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2011年总结

2024-06-23

财政局2011年总结(精选8篇)

篇1:财政局2011年总结

财政局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根据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我们紧紧围绕“把握一个主线(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三个重点(财政增收、资金争取、财政改革),推进三化管理(财政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实现三个提升(财政保障能力、资金使用效益、干部队伍素质)”的工作思路,务实创新,开拓进取,财政改革与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全年预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万元,较上年增长%,增收万元;预计完成地方财政支出万元,较上年增长%,增加支出万元。

(一)全力支持经济发展,大力培植骨干财源

紧紧围绕实施“十大工程”、建设“一城三市”,充分发挥财政部门职能作用,加大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在加快经济发展中培植财政增收的新亮点。一是市财政共安排支农资金万元,采取奖励返还、实物补贴、项目补助等措施,大力支持奶畜、烤烟、核桃生产基地建设。同时,及时拨付上级安排的果业发展、畜牧养殖园区等专项资金万元,加快特色产业开发,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二是积极建立工业发展扶持基金,认真落实工业发展激励机制,帮助企业争取上级扶持资金万元,贴息贷款万元,支持骨干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三是大力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财政安排滨 1

河大道、环城南路、景观水面建设资金万元,及时拨付北河治理工程、重点镇建设、保障房建设等专项资金万元,多方筹措南岸新城、工业园区征地资金万元,加快了城市改造步伐,促进了三级城市建设。四是认真落实招商引资各项优惠奖励政策,共安排专项经费万元,支持相关部门参加各种招商引资活动。继续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积极落实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实现了招商引资新突破,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

(二)狠抓地方财政收入,不断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始终把抓收入放在财政工作的首位,创新工作举措,突破关

键环节,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实现了地方财政收入的高速增长。一是认真落实抓收入目标责任制。与各收入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将经费争取列入对各乡镇、各部门的考核,定期召开财税库联席会议,研究解决突出问题,督促收入及时入库。二是创新税收征管方式。积极与国税、地税部门联系,加强对重大项目、重点财源的跟踪监控,提高重点财源对地方收入的贡献率。加大契税、耕地占用税稽查力度,采取强制措施一次性收回高速公路耕地占用税517.1万元。全年地方财政各项税收收入达到万元,较上年增长%。三是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将除教育收费外的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纳入了预算管理。全年共完成各项非税收入万元,较上年增长%。积极清收基金会借款和政府债务,2共回收资金万元。四是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支持各业务主管部门搞好项目可研、包装等前期准备,积极配合各部门做好项目申报及资金争取工作。全年共上报争取项目、资金文件多份,落实投资额在5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个,到位中、省财

政资金亿元。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资金亿元,保证了工资发放、机构运转和重点项目支出的需要,确保了全年财政预算顺利执行。

(三)努力优化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按照构建富裕和谐新市的总体要求,将财政支出向“三农”

倾斜、向社会事业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公共财政职能进一步彰显。一是大力扶持“三农”。及时拨付、兑现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退耕还林补助、家电下乡补贴、农业救灾弱苗转化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良种补贴、地膜玉米补贴万元,全市农民人均增收元。补贴资金采取“一卡通”兑付方式,做到了准确快捷、公平公正。及时拨付专项资金万元,配合相关部门抓好扶贫开发、移民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实施,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积极支持统筹城乡试点工作,制订出台了鼓励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相关政策。二是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提高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及时下达中小学公用经费万元。拨付上级安排的中小学危房改造、生活设施配套、新校园建设等专

3项资金万元,进一步改善了中小学基础设施条件。及时拨付寄宿生生活补助、蛋奶工程、国家助学金万元,全面落实了对困难学生的各项资助、救助政策。同时,市财政还安排班班通项目、幼儿园建设、偿还债务等涉及教育的资金共万元,为教育优先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大力支持卫生事业发展。及时拨付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产妇分娩补助、城乡医疗救助等专项资金万元,提高了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了政策范围内住院费报销比例,完善了大病救助和统筹制度。及时拨付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创建中医药先进市、基本公共卫生补助、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革补偿等专项资金万元,组织开展公立医院财务人员培训,搞好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债务清理工作,促进了卫生体制改革顺利实施。四是大力支持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及时拨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政补助资金万元,提高了基础养老金标准,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及时拨付城乡低保、优抚、怃恤、五保户供养、救灾救济资金万元,做好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的有机衔接,使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及时拨付就业专项资金万元,支持搞好劳动力就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扩大劳务输出,促进了充分就业。

(四)不断深化财政改革,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体系

为了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机制,建立更加完备的公共财政体

系,重点实施了“四项改革”。一是改革预算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基金预算编制工作,进一步完善了预算编制体系。积极实施部门预算、综合预算,提高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加快预算支出进度,提高了财政支出的均衡性。强化预算约束,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出国出境费等支出明显减少。二是扩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继续坚持专户统管制度,完善运行程序,保证了财政资金安全。强化银行账户管理,健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19个试点部门和单位全部实行网上办理国库支付业务。三是完善政府采购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积极实施电子化采购,加强对政府采购的全程监管,采购活动做到公平公正、透明快捷、合规合法。全年共开展政府采购业务笔,资金量万元,节约财政资金万元。加强对乡镇会计集中核算的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大部分乡镇财政所实行了会计电算化,“乡财乡用市监管”软件系统全面运行。四是抓好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组织实施“一事一议”项目个,完成总投资万元,其中争取上级奖补资金万元,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

(五)加强财政基础管理,全面推进依法理财

着眼于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坚持

从基础环节抓起,不断改进财政管理工作。一是加大财政监督力度。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财经法规制

5度落实情况、重大财税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组织开展财政专户清理工作,搞好“小金库”专项治理活动,配合纪检监察部门在全市行政事业单位推行财务支出“双审双签”制度,加强对政府性债务和财政资金安全的监管,建立健全了覆盖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二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搞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及时办理资产调拨、增减审批手续,完善了信息库数据。根据上级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公务用车专项治理活动,全面完成了现有公务用车的调查摸底及上报工作。严格执行国有资产处置审核、审批程序,配合主管部门开展企业改制的前期准备工作。三是加快财政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网络硬件设施,组织开展综合办公、部门预算、非税收入征缴、预算执行、国库集中支付、乡财乡用县监管等软件操作技术培训,9项核心业务系统全部上线运行,财政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四是加强基层财政建设。实行局领导联系乡镇财政所,各单位、各股所包抓乡镇财政所,加强对财政所的业务指导,突出抓好标准化财政所建设试点工作。充分发挥乡镇财政所就近就地监管的优势,对上级财政安排的资金以及其它部门、其它渠道下达的财政性资金实行全面监管,保证了资金专款专用。五是强化财政基础工作。搞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对各单位全面自查的基础上,对等个单位进行了重点抽查。加强财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抓好各项会计制度的落实,核发、审验会计证人次,开展会计人员后续 6

教育人次,举办农村财务人员财政惠农政策培训班两期人次。

(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抓好干部队伍建设

以创先争优为目标,以学习教育为手段,着力提高财政干部

队伍整体素质,为全面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一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了全体干部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形成了比拼争先、争创一流的工作氛围。二是扎实开展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活动,教育干部职工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树立了财政干部的良好形象。三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挥了领导班子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以完善惩防体系为重点,对财政干部从严管理、从严要求,形成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五是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组队参加社火游演得到好评,参加全市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唱红歌比赛获得二等奖,推荐作品参加了省市举办的征文、书画、摄影作品展,组织开展捐资慰问农村老党员、贫困户以及大下访、支援夏收等活动,组织举办财税系统运动会,展示了财政干部良好的精神风貌。

篇2:财政局2011年总结

2011年上半年爱国卫生工作总结材料

我局部高度重视爱国卫生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广泛开展各种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部机关先后荣获三明市文明单位、工作绩效考评(市直职能部门组)优胜单位、创建“平安活动”先进单位”、社区共建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现将我局今年上半年爱国卫生工作的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把爱国卫生工作落到实处。我局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爱国卫生创建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抓落实,有关部门人员具体实施,全体干部职工参与,人人有责的环境卫生工作机制,使得部机关环境卫生工作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管,时时有人管。

二、建章立制,完善卫生管理监督长效机制。一是建立爱国卫生工作责任制,保持良好机关形象。二是健全完善卫生管理制度,深入开展爱国卫生工作。提出了“四化”、“六无”的要求,即办公室清洁卫生要作到“亮化、净化、美化、绿化”;公共场地要实施“无纸屑、无果壳、无痰迹、无杂物、无污水、无蛛网”;同时将个人环境卫生行为的考核与个人创先评优挂钩,有力地保证了制度的贯彻执行。

三是落实卫生检查制度。我局每周都要机关环境进行一次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开展活动,大力加强环境卫生软环境建设。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开展了法制教育宣传活动,把文明创建与普法教育、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专项工作相结合,开展了以弘扬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主题实践活动,在机关形成了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的良好氛围。

四、综合治理,提高爱卫工作整体实效。

一是大力抓好环境卫生的宣传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环卫意识。利用集中学习机关,加大对环卫知识的宣传。由办公室、局工会组织征订健康博览杂志、健康生活报、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图册及卫生知识读本等报刊杂志,同时利用各类会议不定期组织播放除四害宣传片和疾病预防电教片,另外在大厅窗口出刊宣传栏,做好卫生健康知识的普及工作;利用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戒烟日等重大环保纪念日开展环保专题教育活动。

二是开展讲文明、讲卫生的养成教育。结合我局创建“节约型”机关的活动,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做到:随手关闭水龙头,节约每一滴水;严格控制公务消费、节约办公耗材,节省差旅费用,节俭办公开支;不乱扔废弃物;不用、少用一次性筷子;自觉回收废纸、旧电池等;每周五下午下班前30分钟,清理办公室卫生,每月末下午下班前1小时大扫除;积极响应我市“四城同创”的号召,组织干部职工参家挂包社区、街道的卫生保洁工作;定期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上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扫街道、清洗护栏、清除小广告等,使大家养成了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较高的环境意识和良好的环境道德行为。

三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职工体质。为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增强职工体质,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市工会举办的羽毛球赛、乒乓球、篮球等联谊比赛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

篇3:2011年财政部会计工作要点

一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 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的修订工作, 适时启动《总会计师条例》 (国务院令第72号) 的修订调研工作。二是根据信息化条件下会计基础工作呈现的新特点, 组织做好《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财会字[1998]32号) 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财会字[1996]19号) 的修订调研工作, 指导和规范信息化条件下的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三是在总结“十一五”时期会计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科学制定《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指导今后五年全国会计管理工作。四是依法依职责依程序办事。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赋予的职责和权限开展各项工作, 明确工作职责, 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的工作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工作制度, 严格按制度按程序开展工作。

二、推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贯彻实施,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

一是继续加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宣传培训工作。采用召开内控典型案例经验交流会、内控网站建设等多种形式, 继续广泛宣传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将内控规范内容纳入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考试范围。二是做好实施前试点工作。会同证监会等单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A股主板上市公司开展内控规范实施前的试点工作, 为2012年内控规范在主板上市公司全面实施做好准备。三是积极推动中央企业贯彻实施内控规范体系, 建立有关协调机制。四是研究起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配合审计、纪检监察部门, 将内控规范的建设与实施纳入我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防范舞弊等方面的作用。五是进一步推动地方贯彻实施内控规范, 指导各地制定本地区企业内控规范贯彻实施方案, 逐步推进内控规范在全国范围内的贯彻实施。

三、稳步推进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实施, 提高经济管理和监管信息质量

一是扎实推进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在首批实施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平稳施行, 为我国上市公司全面实施通用分类标准积累经验, 为完善通用分类标准提供依据, 为加快通用分类标准获得国际专业组织和主要资本市场认可奠定基础。二是建立通用分类标准实施跨部门协调机制, 解决实施和扩展应用中的问题;稳步推进通用分类标准在银行、证券等方面监管中的扩展应用, 推动以会计信息化为基础、通用分类标准应用为核心的企业综合统一报告平台的逐步形成, 促进监管信息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 提高经济管理信息质量。三是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 成立全国会计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推进会计信息化领域的标准化工作, 起草和推动发布包括XBRL标准在内的会计信息化国家标准。四是紧密围绕通用分类标准实施等会计信息化核心工作, 加强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基于XBRL的标准财务报告平台建设及示范应用》的管理, 高质量完成项目规定的各项任务, 并积极推动多出科技成果。

四、贯彻落实《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2010~2020年) 》, 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培育合格会计人才

一是细化落实《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2010~2020年) 》 (财会[2010]19号) 的主要任务、政策措施和重大工程, 大力推进地方会计人才规划编制工作, 汇总整理地方人才建设成果, 推广先进做法,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积极营造会计人才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二是积极探索建立分类别的会计领军人才能力框架体系, 健全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管理制度, 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和使用机制, 将地方会计领军人才培养与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有机衔接, 促进会计领军人才的合理流动。三是研究修订《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财政部令第26号) , 推进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 选择部分省市试点, 研究探索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电子化的可行性。四是组织开展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 树立楷模、弘扬正气, 激励广大会计人员奋发向上。五是开展正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试点工作, 改革完善现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制度, 形成初级、中级、高级 (含副高级和正高级) 等层次清晰、相互衔接、体系完整、逐级递进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体系。同时, 继续做好初中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管理工作。六是推进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 总结和推广地方经验和先进做法, 指导督促各地不断改进工作方式, 扩大工作覆盖面, 提高工作质量。七是继续深入参与会计专业硕士学位 (MPAcc) 教育建设有关工作, 积极探索解决会计一级学科的有关事宜。八是积极推进全国会计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构建全国会计人员统一数据平台, 全面实现会计人员跨省级单位的信息化调转, 初步建成全国会计人员信息库。

五、深入贯彻国办发[2009]56号文件精神, 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大做强和规范发展

一是全面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9]56号) 精神, 会同有关部门推出税收政策、人才流动、业务范围拓展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二是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修订进程, 制定或修订《境外会计师事务所来内地临时执行审计业务的暂行规定》、《关于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的通知》 (财会[2007]6号) 等规章制度, 择机重启证券事务所审批工作, 研究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和分级分类管理办法及会计师事务所职业保险相关改革措施。三是以H股审计等政策引导为手段, 继续促进会计师事务所重组联合、强强联合, 督促指导首批H股审计事务所高质量完成审计业务。四是推动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转制工作, 开展“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本土化转制问题调研。五是会同部分地区会计管理机构组织开展对已发布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办法实施情况的专项检查, 重点检查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一体化情况。六是积极稳妥开展大型会计师事务所集团化发展试点工作。七是继续做好会计师事务所审批备案和年度报备、注册会计师注册备案等日常管理工作, 加快完成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信息系统二期建设, 做好上线运行工作。

六、推动企业会计准则有效实施和不断完善, 研究制定产品成本核算和管理制度

一是研究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不断总结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成功经验, 积极关注资本市场动态和企业实际情况, 密切掌握企业会计准则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及时作出规范, 同时根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 (财会[2010]10号) 的要求, 全面总结企业会计准则趋同过程中的问题和成效, 研究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二是发布和宣传小企业会计准则。编写小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研究贯彻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机制, 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宣传和培训小企业会计准则。三是研究制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和管理制度。广泛、深入调研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和管理情况, 研究制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和管理制度。四是继续做好上市公司年报的全面监控和深度分析工作。布置和指导地方会计管理机构积极开展本地区上市公司企业会计准则执行情况的监控分析工作, 重点关注创业板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 同时大力配合相关方面做好上市公司年报监督检查工作, 进一步巩固企业会计准则持续平稳有效实施成果。五是对各地区大中型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情况开展摸底调查, 夯实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基础。

七、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会计改革, 深化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研究

一是扎实做好《医院会计制度》 (财会[2010]27号) 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 (财会[2010]26号) 实施前的宣传培训、新旧衔接工作, 修订并发布《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促进在医院、高校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二是研究修订《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财预字[1997]286号) 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财预字[1997]288号) , 研究整合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拟定行政事业单位政府性债务核算制度, 研究修订《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财会[2004]7号) , 规范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行为。三是加强政府会计研究, 推进政府会计改革, 研究起草《政府会计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

八、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全面提升我国在会计准则、内部控制、会计信息化、人才发展等方面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

一是密切跟踪研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最新进展, 做好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新兴经济体工作组 (EEG) 及秘书处的有关工作, 积极参与国际准则的修订和制定工作, 全面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治理结构改革与战略审议工作, 继续扩大我国会计国际影响力, 进一步提升国际话语权。二是响应G20倡议,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深入研究后金融危机时代相关会计问题与对策, 为制定全球高质量会计准则贡献力量。三是继续全方位开展会计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 充分利用好亚洲—大洋洲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组 (AOSSG) 、中美、中欧、中日韩等平台与机制, 扩大交流与合作, 协调立场, 为我国会计准则持续国际趋同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四是继续推进与国际主要资本市场的会计审计等效认可工作, 积极推动中欧会计准则最终等效, 持续维护内地与香港准则的等效地位, 稳步推进与美国等国家或地区会计准则等效工作, 做好厦门对台会计合作与交流基地建设的指导工作, 深化两岸会计合作与交流。五是跟踪国外内控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 加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内控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探索建立我国内控规范体系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互认机制, 促进我国企业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六是继续强化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XBRL团队、XBRL国际组织的定期对话机制, 推动XBRL国际组织认证通用分类标准, 加快实现与美国、日本等主要资本市场分类标准的融合。七是研究建立与发达国家、地区会计资格互认机制, 降低我国会计人员从事国外会计审计业务的成本, 推动我国会计人才走向国际。

九、与地方联合开展重大课题研究, 形成上下联动的良好机制

一是为充分发挥地方及相关部门会计管理机构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进广泛开展调查研究, 联合地方及相关部门会计管理机构组织开展会计基础工作、总会计师制度框架、政府会计相关问题、产品成本核算、会计从业资格、企业会计信息化、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机制、注册会计师法规体系完善及会计师事务所监管等重大会计课题研究工作, 为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二是加强与地方的沟通交流, 形成合力, 更好地为会计改革和发展服务。健全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机制, 通过网站、《会计管理动态》、《会计管理简报》等渠道, 及时发布、宣传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进展、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等, 实现全国各级会计管理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通过组织开展小型专项的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 促进地方会计处之间, 特别是东西部之间、南北部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横向沟通联系与互动交流。三是完善逐级考核机制。通过制定科学的考核指标, 建立有效的考核体系, 开展逐级考核, 一体化推进全国会计管理工作。

十、加强会计指数等相关研究, 提升会计理论研究水平

一是努力做好会计指数研究, 尽快推出会计指数研究成果, 在会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方面谋求新的突破。二是围绕会计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组织2011年度学术年会和专业委员会专题学术研讨活动, 开展课题攻关, 配合做好政府会计改革研究、会计准则趋同问题研究、内控规范贯彻实施及其推广问题研究、成本会计改革研究、XBRL实施问题研究及培训等。三是建立政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基地, 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提高科研成果服务效能。四是加强会计理论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定期出版《会计研究》及《中国会计研究 (英文版) 》等资料, 努力提升我国会计理论研究水平, 扩大中国会计理论的国际影响。五是加强对地方会计学会的工作指导, 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 带动和提升地方会计学会的学术研究水平。六是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会计学会秘书处的基础建设, 完善学会网站和会员服务系统, 提高会员服务能力。

篇4:宽松财政政策为2011年定调

2010年12月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12月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为2011年的经济政策定了主调,即宽松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两个会议精神我们认为,宽松的财政政策将在稳定增长、扩大消费、改善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主要作用,而稳定的货币政策将在抑制防范通货膨胀方面发挥主要作用。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经济工作主要围绕扩大消费需求、稳定投资、促进农业生产、保障价格稳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外贸平稳增长、区域发展协调性、体制改革与改善民生等十项工作展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定增长、改善结构、调节分配、促进和谐等方面的作用。

宽松财政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一松一稳”的政策组合出台表明政府正着力在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中国CPI节节攀升,2010年11月CPI同比增长率再创新高,已达到5.1%。在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中除了季节性因素外,最关键的就是过剩的货币流动性。2009年的货币(M2)增长速度超出史上任何时期,引发了对物价的冲击。在强烈的通货膨胀压力下,2010年下半年央行已经多次采取措施以抑制通胀的继续蔓延,包括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1次加息,然而效果尚不明显。当前部分食品价格的回落还主要是源于国家对商品的强制干预。要实现物价的真正稳定,央行必须回收流动性。因此我们认为,稳定的货币政策实质上是可收可紧的货币政策,在当前的经济情况下,偏向紧缩的可能性更大。紧缩的货币政策必将对经济增长造成影响。

政策组合的出台也显示出管理层对未来经济增长不确定性的担忧。毕竟欧债危机的阴云还没有完全散去,美国经济的复苏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对这些不确定因素引发“二次探底”的担忧并非是杞人忧天。

按照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信息,4万亿投资中,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约4000亿元,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约3700亿元,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约15000亿元,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约1500亿元,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约2100亿元,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约3700亿元,灾后恢复重建约10000亿元,金融危机后推出的一揽子投资项目,周期比较长,许多项目超过两年,财政政策的收缩,会导致诸多烂尾工程的产生。

内外环境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和可能不得不实施的紧缩货币政策对2011年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造成了巨大威胁。在此背景下,宽松的财政政策顺势出台抵消前述问题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冲击。

相比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更具有灵活性和结构性。既可以从总量上对经济进行调整,也可以分行业、分领域、分地区进行调整,正好符合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区域发展调整、居民收入分配调整等多种结构性调整目标。

2011年宽松财政政策的可行性

我们将以数据证明,2011年宽松的财政政策不仅有其必要性,并且完全具备可行性。

2009年,我国全国财政收入68518.3亿元,同比增长11.7%。财政赤字规模9500亿元,占GDP的3%以内。而2010年我国计划财政赤字10500亿元,从前11个月财政收入支出情况来看,尚盈余5147.6亿元。

另外,从历史数据看,2004年至2007年中国经济发展强劲,政府积累了雄厚的财政实力。尽管2008年至2009年,为冲销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中央政府推出了4万亿的经济计划,造成了两年的财政赤字,但危机前财政实力的积累使得政府财政支出游刃有余。而2010年随着经济的恢复,政府的财政实力又得到了加强,因此我们认为政府完全有能力在2011年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

政策带来的影响

与以往财政刺激政策不同,2010年10月27日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稿将民生问题提上了日程。中国当前的社会经济矛盾越来越突出,房价过高、贫富差距扩大、消费难以打动等问题成为今后5年中国政府不得不竭尽全力予以解决的问题。2011年的财政政策将贯彻“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分领域、分重点的实施,重点解决消费、社会保障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总体上来讲,2011年宽松财政政策的出台将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为中国经济打下一支镇定剂。

根据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扩大消费需求。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拉动力,重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条件、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为达到此目的,财政政策必将从税收和财政补贴出手,降低个人所得税,提高政府财政转移,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调节收入分配,驱动消费。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近期动作,“减税”将成为今年财政政策的最大亮点。因此,我们预测,2011年消费会继续保持或高于近几年的平均增长速度。

出于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政府会给予所鼓励行业相关企业的税收负担,如节能减排、医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这样一来,此类企业的利润将会增加,投资意愿将会提高,就业将会上升。

根据“十二五”规划和中央工作会议,要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强化政府责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缓解群众在居住方面遇到的困难,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据新华社报道,2011年计划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是1000万套,投资总额达1.4万亿,这一数额大大超过此前市场预期的500~600万套的水平,较2010年58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规划翻了一番。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将有效弥补房地产调控带来的房地产投资下降的问题,拉动社会总投资量。

篇5:2011年财政局人才工作总结

一、努力营造人才工作氛围

二、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机制

一是以局党委中心学习组为龙头,建立了学习制度。我们完善了《中心学习小组学习制度》、《机关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党员学习教育制度》、《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二是建立人才选拔任用激励机制。对取得高级学历的学费按照制度报销50%的学费;对取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工人,符合条件的做到随时聘用。局机关进人时都是采用公开考试选拔,考试考核考察相结合的办法。对发表文章的人员按照不同档资,给予100—300元的奖励。

三是建立教育培训保障机制。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局机关都安排一定数量的学习培训经费列入机关部门预算。安排党组成员、开发办主任王秋明参加省厅组织的县市财政局长培训班学习;安排了刘雄军和倪华清参加市委党校组织的培训班学习。安排张志和鹏参加省厅组织的在湖北经济管理学院举办的青干班学习。

四是建立学习培训的考试机制。每次的培训我们都要进行严格的闭卷考试,将成绩作为对财政所考核的依据。今年我们组织了全系统40岁以下在职干部职工政治理论业务知识闭卷考试和电脑操作考试。组织全系统40岁以上的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的开卷考试。5月22日对做文章写得好的又进行复试。组织正股级干部参加全市行政执法考试。

通过上述措施,极大地激发了人才积极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的积极性。

三、抓好人才的培训教育工作

一是注重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不定期地组织学习、专题辅导、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范文网

二是加强党员廉政教育。每年春节集训都要由纪检组长通报有关违纪违规典型案例进行纪律教育。由局监察室组织观看典型案例、违纪违法领导干部忏悔录等教育专题片,进行党纪党规教育和反腐败警示教育活动。

三是做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把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素质作为支持全市人才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来抓,采取灵活措施,严格培训考核,确保培训效果。今年共举办初级会计电算化培训班1期,培训 168人;下半年将举办会计继续教育培训班5期,培训1000人;会计从业资格证考前辅导班1期,培训150人。

篇6:财政局综合股2011年工作总结

和布克赛尔县财政局综合股2011年工作总结

根据2011年地区财政综合科工作要求,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印发财政厅综合处2011年工作要点》《关于印发财政厅非税收入管理处2011年工作要点》以及2011年地区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和布克赛尔县财政局综合股完满完成了2011年每项工作任务。

一、做好财政经济形势分析和财经专题研究工作。

一是加强与发改委、统计局等相关部门及本局预算股等股室配合,深入开展财政经济形势预测分析,撰写并上报地区财政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二是做好财政经济形势数据收集工作,建立完善财经形势分析数据库,为做好政策研究打好基础。三是按照自治区要求做好财政政策和财政改革研究工作。四是配合相关股室(中心),做好其他研究课题资料收集分析工作。五是近几年和布克赛尔县将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为保质保量,按时全面完成此项工作,和布克赛尔县财政局将督促各执收单位严格按照规定及时足额征收,并将以前欠缴及未缴财政专户的资金和财政专户结余资金全部上缴国库,杜绝擅自减免,不收,缓收或戴留等现象发生。

二、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

一是根据2010年实际收缴情况和2011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以及新政策因素影响,密切配合相关股室,汇总、审核并下达2012年非税收入征收计划,并将其作为征收依据,认真完成全年征收任务。二是按照自治区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管理办

法,继续做好非税收入项目申报、审核、变更等工作。三是加强收入收缴情况月份、季度、报表统计、分析工作,定期通报了全区非税收入完成情况,确保非税收入全额征收并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四是加强非税收入监督检查,2011征收计划下达后,同有关部门和股室,在6-7月份对非税收入收缴改革进展情况、年初工作计划、任务落实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了。五是进一步完善了管理办法,充分调动了部门(单位)的工作积极性,防止多收滥罚,应收不收等不良行为,促进我县非税收入管理工作再上了一个新台阶。六是5月份有关部门一起,针对国土部门的2006年至2010年土地出让金和收费情况进行专项调研,调查内容包括政策执行、项目管理、票据使用、收缴管理、土地出让基金收缴情况等。我局综合股严格按照通知的要求,做好《自治区政府非税收入执收单位自查情况表》填报工作,于2011年7月26日以前全县121个非税收入执收单位将加盖执收单位公章的自查表,与加盖执收单位公章的收费许可证(副本,通过物价部门2011年的审验)复印件、涉及非税收入分成文件依据或合同协议、相关收费文件(尚未实行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的单位)一并认真审核收回财政局综合股。使用非税软件过程中,我综合股人员认真审核单位票据及收费项目、从严把关,保证了126个单位掌握新版非税系统软件的各项功能和运用。现我县100%顺利运行了非税软件的操作流程。2011年1-8月份非税收入3993万元,完成了年初预算的82.7%,比去年增加了94.5%,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802万元,完成了年初预算的111%,比去年增加了651.%,其中:非税收缴入网数1762万元,比去年增64%。增加原因是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收入受石油产量及价格拉动,亦呈增长趋势;同时,根

据新财非税[2010]37号文件精神,抓紧清理应纳入预算管理资金,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全额纳入预算管理。我县积极组织各预算单位加大非税收入的收缴力度,严格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管理程序,确保了非税收缴户资金3到5日工作足缴入国库,并借助非税系统平台组织收入及时入库,拉动非税收入的增长速度。

三、继续推进公务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一是密切配合有关股室,对县直单位2011津贴补贴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调查与核实,确保县干部职工津贴补贴水平按标准发放到位。二是认真落实自治区2011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各项政策。

四、更规范和加强彩票公益金管理。

一是做好彩票管理项目审定、筛选及项目资助资金分配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彩票公益金分配及使用情况的报告和社会公告制度,做好了追踪绩效评价工作。二是于2011年4月和7月对项目单位彩票公益金补助资金使用情况和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

五、进一步加强了土地出让收入管理。

一是进一步完善统计报表制度:统一口径,提高了报表质量,确保了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二是建立国土资源、人民银行等部门的协调机制,及时掌握了土地出让情况,确保了收入应收尽收情况。三是继续贯彻落实纪检委开展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情况专项清理工作精神,做好了征收、管理和使用情况的清理工作。四是加强土地出让收支预算编制工作。

六、保障有力,大力解决城镇困难住房难题。

1、廉租住房建设情况。我县自2008年启动廉租住房建设

项目以来,截止到2011年,全县共开工建设廉租住房1035套,建设总面积51254.5平方米,共投资5236万元。其中:2011年我县建设廉租住房200套,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

2、租赁补贴审定及发放情况。我县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发放标准为低保户120元/月,低收入户78元/月。2010年我县共为644户低保户住房困难家庭和443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攻击1087户3261元发放租赁补贴134.2万元。2011年我县发放租赁补贴130万元,受益低保家庭为520户。

3、实施廉租住房家庭取暖优惠政策。采取政府、企业和个人3:3.5:3.5的比例承担采取暖费用方式,县财政承担8元/平方米,供热企业承担10元/平方米,低保入家庭个人承担10元/平方米,减轻廉租房住户冬季取暖负担。

4、不断完善廉租住房基本设施。

5、实行房屋登记信息化管理。

七、加强监管,做好财政票据管理各项工作。

一是加强财政票据监管,落实了以票管费、以票促缴、以票治乱工作。二是坚持定人、定岗、定费,强化票据保管、发售等日常管理工作。更加强了严把票据计划、领购、审核、核销、稽查“五道关”。三是待自治区下发《财政票据管理使用手册》后,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统一规范我县票据管理日常工作程序及职责。四是继续在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使财政票据管理成为财政基础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失的部分。五是做好财政票据监督检查工作,限2011年5月24日所有财政票据使用部门120个(单位)在2002-2010所使用的财政票据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核销和摸底调查,为今后日常监管和销毁提供了依据。

八、强化内控,促进综合各项工作更加完善。

贯彻落实单位的廉政建设规定,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强化自身的廉政建设;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确保了股室干部廉洁、自律、务实。加强各项改革管理措施更加完善。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更加大业务监督管理。严格要求按规章制度办理业务。为促进综合各项工作更加完善,严格票据管理,实现票据售发、审验过程规范、内控到位,我股室制定了操作流程并设计了有关表格,一是明确票据管理两人负责,一人为报账人、另一人为核账人,达到互相监督、互相牵制;二是明确报账人负责售票、核账人负责核票、对款、交款,前后环节交接必须签名,双方各执一份,实现了“岗位分开、责任到人、责任追究”;三是票据处罚书必须专管员拿意见、科长审核,保障执法公正、规范;四是票据售款、交款分开,即收即缴;每周定期由两人共同点库,核对票据库存数量,从而保障了票据数量、金额的准确,达到了“票款分离”的管理要求。

九、做好其他工作。

一是按照党组的统一安排,积极参加深入学习政风行风评议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党和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坚持服务中心、关注民生、改进作风、提高了效能为主线,紧紧围绕“端正政风行风、优化发展环境”的自治县主题,强化“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扎实实做好了每一项工作,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的工作实践中去,确保了按时完成局党组和上级财政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二是做好了信息及调研报告收集、整理、报送工作,及时反映了财政综合业务动态。加强了经验交流,完善了我股室的各项制度,形成业务强硬的工作团队。三是认真落实了以内部业务分工为主要内容的工作责任制,强化了内部工作协调和配合,督促了检查内部各项制

篇7:财政局2011年总结

一、预算

(一)2010年预算工作总结

1.完成财政预决算工作。一是做好财政决算工作。认真办理上下级财政年终结算事项,积极配合国库做好财政决算报表汇编工作。同时,认真编制年度区本级财政收支决算,预算执行情况已经

区七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财政决算也经区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二是做好2010年度财政收支预算编制工作。按照现行市对区财政管理体制规定,认真测算财政收入和财力,为区本级财政收支预算的编制奠定基础。2010年度全区代编预算和区本级预算调整,已经区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查通过。区本级财政收支预算调整已下达执行。

2.强化财政收入工作。一是分解下达全区财政收入任务,把人大审议通过的全区财政收入任务落实到各镇(街)、各执收部门,确保任务明了,责任明确。为了更好地调动镇街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促进我区财政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在现行区对镇街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上,2010年区级财力划出200万元,按各镇街地方级收入所占比重,增加镇街收入奖励金额,款列2010年上下级结算。同时为了完成2010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双过半”任务,2010年区级财力划出232万元,增加2010年镇街收入奖励金额,款列2010年上下级结算。二是细化任务,努力实现财政增收。逐月分解收入目标,明确工作责任,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征管,充分挖掘增收潜力,加强税收征管力度。完成年度财政总收入11.25亿元的目标,任务繁重,压力巨大。为此,我们进一步细化工作计划,明确工作措施,落实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强化督查通报,促进财税增收。同时开展园区企业税收跟踪服务及重点行业、税种的税收专项检查,分析税收收入增长亮点,千方百计挖掘收入潜力,提高补缴税款入库率,严堵征管漏洞。

3.做好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工作。一是及时了解、掌握、分析财政收入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二是认真测算2010年度全区财力及资金使用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4.做好各镇(街)财政收入及各部门向上争取专项资金情况的通报工作。在全区范围内,按月通报各乡镇财政收入情况,制定合理的年度收入考核目标,以充分调动各乡镇抓收入的积极性,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供财力保障。同时,按月报送预备费使用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基础数据。

5.继续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1)我区主动应对特殊的经济发展形势,大力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了显著效果,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中共莆田市区委、莆田市区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推动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莆城委〔〕8号)文件精神,将补助经费126.95万落实下去。一是“加大扶持企业力度”补助资金计59万元;二是“培育发展第三产业”补助资金计67.33万元;三是“推动企业技术更新”补助资金计0.62万元。(2)继续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自主创新。出台《关于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莆城委〔2010〕53号),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作用直接、运用灵活、定点调控的优势,延续去年以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良好效应,保持经济刺激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巩固发展传统支柱财源,推动形成财源新增长点。

(二)明年工作打算

1.全力推进财源建设,壮大我区经济实力

(1)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一是梳理、整合现有的各项扶持政策,向企业解读政策,让企业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有关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最大效益;二是在落实省市系列优惠政策的同时,积极落实区委、区政府出台的莆城委[]53号《关于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奖励办法,以激发镇(街道)、部门和企业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三是大力引进总部经济。通过财政奖励、贷款贴息等措施,吸引企业总部、大型企业集团投资落户我区,尽快壮大我区收入总量。

(2)优化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高度重视房地产以外的其他行业全面发展,加大对税源失衡产业的政策引导,注重培植其他行业财政税源,提高其税收比重。一是集聚优势产业。加快建设东海鞋服辅料生产基地、天怡现代农业、华润汽车零部件、辉强体育用品等项目,力促天喔食品三期、宝创电子等项目实现投产,推动中科万邦led路灯和照明灯、中科华宇水溶性胶水、清华园电热水器等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有效占领市场。用足用好各级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培育行业领军企业。深化led产业集群等项目前期工作,启动莆田led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台湾视创光电等龙头企业进驻。二是推进自主创新。鼓励企业增加科研投入,不断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新建1个省级研发中心、2个市级研发中心。积极应用物联网等新技术,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步伐,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支持华丰鞋业、中科万邦等骨干企业参与制定产品标准、新产品鉴定和各种认定,提升产品竞争力。发

挥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企业服务,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引导企业增加节能减排改造项目投入。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和重点行业环境污染整治。加大木兰溪、东圳水库等重点流域、重要饮用水源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快环库截污沟等工程建设,全面拆除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巩固专项治理工作成果。四是扶持企业上市。继续扶持我区企业加快发展,特别是加大对才子、华丰、郭氏、万邦等企业上市的扶持力度,营造推动企业上市的良好氛围,切实做好上市后备企业的培育工作。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中需使用的设备、材料等物资在招标采购时,上市公司和上市后备企业能够提供的,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采购选用。五是促进工业企业技术进步。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除允许新购进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金在销项税额中抵扣外,再按企业当年度新购进设备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额的5%(企业须提供税务机关增值税发票认证依据),补助给该企业用于设备更新、优化升级;对工业企业按其年度纳税总额和税收增幅分三个档次对其进行奖励,促进工业企业提质增效;对2010年起新获得国家授权专利和名品名标的工业企业给予奖励,支持企业争创品牌,推动企业产品升级,提高企业发展效益,增强产业集聚能力。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发挥财税政策引导功能,大力培植可持续财源,促进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关注房地产政策调控,加速推进城建项目,尤其是片区改造,努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运行。大力支持旅游、文化、物流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较快发展,鼓励发展现代物流业。每年安排补助资金50万元,对新落户在我区“第三产业办公室”指定的区域内的中介服务机构,由“区三产办”给予适当租金补贴。

2.强化税收征管,扎实组织财政收入

(1)应收尽收,努力实现足额入库。加强部门配合,做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形成全区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一是继续支持税务部门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分析和调研,掌握税源变化,努力挖掘增收潜力,既要强化征管,确保应收尽收,又要依法征管,密切关注税收政策变化,力促财政收入保持稳定。二是加强对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行业、个体私营经济等领域收入征管,强化土地增值税汇算清缴,确保科学化、精细化征收。三是切实提高收入增长的质量。要把握组织收入的中心环节,加强对税源的分析挖潜,对一些高税负行业、高产值的企业税负又偏低要加以关注,坚持依法征缴到位,努力提高行业、产业产值含税率,提高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提升财政收入质量。

(2)强化督查,务求下达的任务落到实处。一是实行镇(街)党政主官税收属地负责制,列入绩效考评内容。二是各相关部门、相关责任人要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税收做到心中有数,对造成税源流失的主要责任人实行问责制。三是每季度召开财政收入会议,分析总结前一阶段收入情况、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务求下达的任务落到实处。

3.做好财政决算编制工作。认真审编2010年财政决算,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同时做好2010年度财政供养统计工作。

4.要继续做好增收节支工作,努力做到财政收支平衡

我区财政困难,收支缺口大,赤字和支出挂帐并存。因此,2011年要在抓好财政收入工作的同时,要狠抓节支工作。其一,要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努力做到财政收支平衡;其二,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彻底解决财政“越位”和“错位”问题,压缩财政供给范围;其三,要坚持“一要吃饭,二是建设”的原则,财政支出要在保吃饭保开门,确保社会安定稳定的同时,兼顾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共同发展;其四,要加强检查监督工作,防止违法乱纪行为,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5.要扎实有效地开展部门预算。做好2011年部门预算工作。一要坚持“一个部门一本预算,零基预算、综合预算、细化预算”的原则,确保财政部门预算内容的完整性,使财政综合预算编制既公开、透明,又规范、高效。二要根据我区财政实际情况,对照兄弟县区做法,合理核定公用经费标准,推进费用标准统一性。

6.做好财政信息工作。积极、及时、真实提供稿件,确保完成、努力超额完成任务,力争信息工作上新台阶。

二、税政条法

(一)2010年工作总结

1.做好重点产品竞争力调查和企业所得税调查。2010年区共抽选了7家企业作为重点产品调查的范围,通过对开展服饰、鞋业行业进行重点产品国际竞争力调查,为提升服饰和鞋业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推动产业升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今年我区共抽选了24家企业作为企业所得税调查的范围,通过企业所得税调查为上级财政部门决策作为参考。

2.完成“五五普法”考核材料准备工作。根据五五普法考核验收要点,合理地对各项目标、任务和措施进行分解落实,并将材料整理归册,保证我区财政“五五”普法考核验收工作有序运作,全面开展。

3.全面推进财政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网上审核

继续推进财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财政行政许可的相关制度。结合我区工作实际,按照区审改办和效能办的要求,进一步对我局的行政审批项目进行清理,加强对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工作的落实。同时四月份正式启动网上审批系统,将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项目纳入审批系统。

4.开展行政自由裁量权细化工作

由于经济社会事务的多样性,法律、法规在设定行政行为时必然赋予行政机关一定的行政行为自由裁量权空间,使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可以根据行政许可条件,行政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的大小,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幅度范围内,自主确定许可与否和轻重适当的处罚。现行法律、法规给予的自由裁量空间较大,以及缺乏必要的规范和制约措施,因此,有必要对财政行政自由裁量权进一步进行规范。目前对本部门负责实施的法律法规规章已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依法合理细化裁量标准,同时将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手册送到区法制办,待法制办审核通过后将装订成册,确保财政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公正、合理应用,不断提高财政部门依法行政水平。

(二)2011年工作计划

一是建立健全我局财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长效机制。对于已经建立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制度给予进一步落实。对尚未建立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制度,抓紧出台,以做好财政“六五”法制宣传教育的各项准备工作。二是继续抓好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多种形式的宣传方式,深入开展宣传财政普法教育活动,提高财政干部职工学法用法的能力与水平。三是做好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将规范自由裁量权工作手册装订成册,并进行网上公开,制定相关程序和制度,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四是做好重点产品竞争力调查和企业所得税调查。

篇8:财政局2011年总结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说, 中央财政这几年千方百计缓解基层财政, 特别是困难县财政支出方面的压力。财政部将会做好以下几点:

1、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力度, 减轻了困难县的支出压力。

2、对基层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取消药品加成。推进综合医疗改革, 对改革的医院给予一定补助, 实行“奖补政策”, 来支持改革, 支持取消药品加成, 我们三年安排了120亿元。

3、调整医疗卫生专项资金的分担机制以减轻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出压力。原来我们的新农合从50块开始, 个人拿10块, 中央财政拿20块, 地方各级财政拿20块, 也就是说, 就财政分担而言, 原来是五五分担的机制。从今年起我们对新增部分调整了分担机制, 对西部地区中央财政拿8、地方财政拿2;对于中部地区, 中央财政拿6、地方财政拿4, 单单就这一笔, 就增加了中央财政投入141亿元。这141亿元下去以后, 在今年的新农合和城市居民医保的调标中, 地方财政的压力就会明显减轻。

4、建立和完善县级基本财力的保障机制。从去年开始中央财政还实施了一个政策, 用通俗地话来说, 给财政困难县吃“低保”, 规范地说法就是建立和完善县级基本财力的保障机制。我们在测算的时候, 就是要把这个县能不能够做到有财力保障基本需求, 包括民生需求, 包括医改的资金需求。如果达不到最低保障线,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要补到最低的保障线。像农村的低保户低保补偿一样, 要给补到最低保障线。去年中央财政拿了475亿元, 今年中央财政要拿775亿元。

5、中央财政这几年还不断加大对地方一般转移支付的力度。一般转移支付的力度加大了, 也就意味着将要向财政困难县进一步倾斜, 具体的投入比例是, 2009年比2008年中央财政对地方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了29.4%, 2010年增长了17%, 今年增长了18.5%。这笔钱下去, 中央财政的一般转移支付达到1万亿元以上, 那就会有很多钱补助到困难县的财政。

6、我们还在整个工作要求、服务平台、监督管理机制等方面做了一些改革和创新, 也就是说要求各级财政都要提高认识, 加大力度, 想方设法保证医改的推进。

王军最后强调, 中央财政采取的种种措施来缓解、化解基层的财政困难、保障困难地区的医改需要, 这是应该的, 而且还会进一步加大力度。同时, 我也要说, 那些困难地区的财政部门, 包括卫生部门、发改部门、人保部门都在想方设法克服困难, 在当地的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调整支出结构, 不断地加大支持力度, 保障包括医改在内的各项民生的支出需要。

上一篇:现场服务管理条例下一篇:全国乡村医生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