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文化适应的书评

2024-06-01

有关文化适应的书评(精选4篇)

篇1:有关文化适应的书评

关键词:企业文化,读书活动,书评写作

2011年, 笔者受某管理部门的邀请, 连续三次参与了某大型企业广西分公司的读书心得文章的阅评活动。读了100多篇书评, 颇有体会和收获。由此形成了企业开展读书活动的一些想法。

一、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开展读书活动

高尔基说过:“书, 人类进步的阶梯。”至今为止, 人类文化的创造成果, 大多数是靠书传播下来的;人类文明的传承, 主要也是由读书这一方式开展的。

因而, 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小到一个企业一个家庭, 甚至我们个人, 爱书、爱读书, 无疑是极为重要也极为有益的事, 可谓精神领域里的绿色环保工程也。因此, 一个企业要蓬勃发展, 要有发达的企业文化建设, 应该离不开读书活动的开展。

2011年, 某企业广西分公司开展了三次企业文化读书活动, 公司每季度布置阅读一本企业文化书籍, 三次阅读书目依次是:《再造卓越》、《信任的速度》、《幸福的方法》。每次活动要求员工在仔细阅读的基础上, 写出心得体会文章。心得体会文章交有关专家评阅, 打分。公司参考专家打分的情况, 对文章进行评比, 给予奖励。

三次活动, 依次收到文章54篇、39篇、33篇。作者来源于广西分公司本部和广西各市支公司, 员工参与性较好。

以往评阅企业文化论文, 大多数是关于政治类 (如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文章、党的建设文章、反腐倡廉文章等) 、管理类、技改类的文章, 都是比较标准的政治思想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和技术研发方面的论文。一个非文化类企业专门组织读书活动, 发动员工写作书评文章, 且连续三次开展这一活动, 应该说是不多见的也很难能可贵的。这说明了该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比较扎实深入, 工作到位, 有特点, 也很有成效, 文化氛围浓郁。我认为, 这是值得提倡的工作方法, 应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加以推广。

二、企业文化书评分析

就该公司三次100多篇文章的情况看, 大体有以下特点和问题:

(一) 总体印象

1. 职工积极性高, 参与写作的人员较多, 作者来源广, 分布广西各地, 可见公司有良好的读书学习、理论思考的风气, 企业文化开展有成效。

2. 在读书的过程中能联系本公司和自己的工作进行思考, 现实针对性强。许多文章能结合本行业领域、企业发展和本职岗位的实际, 针对现实发展问题, 综合分析, 寻找原因, 谈出切身感受, 提出见解和发展建议, 文章具有多样性、现实性、哲理性等特征, 对促进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有积极意义。

3. 文章质量参差不齐。写得好的和极差的不多, 中等水平的占大多数。

(二) 存在问题

1. 有的文章过于单薄, 字数不足千字, 内容没有展开, 仅仅叙述了书中的一些主要观点, 加一点老话套话性的言论来完成, 表现了一种应付式的写作态度。文章缺乏对该书精髓成分的深刻感悟和自己思想观念的表现。

2. 一些作者是很认真地写了, 但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理论表述, 用公司的大战略、总体理念的东西代替自己的思考结论, 说出的多是公司文件、领导讲话上的原话, 没有新鲜感。让人振奋、耳目一新的文章不多。

3. 有的文章有真切的感悟和结合实际的思考, 但或者以偏概全, 或者深度不够, 使得文章要么针对性不强, 要么意义不够重大、观点不够鲜明, 显得文章分量不够, 质量略差。因而也算不上是好文章。

4. 写作技巧相对欠缺。不少文章缺乏逻辑性, 文章的结构安排、语言表述、艺术渲染等写作技巧运用得好的很少。

(三) 一些好文章的特点

1. 读书认真, 能很好领会书中的精髓。对书中的要点把握准确, 意义领会深刻, 自己的读书感悟到位, 言语中透出真实感。如《做一颗幸福的螺丝钉》、《只要永不言弃, 我们都可以再造卓越》、《如履薄冰重铸辉煌, 未雨绸缪创未来》、《居高念下安不忘危》。

2. 文章的现实针对性强, 尤其能够结合企业和自身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谈出读书的感受, 书中的观点和自身的结合贴切、自然, 不做作。如《做人做事常怀敬畏之心》、《以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用心经营企业》。

3. 观点鲜明、到位, 有说服力。文章的结构完备, 逻辑性强。文字朴实生动, 有较好的可读性。如《再造核心能力, 引领走向卓越》、《溯源铸魂:文化成就卓越》。

三、企业文化书评的写作方法

(一) 好文章的标准

首先, 作者能较好地把握书中的要旨和精髓, 在文章中有一定的分析、解读;第二, 在文章中能联系本公司的发展和自己的工作、生活进行思考, 读书的感受层次高, 能针对企业的现实问题或个人的思想状况, 综合分析, 谈出切身感受, 提出一些思想见解;第三, 文章内容丰富, 论述交融, 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文学性;第四, 文字流畅, 有一定的文采, 读来引人入胜。

(二) 写作方法

1. 仔细读书, 要读出味来, 真正获得思想的共鸣。读好书要有好环境和足够的时间, 因此要有投入, 时间的投入、心灵的投入。要舍得花时间, 沉下心去读。有时要多读一两遍才有这种感受和收获。

2. 要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热情、有追求, 有发展向上的愿望, 有探索未来的渴望, 这样才能在遇到一本好书时, 把读书和自己的生活与成长自然贴切地融洽在一起, 产生共鸣, 获得一种迎接光明, 豁然开朗的身心震撼和精神愉悦, 有一种不吐不快之感。这时提笔写作, 就胸有成竹, 有话可说了, 文章自然也就激情四射、文采飞扬了。

3. 平时要有积累, 勤读书, 多思考, 做好知识储备, 提高政治、经济、管理、哲学、历史、文化、语文、逻辑、写作等学科的修养, 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4. 熟悉各种文体的格式和写作规范, 掌握各种不同文体的写法。写调研报告和写论文有一些特殊要求与规范, 现在是说读书心得文章。这类文章大体属于评论文章。评论文章是个庞大的群体, 有书评、影评、股评、球评、社会评论, 更大的还有军事评论、政治评论、国际评论, 等等。书评由于大多不涉及政治, 一般多是文艺性和生活类的书评为多, 故比较生活化, 类似于散文, 多谈心灵感受。它是由规定的客观物 (如一本书、一部电影) 投射在主观心灵的一种反馈。由于接受主体不同, 反馈自然不一样。因此, 书评应该属于主观性写作, 可以自由抒写心灵感受。结果的优劣判断, 主要看对客观物的反馈是否准确 (既发掘出精髓又不歪曲书中的观点) 和主观体的感悟意义是否重要、新颖, 能否给人启迪或为大多数人所认可和接受。它最忌讳单纯复述原书的内容和观点, 要结合心灵的真实感受来谈。如果读后没有感触, 要么是书不好, 要么是缘分未到, 这时就不要硬写。

5. 有文采, 有感染力。书评不是论文, 不要太严谨, 太理性化。自己的思想感悟要化在活跃的句式、优美的语言中呈现。应当追求写成一篇优美的哲理性散文。

四、好文章举例

中外名家写得好的书评文章很多, 大家肯定读过不少, 这里我没有必要再来引用它们。我引用一篇我从该公司此次读书活动中选出的一篇好文章:《从今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YD人》 (以下公司名称均以YD代) , 作者是该公司贵港公司的员工蒙燕玲, 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公司读书体会文章的大致水平;另一方面用以印证以上我的一些论述。

文章全文如下:

从今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YD人, 真诚、微笑, 服务社会;从今天起, 关心自己、祝福他人, 心怀一个梦想,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读泰勒博士的《幸福的方法》, 我惊喜地发现自己也可以更幸福。泰勒说, 幸福就是“意义和快乐的综合体”。他给出实现幸福的七条路, 即爱自己爱他人、试图去改变生活、不止境地追求、用自己的光照亮世界、想象幸福、从容生活、革命幸福观念。我认为, 做一个幸福的YD人, 需要三个热爱, 即热爱YD、热爱他人、热爱自己。

热爱YD

《幸福的方法》中说:“好的雇主可以制造一个传播幸福的工作环境。”我认为, YD公司就是我们年轻人最好的发展舞台。在YD工作, 我感觉到自豪、激情和温暖。

我自豪。每天早上, 当我走进雄伟气派的YD大楼, 当我坐在环境幽雅的办公室里, 当我在街头看到大气的中国YD广告牌, 当我听到别人赞美中国YD时, 我的心底总涌动着一种豪情, 一种莫名的荣誉感。我为自己是YD大家庭里的一员而骄傲而自豪!

我激情。2009年7月, 我非常光荣地成为一名YD员工。从第一天上班起, 我就满怀豪情, 斗志昂扬, 一头扎进平凡的工作岗位, 播撒希望的种子, 扎根这片土地发芽生长。在集高部, 我和同事下村庄、进工厂、驻学校、奔会议、谈业务;在客服中心, 我管考勤、查安全、搞接待、布会场、弄预算、申物质、撰材料、写新闻……每天心怀激情, 任劳任怨, 与同事们并肩战斗, 为了公司的发展不懈战斗。

我温暖。进入YD这个大家庭, 我觉得特别温馨。这里活跃着一群充满激情的人, 我们一起工作、一起战斗, 我们像兄弟姐妹一样亲密无间、互相帮助。记得我刚进公司, 安排在营业厅实习, 全新的工作, 什么都不熟悉, 是玲姐和莉姐在工作中处处帮我, 言传身教, 让我学到了很多在培训中学不到的东西。

热爱他人

《幸福的方法》中说:“为别人带来幸福, 就是帮助自己带来意义和快乐, 这就是为什么乐于助人是幸福人生的一大要素。”我们“沟通从心开始”, 以追求客户满意服务为企业宗旨。在企业文化熏陶下, 我们以服务客户为光荣使命, 把客户满意的微笑视为最大的成就。你走进任何一家YD服务厅, 会看见那里闪着一朵朵蔚蓝色的花。姐妹们以真诚的笑脸、亲切的话语、娴熟的业务, 为顾客办理业务咨询、入网、改名、过户、缴费……疲倦了, 就喝口水, 视力模糊了, 就揉揉眼睛。她们每天不厌其烦地对待每一位客户, 追求百分百的满意, 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

我以前在一个小镇营业厅当营业员, 条件虽然很苦, 但我凭着一股年轻的热情, 勇于挑战自我, 认真对待工作, 真诚为客户服务, 客户满意的笑容是我最佳的午餐甜品, 能为客户解除疑难问题, 是我最开心的事。就如泰勒博士说的:“我们最大的幸福来自意义加快乐, 而通常其中如果带着助人的成分, 就是锦上添花了。”

热爱自己

《幸福的方法》中说:“幸福的最大障碍是自己。”因此我们应该热爱自己, 主动去追求幸福。书中写道:“我们必须相信幸福是应该得到的, 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存在是有意义的, 因为我们生来就带有享受快乐和意义的权力。”作为YD大家庭的一员, YD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 舞台上有最好的工作环境, 安康、福利、稳定、发展, 还有一群年轻朝气而富团队精神的伙伴。我们应该更加爱自己、爱生活、爱工作、爱健康、爱运动、爱微笑、爱满足, 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 为企业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

篇2:有关文化适应的书评

摘要:中国武术文化是世界体育文化圈的一个“因子”,其发展与其所处的体育文化生态密切相关,从跨学科的视角进行研究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武术文化更好地发展。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历史研究法,在生态适应视域下探寻武术文化发展过程中与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密切关联,在阐明武术文化和趋同适应的基础上,纵向梳理武术文化的演变历程。认为武术文化是在不断趋同适应所处的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中不断演进和发展的。

关键词: 武术文化;生态适应;趋同适应;文化生态;社会生态

中图分类号: G 85文章编号:1009783X(2016)01008104文献标志码: A

Abstract:As a factor of the world sports culture,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cultur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ultural ecology,where the research from the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is partly beneficial for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martial arts culture.This paper,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research,explore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tial arts and social ecology & cultural ec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adaptation.With a longitudinal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course of martial arts based on the convergent adaptation of martial arts culture,it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rtial arts culture takes place in the process of adaption to the social ecology and cultural ecology.

Keywords:martial arts culture;ecological adaptation;convergent adaptation;cultural ecology;social ecology

收稿日期:2015042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TY04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课题(2014BS0001)。

第一作者简介:王洪珅(1978—),男,山东淄博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文化和体育社会学。

通讯作者简介:韩玉姬(1979—),女,山东威海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作者单位:1.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 611137

1.Chengdu Sport University Sichuan,Chengdu 610041,China;2.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Chengdu 611137,China.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世界体育文化中的奇葩;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武术文化在世界体育文化这个大花园中始终缺乏立足之地和绽放空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体育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也日渐明显,中国武术文化也意图借势走出国门,但始终在“大花园”的周围徘徊。在西方体育文化主宰世界的当下,奥运会的大门却半遮半掩。从文化生态适应的角度来看,武术进军奥运会不失为一种积极的适应性举措,此举即为中国武术文化在世界体育文化生态中的趋同适应。

1武术文化的趋同适应概述

1.1关于武术文化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类型,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内容并形成了体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染中承载了厚重的文化并积淀为自身的内涵,在历史长河的洗刷和磨砺中形成构建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一次次的社会变革中发生了社会功能的变化而始终保持品格,在一浪一浪文化激流的拍打中自强不息而坚强地立于潮头。上述种种不能不说武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如程大力教授所言:“武术文化作为中国文化母体的一个侧面,具有文化母体的核心本质特征,透过它,可以完整地折射文化母体基本精神的全部光芒。”[1]相信这不是对武术文化的褒奖,而只是武术文化厚重底蕴的一种客观陈述。

武术文化的核心概念为“文化”和“武术”,意即武术文化是由武术而生的文化。文化是武术作为一种文化类型的属性标准或基本特征,关于什么是文化无须赘言,而武术,却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关键词。《中华文明大辞典》对武术的解释是:“武术,又称国术或武艺,其内容是由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的运动规律组成徒手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形式。用以锻炼身心,防御自卫,具有丰富的技术内容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2]然而,梳理有关资料发现,武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名称,如拳勇、手搏、相搏、期门、卡、摔胡、长手、手格、武艺、讲武、武技、打套子、武事、试扑、使拳、拳法、把式、对力、对拳、国术、国技、功夫……,这些说法显然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统称的“武术”的界定,当然,对武术的界定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武术何以成为文化?关于武术文化的概念界定显得无所适从;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武术文化是将武术视为一种具有完整的内在层次和构造、表现出特定功能且服从和实现着某种价值的文化系统,这个系统“是一个与外在的文化大环境保持着密切联系和交流,并以这种联系和交流为生存前提的系统结构”[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武术会呈现出更加多元的发展景象,武术文化也会被赋予更多的内涵。

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是当前武术的2个主要类型。相比而言,竞技武术是一个新生事物,而传统武术内容丰富、历史悠久、传承有序。从根本上讲,传统武术更接近武术的原有风貌,而竞技武术则更接近于竞技体育的标准。传统武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母体,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讲究“内外双修、形神兼备”,也就是通过“武”来达到“防身、健身、修身”的统一,一种个人修炼行为,比武的胜负判断是主观的、模糊的,没有客观具体的标准;竞技武术可以说是以西方竞技体育的标准重新塑造出来的,适合比赛的一种竞技体育形式,通过严格的规则限制进行对抗,在客观、明确的评判标准下进行比赛,最终以获胜为主要目标,是一种体育化的武术。

1.2关于趋同适应

趋同适应(convergent adaptation),在生物学意义上是指“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中,接受同样生态环境选择,只有能适应环境的类型才得以保存下去,通过变异和选择,结果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特征和适应方式的现象”[4]。本文所谓的趋同适应缘起于生物界的名词——生态适应,其原意是指“生物随着环境生态因子变化而改变自身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以便于环境相适应的过程”[5]。生态适应与物种进化的关系是环境导致进化,进化的主要方向是适应。生态适应是生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并不断与其生存环境协调的过程。具体又分为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2种类型:“长期生活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的不同种类生物会形成相同的生活类型和相似的外形、生态特征,这种适应性变化称为趋同适应”[5],例如沙漠地区生长的仙人掌和大戟,它们虽属不同的科,但都有肉质茎;“长期生活在不同条件下的同种生物,为了适应所在的环境,会在外形、习性和生理特性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别,这种适应性变化被称为趋异适应”[6]。适应的形成是环境条件对生物遗传性变异长期选择的结果,随着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一部分物种消灭,另一部分物种通过产生有利的突变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生态适应为我们研究体育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随着各学科研究的交叉发展,各种文化“生态圈”逐渐形成,就体育文化而言,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体育文化共同构成了“世界体育文化圈”,其中又可从地域、民族等维度划分为多个“亚体育文化圈”,每个体育文化圈里的体育文化就如同生物圈的生物个体,以体育文化因子的形式互相作用、相互依赖、互相影响并共同存在和发展。依据生态适应的分类,本文在文化适应和文化生态适应理论的框架之下,将生态适应类型划分为演变适应、交互适应、策略适应和趋同适应4种类型,而对于趋同适应而言,本文将其界定为:“作为一个文化因子的体育文化,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通过变异和选择形成与其所处文化圈其他文化因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特征和适应方式的现象”。生物界和文化圈在类型划分、构成方式、作用机理、运行机制等方面有着很大程度的相近,文化圈内的不同民族、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各种文化就如同生物界的千百种动植物,共同构成了彼此生存或存在的大环境,在这个大环境内,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相支应、互为其用,在星转斗移、历史轮回中赓续、演变和发展。

2武术文化趋同适应的具象表述

武术文化的趋同适应现象一方面表现在中国体育文化圈内,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世界文化生态圈内。某一类体育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或存在的各种改变,其中影响体育文化发展的生态因素可归为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3类,对于武术文化的趋同适应而言,主要体现为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2个方面。

2.1社会生态范域的趋同适应

武术文化的产生与人的社会生活和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有密切关系,武术和武术文化从本源上讲是产生于人的社会需要。社会环境对武术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社会需要也决定着武术的存在和表现形式。从社会生态的角度来讲,社会环境的改变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武术文化,武术就是在不断适应社会生态变化的过程中演变和发展的。

2.1.1武术对社会环境的趋同适应

在遥远的原始社会,先民们基于生存与野兽搏斗和使用工具为武术的萌芽奠定了基础。随着阶级的出现,部族之间的战争对攻防格斗技术有了一定的要求,经过积累和总结,这些攻防技能开始被有意识地传授。青铜器的发明改进了武器的形质。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相争对武备更加重视,为满足作战需要,有“拳勇”能“技击”的人才备受重视。春秋中后期的各种社会矛盾引发了社会动荡和变革,在此社会环境下,出现了“聚士”的社会风气,根据社会地位和特点,“士”被分为“文士、武士和低级官吏”3大部分,其中的“武士”为“执干戈以卫社稷”的武装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战国时期出现了“文武分途”的社会现象,“儒”“侠”出现,“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出自《韩非·五蠹》),在战乱的社会环境中,武器也多样化发展,出现了“五兵、五刃、五戎”。可见,在春秋战国以前的这段时期内,武术是在战争频繁的社会环境中存在和发展的。

秦汉三国时期,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建立,人们较长时间处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之中,之前服务于战事的武术逐渐失去了发展空间。为了防止叛乱,秦始皇还“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此时的武术逐步向“竞技”的方向发展,“角抵、手搏”等民间比赛较为盛行,出现了“武艺”并形成了多种风格的技术流派。这段时期内,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改变了武术发展的方向,武术为了适应这种稳定的环境而转向民间竞技。

两晋南北朝又是个战乱频繁的历史时期,为武术提供了舞台,此时实行的“府兵制”,选士对武艺要求很高,这一点在《通典·兵典》中有详述。尽管标准很高,但由于此时民间武艺颇盛,竟然“自旦至中,得三千五百人”。加之民族迁徙杂居,促进了武艺的交流,南朝时始见“武术”一词,民间武术活动开展也很好,出现了口诀要术。此阶段武艺重回军事舞台,带动了民间武术蓬勃开展。

隋、唐、五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繁荣时期,武术大兴,尤其是“初唐盛世”,为武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武术器械、套路和集体表演项目都得到了较大提高,“武举制”的实行也推动了武术的发展。宋、元、明、清是武术进一步发展的时期,宋代尚武的社会风气促进了武艺的发展,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开展打擂比武选锋,并且有了一定的标准,民间练武风气较浓,出现自愿结合的武术组织——“社”,武术被作为防身抗暴和防止外来入侵的工具,繁荣的商业很大程度地促进了艺人练武,武艺逐渐呈多样化发展的态势。元代是蒙古族统治的朝代,不提倡民间武艺发展,禁止民间练武及私藏武器,传统武术仅在士兵中有保留。由于戏曲对武艺的需要,武艺登上舞台,与艺术结缘,原来的民间武艺在农民起义中得到一定的发展。

“明代是武艺集大成、大发展的时期,流派林立,不同风格的拳术、器械都得到大幅发展”[7],并建立了完整的武术体系;明代建立的庞大军事机构促进了练武的开展,兼顾军事实用和健身表演,套路技术和对抗性攻防格斗技术都趋于成熟和完善,形成了体系和不同风格的技术流派,练武的器械也更加规范,出现了大量的武术著作。清代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繁荣景象持续时间较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激发了大量的阶级矛盾,各种斗争和起义层出不穷,危机四伏,在不安定的社会环境中,民间练武被禁止;但是,在秘密开设的“社、馆”中,武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形式多样的拳种在民间广泛开展,出现了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劈挂拳等新拳种,形成了各种武术流派,同时,武术理论也更加完善和成熟,总体上讲,清代武术发展远超前代。新中国成立前,武术发展呈现颓势,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武术才被有关部门重视。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不管是在军队中还是在民间,不管是在战乱还是太平盛世,社会环境对武术的影响至关重要,可以说,武术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是循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行的,武术发展的每一次转向都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生态变化,这种现象在生态适应的视角下即为趋同适应。

2.1.2社会发展的需要

武术,本源上是一种生存技能,后来用作军事,之后便向娱乐化的方向发展,其社会功能的演变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需要的差异。通过上文的梳理也可以看出,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武术的发展走向,作为生存技能的武术反映的是原始社会的需要,作为战争中作战技能的武术是动乱社会的发展之需,作为防身、健身、防侵的武术是阶级社会人民表达诉求的社会需要,作为表演、娱乐的武术反映的是社会对于武术演绎功能的需要,作为艺术被搬上舞台的艺术化武术反映的是特殊时期社会特殊需求的满足,作为宝贵文化遗产的武术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传统文化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生态的一面镜子,通过它可以看出每个时期社会生态的变化轨迹,武术社会功能的一次次变化都是其适应社会生态变化的体现,其中的种种改变或变化都是社会生态变化所导致的,同时,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武术的每一次适应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生态的变化,两者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关系就是生态适应维度的趋同适应。

2.2文化生态范域的趋同适应

2.2.1武术文化对一般文化生态的趋同适应

文化生态所体现的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整体风貌,以及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武术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民族文化的类型、社会文化潮流和社会文化需要都曾对武术文化发展所依赖的文化生态产生过重要影响,使武术文化产生了趋同适应,试以几个典型实例说明。

第一,元代的文化繁荣与禁武。元代是蒙古族统治者建立的封建政权,实施的文化政策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和发展,统治者推崇儒家文化,使其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孔子被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可以看出元代对儒家文化的看重。儒家文化的重视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武术”的发展,出现了“严禁百姓习武练艺”,“私藏兵器、出猎”都会被治罪,连寺庙里的仪仗武器也只能用泥土、木头制作,不许用真兵器,甚至连菜刀也要几家共用一把。由此看来,元代武术在文化繁荣的景象下被限制了发展,不能不说是由于文化生态改变造成的结果;但是,元代文化的发展催生了戏剧的发展,以至于后来形成了“元曲”这一艺术类型,在上述的文化环境中,“武艺”开始登上舞台与艺术融合,民间被禁止的武艺以这种形式得以流传,武术的基本功和不少武术器械都变成了合法的“行头”,出现了“十八般武艺”。由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元代的文化兴盛对武艺产生的重要影响,民间武艺的被压制和搬上舞台2种现象,从文化生态的角度来看,其实就是武术文化对当时文化生态的趋同适应。这种情况在清代再次出现,满族建立的清王朝在诗、词、散文、小说、戏曲等文化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也同样对民间练舞予以禁止,不同的是,由于社会的动荡,武艺反而在压制中伴随各种起义蓬勃发展。

第二,近代武术进入学校体育的改造。中国近代是西方文化盛行的时期,西方的文化和思想侵入到了每一个领域,武术在辛亥革命以后逐渐引起关注并逐步引入学校体操课,在武术教法上进行了改革:一是用近代体育运动的原理对传统拳术分门别类说明其锻炼价值和作用。为满足学校武术教学的需要,武术在生理学原理的框架下被分为3大类,即“强健筋肉、发展体力”类、“活泼肢体、敏捷思想”类和“流通气血、强健精神”类。二是对传统武术教学方法进行改造。在传统拳路联系法方面变单人教练为团体教练,再者是“依习拳术当然之顺序,按习它种科学方法排列之”,马良的《中华新武术》即为代表性产物。近代武术的改造可以说是适应学校教育之需,而教育作为文化的风向标也是文化发展状况的体现,武术文化与教育的对接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文化生态的趋同适应。

2.2.2武术文化对体育文化生态的趋同适应

体育文化生态同文化生态一样,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国内或本土的体育文化生态如此,世界体育文化生态也如此。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典型,在演变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上述2种体育文化生态中发生了趋同适应。

就国内体育文化生态而言,变化最大的还是在中国近代,西方体育文化的进入使中国近代体育文化生态变为“二元”结构,西方体育文化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表现在方方面面,武术文化也包含其中。

首先,以上文提及的《中华新武术》为例,马良创编的新武术分为“率角”科、拳脚科、棍术科和剑术科,其内容上的素材以传统武术为主,在形式上借用兵式体操的操练特点,配合口令分段分节练习,适合团体教学与操练。“新武术”的创编积极意义有之;但从中可以寻见西方体育的重要影响,从体育文化生态的角度而言,此举也当是对当时体育文化生态的趋同适应。

再者,霍元甲创立的中国最早的体育团体——精武体育会(原名精武体操会),以德、智、体三育并重为宗,倡导和发扬精武精神(爱国、修身、正义和助人)。起初,精武体育会招收的第一批学员73名,采用的是武术传统教授方法——以师带徒、传授拳术;但1915年以后,增设了兵操、文事、游艺等,其中,兵操主要教授兵式体操,游艺中也包括了足球、网球、标枪、溜冰等西方体育的活动。“精武会还吸取西方体育的经验,改革传统武术的形式和内容,创建了适于团体运动,可以数千人通常演练的技击大会操——‘精武式体操”[8],这种教学内容上的变化正是西方体育文化对中国武术文化影响的侧面反映。武术受西方体育的影响而进行的改革还体现在近代的运动会上。1923年举办的中华全国武术运动大会进行了传统拳术和器械的单练和对练的表演。1924年第3届全国运动会将拳术列为表演项目,制定了按手、眼、身、法、步5项技法进行评分的简单规则。1934年第18届华北运动会中,武术表演赛改进为分单练拳术、对练拳术、单练器械、对练器械4项,进行分项比赛评奖。1935 年民国第6届全运会武术表演赛将评分标准修订为按姿势、动作、运动3项进行评分[9]。这一次次的调整也是当时武术文化对中国体育文化生态趋同适应的有力侧证。

中国武术文化对世界体育文化生态的趋同适应在竞技武术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竞技武术产生的初衷是促进中国武术与以西方体育为主导的世界体育的接轨,竞技武术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对武术进行改革的产物,“政府发展武术的政策改变了武术的性质,使武术成了一种‘艺术化体操,舞蹈化、去技击化。为此,提出了‘现代武术或‘武术现代化的新概念,不但大力改编传统武术,使之‘套路化、规格化、量化,还为之创造武术的‘新理论、新概念”[10]。在这次的武术改革中,首先出现的是竞技武术套路和散打,“改革的不断深入使竞技武术逐渐分化,成为以‘争取优胜成绩为目的,最大限度地发挥竞赛者自身体能、运动技能等方面的潜力”[11]的竞技体育项目,这与传统意义上的“徒手或手执武器搏杀格斗的方法或技艺,本质特征是攻防”的武术有了很大的区别;但是“竞技武术为‘申奥所做的改革实质是对西方体育文化的‘妥协和让步”[11]。很明显,竞技武术是以国际奥委会对新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的“相关规定”为标准对武术进行改革的,执行的标准是 “在思想基础上更吻合奥运‘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在比赛运作、规则制定、评分标准等制度基础方面也更符合奥运习惯”[11] 的西方竞技体育标准;因此,竞技武术的产生是西方体育文化主导下的世界体育文化生态对中国武术文化产生影响的结果,其实质是中国武术文化对世界体育文化生态的趋同适应。

3结束语

武术,尤其是传统武术,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种种曲折和迂回传承至今,“起于易、成于医、附于兵、扬于艺”,其中的每一阶段都依托当时的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而存在和发展,其特征、内涵和功能的演变也受当时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影响,纵向梳理可以清楚地看出传统武术在每个历史节点上因社会变革和文化分化而发生的各种改变,从生态适应的角度来看,传统武术,包括后来衍生出来的竞技武术,都与所处的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共生互长。可以说,传统武术的军事分化和后来的转入江湖及竞技武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对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趋同适应的体现和结果。

参考文献:

[1]程大力.论武术文化的内涵与外延[J].搏击(武术科学),2011,8(1):1.

[2]卢德平,齐鹏飞,徐庶,等.中华文明大辞典[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5.

[3]唐韶军.浅析民俗文化对武术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7(1):88.

[4]百度文库.趋同适应.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EB/OL].[20151101].http://wenku.baidu.c 20121107.

[5]搜搜百科.生态适应[EB/OL].[20151101].http://baike.soso.com/v8869202.htm.

[6]百度百科.趋异适应[EB/OL].[20151101].http://baike.baidu.com/view/2547234.htm.

[7]习云太.中国古代的武术: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2(2):11.

[8]葛国政,康庆武.精武体育会之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6):54.

[9]曾天雪,车艳丽,王飞.“文化误读”与武术研究的历史反思[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9):64.

[10]于志钧.中国传统武术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9.

[11]文善恬.竞技武术,歧路之羊:武术发展要警惕一种“去竞技化”倾向的回潮[J].体育科学,2008,28(11):87.

[12]王明建.武术发展的社会生态与社会动因[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3.

篇3:有关文化适应的书评

由浙江大学特聘教授、长江学者施旭2010年撰写的《中国话语研究》一书, 与传统的语言学描述方式不同, 而是结合社会生活本身, 论述构建中国范式的缘由、基础和具体内容, 该书开创了系统进行中国的话语研究的先河, 给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平台, 有助于我们从多方面去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研究范式, 打破西方的霸权话语, 同时也有助于中西文化互补, 把中国学者的声音传向世界。

二、中国话语研究必要性和可行性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植根本土放眼世界”, 由四章组成, 主要阐释了什么是话语和话语研究, 话语研究的东西方对话, 中国范式的基础和资源, 及理论方法和问题框架。第二部分也分为四章, 主要目的是让中国认识自己, 让世界理解中国, 在每一章作者通过引用实例分析, 解读话语在现实中如何去应用和传播的, 并指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研究理论和方法。最后得出对这些实例的话语策略。话语研究所涵盖的范围是非常广的, 我们既可把话语研究分为国内和国外两大类, 又可将其按不同的应用领域加以区分。本书作者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范式, 并在后几章中进行话语的个案研究。该书所提供的思路和方法, 对于发扬中国话语, 打破西方话语霸权, 是很有借鉴和指导意义的。

在第一章“话语”和“话语研究”中, 作者首先解释了话语一词, 指出话语如同“文化”等术语, 是一个涵盖广泛的学科, 话语是指在特定的社会, 文化, 历史环境下, 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事件或这样一类现象 (施旭2010:3) 。紧接着作者又指出, 话语包含的内容应该是全面的, 既要有话语进行的特定的语境, 又要包括特定的文化背景。正如曹顺庆教授在《中国文论话语及中西文论对话》一文中提到的:“所谓‘话语’ (discourse) , 并非指一般意义上的语言或谈话, 而是借用当代的话语分析理论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的概念, 专指文化意义构建的法则”。“这些法则是指在一定文化传统、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思维、表达沟通与解读等方面的基本规则……” (施旭2009:8) 。由此可见, 进行中国话语研究时, 不能一味照搬照抄西方模式, 应取其精华, 与中国本土元素相结合, 这也是该书倡导的建立中国话语范式的前提, 也是未来我们研究的出发点。同时, 中国学者也必须冲破西方思维方式, 探寻构建中国话语的方法, 这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也有助于打破西方话语霸权, 传播亚洲, 乃至第三世界国家的声音。

有人认为话语研究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 而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但也有学者同意话语研究已经从语言学中分离出来, 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而存在。不管争议如何, 并不影响我们对其进行研究, 也不影响东西方的优势互补。在话语研究传入中国开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中国学者一直处于学习和模仿“西学”的过程中。博大精深的文化资源对中华话语的研究有推动作用。那么, 如何构建中国话语乃至亚洲话语, 打破欧洲中心论, 是该书作者所关心的问题。

作者讲到, 话语研究并不只有一套理论方法, 有言语行为理论 (Speech Act Theory) , 礼貌理论 (Politeness Theory) 等理论, 但是, 这些理论源自西方, 自然也是适用于西方, 而对于中国, 甚至第三世界国家, 并不能完全适用。福柯说过, 话语就是权力。因此, 不光是作者认为发展中国自己的话语是有必要的, 笔者也支持作者的看法, 这也是在第二章话语研究的东西方对话中, 作者认为的重建东方范式的原因和重建东方范式的内部基础和条件。

第三章讨论了构成东方范式的基础与资源。作者首先从东方文化的视角简要剖析主流话语分析的西方中心主义的倾向与后果。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资源, 就构建中国话语文化范式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研究策略, 在第四章给出话语研究的中国范式特征和当代中国话语的理论框架, 并引用例证分析了中国话语的一些特点, 如和谐, 辩证统一, 崇尚权威。然而, 西方国家在语言的研究和探索要深入许多, 层次细, 分类明, 相关的一些著作和论述则更为详细, 这也就是作者要求“放眼世界”的原因了。

本书的第二部分分为四个章节, 主要是利用第一部分讲到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个案。在第五章话语与城市发展中, 通过对杭州发展的话语研究, 得出近年来杭州发展内容的变化, 告诉我们从哪里着手, 要注意到在哪变化, 给我们做实际的城市发展话语研究提供了例证。后三章分别从话语与贸易摩擦、公共领域、人权事业三个方面, 讲如何分析话语, 可通过怎样的话语策略, 可取的什么样的效果。

三、结论

在概述本书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笔者也对本书进行了简要的评析。其优点是, 思路清晰, 目标明确, 该书作者把书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理论, 第二部分为实例, 对于初学者来说, 读完前面的理论后, 不免觉得有些抽象, 而后面就是实例分析, 正好与前面的理论结合, 完成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变。从该书的题目“文化话语研究”可以看出, 书的侧重点主要在文化话语方面, 主要的切入点还是中国的话语研究方法, 并没有过多的涉及外国的话语分析理论。

总的来讲, 本书的内容是很充实的:尤其对话语研究的初学者来说, 还是比较易懂的。最重要的, 它唤醒了相关学者抵触西方话语霸权和发展中国话语的意识, 提供了很好的中国化的研究范式。因此, 本书值得广大话语研究者特别是学生去品读。

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施旭《文化话语研究》一书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了话语和话语研究的概念、构建东方话语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构建范式, 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语境下的中国话语特征;第二部分结合理论、方法和例证, 对国内城市发展、国际贸易摩擦、公共领域和人权事业方面的话语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其次笔者对本书的优点进行了简要总结:其优点在于内容充实, 作者详细介绍了构建中国话语研究的基础, 包括研究资源、必要性及理论构架, 并结合例证进行阐释, 为中国从事话语研究的学者和学生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话语研究,东方范式,西方话语霸权

参考文献

[1]施旭.文化话语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篇4:有关文化适应的书评

【关键词】全球化 现代体育文化 文化认同 文化适应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210-02

对于任何一个个体的讨论,都可以在两个维度内进行:共时性维度和历史性维度。如果以现代体育文化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那么以这个个体为起点,同样适用于这两个维度。所谓历史性维度,顾名思义是中国现代体育文化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纵向比较与研究;所谓共时性维度,则是在同一时间平面上,中国现代体育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及其关系的横向研究。本文所讨论的,便是现代体育文化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面对伴随着现代性而来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西方文化的强势拓展,中国体育文化遭遇世界体育文化之时如何确立文化认同,形成良性的文化适应的横向维度。

一、中国现代体育文化对于世界体育文化的包容性选择

20世纪末以来,随着交通、通讯和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与发展,距离空前拉近、沟通空前深入的“地球村”已然形成。正如英国著名学者阿尔布劳所言:“现代时代行将就木,全球时代已然开始。”[1]

童昭岗教授在《人文教育——体育演绎的文化》一书中指出:“体育文化是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反映……体育文化在满足不同社会文化条件下的人们的需要时, 形成不同的体育文化个性特征。”[2]中国体育文化作为亚文化的一种,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国文化整体集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关于现代体育文化的适应与文化认同问题的思考应该从中国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之中汲取养分,遵循同样的逻辑。

有研究者指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将经历一个从排他性冲突到认同性选择再到包容性并存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即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这是一种非常符合历史实际的过程。排他性冲突阶段是中国历史进程中文化交流政策上最为持久的时期。作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农耕文明,排他性、封闭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气质。封建统治者沉睡在封闭的小天地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又盲目排斥任何异己的东西。中西方文化跨文化交流的排他性冲突阶段在清朝发展到最为严重的阶段,典型的历史范例就是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是落后的、闭塞的、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是封建统治者民族狭隘性的表现。当然清朝的闭关锁国也有其特殊的历史合理性:直接原因是明朝中期日本倭寇对东南沿海的侵扰和西方殖民主义者在资本积累初级阶段侵略夸张。西方殖民者的船坚炮利打开封闭的清朝大门之后,中国封建统治集团大门的最后防线被打开。与此同时,自戊戌变法到洋务运动再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留样归国的学者们将西方的科学技术、文艺文化甚至是经济政治体制介绍到现代化进程落后的中国,所以,大体上自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的这段时间是东西方文化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对西方文明的认同性选择阶段。

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无论是从经济硬实力还是文化软实力方面均快速提升,对于现代中国而言,中国现代文化面对西方现代文化的理性态度应该是包容性的选择。中国现代体育文化遵循同样的逻辑,所以中国现代体育文化面对世界体育文化的正确姿态应当是一种“包容性选择”。简而言之,就是与世界体育文化之间形成一种“和而不同”的张力关系。所谓“和”,即包容性、借鉴性吸取。所谓“不同”,便是在当中国现代体育文化的价值逻辑和审美逻辑与世界体育文化的逻辑产生冲突与矛盾时,要以一个理性的姿态正视分歧,具备辨别是非的理性选择能力。切不可一副信教徒的嘴脸,摆出一副“拿来主义”的盲目认同姿态。文化自信的缺乏和对西方现代文明的盲目崇拜是时下中国文化在西方文明的强权逻辑之下非常普遍的问题。清朝末期,经历了长时间的“闭关锁国”,在民族国家现代化的历史竞赛中中国便输在了起跑线。经历了民族国家现代化进程中长期落后的状态,新文化运动先锋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进行了强力的批判,同时对西方现代文明与科学的推崇,导致了中国人自己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对比中形成了一种严重的自卑的情节,这种自卑滋长得过于严重,自信全无。故此:在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都在逐步提高的今天,文化认同的焦虑得到缓释后的现代中国,在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问题上一种理性的、自信的“包容性选择”的姿态尤其必要。

二、中国现代体育文化的三种身份建构策略:传统文化、民族、政治

在面对西方文化强权入侵的历史现实面前,中国现代体育文化需要以传统文化、民族、政治三种身份策略来认同自己的“中国身份”并建构自己的“中国形象。”

1.传统文化

中国现代体育文化的建构,离不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宝贵资源。从传统体育文化中汲取资源,如果没有具体的操作策略便会沦为一句无用的空话,所以,寻找建构中国现代体育文化过程中向中国传统文化汲取资源的实际操作策略就显得十分重要。

举例而言,周星驰的电影《功夫足球》就是一个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用于建构体育文化精神的很好范例。电影《功夫足球》于2001年上映,影片以无厘头、戏谑的手法讲述了一群身份卑微却心怀梦想的普通人历经磨难,依靠自己的力量组建了一直功夫足球队并和专业足球队员比赛的过程中屡屡制胜故事。电影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国功夫与足球这一体育元素巧妙结合,将体育元素巧妙的融入电影之中,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仅实现了对“中国功夫”的认同,同时也实现了对“中国足球”的认同,在此基础上进而形成对中国现代体育文化认同自己的“中国身份”、建构自己的“中国形象”。endprint

2.民族

中国现代体育文化的建构,需要发扬和突出中国体育文化不同于世界体育文化的精神特质。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多元的因素纷涌而入,“万花渐欲迷人眼”的现状为中国现代体育文化形成独立自我的文化认同增加了分岔路和阻滞,不过与此同时也为中国现代体育文化的形象建构提供了更加多元的素材和更加广阔的空间。因此,建构中国现代体育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披沙拣金,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吸取世界现代体育文化的优秀元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规避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作为中西方文化集合的重要组成亚文化之一的中国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二者以不同的文化背景为基础,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形成了各自的文化特色和精神特质。中国传统文化以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为为主,精神气质上推崇中庸融合,所以以武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以修身养性、强筋健骨为最终旨归。而以包涵日神文化、酒神文化等在内的希腊文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西方文明,则以胜负竞技为其体育精神的追求,着也使得田径、体操、球类为代表的以争胜负为特点的体育项目成为西方体育的主要项目。因此,在建构中国现代体育文化的文化认同的时候,应该充分柔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修身养性、强筋健骨的中庸融合特质。此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中劫富济贫、侠肝义胆的游侠精神一直被作为传奇佳话在民间故事和小说文本中代代流传。所以,在建构中国现代体育文化的文化认同之时,如果能将这种富有传奇特质的侠骨柔肠充分激活并恰当发挥,必将可以使中国现代体育文化在世界体育文化谱系中独树一帜。充分激活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元素用以形成中国现代体育文化独立鲜明的自我性格是中国现代体育文化建构自我形象,认同自己的“中国身份”的关键。

3.政治

中国现代体育文化的建构,政治的因素是不可回避的因素。民族国家共同体的政治身份始终是一个国家面对别国和异己不容侵犯的神圣符号。对于中国人和世界其他国家而言,“中国”不仅是一个国名更是一个鲜明的政治符号。必须承认的事实是:站在民族国家的立场上“政治高于一切”不仅适用于战争年代,同样也是和平年代的隐性原则,政治纯洁性用原始不可触碰的红线,一切文化的逻辑必须为政治服务。

虽然政治与文化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但是相较而言,但是在民族国家的场域范畴之内,文化与政治相比则是处于次要和服从地位的。在一个民族国家集体之中,文化归根结底是为了达到为统治阶级服务而建构出来的。政治作为统治阶级的观念集合,通过社会舆论和语言文字建构文化支架、引导文化发展方向,通过国家机器规范文化的走向。相应的,被建构的文化则作为民族国家的软实力为政治服务。文化在与政治的交融中发挥着两个主要作用:首先,为了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人们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其次,全球化日益深入的现代社会,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西方国家会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推销其价值观念,达到削弱甚至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的目的。因此,全球化进程中,各个国家都在努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努力建构自己国家的国家形象。如上文所说,现代体育文化作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亚文化之一,中国现代体育文化的建构要时刻提高危机意识和建构鲜明民族国家特色的“中国体育形象”。这是中国现代体育文化寻求自为自在的发展路径的前提条件,也是中国现代体育文化有朝一日得已在世界体育文化之林中建立鲜明的特色并且达到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效果。当然,以上是将文化置于被动、从属地位的所提出的中国现代体育文化的建构策略。我们不妨转换一个视角,认识并充分发挥政治对文化建构的积极和支撑意义,既然文化对政治而言具有相当有效的价值,那么,政治也必将能够为中国现代体育文化认同自己的“中国身份”建构“中国形象”提供坚实的后盾。

唯有以上三种身份策略的有效利用才可以使中国现代体育文化在以西方发达国家文化话语方式和优胜逻辑之外发展出一套独特的价值符号,进而为世界体育文化提供一种新鲜的经验和审美效果。

参考文献:

[1]马丁·阿尔布劳著,高湘泽,冯玲译.全球时代——超越现代性之外的国家和社会[M].商务印书馆,2001.

上一篇:幽默的英语面试求职口语下一篇:新春团拜会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