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研活动总结

2024-07-03

小学信息技术教研活动总结(精选8篇)

篇1:小学信息技术教研活动总结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们信息技术教研组的老师立足实际、搞好教学,并且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在这个基础上,还为信息技术竞赛、学校活动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现将这个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如下:

一、落实课程标准的学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本学期,教研组继续通过组内交流、学校调研、集体备课等多种途径,对课程标准进一步的学习和落实,在教学过程中能有的放矢,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继续围绕教学评价、作品管理、课程落实、课堂常规、专题研讨机器人教学、机器人竞赛等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教师能在课前充分交流、充分准备好教学设计、课件、学件等,在活动中通过听课、说课、交流、反思等环节对学科教师进行全面培养,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的快速成长。本教研组教师进一步加强了理论学习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做好小班化推动工作,关注每一个,激励每一个,发展每一个。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的评比活动,努力提升教学实践水平和教学理论水平。

本学期,我组主办了区级主题研修活动;张陆军、姬大卫两位老师参加区级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均获一等奖,张陆军老师代表高淳区参加了南京市的比赛;多位教师在区级开设公开课、讲座;姬大卫老师开设了市级公开课;季露老师被评为南京市机器人优秀指导教师。我组姬大卫老师被区教育局选调为桠溪中心小学副校长。

二、开展智慧装备校园创建工作,优化办公环境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利用互联网传递信息变得越来越快捷、频繁,基于数字化的电子文化的发展给传统的书本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如何实现课堂模式、教学手段、学习方法、课程教材等方面的跨越式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在市、区教育装备部门的领导下,我校将参加智慧装备校园评选。

为创造智慧校园装备,实现桠溪小学的跨越式发展,本学期我组领导学校数字学校装备、书香校园装备、科技校园装备小组,开展了智慧校园装备创建工作,引领教师发展、培养骨干、促进学生成长、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三、深化学科特色项目,提升办学水平。

我校信息技术学科特色“淳慢”机器人社团活动的开展有效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了更好的凸显这一特色,教研组结合课题研究,组织教师进行机器人进入五年级课堂教学的相关研究,为我校创建学科特色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本学期“淳慢”机器人社团获奖获得南京市机器人大赛一等奖,张陆军老师先后担任省、市级机器人竞赛裁判员工作。

为了有效提高我校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水平,我组主动和美术教研组合作研究,为学校美术教师配备了高质量的手绘板,有效将艺术和技术进行整合,提高了我校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信息素养,指导学生参加南京市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获得市二、三等奖。

6月上旬举办的全镇打字比赛,锻炼了我校学生常规,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具体工作

三月份

1. 参加了区教研组长会议,学习本学期区信息技术学科的工作安排。【张陆军】

2. 检查、维护计算机教师电脑,确保上好第一课。【全体】

3. 召开了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会议暨开展专题教研活动【桠溪小学】。布置了新学期信息技术工作,制定教学计划,统一教学进度。【全体】

4. 筹备机器人社团组建工作【定埠、桠溪】。

5. 组织教研组教师开展校本研训活动。【全体】

6. 区优质课评比活动。【张陆军、姬大卫】

四月份

1. 参加全市现代教育技术“机器人”教学研讨。【张陆军、王露】

2. 组织开展“淳慢”机器人社团活动。【张陆军、王露】

3. 小学信息技术漆桥、固城、桠溪、东坝四校协作研训活动【张陆军、王露】

4. 布置收集学生作业,给学生评分【桠小、定埠、安兴、上谷】

五月份

1. 参加了南京市中小学优秀校园影视节目评比。【张陆军、姬大卫】

2. 组织“淳慢”机器人社团参加南京市机器人大赛。【张陆军、王露】

3. 组织教研组教师开展校本研训活动。【全体】

4. 参加全市学校管理者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班【张陆军】

5. 组织“淳慢”机器人社团参加机器人马球大赛【张陆军】

六月份

1. 开展桠溪中心小学汉字输入比赛。【全体】

2. 组织学科组教师给学生评分、收集学生作业。【全体】

3. 承办高淳区信息技术主题研训活动。【全体】

4. 参加举办20南京市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与评优活动【全体】

5. 代表桠溪中心小学信息技术教研组在教师发展中心述职【张陆军】

6. 组织教师参加“一师一优课”活动。【全体】

7. 总结本学期学科教研活动,写好总结。【全体】

8. 组织进行期末机房检查维护。 【全体】

七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暑期教师基本能力测试。【张陆军、王露】

2、参加南京市版教材培训。【张陆军】

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我们付出,我们收获,添了几分经验,也多了几分教训。新的一年里,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将有新的开始,今后我们将本着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在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中再接再厉,力求信息技术教研组建设日臻完善,掀开一个新的篇章。

篇2:小学信息技术教研活动总结

现将这个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研组概况:

我组有两位信息技术教师,担任着中心校三到六年级,联谊三到六年级,每周一节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2个微机房以及全校电脑、学校网站、网络的维护工作。

二、立足教学、搞好教研组工作。

根据县研训中心和教导处的要求,我们信息教研组在期初制定了教研组工作计划,并且按照计划开展工作。我组信息技术教师很年轻,对工作的热情都很高,平时上课前能认真钻研教材并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手段,上好每一堂课。依照区优质课评比的文件精神,我组先于2016年3月23日开展了一次镇优质课展示活动,潘婷婷和陈思坤2位老师分别执教了《“画笔”的秘密》这一课,最终这2节课在区级优质课评比中分别获得区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好成绩。

三、加强学习,促进专业发展。

在本学期中,我组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各级教科研和竞赛活动,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同时珍惜每一次外出听课的机会,不放弃向优秀的同行学习的机会。我组潘婷婷老师撰写的案例《设计美丽的花园》在省级期刊发表;研究的区级个人课题《农村小学高年级信息技术Scratch趣味性教学的实践研究》,在中期考核中被评为优秀;此外,上学期潘婷婷老师上交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活动作品被评为省级优课。

四.抓好学科常规工作,及时对学生进行模块考核。

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发展,这学期全组教科研以“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操作水平”作为中心,在学期末我们对三到六年级的学生都有考核,三到六年级的学生在每个模块学完,将对其进行模块考核并自评!学生上机操作,保存作品,考核结束后,教师对每个学生每个模块作品进行评价,并在学期结束时把学生考核的作品和总评表按照年级、班级、模块取名打包上传到云盘,云盘提取地址发送至邮箱Lixinfu@126.com。

五、做好硬件及软件系统的更新及维护。

资产与装备管理信息系统:日常及时登录该系统,进行微机房使用记录的登记!

学校网站:做好日常维护,保证学校网站的正常访问。

班级多媒体、教师电脑、学校网络:做好日常维护。

根据上述总结,我深深感到,只要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大纲,研究好学生,争取学校领导、师生的支持,就能创造性地搞好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就能使我们的工作有所开拓,有所进取。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信息教研组的全体老师会更加努力,力争在平凡的工作中体现人身价值,力争使我们的教研组做得更好。

附:我组每月所做主要工作:

二月:

1、对微机房进行维护,确保信息技术课的正常开展!

2、制定期初教学计划!

3、参加教育云平台使用培训。(2月26日)

三月:

1、开展镇优质课展示活动。(3月23日)

2、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区优质课评比(3月25日前)

3、智慧教育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校级管理员信息上报(3月24日)

4、组织组内教师撰写学困生转化论文(3月25日)

四月:

1、参加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信息上报及抽样系统培训会议(4月1日)

2、完成智慧教育信息网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教师相关信息核查工作(4月6日)

3、参加东坝小学举办得区协作区活动。(4月8日)

4、组织组内教师积极参加第九期市级个人课题申报工作。(4月22日前)

5、参加校园电视节目制作培训活动(4月11日~14日)

6、组织组内教师积极撰写叙事、案例参加区级评选(4月12日)

7、参加溧水承办得三区联片活动(4月15日)

8、动员我校教师、家长安装交互点新闻客户端.(4月15日)

9、参加第二期农村信息化提升工程基础网络项目推进工作会议(4月28日)

五月:

1、做好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互联网网站相关信息统计工作(5月11日)

2、参加2016市中小学教师网络团队教研比赛赛前培训(5月12日)

3、参加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和骨干教师课程规划与实施专题培训(5月26日~29日)

4、做好学校班级多媒体的维护!

六月:

1、组织组内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参加区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6月13日)

2、为需上交光盘参加各类考核的老师,进行刻盘。

3、对学生进行期末考核,收集作品并上传云盘,云盘提取地址发送至教研员邮箱。

4、做好学期总结工作,撰写学期工作总结!

5、做好学校网站的日常维护,保证网站的正常运行!

6、组织组内教师参加第二批“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活动。

篇3:将游戏活动引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小学生对于计算机课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主要源自电脑游戏,而不是真正出自于对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热爱。有些教师和家长将游戏拒于正统教育之外,生怕孩子们为此而耽误了学习和健康。但对游戏的热爱是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的,一味地围追堵截无法化解这一矛盾。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让游戏与信息技术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枯燥的“学”变为活泼的“玩”和轻松的“用”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我们可以首先分析一下学生们为什么喜欢电脑游戏,尤其是学生们为了能玩好游戏,能够“不辞劳苦,兢兢业业”地学习各种复杂的游戏规则;在游戏过程中,又能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努力探求精神。那么,我们就可以从游戏中借鉴可取之处,挖掘游戏所承载的教育价值,精心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游戏并加以改进或包装,将其服务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怎样把游戏活动带进课堂

1. 组织学生开展游戏和模拟活动

在游戏模拟活动中,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所扮演的角色并站在角色的立场上做出选择。

例如,一年级刚刚开始学习鼠标操作,对“单击”“双击”“右击”“移动”“拖动”这些操作很难记清楚。这时,教师可以结合桌面图标的知识,让一名学生扮演图标,另一名学生扮演鼠标,“鼠标”左手轻拍“图标”一下,称为“单击”,拍两下称“双击”,左手拉住“图标”移动称为拖动,右手拍一下则是“右击”,“鼠标”自己走动就是“移动”了。这个游戏可以两个人在台前表演,其他学生来猜结果,也可以让学生两两一组,“鼠标”做,“图标”来猜。用不了多久,学生们就会在笑声中把这五个操作名称和动作特点记牢了。

游戏和模拟活动最大的收获体现在活动之后,参加者需要对整个游戏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进行反思。在总结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检查活动引发出来的思想、情感和行动。此外,能否将洞察的结果迁移到现实生活中也是检查的内容。教师应该在学生的反思过程中给予帮助,而不是让活动流于形式。

上个学年,我在教授二年级学生键盘指法的时候,曾在一个班级组织过这样的游戏活动。让30位学生分别扮演主键盘区上的一些按键,10位学生扮演打字员的手指。用不同颜色的帽子头饰做成键盘上的符号和手指分区,按照键盘上的顺序排成三排。一位学生在前面做指挥,大家一齐背诵指法儿歌,其中扮演相应按键和手指的学生会做出特别的动作。这个活动正好作为元旦联欢会的游艺活动,配上音乐,舞台效果非常好。后来,这个班的指法是二年级里掌握最快的,学生们甚至连键盘上的各个符号都能按顺序快速默写出来。

电视里的智力竞猜节目是学生们喜欢的游戏之一,如“非常6+1”“我猜我猜”等节目。把此类节目改造并应用在课堂上,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强化和评估学过的内容。这样的活动非常适合在高年级中开展,把一些枯燥难记的知识点整理成题目,再把学生分成多个组,每个组还可以分为答题员、智囊团等,可以使课堂增加变化、注入活力并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展活动时,教师还可以借助计算机教室独有的多媒体和网络的特点,把气氛搞得更活跃。当然,教师要重新设计这些游戏活动的结构,淡化竞争意识,使每一个参与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2. 利用电脑游戏软件

很多电脑游戏都是商业产品,但也有一些好的免费的电脑游戏,通过互联网可以很容易找到。例如,让低年级学生玩一些Flash小游戏,使他们熟练地掌握鼠标的各项操作,才能顺利地完成游戏。在《金山打字》这个软件的击键游戏中,学生也只有在熟练掌握键盘中的各个按键时,才能得到高分。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们会自行琢磨游戏的使用技巧,不用教师多说,他们也会根据计算机提示和自己的试验熟练掌握,为以后其他应用软件的使用打下基础和建立信心。实践证明,电脑游戏能大大促进小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提高,合适的电脑游戏是一种载体,它会成为学生们对付操作难点的“练兵场”。

3. 把学习任务变成游戏活动

任务驱动一直是信息技术课上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它使学科知识不再简单地按线性展开,而是跳跃式、“超链接”式的。但是,要使这种教学模式与有趣的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就要求教师对每一个任务都细细琢磨,下达任务时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把握知识点和操作点,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加以指导,并与学生共同讨论总结,解决难点。

我把这种任务驱动式的游戏活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学生针对课堂上的知识点和操作点,自主探究新知识的练习类游戏活动;二是学生自己动手,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创作的创作类游戏活动。

练习类的游戏任务。课堂上,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往往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我们不妨在教学重难点上加入一些游戏式的任务,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动力。小学生毕竟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对于单调重复的练习逐渐产生厌倦,适当的游戏任务可以促使学生在浓厚兴趣的推动下学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练习“画图”软件中的“曲线”工具时,可以让学生用曲线给小动物的脸上画眼睛和嘴,构成喜怒哀乐各种表情;在练习“任意形状的裁剪”工具时,可以设计成给人物穿不同款式的衣服等游戏任务,也可以结合“翻转/旋转”命令,设计“七巧板”“组合拼图”“拆字组字”等游戏任务;在练习Windows搜索和路径时,可以提前将几张有趣的学生照片或谜题等文件放进一个多层目录中,再给出一些条件让学生来搜索查找。这样,学生可以在游戏活动中轻松地突破难点,达成教学目标。

创作类的游戏任务。这类游戏活动往往是由多个知识点和操作点串联起来的,也可以把它用在一个单元或一个阶段学习过后的综合练习中,可以考虑把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此类任务。此外,任务的设置要侧重引导学生以信息处理为主线,学会应用信息技术分析、处理,并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学过程中安排的大量实践任务,一方面要综合本学科和其他学科内容,另一方面要广泛涉及学生在社会生活、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综合知识学习中构建知识体系,在完成任务中逐步形成适应信息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和运用信息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幻灯片或网页中的超链接后,可以让学生每人做一个自我介绍页,再做一个有全班同学名字的页面,通过超链接把所有学生做的页面连接起来,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了一本特殊的“同学录”,也可以让学生利用超链接制作趣味心理测试类的题目,在展示成果时,大家互相测试并验证彼此作品的可玩性;在学习了表格的画法以后,可以设计让学生用表格制作月历或棋盘的活动,既巩固知识点、开阔学生思路,又调动起了学生兴趣。

我曾经给五年级的学生布置过用表格画出象棋或围棋棋盘的任务。当时有个学生提出:可以在这个棋盘上下象棋吗?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于是我又布置了一个附加任务:在画好的表格棋盘上加上棋子,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完成这个任务。虽然是附加的任务,但几乎90%的学生都兴致勃勃地参加了。最后,我们得出结论:用自选图形画棋子,再适当地组合图形、调整叠放次序,就可以利用这个棋盘下棋了。于是,在下一节课中,我就用学生们画出的棋盘组织开展了一场棋类游戏比赛,虽然课时安排被打乱了,但我认为还是值得的。

4. 有效地开展游戏活动评价

小学生活泼、好表演、喜欢被人称赞。如果完成一件作品而不了了之的话,会大大降低他们的积极性。因此,无论是游戏活动过程中,还是活动成果展示中都需要评价。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给予学生物质奖励。

在游戏活动过程的评价中,要以人为中心,反对就事论事。注意要通过评价使学生体验分享的原则,引导学生评价交流在游戏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意见和看法,将个人的收获转变为大家共有的财富。如果游戏活动是分小组的形式,还要评价学生个体在集体中的表现,以及小组的组织和分工能力等。这类评价以鼓励为主,评优不评劣。

游戏活动成果的评价可以从自己评、小组评、大家评、教师评、其他学科教师评、家长评等多个方面开展。由于学生都是通过自身努力创作一个作品,教师在评价作品时,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处理能力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宗旨。

我在学校局域网中利用ASP设立了一个小型论坛和投票系统,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作品放在论坛上,接受大家的投票和评价,也可以邀请别的教师和家长参与评价。这个评价可以在当堂课上完成,也可以延续几天或几周。在评价中,我引导学生从技术、审美、实用性等多个方面考查作品,使评价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开展游戏活动时值得注意的问题

第一,游戏是建立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基础上的,只能作为教学中锦上添花的小插曲,并不能成为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因此,游戏活动的数量不宜过多,如果作为当堂练习,1~2个足够用,如果是创作类或模拟类的游戏活动,每课1个即可。

第二,游戏活动只是一种放松的学习方式,不要让它占用课堂上或学期中太多的时间,这会使学生产生学与玩的混淆。因此,在游戏活动的时间上要有一定的限制。

第三,课堂上开展练习类和比赛类的游戏活动要以低年级为主。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可以多开展创作类的游戏活动和活动成果评价,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利于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为以后的学习实践打下基础。

第四,应用电脑游戏的危险在于,其吸引人的画面会使操作者的注意力偏离实际目标。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电脑游戏之前,必须依据严格的标准进行筛选,不要仅仅因为有某种游戏软件就去使用它,要看是否值得为它花费时间。

第五,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而良好的纪律是有效教学的保障。因此,在游戏活动开始前,一定要先强调纪律和游戏规则,要学生养成有令即行、有禁即止的好习惯。

篇4:小学信息技术教研活动总结

关键词:主题活动;信息技术;课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8-0050-03

主题活动,是指在教学中围绕某一主题开展的活动。主题活动使学科知识联系着现实生活,从而使学习变得有趣味,学生更容易接受。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主题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既关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又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对于主题活动的应用,有时我们会以一个单元版块内容设计一个完整的主题,有时会以一节课选择一个主题。在确定主题后,需要精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欲望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主题中设置的多元化任务,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那么,怎样的主题活动才能够真正地吸引学生呢?笔者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从学生兴趣出发,设计主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一个好的主题,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将他们自然地带入学习的情境中。

如画图单元《复制与粘贴图形》一课,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复制与粘贴命令的使用,教师将“植树造林”这一环保主题贯穿教学内容中,以学生爱看的动画片《熊出没》为例,引出了下面的开场白。

师:刘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动画片,一起看。

学生观看动画片。

师:熊大、熊二真了不起,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生1:我喜欢聪明的熊大。

生2:我喜欢憨厚的熊二。

生3 :可恶的光头强,只知道砍树,这样会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我觉得我会像熊大、熊二一样,尽自己的一份力,保护森林。

……

师:老师相信大家,一定会像熊大、熊二一样保护树木和森林。

师:有一天,光头强又趁熊大、熊二不注意,偷偷来到森林砍伐树木。不一会儿,一棵棵大树倒下了,只剩下眼前这么多的树桩,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 我们一方面要团结起来,阻止光头强这种乱砍乱伐的行为和现象;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不断植树造林,保护环境。

围绕“植树造林”这一主题,教师将动画片《熊出没》片段创设情境,学生们不知不觉地进入老师预设的主题活动中,兴趣盎然,迫切地想要学会植树造林的好方法。因此教师抓住契机,引出“复制与粘贴”命令的操作。

当教学内容蒙上了一层故事外衣,整节课立刻变得有趣起来,学生们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一步步完成了操作任务,学会了“选定”工具、“任意形状的裁剪”工具的使用,掌握了“剪切”、“复制”与“粘贴”命令的操作,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明白了“植树造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道理。

二、从学生生活出发,设计主题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计主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真正做到“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在主题活动中积极开动大脑,充分发挥想象,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创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发现、思考、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如《整理文件》一课,让学生学会个性化地分类整理自己的文件夹是重难点。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们需要整理自己的书包、整理自己的房间等等,很多同学都有自己整理的一套方法和习惯。对于自己电脑中的文件夹,时间一长文件多了,难免分辨不清,于是选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整理物品的方法,再一起研究怎样分类整理文件夹中的文件。

经过大家的讨论交流,再加上生活经验的帮助,同学们在借鉴他人的想法后,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法。在接下来的操作时间里,学生们个个使出了看家本领,迸发出很多的奇思妙想。在展示、评价分类整理这一环节时,笔者看到:有的学生是按文件类型分类的,有的学生是按时间分类的,有的学生是按文件大小分类的……同学们边向大家展示分类后的情况,边说出自己这样分类的真实想法。

学生不仅明确了文件分类整理的意图,并根据自己的大胆设想进行了实际的分类整理操作,利用平时生活中所学到的知识解决课堂上所遇到的问题,又利用所学到的操作技能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设计主题

设计主题活动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新知,不但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来。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呈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了基础知识的前提辅助,学生的主题活动开展才更实际有效。

如学习《画线》一课,学生已经明白“直线”、“曲线”工具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掌握“曲线”工具的妙用,于是笔者设计了“超级变变变”这一主题活动。

一变曲线。让学生掌握曲线工具的使用方法,这是基础也是关键。

二变造型。将弧改变方向,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可以变成什么造型?

三变组合。曲线和曲线组合在一起,会变出什么图形呢?

在“超级变变变”这一主题活动中,学生不仅牢固掌握了曲线工具的使用,更重要的是能够灵活运用曲线工具成功创作出富有想象力的作品,活跃了思维,发挥了想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设计主题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起点应该是一样的,可一段时间下来,笔者发现学生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设计主题活动时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既要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能力,又要注意一般学生的学习过程,尽量做到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学生在学完一个单元版块内容后,层次的差异性特别明显。因此在《创作电子小报》这一主题活动中,笔者提出了三个目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完成。

目标一:在老师提供的素材(文字、图片、表格等)里面选择合适的素材进行编辑,可效仿老师制作的电子小报完成制作。

目标二:借鉴老师提供的素材内容,在选择的基础上添加自己想要的元素,完成电子小报的制作。

目标三:根据自己的爱好创作电子小报,主题自拟,要求版面清晰、美观,有一定的寓意。

三个具体的主题活动目标,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定,能力一般的学生通过效仿教师的作品完成任务,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自拟主题,寻找素材,制作小报。这样的分层主题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完成了自己的活动任务,让大家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从学生兴趣出发、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清楚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关注学生个体层次差异,上述四个方面都紧紧围绕学生展开。其实在设计主题活动时,也应整体把握教材,将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使主题活动贯穿于教材内容之中,并始终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实践性原则。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工具性和实用性是信息技术学科最大的特点,实践运用的主题活动应该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课堂活动。

2.生活性原则。信息技术的学习,为以后的工作、生活奠定了信息技能基础。选择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的兴趣会更高,学习效果会更好。

3.激励性原则。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操作是枯燥的,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确立合理的主题,激励学生进行学习变得尤为重要。

4.灵活性原则。有时我们设计的主题不一定能让学生接受,教师要灵活处理好主题的确定和转移;对来源于学生的问题,可以随机转化为主题;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确定活动组织形式,通过讨论、交流确定活动主题。

主题活动,让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充滿色彩:学生上课更积极了,观察更仔细了,讨论更活跃了,思维更敏捷了,操作更熟练了,成果也更为出色了。

篇5:小学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经过一年的信息技术兴趣小组的活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兴趣小组的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成为学习的领头羊并激发了自身和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学生也积极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意见,教师作出相应调整,且自身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现就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小结如下:

1、比较肯定的方面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虚心认真。遇到问题的处理通常分两种情况:一是课内向老师请教;二如在课外会联系其他小组成员,共同解决,如果还不能解决就请教老师。

在活动中,能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在上机实践中,教师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这时可以老师让一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充当小老师,对其他同学遇到的一些难题给予解答,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学生当小老师改变了传统的师生间单向传递知识的方式,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知识的传授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

学生方面:学生的时间观念有待加强,技术上也需要加强。兴趣小组中组长作用还没完全充分发挥。部分学生的自制力较差,总想借机会上网聊天甚至玩游戏,造成不好的影响。训练中,学生视野不开阔,不善于从大量素材中选择合用的素材,制作手法不够大气,配色所需的美术功底也欠缺。

教师方面,需要不断充电,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工作思路: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使电脑不在是学生学习的对象,而是学生学习的工具,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而培养信息技术特长生,同时也为学生自身的学科倾向提供活动空间。

小学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篇6:小学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总结1

工作思路: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使电脑不在是学生学习的对象,而是学生学习的工具,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出我校的网页版主,进而培养信息技术特长生,同时也为学生自身的学科倾向提供活动空间。

兴趣班活动情况:根据学生自愿报名与教师选拔相结合的原则,兴趣班由20名学生组成,本兴趣班共开展了15次教学活动并参加了朝阳区的计算机竞赛活动。

兴趣班的组织与教学进展情况: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为将来的竞赛作好准备,教学内容有幻灯片制作、电子报刊设计、软件表演:

幻灯片制作:主要涉及有关软件使用技巧、版面布局规划等方面的知识。

电子报刊设计:学习使用word编辑软件的技巧,同学们很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并应用在网页编辑及制作上面。

软件表演:学习成语接龙、巧巧板、天女散花等软件的使用技巧,为参加比赛做准备,兴趣班的大部分的同学参加了5月份的比赛,成绩还未传达,同学们自我感觉良好。但由于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我认为不会太理想。

经验总结: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学问的内在驱动力。因特网的出现和发展,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在本兴趣班的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最大程度地利用了因特网的强大威力,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做中学,学中做,学生学完后立刻应用于自已班网页维护上,既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更完成了老师交给的班级网页的制作维护工作。

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学习中,教师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这时高年级能力较强的学生充当“小老师”,对其他同学遇到的一些难题给予解答,同学们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共同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在兴趣班的活动开展活动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首先是学生的自制力问题,有的学生的自制力较差,总有部分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借机会上网聊天甚至玩游戏,造成不好的影响。其二,学生视野不开阔,不善于从大量素材中选择合用的素材,制作手法不够大气,配色所需的美术功底也欠缺。

因此,对于今后的兴趣班活动,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兴趣班活动质量:

1、加强管理。约束学生的上网聊天和玩游戏行为,高效应用兴趣班时间。

2、与美术老师配合工作。在适当的时候请美术教师讲授有关色彩搭配的知识,加强学生对色彩的感觉,提高美术功底。

篇7:小学信息技术教研会年度工作总结

20**年是值得我们认真记取、认真回味的一年,也是留给我们极大精神财富的一年。中国经济领域、金融领域、资本市场领域、体育领域、教育领域发生了太多的故事,也激起了太多的情感;每个人都有新的收获,也可能留下一丝遗憾。

回顾是为了进步,深思是为了以后走得更好。从化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会在认真贯彻落实广州市教研室信息技术科、广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会及从化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计划的基础上,坚持科学发展观,继续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及做好新课程总结,深化信息技术教学领域素质教育,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中心工作,创新教研工作方式,全面提高从化市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和质量。现将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实施“参与式教研”,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就目前教研活动来讲,很多还是流于形式:听课,评课,结束。教研的有效性缺失,使到通过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显更加困难。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本学期尝试使用“参与式”教研。执教者上课之前先独立备课,写好教学设计,与教研员,部分理事成员进行讨论研究,修改教学设计。发布上课内容(题目)在网上,要求听课老师根据上课内容写一篇教学设计带到听课现场。执教者上公开课。公开课后,听课老师自由组合成讨论小组进行评课、讨论,每人都必须发表自己的建议和想法,小组形成组的共识,作好记录。各小组派代表发言,交流想法。课后通过网络进行延伸,各小组把评课的建议和想法在论坛或网站上发布出来,大家继续发表看法。

“参与式”教研活动,最终要求实现以下目标:

1、使每位教师都有机会参与到活动之中,避免了因为活动团体过大,每位教师参与机会不多的难题。

2、通过上课前的备课,上课时的观察,上课后的评课交流,促进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对教案的改进,提高教师上课的技巧,优化教学流程。

3、借助“参与式”教研活动,让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参与式学习”的思想,同时,把教研活动延伸到网络,突破时、空限制,让更多的教师参与,让教师更深度地参与教研活动。

4、通过小组讨论,网上交流,发掘问题、优化教案、改进教学流程,有效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

实施案例一:在第八周星期四,在太平镇第二中心小学举行了一节小学公开研讨课,由利展洪执教《从因特网获取获取信息》。本次活动采用了“主动性学习”研讨方式。听课前要求听课教师根据听课内容写好教学设计,听课前交教学设计,听课后自由分组讨论,再派代表发言,最后把讨论结果贴在论坛上,以便后续讨论。要求所有听课者都参加讨论。

实施案例二:10月31日下午,在民乐中学电脑室举行了从化市初中信息技术公开研讨课,由民乐中学赖军主讲的《赋值语句和输出语句实践》得到听课者的好评。他的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符合学生实际,可操作性强;深入浅出,去繁化简,避免干扰,突破难点;对学生提供必要的辅助,注意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过程的引导,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较高。是一节朴实、可学的VB教学公开课。听课后分组进行评课,再由代表发言,进行研讨,最后把建议发在论坛上,以供交流。

二、加强下乡听课调研效率,全面了解教学情况

教研任重,且道无止境,本学期对13间中、小学进行了听课调研,发现了很多共性的问题,同时也发现一些好的教学案例。

每周的教学调研都写有教研综述,《引起高度注意的“讲多练少,以教为中心》、《教师哪能只做“包工头”?》、《练习要隐含知识与技能,更要学生感兴趣》、《你对教材知识作处理了吗?》、《知识处理与资源支撑》、《如何处理知识点(一)》、《如何处理知识点(二)》,通过写好教研综述,对目前从化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确定方向,思考解决之道。

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平台与资源。信息技术课程管理的平台,目前绝大部分的电脑室缺乏有效的课程管理平台,教师授课媒体单一,缺乏学生作业管理平台,有效的课程资源匮乏。

由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机制缺失,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面临边缘化的境地。

三、切实加强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与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工作

(1)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研制工作

第十一周基本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段评价标准的制定,本学期内审定。供下学期全市初中结业考试试行。

(2)加强对初中学生学业考试的研究

按本学期教研室的安排:初中学生学业考试4科考查科目(信息技术、生物、地理、历史)将纳入全市基础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体系。从本学年开始实行全市统一命题和制卷,分区(县级市)网上统一阅卷,由市统一统计和发布考查数据。

征集对初二结业考试从考试内容到考试形式意见,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具体建议,目的意义,可行性。

研究初中学业考试题库建设工作,力争本学期初步建成初中学业评价题库。

四、结合“教学目标制定策略研究”,组织电子版教学设计评审活动

“教学目标”主要包括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我们教师更多的是研究课时目标。教学设计首要任务就是准确定位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根本,本学期的教学研究重点是如何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编写好教学目标。成立各年部研究小组。进行有关“教学目标制定策略”讲座,进行相关的.活动,如专项培训、研讨等活动。本学期发布了《从化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设计(电子版)征集评比活动方案》,具体评审于下学期初完成。

五、进行电脑室学生文件收发系统研究

为了加强学生形成性评价体系的落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本学期技术上进行最优最方便的学生文件收发系统研究,建立每个学生文件存放点,利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计划于下学期初进行交流研讨。从下学期开始,每间电脑室必须选用一种方案进行收发文件系统的设置完善。

六、完成信息技术教师论文和优秀学科组评审工作

为了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总结能力,每学年第一学期举行教学设计评审活动,第二学期举行教学论文评审活动。

据统计,参加本年教学论文共有17篇,符合评奖条件的13篇。具体获奖见附件。从本次提交的教学论文来看,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泛泛而谈,选题过大,脱离自己的教学实际。第二,理论参考、引用不能过度,发现个别论文有抄袭现象。第三,没有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度思考与提炼。

学校的信息技术学科组建设有待加强。本次参与优秀学科组评选的只有一间学校,科组建设需大力加强。

七、存在问题与反思

由于学科地位与学科评价机制的原因,教师面临很大的压力,杂务繁重而影响教学是事实,如果以此为借口却是一种逃避,很多的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专业成长才是最根本。

信息技术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技术”体现在哪里?信息技术教师对教材知识处理思考了多少?我们为课堂准备了什么资源?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关注学生”的理解有多少?

篇8: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学生活动的思考

一、激发认知情感是学生课堂活动的前提

出色的活动、高效的课堂。首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认知情感, 教师要把课堂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原有的生活经验、体验, 同时结合他们能力的差异, 在此基础上, 做到对课堂进行充分预设。让学生在课堂实践活动中感受到课堂就是生活, 体会到知识能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例如:浙江摄影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 (上) 《小小工程师》。教师在教学的时候, 先弱化知识讲解, 采取了从自己身边污染环境的现象导入, 引出计算机工作需要的环境吗?于是, 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影响计算机工作的到底是哪些因素, 根据学生的回答 (水、尘、热、病毒……) 逐一罗列在黑板上, 这些因素真的影响计算机工作吗?有怎样的影响呢?让学生开动脑筋, 大胆想象, 动手尝试, 自主学习。在让学生自己充分动手学习后, 老师先点评学生自己学到的知识, 然后强化书本知识, 让学生进一步理清知识, 从而掌握知识。

以上教学片断结合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学生就不会觉得很深奥, 容易接受, 激发了他们的认知情感, 提升了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在信息技术课堂上, 如果教师仅仅采用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为“讲解式”教学, 直接把知识灌输给学生, 学生照样画葫芦, 这样的教学设计就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原有的认知情感, 学生就会感觉知识远离他们的生活, 抹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得他们上课被动消极。这样应付式的活动使课堂效率低下, 使学生逐渐地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教学中要联系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 激发他们的认知情感, 多给他们一些表达体验、见解、质疑、意见的时间, 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 才是开展高效课堂活动的前提。

二、开展合作学习是学生课堂活动的有效措施

学会合作是当今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合作学习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 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信息技术课堂活动中,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 各组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开展相同的课堂活动, 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开展不同的课堂活动,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和情感得到锻炼和熏陶。

同理, 在上《小小工程师》一课时:在研究计算机与环境相关因素时, 水、灰尘、热、病毒等, 事先分好组, 四人或者五人一组, 讨论分工后, 只研究其中的一个可能影响计算机和环境的因素, 四、五个组员就研究四、五个因素, 共同开展课堂活动。为了更好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老师可以把组员研究的结果借助教学辅助网站及时发布, 辅助网站自动按小组统计整理组员的学习资料, 直观地反馈小组合作的效果, 大大促进了小组内相互学习、相互讨论、相互研究, 从而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知识。

三、知识项目化研究是学生课堂活动的组织形式

项目一般理解为某个工程项目、某种产品设计等, 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预算内完成。教学中把项目引入课堂, 即在一堂课中或者一次活动中, 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 让学生在某堂课中掌握某个知识, 培养某种能力, 锻炼其思维。课堂中可以采取知识项目化研究活动方式, 可以把教材内容、知识项目化。在课堂活动前, 教师可以把教材中的某个知识点通过设计“项目”的形式进行任务设置, 或者把整册、整课甚至某个知识列为总项目, 知识点为小项目, 所设置的项目体现“项目”探究的过程性。开展研究活动时,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参与研究一个个项目, 及时解决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者质疑, 从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这样的组织教学紧紧围绕项目展开课堂活动, 学生不仅在主动参与学习研究“项目”的过程中激发了求知欲, 更会全身心投入项目研究, 激活了思维, 拓展了潜能, 产生了高效的课堂活动, 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体现出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认知情感, 引导学生在小组的合作中进行“项目”化研究。那么,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定会表现得很积极、很主动, 这样的活动就是学生喜欢的课堂活动, 也是高效的课堂活动。

参考文献

上一篇:终止劳动关系证明范本下一篇:家庭农场制度