,缺乏相应控权理论。而随着我国逐步进行政府智能改革,构建“有限政府”。学术界也开始了关于经济法控权理论的讨论,形成了以市场自由调节为主要观点的“市场派”与政府干预,设定权限,进行监督的“政府派”[2]。目前,学术界未能就控权理论达成一致。而依据不同的.学术理论将设计不同制度成果,因而目前我国未能建立其相应制度。综上,我国经济法缺乏相应控权理论。

从控权配套措施角度分析。我国经济法学缺乏关于控权制度相应配套措施的研究。具体表现为:缺乏控权实施机构的相关研究、缺乏控权监督机构的相关研究、缺乏关于经济法与其他法域联合控权的研究。笔者认为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为缺乏相应的实践支撑,我国经济法缺乏控权经验,司法实践中缺乏相应案例可用于理论分析。因而理论界无法做出有效实证分析,从而無法对上述实证与类实证问题做出分析。第二为我国法律具有特殊性,我国法律的法理学基础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同于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的法治理念,我国的法治理念体现出我国特殊国情。因而,西方配套措施建设经验只能起到参考作用,无法形成有效支撑。

二、新时期经济法学困境解决路径分析

综合上述分析,我国经济法学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为“控权困境”。而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应从两方面入手。

从控权理论缺失角度分析。笔者认为应结合目前发展趋势建构经济法发展理论。目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型处于深化改革阶段。因而,经济法学控权理论应从主体与权限两方面进行明确规制。首先应明确干预主体。针对行政权力分散干预市场的情况进行整合。其次应明确干预权限。在明确干预主体的前提下,应针对不同干预主体做出规范,明确不同干预主体的干预权限。

从控权配套措施角度分析。笔者认为经济法学研究需遵守法学研究的基本路径——即法律实施的有效性应来源于其对法律实践经验的遵从性。因而,笔者认为建构有效的配套措施应从理论与时间两方面入手。理论方面可结合我国其他部门法经验构建经济法学控权配套措施。其可行性依据在于:法律小前提的客观性使其可以被不同法律从不同视角进行解读。因而经济法学也可对行政法领域内的控权问题进行干预。同时为验证理论假设的可行性,国家可通过设立试点的方式获得实践经验,为理论发展提供有效支持。而需要说明的是:区域实践具有区域特殊性。因而在分析实践经验时应充分考虑区域特殊性问题。

三、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经济法在控权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综合分析控权理论缺失与控权配套措施缺失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界定干预权限与界定干预主义的解决路径,为经济法在控权领域的发展做出理论贡献。

参考文献:

[1]雷玉红.新时期生态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研究[J].中国商论,(8):178-180.

[2]杨紫烜.经济法学发展中的理论问题研究[J].财经法学,2016(4):5-14.

篇2:新时期国内融资困境与战略论文

李春杨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马山中学)

摘 要:高中化学是一门高中课业学习中的基础学科,随着社会经历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高中化学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增加,给高中化学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首先总结了在新时期高中化学在教学方面的一些困境,然后针对新时期对于高中化学的教学要求而做出的一些教学方法的创新。

篇3:新时期国内融资困境与战略论文

关键词:衡阳市农业,四化两型战略,绿色农业

1 衡阳绿色农业发展现状

绿色农业强调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是一种将环境保护,与农产品数量与质量安全相结合的现代农业发展的形态与模式。

目前,在我国石油农业耕种方式给环境造成的破坏程度非常严重、土壤生产效率大减,以及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绿色农业的重要性已经获得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形成有利于保护耕地、水域、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和物种资源的激励机制;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而2012年湖南省也提出将“四化两型”战略作为我省未来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因此,衡阳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是对上级政策的贯彻执行。

根据衡阳市政府信息门户网报道,近几年来,衡阳市政府将发展绿色农业作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不但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而且作为投资主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投资。2015年,有针对性的出台了以重点扶持“10个领军型龙头企业、30个成长型龙头企业、20个特色产业园”为主的《2015年农业产业化项目扶持方案》,注重通过贷款贴息的方式调动龙头企业提升产能的积极性;对列入市政府重点工程的96个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实行了“一对一”帮扶,年度投资112亿元。2016年度,衡阳市共审批第一批绿色发展类重点工程建设项目77个,绿色农业重点项目之多、在所有产业中所占比例之大,都比以往大有提高。

然而,尽管政府对绿色农业非常重视,并对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给予较大的政策支持,包括财政、税收、贷款与保险等支持。但是对于规模较少的绿色农企而言,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它们受到的政策支持,远不能满足其融资需要。因此,融资难,仍然是绿色农业企业发展中的瓶颈。

2 绿色农业企业融资困境表现及成因

绿色农业企业融资困境主要表现为:融资结构单一,融资成本高,融资数量较少,融资速度慢。融资结构单一是指企业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单一。主要表现为:以自有资金和民间借贷融资为主,以政策银行借贷融资和财政资金为辅;以吸收直接投资为主,以债务融资为辅。与其它行业的企业或者同行业的非绿色农业企业相比较而言,融资成本要高一些。融资的数量相对于其科研与投资扩张对资金需要量而言,往往无法满足其需要。另外,现有融资机构放贷手续复杂,审批环节多,放款速度无法跟上企业生产经营中资金需求波动特点:小量多批,快借快还。

上述融资困境产生的原因包括客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因素,涉及企业、金融体系和政府产业政策三个方面。

首先,从企业本身的因素来看,绿色农业企业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高的特点,使其内源融资能力不强,外源融资成本高或难度大。由于目前绿色农业的生产技术还不够成熟,产品质量与产量稳定性差,生产环节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绿色农产品的质量认证体系还很不完善,与发达国家的标准体系不一致,从而使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较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普通较高,一般都比相应的传统农业产品的单位成本高3倍以上,销售价格高,一般人群难以接受。这些原因共同导致绿色农产品在国内的消费人群较少,资产获利能力不稳定,从而内源融资能力不强。另外,绿色农业存在着投资周期较长,固定资产占比高的特点,也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而绿色农业企业的生产技术非标准化以及保密性,使得金融机构对绿色农业企业的信用水平难以评估,从而导致放贷速度慢,贷款成本高。除此以外,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复杂性,消费人群的不明确性也使得企业难以吸引股权投资资金。据统计,衡阳绿色农业企业的资金80%是创业者自有资金,企业依靠自身的收余留存来扩大再生产,这无疑降低扩张速度。

其次,这些融资困境与我国金融体系的特点有关。我国金融体系的特点:涉农金融机构种类少,布局不合理,服务主体非农化。例如,原本以三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涉农金融机构如:农村信用合作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也将扩张的重心放在城市,以非农业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而且这些涉农金融机构从农民手中吸收的存款远大于其放贷给农业行业的资金,从而导致农业行业可供内部拆借、行业内流转的资金不足。

第三,政府的政策效率不高,导致薪水车薪。首先,尽管政府有扶持绿色农业的政策性资金,但是由于对绿色农业企业的认定,资金用途监督等环节缺乏有效的标准和手段,导致政策性资金配置效率不高,部分资金并没有真正用于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其次,政府直接投资资金选择的投资项目过多,影响了效果的突现;政府直接投资资金选择的价值链环节需要重新定位,应该以基础设施、技术研发、质量认证与监管环节为主。

最后,农业保险行业建设力度不够,无法为降低农业企业经营风险服务。

3 化解绿色农业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当前绿色农业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产技术的稳定性、生产成本过高以及产品信誉缺失。而融资困境只不过是这三方面问题的外化。所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化解绿色农业企业融资困境。

第一,政府出面组建生产技术协同创新平台,大力支持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研发,尽快促使生产技术成熟。并将研发成功的技术成果部分免费推广,造福整个行业,降低生产成本和生产风险。

第二,组织科研院所,研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业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质量认证体系。一方面为整个行业树立标准,建立合法性行为规范,以防企业之间的不当竞争;另一方面,向国际标准靠拢,提高标准的权威性与合法性,利于提高国内消费者对我国绿色农产品的信任程度,避免“柠檬市场”产生;最后,向国际标准接轨,为我国绿色农产品出口发达经济国家做好铺垫。毕竟,在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初期,人们对绿色产品的价值认知能力还很缺乏,导致国内市场的规模还较少,好产品无法卖好价格,产品出口必然是这一阶段的重要支柱。

第三,为企业进行经营创新创造条件。首先,政府通过为订单农业的消费者提供风险担保来引导企业通过实行订单农业,化解市场风险和融资难题。其次,政府为企业融资创新提供条件。包括:允许企业用不可撤销产品订单融资;企业间可以集体互保融资;股权抵押融资等。

第四,政府运用行政手段,为绿色农产品的体验式销售提供平台。包括:建立绿色农产品可视化生产与流通信息系统,让消费者可以追踪、检查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提高山消费者的信任度。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建立绿色农产品体验窗口,和为特殊人群(孕妇和儿童)消费农产品提供财政消费补贴。

最后,政府和企业应加强行业形象宣传和绿色农产品知识教育,提高消费者认知水平和信任水平。以高收入人群、孕妇、儿童、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等特殊人群为突破口,重点营销。甚至可以建立绿色农场示范园区,让消费者免费参观和低价租种,实现消费者与绿色农产品生产过程的零距离接触。

参考文献

[1]张新宁.论农业生态伦理建设的意义[J].创新科技,2009,(12):24-25.

[2]衡阳市2015年上半年种植业生产形势分析[EB/OL].http://www.hengyang.gov.cn/zfxxgk/bmxxgkml/szfgzbm_20215/snyj/gzdt_12821/201507/t20150729_342160.html.

[3]衡阳推进77个绿色发展类重点项目建设[EB/OL].http://www.hunan.gov.cn/zw/hnyw/szdt/201604/t20160410_3037976.html.

[4]胡雪萍,董红涛.构建绿色农业投融资机制须破解的难题及路径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6):152-158.

[5]雷曜,张文婷.美国农业补贴政策及其改革趋势[J].吉林金融研究,2014,(4):1-4.

篇4:新时期体育会考的困境与创新

关键词:体育会考;存在问题;策略创新

自从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经济建设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只有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加强宏观把控,使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而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于教育方面的要求也做了新的调整,体育教育事业得到重视,意味着对人才有了更全面的要求,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旨在促进体育会考的进一步创新及更好地发展。通过本文的论述,笔者一方面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另一方面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新时期体育会考存在的问题

1.在学生的培养方面

义务教育作为我国培养人才的基本战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学生能够在限定的时期内,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高考制度的存在,已经严重导致义务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偏颇,尤其是在对学生的培养方面,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不符合新时期对人才的需求。例如,某初中學校在培养的过程中,重视基础文化课程的学习,所以课程表上基本没有关于体育课、音乐课方面的要求,而体育教学课程得不到重视,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无法形成一整套的教育—考核模式,这也是新时期我国体育考核会考中思想意识上存在的不足。

2.体育创新能力不足

在体育教学方面,尤其是初中阶段,我国体育教学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提升,这也是导致我国体育教学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原因。笔者通过对几十所中学的走访、资料整理发现,在其体育教学工作中,介于中考制度对体育没有严格性的要求,所以很多学校从初中阶段就对其忽视,而这种现象造成的最直接后果就是相关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创新氛围不足,加之管理缺陷,导致体育教学缺乏创新能力。

二、新时期体育会考的相关策略

1.重视学生身体素质培养

体育会考质量的提升,必须要先保证教学课程得以落实,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对体育教学进行下一步程序上的考核。而针对上文中所提及的对体育课程不够重视的问题,个人认为不妨通过强制性的法制规定予以革新。学生在应对中考的过程中,为了谋求好前途,所以奋力一搏,大多数时间基本上都在教室里度过,而长时间保持坐姿,对其身体是个严峻的考验。因此,不管是对人才的全面培养还是对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培养,都必须加强对体育课的重视。

2.体育会考注重全面考核

现阶段的体育发展,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客观因素及不可抗力因素的制约,在其会考方面大都呈现一种严重偏颇的现象。个人认为针对这种现象,首要任务是解决体育教育在物资上存在的巨大差别,只有提高体育教学的硬件设备,才能为体育教育事业的更好开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一旦体育教学设备得以保障,将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由此则可以形成完善的体育会考制度。

3.多手段并用,提高创新能力

体育会考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上述的思想上高度重视、物资上全面保障,还应该综合运用多种途径,使之形成一股有效的合力,科学、全面地促进会考制度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创新方面,不妨大力学习和引进先进地区的考核方式,认真学习并融会贯通其长处,在学习的基础上有区别性地进行引进工作,采用符合物资条件允许的考核方式、具有实现条件的考核制度,总而言之就是要学习、借鉴并化为己有,最终达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促进我国体育会考方面的发展。另外,由于高中体育教师在文化知识储备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在教学方式的把握上也找不到很好的创新。针对此现象,要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工作,这样势必使高中体育教职人员形成一定的压力,促进其更好地完善自身,促进教学方式及创新能力的提高。

随着世界局势的巨大变化,国家对教育工作的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而鉴于我国现阶段体育会考在主观、客观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之处,亟待专业人士发现并严肃处理,本文结合个人的工作实践经验,主要介绍了现阶段体育会考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对解决方案进行探讨,但由于学识所限,观点难免有些偏颇,希望专业人士不吝指正。

参考文献:

王艳芳.体育创新教学探讨[J].天中学刊,2007(5).

篇5:新时期国内融资困境与战略论文

2008-5-1

2自上世纪90年代,商贸流通业开始逐步对外开放,随着2006年服务业全面对外开放,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商贸流通业在促进生产、引导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商贸流通业已逐渐成为基础产业、先导产业。

“十一五”期间商贸流通业发展面临的经济环境

从世界大环境来看,总体上全球经济形势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显示,未来几年,美国、日本、欧洲都将保持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国际资本流动更趋活跃,国际市场需求更趋旺盛,客观上有利于扩大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规模。从国内来看,“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以住、行为代表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拉动住房、电信和汽车等产业高速成长,产业升级速度明显加快;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促进了产业升级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政府职能转换、整顿市场秩序取得积极成效,民间投资加速,企业素质总体改善,市场对经济增长的调节作用明显增强。这对扩大招商引资、调整产业结构、刺激市场消费等方面将产生积极影晌。度过世贸组织后过渡期后,国内关税继续降低,各项非关税措施取消,外商投资领域将进一步放宽,进入门槛进一步降低,国际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势头加快,对利用外资和扩大外贸进出口将产生积极影响。CEPA的深入实施、长三角区域合作步入实质性阶段、中国一东盟区域一体化步伐加快,都将对区域经济扩大贸易、扩大引进资本、技术、人才,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活跃市场等带来巨大的机遇。

地方商贸流通经济发展机遇的实例考察

从无锡市的实际来看,综合分析,商贸流通业发展面临五大机遇:一是城市发展的机遇。“十一五”期间,城镇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的范围也正加速从500平方公里向1600平方公里扩展,这种变化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空间。二是扩大开放的机遇。2006年后服务业全面对外开放,市场开放步伐的加快,外资进入的地域、数量、股权等各类限制的逐步取消,在对本地商贸流通业发展提出挑战的同时,也带来发展的机遇。具有坚实工商业经济基础、地处长三角大都市圈几何中心的无锡,有可能成为继上海之后,苏南地区承接国际商业资本辐射的第一区域。三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机遇。2005年,无锡市人均GDP已突破6000美元大关,根据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人均GDP5000美元-8000美元的过渡期,是经济结构大调整、大发展的转型期,这一阶段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

深度都将有很大提高,内部的产业能级提升加快,商贸流通业加速向现代化转变将为商贸流通业带来新的飞跃。四是城区工业企业“退城进园”的机遇。“十一五”时期,无锡市城区将有步骤、有计划的实施工业企业“退城进园”,城区置换出来的土地将为商贸流通业优化网点配置、建设商业聚集区、打造新商圈带来契机。五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机遇。有研究表明,人均GDP由5000美元向10000美元跨越时,主要依靠“城市群”集合发展。无锡市正处在5000美元向10000美元迈进的新时期,长三角地区商贸流通业分工合作、竞合之势正在形成,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应抓住这个机遇,在长三角市场的壮大中,做大做强做优无锡市商贸流通业。

“十一五”期间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实施现代化战略,提升商贸流通业的整体水平

商贸流通业实施现代化战略主要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以信息化带动商贸流通现代化。构筑现代商贸业信息平台,通过吸纳、采用各种先进的商贸流通经营、管理新技术、新手段,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大力发展新兴商贸流通业,推进现代商贸业和商流的网络化,通过现代化提升商贸流通业的整体水平。二是与科教兴国战略相结合,提高商贸服务业科技含量。紧跟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潮流,加大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的力度,加快构筑人才高地,提高商贸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三是紧跟经济全球化进程,把流通现代化发展摆到商贸发展的重要位置,使之成为推动商贸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在推进流通现代化的进程中,要重点加快连锁商业的发展,以连锁商业为突破口,推动传统商业与现代商业转变,推动连锁经营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和延伸,逐步确立连锁经营在商贸服务业中的主体地位。

(二)实施集约化战略,构筑起商贸流通集聚辐射的新平台

实施集约化战略,首先应以大企业、大集团、大市场为载体,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各类要素向优势资本、优势企业的集聚,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构筑起商贸流通集聚辐射的新平台。建立以大型流通企业集团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培育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其次,以引导、协调、规范、扶持为主要抓手,优化企业发展战略,培育现代商贸业市场主体。商贸流通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独特的发展战略,包括经营、业态、品牌、扩张、并购、人才等方面,做到科学领先,在激烈竟争中脱颖而出,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制定发展

战略时,把连锁经营与企业并购结合起来,做到立信中创业、做强中做大、规范中发展,做强做大企业。

(三)实施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区域商贸流通经济发展

首先,应以推进“万村千乡”和“双百市场”工程为着力点,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城市商业特别是主城商业的辐射作用,与新农村、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使城乡消费市场更趋开放活跃,实现城乡联动、和谐发展的新局面。其次,要以建设区域商贸中心为目标,以开拓市场、扩大消费为主线,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为动力,推动传统商业经营方式向现代流通方式转变,完善商品市场、现代流通、法制建设、监测调控、商业信用五个体系。三是抓住确立各类经济带的机遇,建立网络化的区域市场体系,大力提升大型市场水平,大力建设现代物流基地,大力发展会展业,实现生活服务、产业服务和流通辐射的三大功能,建设具有强辐射能力的区域中心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大量聚散,提高聚合辐射能力,实现对周边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和聚集。

(四)实施产业互动发展战略,创造新的机遇和空间

产业互动发展,能够为商贸流通业创造新的机遇和空间。首先,以产业链为基础,加强产业间的互动,在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业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推动商贸流通产业与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和旅游、文化等三产业的互促互动,农工商联手开拓繁荣市场,深度融合发展。其次,自觉适应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要求,以规划为龙头,突破传统商业布局观念,拉开中心城市骨架,加快形成若干个以商业功能区为基础、错位竞争、有序支撑、层次清晰的商圈。实施内外贸一体化战略,消除内外贸一体化市场带垒,培育内外贸一体化企业主体,形成内贸促进外贸、外贸拉动内贸的内外贸一体化市场格局。最后,与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相结合,重点培育现代物流业。建设区域性物流网络,要以中心城为依托,连接一批大中型的储运、批发企业,建立现代物流产业走廊。

(五)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提升产业整体发展能力

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首先应抓住国际商业资本和各类区域外商业资本对营销网络开拓的机遇,适时调整引资重点,加强对国际知名商业的引进力度,优化商业网点布局,推动商贸流通业的开放度,提升区域商贸流通业的水平。其次,要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推动商贸服务业国际化同样是商贸业加快发展、提高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抓住我国融入WTO的历史性机遇,进一步扩大开放,有效地利用国际商业资本,全面与国际商贸服务业发

展接轨。另一方面,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国际市场。通过独资、合资、合作方式和连锁代理等渠道,建立国际市场贸易网络;以贸易网络为载体,以高新技术为手段,建立市场信息网络;利用各种运输渠道和储运企业建立国际物流网络;以区域传统、特色的加工技术为基础,建立商贸流通服务网络。

参考文献:

1.无锡市经贸委.无锡市商贸流通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12

2.简真瑜.实现重庆商贸流通产业新跨越之我见[J].决策导刊,2006.3

篇6:新时期国内融资困境与战略论文

是我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适逢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30周年之际,经研究,将于207月23-25日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中国新时期土地资源科学与新常态创新发展战略研讨会暨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30周年纪念会”。

本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承办。会前将公开出版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土地资源创新研究与发展30年》(暂名)。在研讨会上评选优秀论文奖和优秀著作奖,并以学会名誉颁发优秀论文奖励证书和优秀著作奖励证书。热忱欢迎全国土地资源、地理科技工作者、国土管理部门干部,以及有关人士积极撰写论文,并出席本次学术盛会,共商新时期中国土地资源科学与新常态创新发展方略。

一、会议主题

篇7:中国营销的新时期困境与改革

关键词:传统营销,中国式营销

一、传统营销陷入困境

市场营销好比是一场战争, 企业在经历了产品战、价格战、广告战、渠道战、促销战等一系列战争之后, 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营销困惑和迷茫。传统营销的理论和实践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 价格战几败俱伤

价格战一直以来是商家比较青睐的扩张市场, 占领地盘的方式。尤其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 使得价格战普遍存在。然而以长虹的惨痛价格战教训为代表的一系列事实向我们表明, 价格战往往造成几败俱伤的局面。随着消费者的不断成熟, 价格战已经不再那么总是奏效。

(二) 渠道战露出马脚

“得渠道者得天下”的思想像一根指向标指引着无数厂家大大关注到了渠道, 但他们过于追求做大, 造成许多企业的渠道过于冗繁, 难于管理, 区域市场之间不断发生冲突, 价格混乱, 窜货现象严重, 信息反馈慢。渠道的战争越打越烂, 不但没有取得应有的回报, 反而成为企业的负担。

(三) 促销战难以奏效

一进商场, 醒目的“促销”字样占满货架, “买一赠一”、“一元手机”等标语已经不再新鲜, 消费者开始对各种促销手段见惯不怪。以前一搞促销就见销量, 而如今这些促销方式已经不能再提起消费者的胃口。中国的企业现在就是这样一种状态, 对于促销战是不想打也得打, 手里在出招, 心里在疼痛。许多企业没有原则的长期大力度买赠以致成了变相降价, 与促销目的背道而驰。

二、传统营销失效的原因

(一) 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

全球化、国际化进一步发展, 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 贸易和投资体系的变化, 全球竞争、社会和环境规则体系的变化, 使得整个经济大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尤其中国加入WTO以后, 从政策到实践都已经远远不同于以往, 曾经的中国式营销不再适合现在的经济环境, 失效也就成了必然的事。

(二) 市场环境的变化

国际巨头增多, 竞争对手强大, 全球500强企业已有400多家在华投资, 项目总数超过了30000个, 而且国际巨头不断追加在华投资, 扩大投资规模。我国企业要依靠传统的简单竞争战略在今天的市场已步履维艰。

国内市场竞争趋向白热化, 中国正处于持续发展、突飞猛进的阶段。供过于求的趋势越来越严重, 为了争夺有限的消费者, 在市场的压力下竞争走向过度。产品同质化严重;降价幅度大、频率高, 在成价格混乱;渠道管理不善, 窜货、充货、假单泛滥;促销手段单一、恶性竞争严重。这一切都是竞争变了味。

(三) 消费者的变化

消费者呈现更大的多元化, 消费者消费能力的高低不等, 生活方式的差异导致中国社会阶层出现了分化。许多新型消费者出现, 互联网的兴起造就出新的传播媒体, 其大众化催生出e人类;独生子女的一代逐渐登上消费的舞台;单身贵族盛行;银发一族从被遗忘到被重视;女性消费者崛起;知识型、思考型、挑剔型的消费者越来越多。这所有的一切都使得传统营销越来越难以招架。

三、中国营销需要的变革

市场环境的变活, 消费者多远化的出现, 新型消费者的出现等使传统营销显得那么软弱无力, 如果传统营销再不进行改变, 就只能在改变的浪潮中淹没。如何进行改革, 一种新营销的模式将是中国变革的方向。

(一) 由“点”出发转变为从“面”出发

传统营销最大的缺点就是从“点”出发, 忽视整体竞争环境, 新营销最大的优点是从“面”出发, 重视整体市场环境, 重视战略, 重视创新的。新营销以整体市场竞争作为营销的出发点, 以“面”作为基本准则来进行战略营销, 新营销思想核心是战略。

(二) 强调社会市场营销观、整体营销观

社会市场营销观是营销观念的发展和延伸, 强调企业向市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个别的、眼前的需要, 而且要符合消费者总体和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企业要正确处理消费者欲望、企业利润和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 统筹兼顾, 求得三者之间的平衡与协调。整体营销观突破了以最终顾客市场营销为中心的传统市场营销理论, 注重长远利益, 强调群体利益, 供应商、分销商、最终顾客、员工、同盟者、竞争者、大众等都包含在营销里面。

(三) 转变营销价值观, 强调顾客附加价值

传统营销在价值观方面所注重的只是产品价值和货币成本, 这种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市场竞争竞争激烈、顾客越来越聪明、消费者选择机会越来越多的局面, 这种观念已经落伍了。所谓顾客价值, 是顾客期望从某一特定产品或服务中获得的一系列利益所构成的总价值。顾客附加价值是指顾客所获得的总价值与顾客为获得这些价值付出的成本的差额。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 如果一个企业能从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转向市场营销观念, 它才能有效地对待竞争。只有以顾客为中心的企业才能获得成功。

(四) 4P到4C的转变

传统的营销组合是4P, 即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它更多的强调产品, 强调推销, 以营利为唯一目的, 而面对以顾客需求为核心的当代市场经济4P组合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在这样的背景下4C观点诞生了。4C分别指代Customer (顾客) 、Cost (成本) 、Convenience (便利) 和Communication (沟通) 。4C营销理论注重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 与市场导向的4P相比, 4C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4C理论使营销的概念更进一步地深入到了整个企业, 使企业从战略上围绕营销发生了改变, 这是传统营销概念中4P的概念所不能涵盖的。它更能适应这个供过于求, 消费者至上的时代。

参考文献

[1]、屈云波.挑战中国营销8大新难题[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5

[2]、Susan Hart, 曹建华.营销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篇8:中国营销的新时期困境与改革

摘要:市场营销在竞争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国内营销学的发展也非常迅猛。我国随即从计划经济跨到了市场经济,但很多落后的营销策略却仍然存在,本文将就传统的营销策略存在的弊端,结合国际大市场进行深入分析,解析其存在原因以及需要的变革。

关键词:营销困境;营销失效;营销变革

一、传统营销陷入困境

市场营销好比是一场战争,企业在经历了产品战、价格战、广告战、渠道战、促销战等一系列战争之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营销困惑和迷茫。传统营销的理论和实践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产品战越来越难。如果让你随便品尝一杯可乐或是一页饼干,你能尝出它是哪个品牌的吗?我想大多数的人都做不到,这充分体现产品同质化的严重。无论是从食品、服装、到家电、设备等其他行业,“撕下商标,分不出是哪家生产的”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众多企业家相当头疼的事。不同程度同质化现象随处可见,以前固有的产品战已经打的白热化了,产品战越来越难打。

2价格战几败俱伤。价格战一直以来是商家比较青睐的扩张市场,占领地盘的方式。尤其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使得价格战普遍存在。然而以长虹的惨痛价格战教训为代表的一系列事实向我们表明,价格战往往造成几败俱伤的局面。随着消费者的不断成熟,价格战已经不再那么总是奏效。

3渠道战露出马脚。“得渠道者得天下”的思想像一根指向标指引着无数厂家大大关注到了渠道,但他们过于追求做大,造成许多企业的渠道过于冗繁,难于管理,区域市场之间不断发生冲突,价格混乱,窜货现象严重,信息反馈慢。渠道的战争越打越烂,不但没有取得应有的回报,反而成为企业的负担。

4促销战难以奏效。一进商场,醒目的“促销”字样占满货架,“买一赠一”、“一元手机”等标语已经不再新鲜,消费者开始对各种促销手段见惯不怪。以前一搞促销就见销量,而如今这些促销方式已经不能再提起消费者的胃口。中国的企业现在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对于促销战是不想打也得打,手里在出招,心里在疼痛。许多企业没有原则的长期大力度买赠以致成了变相降价,与促销日的背道而驰。

二、传统营销失效的原因

1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全球化、国际化进一步发展,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贸易和投资体系的变化,全球竞争、社会和环境规则体系的变化,使得整个经济大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尤其中国加入WTO以后,从政策到实践都已经远远不同于以往,曾经的中国式营销不再适合现在的经济环境,失效也就成了必然的事。

2市场环境的变化。国际巨头增多,竞争对手强大,全球500强企业已有400多家在华投资,项目总数超过了30000个,而且国际巨头不断追加在华投资,扩大投资规模。我国企业要依靠传统的简单竞争战略在今天的市场已步履维艰。

国内市场竞争趋向白热化,中国正处于持续发展、突飞猛进的阶段。供过于求的趋势越来越严重,为了争夺有限的消费者,在市场的压力下竞争走向过度。产品同质化严重;降价幅度大、频率高,在成价格混乱;渠道管理不善,窜货、充货、假单泛滥;促销手段单一、恶性竞争严重。这一切都是竞争变了味。

3消费者的变化。消费者呈现更大的多元化,消费者消费能力的高低不等,生活方式的差异导致中国社会阶层出现了分化。许多新型消费者出现,互联网的兴起造就出新的传播媒体,其大众化催生出e人类;独生子女的一代逐渐登上消费的舞台;单身贵族盛行;银发一族从被遗忘到被重视;女性消费者崛起;知识型、思考型、挑剔型的消费者越来越多。这所有的一切都使得传统营销越来越难以招架。

三、中国营销需要的变革

市场环境的变活,消费者多远化的出现,新型消费者的出现等使传统营销显得那么软弱无力,如果传统营销再不进行改变,就只能在改变的浪潮中淹没。如何进行改革,一种新营销的模式将是中国变革的方向。

1由“点”出发转变为从“面”出发。传统营销最大的缺点就是从“点”出发,忽视整体竞争环境,新营销最大的优点是从“面”出发,重视整体市场环境,重视战略,重视创新的。新营销以整体市场竞争作为营销的出发点,以“面”作为基本准则来进行战略营销,新营销思想核心是战略。

2强调社会市场营销观、整体营销观。社会市场营销观是营销观念的发展和延伸,强调企业向市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个别的、眼前的需要,而且要符合消费者总体和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企业要正确处理消费者欲望、企业利润和I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统筹兼顾,求得三者之间的平衡与协调。转变营销价值观,强调顾客附加价值。

篇9:新时期国内融资困境与战略论文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困境,对策

1 概述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保障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然而, 面对新时期的农业发展实际需求,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应当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对策, 促进农田水利建设的健康发展, 为推动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2 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是农业大国, 无论是对农业生产还是农民生活而言, 加强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当前, 我国不断加大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步伐还应当进一步加快。新时期,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保障我国农作物稳产、高产

从总体上来看,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然而, 在发展的过程中, 各个地区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不同地区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我国的一些偏远地区, 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地区, 人们的收入来源较少, 大多数居民只能依靠种植农作物来保障基本的生活。因此, 应当加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确保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具有充足的水源, 保障我国农作物的稳产、高产, 最终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获取更多的经济来源, 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2.2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在农业种植的过程中, 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等因素的限制, 农民往往选择抗旱的品种, 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通过加强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能够有效的解决水资源匮乏等问题, 对于当地农业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发挥着基础性的保障作用, 为农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2.3 有助于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业发展的消极影响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有助于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业发展的消极影响。当前, 我国部分地区由于农田水利建设质量不高, 缺乏必要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 使得农业发展基本上是“靠天吃饭”。一旦受到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妨碍农作物的发展。举例来讲, 旱灾、洪涝灾害、虫灾等问题的出现, 会让农作物的生长受到极大的伤害, 难以实现农作物的稳产与高产, 使得农民的收入受到损失, 进而严重制约当地农业发展。因此, 有必要在农村, 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边偏远农村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保证农作物充足的水资源供应, 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的消极影响。

3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困境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农田水利常年失修的现象比较普遍, 农村的基础设施水利建设还相当的薄弱。落后的水利建设条件已经成为农业基础设施中明显的短板与软肋, 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现阶段,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在发展的过程中, 所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资金匮缺, 技术落后, 设施陈旧等因素。

3.1 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理念薄弱, 管理机制不健全

我国农田水利在建设的过程中, 由于管理理念相对薄弱, 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管理机制的不健全,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田水利建设的健康发展。当前,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人员大多是当地的农民, 在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法上, 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对于权责的界定难以形成清晰的认识, 使得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无法得到有效地落实。与此同时, 农民收入较低, 农田水利建设呈现出“无人愿管”的现象。

3.2 农田水利建设的设备较为陈旧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在发展的过程中, 相关的设备也较为陈旧。现阶段所应用的农田水利设施中, 许多是几十年前建设的。传统的水利基础设施受到时间、技术、标准等因素的限制,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 效率比较低下, 无法满足新时期农作物生长的现实需要。另外, 还存在一部分农田水利设施超出了设备的安全使用年限, 潜藏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无法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3.3 农业技术推广程度有待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现代化农业应当朝着集约化、机械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然而, 由于我国农业技术发展水平有限, 技术力量较为薄弱, 使得我国农技推广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由于推广的方式不合理, 很多农民对新技术接受起来较慢, 因此, 推广的效果并不理想, 有些地区仍以渠道灌溉为主要方式, 不仅浪费水资源, 又难以发挥农田水利建设的优势, 最终妨碍了农田水利建设的全面发展。

3.4 缺乏资金的投入

资金来源不足是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农村税改之后, 我国对农田水利建设是财政支持较少, 地方政府缺乏有效的资金来源, 不能满足当地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与发展, 部分农田水利设施存在着落后与陈旧的现象。缺乏资金的投入, 使得农田水利建设难以落实, 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全面发展。

4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策略

传统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需求, 为了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 妥善解决农田水利建设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些困难, 应当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4.1 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在发展的过程中, 应当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通过规范农业的发展, 有效提高农作物的稳产和增产。政府应当在政策引导及资金方面对农田水利建设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向农民积极宣传水利建设重要性, 并引导相关机构和企业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意识。与此同时, 地方各级政府还要形成有效的反馈机制, 向上级政府申请农田水利建设必要的资金支持。并提高农民农技的应用水平, 培养农民正确的水资源观。

4.2 做好农技推广, 提高农业技术发展水平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在发展的过程中, 还应当完善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 提高农业技术发展水平。一方面, 通过科学、有效的农技推广方式, 提高农民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认识, 并逐步培养农民的农业技能。另一方面, 政府、企业、高校应当优势互补, 积极协作, 共同培育出农业水利建设的专业、复合型人才, 提高我国农业技术发展水平。

4.3 增加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财政支持

为了促进农田水利建设的健康发展, 还需要增加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财政支持。首先, 应当积极吸引社会闲散资金, 建立多样化的筹资渠道, 有效减少因为资金匮乏而无法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的现象。其次, 加大对资金流向和使用情况的监管力度, 保障资金得以有效地落实。最后, 政府部门还应当对农田水利建设进行及时有效地监督与指导。

5 结束语

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基础设施的主体和中心环节, 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不仅能够促进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还可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应当深入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战略研究, 实现我国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辉.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现代农村科技, 2013.

[2]周林.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困境与对策探究[J].企业技术开发, 2016.

篇10:新时期国内融资困境与战略论文

关键词:新时期、高中化学、教学困境、创新教学、自主探究、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8

前言:中国的教育正处于稳步发展的时期,对教学的剖析也出现了很多的创新点,但是在实践教学方面,因为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而使得教学进步缓慢,这是限制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要想实现高中化学的创新性教学,就必须准确分析教学现状,发现教学困境,改变教学理念,从而发现和创新教学方法。下面就从教学困境和教学创新两个角度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高中化学教学困境

中国的教育在不断地改革和尝试,一种新的理念的提出需要教学实践来证明,而为了能更好地让教学理念服务于教学办法,就必须分析教学现状,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高中化学目前主要存在的困境。

(1)高中生对化学的基础知识记忆不牢

有人说,化学就是理科中的文科。其实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化学中有很多需要记忆的零散知识点。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课本或是辅导资料产生较大的依赖,在平时做练习题的过程中,会去查阅课本,自然解决问题就变得简单,可是在考试的时候,明知道该怎么做,却因为不知道或是不记得一些条件而做不对题目。这就是因为高中生对基础的化学知识记忆不牢,不注意在平常的积累,化学考试也只是临阵磨枪,没有深入内心的原因。

(2)高中生化学实验基本能力较差

高考中并没有对学生实验技能的考察,虽然有基本实验知识的考题,但是并不需要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所以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多是靠记忆,而实际操作能力不强。这种思想也影响着老师,老师为了考试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题目的讲解上面,而忽视了化学教学的本质,忽视了化学发现的本质。没有化学实验,就没有化学,高中化学这个学科也就没有意义。学生对化学实验的了解,也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的操作能力极大地限制了他们日后化学水平的提高。

(3)高中化学教学比较枯燥

因为高考的压力,很多老师将课堂变成了一个“传输”知识的地方,将已经消化好的知识点直接要求学生记住,没有一个探索过程,让学生难以吸收。而且大量文字的输入和记忆,也让课堂显得非常地无趣,这造成学生对化学的误解,让化学教学出现瓶颈。

(4)高中化学和现实生活联系少

化学是一门反应生活的科学,它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很大的联系,但是目前的教学困境是,学生根本不能将化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更别说从生活中学习化学了。因为应试的观点让化学学习少了份主动,多了份压力;少了份乐趣,多了份责任。这种不能在生活中得到映射的教学,让学习成为了“死学”,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感到困难和压力。

二、高中化学的创新教学方法

为了带领学生们走出化学学习的“怪圈”,摆脱教学困境,就要积极转变教学思想,让教学变得更加灵活、有趣。

(1)采用实验先导教学的方法

化学实验是化学的精髓,不管学习压力和考试压力有多大,也不应该将这个学习过程放弃。相反,要更加重视起来,采用化学实验先导教学的方法。也就是说,在开启新的化学课之前,老师先要给学生演示一些小的化学实验,或者让学生自己先去探索。一些有趣的化学现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一旦他们主动地非常想知道为什么了,那么学习动力就有了。而且用化学实验先导教学,可以让学生先去接触现象,再深入到原理,这是正确的认识过程。重新回顾一些化学原理的发现实验,会让知识的理解更加容易一些。如果时间允许,就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实验中來,如果实验比较困难或是危险的话,就由老师向大家演示。从上课导入的教学步骤来说,我经常会在上一节课的时候,就给大家留下一个关于下节课的问题,让学生在课下思考,这样他们更加容易进入到新课当中,理解也比较简单。

(2)采用游戏记忆零散知识的方法

化学中的一些零散的知识是比较重要的,正是这些细小的知识点,通过学生的正确应用让一些大的问题得到解决。但是学生不愿意去记忆这些知识点,而且他们就算当时记住,也很难保持长期的记忆。特别是一些化学方程式,之前我每天都会听写化学方程式,学生也积极地去记忆,然后一周再做一次总结,但是长期学生就产生了排斥心理,觉得这种记忆是一种累赘。并且因为突击记忆,也使得在考试中的时候只能有一个模糊的印象。因此我建议可以采用游戏的教学方法,让这个过程变得有趣,可能学生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老师都可以作为题目出给大家,然后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抢答。或者将写有未完成化学方程式的纸条放到箱子里面,让学生随机抽取,提高听写方式的趣味性。为了巩固学生的记忆,老师可以每天将一个化学方程式写在黑板的一个角落,然后在周末的时候集中听写。采用这样的创新教学法之后,不仅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也让学生愿意去记忆,随时去记忆,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

(3)改善学习环境,巩固学习对象

最好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是自我的一种探索和求知。在高中的学习过程当中,虽然学生是迫于考试的压力而求知,但是应该在这个被迫的过程中变为主动,这时学习就没有那么“痛苦”了。目前的高中生有更强的“个性”,他们更有主意,更有自己的主张。我曾经在班内做过调查,更多的学习愿意自己掌握课堂。因此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我会给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让他们先自己预习,然后再站到讲台上给大家讲。看到台上的同学神采飞扬,台下的同学津津有味,顿时觉得,其实课堂交给这群孩子也没什么。只要老师可以在关键时刻点拨两句,为学生答疑解惑,完全可以将更多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学生的学习对象不应该只是老师,而应该是他们的同龄人、同班同学,甚至是同桌。

总之,要想走出高中化学的教学困境,完成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就要深刻把握素质教育理念,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将被迫求知转变为主动求知。这样老师更轻松,学生学习更加愉悦。

参考文献:

[1] 王春.探究式实验课中化学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学化学参考,2004(5).

篇11:新时期国内融资困境与战略论文

关键词:中学德育工作,困境,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 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等全新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正异常猛烈地冲击并挑战着中国社会的传统。对于思想道德观念与行为习惯正处于形成期的中学生来说, 由于青春期特有的对新事物的敏感和对传统观念逆反的心理倾向的影响, 他们所受到上述冲击的影响更强烈、更深刻也更复杂, 这也给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行的中学德育体系从内容、形式、教学技巧与方法等方面都显得陈旧过时, 无力应对新的形势与新的学生。德育工作者迫切需要研究新情况、新问题, 探索新途径与新手段, 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创造新的理论架构并开辟新的实践空间。

一、中学德育工作现状的调查数据与量化分析

2009年的4、5月间, 我与兄弟学校的同仁密切合作, 分别在新乡市的五所中学进行了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2000份, 收回1846份。通过对反馈回来的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我们掌握了最能反映目前中学德育工作现状的最直观与最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以下是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汇总, 以及对调查所反映出的一些问题的分析。

表一数据显示, 在学生中肯定德育教育必要性的占了绝大多数, 只有少数学生持否定态度, 这是一个令人感到欣慰的数据, 因为它表明, 广大学生从心底里还是承认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价值与必要性的, 有了这个前提, 中学德育工作才具备了有效开展的基础。

表二中的数据表明, 在学生中认为思想品德课对自己思想品德影响较大的人数排在最后一位, 而生活环境的影响则排在了第一位。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在德育教育的途径方面, 我们是不是选错了方向?我们一直把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作为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最主要阵地, 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与人力, 而其影响力却不及文学艺术作品的影响力, 这最直接地说明我们原来的学校德育方式存在着重大的缺陷, 需要调整。

表三的数据表明, “内容陈旧”与“形式枯燥”是学生认为的影响学校德育的第一、第二主要的问题。究其原因, 一是教学环境的开放性不足, 缺乏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二是德育工作的形式与内容脱离时代, 缺乏时代感与针对性;三是教师对所讲授内容缺乏激情, 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 缺乏感召力。要使学校德育工作取得实效而不是流于形式, 就必须寻找到紧密联系时代脉搏,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德育工作新形式与新内容。

二、中学德育所面临的困境及其形成原因

通过前面客观务实的调查及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 中学德育工作目前所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实效性的不足。究其原因, 大体有以下几方面。

1. 在德育内容方面, 未能正确处理“应然”与“实然”的关系, 流于空谈。

学校德育以帮助学生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现实生活中进行正确的道德选择为最主要的目标。因此必须与现实生活紧紧联系, 不能闭门造车, 而在现实的德育教育中, 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偏差。一方面, 学校脱离社会现实, 强制性的向学生灌输一些概念式的德育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范畴, 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另一方面, “社会即学校”, “生活即教育”, 社会生活的事实不断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这其中有相当部分与我们德育课堂中灌输给学生的观念大不一样, 学校的“应然”教育与社会的“实然”教育之间存在严重冲突。而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学生往往更倾向于接受后者的教育而将前者置于脑后。结果, 学校所进行的“应然”教育的效果被社会与家庭的“实然”教育所消解, 名存实亡。

2. 在德育主体方面, 片面强调学校重要性, 缺乏系统性的德育环境观念。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价值多元化的今天, 作为社会个体的个人无法完全拒绝来自家庭小环境, 尤其是社会四面八方的各种思潮的冲击, 而我们德育工作依然将学校作为对未成年人施行德育的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载体, 忽视家庭与社会的作用, 致使德育始终在学校德育的孤军奋战中徘徊, 不但无法形成合力, 反而受到不应有的干扰。

3. 在德育对象方面, 未能给予受教者充分的尊重, 缺乏必要的理解与交流。

在现实德育工作中, 我们往往无视受教者的内在需要, 把受教者视为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 用强制、训斥等简单粗暴的方法, 强迫学生接受既有的基本原理与基本规范, 追求“我讲你听, 我打你通, 我传授你接受”这种缺乏民主平等、双向交流的模式, 当然难以获得学生的认可与共鸣, 德育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三、中学德育工作走出困境的思路与方法

针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原因, 我们着重从下列几个方面研究其解决对策。

1. 坚持德育的灌输性并革新灌输方法。

应当承认, 灌输教育实际上是德育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将灌输教育作为一种过时的方法而加以否定在理论上是错误的, 在实践上是有害的。在新世纪, 灌输教育是不能被削弱的, 关键是新时代的灌输教育要有新的特点。我们应当对灌输教育的方式与手段采取坚持与创新的态度。所谓“坚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其次,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内容。”[1]P425而所谓“创新”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 德育观念上创新, 改变单向灌输的观念, 代之以启发式和双向交流式的灌输观念;其次, 德育内容上创新, 要有新意, 要与时俱进, 要常教常新并能以理服人;最后, 德育手段上创新, 要大力提高灌输教育的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与信息化程度, 将传统媒体与现代网络信息手段结合在一起,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P125

2. 承认德育的层次性, 以强化德育的针对性。

学校德育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 而人的思想认识与觉悟程度是有层次的。因此, 德育工作必须首先深入了解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具体情况与特点, 把握好德育对象、德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层次性。

在德育对象层次上, 对待学生干部、团员等德育骨干, 应着重进一步坚定其共产主义信念, 将其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榜样。对广大普通学生则以培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四有”新人为目标。对于那些已经犯过错误或容易犯错误的学生, 则要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对象, 关心之、教育之, 使其明确学习目的与社会责任, 争做优秀学生。

在德育内容层次上, 应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不要企图将人为拔高过的德育目标强加给学生。要处理好先进性与层次性、适应性与超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培养最基本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入手, 这是进行远大理想教育的必要前提, 在此基础上再根据社会的发展与学生的进一步逐层次地选择相应的德育内容。

在德育方法层次上, 应根据德育工作中思想问题产生的多因性、思想活动的多样性与道德行为的多变性, 采取不同层次的教育方法。对于中学这个层次的学生而言, 随着知识与阅历的丰富, 独立的思想也已经出现, 再像对待小学生那样以单纯的灌输法来灌输道德理论与观念的做法已经很难被他们所理解和接受。应该通过平等的沟通交流, 引导学生将其想法与困惑说出来, 通过共同探讨, 该肯定的肯定, 该批评的则给予善意的批评, 将学生的思想引导到积极、健康、正确的方向上来。这种疏导法较之于灌输法是一种更加有效的高层次的德育工作方法。

3. 发掘德育的情感性, 以产生以情动人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两条相互联系、交织融合的信息交流途径, 即知识性交流途径与情感性交流途径。对于后者, 传统的德育教育往往较少涉及。在学校德育工作中, 我们应充分挖掘教育过程内容本身的情感性因素。首先, 德育工作者要对所从事的事业, 以及工作对象拥有满腔的挚热的感情, 这是实施情感性教育的基础;其次, 运用情感对于个体的认知活动具有组织与激发的功能来开展德育活动;最后, 利用情感的感染、交融和审美功能来组织开展德育活动。也就是说, 一方面要做到以情育情, 即以学生个体的情感“感应”到教育者相应的情感活动, 另一方面, 以情动人, 即以德育工作者真诚的情感打动教育者个体, 提高受教育者的兴奋性与接受性。[3]P321总之, 德育工作是一门艺术, 不在于讲授内容的多寡, 而在于对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的唤醒、激励、启发与鼓舞。

在新世纪, 学校德育工作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面对新情况, 德育工作要从方式、方法、工作重心等方面突破固有的模式, 有所创新、有所拓展。只要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 求真务实, 就一定能摸索出一条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且行之有效的学校德育新道路。

参考文献

[1]詹万生等.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2]袁传银等.中外大学思想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上一篇:秋之怀古作文700字下一篇:礼品公司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